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局长建设会议讲话(共8篇)
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进程中开创新局面
——在全局铁路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
(2011年1月29日)
王 峰
同志们:
这次全局铁路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全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路局十届一次职代会和全局工作会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2010年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科学谋划“十二五”建设工作思路,部署2011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局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定位,审视和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依法建设,科学管理,在东部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再创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路局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局铁路建设工作,今天,龙京局长、李嘉书记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对我们做好当前和全年的建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局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为目标,2010年铁路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2010年,全局建设系统以“迎世博、超千亿、建精品”为目标,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坚决唱响铁路建设“捍卫质量、保卫安全”主旋律,深入推行标准化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安全,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精品工程,全面完成建设目标和任务。主要有五大显著标志:
1.以决战沪宁、决胜沪杭,如期建成上海虹桥站、铁路世博馆为标志,“迎世博”目标圆满实现。在上海世博会之前完成铁路世博馆工程,世博会期间完成沪宁城际、沪杭高铁以及上海虹桥站,是铁道部党组赋予上海局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四大工程的广大建设者牢记组织重托,不辱光荣使命,捍卫质量、保卫安全,抓关键节点,抓机制完善,抓措施落实,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5月1日铁路世博馆率先实现开馆,沪宁城际、沪杭高铁分别历时2年和1年半如期建成,并与上海虹桥站同步成功投入运营,创造了世界高铁建设史上新的奇迹,为世博会实现“成功、精彩、难忘”目标作出了贡献。2.以投资突破1000亿为标志,“超千亿”目标胜利完成。2010年初,铁道部下达我局基建大中型项目投资计划为960.2亿元,经部七次计划调整后,在建基建大中型项目达到46个,已批复概算总规模达4645.8亿元,投资计划为1012.31亿元。宁安铁路、宁杭铁路、杭州东站、南京南站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按节点目标有序推进,金温扩能、连盐铁路等9个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全局累计完成投资1012.61亿元,为考核指标的100.05%,与去年同比增长11.44%,再次刷新我局投资完成的历史记录。全局各项目管理机构均完成月度和投资计划双考核目标,确保完成了年初提出的超千亿的投资目标。
3.以沪杭高铁创下416.6公里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速度最高纪录为标志,“建精品”目标迈开坚实步伐。7月1日,沪宁高铁实现一次性、全功能、高可靠开通运营目标,成为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一次建成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引领了世界城际高铁建设发展新潮流。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投入使用,尤其在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中,创下416.6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最高时速,实现了“铸造世界高铁品牌”的目标。沪宁、沪杭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局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4.以高科技成果在高铁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技术创新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全局针对大规模铁路建设特点、难点开展科研攻关,获得了一系列的部、市和路局级科技进步奖项,特别是随着时速350Km高速铁路开工建设,我局对特殊桥梁的建造技术、复杂地质长大隧道的修造技术以及无砟轨道技术、防灾与减振降噪技术、综合维修技术、四电系统集成技术广泛开展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沪杭高铁跨沪杭高速公路160m跨度、16800吨的自锚上承式转体桥施工中,创造了3项世界第一;沪宁城际高铁在Ⅰ型板施工精度控制上,采取精测布网、增设GRP点和测量软件的平差优化等方法,极大地减少了精测工作量,目前这一精测成果已在全路推广;去年我局建设系统科研成果获得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这些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局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沿,先后有3批美国、2批巴西等国外代表团来我局沪宁、沪杭城际高铁考察观摩,为中国高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技术储备作出了有益探索。
5.以建设标准化管理成果在全路建设领域的全面推广为标志,全局建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局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先后组织编印了《建设项目管理岗位》、《铁路建设工程标准化评定》、《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高速铁路施工工序管理要点》,以及客运专线路基、桥梁、隧道《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和《标准化指挥部》、《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监理站》、《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工地》等系列丛书,初步形成了具有上海局特色的岗位标准、检查标准和管理标准等系列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局建设管理水平。去年,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建设工程质量暨标准化管理现场会相继在我局召开,上海局建设系统在两次会议上均作了建设管理经验介绍,充分表明了部党组对我局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
同志们,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2010年我局在打造世界一流高铁的实践中,创造了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成功经验,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成功经验和可贵精神,不仅凝聚了全局建设系统又好又快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巨大力量,更是引领和激励全局建设系统和所有参建单位广大干部职工面对铁路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再创新业绩的一面旗臶。上海局的建设速度,展现了建设者勇往直前、不断超越的坚定信念;上海局的建设道路,记载了建设者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奋斗历程;上海局的建设奇迹,诠释了建设者“引领世界高铁发展新潮流”的伟大梦想!为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不停步。在高速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广大建设者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把压力视为动力,把挑战化为机遇,把重任变成责任,时刻恪守“不当罪人,不留遗憾,建不朽工程”的庄严承诺,把沪宁、沪杭城际高铁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城际高铁发展潮流的示范线、模范线、精品线,使我局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我们志存高远,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以勇创世界一流的决心和信心,大力弘扬苦干、实干、拼命干的作风,就没有突破不了的禁区,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在引领世界城际高铁发展新潮流的进程中展现作为。
必须始终坚持打造世界高铁品牌的目标不动摇。在高速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中,我局始终坚持以“追求卓越,建世界高铁品牌”为追求,将工程质量放在最核心、最本质的位臵,好字优先,严格质量标准;突破工期瓶颈,动态优化施组,确保了我局铁路建设质量经得起运营和历史检验。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持高标准定位,坚定打造世界高铁品牌信念,牢牢占领世界高铁发展的制高点,尊重科学,尊重实践,才能破解工期与质量的困惑;只有学会多角度思考、多举措同步才能协调进度和质量的统一;只有采取科学分析、精心布局,才能做到质量可控,实现一次成优、整体精品的目标。
必须始终坚持真抓实干、落实责任的要求不移位。在高速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中,我局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做到真抓、真干、真考核。真抓,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干,就是内化于心,践之于行,落实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真考核,只要有利于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有利于保证安全质量、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办法、举措,都可在铁路建设项目中率先采用。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具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具备真抓实干、一往无前的韧劲,具备动真碰硬、敢抓善管的魄力,才能承担起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的历史使命,才能成就建世界一流高铁目标。
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各方建设合力不松懈。在高速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中,我局始终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做到无磨擦配合、无缝隙对接,无条件服务,围绕同一目标,形成战斗合力。各参建单位积极发挥各自优势,迅速投入最优秀、最精干、最优质的建设资源,始终保持大协作,大会战的态势;路局机关各部门强化主体意识,超前介入,积极工作,密切配合,做到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沿线各设备管理单位坚持以我为主,组织专门力量,搞好协调配合,积极为工程建设创造条件,形成了具有上海局特色的铁路建设大格局。实践启示我们:高速铁路建设是一项多系统、多专业、多工种共同参予的系统工程,只有全体参建人员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才能实现世界一流高铁的建设目标。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局在极为严峻的建设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面前,高铁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建设管理经验。这是在铁道部党组和路局、路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建设者齐心协力、共克时坚、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铁路局向参加我局铁路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所有领导和全体建设者,向全局建设系统的广大职工和家属,向路局机关各部门和有关设备管理单位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局铁路建设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一是有些建设管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够强烈,与当前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形势任务要求还不能相适应。二是建设管理标准化执行不够均衡,在细节管理上不够严密,一些质量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安全隐患还没有完全杜绝。三是建设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局铁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正视问题,聚精会神地着力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为“十二五”铁路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发展高速铁路”。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刘志军部长明确指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量,加快推进高铁路网建设,确保到2012年基本建成高铁路网主骨架,确保到2015年基本建成发达铁路网,把每一条高铁都建设成为经得起运营检验、社会检验和历史检验的百年不朽工程。形势喜人更逼人,切实搞好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必须对全局铁路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 国家和铁路确立的“十二五”规划,描绘了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为铁路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我局不辱使命,引领世界高铁建设发展新潮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新建高铁路网规模到2015年将达到2.5万公里,其中我局到2015年高速铁路由1756公里增加到7900公里,主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运输能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十二五铁路规划》的批准和实施,标志着我局大规模铁路建设又将迎来新的高潮,这对我们思想观念转变、项目决策研究、勘察设计深度、工程前期准备、技术储备创新、施组设计管理、施工监理质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机遇,不辱使命,勇担重任,好字优先,加快建设,在我局引领世界高铁建设发展新潮流的实践中大展作为。
2. 肩负东部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历史重任,铁路建设任务光荣而又艰巨;同时,也对我局加快发展,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全局建设项目将达40项,投资任务预计超过1000亿元,续写历史新高。宁杭、杭甬、合蚌等一批350公里高速铁路,特别是代表当今世界最高建设水平、最高运行速度、最具影响力的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同时,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宁波站等一批现代化新型客站建设全面推进,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工期之紧前所未有。面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复杂而多变的挑战,我局建设管理工作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创新管理机制为途径,把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又好又快地推进工程建设,在我局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征程上树立新的丰碑。3. 构建高铁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把大规模铁路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对我局依靠科技进步,建世界高铁品牌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世界一流高铁目标,打造世界高铁品牌,既是催人奋进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上海局作为全路高铁建设主战场,担负引领世界高铁建设发展新潮流的历史重任,必须把打造世界高铁品牌视为第一目标,把确保工程质量作为第一要责,积极学习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按照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大力武装先进适用的工装设备,提高施工组织技术构成,增强检测手段科技含量,加强技术管理专业培训,优化改进工艺工法,建立完善新型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真正走向人机合一,科技与管理并举,精心打造世界一流高铁品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群众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铁路建设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和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如此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对潜在的建设风险,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协调参建各方的利益关系,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法制化、市场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各参建单位必须围绕影响铁路建设形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十分关注的招标投标、征地拆迁、环保水保、安全质量管理等问题,树立依法观念,加强诚信建设,规范建设管理,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担责,依法维权,依法从事铁路建设活动,切实提高铁路依法建设水平。同志们,2011年,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已拉开帷幕,我局高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蕴含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都是实现宏伟目标的组织者、建设者和推动者,肩负着历史重任和神圣使命,必须以坚定的信念和百倍的信心,以强烈的责任和超凡的勇气,以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作风,投身于东部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三、高标定位,依法建设,誓夺“十二五”开局必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高速铁路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局铁路建设管理继往开来、创新发展、优化升级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局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11年全局铁路建设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引领世界高铁发展新潮流为目标,以“依法建设、标准化管理、保质量、保安全”为主线,以“431”工作法为手段,全面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着力推进管理创新,着力提升科技水平,着力培育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东部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再谱新篇章。
2011年全局铁路建设任务目标:
——确保完成建设投资超1000亿元;
——确保18个铁路项目开通运营;
——确保12个铁路项目开工; ——消灭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杜绝安全一般事故;
——杜绝工程质量事故,工程合格率100%,客运专线达世界一流。
2011年全局铁路建设总体要求:
1. 坚持文化引领的工作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是建设的动力。面对大规模铁路建设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高度注重建设文化的思想引领、精神培育和力量凝聚作用。着力加强对铁路建设者安全质量意识的思想引导,把“追求卓越,建世界高铁品牌”的建设文化,作为建设者的共同目标、共同责任和共同追求,形成强大的建设合力。
2. 坚持好字优先的工作原则。又好又快地完成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务,是我局建设管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关键所在。坚持好字优先,就是按照“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的质量要求,在依法合规组织铁路建设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采取有效手段,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次成优,实现建世界一流高铁目标。3. 坚持勇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实现建世界一流高铁目标,必须坚持最高的建设标准。我们要把瞄准最高标准、执行最高标准、实现最高标准作为建设管理的行动指南,始终用世界一流的工作标准来规范、衡量建设管理行为,努力做到工作的“零差错、零失误、零容忍”,确保每一项工程建设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全面提升我局大规模铁路建设质量。4. 坚持服务运输的工作导向。铁路建设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服务运输。我们必须把为运输服务作为铁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项目决策、标准确定、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在运营功能上体现够用、管用、适用;在运营管理上体现方便、快捷、有效;在运营成本上体现免维修、少维修、少故障,努力实现功能匹配、效能最优目标。
5. 坚持创新发展的工作能力。在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伟大进程中,我局能否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新潮流中大展作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世界的眼光、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坚持用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新机制,解决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努力开创我局铁路建设管理新局面。
6. 坚持依法建设的工作纪律。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又好又快地推进铁路建设的必要保证。我们必须把依法建设作为铁的纪律贯穿于铁路建设全过程,立足于用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严守建设程序,严肃工作纪律,严格管理监控,大力倡导与维护铁路建设的法制环境,为大规模铁路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围绕以上建设目标,今年着力抓好以下7项工作:
1.文化引领,凝聚力量,为又好又快推进我局大规模铁路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近年来,我局建设系统以“二十字”铁路建设新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的各项要求,结合项目建设特点,逐步培育出“追求卓越、建世界高铁品牌”的建设文化,有力地凝聚了强大的建设合力。为此,在今后的铁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文化的引领作用。
