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采购成本控制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管理系统作为高校后勤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教育服务的重要任务。随着高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管理也在新问题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如何提高物流管理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已成为高校物流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后勤采购成本控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后勤采购成本控制论文 篇1:

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思考

摘 要: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后勤改革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下有序推进。当前,高校后勤改革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高校应当将后勤改革纳入到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整体改革中,加强后勤自身建设,处理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后勤;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为《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是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后勤纲要》)指出: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高校后勤具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高校后勤改革加速了高校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同时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坚持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后勤改革的价值融合,促进高校后勤改革稳步协调发展,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稳步推进高校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坚持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持续推进高校后勤改革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形成有利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国家自上而下的宏观指导性内容,也有自下而上的创新发展要求。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必须坚持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有序进行。

1. 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高校从校园规划基本建设到资产设备的维护管理,从师生饮食住宿到健康安全稳定,从经费筹措使用到环境物业管理,这些后勤工作仍然是大学的重要瓶颈性工作;二是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着自办后勤体系,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效果,均滞后于先进国家,影响和制约了高校事业的发展;三是十多年的高校社会化改革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与矛盾,仅仅依靠后勤体系内部改革很难有效突破,需要以创新精神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层面着力推进。

2. 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列入了《教育规划纲要》,而且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规划纲要》并没有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放在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容中。《教育规划纲要》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针对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办学体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的关系。而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前两者区分开,有利于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下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后勤改革“公益化投入、市场化运行”的方向不会改变。

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挑战

1.高校对深化后勤改革的认识还不充分

近年来,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后勤服务的面貌,高校后勤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较大改善或解决,使学校逐渐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部分高校决策层的精力或关注点已游离在高校后勤之外。有的学校对后勤组织的定位性质不明:一方面,将后勤组织当做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常常对其发布行政指令,实施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将后勤组织当做是社会企业看待,一遇到与后勤实体有关的薪酬支付、物价上涨等都要后勤实体自行消化。有的学校对后勤实体的理解上存在偏差:一方面,是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扩招,后勤服务工作的数量增多了;另一方面,学校却减少对其核拨支付的经费,既加重了后勤实体的经济负担,间接造成了后勤服务收费价格的增高,也加重了学生求学的负担。有的学校后勤部门及后勤员工“等、靠、要”“小富即安”与“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都给学校后勤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2. 高校后勤市场化和其教育属性不易区分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很难平衡市场化和其教育属性的关系。高校后勤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自由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后勤改革开放了校内服务市场,引进社会优质服务资源服务高校师生员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师生多样化的需求;但同时也产生了高校后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元化的矛盾。高校后勤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体系,既要具有公益的性质,又要保障其教育属性。后勤实体在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就有可能损害高校师生的利益。

3.高校后勤改革的动力减弱

经过十多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后勤实体转换了经营机制,后勤生产力得到了释放,其发展进入到稳定提升阶段。同时,政府不能快速推进,政策的支持力度减小;高校自我感觉改革目标不十分明晰,相关配套政策缺乏,不敢加快推进改革速度和深度,坚持社会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动力有所减弱。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平衡发展阶段,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对发展高校后勤改革的要求不再迫切,高校后勤不再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唯一“瓶颈”。

4. 高校后勤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很多高校实施甲乙双方契约式的后勤管理与运作模式,后勤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代表不同利益的主体在社会化改革中持有不同的目的,作为监管督促的甲方,希望通过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减少学校资金的投入,使广大师生从中享受到优质的后勤服务;而作为后勤实体的乙方,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注重后勤服务的经济效益。鉴于此,甲乙双方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扯皮、推诿等情况,直接导致甲乙双方关系紧张。另外,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实体发生法律风险的概率逐渐加大、风险成本增加。后勤实体无法与社会企业同等竞争,人力资源有效管理与合同有效管理的缺失等问题,也影响了改革的进程。

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途径

1.将高校后勤改革纳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改革中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己进入深水区,任何改革单兵独进很难取得理想效果,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高校后勤改革也正在步入深化改革,构建符合每个高校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阶段,因此它与高校内部的各项改革紧密相连,同时也与社会的各项改革密切相关。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其本身就包含了高校后勤现代化制度的建设。高校后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保障体系,其制度完善和功能的发挥将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紧密相关。同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也赋予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新内涵,即要依据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如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从体制与机制上规范政府、高校、师生员工、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和社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制度规范,努力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2. 制定符合高校实际、更为明确的后勤改革目标

