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务报告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从如何提高商业银行财务报告质量入手,从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规范会计确认和计量行为和提高专业素养及职业判断能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质量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先决条件等,并就如何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提出了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行财务报告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银行财务报告论文 篇1: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尤为明显。如何认识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受公允价值计量影响最大的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试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公允价值 上市商业银行 财务报告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影响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加剧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时刻变化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联系将会更加紧密,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的任何变化通常都会立刻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到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中,从而引起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收益和资本项目的波动性加大。例如,在利率大幅下降时,公允价值将会大幅上升,但是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利率变动不会迅速反映资本价值的变动。在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当金融资产的信用质量严重恶化时会导致较低的现金流量预期,如果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通过对预期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计算得到的,那么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会随信用质量的严重恶化而相应减少。但是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价值只有在满足资产“减值”或“失效”的特殊条件时才能进行调整。历史成本法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更为保守。

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利润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上。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上14家上市商业银行披露的2008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例,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商业银行年报的影响来探讨其对财务报表项目披露产生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商业银行利润表的影响。为规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真实地反映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5年8月25日颁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该规定对上市商业银行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披露项目,该项目综合反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表1列示了14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除2010年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下同)2008年利润表披露额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数额及其占当年净利润比例的情况。

总体上看,14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中,有10家2008年度利润表中存在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4家存在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14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达35.21亿元,占净利润合计数的比率达0.94%。在公允价值变动为负影响的4家商业银行中,扣除公允价值变动,银行并没有使净利润的正负发生改变。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项目总体上影响不大。在公允价值变动存在净收益的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中,净收益绝对数最大的是中国建设银行,达19.77亿元,其占净利润比率为2.1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净利润比率最大的是南京银行,达14.65%。而深圳发展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绝对数在10家商业银行中最小,只有6 580万元,但其占净利润的比率位列第二,达10.72%。可以看出,对个别上市商业银行而言,公允价值对其财务报表项目构成了较大影响。存在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的4家商业银行中,绝对数最大的是中国银行,其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为-5.29亿元,占净利润的-0.81%。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占净利润比率绝对值最大的是兴业银行,比率为-1.09%。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商业银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对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这一披露项目。

从表2可以看到,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合计107.95亿元,占合计股东权益的百分比为2.75%,比率较小。可见,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对股东权益变动表整体上影响比较小。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中,有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净额为正,5家上市商业银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净额为负。变动净额为正的上市商业银行中,绝对值最大的是中国银行,达121.5亿元;比率最高的为北京银行,达9.61%。可供出售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为负的上市商业银行中,绝对值最大的为中国建设银行,达69.96亿元;比率绝对值最大的为中国民生银行,为-8.51%。可见,个别上市商业银行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净额对股东权益表的影响很大。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商业银行个别报表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商业银行个别报表的影响,我们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其利润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具体影响。民生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工具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和可供出售投资。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投资中的债券投资采用如下估值方法:人民币债券估值原则上通过中债估值获得,外币债券市值通过BLOOMBERG系统、DATASCOPE系统与询价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权估值以其期末收盘价确定;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大部分通过市场询价获得。

从表3可见,2008年民生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金额较少,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其利润影响不大;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是具有客户背景的利率掉期合约,其市场风险已基本对冲,公允价值的变动对民生银行整体利润的影响很小;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从表4中可以看到,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上市商业银行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列示。2008年度民生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2.06亿元,占净利润的2.61%。这是由于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的说明。按照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列示,任何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对民生银行股东权益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相关数据可知,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使民生银行股东权益中的资本公积减少46.54亿元,同时由于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对股东权益中的资本公积产生了11.7亿元的正影响。总的来说,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使股东权益减少了34.84亿元。这是由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中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量的说明,按照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资产被终止确认或被认定发生减值之前,除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均直接计入股东权益中的资本公积部分。另外,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民生银行的资本公积增加了6.52亿元。这是由于按照民生银行2008年年报中披露的关于会计政策的规定,可供出售类证券投资被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时,以前计入在权益中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将转入当期损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对策略

