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半期总结(精选6篇)
语文下册期中教学总结
石园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半学期来,我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事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取得成绩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工作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本学科的自信心。我不会轻意否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总是以激励、引导、鼓舞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认真去学习,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哪怕是小到读书、写字的姿势等习惯的养成我们也是天天不放松;上课怎样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更是常抓不懈。
2、狠抓“双基”教学,坚持以读为本。
我班学生的基础并不是很好,所以就坚持了从基础抓起,听、说、读、写训练多管齐下。坚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认真做好每一课的作业习题。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做到天天有任务,节节课有目标,扎扎实实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
3、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注意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存在问题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有时候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有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写作文的方法,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较差。
四、改进措施
1、课前要认真备好课。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并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继续不断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了解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应采取哪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3、要不断改进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能高效地传授给学生的问题,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要把握好课堂上的情况。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要简洁明了,尽量克服重复啰嗦的毛病,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上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要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要少而精,注意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5、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提高了自己相关的业务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为主线, 结合名著、诗句和历史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感受德国“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和“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并读写结合, 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积累优美语言。
2.理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感受异域风情。
教学重点:
明晰作者表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的方法, 进而体会“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简介导入新课
早在1935年, 季羡林就远赴德国, 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 一住就是十年。1980年, 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已是满头白发。有人问他:“你对德国、对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长地说:“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是什么样的美丽让先生经历了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念念不忘?
二、初识景色的美丽
1.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 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感悟景色的奇丽
1. 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理解“奇丽”, 快速默读课文2、3两段, 找到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2. 反馈交流: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 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预设一:感受花多花美。
预设二:理解“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想象“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呢。
3. 重点理解“山阴道上”。
学生想象“山阴道上”景象。
课件出示有关山阴道的介绍及东晋王献之、南宋陆游、明代袁宏道有关山阴道的妙句, 引导学生感受山阴道之美、哥廷根街道之美。
4. 指导学生背诵有关景色奇丽的描写。
四、体会风情的奇特
1. 质疑: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2. 师生交流反馈:
A:从“家家户户”读出了德国人爱花, 每个人家里都养花。
B: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养在屋子里,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 理解“脊梁”。
(2) “莞尔一笑”。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从这样的表情, 你又明白了什么?
3. 感受风情奇特。
这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风俗和习惯改变过吗?创设情境, 指导朗读, 深入理解“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
五、了解异国的文化
1. 学生汇报1934—1945年季羡林在德留学期间德国的情况。
2. 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战败投降, 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物资奇缺, 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 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讨论:德国战后物资奇缺、生活困窘, 为什么哥廷根的街道还是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3. 拓展阅读《只砍有记号的树》, 谈感受, 进而体会这一切都缘自于德国人民的精神———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六、德国精神在我心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3.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7.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2、炎帝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也是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神农氏),他尝尽百草,促进了用草药治病技术发展,所以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3、祖先把野生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4、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农作物最多的国家世界上667种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占(20%)
5、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古遗迹)、(史书),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6、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7、农历有(二十四)节气
8、筷子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
9、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10、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食文化
11、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祖先就用(骨针缝合兽皮)做衣服;六千多年前人们把野生麻做成(麻布);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棉花)种植;今天除了棉、丝、麻的衣服,还有(毛料)、(化纤)等衣服;12、黄道婆生活在(七百多)年前,她向黎族人民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并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
13、中国的服饰史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变迁),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美的向往)
