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会议总结讲话

2022-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训会议总结讲话》,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培训会议总结讲话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很重要,很及时,很务实,会议精神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会议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收获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教育工作,1993年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组织好《纲要》的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将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重要会议,就是要从,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做起,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李鹏同志的主题报告,是这次会议的两个最重要的文件。

代表们普遍反映,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李鹏同志的主题报告,高瞻远瞩,虚实并举,既有重大战略方针,又求实务实,有具体政策和措施。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和殷切期望。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产生长远的指导作用,激励和鼓舞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排除困难,奋发进取,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次主要收获是:

第一,增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这次会议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问题。会议期间,大家通过学习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重要讲话和交流经验,进一步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扭转一些地区在经济建设上仍然存在的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的外延发展模式,把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会议认真讨论厂《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大家普遍认为,《实施意见》在大量调在研究和反复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施《纲要》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一个很好的施L方案。大家表示,要在《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施工。

第三,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办好教育的责任,提出了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措施。与会同志进一步认识到,办好教育是全党全社公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要把办好教育的责任承担起.来,对教育采取重点扶持和倾斜的政策、措施。会上,许多领导同志表示,一定要像小平国志要求的那样,宁可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也要下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支持和保障教育的发展。同时要动员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建立起政府、社会、教育之间紧密结合的机制。

全党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落实会议精神,努力为繁荣我国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页献。

二、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关于90年代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讲话和报告中分别谈了重要的意见。结合会议讨论的情况,我再补充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改革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

解决好中国的教育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因情来看,我们是一个有近12亿人口、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国力有限,教育投人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是长期存在的矛盾。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把我国的教育办成高效益的教育,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过去长期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们强调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教育的发展,丝毫不意味着否定过去的教育成绩。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我们在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教育的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改革。这个改革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自我發展和完善,是在继承过去好的东西的基础上,改变教育不同程度t.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各级领导、全社会、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推进教育的改革。

(二)坚定信心,确保“两基”自标的实现

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育,这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正如李鹏总理在报告中所说的,在90年代我国整个教育发展中,这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认识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党全社会采取切实措施,做出巨大的努力。同时,我们也是有信心的。一是我国教育发展已有了相当的基础。二是90年代经济的发展将为教育发展提供比较好的物质条件、三是鉴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情况也有较大区别,我们制定了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搞一刀切,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不同地区实施“两基”的积极性。四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全党全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重枧程度越来越高,尊师重教日益成为社会风尚。因此,可以相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两基”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教育要坚决扭转同程度存在的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农村教育要在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提倡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办好一些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为那些品学兼优、有条件并愿意升学的学生创造深造的条件。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城市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农村,在教育内容、师资水平、教育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使基础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两基”任务还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培养合格的教师。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办好各类师范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和特色,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有丝毫的动摇。还要在投资、师资配备等方面对师范教育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要坚持对师范生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师范。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要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敦师要尊敬。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二是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应继续办好所属中小学、幼儿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屯虎强对企业小学的业务指导。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地方,条件成熟后,在政府统筹下,也可以逐步由企业办学转为社会办学。三是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办教育的难度往往更大一些。因此我们要对少数民族教育给以特殊的关怀和支持。四是要认真抓好各类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学前教育,重视解决女童入学难的问题。五是扫盲工作要把学文化和学技能、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一条根本出路,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国每年约有400万小学毕业生、600万初中毕业生和100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他们提供接受职业技术训练的机会,努力做到“学者有其校”,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和适用的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实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原则。小学后的分流要因地制宜,主要在贫困地区实行;初中后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发展重点,要兴办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或培训班;高中后的分流要多样化,培养更多的工艺型、应用型人才;发展高等职业学校,主要走现有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调整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改建、合并和联办的路子。通过三级分流和调整结构,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体系。要大力发展短期职业培训,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接受从事职业必须的训练。要给职教毕业生经过一段工作实践后开辟继续学习和深造的途径,为他们创造多次选择的机会。

要大力办好各类成人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广大在职人员知识能得到更新,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能不断得到提高。要特别重视电视以及函授、业余进修、自学辅导等多种办学形式。

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这次会议已经明确,国家教委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有宏观管理、协调和指导的责任,同时要注意发挥行业和部门的职能与指导作用。凡是进行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原则上由各级教育部门进行管埋,要规范学制,努力办出应有的特色;在职的岗位培训工作,原则上由各级劳动、人事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进行管理。要尽快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务院准备成立职业资格统筹管理机构,推动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四)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科技的主要基地,而科技的发展水平又是实现我国第二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迎接21世纪挑战的根本保证。我国高等院校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等教育改革涉及面很广,这里重点讲讲部门办学体制改革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部门办学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条块分割朐高教管理体制,也是造成“小而全”、重复设置和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给高等学校带来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急需按照《纲要》所提出的目标,有步骤地进行改革。今后这一改革的重点是,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要扩大服务面和专业面,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进一步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合理调整布局,提高办学效益。除有些部门仍需继续办少量行业特点明显或骨干学校外,其余大部分学校逐步过渡到以中央和省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级办学与管理为主的体制,以便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本地区的高等院校能统筹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集中人力、物力办好若干所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院校,为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中央各有关部门仍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所属高校的支持和领导。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些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缓解他们办学中的困难,而决不是削弱这些院校。当然,这项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支持。进行这项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多数部属院校可以先同地方搞各种形式的共建、联办,待条件成熟后再下放,部分条件巳成熟的也可以现在就下放,总之要讲究实效,不要刮风,不搞形式主义。

各地、各部门对建设“211工程”积极性很高,也有许多新的举措。在此,需要强调:第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统筹规划。今年中央财政准备拿出“211工程”启动资金,地方和部门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除相应增加投入外,还应在学校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第二,要采取“共建”、“联办”等不同办法,在推动联合上下功夫;学校要在改革方面有大的突破,办成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新型大学。第三,建设“211工程”的地方,首先要下大力量办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凡是基础教育达不到规定要求,拖欠教师工资严重的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不能进入“211工程”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这次会议根据新形势下的新情况,讨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准备进一步修改后由中央转发,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德育要坚持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编成教材对学生讲授。在这里,我想再着重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道德传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下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我们现在提倡的热受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亡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因浩如姻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杜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完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乐之上应当取其精作、去其糟粕,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台、赋于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这种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不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并会成为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的强大力量、我已请国家教委组织专家编写有关读物,从娃娃开始教,一直到小学、中學、大学。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熏陶青少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担。足斤展国情教育要重点进行活的形势教育。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下部,都要抽些时间到学校中走走,同师生们座谈,做形势报告,讲讲我们的工作,也讲讲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这也是领导同志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个重要方面。这要坚持下去,形成风气。三是要重视美育。学校的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切实加强。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等,并掌握一定的技巧。但重点还是着力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巾宣部、国家教委等部门提倡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好歌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就是一个例证。美育还应在许多学科的教学中贯彻。还要组织文艺团体经常到学校演出健康向上的文艺节H,社会上的文化场所也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向学校提供优惠服务。四是要进行遵纪守法和做.个好公民的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要了解我国的这一根本大法的基本内容,并自觉地作为自已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国家教委要组织编写有关教材。

这次会议上,江总朽记又就加强高校党建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要注意研究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首先是领导班子建设,并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经验。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并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工会、共青团、学生公等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在大学生、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中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的工作。要大胆培养、提拔使用学们成就、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和干部。此外,还要继续高度重视和做妖维护高枚稳定的工作。

三、关于教育系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教育工作中出现厂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此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在总理的主报告中已分别作了阐述,我再就其中几个具体问题作些补允。

(一)关于增加教育投人问题

李鹏总理报告中提出了当前增加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具体要求。国务院有关邵门和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财政部要会同国家教委等部门根据财税体制改革后财政支出计算11径的变化,年内提出“八五”期间也即1995年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应分别提出中央级财政和省级财政中敦育经费所占比例,确保教育投入有较大的增长。根据《纲要》原来提出的“八五”期间全国平均达到15%的日标,一般情况下,省级政府应达到20%以上,县级的比例就要更高。同时,要根据各项改革深化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中央、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税费。各地根据需要与叮能积极研究实施。

实施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中央决定设立中央、省、地、县四级教育扶贫专项经费,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在现有扶贫专项经费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逐年有所提高。地、县财政预算也要作出相应的安排。这笔专项经费的使用,要借紧国内外资金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一种健康有效的机制,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农村教育实行集资办学,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一条重要渠道。这项政策在80年代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工作中起了决定性作用。90年代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除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外、仍然要坚持集资办学的路子。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在量力、自愿的原则下集资办学视为乱摊派。但要严禁挪用和以此名义搞其它的乱摊派、乱集资,一旦发现必须依法追究责任。农村教育集资i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实施义务教育扩建校舍。农村教育集资的审批权放在县一级,这在总理报告中已明确,各地应照此执行。现在全国已普遍开展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和其它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要继续提倡和支持,对教脊等公益性事业的捐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

前一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乱收费现象。国务院和各地对这股行业不正之风进行了制止和纠正,情况有所好转。各地要重视這个问题,发现这类阿题要坚决加以纠E和制止,严重违纪的要追究责任。

(二)关于提高教师待遇问题

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这个事情,在国际上都有影响。”贯彻《教师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的各有关部门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各地也都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实施细则。这次教育系统工资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同时,要注意研究这次工改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及时加以调整解决。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又出现了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并有扩大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十分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保障机制。凡是拖欠教师工资的地方,一律不准用地方财政收入盖楼堂馆所,不准买小轿车,更不准领导干部出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把中小学教师工资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不留缺口。一般地区要将教师工资由乡管改为县管,少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可由县、乡两级管理。

各级政府应把尽快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应对教师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对教师住房的出售、租赁,要确定优惠比例,确保在今后二三年内,使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达到或超过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北京、陕西、大连、中山等地优先解决教师住房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这也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希望各地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

要切实解决广大教师的医疗问题,在医疗保险改革中,对教师实行优惠。

(三)关于民办教师问题

目前,全国有中小学民办教师230多万人。长期以来,广“大民办教师在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民办教师待遇,逐步做到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今后不再增加新的民办教师,并通过优秀民办教师经考核认定资格后转为公办、师范院校招收一些民办教师进行深造、辞退不胜任的民办教师、部分到年龄民办教师退休等办法,力争在今后六七年内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四)关于制止乱设高校、乱招生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而不是增设新校,铺新摊子。这个指导思想必须明确.近年来,一些地方不顾实际需要和可能,盲目增设新校;还有的地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越权审批设置新的高等院校。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必须重申,增设高等学校的审批权在国家教委,未经授权,任何省、自治区、直辖市、部门都不得越权。

