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2022-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资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

[摘要]中国梦本质上是实现现代化的梦。资本是生成现代社会的核心力量,具有历史必然性,同时也因其自身悖论而内含自我否定性。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做到接纳资本与驾驭资本的统一,正确发挥资本自我增值和创造文明的双重功能,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资本;资本逻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

[文献标识码]A

[

[收稿日期]2013-10-10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构建”( CXJJ-2012 -415)。

[作者简介]李勇(1981-),男,河南商丘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吴大庆(1975-),男,江苏金湖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理想[1]。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重申了这一伟大理想,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现代化的内涵是实现中国梦的最本质规定,它规定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物质根基。把握中国梦就是要坚定把握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发育的核心内容,自觉把握历史进程,寻找、把握和驾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资本,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归人的本质力量,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握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资本,要求我们从马克思关于资本形成和运作的来龙去脉中去认识,从“物质资料——社会关系——权力”三位一体的内涵中去领会,从资本作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和历史过渡的自否性中去体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选择中去驾驭。

一、马克思主义 “资本”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西方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和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在社会关系中相互生成的个人之间的区别。

西方哲学建立在孤立的、互不相关的原子式的个体考察的基础上,从而割裂了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忽视对特定事物过程的考察,故而将认识停留在事物表面,在对资本的理解上也不可避免地从物质资料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注重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考察世界,通过事物间的彼此作用、相互生成的关系来考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同样需要通过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关系来实现。资本以物的关系为表象,实质上体现着实践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资本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认为,能够被资本支配和使用的“自然力”有三种:一是劳动力,即人类生命体的“自然力”;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如水力、矿藏、土地肥力等自然资源;三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即人们的劳动关系中所蕴含的生产力,如协作与分工等等[3]。由此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资本的三个维度:物的维度、关系维度和权力维度。

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详细研究了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要素)的资本,揭示了资本自我增值的属性,指出了资本生产所依靠的物质依托,以及货币、财富、生产设备对于产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分析资本:“他的全部资财于是分成两部分。他希望从中取得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供目前消费。”[4](P62)马歇尔则指出:“因为缺少一个简短的通用名词来代表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我们姑且用财货这个名词来代表它。”[5](P74)萨缪尔森认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capital) (或资本品) 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 一种本身就是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6](P232)

应当说,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资本的物的维度,他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资本不仅包括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并且还包括交换价值。资本所包括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所以,资本不仅是若干物质产品的总和,并且也是若干商品、若干交换价值、若干社会量的总和。”[7](P345)

马克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停留在物的表象层面认识资本,而是深入到深层的关系中去把握,指出资本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60) ,“如果说,劳动力只有在它的卖者手中即雇佣工人手中才是商品,那末相反,它只有在它的买者手中,即暂时握有它的使用权的资本家手中,才成为资本。正如人类劳动力并非天然是资本一样,生产资料也并非天然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资料才取得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正如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贵金属才获得货币的独特的社会性质,货币才获得货币资本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一样”[8](P44)。这种关系具有历史具体性,是历史特定发展阶段所生成的关系所赋予的。资本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商品的再生产,同时也是人与人关系的再生产。

马克思指出:资本作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即作为一种属于社会一部分的力量,通过交换直接的、活的劳动力而保存并增大自身。除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阶级的存在是资本的必要前提。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为资本。”[9]( P726)资本对于劳动的统治和支配地位,也就构筑起了一种权力关系。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决定和维持着自身生产的制度安排和秩序规则,强制推动着生产、流通和文明创造的进程。资本作为一种权力,推行着强制生产的逻辑、强制消费的逻辑,还推行着强制推销自己文明的逻辑。“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 P276)无论动机如何,相对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言,资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三)马克思资本内涵的当代再显现。

就资本的物的维度而言,资本作为现代生产关系的体现形式与资源整合形式值得借鉴。资本以最大的效率借助于科技的力量,迅速扩张着生产力的总量。 “一旦资本成为资本,它就会创造它自己的前提,……资本不再从自己的前提出发,它本身就是前提,它从它自身出发,自己创造出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前提。”[10](P108)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10](P 356)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11](P576)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无疑成为第一要务。

就资本的关系维度而言,我们在把资本的本质界定为经济关系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社会其他领域各种关系的变化,看到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的变迁。马克思这样描述:“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7]( P275)一切变革的最终依据只能从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中国的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同样要到基本的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而不能单纯从上层建筑上着手。就资本的权力维度而言,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资本的运作设立合理的边界。

资本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成为独立的驾驭人的力量,取得了对人的支配权。“就是在那些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里,如果说财富包含了对人的支配,那它主要地、几乎完全地是依靠和通过对物的支配来进行对人的支配的。”[12](P193) 到了资本主义时期更是如此,“变得空虚了的单个机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学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面前,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灭了;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13](P487)。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的无限扩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导致的是物对人、对社会的统治。这正是资本内在否定性的重要现实来源。

二、历史进步的普遍规律:徘徊在必要与“恶”之间

我们在正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历史事实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7]( P277) 。“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的本质与产生根源,通过资本的力量的运行过程来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与历史规律,是马克思的最重要发现。”[14](P12)这一点启示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评价资本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功过是非。资本在创造文明、发育现代性方面功不可没,同时又孕育催生了经济悖论、社会悖论、生态悖论、人的发展悖论。

(一)资本出场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是在交换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出现的。资本产生的必要前提是存在货币,资本是以货币从而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财富为起点的。劳动力成为用于交换的商品,从而使货币成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由于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的目的直接就是货币,所以一般财富就成为劳动的目的和对象。作为目的的货币在这里成了普遍勤劳的手段。生产一般财富,就是为了占有一般财富的代表。这样,真正的财富源泉就打开了”[15](P176)。