14、中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丝绸就有了(十多)个品种,西方人一直把我国称为(“赛里丝”)
15、远古时候,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常在(树上搭窝)居住,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则在(地上挖穴)居住
16、建筑是凝固的(文化),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
17(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哥特式建筑)是欧洲国家城市的象征,欧洲人喜欢用(铁艺)装饰建筑;(伊斯兰教建筑)普遍采用圆形拱顶
18、(8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陶器;紫砂壶是用(江苏宜兴)紫砂泥烧制而成的
19、(清代)的青花楼阁圆盘,(隋代)的白瓷双腹龙柄传瓶,(明代)的五彩镂空凤纹瓶,(宋代)哥窑开片瓷碗都是我国瓷器的代表
20、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同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瓷器)600多年前,我国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主要把中国的(陶瓷器)和(丝绸)带去了西方
21、中国的瓷器通过(“陶瓷之路”)源源不断传入欧洲中国发明陶瓷器比欧洲早了(1700)多年
22、我国的瓷都是(景德镇);陶都是(宜兴)
23青铜发明于(五千)年前,刻在上面的文字,对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文化生活)、(重大事件)、(生活习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4、有迹可查的最早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25、在没有文字以前,人们是通过(结绳)(刻木)、(画图)来记事的;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汉字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特点
26、把字写在竹片、木片上的 书叫(册简);把字写在“ 帛 ”上 的书叫“ 帛书”
27、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五年级语文
(亲爱的小朋友们,快来大显身手吧!用优秀的成绩迎接快乐的暑假!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9分)
一.听短文,完成填空。(6分)
(1)四大流通信息的电子渠道是、、、。其中有的信息流通主要通过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完成。
(2)文中把通过流通的信息量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作比较。
二.根据提供的音节,将合适的词规范地填写到田字格中。(8分)
jì diànâ hàozhàn kāilǐ màojiū zhùwǎn’ěr 待人笑脸英灵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12分)
1.下面四组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羞涩(xiū shâ)摔跤(shuāijiāo)蓑衣(suō yī)寂寞(jì mò)
B、放牧(fànɡ mù)卸煤(xuâ mãi)说谎(shuō huǎnɡ)规矩(ɡuī ju)
C、拒绝(jù juã)胆怯(dǎn qiâ)诺言(ruò yán)延长(yán chánɡ)
D、自私(zì sī)呐喊(nà hǎn)丞相(chãn xiànɡ)小艇(xiǎo tǐnɡ)
2.判断下列句子中的人物描写运用了什么方法。
A.动作描写B.神态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
①.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吃什么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
②.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绕,揪在了一起。[]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我们根本没有骄傲的资本。B、他被台下热烈鼓掌的局面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C、大家要注意安全,尽量防止不发生事故。D、既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骄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朗读停顿完全正确。
B、成语故事既有趣又让人受益,本学期学的“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就赞扬了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
C、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塑造的一个守财奴的形象。D、本学期我们接触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例如《打电话》。
5、下面有一句格言警句和它的解释,其中解释得确切的是[]。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A.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我才变得美好。B.我之所以存在都是为了别人的生活美好。C.人们想要生活美好必须首先保证我的生存。D.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应该多为别人着想。
四、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3分)(5+2+4+2)
1、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对联,我能写出其中的一幅,如:“,”;记住了唐朝诗人吕岩的《牧童》,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是:“。”还明白了普希金的激励人们重新振作的名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相信吧。”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正如《荀子》中的“不积,无以;不积,无以。”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仿写句子)
4、学校图书馆里有一块写着“禁止大声喧哗”的牌子,同学们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因为„„所以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毁坏了森林,将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用“~~”划出文中相应的句子。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划出来。4.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对的打“√”。
(1)作比较()(2)假设()(3)列数字()(4)打比方()
6、请你为环境保护写一条宣传标语或提几点好的建议。
第三部分习作(30分)题目:真让我着迷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二三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你以“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
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2、记叙要内容具体,详略得当,字数450字左右。
一、抓课题, 理解“丰碑”基本含义
师:刚才录像播放的是红军过雪山时的情景。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讲一支红军队伍在过雪山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一齐读课题——— (生读:丰碑)
师:什么是“丰碑”?
生:丰碑就是高大的石碑。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丰碑?
生:天安门广场上有这样的丰碑。
师:看到这样的丰碑, 你会想到谁?
生:我会想到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烈士们。
生:我会想起在抗震中牺牲的消防战士。
……
师:对, 这些人都为国家作出了伟大的功绩, 所以我们立碑纪念他们。让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再读题目。
(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教师在课前播放红军长征爬雪山的艰难情景, 把学生带回那艰难的岁月, 拉近了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为学生走近人物内心作了一个情感铺垫。“看到丰碑你会想到谁”这一问题的抛出, 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 同样可以缩短学生与文本所呈现年代的距离。)
二、抓“二愣”, 体会“将军”情感变化
师:一开始这位将军知道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吗?
生:不知道。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用横线画出描写将军的语句。 (生画)
师:老师已经把描写将军的语句打在大屏幕上了, 自己读一读, 并想一想将军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前后有什么变化?
生:将军的神态发生了变化。知道前“他红着眼睛, 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样子十分可怕”, 知道后“他的眼睛湿润了”。
生:可见将军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知道前是生气的, 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后是感动了。
师:将军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感动?
……
师:以为军需处长失职而生气, 知道他尽忠职守而感动。
师:前后心情发生了变化, 但有一个神情却没变。看谁能发现?
生:“愣”。
出示:
将军愣了一下, 什么话也没说, 快步朝前走去。将军愣住了,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师:自由读这两句话, 同样是“愣”, 有什么不同?
生:愣的时间不同, 一个是愣了一下, 一个是愣住了。
师: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愣的时间有长短, 愣时的心理也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愣”, 请默读1、2自然段, 此时将军会想些什么?
