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精选8篇)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1

在这满怀喜悦、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欢聚在这里召开20xx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刚才有洪同志就青杠街道三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对20xx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总结,对20xx年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措施,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在有洪同志讲话的基础上再强调三点:

一、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过去的三年是青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的三年,全街道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发展得到进一加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生活更为富足。特别是20xx年,全街道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4.7亿元,辖区内财政总收入达到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优化为2.2:68.2:29.6,全年引进外地企业26家,其中投资上千万元的企业13家,投资额5000万以上的企业2家,投资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5家,协议引资15.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亿元,全年进行土地拆迁3400余亩,已经全面完成1000余亩,支付拆迁安置费2000多万元。20xx年,青杠街道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获得了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8项市级表彰奖励,获得了县委颁发的先进领导班子等13项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级和街道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机关干部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特别是20xx年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我们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面对这些成绩今后5年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县委十二届党代会和县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多点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璧山打造璧城至青杠28平方公里带状城市,打造重庆休闲度假区,建立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贯通东林寺大道到青杠、青凤路扩宽、将青杠纳入璧南河综合整治项目统筹安排的有利时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青杠,在更深的层面上建设青杠,以更高的要求发展青杠,在未来3至多年内,全力打造“二、三、四”工程,即两个指标超百亿: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三个项目上台阶:一是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3-5家,国内知名品牌3-5家,全国知名民营企业3-5个;,四个产业打造:立足璧山,面向全市,打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新型包装、生物制药等四大优势产业。

目标是宏伟的,任务是艰巨的,各项工作是需要我们每个同志不懈努力才能落实的,在回顾过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工作上的一些不足,更应发现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形势,自加压力,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用发展来解决问题,在发展中创造和谐,通过不懈努力把青杠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提高认识,查找差距,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在过去的几年里,街道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专项整治活动,使我们的机关作风得到了较大转变,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关较大提高,可以肯定的说青杠的机关干部、职工是非常不错的,青杠的党政领导班子是非常有战斗力的,青杠的各级干部、职工工作是认真负责的。但从我到青杠工作的三个多月时间来看,我们一部分机关干部还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强,纪律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工作上不在状态,主要表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现象。一是“混”。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整天精神不振、无所事事,没有一点干事业的朝气和活力,对工作不专心,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自留地”上。二是“怕”。怕挑重担、怕干实事、怕负责任、怕担风险、怕得罪人,困难面前缩头缩脑,矛盾面前绕来绕去,是非面前装聋卖傻,根本没有什么组织原则,这个现象一般干部有,我们班子成员中也有,特别是我们班子成员中,有极个别的同志这种现象很明显,可以说根本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三是“推”。凡事推诿扯皮,有利的事就争,没利的事就推,该干的事不干,该尽的责不尽,工作消极,办事拖拉,很多事情主要领导安排了,分管领导过问了就是落不实。四是“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过得去,不求创一流,很多年青同志,就热心于往效益好的科室走,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没有宏观的把握和考虑。五是“怨”。怨天尤人、怪话连篇,自己不做事,别人做事他眼红,对自己放任自流、为所欲为,对别人品头论足、吹毛求疵,这种干部我看不是态度问题,是人品问题,我们机关这样的干部不但存在,有时还很普遍。六是“空”。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不深入一线,工作上做表面文章,这一点我们一些下派干部身上尤其突出,这次我们下去对下派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有些党员,群众代表对我们的干部提出了许多忠恳的意见,有的下派干部根本没有在村办公室办公,用电话遥控指挥。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干群众关系的融洽,不利于青杠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进行剖析,深挖思想根源,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进行改正,确保在春节上班后我们每个机关干部以一个更新的面貌展示在7万多青杠人民面前,切实把青杠街道建设成为廉洁、高效、为民、务实的机关。同时我们要实现青杠经济上更大的跨越,要真正把青杠建设成为县城的一个重要中心,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融入主城,我们每个机关干部、职工都必须站在更高层面上看问题,真正跳出青杠看青杠,跳出璧山看青杠,从全局出发,站在为青杠人民负责,为璧山发展负责的高度,努力工作。

三、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可以肯定的说,由于历届负责人的共同努力青杠街道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在新的机遇,新任务面前,我们一定要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全街道上下团结一致,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把青杠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1、强化领导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发展措施。全街道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加快发展为己任,把敢负责、抓落实作为政治品质的集中体现,把求实效、创业绩作为能力才干的鉴别标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兴盛皆成于实”。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所存在的许多不足,正是抓而不实的后果。老百姓最盼望、最欢迎、最满意的就是狠抓落实、真抓实干;最不满意、最有意见的就是华而不实、形式主义。因此,街道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一定要狠抓落实,对于党工委、办事处的决定、关键工作,一定要亲自抓,具体管,不要停留在当“二传手”的位置,只布置,不督促,最后出现事事有人管,事事不落实的局面。各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要把20xx年各项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具体到人,明确时限要求,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2、搞好配合协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青杠街道的发展不是一人一已之力能够实现的,需要党政领导班子和各科室的密切配合,需要的是在座各位同志的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因此,大家在工作上要多鼓励、多支持、多协调,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要互相推诿,要多配合,少拆台,要从全街道大局出发,精诚团结,在服务全局的过程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努力形成团结和谐、创新实干的工作合力。