资本推动了人类文明主导产业的变革,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人们的生存面貌焕然一新。“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7](P275)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产物。人们在出现分工以及劳动的独立性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商品交换,并且出现了市场。然而,有商品交换和市场并不代表就有市场经济。工业文明的出现,推动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了人们利益实现方式的变革,也不断地把人们无情地卷入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之中。

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力量,就孕育出了市场经济。而利润的最大化就是企业经营者的首要目标,从利润中不断积累资本,继而在下一次商品流通中完成资本的增值,不断地、永续地扩大自己的利润则是商品生产者不可移易的根本原则。

资本逻辑推进了工业文明的扩张,造就了城市这一特殊的人类生存空间。资本逻辑与理性的力量结合,催生和巩固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主体精神等等,使得现代化的进程突破原先的经济的藩篱,不仅根本改变了原先的经济秩序,而且也重新塑造了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秩序。

(二)资本逻辑造成经济悖论、生态悖论、人的发展悖论。

资本逻辑必然会演绎出资本主义的重重危机,社会主义正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才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同时作为物质资料的存在和作为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存在,由此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上,是经济悖论;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生态悖论;归结到人本身,则是人的发展悖论。

就资本的社会关系而言,最基本的关系无疑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资本扩张的实现依赖于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商品交易行为的完成,而人们交易行为的实现必然以有效的支付能力为支撑。而资本扩张的另一面则包含对预付的劳动力资本的压缩,导致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诱发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无限竞争性,又使得资本拥有者无力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投入竞争的需要使得这一悖论不断循环。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资本逻辑必然导致生态悖论,机器的力量又肆无忌惮地以大自然作为征服对象,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当资本力量向自然界全面殖民化之时,也同时就是向人类的深层本质的殖民化。当资本驱动工业机器用废水、废气来污染自然之时,也同时在污染着已经与自然界建立了深入的内在联系的现代人的生命机体;当资本力量驱动人们将自然规律变成资本增值的手段之时,也在对人类理智进行深度的殖民化,摧毁着人们内心求真好奇的精神,把每个人都转变成机器般的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理性经济人’;当资本驱动工业机器摧毁自然生态环境而建立起钢筋水泥的森林之时,也同时对人类心灵进行深度的殖民,摧毁着人类灵魂深处的美学情感而建立起冷酷无情的金钱王国。”[16](P442)鲁品越先生淋漓尽致的剖析,充分揭示了资本对于作为人类“无机身体”——自然界的无情破坏。

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反观人的发展,资本逻辑最终导致人的发展悖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日益变为单向度的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渐渐地去掉神圣外衣, 赤裸裸地展现为资本化和货币化, 这反映到人们的内心世界, 就表现为人的价值理念的理性化。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两大阶级的结构和功能, 使他们不再成为历史变革的动因。维持和改善现制度这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利益, 在当代社会最发达的地区把先前的敌手联合起来了。”[17] (P4)现代性的发育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又使人们沦为物性化、货币抽象统治的奴隶。人成为物性化过程的一个纽结、一个奴隶。机器成了主人,而工人却成为机器的奴隶。工人与自己的产品、与自己的劳动、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现实充满悖论,然而回到过去已不可能。资本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无可否认,从物的维度来看,资本是中性的,无所谓“善”与“恶”;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力的角度来看,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则是这种“恶”的根本缘由。马克思正是从这一点上预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9]( P18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其在历史和制度的制高点上为扬弃资本逻辑创造了前提。

三、一与多:中国现代社会生成的内在呼唤与世界潮流

中国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进步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精髓,也是我们尊重、运用和引导资本逻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依据。

马克思不乏对资本逻辑的批判,这与他所处的生活年代面临的阶级对抗和阶级矛盾的现实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应当固守马克思的具体观点,而是要更注重他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从探索事实世界的过程入手,进行新的价值审视。把握了这一点,就可以使我们避免将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判断误读为一般的价值判断。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引入资本逻辑,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并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道路抉择与接纳资本逻辑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国家大都试图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快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从而消灭资本逻辑繁衍生息的土壤。这一点应该说是有着“理论依据”的。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曾是现实社会主义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正是在分析消灭商品拜物教时提出了计划经济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需要寻找社会公正与社会合理的有效途径,未来的无产阶级国家将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列宁曾经说过:“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18](P123)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苏维埃政权面对国际垄断资本包围的残酷事实,果断结束了带来危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允许商品货币关系的“新经济政策”,并且大胆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很可惜,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很快就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对此,邓小平这样评价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9](P139)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马列著作中找到我们行动的指南?邓小平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9](P382)我们就是要把握精髓,在千头万绪中找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是不能否认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0](P33)“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21](P521)

中国也试图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来消灭资本逻辑的生存空间。可以肯定,中国共产党人胸怀为民服务和复兴中华的远大理想,试图凭借高度集中的权力运行机制集中力量实现祖国强大的雄心壮志。在这一体制下,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文革”前,“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22](P310) ,这是计划经济的历史功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人们利益格局的多样化,更主要的是公有化程度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计划体制及其依赖的所有制实现方式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下继续大力推进改革事业。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

(二)社会主义现实形态与理想形态的内在张力。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要解放思想,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大胆引进资本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完全实现了自我否定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各方面天然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正如同列宁所说,是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最薄弱环节”中首先取得胜利的落后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历史习惯深厚的传统印记很深的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极不成熟的、发展很不平衡的社会主义,远远不是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故而教条主义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社会主义的具体论述和做法显然会在实践中碰壁。

