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基本知识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词基本知识(共8篇)

诗词基本知识 篇1

写作是从立“意”出发,到选材(选“象”),再用“法”。阅读是从定“象”,确定文章写了什么物、景、人、事;再定“意”,确定文章的思想和感情;再确定“法”。

一、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

文章有哪些情感呢?我们先从诗歌说起。

诗歌涉及的“情”是多方面的,这里列举八类“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寄情山水,感时伤逝,热情赞美,人生梦幻,吟唱自然。

诗歌涉及的八类“情”具体为:有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有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 赤诚献身的心声);有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革命战友的思念、难舍难分的惜别);有寄情山水(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有感时伤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悠长寂寞的思念);有热情赞美(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对亲情爱情的赞美);有人生梦幻(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有吟唱自然(自然的美妙、大地的景观)等等。

没有诗歌是不讲“理”的。诗歌的“理”一般从时、空、人、事四个维度呈现出来的全面、发展、普遍联系、对立统一的观点等。

小说和戏剧的“意”即主题,也分为通过小说或戏剧传递的情感(具体同诗歌的八类情感)和表达的道理。其中,人心、人情、人性是作者想着力表达的道理。

散文的“意”即“神”,也分为通过散文传递的情感(具体同诗歌的八类情感)和表达的道理。

二、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四类:分别是物、景、人、事。基层是物,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或“老树”或“昏鸦”写的是物。中层是景,“枯藤”和“老树”和“昏鸦”构成的景。中上层是人,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后面的人或是景物前面的人或是景物之上的人,“枯藤、老树、昏鸦”之后就是思乡的作者;人的形象又分为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诗人自己的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游子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缠绵悱恻、爱恨情长的形象等。上层是事,即人和人的关联,“枯藤、老树、昏鸦”其实在写作者思家人、以及令他失意痛苦悲凉孤独的事。此四者共同构成诗歌的内容,其中景和物是最主要的“象”,诗人往往将自我情感借助客观的景和物表现出来,因而被称为“意象”,主要的意象又构成了诗歌的“意境”。

小说的“象”即三要素,环境——“物”加“景”,人物,情节内容——事件。

戏剧的“象”即三要素,场景——“物”加“景”,人物,情节冲突——事件。

散文的“象”即“形”,分为物、景、人、事四类;若是议论文写作对象可以是“理”。

三、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为五类,A类是四类结构方法,B类是五类表达方式,C类是六类表现手法,D类是七类修辞方法,E类是五大读书方法 A.结构方法四类。文章结构方法主要为“起、承、转、合”。

比如开头“起”中有:总领全文、统摄全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理)开门见山、铺垫、奠定感情基调、埋下伏笔、制造悬念、照应、点明季节、时间、地点等。其实都是在“时、地、物、景、人、事、情、理”等方面起笔。比如文中“承(转)”中有:照应、呼应、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层层深入、蓄势等。其实都是在“时、地、物、景、人、事、情、理”等方面承上启下。

比如文末“合”中有:呼应、总结、卒章显志(情+理)、深化主题(情+理)、升华主旨(情+理)、首尾圆合等。其实都是在“物、景、人、事、情、理”等方面收笔。

B.表达方式五类:

描写(1.时间角度为晨昏、冬夏、古今等,2.空间角度为点与面、正与侧<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远与近、高与低等,3.感觉角度为动与静、虚与实、视听结合、明与暗等,4.特征角度为白描与工笔<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抒情(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托物寓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哀景写乐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借古抒情〈借史抒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用典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借物、景、人、事、古事等进行的抒情。)

议论(举例论证〈即归纳论证〉;说理论证〈即演绎论证,引用论证是说理论证的一种〉;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记叙(顺叙、插叙、倒叙-很多满分作文的保留手法)

说明(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作引用、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C.表现手法六类:

表现手法主要有六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烘托、化用典故、联想想象、比兴象征。

具体为:(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古道、长亭客栈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2)托物言志。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如陆游的《咏梅》就是借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3)对比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燕歌行》中用达官贵人的歌舞来对比前方战士的苦战。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但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诗歌中的不少诗词都运用了这种手法。(4)化用典故。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的词就成功地运用了多个典故,凝练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5)联想想像。也称作“虚写”,常常表现为叙写梦境、虚境,回忆和遥想。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像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送别诗中,从对方入手描写的图景,也是虚写的一种。大胆丰富的想像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6)比兴象征。比,就是打比方,用一个形象来表现有相似点的另一个形象。兴,就是先说一个形象,然后借此引出所要表现的另一个形象。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D.修辞方法七类: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对偶、借代、夸张。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给物(人)赋予人(物)的特征,生动形象,蕴涵丰富,感情强烈,激发共鸣。排比:内容贯通,节奏匀称,语势强劲,酣畅透彻。

反复: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格式整齐,回环起伏语言美。对偶:表意凝练,易于记忆;有音乐感,便于吟诵。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言过其实,突出事物本质,引起读者联想,获得表达效果。*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引起兴趣,增强说服力。常见“借代”。

战争、战乱:烽火、硝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车马:玉勒、征辔、鞭、鞍。时光:鸟、兔、漏。书信:鸿雁、鲤鱼、青鸟、尺素、锦书、尺牍、函、笺、简、札。太阳:羲和、东曦、金鸟、金盆。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月亮:蟾宫、玉兔、嫦娥、桂树、婵娟、珠宫、银盆、玉环、玉盘、清辉。

E.阅读方法:诵读、精读、略读、浏览、速读。运用阅读方法从意象法角度思考所读之物,让意象法成为阅读的基本方法,让精选的丰富的阅读加深对意象法的理解。

关于句法:从语体语气上看分口语句、书面句,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从形式上说有长短句,整散句,单复句,主动句、被动句等。人称运用: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语言风格:豪放雄壮、婉约清新,自然通俗、含蓄隽永,浅显、深沉(深刻),朴素、华丽,粗犷、典雅,激情、冷峻,简洁、繁丰,幽默、平实,具体、抽象,平淡、生动,口语化、书面语。

诗歌作品中常见的象的含义有:月亮代表思乡,菊花、梅花、松柏多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等。常见的诗歌的象列举如下: ⑴写景咏物诗常用的象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鸳鸯

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早莺

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草木

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烂柯

喻离家时间之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双鲤

借代远方来信。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西风

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

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彩袖

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锦瑟

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菊花

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孟浩然《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杨花

飘零之意。郑谷《淮上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松

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莲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⑵伤春作别诗常用的象

柳:古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水晶帘

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辽西

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能到辽西。

玉阶

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屏风

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娥眉

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

罗幕

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乱红

指落花。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又有人生无常之感。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危楼

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南浦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芳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班马

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⑶山水田园诗常用的象

绿树

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

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空山

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

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王维的《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柳绿

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桂花

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春山

渲染静寂的环境。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竹

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云

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棠

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

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白鹭

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稻香

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细雨

写环境的宁静、恬淡。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蛙

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⑷羁旅行役诗常用的象

月亮

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所以月便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梧桐 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猿啼

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红豆

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日暮

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落日

表现迟暮的老年。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高楼

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茅店

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白云 一是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由。例如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是遮蔽光华,喻小人。例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⑸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的象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乌衣巷

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

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河

指国家或祖国。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折戟

指战争的惨烈。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柳营

指军营。温庭筠《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后庭花

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芦荻

诗词基本知识 篇2

一、巧妙利用时间

学校7:25早读, 我一般7:10就到, 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 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 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 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 三分五分, 十分八分, 点点滴滴, 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 又调节了课堂气氛, 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 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 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 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 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标, 有计划