生:环境如此恶劣,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师:战士们面临的严峻的考验是什么?
生: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 可能吃不上饭, 可能睡雪窝, 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 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师引读, 生接读课文第2自然段)
师:正担忧着, 就听说有人冻死了, 将军赶快前往, 看见这位冻僵的老战士, 竟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 将军非常生气。
(学生齐读课文第8、9、10自然段)
师:当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时, 将军又愣住了, 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感到很意外, 因为没想到冻死的竟然是军需处长。
生:将军感到自责, 刚才不该没弄清事情真相就生气。
师: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队伍也停止前进的脚步, 大家都默默地注视着这位被冻僵的军需处长。
(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
师:文中的将军是怎么说, 怎么做的呢?
生:将军什么话也没说, 而是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师: (出示第12自然段) 是啊, 此时将军的心头, 是百感交集, 但更多的是敬佩。他什么也没说, 而是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到这个庄严而又崇高的军礼中。
(生配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师:此时将军的心头, 是百感交集, 但更多的是充满信心。他什么话也没说, 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坚信——— (生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呢?)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从整体出发, 再去注意语言的细节, 语言学习会变得容易。于是在找出所有描写将军的语句后, 让学生根据“这时候, 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这句话, 来比较将军知道前、后什么发生了变化, 抓住将军神态的描写, 整体感知将军的情感由生气变为感动。接着又在异中求同———两个“愣”;又在同中求异, 引导学生理解“愣了一下”和“愣住了”的区别;同时了解将军作出这一反应的背景, 感受到将军从担忧到自信, 从生气到内疚到崇敬的复杂心情变化。
抓住两个“愣”, 就是抓住了将军前后情感心理变化这一主线, 辐射全文, 让学生既体会了行军的艰难, 又体会了军需处长丰碑般的形象, 真可谓承前启后, 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抓“二火”, 感受“处长”高大形象
师:同学们, 如果你就是掌管军队棉衣棉袄的军需处长, 成百上千件棉衣从你的手里分发出去, 为什么你就不给自己留一件呢?
生:我已经老了, 他们还年轻, 革命需要他们。
师:为了多保存一份革命的力量。
生:天气这么冷, 我怎能看着年轻的战士挨冻呀?
师:心里装着全是战士, 唯独没有自己。
生:这是一支装备很差的军队, 即使把棉衣都发了, 也不是每个战士都能有一件棉衣的。
师:是啊, 如果我留下这件棉衣, 就意味着———
生:有一位战士拿不到这件棉衣。
师:我们都知道, 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 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云中山里, 有了这件棉衣和没有这件棉衣意味着什么?
生:有棉衣就可能存活下去, 而没有棉衣就必死无疑。
师:是生与死的区别, 可军需处长怎么做?
生:他还是让出了棉衣。
生: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让出棉衣就意味着让出了生命。他自己只穿了件单薄破旧的衣服。谁来读一读这段的最后一句?
(第7自然段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我们分“质疑, 走进内心”和“写话, 激发感动”这两个板块。当看到一个只穿着单薄破旧衣服的、神态却镇定安详的冻僵的军需处长时, 你一定有什么想问军需处长?学生会抓住描写神态和外貌的词质疑:“为什么军需处长不给自己留下件棉衣呢?为什么军需处长的神态会如此镇定安详呢?”通过对“单薄破旧”“贴”字的体会, 换位思考, 走进军需处长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生体会到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士,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是一个尽忠职守、舍己为人的人。)
师:军需处长, 为什么你面临死神, 还如此镇定、安详呢?什么叫镇定安详?
生:很沉着, 安然。
师:文中怎样具体描写军需处长的镇定安详?
生: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 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师: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话, 军需处长坐下来抽烟时看见了什么, 会想些什么?
生:军需处长看着红军战士穿着棉衣, 大踏步地从他面前走过, 感到十分欣慰。
师:所以神态如此镇定安详。
师:让我们锁定军需处长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他面对恶劣的环境就没有一点求生的欲望吗?
生:他独自一人与死神作斗争。
师:你从哪个词读懂的?
生:旱烟的火已经被雪打灭, 可他还夹着, 还想向战友借火, 说明他想活下去。
师 (点红两个“火”字) :“火已被雪打灭”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又像在向战友借火”, 可见他还想借火取得温暖, 极力地与死亡作斗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除了想到战士, 还会想到谁?
