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教学网

2022-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青岛版小学数学教学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摘要:玩是每一个孩子最擅长的事情,是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就能干的事情,所以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提出了让孩子能够在玩中进行学习的理念。这个教育理念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了“愉快学习”的新理念。怎么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家不断探讨想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的方式不断创新,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数学教材中加设了“数学好玩”内容,这个内容主要是借助猜想、操作、探究等手段,向学生灌输一些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愉快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提高策略

一、引言

“数学好玩”这一单元板块内容,尽管在北师大版中占据的内容不多,但是,从内容角度上来讲,它能够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更加具有创意,学生能在这个内容中,可以增加动手能力,操作性和活动性很强,因此,我认为,教师想要更好地进行教学,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二、有效性提高的相关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标,明确学习目标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明确详细地说明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数学好玩”这一内容中,主要能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内容中,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且能够将数学方法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简单直观的事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有教育家经过多次实践,向我们证明,当学生在刚开始的阶段掌握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到生活之中的能力,同时在不断地运用中,还能逐渐地感悟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发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想要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还是需要教师不断地让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才能不断的感悟,这也让他们的思考意识也能够更加严谨和富有逻辑性,落实了国家新课标的要求,也就是学生具备有条理的思想,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

(二)适度合理开发,整合教学内容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好玩”中的内涵,也可以说是它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引领者,更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在教师进行“数学好玩”这一内容时,应该对“数学好玩”的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让数学知识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得以展现,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例如:数学教材中,有关于“鸡兔同笼”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假设的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无论是列表、画图还是计算,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考虑如何解决这一数学问题。最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解决方案跟其他学生进行共享,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同一个问题上发现不同的解决策略,从而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将课堂还给学生,间接地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升。在“鸡兔同笼”的问题中,教师需要学生明确,这个数学问题的本质并不是真正地去解决一个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而是能够让学生在学“鸡兔同笼”这个问题中,熟悉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远远比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其次,教师要能够结合这一数学问题,让学生熟悉相关的数学同类型的问题,这也能给学生一个加强、巩固的机会,并且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数学思想的培养,并且也能让教学效果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三)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应用意识

在新课改地提出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观念中有几点需要做出改变。其中,最需要进行改变的是课堂主体的转变。在我们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往往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者,而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时,要从一名主宰者变成一名引导者。其次,我们都知道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不是一件能够走捷径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的不断培养、不断引导,经过几个月乃至更久才能逐渐培养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不断的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向“数学思想”这条道路上,让学生能够不断的感悟、反思、总结,最终形成数学思想,还要能够让学生运用这种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当学生每次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不是先“下手”解决这道题,而是先思考这道题应该如何做?每一步的步骤应该是什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后,也就说明学生逐渐地有了数学思想。最后,好的反思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进步,学生在解决完数学问题后,教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进行反思,进行总结,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或者将同种解决方法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2]

(四)通过活动体验,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因此,数学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隐蔽性。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主要原因是在于,数学知识是“明面”上的,而数学思想则是“暗面”的,这也让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北师大版的“数学好玩”内容中,则降低了这种难度,其中,这一内容中更加直观、清晰地将“暗面”的数学思想,放在了“明面”中,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教师就很容易渗透数学思想。针对小学生的年纪,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之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开课前,向学生创设一个动物园比赛的故事,紧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学生受到年纪的限制,采用故事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到课堂之中,只有学生勇于参与到课堂之中,跟着教师的教学走,参与到教师设定的实践活动之中,数学思想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实践之中。

结语:

数学这门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并不积极,作为一名教师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在目前的教育教学要求下,教师要能夠让学生具有数学思想,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愉快的学习,在愉悦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数学带给我们的惊喜,我相信,在不久的以后,“数学好玩”这一内容的教学方式一定会更加完善,更加新颖和有趣。

参考文献:

[1]尚建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甘肃教育.(2019):113.

