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做了一个全面的解释和概括,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做了一个不同角度的讨论和见解, 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如何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本文从一定角度对思政教育做了解释, 让人看着不会觉得太过于高深和肤浅, 让人更理解。对于人文关怀本文作的解释和最多, 同时对于人文关怀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做了解释。

二、大学生思想教育

(一)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很快, 而影响社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人类思想的进步, 而思想的顶梁柱主要是当代的年轻人、大学生。而我们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健康的, 但是有由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扩大, 使得人类的思想观念价值开始分支, 从而产生了众多的前沿思想, 而不同影响争夺的重要目标就是青少年, 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二)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代许多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是温室中长大的, 这和以前年代的子女而言多了知识, 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个对于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习惯了好的生活环境, 习惯了父母的庇护, 倘若离开这样的生活环境, 他们就无法适应, 从而对思想上精神上造成巨大的打击。而进入社会后, 已经养成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他们, 面临社会上众多残酷的现状, 就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和精神打击, 严重的话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疾病问题, 还有精神问题。

(三) 而目前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上力度还不够, 对于思想教育的机制还有缺陷。现在的思想教育更多的就是打一堆资料, 让学生自己看, 或者老师机械性的读完然后, 课程结束。而听课的学生更多的就是听课后脑子里一片空白, 对于思想的教育影响甚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只重言而轻身教。而在多类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当代的大学生在信息繁多的环境中长大, 而目前的社会又十分现实, 不管是生存压力还是自己的梦想而言都是压力巨大。对于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 迷茫是99.99%发生的事情。

(四)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知识面广是他们每个人都具备的特点, 善于观察和思考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点, 可就是因为这种优越感会让许多大学生迷失在这种优越感之中, 对于众多问题没有深层的思考, 只认为自己所认为的就是这个问题所要表达的问题。

(五) 目前的学校和家庭还有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循环状态, 家庭缺乏沟通, 学校思想教育程度不够, 社会各方面脱节。

(六)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多, 可是都是一成不变的, 缺乏创新, 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 不想学, 不愿意学, 太枯燥无味。

三、思政教育

(一) 思政教育, 将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结合进行教育。思想和政治并不冲突, 他们相辅相成, 没有思想就没有政治, 没有政治也没有好的思想。而将两者结合, 可以让高职学生更容易地接受两个博大精深的思维。国家对于高职的思政教育格外重视, 我们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快教育现代化, 要实施素质教育为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 高职思政教育的建设离不开三个方面即学校层次、教育层次和实践层次。学校层次, 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够, 甚至夸张的说完全没有思政教育的认识。他们觉得, 职业院校就是学技能学技术, 只要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搞好就行了, 从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的教育。

(三) 教育方面主要就是教材的不匹配, 各个地区的思政教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目前的思政教材没有本科和专科的区分, 做到了全国统一, 这样做可以避免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在思政上的差距过于大, 从而导致出现分层。

(四) 思政教育上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发展, 这对于目前的思想教育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五) 思政教育对于人格的塑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人格的素养和生活环境也有着巨大的联系。而思政教育的研究方向就是对于人格教养的养成。什么是人格的养成?就是日常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的养成,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包括对生活的态度等等。还有就是心理的养成, 心理的问题难以解决, 所以心理问题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

四、人文关怀

(一) 人文关怀就是温情教育, 什么是温情教育?说的直白点就是打感情牌。在高校的思想教育中, 我们不能够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的培养, 更应该注重思想的培养。而单一的思想培养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 这个时候结合温情教育, 也就是人文关怀,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可以不断地提高思政教育核心在学生脑中的印象,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 当代大学的个性都比较突出, 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求知欲比较强烈, 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迷惑, 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走错误的道路。在这种环境背景之下, 我们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有独立思考是非的能力, 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 反省自己, 提高自己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一类人, 成为国家需要的人。

(三) 当前很多的高校在思政教育中的目的还有目标很模糊, 这让思政教育的教育的工作不能得到更明确的开展,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身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 让学生陷入迷茫的状态中。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很大, 没有了学习积极性, 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无法上心, 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的思想, 道德, 理想进行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 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做到了更完善。让学生感到, 我们理解他们, 使沟通能够有效进行, 在思政教育下, 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好的个性要鼓励培养, 坏的个性要进行引导和修正, 确保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五) 随着社会的变化, 使社会上的竞争力变得激烈, 大学生在学校的庇护下不太了解外面社会的情况, 没有压力压迫, 就会陷入迷茫, 不知道自己该往什么地方努力, 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迷茫的生活在无形的社会压力中形成, 需要在校老师在一定时间进行对社会情况发展讲解, 一定程度的给学生一些压力, 帮助他们寻找方向, 还要关照学生心理压力,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六) 社会人才众多, 就业领域也需要大量人才, 但也会限定人数, 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找到工作, 面临学校的毕业压力, 社会的就业压力, 各种事情交接在一起, 就会显得很是复杂。面临毕业了, 自己所学掌握了多少, 掌握的多少能帮助自己就业, 不清楚就业时的具体情况, 优秀的人才不怕就业困难的问题, 对于那些自己没有多大的把握的人就不知道如何面对就业, 对就业事宜还是一种迷茫状态。学校为此需要提前设立关于职业规划类的课程, 让大部分的学生能早日有个面对就业的准备, 就要为了就业方向而努力。

(七) 对于学生的发展来看, 对于人文关怀的这种需求非常重要。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成就好品质的人才, 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人文关怀, 主要是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承受压力能力, 进行疏导, 有效的缓解一定压力, 使学生有能力来应对社会的变化。也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性课程, 来模拟学生将处于社会所面临的环境, 毕业就业, 社会的残酷竞争等方面, 通过一些实践来使学生掌握一些适应这些社会环境的能力。

(八) 通过人文关怀来进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更好的促进对人格的培养成型。各方面的习惯养成, 还有对待各种事情的态度, 人文进行关怀可以提供正确的引导。其实人文关怀的目的就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毕竟现在社会给予学生的压力特别多, 来自不同方面, 所以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人文的关怀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应该加强在思政教育上的人文关怀, 帮助高校培养各方面优越人才, 促进我国发展。

五、总结

对于时代的高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也需要不断进化, 社会发展不断造成的压力, 思想的好坏可以成就一个人, 但也需要些人文来进行关怀引导, 才会使人才的培养不会偏离方向。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目标是成就思想政治教育, 两者的结合, 是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最有效的方法。

摘要:人文关怀对于每个人而言必不可少,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 给予人文关怀能够使得对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减轻一半的阻力, 而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 人文关怀也不能够落下。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有着极大的帮助, 而其融入人文关怀的最终目标就是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思政教育,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李占文, 冯俊淇.谈加强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13 (2) :98-99.

[2] 陆杰荣.论哲学境界与人文精神品位的内在契合[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1) :97-101.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下一篇:电流互感器误差分析及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