近两年,高校招生连续突破计划规模,不仅造成教学条件恶化和教育质量下降,而且由此产生不稳定因素。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今后要严格执行高校招生计划,要努力解决目前高校在招收自费生、委培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制止一些高校私招、多招学生或濫发地方文凭等违纪现象,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关于民办教育问题

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对这项事业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民办教育正处在发展阶段,在办学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国务院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民办学校条例》,各地要在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同时,加强引导和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民办教育自身也要扬长避短,办社会之所需,补国家办学之所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类民办学校都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收费标准不能脱离我国的现实水平,不能以盈利创收为目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不得在民办学校兼职。

国家鼓励国外境外人士和法人团体来我国捐资助学,欢迎按照我国有关法规合作办学。境外和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一般不宜举办独资学校,特殊情况可个案处理。

(六)关于办好高校伙食、解决特困生补助问题

去年以来,由于市场粮油价格的调整,高校伙食工作面临较大的困难。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部门和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要继续做好学校伙食工作。地方政府应建立定点的以国营渠道为主的高校粮、油、肉、煤供应点(站),采取适当倾斜政策,实行最高限价,适当提高补贴费。各高校要加强食堂管理和民主监督,努力减少浪费。

高等学校普遍开始试行缴费。学制度以后,要重视解决特困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极为重视,决定从总理预备金中拨出1亿多元,对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特困生,通过组织勤工俭学活动提供资助。各地区、各部门及各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好特困生的补助何题。

要按照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加强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工作,坚决制止学生参与不键康的课外兼职活动。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管理,制止和打击影响学校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重视校园治安工作,严格学校管理。

四、关于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宣传工作

这次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认即例利审传工作。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李鹏同志的报告。通过学习,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认真研究制订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的规划和措施。各地要在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党委、政府主要负責人参加的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达次会议精神,部署不地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各部门要齐心一致,形成合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巾要就本地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情况,于今年内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

(三)各地都要根据《纲要》及《纲要》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地区的实施规划和具体措施、各地党委、政府要会同人大、政协每年定期检查《纲要》《教师法》的贯彻情况。要重视教育决策研究,注意加强教育规划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四)要切实转变领导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主要领导要亲自调研和处理实施《纲要》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特别是一二把手,都要有联系的学校,抓典型,抓试点,希望每年至少要去学校一二次。要提倡务实的精神,像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等省市领导抓教育工作那样,不说空话,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

(五)中央和地方都要组织新闻单位加强对这次会议、对教育工作的宣传报道。要在会后一个时期内,比较集中地宣传这次会议的精神。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政领导谈怎样贯彻《纲要》和《教师法》,为教育办哪些实事。要深入采访,宣传各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总之,新闻媒介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岚清

第2篇: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经过近两天的紧张工作,已经完成了会议安排的各项议程。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时机关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职业教育战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也是教育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前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适逢其时,非常重要。二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贵仁同志的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的讨论。上海市教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全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分别做了大会发言。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湖南、广东、陕西、新疆等地区的8名教师做了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介绍。此外,还组织考察了上海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节观摩课,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创新展示活动和辽宁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是工作高效、覆盖面广。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布成立了43个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通仪式、职业教育集团签约仪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单位授牌仪式,充分利用本次会议平台,高效率完成了多项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有关活动,通过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进行了视频直播,全国各地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了收看。从与会人员构成上看,不仅有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还有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有关地级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来源广泛、代表性强,有利于增进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好地概括了大家讨论的成果。下面我对会议做个简要总结。

一、回应需求,承载使命,新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交流会、部署会,也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工作重点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动员会。会议的召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背景:

第一,现代化进程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到新的历史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从宏观领域看,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具有五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步入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阶段。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时代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人口大流动、职业大迁徙已成大趋势,特别是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最终使农民转变为市民,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是从低端制造产业时代进入高端制造产业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新挑战,高端制造产业替代或淘汰低端制造产业成为历史的必然。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全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五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从教育领域看,我国面临着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具有四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性文盲的问题基本解决,技能性文盲的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才时代进入多元化成才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历史内涵,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择业培训需求日益增长,其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远达不到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顺应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强烈诉求,职业教育肩负着五个方面的历史使命:一是肩负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数以亿计有职业道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历史使命。二是肩负着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三是肩负着承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历史使命。四是肩负着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五是肩负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历史使命。完成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在保证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调整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我国教育事业开启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今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各级各类教育未来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战略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和五个“坚持”不仅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而且为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专章阐述了今后10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二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三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把大力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作为核心任务。四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六是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形势

上一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近870万,在校生近2200万,办学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二是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三是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能力大与质量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要求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有些地方和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推进教学改革缺乏主动性,教学工作投入不足,缺乏条件和机制保障。二是素质教育还没有很好地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只注重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理论学习;或是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技能;或者只培养简单技能、“黑板上的技能”等现象,培养的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不强,继续学习能力不强。三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还没有很好地对接,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没有很好地衔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四是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育人过程存在随意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形象。五是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很好地应用,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育规划纲要》对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四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适应技能型人才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习要求。推进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强化教学保障,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六是以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为基础,对教学改革的新政策、新模式先行先试,形成典型模式和经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纲要引领,凝聚共识,明确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总结归纳大家达成的共识,会议在以下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

第一,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

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贵仁同志的讲话,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上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决定着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二是职业教育反映了产业的素质和能力,三是职业教育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四是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切入点,五是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通过深入学习领导的讲话,大家提高了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改革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重点做好保证规模、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和加大投入四项工作。要转变职能、狠抓落实,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作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注重抓统筹,抓重点,抓责任,抓作风。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要求我们切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由比较多地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转变。要把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工作抓手,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要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加快在以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改革四个模式。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大力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发展,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二是改革培养模式。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切实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要特别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如设岗见习、找岗实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等等。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2.创新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二是创新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三是创新课程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课程建设机制。四是创新教材应用。依照国家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五是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项目库、案例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或咨询委员会等决策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加强学校各项基础制度的建设。

三、创新载体,重在行动,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

按照《行动计划》的部署,近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的经常性对话协作机制,是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是强化部门协调、行业指导。今年1月,教育部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这次会上又成立了43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目的就是要以全指委为载体,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对话和协作,充分发挥行指委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制订培养标准、组织行业内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二是搭建对话协作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举办一系列教育与行业的主题对话活动。今年,教育部举办了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行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有色金属行业的5个对话活动。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分行业的对话。

(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合作办学

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营造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环境和育人氛围,实现全过程工学结合。一是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和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实施方案,遴选1000所学校和3000家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三是加强和规范学生实习管理。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强化企业实习的教育功能。学生实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和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二是深入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三是按照《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班主任培训。四是进一步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组织,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五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六是完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科学设置专业,促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基础。一是全面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专业设置。二是开发专业设置标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设置的所有专业,开发321个指导性专业设置标准。三是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开发新专业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数据库,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需求预警机制。四是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点。遴选1500个左右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在本专业领域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点,作为国家示范专业点。五是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围绕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100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在全国遴选500个专业点,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改革。

(五)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是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面向国家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等,开发500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是指导开展课程创新实践。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是完善课程建设机制。研究制订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四是探索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推动课程设置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一是创新教材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二是研究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完善教材编写、审定机制。三是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50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四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专业课程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基础课程教材;以推动民族传统技艺教育专业化为重点,开发相关课程教材;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开发遴选1200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七)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立交桥”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不是“终结教育”,我们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一是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学大纲,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三是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四是探索中职招生模式改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扩大服务面向,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评价方式。五是探索学分积累的多种形式,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互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开发3个信息化系统。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开发面向中职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开发面向中职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设4个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建设300个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

推进上述8项工作,3个方面的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办学条件,二是师资队伍,三是教科研。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

第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一是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推动各地紧密结合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二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特色学校、民族特色学校等建设计划,建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

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要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探索新任教师先完成企业实践再上岗任教的措施;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出台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并切实发挥好作用。完善教师资格、职务等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引导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扩大培养培训规模。这次会上教育部为10个企业挂牌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就是吸引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举措,近期还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一是积极推动高水平教科研队伍建设,整合和调动全国职业教育教科研的资源和力量,完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三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四是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另外,《行动计划》针对10大计划、30个项目,提出了45个科研选题,即将组织实施,大家要积极参与。

同志们,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我们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上来,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又要立足实际、求真务实,深入细致地解决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和障碍,把《教育规划纲要》的先进理念转变成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也希望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继续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大的支持,在新的起点上,与教育部门共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鲁昕

第3篇:朱志刚副部长在全国资产评估行业全面检查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落实国务院2003年101号文件,从今年3月起,财政部组织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全面检查,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检查工作已基本结束。今天我们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总结资产评估行业全面检查工作,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国务院101号文件精神,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全面推进资产评估行业建设,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当前我国财政经济形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显示了蓬勃的发展生机。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协调的因素,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特别是今年“两会”以后,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从前10个月的情况看,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宏观经济正朝着预期的调控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今年的财政形势发展也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经济和社会作用也明显增强,总的形势非常好。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步伐加快,税源基础进一步巩固。1-10月份全国实现财政收入22614.5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9%,比去年同期增加4465.02亿元,增长24.6%。国内流转税、所得税和进口环节税收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占了财政增收的绝大部分。企业效益好转和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是财政增收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旺盛,汽车、房地产等消费热点活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相关的税收增长较快。经济结构调整为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发展拓宽了市场,为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工业流转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收增长较快。企业外贸进口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势头,带动进口环节税收大幅度增长。

