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教案一单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
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和体例上都有所变化,为了便于进一步深入教材分析,梳理教学线索,突破教学难点,笔者确定了本章的三个关键点位,即“经济危机的本质”“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并从这三个关键点位切入,进行单元整体分析。
一、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关键点位一:经济危机的本质
1.内容剖析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表示,政府不应该介入经济活动,他主张私人经济活动自由放任,不加干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显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利益的漠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工资,使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最终酿成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视资产所有权的现状,不问获取过程是否公平、合理,这也是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内在根源。
2.教学策略
针对本关键点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播放视频,形象直观地揭示机器大生产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资本家的富裕生活与工人艰苦生活之间的反差,便于学生了解经济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的社会分化和潜在危机;通过听罗斯福炉边谈话的音频,聚焦罗斯福针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从危机“病根”入手,推理出减少生产社会化带来的诸多弊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关键措施在于政府能够对经济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看完、听完上述材料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弊端;引导学生认识美国新政是在照顾到资本家利益的同时顺带考虑普通民众的福祉,这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为了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而奋斗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同时,揭示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二)关键点位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
1.内容剖析
(1)美国的经济危机对策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力量,局部调整了大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及中间阶级的关系;对资本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稳定了美国的局势。
(2)德国、意大利、日本的经济危机对策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在德国,纳粹党利用中下层人民对失业和破产承受之苦及其对现政权的不满,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同时积极寻求大资本家的支持,建立法西斯专政,并通过大修基础设施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战争做好了准备工作;20世纪初意大利就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出现了社会大动荡。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早采取了法西斯主义的统治形式;日本通过近代天皇制,逐步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在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其通过对外发动战争取得对国家政权的支配。
2.教学策略
要突破本关键点位,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史料分析。选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以及分别采取的应对危机的策略的相关史料,分小组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展示,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揭示不同国家选择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和具体措施。教师可以预设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小组进行分析。例如,面对经济危机胡佛和罗斯福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何理论依據?如果你是当时生活在美国的资本家或普通工人,你希望政府采取何种措施应对经济危机?假设你是当时罗斯福政府或希特勒政府的官员,你会如何认识本国和对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带来的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此设计,既可以使学生厘清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措施,也可使学生反思时代大背景下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必然抉择。
(三)关键点位三: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
1.内容剖析
20世纪,凯恩斯通过对一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时代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需要变革,资本主义必须进行国家调节才能获得现代的生存。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运用了这一理论,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摆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其做法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经济危机的应对也给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时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选择了以合作代替分裂和对抗。
2.教学策略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和分析国际会议节选史料,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类应对危机之后的反思,小组推选代表分享归纳概括所形成的智慧,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和家国情怀。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模拟战后联合国大会场景。分组讨论,推选美国代表、欧洲代表、中国代表等,围绕二战对本国或本地区带来的影响,从本国或本地区利益出发希望构建怎样的国际秩序。联系实际举例,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这一理念将为推动建立新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问题导向,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成果交流,思维碰撞,实现“教得多→学得多→学得透”的三层转化。通过历史理解得出历史解释,形成家国情怀。
二、启示
本文尝试以选取关键点位,设计教学主线,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策略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此做法兼顾了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关键点位分析教学策略,把关键问题挖深挖透,让必备知识丰满起来;以一主线理顺复杂的历史知识,构建内在逻辑关系,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文感和厚重感。这种教学策略下的课堂,能够带动学生的学,引发其思考,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黄铭钊
作者:何宏武
识字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
2、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整齐、规范书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重点难点: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出示相关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2、认读生字。
