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歌唱活动

2022-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园音乐歌唱活动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歌唱活动

摘要: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好唱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文主要探析如何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创设宽松、自由、多维的情境化的幼儿园歌唱教育模式,在游戏化、生活化的歌唱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唱歌的快乐和创造的成就感。

关键词: 幼儿园 歌唱活动

爱好唱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是在当今的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孩子们已经失去了对唱歌的兴趣却又不得不根据老师的要求重复的唱一首歌,听着孩子们那毫无动感的歌唱声,看着孩子们那面无表情的单调又机械的神态,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反思我们的歌唱教学。仔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问题出自我们老师的自身:每次的唱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范唱——幼儿学歌词——学唱新歌——不同形式演唱——创编动作、歌词等。孩子们对模式化的教学习以为常,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兴趣的偏移、歌唱活动的冷场。

基于此,我认为歌唱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模式,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创设宽松、自由、多维的情境化的幼儿园歌唱教育模式,在游戏化、生活化的歌唱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唱歌的快乐和创造的成就感。

一、感受——流行的歌唱氛围

孩子们唱幼儿园所学歌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顺应老师、家长的要求,但有些流行歌曲他们能够自发自唱,如以前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歌曲,近期流行过的《荷塘月色》、《学猫叫》、《曹操》等,不管是听到或有人开头,他们会立马跟上,而且情绪高昂,其乐融融。尽管我们知道这类歌曲并不适合孩子,但能制止得了吗?令人诧异的是这些歌曲的旋律再长再复杂,孩子们都能八九不离十地唱出来。他们真的喜欢唱这些歌曲吗?他们甚至连其中歌词的意思都不了解。原因之一是这些歌曲的旋律的却很动听,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唱,之二是受周围成人及媒体的影响、渲染,之三是这些流行歌曲在某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回荡在大街小巷,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种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孩子会唱这些歌也顺理成章了。

由此反思我们幼儿园歌唱活动,除了选材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歌词琅琅上口、旋律明快、动感外,我们应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不能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要努力为幼儿创设多维的歌唱情境。在日常生活或是游戏活动或其他自由活动中播放幼儿喜闻乐唱的歌曲。在类似于流行歌曲的活跃氛围中让孩子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俗话说“耳熟能详、熟能生巧”,不管是什么歌,听的多了,唱的多了,孩子自然就会唱。如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巴拉拉小魔仙》、《哆啦a梦》等主题歌,即使歌词是日语,孩子们也唱的不亦乐乎,正是看得多、听得多的缘故!

二、体验——“想唱就唱”的歌唱境界

《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反思平时的歌唱活动,恰恰是背道而驰,注重的仍是孩子歌曲及歌曲中节奏或其他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常中的首席“!而平时我们只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帮助孩子学唱歌曲。扮演的仍是传道授业的角色,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需要。成人在开心的时候都会用唱歌、听歌来抒发情感,更何况孩子,只是他们被局限于我们设计的歌唱教学中,被限制于我们所提出的这样那样的歌唱要求中,他们缺乏歌唱的情感体验。

因此,我们当务之急是尽快的更新观念,为幼儿创设轻松、自由的音乐环境。不管是在唱歌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其他时间或是各科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抓住能用歌唱和孩子交流的机会,随心所欲、随情所至,不妨尝试忘记是在教孩子唱歌,而只是孩子们的“玩伴”,是在向孩子们传达或者快乐、或者疑惑、或者伤感的情绪体验,从而借助歌唱的力量感染孩子,充分体验唱歌的乐趣。达到“想唱就唱”的境界,有效发挥歌唱的情感教育功能。

三、表达——快乐的情感体验

《纲要》也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并指出这种艺术表达式“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等。在孩子们充分的感受歌曲、体验到唱歌的快乐的基础上,如何启发孩子来大胆地表达自己呢?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表达的含义”,它不等同于“表现”;不是开“演唱会”,让每个孩子在集体面前表演歌曲;更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虚荣心,在他人面前“来一个”!它是孩子将自己的情感、想法、感受主动用歌唱的形式外显的过程。

