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习俗的司法适用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学界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就是国家制定法之外的习惯法。但是,人们并没有对民间习俗的司法适用问题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于是否能以及怎样能将风俗习惯引入司法裁判中,一直是个难题。因此,讨论风俗习惯的司法适用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在分析风俗习惯的含义、特征、功能、局限性的基础上,又对将风俗习惯引入司法实践的可行性以及其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只有将民间习俗引入到司法实践,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才会使得司法裁判的公信力不断得到增强。
关键词:民间习俗;司法适用;司法裁判
一、民间风俗的含义、特征、分类、功能
(一)民间习俗的含义
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会有相应的规则存在,它通过划定身份、分配资源、调整行为等方式去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矛盾,从而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能够有条不序的进行。我们现在所说的习俗是指人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的,产生于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即它是在历史上长期流传下来的,存在于某区域、并在一定条件下经常性的重复性的出现,一定社区内的社会主体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而享有的自己可以为或者不可为或者要求他人为或不为的权利与义务的总称。
(二)民间习俗的特征
1、习俗是信仰与道德的结合体。习俗虽然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但是不能说它没有强制力,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强制力。它的实施依赖于人们从良心、情感上对习俗的认同、尊重和遵守。当人们违反习俗规范时,他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批判。
2、习俗规范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民族习俗也产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适用于生活在该区域的全体成员,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是一种彼此都熟悉的本地化知识。一旦超出了该地域范围,则该习俗的效力将会得到减弱。
3、习俗规范具有反复适用性和稳定性。习俗规范所蕴含的生活逻辑和规范知识是人们所熟悉和共同认同的,蕴含着人们所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习俗规范是长期存在的,具有稳定性,也被乡民在生活中反复的实践与应用。
二、将民间习俗引入到司法适用中是具有合理的生存空间的
(一)从民间习俗的法律可行性上来看
1、民间习俗的司法适用具有明确的制定法依据。我国宪法和我国有关的部门法对风俗习惯的效力作出了规定。同时民间习俗的司法适用也有民法基本法律原则的支撑。我国民法明确的规定了公序良俗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守此原则。
2、制定法的不足也是民间习俗具有生存空间的重要原因。由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此就决定了制定法存在很多的错误和漏洞。面对法律的稳定性和法律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司法过程中,除了适用法律之外,还得运用民间习俗、道德等社会规范进行弥补。所以,制定法的不足和漏洞是民间习俗得以引入到司法适用中的重要原因。
(二)从民间习俗的实践基础上来看
民间习俗的司法适用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同是其具有生存空间的社会基础。社会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做法,表现为一种惯例和习惯。在法律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因为乡土农村仍然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制定法对农村的调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仍然存在着一个不同于正式制度所构想的乡土社会的秩序存在。在这个乡土社会中,制定法不一定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指南,也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正义的需求和评判。相反,作为民间的习俗规范,符合民众日常生活的逻辑,被民众所认可和接受,更能契合民众的需要。因此,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充分的引用民间习俗规范,能够更好的解决纠。
(三)从民间习俗存在的理论基础上来看
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官特别是基层法院的法官,虽然认识到习俗规范在司法适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司法裁判中却不敢引用。原因在于害怕因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而被上级法院驳回或改判。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此问题不被解决,民间习俗被引入司法适用将缺少必要的通道。事实上,民间习俗并不是被随便地被引用到司法适用中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的。比如,法律解释、利益的权衡等,这些方法的理论研究为民间习俗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提供了操作上的依据。
1、对案件自由裁量权的规范是民间习俗被引入到司法适用中的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法官是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但是这并不是就意味着法官可以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而是应该考虑各种因素,民间习俗就是其中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很多案件,法律是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官必须紧密结合民间习俗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在这一判决中,综合地考虑民间习俗,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兼顾法、理、情,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才能够被民众很好的接受和认可,也才会有很好的社会效果。
2.将合理的民间习俗规范的内容转换为法律形式是实现司法适用的重要途径。在司法实践中,很多的习俗是不能被直接运用到司法裁判中的,但是如果不运用的话又是不合理的。此时,有些法官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时候,我们应当试着将一些合理的习俗规范转换成法律规范的形式,此也是将民间习俗引用到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裁判时,可以将民间习俗与法律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作出的裁判更符合民意,从而解决纠纷,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民间习俗在司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
(一)民间习俗作为案件事实的证明要求
《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六十二条虽然规定了双方对于没有约定的事项可以按照交易习惯进行,但是在实践中用交易习惯对法律事实进行认定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涉及到风俗习惯作为证明对象时,举证责任的承担?该风俗习惯是否存在?在什么范围内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又有多少人认可?证据形式又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认为,在民事案件中,如果涉及到风俗习惯作为证明对象时,则必须要适用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这两个规则,由此才能判定风俗习惯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是善良的。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笔者认为,应当以法院依职权调查为原则,以当事人举证为例外。当事人提出存在某个风俗习惯时,法院就要依职权进行调查,调查不出的,由提出者承担举证不能的风险。
(二)民间习俗与法律在适用时发生冲突时的处理
1、法官应当将法律和其实际的社会效果结合起来。在民事审判中,法官既要重视法律效果,同时也要重视实际的社会效果。两者能兼顾是最好的一种状况,可是当两者不能兼顾时,是适用法律还是风俗习惯,是法官所面临的难题。这时候,就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了。所以,当某些习惯与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相违背时,法官就不得在案件判决时考虑此风俗习惯。
2、最高法院适时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除了《物权法》、《合同法》等法律规定了可以适用风俗习惯外,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适用风俗习惯时,法官是否可以直接适用风俗习惯作为判案依据?笔者认为,最高法院可以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适用习惯,但适用习惯可能更有利于作出合理的判决时,作出一些司法解释,将习惯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从而,给予司法以明确的指导,加强司法的适用。
参考文献:
[1] 梁治平.法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26.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1-211.
[3]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09-112.
[4] 何兵.现代社会额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40.
[5] 王泽鉴.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3-125.
[6]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22-25.
[7] 周永坤.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67-71.
[8] 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145-148.
[9] 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7-70.
[10]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8-101.
作者:崔玉霞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诗文角度对唐代民间体育习俗的主要项目、繁荣的原因及特点等进行了考证和研究,不仅清晰地体现了唐人的精神风貌,更为保存、研究唐代的体育文化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诗文体育习俗体育文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而强大的时代,政治鼎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问体育习俗更是丰富多彩。唐代的文人墨客从各个角度对民问体育习俗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捕述,再现了大唐民问体育的繁荣景象。本文拟从诗文角度对唐代民问体育习俗的主要项目、繁荣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为更好地研究唐代体育文化、展现唐人的精神风貌提供一些借鉴。
1 唐代民间体育习俗的主要项目
1.1角抵
唐代民问角抵活动盛行全同各地。如吴兴地区“七月中元节,俗好角力,相扑”(《吴兴杂录》);蜀中的民问的角抵活动从正月十五上元节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方罢,不但时问久长,而且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约至上元,会于学杜山前平原做场……或赢者,社出物赏之,采马拥之而去。观者如堵,巷无居人。(《角力记》)。同今天一样,当时一些身在异乡为官、为商、为师、为客的人们,于节日之际难忘家乡民俗,开展包括角抵在内的各种活动以解思乡情。如《酉阳杂俎》记载,荆州人郝维谅在外地教书,“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
1.2拔河
“晋绥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张悦《奉河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这首诗中所描述的就是具有庆丰收意义的拔河活动。《封氏闻见记》亦载:“今民则以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两勾齐相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唐玄宗曾解释拔河:“俗传此戏必致年丰”,并为拔河赋诗:“壮徒恒贾勇,拔距抵长河……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可见拔河在唐民问是很盛行的。
