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保理

2023-03-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医药行业保理

监管过渡期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困境与建议

【摘要】当前,商业保理监管部门从商务部划转到银保监会,行业正处于监管过渡的清理规范期,发展遭遇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平稳过渡对商业保理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介绍行业发展背景,以统计调查的方法揭示行业现状,从监管环境趋严、税收负担增重、资金来源受限、会计处理分歧、政策扶持缺失及专业人才不足六个方面剖析阻碍该行业发展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保理;监管政策;税收;会计处理;融资

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再降1%。商业保理行业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而受到关注,《民法典合同编》也将保理合同列入了典型合同。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现状

2018年5月,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8]165号),商业保理的监管责任部门正式从商务部转移到银保监会。从此,商业保理行业的监管进入了新纪元,跨入强监管时代。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方金融监管局陆续挂牌成立。2019年10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5号)。天津、深圳等各省地金融局开展了商业保理行业清理规范工作。当前,银保监会正在抓紧制定《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并且在市场准入办法出台之前,原则上暂停商业保理企业的登记注册。

目前整个保理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便捷而准确的统计体系,想获得行业的全面数据异常困难。本文样本获取时间为2020年2月末,筛选自“企查查”中名称含“商业保理”的企业,剔除分公司和办事处后得出。

(一)发展趋势

存续的商业保理企业有10 684家,经营状态为撤销、注销、迁出、吊销(简称“非正常”)的有1653家。存续的企业中,注册数量从2014年起显著增加,于2016至2018年期间逐年稳步增长,在2018年达到2970家。2019年注册数量急转直下,仅有773家。2016至2018年期间,商业保理企业的经营状态以平均每年400余家的速度转为“非正常”。甚至有26家“非正常”商业保理企业是在2019年刚刚成立的。也就是说,“非正常”状态的样本企业大部分是注册后四年以内就结束了经营。

(二)地域分布

商业保理企业注册在全国28个省区市,分布较为广泛,同时由于试点发展的模式又呈现出了明显的聚集性,仅分布在广东的就有七千余家,占了总数的67%,此外注册较多的还有天津、山东、上海、福建等地。广东省内则主要集中在了深圳及广州。

(三)资本规模

根据统计,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本的金额在3万人民币至50亿美元之间,注资涉及人民币、美元、港元、欧元四种货币。人民币注资的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有6595家,占比64.85%,其中: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的就有3722家。外币注资的企业中,除了一家注册资本是1000万港元,其余企业注册资本折合人民币均在5000万元以上。

(四)企业类型

商业保理企业有10 654家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有23家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还有零星注册为有限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统计显示商业保理企业分布在其他金融业、商务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业、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机动车、电子产品、零售业、租赁业等不少于28个行业中。其中:金融服务业及商业服务业是依监管划型标准的划分,其余则是对保理业务所服务领域分布情况的划分。

(五)职工规模

据统计,参保人数为0的商业保理企业占到了89.11%,参保人数在30人以内的占到了10.50%,30人以上的则只占到了0.38%。可见,商业保理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不规范,执业人员有限。

二、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困境

商业保理行业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分布既存在普遍性,又体现出集中于试点区域的特征,企业类型主要为有限责任公司。虽具有金融企业的属性,但行业归类尚未统一整合。注资金额范围宽泛,有1/3左右的企业不足5000万元人民币。社保缴费人数少,反映出行业人才缺乏,失联、空壳的企业不在少数。当前,商业保理行业处于过渡到银保监会旗下监管的清理规范期,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监管环境趋严、税收负担增重、资金来源受限、会计处理分歧、政策扶持缺失及专业人才不足六个方面。

(一)监管环境趋严

2018年5月银保监会接管以后,随着各地金融监管机构的成立,行业迎来重新洗牌。大量空壳公司将被清退,正常展业的公司则将面临更加严格而明确的监管规范。

1.清理规范强度增加

新监管环境下,2019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呈断崖式下降,转为“非正常”经营的企业数量平稳增加。2020年3月5日,深圳更是一次性公布了5238家疑似“失联”的商业保理企业名录。《天津市商业保理试点管理办法(试行)》(津金监规范[2019]1号)对保理行业的资产规模、股东资质、业务范围、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做出了规定。银保监会正在抓紧时间,制定全行業统一的监督管理办法及市场准入办法,原则上暂停了商业保理企业的登记注册。这一系列迅猛的动作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由于配套政策还未出台以及行业定位的不确定性,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恐慌状态。

2.业务经营范围受限

银保监会《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了业务监管指标,七项业务“红线”限制了商业保理企业的业务范围。监管指标中对保理业务单一集中度及关联交易均做出了限制,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不超过同一受让人风险资产总额的50%及关联方的40%。这对那些主要以集团内部业务为开展对象的,或对外部大型企业单一授信较高的商业保理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监管指标中也对保理业务杠杆倍数做了明确的限制,即保理业务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倍,限定了保理业务规模的上限。

3.行业监管细则尚待明确

银保监会《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更多的是框架性的规定,具体操作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布细则才能更好的落实。如监管指标中虽然界定了不良资产的划分和最低风险准备金率,但是风险计提标准仍不明确。随着保理业务的开展,保理业务余额是实时变化的,风险资产的金额也相应的发生变化,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频次、以哪些时点来确认风险资产总额,继而计提风险准备?不同资产类型、不同风险程度的风险准备金率是否一样?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如何监管和使用?这些问题都尚待明确。

(二)税收负担增重

商业保理企业需要缴纳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城建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及印花税。其中:城建税及附加的税负由增值税税负决定;印花税仅对其所列举的凭证征税,商业保理合同不在印花税列举的范围内,故不需要计税,税负主要体现在资金账簿印花税上。以下主要阐述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对商业保理行业的税收影响。

1.增值税

营改增后商业保理行业流转税率上升,并存在重复征税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无法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导致商业保理企业增值税税负重。

(1)税率上升,存在重复征税现象

在当前增值税收缴中,我国商业保理企业一般纳税人按6%的税率征收,而“营改增”前营业税率仅为5%。“营改增”后虽然被允许抵扣进项税额,但是实际可以抵扣的金额却非常有限。只能在日常办公耗费、差旅费、办公用房的取得、修缮、装饰及租赁等管理费用和固定资产相关支出上尽量取得符合抵扣条件的凭据以抵扣税款。而作为保理业务成本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利息支出却不能抵扣。与此同时,商业保理企业一般纳税人开展融资保理业务的收入只能依规向客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客户所承担的保理利息支出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实质造成了在增值税征收上保理行业被重复征税的现实状况。

(2)行业税收优惠政策未能享受

我国对商业保理行业的税目没有进行专门明确的划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未能引入进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简称“36号文”)附件3免征增值税的范围第二十三项包含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这意味着金融企业间可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资金拆借,而商业保理企业虽被划归金融服务业,却不在该项优惠政策所列举的金融企业范围内,不能享受该项政策,融资成本高。此外,金融企业放款后,自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暂不缴纳增值税,待实际收到时再缴纳。这里的金融企业也仅限于文件内所列举的金融机构。这表明,本已处于弱势的商业保理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也没有得到同等的支持。

2.企业所得税

(1)未能适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虽然商业保理企业从业人数较少,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也不高,但是由于资产规模普遍较大,导致不能适用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各试点地区纷纷要求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且为实收货币资本,意味着商业保理企业只能按25%的一般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风险准备金不得税前扣除

商业保理企业根据监管要求,需在企业所得税前按融资保理业务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该条监管要求的制定明显参照了传统金融企业的监管办法,但是却未能参照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三)资金获取受限

资金规模成为商业保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决定着企业可以受让应收账款的数量。商业保理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来源受限与融资成本过高的难题。

1.资金来源受限

商业保理企业自有资金的来源包括注册资金和经营盈余。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商业保理企业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和同业拆借等金融活动,资金量非常有限。近年来,上市公司暴雷事件频出,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金融监管持续高压,保理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了诸多限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逐渐收回了对保理公司的融资额度,银行渠道的授信也日趋严苛,P2P、私募基金、金交所以及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融资渠道被紧急叫停,保理企业借款融资困难重重。随着我国唯一一家商业保理上市公司“成也保理”在2019年8月宣告退市,商业保理企业上市融资的路也没有走通。

