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国际法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国际争端的不断涌现,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提出极大需求和更高要求,但当前的国际法学教育模式使得国际法学专业人才出现断层,亟需进行改革。对此,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模式、教学语言、考核方式等角度,深化国际法学教学改革,以应对国际局势严峻挑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丝绸之路国际法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绸之路国际法论文 篇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高校国际法教学探讨

摘 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迫切需要新型涉外法律人才,新疆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从本地实际需求出发探索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为目标,克服当前国际法教学的诸多现实困难,创新国际法教学理念,改革国际法课程体系,融入新的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国际法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国际法视角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项目(XJNUBS1302)和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资助“中国与中亚国家司法协作研究”项目(XJEDU040313C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2-17

作者简介:袁利华,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法、中亚法研究。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国际法教学提出新要求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期间首次提出的一项宏伟的次区域合作构想,力图打造中国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陆路运输大通道,创建新型跨界经济合作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形成域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格局。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确定为我国开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离不开法制的协调与保障,这对沿线区域的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我国与中亚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了合作与交流,在中亚设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题,中亚国家派往我国的留学生、访问学者也在逐年增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中国愿增加面向成员国青年学生的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名额,以增进相互间的人文交流。[1]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进一步实施和推进,中国与沿线区域其他国家在交通运输、经贸、金融、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将全面展开,亟须更多能够服务于各个合作领域的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被培养对象具备扎实的专业法律基础知识,而且要了解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知悉和掌握沿线国家政策和法律,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如俄语或其他沿线国家语言。新型法律人才培养对传统法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国际法学教育以培养涉外法务人员为目的,国际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培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传统国际法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国际法基础理论,熟悉WTO规则、主要国际条约和世界主要国家相关法律,国际法的双语教学也大多局限于英语或欧洲国家语言。因此,传统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广而不精、泛而不专。随着我国涉外活动范围的扩大,除欧美发达国家之外,也亟须一批能够奔走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如我国周边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长期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人才。因此,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某一特定国家的文化、知悉其国内立法、熟悉我国与该国共同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掌握该国语言成为必要,而这恰恰是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所缺失的部分。

二、新疆高校国际法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新疆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前沿,拥有几十个陆路口岸,通往中亚和西亚各国的铁路、公路、航空及管道基础设施完备,与中亚和西亚各国的国际商贸关系紧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疆将被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能源资源大通道、我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欧亚交通枢纽、国际商贸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进程中,随着中国与沿线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蓬勃开展,新疆需要一大批能够服务于中国与沿线其他国家经济合作领域的优秀法律人才。此类法律人才主要包括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从新疆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两类人才都不可或缺。

从我国法律人才的分布结构来看,存在东西部法律人才配置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多年来,法科学生毕业后大多涌向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而服务于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法律人才本身比较匮乏。东部沿海地区法律人才主要面向欧洲、北美、东南亚等经济活跃的地区,为之提供涉外法律服务,而能够服务于中国与中亚或其他沿线区域法律市场的法律人才极为紧缺,因此,能够回流到新疆的优秀法律人才少之又少。从国内举办的中亚研究机构来看,大多倾向于中亚问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法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加之语言方面的障碍,能够培养出的中亚法律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现有要求。在此前提下,新疆所需的特殊涉外法律人才只能依靠“自产自销”和“本土化培养”。 新疆高校既担负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培养的重任,也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新疆高校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积极推进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扩大法学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战略,针对紧缺专业和重点学科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

教育部关于国际法教学确定了统一的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一些地方高校开始积极探索自身的专业特色,根据本地需求和教学条件,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某些特色内容和教学环节。新疆高校应立足本地区实际推进国际法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为目标,在传统国际法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和任务,适时、恰当地融入新的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添加和糅合新的教学内容,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疆高校实现新型国际法教学目标的现实困难

目前,新疆高校国际法教学与全国其他高校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基本遵循一种大一统的教育模式。与国际法相关的课程有三门: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三大国际法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基本上与其他地方高校一致。然而,存在的问题是新疆高校在国际法教学上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无法形成适合地域特色的教育品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学教育总体规模和人数都在扩大,各地法学院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 增强。新疆高校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学科建设上都面临着较大瓶颈,无法与其他地方高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意味着将在竞争的大潮中被淹没、被隐藏,不能吸引外地生源和留住已培养人才,这使得新疆高校法学学科发展难以获得进一步提升,只能勉强维持在现有水平上。