高校后勤改革目的是要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要做到省事、省钱、服务效率高、安全性强,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有力保障。因此,科学合理地指导学校后勤改革的目标显得极为重要。目前,高校后勤改革推进很不平衡,分离后的后勤实体多数还与学校联系在一起,注册成独立法人的为数不多,应把这一阶段性目标看成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级目标。高校后勤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与社会全局改革同步推进,不能脱离全局单兵突进。从初级目标到终极目标还有一系列过程目标都要相互配合。例如:人事制度的改革、后勤产权改革、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政府政策措施配套、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的确定等。高校后勤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牵头来制定新的高校后勤改革意见,指导推进高校后勤改革。

3.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建立高校后勤改革人才队伍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后勤实体在做好高校后勤服务的同时,还要参与市场竞争,对新型的高校后勤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 “复合型”“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人才。因此,建立一支 “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成为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保障。高校后勤是一个专业领域,有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一方面,服务对象是无收入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有许多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研究解决;另一方面,高校的后勤服务不同于社会服务,稳定事关大局,后勤实体中的领导者不仅需要具备现代企业家素质,还要具备教育家的情怀,这样才能担当起高校后勤服务和发展的重任。建立高校后勤改革人才队伍:一是要引进和培养业务骨干,改善人员结构,加强员工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二是管理重心下移,全面深入开展岗位竞聘,加强工资改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程序化建设,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实行人本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4.加强后勤成本控制

高校后勤成本主要是指后勤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支出的费用总和。高校后勤是具有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的综合体,抓好成本控制,就是抓住了高校后勤改革的关键。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要在成本控制方面尽可能地做到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是事前控制,加强支出预算管理。二是事中控制,加强人员成本、采购成本和能源成本管理,根据成本预算的标准对过程进行控制,进行严格的计量、指导、调节、监督,避免发生成本费用与预算费用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三是事后控制,通过成本支出分析,查明成本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利用费用支出进行考评,明确责任人,奖优罚劣,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考评结果的运用,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5.加强高校后勤组织文化建设

高校后勤组织文化是后勤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工作特性和发展状况形成的能够被后勤职工接受、遵守的组织精神、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在高校后勤的组织运作中能够起到协调和润滑的作用,后勤组织的文化定位会对后勤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良好的后勤组织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后勤职工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从而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完成其他工作任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新型的后勤组织文化建设对内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消减矛盾;对外可以树立良好的后勤组织形象,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高校后勤组织以组织文化建设为工具,可将繁杂的后勤服务标准和制度转化成组织精神、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不断启发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自我修正,从而达到工作目标与价值观念相一致。后勤的组织文化建设可以解决职工的主观意识问题,帮助职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同时,职工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形成一致的信念,也能使组织管理者的决策更易于接受、理解和执行,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6.正确处理高校后勤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高校后勤改革既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关系,又直接关系到许多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矛盾,甚至造成不稳定局面。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保证高校后勤改革有序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必须有计划、按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既不能离开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也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大胆探索、稳步推进,从而确保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在后勤体制改革中,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且科学合理地进行统筹和协调。在机制体制改革中尽量保护好后勤员工的利益;在公寓、餐饮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中不能侵害学生的利益;在由福利型向收费型过渡中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利益和反馈,不增加其经济负担,在稳定中推进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文件辑要(2013年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汇报[R].2013.6.

[3]郭为禄,林炊利.大学运行模式再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05.

[4]张敬东.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5):207.

[5]朱宝铜.理清思路 坚持改革 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8):10-12.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后勤保障处)

[ 责任编辑:于 洋 实习编辑:翟 迪]

作者:余立 刘建萍

高校后勤采购成本控制论文 篇2: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高校管理系统作为高校后勤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教育服务的重要任务。随着高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管理也在新问题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如何提高物流管理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已成为高校物流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

文章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与作用入手,指出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然后就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工作

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作用

后勤是高校的基础保障部门,虽然与高校行政部门、财务部门相比,高校后勤部门的地位并不显要,但是,后勤部门具有动一发而牵全身的功能。高校后勤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管理职能。即后勤部门要对部门内部人员、部门运营所使用的场所、资源和设施尤其是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管理。

(2)服务职能,高校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广大师生提供行为服务和物质服务。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后勤工作是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安心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校教学工作要想有序进行,高校要想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完善的后勤服务来做保障。

(3)经营作用。高校后勤部门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是有价值的,虽然这种价值不能从市场的角度来衡量,但是它同样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商品的特质。如高校后勤部门为学校考试、运动会提供的物质服务,虽然是无法计价的,但是它可以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这些服务的效益是真实可见的。