二是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微调,支持了行业和出口的发展。近年我们不断对税收政策进行微调,主体税种增长较快,这也是拉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使财政能够拥有一定的财力对行业发展发挥一些引导和支持作用。今年以来出口退税进度加快,刺激了出口较快增长,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当年的出口退税逐步加快,归还陈欠工作基本完成。前10个月,全国共完成出口退税356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归还出口退税历史陈欠2001亿元,已完成全部计划的99.1%。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和退税进度加快,对出口增长和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税收政策的调整支持了行业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进一步调整关税税率,取消了对一些商品的限制。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和需求扩大使钢材等原材料以及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农产品及汽车等进口也有加快的趋势,对促进特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将酝酿出台的所得税并轨、个税起征点提高、增值税转型等税制改革与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一道构成了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企业和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型。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它的实质来讲,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是当时针对亚洲的金融风暴的特殊经济形势所提出来的,对解决我国当时的经济问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朱镕基总理参观国债项目的展览时说,拉动GDP增长,最主要的政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近一两年来,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局部地区和行业出现经济过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已经失去了平衡。大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感到煤、电、油、运的高度紧张,北京的郊区都已经拉闸限电。我前不久陪温总理去浙江调研台风之后的救灾问题,但浙江更多地是反映缺电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原来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调整,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过渡,当然这个调整应当是渐进的。具体说有三个方面:第一点,控制赤字的总规模,尽快地消除和解决一些历史包袱,比如出口退税问题,退耕还林粮食挂账问题、分离企业办社会问题等。第二点,把国债规模减下来。明年国债预算再往下减三百个亿,逐步要把国债减掉,最终实现国债和预算内基本建设并轨。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的工作。第三点,政府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向应是公共事业。政府投资应当从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来决定的情况下,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应当是企业。将来的预算内基本建设将更多地按照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主要用于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行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长远看,行业管理人员包括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关注。

二、国务院101号文件及全面检查工作的成效和影响

国务院101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评估行业的关心与重视,给评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贯彻落实101号文件精神,在强化资产评估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同时,精心组织开展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全面检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了行业地位,扩大了行业影响。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进一步确立了资产评估作为一个独立行业的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这几年管理体制不断变动,行业管理整体弱化,影响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资产评估的作用产生了疑惑,行业内部的信心也发生了一些动摇。发展市场经济要求有一支独立、客观、公正的专业服务中介队伍,资产评估行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市场经济中确立自身的地位,是评估行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明显增强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地位。

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扩大了资产评估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资产评估作为中介行业,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公众的认可是行业发展的根本。101号文件发布以来,政府部门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认可和支持增强了,社会各界对资产评估的关注增加了,执业界的信心也增强了,资产评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同时对资产评估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行业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充分重视并研究各方面对资产评估行业的需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增进了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评估行业的了解和理解,为共同营造良好的资产评估执业环境创造了条件。

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增强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以后,得到了国际评估组织的广泛认可,不仅作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参与国际评估准则研究与制定工作,同时还在国际评估行业管理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今年5月,外交部又批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作为理事单位加入新成立的国际评估组织联合会(WAVO)。中评协广泛参与国际评估事务,提高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大了管理力度。101号文件根据市场经济对中介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出要切实加强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财政部党组对资产评估行业建设非常重视,在去年8月调整了资产评估的行政管理职能后,今年初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中评协一边抓组建,一边抓工作,部企业司和中评协积极履行各自职责,注重相互协调配合,工作成效显著。行业内外都感觉到评估管理的力度加大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如:立法工作已在积极推进,准入办法即将出台;评估基本准则已经发布并实施,新的准则也正在加紧制定;检查工作成效显现,各项监管与服务措施逐步到位。金人庆部长在今年4月中评协的工作汇报上,在肯定企业司和中评协工作的同时,指出“要发挥好中评协的作用”。这些工作的开展,与在座各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为进一步推进行业建同志们:

为落实国务院2003年101号文件,从今年3月起,财政部组织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全面检查,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检查工作已基本结束。今天我们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总结资产评估行业全面检查工作,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国务院101号文件精神,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全面推进资产评估行业建设,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当前我国财政经济形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显示了蓬勃的发展生机。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协调的因素,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特别是今年“两会”以后,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从前10个月的情况看,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宏观经济正朝着预期的调控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今年的财政形势发展也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经济和社会作用也明显增强,总的形势非常好。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步伐加快,税源基础进一步巩固。1-10月份全国实现财政收入22614.5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9%,比去年同期增加4465.02亿元,增长24.6%。国内流转税、所得税和进口环节税收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占了财政增收的绝大部分。企业效益好转和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是财政增收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旺盛,汽车、房地产等消费热点活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相关的税收增长较快。经济结构调整为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发展拓宽了市场,为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工业流转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收增长较快。企业外贸进口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势头,带动进口环节税收大幅度增长。

二是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微调,支持了行业和出口的发展。近年我们不断对税收政策进行微调,主体税种增长较快,这也是拉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使财政能够拥有一定的财力对行业发展发挥一些引导和支持作用。今年以来出口退税进度加快,刺激了出口较快增长,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当年的出口退税逐步加快,归还陈欠工作基本完成。前10个月,全国共完成出口退税356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归还出口退税历史陈欠2001亿元,已完成全部计划的99.1%。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和退税进度加快,对出口增长和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税收政策的调整支持了行业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进一步调整关税税率,取消了对一些商品的限制。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和需求扩大使钢材等原材料以及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农产品及汽车等进口也有加快的趋势,对促进特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将酝酿出台的所得税并轨、个税起征点提高、增值税转型等税制改革与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一道构成了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企业和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型。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它的实质来讲,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是当时针对亚洲的金融风暴的特殊经济形势所提出来的,对解决我国当时的经济问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朱镕基总理参观国债项目的展览时说,拉动GDP增长,最主要的政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近一两年来,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局部地区和行业出现经济过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已经失去了平衡。大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感到煤、电、油、运的高度紧张,北京的郊区都已经拉闸限电。我前不久陪温总理去浙江调研台风之后的救灾问题,但浙江更多地是反映缺电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原来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调整,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过渡,当然这个调整应当是渐进的。具体说有三个方面:第一点,控制赤字的总规模,尽快地消除和解决一些历史包袱,比如出口退税问题,退耕还林粮食挂账问题、分离企业办社会问题等。第二点,把国债规模减下来。明年国债预算再往下减三百个亿,逐步要把国债减掉,最终实现国债和预算内基本建设并轨。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的工作。第三点,政府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向应是公共事业。政府投资应当从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来决定的情况下,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应当是企业。将来的预算内基本建设将更多地按照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主要用于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行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长远看,行业管理人员包括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关注。

二、国务院101号文件及全面检查工作

的成效和影响

国务院101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评估行业的关心与重视,给评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贯彻落实101号文件精神,在强化资产评估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同时,精心组织开展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全面检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了行业地位,扩大了行业影响。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进一步确立了资产评估作为一个独立行业的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这几年管理体制不断变动,行业管理整体弱化,影响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资产评估的作用产生了疑惑,行业内部的信心也发生了一些动摇。发展市场经济要求有一支独立、客观、公正的专业服务中介队伍,资产评估行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市场经济中确立自身的地位,是评估行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明显增强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地位。

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扩大了资产评估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资产评估作为中介行业,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公众的认可是行业发展的根本。101号文件发布以来,政府部门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认可和支持增强了,社会各界对资产评估的关注增加了,执业界的信心也增强了,资产评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同时对资产评估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行业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充分重视并研究各方面对资产评估行业的需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增进了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评估行业的了解和理解,为共同营造良好的资产评估执业环境创造了条件。

101号文件和行业检查,增强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以后,得到了国际评估组织的广泛认可,不仅作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参与国际评估准则研究与制定工作,同时还在国际评估行业管理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今年5月,外交部又批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作为理事单位加入新成立的国际评估组织联合会(WAVO)。中评协广泛参与国际评估事务,提高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大了管理力度。101号文件根据市场经济对中介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出要切实加强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财政部党组对资产评估行业建设非常重视,在去年8月调整了资产评估的行政管理职能后,今年初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中评协一边抓组建,一边抓工作,部企业司和中评协积极履行各自职责,注重相互协调配合,工作成效显著。行业内外都感觉到评估管理的力度加大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如:立法工作已在积极推进,准入办法即将出台;评估基本准则已经发布并实施,新的准则也正在加紧制定;检查工作成效显现,各项监管与服务措施逐步到位。金人庆部长在今年4月中评协的工作汇报上,在肯定企业司和中评协工作的同时,指出“要发挥好中评协的作用”。这些工作的开展,与在座各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为进一步推进行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地方财政部门也在逐步按照财政部的模式,理顺管理体制,调整机构和职能,目前多数地方已经调整到位,基本建立起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充分发挥了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双重作用。

三是摸清了行业情况,净化了执业环境。 今年对评估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就是行业检查,这次检查,在各级检查领导小组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各地财政厅局、国资委领导高度重视下,各省检查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地方企业处、评估管理处、会计处和协会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全国95%的评估机构和评估师进行了实地检查。

这次检查,表明了财政部按国务院101号文件加强资产评估管理的决心;表明了财政部党组按十六大要求规范中介行业发展的信心。这次检查,不仅仅表现为检查规模大、内容全、力度强,最重要的是,通过检查,行政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切实摸清了行业现状,找出了行业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次检查,还在对行业执业质量和执业风险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为下一步强化管理,规避行业风险提供了思路,为下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检查,清理了一批不合格的机构和评估师,强化了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对违规违纪机构和人员的惩处,起到了警示和教育作用,净化了执业环境。

三、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

切实加强行业管理

今年上半年,为了推进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国务院对涉及资产评估的行政许可项目及自律管理项目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资产评估行业的行政和自律管理职责,即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证券业资格审批属于行政许可项目,其中资产评估机构审批下放省级财政部门,证券业评估资格由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注册管理改变管理方式,由资产评估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国务院的决定,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行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行业的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各级财政部门和评估行业协会,要按照中央精神、国务院决定和101号文件精神,结合资产评估行业的特点,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切实加强行政和行业自律管理,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一是用好两种管理手段,依法加强行业管理。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应由行政部门依法加强管理,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又可以通过社会中介组织采取自律性管理的,可由行业协会管理,这个观点我已经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行政管理和自律管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权力,行政管理权力是一种政府权力,行业自律管理权力是一种行业自治权力。行业自律管理权利可以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授予,也可以是协会成员共同认可后行使的权力,或者协会接受委托或授权从事行业管理。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共同目的,都是维护行业的执业秩序,提升行业执业水平和执业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评估专业服务。政府要善于利用中介组织、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来实现政府的意图。行业体制建立要有利于行业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地方协会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单独设立资产评估协会。行业协会要按照政府要求,体现行业意愿,做好自律管理工作,为政府管理行业发挥参谋作用,维护行业和公共利益。因此,在行业管理中,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关系,在依法管理的前提下,利用好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两种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不同作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行业发展。

