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风险控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互联网金融时代电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强烈地冲击了传统金融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的趋势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开始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以此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争夺市场,这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项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子银行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在银行中的具体表现,也是银行转型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年来,商业银行开始愈发地重视信用风险,对于风险控制也愈发严格。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能降低银行的坏账,改善金融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研究电子银行业务对信用风险的影响,试图量化出电子银行通过各个中介变量去影响银行信用风险,并为银行风险管理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提出建议。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背景,梳理出关于电子银行的相关文献,选择出了适用于本文研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KMV模型,并梳理出了用KMV模型研究信用风险的相关文献。为了更深入研究电子银行业务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加入了传导效应分析,并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中介变量,后文的研究结合传导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再通过KMV模型计算出了违约距离,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研究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银行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关系。最终,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电子银行业务确实对银行信用风险存在显著影响,并且电子银行业务对中介变量都具有显著影响。经过中介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电子银行业务通过直接路径对银行信用风险具有正影响。根据之前的探讨研究,并结合我国银行自身的情况,为我国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和管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当前大数据环境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建立了相关模型刻画了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系,并给出了电子银行业务对信用风险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利用实证验证了中介变量。并扩展了影响传统信用风险的要素,将时代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业务—电子银行业务扩展到对传统信用风险的研究框架中。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信用风险;中介效应分析

学科专业:应用统计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论文框架

1.4 本文创新点

2.相关文献综述

2.1 基于KMV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2 电子银行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中介效应分析

3.1 理论基础

3.2 基本思路

3.3 借款人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传递

3.4 银行向存款人的信用风险的传递

3.5 本章小结

4.基于KMV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

4.1 KMV模型基本思想

4.2 KMV模型的理论框架

4.3 KMV模型的参数设定与样本选择

4.4 违约距离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5.电子银行业务对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样本和变量选取

5.1.1 样本选取

5.1.2 变量选取

5.2 描述性统计

5.2.1 被解释变量—信用风险

5.2.2 核心解释变量—电子银行业务

5.2.3 传导变量

5.3 实证模型设定

5.4 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5.5 实证结果

5.5.1 研究假设1—电子银行业务对信用风险总影响

5.5.2 研究假设2—电子银行业务对中介变量的作用

5.5.3 研究假设3—电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直接影响

6.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建议

6.3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论文提纲下一篇: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变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