1.3竞渡 这项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大唐时期十分活跃。不但在端午节普遍举行,而且,江南风俗尤甚,“春中有竞渡之戏,万舟并进,以急趋进者为胜”(《旧唐书柳亚传》)。这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也是唐代文人讴歌的对象,诸如:“雷奔电逝三千儿,采舟画楫初射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李群玉《竞渡时在湖外偶成章》、《全唐诗》卷五六八)。张建封《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韩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等都是对竞渡活动热烈场面的真实描述。
1.4蹴鞠
蹴鞠这项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随着唐代制作技术的改进,由“军中常戏”普及到了民问,并成为民问节日风俗的组成部分。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全唐诗》卷一二五),诗句捕绘的是长安郊外体育活动的场景,说明蹴鞠已是寒食节民问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这个时期,蹴鞠活动形式多样,除两队角逐、竞争激烈的踢法及“白打场户”式的一般表演性踢法外,还有“一般场户”式踢法,从一人场至十人场不等,参赛人各自独踢,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变换花样。
1.5围棋
作为消闲斗胜,磨练性情、陶冶情操的围棋活动,唐代民问虽不如宫廷和文人开展普遍,但好尚者亦不乏其人。《旧唐书·王守澄转》载:“初元和中,守澄为徐州监军,遇冀城医人郑注……注敏悟过人,博通典艺,棋奕医卜,尤臻于妙,人问之者,无不欢然。”唐代同手王积薪,“每出游,必携围棋短具……道上虽遇匹夫,亦与对手”,就是广采民间围棋精华而成为“棋待诏”的。1.6 散乐百戏
散乐百戏包括戴竿、走绳、斛斗、旋盘、踢球、顶碗、角抵以及山车、旱船等,这些项目在民问也相当流行。唐代的散乐百戏活动之风更胜,其中尤以唐玄宗朝表现为甚,为省去征召的麻烦,皇城内广设教坊、戏场,以满足统治者娱乐的需要。此时的杂技表演难度已十分大,如绳技表演,表演者“自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望若飞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履而行从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六尺,或蹋肩蹋顶至三四重,既而翻身直倒至绳,还往曾无蹉跌”(《唐语林》)。“重肩接力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言史《观绳技》)。可谓对这惊险而美观的活动的描写。
2 唐代民间体育习俗繁荣的原因
2.1唐代帝王对体育活动的嗜好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喜爱体育活动的不少,但主要是观赏,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并不多见,这大概与帝王时时处处要显示自己的神圣与威严有关。而唐代帝王却大部分都直接参与体育活动,为唐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倡导作用。
围棋,是唐朝的很多皇帝很喜欢的体育活动。如开同皇帝李渊在《旧唐书·裴寂传》中说他“留守太原,与寂有旧,时加亲礼,每延至宴语,问以博弈,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对下棋痴迷如此。唐玄宗对围棋也备加厚爱,据《酉阳杂俎》记载:他常与著名棋王王积薪对局,但棋艺欠佳,“棋局毕,(被王积薪)悉持出。但棋艺的高低,并不标志他对围棋痴迷的深浅,安史之乱,唐玄宗在西逃途中也未曾忘记带上“棋待诏”。总之,唐代帝王参与体育活动带有普遍性,唐代的“棋待诏”、“打球供奉”等职业运动员的名称,就是适应这一情况而设置的。
角抵,是唐代宫廷的主要助兴娱乐项目之一,如《旧唐书·穆宗记》:穆宗即位,“丁亥,幸左神策军观角抵及杂戏,日昃而罢。”对这一活动十分着迷,白是凡三日一幸左右军及御辰晖、九仙等门,观角抵、杂戏。”为了迎合皇室娱乐的需要,唐廷中还设有专门的摔跤队,即“角抵之徒”。如蒙万赢就是在唐僖宗、唐昭宗年问被累累供奉、并获得“万赢”称号的角抵名家。
拔河,本来是民问的体育项目,但是唐代的帝王十分喜欢观看这项活动。有时让宫女比赛,有时则让臣下相斗,乐趣横生。如“景龙四年二月……庚戌,令中书门下五品以上,文武三品已上并诸学士白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两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自观之。”由于唐代宫廷拔河活动往往参加者众,围观者多,声势颇为浩大,场面也十分壮观,有时甚至被用作政治目的。如唐玄宗观看拔河比赛,有时“挽者至千余人,暄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封氏闻见记》)
尽管唐代后期的多数帝王因沉迷于体育游乐活动而荒废朝政,固然没什么可称道的,但他们积极投身于体育活动之中,无疑促进了民问体育的蓬勃兴起,使整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帝王对体育活动的倡导是唐朝民问体育活动得以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朝皇帝对体育的重视,是唐代民问体育之所以繁荣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2唐代文人对体育的热衷
唐代文人是这一时期较为活跃的阶层,他们不再像历代文人那样同守儒学礼仪的防线,而是对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充满了爱的激情,自然,唐代的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也闪现他们活跃的身影。
围棋具有文雅、技艺博深的特点,尤为唐代文人所瞩目。在他们看来,“闲时揪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他时谒帝铜龙水,便赌宣城太守无。”(温庭筠《观棋》)。能在竹林问、青山里、草坪上,置酒一壶,布棋一局,真似神仙过的日子,故大多数文人学士都醉心于这一活动,并且出了不少名手,如柳宗元、刘禹锡等。唐代的文学家、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的皮日休,也酷爱围棋,对围棋的起源进行了探讨:五代宋初的文学家徐铉吸取前人的成果,著《围棋义例》一书,全面阐述了围棋的战术方法,并将其归纳为三十二个术语:立、行、飞、尖、粘、干、绰、约、关、冲、虚、毅、扎、顶、捺、跷、门、断、打、点、征、辟、聚、劫、扑等,并对这些术语进行了解释。如“立,历也,沿边而下子者。日立,恐彼子有往来相冲之患也。”“冲,突也,直速子而入关,谓之冲。”这些术语有些至今仍在使用。可见围棋至唐代已十分成熟,对后世的围棋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唐代文人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 竞渡,这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也是,也是唐代文人的讴歌对象。如张悦《岳州观竞渡诗》描写了岳州(今岳阳)举行竞渡的景况:“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掉水华浮……并驰常诧速,并畏日光遒。”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是对当时体育活动的真实写照,有力地促进了民问体育活动的开展。
2.3唐代政治经济的繁荣
唐王朝建立后,统治者进一步完善了隋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使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史载唐太宗时“绢一匹易米一斗,至(贞观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玄宗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问米斗三钱……”(《新唐书·食货志》。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兴盛,产生了许多脱离农业生产的市民队伍,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有条件满足自己文娱生活的需要,遂成为唐代体育活动的重要参加者。城市的大量出现,也为唐代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永寿”(《南部新书》),这就是一种反映。这里的“戏”,其实即百戏,是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除宫廷和官僚府第外,社会上也有不少向群众表演各种杂技百戏的艺人,这也是唐代各地民问体育习俗的一种反映。社会政治的安定,人民生活的富足,为唐人广泛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促使民问体育活动日益活跃起来。
2.4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
《辞海》认为:所谓“开放”,即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唐代疆域辽阔、同势富强、恩加海内、威慑四方与数百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政治上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对周边邻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文化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尤以中、日两国问的体育交流最为典型,特别是在蹴鞠、围棋等方面。日本的蹴鞠,是从唐代引进的。据日本古代足球著作《游庭秘抄》引《口传集》说:“蹴鞠者,起白沧海万里之异域,遍于赤县九陌之皇城。”而另一部古代足球书《蹴鞠九十九箇条》则说得更明确:“蹴始于唐”。南日本古代的足球著作之多,也可见蹴鞠活动在日本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开展广泛的程度。围棋在隋以前已经传到日本,至唐代已有较大发展。日本遣唐使团中的不少学问僧都精于围棋。来唐后,常与唐朝高手对弈,以求提高技艺。日本的吉备真备就曾与唐朝的玄东对弈过,并把玄东的棋艺带回日本。频繁的交流,促进了日本围棋的发展。唐代体育对高丽、新罗、百济也有不小的影响。它们同日本一样曾多次派使节或留学生、僧人赴唐朝贡或学习,吸收了不少的唐代体育文化。如《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丽人“好围棋投壶之戏,人能蹴鞠”。在对周边同家产生影响的同时,唐朝也在不断吸收外来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同家的体育项目日益丰富起来。如足球虽系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但一直未为女子涉足。唐代女子蹴鞠之所以开展普遍,是受突厥“男子好樗蒲,女子好蹴鞠”(《隋书·突厥传》)之风的影响所致。唐朝的繁荣与富强,使其能与恢弘的气魄与博大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并输出大同的文化,体育文化的频繁交流不仅丰富了唐朝民问体育习俗的内容,而且使唐固有的体育习俗在异域也大放光彩。
3 唐代民间体育习俗的特点
3.1参与人数广泛,规模大,普及到社会各阶层
唐朝的民间体育体育活动开展的空前的广泛,遍及全同各地,无论是经济繁荣的城市,还是相对落后贫穷的乡村,体育项目多样,整个社会的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无论是皇宫相府、高官贵族,还是商贾布衣、平民百姓都特别喜爱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很多妇女也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这在中同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正是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得各种体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唐代能够得到很好的普及。
3.2竞技性体育项目为主
唐代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很多,如摔跤、蹴鞠、打猎、马球、拔河、赛舟等,要求参加者不但具备强健的体魄,还应具有矫健的身手和敏捷的反映。摔跤,唐代称为“角斛”。徒手搏斗,历来是步兵训练的重要项目,后来与北方摔跤相融合,就增添了不少精彩与热烈之处,甚至成为宫内御宴不可缺少的娱乐表演节目。因此,唐代的宫内常备有摔跤力士,专供皇上欣赏娱乐;射猎,是唐代帝王酷好的体育运动。唐高祖李渊便举行了六次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唐太宗李世民甚至一年举行两次,或一个月内举行两次狩猎。例如,贞观四年(630年)十月“辛丑,校猎于贵泉谷。甲辰,校猎于鱼龙川”。义如,贞观十六年(642年),校猎于岐山(今陕西岐山东北);十二月,校猎于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
3.3体育习俗节日化,定期开展
唐代有端午、人日、上元节、寒食节、元日、立春、晦日、上巳、重阳、七夕、冬至、中和节、道教三元节、清明等节日,人们庆祝节日的同时,往往有欢庆的活动,其中就常有体育活动,且随着节日风俗定期开展。如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在唐代已形成固定的风俗,每年都要举办规模庞大的赛舟比赛;人日登高;上元节观灯、夜游、踏歌,歌舞不缀,通宵达旦,甚至于倾城出动;寒食节步打球和荡秋千等。
总之,唐代繁荣的民问体育习俗鲜明而集中的体现了唐人热爱生活、豪迈乐观、快意人生的处世态度。因此,从诗文角度对唐朝民问体育习俗的繁荣原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本身的体育文化的发展。唐代的民问体育习俗的诗文作品,实际上承载了唐朝的深厚文化和民俗风情,体现了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变迁。
参考文献:
[1]于俊利.从诗文看唐代的节日体育习俗[J]..体育文化导刊,2013(1):131-138.
[2]张泽咸.唐代的节日[J]..文史,1993( 37):65-92.
[3]潘孝伟. 唐代体育[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142 -144.
[4]黄伟,卢鹰.中同古代体育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5]关文明. 体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2 -114.
[6]张宝强.唐代诗人笔下的寒食节体育活动[J].体育科学,2012(5):92-96.
[7]李国华.中华古典体育文献集萃[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8]黄美琼.唐代体育诗歌特点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2(3):23-26.
