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程序设计

2022-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读书报告程序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读书报告程序设计

《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读书报告

摘要:《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是面向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旨在指导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学习和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本书通过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研究,具体描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多种有效方式,探讨了教育学的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和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英语教师;学生;教育问题;外语教学法

《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原名为Learning Teaching --- 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本书涉及教与学的关系、教学安排、课堂活动、语言技能等等方面,实践与理论结合紧密,在论述相关理论之后,每章均列出具体的教学活动(tasks),其后是对各项活动的分析述评。因此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

一、与人合作

这里的人指的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即learner。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就好像茶壶与茶杯的关系,教师只是负责把自己茶壶里的水倒进学生的茶杯里,而学生是否真的消化吸收了这些茶水呢?我们似乎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事实上,教只是教学的一部分,学则是另一部分。‘People learn more by doing things themselves.’作为老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创造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而不是单纯地扮演一个负责教的教师。

《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将教师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类型:解释者(the explainer)、吸引者(the involver)和促进者(the enabler)。在我了解的现实教学情况中,很多老师都很好的完成前两者,但是只有一部分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重点。对于我而言,就有了“睡眠课”与“享受课”,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老师的存在是为了老师的不存在,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实则是对教师职业的最高要求。

二、教学主题

在书中,教学主题主要指的是语言系统(language systems)、语言技能(language skills)、學习更好的学习方式(learning better ways of learning and studying)和与他人合作并向他人学习(working with and learning about other people)。当我们分析一个句子时,我们可以从词汇(vocabulary)、语法(grammar)、语音(phonology)和功能作用(function)等方面来分析,这就是语言系统。语言技能即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听和读是接受语言的能力(receptive skills),说和写则是生产语言的能力(productive skills)。同样的,我们还需要教会学生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更好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其他人身上自己所缺乏的优点。

为了达到教学主题设定的目标,教学过程或许会有些枯燥,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带领学生领略英语文化的魅力。

三、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课堂管理包括选择(options)、决定(decisions)和行为(actions)。在课堂上,教师有许多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讲解一个知识点,也可以选择说一些其他不一样的东西,我们的整个课堂是由我们的选择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会辨认不同的选择,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提问问题的技巧。在英语课堂上提问应该较开放,着重提问WH-问题,给学生自由组织语言的空间,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尊重学生,在思考时间不进行干扰,减轻其心理紧张程度,必要时可以用身体语言提示。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回答声音很小的同学,错误的做法是靠近该生,对,没错,合适的做法是离他再远一些。试想,你可以靠近学生听清楚他的回答,但是别的同学未必听得清,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考虑到距离较远的同学,时刻都要注意到全班的动向,而非个别同学,这才会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在课堂管理中,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解决各种潜在的问题。比如我们的要求过于复杂而导致学生无法清楚地理解,又或者我们无法检查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所讲解的知识点。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我们并不需要过于害怕这些问题的产生,而应该把它们看成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问题,我们能做的是发现这些问题,并找到可以选择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四、结语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英语师范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在沿着这个方向探索的同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挑战自我,使自我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吉姆·斯克里温纳.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晓明.试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策略[J].教育时代,2017(12):19-20.

[3]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2-193.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马帆帆

作者:马帆帆

第2篇:《<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读书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是笔者在仔细阅读完齐湘泉老师编写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后,以主要章节为线索从著作者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立论和论点、研究的论据和资料运用以及本书的贡献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的,旨在阐明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读书报告

一、本书概况

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制定的现实背景、通过的历史过程以及重大意义,并对该法的实施效果做了大胆的展望和预测。九章的正文是本书的主体,详细介绍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各章节的理论渊源和具体规定。最后的附录部分,包括《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全部法条以及作者撰写本书的后记。二、重点章节解读

本书第一章为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作者从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入手,辨析了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以实证方式解析了法律适用法,追溯了中国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历史,叙述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过程。得出我国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应为法律适用法的结论。在辨析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名称时,作者放眼世界,追溯历史,分别作了横向对比与纵向分析,引用了其他国家大量的立法资料和理论依据。在谈到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起源时,作者独具匠心地列举了古代历史事件(诸如汉代“刘细君和亲案”、“昭君和亲案”等)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大大加强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另外,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法律适用法》的制定过程,每次专家组的汇集与讨论作者都像写故事一样写明时间与地点,由此可以看出齐湘泉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国际私法学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最后,从2009年9月到2010年10月,《法律适用法》终于三读通过,在我国成为正式法律。本章是从宏观上对《法律适用法》的制定到出台做了叙述性的描写,告诉了读者这部法律是什么,为以后各章着重描写法律问题作了很好的理解性的铺垫。

第二章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论述了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宗旨与调整对象,探讨了《法律适用法》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关系;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与外国法的关系,并说明了总则中各个原则的理论来源,对后文具有指导作用。

个人认为,第二节和第三节是第二章的重点,这两节分别阐述了涉外民事关系的两大原则,即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这两节分别从两大原则的产生与演进,各国立法和国际条约对两大原则的采纳,以及该两大原则的适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作者开篇就指出《法律适用法》取得的立法成果之一是把最密切联系原则这种法律规则选择方法提升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总的补充原则,使我国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有了兜底条款。接下来,作者以奥汀诉奥汀案引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首次践行。各种国际条约(诸如《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的公约》、《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法律适用公约》等)以及世界上多数法律适用法均采纳了最密切联系原则,而且阐明该原则主要适用在合同和侵权领域。接下来,引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对该原则的认可态度及采纳程度。作者先从《法律适用法》出台以前我国有关立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8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007年《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定(仅适用于合同邻域)引出《法律适用法》的规定,即法律适用法规定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所有领域,提升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并对该条规定从立法技术、社会影响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论述采用与最密切联系原测相似的方法,即通过横向对比、列举案例、纵向发展的方法得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上升为法律适用基本原则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根本性的变革这一结论。这种写作方法对比清晰,层层递进,重点鲜明,使得读者心中有格局,不仅使读者了解到我国《法律适用法》对两大原则的具体规定,而且使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到这样规定的法理和现实原因,可见作者的写作颇具逻辑性和严谨性。

第四节阐述了“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保留的关系。作者指出,“直接适用的法”在是否是直接规范、直接适用的法的效力、是否是公法方面引起了截然对立的两派争议。作者对比了赞成者和反对者的理由及依据,最后对“直接适用的法”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结论:“直接适用的法”是一种新型的法律适用规范,是一种集单边法律适用规范和和公共秩序规范为一体,又有别于单边法律适用规范和公共秩序规范的法律适用规范和公共秩序规范的法律适用规范。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所以作者的观点得出的顺理成章,水道渠成,不管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十分严谨。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者从该制度的法律特征,起源及立法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纵观了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制度的采纳情况后,作者再次回到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立法上,即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贯持肯定态度,而且进行了较为完备的立法,《法律适用法》将“直接适用的法”和“公共秩序保留”分别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个人认为,第八节的反致制度是本章另一个重点。所谓反致,是法律适用法特有的一项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某一涉外民事案件,依本国法律适用规范的指引应适用某外国法,但该外国法律适用规范却指向法院地法或第三国法,法院适用本国实体法或第三国实体法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作者从反致制度存在的价值、产生的条件、引起的争议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反致制度本身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接着,作者列举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对反致的态度得出了多数国家认可反致这一结论。最后,对比完后,再次落脚到我国立法对反致的态度,即我国《法律适用法》明确反对反致制度。尽管我国法律这么规定,作者还是表明了自己的学术立场,认为从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反致制度是应该被我国所采纳的。由于立法上的拒绝,作者从感情上对该制度以后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希望,结客观与主观于一体,体现了作者“只唯实,不唯上”的治学态度,也体现了作者对该项问题的关切。

第三、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也是法律适用法总则的最后一部分。前三节主要写了自然人作为涉外民事关系主体的法律适用,诸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自然人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法律适用。作者指出,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灭的规定是相同的,即都为“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具体到“何为出生,何为死亡”的问题上,各国的法律规定又不相同。接下来,作者通过列举一些不同国家的标准引出在解决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冲突方面主要采用属人法。接着,作者再次把焦点对准我国,指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也是以属人法为标准,只是我国属人法抛弃了国籍国法原则,采用“经常居住地法原则”,形成属人法以经常居所地法为主、住所地法为辅、国籍国法为补充的格局。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了我国这一立法的先进性:即采用经常居所地法作为属人法的国家不是很多,我国《法律适用法》以经常居所地法为属人法在立法上是超前的。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写作结构与民事权利能力这一节相似。由于自然人是涉外民事关系中最主要的主体,因此作者花了大量笔墨说明这一问题,从自然人具有法律人格到其背后的价值理念,再到各个国家关于“出生”和“死亡”的不同标准,再到我国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立法变化,作者以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阐述,有法有理,有历史有现实,彻底而清晰地论证了这一问题,使读者对此项规定了然于心。

与自然人相对,在涉外民事关系中另一个重要的主体即为法人。作者通过考察匈牙利、奥地利、马其顿等国家对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组织机构及股东权利等事项的法律适用,得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适用法人的属人法,而各个国家对属人法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最后,落实到我国,我国《法律适用法》也是采用属人法,且这种属人法为登记地国法和法人主营业地法律。本节的写作结构与第一、二节相似,内容全面完整,结构紧凑。

