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除夕习俗的传统文化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2除夕习俗的传统文化(精选12篇)

2022除夕习俗的传统文化 篇1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5、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6、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

除夕的来历

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

除夕夜的十四大禁忌

1、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2、忌剩下浆糊

腊月里贴窗花、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一定要处理掉,以免来年的日子越过越糊涂。

3、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4、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5、忌过早睡觉

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6、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7、灯长开不关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8、吃饺子不能说话

到晚上11点左右,开始下饺子。第一锅饺子出锅之后,却不能吃。饺子一出锅,还是和小年夜一样,先得摆供台。与此同时,由长房长孙挑鞭,次子点火,在自家的大门外燃放爆竹。一挂鞭放完,全家进门,按照大小依次给长辈磕头,然后开始吃饺子。吃饺子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矗筷子,即使自己已经吃完了也不能随便站起来离开。

9、忌开箱柜

不少地方讲究从除夕这天的太阳落山到第二天春节太阳升起之前,忌开箱柜,以守住财物。

10、忌吃药

正在服药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11、忌晒衣

在除夕洗衣服晾衣服就是一大禁忌,据说鬼神会在除夕夜缠身在晾衣绳上,从而会带来厄运。

12、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13、不可说不敬之语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

14、忌打碎器物

2022除夕习俗的传统文化 篇2

商周时期的玉器很多被作为佩饰品, 从《诗经》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商周时期的玉饰有帽饰、发饰、耳饰、手饰、颈饰、腰饰等, 种类繁多, 已见出此时期佩玉的规模化和系列化, 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风俗人情和习俗时尚, 让后人对《诗经》时代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得以具体直观的了解。以下就对这些玉饰品分别予以阐释。

帽饰。《诗经·卫风·淇奥》言及玉帽饰, “有匪君子, 充耳莹, 会弁如星。”“会”, 通“”, 指缀玉于冠缝。诗中描绘了文采斐然的君子所戴的鹿皮帽的帽缝处点缀以宝石, 于是则有灿若星辰之效, 更增君子悠扬雅致之姿, 与其“瑟兮兮, 赫兮兮”的宽厚之态和轩昂之姿相得益彰, 此君令姑娘“终不可谖兮”, 观之不忘, 愈倾慕之。

发饰。古人认为“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2]故无特殊原因则蓄发不剪, 为方便自己, 那就要做好头发的梳束工作,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就使用玉笄、玉梳挽发。按照礼制, 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便改梳成人发髻, 用笄把头发挽住, 因此, 女子成年称为“及笄”。在男子流行戴冠以后, 笄不但用于整理发型, 而且还有固冠的作用, 把冠体和发髻相联固定。这种笄一般是横插在发髻之中的, 故又称“衡笄”或“衡”。在周代, 质地不同的衡笄还是区分地位等级的标志之一:天子、后和诸侯用玉, 士大夫用象牙。衡笄由于要贯穿整个冠体, 所以比发笄长, 且笄首的前端多附有一个挡板, 以便在使用时固定位置, 长出冠侧的一段以系缚冠缨或玉。《诗经·风·君子偕老》中“君子偕老, 副笄六珈”就形象地描述了笄这一发饰。一位气质高雅、仪态雍容的贵夫人, 着华服, 戴美饰, 用笄将编好的假髻 (副) 盘起。她所用笄可非一般, 还伴有笄饰, 即“六珈”——此饰用玉做成, 垂珠六颗, 故名“六珈”, 其华美之状可想而知, 饰于此贵夫人发上, 可谓锦上添花, 美不胜言, 看上去岂有不“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之感!

耳饰。《诗经》中“充耳”出现多次, 例如《诗经·邶风·旄丘》有“叔兮伯兮, 如充耳”。《小雅·都人士》有“彼都人士, 充耳实”。《诗经·卫风·淇奥》有“有匪君子, 充耳莹”。充耳由玉石琢制而成, 坚实美好, 人们对其服之不厌, 观之不足, 在非常隆重的场合尤其关注充耳的佩戴。《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姑娘迫切而羞涩地等待新郎的出现, 及见到新郎由著至庭再至堂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丝线悬挂垂于新郎耳际的晶莹润泽的玉石 (琼华、琼莹、琼英) 。新娘赞玉石充耳之美何尝不可以理解为是对新郎气度颇佳、仪表不凡的欣赏和由此而生的满心欢喜和骄傲自豪呢!至此, 我们已见“充耳”全貌: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以玉石制成的饰物, 以丝悬垂至耳, 又名。《诗经·风·君子偕老》有“玉之也, 象之也。”《毛传》:“充耳谓之, 天子玉, 诸侯以石。”[3]《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 缚一如。”《孔疏》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垂系的结构和所用丝线与颜色:“礼以一绦五采横冕上, 两头下垂系黄绵, 绵下又垂玉为以塞耳。”[4]正是《诗经·齐风·著》中见到的色彩斑斓的“青乎而”、“黄乎而”。《释名·释首饰》亦言其渊源且深化其功用:“, 镇也。悬铛耳傍, 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或曰充耳充塞也, 塞耳亦所以止听也。”[5]

耳朵上戴的玉虽不见于《诗经》, 但作为古代玉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略作观览。是一种有窄长缺口的小圆璧形玉饰, 在周代尤为流行。的读音常被借用, 暗喻特殊意义。据《楚辞·九歌注》、《说文解字》、《白虎通》等记载, 被先王作为瑞器赐给命臣, 若所赐为玉环, 则表示欲招回臣子, 若所赐为玉, 就表示命臣子绝离而去。有时赐又表示赞君子能决断。关于音被借用, 有两则最有名的史例。一为鲁闵公二年, 晋献公不胜骊姬之惑, 为了让骊姬的儿子奚奇得到继承权而贬放世子申生, 派申生出征, 伐东山皋洛氏, 令其尽敌而返。“太子帅师, 公衣之偏衣, 佩之金。”申生的随从狐突见偏衣、金之赐明白了晋献公绝离申生之意[6], 其分析实可谓入木三分, 令人脊背生寒。再则为楚汉相争时, 于惊心动魄、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上, 面对项羽的优柔寡断, 范增心急如焚, 无奈之下“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7]欲暗示项羽速下决心, 果断行事, 除刘邦以绝后患。若项王当时有玉之“决”, 而非“默然不应”, 则天下属谁, 该另当别论。

手饰。古代玉饰中尚有一种称为“”的饰物, 又称“射”, 即《诗经·卫风·芄兰》中的“”:“芄兰之叶, 童子佩。虽则佩, 能不我甲。”姑娘惊讶于昔日儿时的玩伴转眼间戴起了有成人象征意味的, 于是顿生羞涩之意, 觉得不便再与之随意言谈, 但心中实有不甘。《毛传》:“, 也, 能射御则佩。”[8]《说文解字》:“, 射也, 所以弦, 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9]“”、“”、“抉”、“”四字相通, 都是射箭时套在大拇指上用以扣箭弦的“射”, 士大夫多用棘或象骨制作, 天子用白玉。

