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补话题的初中作文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补话题的初中作文(通用12篇)

以补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1

这是一件寻常的紫色羽绒服,唯一亮眼的是那可爱的泡泡袖和下摆的大块补丁。是的,它有一块紫色丝绒缝制的、花朵状的补丁,这补丁是妈妈亲手补的。

那是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新买的羽绒服第一天就在学校被扯破了,狂风试图扯出里面雪白的棉絮。闯了大祸的我惴惴不安,等大人一问,我就立刻号啕大哭。幸好,小时候有我眼中“神通广大”的母亲在。

宽厚的母亲并未责罚,只哄我她会变个魔术,把衣服变好。于是,翻出针线盒,凑近灯光,母亲一针一线地开始了缝补。捻线、穿针,一气呵成,细心地剪裁好一块紫色的丝绒,将绒边和衣服的撕口用细密的针线亲密无间地连为一体。母亲一边催促呵欠连连的我快去睡觉,一边神秘地在线盒里继续选取着彩色丝线……

魔术在第二天揭晓。母亲竟绣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牵牛花作为点缀!掸净灰尘,那朵姣美的花儿跃然衣上。喇叭状的花朵纤瘦有度,用白色丝绒配合勾勒出轮廓;中间墨绿色的茎叶肆意舒展,甚至连叶脉都清清楚楚!母亲补衣的手艺简直妙绝!我却还记得,第二天我穿衣时,看到的不仅是补好的衣裳,还有母亲补衣服留下的红血丝的眼睛,疲惫却明亮,笑意盈盈地帮女儿穿衣。

走出回忆,我叠好那件衣服,重又放回衣柜,又开始收拾起不穿的衣服。选衣、叠衣,下手竟觉得生疏了许多。我恍然记起,竟好久没帮母亲做家务活了!

抱着一叠衣服走出房门,母亲显然很惊讶,却又笑了,笑得灿然而美丽。我放下衣服,紧紧地拥抱母亲:“妈妈,我会补上做家务的时间的!”还会补上对您缺少的关心!我在心底悄悄地说。

爱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它是温情,是关心,在细微点滴处闪光,恰如那件打了补丁的紫衣!

【范文二】:

一天,上综合课时,老师让我们制作一份小报。“嘶”的一声,我一不小心,把刚做好的小报用胶带粘破了,弄出了一个小洞。我惋惜地认为小报报废了,这时同桌在小洞上面贴了一张与小报内容相符的小贴画,使小报别具一番美丽。

小报上多了一块补丁,望着这块补丁,我陷入了沉思。补丁,是一种对不足的弥补,却别有一番美丽,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群人围在路边的人行道上,就好奇地挤进人群。在人群中间是一位没有双臂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妻子,那位中年男子正在用脚写字。只见他熟练地用脚翻开宣纸,夹住毛笔,将笔尖沾饱墨汁,在宣纸上流畅地写起来。那字苍劲有力,让我肃然起敬。眼前的无臂人俨然就是一位书法家。

他叫杨兴东,原来是一个普通的装修店店主。他的一生本应是充满希望的,拥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可是命运没有眷顾这个人,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意外的电气事故夺去了他的双臂,也夺去了他的幸福。失去双臂后,连吃饭、喝水等一些最简单小事都需要别人侍候,他的生活立刻陷入了困境。

可是,他没有服输,并向命运发起了挑战。

他凭着自己幼年时的爱好,开始练习写毛笔字。要让脚像手一样灵活,写出一笔好字来,简直不可思议。脚既不如手灵巧,也不如手有力。用脚写字实在不容易,他一次一次地用脚夹起笔,笔却一次一次掉下。飞溅的墨汁染黑了宣纸,他也流下了汗珠,可是他还是一次一次地用脚夹起毛笔。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时间一年一年的流逝,在他的脚下不知写满了多少张宣纸,磨光了多少支毛笔,终于,他练出了一脚好字。练字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卖字挣到了钱,从一个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变成了一个可以自食其力的人。他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为生命打了一个完美的补丁。

我买了一幅他写的字珍藏在家中,每当我看到这幅字,都会被它感动,它使我明白:当不足已经存在时,我们没有必要抱怨,需要的只是为不完美的生命打上一个完美的补丁。

【范文三】:

有一天,妹妹拿着一件后背上有很大一个口子的衬衫,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了件衬衫,才穿了几天就不能穿了。”母亲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帮你补补看。”三天后,再看那衬衫时,我惊呆了:那不规则的口子全被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的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母亲特意在树枝下用花棉布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本来被毁得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这么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

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但还可以让它呈现出另一种美。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缺憾已经存在了,再伤心也无济于事,还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开出别样的花朵。

台湾知名画家谢坤山从小贫寒,很早就辍学了。12岁时就到工地打工,用那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家。命运没有垂青这个懂事的孩子,且总把灾难降到他头上。16岁那年,他因误触高压电,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23岁时,一场意外事故,又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随后,心爱的女友悄然离他而去……

面对命运接连不断的打击,谢坤山没有因此沉沦。为了不拖累父母,他毅然选择了流浪。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生命一个美丽的补丁。

在流浪的日子里,谢坤山渐渐迷上了绘画,经常去艺术学校旁听,学习绘画技巧。没有手,他就用嘴作画,先用牙齿咬住画笔,再用舌头搅动,嘴角常常渗出鲜血。少条腿,他就“金鸡独立”作画,通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尤爱在风雨中作画,捕捉乌云密布,冷风吹袭的感觉……在他人生困顿时,一个漂亮的女孩被他的执著与坚强感动,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走进了他的生活。

