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间美术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进民间美术(精选8篇)

走进民间美术 篇1

课题研究方案

东海外国语学校

彭华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缩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其次,民间美术的特点,可以完善美术课程内容,使乡村美术教育接“地气”。

一切艺术形式都起源于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美术也不例外。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老祖宗。起源于史前的原始美术虽然不能称之为“民间美术”,但她却是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鲁迅语)。以后的“宫廷美术”、“宗教美术”、“文人美术”,都是从“生产者的艺术”中派生、演变而成的。

民间美术品种繁多,领域广阔,但凡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玩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见到她的踪迹。民间美术的民族风格特别强烈,各个兄弟民族,各地区的地方特色,无不归属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共性之中。那些炎黄子孙所特有的意识和审美,无不渗透在每一件作品之中。几千年的民族传统,又一贯地延续在每一段历史时期的作品里,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中国民间美术正是以她那独特的民族风格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放射着独特的异彩。

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同行们比较轻视、甚者是蔑视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认为这是下里巴人的东西,不值得下功夫研究和教学。这主要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之类的传统偏见。他们认为民间美术只要让学生知道一点就可以了,还是该把教学重点放在点、线、面,素描,水彩,油画,水墨画等所谓的“阳春白雪”高雅艺术的学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

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扎纸、符道神像、服装饰件、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另外,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有更多的喜庆感觉。

民间美术的服务对象既有自作、自用、娱乐的,又有通过馈赠、交换、买卖的形式,服务于全国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村和城乡劳动者。在古代,同时还波及宫廷、宗教和人文美术领域。民间美术的地方特色非常浓郁。家乡水,家乡情,家乡之物人人亲。芳香扑鼻的泥土气息,既是眷恋家乡,热爱祖国的诱惑济,又是

体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心理素质、生活习俗、意识信仰、审美理想相异性的见证物。为研究民族、民俗、历史、宗教、心理、审美等学科提供了生动全面的形象资料。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无比的丰富。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教材为载体激发学生们学习民间美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二)所要解决的问题

1、民间美术教学内容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2、理清民间美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的关系。

3、挖掘中学美术与民间美术之间相关因素。

4、探索民间美术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5、寻找出哪些教学活动能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最大,最有效。

6、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受教者的接受潜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其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潜能,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

2、新课标目标的确立。

新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来的,美术情感态度养成目标是其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

3、民间美术教学的研究理论的学术文章: 吴静芳的《传统美与现代工业设计》 李绵璐的《谈民族民间美术》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找出并分析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关民间美术的教学因素,从强调基础知识到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和学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健康情趣,塑造健全人格。

2、探索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民间美术的教学的方法,探讨民间美术在整个中学美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价值。

3、通过本课题的演绎,可以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

(二)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结合我校所拥有的特殊施教群体的资源优势(我校在校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民间美术的发源地农村地区的孩子),同时根据教育哲学、教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目标,从中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和美术教学意义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系统研究,安排有效的实施原则进行规划。根据以上情况,经过先期调查和梳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为17个点进行。

1、东海地方民间美术寻源。

2、灿烂的东海古文明之光

3、鲁兰古城的秦砖汉瓦

4、温泉汉墓的尺牍

5、苏北鲁南的民间陶艺

6、喜庆节日里的对联与剪纸

7、烧满龙的彩色面塑

8、巧夺天工的石雕艺术

9、柳编工艺

10、水晶的艺术

11、放飞飞天的梦想——扎风筝

12、古老又年轻的农民画

13、土味十足的乡村社戏脸谱

14、秸秆贴画

15、栽在花盆里的艺术

16、中学民间美术课教材编写研究

17、美术特长生培养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东海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各年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读书书目、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一)课题研究读书书目:

吴静芳的《传统美与现代工业设计》 李绵璐的《谈民族民间美术》

(二)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课题研究时间: 2014年1月到204年12月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

(1)完成资料的收集、学习。(2)批准立项一个月内上传研究方案

(3)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教学的进展情况。

(5)读完一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专著,上传不少于一篇独立撰写的读书笔记。

(6)上传独立撰写的一篇课堂教学或教育案例分析。第二阶段: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