颈饰和腰饰。最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玉饰要属颈部和腰部佩饰。商周时期颈部的玉佩饰有单件佩玉和成组佩玉之别, 由先后变化观之, 大致经历了商代早、中期, 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 西周晚期至春秋三个发展阶段。《诗经》中多统言“佩玉”, 但未详状其形。《诗经·卫风·竹竿》有“巧笑之, 佩玉之傩”。《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言:“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其实商周佩玉形制众多, 异彩纷呈。商代早、中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以仿武器、工具类为多, 约占半数以上, 常见有戈、刀、钺、铲、斧、凿等, 其次有玉琮、玉璜、玉环、玉、玉蝉、玉鸟等。这时期的佩玉还比较简单, 既可以佩戴璜、环、等, 又可以佩戴玉戈、玉斧, 还可以佩戴玉柄形饰, 皆可达悦目美观、乐己宜人之效。

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 是玉雕佩饰艺术大发展时期。商代晚期, 由于奴隶主贵族的奢侈, 佩玉之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妇好墓出土的佩玉不但数量多, 种类齐全, 而且工艺娴熟, 特别是玉雕动物, 造型逼真, 生动多姿, 代表了商周时期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这时期仿武器、工具类玉器数量减少, 圆弧形的璜、环、、动物类和玉柄形饰明显增多, 动物类都有可供穿绳的圆孔或插嵌的短榫。佩玉仍以单件为主, 没有明显的组佩关系, 串饰也少见, 玉雕人物多是此时期的。这时期腰部佩饰十分考究, 圆弧形的璜、等皆两端有孔, 佩戴时口朝上, 上大下小, 给人以稳重平衡感。动物多是头部有孔, 足部有榫, 佩挂时头部朝上, 也可插嵌于其它饰件上。动物柄形刻刀更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 既美观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柄端有孔, 佩戴时动物头部朝上, 极为自然。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 是玉雕佩饰艺术的成熟期, 仿武器、工具类玉器更少见, 动物类也减少, 而圆弧类和管珠串饰类增多, 串饰常配以鸡血石、绿松石、红玛瑙、骨、贝等。由于玉佩的流行, 用玉者多, 玉料减少, 一璞美玉, 价值连城, 普遍玩佩, 多以美石充数, 而以玉器形式为形式, 故此时视石为玉[10]。这一时期出现了组合清楚的佩玉。《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 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 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 杂佩以报之。”琴瑟静好的一对猎人夫妇以杂佩之赠示相互爱悦之情, 此处的杂佩即全佩或组佩。组佩是将数件佩玉用彩色丝线编成的组绶串联悬挂于革带上, 组佩色泽斑斓, 异彩纷呈, 充分展示了先民别致的构思和雅致的情怀。

《诗经·卫风·芄兰》中的童子不仅佩, 还佩:“芄兰之枝, 童子佩。虽则佩, 能不我知。”是佩挂于腰间的一种饰品, 《说文解字》云:“, 佩, 角锐, 可以解结。”[11]《礼记》载:“子事父母, 左佩小, 右佩大。”[12]所谓解结, 除指实用外, 又寓意童子佩后, 可以解除疑难困结, 借此引伸为聪明智慧。

全佩也称“大佩”、“杂佩”。《毛传》:“杂佩者, 珩、璜、琚、冲牙之类。”[13]贾谊《新书》“容经”云:“鸣玉以行, 佩玉也, 上有双珩, 下有双璜, 冲牙珠, 以纳其间, 琚以杂之。”[14]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全佩是由珩、璜、琚、、冲牙等玉器组合为一体。珩, 亦作“衡”, 形如磐, 位于大佩上部, 两端或中间钻以孔, 以丝线连缀珠、琚、等。《小雅·采芑》中有“朱芾斯皇, 有葱珩”。琚、皆为玉质的圆珠, 珠即珍珠, 它们起到串联珩与璜、冲牙的作用。半玉璧状的璜多处于大佩底部, 与牙状的冲牙并列。

在成组的佩玉中, 由于冲牙和玉璜的位置相近, 伴随着佩者的步履, 两侧的冲牙就自然地撞击玉璜, 于是我们听到了“将翱将翔, 佩玉将将”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佩玉将将, 寿考不忘” (《诗经·秦风·终南》) 。清脆悦耳之声带给人听觉上的美感, 在举行典礼时能增添肃穆和庄严的气氛。《礼记·玉藻》对于贵族佩玉的风尚和玉体相撞击发出的音乐节奏做了具体生动的描述:“古之君子必佩玉, 右徵角, 左宫月[羽]。趋以《采齐》, 行以《肆夏》, 周还中规, 折还中矩, 进则揖之, 退则扬之, 然后玉锵鸣也。”[15]正是由于以佩玉作为行动的节奏与节制, 因而贵族行步的步伐被称为“玉步”。这种情况构成了周代以迄汉代特殊的人文景观。君子佩戴玉饰, 不仅讲求造型组合关系, 而且在玉器组合的相互碰触时发出清越远扬、节奏有致的乐音中体现礼乐的观念。

自玉器产生之始, 佩饰一直是玉器的一个重要门类, 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在丰富多彩的诸多饰类中, 最为人们所钟爱的也莫过于玉饰, 没有哪一种饰物能与之相媲美而取代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今的灿烂的七千年中国文化中, 玉饰文化一直连绵不断, 随着文化长河的延伸, 其生命力将会越来越旺盛, 永葆光彩夺目之色与绚丽多彩之姿。

参考文献

[1][2][3][4][6][8][12][13][1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482页, 2545页, 321页, 2113页, 1788页, 326页, 1461页, 340页, 1482页

[5]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241页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312页

[9][1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113页, 94页

[10]刘凤君.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1.60页

除夕夜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篇3

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返回目录

除夕禁忌是什么

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忌过早睡觉

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不可说不敬之语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

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灯长开不关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忌吃药

正在服药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吃饺子不能说话

到晚上11点左右,开始下饺子。第一锅饺子出锅之后,却不能吃。饺子一出锅,还是和小年夜一样,先得摆供台。与此同时,由长房长孙挑鞭,次子点火,在自家的大门外燃放爆竹。一挂鞭放完,全家进门,按照大小依次给长辈磕头,然后开始吃饺子。吃饺子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矗筷子,即使自己已经吃完了也不能随便站起来离开。