改变枯燥、单一的歌唱模式——创设游戏化的歌唱情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歌曲、表演歌曲的兴趣,才能真正实现用唱歌表達幼儿的认识和情感的愿望。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充分发挥想象、表达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幼儿的歌唱活动总是离不开语言的形式,但单一的语言形式枯燥而乏味,它离不开图形、韵律、形体姿势和动作这些形式,此时,用适当而巧妙的游戏将两种或多种形式相融合,幼儿学得趣味盎然,老师也不会再唱独角戏,他们的歌唱世界绚烂而多彩!

用一颗童心去感受,用一颗爱心来琢磨,用一颗匠心来创造。强调歌唱活动中幼儿的情绪体验与态度的倾向、强调歌唱教育的情感功能,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歌唱活动的被动地位,改变使歌唱教学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以幼儿为本,把被曲解的幼儿歌唱教育纠正过来,是我们这些教育者一直应当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建构!

参考文献

[1]赵松梅.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

[2]罗珍.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课程教育研究》.2016.36

作者:薛琴

第2篇:即兴创造活动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对于音乐艺术来说,创造是其灵魂和艺术源泉,无论是音乐的综合性演奏还是艺术的全方位展示都与音乐创造这一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即兴创造给予了学生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参与音乐的途径,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探索即兴创造在音乐歌唱中的教学应用对于音乐教育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角度入手,根据即兴创造的理论知识,专业性的制定教学策略,开拓音乐歌唱思维,锻炼音乐歌唱能力。

关键词:音乐歌唱;即兴创造活动;小学教育

一、 即兴创造活动与歌唱教学联系

所谓即兴,是指在面对眼前的事物时,临时产生的活跃思维以及兴趣,无论是即兴创造还是即兴表演,都是未经过深思熟虑而迸发出来的短暂感触。无论是在音乐领域、文学领域还是表演领域,即兴都需要完全投入的环境和放松、自我的艺术状态。而即兴创造活动,就是抓住短暂的思维活动,将其与新鲜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思维的艺术作品。

在即兴创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观察能力,将思维灵活地渗入到不同的角度之中,就能够打破陈规,创造出更为惊艳的艺术内容。而在音乐发展历史中,艺术作品的产生少不了即兴创造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即兴的创作中,听觉艺术能够被独特的音乐旋律所吸引,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流派就能够在这样的创作中被发扬光大。对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来说,从小培养学生应用创造性思维来歌唱、表演作品是独特的教学环节,教学制度和教育模式应该侧重与支持、鼓励学生打破陈规的想法,保证在巩固学生的音乐歌唱水平同时,还能够在其心中根植即兴创造的重要性,保证为独特音乐艺术的发展培养相应的人才。

所以,在小学音乐歌唱课堂中加入即兴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和教师的亲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沉醉到音乐之中,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进行自我思维的放松,从而做出一定的即兴创作。下文就是从课堂环节入手,将即兴创造活动与游戏式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教师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将学生视为音乐歌唱课堂的主角。

二、 即兴创造活动在音乐歌唱教学中应用策略

在即兴创造活动的理论指导之下,如何将这一理论概念在音乐歌唱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是小学音乐教育策略的关键突破口。下面,我们通过对于基本教学策略的分析和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深入了解,总结了学生和教师对于歌唱音乐教学的反馈,从多个角度融入即兴创造活动,丰富充实音乐教学活动的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1. 游戏式即兴创造活动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课堂中,利用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主要的教学策略之一,也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将所学习的音乐知识运用到歌唱实践之中。因此,想要充分发挥即兴创造的效果,首先就需要将即兴创造的概念运用到游戏教学中去,保证学生能够从基本的课堂环节中接受这一发散性艺术思维。

