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读后感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篇1

《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展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的贸易给东西方带来的巨大影响,让人惊叹。

“丝绸之路”,一条贯穿东西方贸易的交流之路,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丝绸之路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古代,他让文明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像丝绸之路一样的开放之路也让世界变得更加繁荣。我国的改革开放就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好处。在遥远的西方,大量的中国商品涌向国外市场,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在中国,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比如电脑、电影、汽车等各种商品贸易,都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总而言之,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改革开放所获得的成就,都是各国人民沟通、来往、贸易的功劳,可见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开放交流之路都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国家之间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

《丝绸之路》读后感 篇2

一、揭示了沉重的社会和教育现实

从社会角度来看, 社会教育背离学校教育并吞噬学校教育的成果。“学校门前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接送学生的家长, ……有公车党, 有私车党, 有租房党, 有打的党, 有摩托车党, 有电动车党, 有自行车党, 有公交车党……” (第171页) 如此, 每天在学校门前上演的接送景观会迅速铲除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灵好不容易种下的平等、公平的种子。从教育的现状来看, 下层孩子向上的生存通道被人为地阻隔。“90年代中期后, 教育就基本上沦为有钱人与有权人的游戏了, 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和一般的重点大学, 以前农村孩子的比例占70%, 但现在, 基本上没有农村孩子的身影了。” (第353页) 而“学生在象牙塔的大学只学会一个字:混。”“学校从来不教给我们关于生活、责任、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智慧” (第7页) , 老师们“上课匆匆下课也匆匆, 热衷飞来飞去忙开文化公司、学术交流会、作品座谈会。” (第3页) 而学生则“对读书没兴趣……成了游戏专家……泡妞专家、马屁专家、满脑子升官发财梦……” (第7页) 中学的生存环境也不乐观, “懂教育也想搞真正的教育的校长简直是稀有动物, 比国宝都少见” (第246页) , 大多的校长不是完全不懂教育就是无意搞教育, 这类校长的目标是做官。教师们则分化成几种人, 机械教书匠、耍滑寻租者、人格分裂者、实惠生活型。他们“或者汲汲于人际关系的营造;或者心里只有利益, ……或者一切认命, 像钟摆一样机械准确地教书等死” (第118页) 。而“学生生活在一个“假的、空的、大的、虚的、含糊的、暴虐的、仇恨的、抒情的、非黑即白的……” (第158页) 的语言环境里。“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教室挤着七八十人……刚好是体音美劳科技这些培养身体机能和舒展感官渴望的课, ……要么不开, 要么开也是形式……我们的教育从小给人的只有一种对待身体的方式:忽略和压制” (第221页) 。并且“我们不得不服从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 分数决定学生、教师、学校的命运。于是, 活生生的青春少年, 象产品一样按标准的知识体系来打造, 而个体的生命价值中的思想、情感、身体、爱好、沟通能力、社会认知等被忽略不计。”

由此, 社会以及教育现实是严峻的, 但社会毕竟向前, 也总有直面现实敢于担当的社会脊梁在为改变现实而苦苦求索、不断突破。文本中以海无言为代表的一群青年教师, 在认清了现实、直面现实之后, 扎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开始了他们的教育救赎之路。

二、探寻现代教育教学之路

“有什么样的教育人生, 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人生。”“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把什么样的人输送给社会, 未来社会就是什么样子。”为此, 文本通过“对什么是好的教师, 什么是好的备课, 什么是好的课堂, 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好的教学管理, 都通过书中人物做了大量的探索, 并且对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社会使命及教育的人性化也都做了大量的追问”。追问的过程正是探寻现代教育教学之路的过程。

什么是好的老师呢?

你们若真要做一个好的教育人, 那就得“立足于现实看问题”, 就得理解你所置身的现实———学校现实、教师现实、教育现实、学生现实、社会现实。而且要“每时每刻都去理解, 因为现实是变动不居的。”“只有认清现实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勇气和理性去做事。” (第208页) 但现实是复杂的, 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现实。也就是说, 根本就没有客观的现实,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已。” (第165页) 那么, 怎样认清现实呢?一是要“想办法弄清楚学校的权力结构, 师生之间的关系常态, 老师们的一般心态, 学生的一般心理、欲望、交往, 去弄清他们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原因。” (第207页) 二是要从“从个体生命所有层次的需要出发”, “只有始终坚持自己的个体生命和利益高于一切, 不管是国家、民族、集体、亲人, 还是任何崇高的理想, 在个体生命与个人利益面前都要让位, 才有可能真正认识现实。” (第174页) 因为, 生命不是空洞的肉体, 个体生命的实现有赖于他自身的道德、伦理、价值追求, 个人利益不只是物质上的需要与享受, 个人利益还包括了个人的尊严、荣誉、交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一句话, 人的自我实现才是终极的理想, 其他一切理想只是人自我实现的手段。” (第175页) 认识了现实, 怎么改进现实呢?做事一要低调, 二要以课堂为主, 三要边充实自己边通过教学去了解认识现实。而要以课堂为主, 是“因为只有课堂时间你才能和学生在一起, 你才能让课堂发酵。” (第210页)

其次, 教好书或者说真要做一个有一定想法的人, 要看书, 更要从自己的处境出发, 通过实践去领悟关于生命关于教育的基本常识。“我的看法是, 从书本上吸取知识占三成, 这三成是纯粹的知识, 谁都应该知道也能知道, 只要你肯看。而从现实人生出发去观照要占七成, 这七成就是你自己的观点, 可以称得上是思想, 她是你的血、汗、喜怒哀乐、个性……的结晶。” (第164页)

什么是好的备课?