生:他还会想到家里的老母亲。
生:他还会想到自己的妻子儿女。
师:是啊, 处长是平平凡凡的人, 他也有妻子儿女, 有白发苍苍的老母亲, 他们在家等着他回来。他也想活下来, 可是寒冷的云中山还是无情地吞没了他。
师:让我们把军需处长最后的一刻印在我们脑海里。 (生读神态这一句)
师:读出了一份坚强, 一份悲壮。一齐读。 (生齐读)
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战士。
(“整体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精彩!”这个片段的教学让我们体会到了军需处长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他高高在上, 让我们不得不举头仰望他。可他也是一位极其普通的人, 我们可以从两个“火”字体会到。他生命中最后一刻的描写让我们浮想联翩……可现实是残酷的, “火已被雪打灭”, 意味着死神正悄悄向他走来, 但他并没有向死神屈服, 他“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借火, 借温暖, 希望生命能延续下去。这种求生的欲望是一个人的本能, 因为他也是一位平凡的人。抓住两个“火”这一细节, 让军需处长的人物形象变得高大丰满、触手可及、呼之欲出。)
师:同学们, 假如你就是军队中的一员, 也许你就是那位小战士, 军需处长硬是把最后一件棉衣塞给了你, 也许你就是刚才那位没有分清事情真相就大发雷霆的将军, 此时此刻, 望着眼前这位冻僵的老战士, 一定有千言万语在你的心头涌动。请拿起笔, 把你想对军需处长说的话写下来。
生:在这天寒地冻的雪山, 有棉衣和没有棉衣是生和死的区别, 当时我没有棉衣, 身子瑟瑟发抖。你看见了, 就硬是把棉衣塞给了我。我穿上棉衣暖暖的, 可你却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我真后悔当初接过你的棉衣, 我会永存你用生命换来的棉衣。
师:穿着军需处长用生命换来的棉衣, 你一定要活着走出雪山。
生:军需处长, 刚才我错怪你了, 我向你道歉。只要我活着一天, 就一定会把军队带出雪山, 不辜负你的期望, 在这里, 我向你致敬!你安息吧!
师:你读懂了将军的一份内疚, 一份自信。
生:军需处长, 你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你默默地一个人与死神做斗争。你不会白白牺牲的,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红军,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中华民族!
师:化悲痛为力量。
生:在这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雪山中, 你给我们发棉衣。你知道这些棉衣根本不够我们几千号人穿。你也明明知道没有棉衣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可你还是把棉衣让给了战士。处长, 难道你就不想再见见你的儿子吗?难道你就不想你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吗?难道你不想见一见中国解放时欢庆的时刻吗?
师:怎能不想他们呢?我也是一位平凡的人啊!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一齐读这段话。 (配乐读)
(在“质疑, 走进人物内心”这个环节, 通过换位思考, 军需处长高大的形象已矗立在学生的心头。这里通过想象写话, 让学生把心中对军需处长的感动、敬佩、悲伤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正因为军需处长的伟大是从平凡中走来, 所以学生的写话才不会唱高调、才不会空洞。学生的心语从内心有感而发, 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来, 从学生点点感悟中生发, 真情流露, 感人至深, 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四、抓二“问”, 瞻仰“丰碑”高大形象
师:刚才将军还在担忧———
生 (一齐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师:而此时他却坚信———
生 (一齐读)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
师:是谁使他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是什么使他把重重的担忧化作了满满的自信?
生:是军需处长改变了他。
生: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改变了他。
师:是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红军战士给了他信心。
师:是啊, 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 走进了军需处长丰富的内心世界, 体会了将军复杂的心情变化。将军的生气因为谁?
生 (一齐说) :军需处长。
师:将军敬佩又是因为谁?
生 (一齐说) :军需处长。
师:使他由担忧化为自信的还是———
生 (一齐说) :军需处长。
师:所以文中对将军的描写使得军需处长的形象更加高大, 更加丰满。让我们再一次瞻仰这座晶莹的丰碑。 (音乐)
师读:将军愣住了,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生读课文第7自然段)
师读: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缓缓地举起右手, 举到齐眉处, 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生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师:这位军需处长就这样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战友能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是军需处长的丰碑般的形象指引着他们———勇往直前, 让我们听听战士们那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
(生读课文第14自然段)
师:那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似乎在告诉人们—— (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
师:军需处长、将军、战士,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告诉人们——— (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
师: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 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鼓舞了战士, 激励了后人。文中的将军和千千万万的战士也何尝不是一座座丰碑呀?同学们, 在战争年代中, 有多少像军需处长这样的红军战士, 他们用自己的身躯、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铸就了一座座丰碑!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半期总结】推荐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07-1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10-2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桥》教学设计06-09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10-1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07-2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10-09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09-1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