不贪多, 不性急, 每天背一首或两首, 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 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 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 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 十天一小结, 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 每天复习4首, 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 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 总比后面的背得熟, 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 还是像前面那样, 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 正背了倒背, 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 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 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 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 边背边抄, 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 一步一个脚印, 步步踩实, 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教给学生背诵方法,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 使学生读正确, 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 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 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 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 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 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 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 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 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 大量的背诵、积累, 不必加重学生负担, 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 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 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 抽空单独进行辅导,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 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 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 每天一首, 抄在黑板上, 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 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 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开展古诗诵读活动近两年来, 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故事, 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我统计了一下,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熟读成诵法, 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读法, 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读, 大声读, 读着读着就背过了。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 (2) 理解背诵法。先理解诗的大意, 然后顺着意思背。 (3) 想象画面法。边读边展开想象, 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这三种方法, 学生还进行了比较, 说第一中方法背得快, 但不如后两种方法记得牢。另外还有“加动作法”、“听录音法”、“边写边记法”等。这些经验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问起他们背诵古诗的好处, 归纳起来, 也有这么几点:1、可以增强记忆力;2、能训练口才;3、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受到思想教育;4、了解古时候的一些人和事;5、培养想象能力;6、提高审美情趣;7、作文时可以用上一些佳句。其实, 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前几天, 我想查个资料, 问学生谁带古诗书了, 教室里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冒出四十多本书来, 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绝妙唐诗》《诗经》《古诗大看台》《古诗文全集》《新编千家诗》《千家诗评释》《千古美文》《初中双色必背古诗文》《古诗文导读》……林林总总, 近三十种。有个同学还买来了《毛主席诗词》。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词诵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考古诗词知识梳理(一) 篇3

1、关键字词

(1)次:停泊;(2)客路:旅途;(3)青山:特指北固山。

2、诗眼点释“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3、意境描述

颔联: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4、名句品析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漂?自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与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6、中考链接

“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二、《钱塘湖春行》

1、诗眼点释

(1)“争暖树”中“争”字用得好,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2)“啄春泥”中的“啄”字把小燕子的神态写活了,描绘出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意境描述

颔联: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3、名句品析

颈联:抓住“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4、技法探究

作者善于抓住最能体现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全诗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5、思想感情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中考链接

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品析。

三、《望岳》

1、整体解读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关键字词

(1)钟:聚集;(2)阴:山的北面;(3)阳:山的南面;(4)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3、诗眼点释

颔联里的“钟”字是汇聚、聚集的意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将它营造得如此神奇秀丽,把大自然写得很有感情。“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中考链接

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四、《使至塞上》

1、整体解读

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属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2、诗眼点释

颈联中的“直”和“圆”两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4、意境描述颈联:黄沙莽莽,无边无际,不见草木,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5、中考链接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五、《渡荆门送别》

1、整体解读

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是送别诗。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一个“怜”字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无限依恋的情感。

2、诗眼点释

颔联中的“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颈联中的“下”字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3、意境描述颔联: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扛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4、名句赏析

颈联:通过“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奇妙多姿,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5、中考链接

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中考链接参考答案

一、示例1:“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出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示例2:“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辽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

二、示例:“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三、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示例2:表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四、示例: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阿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怨愤抑郁的情感。

诗词冷知识 篇4

2、《孔雀东南飞》当中,刘兰芝是多少岁学习弹箜篌的?(15岁)

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出自于谁的 笔下的?(苏轼)

4、“雁柱十三弦,一一春笃语。”出自于欧阳修的《生查子 含羞整翠鬟》,其中的“雁柱十 三弦”是指哪种乐器?(古筝)

5、“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请问诗中的 “睡觉”是什么意思?(睡醒)

6、白居易因为有爱酒的嗜好,为自己起了一个什么雅号?(醉吟先生)

7、白居易的作品《阿崔》中的“阿崔”和白居易是什么关系?(父子)

8、祖咏的《望蓟门》中,抒发了作者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中写道:“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 还欲请长缨。”请问这首诗是借用了哪个典故?(投笔从戎)

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这一名句出自于李白的《独漉篇》,这首诗当中的“国耻”是 指什么?(安史之乱)