以上分析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应用对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利润和股东权益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信息质量、增强经营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然而,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及不少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它的实施必然对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以及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大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孕育着巨大的机遇,还潜伏着诸多危害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方案,从而使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商业银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下面笔者将针对不同的主体提出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一些对策。

(一)应建立合理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目前,我国关于上市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从理论研究到实务操作都还不成熟。现有的会计理论成果提供的会计计量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如何寻找一个合理的、能体现公允价值本质的计量方法,并将西方国家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与我国的会计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所有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应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引入,逐步建立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等专业化系统,完善上市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为公允价值的准确估值提供技术支持。

(二)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获取相关信息披露的规范。由于种种原因,可靠性是公允价值运用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在今后准则、规章和指南的修改过程中应该强化披露与公允价值的获取相关的信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分析和评价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遵循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公允价值信息应至少披露以下内容:每一资产负债项目公允价值获取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原因;在确定采用某种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后,应列示影响该方法使用的重要因素的具体情况,如在采用期权定价法时,应重点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各基本参数的获取情况等;重大重估差异及其成因。对一些公允价值与其账面成本差异较大的项目,应重点说明其影响及形成的环境和原因。

(三)上市商业银行应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条件之一是要求等级由独立评级机构评定,并且其现金流量可以合理估计。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其核心内容是针对信用风险计算资本要求的内部评级法(IRB)。目前,尽管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经使用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等一些分类评级手段,但其不论在评级方法本身的科学性、数据的采集和加工还是在评级结果的验证以及评级体系的系统性等方面较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的评级体系而言都存在较大差距,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的IRB评级体系相差甚远。因此,无论是从适应新的国际监管框架的角度还是从银行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角度考虑,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评级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应修改完善相关监管规定,提高监管水平。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大量应用对银行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银行监管机构应参照国际经验,及时修改资本充足率监管有关规定。一是对监管资本计算的范围调整。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将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股东权益,特别是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将计入资本公积,使得监管资本偏离了审慎的要求。监管部门有必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的会计数据,适时对监管资本的计量范围进行调整。二是对加权风险资产计算的调整。由于资产负债项目的变化与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核算,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时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变化,监管部门应对权重和转换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遵照审慎性原则的前提下在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建立联系机制。

此外,公允价值在商业银行的广泛运用对银行监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透彻地理解银行的会计要素及其处理方法是进行非现场监管分析和风险评级的必要条件。因此,开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会计核算,特别是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银行监管机构应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高监管人员分析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及风险状况的水平,提高银行监管能力。S

参考文献:

1.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1).

2.罗胜强.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5).

3.刘贵生.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财务波动性的影响[J].西部金融,2009,(1).

4.罗胜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会计研究,2006,(12).

5.司振强.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与金融稳定[J].金融会计,2007,(8).

作者:蔡奋 曾昭铭

银行财务报告论文 篇2:

对商业银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章从如何提高商业银行财务报告质量入手,从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规范会计确认和计量行为和提高专业素养及职业判断能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质量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先决条件等,并就如何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确认;计量;职业判断

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国有商业银行需按季度对外提供经外部审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贯彻执行会计准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重组改制之初相比,审计调整事项已明显减少。本文就如何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如实呈现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谈一些认识。

一、数据准确及时是编制高质量财务会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可以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报告均由总行统一对外发布,一级分行以下各级行的主要工作是提供报告编制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直接决定财务会计报告能否及时对外发布以及发布的质量。无论是负责审核汇总工作的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还是具体填报数据的基层行,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首先要保证上报的数据真实可靠、全面完整、及时准确,这是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各级行在编制报表之前,应对各种账务和资产进行认真清查和盘点,保证账账、账簿、账实、账表及内外账务完全相符,这也是做好年终决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编制过程中,要按照编报要求规定的项目、内容和格式进行编报,充分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全面情况,不能凭借主观判断而随意取舍、少编漏报或更改格式要求,做到数字准确,上报及时。

