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表演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阐微

【摘要】 茶艺表演是以茶的泡饮过程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形式,它将茶的泡饮技艺与文学、礼仪、音乐、服装、茶席、书法、绘画、场景以及表演者的身形手法等相结合,构成一个具有主题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体。本文从茶艺表演的概念、溯源、分类、构成等方面着手,对茶艺表演进行归纳与阐述。

【关键词】 茶艺表演;溯源;分类;构成

[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茶的饮用方式历经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已深深沁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饮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解渴需求,许多品茗者更注重茶叶泡饮过程中所呈现的茶文化。正因为如此,当今茶艺表演倍受人们关注,而当代文化茶人亦乐将各自不同的思维与审美观,依托于林林总总的茶艺表演,促使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茶艺表演进入繁荣时期,人们都期待通过实践来诠释茶艺表演与泡茶之间文化内涵的不等同。本文从茶艺表演的概念、溯源、分类以及构成等方面着手,对茶艺表演进行归纳与阐述。

一、茶艺表演的概念及其溯源

茶艺表演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以茶的泡饮过程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形式。它将茶的泡饮技艺与文学、礼仪、音乐、服装、茶席、书法、绘画、场景以及表演者的身形手法等相结合,构成一个具有主题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载体,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茶艺表演是在茶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而,离开了茶艺,茶艺表演形式便不复存在。在当代,茶艺表演形式更迎合人们赏茶品茗过程的审美需求,它已由我国古代的瀹茶雏形逐渐发展为中华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表演古已有之,据有文字记载起,距今亦近两千年历程,即萌芽于晋、形成于唐、成熟于宋、发展于明清、兴盛于今。

晋代张载《登成都白菟楼》为最早的茶诗之一,该诗以茶为艺术欣赏对象,其中“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诗句,赞咏茶之香气芬芳四溢,胜过宫中“六饮”(1),誉满九州。杜育在《荈赋》中将取水、择器、冲瀹、观赏汤色等茶艺要素都作了清晰的描述,其中“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更是以重笔描写了茶汤的泡沫。

茶艺表演形成于唐代。唐代陆羽根据先人饮茶经验,撰写了世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茶经》对茶艺活动,包括煮茶法的程式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与阐述,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被尊为“茶圣”。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更是对茶艺表演过程作了详细表述,说当时有个叫常伯熊的,根据陆羽的《茶经》创编了茶艺表演,于是“茶道”开始盛行;御史大夫李季卿视察江南时,特请常伯熊前来表演茶艺;常伯熊身穿黄披衫,头戴乌纱帽,在使用茶具表演过程中,还对各个表演程式作解说,令众人刮目相看[1]。可见,具有一定表演程式和解说、着表演服、带有艺术观赏性的茶艺表演形式在唐代业已形成。

宋代时期,茶的冲泡方式以点茶法取代煮茶法,时兴斗茶,饮茶之风更为普及,而茶筅的出现,使点茶、分茶更趋精致化,被时人称为“茶百戏”。宋代的点茶法是将碾罗后的茶末置入茶盏,匀水后用沸水冲点,并以茶筅击拂产生“汤华”,整个饮茶过程充满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宋代将“色、香、味”列为品茶之三大标准,故有茶艺成熟于宋代之说。

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的“废团茶兴散茶”新政出台,团茶、饼茶被散茶取代,散茶的品种也因而迅速增多。同时,以沸水冲泡茶叶的瀹饮法的定型,使茶饮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茶品》所载:“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2]散茶的兴起,逐渐与社会生活、民俗风尚以及人生礼仪等相结合,促使明代“文士茶”的发展更具特色,对品茗“至精至美”之境的追求达到新高度。张源在其《茶录·茶道》中记载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2)

清雍正年间,随着乌龙茶在福建创制成功,我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以及黑茶等基本形成。由于社会时尚风气的减弱,茶艺表演活动逐渐简化,时人开始趋向品茶活动,更注重品茗时的闲适意境,讲究对精茶、好水、雅具品鉴赏玩。社会的需求促使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茶具得以迅速发展,且形制越加小巧美观,丰富多彩,进而演化出风格独特、影响极大、使用“茶室四宝”(3)的闽粵工夫茶艺。施鸿保在其所撰《闽杂记》中记载:“漳泉各属,俗尚工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元者。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3]

茶艺表演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除了零星可见一些与茶艺相近的词或表述外,并无“茶艺”一词。中国古人将“茶道”一词与“茶艺”等同,承认“茶之为艺”。“茶艺”提法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曾在大陆出现(4),但与现在的“茶艺”含义有别。20世纪后期,茶文化热潮先后在海峡两岸兴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台湾茶人推出使用“茶艺”一词,这时的“茶艺”,仍是作为“茶道”的同义词或代名词。采用“茶艺”,一是避免与日本茶道的提法相混淆;二是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不容易被民众很快接受。20世纪80年代初,“茶艺”的提法被引入大陆,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当代的茶艺表演形式是在80年代后期出现,人们在茶艺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开始对动作、服饰、礼仪、茶具、环境和音乐等提出更多要求。这时的茶艺表演多以反映饮茶习俗为主,如“客来敬茶”、“白族三道茶”、“潮州工夫茶”等。1992年仿古茶艺形式“公刘子朱权茶道”表演在“首届国际西湖茶会”上出现,随后,各宗教式、民俗式、仿古式、创意式,甚至是新古典舞蹈等茶艺表演形式亦相继涌出,百花纷呈。茶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以更新的形式与内容符合时代的新需求[3]。

二、茶艺表演的分类

由于茶的种类繁多,且各地的风俗与习惯不一,冲泡与饮法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因而茶艺表演的分类方式也很多,本文从茶艺表演的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仿古、民族民俗、宗教、外国和创意等五种类型。

1. 仿古茶艺

仿古茶艺是以历史相关人物、现象、事件等资料为素材,经艺术加工与提炼而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仿古茶艺又可分为宫廷茶艺和文士茶艺等。

⑴ 宫廷茶艺

宫廷茶艺是我国古代帝王为敬神祭祖或宴赐群臣进行的茶艺,以帝王权臣为主,宣扬“雍容华贵”,君临天下之观念。具有场面气势庄严宏大、使用器具高贵奢华、礼仪程式严谨繁复等特点。

⑵ 文士茶艺

文士茶艺是以文人雅士为主,追求“精俭清和”的精神,茶席多以书、花、香、石、文具等为摆设,注重茶之“品”。特点是文化内涵厚重,讲究品茗时的幽雅意境、精巧茶具和怡悦气氛,以体现琴诗书画之雅趣,修身养性之真趣[4]。

2. 民族民俗茶艺

民族民俗茶艺是根据我国民间传统的地方饮茶风俗习惯,经艺术加工与提炼而成,以反映民族和民俗茶文化。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兄弟对茶都有着共同的爱好与需求,但在这广袤的大地上,经过悠久历史的演变与长期的饮茶实践,各民族之间、本民族之间均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具有独特风格与韵味的饮茶习俗。如少数民族的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茶、回族罐罐茶、蒙古咸奶茶、藏族酥油茶以及汉族的婺源新娘茶、闽粵赣湘客家擂茶、浙江湖州青豆茶等。这些民族民俗茶艺的表现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一些民俗茶艺还体现出极高的技艺性,如四川茶馆的掺茶等。

3. 宗教茶艺

我国佛教、道教与茶结有深厚缘分,宗教茶艺主要是反映佛教与道教的茶事活动。道家以茶求静,茶的品格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朴归真的神韵;佛家以茶助禅,由茶入佛,从参悟茶理上升至参悟禅理,并形成“静省序净”的禅宗文化思想。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多种独特的宗教茶艺形式。宗教茶艺气氛庄严肃穆、礼仪特殊、茶具古朴典雅,体现出“天人合一”、“茶禅一味”的宗旨。目前常见的有禅茶茶艺、太极茶艺、观音茶艺和三清茶艺等。

4. 外国茶艺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公元4-5世纪间传入高丽;9世纪初传至日本;15世纪初,中国茶叶开始销往西方;17世纪开始直接销往英国;印度于18世纪后叶引进中国茶种,现为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国;锡兰于19世纪中叶引进中国茶种,现为世界第三大茶叶生产国。中国的茶叶与中国的丝绸、磁器一起,成为中国在全世界的代名词。据统计,当今世界有160多个国家约30亿人口喜好饮茶,并形成这些国家颇有特点的品茗习俗,如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摩洛哥三道茶、美国冰茶、马来西亚拉茶、印度调味茶等。目前常见作为交流的外国茶艺表演形式有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和英国下午茶等。