(1)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间美术教学策略。

(2)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教学的进展情况。

(3)上传独立撰写的一篇课堂教学或教育案例分析

走进民间美术 篇2

中国版画的历史不是平平淡淡的, 而是波澜起伏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版画的国家。很多学者甚至把版画的开始追溯到了原始社会和先秦时代, 从刀刻和拓印的角度, 考察了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以及先秦时代的甲骨文、青铜器纹饰、玺印等艺术形式。秦汉时代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 则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版画性质的制作1”了。到了唐代, 由于佛教的传播以及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佛教版画诞生了, 这被视为最早的版画, 所以说“版画起源于唐代, 已有铁证, 自无疑义。2”鲁迅先生给予中国版画以极高的评价, 他说:“中国版画, 从唐到明, 有过体面的历史”。

关于民间版画的概念, 从造型艺术角度而言, 不囿于限定“创作者”和“欣赏者” (或者说是“使用者”) 的阶级属性, 可以进一步把“民间”理解为“民间趣味”。从这个角度看民间版画会发现:这些作品实用的目的要大于欣赏的目的, 造型和线条随意、自由, 却又充满智慧, 饱含质朴, 充满生机。

总的来说, 版画有着千年辉煌的历史, 版画记录和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并形成发展为过年时家家离不开的年画。年画制作在全国遍地开花, 展示出各自的风格特色, 凝结着百姓的智慧才能, 独特而新颖的艺术创造独具一格。

二、大学美术馆的功能特征

大学美术馆兼具公共美术馆的主要功能, 即美术作品的收藏、保管、研究、陈列、展览和交流, 同时, 还以主办各美术专业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展为独特职能。在大学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其受众主要为本校教师及学生, 这与公共美术馆有着很大不同。“正因为我们缺乏公共领域的‘前史’, 包括缺乏作为公共领域起源地之一的艺术博物馆的历史基因, 因此包括艺术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只能作为由政府垄断的社会资源而存在。3”

大学美术馆策划的展览首先要为在校师生服务, 因此, 展览选择的主题角度自然与社会上的公共美术馆有所不同。通常承载着由美术馆展览延伸到广阔人文社科领域的职能。关于大学美术馆的发展目前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因为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体系里, 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机构建设成为国际上综合大学的重要项目, 强调了美术与美术史及视觉文化在塑造人才、开发智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价值。4”就中国版画 (年画) 而言, 传承民间年画艺人的技艺, 唤起观众对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热情, 触发了艺术院校师生对它的关注, 促进了对民间艺术以及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化。

三、民间版画走进大学美术馆

1. 内丘神码展

“内丘神码”展览于2008年举办, 是为了向民众展现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神码。神码是中国木版年画之祖, 内丘神码是目前尚存的木版年画的“活化石”。它除具备一般年画的共同艺术特点外, 其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价值及其由文化价值而产生的信仰和习俗, 进而从这些特殊民间信仰和习俗中研究出它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民间文化遗产, 其文化精神应该让更多的人体会和感受。

2. 岁时纪胜——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展

展览于2009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举办。展出的作品来自全国各年画产地, 包括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新绛、湖南滩头、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广东佛山、福建漳州等地, 总计达300余件的民间年画作品。

3.“庶民刀笔”中国民间版画艺术展

展览于2011年3月10日至3月25日举办, 是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国光大银行合作的展览。该展览不仅为学院青年画家的创作提供更大的艺术空间, 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高端文化深入推进, 为社会各界参与艺术创作、加强文化交流搭建沟通平台, 营造一种更全面、更广泛且不再拘泥于学院的社会艺术氛围。

四、结论

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认识的不断深化, 特别是在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的热潮中受到重视, 作为民间版画的重要类别——民间年画——已经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代表之一。

从美术角度出发, 以地区为线索, 综合展现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存现状, 特别是其作为视觉文化的独特价值, 是天津美术学院数次举办中国民间版画展的主旨所在。通过展览, 可以增进人们特别是在校师生对民间艺术和年画的文化价值的深层了解, 也可以为当今美术创作提供可贵的借鉴, 在这一基础继续努力而踏实的进行研究, 必将能取得更为可观的收获和成就。

注释

11 .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M].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6.

