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回顾与思考

2022-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考作文的回顾与思考

高考作文试题特点分析与教学思考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2017~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在题材的选择、体裁的要求等方面都能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高考作文都在各个层面考核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高考语文 作文 特点分析 教学思考

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的一个终极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板块,是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作文试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着高考语文试题分值最高的就是作文题。这篇论文就是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下,通过研究2017~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分析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把握作文的命题规律,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来思考,探究可行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希望对语文作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教学经验。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綜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

二.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特点统计与分析

(一)分值稳定、占比高

纵观2017~2020年全国卷和各省市的试卷,我们可以得知,2017~2020年全国卷和各省市的试卷作文分值都是特别稳定,江苏卷、上海卷每年都是70分,其他各套试卷每年都是60分。高考是标准化的选拔性考试,分值的稳定也便于考生们把握,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保证了高考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对人才的选拔作用。

从比重来看,江苏卷、上海卷总分为160分,其他试卷总分均为150分,其比重分别为40%和43.75%。可见,高考语文中的作文分值比重较高,几乎占据着语文总分数的半壁江山。高考语文作文分数高,比重大,主要是高考语文作文能够全方面考核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为每一篇作文都需要调动学生们的语言的积累,每一篇作文都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其实形成一篇作文的过程就是一次语言建构的过程。正因为作文能够较好地考核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以需要老师和学生更加重视作文。

(二)作文题材对社会热点关注度较高

由统计我们发现,2017~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的题材来源主要有三类:社会热点、文学素养及励志、哲语名言及哲理。纵观2017~2020年38套试卷,语文作文考题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略高,其中涉及社会热点的有14套试卷,占比为36.84%。涉及文学素养及励志与哲语名言及哲理的都是12套试卷,占比为31.58%。

但从横向来看,每年的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对社会热点、文学素养及励志、哲语名言及哲理三类题材的关注情况略有不同。作文题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比较稳定,四年的起伏就在10个点之内,2017年的试卷,对材料来源于社会热点的是30%,2018年的是44.44%,但是2019年又降到了33.33%,而2020年却又回升到40%。高考作文一如继往地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正是对语文新课程综合性的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其中一层面就是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向生活的开放,而作文题材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关注。对于高中生来说,要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时刻了解国家大事,把握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向与趋势,这样才能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添砖加瓦。显然,关注社会热点,一直是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重点,出题者意在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代的走向,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引领学生树立一种大格局,把个人与国家紧密联系起来,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彰显“立德树人”的功能。作文题对哲语名言及哲理的关注度就明显有下降的趋势,由2017的50%,降到2018年和2019年的33.33%,而到了2020年只有10%。高考出题者在作文的题材中涉及到哲语名言及哲理,这样有助于借助于高考有效地引导学生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也能提升学生辩证思维与创造思维的水平,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但是这类作文也容易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单纯的思辨,容易写空话、套话与大话,很可能导致作文变成代圣人言的现象。作文题对文学素养及励志的关注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2017年只有20%,到2018年增长到22.22%,2019年继续上升为33.33%,可是到2020年比重达到了50%,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三)作文的题型以材料作文为主

由统计可以看出,从2017~2020年全国和各省市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型主要有三类: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其中材料作文占主流,半命题作文最少。纵观2017~2020年38套试卷,其中全命题作文5篇,占比为13.16%,分别是2017~2020年的北京卷和2020年的山东卷,很明显,用全命题作文的试卷中有北京与山东两个地方,而北京市,近四年每年都是用全命题作文,对命题作文特别青睐,所以,北京考生对此类题型应该特别重视。半命题作文只有2篇,占总数的5.26%,分别是2017年的全国卷3和2020年的海南卷,材料作文31篇,占比为81.58%。

全命题作文是命题者在出题时给人们限定了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按照所给的这个题目进行写作,对于老师来说,统一题目,改卷时就比较轻松。但是在立意、文体固定的这种情况下,很难进行自我个性化的表达,考生们往往会为了凑字数去写作,不能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感悟去写作,考生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显然,全命题作文在考核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方面要比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弱些。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命题作文只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合乎理想的办法”。[2]意思是说命题作文的这种考核方式不是最合理的,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方式。所以,历来高考试卷,全命题出现得最少。

半命题相对于全命题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局限性没有那么强,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在原命题的基础上自行把题目补充完整。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学生通过作文彰显自己的个性,比如对事物的看法,语言的表达等。

材料作文是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参考题目所给出的文字材料或者是图片,考生通过材料提示,明确命题的主旨。材料作文是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参考题目所给出的文字材料或者是图片,考生通过材料提示,确定写作思路,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历进行分析,形成一篇个性鲜明的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题比较灵活,按照不同的写作题材,材料作文又可以分为叙事、议论、写人、续写等,不同的文体可以让考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构思,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因为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给出的材料都包含了深厚的韵味,首先是自拟题目,学生在拟题目的过程不仅是一个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要拟出一个新颖且切题的标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其次是自选文体,学生的选择面就比较宽广,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来进行写作。对于立意上面,角度比较广泛,不局限于一个角度。学生可以谈论事物,也可谈论人,也可以谈论国家。从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等多角度入手,以宏观的视角阐述“共融”与“融合”的重要性;也可以从微观角度,结合自身成长,描写自己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精彩人生。可见,材料作文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经历去发挥想象,自由的把握写作方向,表达个性化的见解,材料作文更能在短时间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辩证思维等综合能力。