(4)育人功能,高校后勤部门与高校其他部门一样,都具有育人作用,如后勤部门对学生餐厅、校舍环境的管理,都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总之,高校后勤部门是高校管理组织结构的一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2.1.管理体制模糊

在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端扩大和高等教育开放性的不断增强,高校后勤队伍也不断壮大,与此同时,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也逐渐朝着社会化方向不断发展。许多高校的后勤部门的经营人员逐渐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脱离出来,面对日益独立的后勤部门,部分高校模仿企业机制对后勤部门进行管理,有的高校则直接将后勤部门的一些资源和经营权外包给社会企业和个人。这些管理方式各有优缺点,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步伐,但是,整体来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仍处于模糊阶段,在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中,存在着产权划分不明确、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这必然会影响高校管理体制的整体管理和科学发展。

2.2.成本把控困难,管理质量下降

随着经济发展,民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生活成本也不断上升。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在管理中也迎来了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成本管理困难等问题,如高校后勤部门日常运用所需的水、电、气等资源的价格不断攀升,后勤保洁、绿化养护成本不断提高,但是高校拨给后勤部门的款项却数量有限,这就加大了后勤管理精准把控的难度,一些后勤管理企业也因此而难以为继。在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纷纷采用压缩成本、延长基础设施更新周期、精简人员等手法节约开支,这种短视行为影响了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

2.3.管理商业化

如今,随着社会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开始由院落式封闭教育向开放型教育转变,许多社会服务网点和社会性机构也纷纷出现在校园内。但是,在效益和利益驱使下,在后勤部门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它只能促使高校后勤管理朝着商业化方向不断发展。事实证明,在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有偿服务理念的引入的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承包主体,如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许多承包企业在日常服务中,引进了商业宣传、商品促销等多种商业方式,使得高校校园充斥着浓郁的商业氛围,使得大学生也养成了攀比、浪费之风。

2.4.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后勤管理队伍是后勤保障服务所依靠的主要力量,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琐碎、复杂,它涉及消防设施维护、卫生管理、房舍修缮、牌架安置、安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后勤队伍建设与后勤部门管理始终是高校组织结构中最薄弱的一环,许多高校在后勤管理人员招聘和引进中设置的门槛较低,对应聘对象根本没有具体的专业要求,导致后勤管理部门成为高校老弱病残集中地,教育工作难以开展,许多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也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

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创新发展对策

3.1.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体制关系

在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虽然已经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逐渐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但是,结合实际可知,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仍旧是有待完善。这就要求高校提高认识,结合后勤部门在与行政管理体系分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明确的要求,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系统物流服务体系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的现代化,以确保物流管理體系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循环。

因此基础上,高校还要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应用到高校后勤管理中去,厘清后勤管理体制中企业、学校的产权关系,明确各方在法人关系中的职责和权限,将后勤部门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划分开来,通过责权利的高度统一促进后勤部门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2.控制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部门不同于公益事业,但是它不论如何发展,也不会完全等同于企业之类的经济组织。可以说,高校的任务和本质决定了高校后勤半公益半市场的属性,这也要求高校后勤部门正视自身半教育半经济的本质属性,加强经济核算,加强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控制与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具体来说,高校后勤部门要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到后勤物资采购、设备维修与保养、能耗控制、人员技术培训等后勤管理重点工作中去,严格按照物资采办管理制度,规范物质采购行为,定期进行后勤物资采购情况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做好后勤维护工作,将水、电、汽维修责任落实到个人,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水平,以节约管理工作的后期成本;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采取购置节能设备、废物利用、节约奖励等措施节能降耗,在后勤部门形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岗位考核,避免因为后勤队伍素质低下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在兼顾效益的同时,后勤部门要坚持的公益的首要地位,利用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后勤管理队伍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力求在控制成本控制的同时确保后勤管理质量不下滑。

结束语:在此基础上,高效或高校后勤公司要做好后勤管理队伍培训与再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后勤职工外出参观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利用讲座、学习会等向后勤部门的职工宣传法律、经济、管理知识,以提高其职业能力和思想水平。如有必要,高校后勤公司还要将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等应用到后勤队伍管理中,以激发后勤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后勤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全才.对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园,2013,(9)

[2]曾兵.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的困境与突破[J].经营管理者,2016,(2)

[3]周正湘.对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6,(3)

[4]黄文质.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有关问题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5,(9)