二、加强部门和条线的沟通协作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先决条件

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其编报内容包括存款、贷款、中间业务、重要财务事项、诉讼案件、暂收暂付款项等等,涉及银行财务会计、公司业务、个人业务、法律、营运等多个部门和条线。按照财务报告编制规定的时间要求,一级分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报表汇总,配合外部审计师完成审计调整工作底稿填制,出具审计调整确认函;根据审计调整确认情况,编制完成审计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科目余额表。如此大量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精诚团结,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并且,有些业务不是单靠财会部门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业务部门积极的配合和准确的职业判断。比如对于破产债权清算的问题,某行经债权人会议议定确定了债权,但当期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议定金额,该行会计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实收金额入账。这与会计准则规定的“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相违背,导致对差额部分进行了审计调整。就此事来讲,建议涉及类似问题的业务部门就应收债权的评估和判决情况及时和会计部门进行沟通,将相关业务资料以及会议议定的执行文件如数提交会计核算部门,这样会计人员才能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避免无谓的审计调整。

三、规范确认和计量行为是确保财务报告质量的关键

确保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需要将会计准则的执行落到实处,也就是以准则的要求来规范银行日常的经营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行为,而不是仅仅在报表编制层面符合准则要求。比如与收入确认的有关问题应把握两点:一是确认的时点,二是确认的金额。发生一项业务交易,能否确认相应的收入,要看是否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什么时候满足就什么时候确认,无论是提前确认还是推迟确认收入,都会导致收入数据不真实,进而影响利润的真实性。具体到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在业务发生时,就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分期确认,而不是将收到的手续费一次性确认为当期收入,而导致应该递延的收入没有合理递延。如果出现了一次性确认收入的情况,虽然在当期多确认了中间业务收入,但是却低估了未来期间应履行的责任和风险。收入确认的不规范,不仅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还会带来审计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一要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判断发生的业务事项,正确确认和计量、准确核算;二要提高柜员规范操作意识,前台柜员的操作录入是账务数据产生的源头,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账务数据和报表的质量。三要加强日常报表数据的审核监控,尤其在季度和年度前加强审核监控,及时发现核算差错和漏洞,及时纠正,减少实际的审计调整事项。

四、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保证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的运用,需要借助管理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依赖于规范的经营管理和严谨的会计核算,这些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报告的编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不仅仅要熟悉财务會计制度,还需要通晓重要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制度。建议一是要加强对报表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素养,提高会计估计和判断水平,以保证会计确认、计量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二是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和研究以及日常操作的指导,提高操作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三是准则的贯彻执行不仅仅是财会部门的事情,涉及到各个业务部门,要将会计准则的精神要求嵌入到日常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作者:董玲缓

银行财务报告论文 篇3:

银行业XBRL财务报告模板编制方法问题研究

一、引言

财政部于 2010年10月19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我国部分公司、部分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实行,鼓励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各相关上市公司按照本分类标准编制本企业2010年度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并于2011年5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是采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表述的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分类标准中的元素是依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GB/T25500-2010)系列国家标准,从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取的适用于 XBRL 报告的财务报告概念。从财政部推广XBRL的力度以及XBRL在国际国内的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看出,XBRL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来看,这都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二、XBRL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编制方法

