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的演讲词

2022-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言者在演讲过程中,演讲稿是其展示自我思想的重要方式,好的演讲稿内容,能够让发言者充分表达出自我观点,所以,写出一份观点准确的演讲稿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王的演讲的演讲词》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国王的演讲的演讲词

提高学生演讲能力的策略

【摘 要】本文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演讲文本,全面地分析了如何提升高中生的演讲能力。

【关键词】演讲 能力 高中语文

演讲是一门口语表达的艺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的演讲能力的要求十分明确,要使学生学会演讲,在演讲中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可以很好地感染到听众,并且追求演讲者具有自己的个性和风度。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要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运用语言结合演讲者的情态动作清晰、公开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在演讲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于林肯纪念堂发表的一篇重要演讲,这篇演讲以种族平等为诉求,内容感人至深。这篇文章在当时不仅感动了整个美国,并且感动了世界,是一篇十分出色的演讲稿,现在这篇演讲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现在我们以《我有一个梦想》文本实例来探讨如何培养和锻炼高中生的演讲能力。

一、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使学生感受和把握演讲的情感

演讲和文章的朗读和背诵不同,演讲强调的是让听众透过演讲者的演讲内容感受文字中包含的情感,演讲是通过阐述道理进而抒发情感的一个过程。演讲者的情感主要来自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和体会上。要想使演讲者在演讲中充满情感就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对《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演讲选段: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迫害……

只要我们奔波在外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

……

只要我们的孩子……

在上面的文本中学生要先深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上面一段文字描述的是黑人在美国生活时遭到的各种不公平的待遇,演讲者要从文章中深刻体会黑人在社会中的辛酸疾苦。随后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讲述和朗读,学生在尝试着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手势、表情、站姿等身体外部动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一开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该文主要内容是对种族歧视的诉求,整篇文章的基调应该是严肃沉重的,因此演讲者的面部要保持严肃的表情,身体要保持挺直的状态这样才会显得比较庄严,在演讲过程中要和观众进行诚恳的眼神交流,真诚的传达黑人在社会上遭受的苦难。在本段文字的演讲中不宜出现过多的手势,这样会打破文本沉重悲怆的感情基调。以上训练内容不仅是演讲者演讲素养的体现,也是对学生演讲技能的训练,更是对学生情感内化的策略。

二、在语文课上开展演讲训练,实现演讲语言能力提高

語文课是学生演讲能力提升的最佳环境,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机会,在文本中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学生演讲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需要演讲的主要内容开展相关性的知识拓展。教师还能在课堂上学生的演讲展开积极评价,给予学生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帮助学生演讲能力的提升。

例如学生在练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以下面段落的演讲为例:

我梦想有一天……人人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和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义。

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有效的增强了文本的气势,同时也为学生的演讲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朗诵示范,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正确的断句,并且对句子、段落之间的停顿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断句,让学生理解这样的演讲方式可以使听众在停顿的时间内很好对前面演讲的内容进行消化。使学生体会到哪些字要重读,哪些字要轻读,抑扬顿挫的演讲方式可以引起听众对演讲内容中的情感体会。在语文课上直观的向学生演示演讲的方式对学生的演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三、把同学当成观众,适应演讲的环境

在真正的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往往要面对许多的观众,由于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除了要展开演讲外还要和观众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因此演讲者要具备一定的演讲经验,高中生的演讲经验主要是在讲台上面对全班的学生演讲积累的。因此在演讲的训练中要将班级内的同学当成自己演讲的观众,以便能够适应演讲的环境。

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这篇文章主要是表达种族平等的诉求,这样的演讲不仅要将演讲者对文本内容的体会进行表达,同时还要使观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唤起观众心中的正义的情感。这样演讲者就避免不了和听众进行互动,在高中演讲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让演讲者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的同学进行演讲,这样演讲者在和听众进行互动增加了演讲者的直接经验。不仅如此,班级内的同学还可以适当的给演讲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演讲者完善演讲的过程。高中生的演讲经验和听众的意见对其演讲的技能和经验的积累产生极大的帮助。

四、组织多样化的演讲活动,彰显不同学生间的演讲个性

高中生在发展中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本的演讲形式的多样化要进行可定,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演讲缺陷进行适当的指导。为了实现高中生个性的彰显,组织多样化的演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高中阶段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压力,适当的开展有意思的活动不仅可以更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为了彰显高中生的演讲个性,教师可以将《我有一个梦想》为主体的活动布置给全班同学,学生之间可以独立的进行演讲,也可以通过组合的形式展开演讲。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活动,学生在演讲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演讲中就更加充满自信,间接促进学生对演讲更加投入。

五、观摩《我有一个梦想》视频,掌握演讲技巧

高中生只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演讲的技巧掌握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演讲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演讲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我国普通高中学校的每个教室大都已经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演讲课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搜集大量的优秀演讲视频,通过在演讲训练的初始阶段的播放激发学生对于演讲的兴趣,保证演讲课程的顺利开展。

例如教师在以《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训练中,教师可以搜集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视频。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是十分成功的,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原版的视频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收集一些其他关于该文本演讲的优质的视频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对该类资料的观摩更好地掌握演讲的技巧,并且充实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六、自主搜集资料,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演讲内容

学生只对演讲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不断的进行练习并不能充分的向听众传达演讲的内容,激发听众的情感。在演讲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演讲内容的背景展开详细的了解,深刻的体会演讲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对演讲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结合演讲的文本和资料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演讲者在演讲中的情感才能更加充沛,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例如在以《我有一个梦想》为演讲文本进行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演讲的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在了解了种族歧视对黑人的迫害后会更加感同身受,此外,教师还为学生提供我国历史上种族歧视的知识:在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外国的某些公共场所公然树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这样的历史资料使得学生更加理解《我有一个梦想》中包含的愤慨之情,强烈要求种族平等的诉求。在了解相关资料后,学生还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深刻的展示自己内心对演讲文本的理解。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演讲的训练和演讲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缓解高考的压力,并且学生还能在演讲中培养自信、流利、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提出的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责编 罗汝君)

作者:黄海波

第2篇:《西方法政哲学演讲录》的由来

开设“西方法政哲学”课程,是我蕴藏已久的想法。我主要的精力在于学术研究,其间虽然偶尔也到大学做个演讲、报告什么的,但大多是专题性的,缺乏对该课程系统的考量。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王轶教授与我谈到,他所在的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准备搞一个交叉学科的系列讲座,希望我组织并参与讲课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就向他谈了我开设“西方法政哲学”的想法,得到了他的高度认同。在王轶教授的努力下,人民大学法学院和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领导很快就批准了。随后,我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千帆教授谈到了我在人民大学主持开设这门课程的事,他也很感兴趣。没过多久,他就向我转达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有关领导的意见,欢迎我也到北大法学院的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持开设这门课。我与李强、王焱、徐友渔、韩水法、曹卫东、刘澎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们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并表示积极参与这门在中国任何一个法政学院都没有系统开设过的课程。这样,2006年度的第一学期,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分别主持开设了“西方法政哲学”系列讲座。

记得在我们精心组织的课程安排表在各大学术网站贴出的时候,曾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数十封电子邮件询问听课事宜,对此我很是感慨。有如此敏思好学的青年,作为老师,更应该恪尽职守,尽我们所能解疑去惑。

把“西方法政哲学”课程办好,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但我感到有必要对同学们先做个交待,即我为什么要策划、组织这门课题。我想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考虑,我不敢说它们表达了我们七位讲课老师及两家法学院的共同想法,但在很多方面我们是有共识的,它们是我主持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第一个是有关学科体系分类方面的考虑。目前中国学术正处于转型时期,很多学科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与西方现代学科体系接轨,但是我们所面对和需要处理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根本性的政治、经济与法律问题,却是综合性的,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积极协作才能完成。我在多篇文章和演讲中都曾谈到在西方的现代性进程中,其学科体系并没有如二十世纪之后那样日益分殊化和专业化,学术科目的分类远没有当今这么细致。我们这门课程中所讲的很多思想家都不是单纯的某一个学科或者领域中的专家,而是涉及多个领域的思想家,比如像洛克、休谟、卢梭、康德、黑格尔、托克维尔,乃至当今的罗尔斯、哈贝马斯等,都属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为什么西方在十五至十九世纪社会转型时期会产生这样一大批不同于古典古代时期的思想家呢?我们读马克思的书知道,古典古代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一大批综合性的思想家;文艺复兴之后,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充满思想原创力的思想家。我觉得,这些思想家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转型和学术体制的深刻变迁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现也处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但我们的学术体制和学科分类却过早地进人了社会稳定时期的正规体系,知识分工日趋细化,教育模式预先定型,学科之间壁垒森严。从本科开始,学生的学科专业就确定下来,从硕士再到博士,所学的知识越来越专精和细深,但同时也越来越狭窄和片面。是的,这种学科体系是可以培养出一些优秀的专家人才的,它们能够与现行的西方教学体系相融洽,在学科知识方面可以与之对接,但问题在于,这样培养的专家学者由于缺乏源于自己国家发展的问题意识,很难有思想性的提升;而且,他们对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方法对策也会出现机械、教条地克隆、移植西方知识之弊端。我们的时代不仅需要专家,更需要思想家,或者说有独立思考力的专家。

