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学设计
2.情感: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能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3.技能:能根据音乐指出自己身体的各部位,部分幼儿能边唱边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根据音乐做动作。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同时,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难点
在活动中幼儿乐于思考、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 一个音乐 人体卡通图片 彩笔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小朋友,我是小兔姐姐,我今天很想和你们玩个好玩的游戏,可是,在玩这个游戏之前呢,我们必须要知道这首歌里都唱到了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唱到的部位我们也可用手摸一摸哟!”(放音乐)
(二)出示人体卡通图片。
教师:“小朋友,刚才呀,你们听得可认真啦!谁愿意把你们听到的用彩笔在这个娃娃图片上标出来呢”(可不按顺序,但每标出一个后要先请小朋友说说其作用,并怎样保护它。)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把卡通娃娃身上的用彩笔标出的部位大声的说出来,当然,也可边说边摸摸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哟!”
(二)老师与幼儿一起边说边做一遍。
(三)跟着音乐一起做一遍。
(四)请部分幼儿表演。
三、拓展。
玩指身体部位的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活动设计背景
以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精神,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宗旨,提高幼儿素质为提点。
在活动中,根据0一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自身发展规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幼儿的注意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我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的同时,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然后让幼儿思考动手操作、说、表演。最后在游戏中结束。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一、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内容, 充分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 情绪变化快, 注意力易转移, 兴趣短暂。而一个好的音乐游戏的开展, 能让幼儿在理解游戏内容的基础上, 在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节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从而享受到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还能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 如组织幼儿开展“老猫睡觉醒不了”这个音乐游戏, 令我印象深刻。“老猫睡觉醒不了”是个比较传统的音乐游戏, 同时是一个深受幼儿喜爱的音乐游戏, 主要是歌词朗朗上口, 情节生动有趣, 在游戏中由老师扮演老猫, 声音变粗, 脚步变慢, 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 妈妈就来找”这段时, 幼儿激动不已, 而后手忙脚乱地往桌子底下钻 (或者躲在小椅子后面) , 然后个个屏住呼吸, 全然不觉屁股、小脚全露在外头, 只把眼睛闭起来。我往往是忍住了笑, 一个一个去拍, 最后张开双臂问一句:“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 ”这时就会听到桌子、椅子一片稀里哗啦的声音, 孩子们从四面八方钻出来拱到我的怀里, 小眼睛因为兴奋而放着光, 大声地喊:“妈妈! 妈妈! 我在这里!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 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快乐, 我真的有种喜悦的满足, 心里是甜甜的。这时, 游戏给了孩子最大的快乐体验, 老师所做的就是扮演他们眼中真正的“猫妈妈”, 用歌声和形体动作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享受躲在桌子底下和椅子后面的刺激及最后跳出来的兴奋, 当时那种快乐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的, 只能用心体验, 我想:这就是音乐游戏的魅力所在, 也是老师的愿望。
二、从游戏规则入手, 让幼儿更好地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规则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 是约定俗成的, 或是由成人事先拟定好的。每个游戏都有一个规则, 它规定了游戏动作的方法。规则在游戏中起着组织游戏者参加活动和充当评价游戏行为标准的作用, 约束与调整幼儿游戏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规则游戏的规则包括:角色行为规则、内容与玩法规则、竞赛性规则等。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 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 获得游戏性体验的前提, 必须严格遵守。一方面, 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 才能开展游戏, 实现幼儿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发展。另一方面, 只有真正在游戏中, 沉浸于游戏的情境和秩序中, 才能够对游戏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知、感觉, 才能有心灵的“震颤”。从而实现游戏的审美追求, 创造游戏自身的美, 展示游戏自身的魅力。
游戏的规则制定不能由成人包办, 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 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和充分被尊重的感觉,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 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戏规则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超越, 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音乐游戏“网小鱼”是大家熟悉、幼儿喜欢的一个游戏, 有一次, 我在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网小鱼》时, “小鱼们”由于怕被“渔网”捕到,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 大多数“小鱼”总是盯着“渔网”, “渔网”刚拉好手准备去捕“小鱼”时, “小鱼们”就已经逃回了“家”, 结果渔网一条鱼也没捕到。这时, 赵明伟就大叫起来:“老师老师, 音乐没有结束他们就全跑了。”杨轩也跑过来对我说:“他们都是胆小鬼。”被他们两个人这么一说, “小鱼儿”都低下了头, 有点不好意思, 为了增强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 我鼓励道:“才不是呢, 我相信他们都是聪明勇敢的小鱼, 不是胆小鬼, 你们说对不对? ”“对”, “小鱼们”响亮地答道。于是我们重新开始游戏, 幼儿都能在音乐结束之后快速跑回家, 再也没有胆小鬼了。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 既遵守了规则, 又享受到了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情绪体验。
三、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 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 进入与家庭生活完全不同的幼儿园集体生活, 幼儿园老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很好地起到逐渐激发幼儿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喜欢同伴的情感的作 用。因此音乐游戏是最佳选择。音乐游戏本身是生动形象的, 能起到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作用, 如果老师再结合班中幼儿实际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 则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袋鼠》时, 我是这样做的:
1.活动前我选 择并录制了两段 特点鲜明 的音乐 , 一段音乐活泼轻快, 另一段音乐缓慢低沉, 并根据两段音乐的特点设计了幼儿喜欢的可爱的动物形象 (袋鼠宝宝和袋鼠妈妈) 、凶恶的大灰狼形象及勇敢的猎人形象, 配以有趣的游戏情节 (大灰狼想抓袋鼠吃, 袋鼠赶紧躲起来, 最后猎人打死了大灰狼) 。
2.活动中让幼儿充分 倾听袋鼠 音乐、大灰 狼音乐 , 学习分辨两段音乐不同的音乐性质, 大胆地模仿袋鼠跳、大灰狼走路等动作。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仔细倾听, 很容易能感受出活泼轻快的音乐表现的是袋鼠形象, 缓慢低沉的音乐表现的是大灰狼形象, 且还能听乐曲的基本节拍愉快地与同伴、老师一起扮演“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 愉快地共同游戏。
3.活动结束时 , 我给幼儿 设置了一 些比较有悬 念的问题 , 如大灰狼来了, 袋鼠宝宝怎么办? 除了躲起来还可以怎样制服大灰狼? 谁来帮忙呢? 幼儿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以身体动作参与到音乐游戏中,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组织活动