⑴、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 ⑵、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 ⑶、指名同桌赛读。 ⑷、集体一起读。
3、识记生字。
⑴自主识记,出示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 ⑵全班交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1 (3)巩固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 (4)小结:今天,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识字方法。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 ⑴、小组讨论。 ⑵、全班交流。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这些生字。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学生练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实践活动,课外作业
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复习导入)
1、我会认
⑴、抽读生字卡片,全班齐读。 ⑵、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韵文,积累词语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读你喜欢的句子。
3、引读(边拍手边说)。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 背诵课文。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
2、教师: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四、实践活动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五、作业设计
1、表演背诵课文。
2、收集小动物的资料。 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 飞 蝌蚪 蝴蝶 捉 蚂蚁 蚯蚓 造 蜘蛛 课后小测:
1、生字组词。
蚂( ) 蚁( ) 空( )房(妈( ) 前( ) 网( )放(
2、连一连。
蜻蜓 房前 捉迷藏 蚯蚓 池中 展翅飞 蚂蚁 地上 造宫殿 蜘蛛 土里 运粮食 蝴蝶 花间 游得欢 蝌蚪 半空 结网忙 教学反思:
运 游 结
) )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在课文中学习生字词;背诵古诗。
3、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歌声振林樾)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樾”、“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指导看画面,背诵课文。
五、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型。
六、拓展练习
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七、作业设计
5
1、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所见 骑 振 捕 闭 小 池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课后小测:
1.补充古诗,回答问题。
《 小池》 泉眼( )( )惜细流,( )( )照水爱晴柔。 ( )( )( )露尖尖角,( )( )蜻蜓( )( ) ( )
《小池》写了什么景物?正确的是 ( ) A.荷花 蜻蜓 B.荷叶 蜻蜓 2.生字组词。
池( )晴( )柔( )蝉( )所( ) 阴( )睛( )捕( )童( )林( ) 3.我会拼,还会写。
tǒng lín shī bì ( )年 树( ) ( )人 关( ) 儿( ) ( )子 ( )歌 ( )口 教学反思:
14荷叶圆圆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图画阅读,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造情境,步入情境
1、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远了,夏天又笑盈盈的向我们走来了。老师发现一个美丽的池塘,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带读,汇报学习生字的情况。
3、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练读其他六个生字。
4、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本课生字。以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2、重点指导“朵”、“我”等容易写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学生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2、齐读全文。
二、熟读课文,激发情感
1、用看图的方法学习第一自然段。荷叶是什么样的?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再看课件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
3、激发兴趣:同学们,你最喜欢谁?
三、用读一读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书。风一吹,荷叶轻轻摆动,荷叶上的小水珠怎么了?
2、学生分组有感情地练习读。
3、全班看课件练习背诵课文。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分组比赛,学习“蜻蜓和青蛙”两段。
2、学生看课件读这两段课文。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设计
回家以后,请同学们将自己眼中的荷叶画下来,我们进行一次绘画比赛,看谁眼中的荷叶最美。 板书设计:
小水珠的摇篮
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圆圆—小青蛙的歌台
小鱼儿的凉伞
课后小测:
1、我会写,还会分。
是 美 叶 朵 我 机
上下结构的字:( )( )( )左右结构的字:( )( ) 独体字:( )
2、我会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荷叶 ( )的荷花 ( )的水花 ( )的青蛙 ( )的水珠 ( )的夏天 教学反思:
15、夏夜多美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欣赏夏夜的美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助认为乐的美好品质。
4、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欣赏夏夜的美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助认为乐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动物、睡莲头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夏天真美!夏天的夜晚也很美呢!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夏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全部生字(带拼音),学生认读。
2、这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它找出来。
3、再次出示生字(不带拼音)。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教学练写生字。
4、师生评议。
五、小结,布置写生字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读后感悟
1、夏夜,静悄悄的。忽然传来了呜呜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大家快速把1—5自然段读一读。
2、你们喜欢小蚂蚁吗?那你们来当小蚂蚁,老师来当睡莲,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读文感悟
1、师: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了。它在睡莲的帮助下,爬上了睡莲的叶子。睡莲姑姑挽留它。(出示句子: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生齐读。
2、是呀,夏夜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夏夜,小蚂蚁住下来了吗?请同学们快速阅读6---16自然段。
3、它要去哪儿?为什么?
4、谁想来读小蚂蚁的话?(生练读,指名读。)
5、小蚂蚁回家了吗?哪些动物来帮它的忙了?再读8—12自然段。
6、他们说了些什么?大家练一练,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学生练读)
7、小蚂蚁是怎么回家的呢?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13自然段,指名读。) 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谁能读的更好?再齐读。
9、现在出发了!(出示第14自然段,师引读。)
四、读后扩展,积累词语
1、除了青青的假山,你还知道青青的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蚂蚁又回到了家,蜻蜓和萤火虫也回家了,公园里又静悄悄的了。只有星星在高兴地眨着眼睛。看到这些情景,你想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啊,夏夜多美啊!”
