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期以来, 延安市政府一直视GDP为反映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 重投入后实物的产出量。然而, GDP为基础的指标体系并没有充分反映出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特别是资源型城市, 过分重视GDP的增长, 忽视其他指标, 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恶化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本末倒置, 主次难分是造成过分重视GDP的增长的重要原因, 经济增长是手段, 人类生存进步与发展才是目的, 用GDP指标作为衡量一国实力的指标, 造成了手段与目的的混淆。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 体现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资源保障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衡量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不仅应设置反映物质资料产出与投入的数量指标, 更重要的是应设置反映自然资源、环境状态与社会发展的质量指标。为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延安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标, 并使可持续发展具有可操作性, 首要的环节就是建立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定量分析方法。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把延安市纳入资源型城市, 本研究根据规划的要求, 结合延安的实际情况, 构建了适合延安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体系包括指标构成与评价方法两个内容。

1.延安市概要

延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介于北纬35°21′- 37°31′, 东经107°41′-110°31′之间。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 地形以塬梁峁为主, 平均海拔1000米。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 属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自然资源富集, 石油储量14亿吨, 煤炭资源总量110亿吨, 天然气资源总量3000亿立方米以上, 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 岩盐储量十分可观, 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土地面积广阔, 土层深厚, 光照充足, 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苹果、蔬菜、红枣、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 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1935年至1948年,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 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资料来自延安市统计局网站)

2.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体系的构建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各国针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基于自身的实际确定了一系列原则, 但由于目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国际上关于体系构建所应遵循的原则仍尚无定论。基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及经验与延安市自身发展实践情况, 延安市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系统科学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自然、社会、经济三维的和谐共赢, 不能有所偏颇, 像以往那样过分强调经济增长, 忽略民生, 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要能全面地反映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应能反映城市的发展演变规律, 亦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指标层要设置科学合理, 指标数量要大小适宜, 粗而不失描述系统目标的主体本质特征, 细而不失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可能性。数据来源亦要真实可靠。

2.2可操作性原则

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 取舍得当, 粗细适中, 要以能够量化为原则。指标的数据应尽可能来源于延安市统计年鉴, 减低评价成本, 增加可操作性。

2.3可比性原则

指标的涵义应明确与统一, 计算口径应一致, 核算内容与方法应尽量统一。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横向与纵向之间的对比。

2.4动态与引导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构建的指标体系应该能反映延安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发展规律, 能揭示延安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对可持续发展的偏离, 引导延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对延安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的评价基础上引导延安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5针对性原则

区域具有多样性, 构建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凸显各区域的特性, 延安是成长资源型城市同时红色旅游资源也异常丰富, 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国家战略层层展开, 使评价体系的最终评价结果能反映政策意图和战略定位。

3.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借鉴以往指标体系的构建经验, 延安市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要素层。

目标层:延安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最终指标, 可用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来量度, 用以评价延安市在发展过程中民生改善、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情况, 是对延安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总体评价。

准则层:为延安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一级综合指标, 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规划》保持一致, 由民生改善、资源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四个综合指标构成, 评价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领域层:准则层的下级指标, 按指标的属性及特点进行的一个分类。资源保障下设了资源储备、土地资源、资源开采和人力资源四个子系统;生态环境保护下设了环境污染、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三个部分;经济发展下设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经济集约性和经济推动力四个子系统;民生改善下设了居民生活质量、社会稳定和基础设施三个子系统。

要素指标层:由量化的实际指标构成。

由此构成了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共有39项指标。资源保障下有8项指标:原油储备量、天然气储备量、煤储备量、页岩气储备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每万人大学生数量、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生态环境保护下有6项指标:化学需氧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氨氮排放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减少、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森林覆盖率;经济发展下设有9项指标:人均GDP增长率、GDP年增长率、金融相关率、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延安市生产总值比重、旅游业增加值占延安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人均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民生改善下有16项指标:人均GDP增长率、GDP年增长率、金融相关率、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延安市生产总值比重、旅游业增加值占延安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人均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4.指标释义

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四个准则层组成, 包括13个领域层和47个指标。

4.1资源保障

原油储备量、天然气储备量、煤储备量、页岩气储备量:延安市自然资源种类多, 储量丰富, 用资源储备量反映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

人均耕地面积:用延安市总可用耕地面积比上延安市总人口表示。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用延安市水资源总量比上延安市总人口表示。

每万人大学生数量:用延安市大学学历人数比上延安市总人口。

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延安市GDP比重, 反映延安市对教育发展的支持程度。

4.2生态环境保护

化学需氧量减少:指工业废水中, 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的氧当量, 以氧的量表示, 单位为mg/L。

二氧化硫排放减少:反映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改善情况的指标。

氨氮排放减少:反映工业排放的氨氮改善情况的指标。

氮氧化物:反映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排放改善情况的指标。

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反映延安市在环境治理反面努力程度的指标。

森林覆盖率:反映延安市生态环境的指标。

4.3经济发展

GDP总量:反映延安市经济规模。

人均GDP增长率:反映延安市经济增长情况。

金融相关率:金融发展程度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的指标。

人均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反映居民消费愿望的指标。

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延安市生产总值比重、旅游业增加值占延安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延安市产业结构指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对经济集约发展进行度量的一个指标。

4.4民生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水准的指标。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水准的指标。

基尼系数: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 一般说来收入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

每万居民医生数:反映城市医疗水平的一个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延安市吸纳就业能力的条件的指标。

棚户区改造完成率:反映延安市居民居住条件改善情况的指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反映延安市安全生产的指标。

每万人中刑事案件案发数:反映社会安全的指标。

社会负担系数:非农动力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 反映社会负担的指标。

人均供电量:反映人均使用电量的指标。

人均供水量:反映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指标。

交通密度:单位面积所拥有的交通线长度, 反映延安市的交通发达程度的指标。

人均绿化面积:反映生活生态环境的指标。

万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反映居民互联网使用情况的指标。

5.延安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 根据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观赋权法, 即各个指标权重由人为规定, 如常见的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 这类方法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 容易对指标权重低估或高估。另一种就是所谓的客观赋权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权重, 避免了人为因素, 客观性更强, 常见的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

延安市可持续分析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 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具体地讲, 每个要素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信息, 并且指标之间会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 而主成分分析法就是在进行定量分析过程中剔除重叠的部分用较少的变量得到更多的信息量。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延安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选取了众多指标, 可持续发展评价就是从众多具体的指标中得到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 这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思想吻合。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资源要素的存量不足对经济的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受到广泛的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环节。本文在对陕西省延安市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的总体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以往对可持续发展指标和体系的构建经验, 通过对影响延安市这一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构建了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 对延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延安市

参考文献

[1] 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81-114.

[2] 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 叶正波.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及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4] 曹利军.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5] 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6]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28-56.

[7] 张广凤, 张军.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指数设计[J].统计研究, 2007 (02)

[8] 吴新文, 李剑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经济, 2010 (02)

[9] 李清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3.32-33

[10] 徐建中, 刘淼群.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8 (02)

上一篇:IFIX5.0在徐沟-孔村工程中的应用下一篇: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