有了一个支点,从此谢坤山更加勤奋作画,多次参加绘画比赛并获奖。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的画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在他的生命中,一幅幅获奖的画,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是他人生最美丽的补丁。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完美的,生命中有伤害、病痛、残疾等。伤口已经存在,就不能指望通过展览伤口来博得同情,那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用补丁缝合伤口,并且还要努力在“伤口”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像谢坤山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一个完美的补丁。

【范文四】:补

当今之世是否有人发明了“万能补药”?我孤陋寡闻,不得而知。市面上那些名目繁多的“多功能”或“全方位”的补品倒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至今我还是搞不明白,对于单单缺少某种维生素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将其他十数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似搭便车般地“补”了进去,是何道理?甭管需不需要,补得补不得,“严嵩做寿”那样,“照单全收”,一股脑儿补进去再说。这使人联想起市井街头那些江湖郎中吹嘘他的药能“通补五脏,包治百病”的情景。进而一想,这也不足为奇,所谓“存在即合理”嘛!人世间有轻听轻信的,就有胡编乱造的;有盲从瞎跟的,必有王婆再世的。

补者,因“虚”而为,因“缺”而设。不虚不缺,何补之有?譬如路有凹坑缺损,以土填之则成平坦大道,人行车驰就畅通无阻,此土填补得当,是正理也。若有好事者,在平坦大道上垒之以石,堆之以土,却巧言以防日后道路凹塌而备用之,这道路还能畅行无阻吗?人的身体不也如此吗?你若不虚不亏,就没有必要事先“备战备荒”。瞎补滥补,必自作自受,自讨苦吃,不壅滞堵塞才怪!超出正常生理需要的“补”,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补”,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补法不如不补。

有人说:缺啥补啥,不缺不补,既然如此,那中医方剂中的“当归补血汤”不也加入了补气药黄芪吗?问得好。《汤头歌诀》云:“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此方不但用了黄芪,而且黄芪用量则是当归的5倍,即补气药的用量大大多于补血药。何也?这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而产生的名方。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有形之血不能自生,必得阳气温煦才能生长,即所谓“阳生阴长”,气旺而血生是也。玄机奥妙正在于此。这与那些毫无根据,随心所欲的缺一补十,动辄就全方位大部队进“补”之举,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有道是:“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然“食补”也有讲究。餐餐鱼肉蟹虾,天天满汉全席,看似享福,实乃酿祸。被联合国誉称为“长寿之乡”的江苏如皋,百岁老人数以百计,耄耋老者遍及乡里;又广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野山村,百岁老人多达70余人。恐怕不是“补”出来的吧?也不是靠肥鱼大肉吃出来的吧?情况恰恰相反,这些“长寿之乡”,大多是在山区,人们生活上也较为简朴,他们大多以瓜果野蔬、粗粮杂食充饥。世间事有时匪夷所思,千方百计地寻仙觅方,一味地补这补那,吃这吃那,欲求长寿之道,往往适得其反;而因环境使然,不知“补”为何物者,每每延年益寿。真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看来,靠钱买不来寿命,盲目进补,补不出健康。当然,如果认为贫穷就能长寿,那也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健康长寿是个综合因素问题,由“长寿之乡”,我们可领悟出一道理:“节食”是长寿之要诀,“节食乃大补之良方”。

发人深省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当然也有个适度与否的问题。超过了“度”,则过犹不及。由此可知,盲目进补,大可不必。“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之说不能引伸到“补”这方面来。据悉,西方无“补”一说,西洋参原产地在美国,却未闻汤姆大叔将花旗参当做补品享受。国人以补为贵,虽各地补法不尽相同,而“补”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古老情结,一种嗜好,一种向往。而欧美等科技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重视的是科学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的合理搭配,讲究营养与个体需要的平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味地因循守旧,甚至抱残守缺,再也不该提倡了。

【范文五】:

不周山巅,有一女子茕茕孑立。

“西王母请女娲氏赴昆仑山共饮瑶池仙酿。”有青鸟飞来,向她传达自家主人的邀请。

她莞尔,捏了个诀,便驾云向昆仑山飞去。

昆仑仙境。瑶池。

“女娲氏为何愁眉不展?”西王母放下酒樽,问道。

“四方之神中的祝融和共工不和,近日来二人已多次发生冲突,长此以往,终是不善。”她蹙着眉,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他们之间,向来是不和的。”西王母淡淡说道,“倒也平安过了几千年。”

“可是,”女娲顿了一下,道,“我怕的是,他们如此闹下去,终有一天会将天地生灵祸害。”

西王母抿唇一笑,不再言他。

回到不周山后,女娲总是心神不宁。她时常立于不周山巅,俯瞰大地上的生灵。人类、飞禽、走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充满生机。

可是……若是有朝一日这般美好的世间遭到破坏,该怎么办?女娲不敢去想,只有长叹。

所以,当西方之神蓐收告诉她公共和祝融在不周山脚发生争执且大打出手,并因此触怒不周山神时,她简直要疯了。

“混账!”她怒火中烧,恨不得去扒了两个肇事者的皮。

“九州之生灵……危在旦夕……”蓐收最后说的那句话,她始终忘不了。

真的是逃不过的……劫数吗?

火,铺天的大火;水,滔天的洪水。天地间的生灵,在这水与火之间,奋力呼喊,哭声震动天地。

女娲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落下滚滚热泪。人类啊……她千辛万苦创造出的人类,就这样被水火吞没,被野兽恶鸟吞食。而她,只能站在云上,眼睁睁地看着惨剧的发生,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不,不会的!