六、作业设计
10 除了蜻蜓和萤火虫,你知道还有谁能帮小蚂蚁回家呢?回家查找资料,活动课我们来交流。比比谁是小科学家,知道的知识最丰富。 板书设计:
15、夏夜多美 睡莲 小蜻蜓 小萤火虫
(帮助) 小蚂蚁
课后小测:
1、我会组词。
送( )过( )时( )让(她( )它( )黄( )闭(
2、我会填。
( )的假山 ( )的草坪 ( ( )的小灯笼
一( )蚂蚁 一( )水草 一(一( )公园 一( )铅笔 一( 教学反思 :
) ) )的小路 )星星 )飞机
16 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认读生字,认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3、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4、出示生字词: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三、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生字。师生评议。
3、布置写生字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连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小白兔碰到谁?燕子怎样回答小白兔的问题?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 (1)学生集体读。
(2)小白兔又碰到了谁,问了什么问题?小动物是怎么答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
3、学习第
8、9自然段
(1)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天真的下雨了吗? (2)分小组读。
4、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5、指导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课后小测:
1、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Xíng ma lái ba chóng zi hěn du(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得( )往( )蚂( )时( ) 很( )住( )吗( )过( ) 教学反思:
ō)
17 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壁虎借尾巴》。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小结识字方法。
3、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条蛇 逃走 难过 姐姐 新尾巴
4、指名读,齐读。
5、去掉拼音再读。
6、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要写的生字。
2、学生观察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三、布置学生写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集体读生字词。
2、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课件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它心情怎样?指导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分角色读。)
四、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
四、五段。
2、学生读老牛与小燕子说的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尾巴给小壁虎。
3、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4、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5、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六段)
7、结果怎样?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它高兴极了,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尾巴作用 小鱼:拨水 老牛:赶蝇子 燕子:掌握方向 小壁虎:再生
15 课后小测:
1、读拼音写词语。
Jiě jie hé shuǐ nǎ li ( ) ( ) ( ) jiè shū huáng niú xiǎo yú ( ) ( ) ( )
2、照样子写一写。 游来游去
来 去
来 去
3、我会组词。
河( )( 借( )( 教学反思:
来 去来 去 姐( )(
)( 16
)) )哪()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会认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还发现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3、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4、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
三、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四、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 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第二课
一、导入
17 时间老人的脚步声响起了,又到了“日积月累”的时候,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一块来看看吧!
二、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2、指导朗读。
3、发现积累方法。你们在哪见过这些短语?
4、教师小结: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三、扩展练习。
你还能开动脑筋,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 ( )夏夜 ( )球赛 ( )松果 ( )翅膀 ( )问题 ( )天气 ( )眼睛 ( )荷叶
四、我会读
课件出示: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
你看见了谁?谁跑过来和她一块玩了?(出示儿歌题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儿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解说:哇!今天天气真好。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
2、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
3、再看图,各小组从中选出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组内合作续编。
4、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动笔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二、总结课题,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根据一个故事的开头,把下面的故事编出来了,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是续编故事的小能手。老师相信,你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间的故事。而且,不光会讲故事,还会画故事。那今天,我们就别、兔和小松鼠之间的故事画出来,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再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2、课后,把小朋友的画张贴在教室各处,便于小朋友课间交流。 课后小测:
1、照样子填一填。
例:擦----擦黑板 挤-----( ) 抄------( ) 摸-------( ) 搬------( )
2、我会填。
一( )蚂蚁 一( )房子 一( )网 一( )诗 一( )树叶 一( )虫 一( )翅膀 一( )尺子
3、照样子,写句子。
①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呢? ②多美的夏夜呀!
呀!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池塘里荷叶 。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
1 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古诗三首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
5 中彩那天
6 忘年牢
7 尊严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9自然之道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12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13夜莺的歌声
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 生命
生命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21乡下人家
五一大假
2
22 牧场之国
23 古诗词三首
24 麦哨
语文园地六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 全神贯注
27 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29 语言两则
30 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 渔夫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期末检测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
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四人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 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⑦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⑧把优秀图画展示在黑板上
5.多诵读,悟诗情
①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
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
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2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
二、
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
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的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在深入研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处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课后可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 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 谜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 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11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 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 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12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七 月 的 天 山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
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二、学生自学
1、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2、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让学生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
3、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索绕等。 “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四、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五、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七、摘抄优美词句
1、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
板书设计
雪峰:高大壮丽
进入天山
溪流:欢快清澈
不是春天 七月的天山
再往里走——原始森林:茂密、幽静
胜似春天
走进深处——野花:繁多、美艳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
15 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
16 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二、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实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同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其中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单元学与教建议
1、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
2、抓住列方程解题的关键。
3、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只是形成的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5、把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6、本单元建议课时数:9课时。
第一课
列方程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 “方程的解”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三、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我国的珍稀动物,谁能说说你了解那些珍稀动物?(出示信息窗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文字信息。)请同学们看信息窗中的第一幅图,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04年的只数与1980年的只数的关系吗?(关注学生能否探索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以及是否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二、新授教学
(一)列方程
教师板书:2004年的只数+300=1980年的只数 如果用a表示2004年白鳍豚的只数,那么, 上面的数量关系也就可以表示为:a+300=400。
2004年白鳍豚的只数是一个未知数,一般情况下,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即:x+300=400 这个可能不好理解,我们借助天平来理解。
(二)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0+30=50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x来表示就可以写成 20+ x=100 30+x=400就相当于在方程的左边放了300克和x克的砝码,右边放了400克的砝码。
天平平衡,可以表示为300+x=400。 (这一环节关注学生能否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二) 巩固练习
1、探究含有x 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ax=b)
看信息窗中的第二幅图,你能根据大熊猫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找一同学板演。
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
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上面的数量关系为:
10x=1600 练习信息窗中的第三幅图。
2、探究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ax+b=c)
你能用芥菜的思路来解决“怎样用含有x 的等式表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吗?