2.融资成本过高

商业保理企业为轻资产企业,由于是新兴行业,成立时间普遍不长,很少能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连续三年盈利情况良好的财务报表,因此被识别为较高风险等级的行业,发债融资基本不可能实现。即便一些保理公司有着强大的国企集团背景,也很难获得资金方的青睐,他们普遍会要求商业保理企业提供集团公司的担保,并且占用集团公司的融资额度,导致银行融资成本较高。此外,再保理融资、资产证券化、信托资管计划等操作程序复杂,对保理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四)会计处理分歧

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商业保理企业的会计处理,目前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文件也不多。2016年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金融局关于天津市商业保理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津财会[2016]40号,简称“40号文”)作为一则地方性文件出台,要求辖区内商业保理企业参照执行。同年,悦达保理研究院立项《商业保理业务会计核算規范》课题,2017年10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针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建议会员企业参照执行。然而,以上两个文件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风险准备金计提

对于保理风险准备金,“40号文”分别在费用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中设置了“提取融资保理风险准备金”和“融资保理风险准备金”两个保理专用会计科目,要求企业对融资保理业务期末余额计提风险准备;而“征求意见稿”中则是通过两个所有者权益科目——“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进行核算,按应收保理款本金余额或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规定,不仅导致了会计利润总额及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也导致了风险准备金计提口径的分歧。

2.会计科目划分

“应收保理利息”作为二级会计科目,“40号文”中将其设在“应收利息”一级科目项下,而“征求意见稿”中则将其设在“应收保理款”一级科目项下。不同的划分标准不仅影响了会计报表列报的可比性,而且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监管指标中期末保理业务余额的理解。

3.报表项目列报

两个文件均要求“应收保理款”在财务报表项目“应收账款”中列报。“40号文”规定在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下单独设置“应收保理款”项目,按资产账面价值期末余额列报,反映企业发放的保理款。但是在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中,“应收保理款”金额为“未确认买断保理收益”抵减“买断保理业务本金”后的余额,而并非企业发放的保理款,此处易造成理解歧义。而“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期末“应收保理款”减去对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后与未实现保理利息收入、未实现保理服务费收入的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反映应收保理款的净值。两者规定不一致。

因会计准则未明确商业保理企业的账务处理和报表列报,在会计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依赖会计人员自身的判断,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如保理业务模式多样性对账务处理的影响;新收入准则及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会计核算调整的影响;商业保理企业的财务报表采用一般报表格式,还是金融报表格式对财务列报的影响等。为了更好满足监管的要求及提供可比会计信息,统一会计核算及报表格式迫在眉睫。

(五)政策扶持缺失

1.自身很难享受中小企业优惠政策

国家为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及财政返还措施,然而这些政策大多仅适用于《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所列举的行业中企业规模划型为中小微级别的企业。由于商业保理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虽在本行业内部为小微型企业,却无缘享受国家政策红利。

2.未适用金融行业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政府刺激及调节市场经济的主要金融渠道,监管考核指标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符合条件的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允许申请再贷款。而商业保理企业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补充渠道,又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还未获得倾向性的监管支持、财政补贴及风险补偿激励。

(六)专业人才不足

从商业保理企业参保人数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专职员工,从业人员可能在股东方兼职。员工的专业性、稳定性难以保障,复合型高端人才缺乏。随着行业监管压力增大,相关财税政策密集出台,结合保理业务多样性的发展,商业保理执业人才亟待培养,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有待加强。

三、对发展商业保理行业的建议

目前商业保理行业需尽快出台统一的监管及市场准入办法,完善管理细则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找准行业定位,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人才培养,确保监管平稳过渡。

(一)尽快细化监管规则,适当放宽监管指标

1.尽快细化监管规则

建议尽快完善行业监管细则,有效提升监管。首先,根据风险资产所划分的风险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其次,明确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时点、不同类别风险资产的计提标准以及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如何监管和使用等。

2.适当放宽监管指标

监管指标中对业务集中度及杠杆倍数均做了比较严格的限制,而实际操作中,这恰恰与组建商业保理企业的立项初衷——满足所在集团公司供应链融资需求相矛盾。虽然国家鼓励行业投身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但是为了将企业业务整体风险及经营稳定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建议监管部门分阶段、有梯度的限制商业保理企业的业务集中度,使其现阶段经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二)顺应减税降费政策,明确行业税收规定

1.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对于改革导致的政策不配套,在商业保理企业增值税收缴方面,有两种建议:一是比照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适用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增值税免税政策;二是比照融资租赁行业,以扣除借款利息的方式进行差额征税。

2.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商业保理企业依规模应被划分为小微企业,建议税务部门考虑金融行业的特点完善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划分标准,使符合条件的商业保理企业也能享受优惠所得税率。同时,建议参照传统金融行业执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享受金融企业利息收入90天增值税优惠政策,以推动行业发展。

(三)拓展商业保理企业融资渠道

1.鼓励金融机构支持

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仍是商业保理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其对商业保理的扶持纳入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考核中去,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对保理企业的融资限制,通过再贷款、定向降准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保理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降低保理行业融资成本。

2.拓展多样化融资渠道

金融管控的目的在于规范行业的发展,扩大资金规模更是为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所以建议不断完善保理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使更多有优质资产且符合资信条件的保理企业参与进来。拓展再保理融资渠道,在明确保理行业总体杠杆和类别标准的情况下,适当放开同业拆借等限制。

(四)制定行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管理细则

鉴于现存规定在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方面存在分歧,急需统一而明确的保理业务会计准则出台,对行业会计核算、计量和信息披露作出统一的要求。确定行业财务报表类型,统一财务报表格式,规范会计报表的列报,方便商业保理企业提供可比的、明晰的会计信息;结合多样化的业务模式,为商业保理企业设置统一的会计科目,明确会计核算方式。同时,建议金融监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明确风险准备金的计提口径及计量方法。

(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激励引导措施

商业保理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建议政府给予行业适当支持:包括推出风险补偿、利差补助、贴息等政策,进行行业税费的部分减免,以及加强财政补贴激励等。促进商业保理企业按照金融业划型标准享受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引导行业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降低实体经济资金成本。

(六)增进人才交流,加强沟通反馈

在完成行业的清理整顿后,空壳公司及违规经营企业退出市场,监管将步入常态化。届时,市场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增大,人员稳定性要求增强,以解决实际操作难题,探寻行业发展道路。建议积极发挥商业保理协会的作用,把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在行业内部加强交流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专业程度及风险管理水平。集思廣益,激发行业从业者工作积极性,主动加强与国家金融监管、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和反馈,及时反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以寻求支持。积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去,做好对外界的宣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华忠.金融监管背景下我国商业保理发展问题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9,(07):62-64.

[2]冯黎黎.商业保理业务规范发展之路[J].银行家,2019,(05):123-125.

[3]尹石莹.浅析商业保理公司的税收政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6):183-184.

[4]袁甝.浅析国企集团旗下商业保理公司应对风险和资金难题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9,(14):132-133.

[5]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商业保理业务会计核算规范(征求意见稿)[Z].2017-10-18.

作者:韦梦姣

第2篇:供应链金融下我国保理行业现状热点及前沿研究

[摘要]面对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不畅的经济困境,新型融资模式商业保理逐渐成为了政府与学界关注的重点。以CNKI知网2011-2021年近十年收录的以“保理”为关键词的文章作为样本,将其导入至CiteSpace5.7知识图谱软件中进行量化分析,深度研究与剖析了我国在供应链金融的大背景下保理行业的主要热点研究问题与研究前沿。研究结论表明,2021年以保理为关键词的发文量达到近十年峰值,主要发文作者与发文机构之间相互合作程度较低,且文献主要来自于金融企业或者以金融见长的高校;现下基于保理的研究将金融与风险与结合。结合相关政策与文件精神指示,未来的研究热点会基于中小企业债权让与研究如何发展健全以反向保理为主流模式的商业保理。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商业保理;知识图谱;CiteSpace

[

Current Situation, Hot Spots and Frontier Research of Factoring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Supply Chain Finance

PAN Boan, LIU Yuchen, HUANG Renl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0 引言