二是完善行业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财政部门和资产评估行业协会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目的都是一致的,管理范围和对象也是一致的,只是管理方式各有侧重,为此,要根据各自的职责,明确管理职能,科学设置管理程序,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变分力为合力,提高管理效率。财政部门在参与组织拟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评估行业的政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或征求评估行业协会的意见;在审批资产评估机构时,为防止评估师管理和机构管理脱节,要按照适当的程序听取协会的意见;要对协会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支持协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加大行业自律管理力度。行业协会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要切实履行好行业自律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好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行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成好政府委托的任务,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和指导。行业协会作为资产评估的行业性组织,要立足于服务和监管,为会员服务,为评估事业发展服务,为市场经济服务,同时加强监管,使之成为行业之家。要认真做好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和执业规范的拟订工作,并积极组织实施;要加强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工作,强化行业自律监管;要下大力气,做好考试、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素质;要充分反映行业呼声,积极参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对政府主管部门的评估机构设立审批及其他评估管理工作,要认真负责地提出审核和咨询意见。总之,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自律管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共同促进行业发展。为此,要充分运用好行政手段和行业自律手段,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四、对今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金融证券市场对评估需求的增多,在新的市场环境及形势下,评估行业发展和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在此,我就评估管理近期要抓的几项主要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是抓紧评估行业立法工作,改善评估行业执业环境。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公司法、证券法中,有许多关于资产评估的规定,是依法规范管理评估行业的重要依据,但是许多规定不够具体。国务院101号文件提出要尽快制定《评估行业管理条例》,这是评估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业内外多年来的期盼,对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方协调,国务院已将《评估行业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规划,目前正在开展调研工作。条法司和企业司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我要求企业司和中评协要把立法当做一件大事,切实抓紧。要明确专人,抓好立法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同各部门的沟通,争取早日完成评估立法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总结国内外评估行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配合条例的制定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资产评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工作中,如国有资产法、公司法、证券法等。争取用3-5年时间,健全资产评估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加快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规范执业。今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评协制定的《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已初步建立,对规范资产评估执业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准则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要根据市场和行业需要不断地、及时地制定和完善,逐步与国际资产评估准则协调配合。下一步,首先要完善准则的体系建设,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使准则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其次要加强执业规范的修订。针对这次检查反映出的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修订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再次要加强多种执业规范的协调。由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多种评估资格、多种执业资格并存的现状,在制定准则过程中,应加强不同专业标准之间的协调;同时还要推动不同类型评估资格的交流,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三是巩固检查成果,强化后续管理。行业检查工作完成后,要抓几件事。首先要做好检查的处理等后续工作。对发现问题的机构和人员,要按照行政处罚和行业自律惩戒相结合的方式,依法做好处理处罚工作,真正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要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决不姑息;其次要整章建制,巩固检查工作的成果。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要针对检查发现的资质管理、内部管理和执业质量问题,做好建章建制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再次要加强日常监督,堵塞管理漏洞,防患于未然。通过检查发现的正反案例进行教育,强化风险和质量意识。总之,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后续工作,充分发挥全面检查的多种作用,促进行业管理水平和执业质量双提高。

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评估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没有更多的先例遵循。近年来,由于管理机构调整,管理人员变动较大。所以说从事行业管理的同志,务必要加强学习。要学习评估行业管理政策,学习资产评估相关的专业、技术和法律知识,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也要创造条件,多举办业务交流与研讨班,以提高行业管理人钡恼逅刂省F浯我厥友芯课侍狻U攵孕幸倒芾碇谐鱿值男虑榭觥⑿挛侍猓ü钊氲鞑檠芯浚岢銮惺悼尚械亩圆吆桶旆āT俅位挂欢峡卮葱隆4葱率欠⒄沟亩Γ欢显谧芙岷突壑薪刑逯拼葱隆⒒拼葱潞椭贫却葱拢源葱碌睦砟詈痛葱碌姆椒ǎ慕芾矸绞剑岣叻袼剑视π幸捣⒄挂蟆?今后一段时期,评估行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探索行业发展规律;以创新的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提高行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以提高执业质量为中心,规范执业行为。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完善的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及健全的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和规范体系,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评估师队伍,提升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同志们,今年以来,经过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资产评估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开了一个好头。检查总结会后,评估协会要召开全国秘书长会议,总结今年的工作,讨论行业明年的工作思路,我就不再专门讲话了。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共同推动资产评估行业长足发展。

第4篇:在X集团纪检骨干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期五天的纪检业务培训即将告一段落。这是今年以来的首次纪检业务培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这次业务培训以及下步工作和大家一起做个交流。

一、培训的主要特点

这次培训,我和大家一起全程参加了学习,总的感到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党委重视、组织严密。

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很早就进行了安排部署,纪委牵头负责,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多次就参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以及授课安排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XX书记亲自审定方案,并在开训动员上作了重要指示,为广大纪检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次培训覆盖面广,延伸至基层纪检委员,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对基层纪检工作的重视。纪律检查室的同志,也为培训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整个培训过程组织严密,确保了培训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

二是任务明确、内容充实。

上个月,我在XX参加了纪检业务培训,XX对当前委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分析的很透彻,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精准到位,给了我很大启发,感触很深。这次培训的课程安排,就是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按照“需用、实用、管用”的原则,把大家最需要、最应该掌握的基础性、应用性的内容作为培训重点,有针对性的邀请中央党校教授授课辅导解疑释惑,并开展了学习成果研讨交流,与工作实际贴得很紧,抓住了当前纪检巡察工作的关键和要害,站位高、落点实,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工作实际,从基本功练起,不断提高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能力。

三是厉行节约、作风务实。

集团党委、纪委求真务实,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和“过紧日子”的指示要求,把集中培训改为网上培训,切实把精力和经费用在提高培训效益这个“刀刃”上。此次培训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大家日常的工作也很多,但都能很好地处理工学矛盾,从这五天考勤和培训纪律情况来看,大家能够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守时守纪,按时参加培训,充分展现了纪检干部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培训的主要成效

刚才,各工程局纪委书记都做了交流发言,从学习交流的情况和培训过程中的反馈来看,大家普遍感到培训的收获感很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维护纪律、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

通过培训,广大纪检干部对党中央、习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提高了看齐追随的政治站位;对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使命以及纪检巡察工作的本质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找准了职能定位,强化了责任担当,增强了做好纪检巡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定了“两个维护”,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二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聚焦主业、干好本职的业务能力。

此次培训,我们重点学习了相关理论政策、法规制度等业务知识,特别是专家教授对党纪处分条例、执纪审查工作程序、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等基本业务知识的系统讲解,指导我们对正本清源、巡视巡察、监督执纪、线索处置等工作标准程序有了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把握,为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学到了实招,拉直了问号,提高了纪检干部队伍干好主业的能力素质。

三是严明了纪律,增强了公道正派、当好表率的行动自觉。

所谓正人先正已,严人先律已。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要求纪检干部必须坚持原则,廉洁正派,做到公正、公道,要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生活上简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纪检干部绝不能知法犯法、以身试法。通过培训,广大纪检干部对“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进一步看清了被“围猎”的风险和前进中的挑战,强化了当铁匠、当良医、当标杆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一方面,我们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抓好成果转化,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思路及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多问问“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针对当前企业纪检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各级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实经常性党风廉政教育。

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领导干部来看,大都是从思想滑坡、道德失范开始的,所以抓实经常性廉政教育,一刻也不可松懈。要把爱护和关心干部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加强党纪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落实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述责述廉、重要事项报告等有关规定,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状况,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教育,确保警钟长鸣、约束常在。对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小错误”要及时拉耳扯袖、谈话提醒,避免小错酿成大错,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

二是深入推进制度建设。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关键是要形成一套严密的制度,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权力约束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要在实际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加强管理、特别是完善体制机制的建设性、前瞻性意见建议,为各级党委加强制度建设当好参谋助手。截至目前,集团纪委已经下发了特定关系人经商办企业、纪委会议事规则、纪委会议管理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纪委书记履职考核以及党风廉政监督员等6项制度,年底前还要下发《集团公司重大事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首先,各级要做好贯彻落实,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上反馈,不断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其次,各单位的发展方向不同,监督的范围和重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单位要立足实际,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制定适合单位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以适应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三是不断提高监督检查实效。

监督权是《党章》赋予各级纪检机关的一项权力,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促进工作落实,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要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工作理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各级纪检机构及人员要自觉做到本单位的重点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本单位领导干部履职到哪里,监督检查就延伸到哪里,在监督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接下来,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一是要突出抓好执行力督查,要通过有力的监督检查,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找出不落实的原因,追究不落实的责任,推进本单位本部门各项决策部署执行到位,防止“中梗阻”、防止“打折扣”,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形成“说干就干、定了就办”雷厉风行的干事氛围。二是要抓好重大敏感事项监督,紧紧围绕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工程劳务分包、物资设备采购处理、选人用人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重点敏感事项的监督,确保工作按规定程序内容进行;三是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监督。集团纪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狠刹违规喝酒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这是集团首次开展的自我专项整治活动,希望各单位高度重视,搞好统筹谋划,把狠刹违规喝酒专项整治与巩固利益输送、设租寻租和化公为私问题“三项专项整治”成果结合起来,同步推进落实,确保整治取得扎实成效。

第5篇:在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座

谈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座谈会议上的讲话2007-02-06 09:53:

42同志们:

一、2005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会议和劳务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劳务开发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坚持内转外输相结合,全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共计转移万人,其中新增转移输出万人,农民务工总收入实现15亿元。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1621人,超出万人培训计划的%,其中:24个定点培训机构培训17个专业岗位的农村劳动力8478人,转移就业7547人;移民培训

2143人;扶贫培训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亮点。

纵观2005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认为就定点培训机构的工作而言,主要有以下6条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一是转移培训机构健全,组织有力。各培训机构建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落实专人负责,为农民工转岗培训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转移培训宣传形式多样,广泛深入。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朋友更加了解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特点、培训方法、招生对象、收费标准、指导就业去向、工资待遇等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破解了培训机构的招生难题。三是培训突出实际实用,讲求实效。多数培训机构在培训岗位的设置和选择上,既考虑到农民方便、易学能懂和经济承受能力,又考虑到用工企业的需求,易于安排就业;在培训中坚持了重在实际、实用和技能提高的培训

