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2023-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实验知识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1.区域的含义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如行政区域界线),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特征,边界是模糊的。

(4)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5)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

含义

举例

整体性

区域各组成部分间有内在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受此条件影响,植被发育为荒漠植被,土壤发育程度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具有荒漠景观的整体

差异性

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气候、植被、农业生产、建筑、饮食习惯等方面差异明显

(续表)

区域特征

含义

举例

可变性

区域边界模糊,内部是不断变化的

自然带、干湿地区等,大多数区域的边界都具有过渡性质

层次性

区域的等级

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区域划分的指标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采用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4.区域划分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对比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纬度位置

30°N附近

大致位于43°N~48°N

海陆位置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生长期长,水热条件组合好

雨热同期,降水较少,生长期短,水热条件组合较差

土壤类型

以水稻土为主

黑土分布广泛

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多为旱地

耕地分布

较为分散

集中连片

人均耕地

人多地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广人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石油等矿产资源较丰富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类

生产

活动

差异

农业

其他

生产

活动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农作物

水稻(主)、油菜、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畜牧业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

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商业贸易欠发达

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北方

光照

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房屋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房屋

高度与进深小且楼间距大

降水

降水少

屋顶坡度小,房檐窄

气温

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

墙体严实厚重,建筑成本高

南方

光照

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响小,进深和

房屋高度大且楼间距小

降水

降水多

屋顶坡度大,房檐宽

气温

气温高,季节变化小

墙体轻薄,建筑成本低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开发早期

落后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续表)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农业社会

使用船只,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劳动力丰富

稠密的水系成为天然航道,土壤适宜耕种,优越的气候条件

成为我国粮食、蚕桑、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

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

工商业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耕地破碎,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发展,粮食商品率也较低

全国粮仓地位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

2.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交通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被用作花卉和乳牛等经济作物生产,耕地面积减少。

(3)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4)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

(5)耕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

四、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大体以3 000m等高线为界。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势

海拔较低,平原多而广阔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海拔最高,主要为山地、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较少,多集中在夏季,光照充足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

植被

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续表)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土壤

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多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盐分高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多冻土

生物

种类繁多

种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

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物种

水文

河流为外流河,湖泊为淡水湖,地表水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多为内流区,河流短小,湖泊较多,多为咸水湖

多为内流区,湖泊众多,多为咸水湖

农业

重要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旱灾害

以牧业、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为主,但需要注意解决水源问题

以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但需要注意解决热量不足问题

城市

众多,城市沿着重要交通线、河流、海岸分布

较少,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上

很少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

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

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

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3.分类

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4.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5.特点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作用

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速度和时间。

4.特点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地图的延伸)。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2.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并表达结果。

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吸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片等,因此遥感实质上是“看”的过程。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

GPS应用途径相对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主要表现

(1)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3)石质荒漠化的形成。

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3.能够指示荒漠化的迹象

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有一系列的“先兆”(即指示荒漠化的迹象)。如下页表所示。

迹象类型

主要表现

生物迹象

①单位面积生物量减少;②生物生产能力下降;③主要植物物种丧失;④植被覆盖率下降;⑤主要动物物种丧失;⑥牲畜数量或品质下降

土壤迹象

①土壤紧实度增加;②土壤盐碱度升高;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其他迹象

①沙丘活化;②地表反射率增加;③沙尘暴频率增加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界线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

包括新疆、甘肃北部、宁夏和内蒙古大部

气候

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地形区

包括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

2.地形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

3.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本区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受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小,水分逐渐变少,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显著。如下表。

东部

西部

气候

以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

以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

自然景观

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漠

4.自然特征——干旱

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

干旱特征的形成是本区位置和地形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下页图所示。

5.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本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多年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为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如下图所示。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决定作用)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重视环保等。如下页表所示。

破坏原因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伦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与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1)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2)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在干旱的绿洲地区。

a.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b.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c.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3)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5)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1)重要的自然资源。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森林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化工原料。林区有大量的动植物和珍贵的药材。

(2)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主要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

(1)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3)森林现状及急剧减少的危害。

①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遭到了破坏。

②森林减少的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1)纬度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被称为地球的“绿色腰带”。

(2)地区分布——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从而使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中的养分很少。土壤中养分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在地表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开发的背景(根本原因)。

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

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3)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抵偿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2.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也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因为贫民集中,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资金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一度盛行。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开发与保护