准确判断现实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现实依据,任何一个脱离现实的理想最终都会落空。列宁指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23](P217)这与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相通的。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冲破历史的禁锢,用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中国,只有在首先将生产力这块蛋糕做大的前提下才能找到坚实的物质根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资本的力量就在于突破时空限制,追求自身的普遍性。将自身民族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自觉意识才能持久唤醒国人的开放意识。“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15](P390-391)中国的时空方位和国际环境、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都呼唤着资本力量在当下中国的出场。

(三)中国运用资本的制度特色。

资本逻辑必然会演绎出资本主义的重重危机,社会主义正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才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诚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24](P166)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还不完善,但是终究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制度的改革日益彰显其自身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在坚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探索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确立公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并以平等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种所有制资本参与市场竞争,将其他所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充满理论自信地指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25](P20)

超越阶段,盲目蛮干,只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我们对运用资本逻辑应当有信心、有勇气、有胆量。邓小平指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19](P372)很明显,邓小平所提及的这些企业毫无疑问是资本逻辑在推动着自身的发展,而且是非公有制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存在反作用,人民民主制度可以规范和确立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实现公有资本的权力功能,从而保证物质财富与社会生产关系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完成自身的再生产。

四、科学发展、节制资本与实现中国梦

资本逻辑是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资本扩张逻辑,资本逻辑的内在辩证启示着我们在道路抉择上的行为的辩证。资本的物质资料属性与关系属性(含生产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内在对立统一,决定了我们对资本逻辑认识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内在制度的规定启示我们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内在悖论,而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则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资本,投入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而使其自身得到增值,从而使整个经济系统不断扩张。因此,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运用资本力量、遵循资本逻辑的成功。资本逻辑是发展的逻辑,但并不一定是科学发展;要科学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一)合理引导作为物质资料意义上的资本的自我增值的功能,为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资本的自我增值功能首先源自作为物质财富的代表。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正是据此功能,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监管体制,都应以培育规范的、无歧视性的、高度竞争和高效率的市场为目标。积极进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政府行为,强化有效监管,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改制,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资本将剩余价值投入生产体系进行扩张以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资本扩张与流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资本的逐利性决定其利润率低的行业向利润率搞得行业流动,这种流动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环境中,因为工业拥有着相对于农业的高效率,工业产品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农业产品。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资本的利润率普遍较高,这就促使资本和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在资本扩张与流动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剩余价值由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转移,这会淘汰一些落后产业,有助于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合理引导资本逻辑创造文明的功能,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服务。

资本创造文明的功能源自于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以及背后的权力属性。资本逻辑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发了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将社会变迁的动力从经济基础拓展至上层建筑,从国内的变化到与国际交往的变化,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中国的文明面貌。因此,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发挥资本逻辑的正面功能,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关系,在建设强盛中国的同时,将文明的触角伸向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各个领域。资本逻辑催生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有助于从依赖于领导者个人魅力的人治模式走向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法制模式。资本逻辑在运作的过程中催生人的主体意识,使得“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也会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资本在扩张过程中也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律。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能量所在。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7] (P276)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社会主义只有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对资本主义的胜利,才会最终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吸收资本主义所拥有的全部优秀基因,才能彰显出自身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好处,它打破了本土的封建主义束缚后,输出的资产阶级政治理念具有历史进步性,为古老民族从封建、奴隶乃至传统部落制度中解放出来提供了思想和政治武器,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7](P277)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也必须大胆采用,如此,圆梦的中国才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以资本为轴心向“以人为本”转变,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合法性来源之一。为发展而发展,还是为人而发展,是是否坚持科学发展的试金石。毋庸讳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资本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货币——的代表,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的和无止境的欲望”[15](P297)。 而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26](P269)。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都是为了把广大劳苦大众从旧制度的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成功之处就在于这样的历史选择符合了人民的要求和历史的潮流,也是响应了“以人为本”的道义召唤。然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应当说这一点还做得远远不够,但是我们相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避免资本主义内在危机创设了优越的制度前提。

(三)正确认识资本逻辑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过渡性,将之还原为人的发展逻辑,引入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

首先,必须肯定资本将长期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发挥作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立足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如此才能脚踏实地地迈向现代化的光辉彼岸。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现代性的基因极为匮乏。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否定了资本主义, 但并未超越资本逻辑统治的全球化时代, 因此,它们仍然需要在资本逻辑中运行, 仍然需要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发展自身。事实上, “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早在形成资产阶级社会以前遥远的古代, 资本就开始了它的“太古形式”, 这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中国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要以雄厚的物质实力为基础,要圆中国梦,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肯定资本逻辑的正面价值。

其次,需要明确资本逻辑必将会伴随着“物的依赖性”社会的终结而成为历史。资本逻辑是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其运行的历史辩证逻辑必然和相应的社会形态密不可分。众所周知,马克思除了社会形态的“五分法”以外,还有“三分法”。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0]( P52)随着资本内在矛盾运动的纵深发展,随着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伴随着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产品经济最终取代商品经济,资本逻辑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制度和机制基础不复存在,资本逻辑也必然伴随“物的依赖性”社会的终结而成为历史。但是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现实的社会主义不是已经继承了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的成熟的社会主义,而是有着许多前资本主义因素的落后的社会主义,因而在现阶段必须承认和发挥资本逻辑的正面作用。

最后,科学地、历史地运用资本逻辑为实现中国梦服务。中国梦是复兴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梦,也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的梦。

传统发展观依靠GDP的数字宣示,充满着对自然界的技术殖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蔓延,导致生产难以为继。而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下发挥资本的作用只能导致经济悖论、生态悖论和人的发展悖论。资本主义制度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终究要走入历史。零增长的主张对于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更是荒诞不经。

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资本逻辑最终要让位于人的发展的逻辑。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优越性的深入充分的发挥,资本便愈加让位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逻辑,扬弃原先的所有制关系,在新的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实现人类的“诗意栖居”。

历史早就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历史的辩证法启示我们,市场经济和资本逻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实反复告诫我们:不要逾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召唤、历史的辩证法都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中国梦实现的有效且重要载体——资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1).