“女娲氏,西王母派青鸟传话,不周山东七百里有五色石,炼之,或可补苍天……”蓐收立于她身侧,低声耳语。

五色石……好,她记住了。她纵身而起,向不周山东飞去。

采石……熔炼……一夜一夜,她都在辛苦忙碌着。如此三日后,一声巨响,将她蓦地惊醒。

“天……塌了吗?”她紧抿着唇,面色苍白。突然,她莞尔一笑,俯身抚着这她脚下的一只老鳖。这只鳖,是她创人之初一并造的,跟了她也有千年了,极具灵气。

“只能对不起你了……”她抚着老鳖粗糙的背,爱怜地说,“你可愿意,为天下苍生牺牲自己?”老鳖抬起了头,朝她眨了一下眼睛。

于是,她砍下老鳖的四足,暂时撑住了天地四极。

七日后,五色石终于炼好。

“蓐收,我此去补天,怕是要耗尽我毕生的灵力。若我此去无法回来,麻烦你统领四方之神,替我照顾好我的子民。”

蓐收沉吟许久,终是应了一声:“是。”

女娲又笑了。突然灵光一闪,她已化作人首蛇身的模样。只有如此,她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力量去补救暴怒的天。

“我的子民……再见了……”女娲托着五色石,飞向天的缺口。同时她也融入了云层之中。

苍天补,四极正。天地生灵终归安宁。可是,女娲不在了。不,她还是在的,天边那五彩的祥云,不正是显出她手托五色石的模样么?

以补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2

一、试题呈现

根据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一次, 某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巡视, 当走到操场上的花坛池旁, 他看到在花丛中有一张巴掌大的废纸, 便向前走了两步, 弯腰把纸捡起来。旁边的一名学生连忙走过去, 接过校长手中的废纸。校长说:“校园内要保持清洁, 一张废纸, 一根草棍都不应该有, 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这名学生连连点头, 旁边的学生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 不少于6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二、专家支招

教育的意义, 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但是, 无论教师也好, 家长也好, 往往在教育孩子时都只重视大的方面, 如“行为”、“学习”, 等等, 而忽视了一些小的方面。实际上, 学校无小事, 处处是教育。

这个设题从一件小事说起, 又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便于理解话题的内涵, 写起来有话可说。但是, 要注意如下两点:一是文章的主题要突出。以表现以小见大, 因小失大的思想, 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倾向;二是选材要典型。在校园生活中, 身边发生的小事太多了, 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 应该从记忆库中经过筛选, 切不可信手拈来, 随意拼凑, 从而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三、标题套用

1.呼唤教育的阳光。

2.教育储蓄智慧。

3.教育, 一道亮丽风景线。

4.教育, 幸福的源泉。

5.教育的天空一片蓝。

四、凤头套用

1

再勇敢的人, 也有绝望的时候。

再坚强的人, 也有脆弱的时候。

再自信的人, 也有失望的时候。

当你疲软的双腿横跨在成功与失败的门槛, 当你淡淡的足迹踏过无人问津的驿站, 当你的付出被化作午夜的风景, 当你滴血的心开始陷入迷惘的深渊。你的眼睛在企盼什么?你的心泉又在怎样的涌动?你又是怎样的在寻找瑰丽的风景, 聆听旷野的足音, 怀揣至真的教育上路?

2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 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教育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教育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教育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 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3

教育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 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教育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 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教育是一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 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教育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 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教育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 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4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

教育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

教育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

教育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

5

教育, 如春天第一缕阳光, 令人向往, 敞开胸怀去接受。

教育, 如夏天的一块西瓜, 含在口中, 甜到心里。

教育, 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 勾起无限牵挂。

教育, 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 永远那么纯洁。

五、经典素材

李灵, 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

2002年, 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 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 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 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 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 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 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 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 李灵趁着放暑假, 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 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 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 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云丹, 在海拔最高的学校坚守

1976年出生的云丹是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卡热乡六村一户藏族农民家庭的儿子,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浪卡子县工布雪乡完小任教, 2003年自愿到普玛江塘乡完小任教至今。作为校长, 云丹不仅坚持举行升国旗仪式, 而且带头担任起品德与生活、语文等学科的教学任务。讲台上, 云丹想方设法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余休息, 云丹给学生讲述奥运健儿、抗震小英雄、藏民好支书扎拉等故事, 让学生从中感悟了爱国精神……从教13年来, 云丹以一颗赤子之心, 以忠诚的教育实践, 在喜马拉雅的深处传播着知识, 播撒爱的阳光。

李桂林、陆建芬, 19年的执著追求

苍茫大凉山, 险峻彝山寨。李桂林来到大凉山甘洛县二坪村小学时, 没有人愿意来这贫困山区教书, 但李桂林认定要和妻子陆建芬承担起二坪村的教育工作。从此, 二坪村就成了他们的家。从李桂林的老家到学校要走整整10个小时的路程。开学了, 他背着背包, 妻子背着两岁多的孩子, 一大早就开始出发, 走到学校时天快黑了, 人已筋疲力尽, 妻子眼泪汪汪地开始数落李桂林:“放着好日子不过, 偏偏要到这鬼地方来受苦, 你是着魔了……”那时, 他们夫妻每人每月只有工资100元, 日子过得极清贫。但19年来, 李桂林夫妻始终如一, 爱生如子, 爱校如家。

六、豹尾套用

1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 把花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 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让我们来做根的事业吧, 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来做太阳的事业吧, 把温暖奉献给每一个人。

让我们来做土的事业吧, 把千万棵花孕育得根深叶茂。

2

教育是荒原, 孕育着崛起, 只要你肯开拓。

教育是泥土, 孕育着收获, 只要你肯耕耘。

教育是细流, 孕育着深邃, 只要你肯积累。

3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4

鸟在飞, 云在走, 天地自悠悠。

风在吹, 人在走, 彼岸响风铃。

有一种美丽, 叫目不胜收, 有一种感觉, 叫做妙不可言。

有一种教育叫有你相伴, 共击长空, 尽显风采。

5

教育是一个眼神, 给学生无声的祝福。

教育是一缕青风, 给学生身心的舒畅。

教育是一场春雨, 给学生心田的滋润。

以补为题的满分作文 篇3

它沐浴在阳光下,渐渐有了睡意。

睁开双眼时,映入它眼帘的已是那被落日染红的天空。

它一个激灵,跳了起来。它又一次卯足力气向前滚,这一次,它成功了。

它继续慢悠悠地向前滚着,它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然错过了那么多风景。

过了一会儿,它在前面的草丛里发现了自己丢失的那一块。

它欣喜若狂,心想,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它迫不及待地把那一块修补上。它又是完整的了!