5. 创意茶艺

创意茶艺是指有创造性想法和构思的茶艺。茶艺表演是一门创作艺术,编创者将某一茶艺形式通过选用某种题材进行综合性艺术的创意设计,使之形成具有主题内容的表演艺术。创意茶艺在编创过程中,编创者在考虑茶艺表演的舞台艺术与大众审美关系时,首先必须尊重茶性,把握科学的冲泡手法,其次才是创意思维的拓展。创意茶艺的独特性目前虽然还存在争议,但是,当代茶艺表演形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推进,已然造就出赋予它滋生与成长的土壤以及期待它能孕育出更多富有艺术内涵的受众。既然茶艺表演已形成一门艺术,就应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允许其通过创意的手法与时俱进。

三、茶艺表演的构成

茶艺表演构成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内容:主题、茶艺展示、综合艺术表现。

1. 主题

当代茶艺表演要求有一个主题内容。主题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在明确选用题材后,须点明主题。主题要与茶艺紧密相扣,有利于茶艺展示;主题要新颖,能给人以新的启示;作品名称要切题。要围绕主题进行整体结构安排、形象塑造、材料取舍以及表演编排,茶席、服装、道具、音乐、场景等的运用都必须融为一体,使之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全过程。如创意茶艺《茗香绕厝里》,其编创灵感来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描绘美丽山村风光和平静田园生活的诗,让人感受到农家小院恬静的自然之美,也激发起我们追寻淳朴的田园生活,编创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充满乡土气息的乡俗茶艺的灵感。《茗香绕厝里》采用大红袍壶泡法,通过融合乡村生活场景、农家茶席布置,乡村姑娘朴实无华的茶艺表演,平静而自然,显现农家风味,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而大红袍茶香气醇厚,韵味深长,冲泡上一壶这等好茶,香气顿时萦绕整个农家小屋,正应对主题《茗香绕厝里》。

当前有些茶艺表演节目的编创主题不明确,生拼硬凑,牵强附会。如在茶艺表演前强行加入一段舞蹈,有时舞蹈甚至占用了整个节目的一半以上时间,不知该节目是舞蹈表演还是茶艺表演;也有的让舞者在茶艺表演的同时,围着茶艺表演者转着跳,使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在茶艺表演中加入拳刀棍术以及夸张、庸俗的动作等,整个节目不伦不类,闹多于静,缺乏茶艺表演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在选择历史题材编排仿古茶艺或者在编创民俗茶艺时,要尊重史实,要对历史知识以及民俗民风进行深入的了解,要吻合历代的实际情况,掌握其精髓。

2. 茶艺展示

茶艺是茶艺表演构成之基础。在主题明确后,必须根据主题的要求确定冲泡用的茶叶、冲泡的手法与程式等。茶叶的选择有三类,一是六大基本茶类;二是再加工茶类;三是调配茶类。冲泡表现手法有多种,如当代通用冲泡手法有杯泡法、盖瓯泡法和壶泡法三类,历史沿革手法有煮、煎、点、泡四类以及民族民俗的一些特殊手法等。

茶艺展示过程中,茶的冲泡程式必须要顺应自然茶性,要让茶的色香味充分呈现出来。冲泡手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与民俗中亦为不同,编创时不可混淆。当然,也要避免自然照搬。如宗教禅茶茶艺,坐禅过程在日常至少需要20分钟以上,在编排时,必须缩短时间,不能让观众等待太久。但茶叶从冲泡到品饮毕竟需要时间,有时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在采用玻璃杯多杯冲泡时,可以科学地叉开冲泡时间,使观众在等待中可以欣赏茶叶在杯中缓缓地舒展它的叶芽,翩跹起舞,以丰富观赏者的感官享受。

3. 综合艺术表现

⑴茶席、场景

茶席是指茶艺表演活动中所需用的冲泡器具、操作台等以及为操作台、表演场所空间特定设计的装饰物、道具等,以营造某个意境或艺术氛围。对茶席的要求古已有之,如宋代出现的“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四艺,就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需求。当代茶艺表演为提升艺术渲染效果,还注重对整个表演场景进行设计,如灯光、布景、LED屏幕的运用等。场景可以在室内,也可以选择室外的自然实景。如创意茶艺《竹映七星》,虽然是在舞台上表演,但场景设置是在山野间,因而没有摆设茶桌,而是采用表演者席地而坐的方式。席面以一领陈旧的草席打底,中部以侧柄紫砂壶为轴心将七只品茗杯呈北斗七星阵形排列,左侧置放水盂与茶叶罐,右侧置放茶盅与烧水炉组。同时,还在草席左侧边缘摆放一叠线装古书和一支洞箫,在草席右后侧岩石上斜着置放古琴,这些辅助元素对整个茶席的主题风格具有渲染和点缀的作用,整组茶席营造出文人与侠客在竹林中吟诗品茗、琴箫和乐的意境,让人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闲适自由。场景由不同的竹子分别组合,形成山野竹林;几缕阳光透过枝叶缝隙,直映场地,迎合主题《竹映七星》。

⑵礼仪、身形手法

礼仪与身形手法是茶艺表演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表演,就是指以肢体动作、声音、表情把情节或技艺等通过某种形式予以表现出来。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性礼节,在茶艺表演中主要体现在表演者的进出场和敬奉茶等方面的表情与形体动作。在茶艺表演中,表情要亲切自然,体现出优雅、端庄、大方的气质;进出场时,女性要收腹挺胸,双臂自然摆动,或双手虎口交握,置于上腹,步伐轻盈;男性要步伐稳重,摆臂自然,充满自信。在表演冲泡过程中,男性动作要简单有序,不显造作,平稳深沉;女性动作要圆润柔和,轻盈流畅,优美娴熟,有曲线的起伏,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茶艺表演还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编创具有艺术表演效果的动作与姿势,使节目更加新颖,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⑶服装

服装是塑造茶艺表演者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的通用茶艺表演多以选用旗袍作为表演服饰。旗袍是当代中国的女性礼服,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满族女性传统旗服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文化进行糅合,并不断改进而来。如今,旗袍已经具有代表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茶艺表演者着旗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东方女性清新自然、优雅含蓄、端庄典雅的魅力。主题茶艺表演服装的选用,一要符合历史时代、民族民俗风格的特定要求;二要符合表演者塑造角色的形象要求;三要不影响表演者动作的展示,如袖口不宜过大,要以不影响冲泡为原则;四整体的风格要统一,要满足观众审美要求。如《茗香绕厝里》的表演者是描写乡村姑娘形象,服装选用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服饰,黑底,衣襟和袖口边采用玫瑰红宽边,另衬几道花边点缀,简单却包含有民族元素,加上盘起的发髻和民族风红须耳饰,既体现主题又提升舞台魅力。

⑷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

文学,一是节目编创,从生活史实、传说故事、茶诗茶联等选用题材进行编撰,如创意茶艺《琴箫诗韵》就是采用茶诗与茶联吟诵,古琴与洞箫和鸣并使之与茶艺进行有机的结合编创;二是为节目主题命名;三是撰写解说词,通过文字解说对节目进行补充。

音乐在茶艺表演中起着烘托气氛、完整结构、协调动作、深化主题的作用。茶艺表演动作必须与音乐的律动相吻合,因而选用的音乐必须能使旋律节奏融入到表演动作之中,达到声形并融,这样,表演才能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更好的展现出来。同时,一支优美动人的轻音乐曲,可以赋予观众们以视觉外的美的艺术享受。一般的通用茶艺表演多选用清新、流畅的江南丝竹类民乐;有主题的茶艺表演可以根据所要表现的各类题材内容来选择适合的音乐。如仿古茶艺可选用所表现朝代的古曲音乐,宗教茶艺可选用梵音神曲,民俗茶艺可选用当地民族民间风格的音乐,创意茶艺则需结合主题表现的内容来选用合适的音乐。如《茗香绕厝里》选用一首极具乡村风格的音乐,音乐前奏以鸟鸣声与陶笛声相互呼应,加之空灵效果的和声背景,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一种置身于农村大自然风光并极富乡土气息的意境之中;又如创意茶艺《情沁岩韵》是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探春为挽救贾府每况愈下的衰败运势,毅然决定孤身远嫁和番,在江边码头绯装沏茶,告别父老娘亲之情景为题材,因而选用了洞箫与钢琴相结合的音乐,烘托着探春离别时伤感却又刚烈的气氛,并预示着探春即将融入外番,面对未知人生。

书法、绘画可以作为背景的点缀装饰。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同时运用到节目中,使整个节目更加饱满,充满艺术生机。如创意茶艺《满园茶韵竞芬芳》将古筝、书法、国画等与茶艺表演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茶艺表演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融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当代茶艺表演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赏茶、饮茶,而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一个有着浓厚民族特色的、以茶的泡饮过程为媒介、具有主题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载体。茶艺表演的变迁,反映了中国茶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是中华茶艺发展的必然结果。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茶的饮用方式历经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已深深沁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饮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解渴需求,许多品茗者更注重茶叶泡饮过程中所呈现的茶文化。正因为如此,当今茶艺表演倍受人们关注,而当代文化茶人亦乐将各自不同的思维与审美观,依托于林林总总的茶艺表演,促使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茶艺表演进入繁荣时期,人们都期待通过实践来诠释茶艺表演与泡茶之间文化内涵的不等同。本文从茶艺表演的概念、溯源、分类以及构成等方面着手,对茶艺表演进行归纳与阐述。