<<<返回目录

除夕贴春联吗:贴

大年三十贴春联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起源于什么时候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春联有些什么种类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为什么要贴桃符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中国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2022除夕习俗的传统文化 篇4

防小人方法一:黑衣裤

黑色具有挡光效果,黑色衣物可以隔绝灵异、防小人近身。夏天怕黑色衣服太吸热,不妨考虑黑色内衣裤。

防小人方法二:茶晶阵

如果是工作上的小人,可以在办公桌或书桌上放茶晶阵。在大门上挂茶晶、黑碧玺、黑曜石等装饰,也具有挡煞作用。

防小人方法三:仙人掌

虽说带刺的仙人掌在命理方面有挡运一说,但是如果身边小人围绕,它也可以充当防护罩。特别是人际或外部业务方面的小人,可以在大门外楼梯间放盆仙人掌。

防小人方法四:挂辣椒

在大门口掛一串红辣椒装饰,有镇邪挡煞之意,当然小人也就无法靠近。

防小人方法五:挂风铃

用油性签字笔在风铃上写个“罡”字,彻底风干后挂在大门或阳台窗外,可驱邪、避小人;挂在卧室窗外则可挡烂桃花。

防小人方法六:戴尾戒

手掌尾指掌管人际公共关系,可以佩戴贵金属材质的戒指,男左女右,也有一说在尾戒上绑红线可以添财纳福。如果要挡小人,建议可以戴有茶水晶或黑碧玺装饰的尾戒。

防小人方法七:垃圾桶压名片

如果你知道小人是何方神圣,想办法跟对方要一张名片(最好是对方亲手拿给你),然后压在自己家里的垃圾桶下方(厕所的垃圾桶效果更佳)。这个方法可以求自保,预防对方找麻烦,不过千万可别让对方知道你要搞啥把戏,以免反而惹事上身。

惊蛰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惊蛰吃梨

民间有农民流传俗语“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与离谐音,民间相传,惊蛰吃梨可以和庄稼虫害远离,寓意祈愿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惊蛰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惊蛰日农民吃炒豆的习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

惊蛰蒙鼓皮

在一些农村惊蛰这天要蒙鼓皮。相传惊蛰时节雷神敲响鼓,唤醒万物,春神到人间,民间也要顺应天时蒙鼓皮,以助神威。

惊蛰祭白虎

农村老人讲,惊蛰这天祭白虎能够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觉得年头不顺犯小人,要在惊蛰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利,驱除小人和病害。

惊蛰吃烙饼

在部分农村,惊蛰之日烙的饼子上要有龙鳞的图案,包的饺子上要有龙牙,用龙在人间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惊蛰祭雷神

农村老辈人说,惊蛰是雷神节日,有俗语云,天上雷公,人间舅公,说的是雷公地位的重要性,惊蛰祭雷神,以盼雷神唤醒万物,春满人间。

惊蛰打小人

农村里,在惊蛰这天会用清香,艾叶烟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家中虫害和霉味,妇人将准备好的衣纸小人拿到路边用鞋子拍打,用剪刀剪断小人舌头手脚并点燃,以示把小人赶走,不受小人纠缠。

惊蛰戴龙尾帽

在有些地方农村,惊蛰这天,用线串起彩色布条和秸秆连接成条形状,戴在小孩的帽子上,以示龙体在此祛邪避灾。

惊蛰咒雀

在农村里惊蛰这天清晨,乡村孩子要拿上脸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词,目的是让鸟雀在庄稼成熟的季节,不要啄食谷物,表示农民爱惜谷物的表现。

惊蛰有什么含义

惊蛰这一天的时候,是干支历卯月开始的时间;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相继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2022芒种节气传统习俗介绍 篇5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挂艾草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么应该就知道艾草是一种到处都能找到的植物,而且它又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到了天气炎热的五月,细菌滋生的厉害,就是艾草出动的时候了。

人们会把艾草从田里割回来,然后摆放在自家的门口,还有些人会把艾草晒干,然后点燃,在屋子里转上一周,蚊虫也会被驱赶走。

因为芒种和端午两个节气距离的比较近,所以很多习俗是比较类似的,比如就是挂艾草的这个习惯。芒种和端午过去之后,就是真正的夏天了。

芒种吃什么蔬菜身体最好

凉性蔬菜

如:黄瓜、西红柿、芹菜、藕、绿豆芽、空心菜、大白菜、白萝卜、冬瓜、丝瓜、苦瓜、茄子、菠菜、小白菜、油菜、莴笋、苋菜、茭白、紫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的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夏季,肉类食物食用过多,会使人的体质呈酸性,多内热,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我们常吃的黄瓜、西红柿、芹菜等都属于偏寒凉的蔬菜。因为这些蔬菜偏凉性,在食用时也应注意。

瓜类蔬菜

例如:黄瓜、丝瓜、苦瓜、佛手瓜、南瓜、冬瓜。夏季正是瓜类蔬菜上市的旺季,它们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特别是苦瓜,它不仅清邪热、解劳乏,还可增加食欲,提神醒脑。瓜类蔬菜可凉拌,可清炒,还可做汤,也可与肉、鱼一起做菜,清脆爽口,别有风味。

“杀菌”蔬菜

主要是指葱蒜类蔬菜,大蒜、洋葱、韭菜等,它们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多吃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关于芒种的谚语和解释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湖南、湖北等地流传的一种说法,指的是在芒种期间天气如果特别炎热的话,那在夏至的时候就会雨水特别多,会出现阴雨连连的天气。在有些地方还有着“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芒种落雨,端午涨水”这样的说法。

芒种到,狗伸舌,鸡张嘴

这句俗语说的是在芒种节气到来之后,天气也就开始日渐炎热了,而狗会热得伸出舌头来降温,鸡都热得要张开嘴巴了。

芒种芒种,碰到亲家不说话

这是四川等地的俗语,意思就是芒种时期,农民太忙了,农活一刻也不能耽误,走到路上碰到亲戚都来不及搭话。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地域特征探究 篇6