本书从第四章到第八章,每章一个主题,分别阐述了涉外婚姻家庭的法律适用、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涉外债权的法律适用以及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该几章均遵循以下写作结构:世界其他国家对该问题所采用的适用方法、理论上的利弊分析、我国对该问题在历史上的立法活动以及我国《法律适用法》最终确定的适用方法。在写作方法上,作者依然以实证分析、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为主,引用了大量的宏微观资料,包括其他国家的立法、该问题产生的理论渊源、该问题的实践等,使读者再一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厘清了我国立法的依据和目的。个人认为,物权与债权的重要性略高一筹。

法律适用法中的物权,其基础是民法中的物权,且含有涉外或跨国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法律适用法所规范的物权核心问题是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即涉外的或跨国的物权关系应受何种法律调整或规制的问题。我国《法律适用法》采用分割制分别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权利质权的法律适用,且三者的适用方法各不相同。对于不动产物权,我国采用“物之所在地法”规定“不动产物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而对动产物权的规定,我国引入了完全的意思自治原则,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且采用选择性法律适用规范,当事人可以无限选择法律。对于无形财产的法律适用,我国《法律适用法》将无形财产的有价证券和权利质权进行了区分,对权利质权,适用质权设立地法律,而对于有价证券则适用有价证券权利实现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有价证券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我国《法律适用法》对物权的规定在立法技术上十分先进,既遵循了一些古老悠久的原则,又体现了法律适用多元化的趋势,可谓与时俱进,方便灵活。

在有关债权的法律适用中,个人认为,其中的合同的法律适用最为重要。因为涉外民事关系主要调整的就是基于意思自治而产生的诸多合同关系。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涉外,合同都占据了民事关系的绝大部分。正是基于涉外实践中合同的大量存在,作者用了100多页对该问题进行详尽地论述。这其中不仅有理论渊源,理论争议,世界各国对此立法的不同,还有作者在考察资料后的主观评价和观点倾斜。对于合同法律适用的方法,作者从最原始的理论争议(分割论与单一论的博弈)入手,在列举了大量的法律资料和理论学说后,指出我国《法律适用法》虽未对合同的法律适用并未明确是采取单一制还是分割制,但作者认为我国应采取分割制。还指出对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是有条件的选择性法律适用规范,很好地体现了主观论和客观论的统一。最后,作者高屋建瓴,对我国《法律适用法》中有关合同的规定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即采取以意思自治原则为主,客观性援引的法律和最密切联系原则选择的法律为补充的立法模式。三、附录

作者在附录部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全部法条展现出来,使得读者对该法一目了然,尤其在前篇已经对该法进行过分析的基础上,对应着正文的理论分析再来查阅相关法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升华理解的作用。此外,该部分完善了本书的编写体例,解析与法条相得益彰,使得整本书的结构相当紧凑,浑然一体,实乃写作结构上的一大创新。四、结语

本书的作者齐湘泉老师参加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第四稿、第五稿的起草工作,十分熟悉《法律适用法》的制定情况,在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铸就而成本书。从宏观上再看本书,作者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论点,即: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博采各家理论之长,在结合我国自身的立法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制定而成,总体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求新务实,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个人粗略计算了一下,出现在本书的理论有几十个之多,所列举的国家和立法数不胜数,足见该书的理论价值之大。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对《法律适用法》原理的解析,不管是对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指导,作者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

作者:伍萌

第3篇:“读书报告会”活动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如何提升口腔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是近些年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结合口腔医学教学特色,自2016年起每月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活动,提出一种多元的、创新的临床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查阅文献、病例引导和讨论分享,将临床病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了口腔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口腔临床实习全过程中的知识要点,从而提高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读书报告会;临床教学;口腔医学

[基金项目] 厦门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BJK201915)

[作者简介] 张志升(1977—),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副院长,從事口腔医学教育和临床带教工作。

[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多数是以五年制本科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都占较大比重,且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迈向医生这一行业极为关键的过渡时期。每一位口腔医学生在此期间都应当熟悉和掌握各项临床实践技能。《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规定,口腔本科毕业生的医学技能目标应包括:病历书写与分析、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口腔基本操作技能、医患交流沟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等。[1]

二、“读书报告会”活动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读书报告会”活动打破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实习生成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取知识。这种多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循证为基础的教学法(Evidence-based learning,EBL)[2-4]。“读书报告会”活动是一种“PCE”整合教学法,即对PBL、CBL、EBL进行整合,让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病例引导和分享讨论,将临床病例与理论知识结合到一起,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口腔临床实习过程中的知识点,进而达到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一)“读书报告会”活动与传统临床教学活动区别

传统的临床教学大多是以理论讲课为基础的(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通常以临床老师为中心,以教学大纲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授课为主要形式[5]。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总结,轻松获取知识重点、难点,但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老师在教学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授课内容受老师个人因素影响大,形式单一,对疾病的叙述讲得多,致使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缺乏主动学习性和创造性。临床教学来源于临床,核心是“以人为本”,故不应拘泥于课本和老师。其他各种教学模式,如PBL、CBL、EBL、TBL,PatientBL等[2-4]虽然都有固定的模式,且每个模式都对临床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但都存在各自的弊端。有学者提出了多种教学法的整合模式[5,6],比如LBL+CBL,LBL+PBL,LBL+CBL+PBL等,形成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整合式教学方法。“读书报告会”活动就是一种“PCE”整合教学法。

(二)“读书报告会”活动的主要内容

“读书报告会”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的前期工作(包括问题导向、病例引导、循证医学)和病例的分享与讨论。

1.问题导向——PBL教学法。首先,让临床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简单介绍本次教学病例,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然后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查阅教科书或国内外文献,了解该病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先试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2],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督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解决临床问题。

2.病例引导——CBL教学法。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一起收集临床病例,让学生参与整个治疗过程,运用之前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重新查阅文献和分析,总结本次病例,温故知新。这种以具体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称为CBL教学法,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早倡导的,其核心理念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3]。

3.循证医学——EBL教学法。在“读书报告会”活动的整个前期工作中,通过应用EBL教学法对PBL、CBL教学法进行辅助,让学生认识到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带教老师介绍本次教学病例的基本知识后,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在病例收集时,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最后的病例分享与讨论时,整理文献,总结病例。

EBL教学法以循证医学为落脚点、评价点和反馈点,从而赋予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和临床实践运用能力[7]。Elderton和Nuttal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牙医之间对于疾病的评估和治疗计划存在差异。他们呼吁学校应该在循证医学的理念下培养牙医。随后,Elderton等人认为循证牙科学是牙科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8]。此后,循证牙科学开始在牙科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4.病例的分享与讨论。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收集并整理病例,将对本病例的所见、所得、所感,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分享。学生需做好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总结文献对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并进行相关分析,最后以PPT的形式汇报。

三、总结与展望

“读书报告会”是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既是展示院校师生学习成果的平台,也是展示我院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发展成果的平台。“读书报告会”活动运用了“PCE”联合教学法,帮助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循证思维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夯实基础。推荐在当代医学临床教学工作中应用推广和进一步探索,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成熟的教学模式。

“PCE”联合教学模式的优势[5]在于:①教学活动的主体由老师转变为学生,教师身分转变为引导者;②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使学生主动去查找问题,从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临床表现、诊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来查找和分析问题;③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去查找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科学证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学到了获得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将科学研究应用于临床工作之中。

但是,本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系列不足。一是CBL教學过程中,由于临床病例相对比较复杂,这对临床带教老师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另外,学生在面对大量尚未掌握的知识点时,很容易困惑从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EBL教学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献查阅能力,对于本科实习生而言,国外文献阅读较难开展。三是“读书报告会”活动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还未运用形成性评价检验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松灵,王邦康,李翠英等,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7):392-397.

[2]Barrows H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6,6(68):3-12.

[3]王君玲,邵苗苗,胡书海等.PBL、CBL与TBL整合式教学法在口腔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3):18-20.

[4]Werb S B,Matear D W.Implemen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clinic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J].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04,68(9):995-1003.

[5]唐永超,周腾鹏,杨志东,等.浅谈PCE三联合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0):51-53.

[6]何建亚,等.TBL、PBL与CBL整合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5):483-486.

[7]刘静,王永华,董肖萍,等.“PCE”教学法联合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7):97-98.

[8]Elderton,R J,Nuttall,N M,Eddie,S,& Davies,J A.D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in Scotland:A Review of Some 5-year Results[J].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1985,13(5),249-252.

