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年度工作总结

2022-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技人员年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农技人员年度工作总结

新时期对提升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思考

摘 要: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服务能力不强、工作热情不高,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为此,该文简述了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分析影响街镇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的因素及产生原因,提出改变管理体制、制定激励政策、落实法律政策等对策建议,以激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键词:街镇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有科技人才支撑。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先进的农业技术能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关键看街镇农技人员的水平强不强、积极性高不高。近年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经历部门合并、机构重组,工作条件、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农技人员老龄化严重、服务能力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阻碍了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效能的充分发挥。在此背景下,必须正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建立健全激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1 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1.1 勇于奉献的职业素养 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具有勇于奉献的职业素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服务“三农”的排头兵。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职业信念,不计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时时为农民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畏严寒酷暑,能够及时深入田头服务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之惑,做好农民的贴心人。

1.2 知识全面的全科人才 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由产量需求向质量导向转变,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蔬菜园艺等产业转变,对农技人员要求也不再是大宗作物的指导,更需要懂得蔬菜、果树等技术的全科人才。因此,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不断进行学习,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虚心向不同专业同事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虚心向农村“土专家”“种植能手”学习,掌握更直观、贴近生产实际的实用技术。要积极参与生产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田头解决农户问题,争做让农民信服的全科人才。

1.3 能说会写的全能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趋势严重,他们接受能力不强,需要农技人员不仅知识水平高,而且要能说,能把深奥的理论知识用平实的语言说出来、写出来,让农户一听就懂、一学就会。长期以来,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于基层,在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服务农业一线,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应及时把本地创新种植模式、学用科技典型示范总结出来,引导其他区域共同发展。

2 影响街镇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2.1 相关待遇落实不到位 随着街镇几轮机构改革后,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的工资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能够按时进行发放,但是部分街镇农技人员的特岗津贴、职称晋级工资等待遇到位率不高。特岗津贴是指人社部发〔2015〕9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目前,不少街镇还没有落实到位。职称晋级工资是指职称级别跟工资级别挂钩,其工资级别应按照职称级别进行分级发放,但许多农技人员职称已评上许多年,还没有按职称级别及时发放。农技推广工作时间长、面广,且季节性比较强,夏种、秋播时间紧,田头服务指导忙,农技人员常常加班加点工作,产生的相关费用补助却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申报环节多,申请经费程序复杂,落实示范户、技术指导员绩效补助不及时。

2.2 评奖推优路徑不通畅 在农技人员职称评审中,业绩成果占主要部分,特别是副高申报中需要一些奖项条件,是街镇农技人员申报职称的瓶颈。近年来,街镇农技人员获奖、评优途径并不通畅,进而影响到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1 成果获奖不易 主要包括市级以上农技推广奖、丰收奖等奖项,街镇农技人员都不容易获得。虽然申报奖项中,要求街镇(含)及以下人员占比不得低于30%,但实际申报中,基层名额被其他人通过关系挂靠占据,真正干事的并没有机会获得。

2.2.2 推选先进路径不畅 现有的街镇农技人员管理机制让优秀农技人员获得表彰的机会很少。在街道推荐优秀人员评选中,街道领导一般认可部门负责人,其他人员基本没有机会被推荐。在区农业行政部门推荐先进个人中,区局领导班子都会考虑其系统内科室人员,不会把街镇中业务突出的农技人员列入推先评优的表彰池里。

2.3 本职工作以外事务多 街镇农技人员和区级农技人员虽同属于基层农技人员,但街镇农技人员除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承担着街镇各种行政性任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常常心力交瘁、力不从心,无法调动工作热情。一是身兼数职,工作以外事务多。街镇农技人员中,许多工作能力强、业务突出的人员都身兼其他行业职务,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完成其他事务。二是临时抽调,本职工作变业余。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属于街镇事业单位,人员人事管理在街镇,每次街镇有行政性任务时,许多农技人员都被临时抽调参与拆迁、维稳、安全等工作,时间常常在3个月或半年以上,导致其自身承担的业务工作都只能在下班以后或空闲时间去完成。三是任务分解,绩效考核非专业。上级对街镇的考核下达后,许多任务被分解到农技推广部门进行绩效考核,除涉农指标外,其他行政任务也列入考核。针对农技人员,除完成农业指标外,其他任务未完成,会影响到同工资挂钩的绩效考核。

3 主要原因

3.1 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乡镇(街道)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为主2种体制,许多地方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为主。以街镇管理为主,区级部门仅能进行业务指导,其财政、人事管理权力都在街镇政府,以至于呈现出相关待遇落实不及时、评奖推优路径不通畅、本职工作以外事务多、示范项目经费难兑现等现象,削弱了街镇农技人员的工作动力,造成其工作积极性不高。

3.2 人员年龄偏大 随着街镇2轮合并,街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也由2~4个原乡镇农业部门组合而成。由于受编制职数控制,街镇合并后多年没有招聘技术人员,现成立的街镇农业部门人员老龄化严重,部分街镇55岁以上农技人员占在岗人员70%以上。在岗人员年龄偏大,他们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精力渐弱,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加上职称晋级无望,已没有年轻时的工作激情。少部分街镇把农业部门当成养老、收容机构,把一些直接躺平不干事的其他人员安插其中,相同的待遇不同的工作量,造成单位业务骨干心理失衡,表现消极怠工情绪。

3.3 在编不在岗人员多 在街镇几轮改革中,掌握人事管理的街镇政府常常打破原来单位架构,把一些非专业人员安排到农业部门,同时也把许多在编人员安排到街镇其他部门从事综治、安全、文体等工作。一些非专业人员有部分是通过关系定编在农业部门,有部分是村居抽上来的非在编干部,他们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在行,但对于专业性强的农技推广工作均无法适从,从而加重在岗农技人员的工作量。一些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名册上有在编人员10人以上,而实际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不到5人,许多在编在岗人员身兼数职,面对上级农业部门几个科室,一个人干几个人的事,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苦不堪言,都想脫离目前农技岗位。

4 对策建议

4.1 理顺管理体制,探索运行机制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街镇农技推广部门以县管理为主或乡镇管理为主的2种体制。建议根据近年来管理体制运行情况,把目前以乡镇管理为主改为以区县管理为主,让财政、人事管理权力收为区级部门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1]。区级农业部门根据当前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探索制定街镇农业部门管理机制,及时落实农技人员相关待遇,畅通基层农技人员评奖推优路径,减轻技术人员工作负担,减少项目申报环节,实施统一招标,激发街镇农技人员的工作动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2 制定激励政策,充实基层队伍 根据“办法”第十二条要求,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岗位全部设置为专业技术岗位,其岗位不得安排非专业技术人员。 在转变管理体制中,及时清理非专业人员占编占岗。对一些出工不干活的人员,加强责任制度考核,采取换岗或待岗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于单位能干肯干人员,加大奖励力度,在职称评定、优秀评选等方面优先推荐,激发其工作热情。面对街镇农技人员老龄化的问题,紧密制定应对策略,实施人员分岗分流,让一些经验丰富、面临退休的农技人员到村居工作,兼任驻村科技指导员。根据“办法”第十四条,区级政府部门制定激励政策,通过与农业院校定向委培、公开招聘等方式,招录农技人员充实基层队伍,实现街镇农技推广队伍老中青相结合,让基层农技队伍充满活力。

4.3 落实法律政策,激发工作活力 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有科技人才支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以认真贯彻落实“办法”为主线,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由区县管理为前提,精准施策推进各项工作,激发街镇农技人员工作活力。根据“办法”第三十二条要求,不得抽调农技人员从事与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工作,从而杜绝在编不在岗现象[2];根据“办法”第三十六条强调,表彰或者奖励应当向基层一线倾斜,畅通街镇农技人员评优路径;以第三十一条为指引,职称评定向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倾斜,重点考核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推广实际成效。地方人民政府应支持农技推广项目建设,保障基层农技部门开展农情监测预报、农产品质量监测、技术示范推广等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街镇农技推广在有人干事的基础上,技术推广有经费,服务农业有手段,着力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点痛点。

5 结语

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相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文件精髓,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由区县管理为前提,畅通基层农技人员评奖推优路径,减轻技术人员工作负担,减少项目申报环节,优先推荐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参与优秀评选与职称评定。要搭建多元化平台,让优秀的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展示服务能力,让基层农技队伍充满活力。要科学制定农技推广人才轮岗制度,保证农技推广人才在区街之间、街镇之间正常流动,及时充实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要创新农技推广人才流动机制,拓宽基层人才晋升渠道,让优秀人才在新的层面上发挥聪明才智。要健全激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参考文献

[1]朱训泳,刘学良,祁小林.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以六合区马鞍街道为例[J].基层农技推广,2018,4:6-8.

[2]姜雪忠,黄银忠,毕冬梅,等.《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解读[J].基层农技推广,2013,7:24-26.

(责编:徐世红)

作者:朱训泳 郭金菊 王美凤 马银月

第2篇:构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摘 要:农技人员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科学素质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当前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的科技要求相比,基层农技人员整体科技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加强继续教育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等不足。必须构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从思想认识、管理力度、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质量;长效机制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农技人员)是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实践者和应用者。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必须定期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拓宽思路,提高技术水平。但是,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质量有待提高,效果有待增强。为全面提高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紧迫性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科技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农技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的现状却并不乐观,与较好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重任尚存在差距。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迫切要求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

(一)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现状堪忧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技术专家相对短缺。尤其是在基层乡镇,普遍存在农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后备队伍匮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历偏低、专业技术职务偏低、待遇较低。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文化和理论水平不高的现象。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学历结构很不合理,主要以中专和大专为主,高学历人员奇缺。以江西省为例, “据有关部门调查,江西省县乡农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仅占14%,中专以上学历占53%,初中以下学历占22%”。在专业技术职务方面,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职务以初级职务为主,高中级技术职务者所占比例不高。在江西省基层农技人员中,初级以下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4%,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几乎是“凤毛麟角”。由于专业技术职务上不去,导致基层农技人员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条件不好的乡镇,农技人员的工资都不能保障。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职称评聘难(尤其是聘任),成为基层农技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基层农技人员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2.知识老化、队伍老化。当前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农技人员,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分配的,所拥有的技术多为常规作物栽培管理,知识老化,知识更新严重滞后。一些基层农技人员对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不了解、不掌握,技术水平原地踏步的不在少数,其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要。与此相对应,在年龄结构方面,基层农技人员显得年龄偏大,队伍严重老化。在江西省,截止到2010年,该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近5年基本未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年轻技术人员断档,难以形成合理的梯队。

3.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很多地方的基层农技人员中,掌握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常规栽培技术和畜牧兽医、农经、土肥、水保技术的多,而农民当前急需的水产及特种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却很缺,既懂专业又懂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缺。再加上基层农技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面对现代农业发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滞后,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