(1)三种方案。

①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开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③协调: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亚马孙雨林。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具体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位置适中: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交通比较便利: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耗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的措施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

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

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为此,要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

废渣:回收再利用;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废水:沉淀净化。

六、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

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俄亥俄河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重点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矿产方面,煤、铁、铜等资源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开发项目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3.成效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流域的开发包括流域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和河流的开发,河流开发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筑坝建站,开发水能。一般在河流中上游山区河段,这里地形坡度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且水流急,当有一定流量时就拥有相当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开发可采取一级开发或梯级开发方式,要因地制宜。二是利用水资源,发展航运、灌溉等。发展航运要求河道平缓,流量较大且较稳定、无结冰期或结冰期较短、区域有运输需求、河流方向与经济走廊方向基本一致等,多在河流中下游河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

地理条件雨热同期,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多样,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

食需求(平原地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劳动力等因素。

一、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评价:夏热,雨热同期,为有利条件。冬冷,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且多旱涝、低温冷害、风沙、盐碱等灾害,为不利条件。

(2)地形。

地形多样,中部、东北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环绕。评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牧业;西部高原——畜牧业)。

(3)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肥沃。

(4)水源。

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好。

为农业提供机械、农药、化肥生产资料。

(2)交通发达。

(3)开发较晚。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有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种植。

二、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珠三角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三角洲平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毗邻港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水平较高、有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

2.南疆发展棉花生产

(1)自然条件。

夏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大、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3.海南岛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1)自然条件。

地处热带,热量丰富,降水丰富。

(2)社会经济条件。

(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市场需求量大、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

4.云南昆明附近发展花卉种植业

(1)自然条件。

四季如春的气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丰富;气候垂直差异大,花卉品种多;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

对花卉的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地价低、种植历史悠久。

5.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

(1)自然条件。

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主要分布在谷地。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发展。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山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原因:山地地形,森林广布,低温,病虫害少,适宜发展林业。特产有:鹿茸、人参、苹果梨、柞蚕、苹果。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及部分林区草地。原因: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畜产:三河牛、三河马、红牛。

四、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原因: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原因:区域内自然条件存在差异。水稻主要分布在南部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或河间盆地。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

五、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推行机械化。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低。

六、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为:湿地消失,旱涝灾害加剧;植被破坏,林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流水侵蚀导致沟谷纵横。

思路: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具体措施见下表。

发展方向

治理、保护

平原区

强化商品粮、大豆生产

促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退耕、退牧、围栏限牧

山区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1.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季长。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2.地形

河口三角洲平原。成因:河流堆积而成。

3.水文

水系特征——河网密布,河道分叉多。水文特征——水量丰富,(与北方河流相比)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速缓慢。

4.植被与土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及冲积土。

二、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水源、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有交通、劳动力、政策、市场、科技、经济基础、个人情感等。

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

1.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3.本地条件

(1)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2)毗邻港澳,有利于接受技术扩散。

(3)靠近东南亚,市场广阔。

(4)劳动力丰富。

(5)地价低廉。

(5)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6)悠久的开放历史,如“下南洋”。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缺乏;劳动力丰富,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投资规模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电子装配)附加值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较慢。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上珠三角政策优势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该区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大,技术密集型产业附加值高,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较快。

五、温州模式的形成条件

人均耕地少(丘陵、山地多);交通闭塞;矿产资源匮乏;有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做手艺的传统;独特的开拓精神;政府的鼓励。

六、苏南模式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人多地少;有经营家庭手工业的传统;工商业发展历史悠久;毗邻大城市,有利于接受城市经济辐射;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较高(文化发达)。

七、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大背景: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长江三角洲的崛起。本地问题:(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方面处于劣势,国内市场腹地较小,外资北迁。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原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滞后。表现: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产业结构趋同);“城中村”(外来人口居住地)现象比较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原因:过度排放“三废” 。表现: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加剧,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污染;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八、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

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

3.加强规划和管理

4.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重要原因

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煤炭燃烧排入大气的粉尘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西气东输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2)西气东输可以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是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气东输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四、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本国的影响

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五、发展中国家吸收产业转移的影响

有利影响: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不利影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作者:王素慧

第2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

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

猎人口数量较少,增长速度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的能力低,死亡率高农业革

命至工

业革命

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

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死亡率降低2.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概念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内出生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指某地在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等自然灾害、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政治上的独立,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2.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3.生育率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的长期性(一年以上)、空间位置是否跨越行政边界。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它促使有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大洲人口迁移流向变化二战前二战后欧洲净迁出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净迁入区净迁出区亚洲、非洲净迁出区净迁出区北美洲、大洋洲净迁入区净迁入区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

