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读后感

2022-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未完成读后感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之“完成”与“未完成”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我们的生命总是在“完成”和“未完成”的状态中行进。回家卸下行囊,是一次旅行的完成;高中毕业,是一段学业的完成;书稿付梓,是一次写作任务的完成;走进婚姻,是一场恋爱的完成。但我们又时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未完成”。

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或“未完成”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擎

题目要求谈谈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与“未完成”。同学们既可就生命中的“完成”来谈,也可以谈生命中的“未完成”,也可以结合两者来谈。

无论选择哪一方面来写作,都需要在“生命”这个大范围下具体思考“完成”与“未完成”。又因为提示语中提到“即将高中畢业的你”,强调了学生身份,所以同学们最好结合自己具体的亲身经历来写作。“如何看待”即要提出自己的具体态度,因此不应停留在分析两者关系上,而应更进一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应该秉持什么态度。

思路一:辩证看待生命中的“完成”与“未完成”。“完成”与“未完成”是一组人生的辩证,共同组建人生的完美。“未完成”永远在路上,“完成”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临时歇脚点,不是“未完成”的终点,而是“未完成”的起点。因此,当我们完成了一件事时,要看到自己的成长才刚刚开始;当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时,也应看到过去的已经“完成”。很喜欢一句话:终结一定是在唱响起始的礼赞。人们总是在这样的“起始”与“终结”间徘徊。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论遇到什么,都不退却,这就是看清“完成”与“未完成”之间关系的意义所在。

思路二:人生永远“未完成”。站在高中毕业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高中的学业“完成”了,但是为人的学习还“未完成”;也可以理解为一天的作业“完成”了,但学习的目标还“未完成”;还可以理解为花季、雨季“完成”了,但是人生还“未完成”。“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永远做不完,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积极进取。

思路三:从“未完成”到“完成”。“完成”与“未完成”是人生的两种生存常态。对于我们来说,“完成”只是短暂的、相对的,而“未完成”是永恒的追求。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理解,我们缘何总是需要保持平和、超脱的心态。从“未完成”到“完成”的过程,要学会去享受,而对于“未完成”本身,则不必焦虑与沮丧。

第2篇:艺术,未完成的故事

内容提要: 从本质上而言,各类艺术形式的生发和成长,规则与判断标准,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准。本文通过对“艺术的概念”“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艺术批评”“艺术的受众”“艺术的传统和当代性”这些关键问题的逐一考量,旨在努力廓清艺术的本质属性和丰富内容,也就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标准,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做必要的准备和铺垫。

关键词: 艺术 形式与内容 艺术批评 当代性 艺术传统

不断飘移的艺术概念

在充满烟火气的人类世界,艺术一直发挥类似于清洁剂的作用,艺术迷人的存在,如同食粮般与人类密不可分。虽然,在我们的认知里,艺术属于“高大上”的概念,但如果我们看艺术的发端,“艺术”一词并不神乎其神,它只是笼统的称谓而已。在西方,“艺术”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在中国古代,“艺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的文苑列传中:“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当然,这里的“艺术”指六艺和术数方技等技能,跟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含义不同。

“艺术”的概念很难定义,其内涵和外延随历史和现实不断地扩大和演变。时至今日,中外的艺术各门类,从內容到形式上,都呈现出丰厚的面目。美国艺术哲学家莫里斯·威茨认为:艺术具有“极度扩张、冒险的性质”,是一个潜在开放的概念,定义“艺术”不仅不可能,而且不必要。所以,对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英国E.N.贡布里希干脆认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在《艺术的故事》[1]一书里,贡布里希确实没有给“艺术”一个明确的概念,他只是说:“只要我们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不大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作艺术倒也无妨。”这里的“工作”,也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结果。说白了,贡布里希认为艺术也就那么回事——“艺术”只是艺术家创作的成果。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粗暴的对艺术的界定,而是定义者出于对艺术内涵的无限性采取的一种判定策略。

“艺术”的不可言说性恰如老子所说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其再恍兮再惚兮,也肯定其中有“象”。我们说得通俗些“,艺术”的特性,不管如何变化,终不会改变“艺术属于人类精神性的劳动和创造”这一属性。艺术是人们精神宣泄的途径,人们凭借身体或者外在工具,说、唱、跳、写、画、玩以至于动手建房,都是艺术的行为。大而言之,人类通过精神性劳动创造的所有产品,都可称为艺术品,而其独特的劳动形式,都是“艺术”的创作过程。

“艺术”(ART)在西文里的本义也正是“人工造作”之本意,艺术品是人的主观造作意志和对应所得客观物的有效统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细化,艺术创造被从一般的劳动性创造中抽离出来,艺术的门类同时也被严格分工和限定了。艺术家和学者们对“艺术”的分类多有研究和主张,分类的依据不同,分法也不同,但通常大体上可分为:文学、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戏剧、舞蹈等类别,现代社会又多了摄影和电影两项。我们要注意这一点:不管艺术的门类如何众多和细化,艺术的各门类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牵连着,影响着,从漫长的道路上走来。尤其在当代,各艺术门类恰如其起源之初,彼此的联系高度且紧密。

艺术成长的初期,艺术并不具有“高大上”性质,只是一些具有特殊才华的奴隶和工匠的劳动产品,像非洲岩画、原始面具、埃及金字塔、罗马大斗兽场、中国原始陶器上的图案等,都是劳动产品和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也没有所谓艺术家的署名和版权问题。在古希腊城邦,作为一个说书人,盲人荷马只是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当作故事来演绎和传唱,他以此谋生,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但这不影响他传唱的两部希臘史诗的伟大。

在艺术的发展中,从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过渡中,这种颇有意味的形式在艰辛中渐自成长、丰厚,其本身魅力不断昭示彰显,在社会生活中的威力和感召力愈发强烈。仰视和膜拜的人多了,社会地位重要了,“艺术”自然有了“高大上”的尊位。文艺复兴以后,创作艺术的人走上前台,开始拥有了艺术家的光环,艺术因被众人追捧也越发热门。同时,艺术家过度的骄傲和不食人间烟火,艺术过度追求本身的自律性,都是由此产生的问题。

艺术依附于它的时代又缔造了它所处的时代。艺术的历史成就了历史的艺术,同样,现实的艺术也铸就了艺术的现实。艺术的边界有多宽泛,艺术的触须就可能触及多远。人类在大地上的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在不断飘移中,伴随人类一路走来,正是它不断打破内在惯性力量的使然。面对“艺术”,我们是无知的,因为它对于人类,似乎没有过固步自封的边界。

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恰如人的肉体和精神

形式是艺术的载体,艺术各门类有各自的建筑材料,譬如:文字之于写作、颜料之于绘画、音符之于音乐、感光材料(相机)之于摄影、身体艺术依赖身体等,由此构筑成有意味的艺术形式。

艺术的历史首先是形式史,但我们要注意,形式史的演进不仅是艺术自身的演变,而且受所处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和流派,都根基于它那个时代的土壤和需要。尤其20世纪以降,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决定了艺术形式的纷纭变幻。

一百年前,马塞尔·杜尚把一个小便器命名为《泉》并送交1917年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会,这个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复古的行为:物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甚至是不同凡响的艺术品。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杜尚从形式到观念上都打破了艺术的边界,他提醒我们:生活本身也可能是艺术,一切物品皆有可能是艺术品。人们跳出艺术的圈套来审视艺术,艺术的形式大大开阔了,这是艺术形式自身的一次大解放。而人们能接受这种“艺术形式”,与“二战”后世界形势日益开放和宽容有关,更与日本禅宗思想体系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有关。

如果我们从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来看,艺术形式大体可分为“积极探索型”和“保守稳重型”两类,前者强调创新性和批判现实性,后者则承续传统和认可现实的合理性部分。在这两种类型的艺术的交织演进中,每一种艺术形式都由不合理到合理再到不合理再到合理,每一种曾经先锋过的形式,都曾是后来新艺术形式的阻碍和突破动力。而那些在艺术史上能承传的艺术品,多在形式上具有超越其所处时代的先锋性、前卫性、试验性、超验性等特点,甚至那些我们今天奉之为经典的艺术品,在它们诞生的时代,也常常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比如法国的“印象派”在诞生之初,“印象”是加于这一画派的刻薄之语。甚至,其教父级的人物莫奈和马奈等人的作品,在法国官方年度艺术展——巴黎沙龙展也遭遇拒绝,但是,时间沉淀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评判,即使我们从肉眼所捕捉到转瞬即逝的色彩和光线效果上看,印象派观察世界的方法也更接近人真实的感官体验,这也是后来它被认可的原因。