一、茶艺表演的概念及其溯源

茶艺表演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以茶的泡饮过程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形式。它将茶的泡饮技艺与文学、礼仪、音乐、服装、茶席、书法、绘画、场景以及表演者的身形手法等相结合,构成一个具有主题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载体,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茶艺表演是在茶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而,离开了茶艺,茶艺表演形式便不复存在。在当代,茶艺表演形式更迎合人们赏茶品茗过程的审美需求,它已由我国古代的瀹茶雏形逐渐发展为中华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表演古已有之,据有文字记载起,距今亦近两千年历程,即萌芽于晋、形成于唐、成熟于宋、发展于明清、兴盛于今。

晋代张载《登成都白菟楼》为最早的茶诗之一,该诗以茶为艺术欣赏对象,其中“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诗句,赞咏茶之香气芬芳四溢,胜过宫中“六饮”(1),誉满九州。杜育在《荈赋》中将取水、择器、冲瀹、观赏汤色等茶艺要素都作了清晰的描述,其中“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更是以重笔描写了茶汤的泡沫。

茶艺表演形成于唐代。唐代陆羽根据先人饮茶经验,撰写了世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茶经》对茶艺活动,包括煮茶法的程式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与阐述,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被尊为“茶圣”。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更是对茶艺表演过程作了详细表述,说当时有个叫常伯熊的,根据陆羽的《茶经》创编了茶艺表演,于是“茶道”开始盛行;御史大夫李季卿视察江南时,特请常伯熊前来表演茶艺;常伯熊身穿黄披衫,头戴乌纱帽,在使用茶具表演过程中,还对各个表演程式作解说,令众人刮目相看[1]。可见,具有一定表演程式和解说、着表演服、带有艺术观赏性的茶艺表演形式在唐代业已形成。

宋代时期,茶的冲泡方式以点茶法取代煮茶法,时兴斗茶,饮茶之风更为普及,而茶筅的出现,使点茶、分茶更趋精致化,被时人称为“茶百戏”。宋代的点茶法是将碾罗后的茶末置入茶盏,匀水后用沸水冲点,并以茶筅击拂产生“汤华”,整个饮茶过程充满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宋代将“色、香、味”列为品茶之三大标准,故有茶艺成熟于宋代之说。

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的“废团茶兴散茶”新政出台,团茶、饼茶被散茶取代,散茶的品种也因而迅速增多。同时,以沸水冲泡茶叶的瀹饮法的定型,使茶饮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茶品》所载:“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2]散茶的兴起,逐渐与社会生活、民俗风尚以及人生礼仪等相结合,促使明代“文士茶”的发展更具特色,对品茗“至精至美”之境的追求达到新高度。张源在其《茶录·茶道》中记载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2)

清雍正年间,随着乌龙茶在福建创制成功,我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以及黑茶等基本形成。由于社会时尚风气的减弱,茶艺表演活动逐渐简化,时人开始趋向品茶活动,更注重品茗时的闲适意境,讲究对精茶、好水、雅具品鉴赏玩。社会的需求促使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茶具得以迅速发展,且形制越加小巧美观,丰富多彩,进而演化出风格独特、影响极大、使用“茶室四宝”(3)的闽粵工夫茶艺。施鸿保在其所撰《闽杂记》中记载:“漳泉各属,俗尚工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元者。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3]

茶艺表演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除了零星可见一些与茶艺相近的词或表述外,并无“茶艺”一词。中国古人将“茶道”一词与“茶艺”等同,承认“茶之为艺”。“茶艺”提法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曾在大陆出现(4),但与现在的“茶艺”含义有别。20世纪后期,茶文化热潮先后在海峡两岸兴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台湾茶人推出使用“茶艺”一词,这时的“茶艺”,仍是作为“茶道”的同义词或代名词。采用“茶艺”,一是避免与日本茶道的提法相混淆;二是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不容易被民众很快接受。20世纪80年代初,“茶艺”的提法被引入大陆,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当代的茶艺表演形式是在80年代后期出现,人们在茶艺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开始对动作、服饰、礼仪、茶具、环境和音乐等提出更多要求。这时的茶艺表演多以反映饮茶习俗为主,如“客来敬茶”、“白族三道茶”、“潮州工夫茶”等。1992年仿古茶艺形式“公刘子朱权茶道”表演在“首届国际西湖茶会”上出现,随后,各宗教式、民俗式、仿古式、创意式,甚至是新古典舞蹈等茶艺表演形式亦相继涌出,百花纷呈。茶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以更新的形式与内容符合时代的新需求[3]。

二、茶艺表演的分类

由于茶的种类繁多,且各地的风俗与习惯不一,冲泡与饮法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因而茶艺表演的分类方式也很多,本文从茶艺表演的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仿古、民族民俗、宗教、外国和创意等五种类型。

1. 仿古茶艺

仿古茶艺是以历史相关人物、现象、事件等资料为素材,经艺术加工与提炼而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仿古茶艺又可分为宫廷茶艺和文士茶艺等。

⑴ 宫廷茶艺

宫廷茶艺是我国古代帝王为敬神祭祖或宴赐群臣进行的茶艺,以帝王权臣为主,宣扬“雍容华贵”,君临天下之观念。具有场面气势庄严宏大、使用器具高贵奢华、礼仪程式严谨繁复等特点。

⑵ 文士茶艺

文士茶艺是以文人雅士为主,追求“精俭清和”的精神,茶席多以书、花、香、石、文具等为摆设,注重茶之“品”。特点是文化内涵厚重,讲究品茗时的幽雅意境、精巧茶具和怡悦气氛,以体现琴诗书画之雅趣,修身养性之真趣[4]。

2. 民族民俗茶艺

民族民俗茶艺是根据我国民间传统的地方饮茶风俗习惯,经艺术加工与提炼而成,以反映民族和民俗茶文化。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兄弟对茶都有着共同的爱好与需求,但在这广袤的大地上,经过悠久历史的演变与长期的饮茶实践,各民族之间、本民族之间均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具有独特风格与韵味的饮茶习俗。如少数民族的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茶、回族罐罐茶、蒙古咸奶茶、藏族酥油茶以及汉族的婺源新娘茶、闽粵赣湘客家擂茶、浙江湖州青豆茶等。这些民族民俗茶艺的表现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一些民俗茶艺还体现出极高的技艺性,如四川茶馆的掺茶等。

3. 宗教茶艺

我国佛教、道教与茶结有深厚缘分,宗教茶艺主要是反映佛教与道教的茶事活动。道家以茶求静,茶的品格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朴归真的神韵;佛家以茶助禅,由茶入佛,从参悟茶理上升至参悟禅理,并形成“静省序净”的禅宗文化思想。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多种独特的宗教茶艺形式。宗教茶艺气氛庄严肃穆、礼仪特殊、茶具古朴典雅,体现出“天人合一”、“茶禅一味”的宗旨。目前常见的有禅茶茶艺、太极茶艺、观音茶艺和三清茶艺等。

4. 外国茶艺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公元4-5世纪间传入高丽;9世纪初传至日本;15世纪初,中国茶叶开始销往西方;17世纪开始直接销往英国;印度于18世纪后叶引进中国茶种,现为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国;锡兰于19世纪中叶引进中国茶种,现为世界第三大茶叶生产国。中国的茶叶与中国的丝绸、磁器一起,成为中国在全世界的代名词。据统计,当今世界有160多个国家约30亿人口喜好饮茶,并形成这些国家颇有特点的品茗习俗,如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摩洛哥三道茶、美国冰茶、马来西亚拉茶、印度调味茶等。目前常见作为交流的外国茶艺表演形式有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和英国下午茶等。

5. 创意茶艺

创意茶艺是指有创造性想法和构思的茶艺。茶艺表演是一门创作艺术,编创者将某一茶艺形式通过选用某种题材进行综合性艺术的创意设计,使之形成具有主题内容的表演艺术。创意茶艺在编创过程中,编创者在考虑茶艺表演的舞台艺术与大众审美关系时,首先必须尊重茶性,把握科学的冲泡手法,其次才是创意思维的拓展。创意茶艺的独特性目前虽然还存在争议,但是,当代茶艺表演形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推进,已然造就出赋予它滋生与成长的土壤以及期待它能孕育出更多富有艺术内涵的受众。既然茶艺表演已形成一门艺术,就应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允许其通过创意的手法与时俱进。