[2]贺小英.”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考试周刊.(2018):80.

作者:李冬长 陈权海

第2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摘 要:“数学好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增的内容,呈现形式新颖独特。“数学好玩”这一栏目的设置,其借助观察、猜想、探究等手段,来渗透数学思想,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凸显数学好玩的特性。这一栏目虽然内容不多,但胜在内容新颖、形式丰富、与生活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备受学生欢迎。从研究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希望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崭新的思路。

关键词:“数学好玩”;教学有效性;提高

“数学好玩”旨在让学生能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目前,从高年级一线教师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实际来看,并没有把“数学好玩”落到实处,也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尤其对“滴水实验、密铺、设计秋游方案、象征性长跑、反弹高度、绘制校园平面图”等这样的内容,出现教学忽视的现象。

一、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对其编写意图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势在必行,通过探索每一个板块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可以正确树立和把握教学目标,从而使数学教学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如在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栏目中,教学内容为设计秋游方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其实践能力。这节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设计了秋游情境后,通过学生对话、讨论、提问呈现活动任务方式。教材中,设计了四个部分,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这四个部分分别为:设计方案、动手实践、交流反思和自我评价。

二、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教学的安排,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的内容众多,如如何把握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以及环节目标;如何预设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如何创新设计练习,以及如何应对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的问题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设计,实现数学好玩的目标。

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综合与实践”与“其他内容”中各自的典型课教学设计为研究切入点,以同一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为着力点,通过对典型课例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探索出“数学好玩”中“综合与实践”与“其他内容”各自的教学基本思路、基本模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将其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突出“数学好玩”这一板块的教学特色。如在设计秋游方案时,教师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跟日常生活的联系。如去在景区前,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时间、金钱和精力。在收集数据、设计方案、交流、分工等活动中能够合理地评价活动设计方案、过程等,从而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为了提高这一板块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从本地出发,来设计一些景点,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研究教学过程

以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中的亮点与成功之处,进行亮点的整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如以设计秋游方案为例,可将其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为: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和自我评价。在明确了教学过程之后,可对每一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如在设计方案中,做好准备工作,如参加秋游的人数、门票价格、游玩的项目、包车费用等综合费用以及学生的安全保障。在此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罗列,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体现其主体地位。在动手实验方面,则可分为两步走,一步为查找资料、收集数据,一步为小组合作、设计方案。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精细化设计,来达到丰富数学好玩教学功能的效果。

四、研究教学反思

坚持在上完“数学好玩”的每一节课后写相关教学反思,总结课程的成功与不足,进行修改提炼,从反思中不断改善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如在实际教学中,以案例反思为主要方式,采用教材调整教学,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同课异构对比教学、同一内容多次修改教学以及整节课教学与片段教学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和反思,探索“数学好玩”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

总之,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北师大教材特点,来采取科学的策略。本文从研究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东林.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

[2]贺桂琴.关于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考[J].好家长,2015(46).

注:此文章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好玩》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875)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鲁翠红

作者:史尚平

第3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学好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好玩”;有效性

“数学好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设的一个内容,以单元为呈现形式,独具特色。“数学好玩”这一栏目,主要是通过借助学生观察猜想、实验操作、探究推理等手段,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一内容虽然不多,但内容新颖,与生活联系密切,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笔者认为,要想教好“数学好玩”这一栏目,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准确把握课标,明确学习目标

“数学好玩”较为集中地安排了训练思维的教学内容,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进行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以解决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问题的形式,通过实验、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知识活动进行渗透,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实践证明,通过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他们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除此之外,还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之形成有序、严密的思考意识,从而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这一要求。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来看,“数学好玩”的教学应当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尝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二、适度合理开发,整合教学内容