Analysis of Folk Sports Customs Prosperity in Tang Dynasty from View of Poetry
Gu Jinbo
Key words: Poetry Sports practice Sports culture
作者:谷金波
摘 要:民间文化是古老的传统,亦是追随时代的楷模。因为无论在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它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民间信仰习俗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最有意义的习俗文化之一,它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的初级阶段。淮河流域的民间信仰习俗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淮河绚烂文化中具有浓厚色彩的一笔。在此通过对于淮河流域中涉及的庙会、祭祀、节日等民俗信仰中的音乐文化做研究,找出其地域的特征性、差异性和趋同性,并为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的民间习俗和仪式音乐打下前期的基础。
关键词:淮河流域;庙会;祭祀;节日;音乐文化
淮河流域地大物博,它覆盖了安徽、山东、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因此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信仰习俗文化。在各种习俗文化的表达形式中,乐器、舞蹈等音乐形式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音乐文化是民间习俗传达的精髓,也是我们研究淮河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淮河流域所经的省份不同,也具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音乐文化习俗,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等方面各有特色。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淮河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从庙会习俗、祭祀习俗、节日习俗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信仰文化中的音乐体现做研究。
一、淮河流域民间庙会习俗中的音乐文化
“庙会”是中国民间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无论在哪个省份,哪个民族,都有具有当地特色的庙会,内容与形式也不尽相同,都是体现民俗文化的集娱乐、文化、交易等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庙会在各地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在很多地方称为“庙市”“节场”等,或者小型庙会称为“赶集”,这些词汇承载了多少人儿时的记忆。
(一)安徽怀远涂山庙会中的音乐文化体现
位于蚌埠市怀远县的涂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山。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蚌埠位于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上,因此它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和文化的推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涂山作为代表性的名山,在历史上曾被多次记载,如《左传》《史记》等。传说中4000年前,以涂山为中心的淮河中游广大区域都属于涂山氏国的管辖范围之内。夏朝的部落首领大禹奉命到涂山治理水域的这段历史是涂山最具光彩的一页。今天的涂山,也在涂山文化和大禹治水文化的影响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得风生水起,更具魅力。涂山庙会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形成的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文化娱乐和物品交易于一体的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到了庙会的日子,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不远百里来参加大禹治水的盛会。
祭祀当天,社会各界的人士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有次序的列队入场,祭祀前的9秒钟肃立象征着禹定九州。鸣钟13声,代表13亿中国人民。然后全体成员面对涂山禹王宫行礼,以表达敬意。如图1和图2为祭祀现场的各种节目,形式多样化,规模较大,彰显了人们对于大禹的敬重。在民间,通常将历史上具有丰功伟绩的名人敬奉为神,而大禹就是其中的一位。人们将内心的敬仰通过歌舞、表演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而这些花鼓灯、高跷、器乐表演等民间艺术也借此得到了更好的继承和宣扬。
(二)山东曲阜祭孔庙会中的音乐文化体现
曲阜市是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文化名城。在曲阜市东南方有一尼山,为孔子的降生之地。山上有尼山孔庙,尼山神寺和尼山书院。山下有智源溪,寓意为智慧之源。每年的孔子诞辰日有庙会,尼山景区祭孔大典和庙会是曲阜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庙会中不仅有捏面人、吹糖人等当地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展演,还有很多情景剧演出。
据记载早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朝廷便规定了祭孔的活动,在大典中还设有古典的乐舞,场面非常隆重,其规模也在全国之首。祭孔活动中的乐歌、乐章以颂扬孔子的功德为主,歌词振奋人心,感动神灵。根据《中华庙会事典》记载,古代祭孔的典礼共有6个程序,其中,三献礼为重要内容,伴有祭祀的舞蹈,共分为3部分:初献、亚献、终献。以体现孔子的礼乐标准和道德观念为基础,以歌词的字形字义赋予象征的舞蹈语言。孔庙祭祀所有的乐器种类很多,有编钟、古琴、古瑟、笙、龙笛等,还有古代八音之器,以歌伴舞的形式形成恢宏的气势。今天的祭孔庙会也始终贯穿着音乐的氛围,形式更加多样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浩大的艺术表演形式,如图3为大典中的各种仪式形式。
(三)河南淮阳太昊庙会中的音乐文化体现
太昊陵庙会是当地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人称作人祖庙。它的声势浩大、持续时间之长都是中原地区所独有的。庙会寄托了广大劳动人民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太昊陵庙会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汉武帝曾自称受到人祖伏羲的保护而得到了皇帝的位置。明太祖也说自己受伏羲的庇佑而得天下。今天的太昊陵庙会,规模更加庞大,来此朝圣的人们已经不限于当地居民,而是來自全国各地。庙会期间,每天的人流量可达20多万人,多则40多万人。庙会中除了基本的祭拜、贸易,最具特色的应数各种各样的民俗娱乐活动。其中以杂耍表演居多。旱船、舞狮子、龙灯等应有尽有,其热闹程度不亚于传统的春节等节日。其中,担花篮是比较有代表性,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舞蹈形式。在古代用来祭奠祖先,取悦神灵。在庙会持续的一个月,每天都会有经挑班子在太昊陵前载歌载舞,吸引着大量前来进香的男女老少。
经挑舞一般由4个人组成一个班,其中1个人打着竹板,边说边唱,另外三个人挑着花篮。共有3副担子,6种样式的花篮,舞蹈与说唱结合。舞者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和大腰裤,扎着裹腿,脚穿黑色的绣花鞋,头上也带着黑色的包头。舞者大多由老年妇女组成。担花篮的舞蹈者舞蹈的一些动作和唱词也跟伏羲女娲有关,汉代画像石中人首龙身的伏羲女娲下部交尾的图像,来源于原始的祭祖舞蹈如图4。
(四)开封相国寺庙会中的音乐文化体现
开封相国寺,原名叫建国寺,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得到皇家的尊崇,在经过多次扩建后,达到了鼎盛的时期,为当时的皇家寺院之一。可见其无论在规模还是布设上都算得上乘。后来相国寺经历了几次浩劫,被毁掉了不少,又重修了几次。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建筑都有了修补的痕迹。规模也不及从前。纵然历史会留有很多遗憾,但是作为曾红极一时的代表性皇家寺院它的寺院音乐还是比较典型的。
相国寺庙会是源于佛教祭祀的庙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这三个日子举行。相国寺的位置位于战国为公子信陵君的故宅,每年的庙会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许愿、还愿、祈福,最有特色的数由乐僧演奏的寺院音乐。几百名僧人集体演奏,气势宏大。其中演出的寺院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是我国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寺院音乐大家并不陌生,前些年比较流行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悲咒》等等,不光在寺院传播,也深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此外还有杂技、舞狮子、大鼓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二、淮河流域民间祭祀习俗中的音乐文化
民间祭祀习俗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各类食物,水果等敬献给神灵等,以求得保佑和赐福。这类仪式一般有巫师、祭司或者家族长,家里的长辈们主持,也可以由本人进行祭祀。关于祭祀的最早记载,是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现代的人们仍然保持着祭祀的习惯,尤其是在农村,老人们还会在一定的日子里进行祭拜,求得心灵的安慰和余生的幸福平安。人们认为神灵是与人类共存在不同的世界里,也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所以通过祭祀的形式提供给已故的亲友他们所需的东西。祭祀用品也越来越丰富,由最初的以纸币为主扩展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享用的各类服饰、物品以及各类交通工具都有了冥间所用的类型。祭品在祭拜之后可以继续食用,除了祭品还有上香、祈祷等仪式。
(一)淮河流域民间求雨习俗中的音乐文化体现
对于天气的恶劣,自古至今都有与此相关的一些习俗。依稀记得小时候下冰雹的天气,有老人将家里的菜刀等工具拿到院子里,摆放在地上,进行一系列的祈求仪式。这类仪式在淮河流域也非常盛行。例如位于淮河寿县的正阳关镇,比较典型。因为在历史上,这个地段是非常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洪涝灾害、旱灾时有发生。因此求雨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求雨的活动开始时,成群结队的孩童光着身子,用板子抬着泥龙,跟随在后面的孩子们手上拿着柳树枝条,一路上唱着与麦收相关的童谣,一直走到淮河边上的大王庙。根据程序将泥龙头下水,龙尾露出水面。做上标记,以备以后观测水位用。若是旱情解除了,还会进行还愿仪式。这种求雨时孩童歌唱的民谣就是祭祀习俗中音乐文化的一种体现。当然淮河流域地域广阔,在各个小地方求雨时祭拜的神灵也各不相同。也有祭拜关老爷的,认为他忠义双全会帮助人们解除旱情,因此在民间关老爷也属于求雨神灵之一。
(二)淮河流域的民间祭灶习俗中的音乐文化体现
祭灶风俗可谓是在中华大地上盛行范围较广的一类习俗。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俗称“小年”的这一天也是人们在春节前最重视的节日了。在民间,往往在这一天给孩童剃头,有着吉祥的寓意。小年也有除尘的习俗,但更重要的是祭灶。摆好祭品,唱着祭灶的歌谣,传说中灶王爷要在这一天上天回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所以要用好吃的“贿赂”他,让他不说坏话只说好话。各地祭灶的歌谣内容不尽相同,却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小时候在家里张贴的薄薄纸张的灶王爷画像如今已经不多见了,那却是留在我们童年记忆里家乡的一个剪影。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民俗文化的根源性和流传力。来源于生活的则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人心。
三、淮河流域传统节日习俗中的音乐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最为尊崇的节日,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信仰。我们在新年放鞭炮、在元宵节打灯笼,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一切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表达信仰的一种途径。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体现的形式慢慢地减弱了,但是在人们心里的热忱远没有消失,那是中华儿女骨血里流淌的不灭的情怀。淮河流域作为中华大地的代表之一,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尤其是其中音乐文化元素的贯穿更是整个节日仪式中的点睛之笔。下面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为例讲解。
(一)淮河流域春节中的音乐文化体现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管时代如何变换,仍然改变不了我们对于春节的执念:回家、拜年、探亲访友、看春晚、放鞭炮、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是全民族的信仰,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团圆的梦想,是各种传统节日中音乐元素体现最为全面的节日了。各地的文化展演必不可少,都会将各自看家的本领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如花鼓灯、太和清音、泗州戏等。
花鼓灯在淮河流域多个地区都有,非常具有代表性。太和清音历史悠久,在清代中叶流传到了太和地区,它的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动人,婉转柔和,给人美好的享受。每逢节日、婚礼等喜事时,会集中演唱,演唱者圍坐在一起,各自拿着乐器,边弹边唱,自娱自乐,展现浓浓的节日气氛,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曲艺,还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是安徽省宿州和蚌埠传统的戏剧形式,流行于淮河两岸,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泗州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内涵,优美动听,唱响了淮河两岸和大江南北,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每逢春节等节日,这些各地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就是大显身手,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近几年随着环保力度的增大,鞭炮禁放,少了一些节日的气氛。可国人仍然能兄各种艺术形式中充分体验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二)阜阳地区元宵节灯会中的音乐文化
灯会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在明代比较盛行。宋代诗人欧阳修曾在颍州太守,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用来抒发元宵节时的情怀。说明在宋代阜阳地区的灯会已经很盛行了。在灯会上,人们不仅会把自己制作的各种花灯挂在自家门前,还会唱大戏。大戏便是元宵灯会代表的音乐形式之一。
阜阳属于皖北地区,阜阳灯会中的节目形式多样化,各地有不同的代表。如临泉的抬阁、肘阁属于民间舞蹈的范畴,盛行于明朝,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肘阁传统的节目有《天女散花》《秦香莲》等,抬阁的代表性节目有《游西湖》《回荆州》等。更有被封为“东方芭蕾”的颍上花鼓灯,男女老少齐上场,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气氛,如图5是阜阳花鼓灯的表演。花鼓灯是以舞蹈、锣鼓、灯歌形结合的艺术形式,有双人舞、集体舞,表现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思想情感。唱腔高昂,旋律欢畅,节奏有力,情感奔放,强烈地表达了阜阳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执着与向往。
(三)蚌埠地区端午节中的音乐文化
蚌埠地处淮河流域,皖北地区,是一个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城市,同时也是以“花鼓灯”艺术闻名的地区,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自然也少补了花鼓灯的捧场。蚌埠各单位曾多次组织端午节大型花鼓灯展演活动。既庆祝了节日也宣传了文化。端午节在今天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更成为人们抒发感情,宣传传统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在吃粽子,赛龙舟之余,也享受了更多的节日气氛。这种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为依托,充分发展文化艺术等活動的方式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什么样的形式,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节日的初衷。使传统节日变了味道,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古老的音乐形式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原始人在狩猎、采集时,在庆祝狂欢时已经有了基本的舞蹈形式。如发掘出的“舞蹈纹彩陶盆”就描绘了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当时的舞蹈多跟神灵崇拜相关,同时也是远古人类在缺乏语言能力的状态下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今天,在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洗礼,这些音乐的形式已经和民俗文化不可分割,成为民俗信仰表达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和力量。淮河流域跨经几大省份,且处于南北交界的典型区域,也是民俗文化多样化的集中地。对于淮河流域民俗信仰中音乐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也为广大民众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重审音乐的广度和宽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张秉政,李华锡.隋唐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特点[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2〕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州大地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1.