三、茶艺表演的构成

茶艺表演构成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内容:主题、茶艺展示、综合艺术表现。

1. 主题

当代茶艺表演要求有一个主题内容。主题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在明确选用题材后,须点明主题。主题要与茶艺紧密相扣,有利于茶艺展示;主题要新颖,能给人以新的启示;作品名称要切题。要围绕主题进行整体结构安排、形象塑造、材料取舍以及表演编排,茶席、服装、道具、音乐、场景等的运用都必须融为一体,使之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全过程。如创意茶艺《茗香绕厝里》,其编创灵感来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描绘美丽山村风光和平静田园生活的诗,让人感受到农家小院恬静的自然之美,也激发起我们追寻淳朴的田园生活,编创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充满乡土气息的乡俗茶艺的灵感。《茗香绕厝里》采用大红袍壶泡法,通过融合乡村生活场景、农家茶席布置,乡村姑娘朴实无华的茶艺表演,平静而自然,显现农家风味,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而大红袍茶香气醇厚,韵味深长,冲泡上一壶这等好茶,香气顿时萦绕整个农家小屋,正应对主题《茗香绕厝里》。

当前有些茶艺表演节目的编创主题不明确,生拼硬凑,牵强附会。如在茶艺表演前强行加入一段舞蹈,有时舞蹈甚至占用了整个节目的一半以上时间,不知该节目是舞蹈表演还是茶艺表演;也有的让舞者在茶艺表演的同时,围着茶艺表演者转着跳,使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在茶艺表演中加入拳刀棍术以及夸张、庸俗的动作等,整个节目不伦不类,闹多于静,缺乏茶艺表演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在选择历史题材编排仿古茶艺或者在编创民俗茶艺时,要尊重史实,要对历史知识以及民俗民风进行深入的了解,要吻合历代的实际情况,掌握其精髓。

2. 茶艺展示

茶艺是茶艺表演构成之基础。在主题明确后,必须根据主题的要求确定冲泡用的茶叶、冲泡的手法与程式等。茶叶的选择有三类,一是六大基本茶类;二是再加工茶类;三是调配茶类。冲泡表现手法有多种,如当代通用冲泡手法有杯泡法、盖瓯泡法和壶泡法三类,历史沿革手法有煮、煎、点、泡四类以及民族民俗的一些特殊手法等。

茶艺展示过程中,茶的冲泡程式必须要顺应自然茶性,要让茶的色香味充分呈现出来。冲泡手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与民俗中亦为不同,编创时不可混淆。当然,也要避免自然照搬。如宗教禅茶茶艺,坐禅过程在日常至少需要20分钟以上,在编排时,必须缩短时间,不能让观众等待太久。但茶叶从冲泡到品饮毕竟需要时间,有时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在采用玻璃杯多杯冲泡时,可以科学地叉开冲泡时间,使观众在等待中可以欣赏茶叶在杯中缓缓地舒展它的叶芽,翩跹起舞,以丰富观赏者的感官享受。

3. 综合艺术表现

⑴茶席、场景

茶席是指茶艺表演活动中所需用的冲泡器具、操作台等以及为操作台、表演场所空间特定设计的装饰物、道具等,以营造某个意境或艺术氛围。对茶席的要求古已有之,如宋代出现的“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四艺,就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需求。当代茶艺表演为提升艺术渲染效果,还注重对整个表演场景进行设计,如灯光、布景、LED屏幕的运用等。场景可以在室内,也可以选择室外的自然实景。如创意茶艺《竹映七星》,虽然是在舞台上表演,但场景设置是在山野间,因而没有摆设茶桌,而是采用表演者席地而坐的方式。席面以一领陈旧的草席打底,中部以侧柄紫砂壶为轴心将七只品茗杯呈北斗七星阵形排列,左侧置放水盂与茶叶罐,右侧置放茶盅与烧水炉组。同时,还在草席左侧边缘摆放一叠线装古书和一支洞箫,在草席右后侧岩石上斜着置放古琴,这些辅助元素对整个茶席的主题风格具有渲染和点缀的作用,整组茶席营造出文人与侠客在竹林中吟诗品茗、琴箫和乐的意境,让人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闲适自由。场景由不同的竹子分别组合,形成山野竹林;几缕阳光透过枝叶缝隙,直映场地,迎合主题《竹映七星》。

⑵礼仪、身形手法

礼仪与身形手法是茶艺表演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表演,就是指以肢体动作、声音、表情把情节或技艺等通过某种形式予以表现出来。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性礼节,在茶艺表演中主要体现在表演者的进出场和敬奉茶等方面的表情与形体动作。在茶艺表演中,表情要亲切自然,体现出优雅、端庄、大方的气质;进出场时,女性要收腹挺胸,双臂自然摆动,或双手虎口交握,置于上腹,步伐轻盈;男性要步伐稳重,摆臂自然,充满自信。在表演冲泡过程中,男性动作要简单有序,不显造作,平稳深沉;女性动作要圆润柔和,轻盈流畅,优美娴熟,有曲线的起伏,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茶艺表演还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编创具有艺术表演效果的动作与姿势,使节目更加新颖,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⑶服装

服装是塑造茶艺表演者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的通用茶艺表演多以选用旗袍作为表演服饰。旗袍是当代中国的女性礼服,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满族女性传统旗服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文化进行糅合,并不断改进而来。如今,旗袍已经具有代表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茶艺表演者着旗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东方女性清新自然、优雅含蓄、端庄典雅的魅力。主题茶艺表演服装的选用,一要符合历史时代、民族民俗风格的特定要求;二要符合表演者塑造角色的形象要求;三要不影响表演者动作的展示,如袖口不宜过大,要以不影响冲泡为原则;四整体的风格要统一,要满足观众审美要求。如《茗香绕厝里》的表演者是描写乡村姑娘形象,服装选用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服饰,黑底,衣襟和袖口边采用玫瑰红宽边,另衬几道花边点缀,简单却包含有民族元素,加上盘起的发髻和民族风红须耳饰,既体现主题又提升舞台魅力。

⑷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

文学,一是节目编创,从生活史实、传说故事、茶诗茶联等选用题材进行编撰,如创意茶艺《琴箫诗韵》就是采用茶诗与茶联吟诵,古琴与洞箫和鸣并使之与茶艺进行有机的结合编创;二是为节目主题命名;三是撰写解说词,通过文字解说对节目进行补充。

音乐在茶艺表演中起着烘托气氛、完整结构、协调动作、深化主题的作用。茶艺表演动作必须与音乐的律动相吻合,因而选用的音乐必须能使旋律节奏融入到表演动作之中,达到声形并融,这样,表演才能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更好的展现出来。同时,一支优美动人的轻音乐曲,可以赋予观众们以视觉外的美的艺术享受。一般的通用茶艺表演多选用清新、流畅的江南丝竹类民乐;有主题的茶艺表演可以根据所要表现的各类题材内容来选择适合的音乐。如仿古茶艺可选用所表现朝代的古曲音乐,宗教茶艺可选用梵音神曲,民俗茶艺可选用当地民族民间风格的音乐,创意茶艺则需结合主题表现的内容来选用合适的音乐。如《茗香绕厝里》选用一首极具乡村风格的音乐,音乐前奏以鸟鸣声与陶笛声相互呼应,加之空灵效果的和声背景,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一种置身于农村大自然风光并极富乡土气息的意境之中;又如创意茶艺《情沁岩韵》是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探春为挽救贾府每况愈下的衰败运势,毅然决定孤身远嫁和番,在江边码头绯装沏茶,告别父老娘亲之情景为题材,因而选用了洞箫与钢琴相结合的音乐,烘托着探春离别时伤感却又刚烈的气氛,并预示着探春即将融入外番,面对未知人生。

书法、绘画可以作为背景的点缀装饰。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同时运用到节目中,使整个节目更加饱满,充满艺术生机。如创意茶艺《满园茶韵竞芬芳》将古筝、书法、国画等与茶艺表演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茶艺表演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融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当代茶艺表演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赏茶、饮茶,而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一个有着浓厚民族特色的、以茶的泡饮过程为媒介、具有主题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载体。茶艺表演的变迁,反映了中国茶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是中华茶艺发展的必然结果。

注释:

(1)“六饮”亦称“六清”,是周代宫廷中的六种饮料。据《周礼》载,其名为:水、浆、醴、凉、医、酏。

(2)张源所记的“茶道”实指“茶之艺”,即造茶、藏茶、泡茶之艺。

(3)“茶室四宝”,即孟臣罐、若琛瓯、潮汕炉、玉书碾。

(4)安徽乡贤傅洪祯曾于1930年编印过《茶艺文录》,傅先生当时随胡浩川茶叶大师在祁门茶叶改良场从事茶叶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M],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42.

