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

2022-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月意象论析

摘   要:月亮从远古的神话传说走进文人的诗词作品,并逐渐成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它在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月亮在诗人的作品中被反复使用,衍生出极其丰富的涵义。这些涵义在代代相承中逐渐固化为月意象的特定象征意义,并具有了极强的符号性,其影响一直延伸至近现代文坛。

关键词:古典诗词;月意象;情感内涵;近现代文学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①]我国传统的诗词,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意象构成,而在这些五彩斑斓的意象中,月亮又是最为经典的。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清朗之月,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许多传统名家的诗词。在漫长的文化史和文学史中,月亮不仅仅只是作为诗词中的一个事物、概念而已,月意象早已成为一种原型和母题,不断地被吟咏和重塑,它身上凝聚的更是无数文人的情感和精神。

一、月意象的渊源探析

中国古代诗歌逐步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意象群,纵观我国古典诗坛,诗人们貌似对“月亮”情有独钟。有学者统计,《全唐诗》中仅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这个意象的竟然就高达400多首,其中直接描写“月”就有336次。月亮成为文人们精神的寄托,情感的代表,数千年来经过无数文人墨客共同描绘和和塑造,使之成为一种深深印刻在整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的价值认同。

(一)生殖崇拜的本能驱动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月”字的:“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②]意思是月乃虚阙,太阴的精华,象形字,大凡月的部属都从月。这其中就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月亮属阴,最初月亮被人们关注到就是因为它的大阴属性。而阴又是女性的代表,所以月亮崇拜自然就和生殖崇拜联系到了一起。女性是人类繁衍的源泉,所以出于对女性生育的崇拜,先民们对月亮也抱有不可触犯的信仰与敬畏。

(二)源远流长的原型意象

荣格在《集体无意识与原型》中说:“原始意象来源于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③]月意象就属于这种“原始意象”,因为月意象凝聚着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心理和命运的因素,是中华民族审美追求和文化心理在诗歌中的反映。

经过一代代文人的生发、重复,最初的月亮由生殖崇拜逐渐演化为特定的意象。

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月下怀人的情感内涵。《诗经·陈凤·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明显地体现出对月下之人的倾慕和思念。而月亮真正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大约得追溯到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流传的名句“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句诗表达了一位闺中女子望夫归来的情感,这种忧愁便是由月亮引起的。魏晋时期,曹丕的《燕歌行》中“明月姣姣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阮籍《咏怀》的“薄帷鉴明月……忧思独伤心”等都展现了月亮离别相思的色彩。到唐代,伴随着诗歌创作的巅峰时代来临和名家辈出,月意象被无限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思乡怀人、感慨歷史、向往爱情等一系列的情感内涵。入宋以后,宋人在唐诗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冷月”“斜月”“缺月”等意象,来表达哀伤的闺怨之词。

月意象的情感内涵

月亮本来是平凡无奇的,但经过人们思想的加工,便具有了不同的情感内涵,成了传递人们情思最好的中介物。

(一)怀乡思人的感伤心绪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向往阖家团圆的民族,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古人们便赋予了月这一意象怀乡思人的情结。与此同时,“乡思”与“相思”本身就带有怀乡思人之意,所想所思既有亲人,也有恋人。

这一母题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陈风·月出》篇,在如此古老的年代,月亮和情感就能完美融合,这和漫长、单调的农业社会有关。在古代,帝王一般会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④]只有在农闲的秋天,在夜晚,人们才有时间和心情抬头仰望那一弯明月,内心各种复杂的情感也逐一涌上心头。

(二)由月引发的人生思考

1.永恒与短暂的鲜明对比

明月,亘古不变,穿越时空,相对而言,个人的生命旅程何其短暂而渺小。在众多的古诗词中,月亮象征着飘逸灵动的神采,也成为了世事变化的永恒见证者。纵观历史,悠悠万世,人这一生的价值追求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张若虚在 《春江花月夜》也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江畔何人初见月……青枫浦上不胜愁。[⑤]短短几句话,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春江月夜景色图啊!

后来,李白与张若虚前后呼应,但李白在张若虚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找到了新的出路。他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⑥]这几句诗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需要世代共同思考的问题:人生如此有限,那么明月到底能存几时?作为一个一生追求浪漫、性格热烈奔放的诗人,他的人生应该是快乐和激情的。但看着这永恒无际的宇宙,他依然伤情于人生的短暂,于是他每天放歌纵酒来缓解焦虑的内心。他将这种慌乱流于笔端,在其作品中通过对人与月时间差异的对比来烘托人生的悲剧性和短暂性,同时提出了人生虽短,但坎坷无限、孤独永恒的道理。

2.月亮的圆缺与人生的变幻

凝望着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月亮时阴时晴、圆缺不定的自然变幻与人生的起起落落、沉浮跌宕颇为相似。无论是积极入世的政客,还是寄情山水的贤者,面对此情此景都忍不住会感慨一番。

“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如何雨绝天,一去音问违。”[⑦](《拟古诗十二首》)这是对于前途未卜的迷茫。如果说韦应物的青年时期仕途还算顺遂,那么自安史之乱以后可以说是命途多舛,漂泊流离。政治上仕途失意,生活上饥寒交迫,恰逢秋天来临,风卷残叶,又与好友远隔千里,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不禁感慨这一轮“华月”都会随时变幻,更何况是人生呢,便写下了此诗。