音乐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欣赏音乐之余,将其通过肢体行动等方式表达出来,对于培养幼儿欣赏艺术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园能够定期组织活动,从而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喜欢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模仿,使用音乐游戏教学,则可以有效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组织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学设计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程序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因此需要在进行背景设计,以及选材上都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组织《小鸡与小鸭》这个音乐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展:首先,教师需要装备好服装道具,或者通过对其进行标记等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小鸡和小鸭,让他们分别穿上具有小鸡小鸭标志的服装,然后教师通过情境设置,以及语言音乐的渲染,让幼儿都融入到该音乐活动当中,体验小鸡破壳环节;其次,教师通过使用一些方法和手段,让小鸡和小鸭笑起来,使活动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从而增强该游戏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之间产生亲切感,使幼儿更加深切的融入到该项活动、迅速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实现小鸡小鸭笑的内容;最后,教师要趁热打铁,为幼儿设置一个充满趣味的情境,并引导幼儿逐步开展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注意,不要使用枯燥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说教,这样很可能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影响音乐游戏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某个小活动,为学生进行示范等方式,告知学生一些注意事项,让幼儿在欢笑中,明确游戏中禁止的事项。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展现幼儿的个性,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选择具有新意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题材
选择具有新意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题材时,既要保证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又要保证活动能够调动幼儿的兴趣,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需要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时,可以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状况着手[1]。例如,《碰一碰》这个音乐游戏,它是一首非常轻快的歌曲,并且歌曲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由于刚刚进入幼儿园,内心缺少安全感,还非常依赖家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开展该项音乐游戏时,多让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互相抱一抱等,让其在欢快的氛围中,减少内心的焦虑与紧张,从而逐渐从惧怕的心理中走出来,与小伙伴一起游戏。
三、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程度,需要从小锻炼幼儿对音律、音色等的掌握与认识,让其在学习中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幼儿的训练:第一,让幼儿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时,能够对音乐的快慢、乐曲的强弱等进行认识与明确,然后根据乐曲的不同,以及节奏的变化等,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者进行隐藏;第二,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从而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2]。教师在设计音乐活动时,需要使活动贴近实际生活,并且在进行活动时,通过播放不同曲目让幼儿明确其用意。例如,教师在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时,就可以通过播放低沉的音乐,让幼儿知道这些内容都是不可以做的,而在讲游戏规则时,就可以播放一些舒缓、轻快的音乐,让其知道这些是允许做的。
四、发挥示范在音乐游戏中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活泼好动的性格,并且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们也非常善于对各种动作进行模仿。因此,将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添加一些动作模仿等环节,则会极大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由于其思维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只能对一些表象的事物进行模仿[3]。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在幼儿进行模仿时,让他们阐述对音乐的理解,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流、鼓励,帮助其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进而实现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达到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对于从小锻炼幼儿园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设置游戏环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云娥.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音乐游戏[J].才智,2011,(15):318.
[2]张岩.浅谈音乐在体验式家长会中的应用[J].东京文学,2014,(4):31-31.
活动时间:
第三周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全家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尊重老人。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和节奏做动作。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全家乐》的音乐磁带,玩具照相机。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全家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小朋友仔细听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说唱歌词。
(3)以全体幼儿学唱、分组学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3、请幼儿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做模仿动作。
4、组织幼儿游戏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以5个家庭成员为一组,根据歌曲的第一段内容作相应的动作,唱第二段时,孩子边唱歌边拍手找到大家。当念“快把照片拍起来”时,全家要迅速摆出拍照的姿势,不能动,摄影师来拍照,评比哪个家庭最快、最稳、最美(规则:全家摆出牌照姿势时,不能动,动者为输。)
(3)示范游戏玩法:请几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先做一次游戏,引导幼儿记住游戏玩法和规则。
(4)播放音乐分小组做游戏。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中邀请自己的家人一起做游戏,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音乐游戏:
找小猫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1个、小猫头饰29个、磁带、三用机;
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小猫》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秋游,我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找小猫》,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请幼儿边唱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2、师总结幼儿创编的动作,并请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自由地表演。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幼儿找个地方躲起来。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请到一边休息,不能参加游戏了。
3、第二段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地叫,一边爬到猫妈妈身边。
教学反思:
音乐游戏《找小猫》在幼儿充满愉快的情绪中结束了。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我做了以下的一些反思:一、游戏中我通过创设简单的情景,以猫妈妈的身份与幼儿一起游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能用多中形式让幼儿反复游戏,保持游戏的兴致和积极性。
1.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颜色的小鸟指偶若干。
2.小鸟的叫声、伴奏音乐。
3.卡纸剪成的大树若干并贴在小椅背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愉快地走进活动室)1.声音引出两只小鸟。
师:哇,小树林里可真美呀!猜猜还有谁会来这里玩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1)听上去像是谁来了呀?
(3)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鸟呢?
(4)真的是小鸟的声音哦,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依次出示红鸟、蓝鸟)其间提问:这是只什么颜色的小鸟?(红色),哦,又飞来一只,这只是什么颜色的呀?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红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们躲到哪里去了?来把它们喊出来吧!
2.现在我变成一棵大树,丁丁和冬冬要在树上玩游戏,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师配上动作完整朗诵歌词。
提问:看清楚他们是怎么玩的吗?先是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呀?(教师手势)它叫?它叫?谁先飞走了?然后谁飞走了?小树好孤单,它对小鸟说什么?(丁丁回来吧,冬冬回来吧,快快回来吧!)请幼儿帮助大树一起喊小鸟回来。(教师配上动作)(2)幼儿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歌词。
好玩吗?我们也来玩一玩吧,现在你们变成一棵大树。准备好,两只小鸟来了。
……重点练习那句“快快回来吧!”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听,他们又开始玩游戏了。
3.教师随钢琴音乐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歌词。
2.幼儿按意愿扮演丁丁和冬冬,分别站在老师的右手和左手边。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教师再次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演唱的声音。
四、幼儿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儿套上指偶,明确角色。(配上伴奏音乐)
2.师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师幼完整连贯演唱歌曲一遍。
4.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师引导、小结。
1.你们喜欢丁丁和冬冬吗?为什么?