以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环节中模仿改编音乐为例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小学教师都会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熟悉和复述课堂教学的基本音乐歌唱知识。这样的游戏环节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还能够在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敏感度。但是,在即兴创造活动理念的影响下,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重复陈述,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记忆力、辨认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前准备数个符合小学阶段学生接受能力的音乐节拍,在课堂中随机选取节拍即兴创作成旋律,利用击鼓传花的方式不断选取学生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旋律复述,还要求学生加入自身即兴创造的内容。这样既能够满足课堂的娱乐性和刺激性,还能够在节奏的接龙过程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和表演能力,锻炼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节奏的敏感能力和歌唱的熟悉程度,还能够将即兴创造这一理论深深植入学生的音乐思维之中,为其之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击鼓传花的游戏模式中,教师要注意对于音乐节奏的选取,既不能够太过简单,更不能够超出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学习范围,否则揠苗助长式的教学游戏和即兴创造活动将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思维的锻炼和发散。而且在创造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适当引导学生歌唱内容,及时给出帮助,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起到基本的歌唱音乐教学效果。

2. 歌词改编式即兴创造活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应的语文知识,可以将歌词与音乐歌唱结合起来,在培养音乐歌唱即兴创造思维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对于歌词节奏的改编,将音乐旋律和流行或古典的歌词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即兴的音乐来表达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与大环境变化。

教师可以准备几句不同作者所写的歌词,通过不同作者传递出的情感来进行音乐即兴创作,保证歌词中所蕴含的意义表达出之后还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赏析型即兴创造活动,将小学学生放在了点评者的位置之上,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发散思维,从音乐入手来思考不同旋律的特点和歌词的感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练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也正是因此,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想象力,培养其能够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敢于多个角度的探索音乐的感情,开拓了自身的思想领域,有利于以后阶段的音乐学习。

在歌词改编式即兴创造活动中,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是主要的培养对象。教师选择歌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比不同歌词的人物情感、环境情感,保证几个改编曲目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将《小星星》这样欢快的空曲目与温情的澎湖湾歌词进行改编创作,要求学生在保证基本的歌词情感的同时作出自我的即兴调整,在这样鲜明、激烈的环境冲突之下,学生才能够真正意识到不同歌词和旋律的情感艺术特征,从而以即兴环境的影响来对自身创造思维进行调整。

而除了教师对于歌词进行改编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简单的歌词进行自我创造,鼓励其将赏析曲目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变化自我地应用出来。早期,教师可以选择耳熟能详的童谣旋律,引导学生自主填词。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主题,例如展现亲情、友情等内容,这样就能够保证學生的即兴创造活动拥有一定的范围和框架,也能够拥有合理的主题内容。

三、 结论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即兴创造活动的思维认识,使其能够在心底充分地感受到即兴创造活动的魅力,从而在之后的音乐学习和探索中能够避免创造和表演思维固化,能够通过多个角度探索音乐的流派与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准备浅显的、适当的音乐旋律,保证学生在聆听和歌唱的过程中能够一定程度上理解音乐想要表达的理念,这样才能够利用自身的思维进行创造。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将活动与游戏的形式结合起来,避免利用枯燥的理论教学禁锢学生的想象能力,否则不仅不能够起到锻炼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作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李林.论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即兴表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2]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及其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01)

[3]黄奇美.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马梦淳.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5]李小弘.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6]蒋诗瑶.自弹自唱的特点性质及其能力培养过程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

作者:陈铖

第3篇: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幼儿园歌唱活动

摘 要:《指南》指出,幼儿艺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开展起来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就是唱歌。歌唱是一种音乐教育的手段,歌唱活动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它不仅让人在视觉上产生美感,也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关键词:多媒体;歌唱活动;最优化