西方社会在转型时期造就出了思想性的专家人才,他们因各自国家发生不同的问题而催生发展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先要有一个综合的时代,而后才会有分析的时代。对于中国学术来说,我们恰恰缺乏这样一个丰厚深沉的综合时代或形而上学时代。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与建设一个自由共和的民族国家需要相对应的综合性思想家和具有独立思考力的专家还相当匮乏,百科全书派式的学术建设还远没有完成,真正的大师还寥若晨星,在这样底蕴浅薄的学术场域直接嫁接当前西方的各科专业知识体系,其不得要领的结果可想而知。

西方法政哲学课程,就是把西方十七至二十世纪一些伟大思想家的政治与法律思想系统地介绍过来,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我看来,开设这门课程不单是教授一些具体的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门课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有关法政事务的思想,即一个综合性的关于社会秩序和制度建设的深层机制,引导学生的思考联系中国当前的问题。这需要综合性的知识谱系、形而上的关切,更需要有把学术研究视为一种事业的精神。

第二个是有关学术研究方法的考虑。从我个人的体会,搞学术研究大致有两种主要的研究路径或方法。一种是从现实中或者从有关的专业领域中产生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加以梳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对某个领域或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论;还有一种是文本式的研究方法,这在思想史中比较常见,如做政治哲学或者思想史研究。一般来说,学术性比较强的还是文本研究。文本研究中主要的是一种个人的研究。假如你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有可能这个问题很大,很空泛,但如果你从某个思想家的某一本著作人手,可能就会研究得比较深入。我曾经给研究生开设过一个学期研究黑格尔《法哲学》的课程,我带着同学们一章一节地读黑格尔的《法哲学》。后来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作业给我看,题目是“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我看完之后觉得这篇论文比较糟糕。文章一上来就直接谈法律的本质问题,然后又对权利概念进行了分析等等。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学术研究起点太低,方法不对,因为结论是从当前有关这个问题的众多论文中直接归纳推论出来的。现在的所谓学术期刊杂志中诸如法的本质、法的形式、法的价值之类的文章很多,内容多是一些归纳性的总结,看上去写得头头是道,一二三四很讲逻辑,但实际上这类问题早就被西方的一些经典思想家们谈透了,你是在无知的情况下进行自己的所谓理论研究甚至创新,其实白白耽误功夫。我觉得研究这类问题应该就一个著名作家的文本人手,比如洛克、康德、哈特、凯尔森等等,比较深入地理解他们有关法的本性、形式、价值的论述,然后在他们的理论谱系中选择一二个问题加以分析,在这个领域中能够有某个独到的小的建树,就已经是了不得了。如果做文章选题目一上来就对一些原理性的普遍问题纠缠过多,看上去似乎是洋洋洒洒、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在知识增量上并没有多少意义。

有鉴于此,我组织策划西方法政哲学课程的时候就特别告诫自己,不要贪多求大,泛泛探讨或讲解诸如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是什么、基本原则如何等大问题,而是希望从人物入手,把这门课程设计成一个以西方思想家为主要讲述对象的思想家画廊,每一讲只讲一个人物。由于全部课程只有十讲,而作为重量级的近现代思想人物远不止十位,因此,在选择思想人物和授课老师的时候,我做了精心组织,基本上是把对于这十个人物研究最好的学者请到了这个讲坛。由于时

间的关系,每位老师可能不能讲解那个人物的全部思想,但有限的时间反而能够激发一个好研究者的思维,使他们对于所讲人物最核心的东西以及与中国相关联的意义揭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大师是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把各自时代的社会现实问题转化为经典的理论体系的。所以,这门课程一方面是一种思想长廊的展示性介绍,另一方面它更是一个导读性的前言,为那些愿意进入法律与政治哲学之堂奥的学生提供一个攀援的阶梯。略感遗憾的是,从西方近现代思想的脉络来说,我们选讲的十位思想家并没有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的教学体系,虽然我们也尽可能地考虑到不同民族国家和不同理论谱系的思想特性,但至少像马基雅维利、洛克、卢梭、美国联邦党人等一些伟大人物的伟大思想应该进入这个课程,看来这只有等待以后有机会增补了。

第三个是有关学术思想建构方面的考虑。任何学问特别是政治哲学、法律思想,是不可能脱离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的。就我个人来说,之所以从哲学和艺术领域转向政治、法律思想的研究,是由于自己关心中国问题的情结。选择西方近现代的思想人物作为这门课程的内容,而不是从古希腊思想开始讲起,出于我“经世致用”的现实考虑,我们国家所处的转型时期可以说从鸦片战争就开始了,我认为这个时期从历史和政治逻辑来看,对应的是西方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这样一个民族国家的建设时期。民族国家在西方现代社会大致用了三五百年的时间陆续建立起来,其中相对法德系的大陆国家,英美系的海洋国家比较幸运。但无论如何,它们在二十世纪初大体完成了这样一个国家建设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政治与法律思想家,这批思想家虽然各自的观点互不相同,但他们集中围绕的理论中心,却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在理论思想上构建一个自由、法治、宪政、民主、平等的国家制度,这是一个新型的市民社会和政治主权相互关联的现代国家。至于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政治、法律之路径,实现国家体制内的个人自由,限制专制权力,创造国民财富,维护社会秩序,扩展国际空间等问题,又与各个西方现代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地缘环境、经济状况、政治意识,甚至与伟大人物的个人特性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价值主张和理论谱系;与此相关的也就有了后来的所谓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与共产主义等理论。这一切都是属于现代国家的议题,是各个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不同表述,是西方现代社会五百年转型时期的不同理论成果。

反观当今中国的学术思想状况,我感到一种忧虑。本来我们国家的转型时期是需要好好研究、学习和借鉴西方历史的理论思想成果的,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目前这一建设性的思想梳理、理论研读不但没有得到落实,反而处于危机之中。我们看到,在最近几年的思想潮流中,一些所谓的西方新思想、新理论正在被盲目崇拜,正在颠覆我们的建设性理论努力。我们前一段有施特劳斯热、有卡尔·施米特热、有社群主义热等等,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传播到中国来,在纯学术领域说来倒也是一件好事,对于我们研究、学习西方思想的丰富性、多元性具有意义。但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诸多思想潮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反对自由主义。批判自由主义在西方现代思想中并不新鲜,因为西方社会已经到了所谓的后现代时期,市场经济的很多弊端出现了,权利泛滥、道德沦丧的情况也日渐突出,因此在西方的语境下,出现了施特劳斯、社群主义回归古典时代的对公平、美德的诉求。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后现代主义、左派激进主义。在当今西方学术思想界,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面对着来自前后左右两种路径的夹击,一种是来自古代思想的保守主义的攻击,还有一种是来自后现代思想的激进左派的攻击,它们虽然理论主张不同,价值取向各异,但在攻击自由民主制度、瓦解现代民族国家方面却是一致的。而我国还处在一个转型时期,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加以吸收和借鉴的应该主要是西方十五到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的法政思想资源。如果我们盲目地照搬西方当前的各种流行思潮,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多多少少具有误导的作用,因为我们或缺的恰恰是建设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自由政治与法律理论、法政思想。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是创造性的学习,需要我们的转化与提升,即把中国自己的特殊性融汇进去。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为这门课程所选的思想家,基本上都是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思想家。虽然我知道就纯粹的学术来说,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挺好,选现代、后现代的思想人物也不错,但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近代的思想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课程所介绍的二十世纪的思想家,应该从与我们相关联的角度来理解。比如罗尔斯,一般说来他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有关正义论的两个原则,尤其是差异原则,但我觉得在中国过于提倡他的差异原则是有误导性的,我们更应该注重他在这个领域中第一原则,即平等自由原则。同样,伯尔曼谈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我认为他的理论前提是政教分离的宪政框架制度,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宪政制度的背景,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误解。总之,即便是对当代思想家的解读,也需要有一个从十五到十九世纪的理论宏观背景,需要我们扎实地吃透西方近现代转型的思想历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再阅读古代的东西,阅读现代后现代的东西,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感觉。

上述三点大致是我组织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些想法,当然我并不是说这门课程能够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我只是把各位老师邀请过来,通过他们的课程讲解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导读,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今后可以按照这样的路径深入下去。

把政治与法律联系在一起,有着很深的学理考虑。一般说来,现代的社会政治理论,特别是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政治自由主义有一个基本倾向,就是把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强调立宪、法治的重要性,把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转换为法律问题加以解决。当今我国进行的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我认为也应该继续吸收他们思想的合理内核。但是,政治与法律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把法律问题提升为政治问题。或者说,对于社会的政治、法律与经济问题,有很多单纯靠法律规则与法律制度是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应该开辟出另外一个理论路径,其实宪法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如历史上美国的多次宪法危机,德国思想中源远流长的政治法学,也都存在着一个把法律转换为政治的问题。近期国内法学界围绕着物权法的论争,也远超出了一个专业性的法学技术领域,里面包含着比较深层的政治哲学问题。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等问题,都存在着政治和法律两个不同领域的区分与交集,一方面是政治的归政治,法律的归法律,但是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相互的转换。至于如何审时度势地权衡两种状态,审慎周密地保持中道,体现了政治与法律领域所特有的智慧。