10、“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出自于明朝诗人于谦的作品,这首诗引用了南宋 迁都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爱国观点,。那么这首诗歌颂的是哪位民族英雄?(岳飞)

11、“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髓髅。”这是反映某 位爱国诗人暮年对昔日身着戎装戍边抗敌军旅生活的向往,请问这位诗人是谁?(陆游)

12、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是描述杭州的哪个景点?(钱塘江)

13、“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湖。”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笔下,请问这句诗描述的是是杭州 哪个著名的古迹?(灵隐寺)

14、“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出自白居易的《杭州春望》,这是作者任杭州刺 史时所作的,请问诗中提到了哪两个人?(伍子胥和苏小小)

15、白居易曾作《忆江南》三首,其中第二首写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请问根据诗作 记载,白居易在诗中忆起了杭州美景的诗句是什么?(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杭州)

1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汉高祖刘邦酒酣创作的 《大风歌》,请问这首诗引用了什么典故?(悲歌击筑)

17、祖咏的《望蓟门》中,抒发了作者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中写道:“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 还欲请长缨。”诗中是借了“投笔从戎”的典故,请问这个典故和谁有关?(班超)

18、王维的作品 《酬张少府》 是写给张九龄的, 请问诗中的 “渔歌” 指的是什么?(隐士之歌)

19、请问哪位文学家评价王维的作品时说:“昧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苏轼)20、“公子为赢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出自王维的《夷门歌》的诗句。请问这句诗中提 到的公子是指“战国四公子”的哪一位?(信陵君)

21、诗句“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一水”指的是什么?(长江)

22、在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品中,请问结合词作的创作背景,这首词是杨 慎在江边看到了什么人后创作的?(渔夫和樵夫)

23、“弄涛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请问这句诗描写的是杭州的哪个景点?(钱塘江)

24、“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是杜甫的登楼吊古之作,请问杜甫吊览的是哪座 名楼而作?(越王楼)

25、《孔雀东南飞》当中,刘兰芝是多少岁嫁给了焦仲卿的?(17岁)

26、“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出自于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杜甫的《潼关吏》)

27、“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出自王维的《夷门歌》诗句。讲的是侯赢为信陵君献策救赵的故事,请问侯赢为信陵君献上什么良策救赵呢?(窃取兵符)

28、《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一厨是黄蓉,黄蓉为洪七公曾经做了一道“火腿蒸豆腐”,后来黄 蓉给这道菜起了个名叫 “二十四桥明月夜”。请问这是谁的诗作?(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29、“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露下。”出自于苏轼的《念奴娇 中秋》,这是作者 被贬黄州之后登高望远所作的, 请问这三句诗是化了唐代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李白 《月下独 酌》)30、总书记有感于“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曾经创作过一首《念奴娇 追思焦裕 禄》,其中有“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请问“路漫漫其修远矣”是化用了哪位诗 人的哪首作品?(屈原《离骚》)

31、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中写道:“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 纤月。”中的“纤纤月”是指什么?(美足)

32、“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出自于文天祥的《念奴娇 驿中别友人》,请问 诗中的“睨柱吞赢”是指什么故事?(完璧归赵)

33、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请问下面哪个选项 和柳永有关?(A)A、吊柳会 B、柳侯祠 C、柳河东

34、王维的《夷门歌》是引用了什么典故?(窃符救赵)

35、“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句诗是体现了哪位诗人希望早日归家的急迫心 情?(王安石)

36、“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出自于柳永的《定** 自春来》,请问诗中 的“蛮笺”指是的古时候哪里出产的彩色笺纸?(四川)

37、唐代诗人骆宾王是几岁写《咏鹅》的?(7岁)

38、唐代诗人王勃六岁时就会写文章了,而且文笔流畅,有神童之称。请问他的《滕王阁诗》 是几岁写的?(7岁)

39、《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作品,讲述了一个方仲永神童的故事。根据文章内容,方仲永后来 成为什么样的人?(普通人)40、唐代有三位诗人写了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请问他们分别是谁?(骆宾王《在狱 咏蝉》、虞世南《蝉》、李商隐《蝉》)