理念;在培训形式上,采取送教下乡、方便群众等方式,减轻农民负担。如中山技术学校送教到聚宝、镇安、清溪等乡镇,组织开展了农民就地就近培训,减少了农民受训成本。四是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输出渠道畅通。区职教中心、建培中心等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已建立起的就业窗口,千方百计指导培训的农民工就业。梓里乡技能培训中心和江北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抓住浙江对口支援的机遇,开展农村劳动力订单培训,使受过培训的缝纫工有序转出,增强了劳务转移的组织性和稳定性。区农广校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直接与涪陵榨菜集团、泰威生态农业公司等企业实施联合培训,实现农民培训就业一体化,有效地解决了培训学员就业的后顾之忧和实际的经济困难。五是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相结合,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一些培训机构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帮助农民学习了解《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以

及务工经商、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努力增强他们的知法守法意识、自我维权意识、安全保护意识、创业意识和环保意识。六是扎实开展转移就业后续服务,巩固培训效果。很多培训机构对已转移就业的学员加强跟踪服务,让学员长期稳定就业,保障学员的正当合法权益。如涪陵创新计算机学校的培训后续服务期长达5年,有效地保证了农民工培训就业的稳定性,树立了培训转移机构良好的形象。

2005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除了各培训机构的努力之外,还离不开以下3个方面的有力支持: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组织领导有力。区劳务开发领导小组和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转移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解决了必要的工作经费,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区级有关职能部门各尽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

共同围绕搞好农民工培训、扩大劳动力就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添措施,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三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宣传动员,组织农民参加培训,较好地发挥了主干线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有很多工作不到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各培训机构的工作开展不平衡。在2005年确定的30个培训基地和培训点中,有6个培训机构全年没有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二是有些地方宣传力度不够大,农民群众对培训优惠政策和各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不了解。三是培训时间不够、质量不高。部分培训机构不严格执行培训方案、教学计划,仅仅安排老师讲几天理论课就算完成培训,没有真正达到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转移就业能力的目的,其结果是害国家,害农民,害自己。四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系统不完善。一些培训机构为培训

而培训,不注意转移就业工作,使培训与就业成为两张皮。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在2006年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2006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一)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2006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24个培训基地和培训点,以短、中期技能培训为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实现受训学员就业适应广、创业思路活、发展机遇多的培训目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全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转移培训的目标任务是:全区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

万人,其中:移民培训2500人,扶贫培训500人,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9000人。

按照动态管理、奖优淘劣的原则,区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根据2005年各定点

培训机构的履职情况和开展培训的实际效果以及各培训机构对2006年培训工作的申报自愿,淘汰了6个培训学校,重新认定和调整了2006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共24个,其中:培训基地8个,培训点16个。各定点培训机构2006

年的具体培训任务待市上下达计划后另行分解,任务完成情况年终由区阳光工程办负责考核。

(二)工作重点

2006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着重要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管理工作上要强化一个“管”字。区阳光工程办要加大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监管工作要贯穿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全过程,涉及政策宣传、培训质量、就业指导、跟踪服务等全方位。对各类培训机构继续实行动态管理,对思想认识上不去,领导不重视,培训效果差,指导就业差,完不成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坚决予以淘

汰出局。

二是在宣传工作上要做到一个“广”字。各定点培训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民工培训的优惠政策,自身的培训特色、办学条件、就业渠道、工资待遇等情况,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在培训形式上要强调一个“活”字。各定点培训机构要在方便农民工的前提下,根据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大力开展“校乡结合”、“校企结合”、“校校结合”,采取在培训机构本部实施培训以及送教下乡镇、到企业、到农村中学等方式开展就业培训,尽力降低农民参训成本。

四是在培训效果上要突出一个“实”字。培训工作要始终坚持实际、实用,讲求实效。科学合理地设立培训课程,实实在在地按照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实施,确保培训时间不缩水,确保培

训质量跟得上,确保农民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尽快掌握一门以上转移就业的实用技能。

五是在就业网络建立上要注意一个“宽”字。培训农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转移农民,增强其在

二、三产业就业的能力。各培训机构既要积极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务输入重点城市建设固定输出渠道,又要瞄准市内、区内的大企业、乡镇企业等用工大户,建立较稳定的输出用工关系,形成一个宽广的劳务输出网络。

六是在农民工转移就业后要体现一个“爱”字。各定点培训机构在受训农民就业后,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付出真情,体现爱心,帮助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

七是在财政补助资金的申报和拨付上要保证一个“严”字。要严格按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认真核查各种资料,规范申报、拨付的各项程序,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严

格实行专款专用,杜绝虚报、多报现象,确保财政补助经费真正落实到参加培训的农民手中。

三、关于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根本途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增强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5年我区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5亿元,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区农村劳动力不仅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初中及其以下学历占86%以上,而且职业技能低,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力较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已影响了我区农村劳动力由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较强的生产力优势,也制约了农民的充分就业和增收。对此,区级有

关部门、各定点培训机构一定要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按照“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件大事来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力求突破。

(二)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区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与乡镇、街道及定点培训机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搞好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区阳光工程办要搞好综合协调,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对各培训基地、培训点的培训、组织就业工作的动态管理和目标考核。区教委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搞好职业技术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短期职业培训;区劳动局要利用好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搞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和鉴定工作;区农业局要利用农广校和乡镇、街道农校搞好农民技术培训;区移民局、扶贫办要负责抓好全区农村移民和特困村农民的劳动技能、技术培训工作。根据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劳务转移任务,区委、区政府已经在去年明确提出,我区每年要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人以上,由区级有关部门与乡镇、街道共同负责落实培训任务。各个单位要与培训机构一道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分解落实责任,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三)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切实加强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持有我区农村居民户口且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培训的重点是为期15—90天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考试合格的,由培训机构上报区阳光工程办审核后颁发结

业证书,区劳动部门颁发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各培训机构要发挥优势,整合师资力量,完善办学条件,增强培训能力,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要按照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介绍就业的原则,广泛收集区内外用工信息,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或委托培训,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保证培训就业率不低于85%。各培训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围绕市场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以短期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为主,大力开展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扩大培训劳动力的数量和培训转移就业的稳定性,打造农村劳动力培训品牌,树立形象,积极争创成为市级定点培训基地。

(四)进一步多方筹资,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市上将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计划数量及补助标准,这为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但是,我区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分布地域广,转移培训工作所需的资金投入量十分巨大。因此,区农

办、建委、教委、劳动、农业、移民、扶贫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培训资金,并按资金渠道不乱、统筹打捆的原则,努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区阳光办、区财政局要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抓紧制定完善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补助及培训机构奖励的具体办法,以保证补助、奖励及时拨付兑现,调动农民及培训机构的两个积极性。

第6篇:在公司宣传信息暨通讯员培训 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回顾总结了2010年公司宣传信息工作主要成绩和成功经验,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安排部署了2011年公司宣传信息工作。表彰了在宣传信息工作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分公司和优秀通讯员也作了典型发言,使大家受益匪浅。会前举办了通讯员培训班,还特地邀请江西分公司总经部的三位同志分别为通讯员专题讲授新闻写作及图片拍摄知识,乐辉主任在培训班上还特地就新闻写作问题作了讲话。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收获颇多,开得非常成功。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和培训,明确了任务,鼓足了干劲,促进了交流,理清了思路,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捕捉新闻的敏感性;提高了通讯员的写作水平和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下面我就做好2011年公司宣传信息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着力“三点”,营造公司宣传信息工作良好氛围宣传是喉舌,信息是耳目,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互为作用,我们所做的工作才能让员工、让社会看得到、听得到,才能产生共鸣。面对当前电站服务业的工作任务,在座的广大干部和通讯员在公司宣传信息工作上要以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发展为目标,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各类有效载体,加大宣传信息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公司党委、行政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当好先行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公司各项重点工作和电站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要突出宣传重点,扩大公司品牌的影响要积极宣传电站服务业所取得的成就。一是对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以及各项目部的经营生产活动的宣传要及时有效,要大力宣传电站服务业取得的成绩,扩大公司品牌项目的影响力。公司召开的党代会、职代会、经营工作会等重要会议,“学习党组织”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下访月”活动及江西分公司领导和公司班子成员多次到项目部调研、慰问等的活动,广大通讯都作了及时有效的宣传报道。在江西分公司系统内以及电力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是公司中心工作的宣传重点要突出。要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检修维护工作、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等中心工作的宣传,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对海门项目、宁德项目、新昌项目等工程项目都作了重点宣传,取得了良好的作用,甲方主动来信致函表扬项目部的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海门项目第二台百万机组甲方主动和我们签约,这就是宣传的效果,这就是品牌的效应。三是对外宣传要有新进展。通过积极发挥行业主流媒体广阔平台作用,向外界展示公司形象。公司在江西分公司网站的上稿达到目前为止129篇,在江西分公司系统名列前茅,公司网站发稿567篇的好成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近年来最好的水平。要努力营造电站服务的良好氛围。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我们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向员工群众做好宣传政策宣传工作,特别是明年江西分公司系统的工资制度改革,要重点向生产一线,重要岗位的员工倾斜,政策宣传尤其重要;12月10号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遏制通货膨胀,保持社会稳定的举措,做好宣传信息工作。不能人云亦云,起哄附和地说:“现在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的抵触情绪和论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内部凝聚力、展现工程形象、树立项目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党委、行政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选择适当时机,组织新闻媒体深入一线,捕捉新鲜事例,掌握丰富材料,全面展示电站服务工作成就。要切实加强项目工程宣传工作的力度。不论是从资金投入量,还是从工作艰巨性,各分公司应大力支持项目部的宣传信息工作,不能比经营工作或其它工作逊色,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展示公司各项工作成果,扩大公司项目工程品牌的影响力,树立中电公司品牌形象。二要把握宣传难点,彰显公司企业文化精神明年我们宣传信息工作的难点是工资改革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员工队伍稳定。广大通讯员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网站、工作简报、宣传栏、报刊等媒体,向员工宣传有关方针政策,从信息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对好的观点、做法、先进人物和集体、重大的企业经营活动都要及时宣传。另一个难点就是要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报导。要加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站服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全面报导,加强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有力报导,使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充分发挥正面舆论引导作用。针对这些难点,我们要坚持正面为主,多树典型,多鼓士气,多看成绩,我们要充分发挥宣传信息工作的作用,关注难点,大力宣传各支部、各项目部有效解决这些难点的好经验、新措施,营造一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工作氛围,弘扬一种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一种力争上游,创先争优的士气。三要放大宣传亮点,树立项目工程的典范宁德项目部是标杆、是典型、是亮点要大力宣传;新昌维护项目部突出中电特色,以创建一流团队,塑造一流品牌为目标,扎实推进项目部党建工作“垂直领导、委托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也是亮点;海门项目部承接的二台百万机组更是亮点,是公司经营结构调整迈向高端市场的重点工程项目,是公司长足发展一的一个里程碑。我们要在做好服务,创建品牌上大力宣传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用典型和“亮点”指导工作,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公司工作并不缺乏亮点,公司并不缺乏典型。要推出典型,放大亮点,提升品牌的影响。形成“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扩散效应。做好各类典型的大力宣传,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创建一个好的环境,形成一个好的氛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件苦差事,要有所作为,就不能怕苦怕累,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和敏锐的眼光。作为企业的员工,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扬长避短,不断地创造出精品力作来吸引人、服务人、教育人、引导人,为中电公司的发展鼓劲造势加油。要立足企业发展大局、着眼自身肩负的光荣使命,树立精品意识,精心组织,精益求精,把源于生活的事件提炼升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加大对公司各项工作所取得成就的宣传力度。