应用型法律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客观上要求法学院之间应当避免“同质化”办学,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2]8唯有如此,新疆高校法学专业建设才能在众多法学院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之道。在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上,新疆高校国际法教学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国际法师资力量供给不足。就新疆高校师资组成来看,在学历上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硕士居多,本科和博士偏少。以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为例,现有教师队伍共2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4人、硕士14人、学士2人,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0%、70%和10%,在有限的师资队伍中从事国际法教学的教师仅3人,其中2人硕士、博士就读专业并非国际法学。新疆其他高校情况也基本上如此,有相当一部分法学教师因法学学科教育需要而临时转行从事国际法教学。而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国际法教师为教学而教学,没有真正从事国际法方面的研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法律教育和研究的背景。总体上,新疆高校从事国际法教学的高端优秀法律人才呈现匮乏状态。

(二)国际法教学脱离法律实践。新疆高校国际法教学存在严重脱离法律实践的情况。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大多偏重于国内法教学,国际法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常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其次,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国家法律职业人才为己任,而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人才,这使得法律职业专才供大于求,而某些领域社会需求的应用法律人才却供不应求;再次,在教学内容上,国际法教学基本上囿于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范围,而没有突出中亚、泛中亚特色;最后,在教学实践环节,学生能够亲身接触的涉外案例非常少,对国际法理论知识感觉陌生或兴趣不大。

(三)缺乏国际法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法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中,包含了大量的俄文或其他语言形式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内法律,只有读懂其原文,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因此,双语教学是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的关键和重点。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扩大双语课程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但这一点对于新疆高校而言无疑是困难的。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目前新疆高校基本上没有在本科阶段设置双语教学和专业外语课程,研究生阶段虽开设了专业外语课程,但仅限于法律英语。双语教学要求法科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语言基础,但实际上新疆高校法科学生的外语水平不高,且大多选择英语作为自己外语学习的主要对象,学习俄语或其他中亚国家语言的学生非常少。因此,从国际法双语教学上来看,新疆高校在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方面无疑面临着重大挑战。

四、新疆高校国际法教学改进之建议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际法教学应当贴近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新疆高校国际法教育应将“突出地方和区域特色”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着力解决学科发展与专业教学如何服务社会的问题。针对上述新疆高校国际法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增强国际法师资教学力量

新疆高校法学院凝练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学院具有学术和实践优势的领域,必然要求有相当的师资配备以适应特色专业培养需求。在充实和提高国际法师资队伍方面,一要“引进来”,即引进国内外熟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二要坚持“走出去”,即鼓励本地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尤其是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调研访学;三要注意筛选本地优秀法律人才,对于具备一定语言背景、法律专业知识扎实的本地高校法科学生,应予以重点培养,使其“用得上,留得住”。人才引进之后,应坚持教学科研相长的理念,鼓励和支持法学教师开展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尤其是开展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的研究。本着不断提高法律师资队伍能力水平的目的,新疆高校应与沿线国家教育研究机构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相互聘请法律专家、学者到对方学校开展讲学活动。

(二)创新国际法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交往日益广泛和频繁。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其涉外法律事务和法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新疆高校应立足本地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确立新的法学教育观和法律人才培养理念,摆脱以往法学教育中“重国内法、轻国际法”的思维模式,重视国际法教学在整个法学教育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际法教学过程中,除讲解国际法知识原理之外,应重点介绍我国与中亚国家及其他国家相关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司法与仲裁裁决,引导学生关注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现象及相关法律问题。此外,应强化学生外语语言学习意识和增强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修一门或多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语言,并为其外语语言学习创设各方面条件。

(三)改革国际法课程体系

国际法教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除总论之外,各门国际法课程体系之下又包含了许多分支学科的知识内容,如国际经济法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以及国际争端解决等。新疆高校可以在这些分支学科开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方向性选修课,比如开设中亚法概论、中亚海关法、哈萨克斯坦投资法等。通过细化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化法学专业知识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到这些课程的教材在全国还处于非常匮乏状态以及学生获取相关资料的困难的现状,新疆高校有必要加强特色课程的教材建设,组织或联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有针对性的法律教材,设置专项资金购买、引进特色化图书资料,并设立专门性的图书阅览室以供师生查询、阅读相关资料。

(四)创新国际法教学方法

国际法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丰富庞杂的法律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难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在国际法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综合选择运用讲授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教学法等。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视频资料的有效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国际法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教学互动。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有必要在现有课程结构中增加一些实践环节,例如组织学生到法院现场观摩庭审,或利用实习机会收集整理真实的案例,或组建学习小组、社会调查小组、科研小组和写作小组,就国际法教学内容有关的国际热点问题、国际国内司法机构或仲裁机构做出的裁判和法律意见进行考察、讨论、质疑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就观察和商讨的国际法问题进行论文写作,通过反复练习,最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30.