应收账款作为现代供应链产业交易中运营管理的重要支付方式之一,对于供应链的运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大规模应收账款的应用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弊端,即在整条产业链中,各企业尤其是上游中小型企业虽在账面盈利,但形成严重的现金流缺口。而商业保理,则正是基于应收帐款债权的转让,由第三方中介保理商出资填补债务,并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与追索和坏账风险承担为一体的新型三方融资模式应运而生。为此,2016年,国务院在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新型融资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顽疾。2019年,在《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基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多方资源。由此看出,在供应链金融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以政府為引导的社会聚焦视线逐步集中到了商业保理行业上。然而,目前我国的现代商业保理模式起步较晚,对于商业保理在如今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地位与可能的行业发展趋势尚不明朗。为此,充分了解商业保理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研究状况,并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才能进一步发挥保理对供应链金融的提升作用。本文基于 CiteSpace5.7软件,针对2011—2021年十年间CNKI收录的有关保理的文献,分析了前人的保理研究文章的基本特点,包括文献发文量的时间序列分布、发文机构与发文核心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据此分析商业保理的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内容,并对现下保理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做了相关整理,为未来保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1.1 研究方法

学者们通过搜集前人文献,将过往文献的基本特征以图谱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借此进行研究理论方向探究,学科模式的转变以及未来行业的演变趋势等。普遍常用的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有Paper- Lens(数据关系挖掘)、ArnetMiner(专家检索系统)、CiteSpace和 TDA(Thomson data analysis)等。相较于其他软件,CiteSpace软件融合了文献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文章关键词或主题共线分析、聚类知识图谱分析,结合了多路径的运算与社会网络的方法,侧重于探测和分析学科或者行业的研究热点问题,并通过形象的图谱预测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并以此推测学科的学术研究前端间的潜在联系。

CiteSpace是一款着眼于分析学术文献中所包含的隐性特征的计量分析软件。通过寻径网络算法和共线知识图谱理论进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以此形象地展示相关研究学科热点问题,挖掘学科潜在演变动力机制,深究相关主题的研究前沿。本文使用 CiteSpace5.7版本软件,对保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后分别做了发文量时间序列变化分析、发文作者与发文机构频数及分布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线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与探究前沿热点的时区图来探索保理行业的学术研究问题。

1.2 数据来源与CiteSpace参数设置

为保证此次选取文献的质量,本文决定采用 CNKI知网收录为文献来源平台,对2011-2021年的文献以“保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文献进行人工手动剔除,剔除掉信息缺失与关联度极低的文章。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基础上,最终得到了4162篇文章。

将以上从知网所检索的原始文章数据转换成适用于CiteSpace分析的 WOS 数据形式,并以此输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图谱分析,形成频数及分布表,以此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本次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在时间间隔栏中输入2011-2021年,以此限定图谱横坐标范围;在最小统计阈值中选定为“1”年;主题词来源选择作者关键词与拓展关键词;在图谱节点来源中,输入“机构”“作者”“关键词”作为绘制图谱的节点对象;最后在网络裁剪中,选择“最小生成树剪裁”。1.3 发文量时间序列分析

将2011-2021年十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4162篇文献每年发文情况分布以折线图形式表示。图1展示十年间以保理为关键词的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发现,保理的研究情况呈现总体稳步增长、中间时有回落的特点。2021年保理研究以546篇的发文量达到近10年峰值。并照此趋势,未来学者们对于保理研究热度可能持续升温。

2 发文作者与机构知识图谱分析

2.1 发文作者

在CiteSpace软件参数面板中设置阈值为“top10 per slice”,而后在节点面板中选择作者,并设置作者阈值为0。最终得到可视化图谱如图2所示。

图谱中的节点大小代表作者以保理为关键词的发文次数,与作者出现次数成正比。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们的合作程度。图2共有374个节点,4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7。从图中也能直观看出,作者间的连线较为稀疏,网络密度极低,说明有关保理的研究作者相关间的合作程度较小,但以樊红敏、陈彦蓉等作者节点较大,发文次数皆为22次,说明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合作团队,且作者间单次协作次数较多。同时,在形成规模的作者中,多为报社记者或者商业保理公司团队,间接说明商业保理在我国尚处于报道的新兴阶段,作者间的合作联系也不强,发文研究也较为独立。

2.2 发文机构

在CiteSpace的参数选取面板设置“Threshold”(阙值设置选择):top 20 per slice,其后选择节点设置中的机构,设置发文机构中的阈值为0,获得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共获得319个节点,27条连线,密度为0.0005。在这之中,各机构网络密度较低,说明在保理研究中,各机构间的互动协作程度也较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以发文量为6篇文章的次数位居保理研究之首,其次是上海金融学院,发文量为5篇。其后为中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东北财经大学等等。说明在金融或法律见长的高校或者公司,都是现阶段商业保理研究的主力军。综上所述,发文量为前10的作者与发文机构见表1。

3 保理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分析

在软件的参数选取面板设置“Threshold”(阙值设置选择):top 20 per slice,其后点击“Node Types”(节点来源):

关键词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提炼,能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学术思想。跟踪关键词可有利于我们挖掘当今学界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如图4所示,图中总共有77个关键词节点,99条共线关系的连线,节点密度为0.0332。不同节点的大小,代表着关键词频数大小的不同,节点越大,关键词出现在发文数量的频次就越高。在图4中,关键词“应收账款”的节点最大,频次是294。其他诸如“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保理业务”等在图谱中节点也很大,都是保理研究的热门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部分文献中有学者發现反向保理这一新运作模式已逐渐成为保理行业的主流模式。出现在图4中供应链金融向左上方延申的节点。根据国家相关文件与政策精神,本文认为,未来以核心企业为资质担保的供应链金融下反向保理融资模式将会成为保理行业发展与研究的重中之重。关键词共线出现的频数详情(排名前五)见表2。

4 时区图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保理行业的前沿热点,依据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研究,制作了保理前沿时区图(如图5所示)(参数与关键词共线内部一样)。通过图中坐标可以看到,从2011年到2021年期间,主要关键词首次在对应年份出现的先后次序,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演进变迁直观呈现出来了。

在几个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中,“应收账款”“中小企业”出现于2011年,“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分别出现于2012和2013年。2011-2013年是诸多关键词首次出现较多的三年,学者重点关注供应链下保理业务本身的意义。2014-2021年学界对保理的研究倾向与金融的结合和对风险的关注。其中2018年开始了对反向保理的研究热度。

5 保理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分析

点击“Extract Cluster

关键词的聚类图谱可以表明该领域的不同研究关注点。如图6所示,图中有7个聚类标签。聚类的序号是#0-#3,#4-#6,聚类序号排序越靠前,即数字越小,说明该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越多,相反则越少。在保理研究中,共形成“应收账款管理”“p2p”“出口商”“债券让与”“供应链融资”“民法典”“国际保理”7个标签,即保理研究中的研究重点。其中以“应收账款管理”关键词频数最大,为17次。在图6 中,聚类节点间的连线粗细代表着各关键词共线的频次。“供应链融资”“出口商”“p2p”等内部连线较粗,说明这几个聚类内部的关键词节点共线强度高。同时,7个聚类中除了#3债券让与外跨聚类的连线多,表明在这些研究方向之间的共同被引程度高。这启示未来学者可以从债券让与的角度作为学术研究的新切入点。6 结语

本文实证样本选取CNKI收录的以保理为关键词的文章,运用CiteSpace5.7软件对检索的4162篇文章进行量化分析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将样本文献的发文总量以折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对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的分布与合作进行了研究,最后绘制了关键词知识共线图谱和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描绘出了保理研究前沿的时区图。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发文数量尽管有一两年的回落,但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总体特征。(2)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较差,未来各保理相关学者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主要发文机构来自于金融见长的高校或者金融保理企业。(3)根据关键词图谱显示,过去主要在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下,基于运营管理中应收账款管理与融资的前提下研究保理行業。而在未来,保理的研究热度将会持续上升,并且未来学者的研究重点会倾向于将保理与风险相结合,研究新型反向保理的商业保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田嘉树,丁光荣,王晓丽,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烟草代谢组知识图谱分析[J/OL].烟草科技:1—16[2022—03—09].DOI:10.16135/j.issn1002-0861.2021.0733.

[2]李岚,王恒,黄佳鑫.中外碳中和领域研究现状及前景: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林业经济,2021,43(10):66-79.

[3]李燕芳,温莉敏,宋潇曼,等.茶学研究现状、理论热点与前沿动态:基于6个期刊20年载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茶叶通讯,2021,48(4):736—743.

[4]王香莲,黎建华,杨敏文.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区块链研究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21,43(6):11—17,25.