我认为,政治与法律思想的交集在西方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中体现得最为精彩,而且与我国的法治民主建设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因此,我希望这门课程能够破除中国学界这些年构筑的所谓西方古典思想与后现代思想之双重藩篱,为学生开启一个新的思想视野。

(《西方法政哲学演讲录》,高全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作者:高全喜

第3篇:关于“无原则的批判”的演讲

“无原则的批判”如果翻译成英文,西方人早就有另外的说法,即无政府主义,如科学哲学中的费耶阿本德就主张无政府主义。我们为什么不用无政府主义一词呢?因为,首先,无政府主义是一个政治概念,不适合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或思想研究。无政府主义这个词如果在中文当中,也可以变成无原则主义。为什么?因为政府即管理、统治,一种管理和统治必须有国王、总统、主席,即必须有政府首脑。而政府首脑(pdnclpa”就是原则,在西文当中,无论英语、德语还是希腊语中,它都与原则相关。原则即开端、基础。其次,我们不用无政府主义还因为“主义”也不是好东西,所以我们也不使用这个词;而用无原则的批判。

一、批判

1、批判的日常语义

日常语义中,批判包含两个东西,一是评判、分辩、审查、区分,无论是批还是判在汉语词典中都有这一层共同含义。除此之外,批判还有一种糟糕的含义,即批判或批评是否定性的,而前面我们说的作为评判的批判是超出肯定、否定之外的。否定性的批判或批评,就是诸如“文化大革命”的大批判,以及我们过去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指出自己和他人的缺点,我们在语言中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东西。

但这里我们所使用的批判和批评,主要是基于评判。在这里可以追溯一下中国人所说的批判有什么意义。

2、中国思想中的批判

最典型的是庄子所说的“判天下之美,析万物之美”,庄子时期,批判还不是合成词,但“判”在先秦就已形成,且包含后来的批判一词的基本含义。

在佛学中,如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天台宗等,每一教都有判教,对佛生前讲法的四十几年进行区分,每一个教都在评判释迦牟尼讲法的基础上,宣称自己所主张的经典是最好的,判教判到最后都是判到自己那里去了。

3、西方思想中的批判

西方有几个典型的人物。哲学从它开始的时候,就有批判的意义,但真正把批判作为哲学提出来的是康德,康德的代表作是三大批判,他的批判是划界,与否定性的批评没有任何关系。划界是划人类理性的界线,这有三个方面,首先人类能够认识什么,对立面是人不能认识什么,把界线划出来;其次人类能够意愿什么,再次人能够希望什么。康德的划界实际上就是为真善美划界,为知意情划界,康德有自己专门的表述方式,如关于认识的是知性,理性的领域是不能认识的,上帝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信仰的对象,康德为认识和信仰划分了界线。他有一句名言:所谓的哲学家是人类理性的地理学家。地理学家为地貌确定边界,最典型的作品是地图。康德的批判是为理性或思想确定其边界。

我们看一下马克思。马克思也主张批判,但他的批判不是评判的批判,而是带有否定性、革命性的,他与以前的区别在于从理论批判转向现实批判,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他的批判是要导致肯定无产阶级、否定资产阶级,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马克思的批判是现实批判,他这种现实批判是否定性和革命性的。

海德格尔并不认为自己的哲学是批判哲学,但海德格尔的思想对存在的理解具有广义的批判特色,即为存在划界。存在的划界最典型的就是存在不等于存在者,且为存在者在历史形态上确定自己的界线,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思想是存在的形态学。这句话包含了复杂的内容。

首先,思想被存在规定,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就像先有地质地貌才有地图一样,同理,先有存在的形态才有关于存在的形态学,所以思想是存在的形态学。这里首先肯定了存在规定思想。另一方面,思想的使命就是描述各种各样的存在形态。我们对世界进行分析时,此在显现的不同模态就是存在的形态的一种方式,我们进入历史阶段,就要考虑到存在的历史形态是什么,是作为上帝、理性还是作为自我。最后,还要进入语言的形态。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的现实批判之间具有差异,两者与康德之间又有差异。

对我们有启示的还有后现代的语言分析和语言解构。后现代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分析,对语言问题有种种策略。

一个是英美哲学,特色是语言分析。语言分析要提供一个基本界线,即语言的有意义和无意义。通过语言分析可以揭示出我们的哲学、美学、伦理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无意义的,人们辩论的很多问题在语言分析来看是虚拟的,不在于问题本身的答案是否正确,而在于问题本身没有答案。语言分析训练对于学习美学的同学来说是必要的,不要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纠缠,要区分出哪些问题是有意义的、哪些问题是无意义的。再一个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很多是对社会、文化的分析,但是结构主义最早是从语言的结构开始的,找出语言结构的共时性、历时性。第三个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要解除一个结构,这个结构首先是语言的结构,有中心、构成要素、整体,在解构主义看来,都需要解构。解构主义还有建构的一面。但解构主义就其语词、行动方式、思想方式而言都表明它是破坏性的,所以我们讲批判时,并没有采用解构一词,但它对我们的思考无疑是有用的。

总结西方思想,康德主要是思想的批判,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是存在批判,后现代是语言批判,三者都成为我们思想的资源。所以无原则的思想来源于中西思想,并不是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但我们要将古人所说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4、对批判的思考

尽管我们提供了日常语言中,中西思想关于批判的各种理论,但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仅仅接受别人说过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再思考。再思考可以借助西方语言给予我们的启示。批判的德语就是kritik,英语是critic,来源于crisis,即“危机”,危险的时候和危险的地方。汉语中的危机包含有危险和机遇两个方面,危险是否定性的,机遇是肯定性的。那么危险的时候和危险的地方又表明了什么?我们可以将危机一词变成另一个词,即临界点。如对人来说,最大的危机是要死的时候,他活着但要死了,这里有一个临界点。所谓的批判或批评就源于危机、临界点。所以批判最根本的就是要区分边界。所谓学习思考,就是要找出所思考的东西的边界。

边界又意味着什么?在边界这个地方,一个事情才能成为自身,同时与其它事情区分,如中俄边界、中日边界。但思想的边界不是先有一个既定的边界。没有区分就没有边界,边界是定出来的,这才显示出思想的重要性。有了边界我们才变得清晰,没有边界是混沌的。懂得边界的人是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因为只有知道人自身、思想自身等等边界,人才能不仅将人与动物、人与物区分开来,而且懂得人与自身的区分,从而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才能自由地参与世界游戏。

区分边界包含有几个步骤,首先是区分,其次是比较,再次是决定(即选择最好的)。

二、原则

原则即哲学中的开端、基础、原因。在中国和西方,原则有另外的名字,如中国的道,西方的上帝、理性。中西历史上的批判都是有原则的批判。

原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批判者出发,从一个我,也就是一个具有先见、成

见的主体出发;二是从被批判者出发,从物出发,包括作为被批判者的我。从我出发,原则就是我的立场,如过去所说的无产阶级立场或资产阶级立场等。从物出发,原则就是基础、原因。我们要描述一个物时,大多数时候就是要描述其原因,尤其是对于哲学来说就是要描述本体,如美的本体论、物的本体论等,但描述的时候忘记了物本身,去给物找一个本体,就像禅宗所说的头上安头、骑驴找驴。这是过去一般的思维套路,从我的立场出发去分析事情。没有我的立场、没有物的基础和依据,批判基本上是不成立的。

三、无原则

我们这里所坚持的是无原则。无原则首先就是无立场,要消灭立场。我们特别强调,不要总说“我以为”、“我认为”、“我的想法”、“我的意见”,一旦采用这种语言说话时,你谈论的根本不是哲学,哲学首先就是要消灭这个日常的、局限于公共意见和个人经验的我。“文革”时,我们的哲学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没有个体经验。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个体言说的哲学,从我出发,谈个人感悟。这些都不是哲学,因为你的感觉与我无关,我们讨论的不是你这个我在某时某地的看法。这种个体言说有诱惑力,很多人希望在个体言说中找到与自己个体的生存境域和经验相关的东西。真正的个体言说是如尼采一样的,尼采的个体言说绝不是自己精神病的发作。 其次,无原则是无基础。我们探讨事情不是要头上安头,而是要把事情本身揭示出来。我们很多人讲美和艺术,要么为美和艺术找一个心灵的根源,要么找一个现实的根源,要么找一个物的根源,而美和艺术自身是如何显现出来的,我们并没有揭示出来。很多美学观都是讲美后面的东西,我们就是要去掉美后面的东西,谈美本身自己是如何显现出来的。