好的备课不是“把课文的结构、知识点弄清楚, 然后寻找恰当的方式教给学生”, 因为那样的备课“我们把自己降格为了一个空空的袋子, 然后, 在备课时, 我们就往袋子里装一些零散的知识, 什么文学常识啊, 修辞手法啊, 结构啊等等” (第295-296页) 。这样的上课把文本“肢解成了知识碎片, 我们也践踏了课文和作者的尊严。” (第296页) 因为“课文本来是一个生命文本, 我们上课要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进入课文和课堂。” (第298页) “备一节课是文本、作者、备课者就历史、现实与生命展开的对话。”“好的备课是以一颗敏感的心带着自己的生活去进入文本, 是以生命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去备的。这需要教师相当的生命宽度、高度、深度和韧度要有纯净的生命情怀” (第303页) 。

什么是好的课堂?

现实中, 只存在生命课堂的缺失, 这样的课堂:“类似电脑程序操作, ……老师看起来很严谨、难点的讲解非常仔细, 落实也很到位;还有一种课堂就是双边活动比较多, 笑话不断, 气氛很是热闹。……也很重视基础知识和练习的训练与落实。还有一种课知识容量大, 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第48页) 而其实这样的课堂是诲人不倦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沉闷还是活跃”都“是在围绕考试上”。那么什么是好的课堂呢?“好的课堂, 就是加进了主体维度的课堂。”主体维度使得每一个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语文课堂为例, 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四个字。语文课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听说读写的主人。听不是接受服从, 而是选择与质疑;说不是人云亦云, 而是个体生命的表达与传递;读不是规训驯服, 而是交流探索;写不是八股宣传, 而是生命与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创造。” (第297页) 主体的语文课堂, 使得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进入课文和课堂。”一反过去我们崇尚的“不能带着丝毫的个人情感与个体生活痕迹进入课堂”, 因为那样的没有个人情绪的课堂只能是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冰冷冷的技术切割, 我们的日常课堂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就是精神分裂式的表演作秀, 那就是我们的公开课了” (第297页) 。

那么真正合理的课堂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 合理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有的, 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文本是一个以问题展示出来的生命空间, 这些问题无关于琐屑的知识, 只关乎智慧、情感与生命, 他们把课堂里的每一个生命,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吸引到了一起。”在这个生命空间里, 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与其他的生命交流融合。只要有一个人提出问题, 其他人都有义务去思考回应, 然后新的问题不断产生, 大家不断进行思考和回应, 慢慢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命空间。在这个和谐的生命空间里, 所有的生命都因为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应问题而在思想、情感、价值、人格、道德……所有的领域成长?” (第314页) “在这样的课堂, 核心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与生命相关的问题, 老师的角色不是唯一的, 他是面向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思考者、回应者, 学生也一样, 和学生一样, 老师也在成长中。” (第315页) 这样的课堂需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了课堂里面, 让自己的生命意识进入文本, 然后自然带动了学生从历史、现实、生命等不同的角度进入到文本之中, 然后, 围绕着文本形成了一个理解生命、追问生命的空间。” (第316页) 而老师这么做, “只是因为他觉得他需要这么做, 他的生命在那个时刻需要这么呈现和展示。” (第315页) 所以, “真正的好课堂是不能复制的, 模仿也不行, 每个人只有当他是他自己时, 只有当他完全地拥有自己, 不顾一切地成全他自己时, 他才能靠近真正的课堂。一定程度上说, 只有公民社会才有真正的课堂……” (第317页)

什么是好的教学?

文本以作文教学为例, 认为作文教学要跳出习以为常的“写细节”, 通过细节表现生活的思维方式。作者也否定了老师那种通过讲解来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 提高写作者知识视野和思想宽度的思维方式。文本认为, 好的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是教给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好的作文目的是“启蒙学生, 培养公民。”这样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本身有一个思想框架, 还要求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还需要纯粹。文本以一名叫刘念的学生的小作文“人是什么”为例, 通过六个篇幅的系列书写, 对“人”作全面认识:“人是文化 (附号) 的动物, 人是政治 (城邦) 的动物, 人是利益 (功利) 的动物, 人是工具 (机器) 的动物, 人是道德 (价值) 的动物” (第128页) 而“从这五点出发, 人都无一例外地通向制度设计规则 (法律) 应对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和生活。” (第128页) 刘念的多维思考指向人本身存在方式的思考, 让学生认识自己立足的现实和人类的历史真相, 以做一个真正的人。