(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农业生产也日益科技化。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农业才有先进的装备设施、先进的生产管理,劳动者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得以提高。从世界范围看,农业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在作物栽培、畜禽和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土壤调查与环境控制、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品种选用、栽培与饲养管理、病虫害与疫病防治以及产后处理等过程,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实现了工厂化,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调控;各种形式的设施农业,如温室、塑料大棚、薄膜覆盖等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无土栽培和植物快繁脱毒等密集型高新技术正开始在实际中应用;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农业高新技术革命,正使未来农业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农业的新旋律,高新技术正在或将要在农业发展中应用,并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农技人员尤其是基层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和赋予的历史使命相比,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工作崗位的需要。

(三)接受继续教育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我国通过多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作了明确规定。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第37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的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法》第40条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农业法》第53条规定:“国家建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教育、人事等有关部门制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既是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权利,也是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为社会作贡献而应尽的一种义务。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保障其接受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基层农技人员也应克服各方面的困难,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以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在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对继续教育重视不够

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基层农技人员的主管部门是乡镇政府。一些乡镇政府不重视基层农技人员农技推广的作用,往往安排农技人员承担许多行政性管理杂事,导致他们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专业工作上。基于对农技人员作用的错误认识,较多的乡镇政府对新形势下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由于所属的乡镇政府对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一般都是由基层农技人员自己解决。而基层农技人员收入水平偏低,工作任务繁重,挤出资金、抽出时间与精力参加继续教育又不能及时带来相应的收益。因此,尽管基层农技人员希望参加继续教育得到培训,但在现实面前又不得不望而却步,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与积极性遭到削弱。

(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除了思想认识上的原因,由于地方财政财力不足,专项培训经费不够,也导致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难以更深入地开展。一方面,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比较少,送出去接受新技术培训的机会更少。在一些乡镇,特别是边远乡镇的农技人员,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费用问题的困扰,县级农业行政部门组织的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往往是以会代训,至多是采取费用较低的集中培训、考察实习等形式,而受到基层农技人员欢迎的高级研修、实践锻炼、课题攻关、学术交流等形式却极为缺少。

(三)继续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基层农技人员隶属于乡镇政府,开展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职能在农业行政部门,这就极易造成继续教育信息不畅,县级农业部门的继续教育安排与基层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存在脱节,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综合培训多,专项培训少;理论培训多,技能培训少;课堂教学多,现场考察少;概念化内容多,新技术培训少;满堂灌多,交流研讨少;短期培训多,系统学习少。专门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更少,缺少针对性和实际效用。在一些地方,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基本上是纳入当地统一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安排的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等一些比较宏观的公共课知识。虽然也有些地方在授课时加进了相关农业法律法规等内容,但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依然较普遍。

(四)继续教育效果不明显

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先天制约,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不可能针对某一专业单独开班。而农业生产又有着很强的地域差异性,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多样性与继续教育的单一性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加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水平不一,农技培训机构师资不足,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亟待创新,培训针对性和培训质量需要大力提高,这都使得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

三、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是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收效大的资源再生工程。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无论是从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状况看,还是从其继续教育状况看,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不仅必须而且非常迫切。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各级农业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构等,都应当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是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必备条件。只有做好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才能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级各类政府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职能部门,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基层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要会同有关部门分层级制定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规划,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等有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既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技工作,又引导基层农技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激发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各级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要安排好必须的继续教育经费,各基层农技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在规定的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人事部门要把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作为其技术职称晋升、聘任、续聘等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对于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农技人员,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不需破格就可参加助师级和技术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在保障基层农技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权利的同时,也要明文规定不参加培训者不得参加评审或报考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度考核不得被评为先进,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确保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基层农技人员要正确明了自身科技素质状况,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素质。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的视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但继续教育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自身素质和锻炼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必经途径。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参加继续教育仅仅作为一项工作而被动地接受,而应当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参加继续教育。

作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主体之一的农技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农技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精心安排,增强针对性,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确保基层农技人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培训机构还应把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为基层农技人员在职学历教育提供便利,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学历教育的学费可以采取“部门安排一点、个人负担一点、院校减免一点”的方式,以支持、吸引基层农技人员自觉自愿地参加继续教育。

(二)加强继续教育管理

为把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职能,要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培训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人员,有序推进工作顺利进行。要根据国家有关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定,结合农业系统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科室具体抓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选准选好培训项目,选准选好培训机构。还要做好继续教育过程管理,农业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人事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重点检查工作方案中各项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包括实际培训台账、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对参训人员进行抽查考核,考察培训的实际效果;检查补助资金专账管理情况、使用情况、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安排与使用情况等。

在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日常工作中,培训机构要认真组织,确保培训工作不走过场。在组织安排上,选择认真负责的人员、优秀的师资具体承担和实施继续教育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实做细。在每次培训结束后,必须根据讲授内容和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组织实实在在的测试,成绩合格者,方可颁发结业证书,作为基层农技人员完成继续教育的凭证。要建立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证书一人一证、统一编码,要改变目前继续教育证书由培训机构负责发放的管理模式,由人事管理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统一签证、验证,统一发放。以规范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保障继续教育正常有序开展。

(三)创新继续教育方法

基层农技人员工作任务重,时间精力有限,参加继续教育机会难得,因此必须不断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方法,提高继续教育效率。要根据各地农业行业特点和基层农技人员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可以采取学校深造、集中培训、学术交流、考察学习、科技攻关、实践锻炼等形式,既安排理论知识讲座,也安排实验实习活动。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采取专题化教学,做到角度新一点,问题精一点,例证实一点,思路清一点,信息多一点。要结合农业生产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示范讲解,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互动性,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突破时空限制,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采用互联网网络视频、卫星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技术,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学、農业培训网等现代化手段,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提供自主灵活、便捷有效的服务。

(四)拓展继续教育内容

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要取得实际成效,准确选择培训内容至关重要。农业主管部门或者培训机构在组织培训活动时,应当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学以致用。开展培训活动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农技人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选择当地农业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作为培训选题,以使培训选题能够深受广大农技人员欢迎。

一方面,农业实用技术在今天仍然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接触农业生产实践的特点,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也要树立大农业、大农村、大科技、大市场的观点,重视农业前沿科技乃至当代科技前沿知识的普及,使农技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向更加宽广的领域拓展。这就要求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既要重视产中的实用技术培训,也要重视产前的新品种、新农机、新农资等技术以及产后的贮藏、加工、流通等技术培训。不仅需要对常规技术进行改良和推广,还需要对高新技术进行普及和培训;不仅需要培训传统种养殖技术,还需要培训和推广新兴种养殖技术;不仅需要开展生产技术培训,还需要开展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外向型农业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培训。只有通过大力拓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内容,才能促进农技人员不断充实、更新和拓宽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切实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质量是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得以长期开展的根本保证。农技培训机构作为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切实提高继续教育质量责无旁贷。首先要保证有优质师资。要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可以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从农业高等院校、农科院(所)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教授充实教师队伍。其次是要加强继续教育教材建设。要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特点和技术要求,密切结合培训项目,认真做好继续教育项目指南的编制和教材的编写工作,确保参训的农技人员在接受培訓时有比较先进、对口、实用的教材。再次是认真组织培训的每一堂课。在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面授过程中,要根据参训对象的特点,注重运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要建立健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监督、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检查,借助完善的教学体系,实现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

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提高。通过各级农业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构等继续教育主体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努力,必然能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成教处.江西省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报告[R].2010—10—22.http://www.jxaevc.gov.cn/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8.

[2]朱利民,赵爱凤等.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分析[J].杭州科技,2010,(3).

【责任编辑:郭延彬】

作者:蔡新职

第3篇: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

摘要 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例,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缺乏系统性、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实施

为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着力提高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河北省制定并出台了《河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将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列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日程。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省级培训基地,积极展开调研,精心遴选专家教授、科学编制课程、认真组织学员落实培训,通过知识更新培训实践,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主要做法

1.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施监督和调度机制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由河北省农业厅确定的省级现代化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一直对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非常重视,针对培训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带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资金的管理,研究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与项目县沟通,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建立项目监督和调度机制,确定项目开始、完成时间和顺序,项目组针对培训师资、场地、与其它部门配合等方面进行多次协调和调度,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 主管部门领导重视、确保培训工作组织有序

领导重视可以夯实基础、明确分工。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是对培训工作开展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可确保培训工作组织得力、扎实有效。在培训工作开展期间,省科教处领导亲自到会并就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讲解,为培训工作上了生动、充实、意义深远的一课。同时,相关的石家庄市、邢台市的农业局科教部门领导也分别到会,对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纪律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确保了整个培训活动有序开展。

1.3 精心组织,落实培训

1.3.1 精心组织 完善制度 创新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精心组织,完善制度。为了使整个培训过程顺利实施,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专门下发培训通知,对学员报道、学员参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各县领队制度、班主任制度、请假制度、点名制度,同时,对学员的生活方面给与了精心的安排,努力为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优化培训内容。重点以提高粮食生产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农业节水、农业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三是创新培训方法。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门研讨、现场实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每期培训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针对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或专项技术进行研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组织学员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基地,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了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1.3.2 遴选优秀师资、优化课程设置、确定培训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知识更新培训的要求,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出发,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需求,聘请省市相关行业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石家庄、邢台、沧州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各不相同,大田、果树、蔬菜都占有一定份额,据此,按照不同的县域产业特色安排不同的专业课程,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提升培训效果。如针对晋州、辛集等大田作物为主的县市聘请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厅植保站、市农科院等省市知名专家,就小麦节水栽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管理技术等专题进行了讲解和研讨;对赵县、灵寿、井陉等果树产业比较发达的县市聘请省果研所的果树专家进行授课;对藁城、栾城等蔬菜产业突出的县市聘请省农业厅蔬菜局、省农科院蔬菜所的专家就蔬菜生产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讨。就当前农业新形势聘请了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就农业农村经济、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政策进行了解读。各类课程设置丰富、生动、实际,图文并茂,专家讲解深入透彻,学员通过培训了解了当前农业新形势,掌握了农业生产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使学员在知识面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3.3 健全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培训班结束,组织专门结业考试,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由班主任对每名参训学员的学习体会撰写书面评语,重点包括学习期间的表现和知识技能提高的情况。健全了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

1.3.4 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确保培训效果,严格规范培训资金的使用,科学支配培训经费,坚决杜绝不合理培训费用,所有培训资金均严格按照省厅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支出,全部用于专家讲课费、教材费、资料费、场地租赁费、学员食宿费、实训费等与培训工作相关的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高效。

1.3.5 规范档案管理及时录入系统。完整、齐备、有序的档案是反映培训是否规范的重要依据。从课程安排、培训计划到每个学员的报名表,每个县的学员汇总册,学员考核试卷,包括培训的视频和影像资料、培训教材、专家的培训讲义、学员学习体会,都做了完整、齐备、有序的整理归档,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及时将每个学员的相关信息录入了国家系统以备待查。

2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取得的成果

2.1 丰富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 加强了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营造出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不仅丰富了学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拓宽了参训学员的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素质、懂业务、善沟通、会推广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传播,增强了科技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1]。

2.2 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广泛传播

基层知识更新培训项目中,省市各领域知名专家就农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的传播、重点的讲解,使学员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了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许多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近年来特别是小麦高产节水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大棚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2]。

3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训的时间相对较短,培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基层培训根据当前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但是,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需要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相比较而言,培训时间比较短,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强[3]。

3.2 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致的效果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参加基层培训认识不足,少数学员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做笔记,不积极参加研讨与互动,只关注与自己有关专业的授课内容,对有些拓展课程不够重视,因此,培训效果不是很平衡,效果不是很理想。

4 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

4.1 加强沟通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前提 项目开展时要与培训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基层项目县紧密联系,加强沟通。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可以在人员组织、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基层项目县的大力支持、紧密配合是圆满完成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

4.2 精心的课程选择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 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力求课程内容丰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使学员都能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4.3 优良的师资力量是培训效果的保证 在选择培训师资方面,尽量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各研究领域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以此引导学员参训,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

4.4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对培训的提高与检验 培训内容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学员更新观念,同时又能解决当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5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培训工作探索的方向 培训形式应力求灵活多样,如培训中增加的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召开专题研讨会等环节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在今后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中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为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李建芬,李瑜玲,宋晓.差异化培训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346-348.