[2]林旭霞,杜力夫.论法学本科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以省属高校法学院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为视角[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4).

作者:袁利华

丝绸之路国际法论文 篇2:

严峻国际局势下的国际法学教学改革

摘 要:国际争端的不断涌现,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提出极大需求和更高要求,但当前的国际法学教育模式使得国际法学专业人才出现断层,亟需进行改革。对此,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模式、教学语言、考核方式等角度,深化国际法学教学改革,以应对国际局势严峻挑战。

关键词:国际法学 教学改革 指导思想 具体措施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Law under Grim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Liu Minmin

(Law School,Sanya University,Sanya Hainan,China 572022)

法學教学改革一直都是高等教育界非常热衷研究的问题,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因为法律是正义的象征,法律人才是实现正义的主体,法律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则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和法治化进程,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为社会提供最专业的法律人才。

1 国际法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家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整个国际社会在各个领域呈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而且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各个领域的国际争端不断涌现,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提出极大需求和更高要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国际法学在大多数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国际法学专业人才出现断层,根本无法满足国际局势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国际法学教学改革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视,逐步成为法学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领域。

1.1 国际法学在法学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国际法是以国家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在规范国家行为和调整国际关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1998年,教育部将国际法学纳入到法学高等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分支,各高等院校国际法学方向课程围绕这三个分支开设;2002年开始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亦将这三门法学高等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纳入到其考查范围。

由此可见,国际法学无论是在中国法学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是在中国法律人才筛选体系中,都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2]但是,正如开篇所述,由于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法学教育未给予国际法学应有的重视,致使中国国际法学学科的发展非常缓慢,而且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层。这些都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国际法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改革,进而使国际法学得到其作为中国法学高等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应有尊重,并培养出适合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法学专业人才。

1.2 迎接国际局势严峻挑战的迫切要求

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在各个领域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关系进入重新整合的新时代,新的国际秩序将建立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在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过程中更好地反映本国的立场和主张,世界各国对国际法学的研究和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先进的国际法学理论和专业的国际法学专业人才,能够为其本国外交政策的实施提供各种合理有效的借口,进而为其实现本国的外交目标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从汉朝“丝绸之路”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广泛而频繁的对外交往。在当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在整个国际社会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政治上,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经济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并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军事上,中国是世界上军队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各种自主研发的先进军事设备傍身;文化上,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如此显耀的优势,使其在国际社会颇受关注,同时也使其遭受诸多挑战,这从近期的国际局势就可窥探一二。政治上,黄岩岛、钓鱼岛的领土主权问题;经济上,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反倾销、美国针对中国出口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进行反补贴;军事上,美日、美韩在我国周边进行军事演习,妄图威胁我国。所有这些都彰显着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2 国际法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于国际法学在中国法学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国际局势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传统的国际法学教学模式亟需加以深入改革。为此,我们应该以社会需求为本位,明确国际法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具体实施国际法学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2.1 树立正确的国际法学教育理念

深化国际法学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国际法学教育理念。国际法学与国内各部门法学是法学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平行领域,两个领域解决的问题迥异,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亦大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两个领域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相径庭。在国际法学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国际法学专业人才与国内各部门法学专业人才的不同,以当前国际局势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导向,紧跟世界国际法学学科的发展前沿,在培养模式、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法学高质量、高层次人才。

2.2 引入先进的国际法学教学方法

在国际法学教育领域,一大批国际法学学者一致致力于国际法学教学改革研究,他们开拓创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方法,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和武汉大学肖永平教授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这些国际法学教学方法,经其本校实践取得了很好成效,应将其推广运用到整个国家的国际法学教学中。

2002年9月,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的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年会上,黄进教授针对国际法学的分支之一—— 国际私法的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国际私法教学与5H人才培养观、国际私法教学与3D课堂教学模式、国际私法教学与实践教学、国际私法教学与双语教学”等。其中,“5H人才培养观”是指在国际私法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how to be(如何为人)、how to do(如何做事)、how to learn(如何为学)、how to be with others(如何与他人相处)、how to enjoy life(如何享受生活的乐趣);“3D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discussion(讨论)、dialogue(对话)、debate(辩论)方式进行教学。[3]

武汉大学肖永平教授在国际法学教学方法上提出要实现“五变”,具体是指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共同探索”,变“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和课外读物并重”,变“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堂与课外并重”,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变“以学会为中心”为“以会学为中心”。同时肖永平教授还提出了“五I学习法”,指出在国际法学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正确识别法律争诉点、准确解释法律规则、善于确定关键事实、养成不断追问的习惯和得出自己的结论。[2]而“五I学习法”的养成,则离不开国际法学教学过程的引导。