同样具有豪放的激情的苏轼,也写了一首又一首对月的诗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在这首《水调歌头》中,作者恰逢中秋月夜,圆月当空,亲人、友朋相聚,多么难得的欢乐场景,作者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昔日的朝中好友,还有普天之下跟他有同样遭遇的人们,屡屡感到人生变幻无常,更是对人生提出了美好的祝愿。于是借月的阴晴圆缺抒发人世变幻无常的这一内涵便代代流传了下来。

在上述古典诗词的审美天地中,永恒的月亮是对人生最大的安慰。皎洁的月光横洒天地,照亮了人世,引发了诗人对岁月悠悠、宇宙无尽而人世有限的无奈叹息。

(三)清幽脱俗的超旷情怀

明月当空,举头仰望,只见银辉洒满人间,天地澄澈一片。在如此的意境中,失意的士大夫们似乎找到了一条逃避现实的出路——归隐。诗人们远离仕途,在山中或田园中隐居,个人的精神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安慰。而飘逸的清风、洁白的月光,则在另外一种层面上成了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寄托,成为他们清幽脱俗的超旷情怀的写照。

王维无疑是这类诗人的代表,他笔下的月亮意象最具代表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两句诗都营造了一种悠闲超然、安之若素的意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闲适安乐,不与世争的人生追求。在皎洁无暇的月光照射下,诗人的空灵心境和外在的清凉意境也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

从这些赞颂月光皎洁美丽的咏月诗词中,我们已经很明显地能看出月亮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事物,诗人将自己的风格、潇洒的性情与优雅的个性寄托于纯洁澄澈、永恒自然的月亮之上,去追求身心的释放与宁静,给人以激动神往的精神感动。

三、月意象的近代创作

月亮的文化意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其原本的情感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意蕴,使其内涵变得丰富而深厚。当然,从后人的这些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月亮那些不变的文化意蕴——团圆思亲、寄托哀思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月意象也产生了新的情感意蕴。这种丰富的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中外文学艺术的土壤,其根脉一直沉浸在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

(一)一脉相通:传统之上的继承

月亮从神话传说发端,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月意象形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创新,逐渐成为了古今中外所有人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借助月亮或表达自己对于亲人、恋人的思念,或表现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无奈,或表现对于宇宙人生的超脱。这种情绪发展到现代社会,许多诗歌、小说、散文中也有这些情感。

作为著名抒情诗人的徐志摩有一首《两个月亮》:“我望见有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轮完美的明月,又况是永不残缺!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⑨]作者将自己对于心爱之人的思念寄托在月亮身上,这月亮又仿佛就是作者的心上人,虽然可望而不可即,却仍能体会到她的美好。华兹华斯也在《露西组诗》的第一首诗中用“月亮”的变化描写了诗人与心爱的姑娘从浪漫的约会到最后阴阳相隔的过程:“那时,我的情人容光焕发,像六月玫瑰的颜色;沐着晚间的月光,我策马走向她那座茅屋。”[⑩]可是后来“月亮正徐徐坠落,临近露西的屋顶……只见那一轮明月,蓦地沉落到茅屋后面”[11],表明露西永远的离开了他。诗人通过月亮表现了露西的美丽、多情以及自己对心爱之人的不舍、思念之情。

(二)推陈出新:传统之外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个崇拜自然甚至迷信自然的农业社会早已成为过去,商品经济、资本社会充斥着这个时代,“天人合一”的观念也被严谨的科学研究取代,所以相应的,月意象的内涵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郭建强在《病月亮》中这样说:“大峡中战事激烈。明与暗列阵对垒,但见中国灰尘其实徒做姿态,无意任何变化……我们本该用泪水迎迓鲜血浸润的月亮。”[12]在这里,月不再是皎洁女神的化身,而成为了衰亡、血泪的象征,作者试图通过用“被泪水浸润的月亮”来唤醒麻木的众人。

总之,古往今来,月意象以其丰富的内涵而备受历代文人的青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月意象不仅仅只是诗词中的一种事物,更以其皎洁、无瑕、纯净的光芒照射着世间万物,给人以灵魂的洗涤和精神的安慰。无论是何种情绪,都阻挡不了文人们浪漫的灵魂在诗词的海洋里徜徉、遨游,高尚的品格在美妙的词句间汩汩而出,创作出一篇又一篇流传百世的华丽篇章,这千古月色也随着文人们的创作变得更加灵动、美妙。

参考文献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2]袁珂校注.山海经[M].四川:巴蜀书社,1992.

[3]周振甫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左王佳.从“月”意象看古典诗歌意象的构成[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

[5]吕效端.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

[6]程冬利.古诗词月意象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4(17).

[①] 胡应麟:《诗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59页

[②]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37页

[③]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9页

[④] 刘侗:《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1页

[⑤] 于成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4页

[⑥] 葛景春:《李白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1页

[⑦] (清)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湖南:岳麓书社,2015年,第283页

[⑧] 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11页

[⑨] 徐志摩:《徐志摩诗歌精选》,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第188页

[⑩]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第244页

[11]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第244页

[12] 郭建强:《昆仑书·郭建强诗选》,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76页

作者简介:张彩虹(1998—),女,汉族,甘肃定西人,渤海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基础理论研究。联系电话:15566520843

作者:张彩虹

第2篇: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 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 趣。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的《暮江吟》)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

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

明镜。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拉 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床前一片洁白的月光,好像地上铺着一层霜。抬头远望天上的明月,低头不禁想起家乡。本诗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女主人公早晨起来对镜梳妆,为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而发愁,男主人公由于情人不在身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很真切。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为了不使田园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很富有情趣。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

1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的《游山西村》)