一是坚决贯彻部党组提出的铁路建设新理念。部党组提出的一系列铁路建设新理念是对多年来铁路建设的科学总结和归纳,是我们工作的指南。我局要坚持把“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总体要求、“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质量观念、“不干违法的事,不干违章的事,不用低素质的人员,不吝啬投入,不当老好人,不存侥幸心理”的安全观念作为全局安全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落实在各种文件、会议、活动中,贯彻在每个项目管理机构、施工项目部、监理站、施工现场,贯穿于每个项目的全过程,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深入人心。
二是积极培育高铁建设文化。我局建设系统要进一步培育“追求卓越,建世界高铁品牌”建设文化,通过“全局建设主帅话发展”和“安全质量高层论坛”等活动载体、宣传方式,大力营造争当高铁建设排头兵的争先意识、高铁建设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高铁建设质量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的精品意识,让广大建设者从思想上主动接受,从行为上自觉实践,进而实现一流工程培育一流文化,一流文化造就一流队伍,为打造世界高铁品牌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三是坚决唱响“捍卫质量、保卫安全”的主旋律。我局要始终坚持把安全质量放在铁路建设最核心、最重要、最关键的位臵。我们要通过召开全局铁路建设安全质量负责人座谈会、全局铁路建设监理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全局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警示会,“捍卫质量、保卫安全”现场会等形式,打造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建设合力。我们要继续遵循“持续改进,永不懈怠,一次成优”的工作准则,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可追溯,建精品”的管理要求,坚持“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抓达标”的工作方法,确保质量安全。
2. 明确目标,统筹协调,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铁道部下达我局的投资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廓清思路,突出重点,在年初就要形成抓早提前,大干快上的态势。
一是优化组织,增强开通项目按期建成的力度。年内,要以京沪、宁杭、杭甬、合蚌高铁和南京南站、杭州东站等项目为重点,同步推进宿淮、海洋铁路、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合肥枢纽合肥北城至合肥站,金山支线、中连电化,合肥南货场、丹阳货场、绍兴东站及货场搬迁,上海客专调度所、动车段、客专维修基地等项目,确保18项工程按期建成。各参建单位要按照项目节点要求,以动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迅速调集最精干、最优秀、最优质的建设资源。对京沪高铁联调联试、南京南站的宁芜应急工程、杭州东站的浙赣线两次转线、宁杭客专的湖州隧道、杭甬的杭州南站开通过渡方案等难点,要集中力量着力破解,加快工程推进,抓住建设关键,特别是下半年宁杭、杭甬、合蚌高铁集中联调联试,路局要提早成立专业工作组,提前介入,全过程参与,强化进度目标考核。路局将每月召开月度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局各建设项目进行点评,制定对策措施,并通过问题整治展开表逐项落实责任,确保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开通。
二是精心组织,增强在建项目的推进力度。今年全局在建项目达40项,任务十分繁重。各参建单位要按照路局总体部署,将本项目的投资计划、建设目标、管理措施和包保责任,层层细化分解,按照日追踪、周分析、月推进制度,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确保工期目标的管理链、责任链,科学组织,精心管理,强力推进,迅速形成会战势态。路局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路局总体部署和明确的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满足铁路建设的需要。
三是提前谋划,增强新开工项目迅速展开的力度。今年铁道部安排我局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多达36个,前期工作面临的考验是空前的。郑徐高铁、杭黄高铁、沪通铁路、九景衢铁路、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青岛至日照至连云港铁路、连淮镇铁路、杭州站改造、皖赣电化、合肥至乔司电化、胶新铁路电化等12个项目要确保开工建设。路局有关部门和各项目筹备组要明确责任,超前谋划,主动协调地方政府和设计单位,提前介入并协助开展勘察、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环保评估、用地预审、地质灾害评估等程序,高质量地完成可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审查工作;要严格执行和落实部、省建设协议,主动协调并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积极促成项目尽早立项,为新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3. 大力实施建设管理“431”工作法,坚决“捍卫质量,保卫安全”。为适应高速时代的新要求,建世界高铁品牌,全局建设系统要以“431”工作法为手段,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工艺试验、工序管理、标准化评定“四大环节”,落实工作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责任具体化的“三化”机制,实行一整套最严格的考核追究制度,努力实现“建设管理科学,过程操作规范,理论方法创新,工程质量一流”目标。
(1)必须抓好“四大环节”。
一是抓技术储备。要结合项目具体工作特点,明确各时段目标,细化项目创新安排,以科技创新推动工程创优。要坚持走“专家指导、专家治理、专家论证”之路,培养我局自己的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家和创新团队。要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是抓试验先行。要坚持“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分级验收”的原则,实行首件认可许可制度。严格执行《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工艺试验管理办法》,确立试验段,编写试验方案,加强试验过程监控,抓好首件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并根据试验数据及时修正施工工艺和工法,由路局组织对试验段进行验收和评估,合格后全线示范推广。
三是抓工序管理。要认真落实路局《高速铁路施工工序管理要点》,严格工序签认制度,确保签认有计划、有实施、有对比、有分析、有兑现,不签认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今年,要在已经实施的隧道施工许可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关键工序,在深基坑开挖、营业线施工等方面推广施工许可证制度。
四是抓标准化评定。按照路局制定的《铁路建设工程标准化评定工作指南》,每月由指挥部在全线各工点中评定出优秀、合格、不合格工点;每季由路局组织评选公布标准化指挥部、项目部、监理站、工地。项目竣工前,路局组织参建单位、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标准化验收,并在全线评出路基、桥梁、隧道标准化示范段,确保建设标准化评定取得实效。
(2)实施“三化”机制。
一是工作制度化。必须坚持项目管理机构每周例会和月度生产会议制度。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项目的“三全”检查和针对重点施工、阶段性施工、季节施工、专项施工的专项检查制度。必须坚持定期交流制度,建设指挥部每月召开试验段工程质量现场会,路局建设处定期组织召开全局试验段管理总结会,路局每季度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现场会。
二是管理程序化。开工之前,项目管理机构要组织相关单位研究分析确定安全质量风险点,项目开始后实施看板管理和首件认可许可制度。针对工程易发问题,按照路局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要求,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充分发挥优质样板工程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通过试验段工艺工法的指导作用,发挥成段的延伸扩张作用。
三是责任具体化。严格责任界定,实行分级负责,明确项目管理机构A、B、C类的分级管理模式,由指挥长对安全质量负第一责任,总工程师对涉及质量安全的重大方案审查责任和部门负责人和主管工程师现场责任。监理单位按照“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人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对工程安全质量实施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按照“项目部-项目分部-架子队”的三级管理模式,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
(3)落实一整套最严格的考核追究制度。坚持考核、检查与项目管理机构月度、绩效考核挂钩,与施工、监理单位信用评价挂钩,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个人鉴定挂钩。坚持每半年对项目经理、总监进行写实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告知其上级单位,切实增强项目经理、总监抓落实的责任意识。建立项目管理机构、施工、监理单位项目经理和总监安全质量风险抵押金制度,确保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对质量管理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采用红黄牌警告制度、清理辞退制度和调整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奖优罚劣,确保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4. 突出“四化”支撑,确保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最为有效的手段。今年,各单位要在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加强交流上下功夫,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铁路建设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切实发挥建设单位的主导作用。建设单位要切实落实在纵深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按照铁道部关于标准化管理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并赋之予严厉的考核措施,形成以建设单位为主导,参建单位深度参与、协调推进的良好工作机制,特别是建设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督导、抓检查、抓考核,以保证标准化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
二是大力强化四化支撑手段。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必须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四个手段作为重要支撑。要研究制定我局“四个支撑手段”的工作指导意见,将推行“四个支撑手段”的具体要求纳入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招标文件,作为投标评标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开工前依据合同对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各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配臵工装设备和人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按照工厂化设臵方案,科学合理地确定生产工艺;根据专业化施工要求,组建专业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作业队伍,配臵专用设备,推进专业化施工;按照信息化建设要求,建设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统一协调职能,切实抓好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实现对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为确保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三是深化完善架子队管理模式。架子队是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者,规范架子队建设,彻底清除包工头,既是铁路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发展的长远保障。各项目管理机构要把架子队作为实施标准化作业的主体,理顺机制,理清管理层次,合理界定责任,实现责权利匹配,推进架子队健康发展,从作业源头上根治施工粗制滥造、现场管理混乱、制度标准不落实等问题。关键要抓住影响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点,在铁路既有线施工、移动模架、软土路基处理、重难点桥隧工程、重要结构物、铺轨架梁、四电工程等重点工程中,先行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确保建设项目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四是严格标准化作业。路局在原有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对重点关键项目采取施工许可证制度,项目管理机构要督促施工单位对照标准落实人员、机械等配臵;在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细化分解到作业指导书、作业卡片上,确保各项作业标准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要细化完善各项施工工艺流程设计,严格工装配臵标准,严格工班组织,严格操作规范。建设单位要加强标准化作业的检查考核和奖惩,充分调动现场作业人员标准化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5. 提升素质,科技创新,为推动我局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提供强大支撑。目前,我国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在技术标准、专业管理、工艺要求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在许多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打造世界一流高铁对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各参建单位要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铁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课题攻关。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要巩固创新成果,大力推广无砟轨道生产、客运专线大断面软硬岩隧道施工、大吨位箱梁制提运架、结构物耐久性砼及高桥墩翻模施工等技术创新成果,并在实践应用中持续改进。要突出创新重点,以无砟轨道板铺设精调、软土路基处理、工后沉降控制、连续梁线形控制、高速道岔铺设以及节能环保、环境控制等工艺技术为主攻方向,通过专家论证、专家治理等形式及早组织科技攻关,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各参建单位要增强成果意识,广泛选题立项,集中技术攻关;路局技术委员会要加强组织评审,畅通申报渠道,力争多形成科技成果。
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要认真执行国家、铁道部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研究制定我局促进铁路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措施,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尤其要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切实提高铁路建设水平。路局要会同各参建单位,通过与有关高校、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又好又快推进铁路建设的现实生产力。
三是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高速铁路建设的管理能力。面对前所未有的建设任务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要以强化理论思维、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决策水平、坚持奋发有为为重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深入学习高铁建设法规、专业技术、新型管理等新知识,全面提升技术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要积极投身到高铁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潜心研究和解决建设管理、安全质量、技术创新、队伍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促进铁路建设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是着力培育一支适应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按照建设管理标准化要求,把全局铁路建设实际与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坚持“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高,管理大提升,建设大跨越”的人才培训目标,从培训需求、培训要素和培训效果三方面入手,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提出培训方法,搭建展示技能和交流业务的平台。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实践、挂职锻炼、岗位交流等培养方式,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培养领军人物、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需要。
6. 依法建设,规范运作,确保我局大规模铁路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依法建设,规范建设行为是保障铁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各参建单位必须把依法建设理念贯穿于铁路建设全过程,强化法律意识,尊重客观规律,严格依法监管,确保我局大规模铁路建设健康有序推进。一是严格建设程序。伴随和谐社会、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入,铁路建设管理的法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铁道部和国家有关部门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尤其对环保水保、征地拆迁、文物保护、防洪评价、通航论证、招标投标、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投资基建项目的审计和检查力度。各参建单位一定要严格建设程序,严守法律法规,严肃工作纪律,依法协调、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活动,时刻谨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确保不干违法的事,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是规范招投标活动。主动适应大规模铁路建设形势新变化,更加严格规范招标投标程序,坚决杜绝预招标、伪招标行为。各参建单位要认真学习铁道部制定下发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实施细则》,严格履行招投标各项程序;路局招投标办和监察部门要组织好人员对招投标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使招投标工作依法合规;要加强专家库的动态管理,对专家的评标活动认真考评,不合适的坚决予以调整;要严肃工作纪律,对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和监管人员,违反规定的,将依据有关规定,严格处罚追究。
三是加强投资控制。实现最佳投资效益是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建设单位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合理确定项目投资。项目立项后,及早成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精干人员,提前介入项目前期设计工作,认真核查勘察设计成果,努力协调地方、配合设计单位解决勘察设计中的问题,防止后期出现重大变更,坚决杜绝废弃工程。二要加强建设过程控制,有效防止投资失控。以规范运作流程为主线,抓好施工图审核,严格审核程序,保证设计质量和方案稳定;动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科学量化节点目标,防止工期拖延;严格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杜绝病害和隐患,防止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抓好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降低工程成本;严格执行验工计价程序、认真审查变更设计,有效防止超计超拨。三要加大投资控制考核力度,路局建设处每季召开全局建设投资分析会,每半年组织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项目管理机构考核,以有限的资金取得最佳建设成果。
四是严格依法监管。路局有关部门和建设管理单位一定要把坚持依法建设作为加快铁路建设的根本保证,强化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尤其要重点围绕规范建设项目决策行为、招标投标、物资采购、资金使用、投资控制和信誉评价等关键领域,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内外审计、财务检查、执法监察、监督检查等形式,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铁路建设过程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检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倡导和维护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法制环境。
五是深化专项整治。各建设管理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铁道部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全面履行职责,持续强化在建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全过程监督检查。要重点围绕新开工项目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前资质审查及标后跟踪检查、合同履约、转包及违规分包、施工单位甲控及自购料物资设备采购、资金拨付使用、设计变更、验工计价、工程建设实施和安全质量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问题,采取重点抽查、现场查看、跟踪检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强化责任追究。路局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结合日常管理,加大项目审计、财务检查、执法监察和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前伸后延、全程监管的问题。明年路局将对中央投资项目和新开工重点项目列入检查重点,加强督导。
六是加强廉政建设。廉政建设问题,不仅事关个人命运前途,也事关我局大规模铁路建设成败,更事关和谐铁路建设大局。各参建单位党政组织要结合铁路建设特点,坚持从源头抓起,重点围绕工程招标、物资采购、信誉评价、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特别是各项目管理机构的党政主要领导必须对本单位廉政建设工作负首责。要扎实开展“创双优”活动,以签订并落实“创双优”责任状为抓手,严格实施监督考核,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要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重点围绕工程建设领域梳理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实施动态监控,着力在日常管理和检查考评上狠下功夫,切实发挥好制度机制的长效作用。
7. 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单位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的作风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第一管理者的责任,对照部党组提出的建设思想引领力强、安全保障力强、工作落实力强、组织凝聚力强“四强班子”的要求,大力推进思想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深入现场认真做事,伏下身子低调做人,给广大干部职工当好表率。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发扬“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和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在提高素质能力、保证质量安全、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积极开展争当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干部职工”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作风顽强、敢打必胜、堪当重任的建设队伍。今年,路局党政工团将联合开展“勇创一流,打造世界高铁品牌”创先争优立功竞赛活动,集中表彰一批在工程建设中表现突出的立功单位、创新团队、杰出人物、建设功臣和新长征突击手,进一步弘扬先进,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土气,形成打造世界高铁品牌的强大合力。