至于好的文章, 则“都起源于肉体的基本需要和感受。” (第124页) “写作文就这么简单, 你们只要做到不因为从小养成的观点而对自己的需要、兴趣感到羞耻, 而是理直气地尊重自己的这些需要、兴趣, 尊重自己, 从自己的基本需求是合理的这一点出发, 写自己的真情实想, 就能写出不装B不犯傻的正常文章。” (第124页) 而要“复活肉体的基本需要和感受, 就必须恢复词语本来的意义, 通过词语抵达真正的人生。”文本首先确立作文原则:“其一, 列举你关于给定词语以前所知道的义项。其二, 怀疑这些既定的习惯的对词语的解释。其三, 从基本的人性人情出发重新理解词语。其四, 叙写自己的切身见闻呈现词语被遮蔽的意义。其五, 搜集历史事实印证词语的本真意义。其六, 从给定词语出发联想到其他的词语, 以一个词为核心, 建立起自己的意义系统。” (第122页) 文本以“自私”为例, 剖析怎样通过词语抵达真实的人生。首先作者列举给定词语“自私”以前所知道的义项, 即通常自私总是在对某人有意见, 找某人借东西不成, 试图与某人合作不成, 或觉得某人过于自我, 很难接近时, 就会说, 这个人真自私。很明显, 这是一个贬义词, 包含着对某人人格与德行的低评。但自私是否真的就只有前此的意义呢?我们需要超越惯常的思维, 去怀疑词语习以为常的意义。于是, 从基本的人性人情出发, 从基本的生活出发, 我们发现自私其实是我们固有的个人特质, 比如“我们不会无私到把自己的东西不计成本地胡乱送人, 我们总要考虑到自己的底线。”比如我们也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神圣不可侵犯。如此, 通过生活和人性人情的考量, 我们发现自私其实也与自己的人格和德行关联, 于是“自私”超越了“某人人格与德行的低评”这样单薄的意义, 呈现出被遮蔽的意义:自私与我们每个人关联, 或许它还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如此, 再搜集历史事实, 虽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孟子是不会真的把养他老头孩子的钱分一半给我的老头孩子的。再说历代帝王也不会把王位传给外姓人。这说明人本来就是自私的, 一个自私的人, 是一个对自己好的人, 而一个人对自己好是他的天职, 那他就是一个有基本德行的人。如此, “自私让我们意识到对自己的东西拥有绝对占有权, 自私也让我们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有一个理性的规划。自私使我们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 一个有权利意识的人, 一个有理性的人” (第124-125页) 。至此, 文本以“自私”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的意义系统。而这个意义系统的建立, 是学生根据自己肉体的基本需要和感受表达出来的, 在这个表达的过程中, 作者理直气壮地尊重自己的需要、兴趣, 尊重了自己, 这样的作文就不愁没话说, 也不愁没有价值。因为这样的作文“通过词条的形式, 从常识出发, 更教给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教育的宗旨以及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好的教育管理?

教育的宗旨就是成人之美。教育是慢的艺术, 好的教育应建立在这样的根基上:“无论硬件还是课程的设置、课堂内容的安排, 评价标准的设定都确保身体的充分自由, 感官的尽量舒展;充分确保实践与思想的开放多元;评价标准的多元客观” (第222页) 。

好的教育管理在于:那样的校长 (章校长) “他把全校所有的中层干部全撤了, 在全校搞民主直选。……他还推行教改, 要求老师少讲, 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选老师;要求老师们每个星期看一本书, 写读书体会;让学生成立各种团体, 搞各种活动。” (第246页) 而学校职工代表的选举必须遵循如下规则:“第一, 职工代表必须具有真正广泛的代表性, 每个年龄层次, 每个学科组, 每个科室, 必须有自己的代表;第二, 班主任、组长和官员、特级不是天然的代表, 职工代表的人数按照全校官民比, 由全校教职工匿名选举, 公开唱票, 多人监督产生;第三, 监督机构是民意机构, 只能由群众担任, 担任群众, 要兼顾到各年龄层次, 各学科, 由全校教职工匿名选举, 公开唱票, 多人监督产生;第四, 职工代表和监督机构每年选举一次, 选举方式如上;第五, 改革方案和监督方案由代表们面向所有职工征集, 再在大会上逐条讨论, 然后, 以匿名投票的方式通过或淘汰;第六, 选举结果、方案, 必须公示;第七, 以后任何关系到全校教职工利益的大事, 都要以这种方式处理。” (第368-369页) “学校当官的不应带竞赛班, 不应做班主任、组长, 学校的车应该全民共享, 每年的账目要公示, 每一笔账都要清清楚楚。”

三、教师尤其是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建议

文本认为一个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取决于教学目的, 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学生的需要决定教师的知识构成。一个好的教师他应该有自己的书单, 文本为好的语文教师开列了如下的书单:

第一种是历史书。因为历史里什么都有:生命、情感、伦理、道德、宗教、哲学、心理学……无所不包, 所有这一切无不汇聚在生命洪流之下。看历史不要仅仅只是看故事, 而是应该在历史里理解生命、认识生命。但是, 历史阅读要有独立立场。作者回忆自己看历史书籍时先看故事再慢慢结合生活去思考历史观、生命观的阅读方式, 通过自己阅读《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的阅读感受:“凡是入史的那些人, 不管他是帝王也好, 还是将相臣子也好, 也不管是忠是奸, 绝大部分都死于非命;而且他们的言行都古怪到了极点———一圣贤忠孝仁义得成了一根筋, 昏佞奸邪暴恶得无所不为, 没有一个正常人。” (第213页) 意识到了那些选文“全都以道德评判来统摄行文”, 致使历史的变化只是朝代、人事的更替, 而人物的生死成败, 言行举止, 思想意识其实差不多, 好像历史规律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重复一样。这些关于历史的阅读揭示了“几千年道德治国不能解决问题”。为此, 作者带着这个疑问看古希腊史、罗马史, 发现他们的历史血腥味一点也不比我们差, 但他们后来却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他们那里, 道德从来就不是最高的存在, 最高的存在是人本身, 经过上千年, 他们终于发现了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从来就是:人的正常生活需要与权力总是无限膨胀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将来也不会变。他们于是发明了限制权力的种种手段。然后, 形成了民主宪政的制度架构。作者认为只有基于这样的现代史观, 才能更好地弄清历史, 理解现实。进而, 作者建议先看一些有明确的现代历史观的书, 比如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还有目前最受热捧的余英时、黄仁宇、吴思、林达的历史著作。然后再去看《史记》之类的书。而外国史, 应该先看看古希腊史、古罗马史, 然后是文艺复兴史, 再然后是英国史和美国史。在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再看一些从某个单一视角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历史。比如有老外专门写香烟的历史、服装的历史、疾病的历史。另外, 科技史、思想史、文学史等等, 一定要看;因为人类史不只是王朝更迭史、帝王将相史, 也不只是政治军事史, 生命有多少向度, 就有多少种历史。人接触的历史门类越多, 人就对生命的认识越深刻。作者否定“历史是有某个目的, 为了这个目的, 总会有牺牲。”的历史观, 认为为历史的某种目的, 需要一代或几代人, 一个阶层或几个阶层的人作奉献, 这太残忍, 而且很容易为政治权力利用。作者推荐阅读顾准, 李泽厚、茅海建、林贤治、赵诚、杨继绳、唐德刚、徐中约、周策纵、郝舫、钟鸣、朱学勤、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爱德华·吉本、理查德·克莱恩、丹尼尔·布尔斯廷、弗朗索瓦·傅勒、斯东、基托、让·皮埃尔·韦尔南、史景迁、汤因比, 斯宾格勒、罗素、勃兰兑斯, 费尔南·布罗代尔等历史学家以及林贤治的《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勃兰兑斯六卷本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第二种是文学书。文学是人学, 好的文学充满了对生命奥妙的探讨与描述, 好的文学总是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 好的文学是人性的显微镜与生命的守卫仪。而教书是成人之美。也就是说教书既要展示教育者的生命之美, 又要成全受教育者的生命之美。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才会理解生命热爱生命。