[3]周文棠.茶道[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各地的茶风、茶俗、茶艺的分类[EB/OL].安溪铁观音茶农网.http://www.3637.cn/c.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研究项目课题“茶艺表演阐微”(项目编号:JB12610S)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力群,国家一级作曲、副研究员、二级茶艺技师,福建省高级茶艺师考评员,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茶文化专业带头人;郭威,二级茶艺技师、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茶艺表演专任教师。

作者:陈力群 郭威

第2篇: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研究

摘要:具有悠久茶文化历史背景的茶艺表演,是茶文化与表演艺术有机融合的高雅艺术形式。茶艺表演时,结合茶的种类、表演形式与品茶环境、民族风俗等因素,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不仅可以烘托出茶艺表演的品茶环境与品茶氛围,而且可以提升茶艺表演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

关键词:茶文化 茶艺表演 背景音乐

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早在上古神农时代就已经开发与利用了。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茶文化已经成为华夏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作为传播茶文化的重要途径,茶艺表演是茶文化与艺术的有机融合。茶艺表演是依靠茶艺表演环境,让品茶人于优雅宁静的环境氛围中,欣赏茶艺的生活之美,领悟茶艺的哲理之美。茶艺表演环境起到彰显茶艺之美与体现茶艺之魂的作用,包括茶具摆设、背景音乐选择与创作等多种元素。其中,背景音乐选择与创作对烘托茶艺表演环境氛围所起的作用尤其突出。选择与创作合适的背景音乐既能够使品茶人达至浑然忘我的境界,又可以使品茶人尽情感悟茶艺表演之美。

一、茶艺表演与音乐艺术的结合

同属于艺术门类的茶艺与音乐,虽然各自独立,却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结合,带给人们感官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其实,茶艺与音乐之间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文人充当了桥梁的作用,而文化则成为孕育的土壤。茶艺正是在古代文人的参与下才成为了一门艺术。精通音律的古代文人,将茶艺与修养、教化等密切结合而形成了雅士茶道。作为将茶道演变为雅事的重要因素,背景音乐提升了茶艺的文化品位。在古代社会,与茶艺表演相结合的背景音乐多为古琴所奏。在当代社会,茶艺表演引入了更多的新鲜背景音乐元素,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创作

(一)依据茶的种类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不同地域出产的茶的味道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应该根据每种茶的不同特性及其本身带给品茶人的感受进行选择与创作。比如,乌龙茶茶艺表演通常运用《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作品为背景音乐,或者创作专用的茶艺背景音乐,表达心领神会的茶艺之美,让品茶人品茶之际,神游茶乡的风情,享受茶乡的风味。比如,禅茶茶艺表演中,表演者融传统茶艺文化与禅文化为一体,使品茶者品茶时能够感悟禅茶一味之境界。佛教与茶艺结缘两千年来,禅茶展示了禅宗的对茶艺的体验。禅宗公案记录的称之为手段的形态各异的动作与姿势,不仅有静态的造型,而且有动态的表演。伴随着佛教背景音乐,茶艺表演者变换着茶艺表演的动作与手势,传达着禅意的体验。中国茶的品种多种多样,不同的茶发源于不同的地域,蕴涵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信息,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韵味。由于不同地域与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与民族乐器,创作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时,应该像创作其他特殊音乐那样,为每种茶艺表演创作适宜的音乐。当音乐在耳畔响起时,欣赏着美妙的茶艺表演,品味沁人心脾的茶香就能推断出茶的品种,使茶艺表演与背景音乐彼此和谐融合。

(二)依据表演形式和品茶环境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

虽然茶艺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茶艺表演,假如不结合品茶环境而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哪怕表演多么出色,也会给人一种不搭调的感觉,品茶人不能静下心神品茶,就无法品出茶汤之美,也无法感受到茶艺之美。反之,假如茶艺表演能够依据表演的形式与品茶的环境选择与创作适宜的背景音乐,品茶人能够平心静气品茶,与茶艺表演和品茶环境融为一体,更易引发对茶艺之美的感受与茶道精神的思索。因此,茶艺表演时,依据表演形式与品茶环境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茶艺表演充分考虑品茶环境,选择与创作适宜的背景音乐才可以尽可能发挥表演者的表演。品茶人能够融入茶艺表演中,茶艺表演者才能收获表演的成功。比如,在自然山水之间的室外进行茶艺表演,周围是巍巍高山,泉水喷涌而出,背景音乐就可以选择与创作贴近自然之音的曲目,甚至有时可以不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在这样的茶艺表演中,达至人境合一,实现自然的和谐,就能将茶艺表演展现得尽善尽美。需要强调的是,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应该综合考虑表演形式、品茶环境与茶艺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茶艺表演既是茶艺的表演,也是茶艺、舞蹈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展示,是一种和谐融合的美感展现。

(三)依据民族风俗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在茶艺方面也不例外。每个民族选择与创作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都与本民族的文化风俗紧密相关。在茶艺博览会上,不同民族的茶艺表演者身着不同的民族服饰,展示给人们不同民族特色的茶艺,具有民族风情的背景音乐更增加了茶艺表演的民族风味,使茶味中也隐约弥漫着浓浓民族味道。少数民族的茶艺表演,既讲究展现泡茶的技艺,又注重布景、配乐与姿态的搭配。例如,大理白族的三道茶茶艺表演中,茶艺表演者在展现泡茶技艺的同时,伴随民乐的伴奏穿插表演舞蹈,将单一的茶艺表演演绎为小型的舞台剧,使用地道的土陶茶具将泡好的热茶盛给品茶者,使茶的味道平添了不少秋色。少数民族茶艺表演由于具备深厚的民族特色,历来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当茶艺表演时响起某个民族的背景音乐,就会使品茶人联想起该民族的特色,茶中也会增加一丝民族风味。所以,茶艺表演时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应该与民族习俗紧密相关。民族风格发生变化,茶艺表演选择与创作的背景音乐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才能使茶艺表演别具一番风味。

总而言之,茶艺表演是展现茶文化的高雅艺术形式。茶艺表演时,结合茶叶自身的特点、品茶的环境、民族风俗等多种因素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不仅能使品茶人心清神爽,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美感,而且能够提升茶艺表演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汪根发.感悟“中华茶文化”[J].茶博览,2011,(05).

[2]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广东茶业,2009,(05).

[3]卓敏,吴晓蓉.茶艺表演作品编创的理论与实践剖析——以2010年广东省冠军茶艺《玉茶言德》为例[J].农业考古,2012,(05).

[4]王静雪.茶艺文化中的民乐艺术——以保定市飘雪茶艺馆的筝艺表演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08年.

作者:叶娜 王魁

第3篇: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茶艺表演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感十足的茶艺表演活动带给观赏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刻感受茶文化的内涵,洗涤心灵。为了将茶文化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茶艺表演活动还需要同中国传统音乐密切结合起来,在传统音乐的带动下,将相应的情感融入表演活动中,使人们感受茶艺表演的魅力,感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茶艺表演;茶文化

茶艺表演活动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茶艺表演活动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茶文化发展并吸收新元素,以此丰富内涵。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应用,为品茶者带来更幽静的环境,实现茶文化的和谐发展与高效传播。深层次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实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家文化保护的背景下充分开发起来,中国特色浓郁,很多特色乐器在其中都有着广泛应用,例如二胡、古筝、古琴等,这些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音乐有以下几大特征:首先,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用源远流长来形容;其次,中国传统音乐富有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表现的音乐不相同;最后,当前中国传统音乐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具体的内容上,都朝着多样化的态势演进。中国传统音乐对比现代音乐,应用的乐器相对简单,声音纯粹,旋律动人,让人心平气和,消除内心杂念,同时也无需过多修饰,空灵性是其显著特征。中国传统音乐可以更好地诠释歌曲的意境,让人充分体悟到美好的画面,促进轻松愉悦氛围的打造,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所谓茶艺表演,是将关于泡茶的相关步骤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人们在观察表演的过程中感悟其中蕴含的茶文化,在独特的氛围中促进情操的陶冶。茶艺表演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是其发展的黄金期,至此茶艺表演活动也有了高效传承的机会。茶艺表演属于宽泛的概念,基本组成相当丰富,可以细分为民俗茶艺表演、传统茶艺表演以及其他茶艺表演。不同民族的茶艺表演有其自身特色,也代表着地方的风土人情。传统茶艺表演是历史发展历程中不断更新提升的饮茶方法,例如唐朝的宫廷茶礼;其他茶艺表演主要是通过茶来体现既定的文化内涵,例如火塘茶情、禅茶艺术等。茶艺表演活动,需要表演者有超高的技艺,同时也需要考虑服装穿搭、道具、伴乐、礼仪、出场次序等。茶艺表演并不是随心进行的,必须遵循既定规范原则。三大主要素——茶具、茶叶、水,在选择的时候要追求精,而表演氛围要将茶艺强调清心养性的特征体现到位。所以茶艺表演氛围可以用清、净二字来形容,不仅要与艺术美相契合,同时还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充分把握。

一、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是中国传统音乐还是茶艺表演其实都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都强调意境、内涵,正是由于这些共性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成为茶艺表演活动的组成,也正是由于传统音乐的融入,茶艺表演活动才更具美感和艺术感。经济与文化的迅猛发展,虽然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但是人们每天为了生计忙忙碌碌,生活节奏太快心理负担很重,为了调节情绪,茶室成为人们的好去处。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茶艺表演,充分了解茶文化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茶艺表演活动不单纯有动作表演,还需要传统音乐的配合,这样人们在观察表演的时候,更容易被带入既定的氛围内。