作者:张志升

第4篇:毕业设计(论文)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

08011226-梅路遥- 会计085

一、本科论文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1、 封面:包括学校名、题目、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姓名、完成时间等。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有特殊要求的可加注副标题。

2、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字数一般为300个字左右,关键字3-5个,列在摘要的左下方。摘要和关键词是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的概括性综述。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一致。

3、 目录:目录可按二级或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设计美观;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文本主体:文本主体一般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它写在文章的最前面,用来说明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这部分很短,常用一小段文字表述,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与你的摘要重复。摘要是简要地说明你的文章写了什么,而引言是说明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侧重点不同。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作者要对课题的内容及成果进行详细表述、深入分析和充分论证;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见解或建议。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1)标题: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清晰规范

(2)注释:毕业论文中引述别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时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也可以加注说明,注释可采用脚注

(3)量和单位:文中出现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4)插图:曲线图、示意图和照片在正文相应位置放置,并写明图号和图题,图号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字体为宋体小5号。

(5)表格:表号和表题放在表格上方正中位置,表号后空一格书写表题,字体为黑体小5号。

(6)数字:毕业论文中的测量、统计的数据及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5、 参考文献:按文献的拼音或者顺序,列在论文正文后面,先中文后英文;

6、 致谢: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指导教师以及相关人员表示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作风。

7、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原始数据、计算程序及说明、过长的公式推导等,其中设计图纸可另附。

二、本科毕业论文与硕士毕业论文的结构差异

硕士毕业论文的一般结构包括引言、文献回顾、理论阐述、案例、结论这几部分,所以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硕士毕业论文需要的创新能力和专门的研究能力也较高,需要提出新的见解,而本科毕业论文只是要求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文献综述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1、文献综述应紧紧围绕研究问题,所引述文献应与课题直接相关,相关性要强

2、文献综述应突出综述二字,尽量避免大量引文,内容要精炼

3、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尽量是原文,尽量避免引用他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转述

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4、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来自政府、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有影响的正式出版物及有影响的专业人士等

5、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是最近5年一10年的

6、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是重要文献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7、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

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8、文献综述应建立在大量的文献检索、查询与阅读的基础上,做到资料翔实,避免内容干瘪。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9、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10、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11、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12、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四、分析评价本科论文的优缺点

优点:相对于硕士论文来说,本科论文更加容易理解。能够衡量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而表明学生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 缺点:相对与硕士和博士论文缺乏创新,也不能掌握专门的研究能力。

五、分析评价硕士论文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衡量学生是否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从而表明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缺点:相对于博士论文,缺乏创造性成果,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还是缺乏的。

六、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从一般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出发,通过逻辑分析推断出结论。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法,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假设进行验证以求得近似正确结论的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对某一问题客观、科学的认识。

《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对家族企业定义的主流看法、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基础上的扩展、家族上市公司的界定、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等等采用大规模普遍调查的方法,国内家族企业治理实例、瑞贝卡和罗顿两家公司情况介绍采用个案调查方法、样本选取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宁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查分析》中宁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采用大规模普遍调查的方法,

2.相关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也是一种描述性研究,目的是了解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

《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中民营企业与家族企业的关系、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高管层报酬与公司绩效关系、净资产收益率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每股收益的回归分析

《宁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查分析》中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3.行动研究方法

专家们一致认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行动研究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有效方法。

第5篇:《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学 校:辽 宁 工 业 大 学

系 (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课 题 名 称:建 筑 设 计 原 理

专业(方向):环 境 艺 术 设 计

班 级:环 艺 0 9 1 姓 名:王 兴 盛

指 导 教 师:田 波

(本文仅供参考,请同学独立完成)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一、书名

《建筑设计》/刘春香 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二、主编简介

该老师所在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1962年10月出生,1984年于东北林学院林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1996年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专业证书班,系统的学习了该专业各门课程。1996年~2005年,担任建筑学教研室主任八年。获得过很多教学、学术研究的优秀表彰。

三、著作概要

本书以建筑设计原理及理论分析为主,从建筑的基本组成、功能与流线、空间组织、平面布局的分析与构想,到建筑技术问题处理、建筑设计创意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设计表现与制图等多方面展开。并通过典型实例分析使学习者掌握建筑设计分析与借鉴的方法,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内容总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独立式小住宅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幼儿园设计、中小学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展览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等章节。

建筑设计基础主要讲述了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建筑平面设计及表达、设计图纸内容的正确表达与施工图设计、建筑表现图的绘制等。

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小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小住宅的功能与布局、单个房间的设计、独立式小住宅的形体设计与细部处理、小住宅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等。

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住宅建筑分类、功能分析、住宅性质与设计、套型内各功能的空间设计、公共部分的设计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讲述了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知识、规划布局、住宅群体规划设计、公共建筑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规划布置、技术经济指标等。

其他诸多章节的内容一样丰富实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非常实用。

五、学习心得

在了解学习建筑设计之前,对建筑设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不理解建筑设计的用途。作为环艺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对建筑设计方面关注的不是很多,从而导致这个环节不强,而在实际中,建筑设计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自己却没有认真的研习一本书。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建筑设计是营造良好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的综合领域,是我们环艺学生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篇二:节能建筑读书报告

节能建筑读书报告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为我国今后社会的发展模式提出的科学规划。能源的节约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的能耗大约为全社会商品能耗的三分之一,是我国能源节约潜力最大的领域,是整个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节能建筑的概念

建筑室内热状态受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外气候状态所影响。因此建筑能耗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围护结构形式和室内外气候状态有关,改善建筑热性能为改进建筑围护结构形式,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时,考虑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时,要从春秋过渡、夏季空调散热、冬季采暖三个不同阶段对能耗综合的要求考虑。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性和建筑特点,对建筑能耗起主导作用的阶段不同。这三个阶段对围护结构的需要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彼此矛盾。这样就要看哪个阶段对建筑能耗起主导作用。屋顶、外墙是围护结构中面积最大的部分,其保温性能的好坏是决定采暖能耗的重要措施。由于我们所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采暖为本地区最常见及能耗最大的环节,故此处只讨论北方地区采暖所对应的节能建筑。

二、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保温工艺主要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三种形式。过去外墙外保温处于试验阶段,外墙内保温技术盛行,外墙夹芯保温形式基本就没有。近几年,外墙内保温明显减少,外墙外保温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外墙夹芯

保温、复合墙体保温等新型保温体系在北方地区低层建筑、别墅等建筑中也尝试使用。 外保温墙体其造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结材料和外饰面的保温性能,与所使用的保温材料的热阻成正比。因此,在北方地区,外保温墙体应用的性价比高,如应用在热阻要求不高的长江流域等夏热冬冷地区,则性价比很低。

外保温墙体可以有效避免墙体内部结露问题和热桥问题,最适合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使用。但施工造价比较高,工程复杂,必须作为一个成套的系统技术来对待。

内保温墙体施工简便,费用相对低廉。由于热桥和结露问题难以解决,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由于节能要求不高,内保温即便存在热桥部位,也不至于产生结露现象,因此还可以考虑使用。另外,内保温墙体对间歇性的采暖和空调降温反应比较快,也适用于“部分时间,部分空间”方式的采暖和空调。此外,对于既有建筑或文物建筑节能改造,由于内保温不破坏原有立面,也可以考虑采用。

三、北方采暖节能的主要任务 我国北方城镇的集中供热系统目前有约50%由热电联产热源提供,其中约35%是热电联产发电产生的热量,其余15%为调峰锅炉房产生的热量。由于热电联产在能量消耗等各方面均优于其余两种采暖方式。因此,大力支持和发展热电联产方式的集中供热热源,并尽可能让其能耗消耗降低,尽可能使这些机组在供热期间能够全负荷供热,(即减少其部分负荷运行时间),而在非供热期,严格限制小容量、低效率的热电机组运行,应作为我国热电生产的重要政策。

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近40%,并且不同方式、不同建筑的采暖能耗相差很大。因此,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总量,北方城镇采暖节能潜力均为最大,应是我国目前建筑节能的重点。 可以实现采暖节能的技术途径如下: 1) 改进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进一步降低采暖需热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北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可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50%,部分渗风严重的老式钢窗也需要更换。围护结构全面改造可以使采暖需热量由目前的90kwh/(m2.a)降低到平 60kwh/(m2.a)。 2) 推广各类专门的通风换气窗,实现可控制的通风换气,避免为了通风换气而开窗,造成过大的热损失。这可以使实际的通风换气量控制在0.5次/hr以内。 3) 改善采暖的末端调节性能,避免过热;同时在假期和周末无人时,有可能把室温降至值班采暖温度(10~14℃),这样可基本消除目前集中供热系统平均20%的过度供热。 4) 在有条件的系统全面推行地板采暖等低温采暖方式,从而降低供热热源温度,提高热源效率。 5) 积极挖掘利用目前的集中供热网,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节能热源;大幅度提高热电联产热源在供热热源中的比例。如果把热电联产热源所占比例从目前的三分之一提高到50%以上,则可以使我国北方采暖能耗再下降7%。 6) 改目前的高能耗低效率小型燃煤锅炉为大型高效锅炉或并入集中供热网。 全面实现如上诸条,可使我国北方城镇采暖单位面积能耗降低40%,也就是从目前的20公斤标煤/(m2.a)平均下降到12公斤标煤/(m2.a)。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配套的相应政策与机机制为: 1) 严格新建筑节能审查,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得以全面改善。 2) 全面实施按热量计量收费制度,从而使围护结构改造获得收益,并促进行为节能,减少过量供热。 3) 相应地改革供热企业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使对热源和热网的各种节能改造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四、采暖末端计量与调节