2.小结:丁丁和冬冬这两只小鸟真懂事,听见大树的一声呼唤,就马上飞回来了,而大树也会在下雨天为小鸟撑起一把小伞,他们会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相亲相爱在一起,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象两只小鸟一样相亲相爱。
现在我们飞到小树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学唱歌曲,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有礼貌地按要求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这个环节中,我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体验的,所以在学的时候,孩子很乐意去说、去唱。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两只小鸟》的时候,我巧妙地运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两只小鸟的手偶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没有朋友会很孤单,同时激发幼儿学唱歌曲。[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情部。最后引导幼儿自主表演,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歌词。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过程中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最后孩子们自己带上纸偶完整演唱歌曲时,手上纸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确,边唱边做动作有点顾不过来,所以显得有点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1. 用游戏的形式, 引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应以游戏贯穿歌唱教学活动中, 来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如:歌曲《洗澡歌》描写了洗澡步骤, 教师可先问“洗澡有什么用?”“洗澡需要洗哪些部位?”等问题让幼儿回答, 再引导幼儿一起玩“找身体”的游戏, 让幼儿了解洗澡的步骤。通过玩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让幼儿愿意唱、开心唱。
2. 用游戏的形式, 使幼儿掌握音乐歌唱活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游戏化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 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
(1) 利用玩具游戏学唱歌曲。利用玩具游戏教学形式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 自觉自愿地参与活动, 在唱唱、玩玩之中去感知音乐。如, 在《丢手绢》歌曲中通过创设场景, 让幼儿每人拿一个手绢, 边操作边学唱歌;在《小螺号》歌曲中让幼儿自己制作一个小螺号, 然后拿出来边做吹号的动作, 边演唱歌曲。由此, 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 体验快乐的感觉。
(2) 利用游戏感受歌曲中的旋律。如, 在《开火车》歌曲中, 教师可根据内容把教室装扮成火车站的模样, 让幼儿在《开火车》的优美旋律中, 背着包乘火车去朋友家做客, 在感受旋律的基础上, 模仿火车司机开车, 找到歌曲中蕴含的节奏, 然后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3) 利用游戏学唱休止符。在歌曲教学中, 有时会遇到一些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利用情境来突破难点, 让幼儿易于接受?如, 让幼儿理解并唱准休止符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击鼓”的游戏:教师随着音乐拍手唱歌, 唱到休止符时就击一下鼓, 幼儿就停顿一下。看谁反应最快, 轮到休止符时就不出声。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 幼儿既认识、唱准了休止符, 又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解决了教学难点。
(4) 利用游戏学习节奏练习。儿童不具备像成年人那样把枯燥的定义、符号融会到音乐中去的能力, 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单纯讲解什么是声音、节奏等, 而是要把节奏和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起来, 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 让幼儿主动挖掘语言方面的音韵美, 进一步来学习、掌握节奏。如, 音乐游戏《小青蛙回家》, 可引导幼儿根据青蛙的特点, 用肢体动作来表示, 以和教师对唱的形式进行。如老师唱:“跳跳”, 幼儿唱:“呱呱”;老师再唱:“跳跳跳”, 幼儿唱:“呱呱呱”。以此类推, 幼儿掌握了规律, 就能在游戏中进行节奏练习、问答练习, 快速地学唱歌曲。
(5) 利用游戏愉快地进行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游戏要选一些富有诗意的歌曲, 要尊重幼儿的个性, 歌词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有利于幼儿的想象力, 启发幼儿新的思考、新的观察、新的展望。如:《在农场》的音乐游戏中, 教师让幼儿先听音乐, 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从而创造、模仿小动物走、爬、飞、跳等动作, 并且把小动物的叫声也模仿出来。
3. 用游戏的形式, 使幼儿以最自然的方式熟练准确地进行歌唱学习
(1) 用游戏学习唱歌的呼吸技能。呼吸是唱歌的基本技能, 就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 唱歌时歌声的强弱、快慢、高低及声音的连贯、跳动等变化都要靠呼吸来调节、支持。为了直观、形象地讲解唱歌的呼吸技巧, 教师可用“气球演示法”, 教师将充满气的气球往外排气, 让幼儿比较无控制的排气与有控制的排气所需时间的区别, 明白控制气息的重要性, 进而让幼儿学习控制自己“肚子气球”里的气, 从练习说话时控制, 再到演唱时控制, 渐渐地幼儿就能学会呼吸技能, 使得自己流畅地歌唱。
(2) 用游戏学习唱歌的发声方法。发声的方法对于幼儿来讲很难, 我们不可能给他们讲唱歌发声共鸣部位, 但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那些能够获得口腔、咽腔、头啌共鸣的发声练习曲或歌曲, 如:模仿动物叫声的练声曲, 模仿各种汽车的曲子, 模仿各种自然现象的曲子, 都可以起到帮助幼儿练习发声方法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班教学;音乐游戏
众所周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普遍在4岁左右,由于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不能像对待其他孩子那样进行教育活动,应当应用一些简单的、幼儿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来说,要想使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应当积极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而音乐游戏则是开展幼儿园小班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多年的教育和实践,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如果能够更好的应用音乐游戏,可以将很多教学内容融入到音乐演戏当中,进而能够提升幼儿小班学生的音乐意识。从当前幼儿园小班应用音乐游戏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多幼儿教师的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现状
音乐游戏能够将音乐、知识、游戏、舞蹈、歌曲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而提升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尽管从总体上来看,音乐游戏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很多幼儿教师积极探索音乐游戏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别幼儿教师在应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融合性,音乐游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加符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特点和心理,因而应当进行积极探索,但当前个别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相关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融合,导致音乐演戏只是“音乐+游戏”,有关的舞蹈、知识、艺术等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游戏的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另一方面,个别幼儿教师在应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规则性,由于幼儿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开展音乐游戏,除了要推动音乐教育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学会遵守规则,对于任何一种游戏来说,都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也不例外,但当前个别幼儿教师在应用音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规则教育”相对比较薄弱,还没有深刻认识到音乐游戏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方面的重要价值,因而在这方面缺乏有效探索,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二、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策略
要想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更好的应用音乐游戏,必须高度重视应用策略创新,既要从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音乐游戏模式,又要高度重视音乐游戏的融入性、规则性以及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游戏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本文认为,要想更好的应用音乐游戏,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通过音乐游戏的应用,拉近师生感情。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师生感情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游戏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时也有利于未来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幼儿园小班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将音乐游戏与拉近师生情感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发挥音乐游戏能够让幼儿身心愉快的优势,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快速融入集中。比如在开展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来看,与幼儿一起开展音乐游戏,不能有利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更近,而且也能使幼儿之间的感情更近。因而,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游戏在拉近师生情感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应用方法,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是要通过音乐游戏的应用,培养音乐艺术。要想更好的应用音乐游戏开展幼儿园小班教学,还必须将拓展音乐游戏范围,要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音乐艺术,既要学习音乐,又要学习一些舞蹈,这样能够使音乐游戏的效果更好。特别是由于幼儿园小班幼儿普遍缺乏自制力,因而不能应用专门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很多幼儿更愿意做游戏,对于唱歌、跳舞来说根本不喜欢,这就需要通过音乐游戏来培养幼儿的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比如在《小火车》音乐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当“火车头”,幼儿则当一个个“车厢”,还可以设置隧道门、小桥等情境,这样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感受了音乐,同时也能够使自己的动作更具有“舞蹈性”,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意识、舞蹈意识等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是要通过音乐游戏的应用,传授幼儿知识。小班幼儿教师在应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以及一些舞蹈艺术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对幼儿知识的培养,这样能够使音乐游戏的应用效果更好。小班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音乐游戏与知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而更有利于小班幼儿学习的则是一些简单的数字学习。比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数鸭子》这首歌就可以将音乐游戏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让幼儿认识小鸭子,然后通过游戏的方式通过数数的方式学习数字,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和尝试,并不断总结好的方法。
四是要通过音乐游戏的应用,锻炼幼儿身体。由于音乐游戏是音乐与游戏的有机融合,幼儿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也在做游戏,因而会对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特别是对于锻炼幼儿的协调性更具有重要价值。这就需要小班幼儿教师在应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要对游戏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使幼儿能够跟音乐的节拍做出跺脚、摆手、摇头、点头、拍手等动作,这样使幼儿能够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运动,同时也能够使游戏的身体协调性得到锻炼。在这方面,小班幼儿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要对音乐游戏进行研究,争取编排出更多、更好、更能够锻炼幼儿的游戏环节。
综上所述,音乐游戏是比较符合幼儿园小班教学的创新性模式,广大幼儿教师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融合性与规则性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就需要高度重视音乐游戏应用创新,重点要在拉近师生感情、培养音乐艺术、传播幼儿知识、锻炼幼儿身体等方面取得突破,使音乐游戏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得到更科学、更有效、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璐珺.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6,07:52.