畜牧业统计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产业政策制定、生产指导和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为了全面总结以往我省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情况, 分析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研究部署下一步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 特别是农业部新开展的生鲜乳收购站监测工作, 我们召开了今天的会议。根据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精神, 结合全省畜牧业发展形势, 下面我就如何尽快解决制约工作开展的认识和落实问题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 充分认识做好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加强统计监测预警工作, 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畜牧业发展迅猛, 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显著增长, 且80%的牛奶、60%的生猪和45%的禽蛋以各种形式销往省外。可以说, 畜牧业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饲养, 而是涉及物流业、贮藏业、加工业等多个行业的链条型产业,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是保障整个产业平稳运行的最基本环节。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也要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改进, 要充分认识到, 统计监测预警工作是保障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作, 要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基础性、全局性工作的位置上, 认真加以研究和部署, 落到实处。
(二) 改善统计监测预警工作, 是确保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我省畜牧业无论是总体规模、产业结构还是其外部的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正处于由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现代饲养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生产者群体庞大, 动态更新快, 市场主体数量多, 相互关系复杂而频繁。这就对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 传统的以入户调查为主的统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产业,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新方法、新手段, 要建立全面的、系统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报表制度, 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统计监测, 这才能有更强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才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才能为行业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三) 做好统计监测工作, 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保障
任何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和产业政策的出台, 其科学决策的基础都离不开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当前, 政府宏观调控对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只有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可靠的监测结果, 才能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才能提高政策制定的前瞻性、时效性和公平性。从这两年出台的生猪、奶牛生产扶持政策看, 大家在执行中应该深有体会, 无论是对养猪大县的奖励, 还是对母猪、奶牛养殖的补贴, 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的准确及时获得。
(四) 强化统计监测预警工作, 是巩固奶业、生猪大省地位的必要环节
我省作为畜牧业大省, 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等都已经被列入国家畜产品优势产区规划中, 尤其奶业已经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标志性产业。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 提出了把我省从粮食生产基地转变为以肉、蛋、奶为主的优质食品生产基地, 实现由“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变的战略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和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工作, 在生产和市场波动中, 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全面准确的生产和市场信息, 对周期性波动进行预警, 全面开展生鲜乳收购站监测项目, 真正掌握生鲜乳的生产和收购情况, 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因此, 强化统计监测预警工作, 是提高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 巩固和加强以牛奶、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大省地位, 继而建成支撑全国市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的现实需求。
二、认清形势, 把握重点, 抓好三项重要工作
(一) 下大力气抓好预警体系建设
2007年, 生猪价格大幅波动,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 国务院又下发了 (2007) 22号文件, 为了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加快我省生猪产业的发展, 必须把包含生猪生产在内的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摆上位置。我省财政很重视, 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50多万元开发了我省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软件。项目集成了全省畜禽 (猪、牛等) 生产情况分布、市场、价格、饲料及相关产业情况的基础信息, 通过系统形成各类图表。在此基础上, 由项目专家组定期召开专家委员座谈会, 对系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通过分析找到普遍规律, 在指标产生波动的情况下, 对发展趋势的警情、警度做出预测, 经系统处理后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布畜牧业情况的相关报告。这样, 预警体系就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畜禽生产情况、相关产业价格监测等信息的有效记录, 同时通过各类预警报告, 为广大从事畜牧工作的同志和养殖户对市场价格、禽畜数量、未来前景等走势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帮助农民减少养殖的盲目性, 准确把握市场走向, 进而促进产业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系统在2008年底试运行到现在已经有1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中, 我们结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对系统不断地完善, 现在我们的硬件、软件的更新升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在软件的试运行阶段, 大部分地区都能按照预警的方案按时上报数据, 尤其是哈尔滨市、佳木斯市、伊春市、鹤岗市所辖的县区还有肇东市、海伦市和齐齐哈尔市的昂昂溪区, 其中伊春市的南岔区不但数据上报及时准确, 质量也非常高。但也有的地方工作不够扎实有力, 预警工作不全面, 数据上报不及时,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希望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特别是工作差距较大的地区, 要认真对待, 加强领导, 组织人员认真上报, 切实把此项工作做好, 使预警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 做好农业部统计监测项目
近年来, 为了准确把握生产动态, 农业部建立了由各市县上报的畜牧业生产情况年报、季报制度, 由价格监测县 (我省15个市县) 上报的畜产品价格周报制度, 生猪调出大县 (我省3个县) 月报监测制度, 以及2007年生猪价格大幅波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等特殊时期的价格日报制度。2007年, 为了彻底解决底数不清问题, 农业部启动“百场 (厂) 千村万户”统计监测计划, 我们省的16个县110个村330个养殖户分别被列入奶牛、肉牛、生猪和蛋鸡监测项目中。近期, 农业部又要开展生鲜乳收购站监测工作, 省里也于2009年上半年开始实施价格效益监测。在国家、省和各市县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 两年来, 我们的统计监测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历史性的进展。我们的监测体系、预警平台已经初步建立, 领导体系业已明确, 工作人员也基本稳定。刚开展工作时出现的数据不准、时效性差、队伍不稳等问题已经得到初步改善。
下一步, 省里将加强对监测县的各村、户、监测点的监管, 定期或随机进行数据核查, 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市、县两级在通过电话核实监测点数据的基础上, 要有计划地对经常出现异常数据的监测点进行实地核查;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对本县 (区) 全部监测村 (户) 实行抽查, 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和纠正。加强对基础信息采集人员的督导, 起码要求他们做到亲自到点采集数据, 同时要有切合实际的采集方法。各级统计员应加强学习, 重点学习专业知识、统计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希望各市 (县、场) 真正把统计监测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认真按照本次会议要求, 对照检查本地的工作, 缺啥补啥, 尽快完善布点和工作制度, 配置精干人员, 强化日常工作, 使其真正发挥监测与预警功能, 防止产业过大波动。
(三) 抓紧抓好奶站监测启动工作
我省一直把规范生鲜乳收购站做为规范奶业市场的基础工作来抓。2009年, 省里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生鲜乳收购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和生鲜乳准运证发证工作的通知》, 并统一印制下发了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和生鲜乳准运证明, 明确了生鲜乳收购站经营管理责任主体及主体转换时间、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和发放许可证的程序, 制定了生鲜乳收购站建设规划, 规范了生鲜乳收购合同和交易行为。同时, 加强规范化管理, 要求全省所有的生鲜乳收购站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进行整改达标, 将生鲜乳收购站监督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经过我们畜牧部门上下的共同努力, 我省奶站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生鲜乳收购秩序得以扭转, 奶农和生鲜乳收购站基本都能够自觉守法经营。目前, 全省各类生鲜乳收购站 (点) 数量为2 952个, 其中乳品企业自建1 192个, 养殖场 (小区) 建设567个, 占19.2%;个体私营投资建设1 072个, 占36.3%。已经核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1 617个, 占总数的54.7%。
经过几次调查摸底, 我们基本掌握了生鲜乳收购站数量和基本情况, 但还缺乏对其收购价格、交售量以及交售流向等动态信息的了解掌握。只有及时、全面的掌握这些信息, 才能真正提高管理部门对生鲜乳生产和收购的动态监测和分析能力, 推进生鲜乳收购站的规范化管理, 科学指导养殖户生产经营。因此, 强化监测是生鲜乳收购站规范化的重要环节, 各地必须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农业部要求我们2010年1月份开始正式上报监测数据, 时间紧迫, 各市 (县) 会后要立即组织学习监测方案, 抓紧布置工作, 明确工作目标、监测范围、指标内容、数据报送频率与方式, 做好监测点选择、人员配备与培训等重要环节的工作。
我要强调的是, 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全省三级畜牧兽医机构, 还涉及到农户、企业和全省所有登记发证生鲜乳收购站。因此, 统筹好地方、农垦、农户与企业关系, 形成协调顺畅的工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各市县要在所辖区内每个登记发证生鲜乳收购站设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信息员, 使其能够及时、准确地报送数据, 市、县两级畜牧部门负责所辖区数据的采集和汇总, 农垦总局畜牧兽医局负责本局辖区内所有登记发证生鲜乳收购站数据的采集和汇总, 最后由地市及农垦总局畜牧局将数据报省里汇总。在这个过程中, 要加强沟通, 尽快构建起上下贯通、关系顺畅、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
三、加强领导, 强化作风, 全面做好统计监测工作
数据采集和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是开展统计监测和预警最重要的基础。但在实施过程中, 个别地方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有些地方统计员素质偏低, 或更换频繁, 工作衔接不上;有些地方数据报送不及时;有些地方数据上报时层层“把关”, 原始数据报送上来已面目全非。这样的数据不仅不能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还可能误导决策, 使调控措施错位, 影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各地畜牧部门必须把统计监测与产业预警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脚点, 在体系建设、机制构建、人才配备及经费保障上做好安排, 取得成效。
(一) 完善工作机制
目前, 省、市、县、村四级既有逐级上报, 又有直报两条体系, 为此, 必须理顺工作、协调机制, 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工作, 基层信息采集点既要直接对上报部门负责, 同时也要自觉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各层级、各单位都要按方案要求, 明确目标、厘清责任, 配备专人, 强化考核。此项工作, 省里由政策法规处负责, 由省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承担具体工作。各地市 (县) 级也应马上确立责权明确的领导体制, 实行无缝对接, 使各级沟通便捷, 运行顺畅, 上下联动, 协调高效。各地要认真执行统计监测制度, 按照责任分工, 各负其责, 切实做好统计监测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汇总和上报。各地畜牧局要对统计监测数据的质量负责, 加强异常数据的实地核查任务, 省级每年要对5%以上的数据进行实地核查, 县级也应该定期抽查监测户, 对实地采集员要进行督导, 努力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二) 稳定和提高统计队伍
建设和稳定高素质的统计员队伍是保证统计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和监测数据质量的根本。各地要高度重视统计员队伍建设问题。要将统计监测工作落实到具体负责科室, 并安排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耐心、对数据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具备一定统计业务水平的专职统计员。由事业单位承担具体工作的, 要明确行政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能分工。今后, 对各级统计员和信息采集人员要实行备案制, 避免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 努力实现统计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提高统计员业务水平, 黑龙江省每年都要定期开展统计员培训和交流活动, 各地也要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 加强信息采集员的培训, 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统计知识的培训、软件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时, 要探索建立激励统计人员安心工作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长效机制。
(三)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针对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严重滞后的情况, 国家和农业部提出了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一系列要求, 出台了具体工作方案, 并安排了专项资金, 为畜牧统计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地也要把加强统计监测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来抓, 并从经费上给予保障。各地要加强对统计监测专项资金的监管, 严格按照项目规定的资金使用方向,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村级统计员补贴经费按时到位。同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支持, 增加对统计监测工作的投入, 保证统计监测工作稳定、顺畅、高效地运行下去。
(四) 强化作风建设
要从领导入手, 以作风建设为关键点, 在抓好统计监测预警队伍建设, 落实定岗定员制度和统计员待遇, 不断改善工作条件的同时, 领导要带头深入一线, 调查研究, 及时发现工作缺陷, 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机制与成功经验, 提高统计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要确立一套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制度先进的畜牧业统计监测领导体系, 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使之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与此同时, 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与各级宏观决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发挥系统的行业优势, 确立畜牧统计监测的权威性。
同志们, 开展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是搞好畜牧业宏观调控的需要, 是畜牧兽医部门转变职能的需要, 也是应对畜牧业发展各种挑战的需要。各地要高度重视, 周密部署, 加紧实施。会后, 大家要将这次会议的精神带回去, 并向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监测场点传达, 同时要扎实有序地开展统计监测工作, 做好生鲜乳收购站监测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通过统一思想、密切配合、群策群力, 努力把畜牧业统计监测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为主要工作抓手,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做好2010年全省“三农”工作,既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确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确保农村好形势巩固住发展好。
三、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在国家投入方面,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提高,确保“三个优先”,即财政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补贴方面,强调增加资金、完善办法,明确“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在金融支持方面,强调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出台“三个措施”,即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要求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突出“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凸显“三个亮点”,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强调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受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另外,还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开拓农村市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要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从当前工作抓起。一要认真抓好粮食收储工作。要正确判断粮食市场走势,适时提供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把手中的余粮卖上好价钱。同时,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和农民群众要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坚决消灭安全隐患,防止火灾发生,防止霉变。有关县(市)一定要解决好“地趴粮”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二要抓好备耕工作。今年是春节前立春,春脖子短,节后各类农活催手,备耕任务相当繁重。从现在起,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高标准高质量搞备耕,立足抢前抓早搞备耕,立足抗灾减灾搞备耕,早动手,早准备,早筹集各类物资。尤其要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生产资金准备,为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三要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四要组织好冬春农业生产。五要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干部要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吃、穿、住以及过冬保暖等实际问题,努力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确保他们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六要认真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1、以城乡规划为引导,提升调控服务能力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的灵魂,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必须坚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强化区域统筹协作观念,注重做好与长三角城市群和海西经济区的衔接,更高起点、更广层面谋划丽水未来,着力优化布局和定位,科学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要加快规划编制,注重使中心城区、县域次中心、中心镇、中心村层次有序,相互衔接,脉络清晰,特色鲜明的统一整体,增强规划调控和监管能力。今年规划工作上要继续强化“研究”、“覆盖”、“管理”三篇文章。
研究文章,主要是要加强规划研究,提高规划水平。作为规划主管部门,必须强化规划观念,从被动了解规划向主动研究转变,深入研究各个层面的规划,把握规划内容,能提出规划具体要求,做规划“研究者”、“指导者”、“主导者”,特别是具体从事规划管理的人员,更要努力成为规划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当前,我市两龙高速、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330国道改造等一批大交通和大水利、大城网、大林业重大项目的计划和实施,将直接影响各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需要做好各个层面的规划研究。要继续指导做好县市域总体规划研究工作。自开始各个县(市)开始组织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接下来要抓紧做好该规划的报批以及实施工作。在实施中,还是有大量的东西需要研究、细化和深化。如做好与“两规”和相关规划的衔接,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等等。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研究。按照高起点、高品位、特色化的原则,加快对城市各片的核心地区、重点风貌地区、历史保护地区、城市主要出入口、重要公共建筑、住宅区以及生态走廊等,开展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除江滨区块外,还要加大对老机场、白云山脚、万象山、南明山等区块的规划研究。对城市重要道路沿线地段、重要节点、重要建筑,强化街景设计和灯光、色彩、户外广告的指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环境。研究上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尽快启动“十二五”规划有关工作,从全局上长远发展上及重大问题上研究、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建设事业发展思路。