1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的《西江月》)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6、“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1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18、“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9、“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2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前后的夜晚天高气爽,一轮明月,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人们对月怀乡对月抒怀,眷念团圆是人间最美好的时候。在我们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作用下,借助于人们丰富的想象,由自然及人事,于象外之象中虚拟出人的情愫,月便被赋予生命、感情和灵性,于是,明月作为触发情思的媒介和熔铸感慨的意象常在诗词中大量出现,翻阅历朝历代的诗词,咏月的作品不可计数,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这些诗词作品中望月怀人的数量最多。唐王建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杜甫《月夜》道:“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二者把客居异地思念亲人的细腻感情抒发得缠绵悱恻。张若虚的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语双关,把思妇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但又含蓄婉转。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则是对友人的思念。

月圆之夜,明月的清辉不知牵动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故乡是每个人的初始点,也是每个人的精神归宿。虽天涯异地却共此一轮明月,正是基于这种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现实,因此诗人们自然会触景生情,以眼前的明月作为精神的参照与寄托。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千百年来引起无数客居异乡人们的共鸣。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孟浩然《宿建德江》也说:“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冷月无声,容易令人伤感,月光清泠是自然现象,人的凄寂是心理现象,二者交织交融便有了皓月寒光割人肠的萧瑟效应。如李白《长相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是这类作品。

也有许多诗人词人把明月作为一种极高的境界来思考人生与宇宙,表达自己玉洁冰清的高尚品格。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具代表性。前者塑造了多情美好崇高的明月,透视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思考,将人事翻覆、良好的祝愿融合一处,揭示出内涵丰富的哲理;后者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借明月自喻清高,借月之阴晴圆缺感慨宇宙流转和人生悲欢离合。张若虚也有佳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句空灵别致,引人深思。

在时空感觉上,明月也极容易勾起人们的怀古之心,出现一些以咏月表达爱国情感的作品。如刘禹锡的《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是对东吴政权烟消云散的慨叹,相似的还有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具有强烈的今昔之慨和悲剧力量。 总之,因情感的认同,月亮很自然地以独特的形象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了。探究这种文学现象,有助于加深对诗词作品内涵和古代文人人格魅力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认识。

中秋即近,该又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了吧。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月亮始终是诗人所不断吟咏的美好意象,统观诗人笔下的月亮,我们发现月亮绝非无情物,乃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托月言志。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里所描写的灿烂的天河,运作的日月,都好像出于沧海之中的雄阔气象,其实寄托着这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昂扬的进取精神。这里月亮成为诗人寄托美好理想和抱负、表达自己志向和追求的载体,而这种寄寓正是诗歌这一体裁的含蓄性本身所决定的。众所周知,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炼,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咏物则托物言志。因而月亮这一美好意象就成为诗人言志的载体。

二、借月抒情。古典诗词中的月亮常常是思乡怀人的代名词,诗人常常借月表达故园之思,故人之念。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由床前的月亮而生思乡之情,眷眷的乡思借着床前的月表达得淋漓尽致。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的月更明,因为自己的忆弟思家。诗人借助月亮,突出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诗句道出了月圆之夜人们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朋友的深刻思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诗人借“残月”抒情,恰当地表达了分别的苦痛和对恋人的思念。而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诗句,则借“江月”叹华发早生,老大无为,功业无成的忧愤之情。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名句,则借无声的冷月,表达了自己凄凉的黍离之悲,故园之思。

三、以月烘托。烘托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是指从侧面描写,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古典诗词中,借月烘托的例子不胜枚举:“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漫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借月烘托,渲染出了一种凄清之感,别离之情。而“东船西舫悄元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诗句,则借月渲染了一种静的氛围,从侧面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的诗句,则以月烘托渲染了一幅幅清丽、明朗、宁静的月夜景象,折射出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月亮,不论是皎洁如玉盘,还是弯曲如吴钩;月亮,不论是清朗之月,还是朦胧之月,总能给人以无限的情思,触动诗人的心灵之弦,因而,古典诗词中的月,呈现着丰富的多面性,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诗中的“月”情,这样才能抓任诗歌的真谛,理解作品的内容。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3篇:古典诗词中的水意象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古典诗词当中的水意象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世界上众多灿烂的文明也是逐水而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五行视为天地万物的构成要素,而水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古人对于水的重视可见一斑。黄河水催生了历经五千年而不朽的华夏文明,中华文化也因此与水结下了不解的渊源。那么,作为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也理所当然少不了对于水的描写。古典诗词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水的观照比比皆是,而在历时的描写当中,水,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意象象征,这些意象内涵有的比较灵活,可以随语境的转换而传达不同的心境,比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等,表达了诗人悠闲、淡薄的心境。而有些含义则因为使用频率之高而逐渐具有了约定性的含义,本文主要对于水意象所具有的两个约定性的含义进行简单分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当中的这句话,虽不是诗词,却具有诗性美与哲思美。我们也可以由此发现,千年之前,先哲们便把奔流不息之水与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联系了起来,经过历朝历代文人的书写,水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约定性的意象含义——时间意象。

对于时间的珍视是所有朝代的永恒主题。屈原在《离骚》当中早已发出了慨叹:“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匆匆的时光一如滔滔的江水,时刻不停,一去不再。面对着险恶的环境,满腔的抱负却不得实现,只有无可奈何地任时间流逝。屈原以江水喻时间,既表达了对于时光飞逝的感慨,也呼喊除了内心的隐忧与不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的黑暗,斗争的残酷,战乱的频繁,饥荒灾害的折磨,人们对于时间的体悟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永嘉太守谢灵运以山水诗著称。“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贬谪异地,政治失意,于是乎于山水间寻求短暂的精神安憩。然而,如此做法也只可求得短暂的解脱。孤身一人面对那逝去的湍流,时光流走,欲留而不得,内心怎不感伤。鲍照亦将对于空空流逝时光的感伤寄寓于逝水之中,他在《登黄鹤矶》中写到:“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在诗人眼中,滔滔江水便是悠悠岁月,面对着茫茫大江,诗人将一腔愁绪倾吐而出。即使在唐宋繁华之世,迁客骚人