[5]郭郡郡,刘玉萍.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新疆财经,2021(6):26-36.

[6]孙健.数字经济时代煤炭工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J].煤炭工程,2021,53(12):170—173.

[7]陈彦蓉.商业保理行业助力小微企业高效融资[N].金融时报,2021—11—08.

[8]胡江华.供应链金融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以南昌市政公用集团供应链金融实践为例[J].会计之友,2021(19):108—114.

[9]叶子豪.供应链金融中的反向保理模式: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路径[J].北方经贸,2021(8):108—110.

[10]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青年课题组,叶代鹏.产业链价值金融化:成因、效应及适度边界[J].西南金融,2021(6):36-49.

作者:潘柏安 刘宇辰 黄仁龙

第3篇:国际保理下双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与防范研究

摘 要:国际保理是在卖方以赊销方式出售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由保理商受让其应收账款债权并提供账款收取、资金融通和信用风险担保中一项或几项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业务。而国际保理虽然一直发展迅速,但是关于国际保理的法律规制并不完善,风险防控仍然需要努力加强。基于双保理业务这一主流模式,对本文国际保理相关法律问题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完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规范的意见。

关键词:保理商;信用风险;双保理

一、双保理业务概述

双保理业务是指由供应商(出口商)与出口国所在地的保理商签署协议,另外出口保理商与债务人(进口商)所在国的进口保理商双方也签署协议,相互委托代理业务,并由出口保理商根据出口商的需要以及委托,提供各项保理服务的一种保理业务。

双保理业务模式能够在当今国际保理业务中始终占据主流地位,是因为双保理业务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

第一,供应商与出口保理商签订协议后,就可以把一切事物交与出口保理商处理,出口保理商凭借自己全球性的优势,可以为供应商解决语言、法律、贸易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进口商的情况与供应商差不多,都可以与本国的保理商合作,并签订保理业务,解决与供应商相同的在语言、法律、贸易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出口保理商通过与进口保理商的保理业务合作,减少了对债务人资信及债务人所在国的法律缺乏了解的问题,并且他们可以依赖进口保理商所作出的坏账担保来转移业务风险。

第四,至于进口保理商,则只需负责调查位于本国的债务人的资信并核准信用额度,再对位于出口国的出口保理商作出坏账担保并转付债务人支付的款项。出口国的贸易管制和法律规定自有出口保理商负责。

双保理业务模式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其优势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双保理业务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所以本文的国际保理皆指双保理业务。尽管双保理业务模式有其优点,但双保理业务也存在着相当大的法律风险,仍需完善改进。

二、双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

1.双保理业务中保理商受到的法律风险

双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权利瑕疵及其有效性风险。在实践中,如果合同上的货物或者服务不能符合相关要求的话,那应收账款就不能如期到账了,这会让供应商产生面临倒闭或者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应收账款出现瑕疵而让供应商没有得到债务人的付款。这个风险是要出口保理商承担的。但是如果合同上的货物或者服务都符合要求,依然会让保理商产生风险。债务人(进口商)会提出抗辩、追索、抵消等情形,进而增加了保理商的法律风险。以抗辩来说,在各国法律实践中,都普遍承认,即使抗辩事由发生在让与通知后,进口商仍可以之对抗受让人。例如欧洲某些法院都认为,即使让与人违约的事实发生在让与通知之后,进口商仍可以此对抗受让人。所以,抗辩事由发生的时间并不重要,只要其在实际中实在的发生了,进口商就可以有权提出抗辩,但这显然会加大保理商的风险。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供应商的某些行为会增加保理商的风险。例如供应商可能会作出欺骗保理商的行为,让保理商相信存在真实的货物或者服务,又或者欺骗保理商存在进口商,但其实这些情况根本不存在。当然,供应商也会存在疏忽的情况,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无论怎么样,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保理商的权利无法实现。权利有瑕疵,就意味着保理商的利益会遭到损害。还有出口商向保理商进行保理业务合作时,会向保理商隐瞒第三方就该应收账款已经存在的权利。如果出口商对应收账款已有权利进行隐瞒,也会有损于保理商的利益。

双保理业务中保理商受到的信用风险。根据《国际保理通则》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债务人因为合同争议以外的原因在账款到期之日起90日内未能全额付款,那么这个付款责任就要落到进口保理商身上去了,这就是所谓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而且出口保理商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进口保理商不承担付款责任时,出口保理商就要承担向供应商付款的责任。债务人也就是进口商出现以下情况,会让保理商遭受到信用风险:第一,合同规定的货物或者服务已被债务人接收,但在账款到期之日时却发现自身没有能力支付货款;第二,合同规定的货物或者服务已被债务人接收,但债务人故意躲避保理商,保理商权利无法实现。

在实践中,保理商是要考察出口商的信用的,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向出口商提供国际保理业务。出口商的信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会影响保理商的利益。而在实际运作中,出口商会经常出现一些欺诈行为,出口商与进口商相互勾结欺骗保理商、伪造合同、提供假冒不真实的发票等等。进出口保理商之间也存在着信用风险,笔者在上面提到过的进口保理商不能承担责任时,出口保理商要承担起支付款项的风险,这种情况也是在实际中存在的。

2.双保理业务中供应商受到的法律风险

在与债务人的基础交易合同项下,供应商应先履行提供货物或服务的合同义务,在这之后是按照与出口保理商的合同约定将基础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出口保理商,那之后就是出口保理商的事情了。但在实践中,保理商一旦违约,则供应商就要面临法律风险。

在上述情况下,保理商会给供应商带来诸多的信用风险,这些信用风险如果处理不好会损害供应商的利益,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情形:第一,这与债务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债务人的信用出现状况,那对于保理商是很严重的,因为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债务人不能付款时,保理商也不能按时付款。第二,保理商出口业务合同中格式条款的存在会给供应商带来不少的麻烦,格式条款会出现一些限制性的条件,这些条件约束着供应商,供应商如果不仔细注意,很有可能会导致保理商拒绝承担担保付款责任。第三,这种情形最为多见,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那就是保理商经营状况出现问题,丧失清偿能力了。

三、双保理业务法律风险的防范

近几十年,国际保理业务正在迅速发展,当中突显了诸多问题,因此法律风险防控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来解决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问题。

第一,信用风险的防范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突出的。对于出口保理商来说,一个拥有良好信用的进口保理商是必要的,也是首先考虑对象。因此要对进口保理商进行项目评估:进口保理商能否及时催收账款以及在纠纷处理方面能否做到及时有效等方面,只有这样做才能防范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另外,进口商的信用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刻关注,在其信用状况发生改变时例如发生财务危机时,对于进口商的信用额度要及时进行限制。最后,债务人的信用不良会造成坏账风险的出现,对此必须要控制好坏账风险,以此来保护保理商的利益。在实践中,保理商要核定信用销售额度,所以对债务人的信用要调查清楚。信用状况如此重要,做好调查是保理商控制风险首先要做好的。所以,保理商要从各方面积极收集信息,尤其是债务人的信用信息尤为重要。利用这些信息,保理商可以及时作出判断,并且这也是保理商与供应商谈判的资本。债务人的资信状况是不确定的,保理商应该早点与供应商约定,以此来调整信用额度。

第二,对于供应商及应收账款情况是一定要了解的,要做到全面完整的调查。保理商经过详细的调查,应充分掌握供应商各种经营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详细了解供应商关于合同的执行情况,来判断该保理业务是否可执行;供应商是否有经营行为导致应收账款的权利负担,以及注意相关法律对于保理商的限制。通过以上措施,尽力完善保理商的权益保护,以保护应收账款的正常收取。此外,要避免应收账款的过分集中。应收账款如果过分集中于同一债务人的话,当债务人出现无法实现应收账款时,会严重损害保理商的利益。所以,保理商要严格控制债务人身上负担的应收账款。

第三,对于分散风险的操作。进口保理商应充分调查进口商的经营情况,尤其是资信状况,用以确定交易的真实性,并控制调整额度。此外,保理商为了降低业务风险,可以加强保理业务与保险业务的联动。这就要求供应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因为供应商过于依赖少数债务人的业务,所以才会想到用保险来分散风险。如何利用保险来分散风险,有如下做法:第一种做法是由供应商投保出口信用风险,保理商可要求供应商将保险单背书给自己,这样就可以凭借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第二种做法是保理商自己也成为投保人,和供应商一起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样,保理商就可以自己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参考文献:

[1]李珂丽.国际保理法律机制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6.