它哼着歌向前滚动。可是它的速度太快了,周围的一切景色一晃而过。它想要停下,却停不下来。终于,过了许久,在与一块石头的碰撞下,它停了下来。在那之后,它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之前补好的那一块拿下来。

又是那条路上,它哼着歌,慢悠悠地向前滚着,它忽然明白:有时,残缺的人生也可以比完整的人生更精彩。不必着急去弥补什么,因为自己还拥有很多!

作者: 钱雨彤

倔强的初中话题作文 篇4

倔强乃是我的天敌,每当我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儿,就会把气全撒在爸爸、妈妈身上。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因数学习题做错了几道,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儿,便把气撒在了爸爸的身上。那天,我明知道爸爸很忙,却拿着几道数学习题,怒气冲冲地朝他走去。谁知爸爸没有搭理我,我气极了!就气冲冲地跑上了楼,只听“啪”的一声,把门反锁了起来。就在我关门的一瞬间,爸爸也火冒三丈地跑上了楼,大声地冲着我嚷嚷:“开门!听见没!?”顿时,我才知道了倔强的后果,后悔自己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这下倒好!惹来“杀身之祸”了吧!我胆小如鼠的打开房门,只见爸爸冲了进来,凶着脸,一巴掌在我脸上印上了一个红红的手掌印。这时的我,已是满脸泪花……

直到今天,我仍没有改掉这个倔强的坏毛病。想想过去,真是惭愧难当啊,在爸爸妈妈那样忙碌的时间里,我却打扰他们做事儿,真不应该我和我的倔强500字作文我和我的倔强500字作文。想到这里,我决心一定要改掉倔强这个坏毛病!

寂寞的话题初中作文 篇5

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

缠绵的细雨转眼间就变成了暴风雨,那么得疯狂!田野里的小东西却依旧充满生气。只有人们在抱怨。

诗圣杜甫曾说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正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滋润万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感知呢!在一百人中,我相信只有不到一成的人吧!其实,当缠绵的细雨变成暴风雨时,在田野的农民伯伯不应该抱怨,暴风雨,只是为了小东西们更好地生长,只是为了帮助你罢了!再者说,雨儿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降低温度,炎炎夏日,降低些温度不好吗?凉爽些工作,不是很好么,难道你们都不希望吗?答案是:人人都“希望”,只是又不“希望”罢了!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仿佛也屏住了呼吸,整片田野仿佛变得安静许多。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松软的泥土中,溅出阵阵芬芳的土香。远处,一只可爱的小麻雀开始啼转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再抬头,一道七彩的彩虹挂在天边,给人以一种平凡的美!

走下楼,捡起一朵粘满水珠的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一片满脸皱纹的落叶,我仿佛看到了它一生的历程,那么得沧桑……

夏天的雨,总是这样,来的急,去的也急,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分钟,却带人无尽的联想!多想再看看这绚丽的雨啊,不论是雨前、雨时,还是雨后,都各自拥有一种不一样的美!有个伟人说的好啊:世界上不缺乏美,只是缺乏欣赏美的人罢了!

雨,一直下着,直到我开始呓语、呓语、呓雨。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许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者会因为一次意外的表扬而得意忘形……但别忘了告诫自己:生活需要一些寂寞。要知道:寂寞不等于孤独,它是一种精神境界,是追求宁静的心灵。

以补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6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适当的习题训练, 习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堂资源。但是, 形式多样的习题往往会由于命题的思路、角度、环境及命题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同而造成与学习者知识水平不匹配的情况, 我们习惯于把它们归纳为“超纲的”或“错误的”习题。面对这些习题, 教师如何应对, 是一味摒弃, 还是海纳百川?笔者认为, 这些题目中其实有很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可利用资源, 有选择地利用好这些资源,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拓宽学生的探索空间。

【案例片段】

一堂习题课上, 同学们遇到了这样一道习题: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 (HCl) 和次氯酸 (HClO) 。现按要求检验氯气的性质, 将氯气分别通入装有干燥有色布条、潮湿有色布条的两个烧瓶中, 过一会儿, 发现潮湿布条的颜色变浅, 并慢慢褪去, 而干燥布条的颜色没有变化, 这说明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一定是______。

(学生开始讨论, 随之有同学开始自主发言)

生1:是盐酸。

生2:是次氯酸。

……

师:希望同学们能说出理由来。

(教室里安静下来, 有的学生开始翻阅课本中盐酸和次氯酸的有关化学性质)

生4:无法确定, 我们还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

师:确实如此!不过, 有谁能帮我们把这个问题改一改, 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呢?

生5: (齐声) 把“一定”改成“可能”, 可能是盐酸, 也可能是次氯酸。

师:同学们改得非常好。那么, 你们想不想知道真正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吗?

生6: (异口同声) 想!

师:我们应该怎么设计实验?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巡视, 根据学生的需要快速提供必需的仪器和药品。)

师: (走近一个学生) 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吧!

