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声乐教学多元化趋势的出现是新时期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声乐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的、富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时代元素,因势利导,将是未来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多元化声乐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元化声乐教学论文 篇1:

新时期高职多元化声乐教学策略分析

新时期,高职多元化声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但目前高职声乐多元化教学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教材、教学模式、实践活动等方面。为弥补这些不足,激发学生兴趣,落实多元化教学理念,任课教师应从声乐教材、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基础训练、情感体验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整个社会对高职声乐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声乐知识应用技能。为转变这种情况,教学活动中应创新思想观念,倡导多元化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融入日常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兴趣,让高职声乐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文就高职声乐多元化教学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一、新时期高职多元化声乐教学的意义

多元化教学倡导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进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随着高职声乐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单一教学模式难以有效适应这种情况。为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实践技能锻炼,更好融入多元化教学活动之中,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弥补教学中的不足。高职声乐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声乐实践活动较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影响学生实践技能提升。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弥补这些不足,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促进高职声乐课堂活动顺利开展。(2)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完善声乐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并合理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声乐基础训练,带给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声乐实践锻炼活动,学习理论知识,把握学习要点,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技能,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促进教学效果提升。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声乐教学的课内和课外锻炼活动。进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努力把握知识点,实现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对学生今后更好从事自己的工作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新时期高职多元化声乐教学的不足

虽然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任课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升,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影响教学质量提高。总之,多元化教学理念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声乐教材的不足。一些学校所采用的教材比较落后,忽视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最新的声乐教学理念没有被写入教材。也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本校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考虑不全面,难以有效开展多元化教学。(2)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法、合作表演法、参与式教学法等的应用不到位。(3)实践活动的不足。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不足,学生在课堂的声乐表演机会较少,制约学生声乐表演技能的提升。或者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少,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学校庆典活动不足,制约学生舞台表演技能提升,难以提高他们的声乐实践技能和知识应用水平。

三、新时期高职多元化声乐教学的策略

为弥补声乐教学存在的不足,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缺陷与不足,推动多元化教学模式得到更好利用。结合高职声乐教学基本情况和学生学习需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促进提升高职声乐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声乐教材多元化

完善教材内容设置,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合理选择声乐教学曲目,推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材内容设置和完善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潮流,将最新的声乐教学理念融入日常活动,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声乐知识的学习。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声乐教材,开展“双证”教育,在注重学历教育的同时,有效组织学生学习声乐知识,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多元化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教学模式多元化

重视提高教学效率,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让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科学采用对唱和重唱方式开展声乐教学,并将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这样既能有效适应学生基本情况,还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表演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高职声乐教学中,尤其要重视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将声乐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训练模块,根据基本理论、演唱技巧、基本唱法、舞台表演技巧等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步骤、教学方案、学习标准等内容。任课教师应加强每个环节的考察工作,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指导,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技能,让他们更为有效地融入声乐学习活动,进而让声乐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利用和实施。

(三)实践活动多元化

组织形式多样的声乐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演出,提高舞台表演技能。课堂上,多为学生创设表演机会,让学生有效融入实践活动。采用合作表演法、单独演奏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声乐实践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社团声乐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文艺演出,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声乐实践技能和教学效果。注重曲目选择多样化,演出形式多样化,并开展多样化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声乐实践技能提升。

(四)基础训练多元化

让学生科学掌握声乐理论知识,采用分类、分步骤训练和学习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有区别的讲授。拓展声乐技能训练的曲目范围,将民族曲目、戏曲、通俗歌曲、戏剧、民歌等结合起来,推动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基础训练效果。

(五)情感体验多元化

在课堂上、生活中加强学生对声乐的体验,并重视戏剧、歌曲、小说的欣赏。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歌曲欣赏,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促进情感体验多元化。

四、结语

高职声乐教学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进而调动学生热情,让他们更为有效地融入学习活动中。作为任课教师,应重视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基本情况,创新教学方式,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从而推动高职声乐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声乐实践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促进教学效果和高职声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谢潇