[2]杨清波.信宜市农业科技工作现状及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4.

[3]李祥.泰州市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2-44.

[4]杨容,兰富强.如何抓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实践工作[J].基层农技推广,2014(1):62-63.

作者:宋晓 李瑜玲 陈莉 李建芬

第4篇:年度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年度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2006年,**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照年初全市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各业务站的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具体组织实施了国家和**良种推广补贴、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国家标准粮田建设、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市农业科技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大力推广了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旱作

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棚室西瓜嫁接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建设了3个农业技术推广标志性示范村和12个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村,建立和完善了农业技术推广网站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完成了以沼气池加燃池为主的沼气池改建示范工作。依托项目实施,完成了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农民培训工作;完成了农作物(粮、豆、经济)、土壤肥料、体系建设、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项目区,完成示范推广应用项目16个,试验示范项目189个点(次)。应用先进技术推广面积167.9万亩,促进粮食纯增产9.6万吨,总纯增效益2.8亿元人民币。实施项目技术推广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617.5万亩)10.4,纯增产占粮食总产量(农调队数29.5亿公斤)的3.3。

一、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一)国家和**良种推广补贴项目

2006年,承担国家和**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三种作物130万亩,其中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120万亩,**良种推广补贴项目10万亩。项目覆盖全市整个农业主产区,共涉及8个旗(市)场局,79个乡(镇)和农场,725个村和生产队,22,581户。均超计划完成了任务,粮豆总产达168.38万吨,总增产7.3万吨;总纯增收益2.56亿元。今年,是承担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第五年。五年来,从组织、技术、物资和资金等诸多方面,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一大批先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通过综合组装后,得到了有效推广应用。广大农民科技意识、吸纳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能力,以及农业生产整体科技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国家高油大豆良种推广补贴项目

计划实施80万亩,实际完成80万亩。分别落实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海管局、大管局等6个旗(市)场局的44个乡(镇)和农场,403个村和生产队,10,566户。

补贴品种:蒙豆

9、蒙豆

12、东农

46、合丰40、疆莫豆1号、垦农18。

经测产,项目区高油大豆平均亩产132.4公斤,比非项目区大豆亩产96.1公斤,亩增产36.2公斤,增产37.7;大豆总产达10.6万吨,总增产2.9万吨;总纯增收益0.6亿元。项目区内建立总面积9.2万亩核心示范区52个,其中集中连片千亩以上核心示范区6个,安排高产创建方6个。

2、国家青贮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

计划实施40万亩,实际完成40万亩,分别落实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的25个乡镇(农场),290个行政村,10,865户。

补贴品种:海玉

4、海玉

5、海玉

6、九玉

2、克单8。全部为粮饲兼用品种。

经测产,项目区青贮玉米平均亩产量(籽粒、秸杆)3.9吨,其中籽粒产量0.4吨,秸杆亩产量3.5吨。籽粒比对照田372.2公斤,平均亩增产95.4公斤,增产幅度16.4。玉米总产达154.8万吨,总增产3.8万吨;总纯增收益1.9亿元。在项目区内共建立总面积2.2万亩青贮玉米高产核心示范片24个,其中千亩以上核心展示田5个,安排7项试验示范内容。

3、**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

计划实施10万亩,实际完成10万亩,落实在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的10个乡镇(农场),32个村(生产队),1,150户。

补贴品种:龙麦

26、龙麦30、内麦

19、格来尼。

经测产,项目区小麦平均亩产297.6公斤,比非示范区亩产240.5公斤增产57.1公斤,增幅23.8。小麦总产达2.98万吨;总增产0.6万吨;总纯增收益609.3万元。全市共建立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2.27万亩,千亩核心示范区3个,落实7项试验示范内容。

(二)**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

1、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推广

计划实施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推广190万亩,因今春严重的旱情,实际完成140万亩。其中:扎兰屯市完成20万亩,阿荣旗完成20万亩,莫旗完成10万亩,鄂伦春旗完成5万亩,大管局完成80万亩,海管局完成10万亩。经测产,项目区平均亩产138.7公斤,较对照田(垄三栽培)平均亩产104.9公斤,亩增产36.8公斤,增幅为35.1,总增产大豆5,704万公斤。按2.4元/公斤计算,亩增效益88.3元,总增效益1.4亿元。

8月29—31日,在我市召开了全区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推广现场会,通过观摩、交流,

与会代表对该技术的一些技术细节,提出了改进完善建议。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是由我区自主创新研制的新型大豆栽培技术体系,为了提高该技术的适应能力,针对实际出现的问题,我们对农艺农机配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经过实践的检验,拓展了该技术的社会影响力,为该技术进一步示范推广,已形成了初步的设想和规划。

2、小麦优

质品种机械化作业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

计划实施26万亩,已完成27.5万亩。其中:牙克石市完成5万亩;额尔古纳市完成2.5万亩;海管局完成20万亩。经测产,平均亩产297.6公斤,较对照田平均每亩增产57.1公斤,总增产1.6万吨。按1.4元/公斤计算,每亩纯增收79.9元,总增效益0.2亿元。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项目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牙克石市、阿荣旗实施,项目周期为三年。现已完成野外调查采集农化样8,244个,分析化验各项理化指标7.94万项次,填写“采样点基本情况调查表”和“采样地块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1.65万余份,完成“3415”小区试验68个点次,建立了9个核心示范区,布置三区对比试验110个,制定施肥配方建议卡0.37万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2万亩。

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区,施用配方肥的80.4万亩农田,作物平均亩产为197.7公斤,比农民习惯施肥总增产粮食2.0万吨,平均亩增产19.4公斤,增产率为11;亩新增产值29.7元,总增产值0.3亿元。

(四)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阿荣旗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是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启动以来首批实施的项目,截止2006年7月31日,已全部按期完成了项目批复的各项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单位于8月1日组织设计、监理、质检等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对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建设质量进行了初验,经验收组综合测评,3个单位工程、23个分部工程均达到了合格标准,其中优良工程率达78,项目建设的整体水平达到了优良工程标准。

(五)全面完成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

承担2006年度**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4项,《高油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推广》、《优势强筋小麦生产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优质白瓜籽新技术示范》,全面如期完成了项目合同书的各项计划任务。

“高油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推广”计划实施面积5万亩,实际完成5万亩。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大兴安岭农场局各1万亩。经秋季测产,高油大豆项目区平均亩产125.78公斤,比非项目区92.31公斤增产33.4公斤,增产幅度为36.26。项目区高油大豆亩成本159.5元,公斤粮成本0.53元,亩纯效益142.37元。非项目区大豆亩成本135.82元,公斤粮成本0.63元,亩纯效益80.18元。项目区高油大豆较非项目区普通大豆亩纯增效益62.19元,整个项目区总纯增效益310.95万元。

“优势强筋小麦生产示范”计划实施面积5万亩,实际完成5万亩。其中牙克石市3万亩,额尔古纳市2万亩。经秋季测产,项目区小麦平均亩产284.44公斤,比非项目区227公斤增加57.44公斤,增产幅度为25.3。项目区小麦亩成本209.9元,公斤粮成本0.74元,亩纯效益188.3元。非项目区小麦亩成本167.9元,公斤粮成本0.74元,亩纯效益138.6元。项目区小麦较非项目区非项目区亩纯增效益49.7元,整个项目区总纯增效益248.5万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计划实施面积4万亩,实际完成4.36万亩,超计划指标0.36万亩,超额9。其中:扎兰屯市完成2.12万亩,牙克石市完成2.2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开发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了周边30万亩的农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作物主要为小麦和大豆。经秋季测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作物平均亩产215.35公斤,比农民习惯施肥总增产粮食113.17万公斤,平均亩增产25.96公斤,增产率为14,平均亩新增产值43.65元,总增产值190.31万元。

“优质白瓜籽新技术示范”计划实施面积1万亩,实际完成面积1万亩。全部落实在阿荣旗音河乡,共计3个村,682户。经测产,项目区南瓜平均亩产2.56吨,比一般田亩增产256公斤,增产率11.2;总增产南瓜0.25万吨,总增产南瓜果肉0.2万吨,总增产白瓜籽140吨。实现亩产值743元,比一般田亩增产值120元,总增产值120万元,总增收106万元。

(六)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技术推广

**市农村能源建设在**农村能源站的正确领导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我们把农村沼气池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我们成功研制了适合高寒地区(北纬49度)推广的带燃池沼气池,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积极关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沼气建设影响力不断扩大。

共建成沼气池24个。在岭东农区建14个(莫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分别为3个、9个、2个)“24公分砖墙加苯板型”的沼气池;在岭西牧区建“24公分砖墙加35公分燃池型”沼气池8个(陈巴尔虎旗建7个,西旗建1个);在海拉尔市建立“24公分砖墙加苯板型”和“24公分砖墙加35公分燃池型”沼气池各1个。这两种沼气池,分别适合于岭东的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自治旗,岭西高寒地区陈巴尔虎、海拉尔市、西旗等不同生态区。沼气池的建造成功,为我们探索出一条新路。**属于高寒地区,因此,所有沼气池全部建在保温的棚圈舍内,可常年产气。

根据内蒙古**农牧厅、发改委《关于申报2006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我们积极组织莫旗、阿荣旗申报2006年农村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阿荣旗申报沼气建设户1,500户,分别建在6个乡(镇)9个行政村,主要建在阿荣旗的南部向阳峪、六合、霍尔奇等乡镇。申请国债资金1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8万元,农民自筹200万元,该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于2007年实施。莫旗申报沼气建设户635户,分别建在14个村,主要建在莫旗纬度偏低的南部及登特科移民村等地。申请国债资金76.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6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76.2万元。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二期重点。