(四)体裁多样化

从调查中可以得知,2017~2020年38套试卷,其中对文体没做任何规定与限制的试卷就有16套,占总数的42.10%,其中“文体自定,诗歌除外”的有11套,占总数的28.94%,其中规定了具体文体的有11套,占总数的28.94%。题目要求没有规定写哪一类文体,说明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思想的解放,能让考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和素材来写,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内心真切的感受。但是在不限文体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学生在考场上时间比较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构思某一种体裁的作文,就容易出现四不像作文,出现文体模糊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定文体中,应用文指向最多,11套试卷规定了具体文体,其中有8套是规定写应用文,1套是议论文,1套是记叙文,1套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而且北京卷每年都是规定文体。高考作文对应用文的关注,初始于2018年的北京卷,随即2019年的全国1卷、全国2卷、海南卷,接着就是2020年的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海南卷。可见,近些年来,很多省市都开始重视应用文文体的考核,而且对应用文文体的考查在加强。为了体现语文课程的落实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让高中课程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也为了让学生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在工作当中应用文文体的运用较多,所以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加大了应用文的考查力度。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应用文文体的使用和考查在近几年会更加广泛。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考作文教学思考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作文教学是所有教学工作者的最难点”。[3]写作教学一直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2017~2020年38套试卷特点的分析,得到以下教学思考。

(一)留心生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由前面对试题题材来源的统计,作文题材对社会热点关注度较高,所以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如果没有生活这一载体,就很难有文学创作的源头和灵感。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生活背景不同,由于很多时候都呆在学校,跟社会的接触就比较少,所以对生活的感悟就相对较少,当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不能很好地找到命题的切入点,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而凑字数。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所以,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生活,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思考、去写作,多积累写作素材,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获得独特的思考和感悟能力,为写作做铺垫。同时老师还要适当的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说和写的能力,往往大多数学生都是能用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又有一些学生既不能说也不能写,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老师可以在教学时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改变以往的全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可以组织一些口头训练的语文活动,按学生的学号轮流,让学生围绕自己了解到的一个时事热点,或者自己喜欢的某本书、某句名言来进行口头表达,围绕自己的主题用精炼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在学校课堂上不断地进行类似的实践,会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激活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从以上对题材的分析,近几年的作文试题的题型多数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更能多方面的考查学生是思维能力,考生在写作文时要具备一种辩证的思维能力,因为要写出一篇高水平的作文,能够在高考场上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考生应该能够读出材料深层次的意蕴,也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思考,还要多角度、多方面的去认识和把握事物。新课标强调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辨的本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学生写作需要思辨,这样文章才能彰显理性,富含哲理。”[4]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比如引导學生把政治学科中的一些辩证知识,灵活运用起来,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互相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文课上,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取开展辩论赛或者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谈论结束之后,老师进行多角度的点拨和评价,鼓励学生多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历都不太相同,文化水平和思想高度也不一致,往往很多学生的作文立意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特别新颖的见解。因此,老师应该允许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积极向上的多元解读,在借鉴别人想法的前提之下,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还要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深入的思考、勇敢提出质疑,才能提高思辨能力。

(三)创造情境,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发現美、创造美的过程,要想写出一篇有水平的作文,还得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要提高写作能力,还得提高审美能力。写作能力也反应对美的欣赏和创造,审美能力最终也落实到写作过程中。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压力比较大,经常呆在学校,跟社会的接触比较少,所以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学会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比如,老师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段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写作情景,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谈感受,让学生把客观的一些事物和主观的情感结合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外,在作文评价时,老师也应该创造相应的情境,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如立意是否深刻、构思是否精妙、结构是否完整、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己寻找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之后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小到字词句的修改,大到对全文写作思路和写作结构的安排是否合理等方面的修改。最后老师再来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找出评价到位和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适时的评价和指导。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过程中,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通过吸取他人的优点,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过程,要想写出一篇有深度、有思想的作文,就需要丰厚的文学功底来做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6.

[3]张志公.张志公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9.

[4]王连仓.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及对高中作文教学和备考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04):76-79.

本文系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考语文试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10668002)的阶段性成果;2019年贵州省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2019153)的阶段性成果;2019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思政”(项目编号2019SZ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作者:曹秀菊 周志红

第2篇:基于核心素养框架的高考作文命题解读与思考

摘要:高考作文命题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对应关系。通过推导,厘清二者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实现高中作文教学训练的有序化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高考作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每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都有所变化,这促使高考作文备考方式也随之改变。但是,作为国家级的教育考试,高考作文命题绝不是随性而为,势必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意志。教师要探究其中的命题原则,寻找其中的命题规律,揣摩高考作文命题变与不变的规则,让学生高考备考能够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作文考试命题的思路与框架:“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新课标所指的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等,其内涵与外延相当宽泛。那么,哪些类型的情境和任务才是高中作文教学应该重视的环节呢?教育部为高考命题定位的原则是立德树人,那么,高中作文教学中要如何立德树人呢?