多元化声乐教学论文 篇2:

新时期多元化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

摘 要:声乐教学多元化趋势的出现是新时期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声乐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的、富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时代元素,因势利导,将是未来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趋势

声乐教学多元化趋势的出现是新时期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声乐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的、富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时代元素,因势利导,将是未来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如今教育理念上的转变,所带来的是教育目标与手段的革新,现在的声乐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多元化的手段加以辅助。这种多元的时代性与素质教育发展的时效性,决定了现如今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必然要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培养复合型的音乐人才,为快速变化的时代提供更好的推动力。

一、声乐教学发展多元化特点

1.艺术发展上的方向性

如今,世界各国的艺术发展都以多元化的趋势为导向,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各国的艺术文化之间、各类别和艺术文化之间的渗透、交流、融合与影响已经成为了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流,这些因素相互交叉赋予了文化别样的新鲜感与生命力,这都是现代艺术工作人员所追求的。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也不外乎如是,已被国内众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和音乐人所认同。

2.声乐艺术的扩展性

如今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浪潮下,我国声乐艺术教学的手段与内容也呈现出了一定的扩展性与多元性。从前术业有专攻的单一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声乐与器乐乃至其它多种艺术或非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不管是声乐教学本身的多元化内涵、音乐领域内的多元化内涵,还是声乐综合其它艺术的多元化内涵,都为当前的声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与参考元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声乐艺术发展模式。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声乐教学的底蕴越来越深厚,在文化与市场中的生命力也越来越强劲,有力地为学生未来多方面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好的平台。

3.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需求的迫切性,根植于时代发展的需求与学生发展的需求两方面。艺术发展上的方向性和声乐艺术的扩展性,决定了如今的高校声乐教学要转变理念,实现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改革。具体主要包括教学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师资力量上的提升,教学环境上的硬、软件建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变,教学手段的革新与融合,从多元化的特点出发,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性音乐人才。

二、声乐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分析

1.充分发挥主导者—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引导者,在促进多元化教学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自身高素质是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高素质除了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之外,在教学理念上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只有多接触先进的多元声乐教育文化与实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更多的音乐知识与相关音乐技能。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应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日常体验与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较从前教学中的“一元化”现象,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能包办硬灌,除了增加教学内容中的多元化内容体验之外,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将自己所好奇的、喜欢的、愿意学的声乐内容带入课堂。师生之间要多进行良性互动与沟通,放宽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互相反馈中各自进行调整,以打造出真正受学生喜爱的课堂。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声乐课堂提供了多样化的硬件设施,教师要善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研究成果,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声乐最新发展潮流与趋势。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提升专业素质,紧跟时代步伐,让师生在共同的学习中实现双方的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一元化”,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到更适合声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新手段与新途径。对于声乐教学中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能力素质,也要适当性地进行考核评比,及时察觉到学生的缺漏与短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获得提升,提高他们对声乐课堂的学习热情。

2.充分发挥声乐教学主体—学生的作用

学生是声乐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需要学校与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从各方面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实践多元化的声乐学习。新理念指导下的声乐教学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多元的音乐文化观,加强他们对声乐教学中的多元文化的理解,从而满足他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让他们形成一种开阔的音乐胸怀,有容纳百川的音乐气度,不管是在现在的学习阶段,还是在日后的音乐生涯中,都能拥有感受多元音乐的思想。多元音乐的学习观、审美观的建立,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理念与能力的关键。声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接触多样化的音乐表现手段与理念。从前的教学重西轻中,学生更多的认识重心都放在了西方音乐上,民乐也要更多地被引入声乐教学;除了借鉴西洋唱法,还要在传统音乐文化中提炼灵感,多实践、多总结、多探索、多创新,这对于当代声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合理运用其他影响多元化教学的相关因素