〔3〕石靓艳.郏县大铜器的文化内涵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
〔4〕李璐彤.论仪式音乐在丧葬礼俗活动中的功能体系——以杨小班鼓吹乐棚为例[J].当代音乐,2017:17.
〔5〕徐烨.荆州民间“上皇会”仪式音乐考察研究[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02).
〔6〕邹允.少数民族仪式音乐中的文化、权利和秩序[J].贵州民族研究,2016(01).
〔7〕唐静.萨满仪式音乐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7(04).
〔8〕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音乐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36.
(责任编辑 徐阳)
A Study of the Music Culture in the Folk Beliefs and Customs of the Huai River Valley
LI Wen-zheng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Bengbu 236041, China)
作者:李文正
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寒露节气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寒露节气传统习俗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菊花
饮菊花酒
习俗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赏菊花
每个季节都在寻找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始黄华。”其中“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
登高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了。
寒露秋边钓
寒露时节是钓鱼的好时节,因为,进入“白露”以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喜爱的温度。此时,饱受了盛夏苦日的鱼儿又开始活跃起来, 四处游弋觅食。尤其在“寒露”,“霜降”节气的晚秋,鱼儿为填肚越冬要贮存食料就显得更加馋嘴贪吃,易上钩、易钓获。钓者须把握住这一大好时机。
寒露节气的民间习俗
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登高习俗
寒露登高寒露,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中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
饮食习俗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寒露节气为啥不可以露脚
白露身不露,是提醒大家早、晚需要穿长袖衣服了。而过了寒露时节,露水增多,气温越来越低。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专家表示,此时寒气逼人,一定要注意身体,特别是脚的保暖。
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特别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
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睡前还可用热水泡脚。
寒露节气民间传统习俗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秋分象征秋季丰收寓意,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秋分节气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秋分节气传统习俗
祭月节
在上古时期,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中国传统的祭月,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
吃秋菜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不成想这句小品台词还有据可循。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沾鹊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节气的寓意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
秋分农事安排
秋分后,棉吐絮。烟叶黄,正是收获的时节,广大农村进人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阶段。
“三秋”大忙贵在一个“‘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对双晚稻开花结实的危害比较严重,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秋分节气民间传统习俗2021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相逢祥瑞降。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高气爽喜洋洋。金菊飘香,归雁成行,健康喜乐福绵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民间传统习俗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重阳糕:此糕也称菊糕、花糕、五色糕,是一种非常松软类的糕点。因重阳糕的“糕”与“高”同义,所以人们就以重阳糕来代替无法登高的遗憾,这也渐渐成了重阳节的食俗之一。
菊花酒:菊花是重阳时节开得最绚烂的花,赏菊花也是重阳习俗之一,而且重阳节乃是九月初九,九九等同久久,亦与“酒”同音,所以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食俗。
羊肉面:不得不说,重阳节食俗很重寓意,羊肉面的“羊”就是与重阳的“阳”谐音,所以成了重阳的食俗,且面一定得是白面,因为白添一笔为百,百减一笔乃九九,既应了九九重阳,又有长命百岁之意。
螃蟹:重阳吃螃蟹是最好的时节,这时螃蟹又大又肥美,而且肉质细腻,富含高蛋白,可以有效补充多种氨基酸。重阳吃螃蟹自是要吃母蟹,母蟹蟹黄很多,肉多味鲜,想想都要流出口水来了。
糍粑:糍粑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糕点,软糯香甜,当做好出锅后沾上芝麻和白糖一起吃,别提是有多美味了,而且糍粑除了做成糯糯的团子,还能炸成“油糍粑”,油糍粑有着金黄色的面貌,酥脆的表层和柔软的内心,吃上一口满嘴留香,可谓重阳佳节一道必备食品。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1、宅基选择方面
濮阳人民传统,宅基总布局多以南北长12步,东西宽8步(每步5英尺),计0.4亩的长方形为最佳,这样适合于建造传统的以北屋为上房的四合院,当地也有东西长而南北宽者,更有大于0.4亩的。另外,本地历来保持黄河流域择高而居的习惯,即使无水患之虞,也总要把宅基垫得高些。庭院格局方面,濮阳地区的四合院有别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最大的特点是配房前墙与上房的两上墙对齐,院落四四方方,宽敞明亮,濮阳的四合院是高墙窄院式的,庭院幽雅。上房(多为北屋)立于配房,且配房山墙遮住上房东西两窗;上房对面的下房(即南屋)与上房等高常为两间一过厅(大门)。
近年来,这种四合院已渐不适应现代家庭的居住而被打破,改为精修上房,仅盖一边配房或下房,这样庭院显得宽敞明亮。
房屋分配方面:上房为家长或老人住处,靠山墙一间为卧室,中间为客厅。配房为子女住室。
濮阳岁时节日
濮阳境内传统岁时节日繁多,几乎一年中每个月份(农历)都有传统节日,粗略计算不下二十个,现举较为重要的介绍一下:
①、春节
“春节”俗称“年下”,是当地民间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一年的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开始到第二年的正月十六结束,共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又包括众多的节日。计有:
·腊八(腊月初八) 民谚:“腊八祭灶,年下来到”,故腊八又有“小年”之称。这一节日的标志是食用“腊八粥”(早饭)。此粥以小米为主料,加红枣、花生、绿豆、豇豆等八种原料细煮而成,香甜可口。食用前还要将粥抹于各种果树上,希望来年果实累累。腊八虽规模不大,但为一喜庆节日。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民谚:“二十三,祭灶官。”传说这天晚上灶君要升天向玉皇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用“祭灶糖”(一种特制糖)为他践行,带有贿赂性质,希望他上天说好话。同时,人们在这一天要换上新的灶君像,像两旁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定”,横批“一家之主”。
·除夕(腊月三十日),俗称“年三十”。这一天人们进行贴对联、请灵(从祖茔请回列祖列宗魂灵供祭,直到正月十六送回)、烧大红草、发压岁钱、守岁、辞岁、撤岁、上供等系列活动。