二、把握“三性”,提高宣传信息工作质量当前公司宣传信息从内容上看,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即空话套话多,实在内容少;一般动态多,综合信息少;现象信息多,调研信息少;汇报成绩多,反映问题少;工作概述多,总结亮点少。从报送情况看,存在时效性不够强,信息要素不全,信息价值不高,报送数量不平衡的问题。各分公司综合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宣传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把握公司宣传工作的权威性、适用性和时效性,努力提高公司信息宣传工作质量。一要把握宣传信息的权威性,提高文稿撰写质量。信息来源于宣传工作,服务于宣传工作,与宣传工作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现在我从信息宣传角度谈谈存在的问题,公司宣传信息是由各分公司综合部掌握的信息,是综合部合法产生、采集和整合的,是与经营管理和电站服务相关的信息,并且由特定的载体反映出来的,比如公司《工作简报》。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信息、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它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就要求信息的撰写要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注重综合,深度分析,切实体现权威地位,不断提高撰写质量。信息撰写要本着说清道明、言简意赅的原则写短文。要认真处理好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稿件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信息工作者能否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写稿件的显著标志。质量的好坏是体现作者写作水平高低和采写功夫深浅的结果。单独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不行,质量很高但数量极少也不行,两者必须兼顾。二要把握宣传信息的时效性,提高规范处理水平。要高度重视宣传信息的真实性。要做到既报喜,也报忧,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宣传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掌握情况、进行决策服务的,这一服务目标就要求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它关系到领导正确判断分析全局、科学决策主张的大局,一定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采编撰写宣传信息稿件。新鲜真实的内容和快速的时效是信息的生命。信息稿件一定要抢写快发,如果对发现的信息线索,缓慢拖延,不及时采写,再好的内容也会时过境迁,失去价值。对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等紧急信息的报送,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宣传信息工作者要努力培养对新闻线索的敏感性,当千里眼、招风耳,及时捕捉掌握各种新闻线索,迅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尽快形成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情况信息,力争第一时间上报。而如果采写速度很快,但内容不新不深甚至不准,同样会没有生命力。三要把握宣传信息的适用性,提高服务决策水平。宣传信息工作服务的主体是各级领导和有关决策部门,这就要求提供的信息一定要有用、管用,适用,能对领导全面把握情况、分析研究全局、适时作出正确决策起到重要的帮助和支撑作用。从公司《工作简报》中的信息宣传情况来看,这一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很多信息采编利用价值不大,没有特色,缺乏亮点,迫切需要在增强适用性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掌握信息宣传工作特点要求,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努力挖掘公司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新闻线索,充分发挥信息在上级与下级之间、项目部与甲方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落实“三制”,规范宣传信息工作管理公司宣传信息工作要步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发挥对公司工作的促进服务作用,必须完善和落实好有关工作制度。2009年公司建立健全了《中电公司通讯员管理办法》,充实完善了通讯员网络队伍,在这里,我要求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一要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各党总支、支部及领导干部要把宣传信息工作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把宣传信息工作放到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同志要亲自抓宣传信息工作,出题目,给任务,压担子;办公室综合部门要主动把宣传信息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当好信息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撰写者。 二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督办检查。各支部在公司网站登录的稿件每月不得少于二篇,这是一个硬指标,不能打折扣,各党总支、支部加强督办检查。稿件的录用从上稿情况来看,南昌分公司上报的多录用也多,支部书记和部门领导都要带头写稿、催稿,认真审阅确保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为宣传信息工作提供高质量的素材。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报送的要求,确保通讯员及时甄别,及时采集、编写、上报。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奠定宣传信息工作基础。三是认真落实稿酬兑现制,加强激励奖惩。要把宣传信息工作实绩作为支部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继续抓好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工作,切实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认真落实稿酬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宣传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们按照奖励办法已经加大了宣传信息稿酬力度,今年发放的稿酬总数为16万余元,各党总支、支部,各项目部、综合部也可以相应地加大考核奖励力度,鼓励通讯员创作高质量的信息稿件,努力在全公司掀起公司宣传信息工作的高潮,切实为电站服务业摇旗呐喊,加油鼓劲,添砖加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科学的决策服。要加大对宣传信息工作的经费投入,配备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相应的设备,让宣传信息工作者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同志们,宣传信息无小事。干好了,有利事业、促进发展;干不好,影响全局、损害长远。希望大家恪尽职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积极努力工作,争创一流的业绩,更好地发挥新闻工作宣传人、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作用,为促进电站服务业健康稳定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谢谢大家!

第7篇:2010全省培训鉴定会议讲话

在全省粮食系统教育培训和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 辉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二日)

同志们:

根据工作安排,省局决定召开这次全省粮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任务;表彰奖励参加第二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及选拔赛的优秀选手。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增强危机意识,抓紧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当今世界正处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由知识和智慧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形势动荡不安,风云多变;我国经济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我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状况,与所担负的促进农民余粮顺畅流通、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和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相比较,还有诸多地方不适应,仅从管理队伍结构、干部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等方

1 面看,都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如果我们不抓紧学习,就认不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就无法适应新变化和新形势,也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这种危机意识。

(一)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增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七大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新目标,郑重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抓好干部的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当前,围绕市场、人才、科技、能源和资源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转型带来新的人民内部矛盾,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和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这些都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考验。就我省粮食系统而言,近几年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培训体制层

2 级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和培训手段现代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和不断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还存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理论素养不高、思想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法制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在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着对粮食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认识不足,行动还不够自觉,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领导干部中,新成份比较多,对粮食工作的规律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履行职责的能力。所有这些都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随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后新“三定”规定的实施和《粮食法》即将出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进一步加强,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大,干部队伍原有的传统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和监管方式亟待更新。当前,我省粮食系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最突出的就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大幅下降、生存发展艰难、主渠道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国内外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加快进入我省整合资源、扩展产业链条、抢占阵地势头强劲。在应对当前的严峻挑战中,能否战胜各种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复杂矛盾和困难,加快转变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努力把粮食资源优势变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对全省粮食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

3 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毫不放松地把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抓紧抓好。

(二)要围绕加快转变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明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推进 “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围绕“十大工程”之一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省委、省政府对加快粮食资源战略重组、发展壮大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已形成共识,把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园区、物流体系和培育大型粮食龙头企业等纳入重点推进任务,并加大了政策、资金投入等支持力度,这些都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我们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粮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全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来开展。主要任务是,坚持用国家和省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培训干部,着力提高依法管粮、依法行政的本领;坚持用粮食系统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培训干部,着力提高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开拓创新本领;坚持用粮食工作为主的业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干部,着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要突出抓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培训,着力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粮食流通、市场竞争、资本运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发展粮食事业的能力。主要目标是,力争到明年年底,省局对全省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

4 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干部普遍培训一次。各地市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所属县市粮食行政管理人员和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普遍进行一次培训。

(三)坚持按需施教,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粮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念,努力做到工作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提高粮食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质量,当前最迫切的是增强针对性、务求实效性。各地市要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在落实好地方干部培训工作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抓好粮食工作的教育培训。近几年,由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新成份较多。要针对这一实际,采取办培训班和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领导干部系统学习粮食业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之尽快适应新岗位需要;针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些干部浮在上面,下基层少等问题,采取先深入实际、蹲点调研,尔后通过集中研讨、解剖典型等方法,提高干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破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难题的能力;针对近几年粮食企业改革,基层干部队伍粮食基础业务知识匮乏的问题,利用粮食工作淡季,请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以县为单位进行全员培训,或区分层次采取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培训。像木兰县粮食局那样,先组织全县粮食管理人 5 员进行集中培训,着力解决共性问题,然后进行分专业、分层次培训,着力解决个性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从整治不良学风入手,强化对教育培训的评价与考核 学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学风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而且影响党和干部的形象。当前,一些干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言行不一,学风不浓、玩风盛行,坐不下来、钻不进去,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忙在交朋友、甚至互相吃请上。这些问题在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组织、人事教育部门要做好规划、协调和管理工作,建立教育培训定期分析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干部教育培训动态,及时研究解决的办法措施,在全系统形成相互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评价考核机制,以评促学、以评促改,把评价考核作为调动干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干部教育培训期间的表现情况,要严格评定等次,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作为干部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以促进干部培训与使用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今后,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列入全系统工作综合排名要素,以此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开展。

二、增强责任意识,全力抓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必须看到,当前全省粮食系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技能人才匮乏,培养机制不健全,远远不适应现代粮食产业发展需要。全系统各级领导要树立忧患意识和责任

6 意识,下大力气抓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充分认识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