3、继续发扬“青杠精神”,把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作为始终努力的方向。青杠精神是“争最先、创一流、作榜样”,按照青杠精神,全街道广大干部要致力于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做就做到最好,干就干成一流,为广大群众做好表率。全街道要形成争创一流的风气,在“争”和“创”上狠下功夫,要敢于“争”、敢于“创”,同时要知道怎么去争、怎么去创。 为此,我们要把服务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率;积极践行“八荣八耻”,提高全街道的文明程度,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氛围。只有这样,我们20xx年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完成,青杠经济才能够继续保持既快又好地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够不断进步,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积累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同志们,回首过去,我们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展望未来,青杠发展任重道远,面对青杠区位优势正不断减弱等不利因素,如何继续加快青杠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事关青杠广大群众和在座各位切身利益的事情。未来发展,青杠街道机会很多,挑战很大,新一届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有信心和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围绕着青杠街道发展大局,着眼长远发展,立足实事实办,一定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谱写青杠发展的新 篇章,青杠发展必将从辉煌走向辉煌。在此,向我们的机关干部提一个要求,就是20xx年大家同心同德,从严要求,埋头苦干,为建设富庶、文明、优美、安定的新青杠努力奋斗!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2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 新世纪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时机关键,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昨天下午, 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陈小娅副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未来十年辽宁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近期教育工作重点;会议安排了分组学习讨论, 进行了表态和交流发言, 各市、各高校还提交了书面材料;会议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两个重要文件。为深入学习领会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好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编制《规划纲要》, 制定《若干意见》, 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王珉书记在讲话中强调, 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把教育作为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 尽快提高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要全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 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把服务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 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各级各类教育。到2020年, 辽宁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强化责任意识,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当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陈政高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辽宁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大省的面貌, 坚定了建设教育强省的信心。政高省长要求, 要抓住重点, 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突破, 推动学前教育连锁发展,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加快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让辽宁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要用战略眼光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抓好教育, 切实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两位领导的讲话内涵丰富, 重点突出,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

二、认真领会两个重要文件精神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十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全省加快实施《教育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措施, 大大地提升了教育服务能力, 教育事业发展为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已成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坚强支撑力量。

2008年10月, 辽宁被国家确定为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同步起草省级规划纲要的9个试点省区之一,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辽宁的巨大信任, 是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成绩及对全国教育影响力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对《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极为重视, 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提出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编制规划纲要、制定若干意见, 突出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目标定位, 突出辽宁区域特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 王珉书记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 明确编制《规划纲要》的要求, 研究审定《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从2009年12月以来, 陈政高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座谈会, 多次听取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制定情况的汇报, 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省人大、省政协认真审议了《规划纲要》,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对《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制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省教育厅做了大量专题调研、文件起草和征求意见等基础工作。《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的制订过程, 充分体现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通力配合和广聚民智的科学决策特点, 这是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体现。

《若干意见》确定了到201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 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强调了加强领导、依法治教、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投入水平等保障措施。《规划纲要》除序言、实施两个部分外, 由总体战略、发展与提高、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保障措施四个部分组成, 共22章、25条。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 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三、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会后,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抓紧传达学习, 尽快部署落实。我在这里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 做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在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两个重要文件工作中,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抓住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有利时机, 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准确理解和深入领会精神实质,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要在工作中结合实际, 着重学习宣传省委、省政府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和保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 注重实效, 贴近群众。要利用各级党委、政府中心组专门组织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 重点培训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管教育的负责同志、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

第二, 编制好本地区、本学校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 制定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改革和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本地区、本学校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 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 制定出与国家、省《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相衔接、相贯通, 突出本地、本校特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

第三, 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改革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各地、各高校要按照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抓好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特别是要推进学前教育规模化发展, 实现学前教育连锁办学, 形成幼儿教育地产品牌;要统一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因地制宜地推进初中集中到县城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要实施市域内跨县区统一招生, 增强普通高中的竞争力, 激发高中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吸引、鼓励国内外企业到辽宁投资办学、合作办学, 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 提高集约化程度, 提高办学质量;要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促进高校投入多元化, 通过土地资源盘活开发等方式筹措教育经费, 减轻和化解债务负担。省教育厅要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科学设计, 试点先行, 重点突破, 有序推进。各地各高校重大改革试点方案要按程序报批, 事先做好预案, 防止出现偏差。要把握好舆论导向, 避免媒体对教育的炒作, 误导社会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判断, 影响群众对改革的支持。

第四, 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 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明确目标任务, 制定发展措施。要加大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照分担比例, 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目标要求加以贯彻落实, 明确达到国家核定教育投入标准的时间表和预算财力安排。要加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 完善配套政策, 制定落实措施, 扎实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即将下发的职责分工, 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加强协调, 形成合力, 共同抓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各市要周密安排、精心部署,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召开本市教育工作会议, 对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有关情况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3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为主要工作抓手,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做好2010年全省“三农”工作,既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确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确保农村好形势巩固住发展好。

三、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在国家投入方面,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提高,确保“三个优先”,即财政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补贴方面,强调增加资金、完善办法,明确“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在金融支持方面,强调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出台“三个措施”,即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要求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突出“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凸显“三个亮点”,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强调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受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另外,还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开拓农村市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要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从当前工作抓起。一要认真抓好粮食收储工作。要正确判断粮食市场走势,适时提供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把手中的余粮卖上好价钱。同时,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和农民群众要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坚决消灭安全隐患,防止火灾发生,防止霉变。有关县(市)一定要解决好“地趴粮”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二要抓好备耕工作。今年是春节前立春,春脖子短,节后各类农活催手,备耕任务相当繁重。从现在起,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高标准高质量搞备耕,立足抢前抓早搞备耕,立足抗灾减灾搞备耕,早动手,早准备,早筹集各类物资。尤其要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生产资金准备,为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三要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四要组织好冬春农业生产。五要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干部要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吃、穿、住以及过冬保暖等实际问题,努力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确保他们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六要认真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4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镇经济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全镇经济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的经济工作运行情况

年,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实施“生态立镇、项目兴镇、旅游活镇、经济强镇”的战略,紧扣发展主题,抢抓南水北调、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带领全镇干群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务实求效、开拓创新,开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社会和谐稳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镇06年经济总收入为6768万元,农业收入为4634万元,第二、三产业实现收入1867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290元,比净增72元。