艺术的形式并不是直线前行或螺璇式上升的,它没有过于清晰的进化逻辑,只是艺术与社会和历史妥协抗争的策略和结果而已。艺术史教材上清晰的艺术形式演进逻辑,只是后来者的简单线性思维,这种简单必将疏漏更多有价值的艺术试验作品。美国的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现代主义绘画》一文中,曾用“平面性”这种形式主义理论,勾勒出现代主义绘画系列风格的演进史,他认为,一部现代主义绘画史,就是不断地走向“平面性”的历史,但是,在接下来形式多样的艺术变化中,格林伯格遇到了波普艺术,再用“平面性”形式主义套用方法,就很失效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現代主义艺术开始盛兴,超级写实主义、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新表现主义、行为艺术等形式不断涌现,艺术的形式试验更加宽泛自由,艺术的材料也多样化起来,绘画,也打破了它纸上的平面边界。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当代艺术中,各门类艺术乱花迷眼的跨界以及混淆边缘的自我颠覆,并不是什么稀罕潮流,只是这个多元时代错综复杂的因果演绎罢了!当下时代造就了各门类艺术不得不跨界联手的事实。互联网和多媒体运用于艺术,和19世纪末电影这种形式的出现及20世纪电影的繁荣,差不多是一回事。当今,除却电影,摄影和影像艺术更是能整合多元力量的年轻艺术,它们成为表达这个图像充斥的时代更有力的形式载体。这方面的艺术家也人才辈出,像法国的弗孔、英国的大卫·霍克、加拿大的杰夫·沃尔、中国的王庆松、刘铮等。人们热衷于影像的编导、拼合和再创造,另一个更接近心像的表达世界降临了。

艺术的形式虽然重要,但內容更是其魂魄所在,因为,艺术的内在与人的情感和人性有关,艺术家思考生命本体和人类社会,甚至宇宙演进都是艺术最肯定的要素。艺术的内在属性,是让你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也让你不断地认知社会和宇宙的秘密。从常态上看,艺术的内容给人提供的,无外乎娱乐、审美、认知、教化功能,其实我更看中的是,艺术能从你眼前的黑暗中撕开一道裂口,那裂口里,应有光。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我反复读的书,在拉斯科尔尼克夫身上,我看见了人,看见了黑暗的撒旦,最终从被打败的撒旦身上还看见了渐渐清澈起来的天使——那是悔恨和重新站起来的拉斯科尔尼克夫。

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恰如人的肉体和精神的不可分割,二者之间不可分割。只有形式的作品,比如抽象到极端的绘画不会是好的艺术品;只有内容,也就是只有思想的艺术品,很可能会沦为空洞的说教。在我们评价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时,“美”并非唯一评价标准,“善”与“真”也只是艺术存在与显现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就是艺术,它是有血有肉的,就像万事万物是流动不羁的。

即使当代艺术更强调思想性和观念性,但这仍然离不开“形式”这个载体。1995年,中国北京东村艺术家的身体行为艺术《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用的就是人的身体这个材料,而从中产生的意蕴,却足够深长。所以,到了“艺术”有朝一日真的终结也如此,它肯定要依凭某种载体。关于当代艺术的内容,我喜欢思想批判性有效的介入。当今时代,不再是浪漫主义的实证时代,随着人类欲望过度膨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诸多问题也如潘多拉的魔盒被一起释放出了。人类的出路,就在人类的警觉和自我检点中。艺术作为影响人类精神状态的载体,这个任务似乎很沉重。

艺术批评是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

艺术批评仰仗于艺术作品这是事实,艺术品先于艺术批评诞生,在艺术创作中,冲创的想像力,丰沛真挚的情感力量,渊源的思辨力,是艺术鲜活的母体,艺术批评一定是依附于它。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一文中认为:“笼统来说,艺术批评是解说艺术作品,纠正读者的鉴赏能力。”好的艺术作品会激发艺术批评家的灵感,形成独到而有价值的判断和艺术创作导向。比如,世界文学上的经典名著,不仅是作家的创作成果,也是批评家的阐释成果,众多作家和文体批评家的参与,让名著的内涵更加摇曳多姿起来。在中国,一部《红楼梦》形成了多部相关的批评和解析的“红学”著作。因而,这种艺术批评其实是更高层次上的艺术创作。我们甚至可以说,艺术批评就是批评家的艺术再创作,并且,艺术批评中对艺术品的解读,随着时代文化思潮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艺术批评魅力之一。

关于艺术批评的方法,美国艺术批评家特里·巴雷特在《看照片,看什么》[2]·提出了描述、阐释、评价、理论化四种方式的批评方法。这些批评方法大体可以涵盖艺术批评的面貌,在通常的艺术批评模式中,也有人将其概括为五种模式:道德批评模式、社会批评模式、心理批评模式、形式批评模式、原型批评模式。这五种批评模式,其实对应了五种针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模式。开阔一点来看,艺术批评本身也是艺术关注和鉴赏的一部分。

方法终归是方法,在艺术批评中,批评家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判断标准才是艺术批评最有活力的地方。批评家们需要开放的知识体系,需要良知和担当,需要对于具体艺术品的批评检验,如此,他们的艺术批评才能具有宏观视野和内在深度。在西方,由于寻求真相寻求客观性的历史,批评性文体一直是活跃的。西方的哲学家辈出,现代性的思想艺术批评家也辈出,这都不奇怪。法国的莫里斯·布朗肖、乔治·巴塔耶、讓·鲍德里亚、居伊·德波、米歇尔·福柯、雅克·拉康、罗兰·巴特,德国的瓦尔特·本雅明,美国的苏珊·桑塔格等,都是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有深刻性思考和建树的人物。他们的文艺批评,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使得观看和思考艺术的方式多元化起来。

当下的中国,艺术批评的语境大体上与全球一体化的批评语境相一致。艺术批评资源的外来化不可避免,同时,价值观多元化无可厚非,我们要加以警惕的,是故作标新立异和追逐潮流不舍。并且,艺术批评的理论资源并不是引用得越多越好,越西化越好,越超前越好。如果艺术批评一味追风,今天这个哲学过时,明天那个理论大好,这种浮躁状态无疑会导致艺术批评的短视。原因很简单,一个一直在奔跑的人,看不到周边的风景,过于高蹈的你,看不到脚下的大地。

本土的艺术创作必然伴随本土的理论语境,艺术家承传和发扬本土的优秀传统和思想智慧,是本土艺术的生命基因和活力所在。当代的中国批评家,不必紧盯国外的风向标,应先看看脚下的土壤,文化的根基,这样才能在审视中外古今文化的基座上,形成自己的判断价值根系,开出自己的花朵,结出自己创造的果实。原创的果实源于自己的肉身,那种无视自己脚下之根的批评家肯定会是浮云和墙头草。

客观而言,有效的艺术批评和理论建树还是当下中国艺术批评界的弱项,不是过于滞后,就是浮浅薄弱。当然,中国也不乏有洞见、能担当的艺术批评家。他们早期的艺术实践、后期的理论学养、世界性的艺术批评眼光,都让他们很坚实地接近了一个批评家的角色。当代艺术家徐冰和陈丹青,便是这行列中很优秀的承担者。当代诗人西川和于坚,他们在诗歌的层面挖掘得很深厚,而他们的批评文章,又是建立在艺术批评这种有效实践上的。知与行,行与知,他们在双重的互搏里行进,让他们向着艺术的真谛靠得更近。其实,优秀的艺术批评家就是艺术家,是行与思相挽而行的创造者,好的艺术批评家,也是好的艺术品创造者,他印证的是行与知的共生。他能追寻真理足迹,启蒙大众,塑造人之心魂。他能脚踏艺术厚土,又能生翅,飞翔于生命和人性的创造光芒之中。

好的艺术品和好的受众相伴共生

艺术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艺术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解决一个人和他所处的人群、社会及时代的关系问题。我相信,好的艺术品伴随好的受众,好的受众会对好的艺术品有激发作用。

在当下中国,艺术界充斥着大量庸俗化肤浅化浮夸化的艺术品,并且颇有气势地占据着各种阵地。这种缺失创造性的媚俗的艺术品很是害人,而一些艺术批评家在虚假繁荣的艺术市场推波助澜,进而争夺话语权以图种种私利,则又是艺术生态中的另一重悲剧,也是受众的悲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众多,有资本消费的诱惑,有行政力量的干涉,更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症候。

在互联网时代,受众接受的信息更多。现代社会的图像(广义上,图像是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包括:纸介质、底片或照片、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等等)由于历史、时间、空间、社会等因素,占据了文字一样的符号地位。在此基础上,图像大面积的衍生和传播,又悄然侵蚀了摄影人和观影人的内在精神,也就是说,受众的思想无处不被其左右,自我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变得弱化,理性日渐趋于盲从。受众受广告影响而消费,对于一些公共新闻的轻易相信,对于一些粗制滥造电视剧的认可,都是图像影响后“无意识”的结果。

很明显,这样的盲从放在艺术欣赏上,后果更为严重,艺术的受众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判断,没有内化于身心的感受,没有内在的精神觉醒和行为改善,极可能在面对艺术品时产生虚假的激情、愤怒和妄念,轻易为风吹草动吸引,进而走上人云亦云的僵化思想里。这样的受众,在日常行为中,虽然追随所谓的艺术,但彼时风云一来,这些貌似的忠实者,可能比谁都会掉头逃跑得快,甚至放下信念,反扑于曾经受益过的一切。

艺术的创造者和艺术的受众是亦敌亦友的关系,就像在《黑客帝国》中,人类发明的机器人对人类世界发起了反攻,人类世界近乎溃败,在艺术领域也如此,艺术的受众可能会成为艺术创作的颠覆者。所以,艺术的创造者不能把艺术当作简单的情绪宣泄,更不能把艺术受众当傻子。反之,艺术的受众不能盲从,不能飘乎不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取向。受众对于艺术品的判断,要有这样的态度:不管它是什么花样流派,什么时间背景,都应该淘洗出人性中最美、最善、最真的部分。而艺术的自律性,或者“为了艺术而艺术”,也都是有良知有抱负的艺术家对艺术品的捍卫。