今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技能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粮食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粮食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粮食工作实际,提出了“人才兴粮”战略,并着手编制《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作出合理预测,制定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任务,并提出符合实际的保障措施,到2020年,在全国粮食行业形成一支以高级技师、技师为龙头,高级工为骨干,中级工为主要力量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技术精湛、工种配套齐全的技能人才队伍的宏伟目标。目前全省粮食企业共有职工4.3万人,技术工人4887人,仅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1.3%,在全国是比较落后的。截止到目前,我省仅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建立了2个培训基地和1个实习基地。现有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共有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等6个工种考评员40人,这些都远远不能满足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需要。据统计,目前全省参加技能鉴定的人数不足两千人,仅占国有粮食企业在岗职工人数的5%。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仅有1200多人,仅占国有粮食企业在岗职工人数的3%。在获证人员中,初级工和中级工比例占到95%以上,高级工以上不足

7 5%,技师和高级技师数量几乎为零。平均每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人数仅为1.39个。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与我省产粮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粮食流通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国家粮食局规定申报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的粮油保管员、质量检验员、防治员等必须经过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且收储企业初级工以上专业技能人员数量比例应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国家粮食局不予认定代储资格。据了解,目前全省有200多户收储企业面临重新审核认定代储资格。按照企业储粮数量计算,我省仅代储中央储备粮的国有粮食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就达两千人以上。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第5号令发布的《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规定:“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应当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是说,所有粮食存储企业的保管员和检验员都应持证上岗。由此看来,技能人才缺口比原来预想的还要大。要提高我省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必须依靠一大批技能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全系统技能人才需求量如此之多,靠引进是行不通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培养。因此,我们必须从国有粮食企业生存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认清粮食系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不利因素,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工作态度推进粮食系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二)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培养、选拔、评价、激励和保障等工作,逐步建立培养快、评价准、使用好、待遇优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一是突出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技能鉴定是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机制。我省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前一段时间,鉴定考试不规范和有些地方不重视、不支持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市、县根本就没有抓这项工作,致使技能鉴定工作遇到一些障碍。下一步,要加强鉴定机构建设,严格遵守《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程》等12项规章制度,规范鉴定工作程序,加强考评管理,提高鉴定水平,保证鉴定工作的权威性。要从基础抓起,从质量入手,对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市县粮食局要做到“四个明确”:一要明确领导。市县局都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抓好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二要明确机构。对此项工作,不要求绝对上下对口,但必须落实到具体科、股。三要明确人员。市县局都要有具体人员负责人员统计、报名、资格审查等工作。四要明确目标。市县局都要根据本地实际,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情况,制订详细的培训和鉴定计划,并抓好落实。通过上下努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行业培训鉴定人数在2万人以上、技能人才队伍占全行业在岗职工人数50%左右的目标。

9 二是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建立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在粮油保管员、检验员等特有工种、关键岗位中设立工种带头人,发挥他们的关键性作用。要充分发挥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促进技能人才的新老交替,拓宽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使用渠道,使各工种技能人才的工作经验得到推广应用。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养技能人才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投资行为,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和发展后劲。国有粮食企业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各培训基地要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鉴定通过率。要优化培训资源的配臵,大力发展地市或区域培训基地。下一步将结合省内粮食检验机构的设臵情况,从减轻基层负担,降低培训成本的角度考虑,拟在粮食企业相对集中的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等地再建立4个培训基地,并力争做到扶持一个,辐射一片,逐步实现覆盖全省的战略布局。

三是建立技能人才激励约束机制。近几年,随着企业改制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技能人才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很多有经验的检验员、保管员被民营企业或系统外大型国有企业挖走,使我省系统内一些粮食购销企业一度出现技能人才青黄不接的被动局面。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是非正常、随意流动是不行的。技能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的技能人才,不能简单的一走了之,必须认真研究防止技能人才流失的办法。企业要靠

10 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也要靠适当的待遇留人,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短期薪酬分配与中长期薪酬激励有机结合,资本、技术、技能、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的收入分配机制。结合企业实际,大力推广“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逐步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要加强技能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技能人才对于其他岗位职工具有很强的导向示范效应。作为技能人才,不仅要在业务能力上高人一筹,而且要加强职业道德操守,爱岗敬业,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学习的表率。企业在营造关心技能人才、重用技能人才环境氛围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完善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办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技能人才随意外流。

四是拓宽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各地各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培育人才。通过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红旗班组、争做知识型先进职工”活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集体攻关等活动,提高企业各工种、各岗位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之成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摇篮。实践证明,开展技能竞赛是培养选拔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各地要把为我省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形成制度,抓实抓好。今年为迎接第二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我们选出16名选手进行了专项培训,我省代表队表现出色,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获得了全国团体第

11 九名,个人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哈尔滨市饲料研究所的滕娇琴同志被授予“全国粮食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希望各地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工种、职工广泛参与的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读书自学、拜师学技、名师带徒等活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组织领导,把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是否高度重视。俗话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责任要落实到位。教育培训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真正把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深化党管干部的认识,强化党管人才的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推进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投入要落实到位。各地要按照省委和国家粮食局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划,认真制定本地本部门具体计划,做好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等相关工作。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要大力扶持培训基地改造陈旧落后的教学设施,配臵必要的仪器设

12 备,提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科技含量。企业也要拿出部分资金,购臵培训教材和训练器材,便于职工平时自学和岗位练兵,以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

三是宣传要落实到位。要从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出发,注意总结、发现、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分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使全系统进一步认识加强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做出的贡献进行广泛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全系统形成人人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成才的良好氛围和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崇尚知识、崇尚技能的时代新风。

同志们,推进粮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我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8篇:培训会议领导讲话稿

【篇一:培训会议讲话稿】

助学贷款培训会议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推行的一项惠民政策。学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其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在认真贯彻落实《关办 于举办 2012 年广东省学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培训的通知》的文件精于 神之际,省厅定于 2012 年 年

9 月 月 26 日-9 月 月 28 日 的 的“ 粤西地区学校助学贷款区域管理工作会议和助学贷款业务培训工作会议” 在我校召开。在此,我谨代表** 学院对本次培训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参加本次培训会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连接了银行和学生,是贷款银行和学生的中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承担着极为主要的责任。一年来,我校的学贷工作,在省厅助学中心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委员会和学生处的领导以及各位从事助学贷款工作的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资助工作当作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大事, 放在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去重视和落实。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

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

故先贤庄子曾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

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进入所谓的“ 知识半衰期”界 。据统计,当今世界 90 %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 加油” 、“ 充电”。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以老人为例,也得学会如何使用洗衣机、微波炉甚至是电脑,不然享受不了科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

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实施之后,高校的负担和责任加大了。使高校进一步陷入尴尬境界,助学贷款在解决贫困生欠费问题的同时又使高校背上了分险补偿和催交欠款的双重责任。所以,今天这个培训会议的召开,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对大家提几点 希望和要求:

(一)加强学校的助学贷款科研工作

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对助学贷款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助学贷款科学操作的研究。尤其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资助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重要举措,是践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本身和社会的科学理性发展。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银行、县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大学之间进行高效积极的沟通,妥善而合理解决工作运行过程出 现的各种问题,加快贷款办理的进度。为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科学理性发展,学校可以帮助贷款银行加强贷后工作管理,及时向贷款经办银行反馈贷款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动态,同时在日常教育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自觉还款付息的负责诚信意识,千方百计帮助银行降低风险。

(二)开展信贷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当下,国家和社会给给予家庭贫困学生各种形式的资助,有当地民政部门的,还有社会慈善机构的资助,这些资助都是免费给的,只需要学生提花相关的证明材料,我校对此类资助也是大力欢迎和提倡的。但此类资助的性质和助学贷款不同, 助学贷款是要偿还的,可是有一部分贫困学生要么抱怨命运的不公,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社会对自己的补偿,不必去偿还; 有的还认为助学贷款和慈善机关的捐助是一个性质的,也是不白拿的。针对这样的学生,学校除了让专门人员耐心细致地分析助学贷款的性质和还款机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贷款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生按期还款,珍爱信用记录。学校必须承担起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责任,特别是学校主要领导要关心、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国家助学贷款开展得好,主要特点是学校重视,银校双方相互配合,使学校发放助学贷款额度大,发放人 数多,学校欠费相对要少,学校也比较稳定。而对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考上大学非常艰难和不易,面临着学习和经济双重压

力,国家助学贷款对他们来说真是久旱的甘露,让他们看到了阳光,看到希望。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带着感情去做工作,要像抓学校招生、教学一样重要来抓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当作一种使命去完成。

( 三) 创新助学贷款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学贷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格认定量化评价体系,将贫困生认定与评议纳入信息管理体系,对本校的各种类型的贷款学生应该建立详实的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允许查询 和质疑,强化对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随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二是实施贷款学生虚拟还款制度,加强贷款风险防控;三是提升专项奖补资金的效率与效益,切实解决助学贷款工作的薄弱环节;四是总结经验、创建特色,拓展助学贷款工作的内涵;五是设立贫困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贷款生技能的培训,提高贷款生的就业技能与还款能力,切实提高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四)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而为学生服务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贷款的活动开展中,学校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沟通学生和银行之前的桥梁工作。学校和银 行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加强与银行方面的合作是顺利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必要条件。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之一,学校应当对商业银行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校内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做到“ 四个主动” ,即: 主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主动加强对学生的贷款指导; 主动与经办银行配合; 主动承担高等学

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 五) 建立并完善助学贷款工作机构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助学贷款工作,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得力的干部,将助学贷款工作放到学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位置上,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助学贷款工作机构的建设。助学贷款机构要会同学校的学生工作处、财务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工作处、保卫处等部门负以及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及时制定本校的贷款实施办法和管理规定,专门研究和协调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工作报告、工作论文和建议方案,为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没 没 有一本万利的知识。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逐渐从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实现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国家助学贷款是

党和政府强力推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的全面推进,其配套政策和措施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将实现他们的大学梦想。学校要利用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过程中已经积累的经验,一如既往地按照中央和上 级的指示精神,群策群力、不辱使命,创造性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再上

【篇二:培训会议致辞】

培训会议开幕致辞

各位 xx 家人们:

大家上午好!