覆盖文章,主要是继续做好“补课”、“赶趟”,加快规划编制。这仍然是今年最主要的问题和最重要的工作。要围绕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新需求,围绕城市功能完善、项目建设及群众关注等要求,加强对基础设施布局的研究,编制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市区要加快市区配套规划编制。完成东区块(原飞机场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抓紧开展花街-联城片区、岩泉-青林片区发展备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强城市公共产品设施合理布局的规划研究,促进优质公共产品有效提供,今年要争取完成环卫设置布局规划、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社区用房布局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医疗卫生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并有序实施。
管理文章,主要是要严格规划管理,推进“阳光规划”。要重视基础测绘工作,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基础。要根据《城乡规划法》,重视规划编制评审制度的研究和创新,强化规划刚性,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把好审批、施工督促、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完善规划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阳光规划”,查处规划违法违规行为。今年省厅下派了规划特派稽查员驻局里上班,进一步加强了规划监督工作。市区将在撤地设市十周年之际投入使用丽水市规划展示馆,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规划上台阶,促进规划事业发展。
2、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功能完善配套
项目建设是建设部门最难、最重的工作硬任务,是最主要的工作载体。项目建设最能体现工作能力和成效,最能出工作亮点,也最能让市民感受城市变化和获得口碑评价的。在项目建设上,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抓住机遇争项目。前面提到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委市政府将加快推进中心城镇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将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及时谋划,提出计划,争取项目,多上项目,做深做细项目技术前期,随时可以启动项目,加快城乡建设。
二是完善功能上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是现阶段丽水城市项目建设的首要问题。要突出中心城镇建设这个重点,继续围绕城市框架拓展拉开、人居环境改观改善、城市形象打造提升等,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科学有序实施项目,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尽可能改变改善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力争做到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实力、集聚力、竞争力。特别是要在城市居住、交通、停车、污水、绿化、旅游、商贸等功能建设上下功夫,优先布局和建设。项目建设上将以“一江双城”为总体框架,重点推进“北城西进、南城东扩。要进一步围绕拉开城市框架,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加快绕城公路西线工程、城北路西段建设;围绕完善江滨路网,加快建设大猷街、好溪路、东港路;抓紧城市出入口建设,继续围绕打通断头路、小区配套,推进天宁路东西段、山水佳苑南侧支路等道路建设。全力推进“六城联创”,进一步加大创园项目建设。围绕“五个在丽水”,推进安居房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好瓯陆风情园、古城岛、处州府城、处州水城、南明山等招商项目建设。推进建设博物馆工程建设,启动中岸圩污水厂搬迁,进一步加快供排水等环境功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亮点,在提升城市形象上下功夫。
三是善于协调抓项目。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审批繁琐、资金困难等都是老大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影响着项目建设实施和进度。项目建设中抓好协调非常重要。在建设系统内部,善于协调各个层面项目审批管理,坚持审批环节化多为少、化繁为减,能并则并,能提前介入就提前介入,能同步开展就同步开展,形成协调一致、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的运转机制。在外部环境上,坚持主动一点,沟通对接,密切联系,掌握信息,建立完善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化解各类难题。
3、以园林城市创建为契机,提高城市精细管理水平
市容市貌是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城市形象的好坏很大层面上是来源于城市管理水平的优劣。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展示城市形象,直接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俗话说,一个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管理是抓好城市工作的关键,良好的城市管理可以使城市变亮、变美、变精神。对于我们丽水这样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城市,如何改变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且城市管理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跨越的。如何管理好城市,还有许多东西需要研究、提升和突破。
一是要以创建促完善,从硬件设施上促进管理。创建是我们城市管理工作最大的抓手,这是这一个阶段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所在。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制约城市管理水平,要抓住创建的机遇,不断配套和完善城市道路、绿化、环卫、市政、公交、供排水等设施,为城市管理打好良好硬件条件。今年市区将继续围绕“六城联创”,特别是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形象。在加快绿地建设的同时,投入使用水阁污水厂一期工程,启动市区污水处理厂迁移工作,继续推进务岭根垃圾填埋场建设,实施排山垃圾填埋场封场,改造新建成垃圾中转站、公厕,全面提高环卫设施的档次。实施花园路等城市主干道及主要节点的建筑亮化工程,建设两个公交枢纽站工程,新增2条以上公交线路,进一步改善出行环境。
二是要以改革促转变,从体制机制上改善环境。体制机制是城市管理最重要、基础性的问题,也是城市管理实现突破和提升的关键所在。城市是动态的、变化的,城市管理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当前城市管理部门众多,多头管理、交错管理、责任不到位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体制上,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形成管理责任明确、无缝对接、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市区将着手研究园林绿化管理机制,理顺环卫作业体制,加强环卫执法大队建设,建立无缝隙对接体制,管理与执法到位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转变亮化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户外广告经营管理统一规划设置,统一建设,统一监督管理。机制上,要落实好“三个机制”:责任机制、处置机制、考核机制。要强化责任制,加强联系对接,落实管理责任主体,实现管理责任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并强化街道办、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主体工作职责和内容,有效解决“两张皮”问题。要完善处置机制建设,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建立完善协调处理机制,使城市管理事项、问题在第一时间都能得到处理。要重视考核机制建设,一定程度上来说严管重罚出形象,要走出办公室,走上街道,走进里弄,强化监管与考核。
三是要以制度促规范,从精细管理上提升水平。要加快城市绿化、环卫、广告等设施规划编制,强化城市控制,奠定管理基础。完善城市管理法规制度,实现管理有依据、管理有规范,适应城市管理的要求。城市管理难在细处,形象也在细处,能在细精雕细琢地去管理,管理就能上台阶。精细管理上,要抓好“三个管理”:精品式管理、文本式管理、科技式管理。要把精品意识落实在城市管理中,落实在每项管理上。如一条街道上,路灯、街道树、垃圾箱、公交站亭、护栏之间如何协调一致,设计时、建设时各按各的要求,从单项上看都没有不对,但建成后,不少的问题就出来,不是间距不合理,就是不协调、不美观。如绿化修剪,可以出很多造型,可以使绿化更有感染力和欣赏性。要加强管理标准制定,明确管理内容、程序环节、操作步骤、行为规范,按照合同 文体一样实施规范化管理,形成管理流水线,形成产品质量体系,保证管理质量。如市容管理,可以明确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特定时段和重大活动,实施示范化管理,形成管理样本。要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城管,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4、以行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是今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对金融危机,谋划长远发展,适应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建设行业发展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必须与时俱进地把行业转型升级摆上重要日程,积极探索研究有利于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平台、新机制,努力推进产业发展和突破。
进一步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要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企业竞争力有突破。落实好政府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建筑行业重点企业,鼓励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促进企业的资质升级,重点扶持一、二级总承包企业,引导三级企业发展,扶持和研究劳务企业在建筑业市场中的地位。引导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做好企业专业资质增项,引导企业转型,实现由房建总承包资质向水利、交通等专业资质扩展,改变企业资质单一性。同时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实施“走出去”,提高市外市场拓展能力。今年全市建筑业产值确保实现90亿,力争突破百亿大关,市本级建筑业产值确保实现30亿。二是市场建设有突破。立足于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重点是招投标的管理和建筑工地的现场管理。从市场和现场的联动,诚信平台和严格监管的联动中,破解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招投标成果落实到现场,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规范和到位工程现场管理。三是质量安全管理有突破。加强勘察设计管理,落实施工图审查和造价管理,努力做好监管和服务,从源头上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重视太阳能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应用太阳能或led灯照明道路2条。按照住建部提出要求,实施住宅分户验收,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抓好标化工地的创建,完成5个省“钱江杯”、25个市“九龙杯”标化工地(优质工程)的创建。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和管理,落实到位企业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职责,加强安全监管,努力实现“三项指标”零增长。
努力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主要要做好“引导”、“监管”、“帮扶”工作。一是加强市场研判,积极引导企业。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密切关注市场和企业变化,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信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相关信息的研究,把握丽水房地产市场变化,联系我市房地产市场实际,积极开展房地产市场调研和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调查,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利于市场稳定、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可能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做好超前的决策服务,并认真加以实施,继续引导市场恢复信心,努力促进市场稳定发展。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机制。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好国家调控政策。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市场调控政策,又要结合丽水实际,科学合理把握政策、落实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行为监管。要建立完善监管体系,严格商品房预售和合同备案管理,建立健全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商品房开发、市场交易等相关行为的监管,及是查处违法行为,促进市场规范运转,保护各方利益。要以绿城等外地有实力大企业开发项目为契机,提高商品住宅建设档次,为群众提供优质商品服务。要进一步规范拆迁行为,加强对拆迁政策研究,加强对房产中介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三是继续抓好帮扶,保持社会稳定。要继续深入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加强业务指导,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形势积极应对,调整经营思路,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加强对企业帮扶,继续实施对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和资金监管,继续抓好万松、银泰等问题处置,积极调动力量,及时处置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化解各类矛盾。要继续抓好万松、银泰等尾留工程的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帮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努力保持市场和社会的稳定。
5、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温家宝说:经济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今年各级党委政府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部门是事关民生的大部门,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扎实推进五个方面民生工程,让更多建设成果惠及群众,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一是住房保障工程。年前,省政府召开了城市住房工作会议,要求将城市住房保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要积极探索和实施经济租赁房、人才公寓、农民工公寓,解决不同层次人员住房问题。要把城市住房保障和支持其他住房困难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完善住房建设规划,建立以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安居房项目9个,约30多万平方米,完成天宁经济适用房分配交付,建立人才公寓制度。做好廉租住房保障扩面工作,全市计划新增保障户517户,市区实现低保标准2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继续深化和推行房改政策,改善市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市民居住水平。
二是旧城区改造工程。逐步推进结合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对基础设施简陋、建筑密度较大、集中成片的旧住宅区、危旧房和非成套住宅改造力度,加快改善城市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改造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道路、绿化等公用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工程。要积极指导中心镇、中心村规划编制,编制完成新一轮“示范村、整治村”规划及其他村庄建设详细规划,实现规划保留村庄规划编制全部覆盖。继续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进一步解决农村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房屋发证工作。
四是城区环境整治工程。要尽快改变城市脏、乱、差现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建公厕19座、垃圾中转站3座。加快实施城市主街道立面改造,实施污水收集,加强广告管理,积极实施城区的美化、亮化、洁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
五是停车场规划建设工程。停车场建设滞后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现实性问题,是城市在成长中的“烦恼”。特别是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且暂时缺乏比较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案。停车难问题是一个长远性的问题,要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做到疏堵结合。要在规划中考虑多建停车场所,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停车场。要优先发展公交,提高公交出行率。推行分区域、分时段限时、定时停车管理,提高停车成本,规范秩序,规范停车。
六是公交优先发展工程。要形成公交优先发展机制,加大公交事业的投入。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开通2条以上公交线路,及时更新、更换公交车辆,强化公交硬件装备,提高公交服务水平。要在道路中划出公交停车位,严管惩罚,营造通畅的公交运营环境。加强公交服务,提倡人性化服务理念,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提形象,维护好、美化好这一城市流动的窗口,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
七是城市供水延伸工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水覆盖面,市区加快实施北城区块村庄、碧湖区块农民饮用水工程。
八是污水收集处理工程。今年市区将投入使用水阁污水厂一期工程,启动市区污水处理厂迁移工作。要推进各县(市、区)镇级污水厂建设。
6、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强建设系统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首要抓好的问题,这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也是能否推进工作关键因素。要围绕科学发展能力提高为目标,抓学习,抓服务、抓作风、抓廉政,加强建设系统队伍建设。
一是抓学习,提高学习研究能力。学习是个永恒的课题,是基础性的工作。学习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对领导尤其重要,因而要把它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必须把学习真正放在心上,装在脑里,用在实处。要善于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要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宁可少出席几次宴会,少参加点应酬。善于学习,第一位的是要熟悉基本政治理论,从而加强分析、判断、把握问题能力,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第二位是学习业务理论,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第三位是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掌握经济、科技、文化、历史、艺术知识等结合起来。要学有所用,提高研究能力。城市建设需要研究东西多,要坚持学以致用,提前研究能力,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
二是抓服务,提高服务到位能力。要坚持“服务无止境”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到位的能力,建设服务型的政府部门。要围绕项目抓好服务。要梳理整合审批环节,尽可能环节少一点,程序简单一些,时间快一点,增加即办件,尽可能一次性的为项目业主提供服务。要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积极拓展服务渠道,重视阳光服务,开展预约、上门、加班、跟踪服务,切实为基层、为项目、为群众做好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等各项服务。注重信息化服务,加快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更加方便快捷服务。要围绕困难群体抓好服务。要更加关注困难群体,更加积极更加广泛为困难群体开展住房、公交、供水和办证、信访等各类服务,让城市建设成果优先惠及困难群体。
三是抓作风,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作风是个严肃的问题。作风不仅关系个人形象,关系在群众中威信,更深刻影响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风无小事。要去“机关化”,深入基层,走进城市管理每一角落,掌握城市动态信息,重调研,重实践,作表率,转变工作观念和作风,提高务实创新有工作能力。面对众多、繁重的工作任务,要讲实干,抓落实,干事成事干好事,以工作实绩论英雄、选干部、评先进,形成务实的工作作风。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敢想敢干,眼界宽广,思路宽阔,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变通,精通情况,善作善成,形成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要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效能监察、服务企业等各项活动,不断优化内外环境,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全系统形成规范运转、高效服务、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是抓廉政,提高反腐拒变的能力。廉政是个需要时时刻刻强调的问题。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把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列入重点,可以说,建设领域将更加被关注、查处力度将更大。因此,今年我们要下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要把好思想总开关。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俗话说:“人生是屋,信念是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领导干部一旦在思想意识上放松一寸,说会在实际行动中滑出一丈,最终堕落腐败的深渊。要坚定理想信念,挡住诱惑、把住小节,耐住清贫,守住“第一次”,做到慎权、慎独、慎欲,不存私心,不存侥幸,不当赌徒,做到廉洁自律,身先垂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二是算好得失一本账。要正确理解得与失的关系,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多运用辩证法,你想要的越多,失去的可能越多。我今天还是要重新强调一下要算好“七笔账”: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古人说:“广厦万间,夜眠八尺;珍馐百味,无非一餐。”知足常乐,才能克服贪欲;宁静致远,方能脱离纷扰。三是要完善制度主抓手。围绕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健全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逐步建立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使责任更明确、更到位、更有警示力。要提高廉政教育密度和广度,强化廉政意识。要从决策到执行形成全程闭合管理权力监督制度。特别是要针对工程,完善程序,严格制度,扩大透明,及时监管,努力确保建设系统“工程顺利推进,干部健康成长”。四是要谨慎交好朋友。领导干部处在权力中心,引得鞍前马后都有人拉关系、攀亲戚。很多人碍朋友情面,不严格要求,放松自己,关系错位,打开缺口,出现滑坡,走向腐败。同时还要慎交友,选准朋友,交友要有尺度和底线,多交益友、诤友,不交利友、酒肉朋友。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渎职犯罪,时刻敲响警钟,做到不渎职、不越位、不迈进雷池半步。