[2]王静.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6,05:157.
[3]董敏文.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及方法[J].新课程(上),2015,02:48-49.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音演唱歌曲,能在活动中认识各种颜色。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能辨认红黄绿三种颜色
材料准备:红黄绿彩色纸若干(与人数相等)音乐《彩色的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好,看看今天郭老师带来了什么?都有哪些颜色呀?“你喜欢什么颜色?”(让幼儿自己说一说)
教师;你们喜欢X颜色,可老师喜欢红颜色,谁也喜欢红颜色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彩纸娃娃,来挑一张你喜欢的纸吧,我们要和彩纸娃娃一起做游戏。(幼儿自己挑选喜欢的颜色)
(二)过程
1、师:谁拿了红色纸(我拿了红色纸)谁拿了绿色纸?……“现在纸娃娃要问了:谁有红色纸,那手拿红色纸的小朋友要怎么回答呀!”“………我有红色纸”
2、以次类推学唱第二句(谁有黄色纸)第三句(谁有蓝色纸)
教师:郭老师这里还有另外一种纸呢,谁知道这叫什么纸啊?
师:带有漂亮颜色的纸,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彩纸,彩纸娃娃说了!他呀也想跟小朋友们玩游戏,小朋友们说好不好。幼儿:……。
3、师:彩纸娃娃问了:谁有彩色纸!那小朋友们都有彩色纸那就一起大声地告诉彩纸娃娃!“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幼):我有彩色纸。
4、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遍,听一听是不是声音更好听了。
5、出示这三种颜色纸分别变成小房子贴到地上,和幼儿一起边唱边玩到彩色纸娃娃家做客的游戏。教师唱着:“谁有黄色纸”黄色纸娃请进黄色的房子里。
6、交换颜色纸进行演唱游戏。
总结:
师:彩纸娃娃他的用处可大了!谁知道它都有哪些用处啊?(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上面写字、画画、做很多的事情。郭老师现在要来变魔术,看看我能把彩纸娃娃变成什么?
7.教师折纸把纸变成小鸟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鸟飞出去玩玩吧。
附:歌曲3 2 2 ︳1---︳5 3 2 2 ︳1---︳
谁 有()色 纸,我 有()色 纸。5 6 6 ︳ 5---︳3 5 6 6 ︳ 5---︳
谁 有()色 纸,我 有()色 纸。
教学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设计意图
《小妈蚁》这首歌 旋律工整、起伏不大,歌词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蚂蚁找食的过程,容易用模仿动作表现编成游戏,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自然流畅的旋会有节奏地做“碰须须”、排队走”等动作。
2.创编出不同的“碰须须”的动作及“排队走”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场,获得相关信息:蚂蚁传递消息时会碰碰触角的。蚂蚁走是一个跟一个按一定的路线走的。遇到大食物时是许多蚂蚁一起搬的。掌握蚂蚁找食物过程:发现食物一找朋友(碰碰触角)一排队出洞一搬食物。
2.蚂蚁头饰若干个。
3.道具如花生、米粒等。
4.蚂蚁搬食物的录像(或现场)
活动难点
按游戏玩法的规定边、游戏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或录像),欣赏歌曲《小蚂蚁熟悉歌词,自己模仿蚂蚁走、蚁传递消息、蚂蚁排队走、蚂搬食物等动作。
2.学会唱这首歌曲,并学像教师那样一拍一拍地边唱边于相应的动作。
3.学习蚂蚁:“排队走”的动作。“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教师扮大蚂蚁,幼儿扮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在大蚂蚁后面踏步走,;.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模拟蚂蚁“排队走”。
幼儿竖起双手食指在头顶作蚂蚁触角,蚂蚁头儿随音乐与其它蚂蚁互相碰头,模拟蚂蚁“碰须须”。
4、学习游戏玩法。
5、学习创编蚂蚁“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如:互相碰手指,互相拥抱等,模拟蚂蚁“碰须须”,碎步走,开车走等模拟动作。
(1)让想出动作的幼儿领大家练习。
(2)让想出动作的幼儿扮演大蚂蚁领大家一起游戏,按照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新想出的动作。
6、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队搬食物的方式。
教师出示大的食物,提出一队蚂蚁是搬不动的,怎样办?让幼儿想办法。如:两队一齐走去搬、几队从不同方向来一起搬等。根据幼儿想出的办法,按照前面的要求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表演。
教学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好,非常喜欢跟着音乐做出各种肢体动作,而这样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儿谣适合幼儿感知节奏。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游戏化模式 兴趣 策略化意见 探索
【基金项目】本论文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国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及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经费资助(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03-02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能够借助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去切身体会到音乐的魅力,用唱唱跳跳、玩玩闹闹的形式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进而去娱乐了孩子的内心。幼儿对于事物有极大好奇心、活泼好动、喜欢去摸索,而这样的游戏化模式的音乐教学可以说是最顺应幼儿心理需求的。在实施游戏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去其他孩子进行配合,对音乐进行体验与感知,用自己的声音与动作去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而优质的音乐游戏活动可以去快速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抚平他们的情绪,调动他们的心情,也能够锻炼了肢体协调能力。
一、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意义与目标
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师选择音乐教育方式与手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儿童思维相对弱下,会用自己的眼光与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会用自己的感觉、触觉、嗅觉等方式来形成自己对世界的主观认识。而我们针对儿童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可以去设置相关的游戏模式,调动幼儿参与游戏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用开心愉悦的方式去接受我们的教育。设置音乐游戏,充分地顺应了儿童的游戏意识,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借助游戏的过程来让他们去理解音乐的概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二、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实施策略探索