[2]杨明刚.合同转让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0.

[3]黄立.民法债编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22.

[4]李珂丽.国际保理法律机制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204.

[5]李勋.银行国际保理风险的法律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86.

作者简介:王海滔(1991.02- ),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民商法

作者:王海滔

第4篇:医药保理培训交流

医药保理培训现场互动交流环节成为焦点

本站消息由保理通金融服务平台主办,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协办,中国医药冷链联盟,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支持的首届医药保理实务研修班于2014年8月23-24日在上海中信银行培训中心成功举办。培训活动由中国医药冷链联盟秘书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卫战先生全程主持。

本次培训除了医药保理知识的培训以外,还设置了金融机构与医药行业企业互动交流环节。在互动活动中,医药行业方代表就各自遇到和关心的问题进行积极发言,同时银行和保理公司也分享医药保理运作的模式及案例,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效果显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训期间,每一节课结束后,在课件休息时间,各企业代表都积极的抓紧一切时间与授课老师进行提问交流,授课老师都一一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各企业代表给予授课老师高度的评价,纷纷表示本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好,若有相关培训交流活动还愿意继续参加。

第5篇:首届中国医药行业保理服务研讨会

首届医药行业保理服务研讨会圆满成功

本站消息 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主办,保理通(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医药行业保理服务研讨会于2014年4月25日再苏州在水一方大酒店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卫战主持,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吴清功副会长做了精彩致辞,商业保理专委会韩家平主任做了重要的讲话。

平安商业保理、厚朴商业保理、渤海国际保理、优玖医药、中信、浙江大道、亚洲(深圳)保理、深圳前海信泰、中星、新疆多赢、嘉和汇通等几十家商业保理公司,同时还有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安特实业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医药企业代表参加本次大会。深入分析中国医药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及渠道,探讨我国医药企业与保理(金融机构)如何创新业务合作模式,寻求中国医药行业商业保理发展的最佳实践路径,促进行业健康持续有序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医药企业。

第6篇:保理行业半年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

一、保理行业现状

保理是基于应收账款进行的融资、管理、催收、坏账担保业务,进行保理的一个前提便是应收账款。2014年末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量达到了10.5万亿的规模,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24%,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增速在下滑,但是量已经创造了新高,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也在上升。当然这只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占中国企业数量的75%的小微企业并没有在统计范围内,而这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依然不小,他们是供应链中N+1+N的N,我们接触到的就有平海科技和爱德森项目。这些应收账款的规模成为了商业保理的市场。而2014年1-3季度我国的保理业务量为2.09万亿,2014年全年我的商业保理业务量为800亿,较2013年200亿的规模增长4倍。保理的规模远远小于应收账款的规模,商业保理更是零头都不到,由此可见商业保理的市场依然非常广阔,依然是一片蓝海。

伴随着这片蓝海产生的是保理公司数量高速增长,2014年就有1220家,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1500家的总量,业内人士非常看好保理的市场发展,希望通过保理公司来实现传统重资产抵押融资的转型。保理行业内的企业股东背景复杂,有国企央企、民营还有电商系,总体格局呈自由竞争态势。 进入2015年,上市公司也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保理公司,像伊利集团、格力地产、海尔集团都开始设立自己的保理公司,管理应收、应付账款,打通自己所在行业的供应链。

二、P2P行业开始洗牌

我们主要合作的资金方——P2P行业开始得到风投的青睐,资金不断涌入。爱投资、开财宝、理财范等平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P2P是个烧钱的行业,除了用自有资金来补充融资防止流标之外,还需要砸钱到技术层面,据我的了解,一个平台要将技术部分搭建好至少需要XX万的资金规模,还不算广告投入。从现在百度搜索的情况来看,爱投资、财多多等平台都在广告上开始砸钱,这无疑都增加了平台的成本,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类比前几年团购网站的千团大战,到如今剩下的只有美团、糯米、大众点评,其余的都销声匿迹,沉默死亡,死亡率高达86%。剩下的这三家也是在腾讯、百度、阿里的支撑下死磕出来的。现在的P2P行业也是如此,谁能拿到源源不断的资金、保证钱能烧的持久,平台少出险或者兜的住风险,谁就能成为最后的王者。

第二部分

业务现状

一、从0到1的突破

2014年11月19日,保理公司正式成立,经过最初的探讨,我们在正和恒基项目上实现了保理业务的零突破,在重抵押和重经营的思路上实现了转变。第一次的项目评审会,评委的问题非常的犀利,也让我们认识到这些金融界和实业界的前辈对于企业发展的看法。我们的尽调思路也重新进行调整。对于企业的业务,从最初的业务模式到业务过程中每个环节及凭证的核查,加强了过程控制,让我们对企业的业务的了解更加深入。第一笔业务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大的一笔业务让我们的团队思路实现了转型,更加深刻的认识保理,知道怎么做保理。这个思路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的业务中,以后也将会延续下去。

实现零突破的除了思路和业务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合同文本,风险防控原则,以及在尽调中对于项目整体的把握和拿捏。

二、业务发展缓慢

1、开门红之后的消沉

经历了正和恒基过会之后的兴奋,创业之初的热情开始冷却,面临的问题也在逐渐增加。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项目是否合格,买方资信是不是一定非常重要?保理业务是不是能完全按照合同约定的账期回款?暗保理可不可以操作?在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纠结中,我们接触到了凯世德造纸项目、山东华企通项目、草原牧天项目、河北敬业项目、京航达项目、君天首业项目、仟亿达项目、可鑫项目、沥阳手袋项目等。这些项目在初步接触和尽调的过程中被PASS。接触的项目很多,却没有一个项目落地,2015年的前三个月除了正和恒基,我们的项目成功率是零。即便是草原牧天走到了上会的阶段,也是因为自身负债太高而被毙掉。这个阶段每个人都顶着一股莫名的压力,团队的气氛比较低沉。

正是在这几个项目的接触和探讨中,我们逐渐明确了一条道路那就是保理业务不仅仅是要看买方资信,卖方本身的经营状况和营运能力也非常的重要。卖方自身的“造血”和“回血”能力决定了其成本利润,它的利润情况也决定了它能承受多大的融资成本,一旦企业自身的利润情况不能覆盖融资成本,企业的经营就是在为我们打工,这个时候企业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本身盈利能力不足的企业被我们筛选出去,项目的开发除了注重买方资信之外,开始注重卖方本身的经营状况,思路逐渐成熟。

2、辛苦却不见效果

伴随着三月份的春天,我和王波开始了商超供应商的挖掘。王波通过他的清华师兄接触到了商超供应商协会,从此开启了商超供应商的探索。多次拜访供应商协会,和企业讲保理是什么,成本是如何,操作模式怎样,希望开辟一条商超供应链的保理业务模式——小额、频繁、一次授信,滚动使用、随借随还。终于供应商协会我们推荐了几个客户,一个是易博合盛项目,为物美超市供应床品。通过尽调,发现商超类的回款并不乐观,没有固定的账期。而且商超供应商多是小微企业,甚至是小作坊,企业财务不规范,凭证不能形成链条,回款不稳定,利润很薄,相对于大型超市话语权极小。

经过侧面了解,部分商超有自己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而且只为重点供应商提供,即质量较好的供应商,可以从商超自身的金融业务中拿到资金,补充血液,而质量较差的既得不到商超的支持,对于我们而言也不是优质的客户。它们规模小,经营不规范,利润薄,无法承受我们的资金成本。

随后的攀龙伟业、东海金昌、秦力华项目也证实了这点。一个多月的摸索和辛苦只是探明了商超这条路优质的客户很少,而且商超行业整体也在下滑,对供应商的压款越来越严重,这个行业现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不适合操作保理业务。而且一个多月的努力只是试错,却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益。

3、思路变化之后重新出发

经过三月份的洗礼和低迷之后,我们做了季度总结,对第一季度的项目进行分析,也对后期的思路做出总结。前期在项目的管理上比较散漫,现以项目进度表的进度管理,每个项目都由项目经理负责,且加入绩效考核。今后每个项目不再是大杂烩式的进行全部范围内的讨论,而是专人负责,提高效率。在经过前几个月的磨练,项目经理也正在成熟,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每个人的分工更加明确,效率也较以往有提高。