(一)、克服自然灾害,努力把农村经济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镇是一个纯农业乡镇,一年来,全镇干群牢固树立以农为本的思想,围绕农业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克服了去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努力把农村经济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入秋以来,全镇阴雨连绵,灾情不断,加之受市场的影响,全镇06年经济总收入有所下降。针对农民减收的实际,镇政府想方设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措并举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助民增收工作。拓展外出务工增收,20,全镇外出务工2686人,比去年2392人多294人,增收147万元。同时,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今年实现了农业税全免,与此同时,各种惠农政策纷纷落实,粮食直补16.07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4.8万元、退耕还林款272万元、水稻救灾补助58万元等也已发放到农户手中,通过一系列的减负帮困补贴政策,变相的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

(二)、以稳定农业收入为目标,多措并举,增强农业优势地位。

***经济发展缓慢,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望天收现状短时还难以改观,种粮换钱的小农意识有待转变。为此,一年来,我镇把经济的增长点着重放在发展畜牧经济和林果经济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民向这些强势产业迈进,并依托科技,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农业效益。一年来,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积极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和种植模式,努力向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调整,在形成特色上下功夫,变产量农业为效益农业,依托资源上项目,面向市场抓开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全镇范围内重点抓好了以优质粮油、柑橘、仁用杏、中药材等为主的种植业和林特业;以生猪、黄牛、努比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水域养殖为主的水产养殖业。

⑴、在种植业方面,重点抓好了以区域龙头带动产业基地建设。以***为龙头,重点培植了柑橘产业基地;以***村和***为龙头,建成了以仁用杏为主的林果基地,种植面积已达到3500亩的规模水平;以***为龙头,在高寒山区全力建设中药材基地,已初步形成亩的规模。

⑵、在畜牧养殖业方面,我镇主要是引导群众走规模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养殖之路。06年,我镇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城区开发建设等机遇和生猪市场价格回升等有利因素,将畜牧产业定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在政策引导、科技指导、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从五个方面着手把畜牧养殖业推上了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的发展轨道。一是改变传统的喂养模式,大力推进饲料“三改”,即改熟食为生食、改放养为圈养、改单一饲料喂养为多元化配合喂养,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肉质。二是加大了品种改良力度。大力实施黄牛除杂、冻精配种,除杂率和冻配率分别达90%和95%以上,促使黄牛由劳役型向商品型转化。加快普及“三元”杂交猪、普及率已达90%以上。加强“努比羊”的饲养管护,建高标准羊舍20余间,增加杂交配种量。三是加强了畜禽疫病防治力度,为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利用动物春防和秋防时间,集中精力抓好口蹄疫、禽流感等防治工作,加大疫病的防治投入,坚决实施强制免疫,确保了大牲畜防疫密度达98%以上,生猪防疫密度达95%以上,禽类防疫密度达85%以上。四是加快了草场建设,办好牲畜圈养示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五是抓好了养殖小区建设,生猪饲养量已达500余头,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养殖业的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我镇畜牧养殖业终于走出低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镇大牲畜存栏92800头,同比增长7%,其中生猪存栏31500头,同比增长8%。在***村原小学建立小鸡孵化点,已孵化小鸡30万羽。同时,大力推广山场养鸡、果园养鸡模式,在***村山场养鸡15000羽,***养鸡10000羽;以***为试点,发展长毛兔100户500只。这些养殖,都呈现了科技普及广、环保意识强、发展速度快、规模水平高、方法模式新、产业区域化等特点。

2、以科技为依托发展农业,努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是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重要手段。06年,我镇以“农业科技推广年”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掀起学科技、用科技和推广科技的热潮。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按照“宣传、培训、指导”的工作程序,把技术服务贯穿于农业生产始终,重点抓好技术培训,扎实开展季节性培训、分类性培训,全镇集中农技培训在3次以上,培训人数达1300人次。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以柑橘和仁用杏管理为重点的送科技进村入户活动,通过召开现场会、播放电教片、印发科技手册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着力培育出一批“土专家”和“田秀才”,基本实现了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全镇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82户、养殖大户142户、农业技术协会成员188名。

3、实施生态立镇战略,发展生态经济。一是继续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程,今年完成荒山造林1500亩,四旁植树30万株,封山育林21000亩,退耕还林500亩,栽植苗木共计50万株,成活率达85%以上,合格率90%以上。二是加大管护力度,在实施封山育林的同时,对退耕地采取分片包段,专人专业管护的办法,有效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目前全镇退耕林地仁用杏、木瓜、柑橘、花椒等树种的成活率均在80%以上;三是树立了造管并重的理念,形成全镇上下大力造林,大力管护的良好氛围,有力地巩固了造林成果。树立了林业产业经营理念,积极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探索实践荒山租赁开发的路子,全镇对外承包荒山荒滩已达3000亩,全部用于林果、林特开发。四是大力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首先,在全镇积极推行“改燃代柴”工程,鼓励农民用煤用气,倡导农村农民生活新风尚。其次是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走以废(废气、废水、废渣)变宝、以气代柴之路。以熊家庄村作为农村能源建设试点,新建“三结合”沼气池190余口,受益人口1200余人,每户每年还可节约柴6000公斤,即保护了生态,净化了环境,又美化了生活。五是我镇在***村大力实施了氨化养殖建设,通过组织领导、科技宣传、示范引路、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和手段,科学养殖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服务了生态环境建设。

4、实施项目兴镇战略,提升我镇综合实力。2006年全镇项目争取与实施主要集中在交通建设、生态治理和人饮解困三个方面。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5

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暨表彰会议上的发言稿

(2005年12月8日)