1.内容体裁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在实际音乐游戏设计内容中,务必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要以幼儿可以理解的事物来作为素材进行教学。简单易懂的歌曲内容更能够让幼儿去深入理解教师教学理念,所以教师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进行教学,远比一些抽象的歌曲表达效果好一些。
例如在教授《丢手绢》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在设计丢手绢的游戏环节,可以让小朋友们围成了一个大圆圈,让其中一个小朋友在圆圈外丢手绢的形式。当歌声停止之后,拿着手绢的孩子要将自己的手绢丢在随便一个小朋友的后面,这个“得到”手绢的小朋友就要向前进行追赶。假如追赶失败了,就要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来表演音乐舞蹈节目。这样的游戏方式能够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们对音乐有着具象的理解。
2.游戏内容设计的趣味化与情节化
众所周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氛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唱歌活动《办家家》就是很符合这一原则的例子。幼儿习惯于玩“过家家”的游戏,所以说这首歌曲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熟悉的内容。然而这首歌曲有一段“念白”,而这样的说与唱之间的不断交替,很容易让孩子们混乱。在第一次教儿童的时候,我一直是单一地练唱,让孩子跟着我生硬地学习,尽管一节课下来会让孩子勉强熟悉了歌曲,但是却难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有的幼儿只是在被动地学习唱。因此在第二次教的时候,我试着让幼儿一边唱一边玩,一边唱一边演,果然孩子们展现出的是一个十分生动、融合了对话、交流、表演为一身的游戏场景。一些孩子能够在歌曲的“念白”环节中去做炒小菜的动作,也能够根据其中的歌词来照顾好宝宝,喂宝宝吃饭等。可以说孩子们对每个音乐角色都融入了极大的兴趣,因此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
3.巧用特殊符号,让音乐更形象
音乐是一种借助声音元素来展现某种事物或者思想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较为抽象的。然而幼儿思想是具象的,对于较为抽象的东西是难以理解的。这时候的“符号”变成了一个个字,我们必须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一时候的音乐在说的是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显然这些符号元素并不是我们教师一个人去专门规定的,而是由幼儿与教师商讨后一起得出的。
例如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是一个打击乐的音乐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在什么时候去拍哪里,用什么样的图来表现,去画出了肢体动作的谱子,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具象的图之后就能去明确地做动作了。而我只要用小棍去指到其中一幅图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去根据音乐节奏来作出拍腿与拍手的动作。
4.贯穿教育意识,培养精神素养
我们进行游戏化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对幼儿融入教育意识,引导孩子去理解歌曲作品内部的价值,培养出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内容中描绘的是母亲对于孩子的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对于孩子的照顾,所以能够给予幼儿一种从小孝敬父母的思想意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思想。
在《学习雷锋好榜样》中,能够从小对孩子灌输学习雷锋的乐于助人的精神,构建起完善的价值观念。因为这首作品较为抽象,所以我们在教授这首歌曲的时候,能够通过日常小朋友生活、学习过程中,来结合着去传授,例如让小朋友学会分享玩具,可以洗手后随手递给其他小朋友毛巾等,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局限在音乐理论与节奏培养上,还要对孩子们的道德品质进行长期熏陶与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音乐教学中游戏化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幼儿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音乐的所有表现形式都能够去被幼儿所接受与喜爱,去主动探索音乐。我们在注重对孩子们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开发的同时,也要给予幼儿分享的意识,进而让他们在不断成长中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华.“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裴彩云.整合音乐活动 促进幼儿多元发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5期
[3]张汉萍.音乐活动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4]仝开芳.幼儿园音乐游戏化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作者简介:
一、不同教师对同一音乐游戏的设计差异
我一直在思考音乐游戏应该如何开展, 最近参与的一个音乐游戏《小白兔与大黑熊》观摩活动对我启发很大。《小白兔与大黑熊》是一个中班的音乐游戏, 要求幼儿根据音乐扮演小白兔和大黑熊等角色, 并随着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其中表现小白兔的音乐是以竹笛和小提琴为主要乐器、双响筒为伴奏乐器的, 比较活泼, 节奏明快;表现大黑熊的音乐是以长号为主乐器、大鼓为伴奏乐器的, 比较沉重, 节奏缓慢。幼儿必须根据音乐的性质和结构来展开游戏活动。对于这一游戏, 不同的教师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各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关于游戏音乐的理解;关于游戏规则的制定;关于游戏动作的创编;关于游戏玩法的变化等方面。就同样一节音乐游戏活动, 不同教师的设计和实施存在多处差异, 其中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正视。
二、日常音乐游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着重教学内容的完成而忽视了音乐的理解。
幼儿要在感受与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表现与创造活动。但是, 现在许多教师为了游戏开展的方便, 会根据音乐或者歌曲的内容直接将角色规定下来, 使幼儿缺少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环节。在《小白兔和大黑熊》这个游戏活动中, 教师甲在听音乐之前将音乐的形象规定下来, 就是表演小白兔和大黑熊。在这过程中幼儿对音乐轻快与沉重没有进行鉴别, 对灵巧的小兔子需匹配欢快的音乐、笨重的大黑熊需匹配沉重的音乐没有进行自己的理解, 而且这种欢快和沉重的音乐可以表现的动物也不止是老师框定的小白兔和大黑熊, 完全可以像教师乙一样, 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去表演小兔、小鹿、小松鼠, 大黑熊、大象、大黄牛……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快速表演一下其他动物形象, 然后回到课题主要表演小白兔和大黑熊。
