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及控制糖尿病足发展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1], 发病率约为每年2%~3%, 其治疗周期较长, 医疗费用也高, 最主要的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和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或者减轻患者足部病情继续发展, 是长期以来医护人员重视及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医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及观察组65例, 其中, 观察组, 男38例, 女27例, 年龄29~80岁, 平均50.5岁, 病程1~21年, 平均7.5年。对照组, 男33例, 女32例, 年龄31~78岁, 平均51.5岁, 病程1.6~18年, 平均9.5年。入院后根据检查确认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足组65例, 非糖尿病足组65例, 糖尿病足分级标准根据Wagner标准[2].纳入标准:糖尿病足患者, 无合并慢性并发症如严重肾功能衰竭或肾移植及视网膜病变。130例患者中, 1级64例, 2级38例, 3级20例, 4级8例, 5级0例。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 足部感染部位, 感染程度级合并疾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

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 病情评估对入院患者配合医生进行病史的采集, 进行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热情对待患者, 关心患者, 改变患者的戒备心理, 使患者能详细告知病史, 从而了解患者的足部病损程度, 如:有无皮肤瘙痒、肢端发凉、感觉迟钝、水肿, 双足麻木, 痛觉减退或消失, 患处局部疼痛, 夜间加重,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检查双足:查看足底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破溃及足趾变形等,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 健康教育护理, 由全科的医护人员共同完成。通过科室定期举办糖尿病墙报专刊、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发放糖尿病知识小册子及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讲解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 包括饮食和运动、药物治疗, 尤其是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及应用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及血糖的自我检测等。 (3) 日常检查, 护理人员每天巡视病房, 进行足部检查, 了解无损伤, 告诉患者及家属检查足部的目的, 同时也应教会患者及家属, 每天检查患者的足部、脚趾是否红肿、是否有皮肤破溃, 是否有鸡眼、足癣、趾甲变形等, 询问或者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足部感觉异常, 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及体征,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告诉患者出现足部破溃时不能帖敷有损皮肤的胶布, 不可用力抓搔皮肤表面, 修剪趾甲不要太短以免皮肤摩擦受伤, 趾甲也不要留得过长, 避免自我刮伤;加强防护, 避免皮肤损害。指导患者保持足部的干净、温暖, 穿柔软、宽松的袜子, 鞋子要方头, 不宜过宽或过窄, 鞋面应柔软透气。不可赤足行走或光脚穿鞋。冬天注意足部保暖, 认真洗足每日用35~37℃温水泡脚, 浸泡时间以5~15 min为宜。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 特别是趾间。对足癣患者每次洗脚或洗澡后用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扑上爽身粉, 保持局部干燥, 避免真菌生长, 不能抓破皮肤, 以免加重感染。使用热水袋温度不超过50℃, 电热毯睡前要关闭电源, 保护足部避免损伤; (4) 血糖监测:如何控制血糖的平稳是糖尿病足防治的关键, 我们对患者入院当天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此后每日嘱患者自我监测某个时间点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 并做详细记录, 力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护士要严格执行医嘱, 掌握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时间, 剂量一定要准确。指导患者识别低血糖的症状, 若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等; (5) 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配合医生对合并疾病进行相应的处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 避免高糖, 油腻食物, 以清淡为主。瘦弱伤口不易愈合者, 适当多食含糖蛋白和胶原蛋白食物。糖尿病足部坏死的病人因感染消耗大, 应当增加热量10%~20%[3]; (7) 足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在洗完脚或者温水泡脚后, 洗足后用纯棉毛巾轻轻擦干, 涂抹适量的护肤膏, 但不要涂在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同时做适当的足部按摩, 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局部血液供给;当足部发生鸡眼、脚癣、溃疡及局部破损时, 要及时就医[4]。采用局部清创的方式去除坏死组织后再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进行湿敷;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布鞋、软皮鞋, 袜子要宽松、平整, 无褶皱[5], 防止因过紧血液循环受阻发生或者加重足部的受损。

1.3 疗效判定

根据DFWagner分级好转情况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判定疗效。显效:足部创面愈合90%以上, Wagner分级下降2级, 自觉症状消失或已不明显;有效:足部创面愈合50%以上, Wagner分级下降1级, 自觉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在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 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 (89.23%) 高于对照组 (58.46%)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足常见于中老年患者, 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血糖难以控制等多种特征,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6]。临床医学认为,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 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控制几个方面, 其中护理也是关键, 该研究中, 护理人员对糖尿病足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患者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及血糖控制等治疗的同时, 对观察组患者通过评估病情、健康教育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血糖监测及足部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46%。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05) 。因此, 加强糖尿病足入院后的早期护理干预, 能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识别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及时就诊, 得到相应的治疗, 可控制糖尿病患者足部病情的发展, 对减少病残率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及控制糖尿病足发展的护理效果,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医院内分泌科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糖尿病足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 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13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规范的足部护理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识, 积极配合, 及时治疗, 控制糖尿病患者足部病情的发展, 对减少病残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足,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陆再英, 谢毅, 等.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87-799.

[2] 邓利娟.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 2010, 11 (4) :272-273.

[3] 韩美玲, 俞影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 (5) :444.

[4] 咸玉欣, 侯为开, 陈丽.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诱发因素[J].山东医药, 2005, 45 (7) :36-37.

[5] 杨桂枝.糖尿病患者衣食住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180.

[6] 汪五洲, 陈廷侠, 李巨兰, 等.糖尿病足32例治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 10 (1) :451-452.

上一篇:网络时代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下一篇:从钢铁紧固件案看新时期贸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