22 .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M].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14.

33 .李行远.论公共领域中的艺术博物馆.王璜生主编, 无墙的美术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8.

让民间美术资源走进课堂 篇3

一、引导欣赏民间美术,强化学生理解

民间美术中不乏让人赞不绝口的优秀经典作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进民间美术资源,与学生一起欣赏,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以及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主动传承。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神州风采》这一课时,教师引进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强化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知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为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引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包括:中国长城、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拉萨的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等。在精美图片的刺激下,学生学习美术的欲望不断增强。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话语一落,各小组学生纷纷开始探讨。在激烈的探讨交流后,各小组得出以下成果:剪纸艺术、草编艺术、风筝艺术等。教师继续与学生互动讨论,引出更多关于这些民间艺术的内容。师:剪纸艺术可谓是民间艺术中的经典。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剪纸?什么时候见过呢?有一学生回答:“老师,过年时北方部分地区还有贴窗花的习惯,我见过。这应该是剪纸艺术中的一部分吧。”教师赞赏学生的观点,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辅助呈现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并与学生互动分享欣赏剪纸艺术的感受。最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民间艺术之剪纸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剪纸,在动手中感受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挖掘本土民间美术,增强教学效果

民间美术进课堂并不是“引进”就完事,教师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实际参观民间美术,以全面增强美术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仅仅从网上搜集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注重结合本地情况,深入挖掘本土化的民间美术内容,并根据教学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认知学习民间美术资源,从而达到优化和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家乡的老房子》这一课时,教师尽量挖掘本土的民间房子,优化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视频与学生一起欣赏和互动了解北方乡间民居、北京四合院、江西吊脚楼、江南水乡房子、福建土楼等。在这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再与学生互动交流:你的家乡在哪里?那里的老房子在造型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下一节课的实地探访做好准备工作。由于教师所在当地有许多特色的老房子,可谓是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为此,教师专门组织学生一起参观,从而深入实践了解房子艺术。又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民间面塑》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当地的民间面塑制造工厂,了解当地的工艺品,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实践,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才会上升一个层次。

三、引导创作民间艺术,培养创新意识

纯粹的“赏”和了解民间美术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需要。为此,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教师在引进民间美术资源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创作民间艺术作品。只有创作,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才会得以展示出来;只有创作,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一课时,教师在学习完基本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创作民间艺术作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民间剪纸艺术和民间玩具。在学习完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创作“民间玩具”。在这个创作任务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玩具造型,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整体创作,但要符合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与要求。因此,各组学生创作时,需要综合考虑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的运用、寓意等。由于动手制作民间玩具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因而各个小组学生非常积极,主动交流探讨设计什么样的民间挖掘,选用什么样的色彩,如何突出民间玩具造型特点等。为了最大化激发各小组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师融入竞争元素,组建民间玩具评比小组,选出“独具创意,个性明显,符合民间玩具特点”的作品,并颁发一定的奖品,激励学生。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创作,并以竞争方式刺激学生创作,从而最大化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以在创作中脱颖而出,获得奖励。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进民间美术资源非常必要。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和美术学习特点,不断变换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途径,以丰富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主动学习民间美术,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篇4

作者单位:诸暨市浣东街道太南完小

作者姓名:黄燕君

联系电话:***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

一、研究背景:

关键词:民间游戏 学校 孩子

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民间游戏无处不在。造房子、踢毽子、打弹子、跳牛皮筋、拣五子、撑花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儿时的闲暇时光,有些游戏渗透着孩子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孩子们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欢乐的游戏,他们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的时代。面对民间游戏在孩子生活中这种微乎其微的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近年来,民间游戏成为国内讨论和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我国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消逝于人们的视野中,呼吁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学校和是孩子的生活中来并在孩子中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小学里,我们的孩子王——低段教师并不熟悉这些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民间游戏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含,但是,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的具体应用,大多数小学教师还没有作好开展这一有趣味的游戏形式的准备。我们太南完小,以民间游戏作为突破口,把它引入学校课间活动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把优秀的适宜孩子发展的民间游戏引进到学校游戏中来,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实践,让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盛行,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游戏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孩子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游戏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并且符合孩子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学会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等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品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4、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用民间游戏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