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采暖能耗仍然是地区能耗消耗的主要问题,而采暖计量方式的改变,变按照面积收费为按照热量收费,对我们的实际作用为:

1、使得保温好、耗热量少的建筑热费减少,而保温差、耗热量大的建筑热费多,这才能促进新建建筑的保温措施的落实和既有建筑的保温改造;

2、避免由于末端失调造成的部分采暖房间过热和由此导致居住者开窗换气降温造成的大量热损失;

3、对较长时间内不使用的建筑(如寒假期间的学校、春节期间的办公室等)停止供热或降低供热参数只保证防冻的需要。

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同时实现对热量的计量和改善末端的调控能力。 除了直接按照面积收费外,目前计量与调节的方案可分为两类:在每户安装热量计的分户计量与调节和在每栋安装热量计的分栋计量分户分摊。

1、 分户计量与调节方式。

在每户的采暖进出口管道上安装热量计,在每个散热器处安装根据室温调节水量的恒温调节阀,从而实现对每一户的供热计量和对每一个散热器根据室温的热量调节。这种方式的困难与问题是:

①需要户内暖气管网为分户水平连接,而我国大部分北方既有建筑户内采用的是单管串联方式,由此造成户内管网改动非常大;

②我国城市居住模式与欧美不同,是大型公寓式。建筑内不同位置的房间由于外墙数量不同,需要的采暖热量也相差很大,端部顶部房间的采暖需热量可以达到中间部位房间的2~3倍。这样同样按照热量收费就很难被住户接受。

③户间传热在有些情况下也产生很大影响邻户暖气的长期关闭可以使正常运行的采暖户需热量增加30%~50%,为此需要增加室内散热器安装数量和在户间隔墙增加保温。而这些消耗大量资源的措施在各户都正常使用时不起任何作用,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④目前的流量计、温控阀孔径小,流动阻力大,长期运行出现大量堵塞、损坏现象,影响了正常供热。此外,热量计需要定期标定,大规模的使用在实际种也有很多实际操作的困难。住宅能耗标识 从我国1986年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住宅建筑节能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各级政府对标准执行的监管力度不够,二是建筑节能与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没有直接挂钩,购房者、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各个建筑节能相关领域都缺少动力。

五、节能建筑的评估及发展方向

从上文可以看出,节能建筑并不是单独依靠保温结构的作用即可称为节能建筑,是通过地区主要能耗的对比、保温结构的合理使用、热计量推动居民的节能意识等共同作用,将建筑物主要能耗降低,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才能称为节能建筑。建筑能耗标识体系即篇三:《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

——读书报告

【注】 此读书报告内容包括:场地设计概述、场地总体规划布局及设计实践和文件编制三大部分。

一.场地设计概述

(一)场地的概念

场地的广义概念:场地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入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其构成要素有:建筑物、构筑物(核心要素,起控制作用);交通设施(道路、停车场和广场);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即工程管线和工程构筑物,前者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使用,后者如挡土墙、边坡等,在场地有显著高差时能保证场地的稳定和安全)。

(二)场地的划分(按地形)

按地形条件可将场地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平坦场地是指0%~3%的平坡地和3%~10%的缓坡地,其地势较平坦而开阔,建筑物布置比较自由,可以取得日照朝向和较好的景观视野,道路布置也可以采用理想的布置形式,土方量一般不大。但当坡度平缓时,场地排水有一定的难度。

坡地场地指的是10%~25%的中坡地、25%~50%的陡坡地和50%~100%的急坡地,其地形起伏高差较大,山势变化无常,建筑物布置受到限制,道路布置也受到限制,需要处理高差,土方量较大,支挡构筑物较多。

(三)场地设计概念(概述)

场地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的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7部分:场地设计条件分析(分析场地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等,明确影响场地设计的各种关键因素及问题)、场地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相互间的空间关系)、交通组织、竖向布置(有效组织地面排水,核定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场地各部分设计标高和建筑物室内地平设计标高等)、管线综合、绿化与环境景观布置、技术经济分析。

二.场地总体规划布局及设计实践

(一)条件甄别(即判断已有材料的对错) 1.地形条件

地形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山谷、山坡、冲沟、高地、河谷、河漫滩和阶地等等(如下图所示)。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 2.地质条件

在场地设计时,要查阅该项目的工程地质报告,对场地的地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在勘察地质条件是应遵循三字原则:看(看地质报告的结论和建议,确定是否适宜作为建筑场地)、鉴、圈(如若有危险条件区域,应在图上画出,以避让,如高压线等)。 3.气候条件

建设场地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对创造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场地设计与建设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风象、日照、气温和降水等。 太阳高度角是指直射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是指直射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

日照时数是指地面上实际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表示,以日、月或年为测量期限。

可照时数是指一天内从日出到日落太阳应照射到地面的小时数。

日照百分率是指某一段时间(一年或一月)内,实际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当日照时数以日为单位时,用于确定日照标准。 4.规划条件

(二)地形分析

高程分析:

高程分组→图例设定→划定范围→填充图例 1.坡度分析:

总结:二类用地上的建筑长轴应顺应尽量等高线布置。 3.坡向分析:

划定范围→图例设定→填充图例 总结:如图所示,将4个45°三角板水平放置,并移动,寻找与各等高线的切点,并连接,然后确定坡向。 4.自然排水分析:

分水线→集水线→水流向(垂直于等高线)→找冲沟

总结:分水线即山脊线;集水线即山谷线;水流方向垂直于等高线流向低处。

(三)顺山就势

在场地规划及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尽最大的可能尊重自然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造价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同时应着重注意建筑、道路、台地间的关系。比较好的例子有中山大学珠海分校规划。

(四)路网合理 1.外部路

总结:以a(已知)为等高距,b%(已知)为坡度,求得截距x,然后以a为圆心,x为半径画圆,以此类催,可得到道路线 2.主干路

主干路是连接场地主要出入口的道路,是场地道路的基本骨架,属全局性的主要道路,通常交通量较大,且对外交通联系多。其典型特征是道路路面较宽,对景观的要求也较高。

主干路的布置规划应注意:路线位置、道路长度、道路间距、建筑朝向。 3.组团路

一房一路一墙

总结:路的布置规划应定标高、量长度、算坡度。

(五)台地标高篇四: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建筑学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场地设计,实质上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它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景观设计学中的场地设计比较系统。作为建筑学范围内的场地设计,它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无处不在,小到细部的控制,大到对总体的把握。它能够左右到建筑项目的优化方向,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尤其是在与业主进行前期接触时,业主对设计者是否有信心,常常取决于设计者对场地分析、控制的能力如何。 1994年中国开始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反映出很多建筑师对场地设计的认识是肤浅和薄弱的。从学校教育中缺少针对场地设计课程的设置,到从事建筑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对场地设计的漠视,绝大多数建筑师得到的场地设计知识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这也是由于在以往的建筑学业界,把场地设计仅仅看作是总图设计所致。过去中国采用前苏联的建筑设计流程模式,往往设计院单独设立总图室,场地设计自然归为总图室的工作、建筑师专注于单体,长久以来,造成建筑师对场地设计基础知识缺乏系统的训练。

本书努力把场地设计在建筑学范围内系统化和实用化,也刻意避免同类书模棱两可的诟病和空洞的原理。从建筑学所应涉猎的场地设计技术下手,以大量原创性的研究,对现有的场地设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实事求是地把原理落实到技术层面上。本书侧重于提高场地设计作图的技术解决能力,以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场地问题。同时亦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大量的原创分析,建立了建筑学领

域内场地(转载于:建筑设计读书报告)设计技术的一些新的分析和方法。 场地设计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项目中,对场地设计的忽视,是一个建筑师专业不成熟的体现。本书对场地设计在建筑学范围内尽量加以系统化和实用化;从建筑学所应涉及的场地设计技术入手,对现有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实事求是地把原理落实带技术层面上,一大量的原创性分析,建立建筑学领域内场地设计技术的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全书主要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场地表达,分析涉及等高线的场地设计和台地护坡设计等,尤其对很多场地设计中一直存在的疑问提供了解决方法。第二部分场地调整,分析了场地排水、等高线调整、土石方平衡等,建立了适合于建筑设计范围的场地调整解决方法。第三部分停车场,主要对停车场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清晰完整地对相关原理加以系统化,提炼出很多实用性较强的原理规则。第四部分建筑间距,从防火、日照、遮挡等方面,科学合理地分析建筑间距,透彻地阐述了关于建筑间距的概念。第五部分总平面,对大多数建筑类型的场地设计布置进行详细分析。第六部分道路,总结分析了与场地设计领域交叉的道路专业知识。第7部分管线与绿化,结合规范对管线布置和场地设计进行归纳分析。介于赵老师课程所讲内容重点是关于本书的第一部分场地表达和第二部分场地调整。所以本文也着重分享我对前两部分的学习心得以及探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场地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密集的等高线代表着很陡的坡地,在等高距