第三种是心理学书。文本认为教书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成全。不理解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发生构成机制, 不同情人的内心隐秘, 怎么可能去教好书呢? (第217页) 作者推荐阅读让·皮亚杰、卡尔·古斯塔夫·容格、埃里希·弗洛姆、古斯塔夫·庞勒、卡伦·霍妮、亚伯拉罕·马斯洛等大名家, 尤其是弗洛姆和马斯洛。

第四种是网络时文。一是关注一些有影响的思想学术网站, 像关天、爱思想、凯迪、猫扑这些社区, 真名网 (第72页) 等等。二是阅读网络时文。作者认为“网络时文对当今中国与世界发生的事情迅速作出反应, 进行文化、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视角的分析, 既能持守普世价值的底线, 又能对现实进行手术刀般的评价。读这些文章, 是了解中国现实与世界现实及其未来走向, 把握及时的社会人性人心动向的晴雨表, 是我们始终活在现实中的保证。” (第217页) 文本推荐毛喻原、野夫、丁学良、陈志武、秦晖、肖雪慧、萧翰、陈行之、艾晓明、郑也夫、孙立平、徐贲等作者。作者还认为博文也是时文里的一种, 教师有空也可以逛逛博客, 博客上总会有链接的, 顺着链接又可以找到很多博客, 一个好博客不亚于一本好书。

第五种是教育经典。比如说《教学勇气》、《压迫者教育学》、《意识形态与教育》、《后现代课程观》等等。

第六种是电影。作者认为一部好电影绝不亚于一本好书, 比如《死亡诗社》、《窃听风暴》、《肖申克的救赎》等等, 而好的电影在网上一搜一大把, 可以借鉴参考。

最后作者认为:“只要坚持看这些书两三年, 认真思考, 将他们消化成为你们的一部分, 那么, 你们差不多就具备了成为一个还算行的老师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精神情感人格储备了, 也才能对我们所置身的不义之地有一定的抗力了。” (第211页)

四、文本的当下意义:

一是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揭示, 令人警醒。现实如此沉重, 但现实是教育者改变现实的基点所在。为此, 教育者要把现实作为自己思考的起点, 深入现实, 扎根现实, 直面现实, 要在吃透现实的基础上, 以自己深厚的教育情怀, 低调务实, 通过立体多维的深度阅读, 丰厚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思想素养, 改变自己的精神结构和思维方式, 利用课堂, 从话语与思维方式的转换入手, 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思路和惯常的言说方式, 搭建学生直面现实的求知和思考方式, 启蒙学生正视个体的欲求, 尤其是个人的价值、尊严、荣誉、交流等, 让课堂发酵, 膨胀出鲜活的生命欲望, 进而改变现实。而“教育的根子不在教育” (第225页) 则启示我们教育的很多问题不能只在教育内部来解决, 它涉及到更大范围的改革, 比如劳动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教育行政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等。呼吁全社会关注教育问题, 深刻认识教育之于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意义, 从而凝聚教育共识, 将全民教育智慧凝结成制度财富, 以从萎靡的教育现实中掘出一条救赎之路来。二是通过现代教育之路的探寻, 通过“什么是好的教师, 什么是好的备课, 什么是好的课堂, 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好的教学管理以及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社会使命及教育的人性化”的具体内涵的阐释, 给予教师可观、可行、可实践的教育改造路径。不仅拓展了教师的思考维度, 而且为教育创新带来新思路。当广大教师领略了其丰富的内涵时, 他们便可以通过立足自我、成全自我、实现自我的方式实现教育的当下革新, 并为未来教育发展导航方向。三是关于教师阅读的内容推荐以及由此的理论分析, 不仅对一个好老师应该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整体的勾画, 为想做好老师的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文本和名家, 为好教师尤其是好的语文教师的阅读人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养料, 而且其分析提供的现代观念和民主思路为广大教师构建现代的教育理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丝绸之路》读后感 篇3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唯一一条通向西方的道路。张骞是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的。张骞让世人知道它并不是无法通过的!人们通过它。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从那以后以前中国所没有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虫、黄瓜、芝麻、无花果。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被源源不断的引入中国并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多次文化交流。中国人将国外文化长处加入中国艺术中,中国艺术变的更加多姿多彩。

这一切是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踏上这伟大的路时开始的!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 篇4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电视连续剧《丝绸之路传奇》是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 周年而拍摄的。下面是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篇一

