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桥》教学设计(精选6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汉舍己救人、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精神。
3、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色。教学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2.今班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抗洪救灾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评价,并指名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一)感受洪水的疯狂肆虐。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并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做出标记。
2、出示课件(课文1—6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指导朗读。
3、指名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描写洪水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4、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洪水的疯狂、肆虐。过渡:面对这样的洪水,你心情怎样?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人们的?
(二)感受人们的惊慌、恐惧。
1、指名朗读描写人们反应的句子,师相机出示课件。
2、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放进句子中去。
3、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人们几乎疯狂崩溃,失去了理智。这时,人们发现了什么?
4、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师相机出示描写桥的句子。
过渡:这样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怎么能承受得了人们疯狂的拥挤踩踏。这时的人们急需什么?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出示学习菜单:“自由朗读7—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用几个词概括你对老汉的评价,并在最打动你心灵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1、指名回答,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老汉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句子来表现老汉的。
4、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引导质疑:为什么急着逃生的人们见到老汉会停住了脚步,听从老汉的指挥?(同桌讨论,受拥戴的老汉曾为他们做过什么?)
“像一座山”怎样理解?让我们全班起立,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这两句话。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指名读,这段话连用了什么标点?怎样读?学生评价。通过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指名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老汉当时怎样的心情?(气、急)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
老汉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引导读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读着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老汉揪出的那个小伙子是谁?(师相机板书:儿子)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爱自己的儿子吗?
(4)师相机出示“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仅剩老汉与小伙子两人,还你推我让,这是为什么?当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况?指名回答“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知道朗读描写老汉的话。(5)引导小组讨论,“一推一吼”前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6)出示课文15、20自然段,将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分别换成父亲和儿子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理解题目,深化主题
1、老汉最终没有留下,和他儿子一起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师边说边把老汉和儿子的板书抹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面对这残破不堪的木桥,你最想说什么?
2、再读课题,你对题目有什么理解?
3、师相机出示课件,深化题目含义。
五、拓展延伸
我们主题丛书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课前老师也布置同学们进行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如果你是被救村民中的一个,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想说些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2、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表达方式上的独具匠心。比比谁发现最多。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时,我先通过播放带声音的洪水肆虐情景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然后导入新课。接着检查预习,指名
读课文,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描写洪水和人们反应的句子,感受到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惊慌恐惧。在此,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怎么能承受得了人们疯狂的拥挤踩踏?这时的人们急需什么?借机出示学习菜单,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几个词概括自己对老汉的评价,并在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在学生的回答下,教师相机出示描写老汉的语句,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到老汉的舍己为人和不徇私情,从而很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再次就题目展开讨论,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从而深刻体会“桥”所蕴含的深意,深化主题。阅读主题丛书,谈感受,拓展延伸。最后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点:
特点一: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带声音的洪水肆虐情景的多媒体课件,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然后导入新课。
特点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中仅仅起到了引导作用。整节课,学生主动探知,通过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尽情的听、说,从而有效地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理读文路, 走入文本
所谓理读, 就是寻找式地读, 清理式地读, 整理式地读;就是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 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 把它们罗列出来, 以确定学习过程的“对话”思路。《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 极富韵味。但课文所蕴涵情味, 思想内涵却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 我采用理读文中语言, 引导学生走入文本:1.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为了使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收获,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多读几遍课文, 并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 注意读准“咆哮、狞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生字新词, 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为读通课文扫清障碍。2.读熟词语, 感知大意。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中, 先让学生圈画出描写洪水 (咆哮狞笑放肆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人们 (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和老汉 (拥戴清瘦揪出沙哑 豹子) 等词语, 再分组朗读, 引导学生理清文路, 并选用这三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读懂句式, 认识人物。这篇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增强了表现力。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桥、洪水、人们、老汉的比喻句、拟人句并分类重组, 再细加指导朗读。如“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让学生边读边想, 把洪水形象化, 在脑子中形成表象, 感受洪水的凶猛;在读到“村庄惊醒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时, 我让学生用成语形容当时村民逃难的情形和心情, 体会人们的惊惶失措;之后, 通过对比朗读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 初步认识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
一篇课文, 经过这样的理读, 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 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与深度, 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 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提炼课文的精髓, 同时也为品读课文找准了切入点和对准点。
二、品读文意, 深入文本