(七)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推广

旱作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示范推广,计划实施面积250万亩,实际完成285万亩,超计划完成14。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牙克石市实施,通过综合节水技术的应用,项目区亩产256.5kg,非项目区亩产245.5kg,亩增产11.0kg,增产率为4.5。

(八)棚室西瓜嫁接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实施棚室西瓜面积1,350亩。其中:海拉尔区1,000亩,牙克石市250亩,满洲里市100亩。平均每亩西瓜产量达到了0.7吨,实现亩产值1.2万元。开展“棚室西瓜嫁接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市棚室西瓜生产轮作换茬困难,克服西瓜保护地栽培连作障碍,达到抗病、增产、增效的目的。

二、认真抓好重点新技术示范

(一)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2006年,是实施农业部科技入户高油大豆示范工程的第二年,由去年的一个旗,增加到扎兰屯市、莫旗、阿荣旗3个旗(市)。我们把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的着力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切入点,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培育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积极开展工作。

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示范效应;认识到位、加强项目管理是基础;物化补贴和技物配套服务是成功的关键;抓好核心示范田,使示范户看有样板、学有典型是成功的动力;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是成功的保障;督查到位、强化考核、上下联动是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保证。编写实施方案,招聘技术指导员,遴选示范户,强化技术培训和入户指导,积极筹备科技书屋,建立田间课堂,使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月25日,全国大豆科技入户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在扎兰屯市召开,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扎兰屯市中和镇架子山村、头道沟村和阿荣旗的音河乡和平村、向阳峪镇向阳村项目工程的核心示范区、科技书屋、及阿荣旗农牧业科技展厅,各级领导对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两年来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由于今年前期干旱少雨,致使播期延迟,通过实地测产,专家估产,莫旗科技示范户大豆平均单产141.3公斤/亩,比前三年平均水平128公斤高出13.3公斤,增幅10.4,比辐射户平均亩产109.7公斤增产31.6公斤/亩,增幅28.8,比非示范户平均亩产98.6公斤增产42.6公斤/亩,增幅43.2;阿荣旗示范户大豆平均亩产118.1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产89.4公斤(2003年绝产除外)亩增产28.7公斤,增幅32.1;比辐射户大豆亩产104.5公斤增产13.6公斤,增幅13;比普通农户大豆亩产98.2公斤增产19.9公斤,增幅20.3。;扎兰屯市示范户平均单产140.5公斤/亩,比前三年大豆平均单产66.0公斤/亩增加73.5公斤/亩(200

3、2004两年均为严重自然灾害年),比辐射带动户的平均单产112公斤/亩增加28.5公斤/亩,增幅25.4,比非项目区农户的平均单量78.8公斤/亩增加61.7公斤/亩,增幅78.3。

(二)、**农业技术推广标志性示范村建设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标志性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阿荣旗向阳峪镇向阳村、莫旗宝山镇西宝山村、扎兰屯市中和镇架子山村,建设了3个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标志性示范村。每个标志性示范村,都建立了一块百亩以上的优质高产示范田,开展优良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和高产攻关。指定专人负责对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及作物的主要生育时期性状进行监测,并提出科学种植与管理技术措施。

莫力达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宝山镇西宝山村,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标志性示范村。建设示范田两块,面积分别是150亩和100亩,采用高产实用技术,合理配套组装,达到了高产优质的目的。经测产,两块优质高产田亩产平均187.6公斤,采用高油大豆品种蒙豆12号,脂肪含量22.83,蛋白质含量40.38,均优于其他大豆,获得了产量和质量双丰收。

扎兰屯市中和镇架子山村,建设高油大豆核心展示田1,000亩,经秋季测产,核心展示田大豆平均亩产148.5公斤,与普通田平均亩产65公斤相比,亩增产83.5公斤,亩增收197.1元,普通大豆亩成本110元,高油大豆展示田亩成本190元,亩纯增收117.1元。

阿荣旗向阳峪镇向阳村建设示范田平均单产114.3公斤,比全旗平均亩产86.6公斤增产27.7公斤,总增产大豆554万公斤。

(三)、**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村建设

按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安排,在扎兰屯市中和镇的福兴村和头道沟村、阿荣旗三道沟镇向阳峪村和霍尔奇镇莫尔顶村、莫旗西瓦尔图镇前兴隆村和宝山镇西宝山村、鄂伦春旗大杨树镇北郊村和乌鲁布铁镇马尾山村、额尔古纳市上库力乡前进村、牙克石市牧原镇胜利村、海管局拉布大林农场、大管局巴彦农场五队,8个旗(市)场局,建立了12个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村。共建立核心示范田6.9万亩,试验示范项目52项次。由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抽出5名技术人员,与各项目旗(市)场局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重点指导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民。推广了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青贮玉米氮肥后移技术、小麦优质品种机械化作业及配套栽培技术。

(四)“水肥”双节技术示范

示范项目落实在阿荣旗太平庄镇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区内,示范面积共1,100亩,其中:大豆面积660亩,示范农户43户;玉米面积450亩,示范农户59户。小区试验安排在阿荣旗太平庄镇项目区和扎兰屯市农牧学校示范场内。“水肥”双节技术示范田,粮食亩均产量为310.9kg,对照田产量262.5kg,亩增产48.4kg,增产率达18.4。亩纯增收44.4元。示范田产投比为1:2.19。

(五)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

示范面积800亩。其中:海拉尔区100亩,牙克石市100亩,满洲里市100亩,扎兰屯市100亩,阿荣旗100亩,莫旗50亩,鄂伦春旗100亩,根河市50亩,额尔古纳市50亩,新右旗50亩。在每个旗(市)均设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户,带动辐射其他农户,全市共设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户280个。**市现有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8万亩,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使所有菜田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

(六)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

1、完成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示范2万亩;大豆施用根瘤固氮菌剂示范5万亩。完成高油大豆品种对比、不同专用肥肥效、不同叶面肥、大豆行间覆膜不同密度对比、大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行间覆膜试验;行间覆膜肥料配比试验;不同栽培方式及不同机具播法对比、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比、不同药剂防治重茬对比、平播窄行密植对比试验。完成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不同品种、及肥料配比完善性试验。完成大豆超高产(300公斤/亩)栽培技术试验、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行间侧深施肥、茎粒比小区试验、大豆肥料效应3415田间试验等15项试验示范内容。

2、建立青贮玉米高产核心示范片24个,2.2万亩。其中,千亩以上核心展示田5个。完成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对比试验、青贮玉米地膜覆盖试验、青贮玉米前氮后移试验、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氮肥后移时期、数量及青贮品质最佳时期试验;玉米双高(籽粒、秸秆)不同群体结构试验、粮饲兼用玉米“双高”增产机理配套技术栽培试验;玉米粮、饲及粮饲兼用不同类型品种、密度及肥料试验;专家施肥确定参数试验、玉米施用钾肥锌肥肥效试验等7项试验示范内容。

3、全市共建立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2.3万亩。3个项目市(场局)均建立了千亩核心示范区,每个乡(镇)农场建立1个百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区,落实小麦不同肥料配比、小麦不同药剂配比防治杂草、小麦最佳播期比较、小麦密度比较、优质小麦品种比较、小麦杀菌剂拌种、旱作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等7项试验示范内容。

4、在牙克石市的牧原镇、免渡河镇和阿荣旗的亚东镇等地建立6个测土配方施肥千亩以上示范样板田;在扎兰屯市和牙克石市落实测土配方施肥两区田间对比示范15个点次。

5、在黑木耳、菇娘、南瓜、中草药和色素万寿菊特色农业生产等方面,开展了技术示范工作。**市地域辽阔,生态条件良好,气候类型多样,特色农业生产条件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我们做的工作有:一是帮助农民积极开发市场,大力开发特种农业订单。二是协助农民加快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三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四是帮助农民加快认证体系建设,树立品牌意识。

6、牧区蔬菜生产起步晚,基础条件差。吃菜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牧区群众,他们对发展蔬菜生产有着强烈要求。牧业四旗,先后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迫切需要技术指导。由于历史的原因,牧区没有种植业技术推广队伍。今年,**市农技中心继续对牧区蔬菜生产,给予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技术人员不怕高温高湿,走进温室大棚,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咨询,受到了牧区广大干部和菜农的欢迎和好评。实现了牧区种植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

7、在稳定原有洋葱、胡萝卜、甘蓝、西红柿、西瓜、甜瓜等传统瓜菜品种的同时,又积极引进一些适合出口的新品种20余个,如出口洋葱新品种金玉2号、长日早生2号、磐石,出口胡萝卜新品种改良新黑田5寸,出口番茄新品种中杂10

2、红岩、奥美、耐莫尼塔、百利等。

(七)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成果应用示范

阿荣旗、扎兰屯市、牙克石市和莫旗,应用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成果,退耕面积达49.5万亩。并在全市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针对这四个旗市中水土流失严重、水肥条件差、产量低而不稳、坡度大于15度、风蚀沙化和存在潜在沙化危险的耕地统一实行退耕,确保了退耕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今年,设立试验示范大豆15项、玉米7项、小麦7项;测土配方施肥千亩以上示范6个,田间对比示范15个,“3415”小区试验66个;“三区”示范对比试验80个;“水肥”双节田间小区试验3个;出口洋葱新品种、棚室西瓜新品种品比试验。累计试验示范项目189个点(次)。

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1、按照**推广站的工作安排,在阿荣旗向阳峪镇向阳村,开展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体会到,农技运行机制改革,可以激活农技推广工作。它能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目标更明确,责任心更强,深入农户更多,服务更到位。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改革,能使每个农技推广人员确定服务范围,确定责任。为农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把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送到了农民手中,使其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保护生态中起重要作用。

向阳村从今年三月份被确定为试点村以来,得到了市、旗两级农技推广中心的高度重视。试点村的工作取得了很快进展,从评估、科技培训、走访农户、田间试验、问题解答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项目负责人做到了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为群众为实事,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共为群众办了12件实事。

2、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我们在冬闲时间,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市推广中心农技人员一一上讲台,结合各自负责的专业,自我命题,进行讲解。从“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到“青贮玉米生产与贮藏技术”;从“耕地质量调查和地力评价”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从“保护地蔬菜生产新技术”到“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建设与效能”;从“保持、稳定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到“农村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均有人选题进行了讲解。每位科技人员都精心准备讲义,有的同志还制作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结合生产实际,使每个职工在业务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普宣传

2006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17期,培训农牧民32.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4.6万份,技术光盘820张,电视简报宣传66期,墙体广告栏28处。

1、搞好培训,加大综合技术组装和推广应用力度,是项目实施的技术保障。农技人员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高油大豆、青贮玉米、小麦等作物栽培技术规程,重点突出了合理轮作、选用良种、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包村技术人员在为农民提供信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通过由原来的集中办大班转为入户办小班,与农民面对面问答互动和现场指导;改变普遍培训农民为重点培训示范户结合普遍培训农民等形式加强技术培训。同时发放了《农业科技培训手册》、《东北地区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规程挂图”、“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挂图”、“脱毒马铃薯合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挂图”、“沼气生产宣传挂图”等技术资料。同时,各旗市区还采取电视讲座、录像、板报、编印技术手册、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项目宣传、培训科普活动,共有306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培训,累计办班506期,培训人员达32万人次,共发放科普资料34万余份,技术光盘820张。使项目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每户至少一份技术明白纸,1名技术明白人。