一、火葬习俗的文化地域特征

火葬产生的时间, 很多学者认为是在佛教产生之后才兴起的, 笔者不认可。首先, 根据 《贤者喜宴》 等记载止贡赞普之前的赞普都可以握天绳升天而逝, 但到止贡赞普时, 天绳断, 于是出现了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土葬陵墓。而在此之前的丧葬习俗中已经有了火葬, 这种火葬是与佛教传入后形成的不同。“七赤陵墓在天空, 神身无尸如虹散、”[1]这里的“如虹”是火葬时的典型特征, 并且不留下尸体。“虹”是古代藏民认为的上天与人间的沟通桥梁, 人的灵魂通过这个桥梁升天。通过火葬使人的肉体消失而随着火的燃烧人的灵魂升天。其次, “近年, 在青藏高原考古中, 也发现火葬现象。如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中, 即阿垄沟石丘墓葬群四号墓的整个墓穴内, 发现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 骨殖已成碎渣, 这说明青藏高原有过火葬的丧俗。”[2]再次, 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的波斯帝国与藏区接壤, 在公元前6 世纪, 波斯的国教琐罗亚斯教即中国所说的拜火教盛行, 对东西方的文化产生影响。该教派崇尚火, 认为火是光明的圣洁的, 因此崇拜圣火。这种宗教体系完整有说服力, 文化具有扩散性和传播性, 藏区不能不受其影响。第四, 青藏高原农田较少, 但是林区较多, 死人不能占用活人有限的土地, 因此, 特定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藏民可以使用火葬。

佛教传入之后, 火葬更加盛行。“释迦牟尼死后实行火葬, 并在教规中要求僧侣进行这一葬俗, 认为火是‘善’和‘光明’的象征, 把火葬推举为一种吉祥和高尚的葬法。”[2]特别是佛家弟子把火葬作为自己圆寂转世、灵肉分离的最理想形式。除了僧侣阶层之外, 地方统治者也可以用火葬。但是其他人就很少用火葬了。火葬在藏人的殡葬仪式中是仅次于塔葬的, 这也就体现了丧葬习俗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

藏民族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在不违背教义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 选择适合的丧葬程序和仪式。这体现了藏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和多样性。在奉火为神的藏族, 把实行火葬看得很重要而且也是比较环保, 干净的葬俗。

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中, 如赫哲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却对凶死者实行火葬。“他们认为火葬可以将凶死者的灵魂同时烧死, 免得让他们祸害生人。而火葬在独龙族中使用于恶病死者, 他们使用火葬是怕传染病菌, 免得生人不安。”[3]

由此可见火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文化中, 所表现出来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

二、土葬和水葬习俗的文化地域特征

1. 土葬

女娲在开天辟地之时, 用黄土造人, 化育万物。而希伯来神话中, 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 造了一个人的身体, 把生气吹进他的鼻孔, 使他成为有灵的活人等, 这些神话体现出的思想是人们对土有着特殊的感情。“生于地母, 重归地胎”[4]体现了藏民对土地的崇拜, 以及实行土葬的葬俗。土葬产生的时间应该很早, 根据考古发现, 在新石器时代, 藏民已经有了土葬。但是有具体记载的土葬坟墓还是在止贡赞普时期。“止贡以天绳被斩, 死后遗尸地上。乃将其殓入铜棺铆以铁钉, 投之于水, 漂流至工部拉曲河, 为鳌精切玛拉仁所得, 献于王母。母自棺中取出遗体, 筑墓于青域达塘, 是为筑墓之始。”[5]据 《汉藏史籍》 中记载“赎回了父王的尸体, 在工布的塞莫普修建了一座王陵, 但是父王的尸体没有在这里安葬。这是吐蕃最早修建的陵墓。……将止贡赞普的尸体运到石山上, 在石山和土山连接处修建了止贡赞普和波德贡甲的陵墓。”[6]

止贡赞普时, 赞普的土葬规范化、风尚化, 从而形成了一套土葬仪轨。这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需要有一种新的丧葬体制已适应日益增长的王权, 建立和强化统治秩序。藏民认为, 尸体在人间, 可以供人们去瞻仰, 这样在人间的活人可以借助先王的在天之灵辅佐和加强王权。另外这种陵墓制度本身就是等级制度的体现, 有利于建立统治秩序, 从墓葬的随葬品可看出, 当时丧葬也分等级。其二, 本教的丧葬仪轨对其的影响。本教这种藏族原始宗教, “它的法事类有:三百六十种禳祓法, 八万四千种观察法, 四歌赞法, 八祈祷法、三百六十种超荐亡灵法、八十一种镇邪法, 以上皆名为巧纳派世间续苯。”[7]这些都为土葬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公元9 世纪吐蕃王朝, 奴隶运动捣毁了吐蕃赞普的陵墓, 从此土葬一蹶不振。其根本原因不是政治的变化, 而是佛教和本教的争斗中, 本教失去了原本的统治地位, 伴之而来的土葬也逐渐被火葬、天葬等代替。

在藏族的不同地区对土葬这种象征符号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和文化内涵。在藏区腹心地带的藏民心中, 土葬被认为是被凶杀或受刑而死的囚犯采用的丧葬形式, 认为这些人被埋后就永远不会转世, 不会祸害活人。而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人们, 认为土葬是应用较普遍的丧葬形式, 而只有患传染病死、小儿病死和非正常死亡的人, 才实行火葬和水葬。不仅是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 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段, 应用的丧葬形式也不同, 象征符号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

2. 水葬

笔者认为水葬在止贡赞普之前已经出现了, “止贡以天绳被斩, 死后遗尸地上, 乃将其殓入铜棺, 铆以铁钉, 投之于水”, [5]并且是用于意外死亡的人。而 《西藏王臣记》 中还记载在八德王时期, 其墓建于大江河流中央, 由此也看出藏族对水的特殊感情。水被认为是圣洁的, 可以洗涤罪恶。“居住在高山深峡的, 无法实施天葬, 傍河而住的草原牧民, 又缺少天葬、火葬的条件的, 他们只得实施水葬。”[2]这是自然条件, 除此之外, 藏民族的唯物意识强, 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风构成, 而实行水葬, 既是回归自然, 也是肉体消失的好方式。在本教的诸神中, 鲁神地位重要, 而主要在水中, 幻化成为鱼、虾、蟹等水生动物。把尸体投入水中, 让这些动物食用, 也是祭神的一个很好的形式。

在佛教传入之后, 众生平等, 善有善报的观念深入人心, 水葬可以使鱼等水生动物得到食物, 这也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可以使死者尽快地投胎, 进入三善趣。

水葬在藏族地区的象征含义也有所不同, 每个地方对于象征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不同。根据尕藏才旦和格桑本编著的 《藏族丧葬文化》 记载了, 康藏大多数地区只对患传染病着和夭亡的儿童实行水葬, 而某些地方, 一般农牧民死后也有水葬;在西藏, 大多数人认为穷困潦倒的人和死于武器之下的采用水葬;在安多地区, 严禁将传染病人实行水葬, 认为会污染水质。