作者:张超良

高校后勤采购成本控制论文 篇3: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分析

摘要:高校后勤餐饮服务是高校工作的必要组成,也是基础性工作、保障性工作。餐饮成本管理是高校十分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并控制价格等问题,都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概述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现状,并对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校;餐饮;成本;后勤

0 引言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快,很多高校也施行了后勤服务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分离。高校后勤服务中餐饮成本管理是高校关注的焦点,也是餐饮成本核算工作的重点。因此高校要重视后勤餐饮成本管理问题,要从现状开始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水平和餐饮服务质量。

1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1 内部经营服务市场封闭化

我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于社会企业的经营条件相比会优越很多,高校具有稳定且具有规模的市场,质量水平和成本高低对高校餐饮的经营收益影响较小,因此高进高出的现象比较频繁。如果餐饮成本和价格受到市场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学校为了稳定餐饮服务,要给予适当的支持。高校后勤餐饮工作在向社会化方向转变,人事分配制度基本是新人新方法,老人老方法,餐饮管理岗位属于正式职工,工资待遇也能受到国家保护,但一些较为基本的岗位基本都不是正式职工。再加上成本高低对经营效益影响较小,因此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1.2 餐饮成本不规范增大成本管理负担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因此餐饮服务也具有公益性质,餐饮成本管理和构成也就要具备严肃性。然而高校餐饮成本的构成不能使用时也经费,也无法为高校提供积累,但仍有部分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高校没有严格遵守这个原则。所以在餐饮成本管理中,不仅要控制直接成本,还要考虑分摊事业费的支出以及高校经济任务,这就会增大成本管理的难度。

1.3 定价机制的稳定性与多变的市场存在矛盾

成本是由价格来体现的,成本高就注定价格定的会高。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比较稳定,因此高校餐饮的定价也比较稳定,无法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有太大浮动。但是蔬菜类材料会随着季节变化有较大的价格涨幅,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食品、粮油、肉类和燃料市场价格变动的幅度比较大,而且基本呈现上涨趋势,因此对高校餐饮成本有很大影响。高校餐饮价格的涨幅问题是学校、教育部门甚至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高校餐饮价格的稳定性,高校基本不会轻易调整餐饮价格。市场价格的多变性与高校稳定的餐饮价格出现较大矛盾,这也是造成高校餐饮成本管理难度增大的原因之一。

1.4 高校餐饮物资采购复杂

高校餐饮物质采购具有数量大、品种多和质量难以辨别等特点,市场因素复杂且分散,价格涨幅也较为频繁,高校采购到物美价廉的原材料的难度会很大。而且,社会上还存在一些风气不正的现象,商业受贿或商贩为谋取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会对高校餐饮成本管理造成更大的影响。

2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及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构成模式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必然趋势,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后勤餐饮服务已经在向企业化运行模式的方向转变,运营成本要包含社会餐饮业成本要素。社会餐饮业的成本是指加工和供应餐饮产品的耗费和支出。但是,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并不是独立法人,餐饮服务也不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而是以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服务为主。因此,高校后勤餐饮服务虽然要包括社会餐饮业成本要素,但二者又有本质性的区别:一是高校后勤餐饮所使用的设施是国家或高校提供经费,属于事业费支出,所以固定资产投资计提的折旧费不在高校后勤餐饮成本费用中;二是由于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享受国家免税政策,所以不用承担税收义务;三是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业以服务为主,也就是公益性服务,所以只承担管理费用而不能盈利。

综上,高校后勤餐饮成本是由直接费用、部分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构成。直接费用指制作食品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即原材料、燃料、配料等,直接人工如工资、津贴和加班费等,其他直接指出如社保和福利费用等;部分间接费用是指高校后勤餐饮业所使用的设备和房屋等固定资产折旧费除外的工资、修理费、水电费、保险费、劳保费和福利费等;期间费用是指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和组织餐饮工作发生的费用,通常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津贴、差旅费、加班费等。

2.2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从传统单一福利性餐饮服务转变为现在的企业化服务,在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和服务上的水平和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对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高校后勤餐饮的服务对象大部分为学生,学生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来源不独立,且还有很多贫困学生,所能承受的经济压力有限制,对价格敏感性较强。可以说学生对餐饮的评价重点是价格是否合理,所以高校后勤餐饮管理部门对成本管理工作要更加重视。不重视成本管理,很容易造成餐饮服务的亏损,势必会影响员工利益,降低员工工作稳定性,从而影响餐饮服务的正常运行。另外,如果缺乏成本控制、管理和有关制度,而且成本管理对腐败行为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高校后勤餐饮物资采购种类多、数量大,如果缺乏管理则容易出现犯罪行为。