四、批判的三个维度

批判的问题本身有差异性,有的偏向语言,有的偏向思想,有的偏向现实;对有的问题的批判以去蔽为主,有的问题则以显示其自身为主。基于问题自身的差异性,批判包括三个维度,即语言批判、思想批判和现实批判。

(一)语言批判

语言批判即对语言进行划界。语言在哲学中最早以概念形态出现,概念辨析在传统哲学中非常重要,传统哲学依据概念构建体系,但现代、后现代哲学中概念不起作用。概念是理性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手段,用一个概念把握事情的差异性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现代哲学很少有核心概念,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差异。

从概念到语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对概念的把握变成了对语词的阐释(解释、揭示)。概念一般是明晰的,而语词是歧义的、多义的,需要对其进行辨析。对语词的辨析包括两个方面:1、语义分析,以及语法、语用的分析;2、对语词更多的是进行分类。康德的知情意是从人的心意功能进行分类的,乔姆斯基把康德的心意诸功能变成了语言现象。对语词的分类包括从语词形态上的分类和从内容上的分类。现代哲学注重的是句子本身表达了什么,看句子是陈述性的、意愿性的、还是情感性的,这就是从句子本身的形态来分类。从内容上分类,最典型的是海德格尔的技术语言、自然语言、诗意语言的分类。海德格尔找出了与技术语言不同的保持语言本性的自然语言,但自然语言在日常语言中已经被消灭掉了,丧失了自然本性,唯有在诗意语言中语言的本性才重能出现。

我们所说的语言是欲望的语言、工具的语言和智慧的语言。海德格尔不讲欲望的语言。将智慧的语言仅仅等同于诗意的语言也是很偏狭的。如荷马史诗来自缪斯的灵感,神话的真理早于诗意的语言。工具的语言也不等于海德格尔的技术语言,他的技术语言是技术化的语言。欲望、工具、真理三者的关系是游戏。Word与words是相区分的,这种区分是道与语词的区分。真理的语言即中文所说的“道”。但“道”不是道家不可言说的自然之道,因为自然之道是非语言性的。对中国传统智慧的创造性的转换就在于把非语言性的东西变成语言性的。

(二)思想批判

思想表现为已思考的,包括日常的和哲学的。思想批判不仅要对已思考的进行批判,还要找出我的思想和已思考的东西的界线。而已思考的无非是西方的思想和中国的思想,注意中西思想的边界。

1、西方的思想 西方的思想要注意其时代性。西方思想分为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后现代五个时代,每一时代的思想都不相同。与中国的天人合一不同,西方的智慧是人神同在,所谓的英雄、圣人、自由的人都与神性相关。西方的神具有历史形态:古希腊的神是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但有众神之父;中世纪的神是上帝;近代的神是人性,即人内在的神性,也是人的理性;现代的神是世界之内的神;后现代的神在各种新型宗教中产生,然而诸神不再有众神之父。

2、中国的思想

中国传统社会只有朝代的变化,无所谓时代性。时代是时间的中断,而朝代是自身的轮回。虽然中国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潮流,并具有复杂的演变,但其基本主干是儒释道三家。它们主宰了中国思想的历史,并影响了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如明清人本主义思潮无非是禅的变形。儒释道揭示了生活世界的三个方面:自然;社会、心灵。

中国后自然时代是反天人合一的时代,自然性终结之后,出现了各种可能的东西。

3、中西思想的边界

对于当代中国思想来说,思想批判不仅要对思想的一般形态进行划界,而且要对于思想的历史形态进行划界。所谓的思想的历史形态表现为已思考的,而且具体地表现为西方和中国思想的历史。柏拉图说过,思想就是要与似是而非做斗争。在此思想批判的任务就是:分辨西方思想的历史本身,同时分辨中国思想的历史本身,最后标明中西思想的边界。不要用西方的东西比附中国的东西。中西比较的边界是有前提的。比较不是两种以上的材料的排列,更不是随心所欲的比附,而是批判。首先要找到相关性;其次要有同一性;再次要有差异性,比较最根本的就是要揭示出差异性。这就是说,比较不仅要找到中西思想的同一性,而且要找到其差异性,亦即边界。边界之处正是当代思想的真正开端之处。在这样的意义上,当代的思想批判就是走在中西思想的边界上。

(三)现实批判

现实批判绝对不等于对一个事实的描述,而是在思想批判和语言批判基础上进行的,只有经过语言和思想批判,才能进入到现实批判。现实包括三个方面:虚无主义、技术主义、享乐主义。

1、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容易被误解,被视为一个否定意义的词,尤其是从道德方面讲的虚无主义者,如颓废主义者,吸毒者等。

哲学批判要摆脱道德偏见。进行哲学分析要注意三个东西,即存在判断、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从事哲学分析一定要摆脱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这里有一个经典性的例子:存在判断——这个女人是受苦的;价值判断——这个女人不应该受苦;情感判断——这个女人好苦啊。哲学中最根本的是存在判断,也即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都不能掩盖它。价值和情感判断容易掩盖事实真相。如黛安娜王妃死时人们都

很悲恸,但就在同一时间,世界上有另一个伟大的女性逝世,那就是修女特蕾莎。特蕾莎比黛安娜更值得大家关注,因为她直接进入到世界的痛苦当中,直接进入到存在中,世界上很多人死在她的怀抱里。而面对黛安娜大家做的不是存在判断,而是价值判断,但价值判断与情感判断有其限度。她也可以感叹世界的糟糕,但并没有进入到存在当中。所以价值和情感会掩盖存在问题,并不能取代存在判断。我们学习哲学,首先要进入存在判断、事实判断中,改掉自己以情绪代哲学等毛病。

1)对虚无主义进行存在分析

关于虚无主义,我们不要觉得它恶心、令人烦恼,而是要对它进行存在分析。那么什么是虚无主义?虚无在中文的说法是虚空、没有等。西方的“虚无”一词来源于希腊文nihil,即英文的nothinso但关键问题是我们日常的虚无主义不仅是讲虚无,它还在虚无后面加上了一个词尾,即主义。主义是一个东西的极端化。现代思想家很多人不主张自己是某个主义,如海德格尔非常讨厌主义,我讲的是无原则的批判,也不是无原则的批判主义。胡适曾说过“少谈点主义,多谈点问题”,因为主义是极端化,从极端化的立场出发看问题就会掩盖事实。虚无主义主张自己是某种主义,它本身就已经不是存在判断,已经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对虚无主义进行存在判断时,会发现虚无主义自身是极端化的,是有偏见的。

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虚无主义无非是讲世界或人生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但光这样说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对虚无主义的形态进行具体分析。

2)西方历史上的虚无主义

西方社会当然也有觉得人生没意义、自杀、杀人等现象,但是从西方哲学上看,虚无主义从来没有成为思想的主题,不仅如此,虚无、否定、空虚等也都没有成为西方思想的主题。虚无和虚无主义在西方历史上只有否定性意义。它被否定掉了,直到尼采,虚无主义才被提出。尼采讲的虚无主义并不是说存在者不存在,而是讲存在者没有根据,没有意义。西方讲的存在者的最后根据是上帝,尼采说“上帝死了”就是否定了西方存在者的最后根据。上帝又是理性的代名词,所以上帝之死也就是理性之死。尼采对虚无主义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即“沙漠的沙漠化”。什么是沙漠的沙漠化?先有绿洲,接着出现沙漠,所以沙漠是对现有的生命的否定与扼杀;然后,沙漠的沙漠化阻碍了一切未来的生命的到来。这就是沙漠的沙漠化——扼杀已有的生命,而且阻碍了将来生命的可能,真正的关键点在后一层含义。所以尼采说虚无主义最可怕,就像沙漠的沙漠化。

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虚无主义要从他的思想出发,海德格尔区分存在者和存在,虚无主义是对存在的遗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讲海德格尔注重虚无、否定与中国的道家、禅宗有关,但是这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

3)中国历史上的虚无

中国儒家没有虚无主义情怀,儒家相信现实世界(天地君亲师)。那么道家和佛教的虚无是否是尼采、海德格尔所讲的虚无呢?