音乐是一门艺术。《指南》指出,幼儿艺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开展起来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就是唱歌。歌唱是一种音乐教育的手段,歌唱活动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它不仅让人在视觉上产生美感,也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唱歌,他们会恰到好处的把会唱的歌曲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孩子们会用“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表达自己眼中的春天;看到不讲文明的行为,他们会唱“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穿马路”;妈妈下班回家了她们会用“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了,妈妈妈妈快坐下”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并用实际行动给妈妈端椅子,递开水等等。歌唱活动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通常都是一张风琴,一张嘴,用口口相传,一遍一遍反复机械演唱的方法,老师教得口干舌燥,孩子学得无精打采,或者就是扯开喉咙大喊大叫。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极大的挫败了老师的成就感。怎样让老师的组织教学更轻松、让孩子喜欢唱歌、会优美地唱歌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生动、高效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歌曲意境,提高幼儿理解能力

曾经和一位妈妈交流,她对我说:“老师,你在教唱歌时能多念几遍歌词吗?孩子回来唱的我们听不懂,觉得多好笑,给她说错了,她还不改,硬说老师是这样教的。”这位妈妈的话给了我极大的提醒。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在组织唱歌活动时,光靠鹦鹉学舌的方式,老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孩子们没有学习兴趣,不能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他们当然不会准确地唱出歌词了。所以,在组织歌唱活动时,创设歌曲要表达的意境,制作与歌词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大班歌曲《颠倒歌》,要让幼儿理解“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大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等等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光用嘴巴描述,也许大半天幼儿还似懂非懂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梦幻情境,让颠倒现象变得合乎情理。幼儿通过观看,梦中的情境与现实完全相反,借此机会告诉幼儿这个现象叫“颠倒”,颠倒歌唱的内容就是和现实相反的。多媒体课件轻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给幼儿最准确的示范,发展幼儿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指南》目标指出,艺术活动要引导幼儿感受美和欣赏美。要达到目标,必须给幼儿提供美的素材。学习唱歌的传统工具——风琴,弹奏的旋律在美感上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处理过的音乐作品是不能媲美的。但是,现在的歌曲,演唱版本很多,老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选择最适合幼儿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最有美感的歌唱范本,运用到歌唱活动中,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

三、运用多媒体展示歌曲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发展幼儿记忆力

歌曲的学习,记忆歌词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机械反复的练习,幼儿容易疲劳。为了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结合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把歌词制作成图谱,图片从电子白板强大的图库中去搜索,或者从网络上去下载,通过电子白板投影出来,色彩鲜艳,形象直观。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看着图片就能唱出歌词,我们还运用多种方式,留出空白图谱,或者出示顺序错乱的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倾听去填充,通过演唱去排序,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还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结构,为创编歌曲作准备,发展幼儿创造能力

《指南》艺术领域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和创造美。歌曲创编是给幼儿提供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比如大班歌曲《山上的音乐家》,一共四段,每一段的段式都是一样,开头都是“我是个音乐家,我是山上(小松鼠、小兔、小鸟、小狐狸),”第二句是“我每天不能忘的就是(拉小提琴、弹钢琴、吹长笛、敲大鼓)练习本领”,结束句都是“我(拉、弹、吹、敲)得怎么样?”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一目了然地掌握歌曲结构,引导幼儿创编时,从电子白板强大的图库中点出一种小动物,一起想象它在练习什么乐器本领,就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歌曲创編了,让幼儿轻松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

五、表演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给老师提供了观察和指导幼儿的机会

每个幼儿都有表现欲望,他们都是喜欢表演的,常常合着音乐手舞足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弹琴幼儿表演,他们在表演时老师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幼儿表现美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观察幼儿,给幼儿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唱歌活动作为一个完整活动,也肩负着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任务。在歌唱活动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能发展幼儿的理解、观察、记忆、表现能力以及身体动作的协调和美感等,实现教学最优化。

作者简介

但霞(1980—),女,汉族,四川泸州,一级教师,本科,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作者:但霞

第4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歌唱春天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会唱歌。

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通过自己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谱每人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是啊?(春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回忆一下,听了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仔细听。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1)幼儿听乐曲。

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感觉怎么样?你觉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

(2)观看教师随音乐舞蹈一遍。

师:刚刚老师把小朋友说的东西都编成了一些动作,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来猜一猜,这些动作可能是什么意思。

2.学唱歌曲《歌唱春天》

师:刚刚我们听了春天的曲子,也看了老师做的春天的动作,那下面老师来唱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歌唱春天》。

(1)老师范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师:看来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有什么好办法能尽快学会?大家想想以前用过什么方法学唱歌的。

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方法,看看是什么方法?

