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问答体会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中问答体会

大头山中学创新课堂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我校以“123”教学工作思路为指导,即围绕一个中心、深化两项改革、实现三个转变,推动我校课堂教学全面改革。“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努力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

“两项改革”: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三个转变”:以“四型五步”为基本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综合学情、师情等基本要素,一是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一、历时一年半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痛苦与欢乐交错,成功和失败更叠”,我校的教学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来陈述:

(一)准备阶段(三方面主要工作)

1、从教师方面,通过集体和个人学习两种方式培训教学模式和基本操作程序。改革开始相当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新的教学模式有强烈的抵触情况,他们怕完不成教学计划;他们怕教学质量下降;他们怕学生学不会,讲不透;他们怕改革失败。学校届时出台了《大头山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制定了制度,按计划逐步培训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学校两次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闭卷考试,纳入教学评估和“两评

四考”之中,成绩不合格者年末评优评模一票否决,以高压的态势使90﹪以上的教师掌握了新课改的理论和基本操作程序,同时积极发挥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培树课改典型,教导处用推门课的方法,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同时开展教研团队二次上课的磨课活动,课后听课教师能把自己的听课感受和意见充分的表达出来,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积极讨论,为上课的老师出谋划策,充分利用了集体的智慧,在磨课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课改在迂回和监督中艰难的进行。

2、从学生方面,根据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组,每两名同学结成师徒小组,每四名同学结成大组,根据学习成绩、口语表达水平和组织能力选拔出一批小组长,学校有计划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为提高学生的粉笔书写能力,学校将50延长米学校院墙的内墙设为户外黑板,供学生在第八节课和饭后活动时间书写,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组每天利用课前15分钟开展“故事大王”,“即兴作文”等活动。德育处适时开展了系列演讲比赛活动、粉笔字比赛活动。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沉闷的课堂也日复一日的活跃起来,老师的眉头也日复一日的舒展起来,对改革必胜的信心也日复一日的坚决起来。

3、文化氛围的渲染。学校将室外展板完全布置为课改内容,定期更换,教室内更是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处处体现竞争、参与、合作、对抗的团队精神;教室外墙张贴小组成员从学案完成到合作、交流、质疑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做到日总、周清、月结。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日趋形成。

(二)推进阶段。

历经四个月的课改实验,是教师从强迫实施到喜欢到喜爱的阶段,即“临贴”到“破贴”的关键时期,学校主要抓住了三方面的工作。

1、导学案的设计,依据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需要,我校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的需要编制导学案,加强学法指导的设计,要体现出老师“导”的技能,学生“学”的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和分层的习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语数外教师学校要求提前三天下发导学案,其它学科提前两天下发学案。教师课前将学案全批全改,分成等次,根据学生对学案掌握情况对学案设计进行调整。

2、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完成进度,合作还末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问题缺乏挑战性、缺乏合作性,有的小组合作分工不明确,学生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效果,经过课堂诊断,老师们从合理安排合作对象,熟练掌握合作技能,正确把握合作契机,科学运用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即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

握,更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发展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要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广度,合作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活动的问题及时指导。

3、外出学习。学校组织全体课改教师分批到天卉、腰站、卉原学校学习,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避免少走弯路。

(三)总结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改推进,学校及时对课改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教研室下发的学科实施建议,鼓舞教师在“四型五步”的模式下,根据学科等情况大胆进行创新,通过大胆尝试,现在学生学习兴趣深厚,讨论问题积极,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表达知识的口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晚自习讨论题目也很激烈,各自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有的问题争论不下才请教老师,同比下月考成绩有明显提升,厌学、辍学的比率有所下降。

二、课改实施中的几点难处和困惑:

1、教学传统的惯性

教学改革必须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与教学策略的革新。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又是那些大家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对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同样不可

否认的是教学传统的极大影响。由于教学活动的传统有着极大的惯性,尤其是数学 英语物理等学科,原因首先是学科教学体系已形成一个严谨的整体,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广大教师已是轻车熟路。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其艰难程性就不言而喻了。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培训的相对滞后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是上好课的前期,两者缺一不可。新课改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从教学方式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我校目前现实情况来看,正处于新老教师交替阶段,老教师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固步自封。一大批特岗教师虽然充实到教学一线,工作热情高,但是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个合格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很长一段的培养时间。他们对教材不熟,对课标把握不准,让他们马上进行以单元为节点的教学模式的确难度特大同时对于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中,教师的培训工作还是显得滞后,课堂教学实践也日益暴露出教师们种种的不适应。我们听过不少课改展示课,尽管这些课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活动以体现对“主体”的尊重,都很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以显示思维的活跃,但听完之后,总感到缺少一种让人回味的东西,缺少一种厚重感。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出在教师自身缺乏底蕴和素养。如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学生的讨论虽然热烈,教师却拿

不出高学生一筹的见解,致使学生仍在原有的认知层次上徘徊。一些课上得不好的原因并不在于方法和技巧,而是教师本身的功底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这里既有职前培养的“先天不足”,也有职后培训的“后天失调”,因为无论是职前和职后都很少关注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

3、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没少派出业务主任,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我们不敢说这些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但对于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似乎是隔靴搔痒,未能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更何况许多理论专家很少光顾课堂,只乐于构建理论体系,疏于实证性研究,离一线教师较远,缺乏亲切感,难于在实践中扎根。在操作层面上可以提供教师借鉴的具体方法并不多。

三、今后要抓的课改工作:

1、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课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2、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老师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3、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老师刚给学生

提出问题,学生未思考就马上要其回答,浪费了课堂思考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充斥课堂,影响了课堂效率。

4、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带动,配套推进教学管理、作业、评价等教学改革。

这是我校在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点滴成绩,和兄弟学校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如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事斧正。

大头山中学

上一篇:安庆投资调研报告下一篇:幼儿六一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