道家讲无中生有,无具有本源性的意义,无并不是否定性的,它就是道,具有创造世界的力量。道家的无、空、虚以及与此相关的境都不具备消极性,它是本源,这里正好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有意义,且是意义的源泉。所以不能把道家的无与尼采、海德格尔的虚无进行比附。

佛教讲遁入空门,但空不等同于无,也不等同于虚无。禅宗有句话讲“学佛非大丈夫不可为,非帝王将相所做之事”。大家看看释迦牟尼本人的经历,看看达摩、慧能,都说明这一点。这里我们对佛的基本思想简单说一下。我们只讲讲大乘佛学。大乘佛学有空宗、有宗。《心经》有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不是什么虚实关系。空不等同于道家的无,但中国人最早理解大乘的空宗时,是用道家的玄学来理解的。真正的空宗的空,简单说来是“缘其有,自性空”,即万事万物都有原因,但就空的本性而言是没有原因的。比如一个杯子是由钢做的,钢由矿石而来,杯子就它自己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并没有自己真实的本性,无时无刻不在变动当中。所谓色空,色不光是女色,而是一切存在者,色空即一切存在者都是空的,没有自性、本性。色空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色即是空,一个是空即是色,空并不离开色,真正悟道的人不是追求色之外的另外一个空,那个空是顽空、恶空。禅宗三祖僧璨与慧可悟道之后到酒楼、妓院去玩,旁人好奇,悟道之人何以到这种地方来,僧璨回答“我自调心,关尔何事”。这说明不要追求色之外的空,色即是空与空即是色是相互阐释、相互规定的。很多同学对《红楼梦》感兴趣,“红楼梦”是什么意思?它的主题就是色空。当然红楼梦还有其他主题,如道家的、儒家的,我们讲的是与佛家相关的主题,这是《红楼梦》最根本的主题。红楼是梦,梦是空。这句话还要倒过来,即梦红楼。研究《红楼梦》要从色空与空色角度去看。所以空宗不等于道家的无,也不是虚无主义所说的虚无。有宗则是强调真如和佛性的,人的本性是清净的。慧能有一句名言“佛性本清净”(以敦煌本为依据,不是“本来无一物”。注意“本来无一物”是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对禅宗的误解,是把慧能的思想误解成空宗,然后又用道家的思想误解空宗,这里有双重误解),慧能讲的是自性清净。无论是空宗还是有宗,都不是尼采、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也不是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的虚无主义。

回到西方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无论是尼采还是海德格尔,最主要的是强调存在的没有根据性,即无家可归,与儒释道不能混在一起。

4)中国当代的虚无主义

中国当代的虚无主义,就是中国自身传统、精神的毁灭和崩溃。传统中国人的根据是天道自然、天人合一、天地君亲师,在我们的时代都毁灭了,这并不是说天真的塌了,而是说天不再作为我们世界的根据。中国传统是自然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后自然主义时代,“后自然主义”是我给它起的名字。自然时代这种说法不是我的创造,中国人和西方人都说过。黑格尔对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精神是沉醉于自然的精神。这个自然的精神对西方而言,它与神启是相对的。中国只相信天地,不相信神,西方人相信神启。我们的时代既不相信天地,也不相信神启。中国现在不是西方的后现代,而是后自然时代。后现代是超过现代和前现代,中国现在既有前现代,也有现代、后现代,但最根本的特点是后自然。这才是中国现在的虚无主义。具体地说来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丧失了根基,西方精神也不能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很多人在中国传播基督教,但自己并不相信基督教。中国现在有所谓文化基督徒,即违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但采用其文化。但我们知道基督徒是在他的言说、行动、生存各个方面实践其基督教教义。所以文化基督徒的出现只能说明基督教在中国的虚无化。所以中国现代的虚无主义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精神的溃败,二是西方精神的表象化,三是革命精神的丧失。其实革命精神是非常好的,当年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是非常崇高的,可惜我们的时代英雄没有了,雷锋不见了,这是虚无主义的表现。

2、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不等同于技术,技术主义是技术的极端化或技术化。如技术主义的极端

化在我们的时代表现最清楚的就是技术化伪装为科学,如科学万能等。技术主义在我们时代的表现是技术不仅仅是要控制自然,而且要控制我们的身体,控制我们的语言,我们时代技术化最典型的标准就是信息化,对语言的控制,如手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等。任何人离开这些东西就仿佛脱离了时代。

3、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在我们的时代最主要的是欲望失去了它的边界,失去边界最主要的是依赖于虚无主义,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根基,上帝不存在,天地良心不存在,于是一切都可以做,这意味着不仅一切好的都可以做,一切坏的也都可以做,正如美国人所讲的“everything Soes”(一切都行)。

五、总结

关于无原则的批判,我们的基本结构是先讲批判,然后是原则,第三是无原则,第四是三种批判,即语言批判、思想批判和现实批判。我们所讲的不光是抽象的道理,而且也有运作的可能。

所谓的“批判”我们基本上采用了康德的说法,即区分边界。它不同于我们一般讲的批判的意义,因为一般讲的批判是否定的。所谓的批判也不同于分析。分析哲学的分析主要是逻辑分析,对句子的分析。批判即区分边界是描述一个事物的本性。批判也不同于解构。

原则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一是从我出发的,即立场;二是从事情出发,即根据。与我的立场相关的还有观点和先见。立场是我所站立的地方,观点是我的视角,我所站立的地方决定了我的视角。观点是我所观察的切入点。先见是从我的立场出发,根据我的观点先所具有的见解,也就是理论,我所具有的理论,因为所谓“见”,也即看,就是理论的本义。

1、立场。立场包括自然思维和理论思维。自然思维不仅仅表现为与生俱来的,还表现为天地自然等。理论思维指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传统思想。海德格尔在他思想的第一阶段关于“人生在世”,批判的是日常思维;第二阶段批判的是理论思维,即西方传统的主体客体思维;第三阶段批判的是形而上学的当代思维、技术思维。

2、根据。如冯友兰的美国实证主义根据,朱光潜的唯物唯心根据等。美学始终没有脱离根据,为美寻找一个根据。这种根据思维遗忘了一点,即美自身是如何显现的。实践美学将一切与劳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审美现象最后都还原为劳动,那么与劳动并不相同的美和艺术到底是如何显现出来的?根据有几种,如中国的根据有自然、天道等,西方的根据有理性、上帝、自我、存在等,但追问根据都遗忘了事情本身是什么。追问根据的论证在逻辑上讲有演绎和归纳,两者论证的顺序和程序不同,但都遗忘了事情本身。如演绎论证:大前提——人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是要死的。在这样一个论证中,“苏格拉底自身是如何走向死亡的”被遗忘掉了。所以我们反对演绎和归纳论证,但是在揭示事情本身时,演绎和归纳可以作为工具而使用。

中国的诗性智慧(形象思维、像思维、比喻、性灵文字等)揭示出中国人的思维有两大特性,即自然性思维和历史性思维。中国人的思维中常常出现自然性的例子,如天地、万物等。中国人从自然中发现道理,如天尊地卑、男尊女卑。但天和地就自身而言无所谓尊卑,天尊地卑已经有立场在其中,天地如何与人建立联系并没有说清楚。所以黑格尔认为中国的精神是纯粹自然的关系。中国人还喜欢举一些历史性的例子,如寻找邻居会联系到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等等。

但是,西方人从现象学开始已经在反对那种纯粹的论证性思维,现象学的口号就是“走向事情本身”,这是我们思想和批判的起点。

(李万军整理)

作者:彭富春

第4篇: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评论

我认为该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它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感染着人们的情绪。当观众观看这部影片时,就好像进入影片一样,身临其境的感觉,貌似和国王是一起的,感受到国王那种有话吐不出的憋气,感受到他去努力的改变自己,在巨大的压力下勇于挑战,勇于承担的勇气。让我们为国王的担心而忧虑,为国王的紧张而担忧,为国王的胜利而高兴。我认为《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符合判断一部影片成功的标准,就是把观众吸引到影片中, 心情因主角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这部影片通过讲述国王战胜自己的口吃,励志大家不要向困难低头,去冲破束缚,走出过去,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塑造自己的完美人生。这部影片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可怕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由于国王从小被忽略和训斥,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各种恐惧。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他努力着,他坚持着,面对演讲的时候没有退缩。在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成功了。

从影片的角度来讲,拍摄和演绎是非常好的,好多地方值得学习。

在画面的构图上运用的也非常好,皇宫一般是比较严肃,比较有尊严的地方,所以在构图上尽量运用了对称式构图;或者人物从中间往外走,都体现了这一点。

片中大部分关于国王的镜头,总是将他安排在画面下角,显然是有意的,是为了突出国王的渺小和可怜。

在构图中,画面大部分是人物,人物表演占主导,吸引观众注意力;环境占很少部分,可以看出这部影片主要放在人物表演上。

影片的色调上,大部分运用了浓重的深色调,这符合影片的主题,和历史背景,而且显得影片正式,严肃。

演员的实力,确实值得肯定,扮演国王的科林·费斯、语言老师杰弗里·拉什与伊莉莎白女王海伦娜·伯翰·卡特都是历练多年的演员,他们有着精彩的演绎经验。

通过观看影片,忘我可以看出国王他其实是个很可怜的人,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忧伤、胆怯。让我们非常同情他。国王又是可敬的,他通过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努力,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懦弱,胆怯,打败了原先的自己。他是成功的。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保卫国家,照顾家庭,这也是可敬的。

第5篇: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读后感

从来没见过这么屈辱的王子,他默默承受着生命里各种人物的逼迫与凌辱。因为膝盖内弯,他要24小时戴着金属夹板;因为是左撇子,所以被体罚直到使用右手;因为不受重视,他在遭受保姆接近三年的冷待后才被父母发现。从他记忆起,来自周围的恶意就没有停止过。