(2)学习使用图谱记忆。

师:看这张纸的最上面,写这什么字。(题目)这张纸从哪开始看呢?(从图一开始看,一在哪?在下面。)A.听老师唱,尝试用手指图,记忆歌词。

师:下面听老师唱,请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们就指第一个格子,唱最后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们来试一试。

要边听,边看,边想,看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一会可以提问。

师:听完了,来,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把空白格子的数字,报上来!(6.7.8.11.12)师:怎么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没有唱?

看看这张图片,空白的地方在哪里?(下面)师:还有什么问题吧?好,没问题了,我来问,第一个格子子什么意思?(嘿,啦啦啦)你怎么知道的?

B.尝试将有关图片配到相应的空格中,边唱边讨论相应的摆放位置。

师:小朋友都说了,6.7.8.11.12都在下面,那到底,哪张是6.那张是7呢?

我们来听听看,到底哪张是6.那张7?

师:仔细听,到底空格6中到底是什么,拿出小手。

"我们大家一起来" 应该是哪一张?想想刚刚老师的动作。

(小人人的,撕下来贴上去,贴在几的空格里,6)。

师:那7应该贴什么?有的小朋友说的不一样,我们来听听,7到底是什么?

(小手,好撕下来,贴在7格子中)又完成一张,还有几张(3张)师:8应该贴什么?我们再来听一听?(春天)又完成了一个。

师:还有2张,

11、

12、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加把劲啊!

是什么啊?(小人人,撕下来)哦,小人人贴好了,那接下是什么拉,春天。

(注意;在要求幼儿仔细听辩思考的句子处,教师应放慢演唱速度,且吐字要清楚。)

第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歌唱活动《小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歌唱活动《小象》教案 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3-1-2-5-6-0-0-4-6-6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猜谜”和“找图”的游戏,尝试用“小兔”、“小猴”、“小蛇”进行歌词替换。

3.未获得“找图”机会时,努力控制情绪,不气馁,体验集体歌唱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黑板、森林的图片(背景图)、小象图片若干、小兔、小猴、小蛇图片各一个(藏在大图下)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歌曲

教师: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啊?

幼儿众:大象!

教师:这里有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唱的是不是“大象”呢?

2、教师多遍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唱新歌 教师:你们听到歌里唱的是不是“大象”呀?

教师:是这样吗?这一次,我们来听一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教师:歌里还唱了什么?我们再听一听。 教师:小象的鼻子怎么样啊?

教师:对,小象小象,你的鼻子怎么这么长? 教师: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歌里的“小象”躲在哪张椅子背后呢? 教师:哟,躲在椅子后面调皮的小象找到了,听听我对小象唱了什么? 教师:还有小象吗?我们在椅子下面找一找!

教师:躲在椅子下面的小象也找到了!我又要对小象唱歌啦!如果你会唱,你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唱歌,不会唱的地方,请你仔细听,我到底唱了什么。 教师:还有小象吗?大家找一找! 幼儿众:在你身上!衣服里!

教师:可是它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出来,它说,如果你们唱歌给它听, 它就出来!

注意:幼儿集体歌唱,进入歌唱学习的检验环节。 教师:1.小象出来啦?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小象为什么不出来呀?

教师:森林里有只小象,它想请会轻轻地、完整唱歌小朋友把它找出来呀?

3、创编歌词

1) “小象”替换成“小兔”

教师:小象有长长的鼻子,在森林里它有一个好朋友,有长长的„„, 它是谁啊?