1、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2、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

3、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4、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研究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5、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六、研究成效:

1、实施过程中我抓拍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抢凳子

一年级的教室里传出了美妙的音乐和阵阵欢笑声,你们猜他们在干什么吗?原来他们在做“抢凳子”游戏呢!老师在放音乐,孩子们在转圈,音乐一开始,几个孩子就围着凳子转圈,当音乐声一停,孩子们就开始抢凳子,如果没有抢到的孩子就输了(凳子数量始终要比孩子少一根),采用淘汰的方式,抢到最后一根凳子的孩子就是赢家。这个游戏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地玩耍,不仅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镜头二:丢手绢 场景一:一人丢手绢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一年级的孩子们和以往一样开心地玩起了丢手绢的游戏,只见敏敏发现了身后的手绢,快速的追逐放手绢的文文,在文文差点跑到敏敏的位置时,敏敏加紧了步伐,抓住了文文。敏敏成为了藏手绢者。其他孩子轻轻地叫嚷着“嘿!把手绢藏我这儿吧!”几个轮回下来,原先雀跃的场景渐渐平静起来,没有起初那么热情,圈内的孩子也不像原先那么紧张背后的手绢,更多的是等待,甚而一不留神或没有关注藏手绢而败给了对方。有趣的游戏开始随着孩子对游戏活动的熟练程度渐显无趣。场景二:两人藏手绢

丢手绢的游戏又开始了。教师根据孩子对游戏的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将原来的一位藏手绢者增设为两位,由这两位藏手绢者互相商讨如何藏“一块手绢”。孩子们再次对丢手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圈内的孩子不敢不对藏者设防,再度提起精神来,凯凯开心的抓到了真正的藏手绢者静静,而皓皓拳头捏得再紧也无法掩饰他并非真正藏手绢者的事实。皓皓和静静沿着圈跑起来,一圈半下来,皓皓在涛涛的背后做了一个放手绢的动作后撒腿就跑,警觉的涛涛马上站起来追赶她认定的藏手绢者,可最后抓到皓皓时,他却得意地摊开夹有手绢的手,原来他只是做了一个假动作。“呵呵呵,涛涛起得太快了!看也没看!”圈内的孩子又是一阵欢笑声。游戏继续。

在场景一中,孩子们在重复参与已熟悉的游戏活动后游戏兴趣渐减,并且开始渐渐被动。场景二中,教师随着孩子对丢手绢游戏掌握程度的提高,结合孩子发展的特点,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即在场景二中由一名藏手绢者变成两名,并由这两人合作,使得游戏更富有挑战性。孩子们开始在游戏中尝试思考,参与辨别,进一步提高反应能力,他们在游戏中在胆想象、创编动作,给游戏增添更多的乐趣。镜头三:跳房子

“小朋友,我们用沙包来玩跳房子吧。”孩子们拿沙包选了自己喜欢的房子开始跳起来,他们玩得很起劲,一会儿扔一会儿跳。我也跟着他们一起玩。可是我发现许多孩子不会,不知道规则。此时我开始关心丽丽,她跳得很不错。“丽丽,你跳得真好。”“在家里妈妈给我画了一个大房子,我们一直跳的。”“哦,是这样呀,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跳的吗?”我也假装和她一起跳,孩子们看到了都开始模仿,还有的直接请教“丽丽、丽丽,我和你一起玩!”“丽丽教教我吧!”