要回答以上问题,就有必要推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之间的对应关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回答了一名全面发展的高中生需要具备什么德,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方向问题,也为高考命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基于表1来推究2017年至2019年的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题会发现其与该表素养框架图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对应关系。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的高考命题情境设置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对应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落实立德树人原则时,高考命题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一个抓手,即教育部制定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选用相关的情景设置点时,命题者往往会在特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潜藏着考查预期。从表1的推导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近三年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规律一:注重对不同类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考查

作为高考作文命题,命题内涵如果能够多元化,那么就更能够考查出不同类型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为具备不同素养特长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写作舞台。从上文对表格的简略归纳中可以看出, 2017年、2018年高考作文考查了学生的6种素养, 2019年高考作文考查了学生的5种素养。无论命题情境设置点是宏观事件还是微观生活,命题者都着力留下了足够多的素养思维空间,以此来实现素养考查的多元化,进而把立德树人的精神有效具体化。

规律二:素养考查的情境落实具有典型的时代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命题的原则”一项中特别强调:“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任务驱动型写作命题已经日渐成熟,关注社会、思考生活、重视热点,这些都构成了近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情境设置方式。2017年与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注重对“一带一路”等具有宏觀思维向度的情境进行考查,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作文题关于中国青年的责任使命的思考就很好地继承了前两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题的命题思路。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题考查的关于劳动的思考,把生活的微观层面与国家的宏观层面巧妙地融为一体,显性落实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劳动意识”这一要点,该题的设置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也为学生留下了深度挖掘的思考空间。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作文题通过小林漫画来让学生阐述一个熟知的师生关系话题,以此考查学生的健全人格与人文情怀素养,这个话题表面看似与社会热点无关,实则不然。在2019年,教育领域就有一个热点话题:是否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中国教育报》在2019年3月发表了《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其中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了“尽快启动立法,明确教师权责。”《中国青年报》在 2019年4月发表了《适合的教育应从三个维度展开》,指出“赋予教师一定的惩戒权,是当务之急。”这些教育反思最终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在 2019年7月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可见,师生关系是2019年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只不过高考命题需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进行引导,所以,温馨的小林漫画入选高考命题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近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始终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热土之中,在热点事件中寻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

在明确了两种素养的内在关系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就有了相应的训练方向。为此,教师有必要做好两方面的备考工作。

一、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图开展有序的写作训练

教育部提出的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18个点,这就意味着高中写作教学可以衍生出18个基本训练专题,既可以对各个专题进行独立训练,也可以对多个专题开展综合训练。例如,教师通过2019年深圳一模的作文题作为审美情趣素养的专项训练题,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课堂写作外,还要以“美”为话题,化用课内诗歌素材,积累课外典型事例与名言。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拓展学习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7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向美而行》等文章,以点带面深入挖掘,使学生系统掌握关于“美”与“健康生活”的相关素材。写作教学就这样从点到面,从文字磨合到精神锤炼,让学生熟悉发展核心素养的各个专题,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积累立德树人的优秀写作资料,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学品质。

二、跟着权威媒体学写作,培育学生应有的时代意识

如何让学生与时代的热潮保持应有的共振,不与时代和社会脱节呢?这是当前教师开展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有学生就曾经表达过其关于写作的困惑:“高中生本身接触外界事物就比较少,即使平日有使用手机或者电脑了解时事,都是比较单调且碎片化的,不能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这位学生的困惑很有代表性。教师可创造性地推行“跟着大报学写作”的写作训练模式,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教师每周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评论板块中筛选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能力的评论文章,及时印发给学生让其开展学习。在读报中,学生学会了与时代热点保持同频感应,摆脱了以往积累时事论据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病;在应对时代性强的写作话题与情境时,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其思维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正如一位学生的活动感言:“读大报,始终在探寻意义与价值的路上前行,找到自己的定位,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有必要在教材之外,以权威媒体为师,以时代为舟,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帆,开拓写作教学的新天地,使写作教学的路越走越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考作文承载着国家的教育意志,教师有必要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本源上踏踏实实地做好备考工作,创造性的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寻找立德树人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上得到应有的体现。

作者简介:李庆生(1974—),男,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作文读与写。

作者:李庆生

第3篇:高考作文教学与学生意识培养策略思考

【摘要】在高考语文中,作文分数已经占了总分很大的比例,这说明作文是高考非常重要的部分。考生在写作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意识,帮助学生完成更好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改内容,帮助学生培养意识,提升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高考作文 意识培养 策略思考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写作考试是展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一个途径,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考生的需要。语文写作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相关意识,这样无论题目怎样变换,学生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他们掌握了写作的核心。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主题、手法等写作要素的教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写作的内容和思路,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是因为成绩的限制,让学生不敢创新。毕竟创新之后就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是因为作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获得了高分,要么是跑题或者构思不合理获得了比较低的分数。在高考考场上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虽然占少数但也存在,但这不是不鼓励创新的理由。写作方面的创新意识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比如让学生学会换一种写作方式,面对开放性题目能够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高考整体的写作框架也许不能改变,但是平时培养的创新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写出新颖的观点,进而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成绩。

以高中人教版教材必修五为例,其中表达交流中有关于“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的课题。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节课,向同学们传递创新的思想。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提前找到一些漫画作文。漫画作文首先就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漫画找到想要传达的思想,而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幅画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漫画作文来授课,让学生踊跃发言,自己看到漫画想到了什么主题,在交流中有跑题现象也可以及时订正,避免了考场上有跑题现象。

二、培养学生正確的思想观念

在写作文的时候,最终要的就是主题,如果一篇文章跑题作文成绩也不会很高。而主题方面的重中之重就是创作的方向。写作的主题首先要符合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技巧的帮助下让整篇文章更好。学生应当有自己的思想,对相应的写作题目有自己的理解才可以。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学生只注重成绩而忘记了写作的初衷。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去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且掌握一定的技巧将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更加深刻,获得更高的分数。