相等的条件下,等高线间距很小,则该处的自然坡度很大;相反,疏松的等高线代表着很缓的坡地,因此它们的等高线间距也比较大,则该处的自然坡度很小。因此我们可以从图上辨别出山脊,冲沟,峭壁等地形。

②内插法是进行场地竖向研究时经常用到的方法,就是通过已知点得到在它们之间的其他点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③任何道理的纵坡坡度陡有限值,为了避免道陡,以利于交通工具或行人的使用。在尽量减少挖填土工作量和陡坡的条件下,常常需要道路在坡地上采用之字形前进,这时道路的中线方向和坡地的坡度方向是不一致的。通过道路本身的平整和填挖,形成道路自己的坡度方向。所以,要想使道路的距离和坡度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需要通过计算,作图,分析得出最合理地方案。

④往往有起伏的山地都会出现凸起的脊背状走向,称之为山脊;相应的把凹下的带状走向称之为山谷。雨水和流水在山脊出向两个不同的主要方向分开而流,那么就存在一条山脊线,即分水线。雨水和流水在山谷最低处汇合后,共同相拥流下,它们的路径就可以抽象成一条合水线。山脊线和山谷线不仅具有其自身的几何意义,而且还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从几何方面来讲,它构成了地形起伏变化的分界线,所以它在地形表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山脊线具有分水性。山谷线具有合水性,这一物理特性使得它在场地设计应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通常将山脊线称为分水线,山谷线称之为合水线。这对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倘若设计之初没有考虑雨

水甚至洪水的走向,而是直接把建筑布置在合水线上轻则缩短建筑使用寿命重则带来生命危险。

⑤在场地设计中,尤其地形起伏比较大时,常常需要或大或小的台地作为建筑或外场的基地。这样就会出现台地平面或者高于原自然地面或者低于原自然地面的情况。当这些高差出现时,边坡的护坡是最常见的处理台地边缘构造的方法。在场地设计图纸上护坡的设计,除了满足场地工程使用外,也是评估护坡对台地四周的影响的依据,必须时要重新调整台地范围或护坡的构造等。产生台地的方法有完全填方、部分填方部分挖方和完全挖方。完全填方而成的台地的高程比原自然地面高程高,那么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填土完成。完全挖方而成的台地的高程比原自然地面高程低,那么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挖土完成,称为挖土方边坡的护坡。这种台地的出现不太多,主要是因为不但动土量大,而且场地排水方面比较复杂。部分填方部分挖方而成的台地的高程部分比原自然地面高程高,部分比原自然地面低,那么就出现部分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填土完成,部分护坡所保护的边坡是由填土完成。这种情况的台地比较多见,主要是填、挖土方能够接近平衡,对地面的改造幅度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台地,它的边坡斜面坡度是同一的数值,除非台地四周的地貌情况很特殊,以至于某些局部护坡坡度出现变化。在台地护坡设计时必须有条理、由次序,如此才可顺利解决台地护坡设计。要熟练地设计出正确的台地护坡,首先要完全理解设计台地护坡的各个环节、部分,这样在具体设计台地护坡时就不会出现疑惑和盲点,避免造成设计分析时的混乱。

第二部分场地调整,分析了场地排水、等高线调整、土石方平衡等,建立了适合于建筑设计范围的场地调整解决方法。

①如何规划设计场地排水有多种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情况、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具体设计要求等这种因素来综合决定场地排水的方案。雨水在场地里经过设计的引流,或者排入集水井、雨水口,或者排入水渠、江河,前者可以看作向某点处排水,后者可以看作向某处边排水。无论在场地中作怎样的安排排水方式,都可以分解成单元平面式分析对象。

②场地平面往往设计成一个平面或组合的几个平面,但有时候根据场地性质要求和实际条件,场地平面设计成微曲的地面,是为了能达到合理地排水要求并且消除组合平面之间形成的接缝。在场地平面等高线调整中,一般会对平整后的场地有二种要求:一种是根据所要求的场地坡度限制,控制所调整后的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当要求调整后的场地坡度是一个固定值时,根据坡度公式,只要保持一个固定的等高线间距就可达到坡度要求;当要求调整后的场地坡度是一个范围值时,根据坡度公式,只要保持等高线间距在某个相应的范围值内就可以达到此时的坡度要求。另一种是保证场地上某一方向的坡度值为一个固定值或一个范围值。

③土石方工程是场地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尤其在需要大平坦场地的建筑中,如飞机场 需要大的候机厅 以及大的飞机起飞跑道。土土石方的计算,对准确施工造价、确定土方总量是否平衡,以及估算向场内运进土方量或向场外运出土方量等问题的解决是必须的计篇五: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 院:

课题名称: 结构办公楼

建筑、结构设计 专业(方向):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3月28日 读书报告 毕业设计是总结我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我们能够了解、学习并掌握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全过程,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阅资料以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提高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我们对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集以及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知识能有较系统的认识。由于毕业设计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在深入完成毕业设计之前我们必需熟悉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对毕业设计涉及到的知识点至少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所以读书便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切入口。

首先我认真翻阅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房屋建筑工程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大致了解了框剪结构毕业设计的整体流程及设计步骤和要求,便开始着手做开题报告。

在使用autocad及天正建筑绘图软件绘制建筑图之前,我翻阅了《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王雪松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2008年(第3版)(教材),注重环境主体——人;城市载体——建筑;城市心肺——自然三者的协同,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处处服务于人,给人们实惠的指导思想,在各方面充分考虑了现代生活的办公模式,使办公便利。平面分区布局合理,办事人员和办公人流不交叉,房间间隔合理,电梯厅与疏散楼梯布置合理,交通流线短,便于形成高效的办公环境。考虑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设置地下室,车流与人流分开设置,满足人防要求,兼顾布置配电房、空调机房、通风机房、储物仓库等附属用房,同时使建筑基础埋置于良好地基土层中。地下室为本办公大楼工作人员停车场;底层架空分隔出多功能大厅和一个较大型商店;二层作为展厅及大型商铺使用;其余层可同时作为办公及住宅用途。整个建筑是融办公、居住、餐饮、购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之小城”,这样便可将部分交通量内部消化。——此点是本设计的亮点,也正是其创新之处。我所选择的结构选型为框剪结构,建筑面积约为8000m2,初步选择层数:8层;层高:3600;开间:3600;进深:6300。设计时先对建筑平面布置、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建筑外观、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然后对局部部分,如楼地面、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最后明确框剪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屋抗震,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 选定。

本工程为高层办公建筑,注重防火要求,在设计时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来设计交通组织。水平交通采用中间走道设计,并同时满足最小净宽要求(防火疏散要求一般公用建筑不应小于1.4m,且《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不应小于1.8m)。垂直交通由楼梯及电梯组成,电梯的数量应根据建筑总建筑面积来确定,《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且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消防电梯。协调建筑各个部分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按需设计的原则对建筑图纸进行设计,以便满足建筑设计布局合理,造型美观的感性要求。能较好利用周围环境及已有建筑物;平面空间较大,分隔灵活,具有良好使用性;立面注意对比与呼应、节奏与韵律,体现建筑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双重特性。 在完成建筑平、立、剖面图后,我阅读了《中南地区建筑图集合订本》中的05zj001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对建筑图纸中各类构造的做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学会直接从图集当中选择建筑构造,包括对应的荷载取值。在建筑总说明当中确定屋面、楼面、卫生间的做法,对结构设计的荷载计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真正从结构设计当中理性地按需设计。 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为了对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了然于心,我分别先后翻阅了《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接着着手结构计算书,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房屋建筑工程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我对计算书的书写过程有了一个较清楚的了解,如依据建筑图纸要求,每一次完整的结构计算过程都需要确定计算简图、计算荷载、计算内力,针对不同的结构单体在不同荷载形势下还有其他计算过程,如水平风荷载或地震荷载作用下需要验算结构横向侧移,框剪内力组合,构件设计等,能把这些串成一线,在结构计算中就有了方向,并且有目标地及时详细熟识设计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集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荷载考虑面覆盖广,计算方法明确。毕业设计中的恒载、活载、风载的计算,荷载组合的相关取值均需要依据荷载规范的相关规定来取值,切不可胡编乱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地震多发区的结构提出要求, 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此时建筑物基本上处于弹性阶段,小震);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至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过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此时建筑物进入弹塑性阶段,中震);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此时建筑物将产生严重破坏但不至于倒塌,大震)。地震是一种不可抗力,无论是作用方向还是作用强度都是不可预见的,规范仍然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抗震设防的目标:(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旨在使建筑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的伤亡,减少损失。结合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主编,高教出版社,2012年第4版;翻阅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规范对构件各种受力状态如弯、压、剪、拉、扭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算法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例如:对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控制、受弯构件挠度的验算,对构造如伸缩缝、保护层、钢筋连接和锚固、配筋率提出的一般规定,对构件如梁、板、柱、墙的基本规定以及对抗震混凝土构件设计的要求;将教材与规范相结合来进行设计,使我的头脑更加清晰,概念更加明确,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也更容易接受。

第6篇:读书报告会程序

红色读书报告会流程

理 学 院

团委组织部

红色读书报告会流程

活动流程:

一、预赛比赛流程:

(1)自我介绍,时间不超过1分钟(要有特色)。

(2)用自己的演讲稿进行非脱稿演讲(要求要有感情)根据演讲水平评出进入决赛人员,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3)即兴表演的节目(为进入决赛拉选票)

二、决赛的比赛流程:

(1)第一环节:出场秀——自我介绍(准备ppt),总时间不超过2分钟。

(2)第二环节:演讲,选手根据自己的演讲稿进行脱稿演讲,演讲内容要贴近主题,内容深刻,时间不超过6分钟。

(3)第三环节:绝地反击,通过才艺展示,可以是歌曲、舞蹈、小品、歌曲等各种类型,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帮助选手进行多人组合演出,为自己长分。

由三个环节的最终总成绩决定名次。篇二:读书交流会程序

五道川小学读书交流会程序 1 主持人: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昨天咱们接到教体局和中心校的通知,要求开展本次读书交流活动。今年年初,教体局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 全面建设书香校园工作的实施方案》这样的一个文件。我校根据文件精神也制定了本校的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教师们也根据学校要求认真阅读,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随时记录了自己的读书心得,阅读已成为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教体局8月18日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开展读书交流会。今天辛校长在百忙之中也来参加这项活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下面咱们这次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的读书方法,指导以后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 3 各教研组代表发言(曹占华 蔡凤琴 唐凤成 李纪聪 谢艳娟) 4 赵校长对前一阶段的读书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5 领导讲话。 6 主持人(总结)两位领导对于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让我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阅读兴趣,让书籍伴随我们的人生,让书香飘逸校园,让阅读成为习惯,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学区领导来参加这次活动。(闭会)篇三:读书报告会策划

读 书 报 告 会 策 划

外国语学院“十佳读书之星”评选

——品书香之气,绘心灵之景

一、活动背景: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校全面关注在校大学生的精神层面的培养,届时于外国语学院开展“读一本好书”读书报告会,进一步扎实推进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进程。我系积极开展以“品书香之气,绘心灵之景”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活动,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同学的科学人文素质,切实打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1.读心中之所好,创心中之所悟。“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 歌德)。因此,开展读书报告会有助于构筑学习平台,展示自我风采,培养同学的自信心,继而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同学人文素养,推进学风建设。 2. 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有助于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我们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书籍去净化我们的心灵,用阅读来改变我们的现状。因而就会有终生不衰的前进动力来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 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知识积累量得到丰富、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拔升,更加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立足于当今社会,寻求机会发展,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使我们的一切言行皆能有益于社会, 我们自己也就成为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 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一员。

三、活动主题:

品书香之气,绘心灵之景(用知识成就无悔青春、阅读打造金色梦想)

四、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12年12月++日

活动地点:实验楼实阶三

参赛对象:外国语学院各班读书报告会初赛前俩名选手 a) 纪检部维护现场秩序,比赛前后都需有秩序进出场。 b) 办公室负责选手的抽签和登记,现场布置及学习部、参赛小组成员签到。 c) 学习部负责计时、选手分数的统计和最后结果的评定。 d) 宣传部做好前期和后期的宣传工作及现场的照相。 e) 布置活动场地,使各项安排就位。(如会间互动环节的小游戏的设置、选手获奖后 的证书与奖品、人员记录活动详情等)。 2.活动实施

(1)主持人演讲开场致辞并介绍各位领导及嘉宾;

(2)主持人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通过抽签决定决赛上场顺序。参赛选手开始比赛(要求演讲者把握演讲时间,使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 (3)进入决赛的选手对自己的报告主题进行讲解和阐述,在讲解过程中放映相关幻灯片,可自主添加舞台形式。 (参赛选手对参赛发言需要进行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新颖,鼓励配乐、伴舞、话剧等形式开场,可加分。)

(4)中场休息,举行观众互动活动或者有关读书知识有奖竞猜活动,调节并活跃气氛。同时,统计上半场选手成绩(学习部负责统计选手比赛结果,由主持人宣读比赛结果)。

(5)继续由选手上台演讲(结合ppt内容)或读后感;

(6)统分工作完成后由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并邀请一位嘉宾对此次读书报告会进行点评,倡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六、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 参赛要求:

(1) 报告内容要求脱稿,须附ppt,ppt需做得漂亮,其他形式可自选(如:背景音 乐、视频/等),每人报告时间为6~8分钟。

(2) 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语言流畅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3) 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上下场致

意答谢。

(4) 大赛过程中,各组选手应准时到达比赛地点,迟到或未到作自动弃权处理;

(5) 决赛时,参赛者必须提前到场,到指定区域就坐;

2、 作品要求:作品需为自己阅读文学、地理、科学、人物、励志等各方面的文章或作

品的读书心得、感悟的原创内容,严禁抄袭。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

3、 活动期间,各干事应提前到会场布置会场及活动所需的相关程序﹔并且注意维持会

场的秩序。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 1 证书奖品

二等奖 2 证书奖品

三等奖 3 证书奖品

优胜奖 4 证书奖品

附:

评分细则

读书报告会评分表 1. 报告内容要求内容紧扣主题,主题深刻鲜明,格调积极向上,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分) 4( 2. 语言表达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报告技

巧,动作恰当。(3分) 3. 形象风度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

答谢。(2分) 4. 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报告选手的临场表现做出综合报告素质的评价。(1分)

外国语学院学习部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篇四:读书报告会策划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读经典美文,筑精神家园”

大学生读书论坛 ? 学习部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读经典美文,筑精神家园”

大学生读书论坛策划书

伴着和熙的春风,我们迎来了忙碌而充实的四月,明媚的四月里,还有什么能够替代读书所给予的充实。学,然后知困;读,然后知不足。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我们虽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点。 为了展示新时代三峡学子对成长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提高同学们素质修养,增进思想交流,和谐校园。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特举办“以读书的名义走到一起”读书报告会,具体事宜如下:

一、 活动宗旨:

这次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

二、 活动目的:

本次大赛面向全校各院系学生,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演讲水平;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诵读以独特的视角,对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做精彩解读,展示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谐校园,发扬比赛的优良传统,选拔优秀写作、演讲多方面人才。

三、活动主题:

“读经典美文,筑精神家园”读书报告,可以通过诵读经典写下自

己的所思,所感;也可以对书籍进行剖析。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要求相关阅读书籍不限,论文要以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来写。

四、参赛对象:

重庆三峡学院各院系全体在籍学生

五、活动详情:

主办单位: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 学习部

活动时间4月 ~ 5月

活动地址:一教学术报告厅

六、报名方式

在本班学习委员处或联系人处报名均可。

七、活动流程

本次读书报告会主要形式是:提交论文、主题演讲、对话互动。共分为选稿、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按照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层层遴选的原则,采取1+x的活动形式有序推进。“1”即1个主题;“x”即由各院系围绕主题自主举办若干分主题。各分主题与主题之间,要统筹设计,注重衔接,联动推进。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原则。

1、前期宣传:

三月下旬,开始进行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主要由部门干事到各班宣传为主,张贴海报为辅,宣传方式要达到深度与广度的统一。

2、选稿:

四月上旬选拔出优秀文章。从上交的文章中选出20个作品

3、复赛: 四月中旬,把选拔出的优秀文章,以组的形式进行演讲比赛,以确定最终进入决赛人员名单。

4、挑选决赛主持人,主持的水平一定要有质量。

5、决赛:

四月下旬,进行决赛。通过抽签决定决赛上场顺序。进入决赛的选手对自己的论文进行讲解和阐述,在讲解过程中放映相关幻灯片,可自主添加舞台形式。

6、点评:

比赛结束后,将由专业老师对整场比赛进行点评。

八、参赛形式:

1、可单人参赛,可组合形式参赛,团队人数控制在2至3人左右;(为提高比赛质量,将能说与会写相结合,建议组合参赛)

2、参赛选手无班级、年级、系别限制,可自由组合参赛。

九、活动要求

1、征文要求:对要求参赛作品主题鲜明。相关阅读书籍不限,文章要以学术论文的格式,内容积极向上,写出真情实感,字数3000字左右;

2、演讲发言时间:7---12分钟

3、发言要求:参赛选手对参赛发言需要进行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新颖,鼓励配乐、伴舞、话剧等形式开场。

4、拟请评委 :

韩红宇 周红苓 李小华 余曲 罗仁贵 宦书亮 叶明葱 廖婷婷

十、注意事项

1、初赛时,各组选手须自制幻灯片;

2、大赛过程中,各组选手应准时到达比赛或彩排地点,迟到或未到作自动弃权处理;

3、选手的演讲篇目及相关幻灯、配乐等无特殊原因,不得做任何更改;

4、决赛时,参赛者必须提前到场,到指定区域就坐;

5、活动期间,各干事应提前到会场布置会场及活动所需的相关程序﹔并且注意维持会场的秩序。

一、奖项设置

一等奖 一组 证书奖品及奖金 80元 二等奖 两组 证书奖品及奖金 50元 三等奖 三组 证书奖品及奖金 30元 十

二、经费预算

1、 场地费:100元

2、 布置会场:装饰费以及评委用水 50元

3、 邀请函:30元

4、 奖金270 总共:450篇五:读书报告会策划

学生阅读心得报告会策划

一. 活动主题:知识成就无悔青春、阅读打造金色梦想 二. 活动目的:

1、 构筑学习平台,推进学风建设。

2、 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同学人文素养。

3、 展示自我风采,培养同学的自信心。

4、 为了丰富同学们课余文化生活,提升课余文化品味,营造“我

读书,我快乐”的良好读书风气,培养同学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5、 活动时间:初赛:12月1日 (16进12)

决赛:12月7日(12进10)

6、 活动地点 :初赛:河东体育楼109教室

决赛: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三.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四. 活动内容:学生以“我认为最值得一读的好书”为题,就自己

对阅读某本好书的感受、体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鼓励表达内容有深度、有个性、有创新。 五. 活动步骤:

1、 前期准备:

(1) 文艺部负责选拔主持人一名,负责开场白及流程。 (2) 宣传部做好海报以及前期宣传工作。

(3) 由各学院进行预选,并推选出一名选手参加读书报告会。

(4) 各学院学习部部长在11月26号前把参赛名单报上来,并要求

选手提交题目。由办公室统一整理名单。格式为姓名,短号,学院班级,书(要对大学生有意义的书)。

(5) 请好评委和嘉宾。

2、 活动实施:

(1) 校学习部和宣传部成员提前到场布置好。 (2) 主持人开场白并介绍欢迎各位评委的光临。

(3) 主持人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通过抽签决定决赛

上场顺序。参赛选手开始比赛。进入决赛的选手对自己的报告主题进行讲解和阐述,在讲解过程中放映相关幻灯片,可自主添加舞台形式。 (参赛选手对参赛发言需要进行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新颖,鼓励配乐、伴舞、话剧等形式开场,可加分。)

(4) 结束后,请一位评委点评此次比赛。 (5) 增添游戏环节:主持人宣读古诗词题目,由台下同学参与古诗

词竞猜活动,答对者有奖。调节一种大众参与的现场气氛。

(6) 学习部负责统计选手比赛结果,由主持人宣读比赛结果。 (7) 获奖选手奖品统一在读书节闭幕式颁发。 (8) 活动结束,学生会成员留下打扫整理场地。

3、 各部门分工:

(1) 宣传部做好前期和后期的宣传工作及现场的照相。 (2) 纪检部维护现场秩序。 (3) 办公室负责选手的抽签和登记,现场布置及学生会签到。 (4) 学习部负责计时、选手分数的统计和最后结果的评定。

六、参赛形式:

1、 可单人参赛,可组合形式参赛,团队人数控制在2至3人左

右;(为提高比赛质量,将能说与会写相结合,建议组合参赛)

2、 参赛选手无班级、年级、系别限制,可自由组合参赛。

七、注意事项:

1、 参赛要求:

(1) 报告内容要求脱稿,须附ppt,ppt需做得漂亮,其他形式可自

选(如:背景音乐、视频/等),每人报告时间为6~8分钟。

(2) 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语言流畅自然,

富有真情实感。

(3) 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

神面貌,上下场致意答谢。

(4) 大赛过程中,各组选手应准时到达比赛地点,迟到或未到作自

动弃权处理;

(5) 决赛时,参赛者必须提前到场,到指定区域就坐;

2、 作品要求:作品需为自己阅读文学、地理、科学、人物、励志等

各方面的文章或作品的读书心得、感悟的原创内容,严禁抄袭。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

3、 活动期间,各干事应提前到会场布置会场及活动所需的相关程序

﹔并且注意维持会场的秩序。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 1 证书奖品

附:

评分细则

评分采用10分制,具体如下:

(1) 报告内容:要求内容紧扣主题,主题深刻鲜明,格调积极向

上,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4分)

(2) 语言表达: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

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报告技巧,动作恰当。(3分)

(3) 形象风度: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

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答谢。(2分) (4) 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报告选手的临场表现做出综合报告素

质的评价。(1分)

读书报告会评分表 1. 报告内容要求内容紧扣主题,主题深刻鲜明,格调积极向上,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4分) 2. 语言表达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报告技巧,动作恰当。(3分) 3. 形象风度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答谢。(2分) 4. 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报告选手的临场表现做出综合报告素质的评价。

第7篇:计算机辅助设计读书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艺

读书报告

本科时我已知道CAD了,因为我有个室友因为找工作,学习过一段时间。我以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艺只是像这样的只涉及到软件操作,而工业制造这些是工人的工作。学了这门课我才知道,远非这么简单。计算机辅助设计也许更多的涉及到软件开发与软件操作,而制造工艺更多地却是取决于工业设备和生产线管理,延伸一下就牵涉到供应链和企业资源的管理。这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从产品设计软件的开发,到零件管理,生产线的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乃至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与竞争等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讲的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现代集成制造是指企业管理和运行的一种哲理:运用当代各种最新技术实现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资金流)的继承和优化运行,使企业赢得竞争的经营战略。它的核心就是集成,即通过信息整合和物理整合将生产链上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采购、存储、加工处理、运输等环节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企业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过程联系起来,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所有这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消化速度,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于上规模的制造企业更是如此。IDEF是指计算机辅助制造定义方法(IDCM ),即企业建模。分为三个部分:IDEF0(描述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联系)、IDEF1(描述

系统信息及其联系,建立信息模型作为数据库设计的依据)、IDEF2(用于系统模拟,建立动态模型)。这种方法在很多应用问题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降低项目开发费用、减少系统中的错误、促进交流的一致性及加强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效益。

第二部分讲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实体造型系统、新一代实体造型系统、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有限元分析)、智能CAD/CAM/CAE系统。传统实体造型是以立方体、圆柱体、球体、椎体、环状体等多种基本体素为单位元素,通过集合运算(拼合或者布尔运算),生成所需要的几何形体。实体造型包含两部分内容:体素定义和描述,以及体素之间的布尔运算(并、交、差)。新一代实体造型设计是指参数化造型设计——尺寸驱动。尺寸驱动即指参数化模型的尺寸用对应关系表示,而不需要用确定的数值,变化一个参数数据,将自动改变所有与它相关的尺寸,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修改和控制集合形状,自动实现产品的精确造型。CAE,即计算辅助工程分析,常用方法有有限元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是通过对连续体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借助于计算机分析计算,求得问题的近似解(一般步骤是:结构分析和受力分析-离散化处理-单元分析-整体分析-引入边界条件求解)。智能CAD/CAM/CAE系统主要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新应用。为了实现设计、制造信息的存储、传递和处理过程的高度自动化以及制造方案的自动生成,在每一环节上必须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控制推理机的以及专家系统的支持,这是智能化CAD/CAM/CAE系统的核心。

第三部分讲述了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多品种、中小批生产在制造工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且现代的制造环境还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产品要有不同的规格和选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的零件精度;生产过程能够处理极为广泛的工件材料,包括不同的金属材料、塑性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生产过程能够将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紧密的结合起来。由此提出了一种制造理念GT,利用组件中设计和制造的相似度判断小规模和中等规模批量生产的合理性。具体的核心操作就是将相似的零件进行识别和分组,并在零件设计个和制造中充分利用他们的相似性。相似的零件被列入同一个零件组或者零件族。

最后一部分讲述的是企业资源管理(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ERP)。ERP是在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II,简称MRP II)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扩充与完善而形成的。除了包含传统MRP II的物料需求计划管理等一切功能之外,更从全局角度进行经营与生产规划,并包括以顾客为驱动、基于时间、面向企业或制造单元的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加入了营销管理、客户管理与服务、财务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项目管理等新型功能。相比于传统的MRP II(面向结构化的决策问题),ERP提高了对面向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处理能力,更强调决策支持功能。在网络如此发达而廉价的今天,ERP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机环境,能够适应由于

企业多元化经营及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动态变化而带来的企业需求的变化。虽然ERP在功能和技术上超越了传统的MRP II,但ERP的核心仍是MRP II,仍然是面向制造业的系统。

总之现代社会,中国的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于制造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一定会大有裨益。

第8篇:《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读书报告

近30年来,各种类型的大跨空间结构在美、日、欧、澳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建筑物的跨度和规模越来越大,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创造了丰富的空间结构形式。许多宏伟而富有特色的大跨度建筑已成为当地的象征性标志和著名人文景观。目前,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建筑物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术著作让我产生了浓重的学习兴趣,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我对杜新喜先生的《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进行了阅读和学习。《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系统地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的设计要点和难点,全书共分为7章,前4章介绍空间结构设计,后3章介绍网格结构性能研究,由于时间的制约,本次我只对该书的前四章进行了阅读,但只是前四章就已经让我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第一章为空间结构类型及建模,在这一章里面,杜新喜先生系统的将空间结构分为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等等,这种系统的分类更加清晰的明确了不同大跨空间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在第一章的理论支持下,结合其他学者的理论著作,我将大跨空间结构的部分类别和优缺点进行了统计,具体如下:

1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

薄壳结构主要是依靠膜内力来支承自重及外荷载。它的这一特点,使其得以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强度。