(三)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第二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一个和第三个、第四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巩固练习:自主练习1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最后交流讨论结果。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自主练习
2、
3、
4、
5、6
第二课
解简易方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掌握解简易方程x+a=b(或x-a=b)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的珍惜动物,请同学们看信息窗,根据信息窗的内容,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根据你的问题,谁能列出一个方程来。 600+x=860 那么x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求x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重点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新授教学
关于解方程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
1.(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X=20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x+10=20+10 教师说明: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出示图片:天平3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 x+10=10+10 (4)出示图片:天平4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x=10 教师说明: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这就是等式的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二)教学例题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在600+x=860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x=260是方程 600+x=860的解
2.解方程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题
例1. 解方程 600+x=860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
解: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600+x=860 600+x-600=860-600 x=260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方程左边=600+x =600+260 =860 =方程右边
所以 x=260是方程600+x=860的解.
注:如果是信息窗这样列方程解应用题,还需要有设未知数、答这两步。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
4.讨论: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1、2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等式的性质是什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解方程有哪几步?
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
2、3
第三课
解简易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解简易方程ax=b(或x÷a=b)的方法并会检验。
2、使学生初步学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信息窗,根据信息窗的内容,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根据你的问题,列出一个方程来。 3x=1500 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我们依然借助天平来研究。
二、新授教学
1.(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X=20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4x=20×4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师说明: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出示图片:天平3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3x=30 (2)出示图片:天平4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x=10 教师说明: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这就是等式的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二)教学例题
1.教学例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1)教师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
解:设我国现存黑鹳x只。 3x=1500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x÷3=1500÷3
x=500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方程左边=3x =3×500 =1500 =方程右边
所以 x=500是方程3x=1500 的解. 答:我国现存黑鹳500只。 2.教学例题
解方程:3x+100=1000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
3x+100=1000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x+100-100=1000-100 3x=900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x÷3=900÷3 x=300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1、2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等式的又一个什么性质?
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
2、3
第四课
解简易方程(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解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答:三年级有男生x人,女生是男生的1.5倍,女生有多少人?(用含有字母x的式子表示)
果园里有桃树x棵,杏树是桃树的3倍还多5棵,杏树有多少棵?(用含有字母x的式子表示)
(二)教学新授 一)例题
1、请同学们读信息窗,你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
2、用图来表示:
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白虎: 东北虎和白虎共16只 东北虎:
3、教师提问:要求什么?(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
要求的未知数有两个,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应先设哪一个未知数为x,为什么?
(设白虎为x,因为根据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可知东北虎为7x只)
教师板书:
白虎
东北虎
一共
x 7x 16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x+7x=16
4.教师说明:问题中含有两个未知数,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5.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
(1)x 表示1个 ,7x 表示3个x ,x+7x一共是(1+7)个x ,也就是8x .
(2)x+7x 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把1和7相加,就是(1+7)个x ,8x .
教师说明:两种思考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6.教师小结
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x 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x 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x ,计算出结果.
二)解方程。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目应该怎样来解?
1、教师板书:解:设白虎只数为x只,那么东北虎就有7x只。
X+7x=16
8x=16 8x÷8=16÷8
x=2 7x=7×2=14 检验:方程左边=x+7x =2+7×2 =16 =方程右边 所以 x=2是方程X+7x=16 的解. 答:白虎有2只,东北虎有14只。
解出x=2,问学生这道题目做完了没有?还要做什么,使学生明确:求出x,只求出了白虎的只数,题还没做完,还要求东北虎的只数7x得多少。
2.练习:学生独立解答自主练习第3题。
2x-x=113 (要求写出检验过程)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解这类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
1、题里有两个未知数,可以先选择一个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列出方程。
2、解方程,求出x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
3、通过列式计算,检验两个得数的关系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 表示( )加( ),一共是( )个 ,得( ).
2. 表示( )减( ),是( )个 ,得( ).
3. ( ).