以人教版必修五中的“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摘抄的句子,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新思想,也能对自己所了解的加深印象。交流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观点。比如有些文章的题目是材料作文,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摘抄句子,并认真分析什么地方可以用,而且在生活中要注重观察自己的内心,以便于考试的时候能够进一步表达。

三、让学生去感悟生活,积极去表达情感

写作不是空谈,只有实践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而实践不仅包括了学生多去写作,熟练掌握写作技巧,还包括了在生活中积极思考,尝试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这种意识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写作的本质就是对生活进行感悟再表达,所以教师上课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

语文学科其实是育人的学科,通过学习能够教授做人的道理。而写作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如果学生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就更不用谈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了。学生的三观与老师不一致不要紧,但是三观正确才是根本。多让学生去了解生活,多去感悟,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周记来辅助学生进行写作。高中生课业压力较大,所以每天写日记不太现实。如果能够每周写记录,既节省了时间,而且写出的作品也减少了敷衍的成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周记不需要学生上交,只需要每周能够练习,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表达技巧,有能力“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就可以。减轻考试压力也能够锻炼写作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四、学会收集信息和写作素材,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写好一篇文章,主题要清晰,写作技巧也要到位。文章真正的内涵还是文章的内容。根据高考题型来看,大多考察的是议论文。而议论文需要有理有据才能充实文章的内容。知识空谈道理,这篇文章就比较空洞不具有说服力。所以学生要把停留在书本上的目光放到生活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分享事实新闻,并且加以点评。点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点评的技巧,思维的角度,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时事,在高考举例子的时候能富有时代气息。

五、结束语

写作是考验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之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有新的观点和主题,积极收集素材留心身边的事,让学生的文章更加充实。这些意识都需要教师在课堂和课下去培养,相信意识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汪志梅, 罗幼文. 高考作文教学与学生意识培养策略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 000:173.

[2] 叶威武. 有心栽柳柳更成荫——高中学生写作主体意识培养策略新探[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作者:梁文旭

第4篇:[语文论文]高考作文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搜课网 http://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高考作文的回顾与思考

一 高考作文的简要回顾

如果把25年来高考语文卷中的大小作文综合起来看,它们已涉及到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若仅以大作文的命题形式而言,可分为单纯命题作文和提供材料作文两类。

单纯命题作文共有3次。它们分别是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文),1988年的《习惯》(文体不限),1994年的《尝试》(记叙文)。

提供材料作文多达22次。这其中又可分为以下6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提供文字材料,缩写和改写各一次。1978年要求考生将一篇《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的议论文,由1800字缩写成500~600字的短文。1979年要求考生把何为的短篇小说《第二次考试》改写为《陈伊玲的故事》。

第二种情况是,提供漫画自拟题目作文两次。1983年要求对一幅《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展开议论。1996年的作文题中出现了两幅漫画:一幅是《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另一幅是《截错了》。要求考生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第三种情况是,提供文字材料写信两次。1985年提供一则环境污染方面的材料,要求考生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1989年提供的材料是,一个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对历史很感兴趣,他想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而班主任和父母对此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使得这位同学非常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你给他写一封回信。

第四种情况是,提供文字材料再加命题或半命题作文6次。它们分别是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副标题自定),1991年的《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二题任选其一),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二题任选其一),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副标题自定)。

第五种情况是,提供文字材料,规定范围,由考生自拟题目作文9次。1984年提供的材料是中学生和中学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的不同反映。命题者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1987年提供的材料是A县育民小学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科学训练,在全县小学生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团体冠军。命题者要求考生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文章。1990年提供的材料是一对孪生的小姑娘在玫瑰园中与母亲的对话。一个说这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另一个说这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命题者要求考生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1992年提供的文字材料较长,在“春雨潇潇,路灯朦胧”的候车亭旁,依次出现的人物除“我”以外,还有“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一对男女”,他们在公共道德问题上前后有不同的表现。命题者要求根据所提供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短小的记叙文,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同时再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写一篇短小的议论文。1993年提供了这样一则材料: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根据这个材料,让考生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并要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1995年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寓言诗《鸟的评说》,诗中的7种鸟相互攻击、讽刺和嘲笑。命题者要求考生根据这首短诗,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1997年提供了3则材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料,第

1、2则为正面材料,第3则为反面材料。命题者要求考生根据“材料2(乐于助人)”和“材料3(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悄悄走开)”,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2001年提供了一则寓言,说一个年轻人在“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这七项中必须丢弃一项时,把“诚信”抛掉了。命题者要求考生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2年提供的材料,说的是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了暴风雪,面临生命危险;正在这时,他发现雪地上有一个冻僵的人,是救人还是尽快找到避风处自救?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他选择了救人。命题者要求围绕“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第六种情况是,提供几何图形命题作文1次。2000年提供了4个各不相同的几何图形,问哪一个与其他3个类型不同?要求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25年来的作文题,若以体裁进行分类,则有书信体两次,读后感两次,体裁不限的7次(从1998年到2002年已连续5年不限文体),规定写记叙文的3.5次(注:1992年要求写短小的记叙文、议论文各一篇,每篇不少于350字即可,各占25分),规定写议论文的10.5次。如果再以每次作文的篇数来划分,要求小作文、大作文各写一篇的9次,不大不小写两篇的1次,只写一篇大作文的15次。