由于水葬的存在, 使得藏族有相关的禁忌。即忌食鱼、虾、蟹等水产动物。因为如果食用这些动物被认为是间接地食用人的尸体, 这是不敬的, 也是不被认可的。

三、天葬和塔葬习俗的文化地域特征

1. 天葬

关于天葬的起源, 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来自萨满教的断身仪式, 来自本教的“天”的崇拜, 来自佛教的“施舍观”。笔者认为天葬是藏族的古老习俗,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产生, 但是主要被认为是野葬, 也就是“原始天葬”。在本教传入之后, 天葬逐渐变成了一种“人为天葬”这与本教的信仰和教义有关。本教讲求万物有灵, 而且对“天”的崇拜是与对山神的崇拜相连的。本教认为吐蕃止贡赞普之前的赞普他们死后是顺着天绳到天上去的。而本教徒认为作为天与人中介的是秃鹫, 是天神即神鸟。人死后灵魂通过神鸟可以带到天上, 享受天堂的荣华富贵。因此在佛教传入前, 本教徒垄断了天葬的执行。

在佛教传入后, 举行天葬仪式的权利逐渐落到佛教徒手中, 天葬台上的神鸟也被认为是“空行母”的化身, 人死后的灵魂可以通过他们得到投胎再次为人。这些与佛教的 《本生论》 等书中的一些故事如“菩萨舍身饲虎”、“尸毗王舍身饲鹰救鸽”等施舍的观念相切合。“天葬的这种观念深受藏传佛教觉朗派的影响。它认为人有今生来世, 灵魂不灭, 人死后留在世间的躯壳意味着只是一张皮, 毫无价值, 主张还不如将这个躯壳‘施舍’给为饥饿所困的天鹰, 以拯救将被天鹰吃掉的其他生物生命。天鹰即秃鹫, 这在藏族人民眼里, 是一种高尚的布施行为, 也是为其‘灵魂’的去向而行善积德的一种途径。”[8]天葬是一种高功德的施舍行为, 舍身是布施的最高境界。这是人们追求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的一种精神。遗体的存在是阻碍灵魂超度的, 因此通过天葬可以帮助人们死后灵魂尽快进入天堂。

天葬与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以及人们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鹰类众多, 生态脆弱, 冻土层厚, 温度低, 尸体不易腐烂, 这些条件为藏族实行天葬提供了条件。它体现了藏族人们的那种朴素的价值观, 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干净的来, 干净的去,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留下一丝尘埃。天葬是藏族人们对大自然的奉献, 要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 揭开神秘的面纱, 了解一个民族就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而丧葬习俗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最好体现。

2. 塔葬

塔葬是佛教传入之后才兴起的, 主要受印度的塔的影响, 高僧、活佛圆寂后将其肉身或火葬后的骨灰、舍利等建塔供奉。

实行塔葬被视为对死者善后的最高丧仪, 作为表达他们对亡人生前弘扬佛教的纪念和歌颂。因此是在佛教方面有所成就的高僧大德们最理想的丧葬形式。

佛塔是佛教重要标志物, 藏民族的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的世界是由风、火、水、土构成的。“塔座代表地墓的‘土’, 塔座上阶梯式代表趣悟阶段, 即心灵发展四个阶段, 塔瓶代表‘水’, 塔刹代表精神之火, 又代表十三天, 塔刹顶溶日月, 代表‘风’和‘空’。这令灵塔按照佛教哲学, ‘土水火风空’构造而成, 它将佛教玄妙莫测, 艰涩难懂的教义以具象可感的灵塔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时灵塔将‘生命之轮’的出生———生活———死亡———精神———出生———生活———死亡———精神的无穷无尽的轮回生死观表现的酣畅淋漓。因此西藏塔葬全面深刻的将藏地佛教密宗的生死轮回观念, 凝聚于实实在在的灵塔之上, 供世人敬仰, 膜拜和感悟。”[9]

把佛教高僧大德的肉身保存于灵塔之中, 就更能体现肉体的复归“四界”, 还能使他再次再度“转世”而来。“正因为如此, 它不仅表现和宣扬了佛教世界观、轮回转世等的基本精神, 而且营造了浓厚的宗教神秘气氛, 具有强烈的宗教感染力。”[8]灵塔是佛家理论的集中体现, 它蕴含着深刻的佛学思想, 是广大信教群众顶礼膜拜的象征性的崇拜对象。

只有藏传佛教才有此丧葬习俗, 这也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

三、结语

藏族的丧葬习俗在阶级社会中, 不仅反映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 而且还反映不同阶级、不同等级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从最基本的五种葬俗中可以看出每一种都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人生价值追求。

藏族的塔葬表现出的象征意义是佛法无边, 神权至上, 佛陀永存, 是最华丽、最高贵的丧葬形式;火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统治阶级和高僧等的专利, 其价值取向不在于六道轮回, 而是要达到极乐世界;天葬的象征意义是平民理想。他们渴望舍身积德已进入三善趣中;土葬或者水葬被认为是身份低贱的鳏寡孤独, 及流浪者, 有恶疾的人的专利, 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 而灵魂不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M].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34.

[2]尕藏才旦, 格桑本.藏族丧葬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5:60, 66, 91.

[3]徐吉军, 贺云翱.中国丧葬礼[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200.

[4]索南卓玛.从《格萨尔》史诗葬俗描述中窥视藏族文化心态沉积现象[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2) :50.

[5]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10.

[6]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籍[M].陈庆英,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9:74-75.

[7]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M].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195-196.

[8]冯智.雪域丧葬面面观[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7, 80, 192.

除夕的习俗 除夕的习俗盘点 篇7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2、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1.除夕吃什么

2.除夕是农历几月几日

3.除夕的故事

4.除夕夜的15个禁忌

5.除夕加班费有几倍工资

6.除夕辞旧迎新的句子

7.除夕(大年三十)火车票什么时候可以买

8.三十除夕的吉祥语

9.除夕的习俗 除夕的习俗盘点

除夕的祭祖习俗作文 篇8

为了中午的祭祖,除夕那天早上,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奶奶、婶婶、妈妈都钻进了厨房,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蒸鱼、炒虾、炸鸡腿……香味儿熏得女人们心里美滋滋的。爷爷、叔叔、爸爸也不闲着,带着我们小孩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红彤彤的对联也贴上了,好让祖先们清心地回来一趟。

转眼就快中午了。厨房里,祭祖的供品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奶奶叫我们把供品端到楼上的大厅。哇,供品可丰富了,有酥汁排骨、螃蟹粉丝煲、红烧肉、三明治年糕、炸鸡腿、五粮液酒、虫草白鸭汤……看着这些供品,闻着香喷喷的味儿,真让我们垂涎三尺。不过,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祭祖前,我们可不能先动口吃这些供品的。