为适应 xx 文化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公司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高效管理和运营,xx 文化公司特举办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大会是 xx 公司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弘扬企业核心价值文化理念,彻位 底执行一切为学习让路的作风,帮助各位 xx 家人提高工作技能和技巧,帮助各位在座的加盟商理清运营思路,实现终端门店销量的快邀 速提升。今天也很荣幸邀请到邀 xx 集团董事长 xx 先生及文化公司练 企业教练 xx 老师为各位带来精彩的培训课程和先进的营销理念分享。表 在此,我谨代表 xx 公司向 xx 先生和 xx 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公司产品保障中心总监及市场 部曹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诸位家人进行培训分享。

随着“xx” 品牌的不断扩张和发展,xx 文化公司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xx 吉祥物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的节节攀升,各终端加盟店在全国市场内迅速增加,许多工作的开展及推进需要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市场在不断变化,xx 文化公司的运营思路和运营方向也由此前的招商为主、运营为辅逐渐调整为运营为主、招商为辅,这样的变化也就要求公司全体的市场经理及各终端加盟店店长共同学习

企业最近的运营思路和操作模式,也就是公司最近一直在研究和编写的“xx 经营策略手册”“xx 十一大赢利要 点分析” 等内容。目的是帮助各位市场经理转变工作思路,更多的帮助现有加盟店做好门店运营和管理,真正实现加盟商赢、公司赢、客户赢!帮助各位加盟店销售人员认识到自身经营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学习公司及全国范围内汇总的优秀销售模式,提高门店销量,快速实现盈利。在这里了 我们也是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 xx 事业的开创者,xx 营销模式的发明者 者 xx 先生为大家来做以分享和学习。

销售行业,有优秀的产品,优秀的营销模式,更应该具有优秀的心态和状态!最好的事业是需要最好的人去做的!可能我们目前的吉祥文化行业还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障碍和阻碍, 包括我们在座的一些在 加盟商,任何事业的开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 xx ,我们有一句话一直在讲,今天也在这里跟大家做以分享。第一年难上青天,第二年登上高山,第三年一马平川。当然这也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在 法,只是为了向大家去表达在 xx 的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家的共同了 努力。因此我们也是特别邀请了 xx 文化公司的企业教练 xx 老师来到这里为大家做一堂《赢销心理学》的课程分享,希望大家,各位终端优秀的营销人员、销售人员都能够在调整好心态,赢在终端,赢在销售!

此次培训大会共计两天。培训课程内容有:xx 经验策略、xx 十一大盈利模、式分析、传统吉祥文化的认知、xx 吉祥物架构和设计体系、如何运用周易知识销售吉祥物、王牌店长、赢销心理学以及终端经理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古有云:得人者得天下耳。而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是企业所拥有人才的综合水平的高低、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只有拥有一支具有强劲竞争力高素质的学习型人才队伍才能使企业成为行业内的执牛耳者。所以通过对员工培训开发,能够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使管理者的意图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使公司的制度得到深入的落实,最终实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xx 文化公司的使命中就包含有实现中华文明的伟 大复兴,我在这里也恳切的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提升自身的工

助 作能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帮助 xx 文化公司共同实现传统文化、次 吉祥文化的伟大复兴。在这里,希望通过此次 xx 文化公司的员工培训大会,增强我们公司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完善管理知识结构,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强化组织的向心力,继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提高企业组织绩效。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篇三:工作培训会议讲话】

全区新增限上商贸企业统计工作培训

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由商务局牵头组织的“ 全区新增限上 商贸企业统计工作培训会议”就 ,主要目的是根据我区商贸企业统计工作的现实要求,就 2012年商贸企业统计业务工作对新增企业的统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业务培训。

2012 年是承前启后、实现“ 十二五” 跨越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区委、区政府对我区今年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部署,统计工作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信息保障,切实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切实搞好本次培训工作我讲几点要求:

一是要充分重视,深刻领会培训的重要性。商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区 组成部分,对全区 gdp 核算有着直接影响,而商贸企业统计是全面掌握我区商贸 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搞好商贸企业统计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政策精、业务熟、能力强的统计队伍。而就我区商贸企业统计工作情况来看,各企业统计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业务熟悉程度不够等因素都较深刻地影响了我区统计工作的开展。参加此次培训会议的各位同志,都是贵单位专业负责统计工作的骨干,也是我区商贸

企业统计工作的主力军,因此需要大家充分重视,深刻领会此次培训的重要性。

二是要集中精力,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参加本次培训会议的各位同志大多是各企业的财务、行政或销售人员,对统计工作都比较陌生,而商贸统计 对商品分类、指标核算、报表流程等都有较为规范、具体的要求。并且,随着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统计系统对企业网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大家集中精力,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虽然,统计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但只要大家根据此次培训要求,把报表中的指标概念、含义和口径弄清楚,了解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出现逻辑性差错,就能顺利地开展该项统计工作。

三是加强后期沟通,确保统计工作取得实效。这次商贸企业统计培训会,只是对商贸统计业务和工作要求的初步讲解和培训,既要讲解指标名称、含义,又要讲 解网报操作流程、相关表格填报要求,内容多,时间紧,不免会有些同志不能在此次会议中很好的掌握。因此,要熟练掌握商贸统计每项具体工作,全面理解各种报表的填写,还需要大家回去后继续通过自学来把业务知识进行巩固。培训结束后,大家要加强与我局商

人 贸统计负责人 xxx 同志的沟通,积极提高统计专业水平。

同志们,此次召开“ 新增商贸企业统计工作会议” ,是有效推进我区2012 年商贸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提高我区统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步骤。各单位统计负责人员要充分重视统计工作,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为圆满完成我区商贸统计工作目 标而努力。

谢谢大家!

第9篇:行政干部培训会议讲话提纲

一、我的性格介绍

1、我认为我是一个比较讲道理的人,就事论事处事公平。

2、 重承诺讲信誉,认可的事即便吃了亏,也能兑现,所以有什么要求开诚布公的讲。我认为合理就会批准并支持。

3、对人以诚相待,不耍威风、摆架子,和同事朋友能和睦相处,做事不专横,有事好商量。

4、最讨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阴谋诡计之人。

5、脾气不好,容易动怒,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发脾气。

6、做事计划性不强,没有很详细的计划,想到什么做什么。不过我的感觉还比较灵敏,遇事反应还比较快,处理问题果断,但是同时也就会比较草率,不慎重。

以上是我的性格总结,不知对不对,今天在这里把自己剖析一下,也让同事们对我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当然我的剖析也可能不全面,等一下也想听一下已经交往较久的同事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对自己也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这样做主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便于沟通,长期在一起工作,难免观点不同,有磕磕碰碰,大家互相提醒,尤其对我容易犯的错误能及时提醒。避免由于我的决策失误,给集团造成重大损失。促使我们的教育集团发展得更好!

下面请同事们给我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如果大家给我留面子不好提,会后个别提也行,我申明我是不怕丢面子的人,欢迎各位指正。

二、我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1. 要树立长远的工作观念,以集团为家,把集团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

大家看得起聚集在我的旗下,我要为在座各位负责,各位要为属下的员工负责。既然有缘共同做事,我们就要为全体教职员工着想。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我们要共同奋斗,为全体员工提供一株茂盛的大树,不能让大家跟着我们白干一场。

2. 要尽心尽责、互相配合:

要求大家各尽所能尽心尽责,互相配合把工作作好,要互相补台,不能互相拆台,遇事不要互相埋怨,把责任推给别人,做事后诸葛亮,而是要设法去补救,去解决问题。

3. 不能犯自由主义错误。

作为领导,不能犯自由主义,校务会议研究问题,只限于会上发言各抒己见,会上怎么争论都行,形成决议后大家共同执行,会后不能散布消息,讨好个别职工,搞不团结。尤其不能搞小集团,拉帮结派,我是最反对这种行为的。有些领导有意当着下属的面向领导和董事会申请讨要待遇,好表白自己对下属是如何关心,我申请了是领导不同意或是某某人不同意。这是小人行为。当然不是不能提申请讨封碌,应该客观的向上级反映情况自己的下属或部门做出了成绩应向领导提出申请给奖励,而不是公开的去表白为某人讨利益的,表示自己的关心,讨不到是别人的问题,以此起到拉拢人心,达到拉帮结派的目的。

4. 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不搞自留地。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学校有了收益,教职工才有工资,学校效益大了,个人的收益才会高。我们每个学校前期建设投入都比较大,只有有了好的收入,学校有了钱,才能保证职工的工资福利。我们的中小学和专修学院,近三年连续大幅度提升工资三次,部分提升工资和奖励补贴多次。

近两年是我们集团投入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最困难时期,我希望全体员工要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度过难关。

1).花都校区目前要投入三千万建房,前期已经投入一千五百万。如果大家不努力招生、管理、创出牌子,只是千方百计想着往自己的腰包里装钱,我想学校坚持不了三年肯定就要关门。因为学校不但前期投入资金不能收回,就是每年的三百多万租金和三百多万利息就支付不起。有些人是只顾个人利益而损坏学校和其他员工利益,引起大家公愤。

2).河南的高职今年申批有望,集团新校区已购买了x亩土地,政府已建好的三栋教学楼无偿赠与我校使用,我们又自建一栋宿舍楼、一栋饭堂。政府把原沁阳职专转交我们全权管理,老职专原有学生x名。去年我们接手后,又多招收x人,在校学生达x人。政府转给我们公办教师x人,今年又招收公办教师名额x人,合并镇级高中教师x人,共有教师x人,属市财政开支。办学条件非常好。现在政府又同意再划拨土地700亩,让集团有足够的土地条件去申办本科独立院校。如果集团把本科院校申办下来,我想我们这棵大树就能让大家好乘凉!

5.作为领导,要体贴下属,工作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下属,另一方面要关心下属,说话要和气,不要摆臭架子。什么都值钱,只有架子不值钱。摆架子是缺乏修养、没水平、无能的表现!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不违犯原则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提供方便。什么叫不违犯原则,就是法律法规和学校明文规定的制度,是不能违犯的。除此以外,能帮学生办的事尽量去帮学生,不要给学生出难题。

6.计划安排:

1).在会后至7月20日前,各部门制度修订完成交校长;各部门下学期计划制订初稿交校长。

2).各校长在x年8月18日前制订好学校一年的管理计划,行政领导会议通过,在开学前教师报到时,公布制度和学校计划。

上一篇:面包虫养殖下一篇:物资设备管理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