第一,促进茶艺氛围的有效烘托。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融入,促进茶艺氛围的有效烘托。单纯的茶艺表演就是表演沏茶、饮茶的过程,这势必会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而传统音乐的融入则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传统音乐和表演活动的引导下,观众集中注意力欣赏茶艺表演,不再觉得枯燥,因为这就是一场视听盛宴,观众对茶艺表演活动产生浓厚兴致。

第二,明确茶艺主题。进行茶艺表演活动的时候,一般都会配有对应的表演主题。中国传统音乐内涵丰富,类别较多,例如说唱音乐、戏曲、歌舞音乐、歌曲、器乐等,不同类别的音乐特色以及传达的主题不尽相同。现代观众对传统音乐认可度不断提升,也渐渐地形成了固定的主体意识,所以进行茶艺表演的时候,筛选和茶艺表演相契合的传统音乐,可以充分发挥传统音乐的优势,让观众对茶艺表演的主题有清晰而深刻的认知。例如:“新娘茶”茶艺表演的时候,筛选古人在不表演环节经常使用的音乐作为配奏,从而使得观众通过传统音乐就可以明确茶艺表演的主题。

第三,促进茶文化的表达。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融入,将茶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茶艺表演的主体肯定是茶,但是不少茶艺表演中也添加了其他文化元素。茶艺表演往往选择既定时期传统音乐作为配乐,从而达到与茶艺表演相辅相成的目的。人们在中国传统音乐以及茶艺表演活动的有机配合下,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在仿古类茶艺表演活动中,传统音乐在表达传统茶艺文化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例如:唐代宫廷茶礼的茶艺表演中,为观众播放《霓裳羽衣曲》从而让观众对唐代人饮茶礼仪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借助传统音乐来感悟唐朝的音乐审美,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被唐朝文化的魅力深深折服。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应用

第一,结合环境氛围和表演形式明确传统音乐。茶艺表演活动的形式较多,内容丰富,传统音乐也多种多样,所以二者融合的时候要讲求策略,切忌随心搭配。正式展开茶艺表演前,需要全面了解環境氛围,明确具体的表演形式,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表演形式,立足于这两大层面,筛选恰当的传统音乐,真正对品茶者起到静心凝神的功效,从而使其融入茶艺表演中感受茶文化的艺术美。茶艺表演的氛围环境可以细分为室内和室外环境。如果茶艺表演安排在室外,那么要将自然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如果表演活动安排在室内,例如安排在古典气息浓郁的房间内,那么则适宜选择古典型的传统音乐。茶艺表演形式也有明确分类,可以在音乐基础上直接进行茶艺表演,还可以将其他的艺术活动,例如绘画、书法等融入茶艺表演中。很显然茶艺表演形式直接影响传统音乐的选择。当然,二者的有机契合,保证传统音乐与茶艺思想相通是关键。另外,为了提升茶艺表演活动的艺术感,还需要慎重考虑其他表演活动的穿插。

第二,结合茶的类别筛选合适的传统音乐。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水文条件、土壤因素、气候条件也不尽相同。茶叶的种类也是多样的,例如绿茶、红茶、白茶、花茶等,品种不同的茶叶其冲泡工艺以及相关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茶叶在进行茶艺表演的时候也千差万别。因此,茶艺表演需要考虑茶叶的具体类别来选择恰当的传统音乐,这样才能发挥传统音乐对茶艺表演活动的促进优势。例如:乌龙茶,其冲泡工艺相对复杂,看头较多,所以很多人喜欢看以乌龙茶为主的茶艺表演。为了提升表演效果,可以筛选一些人们熟悉的歌曲。当然乌龙茶本身也有很多历史典故,因此还可以选择一些和历史典故相契合的音乐,从而达到有效烘托茶艺表演的目的,使茶文化得到充分彰显。

第三,结合民族风俗选择恰当的传统音乐。作为多民族国家,茶文化存在于各个民族中。少数民族有自身的饮食特色,许多民族对茶叶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为此茶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显著。因此,少数民族茶艺表演活动中,考虑到少数民族本身的特色,无论是服装穿搭、器乐还是文化都有自身特色,所以在筛选传统音乐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同少数民族特色相契合的音乐,运用特色器乐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中,结合白族民族特色,筛选热情豪迈的歌曲,使茶艺表演活动进行得更顺畅。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传统音乐的选择可是大有讲究,只有选择的传统音乐与茶艺表演活动有机契合,才能够凸显其作用,促进茶艺表演活动顺利开展,促进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田晖.刍议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J].福建茶叶,2016(5):133-134.

[2]张小浩,崔竞源.我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J].福建茶叶,2016(7):111-112.

[3]高重阳.传统音乐文化在茶艺演唱表演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10):91-92.

[4]李继超.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12):458.

[5]诸葛文斐.傳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1):360-361.

[6]郝晓睿.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审美特征与选择[J].福建茶叶,2016(4):125-126.

作者单位: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作者:郑蕾

第4篇:茶艺表演文档

茶艺表演流程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们是八年三班茶艺表演组,站在茶台中央的是担任本次茶艺表演的主泡:林佳钰同学,我是助泡马伶辉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不同风格的茶艺文化。

今天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一、 展示茶具

所谓工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由于这种泡茶的形态极为讲究。操纵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

功夫茶最讲究的是:“茶具”与“冲法”。“工夫茶”的茶具,需要成套,我们今天使用的功夫茶茶具有: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盘部分叫做茶船,是用来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精美别致的白玉瓷茶具。

2、茶杯:配置三个茶杯:潮汕话说:茶三酒四剃桃2,绝配也! 还有茶则和茶夹

二、 鉴赏佳茗

茶小姐用茶则从茶盒里取出干茶,置于赏茶盘中。有请茶艺小组以示各位来宾观赏干茶。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

龙茶、红茶六大茶类。今天茶艺表演所选用的茶叶是乌龙茶的一种——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在泡茶之前,我们的茶艺小姐要先净手,以示尊敬和圣洁之意。 1烫壶温杯

冲泡乌龙茶水温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洗杯。

2 乌龙入宫

用茶则从茶盒中撮取干茶,用茶匙轻轻拨入茶壶内约1/2。 3 乌龙初展

这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茶盅内,又叫洗茶。

4高山流水

用悬壶高冲法激荡茶叶,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汤浓淡均匀,味道纯正。

5抽眉推泡

用壶盖将壶口泡沫推掉,雅称——春风拂面。

6重洗仙颜

用刚才的茶汤再次淋壶,既可以将茶渣茶沫冲掉又可以提高壶

温。

7清洁茶具

现在开始清洗杯子,要用茶夹来夹洗。清雅幽玄,是中国茶艺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气质上追求含蓄,在茶艺上追求清幽,以清为美,表现为茶的清香、水的青纯、器的清洁、境的清雅、心的清闲。

8冲茶

功夫茶讲究:高冲、低洒 ,洒茶时要做到低、快、匀、尽,均匀巡回斟于各茶杯中,俗称“关公巡城。并将余汤依次滴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

9敬奉香茗

请茶艺小姐为各位来宾奉茶。

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我国是“茶的祖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堪称世界第一,是我们祖国的光荣,品茶也称为一门艺术。茶类不同,色泽不同,香气也不同,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饮后让您雅趣盎然,超凡入圣,心旷神怡。

10 中国茶中,大红袍和铁观音为青茶的佼佼者,大红袍是武夷山最富盛名的茶树,被称为“茶中之王”,具有抗衰老,抗辐射,降脂降压等功效

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是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

七、八次仍有香味。 10 中国的茶艺渊远流传,潮汕的茶道也是颇负盛名,我们作为

潮汕的子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项艺术传承,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道文化遗产代代流传。

11 我们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起身,谢礼)

第5篇:红茶茶艺表演

红茶茶艺表演《化蝶》

轻轻杨柳风 默默花香浓一一蝴蝶花间舞梦随蝶舞醉清风

是谁在蝴蝶浅笑中淡了红颜

借助赤壁红玫瑰花 来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第一道喜遇知音一个是桃夭妩媚的红衣女子芊芊佳人正如玫瑰的 芬芳轻盈与灵动 一个是温润如玉的白衣少年偏偏才子 正如赤壁红的温润与醇厚

就这样相遇了

第二道草桥结拜不知是茫茫人海的偶遇还是命运中德注定爱是心心相印

所以我们要细心的洗净每件茶具让它们像相爱的心至诚至今 一成不染

第三道投茶同窗促膝 共事的一段情事不用言语就有着深深的默契

第四道18相送18里的长亭 一层一层的相送挑花满树 绿水悠悠 望眼欲穿的相思抵不住送君千里的徘徊

第五道楼台相会梁兄可记得英台没有说出的相思你可知

第六道相思血泪即便此间离别也要生死相随 赤壁红茶冲泡后 似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又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思泪点点滴滴在诉说着他们爱的交融