薄壳结构的主要优点有:(1)可覆盖大跨度的空间而中间不设柱,造型美观,活泼新颖;(2)节约材料,经济效果好,即用一种材料同时起到承重和维护功能;(3)自重轻,刚度大,整体性好,有良好的抗震和动力性能。

相应的,薄壳结构的缺点有:(1)现浇薄壳需耗费大量模板,施工费时、费事;(2)如不加处理,则隔热和声学(某些壳体)效果差。

2 平板网架结构 平板网架结构是由简单的、小尺寸的杆件按照一定网格图形构成的杆系结构。一般为双层网架,有两层相互平行的格构梁,其间用垂直或倾斜腹杆相连接,承受同格构梁平面垂直的荷载,整个结构中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平板网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有:(1)有较高的美学质量,具有非常自由的建筑造型;(2)可承受全方位外部荷载,任何压杆在大集中荷载作用下压力不可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3)杆件基本上承受轴力,强度可得到充分发挥,用钢量较小,可以工业化大量生产;(4)杆件的小尺寸使装卸、运输和拼装工作大大简化,室外施工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等。

而平板网架结构的缺点有:存在强度过剩问题,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较高。 3 网壳结构

网壳结构系指用较短的杆件,以一定的规律和足够的密度组成网格,按实体壳体的形状进行布置的空间构架,它兼具杆系和壳体的性质。承载特点和薄壳相似。主要承载方式是薄膜内力,还存在弯曲内力。常用的是穹顶网壳、筒形网壳、双曲网壳和双曲抛物面网壳。

网壳结构的优点主要有:(1)一般情况下,同等条件的网壳比网架要节约钢材20%,自重轻,施工进度快;(2)网壳曲面能形成自然的排水坡度,不需另设小立柱,外形美观,富于变化;(3)更适合于覆盖大跨度,如穹顶网壳的最大跨度单层达131m,双层达236.5m。

而网壳结构的缺点有:(1)制造精度要求更高,拼装时必须精确地测量和控制结点总坐标;(2)结点和杆件在空间教会角度必须计算准确。

4 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用拉力构件,强力拉紧而成屋面系统。在外荷载作用下,索内只产生拉应力,不必考虑屈曲等问题。按组成方法和受力特点,可将悬索结构分为如下几种类型:单层悬索体系、预应力双层悬索体系、预应力鞍形索网、劲性悬索体系、组合悬索体系。

悬索结构的优点主要有:(1)可用高强度钢材,以充分发挥其力学性能,较经济,其耗钢量仅为普通钢结构的1/7-1/5;(2)造型自由,各个建筑的个性强烈,更能发挥建筑师、结构师才能;(3)自重轻、强度高,更适合建筑大跨度结构;(4)运输及施工方便,不需大型起重设备,也不需大量脚手架。 悬索结构的缺点有:(1)悬索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相对复杂,又缺少具有较高的商品化程度的实用计算程序,因而难于为一般设计单位普遍采用;(2)尽管悬索结构施工并不复杂,但一般施工单位对它不够熟悉,更没有形成专业的悬索结构施工队伍,这也影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大胆采用此结构;(3)悬索屋盖对局部荷载很敏感;(4)悬索屋盖的水平力处理复杂,其主要原因是悬索结构中水平力作用点都很高,在空间不便于布置相应的抗水平力构件。

5 薄膜结构

薄膜结构在工程实践中有各种应用形式,从其构造和受力特点大致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1)充气膜结构:以空气压力赋薄膜以刚度。这种结构目前应用的很少。 (2)张拉式膜结构:形似帐篷,其结构形成机制与预应力索网类似,呈负高斯曲率的鞍形曲面形状,张紧在柔性(索)或刚性的边缘构件上,还可利用桅杆或立柱提供独立的吊点。这种膜结构要通过一定的张拉手段建立预应力,使之具有必要的刚度。在实践中,一些覆盖面积很大的膜结构经常设计为由许多较小的帐篷单元结合起来,连成巨大的整体屋盖体系。

(3)骨架支承式膜结构:膜材绷紧在刚性骨架(如网壳、拱架等)上,刚性骨架是屋盖的主要承重结构,作为覆盖材料的膜材则是局部范围内的承重单位。

(4)“索穹顶”:国外近年来用得较多的“索穹顶”(Cable Dome)实际上是空间双层索系与覆面膜材的联合运用,形成一种高效的大跨度轻型屋盖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难于归纳到上述三种类型,估且单列为一类。

薄膜结构的形成十分丰富多彩,上述分类方法是相对的;工程实践中可能会有许多新的创造,难于简单归类,也可能是不同构造类型的联合运用。薄膜结构具有如下优缺点:

优点:(1)结构重量极轻,能覆盖很大跨度,建筑造型丰富多彩,外形简洁,轻柔舒展,富有动感;(2)膜材承重与围护合一,具有适度透光性,白天室内明亮且光线柔合,不需人工照明;(3)膜材防水、耐火性能良好,其耐久性和自洁性也获得较好解决,工期短。

缺点:隔热性差,抵抗局部荷载能力差,薄膜材料质量、性能要求高。 6 混合结构 由多种单纯空间结构体系有机组合而成,其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不同结构在性能、造型、综合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优势,丰富大跨度建筑造型,有效利用建筑空间。按照混合结构生成原则设计出的结构体系,具有下列优缺点:

优点:(1)建筑造型美观、功能合理,能使建筑艺术与结构技术完美地统一于一体;(2)结构刚柔相济,兼具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的优点,结构更轻巧,节省材料;(3)施工简捷,有利于混合结构的推广和节省工程造价。

缺点:设计计算理论相对复杂。

在书中所述理论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收集结构来看,大跨空间结构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不同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另外,我们知道,大跨空间结构设计需要对建筑功能、结构受力性能、施工条件、技术能力、施工期限、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场地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判断,逐步建立起真实反映大跨空间结构智能选型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或深层次联系的整体因素体系模型。在此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建筑学、美学、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经济等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其中诸领域的知识又包括公共知识和个性知识。公共知识是已被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认识或掌握的,并且能在教科书、规范条文等专业文献中找到解决一般问题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事实、定理、规定、一般方法、过程等。个性知识是结构设计专家在长期参与设计、施工、管理等工程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可有效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方法或诀窍的,这些知识大多数是在教科书及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很难找到的经验性(或启发性)知识,而这类知识往往是专家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章为空间结构设计,在这一章里,为了更系统地表达大跨空间结构智能选型影响因素的不同侧面,体现选型问题的特征,作者从荷载和作用、空间结构地震作用、空间结构计算和空间结构设计验算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大跨空间结构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结合第三章的节点及支座设计,至此作者已经为读者渲染出了一副完整的大跨空间结构设计画面,在不同设计因素考量过程中,作者利用大量的图片和细节描述,配合已经完工的大跨空间结构建筑图片,详实客观的阐明了大跨空间结构设计细节、效果和价值。

在《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的第四章,作者以网格结构为设计对象,以USSCAD为设计载体,为读者提供了工程结构选型、建立模型、分析设计、结构施工图、支座节点设计等网架结构设计因素,进而在明确网架结构设计因素的前提下,完成了包括工程概况和选型、建立模型和计算及支座节点设计的网壳结构设计实例。

总结

大跨空间结构选型是大跨空间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最初阶段的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决策过程,它具有多目标性、多层次性、不确定性、非线性、耦联性及动态性等特点,它既要考虑建筑功能、美学要求、结构受力性能,又要考虑施工条件、技术能力、施工期限、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场地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它需要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它是建筑、结构、施工、设备、经济等各专业工程的密切配合,是结构工程师、建筑师、经济师等各方面专家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阅读《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一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想为读者展示一个完整的网格结构设计案例,而是希望读者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作者在进行案例设计时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过程,进而在准确把握大跨空间结构设计脉搏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我国大跨空间结构分析与设计的水平。

第9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读书报告题目和要求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报告题目和要求 课程名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考核方式:读书报告(论文)的形式

1.报告论文参考题目:

主要针对课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中涉及的各类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进行说明,可以针对课程所教授的关键技术进行选题和展开。包括:

1. 快速成型方法RPM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

2. 快速成型方法RPM在逆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3.先进制造技术的进展及其与模具加工的关联

4.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在模具CAD中的作用和发展

5.并行工程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6.先进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

7.模具CAD/CAE/CAM一体化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8.模具CAD/CAE/CAM一体化中的集成技术

要求:

1. 所有的论文均需要围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或者结合冲模、塑模、体积成形模具等某种类型模具的先进设计开发技术进行阐述,例如《RPM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模具CAD/CAE/CAM一体化中数据交换的发展》,《电铸法在微型高精度模具中的应用和开发》,等等。

2. 字数在3000字以上(4页),打印稿。

3. 符合期刊论文的要求,具有以下部分:标题、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包括一般的引言、具体实质内容、结论)、参考文献等。

4. 能够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某个关键技术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研究、发展进行论述,内容要有衔接,条理清晰。

5. 能够反映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目前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技术特点。

6. 希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论述,体现自己的见解。

上一篇:环境整治推进会讲话下一篇:中级电工实训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