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的30 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我州各族群众强烈反响。

这部电视剧讲述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苏莱曼,为了发展新疆民族工业,传承丝路文明,与妻子(一个被汉族纺织专家收养的维吾尔族孤女阿拉木罕)共同经历半个世纪风雨人生,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故事。

博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阿媛说:“观看《丝绸之路传奇》电视剧后,对我感触很深。新疆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我们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各民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团结互助。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干事创业。”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工作人员王倩看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叹不已。她说:“这部电视剧不仅体现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以此展现了新疆的大美风光以及民俗文化。”

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工作人员库尔班娜依·司地克说:“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共同演绎的最为温暖感人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如剧情一样,各民族都应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美好生活要靠大家共同创造。”

博乐市青得里乡托郭生布呼新村村民尼沙古丽·努尔买买提和邻居一起看了这部电视剧,她说,作为新疆人,在电视上看到熟悉的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应该珍惜当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美丽的新疆。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篇二

《丝绸之路传奇》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及北京星河圣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苏莱曼从一个穷苦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在各民族人们的帮助下,学习科学的纺织技术,最终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故事。

《丝绸之路传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少数民族工业题材的电视剧,全景式展示新疆纺织工业发展和各民族产业工人团结奋斗的史诗性作品。

作为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的献礼剧,30 集新疆题材电视连续剧《丝绸之路传奇》目前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全剧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声音、新疆的感情讲述了中国梦的新疆故事。该剧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电视剧项目中首个播出的剧目。

这部剧首次将维吾尔族传世瑰宝“艾德莱斯绸”搬上荧屏。艾德莱斯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着“21 世纪

最后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称号,20xx 年还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扎染技术独特,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该剧的主人公艾拉提(巴哈提亚尔·艾则孜饰)在各民族同胞的帮助下,将古老的手工作坊生产艾德莱斯发展成先进的工厂机织艾德莱斯,他本人也从一名贫苦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

他的爱人、女一号梅里古丽(阿孜古丽·热西提饰)是一个维吾尔族孤儿,从小被从江南来新疆的桑蚕养殖专家卫守仁(王诗槐饰)收养,卫守仁一家与苏莱曼(吾守尔·赛来饰)一家相知相识,共同生活十多年,结成世代友谊。该剧剧情跨度约 40 年,从新疆解放初期,国家选送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年轻人去江南纺织学院新疆班学习,再回到新疆中国西北最大的丝绸厂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的上世纪 90 年代后,昆仑丝绸厂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该剧正是通过一个大时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观众呈现了最真挚的民族团结之情。

为了更好地表现在这条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剧组万里大转景,横跨东西部取景拍摄。东至江苏无锡、浙江桐乡,取景江南美丽山水与人文,全景式地展现了大美新疆。剧组深入昆仑深山,驰骋沙漠,草原、胡杨林等唯美风光通过该剧可以一览无余。新疆 60年的发展巨变再现荧屏,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再度被揭开神秘面纱。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篇三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宣传 60 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喜庆、祥和、隆重、热烈的社会氛

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国家民委所属中华民族音像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摄制的 30 集重点献礼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于 20xx 年 10 月 14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连日来,我市各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各族群众观看了该电视剧。

今年 27 岁的滕翠是甘河子镇党委的宣传干事,10 月 15 日晚上观看了央视《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受颇深。滕翠说:“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振兴丝绸之路现代文明的故事。能让更多观众一同感受新疆的大好风光,风情美食和民俗文化以及最为闪亮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很值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让各民族同志多了解、多接触,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在新疆这个大家庭中。”

在南苑街道军民路会议室,30 多名党员干部及群众通过远教平台观看《丝绸之路传奇》,居民宋英说:“这部电影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做为新疆人的我觉得很骄傲,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过上了幸福生活,也享受到了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生活越来越好,今后为我们一定会为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美丽的家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并作为首部拍摄播出的重点电视剧,是我区创作的第二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是新疆题材电视剧创拍的重大突破,对于弘扬新疆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形成“建

《丝绸之路》观后感小学生 篇5

看了这本歪果仁写的《丝绸之路》,才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贸易通道,同时也是宗教传播通道,是传染病传播通道,还是充满罪恶的人口贩卖通道。

古代文明就是聚集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美洲还是比较原始的社会,所以可以说早在20xx年前,是丝绸之路促进了全球化发展,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进步。

丝绸之路上思想的传播,使得宗教得以传播、发展、互相竞争。各种宗教的传播与竞争首先取决于各地统治者。统治者很愿意为在竞争中占优势的宗教投资。统治者可以通过宗教强化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被统治者选中的宗教得以发展壮大,培养更多信徒,也会更有影响力,有利于传播到更多地方。

外来的统治者更需要宗教的力量,他们需要宗教增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北魏就是这样,佛教被北魏利用,也因此在中国迅速发展、传播。我们洛阳的龙门石窟就是始建于北魏。

书中也揭示了丝绸之路也是充满罪恶的人口贩卖通道。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黑非洲掳走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这就是血腥的非洲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延续 4个世纪之久,使亿万非洲人丧失生命,给非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是非洲历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奴隶贸易为西欧资本家带来了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书中有很多地方提到距离很远的几个国家事件之间的关联,很有意思。比如印度的泰姬陵的诞生就与欧洲对美洲的掠夺以及欧亚贸易有关。印度的富强竟然是以地球另一端的印第安人的苦难为代价的,讽刺的是“印第安人”这个称呼的由来就是因为哥伦布以为他发现的新大陆就是印度,那里的原住民就是印度人。

这本《丝绸之路》让我们中国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古代的贸易、宗教传播、战争、艺术、疾病和灾难。