教师:谁能在森林里找一找小兔?你们会把“小象”换成“小兔”来唱歌吗? 教师:除了这个,还要把“鼻子”换成什么呢? 2) “小兔”替换成“小猴”。

教师:刚刚是小兔的耳朵真呀真正长,那长长尾巴爱爬树的是谁呀?

教师:我们来唱一唱“小猴”,请舍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的小朋友来找一找小猴! 3) “小猴”替换成“小蛇?。 教师:有长长身体长长舌头的是谁呀? 教师:它在哪里呢?

教师:小蛇怎么唱呢?是唱舌头长还是唱身体长呢?

4、挖掘经验

教师: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动物或者物品有长长的特点呢?我们来说一说,唱一唱吧!

第6篇: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歌唱教学活动小班《小鱼去哪儿》教案

小鱼去哪儿

年龄班:小班 张媛媛

游府西街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能就不同的乐句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并尝试随乐分角色进行互动。 2.尝试创编出各种小鱼的造型姿态,并和渔夫逗乐。 3.能大方地和大家一起游戏,不胆怯。砖活动准备 4.曲谱《小鱼去哪儿》(附)。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幼儿了解游戏情节

——天气越来越热,河里的小鱼都出来玩了。你们喜欢小鱼吗?小鱼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们摇摇尾巴,游来游去真高兴!嘘——还会有谁来了呢?小鱼们可要仔细听一听。 2.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熟悉歌曲旋律。

——有首歌曲说的是小鱼儿在池塘里一边唱歌一边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听一听,听完以后告诉老师,小鱼儿游戏的时候唱了些什么,最后还会有谁来呢。

——小鱼儿在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和幼儿共同做小鱼,教师再次范唱。

——小鱼邀请小朋友们和它一起玩游戏,我是鱼妈妈,你们都是鱼宝宝。你好,鱼宝宝。鱼妈妈再来唱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看看你们刚才说的歌词对不对。

——最后到底是谁来了啊?小鱼该怎么办呢?(赶快变成一块大石头)

(3)教师再次范唱,鼓励幼儿一起完整地做动作,幼儿试着跟唱。 ——刚才有的小鱼宝宝在鱼妈妈唱歌的时候学做妈妈的动作,这次请所有的鱼宝宝都来和妈妈一起做动作玩游戏,想唱歌的鱼宝宝也可以轻轻地唱。

(4)教师范唱,引导幼儿跟唱并做动作。

——鱼宝宝的声音真好听,这次鱼妈妈邀请所有的小鱼一起来唱歌玩游戏。

(5)探索小鱼和渔夫逗乐的情节规则。

——鱼宝宝的歌唱得好,还和渔夫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小鱼做鬼脸逗逗渔夫,还记得刚才我们做的是怎样的鬼脸吗?(随口令练习) ——听到渔夫来了,小鱼要怎么做?变成大石头,妈妈变得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还有记住要保持不动。这次我们来试试看,鱼宝宝先做鬼脸逗逗渔夫,听到渔夫来了赶快变成石头保持不动。(随口令做出“逗与静止”的造型)

(6)师幼随乐在座位上完整游戏。

——鱼宝宝真能干,会唱歌曲还会勇敢地逗逗渔夫,现在我 们跟着音乐把鱼宝宝在池塘里唱歌、逗渔夫的游戏连起来玩一玩。 3.随乐加入创编动作 (1)集体回忆游戏中的小鱼造型,创编不同的小鱼造型、石头造型。 ——刚才我们用身体变成的小鱼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变成什么样的小鱼呢?渔夫来了你们能变成什么不一样的大石头吗?你们变给我看看。