以前以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

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

世界大

戰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

等西欧、北美

等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

水平高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3.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大批迁入一般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当

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迁入西北和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

来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迁移流量大,流向改

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4.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不安定因素增加,加剧人地矛盾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其他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因素举例生态环

境因素自然条件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环境恶化生态移民政治

因素政治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政策历史上的移民戍边社会文

化因素宗教印巴分治,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家庭、婚姻八千湘女进新疆2.以美国为例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向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

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

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20世纪60年代末

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

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量

1.环境承载量

环境承载量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关系。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1.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限定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因素体现意义生存发展人口多寡多少估算标准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变动等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地形(平原地区)城市用地受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點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个方向,且运距长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续表)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级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低级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为主要原因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由于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堵塞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2.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和地租水平是主要因素;社会因素:种族、宗教、知名度、政治因素。

3.功能区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各功能区时应注意:要有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影响结果举例地

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成本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欧、西欧平原城市群高原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山区地表崎岖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汾河、渭河谷地气

候气候适宜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集

中,城市多,规模大上海气候恶劣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经济落后城市少,规模小乌鲁木齐河

流河运起止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运河两端人流、物流量大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规模较大赣州宜宾、重庆、涪陵、武汉广州、上海苏伊士、巴拿马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沿海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举例交

通驿道邯郸公路、铁路石家庄、株洲、郑州、宝鸡水运扬州(续表)

社会经济因素举例宗教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旅游张家界、黄山市矿

源煤矿大同、鹤岗、抚顺、开滦铁矿鞍山、包头、攀枝花油田大庆、玉门、东营其他金属白云鄂博(稀土)政

治政治中心北京、华盛顿等政策特区城市军事锦州科技班加罗尔【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級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等级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超大城市:1 0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500万~1 000万人口;大城市:100万~500万人口;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口;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劳动力和城市用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物质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人口规模大的城市,等级高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之间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之间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

【城市化】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农民收入低,农村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科技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

国家早趋缓

(停滞)高高(70%以上)后期成

熟阶段资本主义发

展较早,农业

现代化的发展,

使大批农业劳动

力向城市移动发展中

国家晚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

中期加

速阶段民族独立运

动胜利,经

济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虚假城市化”,多出现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城市化的四个阶段

①1949—1957年,上升阶段;②1958—1965年下降阶段——“上山下乡”带来的“逆城市化”;③1966—1976年,停滞阶段——“文化大革命”;④1977年后,回升发展阶段。

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逆城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造成中心区衰落。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

现象出现阶段人口流向结果郊区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向郊区城市规模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逆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向乡镇中心区衰落,城市化水平不变再城市化后期复兴阶段郊区向城市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②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③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④推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⑤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有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③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产业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四、城市群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几个位置接近的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五、城市环境污染

污染类型污染源危害整治措施大气污染工业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破坏水质和生物,腐蚀建筑物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绿化隔离带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破坏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将噪声大的工厂搬离城区,建绿化隔离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和居民生活垃圾影响人体健康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

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联系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生产方式等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续表)

区位因素

变化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影响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3.区分几个因素

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的所有因素(条件)。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该条件为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农业地域分类

由于动植物地域分布不同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地域类型。根据农业投入的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根据农产品的用途(或农业商品生产率的高低),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热量条件较为优越,雨热同期。水资源总量大,但地区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总量不少,但是山地多,干旱区面积大,中低产田比重高。农耕史悠久,耕地质量好,但后备资源不多。物种资源丰富。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常有很大波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渔业比重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

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的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區,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

经济

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劳动力需求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

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

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

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

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

械化水平用水量大水稻生产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

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和我国东北地区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

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社会

经济

条件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广阔促进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人口稀少土地多,人口少,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先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发展

历史19世纪横贯东西的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生产

特点专业化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发展

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4.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

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5.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分布亚洲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区位条件水热条件优越,地形以平原为主,劳动力廉价且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主要特征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三、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地,最为典型的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我国农耕区的家禽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而基塘农业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气候干旱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合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1.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气候气候温和物种牛种优良,产肉量大草原草类茂盛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消费量少交通距海港近,交通便利2.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措施作用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在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二、乳畜业