[2]习近平.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03-18(1).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第18 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鲁品越.深层生成论——自然科学的新哲学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导言[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18]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绛华

作者:李勇 吴大庆

第2篇:尊重劳动与实现中国梦的思考

摘要:劳动自古以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尊重劳动。尊重劳动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尊重劳动,辛勤劳动,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劳动 尊重劳动 中国梦 思考

尊重劳动是我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国情实际,深化对马克思关于劳动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尊重劳动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的创作性劳动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都应该得到承认、尊重和保护。尊重劳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马克思关于尊重劳动的理论及中国梦的解析

承认、肯定、重视和尊重劳动, 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题中之义。马克思认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各种劳动。劳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必须生产满足自身吃喝住用穿行等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就是进行劳动。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类生活。通过劳动要达到人幸福地生存和生活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是人的第一基本需要, 也是人的最大贡献。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类自己。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2010年张颐武教授曾在他的新浪博客中发表过两篇文章,题目是《守护“中国梦”的光芒》和《让“中国梦”超越“抱怨文化”》,张颐武教授在文章中阐释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核是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用凭借特殊的社会资源。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可以概括为“个人的奋斗”、“自我的实现”、“对未来怀有信心和希望”这三个元素。[1]“中国梦”是熔炼了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的梦想,成为一个共同的梦。在国家民族层面讲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个人层面来讲,是个人的奋斗,连接这两个层面的是社会的认同。“中国梦”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成长、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提供动力和基础,为“中国”这个共同体提供凝聚力。中国梦,中国情;行大道,重民生;利天下,世界福。我们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它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五千年的历史传承着一个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梦,也是华夏儿女的梦,是你的梦,是他的梦,是我们共同的梦。伟大时代给了我们追梦的机会,伟大国家给了我们做梦的平台,我们应该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为中国小康社会的建成,和谐社会的建构,美丽中国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争创中国时代的先锋。

2 尊重劳动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2.1 尊重劳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中国梦就是要让人民更加有尊严、更加富裕地生活,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劳动,尊重劳动从自身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党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一番”与两个“同步”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尊重劳动顺应党的十八大的时代要求,两个“翻一番”的提出表明我们党今后不会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更加重视劳动人民收入的提高,更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注重改善民生。两个“同步”表明尊重劳动,确保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实现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由劳动人民共享的愿景,为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城乡劳动人民收入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反映了我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理念。

2.2 尊重劳动——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支撑

2.2.1 尊重劳动靠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梦。中国梦是一个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承载着全中国劳动人民的希望和寄托,这个梦能否实现,与每个人、每个劳动者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和奋斗密切相关。全中国的劳动者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满怀信心地憧憬中国梦,靠诚实劳动、勤奋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投入到中国梦的实现征程中。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一个新征程,劳动人民需要以领跑者的步伐解读中国梦,以开拓者的佳绩共创中国梦,以创新者的姿态拥抱中国梦。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勤奋、求实、创新努力劳动,尊重劳动,在劳动中收获幸福的喜悦,实现幸福梦,共铸中国梦。

2.2.2 尊重劳动,以人为本,实现中国梦

尊重劳动建立在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基础之上,尊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坚持以人为本助力实现中国梦。中国工人和劳动群众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国创造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应当享有由他们创造的一切改革发展成果,共建中国梦中共享社会的福利。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以人为本,致力于提高广大劳动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劳动人民的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服务,让人民享受覆盖面更广,程度更深的医疗服务,享受更多的医疗改革的福利。医保梦保障劳动人民的生活,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质量,劳动人民安居乐业,感到幸福。实现中国劳动人民的医保梦,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中国劳动人民的医保梦也是人民的中国梦。

2.2.3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实现中国梦

劳动有两种类型,一是体力劳动,二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知识、文化的象征。尊重脑力劳动也就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到2020年中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2]这是我国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劳动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营造了艺术民主、学术民主的社会氛围,为我国劳动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尊重脑力劳动,尊重文化,文化创造源泉将涌流在劳动人民中,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强国梦,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2.4 尊重劳动,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中国梦

劳动是神圣的、伟大的,光荣的。尊重劳动不能成为空洞的口号。一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尊重劳动,要理论联系实际,客观上要求整个社会既要尊重劳动者劳动的辛勤付出,也要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保护劳动。中国人民尊重劳动的同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劳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学到一技之长和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锻炼体能,增强体魄,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强国梦。

2.2.5 尊重劳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现中国梦

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人民群众占绝大多数,解决好劳动人民群众的问题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尊重劳动,从实际出发,干部群众在劳动中融洽人民群众的感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倾听劳动人民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忧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鞭策人民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内化为自觉行动,是人民的“进军号”,激励中国人民在劳动中攻坚克难,用劳动创造实现民族的梦,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实现中国民生梦。

3 尊重劳动,成就中国梦

李大钊曾说过“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乐境可由劳动得来,苦境可由劳动解脱”。先哲以尊重劳动为乐,人生的至高追求和境界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尊重劳动,实干兴邦,共筑中国梦。