1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亦免不了慨叹如梭光阴。“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论徂川,亦或长江水,都负载着诗人对于时光的独特体悟。

逝水,作为时间意象,自然就会与无限、永恒联系起来。在咏史类的诗歌中,水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人们慨叹:流水无情,不因汉家箫鼓而喜,也不因绿珠坠楼而悲。它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在它的淘洗下,任何权威、富贵,都是短暂的,易逝的。时间、历史正像流水,在它的面前,荣华只能炫耀一时,任何权威都有尽头。无论过往何等荣耀,如今已是烟消云散,只有曾经见证了、目睹了一切悲欢离合的流水依旧奔腾不息。张九龄在《登荆州城望江》中更是将他的沉思上升到哲理层面:滔滔大江水,天地相始终。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宇宙永恒与人世短暂,面对着无法抗拒的岁月,又有谁不会叹息呢。

除了作为时间意象,水的另一个约定性意象便是情感意象了。以流水悠长喻情致久远;以流水浓密喻情思浓烈。人们寄情流水,期冀它负载着真情,送至远方。诗人们以流水为媒,传达出心灵深处的情感、情思。《诗经》当中对于水的描写的诗句十分丰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为了找寻思念的伊人,他不畏霜露,久久徘徊,绵绵的思念如那秋水一般,没有尽头。《汉广》中主人公对于意中人的钟情,绵绵情丝,无终无尽。尽数融于汉水之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受到《诗经》的影响,后人以水传情的诗歌不胜枚举。屈原在《湘夫人》中写到: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人以洞庭水烘托出一种哀愁的气氛,以此表达出心中的愁绪。后人对于寄情于水的表达的创新更是别出心裁。情绪情思乃是无形之物,若是直接道出,难免让人捉摸不透,无法体会其中滋味,也就难以引起共鸣。诗人们创造性地化抽象为具象。“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何逊《野夕答孙郎擢诗》)

2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对于友人的思念如流水般绵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的想象更是瑰丽奇特。流水被他赋予了人的意识,具有了别离感伤的情思。试想,流水都已经倾诉别离之苦,对人而言,这种痛苦更是不堪忍受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面对着国破家亡的惨烈现实,李煜肝肠寸断。满腔愁苦化为一江春水,无穷无尽却又无法排遣。故国沦亡,悲到极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更进一步,赋予愁思重量,让后人在共鸣之余,更感怀于她心灵深处的苦痛,哀恸。诗人以流水之无穷无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内心情感的浓郁、强烈。

逝水,无止无休,在时光中尽览人世繁华,于情意里阅遍万物沧桑。它离我们那么近,也让我们感受那么真切。无论作为时间意象亦或情感意象,它的悠长、邈远的含意和浓郁、缠绵的内涵,都让我们体悟到一种幽幽的美感,置身于一种幽美的意境之中。

第4篇:浅析古典诗词中的菊花意象

【摘要】菊花之进入文学作品,最早从屈原开始,后经陶潜益彰,历代文人骚客多加咏之,由此而愈来愈显其在文学上的审美价值。在这些诗篇中,诗人借菊花多抒发隐者幽士的超然洒脱、宦外游子的感时伤怀、闺中思妇的淡淡闲愁、志士的坚贞高洁之感以及勇者的壮志豪情。

【关键词】古典诗词 菊花 意象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花,天地灵秀之所钟,是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风骨,如古人言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 茶呈雅韵、李谢浓妆、 杏娇疏丽、菊傲严霜、 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 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 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花的意蕴由花儿自身的特质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交结而成,体现在诗词中的花的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就有了其独特而美妙的审美价值。诸如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花中隐士”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菊花还有黄花、节花、日精、鞠、寿客、金蕊、帝女花等许多别名,在我国大约已有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许多先秦两汉时期的古籍都对菊花有记载,如《山海经》“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礼记》“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等。汉代已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魏晋时期更是大量栽植菊花,并逐步将之发展为一种观赏花卉。唐宋时期,菊花由我国东传朝鲜、日本,又在明末清初之际传入欧、美,至今已成为一种世界名花。

牡丹雍容华贵,莲荷出淤泥不染,幽兰空谷吐芳,梅花高寒绽蕊,各有独自的韵致,倾倒无数爱花人。菊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拨动了诗人心中那根灵动的弦,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菊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虽然此诗中菊花还是点缀物, 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浩如烟海的咏菊诗词的滥觞。从此,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兼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仕途失意时感到尘世的喧嚣和乏闷,并受道家逍遥哲学和佛学观念的影响,寄情于自然山水,渴望清净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菊花就成了幽人高士之花,它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出尘的潇洒风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将菊花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东晋末年,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他天生傲骨、清高孤标,看不惯当时世俗的时风和腐败的官场,在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回乡,隐耕田园,直至终寿。他在归田的二十多年中,一直躬耕自种。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家位于庐山下的栗里村,每到秋来时节,南山上到处绽开的野菊,竞芳争艳。他十分欣赏这“秋菊有佳色”,甚至还采摘花瓣,带回家中酿制菊花酒,常常一个人自饮自斟。他饮酒高歌,击节赞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以愿做霜下杰,学习菊花的品格和气质来勉励自己。他提篮采菊,隔篱望山,人淡如菊,孤高绝俗,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传诵千古的佳句,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真谛!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自战国以来,古人有重阳佳节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古代的诗人们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的不快和愁思。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陶渊明还有诗句言:“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杜甫的《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文;直接发议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苏轼的《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娉婷袅娜的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三、思妇怀远的淡淡闲愁