41、“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多少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这是宋代神 童汪洙的作品,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殿宇破败?(孔庙)

42、宋朝某位词人曾经被人以神童的名义推荐给朝廷,皇帝亲自考诗时,这位“神童词人”见 到试题后说:“臣十天前已经做过这样的题目了,有草稿在,另选试题吧。”请问这位神童是 谁?(晏殊)

4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出自于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请问其 中“好色”的“色”指的是什么?(男女爱情)

44、诗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请问这句诗记录的是哪一种活动?(打猎)

45、“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描写的是诗人王籍乘船入溪游玩的场景,表现了一种幽静 恬谈的生活方式,请问作者是在何处泛舟游玩的?(若耶溪)

46、“予羽谯谯, 予尾翛翛, 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予维音哓哓!” 出自 《诗经 国风 鸱鸮》。这是一篇借动物寓言, 以寄于人生哲理的诗歌。请问诗中描写的场景遭遇到了哪种动物的破坏 呢?(猫头鹰)

47、宋朝的“神童词人”晏殊是几岁考上进士的?(14岁)

48、“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这是出自《诗经》。请问诗中的“女” 是指什么?(剥削的统治者)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目 篇5

学校______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一、抢答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A:曹植 B:曹丕 C: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A:阴山 B:边关 C: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A:汉青 B:汗青 C:汉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A:因为 B:坐下 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烟雨中 C:多少楼台风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登高》 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 的“红”是指()

A:红色 B:花 C:树叶

1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A:李延年 B:李龟年 C:崔九

20、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21、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A:天地 B:天下 C:天涯

22、选词填空: 微雨 山雨 密语 细雨

(1)腾云似涌烟,______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2)_____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牧《秋思》)(3)_____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二、必答题

1、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起唐代诗人

()的诗()。

2、读到“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让我想起了

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的话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杜

甫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薇》是___言古诗,选自《________》。

6、《天净沙·秋》是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7、《天上的街市》是________诗,作者是_______。

8、《白桦》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

9、《春夜喜雨》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10、请说出一首送别诗。(包括作者、朝代、名句)

11、请说出一首思乡诗。(包括作者、朝代、名句)

中考语文古诗词知识 篇6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五、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郭茂倩《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七、爱国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痛定罪言》)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9、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就义诗》)

11、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记南征诸将》)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八、立志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九、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庄子》)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论语》)

十、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十一、长江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十二、高风亮节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不为五斗米折腰。(房玄龄等《晋书》)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十三、舍生取义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陈毅《梅岭三章》)

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十四、勤奋

1、一勤天下无难事。(韩愈)

2、读书勤乃成,不勤腹中空。(韩愈)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华罗庚)

5、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

6、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十五、读书方法

1、学者先要会疑。(朱熹)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歌德)

十六、惜时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十七、江南风景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十八、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郭茂倩《木兰诗》)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十九、比喻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马作的卢飞快,共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4、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十、拟人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好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二十一、韩愈的诗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二十二、白居易诗词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

4、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长相思》

5、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8、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二十三、杜甫的诗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8、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

1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二首》

二十四、李白的诗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流。《送孟浩然之陵》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

诗词基本知识 篇7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诗词蕴含的情

读古诗词,可以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品读”“赏读”等形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诵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MP3伴奏带,有的直接有名家的范读,可以边表演边跟着学,这不失为其中的一种手段。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一,可以从网上下载不同的版本或内容仔细地品味学习名家的朗诵,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其精华,养成很好的诵读习惯。如同样是《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就有很多种诵读的版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伴着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演唱,想着“明月几时有”的画面,会很自然地找准节奏,找到其重音,读得多了,自然地会找到语感与平仄。

古诗教学,读诗的过程就是探求和作者情感碰撞的过程。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地渗透作者背景的介绍,这样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然后,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找到学生生活经验与诗词所诉之情的结合点。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中,就可以结合作者生活的经历,体会诗词,了解作者早期生活的闲适,理解其优美怡人的境界,接着介绍作者的后期生活,来理解为什么这是一追忆之作,能写得如此情真兴逸,真趣盎然。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画,来解读诗词体现的意