3.1 个人实干,托起中国梦

我党十八大明确指出“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个人的实干劳动,托起中国梦。时代先锋李新民让“铁人精神”走向世界,他的劳动事迹是老一代石油工人生命的延续,个人实干,尊重劳动,托起中国梦。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目标,也是个人的追求,是中国13亿人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每个人都有梦想,也许个人的梦想并不远大,也许更多地与自身的生存状况紧密相连,但所有为中国梦不懈奋斗、尽展其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人都应该是人才,都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个人实干,弘扬劳模精神,倡导尊重劳动,让劳动成为一种“时尚”,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关键是要努力奋发,个人实干,有所作为,托起中国梦。

3.2 社会环境攻坚战,践行中国梦

成就中国梦想,需要个人实干,也需要环境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贯彻落实了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凸显其本质和特点,顺应我国各民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保护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肩负国际责任。打造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版”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用 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来打好环境攻坚战,同心共筑中国梦,社会环境再谱新篇章。实现生态梦,提高劳动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增加劳动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践行中国梦。

3.3 国家统筹全局,引导中国梦

劳动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尊重劳动应当着力激发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要使广大劳动人民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奉献社会,国家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评选表彰劳模,让劳动人民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劳动人民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喝彩,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为劳动者实现劳动价值创造条件,为劳动者诚实劳动搭建平台。弘扬劳模精神是对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最大激励,是对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最好引领。国家对劳模精神的持久弘扬,激发劳动者热爱劳动的内驱力。要使劳动光荣、尊重劳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时尚和风气, 还应有国家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导向。我国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对诚实劳动的保护, 依法惩罚侵犯合法劳动和劳动者的非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尤其要保护好我国弱势劳动群体及其劳动权益, 制止某些掠夺农民工血汗钱的违法行为。国家用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中國,推动中国梦更好地实现。

3.4 全球合作创造美好,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也需要“中国梦”。“中国梦”能彰显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和悠久文明的梦,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的梦,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梦。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是建立在掠夺和侵犯别国利益的基础上,而是与全球合作,携手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创造美好,共享繁荣。复兴的中国是倡导全人类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是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利益、谋求本国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中国。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全球合作,互利共赢,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国家安全问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全球合作,实现和平发展强国梦。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的顽强奋斗、不懈努力,需要我们每个人尊重劳动、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尊重劳动,中国龙腾,中国圆梦,成就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丁小莺.《蜗居》和“中国梦”[D].北京大学,2011:7.

[2]十八大报告[DB/OL].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3]李力言.汇聚你我梦,成就“中国梦”[J].决策探索,2013,(3).

作者:曾娜 陆平 汤文辉

第3篇:论民生视域下中国梦的实现

[摘 要]民生,即有关国民生计和生活,生存和发展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从民生维度看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探讨民生。如此,民生的视域方能全面开阔,方能在历史、现实、未来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讨论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民生;中国梦;传统文化;历史唯物主义

[

习主席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早在上古时期,民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就已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朝代更迭和社会发展,民生观念逐渐浓厚起来。

(一)强调“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

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进一步论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都把人民放在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性位置。墨翟认为政权的倾覆不在于天命,“昔上世暴王……不知曰:‘我罢不肖,为政不善’”,而在于未能施行利于百姓的仁政,因失去民心而自取灭亡。虽然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都以巩固专制统治为最终目的,但也启示我们政权的稳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强调“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

春秋时期,如何问鼎中原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热议话题。在这一政治热潮中,“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五霸之一的晋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清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富国安民。“厚民性”即“厚生”,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即注重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状况。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坚实的物质保障,实现中国梦应当注重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受時代条件限制,传统文化“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局限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上,停留在“衣暖食足”的简单粗糙层面。

(三)对“精神民生”的关注

“厚生”有两种疏解:一种是“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侧重于物质方面;另一种是“财用足,礼让行”,涉及了精神方面。这说明传统民生思想既强调“物质民生”,也关注“精神民生”。当代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改善“精神民生”日益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但是,传统文化中人民被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两类,只有“劳心者”才能追求“精神民生”。这种对“精神民生”的关注带有浓厚的阶级歧视色彩。且墨家主张“非儒”、“非乐”,道家提倡“绝圣弃智”,从根本上否定了追求“精神民生”的必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

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思想传统,有十分珍贵的精神价值。

(一)对民生的关切贯穿马克思的生平

研究马克思主义对民生的关切,可以先从马克思的生平开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第一次直接表露出他关切民生的情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19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开始,他关切民生的意识更加成熟。恩格斯在他的墓前这样说道:“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从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对民生的关切早已内化为他全部理论的精神之中,为他的实践提供力量。在当代中国,不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实现中国梦,都需要传承这种精神。

(二)对民生的关切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民生的关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认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历史构成事实——满足“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和第三个历史构成事实——繁衍,同样是关乎民生的活动。正是从关切民生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出发,马克思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对民生的关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黑格尔偏离实际生活转而构建“绝对精神”的王国,把哲学导向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把哲学束缚在感性直观中,使哲学沦为一种抽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社会生活”可以理解为民生的另一种表达。正是在对“民生”的关切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旧哲学。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对民生的关切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之先导,政治批判集中阐发为“腐败且反对的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是民生困苦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也是出于对困苦民生的现实抗议。“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当国民经济学家把经济危机推脱到工人和农民的懒惰上时,马克思尖锐指出“工人和农民的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资本家的贪财欲”中,在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中生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如《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表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党的“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着眼点在于满足人民需要。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党的十七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目标来抓,实行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

三、实现中国梦的民生路径

回顾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生思想资源;着眼现实,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展望未来,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我们的新举措新路径。

(一)确立坚强的制度保障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具有约束力。在当代中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有力的保障。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法治建设还有一些问题,小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要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构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增强就业稳定性、和谐性;整合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正常调整机制、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等等。

(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良好的生態环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环境的空间载体。要根据我国国土空间特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谋划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污染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当前,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治不行、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坚决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系统,做到重点突出、重拳出击、重典治污、力求实效。

加快形成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社会所共享,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三)营造幸福的文化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既需要物质生活的满足,又需要文化生活的丰富。幸福感的提升,重点在于营造幸福的文化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实在提升幸福感的途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全民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参 考 文 献〕

〔1〕于慧颖.先秦诸子民生思想研究〔J〕.史学集刊,2011,(03).