游戏最难掌握的是规则,跳房子也是,怎样让孩子欣然地接受游戏规则,而不是由老师反复示范、讲解,丽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这是孩子有效掌握游戏规则的一种方式。镜头四:炒黄豆

民间游戏内容具体生动、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很强的节奏感,许多游戏都伴有儿歌、口令,孩子可以边游戏边吟唱。比如,两个孩子玩“炒黄豆”的游戏,就会一边唱儿歌《炒黄豆》“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一边跟着儿歌的节奏做动作。当一组孩子翻过时,我马上给予鼓励和肯定:“你们真棒!”孩子翻不过去时,我会鼓励说:“没关系,再试一下”。我边说边帮助他们翻,当他们翻过时,我翘起大拇指说:“我知道你们会行的”,这样一鼓励,孩子非常开心,翻了还想翻,当孩子走到教室里去时,还会积极地做此游戏。

孩子能力、兴趣、性格等方面均有差异,在众多孩子中,总会有能力差、对活动不感兴趣、自卑、内向、孤僻的孩子。《学校工作规程》中指出:教育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中,对于这些孩子,我总是多关注、循循善诱,耐心开导。做这种游戏,孩子的身心都得到舒展,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最后,孩子在游戏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之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分配角色、控制游戏、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以其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孩子从中体验到民间游戏的快乐,进而喜欢游戏,提高了孩子游戏的积极性。

2、民间游戏有效实施中的风采剪辑。

滚 铁 环

走 高 锹

踢 毽 子

总之,民间

游戏已

经成为鲜艳的、带着泥土芳香的花卉,盛开在太南完小。我们将继续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中的新鲜资源,成为太南完小的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的“一扇大门”。

七、研究结论:

因为民间游戏具有以下特点,所以实施方便,总体效果较好:

1、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孩子民间游戏。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一般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孩子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孩子自己来完成,这就使得游戏符合孩子特点。

3、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民间游戏的内容一般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许多游戏中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孩子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4、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想游戏,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5、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具有简便性的特点。孩子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

八、研究反思: 这次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民间游戏活动,发现孩子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还能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借此身体的活动,使动作变得更灵活,反应也更敏捷,我想应该鼓励孩子玩耍,鼓励他们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民间游戏中蕴藏着无穷的快乐,快乐了,孩子们就会乐于学习从而有所乐,有所学,有所得。对孩子来说,玩就是学习,不会玩耍的孩子也就不会学习。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些民间游戏是否可以吸引孩子。实际上这根本不是问题。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玩过的都是新鲜的、有趣的。我想如果能把这些失传已久的活动,很好的发掘出来开展,就更适合现代孩子心态的一些改造,加上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也许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玩中学习,让孩子慢慢长大;快乐无边,让童年感受精彩。

九、参考文献:

[1] 李晶.长春某学校开展民间游戏的个案研究 2007,10.[2]邱学青.论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教育导刊.1997,(02)[3]陈同梅.民间游戏与孩子素质的提高 山东教育.2004,(3)[4]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2006,6 [5]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走进民间美术 篇5

(1) 开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自由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备课时,分别为学生准备了四个课件和四组不同内容的学习资料,所以学生上台讲解时就能娓娓道来。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物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扩宽了学生艺术视野。课前准备了很多本地本民族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和实物 ,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苗族刺绣、苗族剪纸的传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加强学生对本土民间美术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篇6

上课时,老师给我们看了纪录片《留住手艺》,《留住手艺》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而精心制作的纪录片作品。其所呈现的非遗项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节目还记录了一批特别具有历史文化含量,并且在世界非遗保护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项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重塑越窑青瓷、中国风韵龙凤旗袍、扎染、明清家具等。让我深一步的了解到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别之处以及其精神含义。其中让我感兴趣的便是扎染,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它是用线、绳等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然后放在“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线后,织物上既可出现意想不到的花纹,这便是扎染。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

走进民间艺术的瑰宝——剪纸 篇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 民间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同时民间传统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源, 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创作的基础。以《剪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立于综合实践活动“人与社会”维度, 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深厚内涵, 热爱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美德, 增长知识和技能, 完善自身, 立足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参观, 使孩子们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 了解其历史及文化底蕴, 增强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提高学生美的欣赏与创造力。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剪纸创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实践的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协作精神。

4.让学生展示作品, 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传扬民族文化。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 学习剪纸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窗花的设计创作中体现线条的变化。

【活动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上网收集关于剪纸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调查了解剪纸的意义, 寻找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 欣赏剪纸的艺术作品。