(学生上讲台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分别将有色布条浸入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 观察, 其他同学也都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生:通过对比实验, 说明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 而不是盐酸。

一个看似“超纲”的题目, 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 却能让学生一直处于紧张而活跃的状态中, 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得以清晰地体现。虽然这个探究过程不是题目中要求的, 也超出了初中化学知识的范围, 但是, 教师却没有因此而放弃, 巧妙的设计, 使学生由单调的“解题”转化为积极的“探索”, 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不经意中绽放, 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师的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学生, 并不是教教材”。

【反思一】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教学资源是广义的范畴, 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 合理构建课程教学资源的结构, 将更加有利于培养健康而全面的人才。新课程提倡教师应成为开发资源型的学者, 能否适时地开发和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随机的生成型资源, 是体现教师教学素质和新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的重要标志。成功的课堂教学, 其“亮点”往往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成功的教师是善于抓住课堂中一点一滴的教师, 是有能力及时开发课堂中偶尔出现的一点一滴的教师。案例中, 教师发现习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却没有用粗暴的方式简单舍弃, 而是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方式。学生发现问题后, 教师让学生“改一改”, 降低了能力梯度, 让学生首尝成功的喜悦, 进而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方式探索, 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学会方法的同时丰富了知识, 这正体现了教师把握课堂“机遇”的灵感和能力。

【反思二】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教师无论是预设课堂教学还是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必须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 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才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处理类似的问题, 很多教师总会习惯地告诉学生, “这个知识我们到高中才学到, 现在我先告诉大家”, 事实证明, 学生并不会因此而感谢教师。成功的教师会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也只有心中时刻装着学生的教师才总会给学生机会。本案例中, 教师用最为平凡的语言如“你们想不想知道?”“你来演示一下”等, 时刻在提醒学生:课堂是你们的!

【反思三】教师要做创新的, 不断学习的教师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艺术。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习题课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习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活动的过程。打破“教师分析, 学生理解”的陈旧模式, 改变习题的老面孔, 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必将替代陈旧的习题讲授。本案例中, 教师将习题变为学生的活动, 是新课程理念的尝试, 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行动!

【反思三】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坚守的话题作文初中 篇7

有一次,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房子被盗,损失惨重。朋友们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很好,我仍然很快乐。感谢上帝。因为:第一,小偷偷走了我的东西,却没有伤害到我的生命;其次,小偷只偷了我一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幸运的是小偷是他,而不是我。

作家史铁生曾经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一步知道满足。”只有当你发烧的时候,你才会知道没有发烧的日子是多么的清爽。当我咳嗽时,我意识到我不咳嗽的声音是多么平静。当我坐在轮椅上的时候,我总是认为如果我不能直立行走,我就会失去人性。这时,他觉得天已经黑了,等褥疮又出来的时候,他只能歪着身子躺上几天,才能看到那天阳光多么灿烂。后来,患了尿毒症,常常不省人事,无法思考,我更加怀念过去,终于意识到我们一直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之前都可能有一个词“更多”。

事实上,他们都在画幸福的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不同。

毕竟,契诃夫的底线是“他眼中没有荆棘”;罗斯福的底线是,失去的东西不伤人,更别说“羞辱人”;而史铁生的底线更低,只要他活着,“我们一直都是幸运的”。

在外人的眼里,他们都是不幸的,但因为自己的底线很低,所以他们生活得很平静,很洒脱,也有一种幸福感。

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一个总是感到痛苦的人往往把幸福的底线定得过高,期望过高,欲望过高,结果与现实相去甚远,于是痛苦就来了。

例如,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抱负是可敬的,但他的生活却很难有幸福感,因为这个机会太遥远;虽然他是一个业余作家,经常发表关于豆腐的小文章,但他经常感到满足和感觉良好,因为他的底线是:文章。能够发表文章是幸福的,不管它有多长。在一个敌国富裕的国家里,一大笔钱划上了幸福的底线,他很难想象自己想要实现什么,自然也不会幸福,即使他已经很富有了;相反,对于赚了很多钱的农民工来说,幸福和自由才是更好的选择。

因此,富有的百万富翁不一定比富裕的农民更幸福,地位高的贵族不一定比街头小贩更幸福,研究五辆车的大学教授不一定比幼儿园阿姨更幸福。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他们的幸福底线不同。一个人画得太高而无法达到,另一个人画得太低而无法达到。

在电视剧《清贫人家的幸福生活》中,张老师说得好:“什么是幸福?医院里没有病人,监狱里没有犯人,门口也没有收债的人。这就是幸福!进一步说,即使你遇到灾难和不幸,在这个时候,适度降低幸福的底线也可以帮助你调整情绪,渡过难关,平静地面对生活。

颜色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8

我,用灰色渲染一片天空,用绿色甩些希望的点迹,用黑色勾出一道曲折的小径,用五彩刷一条氤氲的独木桥,用金色绘出一座天堂--这是我梦的轨道,是我人生的旅途。

我低调地走过昏暗,走过荆棘;我走过迷雾,走过独木。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相信,在终点定会光芒四射,百花吐馨!

以补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9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英语课程课标》 (2011 年版) 指出: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激活灵感、激发兴趣、整理思路、组织素材、遣词造句等基本写作技能的培养, 使他们能表达事实、观点、情感和想象力, 能交流信息, 能形成规范的写作习惯。近年来, 中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但要求文章内容充实, 句子通顺, 而且要求使用的句子结构多样化, 词汇丰富, 内容有创新。

我们需要更新写作教学观念, 寻找有效的写作教学途径,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实效性较强的写作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以一节初三英语写作复习课为例, 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展示

(一)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初三英语写作复习课, 是笔者为校内教研组活动展示的一节公开课, 以教材七下Unit 1 I can play the guitar (话题是能力) 和八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话题是职业和理想) 为基础, 用Jobs & dreams为主题将它们整合到一块复习, 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来择业,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梦想变成现实。