第七到英灵化蝶听这茶汤如杯的声音像是情人缠绵的耳语 又像是蝴蝶飞舞的声音

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送声声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第八道情满人间这一杯杯晶莹剔透的茶汤正如一颗颗红豆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宿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片尾曲:<双飞>:

无论来世再相约

今生就要无恨无悔

不问前缘我是谁

只管今成和你日日月月

我愿与你雪中泥

红尘寸寸泥中血冷暖相随悲欢同泪朝朝暮暮相依偎我是萍你是水相逢相爱不是罪地久枯天长累为你染红我的血我愿与你双双飞我愿与你双双飞

第6篇:茶艺表演词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不同风格的茶艺文化。

今天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一. 茶具展示

1 茶船 :用来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

(1)茶壶 :用来冲泡茶叶。

(2)公道杯 :用来传递茶汤和均匀茶汤浓淡的公用器具,意为启发做人公正,随遇而安。

(3)闻香杯 : 杯体细长,便于笼住香气,是用来闻香的。

(4)品茗杯 :用来品茶汤和观色之用。

3茶道组,又称”茶道六君子”

二.鉴赏佳茗

有请各位来宾观赏干茶。我国茶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今天茶艺表演所选用的茶叶是乌龙茶的一种——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三.烫壶温杯

因冲泡乌龙茶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将壶水倒入茶盅内,再依次倒入闻香杯和品茗杯内。

4乌龙入宫

用茶则从茶盒中撮取干茶,用茶匙轻轻拨入茶壶内约1/2。

5乌龙初展

这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茶盅内,又叫洗茶。

6高山流水

用悬壶高冲法激荡茶叶,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汤浓淡均匀,味道纯正。

7. 清洁茶具(此程序约3分钟)

现在开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来夹洗。清雅幽玄,是中国茶艺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气质上追求含蓄,在茶艺上追求清幽,以清为美,表现为茶的清香、水的青纯、器的清洁、境的清雅、心的清闲。

8 乌龙入海

经过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们的茶也泡好了。将茶汤倒入茶盅内,最后几滴是精华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内。

9 祥龙行雨

将茶盅内的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中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语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10鲤鱼翻身

将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称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夹紧香杯,拇指摁紧品茗杯,翻转手腕,这个过程又称“倒转乾坤”。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在座的各位求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11 敬奉香茗

请茶艺小姐为各位来宾奉茶。

我国是“茶的祖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堪称世界第一,是我们祖国的光荣,品茶也称为一门艺术。茶类不同,色泽不同,香气也不同,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饮后让您雅盎然,超凡入圣,心旷神怡。

先将闻香杯缓缓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气,再移至鼻端嗅闻茶香,雅称——喜闻幽香。用三龙护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观色金黄明亮,再分三口饮下这怀好茶:先润唇柔软含香再润舌鲜醇清香后润喉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我们的茶艺的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7篇:茶艺舞台表演

茶艺舞台表演理论讲义

一、解释课程

五级(初级)茶艺师要求的三种基本茶艺沏泡方式为:杯泡、壶泡、盖碗泡。

针对三种沏泡方式不同场合的应用,我们的课程安排又有所侧重。首先课表中带圈圈的,如①、②等为考试应用学习,要求比较高,各个动作要严谨、熟练、流畅,而且动作都比较固定;

第二部分是课表中大写的罗马数字的品饮课,如Ⅱ、Ⅲ等为生活应用学习,所以对动作而言不是很严格,甚至有些随意,只要把握沏泡的几个关键步骤即可,但是这一部分却要求对所沏泡的茶叶的深入了解,才能有所饮,有所品;

第三部分是课表中的舞台表演理论与操作课程,为⑤、⑥两个课程。其目的是为让大家在学完茶艺课程之后,如果需要上台表演,则有内容可以呈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引导为主,辅以自由发挥的创造性设计,只要可以自圆其说就可以。对大家的要求是: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随舞台要求的不同而进行适当的变化。

茶艺表演在我国自古有之,随着现代茶艺的蓬勃发展,茶艺表演也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与一般的艺术表演相比,茶艺表演既具有一般艺术表演的共性特征,也存在着一些个性特征,具体包括:

1、茶之性——静。茶树默默生长在大自然中,禀山川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天然赋有谦谦君子之风。自然条件决定了茶性微寒,味醇而不烈,与一般饮料不同,饮后使人清醒而不过度兴奋,更加安静、冷静、宁静、平静、雅静、文静。因此茶事活动一般都应具有静的特点。周渝先生曾说:静不是死板,静是活的,要由动来达到静,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有些人心里很烦,你要他去面壁,去思考,那更烦,更可怕。可是如果你专心把茶泡好,你自然就进去了,就“静”了。所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入静法门,又是很快乐的。茶艺和一般的艺术不同,它是静的艺术,动作不宜太夸张,节奏也不宜太快,音乐不宜太激昂,灯光不宜太强烈。

2、茶之魂——和。和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也是中国茶艺的灵魂。自孔子创立儒家以来,直到后孟子、荀子等大家的丰富,和一直是中国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历代茶人在茶事活动中常会注入儒家修身养性、锻炼人格的功利思想,同时也就将儒家的一些精髓融入茶事当中,并提出茶具有中和、高雅、和谐、和平、和乐、和缓、宽和等意义。因此无论是煮茶过程、茶具的使用,还是品饮过程、茶事礼仪的动作要领,都要不失和的风韵,选择的主题不宜太过对立、冲突、争斗、尖锐。

3、茶之韵——雅。雅可与高尚、文明、美好、规范等内容,与雅一起组成的高雅、儒雅、文雅、风雅、优雅、清雅、淡雅、古雅、幽雅等等组成美好的词汇。雅也是中国茶艺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在“和”、“静”基础上形成的神韵。在整个茶艺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应从始至终要表现出高雅、文雅、优雅的气质,不能俗气、俗套、俗不可耐。

茶艺表演的这三个艺术特征,我们在整个编创过程中应紧紧遵循,从整个茶事活动中体现出来。

二、茶艺的分类

茶艺表演的类型,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茶具分类。如壶泡法、盖碗泡法、杯泡法等。

2、根据地域分类。如潮州工夫茶茶艺、岭南茶艺、台湾茶艺、江南流派的茶艺等,此

类茶具有

3、根据所沏泡的茶类将进行分类。如乌龙茶茶艺、龙井茶茶艺、九曲红梅茶茶艺、花茶茶艺等。此类型茶艺表演比较注重科学性与茶的色、香、味、形品质特点的发挥,重在茶的沏泡技艺。

4、根据表演者分类。如农家茶艺、宗教茶艺、宫廷茶艺、白族三道茶茶艺、文士茶艺等。此类型茶艺表演比较注重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表达与艺术欣赏。

5、根据表演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分类。如民俗茶艺、仿古茶艺、宗教茶艺、创意型茶艺等。

各类型的茶艺表演还在不断的相互融合,互取所长。

三、茶艺表演的基本要求

以解说配动作的茶艺表演,属于创意型茶艺表演的范畴,因此此类茶艺表演的挖掘与开发可以使茶艺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尤其要注重动作解说与沏茶程序的完美结合。

1、主题思想是茶艺表演的灵魂。无论你是取材于古代文献记载还是现实生活,表演型茶艺都要有一个主题。只有明确了主题后,才能根据主题来构思节目风格,编创表演程序、动作,选择茶具、服装、音乐等进行排练。

2、环境选择与布置是整个茶艺舞台表演的基本环节,是整个表演最直接的氛围营造。因此要根据表演主题来进行背景布置。背景不宜太过于复杂,应力求简单、雅致,又能反应主题,以衬托演员的表演为主,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泡茶者身上不能喧宾夺主。

3、服饰选择,主要以中国传统服饰为主,一般是旗袍或对襟衫和长裙,男士则对襟褂子、唐装或中山装。裙子不宜太短,不能太暴露。手上不宜配带手表、手饰,更不能涂指甲油,也不能染发。妆容以淡妆为好,不宜过于浓艳,以免显得俗气。有时,女士可选择佩戴古韵的玉镯或发簪,会有另一番效果。

服饰选择时最好还能与所泡的茶相符合,如泡的是绿茶,其特点是叶绿汤清,那就最好不要穿红色、紫色等色泽太深的服饰,最好选择白色、绿色等素雅的颜色。

4、音乐可以营造浓郁的艺术气氛,吸引观众注意力,带引大家进入诗意的境界。茶艺表演过程中,演员不宜开口说话,更不能唱歌所以选用音乐对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