4、尽调中进行锻炼

四月份之前,我的定位一直都很模糊,每每都是临时决定,角色和定位不停变换,一度成为小秘书、机动人员、风控、网站建设等后台人员。前台的项目却也随时调配,正和恒基、草原牧天、凯世德、华企通、瑞驰租车、东方电力、易博合盛等项目全部介入,即便已经入职几个月,却并没有系统性的沉淀什么,而是浅尝辄止,对于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很多。缺乏一个项目从头跟到尾的经验,没有对项目的整体认识,有的只是一堆材料和经过别人转述的只言片语,对项目的把握非常不足。这个阶段手头有很多杂事,没能更好的深入到项目的尽调中去,每每项目讨论的时候,后天不足尤其明显。

在平海科技的尽调中临时做项目助理,完成行业分析和报告最终定稿的工作,项目顺利过会,公司的第二笔业务开展起来。

随后又是漫长的积累期,中途经历人事变动和内心浮躁的阶段。心里压力一度很大,以前觉得有人带着,虽然接触的项目不多,成长很缓慢,心里苦闷却也踏实。很多事情和细节的问题,张口问就可以,自己几乎没有思考。之前的环境是一个安乐窝,慢慢的就有了依赖性。现在做业务的人就剩下的我和学海,这个安乐窝消失了,所有的问题和细节必须全部考虑到,前期访谈、尽调中的资料搜集、员工面貌、报告写作中的细节把握,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周全,才能真正做好工作。

紧接着,就接到了爱德森项目,是我自己第一个主刀的项目,当时有压力,但是更想去做些什么。初步接触、第一次访谈、每一次的尽调和每个细节的核实以及最终报告的书写全程都体验到了。也很庆幸第一次主刀的项目并不复杂,脉络比较清晰,让我有时间和精力去掌控它的每一个细节,对项目的认识更加清晰。整个项目在尽调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只是在后期与中慧银通合作的时候,有些不顺利,影响到项目的进度。

第一个操作的项目整体还是比较顺利,在评审会时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障碍,评委的问题也能全部解答,说明我们的尽调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我们查的思路、角度正在向评委看企业的角度贴近。

现在尽职调查中有难度的部分是很难核实企业的实际成本是多少,只能大致进行推算,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加强这个部分的核实。企业员工面貌的观察还有些拿捏不好,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这个方面的经验,同时也会延续以前对企业营运资本的核算。

另外一个尽调的项目便是天人中药,项目在尽调的过程中遇到了企业资料造假的问题,这是从业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个人认为这已经属于骗贷的行为,企业信誉值得担忧。

在操作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存在这样的问题,企业的老板会把这个企业说的非常好,但是在尽调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多数都不如他说的那么好,甚至是完全不好。接触了几个项目之后,心态逐渐变得平静,一切的东西都要根据尽调情况来,其他的都不作数。

在尽调的过程中,会与合作单位一起尽调,我们的尽调和报告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这是我们专业度的体现,这样的风格要坚持下去,去伪存真才是尽调和风控的不二法门。

今年以来我接触的项目共有11个,进度如下:(不包括作为其他同事助理的项目)

5、经得起查的项目不多项目储备不足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企业缺钱是现状,市场上飘着的项目很多,但真正优质的项目和经得起查的项目很少。比如我们毙掉的三十多个项目中,有80%死在了第一次尽调中。盈利能力太差根本无法覆盖资金成本、企业经营混乱,收入并不能核实或者干脆造假。真正可以深入尽调的项目并不多,也就三到五个。我们现在手头的项目有天津XX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福建三明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山东鼎超热力设备有限公司。这三个项目中,天津XX初步尽调,结果并不理想,能否操作还待考。另外两个项目在提供资料中,可操作性未知。手中再无其他储备项目,现在项目的不足在会影响我们以后业绩的增长,项目的开发和储备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

6、资金难题依然摆在面前且制约业务发展

现在项目端情况总体上还算可以,业务慢慢发展壮大,但是出口的资金端却不乐观。首先是成本问题直接制约了客户的质量。中小企业筹资先是亲戚朋友的借款,基本不需要成本;然后是银行借款,成本较低;信用差一点的就是通过担保公司增信,从银行贷款,成本开始增加;然后就是从小贷公司抵押借款,资金成本更高,风险也更大。从目前来看,我们能拿到的资金成本并不低,客户综合成本能做到18%已经较难,切的客户基本是担保或者小贷的客户。缺乏更多的资金渠道,没有更便宜的资金,我们就很难获得优质的客户,客户质量决定了风险大小,最终风险会全部集聚到我们的头上。

缺乏资金是我们的现状,这个现状短期内并不会改变。便宜和及时的资金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股市繁荣了一段时间,说明市场上的资金还是有的,经济萧条,实业并不景气,资金已经开始从生产中抽离,更加注重投资。而资金找不到安全的项目,项目找不到好的资金,中间缺乏一个渠道,并且这个渠道是有信誉的,就像银行,所有人都认可。现在的P2P发展就是增加了一个资金的渠道,奈何行业刚起步,乱象丛生,大的资金并不敢进入,只能是搜集社会的散钱进行投资。或者说在我看来,就是民间借贷搬到互联网上来而已。大的资金量还在机构手里。便宜的资金未来的方向就是和大的机构合作,或者我们发我们的保理基金。

二、网站、微信公共账号创建完成

建立公司网站的任务接的出乎意料,看教程、和建站技术员沟通,学着怎么创建一个控件从一个完全的外行人到圆满完成了建立网站的任务。在会见同行和平台时了解到,他们也是从我们的网站上了解我们的,网站的宣传作用也体现了出来,我很欣慰。

公司另一个宣传阵地是微信公共账号,这个账号由我一手运作起来。最初的时候,无论是技术操作、还是内容来源都并不顺利。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最初写了开篇致辞、中途重大事件新闻稿的写作到现在内容充实,它逐渐成熟并获得关注。最初希望把它运作成为一个专业、有深度、小而美的平台。在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最终做出了五大板块的架构,第一篇就是保理行业的大事要事,石景山开放商业保理试点、举办第三届保理峰会、天津开放商业保理征信、伊利等企业开设自己的保理公司这些行业的热点都在头条中显现;第二篇是宏观经济的大新闻,高盛对宏观经济的预判、央行多次降准的分析全部紧跟;第三篇是各行业的深度分析;第四篇是互联网金融的动向;最后一篇搜集新鲜搞笑的段子,将形式做的更加活泼。没有宣传,积累了37个关注者,并且通过半年的运作,公共账号也开始产生效益,居然有平台希望通过我们来转发其文章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这又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目前这个部分的内容已经不由我来负责,它的1.0时代已经结束,希望它的2.0时代能更上一层楼。

三、摆在“橱窗里”的东西至臻完美

进入公司之初,并没有立即做业务,而是做了很多后台的工作。最初首担的简介、台账整理。到后来撰写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的商业计划书。待保理公司成立之后,紧接着完成了中泰保理简介的详版和简版,几易其稿之后最终定稿。后又根据需求的不同做了几次更改。随后出了中泰保理的业务和风控制度并制订了公文标准模板,以后的由公司层面发出的公文以及报告都遵循了这个标准模板。基金备案时也将基金的管理及风控制度进行整理,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打印盖章扫描上传至基金业协会系统。

这些摆在“橱窗”里的东西是一个面子工程,但是它能显示我们公司是一家专业、规范的公司,目前这些东西非常完整的躺在柜子里。

四、转型又一个从0到1——中泰清融1号新三板投资基金成功备案

三月底的时候,公司开始准备保理基金,最初的时候撰写了环保行业投资基金募集说明书;之后开始准备打新,又撰写了打新基金募集说明书,并制作了PPT,中途更是几易其稿。由于投资人的关系,打新基金中途夭折。转而在股东的支持的情况下开始运作中泰清融1号新三板投资基金。从募集说明书、PPT制作、签订基金合同、打款备案,中途耗时两个多月,在对基金运作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生生的弄出了一支基金,并且成功划款。中途还过了一个证券的从业考试。