因为他还是个结巴。

结巴,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无伤大雅。但是,对一个王位继承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因此,除却周围或明或暗的嘲笑和讽刺,他不得不接受的还有那些自诩言语专家的治疗方法。他的客厅,他的浴室,甚至他的卧室都充斥着他最讨厌的东西。他承受着那些“官方认定的蠢货”的异样的眼神和无声的否定,甚至含着那些冰冷的金属读着那些他并不感兴趣的文字。

生命的许多温暖与温情都未曾与他谋面,也未曾给予他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他的抱负、他的才华、他的胆识,以及他对祖国的责任感,都被掩在惶恐的眼神下,封锁在痉挛的双唇里。他被五岁时的梦魇困住,那些不愉快的曾经,就像影子一样无处不在。

然而,身份不容许他如此沉默。他必须开口,流利的演讲。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与自己的较量,与那些轻视的目光的较量,与命运的较量。那些铺陈在他心底的往事被他一件件拾起,那些最初隐秘而又屈辱的情感一点点亮出。像是从自己身上一刀刀除去伤口的腐肉,明智而残忍 。

在莱昂纳尔的家,他一次次的发声,呐喊,耸肩,跳跃,打滚,咒骂。那间屋子和它的主人见证了他的努力和付出,见证了一个皇室贵族怎样放下身份,接受训练,见证了一个可怜人的蜕变。

直到演讲前一刻,他仍旧忐忑,仍旧颤抖,仍旧不被某些人所信任。但他已不是曾经的他。尽管声音仍旧艰涩,语言仍不流畅,表情仍旧紧张,但他终于在众人面前第一次顺利的完成了演讲。惊叹,赞美,祝贺,他的努力被人肯定。而这只是开始。

每个人都可能痛苦于自己的不如意的某方面,怀疑自己,害怕面对那些嘲笑,挣扎在负面的情绪中,但总有一天,我们将会找回自己的勇气,面对伤口,洒上药水,让它结疤。在未来日子里,那些曾经,那些挣扎,那些反抗,将会是我们五彩人生中灰暗的陪衬,见证我们曾经超越自己,战胜命运。

数学与统计学院

张敏

222013314011130

第6篇: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镜头分析

10125331 梁思慧

电影主要讲述约克郡公爵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宅邸。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在罗格的帮助下,他成功发表了演讲,受到了民众的拥戴,并极大程度地鼓舞了人民抗战希特勒的意志。

我所分析的段落为影片最后一场戏:圣诞演讲。从C篇33:30~42:00。整个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进入直播间,演讲开始;演讲完成。

看似普通的一场戏,在剪辑上十分细致而精巧。其间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使电影收尾呼应,渲染情绪,在影片尾声奏响了华彩乐章。 第一部分为33:30~34:00.此段交代国王走进直播间,共7个镜头。主观镜头与面部特写相接体现出国王内心的紧张与严肃,推跟运动在纵深的走廊间把情绪推向紧张的气氛中。面部特写与背面过肩拍摄国王走向直播间的镜头交替出现,在渲染情绪的同时延长了国王走进直播间的时间,显得更为严谨和神圣。同时带到的工作人员连忙起立致敬的画面使气氛更为严肃,在演讲开始前作了足够的铺垫,打下紧张严肃的氛围。

第二部分为34:00~40:50.此段将国王的紧张,罗格的辅助,与民众的聆听结合在一起,交叉表现。其中,国王带话筒的特写,罗格游动的手势,室外大臣的反应,三个镜头的运动方向一致,使得镜头组接平滑流畅;民众反应的镜头推拉与国王演讲的定镜头相互照应,既使得画面流畅,又使情绪连贯,在全国民众反应和国王演讲镜头的相互照应下,全篇内容得到了回顾——所有的起承转合,其实俱在意料之中:最后关头我们都知道国王和治疗师要说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果然,国王至诚道谢,而罗格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忘掉其他一切,对我说,对我这个朋友说。三次红灯闪烁在伯蒂面上,照应了影片开初他的失败。在艰涩地起头之后,为隐蔽口吃而频繁做出的停顿,反而益显凝重沉痛,具有别样的力量。

间中也有几次,国王险些结巴起来,全赖罗格的眼神与无声手势。但他渐入佳境,渐入佳境。咬字吐音,从未如此勇敢与坚定。要抵抗强权,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演讲,为臣民亦为自己。

穿插出现在伯蒂演讲画面中的几组人,几乎回顾了全片情节,像协奏的器乐,令这一曲更调和与雄壮,更具有深度厚度:曾领教了约克公爵那糟糕透顶的演说的工厂工人,如今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曾多次鼓舞乔治六世的主教与首相,庄肃端坐,想必坚定了抗战之心;独处小室、守着孤灯的王太后,嘴边逐渐浮起微笑,是对儿子的赞许与自豪;在遥远的精致公馆中躲清闲的爱德华与华利斯,表情复杂难言,华利斯发上绑着花纹发带,浮夸突兀得像个时装杂志上的假人;大卫则满面阴沉,是否在被弟弟打动的同时也嫉妒了他的感召力?倚靠着他的华

利斯几乎是立刻察觉到他的异样情绪,伸手抚慰——当然,若无这等机敏,也不能俘虏君主之心。短短几秒钟的镜头,道出无数弦外之音。

最后,莱昂纳尔垂下双臂,肃立聆听,他知道不必再指挥协助,乔治六世已脱胎换骨,真正的国王在这小小格子间中诞生。

第三部分为40:50~42:00.此段讲述了国王在完成演讲后走出直播间与民众挥手致意。完成演讲后妻子的微笑与大厅中如雷贯耳的掌声与喝彩,同直播间内还未缓过神的国王、罗格的静谧形成强烈对比。机位再次回到与演讲开始前相同的位置:罗格关上了窗,国王站在话筒前默然思索。对比蒙太奇的应用使其更具张力,从而深刻刻画了国王的内心。

走出直播间的段落与其进入直播间的段落拍摄方法相似,而更多地选择了背影,更加突出了国王的从容和周围人的反应,衬托出演讲的成功。国王背影及脸部特写的正反打,略微仰角拍摄,显示出国王自信满满,一扫进入直播间前的严肃。在国王走向座位时的广角镜运用使得该片有着极为丰富的视觉力量,色调的掌握和边缘构图的使用让整部电影看似平凡却又显得十分精致。

第7篇: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2011年,由汤姆·霍伯指导,科林·费斯担当主演的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在第83届奥斯卡上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影片讲述的是取自于历史,再根据情节需要做适当改变的一个励志故事。大英帝国乔治五世过世后,另全国民众都倍感羞辱的爱德华八世终究是“爱江山不爱美人”,放弃了国王的位子,退位让贤,将国王的宝座授予了自己的弟弟,即电影的主角,乔治六世。乔治六世秉性善良温和,但是却一直受着身体缺陷——口吃的严重困扰。他经受着来自人民对他的压力,来自父亲的压力,来自兄长的压力。每每发表演讲都显得十分吃力,就连几句十分简单的话都结结巴巴讲不完整。随着国家即将卷入可怕的战争,国家和民众都需要一个勇敢英明的领导者,作为他们精神上的鼓舞者。此时乔治六世的妻子伊丽莎白,亲自为丈夫找来了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新国王的口吃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莱昂纳尔正直的个性也赢得了国王等人的尊重,并有幸成为国王的好友。随后乔治六世发表了著名的圣诞讲话,鼓舞了当时在二战中奋勇拼杀的英国军民,成为历史佳话。这是乔治六世完成一次“自我救赎”的过程。这也正是影片的故事最值得歌颂的地方。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有所畏惧但却努力克服它的人。伯蒂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拥有一颗勇敢而又善良的心。造就这一位勇敢的国王的是,他背后坚强热忱的皇后,和一个荣辱与共、不离不弃的朋友。

基于对《国王的演讲》的好评不断,我怀着赞赏的心情打开这部影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关于麦克风的几组镜头切换。男主角的第一次出现,第一个镜头给了他带着黑色手套的手、低着头和微微发颤的唇与喉。紧张的神情不仅显现在他的脸上,在周围的大教主、随从脸上也都随处可见。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弥漫着。而柔和的背景音乐使人不自觉得安静下来,也缓和了此时这种紧张的气氛,让观众想要静静观赏这部影片。这也使得我对影片的配乐格外留心,仿佛就是影片的灵魂,将整部影片完美地串联起来。当伯蒂的妻子为他去寻找一位民间的语言矫正师的时候,大街上是四处弥漫的雾气,此时,跳跃的配乐再次出现,仿佛一丝丝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浓浓雾气,滋润在心里,让人充满美好的希望,坚定的信心和十足的勇气。影片中的另外两个配曲也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德意志安魂曲》和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德意志安魂曲》是世界四大安魂曲之一。母亲及恩师舒曼的离世是勃拉姆斯创造这首曲子的两个动因。出身德国清寒家庭的勃拉姆斯是一个矛盾体,在他的音乐中既有对德国人的肯定,又有对德国人的反讽。这样的音乐所蕴含的矛盾、伤感、以及面对人生常态时的适应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完美契合。影片中,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出现在乔治六世准备向英国军民发表演讲,号召国民对抗德国法西斯的场景中。第二乐章中庄重忧郁的旋律,贝多芬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悲凄感与国王此时此刻的命运一一呼应,国王所面临的国仇家恨在音乐的渲染中展露无疑,影片由此达到高潮。