五是抓改革,优化强化建设队伍。今年市一级要进行机构改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优化、强化建设队伍,调整职能,壮大队伍。撤地设市十周年了,我们很多机构编制基本没变,有些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要成立机构,如成立规划展示馆、亮灯办、安居房建设公司等机构。要增加编制,要积极向上争取编制,同时也要在系统编制内进行编制调整调剂,加强测量队、造价处、档案馆、图审中心等单位队伍力量。要提高素质。如环卫处等要通过加大公开招聘力度,引进人才,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规划设计院要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职能逐步转向以规划研究为主。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工青妇团的作用,多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民主人士的意见建议,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已开启,新的任务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起点昭示着新的希望,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优异的成绩 为撤地设市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系统干部大会,一方面总结回顾和分享不平凡的城市建设成果,从成绩中激励我们更加奋发努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研究部署和落实新的工作,以更加高昂的热情、信心和努力开创城市建设事业新局面。下面我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危中求机,难中求进,稳中求快,全市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是
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和省建设厅、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金融危机中抓住城市建设的良好机遇,克服城市建设种种困难,狠抓了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保持了产业平稳发展,各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建设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市完成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1.9亿元,新增城市道路28.7公里,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8.3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7.58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8.6亿元,大多指标保持了增长,城市形象和实力进一步提升。
(一)抓总规,全体系,规划编制步伐加快
一是以县市域总规编制为重点,各县市控规覆盖率全面提升。县市域总规目前8个县(市)域总规均已通过规划方案审查,其中景宁、缙云完成编制并上报审批,遂昌、龙泉通过省市联合技术鉴定。各县市围绕县市域总规和城市总规,加快配套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提高了规划覆盖和控制,控规覆盖率基本达到75%以上。二是以规划体系完善为目标,中心城区配套规划加快推进。市区城市总体规划配套的大部分专项规划已相继由市政府批准,实施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城市燃气规划、污水收集系统规划、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布局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照明规划、雕塑布局规划、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人防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等。原飞机场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环卫设施布局规划、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社区用房布局规划、花街区块路网规划已通过方案审查,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医疗卫生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南明湖区域空间规划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做规划成果的修改完善。市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已达100%。三是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为抓手,城乡规划管理得到加强。全市都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加强规划空间管治。严格实施“阳光规划”,市区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于6月试运行,实现了建设局57个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审批。松阳正式挂牌全市首个县级城乡规划分局。四是以测绘管理办法出台为契机,基础测绘工作取得新进展。出台实施了《丽水市测绘管理办法》,建立了测绘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基础测绘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全年投入基础测绘经费1128.8万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快。
(二)破难点,抓进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今年,全市建设系统积极克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政策引起的资金、土地、拆迁等项目建设制约因素,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市完成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投资21.9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2.8亿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一是城市基础功能得到提升。全市新增城市道路长度28.7公里,新开工14.5公里。其中,市本级新增9.3公里,新开工11.9公里。市区完成寿元路一期、庆春路中段、职高校前路、开发路南段和大猷街中段等5条道路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城北路东段、大猷街西段、好溪路和东港路等4条道路。基本完成西出入口改造工程,完成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工程主体。二是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得到增强。市区务岭根垃圾填埋场附属工程进展顺利;实施了大洋河、东银苑小区两处截污处理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督促指导县市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计划任务,全市完成cod去除量7494.4吨,其中市本级4786.1吨;基本完成10个镇级污水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工程,全市新增城镇集中供水覆盖人口为16.8万人,其中市本级0.5万人。
(三)凸亮点,重创新,城市管理逐步提升
一是围绕创园工作,城市美化亮化成效明显。按创园工作方案,突出“精品精致”,进一步加快城区绿化建设,全市新增绿化面积约68.3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新增绿化面积53.5万平方米。市区拆墙透绿和借地绿化工作全面开展,续建了滨水公园,开工建设滨江景观带之城市意象区、南明山基础设施、白云森林公园入口,按照“一园一特色”的要求精心设计并增添了鲜花卷轴、鲜花木箱、木椅等多处街头绿地。市区实施城市亮化一期,完成了市政府行政大楼、审批中心、检察院大楼、市公安大楼等21处亮化,二期亮化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二是围绕体制创新,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深化。市区 http[1][2]环卫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成立了环卫执法大队,加强无缝对接、实现环卫工作上管理全覆盖。加强与莲都区的对接,在街道与社区交接处向前延伸5米进行保洁,形成市、区、办事处、社区联动的环卫管理网络。市政设施管养加快市场化进程,制订了《市政设施市场化养护绩效考核办法》及起草了新的城市道路市场化管养方案,市场化道路养护比例提升至60%。公园绿地的
绿化管养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
三是围绕科学管理,城市管理举措不断提升。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城乡客运资源,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开通3条城乡公交线路。进一步完善城市公交设施,安装完成120只新候车亭、站牌;推进水阁沙溪枢纽站和紫金路北段首未站项目建设;新开通2条城市公交线路。开展市区户外广告设置调查摸底,修改完善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相关制度,出台实施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专项规划编制,户外广告管理得到加强。市区小区业委会的成立工作由试点逐步向自发和自觉转变,新成立了3个小区业委会。缙云、景宁数字城管建设顺利推进。松阳启动“城管进社区”工作,促进城市管理根植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云和出台城市序化管理实施方案,并开展序化管理试点,城市形象有效改善。
(四)抓扩面,推项目,住房保障深入推进
一是廉租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全市继续实施了以租金补贴、租金减免为主的廉租住房制度,全市实际解决住房保障户数676户,其中市本级解决264户,超额完成任务。市区廉租住房保障首次将低收入家庭等被纳入保障范围。制订出台了《丽水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并督促指导其它县(市)开展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修订,为实施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安居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建成廉租住房1.54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7.56万平方米。市本级在建的安居房项目中,天宁经济适用房、天宁拆迁安置房主体完工,丽华农民公寓一期通过验收、二期主体完工,城中公寓一期主体结顶,新建农民公寓、接官亭小区二期部分开始主体施工,上沙溪拆迁安置小区开工建设。拟建项目中古城公寓开始土方开挖,江滨农民拆迁安置房已立项,江滨居民拆迁安置房和城中公寓二期正在方案设计。
三是住房改革让市民得到实惠。房改办移交过来后,继续深化改革,并出台鼓励购房政策,得益人数不断增加。,共发放住房补贴1730万元、542人。出台鼓励政策,房改对象价差标准从650元/平方米提高到1000元/平方米,共发放1372万元、177人。办理上市交易和补办土地出让手续10户。
四是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市区江滨区块旧城改造推进顺利,共签订拆迁协议3940户,拆迁面积39.9万平方米,目前正进行拆迁尾留工作,房屋拆迁、场地清理工作稳步推进,拆除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五)重指导,强服务,农村住房改造全面启动
一是积极指导,有序推进村镇规划。加强对编制完成规划保留村庄的建设规划的指导,为青田、遂昌、云和、龙泉等4个县联系335个规划保留村庄的基础测绘转绘的技术帮助。配合指导编制完成全市2216个规划保留村中的1758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完成率79.3%;完成全市316个中心村中的293个村的建设规划,完成率92.7%。
二是全面发动,全力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全力配合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启动推进、配套政策出台及阶段总结、经验推广等,积极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服务和指导。全市已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5.23万户,其中低保标准120%以下困难户危旧房改造1.57万户。各县市都把农村危旧房改造作为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制订方案,实行联审联批、一站式服务,免费提供建房通用图集,并与“百千”工程等工作相结合,危旧房改造工作全面推进。莲都、庆元等超额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
三是以点带面,积极推进房屋所有权证发放。积极组织开展调研,制定《丽水市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工作方案》、《丽水市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实施细则》,编印材料加强宣传,充实人员、抓好培训,开展试点并已全面推开实施,全年完成农村房屋权属发证9378本,全市累计完成58978本,占符合条件发证数的48.4%。
(六)稳发展,重引导,两大产业发展有序
1、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发展。一是市场投资相对增长。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今年全市房地产呈现“三增三减”:即投资略有增长、销售面积、销售套数大幅增长,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下降。全市商品房开发完成投资38.6亿元,销售面积113.8万平方米,销售7517套,同比分别增长2.5%、68.7%、64.4%;商品房施工面积420.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8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7%、5.7%、50.8%。但在房地产投资上,除市本级和青田县同比增长外,其他县(市)投资额均呈现较大幅度下滑趋势。二是市区房地产市场明显升温。今年5月份后市场明显升温,市区房地产投资23.8亿元,增长46%;商品房销售面积52.8万平方米、销售3871套,分别增长175.1%、229.2%;二手房住房共成交3578套、建筑面积34.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69.9%、263.1%。三是宏观调控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继续实施购房补贴,优化房开企业服务环境等政策措施,对保持市场稳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的指导和监管,市区对万松、银泰、皇都等问题企业实施人、财、物监控的同时,成立帮扶工作组对企业进行帮扶,协调各方力量,化解各类矛盾,并公开信息,实施透明操作,有力地推进了这类公司的在建项目建设。遂昌、松阳等也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没有出现烂尾楼,集资户基本稳定,稳定了市场,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2、建筑产业实现较快发展。积极落实《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了建筑产业发展。全市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97.6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4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5%。全市新取得一级资质1家,二级资质13家;二级总承包建筑业企业新取得资质增项升级专业承包二级7家8项;企业增项资质二级升一级1家(项);新核准三级总承包企业及劳务企业资质15家、企业资质增项24家。加强招投标管理,加强施工图审查,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完成示范工程26万平方米;实施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管理及能耗检测示范工程3幢。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已验收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创建钱江杯优质工程奖工程1个,申报省级文明标化工地6个,评出九龙杯优质工程4个、市级文明标化工地22个。组织开展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及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全年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未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三级及以上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抓制度,重法规,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重视完善规范性文件。积极完善规范性文件,今年出台实施了《丽水市测绘管理办法》、《丽水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和《丽水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丽水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丽水市城市绿地管理办法》等,完成《丽水市房屋登记办法》并报市政府审议。二是切实规范行政执法。在全面梳理我局行使的带有自由裁量权相关法规和条款的基础上,制定出《丽水市建设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定》等相关制度,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围绕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制定出丽水市建设局《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定》、《行政处罚错案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行政应诉应复工作规则》四个相关制度和《行政处罚程序流程图》,切实加强系统内部行政执法力量整合,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认真做好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工等工作,全年办结行政处罚案件7件、行政复议答复案件4件,无一错案。三是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多形式组织全局上下干部职工进行集中法制学习,以学促用,提高了全局的依法行政水平。同时依托丽水建设网站、宣传栏等,及时更新现行的建设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宣传月”、“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契机,灵活运用图片展览、宣传牌、宣传单等载体,广泛宣传建设法律法规及相关操作规程,营造了宣教并举、普治结合的良好氛围。
(八)重教育,严防范,行风建设不断强化
一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切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层层发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并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多形式抓学习,多角度抓教育,围绕廉政违法案例,举一反三,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人财物管理的通知》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物品采购、财务管理、效能建设等相关管理制度。针对重点工作、重点环节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进一步落实廉政建设。二是以“服务企业年”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行业行风建设。着力抓好“服务企业年”、“两提高、两降低”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等活动,实施清费减负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市区全年为企业减负412万。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人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效能建设。全年通过数字城管和服务窗口共受理群众服务件38353件,全部按期办结;窗口提速率50.1%。三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更加重视信访投诉处理。认真落实房地产企业稳定工作,积极处理城镇房屋拆迁信访问题,全面落实国庆等重大节日建设行业社会稳定工作。充分发挥“12319”城建服务热线服务群众纽带作用,积极推行效能投诉网上办理系统,积极参与“百姓热线”、“开门听诉、公开办理”效能活动,提升群众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满意度。全年来信来访800多件次,接到网络效能投诉件154件,处理率和回复率达到100%。
今年来城市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工作是满意的,建设局班子是团结务实的,团队战斗力是强的。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还不少,主要有:一是城市建设项目不同程度存在土地报批、拆迁处理、资金筹措、审批环节繁琐等较多因素制约,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还不高,城市功能还不完善。二是体制机制性问题影响城市建设和管理。招投标、园林、广告、亮化等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革创新,城市管理水平还较为粗放。三是房地产市场、拆迁安置、城乡规划等方面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四是廉政问题不容乐观,影响整体形象。
二、把握机遇,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建设工作新发展
面对今年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今天还是要强调形势和机遇问题,从分析形势中科学把握城市发展形势,从机遇中抓住城市加快发展的机遇。随着世界各国稳定金融和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好于去年,经济回升向好。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陈荣高书记指出要把握5个层面的机遇:一是“后危机”时期的机遇、二是宏观政策的机遇、三是统筹协调发展的机遇、四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五是发展阶段的机遇。今年国家在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中投资仍然是主要驱动力,强调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来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和推进中心城镇建设。5月以来,我市市场整体、企业出现回暖迹象,这些对于城市建设而言都是利好的,城市建设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制约我们丽水城市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不可过于乐观。综合起来说,城市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要紧紧抓住机遇,并努力变挑战为机遇,变机遇为推进城市发展的前进动力。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做好今年建设工作,对于为城市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为丽水撤地设市1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市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市并举”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城镇化,突出山水生态特色,以建设宜居丽水为目标,以“六城联创”为抓手,规划求深重引导,建设求快强功能,管理求新添形象,产业求稳促发展,民生求实增和谐,作风求硬上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素质和形象,加快建设事业发展,为丽水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全市城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计划完成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3亿元,新增城市道路22公里,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0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5亿元。市本级完成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亿元,新增城市道路5公里,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0亿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山水特色,建设宜居城市),突出两个重点(环南明湖规划建设、创建园林城市),推进六项工作(规划、项目、管理、产业、民生、队伍建设等)。