2. 着重教师对游戏的组织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
音乐游戏中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人,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意愿来组织游戏、制定游戏的规则。在《小白兔与大黑熊》这个游戏中, 教师甲直接把游戏规则塞给了幼儿, 让幼儿在不明缘由的情况下跟着音乐玩游戏, 在不理解音乐的情况下, 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规定的动作, 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尊重。而教师乙则不同, 组织孩子们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参与商量游戏的不同玩法, 拓展游戏的内容。
3. 着重于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了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活动, 具有娱乐性, 音乐游戏也要符合游戏好玩这项特征。但现在许多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时, 往往打着游戏的旗号进行音乐知识的集体教学, 完全不像在游戏活动。教师甲就是这样, 让孩子随着音乐做同样的动作, 确实能使孩子很快地掌握角色的动作, 并且能符合音乐的节拍, 孩子们像是跟着音乐在按部就班地律动, 最多就是交换一下角色, 继续做规定的动作。教师乙则不同, 允许孩子们创造性地想、创造性地玩, 而这也给游戏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三、幼儿音乐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 尊重幼儿音乐感受, 启发幼儿创造性表现。
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与表演, 对幼儿即兴发言、即兴唱跳不要轻易否定。我们要多启发幼儿自己创编游戏的动作, 力求和别人不同, 满足幼儿好创造的心理需求。我们还要创设机会和条件, 提供空间和材料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造, 发挥音乐游戏的多元价值。
2. 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鼓励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规则。
游戏具有虚构性的特征, 音乐游戏同样应该在一个有趣的情境中展开。以往都是由教师直接宣布规则, 总觉得孩子没有能力制定规则, 其实只要让情境贯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成为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幼儿明白了这个音乐情境后, 就能自由想象游戏的玩法, 自主制定出游戏规则, 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小白兔与大黑熊》中, 教师乙将游戏的规则隐藏在一个故事中, 让故事和音乐告诉孩子游戏该怎么玩, 孩子只要一步步将故事情节与音乐进行匹配, 就能将游戏的规则制定出来。规则制定出来了, 游戏也就会玩了, 没有必要把规则硬塞给孩子。
3. 尊重幼儿固有天性, 让音乐学习浑然天成。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音源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感受不同的音乐类型。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听辨音乐方向的能力。
活动难点:按照游戏情结和音乐变化,调整音乐行为。
活动准备:
1、音乐盒两个、磁带
2、花仙子头饰两个(请大班幼儿班演化仙子),各种小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3、布置森林和家的环境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进行一次特别的春游,我们要去的地方叫神秘森林,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这些地方要闭着眼睛才能找到。所以呀,我们请了花仙子来帮我们带路,只要跟着她们的音乐就能去神秘森林玩了。”
2、认识花仙子
出现两位花仙子,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来听一听她们神奇的音乐吧。“屈,老师.教,案,网”花仙子和小朋友们一起跳舞
3、游戏
(1)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跟着花仙子的音乐去第一个目的地――快乐谷吧。幼儿们跟着花仙子到达快乐谷,“小朋友们快乐谷到了,大家睁开眼睛吧。”再一起跳舞。
(2)休息一下后,请第二个花仙子带我们去下一个目的地――蝴蝶谷“小朋友们,快把眼睛睁开吧,蝴蝶谷到了,多漂亮呀。”,“小心不要吓跑了小蝴蝶哦。”
(3)“现在我们要分成两队了,想去小鸟家的请跟着第一个花仙子,想去小兔家的请跟着第二个花仙子。
(4)“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今天去了这么多地方,现在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请跟着自己的花仙子回家吧”
教学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听音乐的能力。
2、让幼儿体验在音乐中游戏的愉悦。
3、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火的头饰、三段音乐、与幼儿同数的椅子、PPT。
【活动过程】
1、听第一段音乐,韵律操导入。
T:宝贝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啦!
T:变变变变变,呀,我们都是木头人啦!(原地转一圈)
2、听第二段音乐,游戏开始。
(1)听第一遍音乐,感受音乐。
T:木头人可不能随便动了,只有听到音乐声才可以动。可是音乐声一停,我们就又不能动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怎么样啊?有音乐可以随便做动作哟!
T:哇,我们木头人可真厉害啊!
(2)听第二遍音乐,在音乐中感受愉悦。(出示PPT)
T:那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旅行吧!第一站来到了草地上,哎呀,太阳可真好呀,伸伸懒腰,扭扭屁股,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没音乐了,木头人们,不能动了,摆个美美的造型;又有音乐了,那接着去下一站咯,大海到了,听听海风,踏踏海浪,哇,可真美!(音乐停)(音乐响)呀,我们来到了天空,像小鸟那样飞一飞,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哎,木头人们飞得有点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3)听第三遍音乐,游戏延伸。
T:我们木头人可真能干呀!连火魔王都听说了,他很不喜欢我们木头人这么能干,所以他想来吃掉我们。不过呀,这个火魔王他看不见我们,只要我们不发出声音,他就抓不到我们。我们先一起来玩会儿吧!
T:(师戴火魔王头饰,音乐停)我是火魔王,我来找找木头人,听说他们很能干,哼,我得把他们都吃掉。我来听听看,木头人在哪里啊?这边没有,恩,去那边看看,也没有。算了,再去找找。(火魔王下)
T:木头人们,你们太厉害了,火魔王走了,我们继续玩吧!
T:(火魔王上,音乐停)我刚刚好像又听见木头人的声音了,得去听听看。哪儿有声音呢?恩,还是没有,再去看看。(火魔王下)
T:刚才魔王来了,你们有没有什么事啊?哎呦,木头人真是很棒呀!我们一起祝贺一下吧!
T:(魔王上,音乐停)咦,这边确实有声音啊,怎么我一来就听不到了?真奇怪,哎,这群木头人真是厉害啊!算了,还是走吧,不找了!(魔王下)
T:刚才听说火魔王以后都不会来打扰我们啦!我们一起来跳舞欢庆吧!
3、听第三段音乐,游戏结束。
T:哎呀,真开心!我们一起去其他地方旅行,看看美景怎么样?