闺怨诗词古已有之,思妇情怀也是诗人们常咏的主题。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欧阳修)。在《红楼梦 》 里也有这样的诗句:“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梦菊》潇湘妃子)。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作。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为脍炙人口。这三句用西风吹卷帘幕,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语言清丽高雅,文雅优美。李清照的词作,经常出现菊花的意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黄花”即是指代菊花。李清照这些词作表达的主要是思念的淡淡忧伤和感时伤怀的悠悠情思。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成感情甚笃,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经常唱和诗词,一起搜集古玩,研究金石,清照对丈夫十分依恋,丈夫宦游外地以后,她一个人独守幽闺,内心忧愁孤寂,形容枯槁,竟然比“黄花”还要瘦,实在可怜。丈夫过世以后她一个人孤苦无依,更因为遭遇金人入侵,国家山河沦丧,故乡沦于外邦之手,而其本人又随着南下的朝廷颠簸流离,饱尝人间辛酸,因此就有了“憔悴”、“飘零”的感觉悠悠情思,溢于言表。

四、志士的坚贞高洁

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中,菊花此时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

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李白在《感遇》中写道“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这首五言古诗笔调自然流畅,在咏叹菊花的同时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与桀骜不驯、难逐俗流的高洁之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与《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境相似,体现了诗人超然世外、洒脱豪放的人生境界。陆游的《晚菊》“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将菊花之余香与蒲柳之凋黄作了鲜明的对照,表露了诗人如菊花般凌霜耐久、不畏世俗权贵的至诚之心。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不随俗流的思想品质。

五、勇者的豪情壮志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菊花新的内涵。他曾写过两首有关菊花的诗歌。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这首《题菊花》诗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而这种胸襟、抱负的抒发由于通过比兴手法形象地表达出来,所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这首《题菊花》,也可以说是他的诗化的政治宣言,显示了英雄的豪迈本色,堪称古今独步的咏菊佳作。

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 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军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青睐。菊花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与之为伍。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易安、黄巢等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走进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3]唐圭璋,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 孟彤.李清照词赏析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5]张彩霞 ,宋世勇. 论李清照词花意象[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第5篇: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教学设计

问明月几时有,探千古明月情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司金川

教学目标:

1.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3.培养对古典诗词之美的感受力,传承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

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诵读体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前段时间大热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诗,拨过社会的浮躁与喧嚣,再次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课前已经让大家准备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

2.同学对月吟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钟情于月亮,你听,诗人们的声音从历史中传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是柳永在河边的低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是李白在塞外的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是曹操在登山观海后的慨叹。诗人们将自己或喜悦、或孤寂、或哀伤、或超脱的情感都寄托于月亮之上,那么月亮为什么如此被青睐,它背后蕴含着什么意蕴?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问明月几时有,探千古明月情。

4.齐读学习目标。

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说起写月的古诗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绕不开的。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词。

(一)朗读

学习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读诗要做到三点: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

1.听录音,正音

2.齐读,读准字音

3.小组读,读出节奏(两个小组展示,一个读上阕,一个读下阕)

4.分析:要读出节奏就要先理解诗词的情感,下面我们看小序部分。

(二)读小序:

问: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了这首词?子由是谁?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的与苏轼兄弟有关的背景知识。)

教师插入背景“弟兄羁旅各西东”。

(三)读下阕

请同学们选择最能表现苏东坡思念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的人是谁呢?

引导学生思考无眠的人是谁,体会烦闷的情绪。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的情绪)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分析词人与亲人分别的痛苦,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没有深陷在对弟弟的思念之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以一种旷达的情怀自我安慰。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对天下所有分别之人的美好的祝愿。

5.配乐自由朗读下阙,读出情感的转变。(男生读,女生读)

6.背诵全词,小组展示。

三、赏意象

(一)思念意象

1.你还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表示思念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2.出示教师总结PPT,齐读。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借月抒情,托月言志。这个时候月亮就不再只是客观自然现象,而成为了意象。

出示意象PPT,齐读。

除了思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意象还有许多意蕴,我从其中归结了几类出现较多的,思念、孤寂、佳人、哲理。请大家根据课前总结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小组讨论,自己整理的古诗词中的月亮分别是什么意蕴。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PPT,学生回答分别是其中的什么意蕴。

(二——1)女性意象

出示PPT,齐读: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苏轼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二——2)孤寂

出示PPT,学生齐读:

孤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二——3)哲理

1.除此之外,月亮千百年来始终高悬空中,照耀着人世的悲欢离合,仿佛一位置身事外的仙人,无欲无求,无悲无喜,由此而使诗人生发出一种永恒哲思。

2.出示PPT,齐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4)其他

以上只是老师从月亮意象的众多意蕴中所归结的大概几类,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月亮所蕴含的意蕴比以上四种丰富的多。

3.出示总结性PPT,背诵刚刚记下的诗句,准备班级诗词大赛

三、班级诗词大赛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位代表答题,语文老师主持,语文课代表计分,每题10分。

1.点字成诗

海上生明月

举杯邀明月

深林人不知

江月年年望相似

2.填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选择题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理解题

(1)下列句子与“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下列句子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课代表统计分数,宣布获胜小组,加分,鼓掌。