而且,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并不止体现在古代。事实上,即便是16世纪以后西方主宰的时代,丝绸之路依然主导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丝绸之路文化 篇6

北方陆上丝路指由黄河中下游通达西域的商路, 包括草原森林丝路、沙漠绿洲丝路。沙漠绿洲丝路延续千余年, 是丝路的主干道。草原森林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 穿蒙古高原, 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至中亚分两支, 一支西南行达波斯转西行, 另一支西行翻拉尔山越伏尔加河抵黑海滨。两路在西亚辐合抵地中海沿岸国家。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 全长7000多公里, 分东、中、西3段。东段, 自长安至敦煌。南北中三线会合后, 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 敦煌至葱岭 (今帕米尔) 或怛罗斯 (今江布尔) 。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 兴于隋唐, 盛于宋元, 明初达到顶峰, 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 (后改称广州) 、登州 (今烟台) 、扬州、明州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

历代海上丝路, 亦可分三大航线:一是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二是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三是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 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链接

2013年9月5日,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 习近平主席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财富之路读后感 篇7

---------------读《财富之路》有感

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样一本好书,但是中国有句古话“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很庆幸在公司领导的指示下去看这这本书,读后感真谈不上,因为这本书我还远远没有看完,下面我只是谈一下我在看了这本书目前的感受吧。

《财富之路》给我感觉最强大的就是态度决定人生,这也是我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所说的。因为态度也是我们当前年轻人最需要摆正的东西。

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我们,从温馨的像母亲的摇篮一样的象牙塔里走到社会,巨大的落差曾经几乎击倒了我,曾经一个人流浪在北京的街头去想,我适合这个社会吗?这个社会需要我吗?迷茫,十分的迷茫。后来机缘巧合,希地码给了我这个机会来到这个工作,并推荐给了我这本书,很好,真的很好这本书。

顺着本杰明 富兰克林 这本《财富之路》,能让人不由自主的在读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审视了一下自己,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进入到作者的“圈套”里面去。

文章一开始让我想到的是抱怨。是啊,国家定的赋税不能改变,那么何苦不去努力工作呢,这个观点如果说出来的话大家都会懂,但是具体到实施上的话,能坚持的还真不到,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比较调皮,对于英语老师特别的看不顺眼,妈妈告诉我说,老师是学校给你们班定的,学校也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去更换英语老师,而老师也不能为了适应我一个去放弃班里的其他同学,所以我只能去适应老师,而不是叫老师去适应我。这些话当时我是没听,不过现在想想,妈妈的话跟富兰克林的观点有相似甚至是相同之处,是啊,面对改变不了的现实,与其拼尽全力去抱怨,哪怕是叫全世界都知道你委屈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去适应环境争取在当前环境下最大利益为好。这个观点对于公司员工更为重要,我刚来公司,应该努力使自己更快的融入公司,面对即将而来的情况,只有适应,因为不适应的话就不可能去改变。

继续往下看,讲的是懒惰,我想这个问题我最近的体会比较深,在学校的时候,每天都是上午11点半起床,中午吃个饭,下午打打牌,打打球,上上网,一会儿晚上就到了,时间过得特别的快,到了北京之后,几乎适应不了北京高节奏的生活,现在天天早上5点半就要爬起来,每当跟着人群站在北京的马路上的时候,看着刚刚升起的朝阳,我会很心情愉快的去面对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尽管刚开始很累,但是一定要坚决的跟懒觉说再见。

再往下富兰克林说到了勤劳问题,勤劳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给我们树立的那么多的榜样,使得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勤劳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勤劳,更重要是思想上的勤劳,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被治于人。”这句话不尽然也,但是其思想表达的是相当正确的,思想懒惰而肉体“勤劳”无疑就是这个社会上最悲惨的那一类人,说着说着我不禁想起一句“国策”来,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句话可以套下牌,我们在肉体上不能懒惰的同时思想上一定也要勤劳。这才是勤劳的真谛!打个比较生动的比喻吧,勤劳还有一个“亲戚”。叫“坚持”。俗话说的好啊,“光荣在于艰巨,伟大在于漫长。”我想这就是坚持的效果,大三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叫《管理心理学》,老师是一位工商管理学的博士,他在讲到他成功的经验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讲的就是“从一而终”。这一点在面试的时候刘总也跟我提到过,那位老师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安利,在当时一个工商管理的博士,在中国是很吃香的,但是这个老师拒绝了所有的诱惑,坚持在安利干了5年,现在已经是华南区的总代理了。正如我现在的同学一样,很多

人找一个工作,干两天,再找一个,再换。即使一个很优秀的人才,也经不起这么折腾。从来没有见过经常移动的大树,也从来见过经常搬来搬去的家,扎根一处才能生长茂盛。要想当一个卓越的员工,就要从一而终,这也是卓越与优秀最根本的区别。

再往下讲得是人要善于观察,这个论点几乎都不用去刻意的去想事例来证明,因为所有的北京人都知道,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不认识路而去看地图的话,一条远的路可能要浪费你一上午的时间。