古诗词用语言塑造意象,通过意象传达诗情。古诗人中诗书画三绝的人是很多的,郑板桥就是其中一位。《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生看着图,望着字,就很容易将这首诗背下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作品直观,他们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笔者在古诗教学中,常会让学生读熟了古诗之后,就试着将古诗的内容画成图,图的质量不要求很形象,但一定有其意境。如学习到《望月》中提到的《水调歌头》的时候,有的同学画了个圆,圆的旁边打了个问号,就代表了“明月几时有”;画个简笔人,举杯向天,酒气与云气相合,就代表了“把酒问青天”;在云里画个三角形,三角形加个正方形就代表了“天上宫阙”;在窗户上画点冰花,就代表“高处不胜寒”;在房子旁边画个美女跳舞就是“起舞弄清影”;天上画个苦脸,地上画个笑脸,就代表了“何似在人间?”……学生的作品未必能精准地表达诗词的意境,但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的诗词意境很难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表现。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可以通过多媒体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多种形式的画,让学生画,让多媒体来展示,让文本上的图示来说话,这些都是助推诗词意境解读的方法,可以有选择地运用。

三、通过不同曲目的唱,加强语文音乐的圆融

到网上查阅一下,就会发现《春晓》《明日歌》《咏鹅》《清明》《游子吟》《村居》《出塞》《登鹳雀楼》《悯农》《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曲子,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大多数有,在教学中,可以和音乐教师对接,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几首,进行教唱,而其他的诗歌可以用旧曲新词来套唱。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强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古诗的喜爱。

如《渔歌子》教学片段:

(1)播放音乐,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读《渔歌子》全词。

(2)听《渔歌子》全曲,学生试着跟唱。

(3)用多媒体出示《渔歌子》画面,让学生说出词意。

(4)展出另一首同题《渔歌子》,让学生用原典试唱新词。

在这里,教者将音乐和《渔歌子》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理解了词意,又学会了歌唱,一举多得,体现了一种大语文观。

当然,这种唱诗练习,光靠课堂训练是不够的,要和早读及全校的相关比赛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立体式的教学,才会形成一种学习古诗词,唱读古诗词的高潮。

古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知识 篇8

关键词:古诗词;蕴含;声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55-01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容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许多诗词不仅以它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高尚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现象和多彩的物理知识。所以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佳句,使文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古诗词中都蕴含着声音的知识: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色等知识。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寒山寺的僧人撞击大钟,大钟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发声的同时激起周围的空气振动,层层传开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向前传播,当传到枫桥邊的客船上,这样诗人就听到了钟声。当停止撞击时,发声随之停止,但声波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听起来余音不绝。不同的发声体制作的材料不同,结构也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诗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其它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唐诗《小儿垂钓》中的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过路的人向小孩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向他招手,恐怕把水中的鱼惊动跑了,同样与声音的传播有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在液体水中传播。音就通过空气传播到如果路人问路发出声音,声水里,水中的鱼就突然听到声音而受到惊吓而跑开不上钩了,所以小孩就“遥招手”。苏轼《鹧鸪天》中有“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听到小鸟在花的深处啼叫,并知道是杜鹃鸟,那是因为杜鹃鸟的音色和其它鸟的不同。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中有“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鼓皮振动,使鼓发声。鼓声很大,让人感觉连山川都振动了。

1.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

2.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中有“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音色。

3.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声音的音色。

4.李白的《夜宿山寺》中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不过天宫里人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5.李白的《赠汪伦》中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空气能传声。

6.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有“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7.孟浩然的《春晓》中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声音的传播。

8.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9.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0.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有“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液体传声。

11.刘方平《月夜》中有“更深月色半人家,虫声新透绿窗纱。”——固体传声。

上一篇:小学科技节活动资料下一篇:大班健康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