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特大城市周边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及其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1.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雨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地域类型气候草场分布对象产品机械化程度市场乳畜业温和

湿润以人工

草场为主人口密

集地区奶牛牛奶及

奶制品高以本地

为主大牧场

放牧业干旱、

半干旱以天然

草场为主地广人

稀地区牛、羊肉、皮、

毛较高以外地

为主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类型含义举例生产对象采掘工业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采煤工业加工工业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

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钢铁工业产品性质重工业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来划分的,一般分为四类: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动力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根据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五类: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指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運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

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冶金(电解铝)工业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对技术要求高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技水平提高

市场需求变化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科技进步的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度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3.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不同时期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时间早期(19世纪)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区位因素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沿海港口(市场)区位选择原则靠近燃料地(大煤田)靠近原料地(铁矿)靠近市场(沿海钢铁消费区)工业类型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4.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严重污染的企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污染类型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应考虑风向: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水泥厂、酿造厂对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5.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决策者行为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要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可将工业地域的规模分为工业点(工厂)、工业区(上海金山)、工业枢纽(上海)、工业地区(沪宁杭工业区)。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在规划工业用地上,先建设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的企业,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手段的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概念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1.传统工业区特点

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2.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

(3)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1.两种典型形式

(1)新发展起来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2)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

2.新工業区的特点

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内容作用区位优势大批廉价劳动力保障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5.温州乡镇企业

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以中小企业和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

6.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快)。③研究开发费用所占比例提高。④产品面向世界。

7.促使“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附近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等、军事订货、有创新环境和文化。

8.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对比

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速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研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

集中度低分布特点在高等院校周围、环境好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技能高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

9.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域

国家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工业区工业中心工业区工业中心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芝加哥等西部和西南部旧金山、休斯敦等德国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南部慕尼黑等英国英格兰中部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苏格兰地区格拉斯哥日本太平洋沿岸京滨、阪神等南部和北部“硅岛”意大利西北部米兰、热那亚等东北部和中部普拉托、萨索洛等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铁路

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

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水路

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

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管道

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安全性能高、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二、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線、点的区位选择

1.公路选线一般方法

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2.港口的区位要求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港口腹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3.汽车站的区位要求

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既要保证城市的交通需求,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方式有方便、直接的联系,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4.航空港的区位要求

地面要开阔,利于跑道建设;要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跑道应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5.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属于典型的混合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6.城市交通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交通线路拥堵、环境污染。

解决措施: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沿交通干线扩展或萎缩。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山地地势起伏大,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主要铁路干线】

“三横五纵”主要铁路干线,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重担。东北铁路网稠密,西南地区的铁路网在不断的发展中。

干线跨越省区重要意义五

纵京沪线京、津、冀、鲁、苏、皖、沪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京九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京广线京、冀、豫、鄂、湘、粤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是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焦柳线豫、鄂、湘、桂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的运量宝成—

成昆线陕、甘、川、滇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三

横京包—

包兰线京、冀、晋、蒙、宁、甘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巩固边防(续表)

干线跨越省区重要意义三

横陇海—

兰新线苏、皖、豫、陕、甘、新沟通东部和西北部,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是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沪杭—

浙赣—

湘黔—

贵昆线沪、浙、赣、湘、黔、滇是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5.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

6.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潔生产、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的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经济效益:使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7.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思考方式污染物清除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控制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控制效果比较稳定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产污量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排污量减少减少资源利用率增加无显著变化资源消耗减少增加治理污染费用减少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产品产量增加无显著变化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治理污染费用)经济效益增加减少(用于治理污染)污染转移无有可能8.我国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农业模式分布地区与原因农业利用特点基塘农业珠三角地势低洼易积水,水热充足低洼易涝区挖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蔗、果、花等,形成塘基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鱼塘—台

田农业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挖鱼塘,塘中养鱼、鸭,栽种水中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中种植粮、果、棉或饲料作物。塘田相互促进,可被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山区立体

农业南方山区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谷、水库中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山麓到山顶分别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发展生产,保持水土,良性循环北京留民

营模式北京大兴区人多地少,城市近郊以作物秸秆等为饲料,牲畜的粪便和部分秸秆产沼气,池渣入鱼塘或返田,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可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作者:王素慧

第3篇: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总结

摘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南华大学为例,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典型应用,指出了该类实验的优越性,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即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真实模拟大型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景,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在模拟的实验设备、实验场景和软件中开展实验,达到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完成各种预定实验项目的目的,它是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多方面结合的结晶。[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以及现有实验实训条件不足或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与创新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达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的信息化实验的教学目的。