四、诵读

刘欣钰演唱,其他同学跟唱。

五、总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秋的硕果累累,中秋的花好月圆,晚秋的肃杀悲凉都让我们感慨生命的轮回,岁月的静好。一轮圆月中寄托了古人、今人千百年来多少的情思。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进入诗人眼中都成为诗意的存在,于是一月一思念,一灯一古刹,一花一世界,一水一蒹葭,一酒一诗话,一岸一人家。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抵御人世的种种苦难;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将心灵从世俗的浸染中超脱,栖居于大地。

六、布置作业

必做:将本课学习的古诗词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选做:观看《国学小名士》,从中搜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赏析其意蕴。

七、板书设计

思念

佳人

月亮 孤寂

哲理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徐俊

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法 诵读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往今来,高高悬挂在夜空的这轮月亮,始终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它的阴晴圆缺无不激起诗人内心的涟漪。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这多情的月啊,她的倩影悬挂在皎洁的夜空里,也镶嵌在多彩的诗词间。她时而温柔多情,时而凄清幽怨;既映照亲人团聚,又洒向游子窗边;她既与古人相约,也与今人相伴。吟咏她的经典,经久流传。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出示课题: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三、追寻月的倩影

1.看诗词大会的会徽,一轮圆月在蔚蓝的海面上升起。它所体现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寓意中国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2.欣赏精彩片断。请同学们欣赏,认真听,快速记,找出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学生欣赏、交流,师出示)

3.齐读。

四、吟诵月的佳句

同学们,通过我们在经典诵读中的积累,你们能说出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五、品味月的意蕴

(一)品味《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意蕴

1.简介作者

我们已经学习过苏轼的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和《记承天寺夜游》。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苏轼呢?

(学生介绍)

师:这两篇作品分别写于苏轼被贬徐州和黄州时期,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那么这首词又有着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2.介绍写作背景

3.听读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听,注意字音、停顿,并初步感受:作者借中秋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继续体会作者的感情。

5.指名读,试着表达出所体会到的感情。

6.三读探究。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赏析:

(1)上阙——中秋赏月:哲理之思与失意之苦。

(2)下阙——望月怀人:相思之情与美好之愿。

(板书)

7.四读体会。

(1)指名读。

(2)师读题目和小序,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二)品味《中秋月》中的月亮意蕴

就在《水调歌头》这首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十年,苏轼与胞弟苏辙终于久别重逢,共赏中秋圆月,写下了这首《中秋月》。(出示幻灯片)

分析:既有共赏中秋月的幸福与喜悦,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三)品味其他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同学们,面对一轮中秋明月,因着所处环境和心境的不同,赋予了她丰富多彩的意蕴。既有相思之情,又有失意之苦,既有美好之意,又有哲理之思,还有美好圆满、哀伤感慨……

1.出示诗句,学生思考交流。

2.回忆一下我们积累的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其中的月亮又蕴含着怎样的意蕴呢?(学生交流)

六、书写月的诗篇

1.师:“今人不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冰心老人曾写过一首和月有关的小诗——(出示幻灯片)

2.师:同学们有没有也想写一首诗的冲动呢?老师也仿写了一首:(出示幻灯片)

3.请学生仿写,交流。

七、歌唱月的经典

1.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水调歌头》的演唱视频。

(播放视频)

2.师:让我们将古典诗词,通过我们的吟咏传承下去!

3.齐读:“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八、教师寄语

除了吟唱传承经典,我们还需要传承的是这种诗意的生活。像第三季诗词大会总冠军——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

九、布置作业

必做:整理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蕴。

选做:选取一个意象,试着写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十、板书设计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乐观 旷达

—哲理,失意—

—相思,祝愿—

第6篇:浅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摘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永恒璀璨的意象。在古代,杨柳并不是杨跟柳的合称,而是单指柳树。古人借杨柳表达多种情意,有借杨柳抒发惜别深情,有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有借杨柳描写女子的美丽形态,有借杨柳书写爱情与闺怨,还有借杨柳揭示一些生活哲理。

关键词:杨柳,惜别,依恋,闺怨,哲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依依的垂柳,陌生的岸边,清晨的凉风,残缺不全的弯月,柳永在这里创造了一个适合千古离别故事发生的场景。为什么将杨柳安排在这么一个离别的场合呢?杨柳为什么会被赋予惜别的内涵呢?古典诗词中的杨柳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杨树与柳树是一回事吗?杨柳作为一个经典的文学意象,除了蕴含惜别之情,还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杨柳在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历久不衰的原因。

一、杨柳的释义

汉典中对杨柳的解释有三种,其一为泛指柳树;其二为杨树和柳树的并称;其三为借指侍妾、歌姬。《战国策·西周》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在该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叶,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语却为“百步穿杨”;我国神话传说中观音菩萨手持的净瓶名为“杨枝净水瓶”,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话,会发现瓶中插着的却是柳枝,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古代的杨树与柳树的含义提出质疑。那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到底为何意呢?姑且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诗吧!“杨柳”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有这么一句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此外,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明显地都是指柳树(确切地说是指垂柳),因为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叶圆、树高、枝挺,是绝无“依依”、“袅袅”之态的。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的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我们再来看看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对“杨”与“柳”的解释,《尔雅·释木》中有“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由此可见,在古代,杨是柳的一种。在古典诗词中,杨柳实则专指柳树。当然,由柳树这个本义延伸出去,就有了汉典中对杨柳的第三种解释,即借指侍妾、歌姬,如白居易的《别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嫋多年伴醉翁。”一诗中的杨柳则指白居易家中的歌姬。