(二) 教学设计思路

1. 以话题为主线, 串联课堂

这是一节初三英语写作复习课, 以Jobs &Dreams为话题, 整节课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为梦想而奋斗。在导入阶段, 教师通过视频音乐呈现自由交谈自己的职业及未来的职业理想和头脑风暴的方式来唤醒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 激发学生探讨本话题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课堂, 到最后开展写作实战演练“I dream to———”为题输出练习, 都是围绕Jobs & dreams话题而展开活动, 实现话题到写作的英语写作教学。另外, 在写前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写作六大步骤 (审题———列要点———添首尾———妙用连词———美化词句———自我检查) , 让学生做到写前胸有成竹。

2. 以情境为载体, 激活课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基础和学习发展的需要, 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最大化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 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 发现语言规律, 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英语课标理念我们可以知道:语言的运用离不开真实情境的创设, 只有将语言知识与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言才能被正确、流利、恰当地使用。本节课笔者创设了大量贴近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 通过音乐渲染、典型人物展示、多媒体演示和互动活动体验等, 激起学生的新奇感, 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内化话题语言知识, 为完成下文的当堂写作练习做好充分准备。

3.以活动为依托, 生成课堂

大家知道, 语言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运用新学语言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表达和交流, 在交流中深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从而不断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达到生成课堂教学。本节课笔者设计了Pairwork、Groupwork and Show yourself等环节, 让学生在交谈、小组合作和应聘演说中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 从而不断强化语言运用, 生成课堂教学。

(三) 教学流程

Step Ⅰ: Warming Up

1. Listen to the song“Never Say Never”

2. Free talk

T: Who is this boy in the video? What does Justin Bieber do ?

What do you do ?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What does your father/ mother/--- do ?Where does he/she work?

[设计意图]在课堂导入阶段, 通过欣赏歌曲Never Say Never和歌手Justin Bieber, 营造上课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课前热身活动, 又能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话题。从歌手职业引入学生的职业问答, 延伸到家长的职业及工作地点,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人物引入话题, 贴近生活话题, 使他们有话可说, 逐渐消除英语写作课的紧张心理。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讨论Jobs, 通过头脑风暴, 唤醒记忆, 引导学生利用构词法的拼写规则巧记职业名称的词汇。最后用Every trade has its master (行行出状元) 和We should love what we do. (干一行爱一行)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Step Ⅲ :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given.

[设计意图]巩固上一步的职业名词, 巧妙地把几种不同的构词法都在练习中体现,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操练,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 并说出原由, 不断激活课堂。通过对话互动, 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为下文的自我展示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伙伴间交流、沟通, 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运用所学语言, 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修改, 围绕核心话题发散思维, 使句式丰富多变, 服务于下文的写作。同时, 写作前的充分讨论和合理输出,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使学生摆脱了对写作的恐惧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理想产生一些想法, 并能对下面写作框架有初步构想。通过自我展示,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魄和强化自身的应变能力。

★Step 1审 (Analyze) 认真审题, 找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 圈出关键词。

★Step 2列 (List) 用简单的英语短语或句子列出文章要点。

★Step 3 加 (Add) 加首尾, 使结构完整。

可以采取总分总、总分或分总结构, 开头或结尾的句子应注意简洁, 漂亮。

★Step 4 连 (Connect) 恰当运用连接词 (conjunc-tions) , 使文章层次清晰, 衔接自然。

★Step 5 美 (Beautify) 选好词句, 美化文章。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

★Step 6 检 (Check) 检查拼写、时态、标点、主谓一致等, 再工整誊写到答案上。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写作练习, 检验学生写作效果。同时, 指导学生开展规范写作习惯, 贯穿写作步骤指导, 以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三、对初三英语写作复习教学的建议

初三复习阶段教学时间紧、任务重, 教师往往舍不得花大量时间在英语写作过程的指导上, 但英语写作又是非常重要的, 不得不重视。因此, 如何提高初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就成了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英语写作复习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一) 围绕话题, 设计教学过程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采取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 教材以“话题”统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将课标规定的24 个话题分散在不同的册次中, 循环呈现, 不断拓宽和深化。因此, 在初三英语写作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归纳和梳理中考英语写作话题, 如环境保护、饮食与健康、交通旅游、学校活动、学习压力、家庭生活、人际交往、职业与理想、介绍传统节假日等。在初三英语写作教学中, 我们要在精心选好的话题的基础上, 花心思下功夫, 设计教学流程, 把话题和写作教学的点、线和面有机联系起来,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纵向贯通, 横向联系。如, 在上面的案例中, 学生无论在Free talk、Brainstorm、Pairwork还是Groupwork环节, 都是紧扣职业话题, 充分展开思维和想象, 说出精彩的句子和表达方式。这样, 既可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也为最后写作实战演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纵观台州市近三年的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 (见下表) , 我们不难发现, 命题思路渐趋新颖灵活, 贴近生活, 主题突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 台州市近三年的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 都是为学生指明写作范围和谈话中心的作文, 提供给学生一些自编的、与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活动、生活相关的材料, 让学生围绕主题写出与所学内容相关、内容切题、能正确地表达思想、意义连贯且与日常生活联系的不同话题、不同内容的小短文。因此, 在中考复习阶段, 教师有必要将教材中散见于各册不同单元的同一话题进行归纳和梳理, 使学生集中掌握同一话题下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等, 并通过同一话题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使学生将语言知识网络化, 提高其活用语言的能力 (邵碧虹, 2008) 。

(二) 创设情境, 构建语言知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 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 语言输出才能很好地实现。如果学生在写作前得不到大量的和写作主题有关的语言输入, 写作时往往会出现词汇匮乏, 语言不地道甚至无话可说等现象 (张兵, 2014) 。因此, 写作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词汇、句型方面的准备, 扩充学生词汇句型的储备量, 积累一定的语言信息, 为学生写作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在上述案例中, 笔者通过Brainstorm、Pairwork、Groupwork and Show yourself等活动, 拓展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进行词、句的写作准备。