影片对于色彩的应用和镜头切换也是吸引我的一大特点。纵观整部影片,它是以冷色调作为基调。在此这上,根据伯蒂心态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正如我上文所提到的,影片的一开始,为了渲染一种紧张压迫的气氛,画面主要以黑白色调为主。清冷的白色色调,强调了伯蒂当时的惶恐、不安。冷色调则强调了他对现实、责任的一种逃避的态度。在伯蒂完成第一场演讲后,导演讲镜头给了观众。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失望地摇了摇头,有些人眼神黯淡地低下了头。通过第一场演讲这个事件,导演几乎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就将故事的背景完美地呈现给了观众。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诗:黑色是最彻底的奢华,沉默是最深的呐喊。仅在影片的开始,我就知道,《国王的演讲》又将完完全全地征服一个观众。又或者说是,已经征服。影片中的第二场重要的演讲,出现的乔治六世接任哥哥的皇位后。这里,导演运用长镜头进入演讲大厅。这时候,画面的一侧是从窗外透进来的一片蓝光,另一侧是大厅内的灰暗。不变的冷色调、空旷的大厅,将还未摆脱内心矛盾的乔治六世所感受到的压迫感表现得淋漓

尽致。当影片进入到最后一场演讲的时候,影片逐渐从冷色调逐步过渡到浅黄和玫瑰花。乔治六世基本上完成了这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他让他的臣民听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声音。我觉得影片更加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张弛有度,因为影片并非是一味的冷色调。阴郁的格调并不是无时无刻都贯穿着整部影片,在拍摄伯蒂家庭的时候,导演为了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在颜色和道具上费了心思。伯蒂两个小女儿的睡衣是粉色,而伯蒂的妻子也换上了粉色的裙子代替平日冷色调的服装,人物旁边的火炉更是突出温暖的家庭氛围,给影片增添了另一种生机。

《国王的演讲》虽然是皇室题材的电影,但是我们在里面找不到一点好莱坞式的浮夸。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小得十分美好。相信观众也不难发现,影片出了少数镜头在街上、广场是,其余都是在室内完成。场面很小,视角很窄,人物很少,台词很巧。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或听觉冲击,没有紧张高亢的情节。它所有的美好都一丝丝地融入了情节中,它不是《加勒比海盗》,它是《国王的演讲》,是一支什么时候奏响都很醉人的小夜曲。

第8篇:国王的演讲

近日,英国影片《国王的演讲》包揽第八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历史片,确切来说,是一部讲述国家元首战胜自我缺陷、提高自我能力的历史片。一个“被国王”的国王,一步一步战胜口吃,最后发布了一场令全国人民激情洋溢、热血沸腾的精彩反战演讲。这个故事本身并不新奇,甚至于可以说,这样的故事,在那些“心灵鸡汤”式的杂志中,随便就能找到。可这个电影还是胜出了。“电影很励志,人要战胜的始终是自己”,这是美国媒体对《国王的演讲》的评价。

这部电影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不小的启示。近年来我们的历史题材“大片”许多,但少有能与《国王的演讲》同日而语,为何?

我国的历史片,言必称“大片”。这里的“大”,只有阵容大,对于故事情节的描写以及对人物的刻画,却很是轻薄。我国历史片,或者用明星堆叠而成;或者用流水账进行记录,一个镜头、一个对白就能代表一两年;或者就陷入“武侠”这样的俗套,弄来弄去,变成了打打杀杀。而《国王的演讲》告诉我们:历史片可以励志,可以抒情,可以在表演上出彩,可以讲故事„„历史片不是枯燥的,是有血有肉的。

论历史,我国历史最丰富,可历史电影乏善可陈。我想,什么时候我国历史大片不再追求明星阵容、不再用流水账介绍历史课本、不再寄希望于打打杀杀、开始学着认认真真讲故事的时候,我国的历史片才会有出路。历史电影的“大”,不再于明星之大、题材之大,而在于“以小见大”。《阿凡达》上映后,有人说“中国电影落后美国50年”。这并非危言耸听。但是,在笔者看来,美国也并非年年都有《阿凡达》这样的高科技大片,《国王的演讲》也是可以拿最高奖项的。所以,找一找中国电影与《国王的演讲》之间的差距,才更为现实。

颁奖典礼其实不妨请些口吃的演艺名人,比如布鲁斯·威利斯、“憨豆先生”阿特金斯,汤姆·克鲁斯说自己小时候也口吃。当然更有名的是玛丽莲·梦露,请不来了。

从影片中我们就知道了,两个口吃者领导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乔治六世和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自己打趣说:“有时候轻微地不会让人不快的结巴一下对保持听众的注意力还是有些帮助的。”有口吃的历史名人可以列出一大串,比如春秋时的管仲、战国时的韩非子、三国时的邓艾、古罗马皇帝克劳蒂亚斯、法国的拿破仑„„ 事实证明,口吃不影响口碑。凯瑟琳·里尔登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管理学教授,她最近在美国政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博文,强调了自信地去表达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国王的演讲》取材于历史的真实,一些细节都是有据可查的。最开始国王乔治六世被指导着在嘴巴里塞满鹅卵石来治疗口吃,这是古希腊雄辩家德摩斯梯尼的发明。更神的做法是《圣经》里的摩西,他试着在嘴里塞上通红的木炭来治疗口吃。不过电影对口吃的描述,还是有不少“伪科学”。美国“生活科学”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讲解了《国王的演讲》中关于口吃的科学和神话,事实上,造成口吃的原因还没有科学的定论,乔治六世痛苦的童年经历绝不是他口吃的原因,但是父亲的斥责和哥哥的打趣无疑没有好作用。《国王的演讲》里最别学的一点是,骂脏字对流利的说话没有帮助。口吃和口吃的痛苦表情在《国王的演讲》中成为焦点。这部获得12项奥斯卡提名的历史剧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大赢家。其描述的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二战期间和自己的病症做抗争的故事,绝大部分是真实的。 马里兰大学的心理语言学家南·拉特纳说,研究者目前仍然无法解释在童年时期口吃是怎么发生的。在全世界口吃影响着1%的人群,而4%的人在童年时期有过口吃的历史。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国王的演讲》的成功之处,在于表现了社会对于口吃患者的偏见,影片展现了未来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成千上万的英国国民面前公开演讲时所遭受的窘境。这样的羞辱感不仅让口吃者承受压力和感觉沮丧(比如自我怀疑),并且会对他们更流利地去说话起到适得其反 “《国王的演讲》说对的是,口吃可不只是重复一些字词,”拉特纳说,“它很复杂,事实上是一种交流障碍的缺陷。”2月20日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在华盛顿举办的一次会议上,拉特纳就《国王的演讲》做了一场演讲,题目是《从弗洛伊德到大脑成像:解开口吃之谜》。 国王的演讲》仍旧采用了一些关于口吃很流行的说法,它暗示国王乔治六世的病症部分原因来自过分严厉的父母和童年的创伤——这两个因素似乎并不是导致口吃的原因。

我们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它们是真实的,倒是有不少反证。”拉特纳解释说。“几乎每一对父母都会告诉我们他们做错了什么,因为大众相信这样的对口吃的说法。” 当然,父母肯定会有一些对口吃的孩子更不利的做法,拉特纳提醒说。她强调父母应该尽可能早地帮助他们的孩子。尽早的治疗会大不一样,因为80%的口吃儿童能够在2至5岁期间完全康复。当然尽管有一些孩子在治疗后仍旧无法康复,这是因为他们的病症具有很强的遗传因素。