一、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南华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类高校,已建成了很多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如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机能学虚拟仿真实验室、有机化学仿真实验室等。以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例,南华大学是一所覆盖核燃料循环产业链核学科专业的高校,在“核科学与技术”“铀矿开采”和“安全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学校连续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授予“为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学校拥有核工程类国家级“核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湖南省“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可以保障全校核类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基本需求。同时在“核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拥有大型存储设备,能够保障网络应用,校园网100%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所在的建筑物,校园门户网站对校内外公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链接等相关服务,已开设基于Internet的互动性和演示性虚拟仿真实验,基于校园局域网的互动性、设计性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0余门,涉及实验项目62项。

目前,南华大学的“核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校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反应堆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放射医学、铀矿采冶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每学年开设必修或选修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实验课程达112000人时数/年,且逐年增加。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实验具有特殊性,一些实验需要在加速器、反应堆和大型辐照装置上才能开设,而目前只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辐照中心等单位才具有这些实验装置。仅仅依靠这些单位完成较大规模的核类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任务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核物理基础实验、辐射屏蔽实验、放射化学实验、铀资源提取实验和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等专业实验,涉及高危、高成本、高消耗或极端环境,具有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特点,依靠通常意义上的“物理实验教学空间”无法开展;或是由于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台套数不足,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在进一步加强现有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已开展建设“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二、管理运行

1.管理体制

学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与归口管理的体制。学校由一名校长分管全校实验室工作,教务处是南华大学主管实验室工作的机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

2.保障制度

为保证虚拟仿真实验室规范、有序运行,学校制定了系列管理规章制度。现有的规章制度涵盖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使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心实验室考核管理等方面。这些制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既严格规范,又充满人文关怀,营造了有序、有效、宽松、愉悦的制度氛围。

3.教师的考核管理

《南华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南华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对实验教学人员的职责与考评作出了明确规定: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与其他职称系列的人员相比,同级的岗位津贴每年要高2000~3000元。在职称评聘、进修学习与出国深造人员选派等方面,都注意向一线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倾斜。中心严格执行,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德、能、勤、绩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评选评优挂钩。一是德:主要看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考核其是否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服从组织安排,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和团结协作精神。二是能:主要看实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是勤:主要看是否认真执行上下班制度,并接受检查和监督,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每天进行考勤登记,出勤率与个人的岗位津贴挂钩。四是绩:主要看教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量(包括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指导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参与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及完成科研、论文、成果情况。

4.实验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针对实验教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监控机构健全、制度科学、运行有效。实行院、校两级督导,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组成,主要对中心教学各环节进行教学检查,对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教学活动开展全面系统的督查,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技术人员实验准备情况进行评议,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提出建议。

5.运行维护

学校制定了完备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涵盖仪器设备申请采购管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管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仪器设备报废管理等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全校仪器设备的采购、入账、维修、报废等组织工作,设备从申请、购置到安装、验收各环节程序完整。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帐由实验室主任指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核对,确保仪器设备的帐、卡、物相符,帐、物相符率达到100%。

三、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效果

1.缓解了实验室的条件限制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加与实验室条件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部分专业的实验多数具有实验仪器成本高、实验涉及放射性、实验环境要求严格、部分实验不可及或不可逆等特点,因此常规实验教学容易受实验设备、实验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的限制。通过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的优势,真实模拟大型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景,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在模拟的实验设备、实验场景和软件中开展实验,达到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实现各种预定实验项目的目的,提供与实际操作相类似的实践体验,从而弥补现实条件下无法开展的实验教学工作,达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的信息化实验的教学目的。[2]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部分弥补在开展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人数偏多、实验经费偏少、实践深度不够、范围狭窄等问题,另外可以大幅提高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节约实践教学经费。

2.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的开放程度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除了对计算机和服务器资源要求较高外,对硬件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便于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开展全天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1)对实验教学实行多层次、多目的的开放运行机制。实验室面向全校所有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教师开放,既服务实验教学计划项目,又服务师生自主设计的创新性实验项目。

(2)实验内容开放。充分满足必做项目需求,同时提供选做实验项目以供学生自主选择,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完成必做或选做实验项目,实验室配备所需实验材料。

(3)创新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开放。实验室在完成全校各专业、各层次的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为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参加各级学科竞赛的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和环境,支持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进行项目研究和开发。