影响声乐教学多元化的因素有多种,包括教材、教学硬件设施、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协调这些因素,促使其相互之间的良性循环,是实现声乐教学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要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也要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实践,避免多元化成为一个空口号。教学中要多利用音乐学科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或者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探索,以当前音乐发展潮流为导向,更多地体现、实践多元音乐文化的内涵,在学术性、文化性、实践性上达到统一,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教学的转型与师生共同的进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声乐教学多元化,应紧紧围绕声乐教学的目的来进行,注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三、总结

在当前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声乐教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已成定局。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对于声乐教育的长远发展及未来艺术文化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沟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音乐人才的必然手段。

参考文献:

[1]李云飞.试论高师多元化声乐教学的价值取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作者:李萍

多元化声乐教学论文 篇3:

民族地区高校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现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声乐已经成为一门大众喜爱的文化艺术,同时也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艺术人才,笔者以此为导向,介绍不同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不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异同,同时针对声乐学科的艺术特点,探讨了声乐演唱中良好歌唱心理的养成、声乐演唱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良好歌唱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声乐演唱中的自我调整。因此,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将声乐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最终达到文化与艺术高度融合。

关键词:声乐艺术 多元化 教学模式

一、不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民族地区高校声乐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声乐一对一小课、声乐小组课、声乐集体课。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声乐教学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来完成本科阶段的教学。音乐舞蹈方向的学生大学一年级是5人一节声乐课,刚进入大学需要适应环境、鞏固声乐基础。声乐表演方向的学生由于主修声乐,因此大学阶段一直是两人一节课,教师对学生专业有严格的要求。音乐学方向的学生大一4人一节课,主要目的是巩固同学们的演唱功底。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们的歌唱基础有了基本了解,为了使学生的歌唱特色更加突出,到了大学二年级,由以往4人一节课安排成3人一节课,教师针对同学们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挖掘同学们的声音特色。每学期将会有声乐考试,考试成绩排全年级百分之七以前将会评为尖子生,在下学期的声乐课堂中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这就把原有的小组课共性发展转变成了个别课的个性发展。由于之前有一段时间的小组课学习,学生进入个别课学习也能较好地适应,学习进度刚好衔接上。近年来由于艺术考生的扩招,面对学校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局式,选择这套教学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个别式教学,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解决了学生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这套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模式符合大学四年声乐教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比较适合艺术类高等院校,是一套科学、行知有效的声乐教学模式。

(一)声乐小组课的优势

声乐小组课是5人一组的声乐课,它是为声乐个别课做准备的阶段,针对小组课的学生,老师对每位同学做到同等程度的关心,不论学生基础好与差,都应耐心指导。小组课着重训练学生的上行音阶与下行音阶、跳音。教师在小组课的教学中承担着中级程度教学任务,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演唱水平,对于视唱练耳、乐理这两门理论也有基本的认识,教师对小组课的每位学生能够进行细心的指导。课堂上,教师合理调整时间,每位同学都有时间演唱自己的声乐作品。在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例举一首作品,分配不同的段落由不同的学生演唱,这样使每位学生得到了演唱机会。

(二)小组课的特殊性

声乐小组课在继承集体课的共性下,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演唱个性,这给声乐教师出了一道难题。在每学期期末考试时,学生是独立完成一首声乐作品,这首声乐作品要符合该学生的音色特质、音域跨度,不能所有学生唱同一首作品是一种感觉。同时也是考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是拿一种方法套用所有的学生,每一位同学唱同一首曲目都是一种音色。经过科学的分析,“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即便是双胞胎的嗓音也会有不同,演唱同一首作品也不是一种音色。因此,由于每位学生的嗓音不同,老师在课堂上应强调自然的声音,不要模仿老师或其他歌唱家的音色。小组课的目标是训练出学生自然的音色,让他们的演唱个性在小组课中得到发挥。

(三)个别课的优势

个别课也称为一对一小课,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对象是一名学生,在学生具备好的乐感情况下,针对学生的演唱问题提出更直观、准确的解决方案,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将会对学生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老师学生的自然交流与互动,老师示范学生演唱,相对于小组课一对一授课的学生有更多机会独自演唱声乐作品。一对一授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即不但唱得好而且演得好,注重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个别课的特殊性