所谓品读, 就是在阅读中对课文着意揣摩、体味, 抓住文章的精髓, 读出深度, 读出韵味。语文课堂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 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桥》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 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 领悟文本的思想蕴味, 体会文本的行文技巧, 并在言语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文本言语, 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 我以“老汉”为切入点, 以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段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文意:1.自主朗读, 感知重点。让学生抓住描写老支书的句子自主朗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学生通过读、思、找、画、议等一系列阅读活动, 大都能明白课文主要是写老汉的无私无畏、临危不惧、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2.赏析朗读, 理解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重点, 我着力引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关键字词句段上, 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引导学生从“他像一座山”进行个性化朗读, 读出不同的理解。有时, 即使是同一个字, 在不同的环境中也在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如课文的两个“吼”, 学生有的读出生气, 有的读出批评, 有的读出命令, 有的读出威严, 有的读出不容争辩……通过个性化的理解, 学生读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3.配画朗读, 内化重点。即在抓好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我渐次播放与以上重点语段相关的课件, 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指导学生通过读、听、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理解、快速内化。通过这样的设计, 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 还积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使语文课达到了“享受语文”的目标。
三、悟读文境, 融入文本
所谓悟读, 就是解读文本时, 要潜心会文, 去抓住作者的思路, 体会作者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对文本一拍即合的呼应, 一种心心相印的认同, 一种怦然心动的体验, 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悟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指导:首先, 创设情境, 为情感体验奠基———我让学生观看山洪暴发、人们惊慌失措的录相, 营造紧张氛围, 借此为学生潜心会文、表情达意奠定基础。其次, 重点引读, 为情感触发助力———第一次引读:“当人们惊慌失措时, 木桥前, 没腿深的水里, 站着……”学生动情接读:“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引导学生描述:这是一位 () 老汉。然后我通过说的训练, 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走近老汉, 从而使老汉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第二次引读:“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 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老汉突然冲上前……”学生深情地接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位 () 的老汉。第三次引读:“最后, 只剩下了他和那个小伙子。小伙子……”学生接读:“推了老汉一把,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猛然间, 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读后学生由衷地称赞:这是一位 () 的老汉。教师的导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效, 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以上读的训练, 学生情感激奋, 心融文本, 言出心声, 读出了真情, 读出了意境:那位老汉为了村民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就如同一座生命之桥, 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最后, 反复诵读, 为情感升华添翼———课文结尾三句话, 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自然段, 作者写了三个自然段, 是为了让读者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让读者为老太太难过, 从而更加敬仰老汉。这样的特点, 教师要点给学生,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高贵品质, 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精妙, 领悟作者为什么以“桥”为题,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当洪水来临时,老汉指挥全村人民渡过了桥,保住了生命,最后老汉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老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二)走进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让我们先去看看这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
1、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⑤水渐渐地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⑥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①句话,你发现什么特点?
像泼。像倒。两个字一句话,给你怎样的感觉?(突出雨之大、雨之急,来势凶猛)
(2)“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板书:洪水)
1(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是人在跳舞吗?(拟人)(板书:跳舞)
(4)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凶恶的笑)。(板书:狞笑)(是什么在逼近?(死亡)(拟人)
2、再次朗读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多么可怕的洪水啊!简直就是魔鬼贪婪自私。(板书:自私)
3、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人们需要什么?(需要桥来获取生命)(板书:木头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人们的反应是怎样?
(课件出示句子):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过渡:这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座木头桥此时此刻成了人们逃生的生命桥。(板书:生命桥)
(三)品读句子,感悟老汉的大山形象
(课件出示老汉的图片。)面对着肆虐的洪水,面对着乱哄哄的村民,老汉怎么做?(板书:老汉)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汉的品质?快速画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小组合作)
1、动作与神态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课件出示句子)
﹝1﹞理解“他像一座山”:“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他的什么给人山一样的感觉?(沉着冷静,是人们心中的靠山。)
﹝2﹞面对着肆虐的洪水和乱哄哄的村民,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想象:此时此刻,他想用眼神告诉人们什么?(老汉就是要用这样的眼神,使大家镇定下来,从老汉的动作与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老汉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板书:镇定自如)
﹝3﹞如果你是当时逃生的人们,看到了老汉的神情,你又会怎样做?(会镇定,有秩序)
2、语言: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课件出示)﹝1﹞此时情况危急,死亡逼近,老汉是怎样喊话的?(老汉的喊话是沙哑的)
﹝2﹞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有什么作用?(感叹号!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齐读)
3、动作: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一只豹子。(课件出示句子)
﹝1﹞找出动作描写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老汉揪出的是谁?(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他儿子)但此时此刻在老汉的眼里,他揪出的是谁?(是党员)
﹝2﹞这时在老汉的眼里没有父亲与儿子,只有党员与村民,明知生死攸关,却依然铁面无私,好一个狠心的父亲呀,谁能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
过渡: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看到了一个不徇私情、狠心的父亲。(板书:无私)
4、语言、动作;
﹝1﹞这个危在旦夕的时刻,老汉把他的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那是他的亲生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你从哪里看出老汉爱他的儿子?小组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老汉爱自己的儿子,从“推”字可以感受到,老汉此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2﹞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
﹝3﹞人有情,可是洪水无情,结果怎样?齐读21—23自然段(洪水吞没了一切)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老汉会喊些什么?(展开想象)
﹝5﹞洪水吞没了一切,无法吞没的是什么?(父爱、光辉的党员形象)
(四)小结
文章正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老汉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没不了他的精神、他的父爱和他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在生死关头,老汉作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了大灾中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板书:爱)
四、作业
小练笔:当洪水过后,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祭奠老汉,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被救的村民,面对这样的老支书,你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16、桥
爱
木头桥
生命桥
山洪
老汉
跳舞、狞笑
镇定如山
自私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3、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查找有关香港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读通、读顺、读出感情。(2)小组内分工,查找有关香港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题激趣。
1、展示香港美景的图片,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2、情景导学: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那里有颗“东方之珠”——香港。根据你课前查找的有关香港的资料,你能用一句话简单介绍香港吗?