(一)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山水特色,建设宜居城市
当前我们丽水城市框架在拉开,已有中小城市一定的规模基础,城市基本功能正逐步配套,市民对城市从满足基本生活生产的需求向宜居休闲的要求转变,市民对城市要求不断提升。这个时候,我们要从更宽广、更高层次来审视我们的城市建设,如何规划好、建设好城市,如何建设有个性特色、竞争能力、宜人居住、宜人创业的城市,是我们这个阶段着重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要围绕“突出山水特色,建设宜居城市”来推进城市建设。这基于这样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一是丽水独特的山水优势。丽水是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方,丽水的城市从市区到各县市,城在山中,水在城边,山水特点鲜明,在长三角地区城市中,丽水的城市有独特的山水地理条件的优势和魅力。二是宜居是城市发展必然要求。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宜居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建设也必将朝着宜居城市的目标发展,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在推进山水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特色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标记,也是城市的另一张名片。世界上许多城市往往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而名扬天下。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建设风貌密切相关。我们丽水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就是山水生态优势明显。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要大力做好山、水文章。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建精品、出亮点,积极打造独具特色魅力的“山水城市”。在塑造城市特色上,要突出五个特色:
一是文化特色。城市特色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和发展。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正从经济竞争走向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城市文化起到了升华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的作用。建设山水城市,也不仅仅只是表达好“山水”概念,更需要传统文化和山水文化的共同支撑。在城市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特色与历史文化,充分挖掘和展示人文文化,保护和开发好历史文物古迹,宣传和展示传统工艺文化。通过凝聚、提升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两年龙泉的青瓷文化、云和玩具文化、庆元的廊桥文化、遂昌的汤公文化、青田的华侨文化建设上探索和实践,让我们感觉到有了一些文化元素和个性特色,希望在城市入口、公园、广场、主街道建设改造时体现出来。市区要把处州府城研究透,充分体现特色。
二是山水特色。做足山水文章,就要充分利用我们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创造出既体现现代气息,又反映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景观。通过在城市布局与形态上突现山水特色,并将自然山系、水系、林木纳入城市构成,将自然山水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依托,体现出“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山水特色。要把城市周围的山水用各种方式串联起来,例如将“农家乐”逐步向旅游休闲点转变,通过地方特色和山水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旅游休闲功能。
三是建筑特色。城市建筑物是城市的物质载体,城市建筑风格是集中体现城市特色的主要内容,被人们誉为“凝固的音乐”。我们的城市建筑有机地融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考虑使山、水、林透视轮廓能较好地显露,实现城市和山水水乳交融。要特别强化城市建筑风格的营造,按照精品化、特色化的理念,使城市组团、重要地段、重要公共建筑在建筑风格、整体色调、设计用材形成特有风格,并将建筑的整体美感和单体特色有机统一,形成景观效果。
四是园林特色。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和山水城市的重要特色,是城市中有生命的景观,是提升城市形象最重要因素。要按照50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从城市点、线、面、体、带相结合,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规划。在城区范围内大力实施植树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绿化工程,逐步形成以风景林地为基础,主次干道绿化为骨架,各种绿地小品相互交融、搭配有致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着力打造“出门见绿、抬头见树”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并要努力提升绿化品位,营造绿色生态靓丽的城市环境。每年要在小区、街道上有示范、有突破。要研究特色树种,形成一定规模。
五是精致特色。整体上而言,我们城市还是低水平建设、粗放型发展,存在着“整体不衔接、配套未跟上、局部不细致”等突出问题。精品精致建设要求我们摈弃粗放式的城市建设模式,提升建设理念,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水平,做到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品位提升三者并重,进一步塑造城市美好形象。应该始终坚持“一草一木都是精品,一砖一瓦都是艺术”的执著追求,从设计到施工到管理,做到精心打造、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力争把每个工程都建成精品、名品、艺术品,积小胜为大胜,建设精品城市。具体来讲,要让人走进城市感觉到城市很精致,从精致中体现特色。
2、关于宜居
宜居作为我们城市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场所,而是涵盖非常广的城市系统工程和综合素质体现。关于宜居城市,国家权威部门制定了六项评价标准,分别为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宜居城市要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安居才能乐业,宜居才能创业,宜居才能感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以下方面应该要逐步达到要求:
一是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宜居城市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便于居民出行、购物、就医、就学。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市民居住、办公、商业、交通、绿化等城市空间。要坚持规模适度超前,使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雨污系统、绿地系统、环卫设施、停车场建设配套完善,城市道路通畅、电力充足、通讯发达、停车便捷。同时,应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注重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二是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宜居城市应具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安静的生活环境和整洁的街区,有适宜的开敞空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加快沿水、沿山景观带的建设,进一步拓展市民亲水、亲山空间。加快市区集中供水、供气步伐,加快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染,改善水质环境。加快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建设,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通过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好城市的绿地、空气、水资源,努力使城市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
三是设计合理,绿色人居。宜居城市要先“居”后“宜”,不仅要有必备的居住条件,还要有居住环境的适宜性,也就是说要设计合理,结构科学,以人为本,做到“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建设宜居城市,要合理推出住房建设,使住宅供应适应市民需求。要按照低碳经济要求,建设节能省地型的绿色、生态住宅,完善住宅的设施配套同时,要注重推出不同层次住房,特别是要研究在水边、山边推出上档次、上品位的住宅,不断推出高端住宅,提升住宅的质量和档次,满足市民需求,拉动消费。
四是社会稳定,服务到位。宜居城市更强调城市社会的和谐性、城市安全的稳定性和城市文明的先进性。要在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加强城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和城市文明建设,解决好自己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保障。同时,在保证“宜居”的同时,还要“宜学”、“宜游”、“宜业”、“宜商”。要通过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为市民实现人生价值和发展追求提供完善的人文社会环境条件。
(二)突出两个重点:环南明湖规划建设、创建园林城市
丽水的城市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扩张及功能完善是当前主要工作重点。具体而言,我认为我们要关注重点区域、重点地块、城市出入口、沿江沿街区域、商业中心、老城区改造等。市区城市建设要突出两个重点:
1、环南明湖规划建设
南明湖区域对于丽水城市而言,可以说是丽水城市“名片”、城市“会客厅”,非常重要。具体来说,一是环南明湖区域是丽水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区。南明湖处在丽水城市南北两个城区中心,承载城市功能设施的公共物质空间,是两个城区能否有机融合的承接区。二是环南明湖区域是丽水城市景观区。南明湖区域集聚山水之特色,未来更是彰显城市园林、建筑和夜景之亮丽,可以说是象征城市形象的核心景观空间。三是环南明湖区域是丽水城市休闲区。现在的江滨已成为丽水市区和游客的生活、休闲重要区域。对于我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独具魅力的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市委市政府已把环南明湖摆在突出位置,如何把环南明湖区域规划好、建设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所在。
规划求细、求深。目前,南明湖区域空间规划已基本完成,待政府审批实施。这个规划是我局有史以来,投入人力、物力及时间都是最多的。从开始组织编制,采取全国范围征集概念规划方案,多次征求国内知名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作专题研究,慎之又慎,集思广益,确保了规划质量。规划将南明湖区域打造成一个集自然山川风光与旅游、休闲、娱乐、商务、居住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富有历史文化价值、有特色、有档次、有效益的丽水品牌旅游区和生态宜人滨水空间。然而要建设好,仅有这一规划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做好规划细化、深化文章。一是优化环南明湖区域空间布局。在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区域内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深化,加强空间整合和区域功能定位,形成有机联结、功能协调、有效互动的空间布局。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研究。通过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对琵琶圩、中岸圩、古城岛、商业中心、处州府城等重要节点定位、功能布局等予以明确,特别是研究规划好“一湖、三山、三岛、六区、十景”。二是开展相关配套规划研究。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深化相关规划,如环湖慢行系统方案设计、城市建筑天际线研究、处州府城的规划设计、大南明山区域规划研究、城市大绕城交通系统研究、古城岛交通方案研究、环湖现状村落改造研究、环湖山体景观林改造研究、规划区范围内近期重大建设项目研究。如要研究好、规划好沿湖慢行系统,使之成为南明湖区域空间规划的一大亮点,形成区域性并经有效组织的大型滨水慢行系统,为丽水城市旅游、滨水、滨湖、沿山旅游提供良好的绿色交通方式,为举行自行车、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提供场地。如南明湖的夜景规划、水上运动等一些规划,都要研究好。三是深化项目研究。在做好规划区范围内近期重大建设项目研究上,特别是重视对一个项目的规划内容的研究,要把好出让条件、规划设计条件关,落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在项目的定点、用地范围、规划布局、容积率、绿地率等基本参数基础上,提出建筑风格、色彩、立面等要求,实现功能的配套、和谐的统一和环境的优化。
建设求特、求精。通过加强对区域内近期建设项目的研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制定建设时序,科学有序推进区域建设。针对这样一个核心景观、休闲区,建设上要有特色。要按照领导提出现代、欧式和明清古典有机结合的风格要求,抓好各个区块的项目建设。建设上要善于体现丽水山水生态和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丽水特点和亮点。建设上,要确立精品意识,做到精细建设。规划要精品、建设要精品、管理要精品,要始终把精品意识的要求融入每一个项目规划、工程施工、管理运转上。特别是要围绕“一湖、三山、三岛、六区、十景”,注重特色和品位,加快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万象山、南明山、江滨出让地块、瓯陆风情园建设,加快古城岛、老飞机场、“三南”等重点区块前期。
2、创建园林城市
创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完善功能和上品位提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创建园林城市是实现“六城联创”基础。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三大基本指标,旅游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都有这些基本指标要求,可以说园林城市的建设搞得好不好,关系其他五个“城”的创建成败,园林城市的创建是“六城联创”的基础和前提。创建园林城市是打造宜居环境的需要。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容量,才能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创建园林城市是丽水城市上品位有基本要求。纵观各地市,成功创园都是对外宣传的名片,吸引投资兴业亮点。目前,浙江省地级市里,仅有丽水、舟山、温州三个市尚未评上园林城市,丽水创园也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我市要完成浙江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已向省里正式递交了要求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的请示,省验收专家组将于4、5月来丽初验,11月正式考核验收,完成省级创园后才能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可以说今年创园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因此,我市将继续强力推进创园工作,重点要做好:
一是加快推进绿地项目建设。按照绿地系统规划,继续保持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40万的规模,加大绿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绿地总量,扩展经地空间,注重特色和品位。加快公共绿地建设。完成滨水公园一期工程,启动博物馆工程建设,加快南明山景区建设,推进万象山公园建设,实施公园游步道项目、沿江栈道和公园景观林相改造,开展南线透绿工程前期,完成新建道路绿化工程。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快居住小区绿化建设和老住宅区绿化改造。继续推进街头园林小品建设,实施沿街单位庭院景观改造工程,继续做好借地绿化、拆墙透绿和零星绿地建设,并在建设中努力增强公园绿地文化氛围,增强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和欣赏性。
二是完善相关规划。编制《丽水市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划》,继续做好万象山公园详细规划和三岩寺景区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深化绿地系统规划,做好城市景区公园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提高绿化建设品位和质量。
三是提高管养水平。健全园林绿化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做好绿线管理办法、古树名木管理办法的完善及报批工作。加强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信息收集工作,调整管养队伍结构,培育园林管养企业,强化科学管理,在养护出形象提升绿化档次,努力实现管理规范、科学、美化。
四是积极做好省级园林城市申报和迎验。重点做好创园台帐、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工作,优化街道公园鲜花布置,推进认建认养,营造创园工作良好氛围,做好迎检验收工作。
(三)推进六项工作
1、以城乡规划为引导,提升调控服务能力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的灵魂,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必须坚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强化区域统筹协作观念,注重做好与长三角城市群和海西经济区的衔接,更高起点、更广层面谋划丽水未来,着力优化布局和定位,科学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要加快规划编制,注重使中心城区、县域次中心、中心镇、中心村层次有序,相互衔接,脉络清晰,特色鲜明的统一整体,增强规划调控和监管能力。今年规划工作上要继续强化“研究”、“覆盖”、“管理”三篇文章。
研究文章,主要是要加强规划研究,提高规划水平。作为规划主管部门,必须强化规划观念,从被动了解规划向主动研究转变,深入研究各个层面的规划,把握规划内容,能提出规划具体要求,做规划“研究者”、“指导者”、“主导者”,特别是具体从事规划管理的人员,更要努力成为规划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当前,我市两龙高速、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330国道改造等一批大交通和大水利、大城网、大林业重大项目的计划和实施,将直接影响各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需要做好各个层面的规划研究。要继续指导做好县市域总体规划研究工作。自开始各个县(市)开始组织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接下来要抓紧做好该规划的报批以及实施工作。在实施中,还是有大量的东西需要研究、细化和深化。如做好与“两规”和相关规划的衔接,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等等。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研究。按照高起点、高品位、特色化的原则,加快对城市各片的核心地区、重点风貌地区、历史保护地区、城市主要出入口、重要公共建筑、住宅区以及生态走廊等,开展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除江滨区块外,还要加大对老机场、白云山脚、万象山、南明山等区块的规划研究。对城市重要道路沿线地段、重要节点、重要建筑,强化街景设计和灯光、色彩、户外广告的指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环境。研究上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尽快启动“十二五”规划有关工作,从全局上长远发展上及重大问题上研究、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建设事业发展思路。
覆盖文章,主要是继续做好“补课”、“赶趟”,加快规划编制。这仍然是今年最主要的问题和最重要的工作。要围绕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新需求,围绕城市功能完善、项目建设及群众关注等要求,加强对基础设施布局的研究,编制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市区要加快市区配套规划编制。完成东区块(原飞机场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抓紧开展花街-联城片区、岩泉-青林片区发展备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强城市公共产品设施合理布局的规划研究,促进优质公共产品有效提供,今年要争取完成环卫设置布局规划、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社区用房布局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医疗卫生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并有序实施。
管理文章,主要是要严格规划管理,推进“阳光规划”。要重视基础测绘工作,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基础。要根据《城乡规划法》,重视规划编制评审制度的研究和创新,强化规划刚性,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把好审批、施工督促、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完善规划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阳光规划”,查处规划违法违规行为。今年省厅下派了规划特派稽查员驻局里上班,进一步加强了规划监督工作。市区将在撤地设市十周年之际投入使用丽水市规划展示馆,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规划上台阶,促进规划事业发展。
2、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功能完善配套
项目建设是建设部门最难、最重的工作硬任务,是最主要的工作载体。项目建设最能体现工作能力和成效,最能出工作亮点,也最能让市民感受城市变化和获得口碑评价的。在项目建设上,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抓住机遇争项目。前面提到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委市政府将加快推进中心城镇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将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及时谋划,提出计划,争取项目,多上项目,做深做细项目技术前期,随时可以启动项目,加快城乡建设。
二是完善功能上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是现阶段丽水城市项目建设的首要问题。要突出中心城镇建设这个重点,继续围绕城市框架拓展拉开、人居环境改观改善、城市形象打造提升等,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科学有序实施项目,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尽可能改变改善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力争做到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实力、集聚力、竞争力。特别是要在城市居住、交通、停车、污水、绿化、旅游、商贸等功能建设上下功夫,优先布局和建设。项目建设上将以“一江双城”为总体框架,重点推进“北城西进、南城东扩。要进一步围绕拉开城市框架,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加快绕城公路西线工程、城北路西段建设;围绕完善江滨路网,加快建设大猷街、好溪路、东港路;抓紧城市出入口建设,继续围绕打通断头路、小区配套,推进天宁路东西段、山水佳苑南侧支路等道路建设。全力推进“六城联创”,进一步加大创园项目建设。围绕“五个在丽水”,推进安居房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好瓯陆风情园、古城岛、处州府城、处州水城、南明山等招商项目建设。推进建设博物馆工程建设,启动中岸圩污水厂搬迁,进一步加快供排水等环境功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亮点,在提升城市形象上下功夫。