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九首》中写到:“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古代交通与通讯都很不方便,此一别,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了,今日的生离甚至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死别,所以古人对分别那么敏感,表现得那么哀痛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人在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习俗,在文人墨客中更为常见。我国折柳送别的习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想当初离开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乐景写哀情,春天,垂柳随风飘扬,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却要出门到遥远的地方去,远离家乡。当然,此处的“杨柳依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被折下的柳枝传达出友人或者是亲人对“我”的依恋之情,一个“杨柳”意象就把这种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诗人,也留下了与杨柳有关的缠绵悱恻的诗意。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为什么柳永要说离别伤醉之后在杨柳岸边呢?很显然,古人分别喜欢折柳相送,因而要在杨柳岸边送别。杨柳一旦跟最伤心的离别扯上关系,就会被赋予跟离别一样的忧伤感情,因而柳永这首《雨霖铃》中运用了杨柳一个意象,就使离人更感肝肠寸断。施肩吾的《杂曲歌辞·杨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也写到折柳送别,路傍的杨柳一年复一年被离人攀折,杨柳逢春依旧可以长出新的枝条,尽管还是折着去年那一处的杨柳,但已经不是送去年离别的人(而是又有亲友离别)了。此处的折柳还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不觉令人更加感伤了。此外,借杨柳抒发惜别之情的诗词还有王唯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宋璟的《送苏尚书赴益州》:“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白居易的《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古典诗词中借杨柳抒发惜别之情的佳句真是俯拾皆是,数不胜数。

那么,为什么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呢?为什么要借杨柳来表达惜别之情呢?我们最经常听到的解释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送暗含挽留之意,也有以柳作为留念的意思,表达不忍分别之情,希望对方永远不忘自己。但我认为折柳送别在古代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风俗,能留传那么久,绝不可能只是因为一个谐音,肯定会有其他因素。清朝褚人获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送行的人难道没有其他的树枝可折却必须用柳枝送人,并不是说柳枝在江边亭旁便于采摘,人离开要去他乡就好比树木离开土壤,希望他能够随遇而安,这正如柳树枝随便在哪都能存活,用柳枝来表达住祝愿罢了。柳树与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随手折一枝柳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最后变成一棵茂盛的柳树。送行的人借杨柳的这种品性来祝愿或者是勉励远行的亲友要随遇而安,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他乡也能生活得安适,一切遂愿。褚人获的这一说法无疑比通常流传的谐音一说更有哲理性与文化品味。此外,我觉得应该还有一种文化传承的原因,前面我们说过,我国折柳送别的习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古代的读书人必然要读到的,而且这几句诗还是名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更便于口耳相传。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喜欢引经据典,《诗经》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无疑是经典,故“杨柳依依”便奠定了后来的送别诗的文化基调。

三、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有太多景物值得赞颂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绿柳成荫、莺歌燕舞、花香鸟语„„杨柳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实则是很平凡的,那么古典诗词是如何通过杨柳这个意象来歌咏美好的春光呢?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可以说是借杨柳来歌咏美好春光的代表之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这里借写柳条的美好姿态来赞美春天的神奇,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诗人用“似剪刀”形象地描写出来,春风一吹,就能梳理出千万条嫩绿的柳条,春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绿色的生机。晏殊的《诉衷情》:“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则描写了一幅春雨过后垂柳青翠欲滴的美丽画面,展现了春日里的美好场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志南和尚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生动而脱俗,遂成为千古名句。雨,是杏花浸湿过的雨,似乎更纯净;风,是杨柳筛滤过的风,似乎更清爽。悠然徜徉在这样的春色里,该是何等的惬意啊!清朝高鼎的《村居》有:“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诗描写农村的春天,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把杨柳当作人来写,杨柳为烟雾迷蒙的景色陶醉,人则为烟柳图而陶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股浓浓的春意在这两句诗中表露无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都是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的。

四、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这两句诗堪称形容美女的经典之作。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现代人形容美眉们说什么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见过垂柳的人都知道柳条随风摆动的婀娜多姿,这不难让人联想到妩媚多情的女子,但要是把女子的腰比作柳条,未免也太夸张了,无论多细的腰也不可能跟柳条相提并论,所以,我以为白居易的夸张跟想象力能跟李白媲美了。同样是白居易的诗:“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这两句则出自他的《长恨歌》,前面的诗句将女子的细腰比作杨柳,这两句诗则将女子细细的眉毛比作杨柳,看来白居易是很善于借杨柳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的。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极言杨贵妃的美貌,诗的前面就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杨玉环刚得到唐玄宗恩宠的时候,至于“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则是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被处死后,唐玄宗怀念杨贵妃时想起她的模样,觉得眼前的芙蓉花就是杨贵妃的脸,那细柳就是杨贵妃的眉毛。同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丽女子,在“新承恩泽”时是百般的娇媚动人,而在悲剧后的回忆中又是何等的楚楚可怜。用杨柳比喻女子的眉毛,于是就有了“柳眉”一词,在一些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柳眉”,如唐代诗人李商隐 《和人题真娘墓》:“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以及五代词人李珣《望远行》:“露滴幽庭落叶时,愁聚萧娘柳眉”。我们不得不敬佩白居易的神来之笔,仅仅是借一个杨柳的意象,就能将一个美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当然,除了白居易以后,还有其他作家也用杨柳来比喻女子。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运用到杨柳来形容林黛玉——“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白居易借用了杨柳纤细的特点来形容女子的细腰与细眉,曹雪芹则借用杨柳随风摆动的特点来形容女子的纤弱。“弱柳扶风”写出林黛玉行动时腰肢款摆、风姿绰约的体态,林黛玉体弱多病,曹雪芹将她的走动时的模样比作纤细柔弱的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不觉令人心生怜惜之情。

