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采购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财政部门对教育领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财政拨款的金额也越来越多,高校在获取更多资金的情况下,需要利用这部分资金完成教育物资的采购工作,并且,注重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并行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创新高校采购管理制度的建议,期望完善高校采购管理制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采购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采购管理论文 篇1:

高校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的关系与协调研究

促进高校财务一体化管理及全面控制尤为重要。现阶段有关高校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的关系与协调等相对研究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构建实时协同体系促进财务采购管理融合、构建精细化综合管理体系提升资产配置、巩固采购管理及资产管理关系与协调途径等。本次研究对高校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的关系与协调途径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高校财务采购及资产管理概述

高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重要摇篮,其自身发展与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从当下我国高校发展与资源配置层面分析,提升财务、采购及资产管理十分关键。

首先,财务管理是维护及巩固高校资金链与运行保障核心。财务管理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针对具体对象采用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包括预算、核算、审核、筹资、投资等。财务管理有其广义性及狭义性,广义性在于从高校整体发展运行层面入手,强化高校筹资投资的合理性,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高校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推动教育教学助力东风。狭义层面是指具体的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将步骤与流程进行细化控制、对会计内控制度等进行完善,在于对财务工作的细化分析、量化控制。

其次,采购管理是高校针对自身资源配置、教学需求,以客观数据及真实情况为主对其相关设施、资源等进行采购、投入。在采购管理在于内部分析与外部控制,内部分析以高校资源需求及情况为主,外部控制以市场价格为主、以品质保障及安全控制为主进行采购工作。

最后,资产管理相对于财务、采购管理更加具有时效性、具体性。资产管理宝库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也可分为教学资产管理、后勤资产管理及投资资产管理等。
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通过对部分高校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当下高校财务管理已经进入多元化信息时代。财务管理工作也越发被被管理者重视,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提升经济效益增加首要保障。很多高校都构建相对独立的财务管控机构,将财务工作进行专业性独立优化。并对各财务管理组织部门与体系进行完善,如预算部、会计部、专款部等,对采购资金、教育资金、后勤资金、运营资金可进行合理配置、精度计算。同时,高校财务管理在独立执行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协同性。对高校其他管理形式与组织机构进行紧密合作,便于涉及范围内的合作开展,如财务机构与采购部门进行融合,形成财务采购机构,将资金配置与采购流程进行关联,提升其管理时效功能。如财务机构与资产管理进行关联,对内部资源配置及消耗等进行掌握了解,便于下步成本涉及与财务方案制定等。

高校采购管理分析

高校在发展运作中需对各种教育资源及设施进行采购,采购管理是对采购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保障性、执行性进行分析运作。是提升采购项目标准化及工作有序开展的管控方式。新时代下高校采购管理逐渐向市场化转型。从采购项目确立到采购项目执行,都要通过内部市场机制及外部市场分析进行。内部市场机制主要以监督、评价为主,通过资产需求分析、审计审核工作、财务预算核算等将采购目的、采购过程、采购流程、采购结果等进行工作明确。这就需要采购工作开展前、中、后都要与财务管理进行关联,便于采购项目资金配置及预算核算等工作开展。但当下高校采购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多方带头申请、重复采购情况较多、缺乏采购管理监督制度等,这些都对高校采购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因此,从长远发展及提升层面入手,加强采购管理一体化建设十分关键。

高校资产管理现状

高校资产随着高校扩大及发展逐渐增多,当下高校对资产管理也越发重视。首先,高校规定资产逐渐增加,对高校资产管控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受传统机制及理念影响,高校资产管理依然處在静态管控模式当中,缺乏对资产流动的动态信息,缺乏对固定资产价值增效的评估能力。这样就导致在资产管理中出现片面化情况。其次,在资产管理中不能与财务、采购管理等进行有效关联。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各自为战等情况。最后,资产存在过度消耗及更新滞后等情况,缺乏有效地资产评估体系及财务工作保障,导致后期问题频出。因此,强化资产、采购及财务管理三者的关联协同十分关键。
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与采购及资产管理关系协调措施