三是善于协调抓项目。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审批繁琐、资金困难等都是老大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影响着项目建设实施和进度。项目建设中抓好协调非常重要。在建设系统内部,善于协调各个层面项目审批管理,坚持审批环节化多为少、化繁为减,能并则并,能提前介入就提前介入,能同步开展就同步开展,形成协调一致、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的运转机制。在外部环境上,坚持主动一点,沟通对接,密切联系,掌握信息,建立完善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化解各类难题。
3、以园林城市创建为契机,提高城市精细管理水平
市容市貌是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城市形象的好坏很大层面上是来源于城市管理水平的优劣。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展示城市形象,直接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俗话说,一个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管理是抓好城市工作的关键,良好的城市管理可以使城市变亮、变美、变精神。对于我们丽水这样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城市,如何改变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且城市管理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跨越的。如何管理好城市,还有许多东西需要研究、提升和突破。
一是要以创建促完善,从硬件设施上促进管理。创建是我们城市管理工作最大的抓手,这是这一个阶段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所在。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制约城市管理水平,要抓住创建的机遇,不断配套和完善城市道路、绿化、环卫、市政、公交、供排水等设施,为城市管理打好良好硬件条件。今年市区将继续围绕“六城联创”,特别是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形象。在加快绿地建设的同时,投入使用水阁污水厂一期工程,启动市区污水处理厂迁移工作,继续推进务岭根垃圾填埋场建设,实施排山垃圾填埋场封场,改造新建成垃圾中转站、公厕,全面提高环卫设施的档次。实施花园路等城市主干道及主要节点的建筑亮化工程,建设两个公交枢纽站工程,新增2条以上公交线路,进一步改善出行环境。
二是要以改革促转变,从体制机制上改善环境。体制机制是城市管理最重要、基础性的问题,也是城市管理实现突破和提升的关键所在。城市是动态的、变化的,城市管理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当前城市管理部门众多,多头管理、交错管理、责任不到位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体制上,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形成管理责任明确、无缝对接、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市区将着手研究园林绿化管理机制,理顺环卫作业体制,加强环卫执法大队建设,建立无缝隙对接体制,管理与执法到位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转变亮化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户外广告经营管理统一规划设置,统一建设,统一监督管理。机制上,要落实好“三个机制”:责任机制、处置机制、考核机制。要强化责任制,加强联系对接,落实管理责任主体,实现管理责任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并强化街道办、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主体工作职责和内容,有效解决“两张皮”问题。要完善处置机制建设,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建立完善协调处理机制,使城市管理事项、问题在第一时间都能得到处理。要重视考核机制建设,一定程度上来说严管重罚出形象,要走出办公室,走上街道,走进里弄,强化监管与考核。
三是要以制度促规范,从精细管理上提升水平。要加快城市绿化、环卫、广告等设施规划编制,强化城市控制,奠定管理基础。完善城市管理法规制度,实现管理有依据、管理有规范,适应城市管理的要求。城市管理难在细处,形象也在细处,能在细精雕细琢地去管理,管理就能上台阶。精细管理上,要抓好“三个管理”:精品式管理、文本式管理、科技式管理。要把精品意识落实在城市管理中,落实在每项管理上。如一条街道上,路灯、街道树、垃圾箱、公交站亭、护栏之间如何协调一致,设计时、建设时各按各的要求,从单项上看都没有不对,但建成后,不少的问题就出来,不是间距不合理,就是不协调、不美观。如绿化修剪,可以出很多造型,可以使绿化更有感染力和欣赏性。要加强管理标准制定,明确管理内容、程序环节、操作步骤、行为规范,按照合同文体一样实施规范化管理,形成管理流水线,形成产品质量体系,保证管理质量。如市容管理,可以明确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特定时段和重大活动,实施示范化管理,形成管理样本。要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城管,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4、以行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是今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对金融危机,谋划长远发展,适应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建设行业发展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必须与时俱进地把行业转型升级摆上重要日程,积极探索研究有利于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平台、新机制,努力推进产业发展和突破。
进一步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要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企业竞争力有突破。落实好政府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建筑行业重点企业,鼓励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促进企业的资质升级,重点扶持一、二级总承包企业,引导三级企业发展,扶持和研究劳务企业在建筑业市场中的地位。引导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做好企业专业资质增项,引导企业转型,实现由房建总承包资质向水利、交通等专业资质扩展,改变企业资质单一性。同时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实施“走出去”,提高市外市场拓展能力。今年全市建筑业产值确保实现90亿,力争突破百亿大关,市本级建筑业产值确保实现30亿。二是市场建设有突破。立足于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重点是招投标的管理和建筑工地的现场管理。从市场和现场的联动,诚信平台和严格监管的联动中,破解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招投标成果落实到现场,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规范和到位工程现场管理。三是质量安全管理有突破。加强勘察设计管理,落实施工图审查和造价管理,努力做好监管和服务,从源头上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重视太阳能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应用太阳能或led灯照明道路2条。按照住建部提出要求,实施住宅分户验收,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抓好标化工地的创建,完成5个省“钱江杯”、25个市“九龙杯”标化工地(优质工程)的创建。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和管理,落实到位企业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职责,加强安全监管,努力实现“三项指标”零增长。
努力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主要要做好“引导”、“监管”、“帮扶”工作。一是加强市场研判,积极引导企业。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密切关注市场和企业变化,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信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相关信息的研究,把握丽水房地产市场变化,联系我市房地产市场实际,积极开展房地产市场调研和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调查,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利于市场稳定、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可能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做好超前的决策服务,并认真加以实施,继续引导市场恢复信心,努力促进市场稳定发展。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机制。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好国家调控政策。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市场调控政策,又要结合丽水实际,科学合理把握政策、落实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行为监管。要建立完善监管体系,严格商品房预售和合同备案管理,建立健全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商品房开发、市场交易等相关行为的监管,及是查处违法行为,促进市场规范运转,保护各方利益。要以绿城等外地有实力大企业开发项目为契机,提高商品住宅建设档次,为群众提供优质商品服务。要进一步规范拆迁行为,加强对拆迁政策研究,加强对房产中介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三是继续抓好帮扶,保持社会稳定。要继续深入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加强业务指导,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形势积极应对,调整经营思路,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加强对企业帮扶,继续实施对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和资金监管,继续抓好万松、银泰等问题处置,积极调动力量,及时处置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化解各类矛盾。要继续抓好万松、银泰等尾留工程的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帮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努力保持市场和社会的稳定。
5、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温家宝总理说:经济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今年各级党委政府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部门是事关民生的大部门,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扎实推进五个方面民生工程,让更多建设成果惠及群众,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一是住房保障工程。年前,省政府召开了城市住房工作会议,要求将城市住房保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要积极探索和实施经济租赁房、人才公寓、农民工公寓,解决不同层次人员住房问题。要把城市住房保障和支持其他住房困难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完善住房建设规划,建立以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安居房项目9个,约30多万平方米,完成天宁经济适用房分配交付,建立人才公寓制度。做好廉租住房保障扩面工作,全市计划新增保障户517户,市区实现低保标准2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继续深化和推行房改政策,改善市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市民居住水平。
二是旧城区改造工程。逐步推进结合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对基础设施简陋、建筑密度较大、集中成片的旧住宅区、危旧房和非成套住宅改造力度,加快改善城市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改造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道路、绿化等公用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工程。要积极指导中心镇、中心村规划编制,编制完成新一轮“示范村、整治村”规划及其他村庄建设详细规划,实现规划保留村庄规划编制全部覆盖。继续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进一步解决农村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房屋发证工作。
四是城区环境整治工程。要尽快改变城市脏、乱、差现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建公厕19座、垃圾中转站3座。加快实施城市主街道立面改造,实施污水收集,加强广告管理,积极实施城区的美化、亮化、洁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
五是停车场规划建设工程。停车场建设滞后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现实性问题,是城市在成长中的“烦恼”。特别是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且暂时缺乏比较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案。停车难问题是一个长远性的问题,要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做到疏堵结合。要在规划中考虑多建停车场所,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停车场。要优先发展公交,提高公交出行率。推行分区域、分时段限时、定时停车管理,提高停车成本,规范秩序,规范停车。
六是公交优先发展工程。要形成公交优先发展机制,加大公交事业的投入。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开通2条以上公交线路,及时更新、更换公交车辆,强化公交硬件装备,提高公交服务水平。要在道路中划出公交停车位,严管惩罚,营造通畅的公交运营环境。加强公交服务,提倡人性化服务理念,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提形象,维护好、美化好这一城市流动的窗口,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
七是城市供水延伸工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水覆盖面,市区加快实施北城区块村庄、碧湖区块农民饮用水工程。
八是污水收集处理工程。今年市区将投入使用水阁污水厂一期工程,启动市区污水处理厂迁移工作。要推进各县(市、区)镇级污水厂建设。
6、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强建设系统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首要抓好的问题,这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也是能否推进工作关键因素。要围绕科学发展能力提高为目标,抓学习,抓服务、抓作风、抓廉政,加强建设系统队伍建设。
一是抓学习,提高学习研究能力。学习是个永恒的课题,是基础性的工作。学习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对领导尤其重要,因而要把它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必须把学习真正放在心上,装在脑里,用在实处。要善于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要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宁可少出席几次宴会,少参加点应酬。善于学习,第一位的是要熟悉基本政治理论,从而加强分析、判断、把握问题能力,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第二位是学习业务理论,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第三位是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掌握经济、科技、文化、历史、艺术知识等结合起来。要学有所用,提高研究能力。城市建设需要研究东西多,要坚持学以致用,提前研究能力,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
二是抓服务,提高服务到位能力。要坚持“服务无止境”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到位的能力,建设服务型的政府部门。要围绕项目抓好服务。要梳理整合审批环节,尽可能环节少一点,程序简单一些,时间快一点,增加即办件,尽可能一次性的为项目业主提供服务。要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积极拓展服务渠道,重视阳光服务,开展预约、上门、加班、跟踪服务,切实为基层、为项目、为群众做好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等各项服务。注重信息化服务,加快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更加方便快捷服务。要围绕困难群体抓好服务。要更加关注困难群体,更加积极更加广泛为困难群体开展住房、公交、供水和办证、信访等各类服务,让城市建设成果优先惠及困难群体。
三是抓作风,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作风是个严肃的问题。作风不仅关系个人形象,关系在群众中威信,更深刻影响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风无小事。要去“机关化”,深入基层,走进城市管理每一角落,掌握城市动态信息,重调研,重实践,作表率,转变工作观念和作风,提高务实创新有工作能力。面对众多、繁重的工作任务,要讲实干,抓落实,干事成事干好事,以工作实绩论英雄、选干部、评先进,形成务实的工作作风。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敢想敢干,眼界宽广,思路宽阔,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变通,精通情况,善作善成,形成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要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效能监察、服务企业等各项活动,不断优化内外环境,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全系统形成规范运转、高效服务、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是抓廉政,提高反腐拒变的能力。廉政是个需要时时刻刻强调的问题。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把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列入重点,可以说,建设领域将更加被关注、查处力度将更大。因此,今年我们要下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要把好思想总开关。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俗话说:“人生是屋,信念是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领导干部一旦在思想意识上放松一寸,说会在实际行动中滑出一丈,最终堕落腐败的深渊。要坚定理想信念,挡住诱惑、把住小节,耐住清贫,守住“第一次”,做到慎权、慎独、慎欲,不存私心,不存侥幸,不当赌徒,做到廉洁自律,身先垂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二是算好得失一本账。要正确理解得与失的关系,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多运用辩证法,你想要的越多,失去的可能越多。我今天还是要重新强调一下要算好“七笔账”: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古人说:“广厦万间,夜眠八尺;珍馐百味,无非一餐。”知足常乐,才能克服贪欲;宁静致远,方能脱离纷扰。三是要完善制度主抓手。围绕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健全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逐步建立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使责任更明确、更到位、更有警示力。要提高廉政教育密度和广度,强化廉政意识。要从决策到执行形成全程闭合管理权力监督制度。特别是要针对工程,完善程序,严格制度,扩大透明,及时监管,努力确保建设系统“工程顺利推进,干部健康成长”。四是要谨慎交好朋友。领导干部处在权力中心,引得鞍前马后都有人拉关系、攀亲戚。很多人碍朋友情面,不严格要求,放松自己,关系错位,打开缺口,出现滑坡,走向腐败。同时还要慎交友,选准朋友,交友要有尺度和底线,多交益友、诤友,不交利友、酒肉朋友。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渎职犯罪,时刻敲响警钟,做到不渎职、不越位、不迈进雷池半步。
五是抓改革,优化强化建设队伍。今年市一级要进行机构改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优化、强化建设队伍,调整职能,壮大队伍。撤地设市十周年了,我们很多机构编制基本没变,有些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要成立机构,如成立规划展示馆、亮灯办、安居房建设公司等机构。要增加编制,要积极向上争取编制,同时也要在系统编制内进行编制调整调剂,加强测量队、造价处、档案馆、图审中心等单位队伍力量。要提高素质。如环卫处等要通过加大公开招聘力度,引进人才,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规划设计院要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职能逐步转向以规划研究为主。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工青妇团的作用,多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民主人士的意见建议,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已开启,新的任务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起点昭示着新的希望,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优异的成绩为撤地设市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同志们:
这次我们召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是在全国税务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开创税收事业新局面的形势下召开的。今天的会议是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国税分局党风廉政建设,改善机关作风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冯永良副书记代表分局党总支作的工作报告,我非常赞同。希望各科结合自身实际,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扎实推进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化作风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长期以来,全国各级税务部门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地保证了税务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税务部门属于垂直管理部门,又是一个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加强队伍管理,强化纪律约束,更显得尤为重要。税收工作直接关系纳税人切身利益,偷税与反偷税、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将长期存在;由于税收执法权的高度敏感性,我们各级税务部门都面临着很大的税收执法风险。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连续发生了多起重大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案件,造成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严重破
坏了正常的经济税收秩序,给干部职工自身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与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去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这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税收服务人民、改善民生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月15日,总局肖捷局长在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坚决惩治腐败行为,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3月23日,省局周广仁局长在全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从浙江国税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