·年初一(正月初一日)这是春节的主体节日,这天,人们供祭神灵、祖宗,之后男女老少衣着一新,大年初一,河南人鸡鸣即起,穿着新衣,竞相燃放鞭炮。河南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而后,煮好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讳诸多,如扫地、倒垃圾、动剪刀、大声喧哗等都视为不吉利之举。首先谒拜家长,其次向街坊邻里拜年贺节。
·串亲戚 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带礼品来来往往串亲戚,有的甚至串到初
七、初八。
·破五(正月初五日) 从初一到这一天,人们一般不大干活,五天之内不蒸新馍,妇女不用剪刀以免破财;初六日以后,方可动手干活。
·
②、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节”,古时的中和节。因其在惊蜇前后,万物复苏,故有龙抬头之说。人们供奉龙王,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晚上儿童击瓦唱谣:“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
③、清明节 多在阳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初。由古时寒食节演变而来,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下令一日停火以哀悼介子推之事。这天人们上坟扫祭。濮阳过清明节,人们多折柳插于门口,此俗起源于唐高宗三月三日祓(fǘ)禊(xì)(古代春秋、扫除,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以清除不祥的祭祀)渭阳,赏赐群臣柳圈各一之事。实际上,清明节、寒食节、三月三相近,百姓合而为一以度之。
⑤、六月初一 濮阳俗称“小年下”,取一年过半之意,夏粮入囤,秋忙未至,故聊庆丰收,包饺子、炸油条以改善生活。
⑨、十月一(十月初一)俗称“鬼节”,每至此日,人们总要上坟化纸扫祭。
⑩、冬至 当地多称“冬下”,为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十一日。这天人们多吃饺子,新婚妇女要由娘家返回婆家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起居
早起开门,有土谚“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黎明即起是本地习惯。早起先开门是规矩。若开门晚会被别人视为懒汉。起身后,男人外出做活,妇女老人在家“打杂儿”,晚上关门,为防盗贼,天黑人定后,人们总把大门插好,俗谓“上门”。睡觉之前,卧室也要“上门”。夜不聚众,旧时,一般不在夜间串门,女子更是不许。解放后此俗被打破,但仍部分地保留在农村某些地方。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服饰
首先是发型,民国时期,成年男子去掉了前清时的大辫子,官场人物多留大背头,俗称“洋头”,农村男子则多剃光头,婚后妇女前留“留海儿”,两旁留两绺头发齐腮,其余头发梳于脑后为脑后髻。小女孩则沿用旧俗。不剪发,前有“留海儿”,脑后扎一长长的独辫。男孩则多在头的前上方留一片头发,共余剃光。1960年后,男子兴短发平头、分头、大背头,农村老汉仍留光头。青年女子多留长、短辫及短发头;已婚妇女为剪发头,老年妇女仍旧为脑后髻。近几年来,多从新尚,成年男女多整流行发式。冠戴方面,民国时期小男孩春秋季串亲戚、节日戴“公子帽”(俗又称“生子帽”),冬季戴虎头帽。女子多扎头巾。成年男子戴独盖夹帽,俗称“兵帽”。老年妇女则戴两边齐耳、前齐眉、后露髻的黑夹帽。1960年后,农村男子毛巾裹头盛行,并以毛巾的顶式和颜色分别老少。近些年冠戴多从时尚。服装方面,民国时期,富贵人家男子多着“长袍马褂”,贫苦人家男子冬穿对襟小袄,春秋差汗褂、长裤。好均着大襟大腰式的褂裤。鞋袜方面,解放前,平民穿“两道眉”鞋为常。新婚男子,鞋上还有妻子精心制做的“云子钩”(状如钩云的图案)。冬天穿黑色粗布做的骆驼鞍状的棉鞋,俗称“骆驼鞍”。成年女子由于裹足,多穿前头尖的“一马光”鞋,有的上面绣花,称绣花鞋。小儿生下所第穿一双鞋做成猫头状,前部有眼有眉,故又称“眉眼鞋”。这种习俗至今还保留在农村。解放前,男袜多为布袜,这种袜筒和底分开做,袜底厚实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丧俗
濮阳境内丧俗,大抵沿用旧俗,旧丧俗形式繁琐,现抽其要简述如下:
·咽气
亡者断气,家人即将备好寿衣速易其身。富者以绫绸之衣十余件,贫者以布衣五七件,在官者则用礼服,如品级高者,著朝冠朝服,女则凤冠霞帔。易衣后,亡者面覆白布或白纸,脚系麻绳。事了,就床前烧倒头纸,全家举哀,号啕大哭。邻人闻讯,皆以灶灰围门,以防新魂入室。如系青壮年暴死,家人则登屋垣,哀呼“××回家”,谓之“叫魂”。
·讣告
讣告亦曰“讣文”、“讣闻”,俗曰“报丧”。即将亡者名字、年庚、身份、绝气、下葬之日时俱告亲友,以便前来吊唁者作好准备。讣告一般由死者亲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现农村多以口述,不具文字。
·入殓
殁后始殓于床,继殓于棺。入棺时,长子捧头,旁人偕抬,放入中堂棺内,面向上,四肢顺直,谓之“寿终正寝”。棺内备有黄土、纸卷、褥被、鸡鸣枕之属。入殓后盖棺留口,谓之“小殓”。此后,寝门搭灵棚,柩前垂竹帘,左右列围屏,楹上书挽联,檐挂白绣球。高悬“招魂幡”。置供桌,设飨祭,竖灵牌。棺前放常明灯,孝子易凶服,男左女右,焚箔烧纸,陪灵恸哭,昼夜不绝声。
·糊纸货
纸货多寡,则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要糊棺罩、主楼、四面房、轿车马、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女死增糊金桥银桥。现多以花圈代之。罗列灵前,进诸者顿有肃穆悲戚之感。
·送盘缠
送盘缠即路费,有曰“送饭”。迷信传说,人死不能即达闫王殿所,需暂住本坊土地庙内,三日内方由土地伴魂起程。因路途遥远,须经格针窝、野狗村、狼牙山等险关恶店。故在亡后二三日夜晚,家人著孝衣哭祭土地庙前,焚烧纸扎车马及金箔元宝。至亲为亡者忏罪,祈求冥福,并贿嘱土地多加照应。做者语诚情切,竟似实有其事者。
·点主
点主即家祭点主,亦曰“题主”。相传此日为亡者吉日,故铺张扬厉,张燕奏乐,祀土、妥灵,诸般礼节,繁不胜述。富家巨族则延僧道,礼忏诵经,超度亡灵。旧时大家点主,邻村皆持赙往吊,观者拥满街巷,待客往往至数百桌。穷人家借此机会偕入客中,饱餐一顿,谓之“坐冒席”。此在意中,主人亦不加驱逐。
·治丧
治丧亦曰“开吊”,今曰“追悼会”,是日宾客亲朋毕至,宾至,哀乐起奏,拉鞭烧纸,孝子陪哭,奠毕,出庐谢客。如至亲入室吊问,则涕泣以对。出嫁闺女来吊,未进村即闻哭声,名曰“哭路”。至灵前拍掌打地恸哭,涕泪垂地,哀哀欲绝,屡劝不止,睹者无不泪下。
旧时治丧,亦有读祭文者,祭文古曰诔词,今曰悼词,是专用于哀悼祭奠亡灵的文体。其文叙其事,道其功,赞其德,有叙有论,词哀情切,读者往往声泪俱下。
·定口
定口即盖棺定口,亦曰“大殓”。俟三党亲族到齐后,先由长媳或主丧人为亡者净面,众环棺尸一周与遗体告别,公允后方可定口。如父死由族长允之;母死,由母党公亲允之;妻死,由妻党公亲允之。若非许可,擅自行殓,则视为不恭,公党借此为由,大闹不休。遂致公亲(俗说娘家人)不到,无敢先殓者。
·出殡
出殡亦曰“开引”。俗曰“出门”。灵柩停放一般在
三、
五、七天,巨家富族亦有停放七七四十九天至百天者。柩至街中,覆以棺罩,长子持瓦盆摔碎,名曰“摔牢盆”。灵架起行,鼓乐前导,鞭炮连鸣,铭旌亭、方弼、方相、灵幡宝盖,全幅职事,相随于道。前一甥,著白袍抱斗,沿途飞洒纸钱,孝子匍匐拄杖灵前,女眷捞灵于后,哀哀号号,徐徐向前。时有路祭,盖由亲友、村人识者行施,分八拜、十二拜、二十四拜、三十二拜、四十八拜、至七十二拜。拜祭时,村民围观,以礼之多寡,辨知识深浅。
·下葬
如择新茔,则由风水先占穴,祖茔则否。墓穴呈西北、东南方向,头北脚南,棺放穴后,长媳抓土回家,寓意“抓财”,司土者征得家人亲友许可,方可掩埋。坟高尺许,放鞭炮,烧纸货,哭祭叩拜事完。以后复
三、一
七、二
七、三
七、七七,皆俱供品,上坟祭奠,至百日孝满。再后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俱要大操大办,其礼仪多有不啻新葬者。
·补叙
上述丧礼多系富家老人。贫者,薄棺一口,草草安葬。更贫者,席卷而葬之。青壮年暴死,不得入祖坟。婴儿死,田谷秆草裹尸弃于荒郊。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婚俗
濮阳境内婚俗,大抵解放前依旧俗,解放后从新尚,然亦有旧俗的保留,为半新半旧式,兹仅对旧式婚俗作一简介。
旧式婚俗的程序,盖由古时“六礼”--纳彩礼问名字,及出生年月、算命、送礼、定婚期、迎亲,沿循至今。但由于地区、贫富不同,其仪式与繁简差异很大,现就濮阳相近者,略述如下:
·说媒
旧时男二十而冠,女十五而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男女结全,中有介绍人。曰“媒人”,亦曰“媒妁”。媒人据男女双方门第、经济条件及属相从中介绍。属相不合,即使门户相对,亦不得成婚。如男女属龙虎,曰“龙虎相对”;属狗兔,曰“狗兔想克”;属鸡猴,曰“鸡侯不到头”等。在这一封建迷信恶俗下,不知耽误了多少好姻缘,今日应彻底批判。
·换贴
换贴亦曰“换启”,有小启、大启,盖有媒人将男女名字、生辰年月帷贴告诉对方。男方要馈送钗环首饰或银币、布料等物作为聘礼,女方收下,方算定婚。
·定婚期
由男女生辰八字择定吉日,备好礼物柬帖由媒人通知女方,以女方许可为定。所谓吉日,即黄道吉日。迷信星宿者认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六辰,是吉神值日之日,为黄道吉日,这天是诸事皆宜,大吉大利的日子。此迷信愚论,不可取信。