〔2〕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6).

〔3〕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4〕陈宇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J〕.理论导刊,2014,(10).

〔责任编辑:张平凡〕

作者:周亦嘉

第4篇: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发言提纲

汽车12-2班向锐

题目: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主要内容:

一、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二、详细介绍三个路径的丰富含义 (1)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2)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 (3)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三、总结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中国力量在战争年代具体表现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力量,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的力量,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为奋勇拼搏、开拓创新的力量。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只有每个人都梦想成真,才能使中国梦变为现实。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来共同担当、共同努力。

第5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用劳动汗水浇灌中国梦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五一劳动节前夕,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既对劳动者们的问候,也引发了通过劳动实现中国梦的深刻思考。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人间万事出艰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民生凋敝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无数一贫如洗的家庭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现代化生活,说到底,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辛辛苦苦地干、扎扎实实地做,是用辛勤与汗水闯出了一个新天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这是千古不磨的真理。

今天,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劳动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今天的中国发展进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三个“劳动”,构成了我们以劳动筑梦、圆梦的力量支点。

所谓辛勤劳动,就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就是“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一勤天下无难事,人人都为梦想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梦就有了坚实根基。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脚踏实地、遵纪守法、社会和谐的劳动,这样的劳动最有质量,是真正的财富之源。所谓创造性劳动,就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于进取的劳动,从科技创新到制度设计再到工作中的每一个新点子,都有创造性的因子;从发展方式转型到破解改革难题,都需要用创造性劳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因而,创造性劳动是提升“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首先需要彰显崇尚劳动的主流价值,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好风气,让“劳动圆梦”成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信念。

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都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尤其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改变命运,这才能让亿万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用劳动的汗水共同浇灌中国梦,共同开

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6篇: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期望所在,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中国人民及全球华侨的共同愿望,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年的历史所趋,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要选择好正确的道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明确知道中国梦的意义所在,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应该肩负起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任。实现中国梦,中国将会在国际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到时候国富民强,科技发达,中国将重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永宣之治”等盛世景象!

关键词:中国梦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 ,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一、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理念。

2、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是、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振兴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成功之路,所以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当代国情的发展道路。他解决了13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使中国人民从那个贫困的年代中走了出来,使中国打开国门改革开放,国民GDP有了明显的提高,医疗事业也有了重大突破,航空航天事业从最初的零发展成国际上的前列,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等,各行各业都有显著的进展,这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海外各界人士和舆论认为,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而且还将鼓舞和激励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3]

在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像指南针,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使我们能昂首挺胸地走向小康社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中国精神:中国梦的深层底蕴。

“中国梦”不仅是物质之梦,也是精神之梦。培育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1、中国精神的实质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有了认识认同,我们才能更加自信、自觉、自强,努力建设强盛、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认真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利用人民的力量凝聚共识,使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汇聚成为一个时代的力量、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方向。

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精神的事实行动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经精神的主题,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如井冈山精神、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精神、黄继光精神、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如大庆油田的大庆精神、艰苦科研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华西村精神、飞翔外太空的载人航天精神、九八年的抗洪精神、香港澳门回归的特区精神、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铁路精神、四川的抗震救灾精神、独立自主拥有了GPS定位系统的科研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精神的内涵所在。

依靠中国精神,我们取得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依靠中国精神,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今天,世界局面的不稳定性,我们“众志成城”、“危中求进”、“化危为机”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中国精神成为应对世界不稳定危机的强大动力。

3、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

力量、使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凝聚成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能力。牢记中国的近代历史,发奋图强,大力在青年学子中宣传爱国精神,祖国的未来需要他们,只有广大人民都有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兴旺发达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新时代的要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鲜活力量。改革开放政策铸就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改革创新精神激发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冲破各种思想的羁绊和观念的枷锁,破解各种改革和发展难题,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广大青年学子中提倡改革创新,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国家的发展还的看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发展的快,国家就会强硬,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就强硬,而科技的创新还的靠学生的好好努力,学有所成,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只有拥有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称得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正是中国梦的深层底蕴。[5]

在未来道路上,中国精神就像一盏灯,引领中华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能汇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6]中国力量是指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广大人民群,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中国梦才具有牢靠的群众基础,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协力

历史告诉我们:当人民群众处在一盘散沙时是没力量的,只能任人宰割与奴役:只有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在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有如《团结就是力量》所唱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代中国,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蕴含这无穷的奋斗潜力和创造活力,是中国力量得以汇聚和生成的力量源泉。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充分重视每个人追逐梦想的权利、珍视每个人梦想成真的机会,

最带限度地动员全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充分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才能在追逐梦之路上始终拥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因此,中国力量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去凝聚。

3、中国共产党在凝聚中国力量中的领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一盘散沙的中国高度凝聚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为现了“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做出了巨大努力,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意识多样化和人民利益诉求多样化交织叠加,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这些都使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迫切需要一个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领导力量发挥利益整合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中国社会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正确把握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超越西方那种党派之争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在调整利益格局过程中能统筹兼顾个地区、个部门、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各民族、个党派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力量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用之不竭的力量将使中华民族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力量无限,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将会在中国新的领航者的领导下,脚步声声,铿锵有力。沿着中国道路,胸怀中国精神,坐拥中国力量,迈向新征程。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2]中国共产党章程