(2)随乐加入创编动作,在座位前完整游戏。

——再玩游戏时小鱼都变成××的小鱼和鱼妈妈玩一玩。(示范刚才一名幼儿创编的动作) 4.尝试分角色边唱边游戏

(1)尝试分角色在座位前完整游戏。

——刚才是鱼妈妈带着你们一起游戏的,现在妈妈不能和你们做一样的动作,你们自己会做吗?如果你们忘记了,鱼妈妈会再提醒你们一下。这次你们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小鱼、大石头,做不同的鬼脸逗逗渔夫?(抽取一名幼儿动作,集体做该示范动作)

(2)幼儿尝试自主选择空位,分角色独立完整游戏。

一鱼宝宝你们游戏玩得太棒了,妈妈觉得你们都很勇敢,一点也不害怕渔夫。这次我们一起到远一点的池塘玩游戏,妈妈要躲起来了哦,你们会单独玩游戏吗? 活动反思:

在本次游戏化歌唱活动中,我们关注、强调让幼儿在自然、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学会歌曲。与过去教师先引导幼儿学会唱歌然后再玩游戏的教学形式不同,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游戏贯穿了歌唱活动的始终,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多次感受歌曲,自然而然地进行学习。本次活动借助游戏情境的创设,突出表现具有逗乐情趣的角色之间的交流,即使是对立角色(鱼儿、渔夫)之间也强调适度的紧张感,这样的游戏挑战难度适宜,更加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渔夫和鱼儿两个角色之间的对立增强了游戏性,小鱼需要在音乐的一瞬间做出控制反应。与此同时,我们也注重幼儿音乐规则意识的培养,体现在小鱼只有听到渔夫发出“渔夫来了”

的指令时,才能快速变成静止的造型。

本次活动中幼儿需要创编小鱼、石头、鬼脸等几处的动作。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尽量让幼儿在每个环节只完成一个方面动作的创编,以避免造成幼儿在同一时间负担过重。但是在教学现场发现,幼儿在过多的动作要求下,注意力明显倾向于对动作本身的关注,而忽视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游戏的趣味。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做出以下调整:创编动作对只创编小鱼的姿态和静止造型的动作,避免给小班幼儿太多的动作负担。让幼儿通过简单的动作表演、好听的歌声去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

备注:本教案由好老师淘宝店提供,更多精彩优质课,请登入好老师淘宝店观看。好老师淘宝店让您的教学更精彩!

第7篇:大班音乐活动: 歌唱春天

洛阳镇中心幼儿园 夏琴

设计理念:

春天是一个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生机的季节。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天气每天都在变化着,我们班的孩子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虽然他们对春天有了一些了解,但他们对春天还是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特别是最近,我们两位老师带领幼儿布置“我们在春天里”主题墙时,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环境创设出谋划策。成成说:“老师我看见我们家门前的迎春花开了,很漂亮,我们也在主题墙上画一棵吧。”扬扬说:“老师,我在河边看见小青蛙了,你也教我画一只,然后贴到墙上去。”看着孩子们一脸的认真,我突然想起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尽情表达他们对春天喜爱之情的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我选择了音乐《歌唱春天》这一活动。活动中让幼儿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又尊重了孩子们的意念,让幼儿体验到自己学会歌曲创编歌曲的成功感,让他们在歌声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并在图示的提示下记忆歌词,正确拍打节奏,学唱歌曲,创编动作。

2、发现春天的变化,并创编歌词。

3、体验创编歌曲的成功感与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歌曲内容结构图

2、幼儿人手一张歌曲内容结构图。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师:春天到了,小朋友可高兴了,今天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一起去寻找春天吧!(随《春天在哪里》音乐,边跳边唱进入活动室)

2、师:春天在哪里,春天就藏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有红花,有绿草,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充满着鸟语花香。小朋友,春天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

3、师: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带给你什么感觉呢?