“数学好玩”的内容有明确的教育内涵和主题空间,数学思想方法是它的灵魂和核心。对教师来说,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应对教材中的“数学好玩”内容认真分析,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时间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取舍,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数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更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教学五年级“尝试与猜测”中的“鸡兔同笼”这一内容时,教材借助于“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期间经历列表、画图、假设计算、列方程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材选“鸡兔同笼”这一问题,并不是为了解决“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本身,而是要借助“鸡兔同笼”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列表、猜测、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这都是学生较熟悉的题材,学生易于融入,也易于思考,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应用意识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用数学思想“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不断地反思、积累、感悟、明朗,直到最后能灵活应用。因此,在教学“数学好玩”时,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在问题解决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四、通过活动体验,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呈隐蔽形式,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而“数学好玩”的内容都是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的直观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所以,“数学好玩”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解决问题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因为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体验。没有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情境,让他们以一种积极的状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

如,教学“鸡兔同笼”这一内容时,笔者运用了列表、畫图、假设、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列表、画图的直观与外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运用假设与方程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使之感受了数学的魅力,从而爱上数学。

作者:尚建生

第4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教改为锲机,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以教育部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的进入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研透新教材,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十个单元:数与代数包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七单元“去姥姥家”——混合运算;八单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米认识;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统计与概率:九单元“我锻炼 我健康”——统计。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既广泛又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注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结构。本册教材在知识安排上,将口算、估算和笔算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景中的问题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景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4、强化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本册教材沿用了前两册教材的编排特点,通过丰富信息的综合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共有74个人,人数比较多,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在维持课堂纪律,合理有序的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难办,毕竟二年级的学生自律能力不强,需要靠别人,或老师、或家长、或同学的积极鼓励,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能老老实实坐着的时间也只有20几分钟,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听课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的最好吸收期,利用一切教具或多媒体条件跳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对百内数的认识及组成非常了解,能正确快速计算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熟练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学看钟表及统计等。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认识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图形与拼组;认识时、分、秒;分段统计。这些知识是基础,为今后的学习打下铺垫。

难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容易混淆,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六、单元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本单元是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初步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第一次初步认识乘除法后,对除法竖式的第二次学习,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余数和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出发的计算方法。

(2)、第二单元:本单元继续是一个校园活动的题材,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手拉手”活动,而活动的双方大多都是一个城里的学校,一个农村的学校。本单元反映的是农村的孩子到城里,成立的孩子到农村,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以往信息窗不同的是,本单元的信息窗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每隔窗内是有若干个小窗组成,是同学们所看到的一个个新奇的镜头,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内容有:

1、千以内数的认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

4、估计。

5、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口算。

(3)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以及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5)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本单元主要学习平面图形,期中有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了解五边形、六边形,学会图形的拼组。

(6)第七单元:混合运算。本单元的内容是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应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应用题。

(7)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本单元主要认识时、分、秒。

(8)第九单元:统计。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段统计。

(9)第十单元:总复习。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升华。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

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八、教学进度

日期 周次 教学内容

2.25-3.3 1

一、有余数的除法

3.4-3.10 2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3.11-3.17 3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3.18-3.24 4

三、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3.25-3.31 5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4.1-4.7

4.8-4.14 6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7

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

4.15-4.21 8

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

4.22-4.28 9

六、图形与拼组

4.29-5.5

5.6-5.12 10 劳动节放假 11

七、混合算运

5.13-5.19 12

七、混合算运

5.20-5.26 13

八、时、分、秒的认识

5.27-6.2 14

九、统计

6.3-6.9 15 综合复习

6.10-6.16 16综合复习

6.17-6.23 17 综合复习

6.24-6.30 18 综合复习

第5篇:青岛版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

“我的模式我的课” 课堂教学模式

黄岛区弘文学校 姓名:南京彩 2014年6月

“问题研学,多元联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研学,多元联动”的内涵

“问题研学”:体现了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教师备课要以问题设计为重点:如何将知识点化作有效的问题来研究,如何将能力训练具化成科学合理层递式、阶梯状的问题来探讨,如何将旧知与新知凝合为系统的问题来拓展,如何设置情境提出并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整合,钻研教材、整合教材、活用教材。