随着这支基金的成功,基金运作的流程已经摸清楚,以后只要在投研上下功夫即可。而且为我们以后的股权投资做好铺垫。

五、能力在摸索中成长

2015年前半年已过,我将前后台的工作全部都接触了一遍。现在后台规章制度、简介、网站、微信全部都已经创立,后台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这些过程让我的文字功力不断增强,也改掉了我的一些毛病。现在手中还在做周报及会议记录的后台工作,有新人来的时候会将这部分工作交接出来,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项目上。

前台的工作开始上手并逐渐适应,我的也逐渐以业务为主,实现了我最初的想法,去做项目。爱德森项目的成功上会以及对于评委问题的对答如流,说明我考查项目的能力得到认可。我们的尽职调查也获得了爱投资、龙信保理和中慧银通的肯定,以后会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项目上,做好、做足尽调工作。从源头上控制风险,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 第三部分

未来规划——从1到无穷大

一、经济周期下一片萧条

整个宏观经济的下行期并没有真正的结束,虽然二季度GDP的增长7%,但是股票市场的繁荣拉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反观工业界还处于萧条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振。工业界依然艰难运营,而且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破产或者停滞,很多企业都是明知在亏损,却不得不坚持运作,因为停产即意味着死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经济并没有探底。我国的人口红利能否将这一波的经济下行消化掉仍未可知,实业界的风险依然在增加。由此看来,短期内复苏,甚至是企稳的可能性并不大,萧条会持续。

二、保理业务市场前景可期

大环境的状态不佳,小环境也受到了影响。虽然保理行业依然是一片蓝海,但是就目前从同业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业务开展依然缓慢。

股东背景实力雄厚的保理公司,一般会以股东的业务为主,比如瑞安保理的教育行业和医药行业、瑞茂通的煤炭行业、京东的邦汇保理等。还有就是真正掌握数据的通过大数据进行管理的,比如亚洲保理的商超供应商保理;再有就是切入行业纵深的保理公司比如鑫银保理的机票、金润保理的物流保理等。资金背景雄厚,资金便宜的保理公司更倾向于大型的项目,比如中慧银通、龙信保理等,这类保理公司是我们的合作对象。而其他的单纯的商业保理公司运营依然艰难,项目来源不稳定,项目出口受限,业务开展难度较大。

作为业内的人,在我看来保理行业发展不外乎几个方向,一是大企业的进入,给予保理公司强大的资金背景和行业背景,开展行业内的业务,了解行业的规则及潜规则,外行很难进入,现在大集团已经开始了布局。二是银行、信托等的进入,降低资金成本,比如现在平安银行创建了两家自己的保理公司开展业务;三是更低成本的资金介入比如外资等,前海汇能做的事情就是引进外资,降低融资成本。

在这样现状和未来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有三件,一是活下来,二是走下去,三是混的好。活下来,就是开拓项目,开展业务,增加收入,首先养活公司,保证牌子还在,加强尽调,项目不出险。走下去,就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行业的机会,或者招募到行业中的人,了解行业运行的规则和潜规则,做纵深、做细分;混的好,就是在做到纵深和细分的时候,也就知道细分领域的客户是不是潜力股,我们才能真正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拿到股权,通过上市实现收益的大幅增长。

三、股市热过后债权业务的思考

随着股市在奔六的路上轰然下跌,四倍杠杆全仓中车的满盘皆输最终跳楼的案例依然历历在目,股权市场让人脸红心跳,热血沸腾,却也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风险。攒了很多年的血汗钱转眼就打水漂儿。股市题材概念的操作、庄家的手段都不是散户能看的明白、玩的转的。而债权市场的复杂程度要小很多,企业运作怎么样,由我们来尽调,资金投向哪里他们也明白,至少他们看的清,而我们能把控风险,这样就为资金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出口。其实大部分人理财还是以保证安全为前提的。现在债权市场的途径主要是P2P在做,由于平台的出现和跑路导致行业的可信度较低,新一轮洗牌之后,值得信赖的平台会留下,成本也会降低,更加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资金的募集速度也会加快。

四、风险把控再谨慎都不为过

大环境下,业务受到了影响。经济上行期,工业企业可能有些问题,但在运作的过程中会消化掉;但是下行期问题就会集中的爆发出来,可能以前不起眼的一个小问题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们是在它们健康运营的基础上进入获取我们的收益的,所以对他们的尽调和风控再谨慎都不为过,只有把控好风险,不出险我们就一定不会死。

五、低迷时期修炼内功 只为爆发做准备

现在无论是大环境还是行业还是我们的业务都进展的非常缓慢,低迷时期我们很慢也很难,寻找优质项目的难度、寻找出口的难度,这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的直接和急迫。但是低迷时期一定是我们修炼内功的时候,只有这个时期我们有时间去慢慢揣摩,在艰难中一点点的梳理自己,梳理对方,在反复的碰撞中加深了解。我们修炼的终极目标就是所有的都对接好了,只待一个机会。机会来了,我们就爆发。

有句话叫做明天很美好,后天更灿烂,今天却很痛苦,而大多数人都死在了今天。我们也是,中国的经济体必然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屹立在世界东方,行业前景可期,而今天我们的业务开展起来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而是一点一滴的来磕,就像钻石一样,把自身打磨的璀璨夺目,只待一束光过来,就能绽放万丈光芒。

在这个时期,我们要做的事情有两个,一是调整内部,优化结构,减少沟通成本,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舞士气,加强项目储备。工作的时候全身心投入,休息的时候全身心放松;二是沟通外部,外部无非就是项目端和资金端,现在的项目端由毕总开发,尽量拿到优质的项目。资金端可以说是前期已经有量的积累,现在只要拿项目去磨合就可以了。

1、调整内部

(1)分工明确。虽然我们现在人少,每个人都会承担多个任务,但是还是要把前后台区分开来,前台的以业务为主,主要承担业务以及和业务相关的所有事物,后台全力支持前台,解决业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比如简化用章的流程、报销的流程等、需要准备的资料及时到位等。

(2)公司文化和团队建设 公司文化不仅仅是写在简介上的专业、敬业、合作。而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比如我们现在对外发送邮件的风格、对外文件的样式、尽调的思路、写报告的角度、每周一的例会、每周三的爬楼梯、每次聚餐都组成了我们的公司文化,正是在这些潜移默化的塑造下,让我们和别人区别开来,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中泰人。公司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建立的,一点点的坚持都会发展成为我们以后的整体风格。比如每周三的爬楼梯、每周一的例会,我们还是要努力风雨无阻的坚持下去的。

团队建设,就是给每个人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以及人文的关怀,让每个人保持愉悦的工作状态,每天上班的心情是愉悦的,起床是有干劲的,而不是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

(3)加强项目储备

现在手头的项目并不多,能否成功依然是个未知数,加大项目储备的力度,尤其是优质项目的储备,才能为以后的业务爆发做好准备。

2、对外沟通

(1)对外只有一个声音。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平台的沟通,都由专门的人去沟通,一旦确认了是谁,那么以后所有相关的沟通都由他来做,如果沟通没有到位,我们就内部梳理一下再去沟通,这样就不会出现几个人都就一个事情和对方进行沟通,会让对方觉得我们不够专业,内部管理混乱。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沟通本领。

(2)与合作方进行深入的交流,摸准他的脉。现在我们的项目找出口很难,对平台的把握很有限,平台对项目的审核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是我们接触的平台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从一而终的,私人关系非常淡薄。就拿爱投资说,最初接触的有丁术鑫,后来有单旭伟、张裕、陈龙等。当然他们有中途换人的情况,我们也从担保转向了保理,但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和合作方私人的关系非常弱,有时候项目去碰是一回事儿,对方我们人的认同又是一回事儿,在人得到认同的前提下,双方会少了很多试探和揣测,有利于项目的推进。

2015年的下半年依然会很忙碌,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中去,眼中看的、手中过的、实际查的项目都尽全力去分析,争取多做项目,增加收入。可以说行业的现状并不乐观,但前景可期,我们依然有努力的方向,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手头的工作,增加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做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埋头苦干的时候不忘仰望天空,知道现在做的事情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样就不会迷茫。坚持和努力终有意义,黎明不远,路在脚下。

第7篇: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自律公约(中国银行业协会,2009年8月4日)

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自律公约

中国银行业协会

(2009年8月4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国银行业保理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培育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监管要求,结合保理业务实际,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 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理委员会”)是银行业保理业务自律管理的专业组织,保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通过成员大会参与自律管理。

第三条 保理业务自律的宗旨是:依法合规经营,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防范业务风险,保障客户利益,共同促进保理业务持续健康运营和发展。