4、教师小结

二、借助图示,记忆歌词

1、师:啊,多么美好的春天呀!小朋友,春天还藏在哪里呢?春天,其实还藏在一首好听的歌曲里,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教师第一次范唱 师: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歌曲里的话来说一说,同时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来说歌词。

3、教师第二次范唱

师:你又听到了什么?(记忆歌词)

4、带领幼儿跟着伴奏完整的按歌曲节奏说歌词。

三、完整演唱,创编动作

1、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唱春天吧。(学唱歌曲2~3遍)

2、好听的歌声如果能配上好看的动作一定会很棒的,让我们一起来载歌载舞演唱春天吧。(幼儿自由地边唱边做动作)

3、为歌曲嘿啦啦部分创编动作。

4、让我们再次用歌声和舞蹈来演唱春天吧。(完整表演)

四、联系生活,创编歌词。

1、师:小朋友真棒,把春天唱的多么美呀!你们说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3、幼儿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五、结束活动,自然延伸。

师:小朋友,春天还藏在哪里呢?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我们没有发现呢?让我们听着春天的旋律再去找一找春天吧。

第8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歌唱大全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根据反复性的歌词结构,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动物,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玩具小猪一只。

指导要点

1、教师出示玩具小猪引题,组织幼儿学其叫声,激发幼儿的兴致。

2、请幼儿想一想你还知道那些动物,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带领幼儿念出歌词。

3、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曲调和歌词句式。

(2)组织幼儿随着音乐放慢速度演唱歌曲。

4、请幼儿想象出其他的动物及其叫声,创意仿编歌词,加入乐曲中,一起来唱唱看。

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农场中的一种动物,一同来演出“在农场”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农场,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边模仿动物的活动方式,一边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活动反思:

适宜行为:

1、孩子本身对动物就很感兴趣,所以在活动中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在活动中教师给与幼儿想象,自主创造的空间;如让幼儿自己模仿小动物等

不适宜行为:

受现实的局限,我和孩子们只能模仿常见几种简单动物的叫声。

在模仿动物时我没有对幼儿的动作给予提升。

对策:

我可以录制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孩子听听并模仿,这样孩子就可以感知更丰富的动物叫声。

在孩子模仿动物时我可以给有创意的孩子进行表扬,对他们的动作给予提升。

第9篇:音乐活动《歌唱春天》教学反思

《歌唱春天》这首歌德开头第一句: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唱起来非常响亮上口,唱出了小朋友对春天的热爱,非常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而且现在正好是春天,小朋友对春天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上这个内容,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到以下几点:

1.这几天我们的活动都牵扯到春天的话题,孩子们通过活动和平时在园内的观察,对春天都有了相关的经验。这时进行《歌唱春天》的活动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事实上也是如此,幼儿在活动中爱唱、爱动,积极投入,乐于表现。

2.利用图谱帮助幼儿掌握歌词。这首歌的歌词中已经给我们创设了一个完整的环境,告诉我们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因为歌词比较长,所以我运用图表法来帮助幼儿歌词记忆。在开头的“嘿……和拉……” 的用图谱辨别强弱的练习中,我的设计意图是:幼儿通过对比,能唱出4分之4拍音乐的强、弱、次强、弱的特点。幼儿都喜欢唱第一句,唱得特别响。我想:歌唱活动是欣赏为目的的,一味的喊叫就不能体现音乐活动的美。因此,我也想通过图谱让幼儿有对比性地进行演唱。尝试下来,幼儿有所注意“嘿……和拉……” 的唱句有强有弱。但是,由于我的准备仓促,在图谱的设计上出现了错误,所以对幼儿有一定的误导。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准备,减少错误。

3.活动中,教师的教还是过多。我根据自己班级的孩子选择了合适的音乐内容和活动形式,但是在引导幼儿表现方面还不是很好的到位。在最后的幼儿自由表现部分,我看到很多幼儿不会做动作,就马上示范动作,带领他们一起做。虽然很热闹,但我知道,幼儿没什么“美”的体会,只是在跟着老师做。如果把它放到第二次活动中,等幼儿唱得更顺口了可能就会有感而发,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好

上一篇:论语读后感大学下一篇:药品销售内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