[3]北京日报

[4]中国共产党章程

[5]光明日报/2013年/9月/3日/第001版

[6]人民日报/2013/03/18,习近平,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7]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7篇: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路径

——“中国梦·法治路”系列述评之十四

十八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16字方针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新时代。

洛桑旦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西藏农奴社会走过来,亲历新中国的波折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谈及法治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时,他动情地说:“我们这代人的体会是,什么时候法治执行得好,国家就能发展富强;只有通过法治的保障,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如何实现中国梦?这需要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加快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但不管其中付出多少努力,正如洛桑旦巴们亲身经历得出的感悟——依法治国,走法治路,始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之保障,也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以法为刀到以法为魂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法治与人治是根本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

“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记载:“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只是这里的“法治”一词,仅仅是法律纪律的意思。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虽然强调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威地位,却将权力的至上性、唯一合法性赋予了君主,法律成了君主治理人民的工具。而法家所谓的“法治”,也是“君权至上”的“法治”,在实践中必然滑入专制和人治的行列。可以说,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相应地中国就有几千年的人治传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49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1954年宪法确立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为依法治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197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文革”教训,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重要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任务,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1982年宪法确立了法制的统一和权威。

1996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7年十五大报告中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从法制到法治,一字之差,极其鲜明地强调了法治价值的内涵,即尊重人民主权,保障公民权利。

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其实就是将法治推向政治领域,以法治的政治代替任意的政治,以法治的政治代替人治的政治。

201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一体建设”反映了对依法治国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法治建设总体思想。

回顾几千年来尤其是近六十年的治国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经历了从“以法为刀”到“以法为魂”的转变。在“以法为刀”的时代,法律仅仅是君主和少数特权阶级“治民之恶”的工具;而在“以法为魂”的时代,依法治国,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人民制定法律,无论什么人、什么阶层、什么政党,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无论谁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保障公民权利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一种治国原则体系和一种治国制度体系的总成,包含丰富的内容。在这一整套的庞大体系中,宪法至关重要。宪法是法治的标志,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就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法治国家,要看宪法是否得到切实的执行,公民权利是否得到切实的保障。

历史上的唐朝、明朝、清朝等朝代,虽然具备完善的法律,但当时的中国不能称之为法治国家。袁世凯、曹锟、段祺瑞时期也都有宪法,但当时的中国也不等于就是法治国家。究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没有宪法保障不了人权,或者虽有宪法但仅是纸面上保障人权,在社会生活中并未发挥作用。

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有很多,比如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建设,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而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权利的正当行使则是其根本的目的。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其他的目的也无法实现。 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改变了以往放在“国家机构”之后的惯例。虽然只是章节次序的调整,但它反映了法治国家一个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机构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前提。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一次重大发展。

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全面、协调发展。

以司法领域人权保障为例,自2004年底开始新一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和加强刑事司法中对人权的保障,如将死刑案件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改革监狱、看守所管理,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以及改革国家刑事赔偿制度等。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第2条,并通过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加以体现,实现了从“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的突破,极大提升了保障人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保证了宪法原则的贯彻落实。

2013年5月1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分别支付“浙江张氏叔侄冤案”当事人张辉、张高平国家赔偿金110万余元。这是张氏叔侄走向新生活、编织个人梦想的开始,也是中国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司法缩影。

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宪法和法律得不到切实有效的遵行,无异于一纸空文。 依法治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前,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征地拆迁往往没有依法进行,从而出现“暴力拆迁”等侵犯群众权益的现象;相关部门对食品药品质量监管不严格,导致毒奶粉、毒馒头、毒胶囊等“毒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或处罚力度不够,广西龙江河镉污染、潍坊地下排污等类似事件屡屡发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另一方面,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民事执行乱执行难、侦查机关在查处案件中非法取证、花钱减刑假释等在许多地方并非

个别情况。而在执法司法中,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已经损害到国家法治权威。

洞察国情、体察民意、直面问题之后如何回应?十八大的回答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16字方针确立了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新时代。

古有商鞅徙木立信,今有执法司法树威。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只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才能树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进而带动“全民守法”,让法治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明代张居正曾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何严格执法?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二是行政机关应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来从事行政行为,从事行政活动时必须严格依照实体法和程序法办事;三是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后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老子有言:“以正治国。”治国的正道在于公平正义。公正,也必然成为百姓对司法的核心要求。如何公正司法?在当下中国的政治环境下,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要加强司法人员的法治信仰和法律素养,在具体司法行动中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要推进司法权、检察权运行的规范化、公开化,完善司法公开制度;要依法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

中国梦是一个美好图景。法治将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只有推进依法治国,才能让我们的中国梦早日从图景走向现实!

第8篇:中国梦作文:逐梦的路径范文

逐梦的路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邱昆峰

2013 年 04 月 02 日 10:4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梦是什么? 之于个体,梦是一种追求,它始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落脚在个人价值与社 会利益的相得益彰;之于家庭,梦是一种憧憬,它起于对美丽生活的敬畏,落脚 在衣食住行与精神世界的幸福和谐;之于民族,梦是一种信仰,它源于几代人的 忠贞守候与不懈追逐,落脚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文明。 此时, 路, 逐梦之路, 就在脚下。 让我们这条逐梦之路一如既往的突破自我, 披荆斩棘;让我们在这条逐梦之路上昂首挺胸,奔向小康;让我们在这条逐梦之 路上阔步前行,实现复兴。这一路逐梦的风景,便是我们最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这条路,一走就是九十多年。曾经那筚路蓝缕的征程,如今早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民族复兴的前景也已更加光明。