重要讲话精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要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将其作为国税工作的指导原则,切实找准着力点,抓住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浙江国税‚五个发展‛。4月12日,市局黄德超局长在全市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深化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强调:新形势新任务对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负责的精神、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水平,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湖州国税愿景‛,全面推动全市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当前,全区国税工作正处于落实市局党组新思路、全面优化税收管理体系、努力开启‚十二五‛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在干部待遇暂时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局和分局的要求上来,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转化为干部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充分认识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党性修养,严肃税收风纪,为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有效开展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刚才会议已经就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分局干部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将党风廉政建设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我在这里再强调几点。
(一)抓好教育环节,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大量事实证明,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思想道德防线出了问题。分局要落实‚忠于职守,学会拒绝,让税徽在阳光下闪亮‛的廉政理念,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廉政教育,发挥税务廉政文化的作用,增强廉政教育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营造学廉、崇廉、守廉、倡廉的良好氛围,打造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品。借鉴好的经验和事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榜样的熏陶、激励作用,增强干部自律意识,要求干部时刻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把加强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结合起来,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
(二)抓好制度环节,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一要强化对行政决策权的监督制约。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市局各项工作安排落实到位。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九个一‛、干部交流轮岗制度。班子成
员要带头遵守《廉政准则》、《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完善《**分局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廉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监督。通过构筑制度防线,强化权力制约,促使行政管理权规范运行。二是要加大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检查。倡导‚平等尊重、阳光规范‛的执法理念,要强化依法治税的意识,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做到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越权减免税。切实加强对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管理使用、减免税审批、等税收执法环节的监督检查;中层以上干部既是税收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者,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管好自己分管的业务,加强对基层的指导督办。一线执法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法纪意识、程序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三)抓好中心环节,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固化宣传精神愿景,加强基本价值理念对工作的指导作用。今年是‚湖州国税精神‛和 ‚湖州国税愿景‛深入人心的一年,要把深化作风建设融入到湖州国税发展方向之中,要以‚明法、厚德、乐业、税和‛湖州国税精神为引领,以湖州国税愿景为目标,全面深入落实国税基本价值理念,促进价值理念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运用升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进一步树立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扎实推进国税系统党的作风建设,树立正面榜样,深入挖掘国税系
统‚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个人,利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实现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班子建设有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有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有提高的‚一先两优三提高‛的目标。
(四)抓好信访环节,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推进内部机制建设,要利用一线工作的便利条件,充分听取纳税人反映的意见,通过在各点设意见投诉箱、制作纳税人联系卡等手段,对纳税人反映反映的问题进行定期整理分析,对倾向性、苗头性行为及时预警、控制和纠正实现关口前移,做到预防在先。监察室要要加强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检查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举报、案件审理和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加大信访举报案件通报力度,在查办案件的同时,注意剖析原因,吸取教训,完善措施,总结提高。
三、狠抓执行力建设,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在3月31日召开的全省国税系统深化作风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中,周广仁局长以‚提升执行力、增强群众观、为民办实事,服务‘十二五’‛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提出要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不断增强全省国税系统服务发展的能力、破解难题的本领,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整体进步和全面提高,推动各项国税工作任务的完成。重点要抓好以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为目的,大力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强化纳税服务;坚持依法
治税,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廉洁自律等五方面工作。4月12日,市局局长黄德超指出:要扎实开展‚讲大局、鼓干劲、守纪律、正作风‛主题教育,认真进行‚七查七看‛,坚持把治理慵懒散问题作为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要深化效能建设,严格执行效能建设‚八项制度‛、省市‚禁令‛等制度规定,提升机关服务质量和效能。他要求,各部门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从严控制行政经费支出。要完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九个一‛管理考核办法,健全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考评有据、问责规范、奖优罚劣的制度保障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和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分局在巩固2010年 ‚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成效的基础上,以湖州国税精神为引领,抓牢干部建设这个基础,抓紧干部能力素质这个根本,抓好干部执行力这个关键,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为全市国税系统‚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快实现湖州国税共同愿景、全面完成2011年各项税收工作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一)加强干部教育,增强执行意识。认真开展‚讲大局、鼓干劲、守纪律、正作风‛作风建设主题教育和湖州国税精神、国税愿景‚五进‛宣传活动。通过学习和固化宣传,全面理解湖州国税精神和国税愿景的内涵,正确把握全市国
税系统‚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牢固树立为国聚财、为民执法的理念,不断强化全体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着力增强执行意识,凝心聚力,确保全年各项税收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二)完善考核监督,畅通执行渠道。紧紧围绕市局各项工作部署开展考核监督,切实抓好依法治税、组织收入、税收执法、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勤政廉政文明创建等工作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七查七看‛活动,即:查大局观念,看是否存在拒不执行的问题;查工作责任心,看是否存在推诿执行的问题;查工作积极性,看是否存在消极执行的问题;查工作效率,看是否存在拖沓执行的问题;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虚假执行的问题;查创新意识,看是否存在机械执行的问题;查法纪意识,看是否存在乱执行的问题。继续深化完善岗位目标二级考核机制,由分局直接考核到科、考核到岗,彻底打破科室内部吃‚小锅饭‛的现象,让庸懒者现形,给干事者地位,切实达到‚治懒‛、‚治庸‛的效果。
(三)开展主题活动,提高执行效率。深入开展‚比征管质量、比规范执法、比服务效能、比廉洁自律和讲职业操守‛的四比一讲主题活动,切实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和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比征管质量:比‚行业办法+行业模型+行业评估‛三位一体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执行力;比企业所得税分类预缴管理和反避税调查工作执行力;比征退税一体化工作执行力;比个体税收征管工作执行力。
二比规范执法:比税务行政处罚程序执行到位;比评估程序执行到位;比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到位;比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行到位。
三比服务效能:比项目发展助推能力;比重点项目税收贡献度分析能力;比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比纳税服务理念更新能力;比办税服务措施优化能力;比服务绩效提升能力。
四比廉洁自律:比廉政制度学习自觉性;比廉政制度遵守自觉性;比‚九个一‛活动参与自觉性。
一讲职业操守:形成‚顾大局、讲奉献、守纪律、强业务‛的良好工作氛围和职业美德。
(四)固化经验成果,完善执行机制。近几年来分局作风建设活动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化为长效机制。加强岗位目标责任机制、二级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执行目标、细化执行标准、严密执行程序、规范执行行为、落实执行责任,逐步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考评有据、问责规范、奖优罚劣的执行保障制度体系,确保各个执行环节都有章可循。
(五)倡导核心价值,培育执行文化。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湖州国税共同愿景的七大基本价值理念,启动实施‚五五行动‛,把信念、责任、激情、创新、和谐等‚五项文化元素‛融入到每一个执行主体和每一个环节的执行之中,使坚决执行、主动执行、快速执行、有效执行、创新执行等‚五项执行理念‛成为每一个**国税干部的
目标取向、工作态度和行为准则,进一步形成激励先进、鞭策懒庸的浓厚文化氛围。
第一, 进一步提高对档案服务功能的认识。我们要对档案服务的功能有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 既要重视档案的历史服务功能, 也要重视档案的现实服务功能;既重视档案工作在为各方面提供档案信息方面的功能, 也重视档案工作在为需要者提供帮助建立和管理档案方面的功能。
第二, 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各级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领导需要、各部门需要和群众需要, 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超前策划服务项目, 定向提供专题服务。要善于主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 主动为各方面提供经过提炼的、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 真正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
第三, 进一步提高帮助建立和管理档案等服务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拓展, 每年都有更多领域、更多的专业、更多的单位、更多的个人需要档案部门帮助他们建立和管理档案, 档案部门必须及时了解, 及时跟进, 及时提供这些服务。
第四, 进一步提高档案部门远程服务的能力。无论是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还是各级各类档案馆, 都要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 加快采用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提高远程服务的能力, 建设覆盖广泛、内容丰富、检索方便、利用快捷的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要充分运用我国目前正在推动的电信、计算机、电视“三网融合”这一机会, 把已上和可上计算机网络的档案信息, 向手机、电视等媒体扩展, 更大限度地实现档案远程服务。
第五, 进一步推动档案服务公共化、均等化。要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档案服务不均等现象, 既要为城市和市民服务, 也要为农村和农民服务;既要为政府服务, 也要为群众服务;既要为国有企业服务, 也要为民营企业服务;既要为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立档单位服务, 也要为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立档单位服务;既为大部门、大企业、大项目服务, 也为小部门、小企业、小项目服务;既为高层、上层服务, 也为基层、底层服务;既为名人服务, 也为凡人服务。
二、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第一, 要充分发挥各级机关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区与村级自治组织、各级国家档案馆积累档案资源的主渠道作用。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依法建立档案工作, 建立和修改完善本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凡是反映本部门、本单位基本职能和人员情况, 涉及重大活动和民生的文件材料, 都要列入归档范围并确定较长的保管期限, 把本部门、本单位履行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收集全、保管好, 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 为国家积累档案财富。
第二, 要全面推进其他组织和新领域的档案资源建设。各种新兴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产生, 要求档案部门必须关注新组织、新领域的档案工作, 以档案资源建设为起点, 将其纳入国家档案事业体系。
第三, 要科学整合档案资源。突破档案资源建设传统模式, 从实际出发, 采用现代化手段, 对档案实体或档案信息进行科学整合, 包括整合同一地区内不同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源, 整合同一系统、不同地区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源, 整合不同系统、不同地区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源, 促进档案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三、统筹相关业务工作
第一,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一要继续做好《档案法》修改工作。二要继续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国家档案局将于2010年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修改审批工作。三要抓紧制定和修订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级各类档案部门都要按照国家档案局重新修订的《档案法规体系方案》, 对各自的档案工作规章体系进行梳理。四要继续开展档案安全专项督查工作。
第二, 加强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建设。一要大力推进馆舍建设, 为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提供坚实保障。二要大力推进馆藏建设, 实现馆藏档案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三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快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四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建设, 加强各项利用设施建设, 满足档案查阅、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档案展览陈列、档案宣传教育等多项功能的需要。五要大力推进安全保密建设, 加强安全保密思想教育、制度建设、设施建设、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真正做到档案安全保密万无一失。
第三, 加强国有企业和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一要强化企业档案机构职能, 加强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建设, 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和电子文件管理水平。二要以加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为重点, 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发挥好项目档案验收的“推动、促动、震动”作用。
四、强化干部队伍素质
第一, 加强档案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档案部门领导班子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加强学习培训, 注重实践锻炼, 善于总结经验, 改进工作作风, 坚持求真务实,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二, 提高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重视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不断创新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制机制, 引导广大档案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三, 完善档案在职培训教材建设。国家档案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在职培训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 将从2010年起, 每年组织全国力量, 编写几种多媒体实用教材, 免费给各级档案部门使用。
五、精心规划好“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蓝图
第一, 要以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总体原则为依据。规划“十二五”时期的档案事业发展, 必须坚持全局观念, 必须将档案工作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 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将档案事业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部门发展规划以及其他行业发展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关系。
第二, 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原则。各级档案部门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始终, 紧紧把握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等重要原则的要求, 编制出真正能够促进档案工作为科学发展服务、促进档案工作自身科学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为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协调解决隆尧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遵照省工信厅王昌厅长的指示,5月7日,省中小企业局孙际林局长、王雅君副局长赴隆尧县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局领导首先转达了省工信厅厅长王昌、厅党组书记王海洋同志关于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协调解决隆尧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切实做好隆尧县所提项目帮扶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就如何帮助解决隆尧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有关问题与隆尧县主要领导进行了认真沟通。孙际林局长表示,省中小企业局将坚决贯彻省政府、工信厅领导指示,本着加大扶持力度,拓宽扶持范围的思路,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隆尧县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的相关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把隆尧县作为省局工作联系点,全面加强与隆尧县的交流联系,争取在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上有新的突破。王雅君副局长介绍了省中小企业局加快隆尧县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等项目工作的具体措施,提出将在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融资担保服务、创业创新培训、申报国家专项资金等6个方面为隆尧县提供全力、全方位支持。局、县双方就这些措施的落实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隆尧县李建强县长代表隆尧县委、县政府对省工信厅和中小企业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随后,孙际林局长、王雅君副局长一行实地考察了隆尧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华龙集团、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部分企业。考察过程中,孙际林局长就搞好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建议并就有关具体问题和相关负责同志交换了意见。■
【王局长建设会议讲话】推荐阅读:
局长在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1
安监局长会议讲话材料06-07
在局长任职会议上的讲话09-12
民政局局长慈善会议上讲话12-09
在全市农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11-21
财政局长在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26
在全市老干部局长会议上的讲话09-07
国税局长在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5
局长在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28
区建设局局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