教学反思
首先是学习动作,小班音乐游戏的动作编排比较简单,单一,就是按节奏走路和摆造型,所说设计了玩123变的游戏,通过进行的游戏,帮助幼儿可以更好的进行动作造型的创编。然后是介绍游戏规则,制定的游戏规则相对比较简单,先让幼儿观看多媒体里面的木头人的表演,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然后教师利用清唱歌曲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到游戏的歌唱部分是根据节奏走,在敲乐器的时候是要摆个造型不能动了。是让幼儿在敲乐器的时候定住摆一个造型不动。掌握好游戏规则后让幼儿在座位上进行慢的旋律部分的动作练习,并用提示性的言语帮助幼儿记忆规则。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后提出新的要求让幼儿可以四散进行游戏。最后继续增加难度,完整听着音乐进行游戏。这样层层递进的活动一步一步带领幼儿挑战自己。最后在我们的歌唱声中,玩着木头人的游戏结束活动。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和音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体验游戏的乐趣。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支持策略,幼儿发展
一、在参与游戏中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教师要学会做“幼儿游戏中那个年龄稍长的玩伴, 在了解幼儿所思所想的前提下, 给予一些适当的‘回应’”, 以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如幼儿听了“黑猫警长”的故事后, 户外活动时, 幼儿自扮“黑猫警长”, 把对方当“一只耳”, 相互追逐, 容易摔倒, 这样游戏有一定的危险, 可又不能压制孩子玩的兴趣, 于是我自扮“一只耳”:报告黑猫警长, “一只耳”在这儿呢。孩子们都停止了追打, 把目光转向了我, 我一边调节速度, 一边跑跑走走, 走走跑跑, 还利用滑梯和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在找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一只耳”, 这样不仅满足孩子们玩的需要, 还学习了“上、下、里、外”等方位关系和方位词。教师以玩伴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 才能引领幼儿快乐游戏, 安全游戏,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在自主游戏中生成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比教学活动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强的针对性, 它和自主游戏很相似。以往区域游戏是由教师设置, 教师介绍怎么玩。可现在我们尊重幼儿的意愿,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巧妙地生成区域游戏, 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让幼儿自己研究怎么玩。
XX对“插塑”不感兴趣, 别的孩子玩“插塑”时, XX则用小手指在桌上画“火车”, 伴着“呜呜”的声音, 一条又一条曲曲弯弯的火车开来开去, XX忙得不亦乐乎, 我没有阻止XX的“随心所欲”, 在明白XX的想法后, 我为她设置了“画室”, 提供了油画棒、画纸等, XX高兴地画画去了, 受她的影响又有几个孩子也去画画了。
后来根据孩子们的需要我又投放了彩色纸、固体胶等, 孩子们喜欢去那儿撕彩带、做手工、画画, “美工区”产生了, 如今美工区是我班孩子最乐意去的场所。小班幼儿喜欢模仿, 常常模仿妈妈抱着娃娃, 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给娃娃布置“家”, 孩子们很感兴趣, 主动参与到布置娃娃家里来。在娃娃家的基础上, 又生成了商店、理发店、医院等多个游戏区。与幼儿商量生成的这些游戏区域, 是幼儿感兴趣的, 也是幼儿当下最需要的, 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理解幼儿, 促进了幼儿主动发展。
三、自然地渗透教学目标
游戏是儿童自发的对自身潜能开发的一种活动, 而教学则是外部文化对儿童潜能的开发。在小班,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时间短, 集体教学也相应时间短, 教师要巧妙地把教学目标渗透在各种形式的游戏中, 让幼儿在玩中学知识、长技能。如串木珠, 开始时孩子们随意串, 我说:“兔妈妈的生日快到了, 串一个好看的‘项链’送给兔妈妈吧。怎样把项链串得好看?”我引导幼儿试着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木珠有规律地搭配, 孩子们在玩中计数、分辨颜色、认识形状, 数学目标、科学目标得到了实现。我又设计了兔妈妈过生日的场景, 兔宝宝不仅给兔妈妈送了“项链”, 还说了自己心中的祝福, 爱的情愫在孩子的心间萌发, 社会目标渗透其中。
教师要用智慧的双眼去捕捉游戏中的教育契机, 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 以一个支持性的角色介入, 恰到好处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的因素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游戏过程当中, 幼儿在保持游戏愉快体验的同时, 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游戏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这种在游戏中渗透各科教学目标的做法是随时随处的, 把教育目标变成幼儿自身游戏需求, 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在“教育建议”中强调“结合具体情境, 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学习理解别人”。在幼儿自主游戏时, 孩子们为争抢玩具常发生“事端”。我没有简单地评判谁对谁错, 而是就游戏中的具体事件引导幼儿讨论:当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怎么办?“和小朋友商量”怎么商量呢?“给我玩一下好吗?”“我们换玩具玩好吗?”幼儿自己想到解决办法, 老师及时肯定、表扬, 强化幼儿积极动脑, 解决问题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商量, 知道需要帮助时要说“请”, 得到帮助后说“谢谢”等。在游戏情境中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总之, 观察孩子的一日生活, 关注幼儿的自主游戏, 寻找有效策略,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则民.在游戏中走近孩子[J].幼儿教育, 2011 (25) .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对于幼儿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让幼儿学好音乐是幼儿教师应当思考的重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也是最基础的活动方式,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也能通过游戏培养建立起对音乐的感觉。让幼儿逐步对游戏更加热爱同时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并做到全面发展。
一、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音乐游戏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中包含对音乐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操作锻炼环节,音乐游戏活动应当符合情境发展的方向来设定,对音乐的发声练习需要根据音乐活动来做具体安排。在每节音乐课开始之前用小游戏的形式带来音乐的发声练习可以让课堂变得更有组织性和灵活性。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并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其中去听音乐甚至跟着后面轻哼音乐直到完全投入进去。在音乐渲染过程中幼儿通过音乐游戏逐渐感知到音乐中存在的魅力并且将自身对美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提高。
音乐游戏与普通的游戏不同也与以往的舞蹈表演等存在差异,音乐游戏需要每个孩子去遵守其中的游戏规则。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时可以从游戏的感知入手,最基础的方法就是在开始时教师对幼儿进行歌唱教授工作让幼儿反复的聆听相同的音乐,在聆听过程中让幼儿对音乐产生熟悉感才能更容易掌握音乐的旋律以及节拍。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应当给孩子创造自我展示的空间,包括在音乐游戏过程中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情境氛围给孩子设置有趣的活动环节等等内容让孩子可以尽情的发挥。教师在设定音乐游戏时为了避免游戏与音乐的生搬硬套需要将音乐教学目标即幼儿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且进一步拓展。除了让孩子对音乐有强烈的音乐感之外教师还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让游戏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
二、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幼儿自主体验为核心,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让幼儿进行自主式的体验可以帮助幼儿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让音乐游戏真正成为一门娱乐的项目。在对音乐进行感知的过程中应当将正能量投入到其中,体会出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音乐游戏建立起幼儿对音乐的表演欲望和对自身的自信心,真正实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音乐游戏学习中幼儿的想象力大脑思维空间可以得到锻炼并且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逐渐建立起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精神。音乐学家曾经指出要想让人们做到全面发展首先应当从小培养起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许多身体内潜在的能量会被无限激发出来。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可以自如的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通过吸取新的知识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来提高自己的大脑思维能力并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来完成一个人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音乐游戏对音乐教育的作用与启示也是对学习的启示。在自主式体验中幼儿可以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并且充分开动大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音乐游戏中做到全心的投入是动脑的过程也是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