关于艺术的当下、当代和当代性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艺术也当具有时代感,因为,艺术的“当代性”要靠“当下”完成,但客观而言,“当下”不一定“当代”,很“当代”也不一定很有“当代性”。

“当下”是短视的,随心而无心,“当代”却有着相对恒定的此在性。对于艺术创作,我们如何界定廓清“当代”这个词语的意义很重要,因为,“当代”所生产的艺术品,并不是都能具有“当代性”的。所以,我们谈到“当代”,必然要谈到“当代性”问题。我以为,很多艺术作品只是产生于“当代”,却无“当代性”价值,因而它们流行一阵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我想,“当代”的最高指向应是“当代性”。而真正的“当代性”,一定要具有过去性和未来性指向。当代性复活了过去,也展现出未来的趋势。艺术品的“当代”如何才能具有“当代性”,这里要考验艺术家们的眼力、判断力、思想力、技术力、审美力等多种才艺。归要到底来讲,“当代性”终归是考验作家们的境界问题。

当代艺术家戴翔花费近三年时间“自拍自导群演”了影像作品《清明上河图·2013》,又名《新清明上河图》,模仿张择端的画作,用长达25米的拼合影像,将当下各种社会问题和世相隐喻其中,很有时代感和批判的张力,因而,这个艺术品也就由“当下”升华到了“当代性”上。影像艺术家王庆松的《跟我学》《跟你学》《跟他学》等影像艺术,也正是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才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用凸版印刷、橡皮和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创作了《玛丽莲·梦露》《金宝罐头汤》等狂欢式的多联单作品,不但打破了摄影和绘画界限,接近大众消费的艺术品位,又对应了资本主义时代生产过剩、商品物质宛如洪水猛兽般铺天盖地的状态。人,或许就是这样被商品征服和物化了。这样的艺术品,从“当代”顺理成章地有了“当代性”特征,这样的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不只是标新立异,而是来自安迪·沃霍尔对时代准确的判定和批判性。

我们欣赏一件好的艺术品,可以看到在其内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价值共存的状态。这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秘密之一。此外,我们谈到“当代性”常常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变形和拼接,但我相信在艺术中,一些艺术家对现实主义风格的坚守,将永远会是艺术创作的力量源泉。

传统与现代与当代绵延一体

艺术不是空穴来风,无本之木,它肯定与传统紧密地牵连,中西的艺术皆如此。对于艺术而言,传统不是浮云,革新不是扼杀,而是承传之后的弃旧扬新。艺术家肯定不能复古,但应从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力量,就像是一个人确立自已的生命基因后,才能进化为生命成长的力量!

时间之绵延犹如滔滔流水,从不间断,而水入大海,升腾,又化雨化雪,再从大地百转千回中滚滚汇入流逝的时光中。所以,传统与现代与当代都不可割断,现代主义没有终结,后现代也不是断代,当代也只是权宜的策略概念,它们绵延一体地流涌,任何盲目的人为割裂,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归于枯萎干涸。

诗人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谈及:“如果传统的方式仅限于追随前一代,或仅限于盲目地或胆怯地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自然是微不足道了。”他提出了“历史的意识”一词,他说:“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艾略特提到的“历史的意识”,其实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它是“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合成。一个艺术家用艺术品所做的,也就是要打通时间,试图让艺术品永恒下去。

在当下中国的艺术现状中,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关系比较紧张,艺术家们的追求常常是对立的,要么抱守传统,要么完全西化,这些都很矫枉过正。其实,一个艺术家生活在中国的现实之中,也就是自然而然地生活在传统的延续之中。艺术家对于西方艺术资源的放眼和模仿,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忧,我倒是希望艺术家们更多地放眼国外的艺术世界,这种开放的心态绝对不可能导致我们全盘西化,因为,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作为表象可能全球化,生命意识之根却难以改变。每个民族千年承传的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有彼时此时的功用不同,况且在当代,它们纠缠得越发紧密。

当下,我注意到大视野铸造下的艺术家们对世界宏阔的掌控能力,也注意到他们精神上愈发深度的指涉能力,这是地球村信息时代艺术家所得天独厚的。但我也必须指出,在全球化席卷全世界的后现代,传统文化承传是辨识不同国家民族身份的标识。从这一点说,建立在传统之根上的中国文化才能一枝独秀。所以,艺术家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妄自菲薄,不仅毫无必要,而且十分有害。我们中国的艺术家,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所形成文化精髓要化到肉身中,其糟粕也要剔除,既不能泥古不化固步自封,也不能数典忘祖,全盘崇外。在全球化的当下,那些为世界而创作的艺术,生活在别处的艺术,与本士无关的艺术,其实很可疑。我坚信,中国的艺术只有将时代精神寓于文化传统的流变之中,才可能产生独特的中国“艺术”面孔,如此,创造者所秉持的“艺术”才可能衍生壮大。

最后我想说,从表面上看,“当代艺术”似乎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破规、偏移、断裂的基础上,其实它仍旧不是隔绝传统的产物,即使它的斷裂面孔,也仍旧来自它的原出之地,而又紧密地连接了现实。“当代艺术”的跨界、多材质的综合运用,观念和思想的注入,竭力做的就是让艺术真正地面对生活和所有的人。在“当代艺术”之后,我们还要面对更多的艺术问题,因为艺术的问题永远在路上,是未完成的故事!

注释: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杨成凯校.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2][美]特里·巴雷特. 看照片,看什么[M].何惠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作者:杨勇

第3篇:   未完成的“谋划”

摘 要:在会通中西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一直是中国数代学人的内在冲动。从刘师培、蔡元培到当代中国学人,立时代潮头,发风气之先,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艰难学术探索,对中国现代伦理学建构具有奠基性意义。百年中国伦理话语经历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再到“改革话语”的历史转变,伦理学学说经历了从“新道德论”到“道德革命说”到“道德科学说”再到“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说”的理论转型。冯契的“智慧说”理论体系立足广义认识论,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百年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现代转型

作者简介:付长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24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19ZDA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伦理话语建构路向研究”(18BZX106)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5.002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有丰厚的道德学说,并且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伦理文化形态。然而,由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缺少实现自我转型的强大内驱力,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下,中国传统伦理学被迫开始了艰难的现代性蜕变。在古今中西之争的激荡与回应中,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伦理学学科才得以在中国确立并逐步发展起来。当代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正是针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伦理学而言的,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伦理学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意义上,中国现代伦理学的建构与发展状况正是当下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历史依据和学理基础。

中国现代伦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奠基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是社会主义伦理学体系的初创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伦理学进入多元伦理观的争鸣与发展阶段。百年中国伦理话语经历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再到“改革话语”的转变,伦理学学说经历了从“新道德论”到“道德革命说”到“道德科学说”再到“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说”的历史转变。在每一个阶段,中国现代伦理学在伦理学学科建设、伦理学学术发展、社会道德实践方面都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且涌现出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都构成了广义上的伦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一、中国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初创(1949年前)

中国古代并无伦理学之称,现代“伦理学”概念的诞生一般认为源于严复所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此后,中国思想界开始有意识地传译西方伦理学典籍,以新知附益旧学,努力尝试在中国建立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并开始用现代伦理学的理论范式对中国自身的文化思想做出新的解读和诠释。

1.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伦理学身份认同

近代早期对伦理学科的认知仍以传统的修身教育为主。在清末的新式学堂中已开设有专门的伦理学课程,这是以“力行”“修身”为主的学科。1刘师培最早指出了现代伦理学学科应该是以学理为主,他于1906年编著的《伦理教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体系化的伦理教科书,其中就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混在一起,学科的范围和特征并不明确,而且存在重实践而轻理论的问题。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一书中更是明确区分了“修身书”与“伦理学”,认为修身书主要是教人道德规范,而伦理学则以研究学理为鹄的,“盖伦理学者,知识之径涂;而修身书者,则行为之标准也”,并指出“持修身书之见解以治伦理学,常足为学识进步之障碍”。2伦理学学科应该关注学理,以建构知识为面向,得到了近代伦理学研究者的普遍认同。关于伦理学的界说,江恒源折衷群言,阐幽抉微,指出“伦理学,是论究道德行为的根本原理,辨明道德判断的最高标准,定出至善之鹄,以期达到最圆满的做人目的”3;此外,谢幼伟的《伦理学大纲》(1941)、汪少伦的《伦理学体系》(1944)、黄建中的《比较伦理学》(1945)等都对伦理学的性质、目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伦理学是规范科学,同时有实践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性质。“伦理学者,科学也,规范科学也,实践科学也,判断行为善恶之规范科学也,知行并进之实践科学也”4,伦理学是规范科学,同时也是实践科学。其次,伦理学的目的是研究学理,指导人生实践。“伦理学之最高目的,即在用理性研究道德现象或社会习俗,以明了其起源与背景,以确定其最高原则或标准,以厘定其详细内容或规律。”5质言之,伦理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的人生问题,是一种人生论和行为学。再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黄建中将西方伦理学史上伦理学的研究归为研究行为与品行之学、研究终鹄或至善之学、研究道德律及义务之学、判断正邪善恶之学、研究人类幸福之学、研究道德觉识之学、研究道德事象之学、研究道德价值之学、研究人生关系之学等九个方面,并对其异同得失做了归纳分析,指出伦理学是以行为为对象,立道德之准则。6同时,围绕伦理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重要范畴,他通过对中西伦理思想资源的系统研究和对比分析,强调二者虽然相异,实可相通,可以相互发明补益,对中国现代伦理学科的建立有范式创新意义。