我们把供品摆放在一块大方桌上。大方桌的前面摆放着祖先的灵位和烛台、香炉。香炉的前方,可看到大厅的正墙上挂着祖先的遗像,供品上齐了,爸爸在方桌前排了十个酒杯,倒上酒,又列了十双筷子。然后,挑出芋头、年糕、面包和鱼四道菜摆在最面前。我看着好奇,窃声问爸爸,爸爸笑着说:“这是希望祖宗保佑我们全家多子多孙,年年高,年年发,年年有余。”原来还有这深一层的含义,难怪每年都会把它们摆到最前面。

2022除夕习俗的传统文化 篇9

一、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的特征:

1.存留着巫术等原始信仰。维吾尔族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文化,其中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维吾尔族原始信仰的表现形式,巫术一直贯穿着维吾尔族的发展历史,至今仍有诸多的遗存。维吾尔族的巫术较为神秘,当举行婚礼的时候,首先要进行拜火仪式,每一位宾客都要钩一点火绕新娘头部三圈,帮助新娘驱赶外来的秽气。在维吾尔人的传统观念中,这种仪式既可以避邪,又能够给结婚的新人带来更多的福祉,确保家庭的和睦安康。除拜火仪式之外,维吾尔人还有很多的方式进行避邪,例如毯子、麻绳、马鞍等。对于一些容易让人具备好感的自然现象,维吾尔人也非常的推崇,例如浑身无杂色的白马等。而他们认为山羊是不吉利的,容易被魔鬼附身,所以进行婚礼时,绝对不能出现山羊的影子。维吾尔族的巫文化虽然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也表达了他们对美满婚姻的追求。巫文化贯穿着维吾尔传统婚姻的整个过程,使婚姻蒙上了一种神圣的色彩,并由此确认新人的婚姻关系,增强了族群内部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反映出维吾尔人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及共同的信仰

2.强烈的宗法观念。跟其他民族的婚姻一样,维吾尔族的婚姻也对双方的家族融洽非常看重,同时也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新婚夫妇早生孩子,将在家族中得到更高的地位,但是香火维系的方式,经常需要某些特定的行为与仪式进行表现。可以说,维吾尔人对繁衍后代极为重视,夫妻情感倒在其次。他们的宗法观念极为强烈,子女的婚姻是整个宗族的事情,以宗族的利益为前提,很少考虑新人的意见。维吾尔普遍信仰的是伊斯兰教,而结婚是穆斯林教义中的一项积极的义务,包办婚姻的习俗曾在新疆地区广泛流行,新人很少有婚姻的选择权,使得夫妇之爱成为婚姻的附加物。

3.强烈的排他性造成近亲结婚的普遍现象。穆斯林对婚姻行为有着极强的约束力,这对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伊斯兰社会,内婚制被其所推崇。首先,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是严禁结婚的,这不仅是新人双方的事情,而是整个宗教的事情。其次,维吾尔族是严禁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即便双方都是穆斯林,但民族不同,也不准结婚。第三,维吾尔传统婚姻的地域封闭性较强,喜欢在近邻直接或者亲属之间进行婚配,尤其在新疆农村地区,该现象更为明显。由于农村的交往范围较小,人们一般倾向于自身熟悉的领域中寻偶,缩小了他们的择偶范围,使得临近区域或者亲属之间的婚配现象大增,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二、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的演变过程:

1.回鹘时期传统维吾尔婚俗。据《唐书》中的记载,回纥可汗和回纥上层贵族的婚礼举行得极其豪华,并且在这些婚礼中回纥人的文化及信仰以婚俗形式表现出来。据历史记载,回鹘时期,唐朝的太和公主嫁入新疆的程序如下:回纥可汗选择良辰吉日,在城楼上向东而坐,由礼仪教师陪伴公主熟悉相关礼节,方可举行婚礼。在婚礼上,男女双方除拜父母之外,还要向上天参拜,这是回鹘人崇拜苍天的表现[4]75。按照维吾尔古代萨满教的教义,可汗是被认为苍天在地上的儿子或代表苍天之意的人,婚礼是可汗一生中的大事,所以可汗在婚礼前必须向东而坐,参拜苍天是婚礼上最隆重的仪式。回鹘时期维吾尔的婚姻习俗中,还存在收继婚的传统,所谓的收继婚指的是配偶已故的妇女留在其丈夫家里,跟丈夫有血缘关系的人结婚的情况。收继婚习俗不仅存在于回鹘社会,而且还存在于柔然、匈奴和突厥社会。如小宁国公主初嫁于葛勒可汗,葛勒可汗去世后又嫁于其子登里可汗。又如咸安公主遵从回鹘婚俗,相继嫁给天亲、忠贞、奉诚和怀信等四个可汗。

2.喀喇汗王朝时期的传统维吾尔婚俗。喀喇汗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王朝。该时期由于维吾尔人接受了伊斯兰文化,同时又受到中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维吾尔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游牧生活变为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城市定居生活。具有新疆特色的伊斯兰思想文化就是在这段时期形成的。喀喇汗王朝时期的传统维吾尔婚俗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无论在婚姻观上还是婚礼的形式上跟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女子是无权择偶的,并且要从一而终,若丈夫早亡,只能用收继婚的形式继续在夫家生活。这里要提到一个宗教职业——阿訇,担任阿訇的人,可以说是伊斯兰教的代言人,地位崇高。男女双方在议婚的时候,就需要请阿訇参与见证,一直到举行婚礼。在婚礼上,阿訇通过念诵可兰经为新人证婚。若缺少宗教色彩,维吾尔的新人是难以得到亲戚朋友认可的[6]166。

三、近现代维吾尔婚俗

近现代维吾尔婚礼都保留了宗教留下来的因素。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维吾尔族逐渐融入我国的大家族中,但是其婚姻习俗依然保留了诸多的传统,这是由于地域和民族的特色所决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妇女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婚姻制度及对待婚姻的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维吾尔婚姻习俗。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新疆还处于封建社会的制度下,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严重。根据可兰经的教义,穆斯林的父母,必须要承担为子女完婚的义务,而父母同时也具备包办子女婚姻的权力。在当时的社会,通过自由恋爱步入婚姻殿堂的事例是非常少见的。此外,伊斯兰教还允许多婚制,若伊斯兰的男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娶多个妻子,但是每一次婚姻,都必须按照宗教的规定举办订婚仪式。由于解放前的新疆经济较为落后,加上伊斯兰教提倡节俭操办婚事,所以新疆大多数地区的婚礼支出较低,彩礼方面也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主要是看男方家庭的经济实力。传统的维吾尔婚姻,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提亲、定亲、结婚。结婚的仪式分为普通仪式和秘密仪式两种,婚礼一般要持续三天左右。解放前的新疆妇女,社会与家庭地位低下,缺少婚姻自主权,而且维吾尔的婚姻习俗具有买卖的性质,按照媒人议定的彩礼数,男方在结婚的时候需要赠送女方很多礼物,所以婚后的维吾尔女人,从属权是完全属于男方的,可以任由男方支配,人格缺失,男女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妇女的这种受压迫现状,主要跟当地的风俗习惯及伊斯兰教的教义有关。维吾尔妇女的职责是养育孩子,侍奉丈夫,照料男方的长辈,在外出的时候一般要求蒙面,对成年男人进行回避。妇女是没有离婚权利的,只有当男方多年未归或者双方分居半年以上,男方对其不管不问的状况下,经本地的阿訇同意,妇女才可以申请离婚。而改嫁的条件是妇女在离婚之后,未怀孕的情况下才可以。