·迎亲
男方按择定吉日,备彩轿两顶,吉酒两坛,喜盒二架,彩旗十面(多少不等),路分两道,前有三筒枪(或鞭炮)、大锣开道,后有唢呐伴奏,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谓之“小登科”。贫家则以牛车相迎,车张席棚,附两绣球,前后用红花被遮掩,一切礼仪从简。
新郎到女家,由陪客人迎至中堂,略备烟茶稍待,俟新娘梳妆打扮完毕,泣别父母,方上桥回程。女上轿时用椅抬架,或人轿内将鞋换掉,谓“不沾娘家土”。旧时有赛轿、赛车之风。轿抄小路,车走大道,出村扬鞭摧马,快奔如飞,故迎亲车与送客车多用彪肥骏马和好车把,以免掉队丢丑。
·燎轿与过鞍
彩轿到家不许落地,待用谷秆裹鞭炮燎轿一周,方可著地,名曰驱除狐妖鬼邪。新娘下轿,头门置一马鞍,过鞍者,谓不在经期,不过鞍者,谓在经期,寓有“好马不把双鞍备,好女不嫁二夫男”之意。
·拜堂与坐帐
新娘下轿,红毡铺地,由两十全妇女搀扶,旁有丽妇将麦麸伴铜钱撒向新娘头上,谓之“撒喜钱”。时正堂前置一彩桌,桌上放一斗,盛有高粱,内插一秤,秤上挂一磬。新郎、新娘走至桌前,有司礼者主持婚礼,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然后同坐红帐下一条凳上,谓之“坐帐”。坐时男压女衣裙,同饮一杯酒,名曰“交杯酒”(此项亦有在晚上进行),嗣后拥入洞房。
·绞脸与填枕
绞脸亦曰开脸,在当天下午(有在第二天上午),由一巧妇用红线给新妇绞脸。绞时以粉拂面,歌曰:“开新脸,使新线,今年吃火烧,明年吃喜面”。又歌曰:“婆家脸,娘家脖,也喂马,也喂骡”。填枕, 用麦秸填入枕头内,一般由新婚夫妇,亦有两十全妇女代填,并放有籽棉和红枣,寓意“早生子”。填时歌曰:“今年铺干草,明年生个小(男孩)”,又歌曰:“你一把,我一把,又喂骡子,又喂马”。晚上邻人散去,新娘拿出蜜蜜果(用糖烤制的火烧)给丈夫吃,表示夫妻团圆,生活美满。
·闹房与听房
闹房多在晚上,洞房拥满妇孺,调笑戏谑,以博新娘一笑为快,有甚者将新郎、新娘拥在一起,碰头接吻,众皆大笑为止。听房,则待新郎、新娘入睡后。潜在窗下,细听房内动静及谈话,如有所获,翌日争相告闻,以羞新娘。
·出拜与认门
结婚第二天,新妇要出拜公婆及族长,族长则以钱物相馈,有亲戚长者在亦如此。此乃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可作新娘体己。结婚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去岳家认门,亦曰“走三天”。新妇婿是向岳父母及族长叩头,与妻同呼尊称。上午岳家盛宴招待,下午同回,女不得留住,待在婆家住九天,方得回门。回门后先住七天,以后再住八天,故有“先住七,后住八,发了婆家发娘家”之谚语。
婚姻习俗,各地不一,以取吉利为宗旨。然旧时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且礼节繁多,不可套用。
四、生育
旧社会,人们生了男孩,称作添丁,谓之“大喜”;生了女孩称作增口,谓之“小喜”。不管是男是女,头胎都要大办喜事。3天时,先送喜面给产妇娘家;孩子9天或12天时,亲友毕集,酒席筵宴,甚为隆重。亲友皆带鸡蛋、挂面、红糖、布料、见面钱等礼品表示祝贺。旧时还有给小孩撞名。做“百家坠”的习惯。穷人因生育过多,无力抚养,则有溺婴或弃婴现象。小孩贺“十二”风习,相传已久,今日农村,遗风犹盛。近几年,城镇、机关也争相效法,请客标准高于农村。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食俗 一般早粥、中菜、晚汤
濮阳除家常便饭外,尚有当地的风味小吃,主要有胡辣汤、豆沫,“王五辈壮镆”、“张清丰烧饼”、酱豆、“渠村黑牛肉”等,其中酱豆、黑牛肉在1952年曾作为礼品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濮阳壮馍
濮阳南乐县元村镇特产,是传统名吃之一。以出产地元村命名。元村豆腐干生产年代久远,始于何时,已无考。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制而成,色呈乳白,咸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是酒席必备佳品。其特点是外形方整,白色偏暗,质地细腻,并富有韧性,食之清香盈口,建国后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远销日本、朝鲜等国家。市场信誉高,春节期间供不应求,机关、饭店订购者络绎不绝,亲友间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国家。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行旅
濮阳旧俗有“三六九朝外走,二五八转回家,一四七穿孝衣“之说,现多不讲究。
文化:仓颉黄帝统一中国后,仓颉把各氏族、地区互不统一的符号、图画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整齐划一起来,通行全国,所以他的名字能够独传于后世。并被尊为字圣。正因为他这了不起的巨大贡献,故有关仓颉的遗迹不止前面提到的南乐县有,开封有,河南的虞城县、陕西的白水 仓颉 、仓颉陵
仓颉,史皇氏,今南乐县西十八公里吴村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
仓颉陵 位于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梁村乡吴村,在漳河故道之北,仓庙之东。仓颉陵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约2700平方米。
第二届仓颉文化节开幕式主会场设在仓颉陵万古一人大殿前。
【濮阳非遗】杨家枪
杨家枪谱的创始人,正是北宋时期、至今闻名全国的“杨家将”杨延昭。杨延昭的枪谱,怎么至今还在河南流传呢?
据《南乐县志》记载:北宋年间,宋军元帅杨延昭要在南乐一带与辽兵决战,不料被敌识破,退回察院(今元村镇谷村)。杨延昭因多日鏖战,遂在旷野一菜园草屋小憩,因患卸甲风昏迷,恰遇东寺庄老人袁代,袁代将其治好。杨延昭教授其枪法,还传之祖传枪谱。袁代把枪谱传给了好友韩家,从此世代流传。“文化大革命”期间,枪谱又经关顾身整理收藏。“在今年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中,寺庄乡文化站站长屈胜霄发现这一线索后,立即联系,但没有结果。”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陈高峰说,随后他们多次做工作,关顾身才拿出了杨家枪谱。
如今,当地已成立了杨家枪谱保护小组,他们将加大杨家枪谱的传承力度,使杨家枪谱世代相传。
古 槐
南乐城内原有八株古槐,相传是唐朝人所植俗称“八大槐”。今仅存1株,位于县城东北,高约15米,树围4.8米,枝繁叶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礼节: 男女成年礼和婚礼的结合,民间形成以结婚为“成人”标志的习惯,许多辈卑之人对年龄小于自己的长辈人的尊称,多以其是否婚嫁为准、所谓“不娶媳妇不叫叔,不出门(出嫁)不叫姑”。即不到婚龄的男女长辈,是允许幼辈不叫尊称的。
(一)婚俗 1.婚嫁“合八字”
封建社会里,男女青年订婚必须事先“合八字”,这是旧时订婚的一个程序,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男性成年后,娶媳妇要事先托媒人(多为已婚妇女)向女方提亲,并求取“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辰,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等,叫年庚八字,一旦对方有意,即将之写在红纸上。若女方认可,就会送上庚贴,庚帖的内容就是所谓的“八字”;男方获得这份庚贴后,又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阴阳之说,推算男女双方的寿、夭、福、祸、通、穷、得、失,是“相生”,还是“相克”,若相生即好,相克则不好。还有些地方有属相上不合婚的说法,如“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如果“八字”合上了,男方就将写好的双方年庚八字红帖置于祖宗神位面前,三天之内,如果白天家里没有摔坏东西,晚上也无异常动静,家人又没有发生口角,就表示佳偶天成,否则作罢。一旦八字相合,男方就要再次委托原媒人去女方家上门正式说合,并下礼金,男女双方相互交换信物,婚约缔结方定。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大都父母作主。在包办婚姻习俗下的青年男女,无法自由恋爱,只能托亲友到女家窥女子相貌而定,或在亲友的带领下,按事先约定的地点双方见面,这就叫“相亲”。视其相貌俊丑,以议婚约。这种相貌礼仪形式,在丰城民间一般大同小异,而且普遍流行。今天的男女相亲,从内容到形式均与旧时有所不同,则须另当别论了。
2.母女哭嫁
哭嫁,即女子出嫁时的哭诉过程,为丰城民间传统婚嫁习俗。哭嫁有多种形式,有一人独哭,也有姐妹哭、兄嫂、父母、亲友同哭,有低声哭、放声大哭等,哭诉内容一般都是诉说对共同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父母、兄妹、姐弟等亲人的离别之情。女儿向父母亲哭诉,以谢养育之恩。母亲要说“娘在东来女在西,不比女儿在边里”、“凡事自己要小心,上楼下梯要注意”等之类的话;还有向兄嫂哭诉帮助关照之情,向弟妹哭说多年相处情谊,嘱咐今后要听从父母长辈教诲等;母亲也会向女儿哭喊:“女儿到婆家后,要安分守己,勤俭持家,教敬公婆,团结妯娌,体贴丈夫,夫妻和睦”等礼教之言。