2. 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学术面向

在现代伦理学学科确立之前,中国近代早期关于伦理学的讨论主要是围绕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的。1伦理学的学科意識和学术意识建构,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西方伦理学学科、思想和学说的译介和研究。如: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1916),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西方伦理学史的著作;蔡元培翻译的包尔生的《伦理学原理》(1909)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像斯宾诺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谢林、叔本华、尼采、柏格森、杜威等人的伦理思想,在近代译介中都有提及,对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关于中西伦理文化整体比较的研究。如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2)、胡适之《今日中国的文化冲突》(1929)、钱穆《世界文化三型——东西文化之探讨》(1942)、熊十力《略说中西文化》(1947)、唐君毅《中西文化精神之不同论略》(1947)等。总的来看,以上著述围绕中西伦理观念的根本特征与差异,阐述了西方伦理文化是个人本位,高扬个性和权利,公德发达;中国伦理文化是家族本位,更重伦理责任与义务,私德更盛,等等。第三,关于伦理学原理和伦理学史的自觉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伦理学原理、体系、伦理学史、中国伦理思想以及道德问题研究等方面,展现了中国近代伦理学者建构自身伦理学体系的自觉和努力。刘师培的《伦理教科书》吸收借鉴了赫胥黎的进化论的伦理学思,围绕个人伦理、家族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四个方面,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伦理学体系;王耘庄的《道德论集》(1930)、张廷健的《现代伦理学》(1934)、黄方刚的《道德学》(1934)、谢幼伟的《伦理学大纲》(1941)、申自天的《伦理学》(1938)、孙贵定的《伦理学》(1945)、黄建中的《比较伦理学》(1945)等著作,都在各自的意义上建构了比较完整的伦理学知识体系,涉及的问题除了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还涵盖中西道德之异同、道德律、动机与效果、乐利与幸福、乐观、进化与伦理、理性与欲望、直觉与良知等方面的内容。第四,以现代伦理学科范式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先后问世的有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薛正清的《儒家的伦理思想》、谢扶雅的《中国伦理思想述要》、潘新藻的《中国人生哲学史纲》、陈安仁的《中国先哲之伦理思想》等。其中,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是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该书区分了伦理学与伦理学史,认为二者体例不同,“伦理学以伦理之科条为纲,伦理学史以伦理学家之派别为叙”2,并且伦理学是主观的,而伦理学史则是客观的;概括介绍了我国数千年来的伦理思想,初步清理了传统伦理思想的历史遗产,为现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构筑了最初的框架。

3.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伦理文化走向之争

中国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除了上述明确自我标识为伦理学的学科意义上的发展,对时代伦理道德观念产生最深刻影响的是三大伦理思潮,即自由主義西化派伦理思潮、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潮。这三大思潮不仅对近代社会影响深刻,而且在某种层面上,可以说主导了整个20世纪中国伦理思想学说的建构,近现代中国的伦理学说大多可以归类为其中一个方面,或者体现了这三者之间融合的努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和启蒙成为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任务,思想界纷纷提倡道德革命,呼吁伦理觉悟,致力于唤醒现代中国人、塑造新的人格。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始引入西方近现代道德观念对传统伦理进行批判。20世纪初,梁启超明确提出“新民说”,进行道德启蒙;章太炎提出“道德革命”的口号,将道德革命视为社会政治革命的基本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成为当时思想界的旗帜,而围绕如何建设新道德或者说中国伦理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则出现了以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伦理主张,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及现代新儒家伦理主张。这两种主张引发了近代思想史上两大激烈的思想争论,即“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论战,中西伦理文化之争使得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性转型问题凸显出来。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以共产主义道德学说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试图在中西伦理之争中探索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新可能。总的来说,这三大思潮都是“当时深刻的民族危机和伦理危机的反映”,“都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希望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并建设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华伦理文化”。1

(1)再造新伦理。自由主义西化派以胡适、吴稚晖、张东荪等为代表,认为中国伦理文化的现代化就是要全盘西化。他们认为,西方近现代伦理道德是社会化的新道德,最大的特色是不知足,而且倡导自由、平等、人权,注重个人的权利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中国的伦理传统则是私人化的道德,强调知足,重族群而轻个人,重义而轻利,这些都落后于西方伦理文明,是造成中国社会不能现代化的伦理文化根源。因而他们主张要彻底抛弃传统伦理学,全面向西方伦理文化学习。他们致力于传播介绍西方伦理道德,主张以自然主义来对抗“德性主义”,以个人本位来取代家庭本位,以功利主义来取代“义务主义”,以自由平等来取代等级服从。2总的来说,自由主义西化派坚持个人主义的伦理原则,坚持功利主义的原则立场和评价标准。相比于现代性儒家伦理思潮,自由主义西化派具有科学主义的特征,认为科学可以支配人生观和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认为善必须以真为基础,没有真就没有善,一切伦理道德都必须建立在科学主义的基础上。这些主张造成了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倾向以及唯科学主义的问题。

(2)返本开新论。以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坚持以继承儒家道统、弘扬儒家伦理为己任,以儒家心性之学为大本大源,吸纳西方伦理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精神与平等原则等现代性因子,通过返本开新,实现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治世理想。从中国伦理学研究的角度看,现代新儒家的学说对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发展具有学理上的创造性,吸收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成果来改造传统儒家思想,这对于中国传统伦理自身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总的来说,现代新儒家的基本前提依然是传统主义的,本质上还是对儒家伦理的合理化调适与现代性诠释,决定了其不可能完成重建中国现代伦理学的历史任务。

(3)伦理觉悟乃最后之觉悟。五四运动前后,面对民族危亡的局面,李大钊、陈独秀等都意识到伦理启蒙的重要。陈独秀提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3。不同于自由主义西化派和现代新儒家,他们从俄国十月革命中得到鼓舞,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不仅认识到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弊病,而且深刻认识到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伦理文明的弊端,既反对盲目学习西方,同时也强调革新中国千年伦理文化之必要。在近代的科玄论战中,他们既批评了东方文化派的伦理保守主义和玄学派的科学伦理二分说,同时也批评了西化派的伦理虚无主义和以真代善论。20世纪30—40年代,艾思奇、李达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探讨了道德同社会生活、经济利益的关系,阐发了道德的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真正开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体系。

总的来说,近代社会处在急剧转型的动荡变迁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不仅是器物和制度层面的,更是国家民族文化心理层面的。道德革命是近代变革中的重要内容,这是中国现代伦理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经过近代的酝酿发展,中国现代伦理学学科从无到有,不仅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探讨,而且对伦理学体系的运用更加自觉,出现了本土化的现代伦理思想体系,不同伦理思想体系的竞争最终又表现在社会政治革命上,推动着现实革命的发展。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1949年—1977年)

如果说革命时期是以思想推动社会政治革命的话,那么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说开启了以社会政治革命的胜利来确定伦理思想建设方向的模式。政治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道德建设的方向明朗起来,共产主义道德成为国家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建构进入到探索奠基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伦理学学科一度被认为是旧社会意识形态而被取消。对伦理学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共产主义道德观和人生观开展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研究,而在共产主义道德观和人生观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将其与历史上各种道德观和人生观截然对立开来的倾向”1。伦理思想的发展主要是以实践的面貌呈现的,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层面上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道德和封建道德思想的批判,并提倡发扬当代优良革命传统,号召向当时涌现出的许多共产主义道德楷模学习。这一特点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前30年道德建设的始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在张岱年、周辅成、周原冰、李奇、罗国杰等人的努力下,中国伦理学建设开始恢复。20世纪60年代,苏联学者施什金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提纲》《共产主义道德概论》在蘇联出版后,很快就被译为中文。这一时期伦理学学科、学术的建构主要是围绕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展开的,并初步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建构进行了探索。此时的伦理学知识体系主要延续了革命时代的共产主义道德规则体系,“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说,它还处于一种道德设计的常规化、常识化层次,缺乏缜密系统的伦理理论建构”2,而从以知识的建构为直接目的伦理学知识形态的角度看,主要是发展了“道德科学”说的理论。

围绕关于共产主义道德问题的讨论,李奇在《马克思主义对伦理学的革命变革》《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功利主义》等文章中,指明了建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特征、任务、方法和基本内容;周原冰在《道德问题论集》中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对于道德的研究,应该称为‘道德科学’而不是‘伦理学’”3,这对后来中国伦理学界对伦理学性质的认识影响深远;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大纲》是新中国第一部伦理学教学大纲,对建构社会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周辅成、张岱年、冯友兰、吴晗、冯定、许启贤、王煦华等也参与了这一讨论。这些讨论共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创立。