学生学习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围绕各种问题,学生动脑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在陈述自己观点、倾听同伴思维、小组异议争论中,不断整合、完善,求同存异,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培养起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元联动”:体现了教学过程多元化的特色

它是与以往的单一教学相对而言。教育理念多元化、课程整合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作业设计多元化、评价手段多元化等,在问题研讨中、评价激励中、团队平台中,师生、生生充分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力、习惯养成、心理发展、素质培养的连贯发展。

二、“问题研学,多元联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概念教学是较为枯燥、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他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地,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喜欢学、有兴致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和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基础之后,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经历独立观察思考、小组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形成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此环节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处理好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的互动性及探究学习的过程性,要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大班汇报” 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交流并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任务,在独立自学中,在合作探究中,独学与群学相结合,实现研学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群学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倾听、学会争论、学会求大同存小异,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形成学习素养。

3.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作为具有在丰富个性的能动主体,小学生会对新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 课堂重难点问题在小组“合作研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全班交流,组组互动、生生互补、师生切磋,多元联动,最终为学生释疑解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构建知识体系,总结概念。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在小组、班级群学中,师生、生生互动中,理论与实践碰撞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倾听、学会争论、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学会学用结合,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形成学习素养。

4.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目的是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老师在设计应用概念的问题时,要注重创设情境,在丰富的素材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概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相对完整及其密切联系,以利于学生体验概念学习的科学研究过程。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及时反馈信息,实现“步步清”“堂堂清”。通过完成课堂练习,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学习目标。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认真的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训练正确的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5.梳理归纳, 达标测试

引导学生对这节课的简单回顾,一般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梳理,让学生明白一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怎样的学习方法,总结本节课所得。课堂教学接近尾声,一定要先让学生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让学生主动梳理知识、总结学法与规律,实现问题的回归与最终解决。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归纳,总结提升,学会学习,做到“堂堂清”,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和效果反馈,必要时增加补偿练习。

三、适应范围

青岛版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

四、实验效果说明

“问题研学,多元联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已近1年。在新理念、新方法纷至沓来的当下,因为该模式一直把“问题探究、多元参与”作为主线,并不断地发展、完善,所以成为我校小学概念课的重要模式。

在该模式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建构下进行的学习,个人数学思维得到开启与发展,集体的智慧得到碰撞与共享。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因此,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数学素养逐渐形成。

第6篇:青岛版小学数学《纳税 折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税率和折扣的意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会进行关于税率与折扣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前几课我们学习了许多百分数的有关知识,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百分数知识。

板书课题:纳税 折扣

师:看到课题你有的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关于纳税和折扣你又了解多少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对纳税和折扣的了解。

介绍纳税知识,学生阅读第40页纳税知识,说一说阅读后自己又有了哪些认识。

师:生活中有许多的纳税和折扣的相关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呢,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个例子来了解纳税的知识。

二、合作探索 学习新知

(一)学习纳税知识

1.出示资料,理解纳税知识

师:信誉楼商厦在我们莱芜销售非常火爆,老师特别好奇,信誉楼每天这么多人,一天要收入多少钱啊?怀着好奇心,老师上网查了一下,信誉楼的年营业额是2亿元,折算一下,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500万元,这些收入多不多?但这么多的收入并不是全部归信誉楼所有,而是要根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向国家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同学们看小黑板:(小黑板出示相关信息)信誉楼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500万元,要按10%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每天上缴税款是50万元。

现在,同学们根据刚才阅读是纳税知识,说一说,这里的500万元、10%、50万元,分别是什么?(学生理解:500万元是营业额,10%是税率,50万元是税额)

2.理解税率求税额

说一说什么是税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式子表示出税率。 师:谁能再说一说税率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税率是应纳税额占营业额的百分之几

师: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税率是国家规定好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应用税率想办法计算纳税额是多少,也就是知道应该交多少钱的税款,这样才能及时把钱准备好上缴给有关锐税务部门,再上缴给国家。

学生根据以上信息,说一说要算出信誉楼每天应上缴营业税多少万元?实际上是求什么?怎样列式?