出嫁之日,新娘“开脸”着嫁衣,头插两朵花。到了婆家,将一朵戴在婆婆的头上,表示今后婆媳关系融洽。临行前,向长辈跪辞拜礼,披上罗头红纱,叫“披兜纱”,由兄弟背上轿马或车子。淘沙一带的姑娘出嫁时,上轿之前,父亲要坐到灶前柴火边“守财”。相传,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女儿把娘家的财气带走。出嫁路上,不准回头看娘家,意在到了婆家对丈夫永不变心、反悔。许多人家的姑娘出嫁时,娘家要给女儿特置一对红漆大木箱,放置娘家陪嫁的贵重物品和女儿平时挣下来的钱,叫“压箱钱”,或心爱之物。不落锁,由亲兄弟押箱,到交给男方后,才把锁落下,取出钥匙,表示新娘子今后管家会“细水长流”。罗山一带山区姑娘出嫁头天晚上就要哭嫁,叫“起嫁”。首先是烧香化纸,接着点燃烛拜祖宗,母女两人边哭边互相哭诉,母亲唱“哭嫁歌”,内容多是慰语。民俗以为不哭嫁会不吉利,老鼠会咬嫁箱。目前,这种出嫁习俗仍在丰城民间流行,但母女哭嫁之俗渐趋淡薄。
(二)年节习俗 1.初一开财门
开财门,就是农历“元旦”、今称“春节”的时候第一次打开门户。历书春节的这一日都注有“元旦”开门时刻。据说这是预卜一家一年休咎的关键,人们对此极其慎重,无论贫富,都须事前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等,把房屋大门打扮一新,迎接新年的来临。同时备好俗称“符盘”的供品和香烛鞭爆,在子夜到初一凌晨的这段时间内,户主必得首先换好衣服,关照子女(主要是男性),然后诚心诚意地于祖宗牌位前摆上供品,燃香烛,烧纸钱,放鞭炮,并于鞭炮声中大开门户,接着率领男性亲属,携带香烛等物,走到村前禾场上,依照历书上注明的大利方向毕恭毕敬地烧香拜揖。段潭地区百姓在这天开财门后,多向东方“拜太阳”,俗称“出方”,之后,返回家中再敬天地,拜祖宗,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全家老幼平安,生财发福。是日三餐食素,如吃发糕、米古、甜果、青菜等,取“清清吉吉”、“甜甜蜜蜜”、“一定发财”之意,又寓卫生于节日之中。1949年以后,“出方”一俗已基本消失,但开财门的习俗仍盛行不衰。 2.清明“挂青”
清明“挂青”,是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重要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名。是日有扫墓、踏青之俗,凡坟墓皆于此日祭扫。
丰城民间各氏族或宗友,历来都有“清明会”,有会产或田、山、店等,其收入主要用于清明扫墓。届时,清明会均要备办祭品,即鸡、肉、鱼等,叫“符盘”;配备好香、烛、纸、爆竹和纸旗,聚集本族之男性成员同到祖宗基地,摆设祭品、点烛、燃香,铲土培坟,插上三角小白旗或长条白旗于坟堆上;再烧钱化纸,放鞭炮,虔诚拜揖,追念祖宗恩泽,默诉报答意愿。这个时候,长辈一般都会叮嘱晚辈,不要忘记祖辈的葬地所在,说要缅怀死者在生的品德、恩典,并永铭在心。
扫墓拜祭完毕后,到祠堂会餐。是日大部分地区兴吃“水银米古”,即“水银子”野菜的粘米粉做成的米团子。河西圳头一带,昔日各村各姓都有清明祭祖会。是日主管人用会产基金备好祭品,上午组织“男丁”先到无后人的祖坟上进行草吊。下午则各自分别去自家祖坟吊祭。河东段潭一带地区村族各姓祭祖会,是日将会田收入买好祭品,以备扫墓。剩余的钱又照人口分发。有的宗族清明会还会备好猪肉,按学历不同分发:大学生每人三斤肉,中学生二斤,小学生一斤,以示鼓励后生奋发读书。
3.端午插蒲艾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即农历五月五日,因正值端阳之时故名。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是日,丰城城乡家家户户门口插新艾,挂菖蒲。传说艾为旗,故又叫“旗艾”;另说艾枝是刀,蒲为剑,故又叫“蒲剑”或“菖剑”,以示驱妖祛邪,保障平安;又说艾蒿味辣,是日人们采艾插于门口,可禳除毒气。菖蒲,又名“剑水草”,“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其茎可作香料,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人们习惯每逢端午,挂于门户,以示合家之人健康昌盛之意。
端午之日,有吃粽子、面包子、熟鸡蛋、熟大蒜头,喝雄黄酒以去五毒、挂长命缕、赛龙舟等习俗。河西泉港、董家、圳头一带的村民,端午日喜吃包子、发糕、蒸蒜头,午餐时全家喝雄黄酒,小孩额头和两腮各涂抹一点雄黄酒,胸前挂一个用红绿线编织的小网袋,装上红色染过的蛋,以表吉祥。这一天,亲友之间还会相互走访看望。下午,男女老少穿上新衣后,就去看龙舟赛,享受节日的欢乐;个别地方还有早晚向祖先烧香化纸钱的习俗。河东地区段潭、袁渡一带,各家各户都要在房屋堂前四周、房间、猪、牛栏等地,洒上雄黄酒,消毒驱虫害等,素有“过好春节上半年好,过好端午节下半年好”之说。
4.中秋祭月
中秋,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端午并称三大传统节日。这一天,丰城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
所谓祭月,属祭祀祖先的又一种形式。是夜月圆之际,每户人家设好案几,并于其上摆好月饼、瓜果等,并将之放置屋堂门前,待月升起,清光照入门户,便燃香祭月,以求家人在外平安,早日完聚,合家团圆。祭月又含祭嫦娥之意。传说嫦娥偷吃升天药,长住月宫,素有永葆青春的能力。故中秋之夜,妇女们为了能与嫦娥一样永葆青春,多会设案,供奉瓜果、糕饼,烧香祭之。在丰城乡间,人们多以月饼、西瓜和柚子为主要供品。是日,将西瓜切成莲花瓣形,供于月下,或雕成牛形,取“西牛望月”之意。有“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开错,瓣刻之如莲花”之说。还把“月”与“饼”连在一起,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次为赏月活动,这是待月东升之时,合家集于院中、楼台上,摆上月饼、柚子,有的还摆芋头、花生等,赏月谈趣,通宵不散,有的孩童则连宵嬉戏。
5.冬至祭祖
祭祖,是民间传统习俗的一种。祭祖又叫“祭冬”、“拜冬”。形式有两种:一是室外祭奠,二是室内祭奠。
室外祭奠,指的是在祖父、或者父亲的坟墓举行祭奠活动。过程有:先给坟墓添土,俗叫“上土”,传说是给死者的房屋加固,使之不受冷冻,实为防雨水冲击,有“只能冬至日上土,他日不准添坟土”之俗;也有“只能是日竖碑石,他日不能竖墓碑”的说法。添土竖碑后,在墓顶压几张纸线,有的还插上三枝香,并于墓前摆好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爆,向祖先默哀拜揖,缅怀功德。
室内祭奠,主要由族长组织在家祠进行。自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立祭,领全族男丁,按辈分长幼、地位尊卑顺序,在鸣爆声中,依次拜祭。大姓族祭奠,要设三牲(猪、羊、鸡) 而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由族长、士绅或新科秀才、举人、进士等分担主祭、分献、陪献等,凡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参加。
两种形式都有会餐之习,有的吃肉炒面,有的设酒席等。张巷一带村族的冬至多在总祠举行,而且分别是冬至日头天晚和次日早上,分两次进行。凡六十岁以上者可吃两餐正酒。七十岁以上老人除此之外,又可以领得猪肉一斤半,八十岁以上的得三斤,九十以上的六斤,百岁老人则特别优厚,可领得一头猪和一只羊,以表尊崇老人之意。白土、袁渡、段潭一带,每逢冬至日,各姓宗祠大门均要打开,在祠堂中摆设事先准备好的三牲,请具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士和族长参加祭祖。由功名最高、官位最高者主祭,按仪式程序团体拜祖。祭事完毕,用膳一餐。同时,是日各户家主上三盅满饭,一敬天地,以求神灵保佑;二敬灶神,以求房屋免遭火灾;三敬祖先,以求子孙兴旺发达。并分别在三处插上三枝香,作三个揖,向祖先祷告,祈求全家福寿康宁。
这一天,又是弘扬先祖功德的大好时机。如淘沙槎村、上郊等村的范氏,这天大开堂门,绅士耆老云集,祠堂门上写道:“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一门三进士,半里两翰林”,以彰扬范氏祖先是显官名宦旺族。然后扛着活猪、活羊、敲锣打鼓到始祖“风吹罗带”墓地祭吊,缅怀功德。亦有竖碑碑基不能高于坟堆之俗,又说坟墓不准封项,一旦封了顶的话,则已故之人不能投胎转生等等。是日,又是家家户户男丁“上谱”、死亡男丁“注谱”的重要日子。时至今日,室内祭奠形式渐已消失,室外祭祖活动则仍在进行。
(三)其它习俗 1.做寿庆礼
做寿,又叫“祝寿”,是祝福老人长寿的习俗。丰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三十无人晓,四十无人知,五十做一做,六十摆宴席,七十大庆贺,八十无消息,九
十、百岁大贺喜。”而在乡村不兴做八十寿。民间传说,古时某君的做八十大寿的时候,恰逢家里既遭火灾,又遇强盗抢劫,寿星也被打得半死,所以说做八十不吉利。后来小辈挨了打或遇到不吉利的事,也叫“满八—卜”。丰城人做寿一般从五十岁开始做起,但不多见。通常做六十岁寿。六十寿,叫“花甲年”;七十寿,叫“古稀年”。且在岁满头一年举行祝寿,故有“做九(酒)不做十”之说,如六十寿,则在五十九岁做,取天长地久之意义。 寿筵之前,给亲朋好友发出请帖。被邀请者一般都会备好礼届时前往祝贺。女婿是祝寿礼的主要参与者,送的礼品多为寿饼、寿肉、寿面、寿糕、寿桃、寿烛,还有准备死后的入殓寿衣、寿被、寿鞋,次有寿联、寿匾、寿屏、寿画等,有的还送红包。其他亲友礼品,一般有寿布、寿匾等。这些寿礼都很有讲究,富有寓意,如寿糕的“糕”与“高”谐音,表示德高望重,寿高百岁;寿桃的“桃”与“陶”谐音,表示其乐陶陶,又借喻为“蟠桃盛会”,寿如王母;寿饼上的寿星图像,含意和寿星一样长寿;寿面的“面”和“命”谐音,表示长命百岁;寿联上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匾上一般写“花甲同春”、“龟鹤遐龄”等吉词。寿屏、寿画上都写有祝寿之语,歌颂寿翁或寿婆平生为人德高望重,红颜永驻,添福添寿等。