二)直接写得数.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 )
2. ( )
3.
(五)布置作业
( )
自主练习第2题(写检验过程)
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
《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小动物、动物生存的权利,它们存在的意义和生态平衡的要求。
2、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利益换位,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
3、简单理解法庭组成的要素。
4、法庭辩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收集数据资料要准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害虫、益虫的分类,如何区分。
2、正确理解害虫生存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学会法庭辩论。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你曾经
教学目的:
1 、认识部分害虫、益虫。
2、 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害虫以及杀死它们的必要性。
3、 正确统计。
重点: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生存的权利以及意义
难点:如何认识害虫在自然界中生存的贡献。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讨论
所用参考资料:中国自然环境百科全书、教参。
课内作业:填写杀死动物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公告导入
同学们,在自然界有成千上万的各种动物,我们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大自然赋予它们生命并给予了它们生存的权利,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由于我们人类是有思想智慧的特殊高智能动物,所以很久以来,人类并不遵循自然法则,想当然认为人类有杀死其他动物的特殊权利,并认为把动物分为害虫和益虫。今天我们作为人类已经意识到这将对大自然是一种严重破坏,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现在我们站在其他动物的立场换位思考一下,成立自然法庭,充分申诉动物的生存权利。通过我们的学习、讨论、辩论,了解我们身边的小动物的整存状况和权利,达到我们同学们今后更加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目的。
二、引导同学们认知我们身边常见的小动物,以及我们定义过的所谓的害虫。
三、同学们讨论到底该不该杀死那些害虫。
四、填写杀死动物的调查表。
第二课时 课题:假如我们是……
教学目的:
1、 学会换位思考。
2、 知道收集事实和证据的途径。
3、 认知每一种动物都有益和害。
重点: 了解法庭的组成部分
难点:正确认识动物的益和害。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填写了杀死动物的调查表,同时知道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动物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定性为害虫和益虫的。这节课我们着重通过学习我们常见的小动物毛毛虫是如何演化为蝴蝶的循环过程来讨论它的功与过。经过学习应认识到各种动物都没有绝对的害与益。它们在大自然中都有自己生存的意义,为了它们的生存权和保护自然平衡,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换位思考,在杀死动物调查表中充当一种动物,为其收集事实和证据,寻找生存的意义和在大自然中的作用,以证明任何理由都不能作为人类无辜杀死我们的理由借口,下一节课自然法庭听证会将听取各类动物的申诉。
二、如何收集事实和证据。
三、重点讨论各种动物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
四、学习和讨论蝴蝶的演化过程。
第三课时 :听证会
教学目的:
1、通过同学们在大自然法庭听证会的申诉,使同学们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重点:各学习小组代表一种动物申诉
难点:搜集这些小动物有益方面
教学方法:交流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
教学过程:
1、同学们,自然法庭听证会现在开始,各小组把你们充当角色的申诉准备好,由班长充当法官。
2、各小组申诉。
3、教师总结。
1、认识土壤
教学目标: 探究: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
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
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
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 教学具准备:铁锨、小铲、小桶、酒精灯、玻璃杯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课
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
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问题: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
三、作出预测
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
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
五、室内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 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 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实验总结
教学过程:
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捏土壤
手是湿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空气)
搅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
烧土壤
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
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行评价。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 目的:
(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
(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
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
三、课后练习
1、土壤的成分有
、
、
、
、
等。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气的?
第一单元复习
课题:骨骼与肌肉
教学内容:第2页至第12页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的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复习目标:
1. 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用。
2. 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 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想知道,爱提问。
4、愿意合作与交流。
5、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并不神秘。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 提问引入,激发求知欲
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到了关于什么的知识?
二、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骨骼与肌肉:骨骼、关节、肌肉。逐步展开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认识。
三、 注重养成教育
谈谈如何强健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如何预防运动中的受伤。
四、启思诱想,讲练结合
教师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逐课复习。
(一)、我会填空
1.人体中共有_____块骨头
2.骨骼具有 ______、 ______ 、______的作用 。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的地方叫做 _____。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__________带动______、 ______而实现的。
(二)、我会连线
把关节的运动方式与关节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肩关节
屈伸
膝关节
桡(r á o)关节(前臂)
旋转
指关节
肘关节
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颌关节(下巴)
(三)、我会判断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
)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
3.肌肉占身体重量的40%.
(
)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6.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
7.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8.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
)
五、教学反思
髋关节
)
)
)(
) (
推荐阅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至四单元教案05-29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复习教案10-06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06-28
2024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拓展11-04
四年级语文下册二三单元教案06-29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0-0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07-20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07-02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9-18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