同志们: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年终工作总结暨新春座谈会,目的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年办公室的各项工作;表彰先进,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动员大家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强化“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提供服务”三大职能,全面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两方面的问题: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05年对于我区来讲,大事多、喜事多、各种矛盾问题多。在区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针对急剧变化的形势,我办全体工作人员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敢争第一、勇创一流,坚持艰苦奋斗、敬业奉献。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领导决策服务上,积极协助政府各区长抓大事、谋大事,团结一心,负重拼搏,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圆满完成了区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搞好政务服务。一年来,我们先后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加班加点,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保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平稳过度;同心协力,强化措施,共同抵御非典疫情,有效保障了政府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针对环保污染事件,大力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尽快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对造纸企业及时进行治理整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乳业集团、**生物饲料两个大公司前来投资置业;多方协调,对人大、政协办公大楼以高价位出售,积极支持*宾馆建设,贷款1000万元支持新区广场及市政府大楼建设;组织筹划抗非典改陋习万名群众大行动、清真美食节等活动;督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共130件,办复率达100;全年共接待来自、、等外省区有关县市和单位、自治区政府、人大、*市四套班子等上级领导以及区内其他县市各类参观考察团39个,接待人员近1200多人。二是大力提高文稿起草和信息、调研、督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高质量筹办了工业经济、农业工作、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县域经济讨论等二十多个大型会议和教育、再就业、城市建设恳谈会等三十多个中型会议。共修改乡镇、部门各类材料近300份,撰写人代会、全委扩大会、经济形势分析会以及*市、自治区汇报等各类材料近200份,起草各类文件200多份。今年的人代会工作报告在市区两级人代会中得到了较高评价。特别是对上报自治区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和有利于利通区发展的请示报告等文件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确保了政府工作的快速、高效运转,使区委、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新的提高。围绕工业、农业、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奶牛科技园区建设等重大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督查任务的落实。全年共组织撰写信息150多条,被自治区、*市采纳70条,真实、有效、及时地反映了我区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政府领导掌握情况,进行决策提供了全面依据。三是切实加强信访、法制、外事工作。全年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2141人次。先后对全区240名执法上岗人员进行了执法资格培训,有近200人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四是加大政府信息化工程建设力度。争取自治区产业办支持资金45万元、政府投入20万元,完成了政府办公楼的综合布线、机房设备的购置、与互联网连接等工程,通过网络发布信息400多条,其中“西部乳都”的建设、中心文化户的建立等重要信息,引起了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此外,通过抓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抓机关文化建设,抓后勤保障工作,抓扶贫帮困工作,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办公室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新的政府形象。

总的来讲,2005年,是我办全体工作人员奋勇拼搏、务实苦干的一年,更是各项工作喜获硕果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办公室获得了“六强堡垒”党支部、利通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各区长及各部门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也是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辛勤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办公室班子,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理解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

二、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6

高 尚

(2011年12月22日)同志们: 我们利用两天时间,集中对全县17个镇、28个部门今年的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观摩评比,同时对各镇辖区内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47个综合服务部门和21个双管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也一并进行了考核打分。刚才,高书记对观摩考核情况作了全面细致的点评。随后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县经济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本次观摩考核的总体感受

通过这几天的观摩考核,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我有三点感受。一是考核组织有力。这次观摩考核可以说是县委、县政府对全年各方面工作的总检阅,也是各镇、各部门工作的一次展示。政府办、考核办等部门对整个活动过程安排得很细致,组织的很好。绝大部分镇和部门的观摩点准备充分,亮点突出。一些镇和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解,让人感到底子清、情况明,充分说明了平时工作深入负责,扎实细致。二是成绩令人鼓舞。观摩的项目涉及产业类、民生类、社会事业类、小城镇建设等多个方面。有的是正在培育发展的新型产业,比如畜牧局的10万只肉鸡屠宰线建设项目,推进很快,罕

井镇的废旧轮胎处理项目已经试产;有些是特色产业,比如龙池镇的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翔村镇的玉盛兔业等几个项目,发展快,规模大,在全市已有相当影响力;有几个小城镇建设项目道路宽敞,绿化有品位,形象非常好,比如荆姚镇的高速引线拓宽改造项目、椿林的敬母文化一条街项目都可以说是今年的亮点工程。还有桥山中学、县医院综合住院楼、紫荆公园等,这些项目投资额度、建设规模、设施配备的档次都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还有市容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这些项目、这些有效的工作,都将对我县经济社会后续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三是问题不容忽视。今年,我们的新建项目不多,投资大的生产性项目更少。一些镇和部门的工作思路不清,力度不大,成绩不尽人意;个别镇和部门一年到头了没有一项工作能够拿得出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想大家应该有所反思。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敬意和感谢!同时,也希望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大的镇和部门能够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奋起直追,创先争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2011年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夯实工作责任年”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三化”互动发展,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

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保增长目标基本实现

预计至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9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6 亿元,增长39%,较年初预算净增3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89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10元,增长21%,净增922元。

(二)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在项目建设方面: 73项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69项,竣工或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项目36项,累计完成投资52.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91.98%。其中,14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额占年计划的111.2%,在全市项目建设考核中居靠前位次。全年共签订招商项目合同36个,实际到位资金28.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

在工业经济方面: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总数达到33家。蒲城工业园实现产值21亿元,财税贡献7000余万元;海泰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即将竣工投产。煤化工业园2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已经省发改委审批,累计完成投资24.8亿元,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厂前区单体工程全部封顶装修,装臵区各类地下管网设施建设已经开工,即将全面建设。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圆满完成,保留的6个煤矿设计能力均达到30万吨以上。全年煤炭、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