3 提高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3.1 以集中采购为主,并加强采购监督管理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水平要想提高,就要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监督与管理,所以要制定严格的采购制度和监督制度。

首先,建立专门采购部门承担采购责任。高校后勤餐饮服务要同时管理多个且分散的餐饮服务单位,如果这些单位都各自负责各自的采购,不仅会需要很多采购人员,而且由于采购较为分散,在采购价格上无法占据优势,会一定程度提高采购成本。建立专门采购部门负责所有服务单位的采购工作,不仅可以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很大程度降低采购成本,还有利于各服务单位间物资的调配。

其次,建立采购询价定价体系。成立市场询价定价体系,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合理制定物资采购价格并制定涨幅范围。

第三,建立采购计划申报及审批制度。由于采购品种多、数量大,且餐饮类原材料保质期较短,价格浮动比较大,所以制定物资采购计划能为食品制作提供质量保证,还能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高校后勤餐饮服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并交给有关人员审批。

第四,供应商采取准入制和招投标制。高校后勤餐饮可以根据采购物资的种类建立供应商征集制度和准入制度,对于大宗物资的采购可以采取招投标制度。招标要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价格、质量、费用和综合实力综合考虑,以质量为前提尽可能的降低采购成本,且要防止违法违纪等行为发生。

第五,建立采购验收、库存物资管理机制。明确指定物资验收负责人,并指定严格的验收标准,负责人要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和数量等严格控制。一旦有价格不符、质量差的物资要拒收,同时要根据餐饮情况的需求合理控制库存量,建立入库出库流程,按照财务制度进行财务处理和相关手续的办理。

3.2 加强员工销售能力的培训

高校餐饮销售具有时间集中、批量大的特点,因此销售人员要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计算能力也要很快且精准,食物、菜肴分量的把握也要很准确。成本管理的标准化控制的重点就是控制好食品和菜肴的份量,如果无法保证份量的标准化,那么标准成本甚至说餐饮成本管理都无法实现。所以,餐饮服务人员的销售能力要不断加强,销售过程中容器定量水平也要重视,这样才能提高标准成本管理水平。

3.3 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餐饮营业费用主要包括水电费、办公费、维修费、通讯费和交通费等,如果没有严格控制这些费用,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超支情况。根据对某些高校餐饮业的调查分析可知,对每项费用进行计算并严格制定预算,能够有效压缩成本以保证餐饮服务正常进行。以支出预算控制为基础,将成本费用控制的重心下移,加强每一层支出费用的控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预算情况进行每月、每季度及每年的检查,并计算预计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距,计算后要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找到具体是哪个部门应该承担责任,这样能够在下个月(季度或年度)进行调整。

3.4 完善餐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从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加强还不够,高校还要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和就餐系统。改变原有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将成本核算法、按收入比例结转成本法,向物流系统软件和材料出入库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转变,消除成本管理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和主观因素,形成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为餐饮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3.5 建立激励制度

任何企业都要以激励制度为基础,当然餐饮业也同样如此。而且员工绩效考评指标要结合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指标和定额指标来确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建立激励制度,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会增强员工成本控制意识,利用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激励制度,能够规范化后勤餐饮服务的成本管理,也能提高服务水平。

3.6 施行财务集中管理

高校餐饮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财务管理,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财务集中管理原则,以高校餐饮中心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对资金收支、往来和费用核算进行集中管理,确保财务收支行为的规范化;第二,严格控制餐饮经营三个主要过程,即原料采购、餐饮成本和销售情况,月末要对原材料进行库存清点,原材料的出库入库要有明确的记录,餐饮进行情况也要心中有数;第三,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餐饮成本管理财务管理是重点,而财务分析对财务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要与餐饮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协调,对前几年餐饮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排除所有不科学的因素,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计,通常在年初时对成本费用比例进行预算,每月根据成本费用核算和实际发生额进行对比分析,按月以报表形式向领导提供资料,分析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出现差距的原因,不断改善措施,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 结语

高校后勤餐饮管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问题,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高校后勤实体的特点,制定符合高校后勤实体及学生的成本管理体系。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无法对这个问题提出统一的解决方案,只能以科学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本校的餐饮成本管理方案。

(编辑:徐军旗)

作者:于泉

上一篇: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报告下一篇:安保队履职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