二 高考作文的粗略分析

纵观25年的高考语文卷,首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思想性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题目取自千古绝唱《岳阳楼记》,要求论述的是人生的价值观问题,议论的中心是“苦乐观”,即对吃苦与享乐、逆境与顺境等的人生态度。题句作者范仲淹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坦荡胸襟和高风亮节,能引导考生积极思考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荣誉与困难、权利与责任等关系。又如1992年高考作文中的记叙文,要求“记叙他们中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试题在所提供的材料中已明确点出:“‘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这就是一种积极向上、向善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爱护公共环境当作自己的自觉行动。1993年的试题要求在记叙文中赞叹老树皮,赞美新树皮,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引导,不少考生从老皮剥落,露出新皮这种自然现象,联系到社会现象,赞叹革命前辈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赞美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等等,这样的立意就十分准确而切题。2001年和2002年分别要求围绕“诚信”和“心灵的选择”作文。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让当代青年学生思考和表述诚信和舍己救人等话题,显然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的。

其次,高考作文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较为辩证的思维方法。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命题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其深广的寓意,考生可以从若干个不同的角度去提炼中心思想。如果能选准最佳角度切入,并能揭示出论题或所提供材料中的核心问题,那么文章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和分量。1996年的《我更喜欢漫画〈〉》,若就“医”论“医”,势必不能写深写透,显然也不太符合命题者的初衷。倘能就“医”论“他”,把议论和批判的矛头对准社会上形形色色类似“庸医”的人,就能写出立意高远的好文章来。又如1991年的“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认识范畴,要求阐述的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问题。“近墨者黑”是从整体的社会现象来观察问题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然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则是就个体的思想表现而言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墨者又未必黑。如若看不到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领域,揭示不出其内在的规律,仅仅是罗列一些现象材料,那是不能论清题旨的。再如1989年要求给处在困惑和苦恼中的好友写回信。毫无疑问,这封信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发友看了你的信后能否减轻乃至消除困惑和苦恼。你必须首先在好友报考重点大学历史系和一般院校以及外经贸专业三者中确定其中一个,然后再说出一些能使他信服的道理来;与此同时,还要顾及好友、班主任及父

母三方面的想法和可接受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把信写得入情入理,既观点鲜明,又不失之于偏颇。

再次,高考作文对考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文章的布局谋篇及语言文字的运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一位考生在1988年题为《习惯》的作文中写道:“如果爱迪生习惯于黑暗,那么今天我们也许还点着蜡烛;如果赵武灵王习惯于宽大的袍子和沉重的战车,也许赵国早就灭亡了;不客气地说,如果老祖宗类人猿习惯于爬着走路,那恐怕我们今天的境况就不可想象了。”这位考生的知识面就较为宽广和扎实,否则就不可能把科学发明、历史演变、生物进化等方面的知识如此信手写进文章里来。1986年的作文题是《树木·森林·气候》,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篇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带有比喻性的。对于用比喻性的材料作文,一般所采用的方法是先引用材料,稍加概括,然后转入自己确定的正题,这叫转折入题。有位考生是这样入题的:“‘一颗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提起森林调节气候,我不禁想起了社会气候„„。”类似这样的入题方法,就是掌握了斩折入题的个中要领的,它给后文的论述拓开了非常广阔的余地,让人读来备感亲切自然。文章的语言向来都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雅俗之分。不少高中毕业生由于长期的努力,语言的功底已较为厚实。我们高兴地看到,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有精品佳作。这些优秀作文不但思想内容健康充实,而且语言也非常精美流畅。有的考生还擅长于把一些好诗好句十分贴切地引入文章,如1993年的作文,有位考生引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赞美新树皮,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颂老树皮,不但显得精要,也给文章平添了几许高雅。又如1995年在根据《鸟的评说》展开议论时,有的考生引用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以及“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等诗句,很形象地阐明了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三 高考作文的几点启示

第一,要提高对思想性在写作中起统帅作用的认识。有的学生总认为写作与作者的思想境界关系不甚密切,只要提高写作技巧就能写出好文章。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鲁迅先生说得好:“我以为根本问题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注:《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4页)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论著中,更是反复强调思想修养的重要性,他说:“有些人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文,思想内容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因而就想专在字词语句方面下功夫。这个想法也不对。”(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9页)由此可见,我们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及辨别是非的能力。1989年高考作文的书信中,有位考生告诉好友:“你千万不要听父母的话,他们都是时代的落伍者,满脑子铜臭味;你也不要听班主任李老师的话,他让你考一般院校,是因为把握大,你考取了,他能名利双收,不但可以提高知名度,还可以多拿奖金。”这位考生在信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倾向就是不够健康的,当然只能得到极低的分数,因为它既不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也丝毫不能消解好友的困惑和苦恼。

第二,要通过课内外的结合,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有用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高考是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它的公正性、公平性是世人所公认的;所以,作为占分最多的作文题,且不说具体的题目,哪怕是题型和大的范围都是难以事先估计到的。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愈来愈具开放性,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封闭,有时引入几何图形,有时甚至引入某些科技前沿知识,等等。所以,与其说投机取巧找捷径猜题目,倒不如老老实实地经过长期训练打好基础。要学好课内的语文篇目,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关心国内外大事,还要有计划地多读名家名著。除了学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外,还要多了解自然科学方面的常