在农村经济方面:全年粮食总产4.56亿公斤。设施农业新增面积3万亩,总产值8.1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02元。果业基本实现人均一亩果,产值17.6亿元;酥梨、苹果总产量70万吨,出口总量达到15万吨,成功举办中国蒲城白水酥梨苹果文化艺术节。畜牧业新扩建各类养殖小区80个,畜牧产值7.5亿元;肉鸡产业化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新建标准化肉鸡舍103栋,肉鸡养殖小区9个,被列为全省肉鸡规模养殖示范县。

在城市建设方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北环路、重泉路南北段建设工程全面竣工,紫荆公园、重泉广场建成并向群众开放。城南新区实施了长乐街、人民路、公园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招引资金8.2亿元,储备土地2800亩。孙镇和荆姚镇两个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1.06亿元。“双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规范沿街门头广告5000余块,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城区面貌大幅改善。

在三产服务业方面:钢材交易和汽车交易修理市场、腾达蔬菜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总投资1.5亿元的新东方三农物流中心厂区基本建成,总投资4.8亿元的渭北家居建材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完成投资3020万元。全年旅游接待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6亿元。

(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实施民生工程12大项117个项目,完成投资7.03亿元。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中新型农村

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实施,被列为国家试点县,全县参保人数41万人,参保率96%。3673户9293名城市居民享受到城市低保,12400户40100人享受到农村低保,1840户农村居民享受了农村大病救助。建成保障性住房360套,为农村困难群众建房80户,成功召开了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场会。桥山中学于9月1日正式开学,县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557503人(份),59500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建成镇文化服务站12个,村级体育场所78个,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各项惠农政策及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兑现落实。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了信访“三无单位”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各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妥善处臵了上王镇浮阳村二组与尧柏公司纠纷、苏坊镇管水涝反映待遇问题等几个重点信访案,化解了一批矛盾和问题。烟花爆竹、煤矿等重点行业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治安状况良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三、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第一年。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五年建设一个新蒲城”的宏伟目标。新一届政府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为: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地方财

政收入超过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11000元。经济总量进入全省20强。

围绕这一目标,今后五年县政府将着力抓好七项建设:一是建设更为坚实的工业基础。就是培育形成新型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化工、装备制造“五大”新兴产业,两园产值达到200亿元。二是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型农村。就是要壮大农业产业基地,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全面建设。三是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就是重点加快中心县城和孙镇、荆姚等四大重点镇规模扩张,实现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目标。四是建设繁荣的第三产业。就是要支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大文化旅游业,把蒲城建设成为渭北商贸名县。五是建设高效开放的发展机制。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六是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就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七是建设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加强生态保护,推进节能减排,集约节约用地,打造绿色、生态、宜居蒲城。

结合后五年目标任务和2011年发展实际,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初步确定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600元和

6650元,增长15.8%和20.3%。全年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投资规模。扩大投资依然是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和拉动。对我们来讲,抓投资就是抓项目建设。全县上下要坚持不懈的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关键是要在项目的落实和建设的推进机制上下功夫。项目“五个一”包联工作制度、月检查、季通报等制度要继续坚持,联席会议制度经发局要做进一步完善,要有利于促进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在项目征地、手续审批、投资进度、环境保障等方面要落实督查考核和问责机制,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明年的项目盘子经发局已经拿出来了,初步确定了81个重点建设项目,但是还比较粗。经发局最近要反复征求意见,抓紧与各镇、部门衔接论证,要保证把好的项目、确保年内能够实施的项目列进来。各承担重点项目建设的镇和部门现在就要着手抓紧土地、资金、手续审批等前期工作的衔接和争取,做好项目开工准备,确保一开年就有一批项目能够开工建设,现在具备开工条件的要抓紧时间开工,早一天就是一天的进度,就是一天的投资。经合局要提前安排好明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尽快分解任务,确保明年35亿元招商任务完成。

(二)确保工业高速增长。工业发展要突出抓好园区建设、产业改造和企业发展三件事。目前煤化工业园被列入了全省重点支持的10个县域工业园区,经发局、园区管委会要加大衔接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烯烃项目装

臵区要全面开工建设,水厂、水库、输煤管道等配套设施要加快进度,园区专用道路5月底前要建成通车。蒲城工业园海泰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要建成投产。产业改造重点是要实施好金联煤矿60万吨新建项目,县煤矿30万吨技改项目3月底前要正式投产。烟花爆竹产业要全面完成所有生产企业机械化改造。企业发展主要是抓好规模企业培育,确保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以上。

(三)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果业要抓好酥梨、苹果、红提葡萄标准化生产,新建果园5万亩。畜牧业要继续抓好肉鸡产业化项目实施,新建标准化鸡舍100栋,肉鸡屠宰线建设项目6月底要建成投产。设施农业要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抓好十大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新增面积1万亩。农业基础建设方面,明年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各涉农部门,包括电力、交通等部门要把项目计划好、实施好,把资金管好用好,促进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城镇建设明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任务也很艰巨。“南扩东进”战略实施要迈出一大步,就是要力争城市25平方公里大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实现这个目标,完成五原路、蒲大路城区段、北环路东延伸段三大工程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住建局、城南管委会要自我加压,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建设任务完成。同时,要巩固双创成果,建立健全集贸市场、“六小”行业、背街小巷及

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推行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程,促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五)繁荣三产服务业。要把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发旅游产品,着力凸显文化内涵,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要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艺术品加工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要加快龙首黑峡谷旅游区、桥陵赵山乡村旅游升级改造,完成桥陵4A级景区和城关镇省级旅游名镇申报工作,打造“蒲城一日游”品牌。商流服务业要加快专业市场的规范建设,依托城市东区、城南新区、工业园区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多种形式的现代流通业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明年国家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投入仍在加大,各镇、各部门要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以项目为载体,大力争取资金支持,推进民生建设,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教育资源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业和再就业、城乡低保等,这些都是民生方面重中之重的工作,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责的抓实抓好。特别是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投资额较往年大得多,之前就这些实事的可操作性反复征求了意见,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落实,确保承诺一件,干成一件。