建立活动小组, 选好组长, 落实分工, 明确各自任务。

准备工具:彩纸, 小剪刀, 胶水, 铅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 老师现在用一张纸, 给你们变个魔术, 看看变出什么? (教师进行演示剪纸)

出示课题:走进民间艺术的瑰宝--剪纸。

欣赏各种剪纸的艺术作品。

二、剪纸知识

看了这些剪纸, 你们有了解到剪纸的哪些知识?你们对什么方面最感兴趣呢?上节课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剪纸的资料, 现在请各小组用2分钟时间把资料整理好并由小组长代表发言。四个小组按照以下顺序回答问题。

生1:剪纸的概述。

(教师通过ppt归纳明确:剪纸俗称窗花, 又叫刻纸或剪画。它们的区别在于创作时有的用剪子, 有的用刻刀, 虽然工具有别, 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 人们统称为剪纸。它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生2:剪纸的工具和材料

(教师通过ppt归纳明确:剪纸的工具包括剪刀、刻刀、蜡盘。剪纸材料为普通的大红纸、蜡光纸、宣纸等。)

生3:剪纸的技法和种类

(教师通过ppt归纳明确:剪纸按照技法可以分为1.阳刻剪纸;2.阴刻剪纸;3.阴刻与阳刻结合。而按照种类则可以分为:第一类, 单色剪纸;第二类:复色剪纸, 又称为彩色剪纸。)

生4:剪纸的制作步骤

(教师通过ppt归纳明确:剪纸的制作步骤包括a.起稿, b.剪制, c.剪纸的线条处理怎样组织好它的结构线。)

三、剪剪试试

今天老师带来一幅剪纸,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讨论, 尝试剪制) (教师板书:对称, 对折, 画稿, 剪制)

师:尝试剪制结果是什么?

生1:用对折的方法做出来的。

生2:用折叠法来制作的。

……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另一张纸, 看下一幅图 (蝴蝶) , 按照刚才的三个步, 动手在红纸上剪剪看能不能得到这个蝴蝶的图形。老师将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

体会设计思路:

师:人的智慧是无尽的, 简单的事物里往往蕴涵着不平凡, 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不同的几种折法剪出美丽的蝴蝶?

师: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 特别注意什么。

四、展示交流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评析, 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各作品的对称轴。 (这是对折两次剪出的两只蝴蝶, 这是对折这一次得出的一只蝴蝶。)

师:1.你觉得自己剪出的图形独特吗?

2.谁的作品设计得漂亮?为什么?

3.欣赏名师剪纸蝴蝶的作品。

五、小结

师:同学们,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同桌交流

2.全班内交流

3.教师补充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 就可以随心所欲、活灵活现地表现出自然中的万事万物, 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实践创作中一定能够剪出许许多多更优秀的作品, 让我们拭目以待。

【活动任务】

利用你手中的剪刀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送给整日为你操劳的父母, 让他们与你一起分享你成功的喜悦, 好吗?

【活动反思】

走进民间艺术感叹曲艺兴衰 篇8

京韵大鼓——悠扬古色之调

京韵大鼓艺人于德魁老先生的第三代传人于小章老先生是北京天桥老字号魁德社第三代传人,目前他独自一人在北京前门延寿街甲7号为旅游者表演即将失传的老北京文化遗产曲艺。

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小口大鼓,形成于清末民初,它是由河北省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和清代流传于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两者合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京津一带及华北、东北广为流传。二三十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京韵大鼓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却已经很难再听到那铿锵的鼓点和抑扬的韵致了。

于老爷子说,学大鼓最难的就是学腔,一句话里哪里顿挫哪里拔高都有讲究,不然就是行话里的“荒腔走板”。不是每一个喜爱大鼓的人都能学出来,天分不高的人,祖师爷是不赏饭吃的。

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所操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

“唱大鼓至少要有两个人,一人伴奏一人唱。现在这只有我一个人,也就演不了大鼓了。”于老爷子的语气中不免流露出些许遗憾。

传统大鼓书的段子多来自金戈铁马的“三国”故事,如《长坂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等,大致四十多段。一些偏女性化的段子多来自红楼梦和西厢记,如《祭晴雯》《黛玉悲秋》《宝玉娶亲》等。京韵大鼓除演唱有故事情节的曲目外,还演唱纯抒情的写景小段。如《丑末寅初》《百山图》等。