3 国际法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国际法学的教学改革,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合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从教学模式、教学语言、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深入进行,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法学高质量、高层次人才。

3.1 改革国际法学教学模式,采用新颖教学方式

国际法学的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法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引入新的教学方式。由于国际法学内容繁杂,涉及公法、私法的各个领域,为保证学生学习国际法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国际法学教学体系和教学结构上必须由专业教师主导,因此,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可抛弃。但基于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抽象枯燥,教学效果会因此受到印象,因此,国际法学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引入各种新颖的法学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模拟国际组织教学模式等,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课堂讲授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加强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与国际争端,把这些枯燥的国际法规则灵活运用到保护国家利益的实践中。

3.2 改革国际法学教学语言,引入双语教学因素

国际法学与国内各部门法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国际性,这就使得对于国际法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国内领域,而应走出国门进入国际领域,这需要有非常高超的语言能力作为研究手段才能完成,因此,在国际法学教学改革中引入双语教学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國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问题和国际争端相应的也越来越多,这些国际问题和国际争端的解决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局势发展动态、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开阔视野的高素质国际法学专业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培养高素质国际法学专业人才,对国外相关知识的涉猎是必不可少的,双语教学因此应运而生。所谓的“国际法学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师讲授国际法学的相关概念和规则,应该提供标准的英文注释,尤其是对于其中的专有名词,必须能够标注准确的英文翻译;在介绍相关国际条约时,对于其出处和原文内容必须向学生加以介绍;在介绍经典的国际法学案例时,应将裁决原文中的关键部分向学生展示。[4]通过以上双语教学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国际法学专业外语水平,从而为其自主学习国外先进的国际法学专业知识提供便利,以进一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法学专业人才。

3.3 改革国际法学考核方式,进行多角度效果考查

教学过程分为授课和考核两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其中,期末考试时最传统的验收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但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考核方式不应局限于此。基于培养高素质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国际法学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灵活化,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国际法学的考核还可以通过布置案例分析式作业、设置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针对热点问题撰写毕业论文、分小组讨论并展示探讨结果、组织辩论等多种方式灵活进行。通过对国际法学教学效果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考核,保证学生既能够掌握国际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够灵活运用国际法学专业知识分析国际局势、解决国际争端,进而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法学科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满足国际社会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法学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信仰法律、熟练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并能将“教条化”的内容“务实化”的法学专业人才,作为法学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法学的教学目的亦是如此,但是当前中国的国际法学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无论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是研究成果的水准,仍然远不能适应中国对外开放的速度与规模。为了应对国际局势的严峻挑战,满足国际社会对高素质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应该通过国际法学教学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国际法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出高层次的国际法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呈元.国际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何其生,田萌.改革开放30年的中南地区国际法教学[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113-121.

[3] 黄进.关于国际私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10):321-326.

[4] 李伯军.国际法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54-56.

作者:刘敏敏

丝绸之路国际法论文 篇3:

“一带一路”投资的国际法

摘 要:“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为促进国际交流及在“走出去”中投资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安全、高效地走出去,以及对投资协定的合法性制定需要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法;投资协定

1前言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内容。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制定并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密切与沿线国的合作,2018年1月,中国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首次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这又将涉及北极的相关国际法问题。

“一带一路”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法律体系、商业规则、民族特征、宗教文化各不相同,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风险防范任务仍然艰巨。中国共产党19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可见,在“走出去”中投资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安全、高效地走出去,这需要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这也是本书撰写的首要宗旨。

2“一带一路”投资需要国际法保障

投资“一带一路”需要国际合作的法律保证。“一带一路”投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只能由各国之间明确的国际国内法的权利和义务来保证。一个国家不履行其根据国际法承担的义务,将对国际非法活动造成国际责任。“一带一路”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项目才刚刚开始。在现阶段,有关国家主要利用现有的国际法来维持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可能导致区域国际组织的出现和沿“一带一路”的国际会议机制的松动,现代国际法中的国际组织法规则也应适用。随着“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的深入,其合作模式将从外交和政治互信模式转变为受国际法约束的规则合作模式。“一带一路”投资合作还介入国际法的各个领域,包括国际条约法,国际组织法,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环境法。“一带一路”投资必须在现有国际法规则下进行,并依靠公认的国际法理论的支持。例如,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遵守条约”在维持“一带一路”投资的顺利进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再如,“一带一路”强调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吗?如今,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国际合作原则已经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基于1970年國际法原则的宣言。联合国宪章。为了促进“一带一路”投资,国家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的目标和原则,并遵守平等主权,禁止使用武力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例如,如果一个区域性多边金融机构,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了“一带一路”投资贷款,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对国际法主权的尊重,保护人权和制定贷款标准。将尝试。具体适用国际法。