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伦理学术讨论成果,学者们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出发对道德的本源、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以及道德中的善恶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并且对幸福观、荣辱观、婚恋观、职业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所讨论。吴晗的《说道德》《再说道德》以及《三说道德》则引发了60年代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的大讨论。除了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对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张岱年的《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关于西方伦理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周辅成出版了《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等著作,这些书为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西方伦理思想史做了资料和理论准备。这些都是新中国社会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初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从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核心的发展。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是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胜利后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立起与之相应的精神文明和新道德体系”1。但是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的阶级性立场,以及对苏联模式的盲目模仿,使得新中国社会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初创,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封闭性理解。对中国传统伦理的研究以及西方伦理学的研究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未能实现有机的结合,而且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存在着教条化倾向,新中国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建构总体上举步维艰。

三、多元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演进(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巨大变革,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革新,中国的伦理学研究真正迎来了浴火重生的时代。伦理学学科重新恢复并迅速发展,伦理学研究也不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视野,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以及西方伦理学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应用伦理学也迅速发展,社会伦理观念呈现出多元发展的面向,伦理学参与社会道德体系建构的话语能力不断增强。总的来说,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当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大概经历了三个特征鲜明的发展阶段。

1. 新时期伦理学的复苏与反思

改革开放之初,围绕“文革”的反思成为这一时期中国伦理学讨论的热点。伦理学研究和话题讨论呈现一种反思“文革”的话语和思想观念的革新。首要的就表现在“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恢复了“实践”的权威性。但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伦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四项基本原则所确定的根本政治方向,而建构的具体展开方向却并不明确。这使得伦理学的研究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化的革命伦理学理论范式的某些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伦理学研究恢复后,对60年代由吴晗引发的关于道德阶级性和继承性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讨论,这就为中国传统伦理学研究的恢复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场备受关注的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讨论。这场讨论在80年代初形成高潮,围绕人道主义的范围和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中的地位展开,当时的伦理学界提出了人的生命尊严、人道、人性、人权等一系列伦理学理论。80年代中后期的伦理讨论则不再局限于对“文革”的反思,而是具有了更深刻的启蒙意义,这时引发关注的伦理学问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关于功利主义的反思、关于义利关系之争、关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讨论、关于继承民族优秀道德遗产问题的讨论等。对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有些讨论甚至持续至今。

这一时期,直接面向伦理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以及道德的本质问题上。关于什么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三种观点,即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和善与恶的关系问题。其中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的观点,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而关于道德的本质是主体性还是约束性的讨论,在当时主要出现了道德本质主体说和道德本质规范说。道德本质主体说认为,“道德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身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从本质上说是人的需要和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道德本质规范说则“把道德规定为由经济关系决定、按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来约束人们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的原则规范的总和”,强调“道德的真正本质在于约束性”。2

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伦理学学科才真正得以在完整独立意义上建立起来。其主要是以苏联伦理学“教科书”体系为范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伦理学教科书主要包括:罗国杰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伦理学教科书;之后魏英敏、金可溪合著的《伦理学简明教程》,唐凯麟主编的《简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张善城编著的《伦理学基础》,周原冰的《共产主义道德通论》,肖雪慧的《伦理学原理》,罗国杰、马博穴、余进编著的《伦理学教程》,李奇主编的《道德科学》,罗国杰主编的《伦理学》等,所有这些形成了80年代伦理学教科书群落。这些教科书总体上主张“道德科学”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中国伦理学的学科发展缓慢甚至一度中断,使得中国伦理学的发展缺乏自身探索的经验。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建构就只能参考苏联伦理学教科书体系的经验,而苏联伦理学教科书体系主要以施什金和季塔连科为代表。施什金的《共产主义道德概论》,可以说是苏联第一本完整的伦理学著作。20世纪80年代,季塔连科写了一本《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其特点就是大力宣传人道主义,并将它与原来提倡的集体主义等并列在一起。1这两个人的伦理学体系都讲道德规范体系,其典型特征就是将伦理学视为一门关于道德研究的科学,主张“道德科学说”。实际上,受施什金的《共产主义道德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的影响,周原冰在1964年出版的《道德问题论集》一书中,就提出了“道德科学说”。他认为“当代中国对于道德的研究,应该称为‘道德科学’而不是‘伦理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已经把道德学说根植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了”2,并且强调“伦理学或道德学,不只是一种哲学,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的科学”3。在1986年出版的专著《共产主义道德通论》中,周原冰更是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原理。罗国杰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坚持了“道德科学说”,早在60年代他就借鉴苏联教科书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大纲》,大致勾勒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框架,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后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他更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来源和发展以及道德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并将共产主义道德列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4;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解读并定位为科学”,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创建一门‘科学’的伦理学”,即“以科学的形态再现道德,借助于抽象的理论思维就道德的规律问题展开理论探索和总结概括,达到对道德现象的规律性把握”5。

20世纪80年代,参考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中国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建构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对之后伦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长期主导了学界关于伦理学的学科形象地位以及性质的认识。将伦理学规定为关于道德研究的学问,并将道德视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这“割裂了伦理学作为一种行为价值学说的整体内涵,使伦理学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行为规范学或‘准则学’,忽略或掩饰了其价值本体意义”;而将社会约束性视为伦理学的本质特征,则“把道德和伦理学变成了一种纯外在化、政治化和非人性的东西,以致于难以避免与法律和政治的‘角色混同’”6。

2. 面向市场经济的伦理学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伦理道德体系成为时代的新要求。中国伦理学逐渐摆脱模仿苏联伦理学教科书体系的建构路径,聚焦于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社会生活,真正开始探索适应中国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的伦理学知识体系。“对伦理学理论的思考开始不再固执地从既有的本本、理论教条、政治原则出发,而是从现实生活、人民的福利出发。道德与经济、义与利关系的大讨论,为市场经济正名,为正当权益正名,为道德革新正名,构成了那一时期伦理学理论的空前生机与繁荣景象。伦理学理论的这种世俗化转向,既是日常世俗生活在伦理学理论层面的反映,亦是日常道德生活世俗化寻求理论辩护的要求;既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推动伦理学理论前行的标志,又是伦理学理论突破教条主义、面向社会日常生活、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理论体系的标志。”1

这一时期引发热议的重要伦理问题包括:关于集体主义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集体主义的问题;关于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与之相联系的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更是成了这一时期伦理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市场经济能否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问题受到关注,并促成了后来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关于权利与正义问题的讨论增多,这既是对“文革”反思的一种结果,同时市场经济中个人利益的凸显也引发了对个人权利问题的关注,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西方正义理论进入中国伦理学界的视野,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制度伦理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的缺失给人们的道德生活所带来的剧烈冲击受到中国伦理学研究者的关注,道德建设关注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美德,而且也关注制度美德;关于普遍伦理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流伦理学仍然坚持道德的階级立场,认为道德是为了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然而随着冷战格局的瓦解,如何在全球层面达成伦理共识的问题逐渐受到国际学术界热议,受此影响,国内伦理学界也开始关注和讨论普遍伦理的问题。2此外,对环境伦理问题、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

从伦理学知识形态的角度看,中国近代伦理学建构时期出现的三种伦理学知识形态,依然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当代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此同时,伦理学研究的方法开始走向跨学科、超学科的研究,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方法,社会学中的调查、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中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被引入相关伦理学问题的研究中。

3. 面向实践的应用伦理学范式

21世纪以来,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进入了社会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伦理学建构和发展的重要表现就是应用伦理学的蓬勃发展,展现出伦理学研究的具体化品格。中国伦理学理论进一步面向社会生活,深入各个领域的特殊伦理关系,思考并回答各种具体问题,力图发挥伦理学理论指导与引领日常生活的功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空前挑战,环境、医疗等社会各个领域内的伦理问题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伦理学的问题不再局限于社会日常生活领域的一般性道德问题,而是呈现为社会各个专业领域内与日常生活领域交织的复杂性的伦理问题。这迫使伦理学研究者不得不直面现实,研究具体的问题。由此,应用伦理学真正地开始勃兴。在这种意义上,应用伦理学不应该被简单视为一般伦理学原则在具体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也不应该被“理解为不关注形而上学的抽象命题而仅关注具体实践领域中的具体道德问题研究”。应用伦理学之“应用”应该“是在一种处境化的‘问题’中寻求对问题本身的理解方式”,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无法‘应用’传统伦理学的原则来加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领域”,才出现了“应用伦理学”。3随着人工智能和生命科技的迅猛推进,伦理学研究更需要立足现实问题,回应时代挑战,强化理论与实践互动、研究方法与范式更新,在伦理关系调整与秩序重塑中推进伦理学知识体系的转型创新。

四、未完成的中国现代伦理学

百余年来,中国伦理学每个阶段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视为中国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一次重建的努力。每一次重建都体现了时代对于中国伦理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从近代对中国伦理学实现现代性转型的要求,到建国初期建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要求,再到改革开放后恢复中国伦理学研究以及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伦理道德体系的要求。时代的发展才是中国伦理学学术发展的根本引领,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必须直面时代问题、回应时代挑战,才能真正永葆理论的生机和活力。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对中国伦理学发展也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进入了新的历史建构阶段。