(一)XBRL 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编制方法选择 综合来看,作为选择支的编制方法不外乎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种。即使是进行步骤完全相反的两种实际操作方法,看似由不同基础而得,实际上所遵循的基本核心是一致不变的,也就是行业报告的报送必须遵循之前所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证监会、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的规范要求。同时要求符合各企业现行财务报告实际情况,并集包含所有需要披露的项目(一、二级目录),一方面起到规范和统一的作用,一方面保证所有企业相关财务信息乃至特殊业务信息准确不遗漏地得以披露。其中第一种方法是由法规和规定出发,按规定条款梳理出全部银行业企业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项目,按所梳理得到的所有项目整合得到财务报告各表格的模板。实务应用对应到各个企业,则该企业不含信息的披露项标示为零。第二种方法则相反的,从各企业现行实际财务报告模板的各披露项求同存异得出行业财务报告模板,最后通过将各披露项对应到需要遵循的法规和规定进行调整,使之在符合模板编制理论基础所述各法规和规定的要求的前提下,贴近各企业实际业务和披露习惯。本文中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的编制,实际使用的是第二种方法。针对样本模板的选取,选择了三家大型银行作为编制的样本,这其中包括上市与非上市企业、人民币业务、外币业务完整的企业、债券业务完整的企业等特征企业,业务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和完整。为进一步保证披露项对披露信息的覆盖,确定一定项目颗粒度,在一二级项目中均采用求同存异的理念,保证涵盖所有项目。而在更细节的表格项目上,则按照法规规范和实务操作的习惯进行一定的统一,尽量保证业务范围的完整,但存在更多项目重分类情况。

(二)XBRL 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披露项粒度探讨 实际编制中,选择将颗粒度控制在适宜程度的方法,保持披露项一二级标题的求同存异,而在更细分的数据项目上则按照准则等法规和规范的规定进行统一调整,调整存在将原样本单一企业财务报告披露项按内容进行的拆分或重组,在未来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的使用中,各企业也必须按这个标准重新编制披露数据。由于细节差异大量存在,本文将各细节差异及解决方法分类罗列:

如表1所示,主要问题类型为上述三大类,而第三类重分类问题则是主要的,包含各个项目内容表格项目的重分类修订,表1仅举例说明。

(三)XBRL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编制实务操作方法 在企业财务报告模式确定的基础上,将各单一企业现存财务报告汇总提炼,求同存异得到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由这个模板进行 XBRL处理即是将各单一企业 XBRL 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汇总得到行业 XBRL 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过程。选择了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银行(以下用 A、B、C 代表)的现行财务报告模板,这三家银行的选择力求对该行业所有企业业务的覆盖,包括上市和非上市两种情况等。

具体而言,第一步是梳理银行业 XBRL 财务报告模板的法规依据,这一部分在上一节的理论基础整理中已有充分探讨;第二步,区别但类似于证监会的编制方法,我们选择将现行各大国有银行其中三家的现行财务报告格式进行比对,采用求同存异的原则,对项目粗细程度作一定限制,进行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的编制。最后,再将初步编制的模板各信息披露项对应到会计法规,各监管机构对银行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等进行调整、修订,起到检验的作用,以得到最终模板进行 XBRL 化。

由于财务报告主表及附注涉及的项目过多,无法将每张表格甚至每个项目编制的具体操作一一叙述,这里通过举例的方式将各个步骤进行具体说明。由于对每个披露项的得出使用的方法都是一致的,这里的举例叙述理论上对各步骤说明的足够充分。

具体操作的第一步即整理法规依据,这一步骤的具体情况可见上文理论基础的梳理。第二步,将选取的各单一企业财务报告模板主表及附注各披露项求同存异,得出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的披露项。这部分将举例进行说明。以报表附注中金融风险管理项目为例:

由表2可知上述披露项中,包含同时出现三次的项目,同时出现在两家银行里的项目以及只出现一次的项目。处理方法即为上文提到过的并集处理,在确定项目颗粒度即分类粗细标准的情况下,根据事务中各项目下级细分表格内容的设置进行有效整合和重分类(一般而言整合的为部分出现两次或者一次的项目),合并重复内容,加入特殊内容,得到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的相应项目如表3所示。

第三步,整理已编制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披露项对应的披露规则,根据信息披露要求,对模板进行修订和完善。具体做法即将经过梳理的法规规范条款标识到编制得到模板的各披露项下。表4仅包含部分结果,包括主表的各表对应法规规范条款和会计报表附注整体对应的法规规范条款。其他细分项不再详述。