“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的成果将改变区域和国际合作的治理模式。我们需要重建协调国家之间关系的现有国际法。投资“一带一路”需要合理的解释和运用,以及对现行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修正和改进。由“一带一路”投资引起的国际法变化是系统的,包括国际法的发展,解释,适用,评价,修订和修订。

“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投资包括相关的国际海上法律制度。公海的航行自由,专属经济区的资源开发,邻近地区的执法机构以及如何正确把握领水的无害通道,都影响着海上投资合作的发展。丝绸之路。国际公法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内容,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下的多边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资本账户转换自由的要求,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投资者世界银行和东道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产生直接影响。投资“一带一路”包括个人投资者出入便利,国外人身安全和人权问题,必须受到有关国际法制度的保护。我们需要调查促进对外国侨民的保护的国际法律合作问题,例如,为保护投资者而扩大武装安全体系的海外活动。

3“一带一路”投资中的条约问题

3.1国际条约规则不明显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投资保护和争端解决公约》的规则还不够清晰,外交倡议仍然是主流。如果想根据“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应对投资风险和挑战,据“一带一路”倡议各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处理相关的投资政策问题,并处理国际条约。稳定克服政治和外交决策的不确定性,使“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符合法律规定,在以下框架下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相对稳定的国际投资协议。

截至2018年2月,我国与138个国家(116个国家)签署了138项司法协助条约,一项关于归还和分享资产的引渡条约,一项引渡条约以及一项与“三支部队”作的协定。双边投资协议(BIT)是国际法中的一项双边国际条约,是保护和促进投资的主要功能,并决定了双方在国际法下的权利和义务,以此来保护和促进国际投资。在“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64个国家中,中国与56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条约,但有些尚未生效,新的条约尚未生效,有些国家有双边投资协定。

3.2投资协定体现特点

第一是投资范围及投资待遇问题。东盟是中国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往来最多的区域,并签署有《中国‐东盟投资框架协议》,各方面规定较为完整。在投资范围方面进行了非常广义的界定,凡是符合东道国法律的各种资产都属于协定规定的投资。投资主体中,自然人不仅包括缔约方国民,也包括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投资待遇规定有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公平公正待遇,其中最惠国待遇不仅适用于准入后,还适用于准入前。公平公正待遇是与国民待遇并行的独立规定,这区别于与中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

第二是征收及补偿。在征收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差别不大,存在差异的地方主要是在补偿标准、拖延支付补偿和对间接征收的限制这三个方面。《中国‐东盟的投资框架协定》在该等方面规定的更为具体,例如对拖延支付赔偿的需支付利息,赔偿标准应以公平市场价值计算,还规定了损失补偿可享有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并适用二者更为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规定。中国与埃及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也规定了延迟补偿应支付利息,但对于中国签订的大部分投资协定,并没有将征收及损失补偿细化至此程度。

4对平一带一路投资协议的建议

中国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均没有对外资开放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大部分适用的市场准入,但最终没有成功。与东盟相类似,“一带一路”涉及多个国家,各的外资准入政策又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目前似乎还不太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如果实行了准入前国民待遇是否会直接适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以及所产生的风险,可以效仿中国‐东盟的模式,不将与非区域内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引入区域框架协定。第二是外资待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经济体与中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有的规定了准入后国民待遇,没有国民待遇的也基本上可以通过最惠国待遇引入国民待遇。

5结语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将遵守联合国有关规定,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全球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目标。从长远来看,迫切需要提高我们对国际立法的了解。为了在“一带一路”上建立国际合作,还必须在相应的态度上实现理性的转变,并实现其目的。以促进对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杰出保护,同时促进中国投资者合法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刘敬东,王路路.“一带一路”倡议创制国际法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8,41(06):13-23.

[2]李居迁.“一带一路”与国际法规则新方向[J].法学杂志,2018,39(11):8-15.

[3]王筝.“一带一路”战略模式构建的国际法思考[J].当代经济,2019(06):4-10.

[4]吴丽涵.“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法基础探讨[J].法制博览,2018,11:147-149.

作者简介

王生忠(1993.03—),男,甘肃省白银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207

作者:王生忠

上一篇:工程合同书(精选2篇)下一篇:工业立体设计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