寿堂设在大厅上方,装饰也很讲究,堂门前设堂厅,张灯结彩,中间挂一大“寿”字,两旁贴一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对联,四周挂寿匾、寿布、寿联、寿画、寿屏等礼品,把寿堂装饰得琳琅满目,华丽堂皇,意在谢天地恩德,给老人长寿。拜寿仪式开始,点燃一对镶金大红烛,置堂中桌案上,在神案插上三柱红香,燃放鞭炮,吹打奏乐,晚辈成双成对依次跪拜祝寿。河西地区,祝寿程序,分头天晚上进行一次,叫“拜寿”;第二天早上一次,叫“上寿”。
祝寿时,多颂扬老人一生所取得的业绩,作出的贡献,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语。之后,大摆酒筵,款待亲友。并分发寿饼、寿糕和其他纪念品。酒席上多吃面条,意在长寿延年。酒宴结束后,还向邻居或全村发寿面和寿饼等。有的富裕人家做寿,还请和尚念经,欲消灾延寿。多者请六十四个做七天七夜罗天上醮,同时备足斋饭、斋菜,施舍于穷人,扩大声誉。1949年以后,念经、打醮等陋俗被除,但祝寿习俗仍存。
2.上梁唱彩词
民间建造房屋,无不视为一件大喜事。届时,要择好吉日,请风水先生定向,再由石匠按方位破土,木匠锯梁定材。到新房墙和柱架完成时,再选择黄道吉日举行上梁仪式。
上梁之日确定后,房主发出请柬给亲朋好友,请他们来吃“上梁酒”。客人们得到请帖后,多会各备礼品,如镜匾、喜帐、对联、香烟、座钟等,届日赴宴。房主在上梁前要用红纸写好“紫徽架临”四字,新屋柱上要写“竖柱欣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徽星”。此俗的来源据说还与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微服来到一户做新房的人家,喝了上梁酒。后来有人偶然间发现这位来客的长衫里显出了龙袍的一角,才知道是当今皇帝,皇帝是紫徽星,从此才有了那副对联,以取吉象之意,木工还要用朱砂在新梁上画“太极图”,用红布包住主梁中腰。
上梁时辰定于上午或下午举行,一般是上午八时或傍晚时分。仪式为:先放鞭炮,吹唢呐,敲大锣,接着户主领着儿子,手执焚香去接梁,木工把梁安放到栋柱顶上,手提雄鸡和酒壶喝彩祭梁。唱词曰:“伏以,手提金鸡毛灿烂,金鸡生在凤凰山,凤凰山上凤朝阳,金造门来银造梁。金门银梁色色新,金光闪闪耀门庭。打开鸡冠取宝血,一祭天,二祭地,三祭师傅鲁班艺,四祭午天分长短,五祭曲尺关四方,六祭凿子铁杆响叮当,七祭泥架泥刀二面光。天地师傅都祭了,鲁班弟子祭门梁:一祭梁头,万里红朝;二祭梁肚,国强家富;三祭梁腰,角带飘飘;四祭中央太极图,太极图上出彭祖;彭祖寿高八进八,贤东人财代代发;彭祖寿高九百九,贤东富裕代代有。门梁都祭了,祭了门梁祭石磉:一祭东,孔明才能显东风;二祭西,屋檐出水有高低;三祭南,东家弟子读书中状元;四祭北,文武状元一齐得。自从祭梁后,福寿延绵降吉祥。脚踏兴隆地,金玉满堂福寿”等,每唱一句彩词,房主要高声应道:“好呀!”秀市地区做屋上梁仪式,木匠要轮手拿公鸡,刺破鸡冠子,滴血“祭梁”、“祭柱”,并唱彩歌,边唱边祭,凡唱到“伏以”二字,房主立即叫好;唱到“天官赐福,打挂爆竹”,主人马上应声“好!”并立即鸣放爆竹。祭梁歌云:“伏以,手拿金鸡和凤凰,生得头高尾又长。头高载得千年福,尾长收割万担粮。此鸡不是平凡鸡,人民家中报晓鸡。今日拿来祭栋梁,一祭东,代代儿孙能办公;二祭西,荷花出水有高低;荷花蕾中生莲子,莲子莲孙毕业归;三祭南,文武官员一大团;四祭北,今后结果多喜色;五祭中央戊己土,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等。
唱完彩词歌后,除女儿外,全家人成双成对跪拜房梁。安排一人拿着“米古”或糖果从梁上前后左右抛下来,叫“抛梁”,任孩童们在地上抢果子吃。有的地方在上梁的晚间十一点钟左右,木匠、石匠要扛着做工的木马,叫“煞马”,鲁班五尺、煞棍,打着摇炉、火把,敲锣打鼓,捶栋打壁,大喊大喝“出煞”,同时由一身强力壮的徒弟头扎红巾,背着“煞马”往外疾跑,众人则打着火把,拿着斧头、煞棍紧追,等“煞马”抛入河水之后,即停息锣鼓,大家静悄悄地返回绕道走,叫“出煞”,为新屋驱邪。这种祭梁习俗至今仍存,但形式较过去已大为简化。 3.祈年赛社火
社火,即“庙会”,俗叫“故事会”。是丰邑城乡流传甚久、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河东地区旧称“庙会”,河西地区叫“社火会”、“故事会”。宋·陆九韶在《正本节用》文中记述:“丰邑水乡之民„„每当祈年报赛,迎神演剧,鳌山台阁,夸多斗靡„„”其热闹场面,非同一般。古代礼制以春、秋社日为祭祀(土神传统节)日,春祈良耜,秋报社稷。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载:“是日,民家结成会社,杀牲备供,于树下祭神。并作傲饼,佐以生菜、韭黄、豚肉为食。”节日集会朝拜极盛,百姓竞集,热闹非凡。唐王驾咏《社日》诗中描述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对社火会盛况的真实写照。
河西一带的社火日,多在立秋后的
八、
九、十月间。这时候农事渐闲,阳气正刚,远近圩场、乡镇、村落开始赛社火活动。社日一到,墟镇、村场纷纷架起戏台,从省、市请来的“京剧班”,本地的“花鼓班”,都轮流演出。还有他处慕名赶来的杂技等艺术团体,也附会表演绝技。各村玩舞龙、耍狮子、游花灯,彩莲船、抬“神仙菩萨”、扛“折子戏架”,扮演“故事会”等层出不穷,游神队伍延绵达数华里长,金鼓齐鸣,鞭炮喧天,真是“夸多斗靡”,争奇斗彩,观众车水马龙,摩肩比踵,一派欢乐景象。其中隍城地区的“社火”会最多,范围广,场面大,赛会盛,闻名遐尔。有的村庄每年有两次活动,为农历八月初一至初三和十月二十八日的隍城“社火”日,八月初十至十月三日和十二月为泸田“社火”日等,尤以十月二十八日隍城圳头天符庙“社火”会,规模最大,场面最盛。每年十月圳头“社火”日,要将“天符”菩萨从庙内抬出,顺传统路线去游历各村,或接受许过愿的病人家属还愿,或受人们朝拜。每到一村拥挤着的人们全部都会下跪、叩头、敬仰。菩萨出游时,由几十或上百人组成的仪仗队,杂以数面彩色绣花龙凤旗开路,乐队随后吹打不息。每到一处,在早已摆好的香案前,由道士举行“上表”仪式,围观群众烧香跪拜,求神保佑。鞭炮声、锣鼓声,久鸣不息。
圳头十月“社火”日期,实际从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共有四天活动期,请戏班唱戏,远近商贾辐辏,杂技艺人赶来献艺。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外地客人都纷至沓来,吃“社火”酒,看“社火”戏,到处呈现一派“万家灯火不夜天”的节日气象。今天的隍城“社火”日,集市依旧笑春风,但游神旧俗习已革除。
“点心”是指饭前或饭后的小量餐饮,其种类丰富多样。在莆仙民间,“点心”成为司空见惯的一种小吃。但是,莆仙人所说的“点心”有着特殊的意义,包含一种亲友之间来往的礼仪行为。
一般说,人家要到亲戚、朋友家登门造访,主人就得客客气气地招待喝茶,或吃水果、瓜子等。这样主人还觉得招待不周,特地去煮“点心”,通常是煮线面、米粉,或者是鸡蛋、鸭蛋、汤圆等等。可是客人必须接受主人的盛情厚意,肚子再饱,也得坐下来品尝几口,表示有礼貌接受对方的礼仪。其间,主人不时手持筷子往客人碗上挤压,并口口声声说“要吃干净”、“都给吃掉!”、“别客气,路子这么远,肚子会饿的„„”,客人总觉得尴尬,难为情。一会儿,客人放下筷子,离开桌子。这时主人手忙脚乱,硬要客人再吃几口。客人大概只吃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点心”碗上面的花生、紫菜、肉类、青菜、黄花菜等等,只吃一点点,不敢全给吃光,唯恐不礼貌。这时,主客磨蹭了一阵,最终主人还得把点心端到厨房里,放在锅子里,待客人走后,端给孩子吃,孩子们喜出望外,虎囵吞枣,吃得津津有味。称为“吃福余”。
主人煮“点心”,亦有煮蛋。一般煮四个,客人只吃两个,剩下一半,表示客气,肚子再饿,亦不能给吃光。莆仙民间叫“留碗底”,这并非嫌煮不好吃,是一种礼貌行为。煮“点心”时,如果是男的客人,主人还得备有酒。以前农村一般家庭,一年煮“点心”多达上百碗,表明来往多、客人多、门庭若市。这从某种意义来说,说明主人好客,朋友广通四面八方,交友多外交好,视为一种光荣。过去,人家请来医生登门诊病,也得煮“点心”,主人要煮米粉。因为米粉煮熟后脆弱、松软,意为“脆脆葱”。亦就是说,医生给病人看病,药到病除快带康复。春节期间,煮“点心”必须煮线面或打面、机面,意为长寿,情意绵绵;亲人祝寿,煮“点心”一定要线面。人家孩子考上大学,将要动身远行,或者青年人应征参军入伍,亲人煮“点心”表示祝福,应当煮蛋汤,表示顺利圆满。
人家建造房子,或者装修、做家具等,雇泥匠、木匠,下午三点许,必须煮“点心”给工匠吃。这种情况就灵活,线面、打面、粉面、米粉、白米果等均可以。工匠们重体力劳动,下午“点心”当作饭用,一般都吃完,还得再打半碗。近年来,人家雇工匠做工,备有“点心”充饥,通常是馒头、糕点、面包等之类。人家华屋落成,主人煮线面一碗,称为“炉归面”,即工程竣工“点心”。莆仙人妇女分娩坐月里,每天要多餐多饮,称为“九十砂锅,一百八十碗”,就是说一天要三餐三“点心”。有的人贪吃懒惰,被人家唾弃,骂其“三顿吃,四顿点心”。其实,一般的人一天三餐就足够,除非晚间忙碌工作加班,吃个“点心”。现在街道上有许多摆摊夜宵,就专给那些夜间工作加班的人提供餐饮服务。据说,夜间吃点心会导致加重胃肠消化负担,工作到十点左右休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许多胃病的人,就得少吃多餐,成为习惯。
农村农忙期间,农民们劳动强度增大,体力消耗,除三餐之外,还得加上“点心”充饥。这种农忙“点心”就随人家的方便,品种多样,有的甚至将午餐的剩饭再煮熟,就当作“点心”,比较简易,以吃饱为主。
推荐阅读:
南方小年民间传统习俗09-25
民间的传统艺术07-16
2022春分节气民间习俗06-02
寒衣节民间习俗传说07-12
二月二的民间习俗05-25
寒衣节的民间习俗06-13
除夕的传说和民间习俗有哪些07-21
秋分节气传统习俗05-31
大雪节气传统习俗09-21
小雪节气传统活动习俗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