(4)毕业设计开放。针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时间长(一个学期)、开放任务重的特点,实验室采取多种开放措施:一是设置专门的开放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包括星期六、星期天和晚上;二是其他实验室在完成各自实验教学任务后,其空余时间为毕业设计学生开放;三是大型精密仪器采取预约开放。

(5)教师科研开放:实验室在确保本科教学的前提下统一协调、安排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对教师的科研项目开放。

3.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以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承担了相关课题中的理论计算、软件仿真、模拟计算等任务。通过这些课题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4.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科教相长

以南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例,中心依托学校在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方面已有的先进科研实验设备和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实现二者有机结合。一方面将MCNP、NJOY、CITATION、SCALE、DRAGON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方面的专业软件用于教学,让学生掌握最为实用的科研程序;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中,又自主开发了基于三角剖分的二维特征线程序TSMOC、可求解次临界系统高次Alpha本征函值HARMONY程序、可用于百万居里级大型钴源辐照装置快速优化排源程序SPA等软件系统。实现了教学科研相辅相成,达到了科教相长的有益互补。

5.多学科交叉,受益面广

虚拟仿真实验室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进行虚拟现实人才实训培养与相关专业课题研究的综合性实践基地。[3]在为本科生提供教学资源的同时,实验室所提供的大量科研仿真软件资源,可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教育提供充分的科研条件,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借助该教学实验室可以开展联合办学、发挥潜藏价值、整合资源优势,具体包括学生培训与实践、培训课程安排、培养目标与就业、项目合作,大大提高了教育的受益面。

四、结束语

虚拟实验室作为高校实验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具备传统实验室所没有的优势:建设维护成本低,平台扩展性好,利用效率高。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实验室,只能作为传统实验室的补充。在实验室建设工程中,只有做到“虚”“实”结合,相辅相成,能实不虚,才能为实验室的建设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田杰,张民.探究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1(4):262-270.

[2]周燕.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22(5):106-109.

[3]黄剑玲,邹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教学系统及其特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9,(4):108-111.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邹家柱 程品晶

第4篇: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1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

2、CH

4、C2H

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八.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5.点燃H

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1.制H

2、CO

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2.制Cl

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九.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

6、C6H5—CH

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2+ 9.Fe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十.与“0”有关的4例实验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

2.量筒无零刻度。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

4.托盘天平的标尺最左端数值是0。

十一.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NH

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当以其它溶剂作溶剂时还要考虑气体与溶剂之间的反应。

十二.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3+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十三.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 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 “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 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⑴ 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 ⑵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十四.焰色反应全集

一. 钠离子: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 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 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 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如[图 a]的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 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 钾离子: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 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 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 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 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⑷方法四(铁丝法):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

一、

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 锂离子: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 钙离子: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的方法一。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 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 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 锶离子:方法

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

一、二。

六. 钡离子: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 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⑵方法二(棉 花-水-烧杯法):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 铜离子: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应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应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第5篇: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1

高中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 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 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2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 "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 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 "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 "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 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 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3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4

焰色反应全集

(一)钠离子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

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

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

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

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

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

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锶离子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5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 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 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 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 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 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 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 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 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 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第6篇: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化学之最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

化学之“最”47例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9. 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 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1.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2. 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3.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 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5. 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6. 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7. 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8. 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9. 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20.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21. 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22. 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3. 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4.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5. 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6. 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7.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8. 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9. 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30. 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31. 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32. 过滤操作中有“三靠”“三低”:(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

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33. 三大气体污染物:SO

2、CO、NO2。

34.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5. 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36. 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7. 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8. 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9. 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40. 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

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41.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2. 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43. 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

44. 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5.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6. 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7. 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第7篇:中学化学常考实验知识点总结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常用检验方法小结

1. H

2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uO由黑色变为红色,并将产物导入无水硫酸铜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通入CuO的气体是H2。

2. CO

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烧杯上无水

珠生成,然后将产物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

明燃烧气体为CO。

3. CO2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品红溶液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且品红不褪色,则通入的气体是CO2。

4. CH

4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

杯,烧杯上有液滴生成,然后将产物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气体为CH4。

5. C2H4

(1)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

亮并伴有黑烟。则此气体是C2H4。

(2)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注:当有其他不饱和气态烃存在时,此法不适用)

(3)将待检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很

快褪去。则此气体是C2H4。(注:当有其他不饱和烃或还原性气体存

在时,此法不适用)