我们现在知道口吃是高度遗传的病症,一些口吃的患者同样有口吃的亲属。”拉特纳说。 电影也许在庆祝人类精神的胜利和国王乔治六世与他的治疗师莱昂内尔·罗格的友谊,同时影片也说明在过了童年时期对口吃患者的治疗同样是可行的。“国王乔治六世一生都口吃,”拉特纳说,“他成为一个更出色的演讲者和一个更放松的演讲者,当然也是一个更快乐的演讲者,但是他从来没有真正克服口吃。”影片中很多的治疗方法在今天仍然在使用。举个例子,比如罗格教导国王在说话时将一个个字连成一组,试着让他在讲话时减少对光线的恐惧以及加大音乐的音量以分散国王对口吃的注意力,他还很好地注意加强国王的自信。 《国王的演讲》也展示了那个时期一些无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将鹅卵石塞到嘴里去讲话和借助喊一堆脏话来让字眼冒出来。一个积极的做法是,罗格劝告国王戒烟。“我们不认为脏话能够帮你把话说出来——这不会让你成为一个好的对话者。”拉特纳说,“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们知道吸烟不是一个好主意。” 《国王的演讲》:自信和表达的力量 如果你还没看过《国王的演讲》,那么该去看看。 之前听到很多《国王的演讲》的赞美之词,我以为会因为期待过高而失望。不过没有,看完《国王的演讲》让我激动不已。 一个新即位的国王克服了他的口吃,这本来会是个极其无聊的故事。但是影片的拍摄、对白和精湛的表演抓住了公开演说中的那种深深的恐惧——无法引起共鸣而带来的同情、不屑和挫折感。是的,在现实的世界,交流是一门陷入困境的艺术。难道是因为现在它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难道父母的一辈已经不会再去教孩子表达或是学校也不会把言语交流当做重要的课程了?难道只有国王和领导人才需要用他们的言语来激励旁人吗?难道今日深陷在信息泛滥中的我们仅仅只是个草率的信息传递者吗?无论怎么说,表达仍旧是通向成功的工具。没有有效的沟通能力和说服力,就没有打动人心的想法和个性。当被《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亚当·布莱恩特问到你会选择怎样的新员工时,大西洋唱片公司的CEO朱莉·格林沃尔德回答:

“自信。我们会选择那些自信的,那些能够开口表达的家伙——他们能够带来新观点,有主见的,也不会因为加入一个新的工作团队而忐忑不安。”格林沃尔德谈到应聘时说:“你走进来面对我,打动我,让我喜欢你。”为什么我们当走进会场或开始发言时会感觉力不从心?为什么我们会让别人指手画脚只因为我们不知如何做出回应?为什么那个不怎么可行的建议通过了只因为我们很困惑如何让自己的好主意显得有说服力?为什么总是左摇右摆地回应着“很多人都说„„”?每次在新闻广播里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很无奈。换个说法就是我们低估了自己的说服力而让自己无助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更行之有效的,也更高的要求是,把表达当做工具,去启发和说服他人,努力用我们的思想去打动他人。你不可能靠着一件锈色斑斑的、年久失修的工具去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技巧的表达者从他人成功的经验中能够日复一日地打磨自己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工具,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出色。

影片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场景是国王质疑杰弗里·拉什扮演的语言治疗师根本没有正规的资质证书时。在一开始失去冷静之后,拉什的角色,莱昂内尔·罗格,迅速给出了一个自信的、动人的、热情的、幽默的和有说服力的回应:洞察力和经验给予他的比任何大学的证书都有用。这个场景不可错过,拉什向国王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本事,很有技巧地让国王生气,然后发怒,最后让他认识到在伤害他自尊心的口吃背后他可以发出真正强大的声音。

如果说《国王的演讲》有什么超越其一流的娱乐性的,影片表现了,通过帮助和决心,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和演说中最具挑战性的难关也是可以征服的。出色的表达能够改变一个人或一个领导者,可以打开那扇看起来似乎紧闭的通往未来的门。就个人而言,它值得一看。

2月24日消息:表演可以多大程度上成全一部电影?科林·费斯和杰弗里·拉什在《国王的演讲》里的表演毫无疑问是耀眼的,而这耀眼,说得不客气些,是黯淡的背景烘托出来的———如果减去表演的高分值,《国王的演讲》几乎是平庸的。

点击进入: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专题

电影是关于英王乔治六世和他的语言治疗师的故事。乔治六世,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爱德华八世的弟弟。1930年,他还不是国王,在海军供职的约克公爵,骄傲,孤独,口吃,自卑,受着不为人知的童年阴影的折磨,在山雨欲来的环境里,孤立无援。皇室动荡,时局动荡,任性的国王奔着爱情去,德国军队在英吉利海峡的那一头虎视眈眈,**时世里,一个常年被遗忘在光芒背后的王子被推上王位,曾经口吃的男人在他的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在BBC广播电台发表了那段最著名的9分钟战时演讲。

就历史本身,这段往事有它坚硬的内核。1930年代,欧洲正在经历格局剧变,帝国斜阳,英国王室和这个国家的地位都在微妙的氛围里踟蹰,那是茨威格笔下行将倾覆的“昨日的世界”啊。国家往何处去?皇室往何处去?电影里乔治五世有句台词:“我们现在是演员了。”意味深长。旧有的等级体系即将崩解,语言治疗师是澳大利亚酿酒师傅的儿子,附属国的平民和宗主国的王子针锋相对,身份落差里大有文章。战争迫在眉睫,BBC广播渗入国民生活,战时宣传,保守政治,牵扯出多少尖锐话题。

而这些可能的棱角,在这电影里全被抚平了。偷懒或者保守,编剧和导演用了最安全的策略,皇家、阶层、时局,都模糊在背景里,用力只在乔治国王身上,甚至把“国王”这重身份也给淡化了,还原他“寻常人”的一面:他的脆弱和善感。生来是个左撇子,硬被矫成用右手;小时候走路内八字,为此双腿被上了夹板,痛苦的童年记忆;父亲威严,永远质问他“你为什么做不到”;哥哥寡情,当面模仿他口吃的样子来羞辱他;在妻子怀里泣不成声,他说“我只是一个海军官员”„„他不是国王,不是公爵,他只是Bertie,一个内心敏感丰富的儿子、兄弟、丈夫和父亲,这更像是一个普通人自我克服、自我战胜的励志故事。

而国王的丰富内心,是以其他一众角色的简化和平板为代价的:杰弗里·拉什的戏好,无奈剧本对语言师的模式化处理;爱德华八世不能幸免地成了“不负责任”的符号;乔治五世威严有余却终究是张模糊的脸。我们来回忆一下电影的开场,一个BBC主播的特写,球面镜下有些变形的脸,这个细节其实预告了《国王的演讲》的风格:漫画式的。事实上,即便是着墨最用力的“国王”,也是带着罗曼蒂克的漫画色彩———电影里他是憋红了脸逗一双小女儿的慈父,而真正的他曾说过:“我的父亲怕他母亲,我怕我的父亲,我很高兴看到我的女儿们怕我。”所以,《国王的演讲》只是以国王为名罢了。

科林·费斯骄傲别扭的英伦范儿自然是有魅力的,国王释然地称呼语言师“我的朋友”时,我相信很多人内心的柔软地带被挠到了,这一番《国王的演讲》,无非是一碗老方子熬出的心灵鸡汤,是平常无奇还是温暖妥帖,全看各人心思。

第9篇: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国王的演讲》主要讲述讲述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克服口吃的

障碍,向民众作演讲,并在二战期间成为英国人的精神领袖的故事。

身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讲。作为一个有可能成为下一届国家领

袖的人物,必须得有作为王室的威严和一副好口才,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政治

同时无一不是一个伟大的演讲家,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

万雄师,可拨动万众心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驱懦夫昂扬赴死。几乎每位政

治家都有彪炳史册的演讲事迹,但是他却是一位说话结巴的领袖,这是世人所无

法接受的,也是王室所不容的,所以他第一次,失掉了成为国王的机会。

还记得在开篇,就是一场“未来的国王的演讲”,在直播间里,专业播音员

用矜贵的手势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开嗓,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尊贵,正式,而

主角,这位真正的王储,却惶恐的坐在妻子身边,显得胆小而猥琐,没有真正王

储应有的风范,当然,演讲,也就不完美的画了个句号。

在后来,也许剧情有点俗套,一位不羁的“江湖”医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

对伯蒂进行治疗,他不断的鼓励王子,还有一系列的训练,在故事的结局,伯蒂

终顺利完成最后一个词:“胜利”。 大功告成后,莱昂纳尔与国王相视微笑。

当国王还是王爷时,伯蒂口吃地一塌糊涂,在公众面前的出丑似乎已经是家常便

饭,这样的人生中贵族的身份以及职责都成为沉重的负担。片中第一次的诊疗过

程中,伯蒂满口满口的玻璃球,在医生极力的催促下,努力地发出了几个含混不

清的音节,继而难过地低下头在这个场景里,医生始终站立,伯蒂坐在椅子上,

多个仰拍医生的镜头和俯拍伯蒂的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伯蒂其实是极端无助

的,他的暴怒既是对这种压力和痛苦的反抗,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所以他才

会不时地看向后方的妻子和旁边医生。他像一个溺水者,挣扎呼吸,等待救援。看到这里时,我为王子的际遇感到心痛,但,这是他必须承受的,因为他口

吃,因为他的不自信,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果一个人,在别人的面前感到自卑,

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反驳,也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那么,伴随他的,就只

有无尽的苦难,和不成功。

做为一部获奖电影,确实有许多闪光之处,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勇气、力量,

人性的光辉,激励着我们、引领着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办到的,只要我们付出

努力,一切的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成为现实。我们也都一样,面对理想我们应

该不退缩。只有抬起头颅,鼓足勇气,敢于面对一切挫折和嘲讽,才能成就别人

所不能的,到达顶峰,敢于攀登,敢于挑战,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不卑不亢,

去弥补,发现自己的优点,不张扬,把他发挥出来。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总结: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

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上一篇:社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下一篇: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