构建实时协同体系促进财务采购管理融合

从高校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的关系层面分析,二者有其必然的关联性与互动性,财务管理工作是采购管理的保障基础。只有深化财务管理及细化配置,才能更有有效地将财务管理工作植入到采购管理中去。从采购流程上分析,二者关系为配合型关联。首先在进行采购项目开展前要通过采购预订单及项目表制定,将所要采购项目及所需资金等进行财务报表,其后财务方面根据其情况进行相关财务方案设计。在该过程中如出现二者误差问题则会导致财务、采购双重风险发生。其次在实际采购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采购数量及类型无法与制定采购财务方案进行关联,存在时间差问题,这样就容易造成采购成本增加或不足等情况。最后完成采购后要介入相关财务工作,如结算、评估、审核等,二者如果存在异步状态则会造成后期诸多问题发生。

因此,从财务管理及采购管理关系上分析,采用实时协同体系构建的方式,强化采购与财务工作的实时协同开展,对简化采购流程及强化财务监督具有促进意义。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构建部门预算管理体系,将采购过程中的财务监督、资金管理、保障执行等进行效能提升。对高校采购环节进行动态信息跟踪,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各种采购资金投入及支出进行实时掌握、快速了解。

第二、强化上级审核及评审委会介入。高校相关主管领导应提升财务管理关联采购流程的重视程度,将采购项目及流程的可行性进行实时审核,将采购资金批复的合理性进行诠释。在专家评审委员会组建中应以高校为主,该委员会主要针对采购项目申报进行论证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建议提出。起到控制采购成本及节省采购资金的作用。对提升资产配置效率也十分关键。

第三、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其论证审评结果对采购表、预算资金等进行相关工作落实。完成采购预算表填写。在该过程中采购管理部门要通过市场调查及产品价格分析,将其最终价格结果与财务预算进行融合比较,与财务管理部门合作探索出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采购成本方案。在实际采购过程中财务部要对各种动态信息进行跟踪检测,包括采购类型、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过程等,最大限度降低采购及财务风险的发生。

构建精细化综合管理体系提升资产配置

在资产管理方面要从财务管理的时效层面入手,对静态资产、动态资产进行管理设计。对高校固定资产消耗及再利用性进行明确,以精细化模式及管控方法为主,全面提升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构建细化资产分析机制,对各固定资产、动态资产具体数据信息进行采集调查,制定完善的资产成本价格表,对資产价值及经济效益等进行明确掌握。在该过程中财务管理要结合采购管理,通过细化资产分析机制,将采购必要性、资产更新等进行必要或可行性分析,提升资产配置的可行性合理依据。

第二、构建量化资产控制机制,资产管理中要结合财务管理,实现账物分离,将账目与实物关系进行明确的同时全面优化资产配置。采用量化资产控制机制是体现高校财务管理全面介入资产管控的有效手段。量化控制侧重固定资产在消耗中的动态管控,对可能出现的资产隐患及消耗情况进行掌握。并在该过程中通过财务调查、数据分析的方式,对资产损耗成本、更新经济成本及采购项目流程等进行工作明确,方案设计,完善资产管理中的各种节点工作与内容机制。
巩固采购管理及资产管理关系与协调途径

首先,从工作人员岗位素养及专业能力入手,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主要以思想理念创新、会计工具使用能力为主。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战略布局思维,将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向多元化管控思维转型。如资产管理思维、采购管理意识等,这些都需在日常培养中进行诠释、贯彻。同时,对各财务专业技能进行培养,锻造工作人员专业精工、专业应用的观念能力。如大数据分析技术、会计电算化、云共享技术等,对采购及资产管理层面可快速进行植入性开展。其次,从体系及制度上进行完善,将财务管理的涉及层面进行提升,最大限度优化高校经济效益增加及成本效益提升,盘活固定资产功能与提升采购效率,将具体制度与内容进行完善、设计,保障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且提升关系、协调等。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的关系与协调进行进行分析研究,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三者关系的重要性及协调方法进行阐明,主要包括:构建实时协同体系促进财务采购管理融合、构建精细化综合管理体系提升资产配置、巩固采购管理及资产管理关系与协调途径等。将财务管理目在高校发展中的价值体现进行阐明,为日后高校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童成霜,王连英,章飞飞,等.中职院校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的协同研究[J].会计师,2020,000(003):32-33.