6. C2H2

(1)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则此气体是C2H2。

(2)将待检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溴的

红棕色逐渐褪去。则此气体是C2H2。(注:当有其

他不饱和烃存在时,此法不适用)

(3)将待检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则此气

体是C2H2。(注:当有其他不饱和烃或还原性气体存在时,此法

不适用)

7. N2

将点燃的镁条放在待检气体中燃烧,燃烧之后,向燃烧产物中加入适量的水,如果有白色的不溶固体和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证明待检的气体为N2。

8. NH

3(1)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装待检气体的

瓶口,如果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H3。

其中OH-遇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装待检气体的瓶口,如果有白烟产生,则待检气体是NH3。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9. NO

直接将盛待检气体的瓶盖打开,如果在瓶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O。

2NO(无色)+O2=2NO2(红棕色) 10. NO2

将待检气体溶于水色,且水溶液也呈无11.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待检气体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待检气体为O2。 12. H2S

(1)闻待检气体的气味,如果有臭鸡蛋气味,则证明待检气体为H2S。 (2)

用润湿的

试纸靠近盛待检气体的瓶口,如果

中,若

色,则

3NO2(红棕色)+H2O=2HNO3+NO(无色)

待检气体红棕色变为无证明待检气体是NO2。

纸变成黑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H2S。(黑色)

13. SO2

将待检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溶液褪色,且受热后又恢复原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SO2。 14. Cl2

(1)观察待检气体的颜色,如果呈黄绿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Cl2。

(2)将H2点燃并伸入待检气体中,如果氢气继续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同时,在瓶口附近有白雾产生,则证明待检气体为Cl2。

(3)将润湿的KI淀粉试纸靠近盛待检气体的瓶口,如果KI淀粉试纸变蓝,则证明待检气体为Cl2。(注:当有几种氧化性气体同时存在时,此法则不适用。) 15. Br2(蒸气)

(1)观察待检气体的颜色,如果呈红棕色,并将此气体通入水中,如果此气体水溶液的颜色呈黄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Br2(蒸气)。

(2)将待检气体用冰水冷却,如果转化为红棕色的液体,则待检气体为Br2(蒸气)。

(3)将待检的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如果出现浅黄色的沉淀,则证明待检气体是Br2(蒸气)。

(浅黄色)

16. I2(蒸气)

(1)观察待检气体的颜色,如果呈紫色,则待检气体是I2(蒸气)。

(2)将待检气体冷却,有紫黑色固体产生,则待检气体是I2(蒸气)。 (3)将待检气体通入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则待检气体是I2(蒸气)。 17. HF

将待检气体通入水中,配成溶液,用配制的溶液在玻璃上刻字,如果能刻上字,则证明待检气体为H。 18. HCl

(1)打开待检气体瓶盖,有白雾产生,则待检气体为HCl。(注:当其他几种HX同时存在时,此法则不适用。) (2)将待检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如果出现白色的沉淀,则证明待检气体是HCl。

(白色)

(3)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待检气体,如果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证明待检气体是HCl。(注:当有其他几种酸性气体同时存在时,此法则不适用。)

19. HBr

(1)将待检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如果出现浅黄色的沉淀,则证明待检气体是HBr。

(浅黄色)

(2)另两种方法同HCl的(1)、(3)。 20. HI

(1)将等检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如果出现黄色的沉淀,则证明待检气体是HI。

(黄色)

(2)另两种方法同HCl的(1)、(3)。

洗涤仪器

1.怎样清除玻璃仪器上粘附的不易溶于水的下列物质?

(1)碳酸盐:(稀盐酸)(2)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铜等):(稀盐酸)(3)二氧化锰:(浓盐酸、加热)(4)硫:(CS2或碱液煮沸)(5)银盐:(Na2S2O3)(6)油污:(NaOH或热纯碱液)(7)苯酚:(NaOH或酒精)(8)FeS:(稀H2SO4)(9)碘:(酒精)

下列各组物质均可以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

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比较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O4 === Zn2SO4+H2↑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⑷硫化氢

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a2SO3+H2O⑹二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④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⑼二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⑤收集——向上排气法

⑥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

⑩一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⑤收集——排水法⑾一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HCOOHCO↑+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⑿甲烷

①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 CH4↑+Na2CO3②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⒀乙烯

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④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⒁乙炔

①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 CH↑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⑤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一些快速制法(即无需加热)