这一步骤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确认并保证编制得出的财务报告模板是完全符合各法规和规范的披露要求的

三、XBRL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应用有待解决的问题

2009年,为在我国资本市场推广应用实施 XBRL,财政部牵头在同一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现行业务模板的基础上,依据最新会计法规、信息披露规范,制定新的 XBRL 业务模板(证监会课题组,2011)。2010年发布通用分类标准,之后的 XBRL 进入了广泛推广的时期,未来的发展可以想象是将企业通用标准进一步细分为各行业通用标准,对各单一企业、行业财务报告进行标准化,建立监管有效手段的和财务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也就是说,行业标准的编制在未来还是需要进行大量理论研究和实务尝试的领域,是XBRL推广的探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然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在行业标准编制的意义是否能够实现的问题上遇到质疑和讨论,在编制过程中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即使在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以及基于此的行业标准编制完成之后,在未来实际投入实施中也预计将遇到一些问题。

(一)报表编制工作的效率问题 对银行业中的各个单一企业来说,实施 XBRL 行业通用标准之后,必须按照该通用标准编报报表。之前的编制过程中已经提及,各单一银行的原财务报告模板与行业模板之间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未来共性弱化了个性,是不可调和的,这至少意味着有些银行可能需要编制两套报表。一套为按自身原有模板编制的报表,另一套则为针对行业财务报告模板,将原报表一些披露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和归集编制的报表。这在实务操作中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无疑加大了单个企业报送报表的工作负担,也实际上容易造成浪费。然而之前也讨论过,行业模板在现阶段是无法完全一致对应单一企业财务报告的,当然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涉及到对行业财务报告及至行业标准的管理、维护和更新。具体工作包括调整模板披露项目的内容、结构、分类标准等。针对法规和规范的变化,行业模板也必须及时作出反映。也包括根据行业中各企业不断变化的实际操作情况,有计划扩展之前的行业标准,与时俱进,符合客观监管和使用要求等。每年都必须添加新的元素,这些新的元素主要来自对原披露项的拆分等重分类过程,也包括少量新业务涵盖过程。在金融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可见银行业业务的更新是很快的,这样将导致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和修订。行业标准的维护则主要涉及 XBRL 技术方面的系统维护等过程。

(二)行业财务报告模板能否如理论上所言在实际上产生相当的效果 对监管部门而言,行业标准的推广,行业财务报告模板的使用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事实上是存在疑问的,甚至有看法认为,这样的统一是很难产生意义的。而在实施单位,这样的质疑将更加广泛存在。有没有必要将一个行业内所有的企业进行统一,因而放弃某些单个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个性。每个企业的业务特点是不同的,正是具有特性的财务报告才体现了其业务特点,如果统一按照一套标准则无法表达其特点。这又回到了上一个问题,是否有必要让每个单一企业都同时编制两套财务报告。当然,监管部门的初衷是建立行业规范,统一行业规范信息披露方式,使得监管更有效率,信息更具有可比性,在行业内以及行业间更好地进行信息上的交流。也许真正投入使用后得到的效果才能说明问题吧。

总之,目前,统一行业的标准即编制行业财务报告模板对监管的意义似乎更大,怎样在这同时加大对各企业实际操作业务的意义也许将是未来需要不断讨论发展的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编制企业财务报告模板是为了进一步推广XBRL 的应用,为行业统一标准打下基础,使得监管部门能对各不同行业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行业层面的数据能得到有效整合,行业间数据可比性加大、行业内数据整合操作更简单,交换数据更便捷,对财务信息的交换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锦萍、张天西:《XBRL 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评价》,《会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2]郭红、宫睿:《XBRL研究综述》,《经济师》 2011年第8期。

[3]李富玲、卢振波:《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研究评述》,《财经研究》2006年第7期。

(编辑 杜 昌)

作者:上官鸣 刘瑞娇 殷铭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个人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街道办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