四、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今天距年底满打满算仅剩一个月时间,但是我们的工作量还很大,任务还很艰巨。

一是要全力做好“双创”省考迎检工作。“双创”工作已经到了冲刺的最后阶段。近四年来全县上下的努力能否取

得成效就在这关键的几天。双创指挥部针对这一段的工作已经做了细致安排,实行县级领导、部门包联路段工作制度。各县级领导必须负起责任,深入一线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各部门的一把手必须现场指挥,保障人力、经费,全力打好攻坚战,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二是要及早做好各项工作衔接。各镇、各部门要对照年初目标任务,认真自查总结,查漏补缺,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同时,要提早谋划好、安排好明年的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现在能开展的要尽快启动。各主要经济部门、承担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镇和部门,要抓紧赴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市的项目盘子。

三是要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当前正是煤炭、烟花爆竹产销两旺时期,车流、人流加剧,交通事故多发,还有食品安全、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等问题。各镇、各职能部门一定要高度警惕,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深入细致的搞好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加大重点隐患治理和重点信访案件调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7

(一) 关于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

同志们在讨论中提出, 建设部和建设系统要高度关注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要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为契机, 积极发挥建设部门的重要作用, 促进城镇化和城市健康发展。这些意见提的很好。我们建设部和建设系统确实要把《城乡规划法》贯彻落实好。12月26日, 建设部召开了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就认识《城乡规划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贯彻《城乡规划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昨天, 光焘同志的报告也对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进行了部署。我结合大家的讨论, 就做好《城乡规划法》贯彻落实工作, 再强调以下四点。

第一, 要充分认识到, 《城乡规划法》及其确定的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等, 给予了我们建设系统若干行政许可的授权和事权。同时, 也要看到《城乡规划法》赋予我们的任务很重, 责任很重。依据这个法律, 我们既要监督别人, 也要管住自己。我们一定要全面理解《城乡规划法》, 履行好建设部和建设系统的职责。我们要会同有关部门一起贯彻好《城乡规划法》, 包括在实施过程中, 要会同监察部门抓好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第二, 《城乡规划法》的内容很丰富, 必须认真学习, 加强培训工作。为全面学习和理解《城乡规划法》, 2008年建设部要组织对地级城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 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进行培训。各省 (自治区) 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局也要对县 (区、市) 政府分管领导、乡长、镇长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及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全部参加培训。

第三, 要进一步重视和做好镇、乡、村规划编制及其管理体制、机构设立和运行的试点工作。这是建设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

第四, 要抓紧完善城乡规划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建设部明年将会同有关部门、地方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城乡规划标准的编制工作,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 尽快完善城乡规划标准体系, 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水平。

(二) 关于住房保障和稳定住房价格

大家在讨论中提出, 落实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的目标, 建设部门要切实关注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 采取切实的措施, 抓出成效。这也是我到建设部工作后重点思考和推进落实的一个重要问题。明年我们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抓紧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当前的首要任务, 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各项工作部署, 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要尽快落实工作机构, 完善工作机制。中央编办已批准建设部单独设置住房保障司。目前部里已经完成这个司的组建工作。各个省 (自治区) 建设厅回去后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这个情况, 要重视住房保障工作机构的建设。这是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织保证。同时, 各省 (自治区) 建设厅要督促城市政府确保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资金投入和土地供应, 确保实现国发[2007]24号文件关于低保家庭“应保尽保”的目标。从近期国务院督查组对各地检查情况看, 当前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问题之一是廉租房的房源不足。所以, 要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增加供给量。建设廉租住房, 主要采取配建方式, 也可以相对集中建设。

二是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 要把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大胆探索。从了解的情况看, 地方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办法, 目前主要有两种, 即限价房和经济租用房。一些地方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方法发展限价商品房来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符合国务院文件规定的精神。他们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办法确定房屋出售价格, 然后从土地出让开始完全市场化, 建成以后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以略低于市场价出售给中等收入的家庭。这个“略”的程度是多少, 各个地方不一样, 建设部也没有明确规定, 建议大家积极探索。搞限价商品房的城市, 在产权和上市方面的做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参照“经济适用住房”的做法, 五年后自由上市, 价差部分大头由政府拿回。有的规定不准上市, 要卖只能卖给政府。从宏观上看, 这部分限价房的推出, 对抑制房价上涨产生了比较大的正面影响。调查中, 我们发现, 有的地方还探索建设了一批经济租用房, 即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用市场的办法建设和经营租赁;房租略低于市场价格;小户型;供给对象主要是当地中等收入家庭, 而且必须是自住。北京市目前也在研究, 准备试点搞针对中等收入家庭的经济租用住房。不管是限价商品房还是经济租用房, 我们建设部门都要配合有关部门一起, 研究如何加强对其调控和监管。当然, 所有住房建设, 都必须符合节能省地和环保的要求。

建设部对现阶段我国住房政策, 基本上有了一个比较明朗的政策取向: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住房解决, 外加经济适用住房;中等收入家庭根据各地实践可以采取限价商品房和经济租用房的办法解决;高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市场解决。需要注意的是, 当前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办法不能对未来住房市场化改革形成障碍。

三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部署,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总的原则是既要防止房价过高过快上涨, 也要防止过快过猛下降。当前, 重点还是要防止和抑制房价过快过高上涨。各地建设部门要从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房价大幅波动对经济运行和民生的重大影响。为此:

第一, 要按照光焘同志在报告中规定的时限要求, 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这可以稳定消费者心理预期, 对稳定房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公布住房建设计划, 也有利于建设系统自身工作的安排, 使我们的工作可以有序开展。公布住房建设计划也是土地供应规划的基础, 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工作便利。有人说这个要求是否急了点, 我们认为, 经过努力是能做到的。现在有些城市已经做到了, 比如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福州市, 就已经把2008年的住房建设计划公布了。明年, 部内请城乡规划司牵头, 房地产司配合, 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力度。