1.O2 2H2O2=催化剂MnO2==2H2O+O2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2.Cl2 KMnO4与浓盐酸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3.HCl 将浓硫酸逐滴加入浓HCl中

4.NH3 将CaO或者Ca(OH)2或者NaOH(皆为固体)加入浓氨水 加氧化钙是利用其与水反应消耗水且放热 加Ca(OH)2或者NaOH利用其与水反应放热5.H2 NaH+H20→NaOH+H2↑

第8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WORD文档使用说明: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来源于PDFWORD2.com

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文件原版地址:http://pdfword2.com/8bd573a19be1c63334c7fc75.pdf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 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 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冰醋酸)CH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 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 白色固体: MgO、 P2O

5、 CaO、 NaOH、

Ca(OH)

2、 KClO

3、 KCl、 Na2CO

3、 NaCl、无水 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

2、Fe3O4▲KMnO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 为绿 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 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 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 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 : 白色↓: CaCO

3、 BaCO3 (溶于酸) AgCl、 BaSO4(也不溶于稀 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 ↓: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

3、SO

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

2、H

2、N

2、CO

2、CH

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 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 Cl 的化合物只有 AgCl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 SO42- 的化合物只有 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 CO32- 的物质只有 K2CO

3、Na2CO

3、(NH4)2CO3 溶于水,其他都不 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 于水。难溶性碱中 Fe(OH)3 是红褐色沉淀,Cu(OH)2 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 碱为白色。(包括 Fe(OH)2)注意:沉淀物中 AgCl 和 BaSO4 不溶于稀硝 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 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 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 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 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最早得出空气是由 N2 和 O2 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 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 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 (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

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 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2)磁铁矿 (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 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 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 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 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 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 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 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 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

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 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 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

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 性气体和粉尘)。

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 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 Hg 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 固体(如 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 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 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 H 原子就 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 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 8。(第一层为最外层 2 个 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 分子、 离子, 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 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 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 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 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 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 一定大于 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 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 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 ( 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 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 NH4NO3 (前面的 N 为-3 价,后面的 N 为+5 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

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 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 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 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 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 NH4NO

3、 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 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 Na2CO3 溶液显碱 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 PH 不一定小于 7),如 NaHCO3 溶液显 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 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 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H2SO

4、 如: NaHSO4 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 含 H+的溶液)

23、 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 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NaOH、 如: Na2CO

3、

NaHCO3 溶液都显碱性, Na2CO

3、 而 NaHCO3 为盐。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 碱性溶液就是指含 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 Mn2O7 是金属氧化物, 但它是酸氧化物, 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 HMnO4) 即 ; 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 K2O、Na2O、BaO、CaO 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 是酸性氧化物(如 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 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 与金 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 价 (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 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 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 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 就越少。

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 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 Na 加入到 CuSO4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 NH3 、CH4

34、5g 某物质放入 95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 于 5%。 可能等于 5%,如 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 5%,如 K2O、Na2O、BaO、 SO3 等;也可能小于 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 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 或 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尊重他人劳动,转载请注明来自 [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http://pdfword2.com/] 本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网址:http://pdfword2.com/8bd573a19be1c63334c7fc75.pdf

第9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4、淡黄色固体:硫

5、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6、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7、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8、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常见溶液的颜色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

2、蓝色溶液:含Cu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黄绿色气体:氯气

3、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

3、SO

2、HCl(皆为无色)

4、无色无味的气体:O

2、H

2、N

2、CO

2、CH

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5、有毒的,气体: 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液体:CH3OH(甲醇),汞;

固体:NaNO

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

波尔多液)

(四)、常见沉淀的颜色

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等

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是:CaCO

3、BaCO3 、BaSO3等

3、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是:Mg(OH)2 、Zn(OH)

2、Al(OH)3

4、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物是Cu(OH)2

5、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物是:Fe(OH)3

二、初中化学常见

1、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2、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3、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4、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5、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6、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7、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8、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9、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

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5、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CH4)前,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

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

2、NO2用碱液吸收。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十一、常见气体的性质

(1)氧气O2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及用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a. 供呼吸;b. 炼钢;c. 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2)氢气(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 可燃性: a.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b.合成氨、制盐酸 c.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3H2 + Fe2O3 △ 2Fe + 3H2O

(3)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a.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制饮料、化肥和纯碱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②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4)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a. 作燃料 b. 冶炼金属②还原性: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上一篇:传递爱传递正能量下一篇: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