[2]汪雅琼,余青.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工作探析--以房屋与构筑物资产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9,30(001):43-47.

作者:高伶俐

高校采购管理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关于高校采购管理制度的思考与创新

摘  要:随着财政部门对教育领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财政拨款的金额也越来越多,高校在获取更多资金的情况下,需要利用这部分资金完成教育物资的采购工作,并且,注重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并行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创新高校采购管理制度的建议,期望完善高校采购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采购管理制度;创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对自身教学管理进行改革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教育物资,必然也增加了一定的教育经费。但是,由于高校采购管理人员本身对市场采购机制认知不清晰,导致其所采用的采购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为此,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采购管理制度的创新展开详细研究。

高校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思想认知。由于高校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转变采购形式,导致其采购工作的开展还处于摸索阶段,负责采购的教职员工本身并没有对新形势下的采购工作进行重新认知。原本高校采购采用的是分散采购,如今转变成集中采购,各个部门无法再自行随意采购物品,导致部分部门职工对现有采购制度产生抵触心理[1]。有的部门虽然已经提交了所需物资清单,但出于担心采购人员采购的物品和自身需求不符,通常的做法是为采购部门推荐供应商,如此一来,使得采购人员的正常采购工作受到影响。部分采购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采购速度相对较慢,且没有承诺相应物品的质量,导致经常出现采购拖延的问题,引发了职工对采购部门的不满心理[2]。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目前高校在开展采购管理工作时,存在明显的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高校已经制定出关于采购方面的管理制度,但该套管理制度更适用于分散采购管理,在采购管理形式发生改变后,高校现有的管理制度并不适应当前的采购管理需求。

现有制度虽然具备可操作性,但管理覆盖面相对较窄,且并没有针对不同采购环节的约束制度。例如,高校的采购流程、采购计划申请、采购评标、供应商选择等情况都需要受到采购管理制度的管辖,但原本的制度并没有规范采购评标价格,且没有约束采购计划申请,导致评标过程中出现价格不合理的问题,采购计划也出现不到位的情况。

新形势下对高校采购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新形势下,高校采购管理工作呈现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转变了采购管理方式,从原本的分散采购转变为集中采购,这对高校采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原本的采购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并组建新的采购管理机制,以公开、公正、公平为采购的主要目标。2018年福建省财政厅印发了《福建省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通知,在高校采购方面则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简化省属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的通知》,新采购管理体制的建设需要迎合政府的采购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式,充分发挥出采购资金应有的价值。如果不能对原本的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那么,政府出台的新的采购规定与高校的采购方式就无法形成匹配,导致高校采购无法凸显出集中采购的优势,限制了高校采购管理水平的发展[3]。

第二,做好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管理,促使高校采购能够迎合政府采购的年度预算编制工作。高校采购部门也需要根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来制定属于高校的预算编制计划,且精准把握高校的采购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标准[4]。对高校下一年度的发展规划进行总结,确保自身采购预算编制具备预见性,满足高校下一年度的发展需求,保持高校的正常运作。

第三,统一采购思想,组建高素质队伍。作为高校领导者,需要转变自身对采购工作的思想,重视管理采购工作,并要求高校各个部门的主管配合采购部门开展工作。另外,为采购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促使其学习《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等关于采购的法律法规,形成统一的采购思想,并产生清晰的政治觉悟。高校通过组建高素质的采购队伍,配合政府相关采购要求,促使集中采购效果得到凸显。

高校采购管理制度创新建议

高校在开展采购工作时,需要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思维,采购人员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时间观念,并且要掌握采购技巧。如果没有制定规范性的采购管理制度,将导致整体采购工作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根据上述分析可以了解高校采购管理的现状,下面对采购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三方面建议。