一个人 四场戏

一个十平方米的小平房,最多能坐五六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旁边还有一张单人小床,听书的客人多是坐在床沿上。如此一家小“剧场”,就是如今的魁德社。这里的演艺绝对是“全把式”,可以听到快板、牛骨书、三弦、京剧、评书和相声。因此,魁德社成了不少游人的歇脚之地。魁德社里面的墙上贴满了许多关于魁德社的历史照片和这个剧社的历史人物以及一些重要活动的老照片,其中不乏已故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一些当今社会名流和魁德社成员的合影。墙上挂着几把三弦、两套牛骨和几副快板,小桌上放着两面大鼓。一旁的老座钟滴答滴答地走着,似乎在历数着魁德社所走过的坎坷历程,而今这里只剩下了这位年过花甲的于小章老爷子在支撑这个曾经享誉北京天桥的魁德社。

见到路过的游人,老爷子总是以地道的北京礼仪招呼客人进来听书,至于门票价格,这里还是按照传统曲艺表演的风格,随便给。您听的喜欢就多给点儿,不喜欢就少给点,没有定数,主随客便,这似乎又回到了天桥搭棚唱戏的年代。

“春至河开,绿柳时来,梨花放蕊,桃杏花儿开,遍地萌芽土内埋。”一段三弦小曲唱开,老爷子嗓门、琴声颇是悠扬,京腔京韵十足。“别小看三弦,这当年是皇宫里达官贵人们自娱自乐的东西,后来才流入民间。”于老爷子放下三弦,架起二胡,“京剧清唱:苏三起解。”虽然没有伴奏,也没有上妆,但老爷子依然唱得有板有眼、声情并茂、韵味醇厚。几句唱下来,观众颇有些未过足瘾的感觉。

下一个节目是牛骨数来宝,旗人称它做“哈拉巴”,起源于明朝。它是用一对由牛胛骨制成的合扇,系有十三个小铃铛,敲击时,轻灵的铃铛声与浊重的骨击声相互呼应,别具韵味。朱元璋曾用牛骨在街市卖艺行乞,后来有了“乞丐皇帝朱元璋”的说法。牛骨数来宝的表演以简陋、朴实、通俗为特点,体现了乞丐身份和文化特征。“打牛骨,咱们走上台,这民俗堂会咱们唱起来……”极为普通和随意的唱词在于老爷子口中变得颇为精彩纷呈,在他举手投足间,似乎能看到当年丐帮的人在街市卖唱行乞的情景。

随后老爷子从墙上摘下一副快板:“打南边来了个喇嘛……”速度不慢,字字圆润,老爷子仿佛又成了年轻小伙子。虽说一把年纪了,可手不抖,腰不塌,快板的花点儿打得干脆利落。

如今老爷子住在胡同里,每天早起逛公园,下午睡个小觉。闲暇时,有客人就说上两段、唱上两曲。“现在这些传统艺术大多没落了,这些年除了德云社相声挺火爆,一些经营传统曲艺的剧场,听众也越来越少。”老爷子脸上显得有些失落,“我就在小胡同里租了这么一小块地方,有人来听,我就表演一段。岁数大了,太大段的唱不动了。钱不钱的嘛,有您就多给,没有您就少给。我有退休金,也不指着这点儿手艺吃饭。”

“可话说回来,我算是干这行当的世家,现在有些曲艺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看到北京的传统艺术,我也有责任。”在这小胡同的“剧场”里,老爷子已经自己干了五年,“只要身体允许,就接着干下去吧。”

酒旗戏鼓天桥市

多少游人不忆家

说起民间艺术,便不得不提北京的天桥。原天桥位于天坛西北,南北向跨过龙须沟。此桥是皇上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桥,意为通天之桥,故称“天桥”。那是旧时代老北京练把势的地方,是百戏杂练的市井喧嚣之地,也是民间艺术的发祥地。当年于德魁老先生便是天桥赫赫有名的京韵大鼓艺人。数百年来,天桥成为最能体现京城民俗的地方。