2、春季,结合实施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重点讲解标准粮田项目建设的意义,深耕深松整地、积造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节水喷灌、滴灌等技术。以村为单位举办了6期科技培训,培训农民1,018人次,为项目全面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根据申报沼气项目,先培训后立项的具体要求,2月28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助**农村能源站,在阿荣旗进行了3天沼气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对象有旗,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拟建沼气池的农民,共计95人。通过考试合格的40名,并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沼气工职业技能鉴定证书。5月份,**市农牧局科教科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领导,带领鄂温克旗、阿荣旗、莫旗的技术人员,到黑龙江省讷河市参观考察。参观农户沼气池建设过程,及沼气使用情况。并认真听取他们沼气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目前,全市共培训沼气技能人员350名,通过考试获国家沼气工职业技能证书的有131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助各旗(市)推广中心,经常深入基层发放资料、沼气知识挂图等。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沼气知识,为**市完成沼气池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牧业“四旗”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迫切需要技术指导。我们先后派出技术骨干力量9人次,深入牧区苏木、嘎查办班培训牧民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千余份。

5、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在科技培训180人的基础上,共组织群众三次现场观摩,参加人数达210人次。达到了示范田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6、2006年7月,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展览馆隆重召开的第八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肥料生产企业、农业科技与管理人员,以及土肥学科的专家学者代表5,00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调查以及新肥料产品等多项土肥技术成果,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

科技培训、信息交流,提高了科技人员和农民的专业素质。面对面讲课、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实地指导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把新政策、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资、新信息送到了千家万户。让农民群众,听了能理解,看了就明白、学了就会用。强化了推广功能;激发了农民热情;实现了依靠科技致富,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六、**市农业技术推广网站建设

目前,**市农业技术推广网站已建立,预计12月末开通。建立和完善网站,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管理信息化,进入了管理与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已被各行各业列入议事日程。强化信息管理,将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水平,克服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时空局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农业技术推广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农民市场观念的重要手段。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高效率地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民手里,实现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求的有效对接。为逐步形成功能完善、机制灵活、运转协调、农民依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加快农业技术转化速度;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发挥重要作用。

七、全面开展肥料市场整治工作

我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全市的肥料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了肥料信息通报制度;按时定期上报肥料打假和市场信息情况;公布了举报电话。在春播期,间组织肥料市场检查,共出检执法人员980人次;出动车辆200台次;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检查农资市场、肥料经营和生产厂家380次;肥料抽样送样36个批次,合格34个批次,检验合格率为94.40。从抽检的结果看,普遍好于往年。由于执法组织严密,措施得力,杜绝了因肥料质量造成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使农民用上了放心肥,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安全。

八、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一月初,市推广中心党支部组织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认真研究和详细讨论、制定了2006年度党支部活动安排及理论学习计划。分季度安排好具体活动内容,并落实了开展活动的负责人。及时将计划和要求,向党员和职工群众公布,做到心中有数。

党支部针对实施项目的相应专业,把党员与各个项目相对应,成立了工作组。克服困难,党员带头下乡。从大搞“科技之冬”和“科技之春”活动开始,下乡工作组的每位成员都能够深入项目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对推广体系的科技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项目区选址、作物品种选择、农用物资的协调等方面,下乡工作组的每位成员都能够尽职尽责。带着项目下,跟着农时走,和项目区农民打成一片。特别是在“五一”期间,下乡工作组成员,均放弃了“五一”长假的休息,深入到各自负责的项目区,对春播进行实地指导。在核心示范区播种时,下乡工作组成员,都要亲手操作,起早贪晚,吃住均在农户家,一蹲就是20多天,没有一名党员有怨言,回到单位上班,也不曾有人提出串休的要求。技术工作组,连续五年放弃了“五一”长假的休息。深受各旗(市)政府、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户的好评。

截止十月末,中心党支部,已组织全体党员学习15次,召开民主生活会4次。学习内容以年初党支部确立的学习计划为主,重点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央1号文件”、“八荣八耻”、“胡锦涛建党八十五周年的讲话”等。学习紧紧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实际,使全体党员认识到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紧紧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努力加强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技术创新和技术保障作用。为**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支部把牧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每年都会为牧区蔬菜生产,无偿地提供技术服务。上半年,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和鄂温克旗先后给中心有关人员打电话,聘请中心经作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前去讲课。党支部每次都会认真对待,派出党员技术骨干,认真准备讲义,到需要服务的苏木进行技术培训。讲课内容,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深受当地政府和牧民的欢迎。

根据市直属机关党委和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章,争做时代先锋”活动,“一心为民、科学发展”教育培训活动,“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作奉献”主题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了直属机关党委建党85周年,网上答题竞赛和“红船杯”学党章知识竟答活动。支部的党务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以科学发展的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地开展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把党的建设、良好形象建设和廉政建设,作为党支部的重要任务和一切工作的保障措施,来切实抓好。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了广大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保持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并能发扬光大。

九、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抗旱、抗涝、减灾能力弱。遭遇严重春旱、低温寡照、后期秋吊、霜冻后,使很多项目田播期推迟,产量降低。

(二)项目工作经费和试验示范经费短缺。

(三)存在着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项目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四)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作物销售市场不稳定的局面。

十、2007年工作要点

(一)积极争取认真完成国家及**良种推广补贴项目

1、继续按市场需求,组织优质专用品种,规模化生产;加大推广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加强综合技术组装和推广力;提高大豆综合生产水平。扩大实施面积,力争达到推广110万亩。

2、加强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农区畜牧业,培养农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实施面积,力争达到推广100万亩。

3、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推广优质小麦品种,以机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模式,确保项目的圆满实施。扩大实施面积,力争达到推广60万亩。

4、充分利用优质马铃薯生产、科研、种植技术,以及产业链条长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积极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进程。争取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实施面积达到30万亩。

5、阿荣旗、扎兰屯等旗(市),有非常适宜油葵种植。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争取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推广实施面积达到10万亩。

总结经验,发挥区位优势,在实施大豆、青贮玉米、小麦良种补贴的同时,积极争取马铃薯、油葵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推广实施面积达到310万亩。

(二)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

实施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推广190万亩;实施优质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40万亩。

(三)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加大实施力度,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树立典型样板,实现科技示范典型带动作用。

(四)实施莫旗国家标准粮田项目

发挥阿荣旗国家标准粮田项目带动的作用,辐射周遍农户,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五)积极申请新增两个旗市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同时,作好牙克石市、阿荣旗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后续工作,并且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申请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大力作好节水补灌技术和旱作综合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增加实施范围,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做好扎兰屯市黑土区耕地质量建设调研工作,为沃土工程项目的实施作好准备;加强肥料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识假辨假技术的培训,提高肥料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广大农民识别假冒伪劣肥料的能力,杜绝因肥料质量造成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证农民春播生产用上放心肥料。

(六)继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村工作

建设有农民参与的新型推广模式的样板示范点、示范村。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做好配套技术措施的试验、示范工作。成为农民科技意识强,种植水平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的和谐农村社区。建立和完善**市农业技术推广网站,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管理信息化。

(七)紧紧围绕**市的优势,抓经济作物生产

突出“品牌、特色、效益”的原则;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面积,用3年时间,使所有菜田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

(八)做好沼气知识的宣传工作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沼气池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九)农业产业化经营试验、示范、推广

深化农作物产品(大豆、小麦、马铃薯、蔬菜等)质量安全产业化经营试验分析、示范推广培训工作。

一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为加速推进科技进步,把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送到农民手中,达到有效掌握和实际应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

《年度农技推广工作总结》来源于,欢迎阅读年度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第5篇:农技站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党的**精神指引下,镇党委、镇政府以及农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农技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八大规划”和“四个发展”的总体思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直以来本着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围绕党委政府的各项中心任务,以及农业主管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业务指标,做到了坚持上下

联动,注重协调统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学习上。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水平;认真学习国家的“三农”政策以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全方位的文化知识,提升文化修养和政治素养。

二、思想政治上。永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镇党委、镇政府及主管部门保持一致,尊重科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与应用,讲学习讲正气讲政治讲团结,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工作上。不怠慢不妥协不气馁,除完成好党委政府统筹安排的中心工作外,并完成好了农业主管部门布署的各项任务指标。具体如下:

(一)包村工作:所包村是东庄村,在工作中做到了:承上启下,上传下达,调整和提高村委班子的战斗力、能动性,做到各项中心工作的安排到位、指导到位、督促到位,不拉全镇后腿。镇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如:护林防火、卫生整治、党建工作、收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以及抗震救灾、安全生活生产,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园区占地,六小民务等工作)做到了具体安排指导,督促工作进度,筹集整理各种资料、四议两公开会议的安排布署,和镇党委镇政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和支村委干部紧密配合,任劳任怨,不辞劳苦完成了镇党委镇政府统筹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

(二)系统工作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定所在乡镇全面农业生产计划方案及生产任务,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汇总报表工作;

2、搞好了粮食直补工作的会议安排、工作布署,核实完成粮食直补面积33021.7亩,其中:玉米29305.8亩,小麦3715.9亩;

3、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西庄生态园,东贾村的全省万亩蔬菜大棚项目基地等.作为模范示范基地,省农业厅并来视察验收,给予好评;

4、及时对全镇19个村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5,3到4月份全镇发展经济水果林150亩,共涉及北天河、南董等村;

6、在农业主管部门安排下,5月份在下种前,在全镇发放土地测方施肥建议卡,测方施肥面积达到4万亩吗,并在9月份全镇范围因地制宜测土取样调研60个,帮助农民对生产技术有个新的认识,新的提高。

7,、组织并参加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宣传、咨询和技术培训40余次,如:防止病虫害,蔬菜大栅建设、沼气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的业务技术培训。

,

8,新发展连栋大棚5座,实施面积50余亩,日光温室84座,实施面积250余亩,涉及西贾、郝店、苏店、东贾、辛庄、司马、南天河、南庄8个村;新发展春秋棚500亩次,共涉及郝店、辛庄、司马、南天河四个村。2013年县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示范县项目,也是给我们专技人员发挥专长施展平台。苏店镇东贾村蔬菜科技示范项目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在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示范县项目的相关要求,我站结合东贾村蔬菜生产实际情况,通过采取了各项强有力的措施,东贾村的科技示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按照项目要求,1月至2月有针对性制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工作方案,拟定分户技术指导计划、指导方案,切实把无公害生产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到户、到田块、到具体每一个生产环节从而提高示范户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 ,二是精心组织,筛选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选出种植管理水平高,有较强的影响力,能带动周边群众使用先进的农业新科技,同时对我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掌握他们种植的相关信息,了解蔬菜各个生育期不同情况提出的不同管理意见,结合生长季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指导。三是指导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组织示范户集中培训和分户指导及现场会,提升示范户科学种菜水平,达到了蔬菜增产增收的目的,四是到挂点的村培训白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人数100余人次,同时发放相关技术明白纸110余份,及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好现场培训,认真向科技示范户讲解白菜病虫害防治技