识。只有这样,临到写作时,大脑仓库中才有足够可供选择取舍的好材料;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第三,要强调在看问题时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以及提高组材成篇的能力。高考的作文题或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故意给考生设置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情况,让考生选取一种进行阐述或议论。所设置的不同情况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正一反,互不相容。如1981年的“毁树”与“种树”,1990年的“这里是个坏地方”和“这里是个好地方”,1997年的“乐于助人”和“悄悄走开”等。其实,1988年的命题作文《习惯》中也包含着好坏两种习惯。另一类是能够相容、不是非此即彼的。如1996年的《我更喜欢漫画〈〉》,所提供的两幅漫画都很好,要你经过比较后选择其中一幅展开议论;1989年给好友写回信,报考重点大学历史系,报考一般院校及报考外经贸专业都不无道理,它们之间是优与更优的关系;2000年所提供的4种几何图形,任何一个都与其他3个不同,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对此,考生必须予以辩证地把握和认真地分析,否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误。

第四,要养成每次作文动笔前都认真审题的习惯。古人说得好:“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注:清·李渔:《李笠翁曲话·闲情偶寄》)大量事实证明,有没有袖手思考的过程,是大不相同的。1991年的作文,有的考生由于对“近墨者未必黑”的含义未作深入考虑,结果所用的论据竟是“驯虎女郎的性格未必变得凶残,治血吸虫病的医生不一定就传染上血吸虫病,管监狱的工作人员更不会因接近歹徒而变成歹徒”,等等。其实,以这些材料作论据,根本不能证明“近墨者未必黑”。再如1993年的作文中,有位考生在文中赞美了新树皮,却贬抑了老树皮:“社会上的腐朽事物就像老树皮,他们倚老卖老,舍不得让位给新贤,当然,改革的大潮会冲击他们,新生事物会把他们抵下去的。”试卷所提供的材料中明明白白写着女儿和儿子分别对新老树皮发出的赞叹和赞美,二者应是对立的统一,但这位考生却还是把老树皮写成腐朽的事物,完全曲解了命题者的本意,出现了认识上的片面性。如果认真审题,这类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五,要大力培养广大中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语言是反映事物、表达情思的工具,一定要通过多接触群众、多阅读名著等途径来训练正确的语言习惯,做到简洁明快,明晰畅达。在想象力方面,则要鼓励学生平时学会从正面想,从反面想,从单一的定向思维发展为生动活泼的多向思维。要向名家学习,也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多读多写,使想象既大胆,又合理。

我们期望通过中学语文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尽快把应试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有效地推进语文教改的步伐,更快地提高中学写作教学的整体水平。《高考作文的回顾与思考》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5篇:给材料作文”与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的一点思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的方式则大受欢迎。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 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这是一则以前的时评材料作文。经典注定孤独。 一些文学经典(无论中外),为什么挤进“死活读不下去”之列?-----经典自身没有任何问题,否则,经典也就不会成为经典。

年轻人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不是,对美国大片、日本动漫、花边新闻等等,年轻人却趋之若鹜。为什么单单对经典失去了兴趣?

就人而言,价值体系出现了问题,直接导致审美情趣发生偏转;就环境来说,“浅阅读”已成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关乎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旧式材料作文“就事说事”,能揭示出事情的直接原因,就可以了,并不要求通过思辨,挖掘事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经典注定孤独

日前,某大学出版社列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高居榜首,众多中外名著赫然在目;而通俗文学则大受欢迎。(概括材料)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经典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可能有人会说,经典难道不是传世名作吗吗?怎么会注定孤独呢?诚然,经典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然而,经典的深邃性、穿透性与引领性注定曲高和寡。(推出观点,并交代理解角度)

从阅读内容上,与通俗文学的茶余饭后作比较,经典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信息传递上,与通俗文学的哗众取宠作比较,经典不具备吊人胃口的噱头;从心灵洗礼来看,与通俗文学的碎片化填充作比较,深层次上虽然具有绝对优势,但若优势藏于庭院深深,那绝对优势也就成了绝对劣势。(经典的“劣势”,议)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在于它的随波逐流而在于它的超前性;经典的伟大,不仅在于它说出了我们内心深藏的隐秘,还在于说出了我们内心里难以抹去的、无法掩饰的真正恐惧——现代性对人类精神生活和灵性寄托的毁灭性打击。而这些,潜藏于庭院深处而不为人知,就好比宝藏深藏于海底而游客只看到平静的水面一般。(经典的价值)

当游客在南昌郊外的青云谱看到朱耷遗留下来的不朽的作品时,有几人能从那枯枝、残叶、怪石、丑鸟等令人丧气的破残笔墨中去领悟那那倔强与顽强的生命?当黛玉之死一步一步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又有几人能从“黛玉之死”看到曹雪芹设计这一情节“上接屈原、下引王国维,昭示着一个难以穷尽的乱世的开启”?(论证经典“孤独”,联)

而通俗文学则不然,它以时效性博人眼球,以趣味性吸引关注,以庸俗性迎合读者,以碎片化抢占空隙。不是读者不想向上向善,而是读者实在难以沉潜下心来仔细品读。如果经典的深邃与引领性能让读者在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那经典必然会重新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如何让经典的精髓为大众接受,或许,我们能从《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于丹论语心得》等著作中找到答案。当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如潮水般涌向书店购买上列书目时,经典已然走进了读者的心中。