当然,就伦理学知识作为真理性的认识来看,即从狭义的知识论的角度看,伦理学知识体系的更新主要是要更新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但这样的知识体系的更新主要取决于我们认识真理的能力。我们今天重提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重要的是建构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伦理学体系。从知识体系的角度看,这样的伦理学体系的建构就是要有一种引领中国伦理学研究方向的能力。这样的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反映新时代中国发展特点,要适应新时代中国发展要求。这种要求对内表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对外表现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因而要体现民族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伦理学特征。

回顾百年来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建,中国伦理学现代性转型的历史任务仍未完成。当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建不仅要回应时代,而且要反思历史,应该充分生长在中国百年伦理学现代转型的历史基点和现实之源上。综合中国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三个阶段的建构,当今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建应该充分意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伦理学的现代性转型仍在途中

中国伦理学的现代性转型有多重意涵。就相较于传统伦理学思考的范式而言,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伦理学研究范式转型,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需要警惕各种盲目复古形式的伦理学研究。就对传统伦理学内容的现代性重释和改造而言,我们看到自近代以来现代新儒家成果丰硕,但这一现代性的转型依然问题重重,亟待突破。这意味着中国伦理学的现代性转型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不断持续探讨的方案。

从推进中国伦理学现代性转型的角度看: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反思中国悠久的伦理思想传统。只有实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我们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中国伦理学。这意味着面向伦理学普遍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另一方面,还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和把握中国现代性实践的现实和经验。中国现代伦理学的建构必须以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2. 重思近代伦理学建构的遗产

从伦理学知识形态的角度看,当代伦理学的讨论依然没有完全超越近代伦理学讨论所确立的三种知识形态;从百年伦理学建构的历程看,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伦理学发展的状况,改革开放后中国伦理学建构真正具有自我参考价值的经验恰恰在近代,而且当代对中国传统伦理学以及西方伦理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也正是近代伦理学研究。因而,要摆脱百余年中国伦理学断裂式的建构模式,当今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对近代伦理学的建构进行反思,而且近代也是思考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起点。冯契晚年多次提到,需要对中国近代伦理革命做更深入地反思;对中国近代伦理革命问题的关注,其目的不仅在于阐明近代伦理革命的事实,更在于揭示近代伦理革命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对当代的深刻影响。近代伦理革命就其作为过往的历史而言是“既济的”,然而就它与我们当代生活深刻的关联性而言,它还是“未济的”,因而需要重新理解近代伦理革命,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与我们当代伦理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这个时代的伦理建设。

3. 超越对伦理学的偏狭认识

百年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阶段性重建总是伴随着对“伦理学”认识的变化,由之也确定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方向和内容。中国伦理学的现代性转型,实际上体现了传统的道德学说与伦理学研究的区别,蔡元培创立中国伦理学的学科就是从区分“修身书”与“伦理学”开始的。对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重建而言,我们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重新理解什么是伦理学,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伦理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及论题域是什么。而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对传统伦理的理解存在着道德主义的简单化约的倾向,当代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就必须超越对伦理学的片面认识。

4. 伦理学知识体系的会通与创新

近代以来,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就是从古今中西之争开始的,最早是借用西方进化论伦理学挑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五四运动以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伦理学、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相互竞争,但是理论上的对话和会通尚未充分展开。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取得主导地位,较长时期引进并沿用了苏联教科书模式的框架预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西方伦理学研究又开始独立发展,中国传统伦理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国传统伦理学、西方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了某种割据发展的态势,这造成了某些研究走向的偏頗,包括伦理的复古主义、狭隘化等。当今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建必须要很好地做到三者的会通,这是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建构的现实基础,而中国传统伦理学是真正的中国特色根基所在,西方伦理学则提供了现代性伦理学的某种范式。必须在会通三者之上,真正有所创造,“中国伦理学的重建乃是一种传统伦理学向现代伦理学的转型,它应该既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批判性再造,也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造性拓展”1。从中西马伦理学会通的视角看,冯契的智慧说理论体系立足广义认识论,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重建提供了新范例和新思路。2在中国伦理学步入自我反思和东西方文化趋于合流的时代,如何真正走出古今中西之争,植根中国问题、中国智慧,推进全球价值重塑与人类文明互鉴,是中国伦理学有待深入展开、持续探索的知识建构与实践的方向。

[责任编辑 付洪泉]

作者:付长珍

第4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这本书从2013年九月就从图书馆带了出来,一直冷落在我的床头,浮躁的心,没有心思去触碰它。续借了一次,这次马上就要过期了,拿着它看完了后面的一部分。

对于于娟这样既聪明又有文采的人,我肯定是望其项背。对于她的离去,我心中甚是惋惜。也许,人就是这样,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回头瞅瞅自己走过的路。以前的开心与痛苦,都历历在目,对于人生的思考比任何时候都深刻。

此刻,我失败的在这一个一般本科还默默无闻,每天过得不快乐,孤单伴我左右,越来越多的自信心被我丢在了行走中。忘却了自己想要的,浑浑噩噩地过了两年半了,内心渐渐没了自己,只有一个自私自利处处留小心眼的我,也许此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才会慢慢的走出这个枷锁。我不懂的自己怎么去做,怎么去善待我的朋友,忘却了自己的圈子曾经是那么大。孤独的世界,大同小异,不少人在讨论着孤独,但我也许此刻是迷茫。对于未来的胆怯,对于感情的畸形对待。

为了小武筒子,我曾说过要离得他近一些,选择考研方向时,我甚是怯懦,我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野性与自信,对于自己的实力,现在存在的是质疑。考海洋,难且危险,考海洋所,现在还不了解难易程度,只是知道难考;考石油,真心不想只是考一个211,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从《此生未完成》中,我得到了一丝解脱,我可能是看到了自己的路,两个人,如果能够抵挡住两三年不算做距离的距离,那熬过去,便是柳暗花明了吧。

感谢于娟,让我对于生命更加珍惜,让我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理智。

希望身边的人,能够平静快乐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家庭的重担慢慢的移向我的背,我会井井有条的去接受。在路上……

第5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读《此生未完成》有感

郑州市第六十八中学 王志华

于娟,一名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一个大学副教授的妻子,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了一年多的病中日记,她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2011年4月年仅33岁的于娟离开了人世。

偶然的机会听闻了于娟的故事,怀着敬畏的心情读完了她的生命日记-----《此生未完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本书记录了于娟在身体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样子后,仍然思考着、探寻着活着的意义。的确,此生未完成,对于娟来说,此生太短,有太多太多的依恋和不舍,还有太多的事来不及做。书中躺在病床上的于娟发出这样的感慨“活着就是王道”,这样一句好似轻松调皮的语句却为我们每个人敲响了生命的警钟。

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个疑问句: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在生死的临界点上,于娟强忍着病痛,用键盘敲击出了一篇华美的乐章,而留给我们的也是深深的反思。当我们面对死亡时,一切都是显得那样微不足道。难道我们真的要经历这样的时候,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么?到那时,或许为时已晚了。用生命去参悟人生意义的时候,是否代价过于大了呢?于娟用她的故事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课。

于娟用幽默的文字记录下病中的趣事,看着书中那些灵动的语句,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癌症病人写下的文字,不禁让我敬佩她的毅力。于娟引用尼采的话“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面对病魔,于娟不屈,始终是以着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和他人,她知道自己若是把痛苦表现出来,这带给她家人和朋友更大的痛苦。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那么,于娟是“真正的勇士”。

放下书后,我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记得书中于娟这样记录着

“我曾经试图像圆圆三年搞定两个学位一样,三年半同时搞定一个挪威硕士、一个复旦博士,我拼命日夜兼程,最终没有完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自己恼怒地要死。现在想想就是拼命拼得累死,到头来赶来赶去也只是早一年毕业。可是,地球上哪个人会在乎我早一年还是晚一年博士毕业呢?”于娟跟所有的年轻教师一样,为学位为职称拼命工作,甚至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而当面临死亡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的渺小,一切的名利都是浮云。原来我们都在拼命赶路,却忘了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那么,现在是不是该放慢脚步,寻思一下自己到底在找什么?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于娟告诉我们“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在对这个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的同时,我很感谢于娟给我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课,看淡名利权情、关注健康、守护生命,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因为:珍惜每一天,活着就有机会!