(二)运用游戏化语言促进幼儿音乐发展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对幼儿的教学不能采取一贯的教学作风,幼儿由于心理比较脆弱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批评教育为主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热情。所以对幼儿教师应当采取比较柔和的教学方式,让孩子愿意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为了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在音乐游戏中用游戏化的语言跟孩子进行交流,但是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并且选取恰当的形式,在考虑好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对幼儿展开音乐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化的语言可以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音乐是一门艺术的学科在音乐学科学习中可以培养起幼儿的人格魅力与情操,并且游戏化的语言可以让教学显得更为亲近。在一边玩游戏中一边学习音乐知识是幼儿特别喜爱的学习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收到的音乐教学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幼儿教师对班级的孩子往往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但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好音乐课程幼儿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希望通过针对性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更好的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师挑选的音乐以及游戏应当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甚至包括教师所讲的游戏化语言。游戏是幼儿这一年龄段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也是他们最容易学到知识的一类活动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加入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下学到更多的内容。
(三)教师教学中采用灵活、正确地示范法
幼儿教师经常会选择示范法来教授孩子,由于幼儿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在教师师范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会很自然的去模仿,甚至不仅仅是音乐旋律以及动作还包括教师在示范中表达情感的神情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为幼儿做出正确的示范让幼儿随之模仿这是音乐教学中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中不能一味的要求幼儿仅仅进行模仿需要加入适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为音乐学习添砖加瓦。幼儿在这模仿过程中不应当作为被动接受知识而存在,幼儿教师应当让孩子在音乐游戏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对教师所作出作品的示范仅仅是掌握音乐知识的过程,但是模仿更多的需要用心感受来作为前提,所以对音乐游戏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当让孩子去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内涵并非是简单的操练。
三、结语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完美的展示了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有利之处,音乐游戏教学让幼儿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音乐游戏倡导幼儿去亲自体验感知音乐的魅力所在,只有亲自感知才能完全的理解音乐的奥秘和精髓文化。通过音乐游戏教学法让孩子可以发展成为全面型的人才,不仅学会唱歌曲还能学会舞蹈演奏等等知识。幼儿音乐教育是孩子接触音乐最早的时期,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孩子塑造成为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
【参考文献】
[1]沈晓娇.浅析国内外幼儿音乐游戏创编现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1)
[2]杜赟.音乐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音乐游戏活动案例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5(07)
年龄班:小班
陈雪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优美的旋律,学习自然地演唱歌曲后半段。2.在猜测蛋里是什么小动物的游戏中,以及教师的动作暗示下,仿编歌曲后半段并演唱。
3.感受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趣,表现对最后一个出壳动物的意外和惊喜。活动准备:
1.知道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2.不同大小的鸡蛋教具(图上的门可打开)大组(附l,图1—8)。3.立体的蛋,可掀开的“f]”,小鸭、小鸟、小蛇教具各一个(附1,图9~图13)。
4.曲谱《小小蛋儿把门开》(附2)。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前几天,妈妈发现一种神奇的蛋,蛋的身上居然有一扇门,我悄悄地把门打开,咦,会出现什么呢?教师范唱歌曲,激发幼儿对“蛋”上的“门”产生好奇心。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倾听、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教师出示一般大的“蛋”(见图1),第二次范唱,幼儿完整倾听,初步熟悉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2)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呀?”幼儿说:“小鸡。”教师翻图确认。(见图2)
(3)教师再出示大一点的“蛋”(见图3),说:“它的身上也有门,它会开出什么动物来呢?”教师第三次范唱。
(4)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小鸡”。教师重复:“哦,是小鸡吗?”教师翻图确认。(见图4)
(5)教师出示最小的“蛋”(见图5),说:“蛋宝宝在哪儿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做出蛋的样子。进行第四次范唱。
(6)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6)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呀?”幼儿:“红色的。”
(7)教师出示最大的“蛋”(见图7),范唱,激发幼儿好奇心。(8)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8)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幼儿:“橙色的。”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幼儿在感受歌词的同时,发现太小不同的蛋中藏着的都是小鸡。教师:“蛋里打开的都是——”幼儿:“小鸡”。教师追问:“小鸡怎么唱歌的啊?”幼儿做“小鸡”,教师做“鸡妈妈”,引导幼儿学小鸡唱歌。
4.借助“立体的蛋”,引导幼儿创编歌曲后半段
(1)教师出示立体的“蛋”(见图9),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歌 曲的后半段。歌唱1遍。
(2)教师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0),激发幼儿对不同“卵生”小动物的兴趣。仿编歌曲的后半段并演唱。教师:“这是 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鸭。”教师:“小鸭怎么唱歌的呀?”幼儿学唱:“嘎嘎嘎嘎„„”。
(3)教师再次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1)。教师:“这是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鸟。”教师:“小鸟怎么唱歌的呀?” 幼儿学唱:“啾啾瞅啾„„”。
5.借助“奇怪的蛋”让幼儿感受意外和惊喜
教师出示一个奇怪的“蛋”,打开后展示蛋中藏着的“可怕”的动物——小蛇(见图12),让幼儿在前后反差中感受意外和惊喜,歌唱1遍。活动反思:
在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设计中,教师首先修改了歌词,将“开出一只小鸡来”修改为“开出一只什么来?”通过两句歌词的对比,可以发现,用这样的设疑方式可以给予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范唱环节,教师通过打开各种大小不同的蛋儿的门,让幼儿愿意倾听,从识别颜色到学习动作到愿意尝试学小动物唱歌,一遍遍地感知音乐。在随乐演唱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教师及同伴,学习用动作表现从蛋变成小动物的过程,调整自己的动作,努力边唱边做动作。在不断重复的乐趣中感受音乐,理解歌词,达成目标。从活动现场看,最后的游戏环节有些拖沓,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请幼儿举手选择的方式有时会阻碍部分幼儿的参与度,造成活动的不流畅。例如:在幼儿选蛋时,教师可以直接遵从第一位选择的幼儿,揭开红色或黄色的“蛋”,不必请幼儿举手选择。这样活动的流畅性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设计方案10-04
幼儿园幼儿小班体育游戏《跨栏》及教学反思01-10
幼儿园小班游戏课教案《》及教学反思07-27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捉鱼》及教学反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