(实际是求500万元的10%是多少?列式是:500×10%) 总结公式,求税额能不能用公式表示出来?生总结公式:税额=营业额×税率

3.小练习

(1)学生阅读信息窗,黄金周期间,曲阜市旅游门票收入达1150万元,按3%的税率纳税,应上缴营业税多少万元?

学生理解求营业税实际是求什么?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 (2)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组计算

(二)学习折扣知识 1.理解折扣的意义

出示小黑板:信誉楼经常星期天打折,一件上衣300元,现在打八折,现在要花多少钱?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打八折是什么意思? 求现在要花多少钱?实际是求什么?

(八折是十分之八也就是百分之八十,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求现价就是求原价的百分之八十是多少)

理解:七折、六五折、三折、五五折表示的意义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 2.小练习

一种钢笔原价10元,现在八五折销售,现在要花多少钱?比原

来便宜多少钱?现在买40支要花多少钱?

(三)课堂小结

纳税和折扣都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百分数的知识,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百分数问题,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三、分层练习,达成目标 1.把折扣和百分数进行互化

五折 八折 二五折 六折 七折 九五折 55% 30% 20% 15% 90% 45% 2.小明家购买了一辆8万元的汽车,按国家规定要按5%缴纳消费税,应上缴消费税多少元?

3.自主练习第二题 4.自主练习第五题 5.自主练习第九题

四、总结评价

第7篇: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本班学生13名,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第八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十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认识克、千克、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

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第8篇: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13名,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第八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十单元总复习。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认识克、千克、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

三、四位数的

六、教学进度:

附表格 周 次 起止时间

内容安排

备注

1 2 、 23 —— 26 第一单元:信息窗 1 ( 2 )信息窗 2 (2

)

2 2 、 29 —— 3 、 4 第一单元:信息窗 3 ( 2 )信息窗 4 (2

)

3 3 、 7 —— 11 第一单元:信息窗 5 ( 2 )第二单元: 信息窗 1 (2

)

4 3 、 14 —— 18 第二单元:

第9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与以往的教材不同,由9个单元删减成8个单元:快乐的校园、妈妈的小帮手、走进花果山、谁的手儿巧、海鸥回来了、有趣的游戏、小小运动会、雪山乐园。没有统计这个单元了,增添了智慧广场,更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侧重于四基。但基本上总体思路没多大变化。教材还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三、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今年我任教一年级,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

2、认知能力:学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对于点数、数字的书写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经验;而有的学生,对于数字和数学语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认识,学生的程度深浅不一。

3、学习态度及习惯:每个学生都抱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开始他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来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是谈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4、培养目标: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养成喜欢数学,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成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空间与图形。

通过事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认识几何形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培养与同伴交流与合作中的合作意识。

3、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促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的好奇和兴趣,喜欢学习数学,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具有经过独立思考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材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六、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适当写一些教后感,记录一些授课后的感想或听课教师的意见。

6、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七、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第1周

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 第2周

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2 第3周

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

3、4 第4周

分类与比较、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5周

国庆节

第6周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

1、2 第7周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

3、4 第8周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

5、6 第9周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

7、8 第10周 回顾整理、综合练习

第11周 期中检测 期中工作 第12周 认识位置、智慧广场 第13周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4周 智慧广场、认识图形

第15周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信息窗1 第16周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信息窗2 第17周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信息窗3 第18周 回顾整理、综合练习

第19周 总复习、综合练习 第20周 期末检测 期末测查 第21周 期末工作

上一篇:学会学习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传承雷锋精神中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