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爱情从来都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情,所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描写爱情的作品实在是数不胜数,人们用尽了各种词语来形容爱情,用尽了各种事物来比喻爱情,那么在古典诗词中,杨柳又是怎样跟爱情结合起来的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这两句诗堪称恋人间约会的经典之作,被无数后人所引用。佳人相约在月亮爬上柳树梢头之时,黄昏之后。皎洁如水的月光,婆娑起舞的垂柳,随风摆动的柳条恰若那纯情少女的飘逸长发。多么令人陶醉的一幅画面啊,相信这样的约会不会不让人怦然心动。在这里,杨柳这个意象的作用就在于创造出了一个美好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婀娜多姿的杨柳仿若那个相约的风姿绰约的女子,令人神往。南宋词人吴文英的《风入松》:“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写出了词人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楼前绿荫浓暗处是昔日依依惜别的地方,当中的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寸柔情。西园是梦窗(吴文英的号)牵魂梦绕之地,是他跟情人悲欢离合地方,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常出现的意象。梦窗睹物思人,杨柳依依,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但是心爱的人已经不在身边了,昔日的欢声笑语只能成为今天的凄美回忆,怎能不令人黯然伤神?这里的杨柳则是起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借杨柳这个意象描写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绿柳如烟,随风飘曳,春水如镜,倒映着满江的新绿,江边那恬静而怡美的少女充满了美好而甜美的憧憬,一阵歌声和着春风幽幽而来,撩动了眼角眉梢都是情的少女情怀,少女抬头望去,一叶扁舟载着那人和悠远的歌声,缓缓划过如镜的水面,在少女的心里掀起阵阵涟漪。杨柳的婀娜多姿渲染了少女怀春的心情。《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这首词以一个沦落风尘的女子的口吻写出妓女无法得到永恒的爱情的悲凉处境,劝客人不要爱上自己,不要跟自己在一起,其实是在感怀自己的际遇,“我”不过就像曲江边一棵临池垂柳而已,这个过来折一支,那个也过来折一支,折完就走了,或许永远都不会再想起“我”。这首词站在杨柳的角度写出杨柳被人不断攀折却转身就忘掉的凄惨状况,流露出对风尘女子得不到爱情的悲悯之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的这首《闺怨》描写出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道忧愁,春日里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赏春。忽然看见小路尽头的杨柳又被春风吹绿了,猛然意识到一年又过去了,时光易逝,而夫君还没归来,才后悔当初怂恿丈夫去边疆建功立业。青翠的杨柳是春天很好的象征,杨柳青青,本来是很美好的场景,但闺中妇人由此却看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丈夫远在边疆,难跟丈夫共享这美好的春色,不由心生怨愁。郭震的“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跟王昌龄的《闺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少妇由春日里嫩绿的杨柳引起的怨与愁。

六、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这两句诗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陆游独自一人到西山游览,经过一山又一水,山峦重叠,流水缭绕,让人有一种迷路的感觉,转个弯,忽然望见一个村子前面柳树成荫,繁花似锦。陆游借用杨柳这个意象,描写出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然而它的含义还不仅于此,青青的杨柳象征美好的事物,这两句绮丽的诗就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面对困难险阻,我们不要畏惧,不要退缩,只要我们勇于开拓、永不言败,那么我们总会到达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借劝对方不要再弹奏前朝的旧曲,而听他唱已经翻新的《杨柳枝词》揭示出不要总是对过去耿耿于怀,要善于畅想未来的道理。元朝关汉卿在其《包待制智斩鲁斋郎》中有这么两句诗:“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刻意种下一株花,细心呵护,却没有发芽,无意中插下的一枝柳条,却已经长成郁郁葱葱的一片。关汉卿抓住杨柳容易成活这个特点,揭露出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现象:刻意去做的事情,因为太过心急与刻意,反而可能失败,一个无心之举却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进而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做事要以平淡之心处之,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关于杨柳这个意象的内涵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总而言之,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蕴含惜别之意,除却这个意蕴,还有代表明媚的春光,象征美好的爱情,对时间的伤逝,对生活的体会等等内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好比一坛埋藏在地下的陈年美酒,我们越是细细品味就会越觉得有味道。所以,杨柳这个意象还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的。

第7篇: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前者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林逋是北宋诗人,后半生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喜欢梅、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以“梅妻鹤子”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咏梅诗句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梅花》),成功地传写出梅花清幽香逸的独特风姿,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花中气节最高坚”,俨然是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提到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特点,不能不想起唐朝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平淡无奇,却耐人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奇特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虽属传说,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感染力。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

性,创造了一种高远境界,含蕴丰富。

梅花甘于寂寞,妩媚脱俗。它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陈亮《浪淘沙•梅》一词中有“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之句,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弃疾喟叹“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则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诩;李清照在《玉楼春•红梅》中以“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写出了梅花特有的高格:其香几多,虽难测定,其意无限,却易感知。暗示梅花不以浮动于外的飘香来媚俗,来博得庸人的喝彩,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警世,来觅取知己的赏识。

元代诗人王冕在《墨梅》中写到“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虽然外表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它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苏轼)梅花的孤高绝俗成为君子情操的代名词,成为诗人品德风骨的自我写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此诗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明代诗人王淇的一首诗。这首诗开头两句以拟人手法赞颂梅花一尘不染的本性和甘于清贫的品质。后二句就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传说发出议论,诗人用风趣的语言既点明了梅的纯贞,也说出了后人对梅花的偏爱。

几千年来,国人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上一篇:题库单选部分下一篇:做完甲状腺手术后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