由此可见, 教师在初三英语写作教学中, 在归纳中考英语写作话题基础上, 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 通过相关的活动任务, 挖掘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在实践中内化重要的语言知识, 可以为后续顺利输出语言的活动提供重要的保证。通过此环节的活动, 学生头脑中存储了足够的英语表达, 写作时信手拈来, 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 拓展训练, 强化语言运用

在初三中考复习阶段, 学生仅靠课堂写作来提高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在课后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能。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准备,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主题写作的基本技巧并积累了相关材料。此时, 教师需给学生布置类似的且难度相当的拓展性写作任务, 以提高话题表达的广度和深度。在初三复习阶段多操练各种话题、各种类型的书面表达题, 尤其是近三年省内各县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这样, 学生在中考英语写作时才能胸有成竹, 灵活运用。

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更是难点。我们在初三复习阶段要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平时做起, 持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写作训练, 有系统地引导学生积累相关话题的知识点, 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训练, 帮助学生写出语言地道、逻辑清晰、行文流畅的文章。与此同时, 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勇于探索, 与时俱进, 才能总结出良好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习得的喜悦, 逐渐从“要我写”提升到“我要写”、“我能写”, 那么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摘要:英语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衡量学生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初三英语从话题到写作教学宜从创设情境、构建语言知识、拓展训练以及强化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 切实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方法,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话题,情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陈幸佩.高三英语写作复习课的有效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1, (7) .

[3]冷同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时效性探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 (6) .

[4]邵碧虹.浅探主题式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 (9) .

[5]张兵.用好高三教材阅读文本提升高考英语读写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 (5) .

绿色的话题作文初中 篇10

生态和发展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回想起那天,父亲用电瓶车载着我,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很大的芦苇丛,突然停了下来。父亲说你看这边环境怎么样,我环顾了四周,周围一大片芦苇,旁边还种着很多树。芦苇丛被风吹动沙沙作响,似乎在议论着我们两个陌生人的闯入。

父亲没等我回答就说:“这边就要拆迁了,这么大一片芦苇和树对要变成高楼大厦了。”我说这边如果做个风景区那多好啊,可是很多事情是很难去改变的,路边的野油菜花摇摇晃晃着脑袋,好像对于我们的对话很无奈…坐在父亲的车后,面对这苍白色的天空,感觉特别无奈,天空啊!天空,你何时让我们多看看你本来的面目啊!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农村的夏天很热,可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去捉知了,去游泳,去镇上买几毛钱一支的冰棍,我和我的哥哥们,走一路,玩一路,甚是开心。我一不小心把冰棍弄到地上去了,我的表哥直接拿进河水里摆摆,水波荡漾,我看见了碧蓝的天空和一个小小的我,河水很干净,摆干净的冰棍直接放嘴里吃。

那时的小溪清澈见底,经常有人在里面捕鱼虾蟹,傍晚早早地吃过饭,一人一个蒲扇乘凉,男孩子比较调皮,呆不住,会去河边,捉萤火虫。放进一个瓶子里,一晚上都很亮呢。星空下,充斥着我们天真无邪的笑声,夜深时,伴随着蛐蛐、青蛙的演奏,进入梦乡…

随着科技不断发达,我们吹着空调,吃着不便宜的雪糕,玩着大屏手机,做着轿车,吃着山珍海味,睡着席梦思,可怎么也没有当初的那份踏实,安详。我们曾经的世界就看着它一点一点的消失,快速发展的同时,可不可以给大自然一点发展的空间呢!

我们每天只知道上网刷屏,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忙碌奔波,白天夜晚对我们来说都差不多,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让我们遗忘掉那纯真朴实的绿色天堂。有些会找个托词说他们经常旅游看各处的大好河山,可是当他们坐着车到达目的地时,只顾拍照刷朋友圈,有多少人是去真正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呢?有多少人内心真的沉下来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呢?有多少人心想着为我们的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薄力呢?

于坚持的话题初中作文 篇11

坚持往往是成功的代名词,如果想要成功,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生活中点点滴滴小事也需要我们的坚持。

坚持的过程是枯燥的,是孤单的,是不被人理解的。当我们全力以赴的去做一件值得做的事但不被别人所理解时,就会遭到巨大的舆论压力,会使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分心,不利于我们完成这件事,就有很多人因为背负不了这巨大的压力放弃了。还有的人因为害怕一次次的失败,心理承受不了也放弃了。但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寻找适合灯丝的`材料,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毫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依旧认认真真的实验,最终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在经历过别人的不理解,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得了成功。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正确的看待挫折,我们是一定能获得成功的。

坚持也是幸福的,因为在短短的人生路上我们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前进的方向,人生因为坚持有了活力,有了生机。坚持会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坚持,但是习惯的形成会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坚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简单的,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有目的的去坚持一件事情,久而久之这件事情就会融入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刻意去提醒自然而然也就会去做。所以,懂得把坚持变为习惯也很重要。

坚持其实也难也不难,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也是正常的。所以想要成功,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懂得正确的看待坚持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有一颗平常心,大不了从头再来。但是坚持也要懂得选择正确的事情,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还要懂得享受坚持中的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奠定基础。

后话题作文的前瞻 篇12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伴随着话题作文“三自”而来的, 又恰恰是若干不确定的毛病, 包括立意的似有似无、文体的亦此亦彼、行文的若即若离等。基于此, 话题作文的命题也由毫无任何限定的单一概念型话题, 如:诚信、转折、纪念, 调整为带有一定限制性的短语型话题, 如:心灵的选择、双赢的智慧、生无所息或生有所息, 并进一步调整为更具指向性的关系型话题, 如: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人文素养与发展、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随着语文高考话题作文的出现及调整, 有关应试的研究、技巧、训练也如影相随以至登峰造极。宿构、套作渐变为话题作文难以精确评价的痼疾。譬如:从任意一位先贤或名人的言谈举止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诚信”的力量, 感觉到“心灵的选择”的意义, 感悟出“人文素养与发展”的重要, 进而感慨“生无所息或生有所息”和“双赢的智慧”。难怪有人说:逮住一个人, 写出一篇文;设定一由头, 扯着话题走。