第6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这本书看完有段时间了,伴着真空泵隆隆的声音,现在开始写读后感。作者于娟,女,79年四月生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执教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患乳腺于今年四月份去世。

第一篇序是周国平写的,他说于娟是个拥有优美个性和聪慧的悟性的可爱女子,结尾处唏嘘地感慨苍天不仁。

扉页上写着这样一个疑问句: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是的,这本书记录了于娟在身体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样子后,仍然思考着、探寻着活着的意义。于娟及她的家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表现出的坚强让人敬佩,他们对于彼此的信任更让人敬佩。正是这样的信任,成全了于娟,让她对于活着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也成全了读者,有机会了解到这些认识,反思自己,反思人生。

感谢于娟,更感谢她的家人。

“每个人出生,都有一个只有妈妈才知道的出生故事。世上人人不一样,但是所有的妈妈都是拼着自己的性命,有着一命换一命的勇气生下你的。”看到这段文字是在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车上,眼泪就在别人奇怪的目光下不管不顾地流下来。妈妈生我的时候阵痛持续了三天多,因为医生说顺产的孩子健康,她就一直坚持到顺产。她真的是拼着自己的性命,有着一命换一命的勇气才把健康的我带到这个世界面前。

面对死需要勇气,面对生同样需要勇气,感谢温暖柔弱的妈妈如此勇敢地给了我生命。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病痛和治疗的摧残没有让于娟掉眼泪,而听到儿子土豆奶声奶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却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在于娟最后的生命里,有人慷慨的要为她捐骨髓、捐器官;有人说可以第二天飞回来娶她;有人带着活鸡和“巨款”大老远来看她;也有人要谋财害命、趁火打劫……

死亡像一个放大镜,让于娟看清了人性的善恶美丑。死亡也像一个试金石,让于娟试出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死亡,告诉于娟什么是活着的意义。

感谢于娟的无畏施,让我们更近距离地探寻活着的意义。

周国平说,“如果于娟能活下来,她的人生一定会和以前不用,更加超脱也更加本真。”

是的,如果每个人可以先经历一场死亡,再开始生活,那么生活一定会更有意义。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第7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感谢于娟,感谢《此生未完成》, 让我想开了许多,放下了许多……

看完这本书,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 一次又一次,问自己, 这辈子,你为什么而活,为谁而活? 你真正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每个人,奋斗一生,再辉煌,再耀眼,终有尘埃落定的一天。 到头来,就会发现,名利权钱,没有一样可以带的走。 你能带走的,只是别人对你的思念。 所以,对自己好一点,对别人好一点, 该让渡的让渡,该放手的放手。 成全别人,也就是成全了自己。 做人,简单点,再简单点,才会开心。

人生才百年,何苦让自己那么累心? 有什么可以争,有什么值得争的.呢? 身体健康,生活无忧,家庭和睦……这些无法开出价码的,比什么都重要。 真正是,人世间最贵的,往往都是免费的。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吧,总有一天,所有拥有的都将失去。 到那时,会有多少人思念我?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相关文章:

1.《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

2.关于《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3.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4.感悟此生未完成诗歌

5.《未完成之美》读后感

6.如此生活作文

7.此生无憾

8.岁月不老,不负此生

9.有你,此生足矣美文

第8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关心自己,珍惜家人

----于娟教会我的两点生活之道

吴文熙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子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的生命日记告诉我,活着就是王道,活着就应该懂得关心自己,珍惜家人。

关心自己

“为什么是我得癌症?”于娟思考着,究其原因:

一、饮食习惯: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

二、睡眠习惯:习惯晚睡、经常熬夜;

三、突击作业:“每当我埋头苦学的时候,我会下死手地折腾自己,从来不去考虑身体、健康之类的词,我只是把自己当牲口一样,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苦不堪言„„”

读着这些文字,感觉就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自己何尝不是深陷这些坏习惯的沼泽中?除于娟所总结的之外,我还偏食挑食,吃肉多吃菜少,从不吃水果;小学时并不知道什么叫熬夜;初中时,熬夜是为了打游戏,为了升更高级,为了获得更多游戏币;高中时,熬夜备战高考更是家常便饭般的事了。我也会下无手地折腾自己,别人一周做两张数学卷,我一天下来就可以做三张。虽然很喜欢运动,但是锻炼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我甚至开始懒得运动。我就是这样不关心自己。读完于娟的事迹,我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如此下去,我会不会也熬出什么大病?于是,内心萌生出一种欲望,一种空前强烈的欲望----我决心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我要活得健康!

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营养菜单,开始均衡饮食;也开始早睡早起,不管作业是否完成,一到了休息时间我就果断休息。虽然有不负责任的嫌疑,但是,熬夜是效率不高的体现,要做到不但完成作业而且不熬夜,就必须设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如此的生活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就更加相信,熬夜根本是没必要的。锻炼方面,我选择了省时高效的方式----跑步。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跑步。我渐渐领悟到,清晨在校道里跑步,欣赏着太阳初升,阳光洒在美丽的校园里这幅天然画卷,听着鸟语风声,这何止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从汗水中,从呼吸声中,从心跳的感觉中,我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关心自己就应该让自己这样健康地生活!

珍惜家人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经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经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亲人在世,身在异国,无法相伴;亲人将逝,身在异国,赶不及见上最后一面。这是于娟的遗憾!

反思自己,所读的大学离家不远,为什么要下“一学期只回家一次”的“毒誓”呢?因为经常回家,在别人眼中,我可能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离家半步都不行的孩子。我在意别人这些荒谬的评价,而去忽视、主动放弃可以陪伴家人的机会。我不想等到生死相别时才懂得珍惜家人,更不想留下终生的内疚和遗憾。从读完于娟事迹那天起,我决意改变以往不理智的态度。常回家看看,节假日回去,陪母亲到菜市场买菜,陪父亲品茶、聊天,陪弟弟看电视、打游戏。平时也常给家里打电话,尽管母亲会责怪我,因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打电话,浪费电话费!现在换一个角度想,能听听她的责怪声,也是一种幸福。从前天天过着这样的生活,并不感觉温馨,现在知道能与家人一起生活实在难得,明白珍惜家人如此重要,才懂得“幸福就是猫儿的尾巴,它拼命寻找却不知道在早已在自己身上”。

于娟走了,给世人留下意义深刻的一课:关心自己,珍惜家人!

第9篇:活着 槐园梦忆 此生未完成 读后感3篇

活着的意义——读余华《活着》有感

活着的内涵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思考过,我也不例外,我曾反复地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又是为了什么?生存,还是为了实现价值或其他?我久久思考不得其解,甚至常常陷入思想的困顿和盲区。直至读到余华的《活着》,我才仿佛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对待生和死、苦难和希望以及活着的本身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小说用平静而缓和的语气叙述了主人公“福贵”悲剧色彩的一生。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风光,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帐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他也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穷苦,厄运的阴影总是追随着他的脚步。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他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壮丁,此后的日子饱尝颠沛流离、飘无定所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得知母亲已病故,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以过好日子了,谁料,苦难才刚刚开始——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去了生命;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却死于了生产;妻子家珍死于软骨病,她一生忍受苦难,唯一的心愿就是与福贵从今以后再不分开;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死神连他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都不肯放过,居然因吃豆子而撑死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四十年后,他仍然活着!并买了一头老牛,取名“福贵”相依为命。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他能让每个铁石心肠的读者落泪,读完这本书也使人感受到那种大喜大悲,跌宕起伏的心理历程。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该书的评价是:“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因为它用最朴实无华、最平铺直叙的语言向读者揭示了生命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始终是压抑的,一直被作者有意无意制造的死亡阴影笼罩着,虽然人的终点不可避免都是死亡,但是如此脆弱而无常的生命让人难以接受。福贵的爹被气病而跌死,母亲因贫病死,儿子有庆为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生子时难产而

1 死,妻子家珍由于困扰她多年的软骨病,累病而死,女婿二喜搬运时的一次意外事故中,被水泥板压死,外孙苦根因贫,吃豆子时被撑死„„生命在不断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变得异常脆弱,而且越往后读,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测的成分就越大,越能体会到命运的可畏和活着的不易。生命虽是脆弱而无常的,但是生命的坚强在这本小说中却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主人公福贵在接二连三的重大打击下,我没有看到他呼天抢地、哭哭啼啼,风雨过后,他的淡然和乐观,用最平缓的语气向小说中的“我”讲述自己的故事,还买了一头老牛与其度过残年,这让我感到淡淡的释怀。在外人看来,他活着已毫无意义,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什么都没有击垮他!他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是因为有了希望!

我曾经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还是没有走出沙漠,却耗尽了所有的粮食和水,只剩下了五颗子弹。于是,其中有个人对另一个说,我去找水,你在原地不要动,每隔一段时间你就开一枪,好让我知道你的方位,如果你五发射完,我还没有回来,那我就是死了,你自谋出路吧。四颗子弹用光了,留在原地的人还是没有看见那个人的影子,他绝望了,于是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没过多久,他的朋友捧着水壶,顺着枪声找到了他的尸体。这虽然是一个故事,却让我体会到希望的力量,活着就是希望,也正是因为有了希望,才有勇气去求生。

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苦难面前,我们将选择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不幸和苦难虽然是整个小说的基调,但正是因为在那样层出不穷、一波接着一波的苦难像风一样袭向人的生命之旅时,才让人更加深刻体会到坚韧和不屈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人的生存环境自古以来就是战争多于和平,苦难多于幸福。早在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就用不屈不挠的斗志向后人诠释了在那样苦难的日子里,我们是如何脉脉相承的!时间冲刷了屈辱,消磨了痛苦,以前我不知道在今天,在我们这样一个安逸和平的年代,我们的年轻一代对苦难、对困境的承受力有多少。但是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使我为之振奋,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女排在逆境中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淋漓尽致的表现让我感动,使我鼓舞。一直被国人寄予厚望的中国女排过五关斩六将打败劲旅古巴后顺利进入决赛,国内媒体已经提前将这块金牌入了帐,但是却忽视了俄罗斯争夺这块金牌的决心和实力绝对不亚于我们。她们的强攻使女排连负两局,第三局的开场又是打得那么不顺,所有的人都不免产生出拿银牌也不错的想法。但是中国女排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力挽狂澜、气如长虹的气势让每个人都为之征服,连俄罗斯的魔鬼教练在第四局还没有落败的情况下都不再咆哮,苦笑着挥手认为他们大势已去。果然,这块让国人等待了足足一代人的金牌在经历了一场殊死较量后终于又落在了我们的手