1.健全采购管理体制

高校需要迎合当前国家及政府所制定的采购管理目标,根据自身教育需求,制定符合高校发展的采购管理体制,并做到政事分开。

一方面,高校成立采购领导小组,并将采购管理工作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由采购领导小组、采购管理办公室以及采购中心三个机构组成。其中,采购领导小组是由高校领导组成,主要负责采购工作的指挥工作,制定关于采购管理的重大决策;采购管理办公室则主要负责采购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好采购预算编制,并且进行信息管理;采购中心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做好图书资料采买、办公用品采购以及实验材料采购等工作[5]。

另一方面,高校在开展采购管理工作时要做到政事分开,明确划分采购工作的权限,采购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工作,采购中心负责指导工作,二者之间互相监督,形成约束关系。

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高校开展采购工作需要保持公开透明,杜绝沾染市场机制下的腐败现象。因此,在采购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建立对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从而形成采购规范,切实维护采购中心的采购信誉。高校采购应遵从三公原则,其中的公开原则主要是指高校需要不定期公开采购数据,数据中包含采购项目的具体名称、供应商的名字、采购金额等;公平原则主要指高校需要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现象,采购人员需要将混乱市场秩序的供应商记录到黑名单中,不予合作,且根据情节的严重性选择是否追究其责任[6];公正原则主要指高校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明确选择的程序和标准,保持公正态度。对采购工作建立约束机制并形成内部监督,促使采供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3.完善采购管理体系

采购管理体系的健全还需要高校在现有的采购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对应的预算制度,按照政府所提出的预算标准,定期编制下一年度的采购预算。作为采购部门的主管,需要统计相关部门的采购需求,并严格遵从实际情况完成采购计划,汇总成预算编制方案后提交给采购管理办公室,此时,采购部门主管将成为预算编制的监督者,其能够明确采购计划是否全面且彻底,也能够保证此次集中采购项目是否已经将所有的采购指标均纳入计划中,保障采购计划科学且合理[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资采购关系到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能否顺利利用教学资源。高校需要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监督体系,确保采购人员在开展工作期间受到监督和约束,其秉承端正的工作态度完成采购工作,为高校的教育事業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顾广耀, 程翔.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8):36-40.

[2]张帆.新形势下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18, 000(011):99-100.

[3]刘丽琴,张洁.新形势下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3):291-293+301.

[4]张帆.新形势下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港口经济,2018,000(011):99-100.

[5]赵明亮,赵正雨.新形势下对高校科研设备采购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00(011):21-23.

[6]赵明亮,赵正雨.新形势下对高校科研设备采购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00(011):21-23.

[7]顾锐.新形势下高校招标采购工作的研究和探索[J].湖北农机化,2020,244(07):42-43.

作者:黄炜炜

高校采购管理论文 篇3: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采购管理专业量化分析类课程设计

摘 要:大数据促进企业智慧供应链转型背景下,加强量化分析能力对于优化企业采购策略极为重要。综合应用型高校采购管理专业“管理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类量化分析课程引入现有课程体系;进一步,以《采购模型与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专业知识点、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以期较好衔接数学基础课与专业类课程,帮助学生明确量化分析方法的专业应用场景,从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较好满足社会高级采购人才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采购管理专业;应用型高校;量化分析课程;高级人才需求

0 引言

近些年,大數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企业供应链发展上升到智慧供应链新阶段。企业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等开始深度融合,企业内和企业间构建的集成系统,实现了供应链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然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运用的关键意义不在于企业积累数据信息的多少,而在于企业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数据价值,从而进一步辅助企业优化决策。

采购作为企业内及企业间链接的重要环节,加强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和采购问题的分析建模能力对于优化企业采购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企业会跟踪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依靠先进的分析模型和预测方法来对冲市场风险;在标书中定量地收集一些成本参数来发掘供应商的真实成本,以此来更好地帮助其进行谈判;甚至会看到采购部门运用复杂的优化模型来找出成本优化和业务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随着全球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逐步完善,采购供应管理这一职能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采购已由原来的经济行为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采购经理除了全面负责公司采购部门的日常管理与运作外,对采购的管理也从商品扩大到外部资源及供应商的管理范围,要针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采购工作予以合理的实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全局观以及国际化视野,以及通过各种采购技巧获得成本降低以及总成本有限原则成为采购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企业对于具有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优化决策能力的高级采购人才需求迫切。