(学生交流)
3、这颗美丽的“东方之珠”却被英国殖民者霸占了,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才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天,让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夜晚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文题目:最后一分钟)
4、解题: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
过渡: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 5
二、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多种方法理解。(方法提示:找近义词法、反义词否定法、词语拆分组合法等。)
(3)默读诗歌,想想诗歌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2、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3、检测字词学习情况。
读音:“悄、奔、露”是多音字,注意在本课的读音。“髓”是平舌音,读suǐ,不读suí;“刹”与“铸”是翘舌音;“颤抖”的“颤”读chàn,不读zhàn。
字形:交流记忆方法,提示易错。
读词语:倾听、归程、叩问、旗帜、脊梁、刹那、颤抖、硝烟、骨髓、铸进、悄然落地。
理解“叩问、脊梁、骨髓、铸进、悄然落地”等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节朗读,并进行评价。教师相机点拨诗歌的叙述顺序。(师总结顺序:时间顺序)
5、导读: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四个小节。思考: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迎香港回归看国旗升起今扬眉吐气揭开新篇章)
6、导学:课文题目是“最后一分钟”,请你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四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三、走进历史,激荡情怀。
1、导学: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诗人李小雨为何如此激动,所有中国人民为何如此期盼?让我们先走进香港的历史,了解香港的历史吧!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教师相机点拨搜集与汇报资料的注意点。
3、教师出示经提炼后的必要资料: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5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4、过渡:香港的割让给中华民族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不断努力,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与诗人李小雨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
四、诵读诗句,激情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
1、导学:还剩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个历经沧桑的孩子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此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就让我们走进第1小节。
点拨读书方法:读书要留有痕迹,一边读一边想,动笔画一画,可以抓住一些词语来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2、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感受。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点拨,出示: ——从“心跳”中体会到了什么?
——“叩问”是什么意思?请展开想象,想象人们会怎样询问。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从“越走越近、最后一分钟”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满怀激情)
3、朗读训练。
教师导读:一百年的企盼,一个世纪的等待,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怎能不急切?(分组读)
教师激情引读: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全班读)
(二)学习第2、3小节。/ 5
1、导学:作者把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这一分钟,用生动的诗句描绘成真实的场景,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区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反复朗读第2小节,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旗杆”象征着什么?
——从“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你感受到了什么?
——“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教师引问:眼望国旗,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情感复杂,第3小节中哪两个词把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了?
4、追问:眼望国旗,作者回想起哪些痛苦的历史?今天又因什么而欢乐?请自由朗读第3小节。
5、学生交流汇报。
(1)作者回想起痛苦的历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点拨: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理解,表达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真实情感。
A.一纸发黄的旧条约。B.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C.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D.深入骨髓的伤痕。
(2)从“沸腾”这个词中你看到的仅仅是欢乐吗?
6、激情朗读。
师导读:回忆往昔固然痛苦,再看今朝怎不欢乐?请同学们用朗读来展现对诗歌的理解。
7、读写训练。(教师播放交接仪式的录像)
(1)师画外音:当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的土地上降落,当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出示练习:当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的土地上降落,当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我想到了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 5
(2)学生自由表达,抒发情感。(3)学生自由写话,教师组织交流。
(三)学习第4小节。
1、出示:今天的香港。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在回归后的十几年里,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作用。
2、面对崭新的香港,你想说些什么?把你的祝福凝练成一个词语、一句话。(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板书:深情祝福。)
3、导读:让我们捧起书本,把我们对香港的美好祝福读出来。(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
4、学生交流感悟。
5、激情导读:紫荆花不仅是香港的市花,在古代,它还寓意着兄弟间的团结与互助,而且香港的区旗紫荆花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当第一面紫荆花旗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这个阔别母亲怀抱近一个世纪的孩子回来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载史册的日子——1997年7月1日。再读第4小节。
五、总结全诗,学习写法。
1、总结:“最后一分钟”既是午夜,又是清晨。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时间名词吗?它是屈辱的结束,是崭新的开始。文章连续四次出现“最后一分钟”,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请同学们记住这种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桥》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半期总结05-2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07-1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10-23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10-1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07-2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09-0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