2 里。与其说我们胜她们一筹的是技术,更不如说战胜她们的是我们的精神和心态,先失两局,第三局一开始比分紧咬,又多次发球失误,胜负一线间,女排队员顶住压力,决不服输,连扳三局,终于取得了胜利。

《活着》这部作品,使我明白生活是平淡的,这种平淡不是说生活的无聊、无趣,而是指它不是异想天开的一步登天,这种平淡它需要我们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成败得失,懂得我们追求的理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懂得我们渴望的幸福和羡慕之种种其实就在身边。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活着就是不屈,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相信逆境和磨难不是憾事,相反,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营养,因为只有经历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

3

读《此生未完成》有感

“我们需要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这是封面上的一句话,也是翻开书来,全书所呈现出来的第一句话。那是在一整面空白的正中心用小绿色字体印着的一句话,字不大,却引得人一字一顿的缓缓看下去,看到沉思。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便止不住思考,代价,活着的意义,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可惜我到现在都没能思考出什么深奥的道理,所想的无非是“活着就是要创造价值,活着就是要改变”之类的泛泛之谈。毕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我们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所失去之物的价值,自己的健康,生命,家人和朋友,又或许,我思考的还不够。

于娟在她生病期间也对人生做了不断的思考,她失去了很多很多,所以她也懂得了很多,也珍惜她拥有的一切。若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像于娟那般人生最后的时光,活着本已没有多大意义,何况还要遭受蚀骨之痛,且身心俱早已疲透,简直是生不如死,不如早些解脱了来得痛快,但于娟并没有这样想,她失去的比常人多,看的也比常人明白,活下去,总是有意义的。她不想做个懦夫,她想孩子有个令他骄傲的坚强的母亲,她也想用她的不屈为世人留下些发人深省的文字,另外,她也眷恋这个世界,她的家人,她的朋友,眷恋生命中的种种美好,爱她所爱,恋她所恋,这些对她而言都是活着的意义。她坚挺到了最后一刻,她紧紧地抓住了活着的意义,从未放手过。

对于于娟本人,我个人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喜欢她那率直的个性、激动时拍案而起的冲动,喜欢她那丰富多彩的经历,喜欢她那清秀的外表,也喜欢她笔下灵动可爱的文字。只可惜天妒英才,这样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高学历才女在事业刚刚起步之时便遭遇人生极大的不幸。我一次又一次的叹息,这着实有些不公平。我为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为她争取生命的坚毅的努力而动容,为她赞助贫困学子数年之久的爱心所感动,也为有一群爱她的人而欣慰,但终究还是难以接受这结局。她有了几乎完美的青春,但却在上帝的觊觎之中吃尽苦头受尽折磨,最后连香消玉殒都是那么的匆匆,怎不叫人挽扼?

于娟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就像扉页上的介绍文章中说的,她是一个复旦博士,也是一个留学博士;她是一名讲师,也是几名失学儿童的资助者。她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实际行动帮助别人接受教育;她是癌症病人,但却从容欢喜,并不哀伤,她带走了家人的不舍与思念,留下了指向生命和心灵的文字,留下了坚强。

4 她是一个爱心四溢的人,她爱自己、爱家人、爱小动物、爱这个社会,她关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关心离她很远但需要帮助的人。另外,作为一名爱狗人士,我毫无疑问的被她和“四眼”之间的友谊所感动了,他们之间的故事,既是她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也是一份令我为之动容的羁绊。

她是个母亲的榜样,虽然她做母亲的时间不长久,但这位母亲在重病中所坚持的每分每秒都是无比伟大的,无时无刻的钻心疼痛,化疗放疗的并发症,都在时时折磨着她,她不想放弃,她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坚强的母亲,让孩子骄傲,她选择了坚持。

她还是个好的爱人,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再到三十几岁生命的尽头,十年、十几年,他爱她,她爱他,这已是何等的不易。我也十分的喜欢她的爱情观:爱不应该是自由的反义词,只是希望对方做他想做的事情,并且,离开对方的世界依旧精彩。我很认可这样的观点,不浓不淡,刚刚好的爱情,是多么的珍贵啊,并且她也做到了收放自如。她是个好爱人,光头则是个幸福的丈夫。

于娟总是那么可爱,那么活泼向上。我依然很难想象她重病时的感受,整日整夜疼的咬牙切齿,瓶瓶罐罐从来不停,打针用药穿刺放疗化疗一切医疗手段简直无以复加,可为了活下去,她忍了,几乎牺牲了她全部的知觉。再加上身边不停地有病友离开人世,心灵上想必也是极端的痛苦,身心俱施,一个不屈灵魂就这样铸出来了。

每当想到这儿,我都会沉默不语,对于于娟的悲剧,我不想再多评论什么了,我的惋惜是不会有尽头的,就让我在这里带着世人的祝福稍微的祭奠下她吧。于娟,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天使,一直守护着你爱的人.........

5

《槐园梦忆》读书笔记

这本书分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雅士雅事”,说的是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第二部分“乱点烟茶”,讲的就是烟酒糖茶,男人、女人、孩子,少年、中年、老年;第三部分“情感物语”,说的是喜怒哀乐、懒馋廉耻;第四部分“酬世杂谭”,写的是请客送礼谦让守时;第五部分是“旧时月色”,写的是曾经住过的地方,曾经见过的人看过的事;第六部分专门谈吃,什么西施舌,狮子头,佛跳墙,爆双脆;第七第八谈的多是一些回忆和闲话。

确是够闲适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只有在有点闲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靠近自己和人心的。顺手拈得一两片段与君共享。

比如他谈钱。他说,钱其实与俗与鄙无关,与贪与臭无关。钱当然是越多越好,贪的人只恨聚无多,不贪的人其实也想积财。所以他说一个人尽管贪财,不可无厌,无冻馁之忧,有安全之感,能罢手时且罢手,大可不必“人为财死”而后已。

而在谈到花钱的时候,他说,如果是贫窭万分,一个钱也不能乱用,几个孩子同时需要买双新鞋都会把父母急得冒汗,那当然令人局促。但如果是小康之家,用钱大有伸缩的余地,最高明的是不求生活水准之全面提高,而在几点上稍稍突破,自得其乐。把钱集中用在一点上,便可比较容易适度满足自己的欲望。至于豪富之家,挥金如土,未必是福,穷奢极欲,乐极生悲。我比较赞同他的观点。钱这个东西,历来就是生活悖论的焦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赚钱,然后去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后,会产生一种莫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钱能做到的事情很多,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了钱就有了幸福,于是又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那样又身为钱役了。所以能做到赚足够的钱,又能分清有钱不一定就是有幸福快乐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听起来简单,似乎又不太容易。呵呵,我的愿望与作者相通,钱能让我无忧即可,衣食无忧,如果生能治之病,有足够钱去挽留生命;剩下的精力大可去追逐生命中真正让我快乐的事情。

在谈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作者对于“树大自直”这样的观点颇不以为然。他说中国是一个以“孝”为传统的国家,时至今日,充当孝子的,已然由孩子变成了父母。看如今的孩子,“哪里还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他简直就是现在家里的主人翁。鼓噪起来像一营兵,动起武来像械斗,吃起东西来像饿虎扑食,对于尊长宾客犹如生番;不如意撒泼打滚犹如羊痫,玩得高兴时能把家具什物狼藉满室,犹如惨遭洗劫„„但“孝子”式的父母则处之泰然,视若无睹,顶多皱起眉头,但皱不过三四秒钟仍复堆下笑容,危及父母的生存和体面的时候,

6 也许要狠心咒骂几声,但那咒骂大部分是哀怨乞怜的性质,其中也许带一点威吓,但那威吓只能得到孩子的讪笑,因为那威吓是向来没有兑现过的。”

这真是太多父母和孩子的写照!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我也开始忧虑他的任性。因为大多时间爷爷奶奶带着,他们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不舍得他哭,很有些纵容。昨天他很肆意得把奶片撒了一地,然后还用脚踩来踩去,我很生气,拧着屁股让他捡起来,直拧到眼泪汪汪,他还是不肯就范。最后还是乐之爸说来我们一起捡,捡起来去公园玩,好不好?这才两个人绊绊磕磕有一搭没一搭地捡完。

我说爱和满足不是一个概念。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能够在爱的世界里,感恩得到的爱,学会付出自己的爱;还要懂得自律,懂得控制,懂得有所敬畏。而这些,不是一味的满足和纵容就能做到的,相反,如果爱是满足,那么不满足,或者满足不了就是恨;试想这世上,不肯满足你的人,满足不了你的事,何其之多,又该如何消受?

小孩子当然不肯总是乖乖听话,但我觉得,其实他们还是很识管教的,而且必要的时候,体罚也是免不了的。看来,我以后少不了要做虎妈了。

7

上一篇:望洋兴叹阅读答案下一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