我们,当代青年人,作为这一历史征程的受益者、经历者与见证者,是幸福的,不再有战火硝烟的洗礼,也不再有伤疤铭记的荣光。事实证明,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坚信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更应沿着中国梦开始的路径,砥砺前行、继续追逐。

追寻梦,时代的呐喊

“在那座寂静的渔村里,那位老人的誓言载入史册,

三十年的改革路,掀动澜与波。

党说,我们要富强的中国。”②

改革开放凝聚了一代共产党人的魄力与勇气,让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真正走向成熟,这宝贵的经验也极大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那时,艰难困苦的世代,那人,可亲可敬的开路人,在黑暗中,一路摸索,在泥泞里,一路蹒跚,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如一道道炫目的闪电,将复兴之路照得透亮。

站在当前,脚踩着已经拥有的变化,我们或许会有“本该如此”的感觉。然而当穿越时光隧道,回放前人走过的每一寸泥泞,倾听时代的每一声呐喊,用心感知其间的坎坷与艰难,就必定会为这样一个民族的砥砺成长而莫名唏嘘,也必然会为伟大祖国的巨大进步而倍感自豪。

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应该为这三十多年来所发生的一切而感动,不管有没有亲身经历,伴随这个过程的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三十多年就是弹指一挥,之于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梦想,亦不长久。然而,在这仍在持续的改革开放之路中,属于当代青年人的时代即将到来,属于这个时代的呐喊,你听到了吗?

梦成真,绽放的美丽

“在新时代的号角声里,那个庄重的承诺载入史册,

民主和谐的小康路,都是梦与歌。

党说,我们要美丽的中国。”③

“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成就中国梦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因为“美丽中国”之美,不仅包含了社会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更包括文化之美、人文之美、精神之美。这些外延和内涵的拓展与丰富,让中国梦显得更加丰满。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美梦成真时候的喜悦。更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这两个在中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目标的实现,距现在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的“翻两番”以及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可以说也已经触手可及。

如今的每一个青年人,在自己青壮年时期就可以见证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就能享受到全面小康的生活,这无疑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这一切,都与我们理想追求紧密相连,也和我们的前途命运利害攸关。因此,在逐渐绽放的美丽中国梦里,青年人更需要平和心态,提高自己的基层经验,通过脚踏实地的作为来展现青年的风采,体现青年的价值,从而让全社会形成一种正能量,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似乎是鲁迅先生的先知先觉,他所认定的这条国强民富之路让今天的我们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信不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当代青年无法去经历旧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艰难局面,也错过了新中国前30年的卧薪尝胆之路,但却共同见证着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共同缔造着13亿人民的中国梦。我们明白,“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逐梦之旅的重任即将落到自己的肩头,每个青年唯有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让我们的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闪出耀眼的光芒。

注:①②③均节选于诗歌《美丽中国说》,作者刘晓慧,中国矿业报。

第9篇: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思考

丁蒋平(计应1316036)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建成小康社会,走实现中国梦是必然的。 中国梦,是富强梦。中国在不断发展,在经济中,由经济大国发展成经济强国,逐步迈进小康社会,提出共同富裕; 在科技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都说明中国更加自信了,中国因底气而更加自信,因自信而更加强大。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里有三个目标、三个主体,形成了三层关系。就国家层面来说,具体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富裕与强大的统一,标志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是基于中华文明的古老传统而言的,也代表了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百年来的民族梦。中国梦是复兴梦,是中华文明的又一次辉煌,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这里的民族振兴也是实现民族梦,是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与弘扬,是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弥久而常新的强大生命力的见证。人民的幸福是中国梦的最根本的落脚点,这也意味着让人民分享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这三个目标中,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也是现实国家的总体愿景;民族振兴则是取宏观的历史长河的视角,是历史巨澜中的心灵回归与精神信仰的重振;人民的幸福才是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的一个总结。只有在有望实现梦想的时候才能够谈论梦想,这个梦是“理想”的另一种表述,是梦想成真之梦。按现有国际汇率计算,2020年左右,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有望达到或超过美国,并继续不断扩大所占世界经济份额的比重。这一事件看似平常,实际上标志着自鸦片战争以来180年,中国经济总量经历大幅度的下滑后,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应有地位,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地位相对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国力在全球的迅速崛起。中国梦实际上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民族之气,是众多志士仁人付出巨大牺牲所盼望已久的社会愿景。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发展阶段的自信判断,是对中国国力、实力和潜力的自信,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信。习总书记指出“必须要走中国道路,必须体现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最后归根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这三个“必须”指出了方向道路、精神动力和具体办法,并落实到行动主体。可以预言,中国传统文化将更加受到重视,党的建设将会更加重视纪律性,强调行动的一致性,尤其将会对党员干部加大权力约束。

中国梦的提出将大大凝聚人心,为开启新的建设高潮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可以统一认识,可以让社会各阶层具有“大局意识”,而不被各种杂音所

干扰。这不但是告诫全党,而且是教育人民,珍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埋头苦干,一心一意提高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等综合实力,不为国际国内不时泛起的各种杂音所干扰,也不轻易放弃业已正确的发展道路,不争一时之气,而要有长远眼光。新时期党员干部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危险,尤其以精神懈怠更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这既是对已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过高估计,失去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迷茫、信仰缺失的表现。中国梦旨在唤起整个中华民族的精气神,重铸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一个怀揣伟大梦想的民族,既不会为当前所取得小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未来道路上的曲折艰难而畏惧不前,而是信念坚定、目标远大,步履沉着有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迸发出持久的创造激情。这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上一篇:现代企业会计模拟实验下一篇:批改作文的几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