第二, 继续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的力度。国家关于90/70的要求, 总体情况落实较好, 全国平均达到了55%, 但远未达到要求的70%。各省、自治区建设厅要继续督促城市政府抓好落实工作;直辖市和其他城市的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 加强监管。

第三, 做好建设系统自身的工作。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管理, 加强市场行为监管, 依法查处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捂盘惜售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当然, “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捂盘惜售”, 其内涵要在实践中加以明确。明年还要会同监察部等部委继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第四, 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应的同时, 加强房价监管和抑制不合理需求, 引导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几个月前, 江苏省建设厅配合江苏省物价管理部门, 对过高房价采取了监管措施, 当时引发了一些议论。我们认为, 在当时南京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时候采用这种临时性措施, 我们给予理解和支持。但如果长期采取这种办法要研究。

(三) 关于建筑节能和城镇治污减排

建筑节能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十分重视、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大战略性意义的工作, 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和抓好城镇治污减排项目的组织建设工作, 是建设部门责无旁贷的任务。新修订颁布并将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节约能源法》, 专设了建筑节能一节, 明确规定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且规定了建设部门五项职责, 一是加强对在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制定和实施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的制度;三是制定和实施用热量收费的制度;四是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 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五是推进使用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 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光焘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已经对2008年的建筑节能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我们要很好地贯彻落实。对于大家关心的加大建筑节能资金补助等问题, 我们建设部会多与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做沟通工作, 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还是很支持的, 今年就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给予支持。并且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对建筑节能工作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紧迫性, 转变观念, 积极主动、不断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各地都要把建筑节能作为建设系统的重要工作, 组织和实施好国家重大建筑节能工程;要在巩固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 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供热计量改革、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运营管理上来, 加强建筑用能监测、管理和考评;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的能力建设, 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做好建筑节能的体制、机制创新。做好《节约能源法》和即将颁发的《建筑节能条例》的实施工作, 健全机构、充实力量, 加强政策研究和科研开发, 开创建筑节能工作的新局面。

要做好城镇治污减排工作。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加强运行监管, 是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方面。《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明后两年首先在36个大中城市实现全部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的要求。完成这个任务, 我们建设系统责任重大。我们的任务, 就是组织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监管。近几年来,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克服困难, 狠抓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监管, 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取得较大成绩。浙江、河南两省今年率先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我想, 这两个省能够做到的, 其他的省、市、自治区也一定能够做到, 也没有理由做不到。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财力并不雄厚, 但是省政府每年都拿出很多投资, 专门支持县里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河南省能够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关键在于省委、省政府重视。河南省是有点魄力的。这一点请大家回去以后要作为重要问题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以对国家和事业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抓住机遇, 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任务, 为全国治污减排作出应有的贡献。

明年建设部要重点抓三件事:第一, 总结各地经验, 适时召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 宣传典型, 推广经验, 促进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重点抓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实行雨污分流。同时请各地管理好使用好国家下拨的补助资金。第二, 配合有关部门, 做好污水处理费的征管工作。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实践表明, 污水处理费用每吨如果低于八角钱, 污水处理厂就难以运营。第三, 要尽快建立建设部城市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 对36个大中城市和明确列入“十一五”规划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和再生水利用项目进行监测, 今后要每两个月汇总调度一次。

(四) 关于建筑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

当前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某些地区某些环节还比较突出。建设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特别是这两年事故多发地区, 要真正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排查隐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尤其要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高度重视城市运行安全, 保证燃气、供排水、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安全。同时, 要特别注重工程质量工作, 抓好工程质量是我们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注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 各地一定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 落实监管责任, 将工程质量各项工作抓好抓实。近年来, 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外观形式和结构体系日趋复杂, 必须坚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坚持结构形式要服从质量安全, 以确保大型公共建筑在建设过程和使用期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加强作风建设, 以务实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一) 树立大局观念, 强化合作意识

建设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 是城乡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系统的工作一定要紧密服务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重大战略部署。当前, 建设部门承担的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村镇建设、建筑节能、城镇减排、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等, 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建设部机关、各省 (自治区) 建设厅, 各城市有关部门一定要自觉地把中央的方针、国家的发展大局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以强烈的国家大局观来指导自身的业务工作。我们应该用世界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建设工作, 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城市管理经验的新积累, 我们都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城乡统筹和节能减排实际上都是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过程, 他们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建设部一定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我们主办的工作, 要主动征求协办部委的意见, 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我们协办的工作, 要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配合支持。各省区建设厅、城市有关部门也应以这样的加强合作的精神来完成我们的工作。

刚才吉林省建设厅介绍了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经验, 我认为这里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们的工作开展的比较扎实。二是在编制过程中与兄弟厅委加强配合与合作, 赢得了信任和支持, 推动了工作圆满完成。这不仅是协作配合的精神, 更是一种胸怀。我们当然要讲职责, 但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行业和所谓的权限, 重要的是要能干大事, 干成事。此外, 省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也十分重要。我们管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有跨省区、跨城市的, 有关的省区和城市的建设部门应该以理解、合作的态度共同搞好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而决不能以邻为壑。总之, 大局观与合作意识是我们建设部门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二) 加强学习和研究问题

当前, 建设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 必须始终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 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 长期学习, 终身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丰富知识, 开拓视野, 进一步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 要以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为重点, 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认真学习城乡规划、住房保障、建筑节能、城镇减排、工程质量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建设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 都要努力成为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专家。