我国有很多古典名曲,可供茶艺表演使用。如反映月下美景的有:《春江花月夜》、《月儿高》、《霓裳曲》、《彩云追月》等;反映山水之音有:《流水》、《汇流》、《潇湘水云》、《幽谷清风》等;反映思念之情的有:《塞上曲》、《阳光三叠》、《情乡行》、《远方的思念》等;拟禽鸟之声态的有:《海青拿天鹅》、《平沙落雁》、《空山鸟语》、《鹧鸪飞》等。

5、表演人数。根据主题要求,确定表演人数,一般茶艺表演的组合有一人、二人、三人和多人。一人型茶艺表演多数是生活型茶艺表演,或是给客人表演冲泡技艺。二人型茶艺表演一般是一个为主泡,另一个为助泡。主泡负责泡茶,助泡负责端茶具、奉茶或解说等,配合主泡进行泡茶。三人型的由一人担任主泡,另外两人为助泡,配合主泡泡茶。一般主泡位居中间,助泡分别立于左右两旁。多人型的也一般是选择一个为主泡,其余的人为助泡,但分工会有所不同。多人型的还有一种表演方式,可以每个人都是主泡,每个人的服装、道具、动作都完全统一,没有主次之分。

6、表演动作。主要是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包括眼神、表情、走(坐)姿等。总的要求是动作要轻盈、舒缓、如行云流水般。泡茶时动作要熟悉、连贯、圆润、避免茶具碰撞,放在左边的茶具应用左手拿,最好不要使双手交叉。茶汤不能洒在桌上。表情要自然,既不能板着面孔,也不能嬉皮笑脸。眼神要专注、柔和不能飘移,更不能东张西望或窥视,给人以不庄重感,但也不能埋头苦干,要有与观众交流的时候。此外编排者还应注意整个程序要紧凑,有变化,要能吸引人。

7、茶席设计。“所谓茶席设计,就是指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简单的说就是茶叶、茶具与点缀物(焚香、插花等)、铺垫物(桌布等)、背景的设计与布置。舞台表演时,还应注意座位、表演台、泡茶台、奉茶处等的布置与安排。

8、解说词的设计。茶艺表演时不能过多的开口说话,只是通过冲泡技艺来表现主题,观众不易理解。同时,茶艺表演又是新兴的艺术,许多观众还对此还不熟悉,所以需要对表演内容进行解说,这样可以引导观众如何欣赏茶艺表演,帮助观众理解表演的主题和相关内容,使其更好的达到艺术效果。

解说词的内容主要包括节目的名称、主题、艺术特色及表演者单位、姓名等内容。创作解说词时首先应考虑的是观看茶艺表演的群体类别。其次是要注意解说词的内容。解说词的内容应是对茶艺表演的背景、茶叶特点、人物等进行的简单介绍,应能够使人明白此次表演的主题和内容。第三是解说词的艺术性。

当然,解说词的艺术性并不代表在其创作中一定要用一些晦涩难懂、过于专业或过于艺术化的词语,以免给人在听觉上带来错误。

在语言的表达方面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使用标准普通话。作为对公众的茶艺表演解说,应采用普通话让大家都能听懂。若不能使用普通话,或普通话不标准,则会使人听不懂,减少解说词的艺术性。二是脱稿,在解说时最好不要拿稿,不然会给人留下对表演不熟悉的印象,同时,在解说当中还应与观众交流,拿着稿子就无法交流,也给人一种不尊敬的感觉。三是语言应带有感情色彩,同样的文字,不同人阐述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在解说时应投入感情,语气应抑扬顿挫,注意朗诵技巧。不然既是表演再精彩,解说词写的再美,毫无感情的解说也会使人倒胃口。

9、意境营造。意境的营造是在茶艺表演主题的基础上,将各种表现手法,如灯光、音响、背景、茶席、解说词、起跑程序、礼仪规范等,结合在一起,更好的烘托主题,带领观众进入茶的神奇世界。

10、其他。表演实践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彩排,如进场、行礼、入座、沏泡、奉茶、收具、出场等流程要熟练掌握,与现场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要做到位等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合理性、科学性,符合美学和茶道精神,符合中国传统文化。

“泡一壶好茶”是整个茶艺表演的基础,观众在欣赏了茶艺表演者的优雅姿态和各种动作,还能喝道优质的茶汤,这样的表演是成功的;如果观看了优美的茶艺表演,却喝到一杯劣质的茶,这样的表演无疑是失败的。因此,沏泡技艺是茶艺表演的基本功,只有经常接触茶、品尝茶,通过实践,熟练掌握鉴别茶叶质量的方法以及用水的选择、投茶量、冲泡方法等,才能鉴别出一壶茶的好与不好,才能在整体的茶艺水平上更上一层楼。

第8篇:茶艺表演策划书

“盛世茶情”茶艺表演策划书

一、设计理念:

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国家昌盛才有茶业的发展、茶艺的兴盛。从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到今天的国泰民安,茶艺从形成走向繁荣。盛世茶情以茶艺表演抒发对国家、民族的赞美和祝愿。

二、目的意义:

弘扬中国茶文化,展示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三、主题:盛世茶情

四、表演形式:

1、人员安排:两人一组表演,解说一人。女茶艺师用盖碗统一冲泡花茶,展示女性茶艺的柔和美,花茶茶艺的韵律美。

2、茶席设计:两组茶席从台面看既相互独立,在表演时又连成一体。

3、表演用具:

茶具:盖碗6只,茶道组2组,随手泡2套,茶盘2个,茶叶罐2个,赏茶荷2个,奉茶盘2个,茶巾2块,水盂2个 服装:旗袍2套

其他:台布2张,木桌2张(长1.5m 宽1m 高1m),凳子2张

五、表演程序及解说词

茶艺师出场、就位。【茶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茶艺表演是展示中华民族高贵气质、优雅举止和美好追求的艺术形式。下面,请大家欣赏成都实验商贸管理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表演——盛世茶情。】

(一)音乐响起

【茶是聚天地英华的灵物,春回大地的时候,茶叶在溪流声和鸟鸣声中萌发,一芽一叶,用嫩绿装点春天的景色,迎接灿烂的春光。】

(二)茶艺第一道 行礼 礼迎嘉宾

【向来宾行鞠躬礼,表示对来宾最诚挚的欢迎和谢意。茶艺是高雅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生活的艺术。国家昌盛才有茶业发展、茶艺的兴盛。从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到今天的国泰民安,茶艺从形成走向繁荣。盛世茶情以茶艺表演抒发对国家、民族的赞美和祝愿。】

(三)茶艺第二道 展示茶具 孔雀开屏

茶盘,随手泡,茶道组,茶叶罐,赏茶荷,茶巾,主泡器具为盖碗,,盖碗又称三才杯,杯盖为天,杯身为人,杯托为地,寓意天地人三才合一。

(四)茶艺第三道 温杯 温杯涤器

【茶是至清至洁之物,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所以,茶叶又有草中英,瑞草魁等别称佳号。用洁净的茶具来冲泡茶叶,是为了保持茶性的自然和真实,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五)茶艺第四道 赏茶 鉴赏佳茗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起源地,拥有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茶叶。我们冲泡的是产自四川峨眉山的优质茉莉花茶——碧潭飘雪。茶芽细嫩,香气悠长。所谓茶引花香,花益茶味。花香与茶韵交融,相得益彰。】

(六)茶艺第五道 置茶 学子思归

【细嫩的花茶如同片片花瓣飘落碗中,宛如各地学子汇集于学校这个温馨的家园。】

(七)茶艺第六道 润茶摇香 三才化露

【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化育甘露美,而浸润茶叶,宜缓,宜柔,宜静,润物无声,使茶充分吸收水分和热气,孕育茶味、花香,蓄势待发。】

(八)茶艺第七道 冲泡 春风化雨

【表演者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冲泡茶叶,是以凤凰优美的姿态向各位来宾表示敬意。优雅的动作来表现茶叶的自然美,似行云飘散,留连于青山绿水间;似流水蜿蜒,游走于山石松木上。茶的芳香随热气袅袅升起。茶艺是生活的艺术,也是人生的艺术。冲泡茶叶的过程能够让人们学会以自己创造的美来服务他人,尊重他人。】

(九)茶艺第八道 奉茶 瑞草酬宾

【双手将茶碗举至眉宇间,再由胸前缓缓奉茶给宾客,称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寓意我们发自内的祝福,已融注在香醇的茶汤之中,请您细细品尝。】

(十)茶艺第九道 品饮 啜香品茗

【品饮花茶,讲究,闻香、细啜、慢咽、多回味。轻轻提起杯盖,缕缕清香沁人心脾。所谓“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轻轻拨动茶汤,从杯和盖的缝隙间小口吸入茶汤,让茶汤在口中流转,徐徐咽下,茶味花香别有滋味,亦苦、亦醇、亦香、亦回甘。】

(九)结束语:品茶如品人生,祝愿各位嘉宾在品茶的同时品味出茶中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品味出我们的深情厚谊。

上一篇:采矿工程师下一篇: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