第四条 保理业务自律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诚信经营,不损害客户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行业利益。

第二章 自律约定

第五条 成员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保理业务管理办法、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会计核算办法,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配备高效、安全、可靠的保理业务电子支持系统。

第六条 成员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自觉遵循商业道德,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他成员单位的商业信誉,不得利用任何不当手段干预或影响保理业务市场秩序,不得泄露客户商业秘密,坚决杜绝恶性竞争、垄断等市场行为。

第七条 倡导成员单位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创新保理业务产品,拓展保理业务服务领域和服务内涵,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贸易融资服务。

第八条 成员单位应协作开展保理业务调研和宣传,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有关情况和意见,支持建立行业指引和业务规范,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发起的保理行业工作规则的制定与推广。

第九条 成员单位应共同发展保理业务市场,协作举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及业务推介活动,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举办的保理业务推介、资格认证考试和业务研讨等活动。

第十条 成员单位应加强业务交流以及互惠互利合作,共同促进多层次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对不良保理商户风险信息的共享。成员单位应依据诚信原则开展资信查核工作,避免对保理商户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或浪费资信系统资源。

第十一条 成员单位应建立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及时向保理委员会报送业务数据和信息,保证保理业务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十二条 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和支持保理委员会和监管部门的工作,积极参加保理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行业政策、法规及信用环境建设。

第十三条 成员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流动公约》,共同维护业内人员正常流动秩序。

第三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四条 保理委员会可要求成员单位对公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鼓励成员单位互相监督,向保理委员会举报违反本公约的行为。

第十五条 保理委员会有权对成员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执行公约的情况进行监督,组织公约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通报检查情况;定期组织保理业务经营状况的综合测评,并发布行业发展报告。

第十六条 保理委员会应本着公正、公开、客观的原则,及时查证和处理违反本公约事件,维护成员单位的正当权益,维护保理业务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第十七条 保理委员会可以根据违约程度对违反本公约的成员单位采取警示并责令限期整改、进行内部通报批评等措施,对涉嫌违规经营或触犯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将有关违法违规情况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反映和检举。

第十八条 保理委员会应代表成员单位积极与监管部门开展沟通交流,定期、不定期向监管部门反映保理行业相关信息、风险状况和监管规范建议等,可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公约经保理委员会成员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报中国银行业协会备案。 第二十条 本公约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不一致的,依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公约由保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8篇:保理借款

保理、担保、贷款承诺、信用证

(2007-03-20 12:00:03)

转载▼

分类: 谈财论经

保理 -----

根据《国际保理公约》的定义,保理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两项: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

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作为一项新的中间业务,保理业务的收益高于传统的贷款业务。一般来说,银行将按照应收账款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账户管理费、资信调查费、额度核定费等手续费(通常2%-6%),并对企业获得的预付款收取利息,且利率通常较银行优惠利率高出一定比例。

担保 -----

分为保函担保和保证担保。 保函担保:

保函是一种特殊的担保方式,在商业往来中,将贸易双方的商业信誉转化为银行信誉。保函既不同于一般的保证合同,也不同于备用信用证,因此,银行在出具保函时更应该注意降低自身风险。

一、银行保函的概念及主要的法律关系

银行保函是指银行应委托人的申请而开立的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件,一旦委托人未按其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约定义务时,由银行履行担保责任。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1. 保函依据商务合同开出,但又不依附于商务合同,具有独立法律效力。当受益人在保函项下合理索赔时,担保行就必须承担付款责任,而不论委托人是否同意付款,也不管合同履行的实际事实。即保函是独立的承诺并且基本上是单证化的交易业务。 2.银行信用作为保证,易于为合同双方接受。

银行保函业务中涉及到的主要当事人有三个:委托人、受益人和担保银行,此外,往往还有反担保人、通知行及保兑行等。这些当事人之间形成了一环扣一环的合同关系,它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下:

1、委托人与受益人之间基于彼此签订的合同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或其他权利义务关系。此合同是它们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依据,相对于保函协议书和保函而言是主合同,他是其他两个合同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如果此合同的内容不全面,会给银行的担保义务带来风险。因而银行在接受担保申请时,应要求委托人提供他与受益人之间签订的合同。

2、委托人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基于双方签订的《保函委托书》而产生的委托担保关系。《保函委托书》中应对担保债务的内容、数额、担保种类、保证金的交存、手续费的收取、银行开立保函的条件、时间、担保期间、双方违约责任、合同的变更、解除等内容予以详细约定,以明确委托人与银行的权利义务。《保函委托书》是银行向委托人收取手续费及履行保证责任后向其追偿的凭证。因此,银行在接到委托人的担保申请后,要对委托人的资信、债务及担保的内容和经营风险进行认真的评估审查,以最大限度降低自身风险。

3、担保银行和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基于保函而产生的保证关系。保函是一种单务合同,受益人可以以此享有要求银行偿付债务的权利。在大多数情况下,保函一经开立,银行就要直接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担保:

保证是债的担保方式的一种,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可见,第一,保证是一种双方的法律行为;第二,保证是担保他人履行债务的行为;第三,保证是就主债务履行负保证责任的行为。另外还应注意,保证担保的保证与通常意义上的保证是有区别的,这是一种债权担保制度,具有法律意义。

1、保证担保合同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保证合同。保证合同应当按照《担保法》的有关规定约定相应的内容。其中,保证期间的约定应当明确,不能约定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也不能约定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约定不明的内容。

2、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保证债权同时转让,担保中心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担保中心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的,担保中心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务,应当取得担保中心书面同意,对未经担保中心同意转让的债务,担保中心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4、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担保中心书面同意,担保中心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担保中心书面同意,保证期

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期间。

5、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

6、保证期间,债务人可以改变担保方式,但应当通知担保中心,需要经担保中心同意的还应当取得担保中心同意。新的担保合同生效后,原保证担保合同解除。

贷款承诺

----

贷款承诺是指银行向客户作出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按商定条件为该客户提供约定数额贷款的承诺。在客户满足贷款承诺中约定的提款先决条件情况下,银行按约定的金额、利率、时

间、期限等,满足客户的借款需要。

(1)办理贷款承诺的优势

客户一旦获得银行的贷款承诺,未来获得可靠现金来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竞争优势也随即

增强。

(2)贷款承诺适用范围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项目,存在资金缺口,按国家项目审批规定,须由银行对项目资金缺口出具贷款承诺的项目。

(3)贷款承诺申办手续

① 有贷款承诺需求的客户向银行提出申请;

② 银行审核、审批客户提供的项目资料;

③ 向客户出具贷款承诺。

信用证

信用证是银行用以保证买方或进口方有支付能力的凭证。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可能互不信任,买方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也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买方不付款。因此需要两家银行做为买卖双方的保证人,代为收款交单,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银行在这一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就是信用证。 可见,信用证是银行有条件保证付款的证书,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常见的结算方式。按照这种结算方式的一般规定,买方先将货款交存银行,由银行开立信用证,通知异地卖方开户银行转告卖方,卖方按合同和信用证规定的条款发货,银行代买方付款。

信用证方式有三个特点:一是信用证不依附于买卖合同,银行在审单时强调的是信用证与基础贸易相分离的书面形式上的认证。二是信用证是凭单付款,不以货物为准。只要单据相符,开证行就应无条件付款。三是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它是银行的一种担保文件。

第9篇:保理贷流程

保理贷业务流程:

一、 审核客户提交的以下资料:

基础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及年检登记文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4、税务登记证及按时纳税证明

5、股东会决议(申请保理业务决议)

财务资料:

1、经审计的近一年财务会计报告

2、近九个月的银行账户流水对账单

3、 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4、 经过人民银行年检的贷款卡(证)

业务资料:

1、买方基本情况、与特定买方签订的商务合同

2、可以证明贸易背景真实的交易记录单据(如发票、销售清单、出库单、货运及质检单据等)

3、应收账款转让给诚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确认书

4、对于政府或军方客户的集中采购项目,还应取得招标文件等资料。

二、保理合同:诚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与客户签订的有追索权的折价保理合同(附保理业务申请书)

三、人民银行票据质押中征系统登记

四、设立保理专用账户:双方共同监管债务人的回款资金,保证本

息按期偿还。

上一篇:能源产业联盟下一篇:变电站系统调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