术,让农户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技术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是认真落实好科技示范户物化补贴,同时在指导服务工作中及时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六是积极完成信息报送工作,根据日常技术指导工作中所发生的信息及时报送。

9、沼气建设工作以及安全隐患的排查、方案的实施。全镇共建沼气池40余个,排查隐患200余个,保证了全镇全

年无事故。

10,对全镇范围的蔬菜,水果,粮食作物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了调查取样,合格率100%,其中东贾村的大棚基地和西庄的生态园作为我镇的亮点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我农技站在此工作过程中做到了三番五次的安排监督配合协调,以及和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落实工作任务的完成进度和质量。

11、认真贯彻“三农” 政策,促进全镇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余人;在镇农技培训中心举办培训3次;配合主管部门在全镇9个村共安装太阳能路灯250盏,给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为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新的生机。

12,大力推广全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配合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在全镇发展技术推广项目基地,培养7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其中大学生村官一名,种植蔬菜大棚和玉米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五名;每个指导员带动10个技术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再带动10个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实施,共实施技术项目200余亩;每个技术指导对自己发展的技术示范户要进行科技培训活动,发放技术资料,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示范指导,让农户得到生产技术带来的丰收。此项工作也受到了主管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

13,根据省市县主管部门的会议精神,开展两站建设工作(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站)的场地建设、版面、资料的完善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参加全市组织的两站建设知识竞赛三次,考试二次,市县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三次,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两站管理能力,为全镇乃至全县的农村农业生产工作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总之,农业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我站做到了竭尽所能、恪尽职守、踏实工作、安全办事、求真务实,当然难免还存在一些等靠思想,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今后要立足大局、克服缺点,加强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凝聚创新精神,养成创新思维,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2014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着力打造大棚绿色环保基地,发展日光温室300亩,春秋200亩,宣传发动有潜力的村,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计划;

(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水果林,让百姓吃上健康绿色水果和蔬菜;

(三)把“三农”政策宣传落实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给百姓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提升百姓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五)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试范推广工作,把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抓到实处。

(六)完成好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和所包村工作。

(七)完成好农业主管部门安排布署的各项任务指表。

第6篇:农技指导员年度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我有幸被聘为偏关县万寨镇东长咀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示县》项

目的农业技术指导员,共联系了该镇科技示户10个,两年来,我按照项目要求,通过不断创新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使广大农户取得了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遴选技示户,并签定合同书

万镇是一个山区小镇,怀报黄河、背靠青山是一座天然的游乐场所,主要是以谷子、玉 米为重要产业,近年来谷子种植在该镇逢勃发展,经过广泛宣传,由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委员会择优推荐,报县农业局审定,万寨镇东长咀村遴选培育了10个具有较高化程度,较高养殖水平,乐于助人,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以礼诚信,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营较好的农户为科技示户,每个科技示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我根据每个科技示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示户手册》并与示户签定了合同书,明确了技术指导员与示户的责任和权利,有效地为科技示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认真履行技术指导员的职责

积极参加基层农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两年来屡次参加在吕梁农校、原平农校和县农业委员会举办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班学习,学习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示户,构建了专—技术指导员—技术示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形成了科学谷子种植专业示村。

三、加强对示户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做好示户的技术培训

今年对科技示户先后进行了十次大型培训,主要以谷子的栽培、种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市场信息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谷子生长的关键时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分户现场指导科技示户相结合,利用进村入户把有关技术资料发放到示户手中,并及时解答农民的种植技术难题,并及时向示户发放物化补贴,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大大提高科技示户的示带动能力,我所指导的10户示户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上达到100%。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经济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万寨镇东长咀村10户示户种植谷子的水平有明显增

长,2011年每亩谷子增产20kg,纯利润达到40元,增长了155%,户均将增收1000元。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增强了农民依靠科技增收的信心和能力,农村村容村貌得

到了改善,不断推进生态、种植示村建设。

五、下一步的工作

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业吸引力,增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大

力发展现化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吸引更多有知识的年青人投入农业。

2、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自已的知识水平和指导能力,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篇二:2010年农业技术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农业技术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

张潘镇政府 翟建德

我叫翟建德,按照农业部示范县项目及县农技推广中心工作安排,我有幸被聘为张潘镇寨张村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技术指导员,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会议和培训班,并对会议精神深刻理解,认真参照执行,在学习中认真做好笔记,把专家、教授所讲的新的农业科技学深学透,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了为农民服务的本领。

二、按程序化工作要求,按规程操作

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制定分户指导方案,并能按分户指导方案认真的落实与实施,指导示范户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悬挂科技示范户标牌,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

三、抓好中心工作,搞好示范培训工作 即以“增产增收提高增益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为重点,利用现代信息工具等集中和分散培训,讲解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我镇玉米主导品种:先玉3

35、浚单20、登海60

5、郑单9

58、中科

11、蠡玉

16、丰黎2008等;小麦主导品 种:周麦

16、百农

58、周麦

22、许科1号、许麦5号;主推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田间杂草安全防除技术,节水旱作栽培技术、玉米丛生苗和丝黑穗病防治技术, 耐密增产技术,适时晚收技术,玉米化控技术等。在工作中做到技术培训入户,根据示范重点和玉米产业的生产特点,因地制宜,集中培训和分户培训相结合,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明白纸、资料等方式,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相结合的培训,并向辐射户和全村农户扩展,同时根据示范户的家庭经营活动,开展相关经常管理知识培训。

四、物化技术补贴落实到位

将上级发放的物化技术补贴玉米种、化肥、农药等及时发放到示范户手中,促进示范户优先采用新技术,如化控技术,使示范户感受到从示范县项目中受益的优越感,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五、积极入户做好玉米和小麦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

通过进村入户与示范户开展座谈,了解真实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方案。在玉米和小麦生产管理关键时期,深入地块进行调查,提出不同的管理意见,及时进行技术指导,使所包示范户实现增产目标。

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为进一步展示玉米、小麦高产潜力,探索高产新途径,树立高产样板田,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小麦的单产水平,建立高产栽培模式和新技术体系,我确定了高产典型户,以点带面推广新技术,每个示范户实际辐射带动农户20户,并带动了周边所有农户,从而达到从 整体提高玉米和小麦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出效益。

通过一年的技术指导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农业科技才能实现。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更加努力学好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确保科技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达到农民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确保下田100天,努力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真正把技术方法落户到人田,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发挥作用,实现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的人生价值。

张潘镇农业服务中心翟建德

2011年6月3日篇三:科技示范户指导员2015年度工作总结

科技示范户指导员2015年度工作总结 xxx乡——xxx 为了更好的向科技示范户提供周到细致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效果,我们以水稻、蔬菜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把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农技推广培训和项目的实施,使示范户能够从我们这里学到生产新技术和真本领,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进而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建设美好文明的家园,过上幸福富足的日子。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县农业局在我乡筛选评定示范户21户,示范面积250余亩,带动农户100户,辐射面积820亩。我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钻研农业新技术,从水稻种子、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根据农时季节经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技示范户和农民,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取得好的成果。

1、筛选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

按照农委筛选科技示范户的要求,2014年我们采取让农户“自愿报名,入户摸底择优录取”的方法合理的确定21名科技示范户,于2014年6月10日召开动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 。

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通过认真筛选品种,向示范户、辐射户推广蔬菜新品种。全年向示范户和辐射户重点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水稻抛秧种植技术,蔬菜苗嫁接技术,黑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每社重点抓1—2户示范户,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培训

科技示范户是科技入户项目的主体,只有抓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真正提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才能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实好。为此,今年对科技示范户先后共进行了6次大型培训。以水稻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还把这些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让指导员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

4、 搞好水稻不同生育期的苗情调查和田间指导

从水稻移栽到收割,全生育期共进行多种苗情调查6次,病虫草调查4次,进行田间指导11次。同时为示范户发放技

术明白纸资料500余份。

5、做好田间纪录,填好两个手册,为示范户解答疑难问题,帮助示范户记载自己的播种情况、农药、肥料施用情况、新技术应用情况、辐射户带动情况及生产效益情况等。在生产过程中,对示范户和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及时解答,一时解决不了的,作好记录。通过向专家请教或书本、网上查询等方式解决后,及时向示范户和农民答复。全年共为农民解答技术难题26余个。

6、验收总结

我指导的10户示范户、指导面积70亩进行验收,经逐户调查分析10户示范户平均亩产均超出了全乡平均水平。

二、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入户工作是我乡的一项新工作,农户认识不深,配合工作不积极,出现怀疑的态度。

2、个别示范户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很难接受新事物,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技术。

三、下一步的工作

1、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多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2、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篇四:科技示范户指导员年度工作总结

科技示范户指导员年度工作总结

德感街道办事处——舒泽彬

为了更好的向科技示范户提供周到细致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效果,我们以蔬菜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把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农技推广培训和项目的实施,使示范户能够从我们这里学到生产新技术和真本领,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进而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建设美好文明的家园,过上幸福富足的日子。 2012年9月7日-2012年12月30日江津区农委在我街长

冲、陡石、临峰、红豆等村12社开展蔬菜科技进村入户,示范户10户,示范面积70亩,带动农户100户,辐射面积325亩。我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钻研农业新技术,从蔬菜种子、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根据农时季节经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技示范户和农民,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取得好的成果。

1、筛选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

按照农委筛选科技示范户的要求,2012年9月我们采取让农户“自愿报名,入户摸底择优录取”的方法合理的确定10名科技示范户,于2012年9月10日召开动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 ,2012年12月12日,在农业技术中心和村两委的监督下我们把每户150元物化补贴农药及时发放到每位科技示范户手中。

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通过认真筛选品种,向示范户、辐射户推广蔬菜新品种。全年向示范户和辐射户重点推广3项农业新技术,蔬菜苗嫁接技术,黑膜覆盖栽培技术,大棚早熟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每社重点抓1—2户示范户,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培训

科技示范户是科技入户项目的主体,只有抓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真正提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才能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实好。为此,今年对科技示范户先后共进行了6次大型培训。以蔬菜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还把这些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让指导员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

范带动能力。

4、 搞好蔬菜不同生育期的苗情调查和田间指导

从蔬菜大田移栽到收割,全生育期共进行多种苗情调查6次,病虫草调查4次,进行田间指导11次。同时为示范户发放技术明白纸资料。

5、做好田间纪录,填好两个手册,为示范户解答疑难问题,帮助示范户记载自己的播种情况、农药、肥料施用情况、新技术应用情况、辐射户带动情况及生产效益情况等。在生产过程中,对示范户和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及时解答,一时解决不了的,作好记录。通过向专家请教或书本、网上查询等方式解决后,及时向示范户和农民答复。全年共为农民解答技术难题26余个。