1 经典本不过时,但若没有合适的走近读者的方式,死活读不下去的排行榜经典名列前茅的状况恐怕依然会继续。期冀有那么一天,经典不再孤独!(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

我们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脉络,“引-----议------联------结”,结构上,显得很清楚;内容上,逻辑延展很严密。对比论证强化了说服力。所以,这是一篇写得很不错的议论文。

大家知道,常规的议论文,结构上有三部分,总分总;内容上,也是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早期“给材料作文”的范式。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以为考上一所好大学,人生就会逆转,可发现4年后依然平庸;有人以为读完研究生,肯定能出人头地,可3年后还是泯然众人。因为改变从来不会自动发生,成长也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即使在学校里浸泡一辈子,如果不思考、不行动、安逸地躲在象牙塔里,所谓的学历还真不如一张白纸来的实际。---------机长夫人

读完材料,你对“成长”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少于800字。

先看任务驱动令“有怎样的思考”,“怎样”强调“过程”,也就是说,你的文章要显示你的思考过程,即观点推出的过程以及观点论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清楚地彰显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大思维认定。

材料的选择方面,由单纯的“道德法律人性”拷问转向“个体与集体,自然人与社会人,体制内与体制外”矛盾的思辨。解放个体思维,追求创新创造,正在成为新高考发展趋势。

材料分析:

有人以为考上一所好大学,人生就会逆转,可发现4年后依然平庸;III有人以为读完研究生,肯定能出人头地,可3年后还是泯然众人。II因为改变从来不会自动发生。I成长也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II即使在学校里浸泡一辈子,如果不思考、不行动、安逸地躲在象牙塔里,所谓的学历还真不如一张白纸来的实际。

这则材料可分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因果倒装表述,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因果,倒装,“因为”领起两种结果的存在前提。两个“有人以为”构成并列关系,每一种“有人以为”构成条件关系。

同理,后一部分也是因果、条件关系。基于后一部分领起句“成长也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可推前一部分内容,概括为“成长是一项思维不断提升的能力”。这就整体把握住了所给材料的主题内容。然后分别对每一部分做解析,就能够发现,每一层关系都可推断出一种观点。

参考立意如下: 成长,需要探索欲;

成长,是思考方式的升级; 成长,是行为习惯的改进; 没有成长,想成功是不可能的;

成长,是打磨一项无可替代的技能(而非成绩)。

思考和行动助推成长 (成长是思考和行动的港湾)

有人考上好大学后就认为自己的人生会有逆转,可发现四年后依然平庸;有人认为读完研究生后肯定就能出人头地,可三年后还是泯然众人。为什么呢?(问得好)

这是“有人”。可“还有些人”,尽管学历不高,却在某一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无可替代之人。这,又是为什么呢?(思辨)

同样是几年的时光过去了,可是,有些人是在风雨交加之中成长,而有些人,只不过是

2 在随时光流动而长大罢了。每个人都会长大,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长。(对比思辨)

纵观历史长河中那些风华绝代的人们,不管是爱因斯坦,还是邓稼先,亦或是袁隆平等,皆是爱思考并行动起来的人。由此观之,思考与行动助推成长。而人只有成长才能在人生旅途中走得快些,看得多些、远些。(列举事例推出论点)

思考是成长的基石。(分观点)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耳熟能详。它不仅仅阐明思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密切关系,更是警醒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思考走向成熟的过程。什么叫思考?思考是一个稍微抽象些的概念,依敝人拙见,接地气儿些解释思考二字便是没事多问问为什么。就好比你遇到了一件事儿,问问这件事儿是什么事儿?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如何结束?如果是你遇到了,你会如何处理?凡事多想想,想来也没有坏处。说不定杂交水稻之父若是没有问问自己关于水稻的一些或者说一系列问题,还不会有超级水稻的出世呢。

学会思考,自然能讲一件事的起承转折分析的七七八八,那么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在处理时便会多了几分底气,多了几分从容,少了几分浮躁,少了几分慌张。如此以往,不就是成长吗?

不过啊,天天光是胡想该是没有用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行动与思考相结合,以思考为基石,以行动为跳板,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分观点)

唯有实践是真章。“纸上谈兵”就算是谈得再天花乱坠,说难听言也只是胡吹罢了。唯有真刀真枪的干仗,才能体现真正的本事。

综上所述,思考与行动并行,提高能力助推成长。我们都该摆脱高学历就是一切的童话,学会用思考与行动换取成长,建立自己的摩天大厦。

风雨兼程方能遇见彩虹,思考与行动方能助推成长。象牙塔中天真的孩子,终归是要走出去,去成长成为这世界未来的脊梁。

我们都该学会成长。

3

第6篇: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走过的二十多年历史,我们可以取得如下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政府要从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中退出,不再直接经营企业;而改革的难点是要从国家对社会经济高度垄断的格局转化为多元分散的市场经济,其间不仅横着巨大的制度鸿沟,缺乏现成的中间制度可以过渡,而且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障碍,由此造成国有企业改革仍然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整体改革的进程。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是委托人即政府垄断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权利的奢望,也没有创造剩余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国有企业势必会长期处于了低效率运行状态。由此不难看出,让渡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必然会对经营者积极性产生激励,进而有利于改变过去权力集中与外部化的状况,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经营权的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