在个别课的课堂上学生演唱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很有歌唱欲望,老师对学生的演唱做出指导,学生立刻会接收老师的信息,这节声乐课对于学生会有一定的提高。反之,学生是松懈的状态,没有歌唱欲望,对声乐作品也不熟悉,老师讲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更不想演唱,对老师的不信任,无疑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无法达到声乐教学目标,背离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互相配合是特别重要的环节,体现着个别课的特殊性。

以上两种不同的声乐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学生专业方向和教学阶段,与考试制度和课程设置进行恰当地配合,促进学生声乐水平的提高以及本科学业的完成。

二、不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异同

(一)课堂教学中的差异

小组课主要是共性的训练,是声乐课基础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会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这样的目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在小组对唱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个人特色,使每位同学的个性得到发挥。个别课对授课对象的要求更高,学生必须在课下对演唱作品有深入了解,从最基本的节奏、音准、歌唱语言到作品的背景、人物以及情感,这些要素在上课之前应做好准备,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才能诠释好一首作品。个别课上,教师的示范也尤为重要,教师不但要示范正确的声音,而且也要示范错误的声音,学生对这两种声音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白怎么辨别科学演唱的声音,知道自己的演唱问题。不论是个别课还是小组课,在课堂上师生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目前的歌唱状态,对其进行指导,排除学生对歌唱恐惧的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两种模式的相同点

1.需要较强的课后自学能力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后的练习都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大部分声乐作品的完成是在课下的学习中,老师提供解决方法的途径,学生对老师指导的内容进行实践,从中悟出道理来。养成课后练习是一种好的习惯,把发声练习、作品演唱作为每天学习的任务。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天练半个小时胜过一星期一天练10个小时,坚持每天30分钟练声、练歌,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稳定,为声音的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歌曲情感理解的同一性

小组课和个别课在演唱作品的时候,都要注重对歌曲情感的把握。演唱者必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投入真情实感去演唱,才能诠释出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听众才能知道演唱者想要表达的歌曲内涵和意义。演唱者以情带声的演唱,才能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感染着每位听众,深深触动每位听众的心灵。

三、声乐演唱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學生在演唱声乐作品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造成这一因素主要是对歌曲节奏、歌词、音准把握不准确。在练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心理因素,害怕唱高音,一到高音就紧张,对高音有恐惧感,还没唱高音,因心里紧张已经放弃了,整个歌唱状态是被动的不积极的,这是歌唱心理不自信的表现。

四、良好歌唱心里养成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良好歌唱心理的必要手段。学生需要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才能从中得到锻炼,仅仅靠琴房里的声乐学习是不够的,很难培养出学生成熟的歌唱心理。学生常常有这样的思想,等到舞台表演与歌唱技巧都相对成熟的时候,才选择参加比赛,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舞台锻炼,歌唱心理不能与舞台表演能力相匹配。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参加比赛,主要目的是从舞台实践中得到锻炼,对歌唱心理进行培养。

五、声乐演唱中的自我调整

很多同学在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都用一种音色,习惯只想音色,这样对歌唱学习危害很大。在演唱过程中形成自然的音色是由共鸣腔体、气息、语言高位置决定的,如果只考虑音色,会导致喉部紧张,喉音重,只有从歌唱整体出发才能调节出最美的音色。

期末考试中,同学们上台之前往往很紧张,大多数同学想的是考试的成绩而忽略了考试歌曲情感表达和内容,总是怕上台唱不好,为了减轻同学们考试的心理压力,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去表达作品的情感,放松地去考试,使同学们慢慢养成自我调节的习惯,在一次次考试中得到进步。

六、结语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多元化声乐模式教学在声乐课堂中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不同嗓音有着不同训练方法,根据学生声乐水平的层度来选择授课模式,很好地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声乐审美与文化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潘勋.浅议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培养[J].大舞台,2011,(05).

[2]邓珺芳.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23).

[3]彭雪萍.高师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大众文艺,2011,(01).

作者:黄凰

上一篇:小学教师年度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公司行政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