2.建国后的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新中国成立以后,取消了新疆的封建制度,维吾尔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新的婚姻制度保障了男女双方的婚配自由,恋爱观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在新疆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的社会结构得到重组,维吾尔族的家庭观、婚姻观都有所改观,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逐渐完善,维吾尔婚姻逐步趋向于科学化与合法化[7]80。建国后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产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社会主义婚姻法提倡男女平等,倡导恋爱自由,受到了维吾尔族广大青年男女的欢迎。但是新制度的推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相对来说,在新疆的一些偏远落后地区,旧习俗依然根深蒂固,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当地的传统婚姻习俗进行改造。其次,伊斯兰宗教政策的更新以及新婚姻法的推广,降低了宗教及媒人的影响,青年男女的恋爱自由与婚配权利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如今,结婚证的办理在新疆较为普遍,离婚手续也更简单化,财产分配和孩子的抚养权也都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维吾尔婚姻行为,男尊女卑的现象逐渐消失。

在传统文化的研究方面,对于各民族的婚姻习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分析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的特征及不同时期的习俗演变,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疆地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化的影响,维吾尔传统的婚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关系等方面开始逐步摆脱传统婚姻行为模式的约束。在保留优良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入各种现代因素,形成既传统又和谐、独具特色的现代维吾尔婚姻习俗,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进步。

摘要:针对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对新疆发展的影响,剖析了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的特征,对维吾尔传统婚姻习俗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新疆地区的婚姻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促进了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2021年除夕的习俗与禁忌 篇10

除夕的习俗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4、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5、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6、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_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7、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除夕的禁忌

1、灯长开不关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2、忌吃药

正在服药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3、吃饺子不能说话

到晚上11点左右,开始下饺子。第一锅饺子出锅之后,却不能吃。饺子一出锅,还是和小年夜一样,先得摆供台。与此同时,由长房长孙挑鞭,次子点火,在自家的大门外燃放爆竹。一挂鞭放完,全家进门,按照大小依次给长辈磕头,然后开始吃饺子。吃饺子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矗筷子,即使自己已经吃完了也不能随便站起来离开。

4、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5、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6、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7、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8、忌过早睡觉

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守岁的来历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土家族除夕习俗 篇11

做煻糁

腊月里,做煻糁也是土家族人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习俗。土家族煻糁是用糯米加工制成的。制作前取糯米浸泡一夜,用力搓洗,使之洁白发亮,然后将糯米用蒸笼蒸熟,将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特制的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竹圈里,竹圈放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然后借助手掌的力量,推压圆形竹圈内的糯米,使圈内糯米厚度均匀。将制成的圆饼轻轻移到要晒或用炭火烘烤的专用的地方。有的煻糁特别是用作礼品的煻糁,土家人还会用染成红、蓝等色的饭粒,精心摆设成各种字样,如红双喜、福、寿等字。有的一个煻糁堆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春色满园”等;也有的绘上山水、花鸟或花边图案。一切摆绘完毕后,取出篾圈,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数日,待饭硬结干透,即成为生煻糁。

杀年猪

过了冬至,土家人会选一个红煞日杀年猪,据说来年可以养大猪。土家族聚居区杀年猪的气氛也是热热闹闹的`,屠夫这家进了那家出。杀年猪时会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撮一顿,被请的人家也不会客气。在土家族里俗有“鱼吃跳,猪吃叫”,就是说刚刚杀的年猪比其他什么时候的肉吃起来都要香。土家族每家每年都会养猪,一般每户养二、三头,多的也有养七、八头的。这些所养的猪除了用于卖肉挣钱,土家族人总会留一、两头用于自家过年时用。

杀年猪时,主人家要准备好一盆糯米接猪血,蒸熟切成片状烘干,或加入五香在洗净的猪大腿内慢火熏干,就可做成土家族人特制的风味食品“血粑粑”,或炒或煮,都特别好吃。屠夫将猪杀后,会将肉按其部位砍成一块块的,分猪头、猪腿、猪屁股和块子肉等。猪腿多用于给岳父岳母拜年时用。猪肉砍好后在肉的表面涂上大量的食盐,然后放在大缸或大盆里腌上一个星期时间,待腌透后,将这些肉挂在炕上以熏成腊肉(熏制腊肉的部分请参阅彭善斌撰写的《苗儿滩腊肉》)。

打粑粑

年猪杀了,煻糁做了,接下来需要干的事便是打粑粑,粑粑是土家人过年时节必须准备的食品。打粑粑时,一般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来打或者兄弟哥嫂至亲合在一起打,男女老少齐上阵,分工有序,有负责用甑子蒸的、有负责烧火的、有负责打粑粑的、有负责制作粑粑的,打粑粑的人一般都是几个家中身强力壮之人,妇女主要负责制作粑粑,打粑粑的人和制作粑粑的妇女人数要多,其他的程序一般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推豆腐

豆腐是土家族人过年时必备的一道菜。土家族人多聚于山区,丰富而甜美的山泉水为土家人制作的豆腐创造了特别优质的自然条件,用来自于大山之中的山泉水制作的豆腐口感特别香甜,吃起来更是回味无穷。

贴春联

《英美文化与习俗》课程教学探索 篇12

文化资源对各国的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课程的主要特色在于从概念、标准和要点三方面拓展了大学生的文化和社会视野, 从背景、发展以及需要注意的几点规则方面引导他们注意到英语语言内在的文化土壤和外在的多面性, 为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参考, 消除文化歧义, 对于很难精准表达文化的内涵, 该教材从历史, 政体和人文风情等角度进行分析, 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被组织起来形成相关概念,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具体来说《英美文化与习俗》具有语言外在的多面性, 社会的相关性以及人文风情的联系性三个特点。