建设部和建设系统要把研究问题的气氛搞得浓一点, 要形成风气。加强调查研究, 深入实际,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比如, 城乡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衔接和配合;怎样科学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中国的住房制度和住房政策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工作等, 这些问题都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研究。没有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我们就难以科学回答这些问题, 也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工作也很难打开局面。我已经要求建设部机关每个司局2008年要研究一个问题, 每个党组成员要研究一个问题。机关各司局在加强自身研究问题的同时, 要进一步发挥部属事业单位和部管社团的作用, 博采众家之长, 提高我们的综合研究水平。各地建设部门也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2008年每个省建设厅都要围绕建设事业的难点热点问题, 至少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争取2008年年末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汇编成册。

(三) 求真务实, 改革创新

工作作风要求真务实。讲话、写文章、做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实字。看准了的事情就要一抓到底, 切实抓出成效。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创新, 常常是解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有效途径。福建省福州市在用限价房办法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同时, 还探索采取经济租用房的办法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 应该说是有创新意识的。建立廉租房制度, 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 都是全新的重点、热点、难点工作, 我们要用新思路、新办法, 做好这些工作。

三、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关系到党的兴衰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也关系到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建设系统干部的健康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 是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时期。经统计, 2007年, 建设系统有298人违纪违法或涉嫌违纪违法, 其中有88人被判刑, 141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57人被司法机关立案侦察, 3人被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 9人待处分。必须看到, 我们建设部门还是有相当权力的, 审批、审核、行政许可、招投标管理、评比等事情不少。要清醒地认识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建设部党组和建设系统各级党组织务必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二是要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 实行问责制和责任追究。按照“两同时”的要求, 要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好落实工作。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认真落实十七大精神, 同时结合即将召开的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 按照光焘、姚兵和保兴同志对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要求, 结合各地实际抓好落实工作。尤其是要关注民生,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设部党组和各级建设系统的党组织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纪检监察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既是推动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又是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必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切实抓好抓实。要紧紧围绕建设部门的中心任务, 以提高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为目标,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促进政风行风转变。我们这次表彰的湖北兴山县建设局原局长王忠平同志, 其先进事迹十分感人, 部党组将作出决定, 在全系统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正面宣传, 弘扬正气。今后, 各地都要注意挖掘、培养、宣传这样的典型, 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几点要求

第一, 参加会议的代表回去以后, 要将这次会议的精神, 特别是光焘、保兴、姚兵同志报告的主要内容, 向政府的主要领导汇报。并结合本地的实际, 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和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的贯彻落实意见, 于2008年2月底以前报建设部办公厅。

第二, 同志们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高度重视节日期间的城市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公共交通 (包括地铁) 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市政公用事业的正常运行, 确保建筑工地、大型公共游乐设施运行等方面的安全。同时, 要做好困难群众的慰问工作,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投诉上访工作, 督促有关方面做好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工作。

年终总结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篇8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药物作为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实现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这不仅是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执政理念。

第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的重要举措。医改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药品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集中关注和反映的焦点。当前,药品价格虚高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也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着力于降低群众基本用药负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通过基本药物统一制定价格、集中招标采购、合理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提高报销比例,将切实有效地降低基本药物的价格,让广大群众受益。同时,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将有力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国共有药品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700多家,批发企业1.3万家。产能总体过剩,产业相对分散,造成药品营销成本过高,竞争力差,制约了医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将有效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有利于降低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成本;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提出了今年推进医改的10项工作。目前,这些工作都在积极、有序推进。其中,基本医疗保障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到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多个体系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医改能否顺利推进。今天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工作,既是对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也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坚定决心。

同时也要看到,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重大利益的深刻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入分析制度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困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为了稳妥推进这项制度,国务院决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并明确了今年的分阶段任务。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这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集中力量,全力加快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二、明确任务,准确把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

按照国务院推进医改的统一部署,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的工作任务是,不迟于12月份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要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确保制度框架不走样、不变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确保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量、保质供应,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用药的首要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将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以省为单位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各地要进一步细化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操作细节和管理办法,确保基本药物保质保量,及时配送到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到不缺货、不断档。

二是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下降。基本药物由国家制定零售指导价格,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的零售价格(包含配送费用)。基本药物定价要兼顾生产厂家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既要考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又要切实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各地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基本药物招标环节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全国统一市场,坚持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同时,也要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社会各方的监督和效果反馈。

三是要确保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医保报销。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这在制度建立初期尤为重要。要严格配备使用制度,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要同步落实好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选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将对群众用药习惯,特别是过去习惯用“新药”和“贵药”的群众产生影响,在制度实施初期,群众可能出现不理解或不习惯,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要结合制度的实施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四是要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相应减少,需要同步建立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今年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补偿资金应在政府财力承受范围内,各地要落实好政府卫生投入的相关政策,政府补偿要及时到位,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还要强调的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以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收入产生影响,要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以药补医”这一有利契机,加快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改进服务质量获得合理报酬,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

三、扎实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崭新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今年关键在于开好局、起好步。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有序有力推进,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地方,省级政府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办法,抓好制度的组织实施。一是要尽快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确定2009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市、区),进行药品需求测算,制定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实施办法。二是抓紧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要深入贯彻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文件精神,统筹协调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各个环节建设,确保不迟于12月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制度取得实效。

第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明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给地方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地方要在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框架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基本药物定价、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方式,确保药品生产供应,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要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制度实施的效率。考虑到地区差异,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省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严格把握。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注重制度实施的统筹协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性强,涉及到发改、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信、商务等诸多部门的职能和工作,要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地医改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工作,把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落实。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本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时间表和工作步骤,有序有力推动制度实施;二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深入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周密制定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做好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遇到需要多部门协商的情况,医改办公室要积极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四是督促地方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实现预定目标;五是加强信息收集和经验总结,动态跟踪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通报工作進展;六是监督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纳入本地医改工作考核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年底进行考核总结。

上一篇:遗传高血压是什么原因下一篇:厂党支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