艺人在天桥卖艺,通常是露天设场。解放前,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行话“画锅”。锅是做饭用的,画了锅,有了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相继在这里学艺、卖艺、传艺和生活的民间艺人达五六百人,可分为杂耍艺人和说唱艺人两大类,杂耍包括杂技、武术等项目,说唱包括戏剧、曲艺等项目。这些形形色色的艺人,各有师承,各有特色,许多人都身怀绝技。其中最著名的“天桥八大怪”,因身怀绝技和言行怪异而家喻户晓。毫不夸张地说,北京的众多民间艺术家是从天桥走出来的。如相声大师侯宝林、评书演员连阔如、北京琴书演员关学曾、评剧中的“刘巧儿”新凤霞、相声演员白全福、双簧演员孙宝才以及许多杂技艺术家们。

nlc202309030801

而如今的天桥不免有些落寞,不见了露天杂耍场子,也没了民间艺人们的各式唱腔。除了德云社和天桥剧院默默地坐落在那里,再看不到当年的繁华与喧嚣。

濒危的民间艺术

于老爷子为大家表演的“清代八旗古曲”、“明代南七北六哈拉巴”祖传“花唱绕口令”等节目都是老北京文化遗产曲艺项目。

成为遗产的,大都是濒临失传的技艺。这些被老北京人称作“玩意儿”的“活儿”,不知道会不会最终随着纯正老北京文化不断和其他地区文化的融合而最终消失?或者被“进化”。它们还能否在历史的涤荡里,随着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而沉浮?许多民间艺人,最忧愁的事情是已经后继无人。

京城10大最具特色的传统曲艺演出场所

TIPS

1.恭王府大戏楼

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其建筑形式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合理的设计使大楼具备良好的音响效果。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听戏的好地方。

2.广德楼

广德楼戏园大约兴建于前清嘉庆元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德楼”由戏园子改成了表演曲艺的“北京曲艺厅”,仍然继续为观众奉献着经典的曲艺演出。

3.张一元天桥茶馆

此整体为仿古建筑,这里每日演出评书、曲艺、戏曲、杂技、相声等原汁原味的老天桥平民文艺节目。除了曲艺,茶馆内还包含了北京风味小吃、手工艺品等辅助文化项目。

4.北京湖广会馆

始建于1807年,如今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戏曲演出场所。为了方便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宾更好地理解京剧,戏楼内还设有外文字幕及翻译等服务,特别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

5.梅兰芳大剧院

是一座拥有高技术含量的演出场所。其厅堂设计、剧场设计、舞台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都具有良好的原创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这里也是京城较大的传统文化演出剧场之一。

6.梨园剧场

它也是北京知名的曲艺演出场所之一。剧场内可容纳千人,演出的剧目全部是精心挑选的京剧名段。可以想象,坐在传统的八仙桌旁,品尝中国小吃和名茶,欣赏京剧表演中生旦净丑各种角色的唱念做打,那真是一种美妙绝伦的艺术享受。

7.长安大戏院

闻名遐迩的长安大戏院始建于1937年。老长安大戏院曾与古老的戏曲艺术和老一辈的戏曲艺术家们一同见证过戏曲艺术的辉煌。1996年,易地新建的大戏院重建开张开业,如今的大戏院仍继续着当年的风采。

8.德云社

由郭德纲创建于1996年,10余年间,这个以“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宗旨的团体不断壮大,为大家带来了不少笑声。德云社的成功也为相声重回剧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9.宣南书场

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牵头创办。在这里,顾客可以边饮茶边听评书。除了老评书迷,这里还吸引了不少年轻听众。宣南书场的目标是让评书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在如今亦可重放光彩。

10.北京快板沙龙

“快板沙龙”是由李世儒先生发起的,演出团队汇集了京城的众多板友。他们热情洋溢的演出吸引了不少观众,从此,快板这一老北京传统曲艺形式又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身边。

上一篇:校本培训组织方案下一篇:缩小你的梦想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