1 采购管理专业发展及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1.1 我国现有采购管理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2018年我国企业采购市场规模达21.37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采购规模占比保守估计近70%;政府采购规模3.59亿万元;且电商采购规模未来3年将迎来红利发展期。国际经济贸易、跨境电商等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国内面向国际采购、企业采购、政府采购和电商采购等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张彤通过对北京市10家企业抽样调查发现,我国采购从业人员缺口很大,未来3-5年,采购从业人员缺口为100万至150万,其中高级国际化采购人才缺口在30万至50万左右。同时,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催生企业衍生更多、更高端的具有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量化分析和决策能力的高级采购供应人才需求。据调查,我国未来3~5年高级国际化采购人才缺口预计在30万至50万左右。

然而,由于我国采购管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自2010年北京物资学院申请开办国内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起,截至2019年12月,我国仅有8所本科高等院校开设了采购管理专业(表1,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2所),其余部分高校则是在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了采购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虽然全国自学考试设置了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但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力比较有限;职业培训主要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且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认证费用高昂,良莠不齐。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模较小导致人才供给不足,导致采购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1.2 现有课程缺乏量化分析及技术分析型能力培养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现有采购人才需求概况,本文使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器从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招聘信息相对全面、权威)抓取了岗位地点位于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共6个超大城市的采购职位信息共13008条,经数据清洗、分析发现,目前企业采购相关岗位中,执行层(工厂采购)(岗位数占比66.9%)仍占据一定的需求市场,但项目采购(23.6%)和战略采购(1.4%)岗位需求也呈现出发展趋势;我国企业采购方式迅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采购岗位细分程度进一步丰富,且间接采购、服务采购、国际采购等多种岗位类型开始出现;企业对采购从业者的要求也开始提高,能力方面开始侧重技术性、分析性及优化决策性等要求,如战略采购层面对于数字采购、成本工作等,项目采购层面要求的价格分析预测、供应商评估选择、采购计划制定等,以及工厂采购对于采购成本的降低、供应商价格比较等。

然而,目前本科院校现有课程体系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对人才量化分析能力要求。我国高等院校采购管理建设初期主要借鉴了世贸组织(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ITC)及国外高校采购专业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现有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如下:(1)国内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专业课程体系并无本质性差别;(2)基础课建设更多侧重“商业性”,即交易性和管理性;(3)数学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衔接性较弱,学生“学无所用”导致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减弱。随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快速发展,现有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开始出现偏差,促使采购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必须重视学生“工程性”和“规划性”技能培养。

1.3 在校学生对量化分析类专业课程学习意向较高

为了分析量化分析类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学生学习意向,本课题组基于传统数学类量化分析课程,结合采购管理专业理论,梳理出评价、预测、关系及规划四类模型,编制问卷调研了在校及毕业生(以本校采购管理专业学生为主,包括部分其他专业或其他高校样本)对专业量化分析课程建设的意向。

本次调查共在线发放问卷233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其中男女比例1:1.8;在校学生占比58.03%,毕业学生占比41.96%;研究生样本量为3.6%。调查结果表明:(1)目前有53.13%的学生对上述四类数学模型的掌握仅为一般了解状态,仅20.09%基本会使用;(2)30.80%和49.55%的学生分别认为比较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开设量化分析类专业课程,其中个别学生(2个样本)由于文科背景担心数学类理论和方法较难掌握而选择不建议开设;(3)对于课程授课形式,近50.00%学生倾向理论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相结合,多样化授课方式逐渐受到学生青睐。同时,一些已就业学生反馈量化分析类知识在企业运用非常广泛。本次调查反映出专业学生对于量化分析类专业课程建设有较高的意愿性,且倾向“理论+案例+实践”的教学方式。