6、验收总结

我指导的10户示范户、指导面积70亩进行验收,经逐户调查分析10户示范户平均亩产达到4568斤,辐射户平均亩产达到了4289斤,均超出了全街平均水平。

二、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入户工作是我街的一项新的工作,农户认识不深,配合工作不积极,出现怀疑的态度。

2、、个别示范户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很难接受新事物,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技术。

三、下一步的工作

1、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2、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

第7篇:镇农技中心2011年度工作总结(正)(1)

龙舟坪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2011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镇农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转变思想、强化职能、狠抓服务,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精品示范园建设和柑桔病虫害联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1、抓好各类技术培训。 我们采取课堂讲学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系统培训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入户指导与印发资料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1场次,其中柑桔病虫害联防技术培训28场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5场次、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2场次、柑桔精品果园技术培训16场次,参训人员合计达到3000人次。全年印发技术资料12000份,接受电话咨询500人次,现场技术指导800人次,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实际问题300余个。通过这些工作,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2、抓好示范户服务工作。 今年我们继续强化措施,对全镇120名科技示范户搞好技术服务。每名技术人员联系12个科技示范户,通过细化措施、强化考核,确保技术指导员全年上门指导次数不少于150次,科技示范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达到100%。在科技示范户服务工作中实现四到位:入户指导到位、技术培训到位、主推品种和技术措施到位、示范辐射到位。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与科技示范户签订的《技术服

务合同》开展技术服务,并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作好技术指导日历记载。每名技术员全年入户指导时间均在150天以上,平均每户不少于12次,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均增产5%以上。11月下旬组织3名科技示范户到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为期15天的创业培训,主要学习蔬菜、果树、油茶、茶叶、食用菌等方面的栽培技术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知识。

3、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 今年除搞好常规技术推广外,还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共推广高产优质杂交稻200亩,高产优质玉米2000亩,推广应用无公害农药5000亩,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达到3000亩。

4、抓好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 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全镇水稻、柑桔、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入户指导等方式指导农户实时喷药。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期间,实行日报告制度,信息准确率达100%,病虫害防治情报到户率达90%,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80%,努力维护我镇农业生产安全。

5、抓好测土配方肥推广工作。 今年我们继续抓好了配方肥进农家工作。通过发放施肥通知单、开展入户指导、健全销售网络等措施,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平衡施肥的意识。目前全镇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已达到6000亩,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 (二)、切实抓好柑桔精品示范园建设。

为了提高我镇柑桔产量和品质,努力改变粗放落后的培管方式,逐步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产业化之路,在去年精品果园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在王子石、黄家坪、刘家坳、三渔冲、津洋口等5个柑桔产业重点村新建精品示范园425亩。

精品示范园严格按方案要求采取“四改”措施进行示范基地建设。四改即:改良品种、改善施肥结构、改善种植密度(实行疏枝间伐、大枝修剪)、改良土壤,大力推广柑桔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六个一”:一是示范园区柑农家家户户有“一份资料”(柑桔无公害种植技术资料);二是每块桔园“一盏灯”(频振式杀虫灯);三是诱杀害虫“一块板”,示范园内悬挂“粘虫板”诱杀害虫;四是家家户户“一套工具”(枝剪、手锯);五是每亩一包壮果肥和还阳肥;六是控水增糖“一张膜”,树底铺设反光膜,控制水分,提高果实含糖量。

在示范园区,今年已免费发放黄板 12800张、修剪工具110 套、频振式杀虫灯 40 盏、无公害农药2950公斤、柑桔壮果肥425 包、柑桔还阳肥370包,树底铺设反光膜40亩,召开技术培训会 16场,发放技术资料2050份,大大提高了示范园区柑农的积极性和整体管理水平。

(三)、认真搞好柑桔大实蝇联防工作。

我镇柑桔栽培面积达37000亩,今年联防面积19513亩,涉及柑农6982户,划分为176个联防小区。在联防期间,全镇共印发技术资料5000份,张贴联防通告500张,召开技术培训会28场次。统一供应联防药物14.5吨,发放虫果处理袋50000条,其中镇自购20000条。镇村两级共投入资金30万元,其中镇人民政府投入15万元联防专项资金,村自筹资金 15万元,用工2857个。

为了确保技术措施到位,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到村参加柑桔大实蝇联防工作会,与村干部一起研究讨论联防小区的设置,积极参与调查摸底,并对施药专班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向操作人员讲明配药方法,阐明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在

联防期间,农技人员平均到村督导都在5次以上,确保联防工作严格按技术要求实施。

今年全镇大实蝇为害率平均在10%左右, 联防效果好于去年,精品示范园区明显好于其它区域,土地坡脐橙精品园大实蝇虫果率不到5‰,津洋口香炉山精品园大实蝇虫果率不到2%。

(四)、稳步推进魔芋基地建设。

今年在郑家榜村和厚丰溪村发展魔芋70亩,涉及25户。集中培训1次,培训38人,分户指导40余次,主要围绕播种前种芋处理、病虫害防治、日常管理及种芋繁殖开展技术指导。今年魔芋基地总产量约11万公斤,产值超40万元,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五)、积极参与“三万”活动。

在全省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镇农技中心作为镇工作组之一,联系合子坳村。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兴办实事,掌握了民情民意,取得了良好效果,使“三万”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

从3月底开始,镇农技中心和省能源集团工作组一道,统筹协作,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共召开村民座谈会6次,召开支部扩大会2次,走访522户。通过入户走访,宣传“三万”活动相关精神,了解农户基本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记好“民情日志”。

在“三万”活动期间,农技中心工作队结合本职工作,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工作队共召开技术培训会4场次,培训105人次,印发宣传资料和技术资料共计500份,内容包括“三万”活动宣传、惠农政策宣传、柑桔病虫害联防、测土配方施肥、柑桔精品果园建设等多个方面。同时积极开展扶贫帮困,

将该村4组贫困户熊永红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工作队成员对该农户进行了农业技术指导,还给其送去了500元现金和价值500元的测土配方肥。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真实地了解合子坳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完成了村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对合子坳村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为今后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二、取得的成效

(一)、柑桔精品园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精品园示范辐射效应已逐步显现,柑农管理柑桔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011年精品园实现了产量、品质、效益的多丰收,具体体现在树势增强了、品质改善了、产量增加了、价格提升了、柑农增收了。精品园柑桔销售价格明显高于普通柑桔,柑农增收明显。王子石精品园椪柑收购价平均每斤3.0元,习文英4亩桔园收入5万元;刘家坳精品园向希萍今年柑桔收入达到9万元;津洋口精品园皮凤春5亩柑桔收入3.5万元。2011年全镇精品园区有近一半的农户柑桔收入超万元,精品园产值达到120万元。

通过建设精品果园,实施品种改良,柑农信心逐渐恢复,柑农管理意识增强、投入增加,2011年精品园柑农每户平均投入达400元以上。在精品园的带动下,重视管理、舍得投入的柑农已越来越多。经过市场的洗礼以及精品园的示范效应,大多柑农已逐渐认识到品质的重要性,要求参与精品园建设的柑农越来越多,柑农的精品意识普遍增强。

(二)、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逐步体现。 全镇120名柑桔产业科技示范户已成为龙舟坪镇柑桔产业大发展的排头兵。2011年科技示范户柑桔平均亩产达 2500斤,增产30 %,销售收入较2010年翻番,户平增收1000元以上。

科技示范户除了管好自己的柑桔外,对周边农户在政策上给予宣传、技术上给予指导、销售上给予帮助。农技人员年初给每名示范户发放《科技示范户手册》,手册中包含有示范户基本信息、示范户日常管理记载、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情况记载等内容,要求示范户认真如实填写。对手册填写规范、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示范户,给予适当奖励。

今年以来,科技示范户人平辐射带动20户以上。在大实蝇联防工作中,示范户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自觉搞好联防群治,指导周边农户落实联防措施。两河口村12组科技示范户叶登玉带领该组柑农积极搞好大实蝇联防群治,该组虫果率不到2%,联防效果很好。津洋口村示范户皮凤春、三渔冲村示范户邓和平积极组织柑桔销售,带动周边柑农增收致富。通过树立柑桔生产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有效调动柑农发展柑桔、管好柑桔的积极性,促进了全镇柑桔产业平衡发展。 (三)、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年初中心与农技人员签订工作责任制和劳务合同,农技人员与科技示范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做到合同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在内部管理上强化规章制度落实,结合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将所有技术人员的服务范围、工作职责、电话号码均向社会公布,形成了由上级、单位、社会、服务对象组成的多重监管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将服务对象对技术人员的评价情况纳入考核重点内容,对入户指导时间、技术培训场次、服务效果均有明确规定。每次服务均要在《技术指导员手册》上载明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内容,并由服务对象签字认可,给予满意度评价,建立由上级部门、农技中心、同事、服务对象组成的立体量化考核体系。

三、存在的不足

1、学习意识不够。农技人员培训机会少、进修机会无,专业技术职称也已作用不大,导致农技人员普遍缺乏进一步深造的学习动力。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2、主动意识不够。转制以后农技人员服务激情有所减退,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主观上认为农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难出成效,存在畏难情绪。

四、2012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不定期开展业务竞赛、技能比拼,促进农技人员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鼓励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充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尽最大努力为全镇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始终坚守在农技推广工作的最前线。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长效管理制度,深入抓好农技人员履职过程中的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促进农技服务中心优质高效规范运转,提高服务质量。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继续强化柑桔产业的主导地位,立足柑桔产业重点村、科技示范户以及柑桔大户开展工作,继续搞好精品示范园和品种改良。充分保护和调动柑桔产业大村和种植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在扶持政策上继续抓大放小,促进优胜劣汰。积极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持,重点围绕枙果、魔芋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服务,优化产业布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柑桔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

技术。二是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示范田,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力争年培训农民3000人次。

(四)、强化科技示范户服务工作,提高农业科技到户率。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科技到户率。充分利用科技示范户这个载体,做好农业科技传帮带工作,促进全镇农业平衡发展。 (五)、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一是强化农业疫情安全。加强农业重大病虫害灾害监测和预报,狠抓以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重大病虫害为重点的防治;加强对柑桔大、小实蝇的监测、预警和防控。确保全镇无重大农作物疫情发生。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参与农资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保障农资质量安全。三是强化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品质。

总之,我们会一如继往地认真履行好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职责,认真对照公益性服务合同抓好各项工作,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为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龙舟坪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8篇: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回顾2014年工作,我作为一名刚入伍不久的农技人员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指导及帮助下,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学习模式上有了新突破,工作方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求真务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发扬典型,树立典型,及时总结,向广大农牧民宣传推广,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到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向农牧民群众做宣传、讲解有关农机维修方面技术。提高农牧民群众科技素质。二是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业务工作中同领导共同研究探讨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为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三是积极做好业务总结、典型总结和其他业务材料的编写及业务培训工作,做到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和同事们的认可。