接下来讲到的是节俭,我想如果说节俭不是一个态度的话,那么我认为虚心这个词应该是节俭的一个表达吧,就像是有十块钱,花九块钱,留一块,算节俭。好比我有十个单位的能力,跟别人说我能有九个单位的能力,给自己留一个单位的余地,这是很好的,当然我们不是不敢冒险,用虚心的态度是高调的要求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正道!我的空间里有一句我自己当了很多年的座右铭,“用高调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用低调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公司也是一样,我在索尼爱立信和三北种业实习的时候,面对客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随便承诺,因为一个产品乃至一个人,不能将其能力100%的发挥出来,更不要说本身就不具备的了,在公司的后台,我们尽可能的坐到产品以及服务的完美,在前台我们则必须要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去年索尼爱立信新上市的情感系列手机S500 销售的出奇的好,结果问题出现了,这款手机容易断键,索尼爱立信并不是不包修,只是当时公司给的承诺是硬件问题一天内解决,而顾客返修率特别高,根本修不过来。导致相当一部分顾客的退货,并引领其他型号的一批退货的热潮,所以承诺的时候,给自己留有余地。与其吹得天花乱坠,不如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产品,顾客关注售后,其最关注还是产品质量。好的产品质量加一套好的售后服务才是一件完整的产品,但是前者是最重要的。

文中说奢华的时候,也很好的证明的这一点,没有那么多钱你就别买那么贵的东西,好比是没有那么好的东西就别吹得那么厉害,这使我想到的责任。

人是社会的人,人存在每一个团体中都有他特定的责任,如果把自己责任意识错了,那么自己在发展的路上也会出现扭曲,最后富兰克林先生又提到了思考,这是很关键的,突出中心则更能表达思想,富兰克林先生这篇文章,通体都是在讲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啊,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要对自己有任何一次的仁慈,因为一个不好的习惯望望是由一个动作而源来的,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步是我们在人生当中最关键的,动作决定了人的习惯,习惯决定了人的态度,而态度最终会汇聚成思想。

《复兴之路》读后感 篇8

从英帝国在1840年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开始的列强入侵之潮,到新民主主义思想所引导的民主政权的成功,这期间,中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浩劫,千百万年积攒下来的历史文化财富被洗劫一空但也就是这次风暴,是中国人民醒悟了过来,孕育出了一个新中国和一条浩浩荡荡的复兴之路。

在这漫长的1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历经了种种考验,失败与挫折,奋起与追求,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奋起直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纵观中华民族50的历史长河,这100多年却算不了什么,但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中国,改变了整个世界。

读《复兴之路》品民族复兴,在字句之间,现民族气节。

当你驻足于历史的制高点俯瞰中华民族的史诗般的长河中,t望那百年之耻,你将会发现那破碎的山河正历经沧桑巨变:从昏暗无度,到渐渐苏醒,直至革命成功。现实与梦幻,那萦绕于祖国儿女们109年的期盼,最终在1949年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声震大地的口号中实现。

丝绸之路:被遮蔽的政治 篇9

明了这一点十分重要。在我看来, 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相关的种种误解,大多都是由此伴生而来的。这些似是而非的“常识”包括:“丝绸之路” 是一条笔直的商路;它由中国通往欧洲;丝路富有异域情调;其存在主要是为了经济和文化交流;丝绸是其间主要的贸易货物;存在某种象征开放、和平交流的 “ 丝路精神” , 如此等等。 “丝”比“路”更容易引人误解,因为丝绸只是丝路货物中的一种而已,矿物、香料、金属、马具及皮革制品、玻璃和纸都很常见。用“丝绸之路”为它命名,推想起来本身就是因为“丝绸” 是罗马帝国时代对东方最感兴趣的商品,虽然要论对文明交流的贡献,它远不及纸的传播。

由于讨论丝绸之路的许多著作都出自欧美学者手笔,而且在近代以来中国的语境中,东西方并举时的“西方”经常是指欧洲,因而当人们谈到丝路的对外交流中,其中的“西方”经常被置换为欧洲,仿佛丝绸之路是从洛阳或长安笔直通向罗马的高速公路,虽然在汉唐时代的中国人心目中,“西方”分明是指西域、波斯和印度,当时的人们如果知道“丝绸之路”,也不可能将其终点设定在欧洲或罗马。在真实历史中,罗马并非中国的直接贸易伙伴,其中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中亚粟特、波斯商人,几乎找不到什么证据表明当时的罗马帝国参与了丝绸之路贸易——当然,这也取决于人们如何界定“丝绸之路”。不过这是一种有用的虚构,在当下几乎所有关于“新丝绸之路”的报道和讨论中,“东西方交流”的“西方”一词,都确定无疑指的是欧洲,尤其是西欧。

因此,在“丝绸之路”的概念之上,投射着许多后人,尤其是现代西方人的观念。“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一条直线”的潜在设想影响深远, 但李希霍芬提出这一设想不是偶然的。 在他所生活的19世纪中后期,美国、加拿大先后完成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通道,美国铁路大亨爱德华·哈里曼甚至设想了一条环绕世界的铁路,各欧洲帝国也都在设想贯通非洲或亚洲大陆的铁路线,以强化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李希霍芬当时在华调查多年,目的之一就是设计一条从山东出发,一路穿越亚洲内陆并最终通向德国本土的铁路线。这就不奇怪,在他标列出来的地图上,中国和罗马时代欧洲之间的道路被描绘成一条笔直的大道,“在很多方面,他的丝绸之路都像是一条横贯欧洲的铁路线”。

韩森的《丝绸之路新史》当然不是一部观念史,不过她在系统整理前人研究并结合新出土文献的基础上,对许多这类早先的理念提出了挑战。首先, “丝绸之路”不是一条高速公路,而是一个道路网络,一个体系。现有研究表明,即便是中国长城、罗马边墙之类看起来是防御职能的边界“线”,其实也是由堡垒、营地、后勤支援和道路网构成的纵深防御体系和复杂网络,那就更不用说开放流通的商路网络了,那会包含着无数节点、干道和支流。