2 课程建设思路及教学内容设计

2.1 专业量化分析类课程建设思路

采购管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及实践环节。学科基础主要包括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有采购管理、供应战略管理、采购运作管理、采购谈判等。现有专业基础课多侧重“商业性”。现有量化分析类课程主要指的是《高等数学》《运筹学》《概率论》《统计学》等数学类课程,课程教学较多是抽象的理论学习,不仅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联系,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采购管理专业联系不密切,缺乏专业理论及实践操作内容设计。

综上所述,应综合“管理型”+“技术型”培养目标,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加专业技术类模块,增设《采购博弈》《采购模型与技术》等必修类课堂,同时增设《采购成本控制》《采购品质管理》等选修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中数学类与专业类课程中的衔接,使得学生明确所学数学模型和方法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加强学生工程性”和“规划性”的技能培养,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2.2 《采购模型与技术》教学内容设计

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可以分为发现知识的研究性人才、运用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和完成具体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该类人才的核心是“用”。因此,对于应用型高校采购管理专业量化分析类课程的设计核心,应加强量化分析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衔接。

基于《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等数学类基础课程,结合采购管理专业问题,本文对专业量化分析模型进行梳理,归纳出预测、决策、评价及关系等4类模型。并将其与采购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对应。

综上所述,《采购模型与技术》课程教学章节可以分为概述、预测篇、决策篇、评价篇共4个基本章节,其中具体包括基本模型原理介绍、案例分析讨论,以及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安排。

3 量化分析类专业课程建设举措

目前国内的采购管理课程设置都具有课程内容点多、面广,在课程的學习中仍多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并且由于采购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数采购课程实践环节流于形式,采购管理课程的专业师资在各个学校十分匮乏等。因此,加强采购管理专业量化分析类课程的建设建议从以下五点着手:(1)加强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适应性研究。高校需不断结合现代经济、社会技术发展及社会需求状况,结合先进信息技术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经常性地组织高校之间的交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不断完善采购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缩小采购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2)加强采购专业量化分析类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实施工具,可以促使专业知识体系不断凝练和完善。量化分析类课程作为新设课程模块,既衔接数学理论,同时兼顾专业应用场景,知识点具有较强综合性,因此需加强该类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完善专业知识点。(3)加强具有量化专业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采购专业师资队伍主要侧重管理类专业背景,可以通过引进具有运筹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类等专业背景师资,加强多学科师资队伍的交叉融合。(4)加强具有真实企业背景的教学案例设计。传统数学类量化分析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缺乏真实应用场景。专业量化分析类课程应加强企业真实案例积累,挖掘编制课程教学综合性案例。(5)综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多样化教学方法。相比于《运筹学》《统计学》等传统量化分析类课程,应用型高校的专业类量化分析课程应注重加强基础量化模型与专业问题的衔接,通过案例场景和实践操作环节,侧重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 结语

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加速智慧供应链管理发展,企业对具有量化分析及优化决策能力的高级采购人才需求迫切。采购管理专业作为我国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仍在不断探索,现有课程体系往往忽略采购管理职能中“工程性”和“规划性”的技能培养。本文综合考虑“管理型”和“技能型”培养目标,研究专业量化分析类课程建设;进一步,以《采购模型与技术》课程为例,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思路,分析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点、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以期较好衔接数学基础课与专业类课程,帮助学生明确量化分析方法的专业应用场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较好满足企业高级采购管理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彦华,路红艳. 智慧供应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京东商城为例[J].企业经济,2018,37(06): 188-192.

[2]谭智丹.大数据时代,采购何去何从?[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4,(04): 14-15.

[3]周应.采购人才的五种必备素质[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0,(08): 74-75.

[4]张彤.企业采购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03): 110-114.

[5]宋玉卿.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0,29(17): 146-147.

[6]倪东生.构建我国国际化采购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10): 32-35.

[7]徐立清.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05): 81-85.

[8]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 66-70.

作者:刘若阳 唐长虹

上一篇:工作自评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医院基础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