二、虚心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是刻苦学习理论知识。一年来,我不断学习业务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注重加强政治理论水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以更好地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顺利完成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9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总结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生力量。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奔走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为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战略的调整,以及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素养、科技能力、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能力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农业部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项目,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推广机构、提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为“三农”的服务能力。通过示范县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领、作风过的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农技推广队伍,从而增强科技对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能力。

受浙江省农业厅委托,从2011年3月30日至6月14日,我们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以下简称“农推中心”)心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先后举办了11期“浙江大学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培训了426名涉及浙江省27个示范县的农业技术干部和种粮能手。其中仙居32人,云和26人,开化31人,莲都27人,磐安95人,东阳36人,龙泉52人,泰顺50人,景宁23人.以及由27个农业推

广示范县选送的瓜菜重点班学员54人。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各地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组织,在湖州、嘉兴、丽水等农业推广基地举办了6个班级共273人次的农业技术培训。

一、 领导重视,统筹规划

2011年始,在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浙江大学农推中心负责同志的领导下,根据农业厅下达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工作任务,我们认真筹备,精心规划,充分考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培训特殊性仅仅有条地开展各项工作。2010年底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下达了2011年全省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计划后,我们农推中心的一把手和分管主任立即与培训部一道,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培训部尽快组织人力,落实分工,责任到人,要求培训部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培训工作计划。

今年春节过后,浙江大学农推中心领导鲁兴萌、宋文坚等与培训部负责人一起,根据浙江大学目前农业专业领域师资力量,研究针对粮油、畜牧、茶学、瓜果、果蔬、农经、食用菌以及中草药等专业的培训课程设计。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培训方案,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农推中宋文坚、梁建设等同志于今年3月初先后到景宁、龙泉、莲都、磐安、东阳、开化等县市进行走访,调研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对今后农技培训的基本要求,了解示范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宣传,强调农技培训的意义。

二、 合理组织,认真落实

2011年是浙江大学培训基地开展农推示范县建设项目培训工作的第二年。我们不仅在浙江大学校园内组织学习培训,还充分利用农推中心分布在浙江省各地的农业推广基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我们严格按照农业部的培训要求和精神,尽最大努力办好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为浙江省地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业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2011年内,不仅完成了浙江省农业厅布置的7个专业11个班共426人次的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农业技术培训,同时为湖州市、杭州市、嘉兴市以及丽水市等农业局和农办牵头的涉及草莓、畜牧、高山蔬菜、水产等专业共6个班273人次的农业干部管理培训。2011年我们在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提高培训效力,培训部同志还积极主动向其他培训部门学习请教, 完善培训工作程序,明确工作重点,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前进。

1、 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导,建立教师资源库

农技培训工作的核心是让受训的农技人员接收创新思维,提高岗位技能。教师是实现这类培训的主导者。因此,我们的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的优劣成败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今年各个专业要求,结合去年实践,培训部将我校农业专业领域的有上课经验的教师从授课内容、表达能力、上课技巧、课堂效果以及学员反映等方面进行筛选,建立不同培训专业不同培训主题的师资力量资源库。建库过程中,我们优先考虑农推中心的教

师队伍,在相关课程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再考虑中心以外的师资队伍。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打造未来的精品课程,我们也在省农科院、农业厅、茶科所等单位筛选师资力量。我们对每一相同课程或类似课程预选2-3名培训教师,对同一课程的教师根据其综合能力前后排队,建立多教师资源储备。2011年最后一期培训的结束,我们通过实际旁听和征求参训学员意见,反映出所有班级的绝大部分学员均认为浙江大学农推中心的培训条件好,教师授课能力强,培训效果好。

2、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活动,效果显著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培训机构(基地)应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为主要培训内容,重点开展具有区域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以及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现代农业理论、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培训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考察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保证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2011年开展的示范县11个班级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中,我们根据专业不同,学员所在县市的种植产业及农业资源的不同开展了形势多样的授课方式,尽可能地针对生源所处地域农业特点讲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标准化集成技术,传授现代农业推广的基本技

巧和推广模式。如汪炳良教授在讲授《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课时,针对果蔬二班的学员主要来自景宁、龙泉、磐安、泰顺等山区县市,授课过程中集中讲授山地蔬菜的栽培技术。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农业标准化将成为今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和鉴定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尺。于是我们就增开了《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这门课。授课老师章华强同志将他近20年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员,使学员认识到产业化是未来农业管理、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却与农业标准化相互依存。通过学习学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为了增强学员的法律意识,增长农技人员在农业生产中的守法执法能力,我们特意请来了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陈良伟同志给我们重点班的学员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题报告。

整个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除一个重点班外,其余10个普通班教学计划中,我们均安排一个工作日的实践课。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践课严格对应专业课程,到相应的科研基地或生产基地去参观考察,考察学习代表当前最先进的农业试验园区的农业先进技术,增加学员的实践能力。这期间我们安排学员先后到我校长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浙江省勿忘我现代农业示范园、萧山现代养殖基地、嘉兴市中日合资食用菌种植基地,以及有代表意义的实施产业化运做的富阳观光农业园区等地开展实践课程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培训效果。其中的瓜果重点班课程设计中,我们安排了学员到山东寿光参观考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参观了国家多部委联合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农业博览会,从而显著拓宽了参训学员的知识面,丰富了办学内容,

提高了培训效果。

3、因地制宜,努力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办培训与办学校大同小异。除了不许考虑就业分配之外,办培训会面临诸如队伍建设、招生宣传、教学教务、学籍管理、膳食住宿、后勤保障等等有如办学所面临的几乎所有工作。不同之处在与规模和工作量的差异。培训工作中,后勤保障是最大的硬件和最大的软件设施,后勤是否有保障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能否顺利实施。换言之,离开了后勤保障,培训工作有如作物离开了土壤。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妥善地解决学员的住宿问题

杭州是国际旅游城市,也是被联合国确认的世界人居环境。每年上半年,上从国家各部委、国家级各大型国有企业,下到在杭各大机构、事业单位、各行各业均会包下各类宾馆,举办各类培训和各种会议。因此每年上半年(3—6月份)杭州市的大大小小宾馆均会爆满。每年上半年,我们浙江大学可供培训的近10家宾馆也同样面临培训住宿压力。培训住所安排必须十分周密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准备工作中稍有懈怠,就会因为住宿问题而影响培训计划。目前华家池校区处在搬迁过程中,房屋显得尤为紧张。2011年上半年,我们在解决培训住宿方面下了大工夫。我们既要考虑学校宾馆、招待所的现状,依据培训计划见缝插针地解决每个班级学员的住宿问题,又要兼顾如何提高学员住宿的满意度,还要兼顾餐饮娱乐和上课学习的便捷。

(2)、根据有限的培训经费,千方百计地改善伙食

为了满足学员对膳食的基本要求,我们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与各培训宾馆的餐厅负责人协商,确保中午每餐营养和菜谱足够丰富,晚上在中午的基础上对菜单进行调整,增加数量,添加酒水。餐厅也积极动脑经想办法,做到每餐菜谱不一样,不断根据多数学员意见调整菜谱,改善伙食。对来自衢州地区的学员,我们还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特别关照餐厅负责人将衢州地区学员的菜做得适当辣一点。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我们也会照顾那些喜好饮酒的学员,在餐桌上特意给他们添加几瓶啤酒。在我校的新宇酒店举办第三期畜牧专业培训时,由于新宇酒店没有餐厅,我们就安排学员在池畔苑餐厅就餐。当学员反映餐厅提供的菜肴不合口味时,我们立即将就餐地点安排在浙江大学的专家楼用餐,学员反映菜肴口味大大改善,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在浙江大学的圆正宾馆举办第四期畜牧专业培训时,有部分学员认为老是在校园的食堂餐厅吃,想换个地方吃吃,换换口味。我们就及时与外面的“外婆家”餐饮连锁店联系,安排了两次到“玩婆家”用餐。

(3)、积极引导课外活动,丰富培训生活

杭州不仅是“水光潋滟晴方好”之旅游者的胜地,也是“灯火万家商贾云”之购物者的天堂。因此,多数到杭州参加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的学员都有或到西子湖畔观光游览,或去杭州各大专业市场、超市购物之想法。也有部分学员在基层太辛苦,希望借此培训机会来杭州完成充电的同时好好休整一下,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因此我们会借培训开班之时提示学员外出购物或游览必须注意的事项,增强学员

的安全意识。有两次利用实践课结束回城之机,根据部分学员要求,将希望购物的学员送到四季青专业市场,满足他们的购物欲望。同时我们还主动引导那些希望放松自己的学员参与扑克牌娱乐活动。在富阳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员打扑克、搓麻将及开展乒乓球比赛活动,从而丰富了学员的培训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2011年的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不少工作需要我们总结经验。

(一)、存在的问题

1、 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基地培训,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工作量比较大,时间安排紧。可以说很多安排与我们学校全日制学生的学习和教程一致:安排教师上课、社会实践、出试题、在农业部培训网上登录名单和成绩,建立学员档案和培训档案等,还有发送消息二则等,培训成本较高。对于培训来说,授课费占据培训成本中主要部分,因此一个参训班人数越多,相对成本越低。2011年我们根据有限的培训经费尽可能地开源节流处理好每一笔开支。但是由于农时冲突,或其他工作原因,个别班级原来计划参训是50多人,最终在报到时只来了30多人,其结果显而易见。此时我们最想说的是“2012年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经费也许会有所增加”。

2、 2011年培训工作中,参训的绝大多数学员学习是认真的,态度是积极的,认为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对指导基层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极少数参训学员对培训重视不够,不能按时上课,精力也集中不了。根据我们统计,每期培训总会有2至3这样的学员。通过做思想工作了解到这个别学员文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全部领会课堂精神。因此我们会及时建议基层示范县农业主管部门在今后安排参训人员时,适当考虑参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对参训人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国家农业部开展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的重要性所在。

(二)、培训体会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市场经济中,培训工作遵守市场原则应该是,坚持从经营出发,“好看”更要“有用”。但是由于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费用有限,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原则开展工作,我们的目标是,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在尽可能不亏损的前提下竭尽努力将农业部、农业厅下达的培训任务完成好。今后我们将通过进一步挖掘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范围,增加培训收入来平衡培训活动的各项开支。

2、培训工作涉及的面广人多,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并获得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2011年我们浙江大学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牵动了浙江省27个科技示范县的农业主管干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浙江省农业厅科

教处的陈良伟、陶冠军以及吴涛等领导至始至终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3月18日瓜菜重点班到山东寿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考察时,陶冠军副处长不辞劳苦亲自陪同学员一道实地考察。我们浙江大学先后共有31名教师参与了授课培训。今后我们将不断提高培训内容,注重培训细节,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获得更多的人支持这项意义深远的培训工作,力争2012年的示范县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描写马的成语有哪些下一篇:学前儿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