在经历了一个由放到收的过程之后, 话题作文已不声不响地开始淡出。实行分省自主命题以来, 话题作文更是渐行渐远, 特别是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来的这几年, 话题作文已形单影只, 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间, 全国各地分省命制的高考作文题中, 就只有个别省市以话题作文的形式来命题。很明显, 语文高考的“后话题作文”已经到来。但是, 前前后后将近十年的话题作文, 其影响早已超出高考的范围, 不仅高中生直接受其影响, 就连中考乃至小学的作文训练也时有话题作文的影子。尤其是话题作文对学生写作的文风、文品、文思、文脉的负面影响都大有积重难返之势。在毫不贬低话题作文开拓、进取、激活、创新的历史价值的同时, 面对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 我们也应该前瞻性地反思话题作文的贻害, 以利更为准确地认识作文教、学、考的症结所在。

首先是审题立意的泛化。

由于话题作文只要求所写“与话题有关”、“在话题范围之内”, 结果是以简单的是非认定或者宽泛的认知评价来言说话题成了一条捷径和套路。写议论文, 多从正确和错误、应该和不应该、能够和不能够等几方面做表态式的议论, 假如话题本身的大是大非很明确, 一文的立意也就基本框定了, 假如话题较为“中性”, 就可好可坏来个双向立意。如果写记叙文, 则只要所言之人或事属于话题的范畴即可, 哪怕与话题没有必然的联系, 也可给它贴上话题的标签。话题与立意之间若即若离的结果, 使作文的审题立意渐进为一种泛化的预设。

其次是文体意识的淡化。

话题作文对文体的解禁, 一开始就一步到底, 即“文体自定”。既然“自定”, 那也就是说, 不管写成什么样都可以自由地确定这就是一种“体”, 当然也就无所谓统一的规范的标准了。由于无论怎么写都可以算作是“本人自定的文体”, 结果叙非叙、议非议的四不像作文大行其道。待到发现文体的体貌已严重失形, 赶紧将有关文体的要求改为“文体自选”, “选”当然只能立足于已有的规范的文体。可是, “文体自定”所造成的信马由缰已变成了无从驾驭的脱缰之驹了。话题作文淡化文体意识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第三是行文结构的弱化。

立意的泛化、文体的淡化必然使行文结构要么套路化要么随意性。最典型的就是采用“~~是A、是B、是C”或“~~可以A、可以B、可以C”的模式, 其中, ~~为可任意更换的话题, ABC则是预设好的并可以形成关系的诸如精神思想、行为目的、结果影响等等说法。这种提前的预设或说法, 使三段式的评说和议论变成了一种既无的放矢又不明究理的空架子。只强调围绕话题, 上下文用叙取议, 既不关照彼此, 更不注意远近, 段与段说东道西, 既不考虑深浅, 更不分析松紧。“意识流式”的结构泛滥, 思路是一个大问题。

第四是语言表达的异化。

话题的宽泛使语言表达的着力点变得既无需琢磨又难以确定。无需琢磨是指话题本身的属性很“稳”, 难以确定是指话题发散的边缘极“广”。两种情况都使作文在对话题诠释、演绎、阐发时完全可以若即若离。于是, 不伦不类空灵浮泛的议论或抒情大行其道, 具体表现为, 华美的辞藻时不时出现在飘逸的行文之中, 不确定的甚至晦涩的提法、说法置于全文的醒目之处, 貌似富有思想或哲理的排比句凭空而出。但乍看的深刻却不能掩饰从内容到立意的苍白, 甚至说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说, 连作者本人都是云里雾里。

不管是话题作文命题本身所造成, 或者说是为应对话题作文而生成, 上述思维定势、架构模式、呈现方式等, 无一不深刻影响着作文的教学和训练, 并且从高三层层下压到教学的各个年段, 盛行之时, 就连小学生也写起了话题作文。很快, 话题作文成了任何人都可涉足且只要拉扯就能成文的一种随意性极强的表达。“话题是个筐, 什么都可装”带来的是宿构与套作的泛滥, 这又直接威胁着高考作文评价的公平与公正。话题作文的退出势在必然。

现实的情况是, 语文高考的作文命题已经开始转身, 即由话题作文转向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 可语文作文的教与学却仍然在话题作文的影子下踯躅。那种把命题当作话题, 从材料提取话题, 尔后一切皆按原先话题作文的模板加以复制的作文随处可见。譬如要求以“绿色生活”为题作文, 类似于“绿色生活, 要有理想来指引;绿色生活, 要用精神来支撑;绿色生活, 要靠知识来实现”的泛化式议论就铺天盖地而来。给材料作文, 就从材料的某一方面推出一个说法, 再以该说法为话题作文。不难看出, 背离命题和跳脱材料的作文很多时候都是话题作文的习惯性动作在作怪。

以伪深刻来掩饰真苍白, 用空论道来替代实见解, 这已成为当下高考作文虚空的通病。病之根乃应试的急功近利, 病之源则是冲着作文考试的等级标准揣摩得分之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种影响至今难以消弥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就是授技法讲对策的作文教学和训练, 曾在话题作文的考试中颇见成效。如此的作文教学和训练, 败坏的显然已非写作本身, 其对学生文风、文品的误导都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品质的形成。结果是, 题目稍为“玄虚”一点, “大而空”的作文就滥;题目一旦指向或贴近生活, “小而假”的作文就多。

上一篇:同事生日快乐的祝福短信下一篇:耐心倾听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