韩森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观点是:她虽然赞成丝路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但与流行的观念中那种西域胡人商队驱赶着驮运昂贵货物的骆驼、穿越沙漠远道跋涉而来的“标准丝路印象”不同,她坚持认为丝路经济活动主要并非长途贸易。她举出许多敦煌、吐鲁番文献,认为丝路上“实际的贸易额相当小”,那些绿洲聚落大多以农业而非商业维生, “贸易大多发生在当地,而且多以物易物而不是用货币交易”,而唐代时丝路经济也主要依赖中国中央政府投入布帛财物的强力刺激,并非源于活跃的国际物资交流,因此“丝路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唐朝政府支出的副产品,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民间商人长途贸易的结果”。当然,在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军撤离西域,流入当地的钱币戛然而止,这种状况就更糟糕了,贸易对于当地人的影响微乎其微, 他们继续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中生活”。

在此,她否定了丝路作为国际贸易商道的重要性(“丝路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一条商业道路”),转而肯定它作为宗教、艺术、语言和新技术交流方面的意义。这无疑是个颠覆性的观点,因为以往的“丝路形象”,主要便是奠基于长途贸易的经济活动之上的,而现在所说的 “新丝绸之路”“丝路精神”其实也特指那种经济货物的流通以及由此而来的开放性。在某种程度上,她所说的当然是对的,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本身是政治、外交和国家安全,而非重视贸易, 汉唐中国对丝绸之路也不大可能从经济收益和对外开放的意义上去理解,而当地那些绿洲城镇毕竟也不是香港或新加坡,其经济活动不大可能那么依赖外贸。

但要论证这一观点也非常困难。韩森教授的证据, 说到底是 “ 没有证据”——也就是说,出土文书只能证明当地存在小规模经济活动,而没有证据表明存在远距离国际贸易。然而,证其有易,证其无难。我们很难设想,一个自给自足经济下的封闭农业社区,其文化交流却是国际化的。的确,关于远途奢侈品贸易的文书极为罕见,但在中国境内的那么多波斯、粟特人的墓地和文献记载却比比皆是,如果不是有着巨额利润的可能,又是什么驱动着这些逐利的商人长途跋涉呢?在中国传统文学文献中,“胡商”的形象通常都与珠宝有关,这恐非偶然,因为高利润高风险的长距离贸易大多以高价值的商品为主。

早在2004年时,韩森已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她在检查高昌国正税之外一个单独税所留下的三十七笔税收记录时发现,“这些文书让我们最吃惊的是, 居然没有一个商人购买丝绸织物!”但她随后自己给出解释:“因为丝绸是按长度而非重量出售的,所以不列于称价钱文书。”实际上,这些文书记载常常也不包括丝路上最频繁的两项贸易:动物或奴隶买卖。即便我们假定这些商人都会像现代人一样忠实地过关申报,文书也不可能忠实地记下所有的过境贸易,因为它本身就只记载部分信息。韩森的基本假定是:如果存在长途奢侈品贸易,那它至少应该留下证据,但说实话,唐代中央政府每年投入西域90万匹绢帛(据《通典》),又留下多少实物或当地文书能证明这一文献记载呢?而长距离贸易也不是没有证据,现在对粟特文古信札的解读已证实:在这4世纪的信札中,寄信的商人叮嘱对方如果从中国到楼兰,一定要买丝织品或樟脑, 然后“带回来给我”。

在前现代文化中,“经济”或“贸易”不是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下那种已分化的、自我规范的领域,因此人们长途跋涉往往并不是纯商业目的,但无论如何,有组织商队的存在、沿丝路沿线的移民聚落,这些本身意味着对人们而言,存在着刺激他们远距离流动的机会,而如果没有一个商贸网络的存在, 他们也不会知道远方存在那些对奢侈品的需求。当然,丝路也经历了诸多变迁,在汉唐的和平年代,长途贸易可能更多(因为这本身要求安全的环境); 而韩森用以否定丝路国际贸易活跃度的文书,本身就有很多是出自那些长途贸易已经衰落的年代。安史之乱后,陆路通道长期经历战乱,到最后连长安也被毁弃,而海上的新航路又已开辟,以至于繁荣的长途贸易衰落了。但更重要的是,即便是一个对外贸易活跃的社区, 它的经济活动必然仍有大量是本地性的。如果一千年后,人们根据出土的某些菜市场、商店的文献来推断当下上海的经济生活,说不定也以为这个城市没多少外贸活动。

韩森的论述无疑是实证主义的,她一如既往地强调以最日常的文书为主, 这和她在《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等书中展现出来的风格一致:注重日常生活以及最原始的材料所呈现的真实,并往往由此对传统的历史认识提出质疑和挑战。在《开放的帝国》中,她认为中国不是世人眼里“封闭、停滞” 的帝国,并关注趋势性因素;但在《丝绸之路新史》中,她又认为丝路的经济生活并没有那么开放,对一些潜移默化中推动历史变化的趋势性因素又提出了怀疑。

“开放”和“封闭”也许本身只是一个程度问题,过分执其一端难免有些偏颇,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难以解释的压力。丝绸之路本身是否像我们想像中的那样“开放”和国际化,当然值得讨论,在历史中也一直变迁不定,韩森的质疑无疑是有价值的。也许正因现代社会特别关注经济,人们的脑海里就存在着某种商品货物流动、流通网络的图景, 才使得我们确信“国际化”“多元化” 和“开放”都是好事,说实话,“开放” “流动”本身就是现代的隐喻,当我们将这些投射在丝绸之路上时,我们也许只是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影像。那就是真实的丝绸之路吗?还是一个我们按自己的期望设想出来的、位于历史长河中的乌托邦?那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以及重新认识我们自己是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

摘自《经济观察报·书评》

相关链接:

上一篇:活动费财务报销流程下一篇:解放军军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