(一) 语言外在的多面性。

《英美文化与习俗》共分为六个单元, 包括风俗, 社交礼仪, 生活方式, 食品, 传统节日及其历史, 体育竞技等等, 每单元由多篇文章构成, 学习重点各有不同。话题内容丰富, 有Concept of Privacy, Thanks and Apologies, Ladies First, Three Threes in Britain, The Way of Expressing Courtesy, Table Manners, Friendship Patterns, 等等, 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英国与美国的国家基本情况及其文化艺术的发展, 对西方思想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语言外在的多面性一旦跟文化和语言相联系马上就显露出复杂性、差异性和选择性, 所以分析语言外在的多面性时, 要从社会、文化、语言等角度入手, 才能全面透彻地揭示出它的本质。很显然本教材对语言外在的多面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展示。本教材主要涉及到语言外在的多面性的认知本质。首先从单元结构编排上简要概括了不同的角度话题的研究, 具体从风俗、生活方式、传统节日等等角度对语言外在的多面性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接着, 不同的单元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语言点, 然后, 单元文章具体分析了字、词、句及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最后, 编者总结出:语言外在的多面性的产生不是任意的, 而是基于体验的;体现了构成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认知方式。所以教材增加一些思考题, 例如: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in using titles?让老师和学生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跨文化的意识。这样可以增加教材的现实性和文化归属感, 同时“知己知彼”才能使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有实质性的内容。

(二) 社会的相关性。

目前来看, 社会的相关性仍是一个鲜有探究的领域, 本教材从话题的角度引出了社会的相关性, 同时通过一些课后问题的编排, 明确和鉴评了社会的相关性的重要性, 并且, 用一些实例的方式, 具体表现了社会的相关性在实际教材中的运用。当然社会的相关性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材编写, 但编者仍需努力将社会的相关性与其教材相结合, 以求构建一个理想教材编排的理论系统。社会的相关性并非为满足某个实际需要而临时产生于特定的范畴化过程, 而是编者应该怎样从自己的经验中抽取精华, 并将经验进行范畴化。教材的编写不仅是复杂的工作, 而且是语言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 关于文化教材的编写是各类教材中最困难的。文化不是孤立的, 编者必须运用特定文化时空环境, 突出历史的魅力, 又使得编排工作更为复杂化。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英语, 其文化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教材以社会的相关性为特点, 介绍了英美文化的特点和规范, 并探讨了一些实例以及方法。《英美文化与习俗》中的课文社会性非常强, 相关话题有:How Titles Are Used, The Way of Expressing Courtesy,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Bringing Gifts, Table Manners, Campus Social Relations等等, 而且在课后的练习中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安排了相关的问题, 例如, What is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social custom and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How do Americans behave in their office?How do Chinese usually behave and act in the office?这些习题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在关注西方社会的同时更要重视中国社会, 这样的安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人文风情的联系性。

人文风情是一个国家历史、风俗和智慧的反映, 人文风情经常会表现在人们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当中, 尽管时间流逝, 人文风情已慢慢地沉淀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有其固定的独特的文化意义, 然而人文风情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象, 而且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非常丰富, 这也加大了教材对人文风情的表现。因此这个时候, 编者有必要运用事实求是和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原则, 找出一个折中点, 应尽量在目的语中找出与源语言对等的人文风情, 如果没有就应给予一定的注解。《英美文化与习俗》中三分之二的部分涉及到了西方的人文风情, 如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英国人的闲暇时光和私生活;传统的英国食品;还有美国人的住房和用餐以及各种西方的节日, 特别是对于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的介绍, 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配有相关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挖掘西方的人文风情, 这一点有别于其他教材, 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同时该教材对于存在的一些人文风情方面的文化障碍进行了讨论, 相关问题有:What sort of life do American city people lead?What will you miss in the U.S.when everyone appears to be in a hurry?What do most Americans do when they find that you are a stranger?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really need some help in a city of the U.S.?等等, 这些讨论题可以引导学生将人文风情与跨文化交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认知阅读中的文化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让学生了解外国人文风情, 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样编者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英美文化与习俗》课程教学方法

(一) 挖掘教材。

挖掘教材不仅是语言的挖掘, 还有文化的挖掘。《英美文化与习俗》是全面展示西方文化的窗口。所以, 挖掘教材从而感受文化是使用该教材的重要一步。语言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 因此, 讲授课文不仅讲解语言浅层的意义, 还应该考虑语言所承载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这样, 任课老师首先要有在该国家生活学习的经历, 还需要有大量的实物及说明性、演示性强的教学辅助物和教学辅助手段,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更真切地体验所学习的语言的那些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层面, 把各个国家进行比较式的学习和思考, 同时把英语学成更灵活、更自然、更有生命力的鲜活的语言, 而不是僵硬的词句、篇章的、断裂的所谓“知识”储存。

(二) 跨文化意识。

用跨文化意识做指导使用该教材来分析和探讨英语及其相关国家的文化, 能将语言与社会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 能对认识教材中的文化问题提供深刻的启示, 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该教材编写的主要意义和功能。根据Newmark提出的语言的六种功能, 跨文化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在章节讲授时, 教师需要不时地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 帮助学生扫除文化障碍。例如, 在讲解第一单元第四章节Concept of Privacy时, 教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的隐私观念, 介绍一些国内学者在隐私观念方面的相关研究, 阐述西方隐私观念的基本观点, 结合社会学的原则指出西方隐私观念的实质, 表达其功能和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具体分析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别。这样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指导价值以及新的视角。

(三) 开放思想。

开放思想是教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处理课文中文化因素的具体方法。课文讲授时以源语为归宿, 提倡在讲授中保留原文文化的形式, 尽量再现原文的文化色彩, 更好地传达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在授课中运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授课方式, 使课文讲解更适合于学生, 经过教师授课经验的筛选, 使授课变成融入了教师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开放思想是授课中最复杂和抽象的部分, 因此授课时教师应多介绍一些相关的英美新闻, 当代文学, 英美文化等,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如何认真制作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电子课件, 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注重针对性、实践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来制作好多媒体电子课件, 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电子课件涵盖内容范围应该要广, 从对话到短文, 电影对白, 英文歌曲, 听说训练, VOA听力, 资料等方面, 包罗万象。例如, 在讲授教材中的话题Misunderstanding时, 教师可以引用电影《刮痧》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来讲解, 教师应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和探讨, 让学生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同时, 又能感受到异域文化, 领略异域风情, 激发和保持他们了解语言文化的兴趣。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 提高文化适应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有利于我们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顺畅。《英美文化与习俗》旨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篇章阅读, 扩大文化背景知识, 深入了解英美文化, 众所周知, 由于英美文化自身的特点, 在学生中备受青睐, 也在英语学习中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 因为它们能够为句子, 篇章添姿加彩, 这一点可以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中看出, 教师在授课时中适当地融入文化能够增加授课的流畅度与节奏感, 使西方文化更接近中国学习者。

参考文献

[1]焦英.英美文化与习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杨明.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1997, 4:18~20

上一篇:我的自传的中小学作文下一篇:感恩母亲,快乐亲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