许多文章在回顾放权让利这一阶段的时候,认为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带有权宜之计的改革。但,正是由于这一过渡性制度的安排,才使得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了10.1%,高于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长率。国家财政收支也从1978年的财政赤字10.17亿元转为1979年的财政盈余135.41亿元。职工实际工资比上年增长了7.5%。经营权层面的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放权让利是以中央政府的利益让度作为切入点,受益者是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均获可得收益下的改革,不仅推动起来阻力小,且还会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各个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在原国有经济体制内进行的改革,是不改变原有的所有权框架,而只在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进行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姓公姓私”或“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问题,因而来自社会意识和传统观念方面的阻力较小,改革能够被全社会所接受。第三,放权让利虽然表现为中央政府利益的部分损失,但于经济总量增加,中央政府收益的绝对量也是增加的;同时,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会带来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改善。因此,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受益的帕雷托改进。

第二阶段:1987—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的过渡。从1986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但在涉及财产关系的深层改革上,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思路和对改革制度的两种不同选择。

一种思路是将国企改革仍然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而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认识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企业承包制。中央政府决策部门倾向于这种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于是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承包制改革。

承包制推行伊始,确实调动起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1987和1988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4.1%和20.7%。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1987年比1986年增长8.0%,1988年比1987年增长18.2%,亏损面也逐年下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在推行承包制期间,却出现了企业增效、经济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反而下降的状况。在推行承包制的第一年即1987年,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却出现了低增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20.8%,骤降为18.4%,一年下降2.4个百分点,1988年又急剧降到15.8%,比1987年又下降2.6个百分点。

承包制带来的结果招致了全国各界强烈的批评和反对。一种普遍的批评认为,在经过了放权让利之后,国家财政已无力继续让利。而承包制又向企业做了更大幅度的让利,致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还有一种分析认为,承包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仍然是软的。企业只负盈、不负亏。这不仅使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而且还造成了企业承包者的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行为”(刘世锦,1993)。

承包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利弊分析现在仍需要认真讨论后再下结论,但有一个认识是能够形成共识的,那就是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财产关系的变革,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就很容易出现短期化,且国家对经营者的监督很困难。在承包制度中,国家和企业处在一种不完全的契约关系中,政府与企业一对一的谈判成本很高,且无法对承包合同的细节逐一地加以规定。所以,企业承包者可凭借充分的剩余控制权合法或不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而出现行为的短期化和机会主义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承包制的改革主张不同,国内理论界的一些学者专家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主张,与这种主张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股份制。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在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推进。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由国家垄断的企业财产制度,使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为实施对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制约。

国有企业股份制的试点开始于1986年,但大都在国有中小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影响面并不广泛,主要问题在于非国有的财产主体介入不足,“找不到能够合作的非国有主体”是一种普遍的反映。在多元化主体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股份制试点往往在企业内部职工中展开。由于企业内部职工筹资能力的局限,股份制改革自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且由于当时股份制不够规范,很多试点企业的职工股份演变成为一种内部借贷,最后以还款了之。在这期间,由于承包制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及股份制的发育不足,致使国企改革一度处在摇摆和徘徊之中。改革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阶段:1992—200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步骤。1994年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国有企业中展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造,使国有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制约下,政府不能再直接地控制和经营国有企业。它的意愿只能在国有企业清算和转让时依据终极所有权来实施和表达。当然,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代理人即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控股公司参与国有企业重大事宜的决策,但这个决策也是受所有者出资额和所持股份数额限制的。因此,在现代企业组织框架中,从发展上看,政府的意志是递减的,而股东的意愿则可得到组织和制度的保证。而且在现代公司中,权利、责任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并受出资额和所持股份制约。决策只能是董事会成员讨论后通过表决做出,这就可以避免长官意志和个人意志的独断专行,从而为科学决策的实现提供组织基础。但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难点仍然在于多元的,尤其是非国有财产主体供给不足。而当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是妨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存的问题

首先是建立产权结构多元化遇到的困难。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还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结构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产权结构往往会带来如下后果。(1)在国有独资公司中,由于缺乏多元股东的产权结构,形式上的公司组织仍然只不过是原国有企业的翻牌,董事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的原班人马。在“翻牌公司”里,传统国有企业的诸多弊病依然存在,当然也就难于实现权责分明和科学管理。(2)在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中,董事会一般仍由政府官员组成,董事长往往由党委书记担任,而总经理的任命也要通过组织部门认可。这种官员和企业家不分的格局,往往使公司的负责人在政绩目标和企业目标之间彷徨,难于摆脱行政的干预,也很难做出真正科学的决策。(3)在各类国有公司中,国有股东都是国有出资人委托的代理人,因此仍然存在真正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假如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发生矛盾,则国有公司很难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然会面临较大的代理风险。

公司产权结构的缺陷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在一般的股份公司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往往是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职业经理人,经理人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如何激励和监督经理人的问题则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则由于产权结构的缺陷而显得更为复杂。首先是国有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一般都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而不是所有权人本身,因此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或者说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就成为一个首要的难点。比如,最近在资本市场上连续披露出来的上市公司以虚假盈利信息欺骗股民的问题,就是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和行为短期化的一种表现。第二是国有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人在控制权的配置上,一般是董事会的权利大于经理人。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中,董事长兼负决策和经营管理权于一身;在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的企业中,总经理的经营管理权限往往又会受到董事长的制约。因此不论怎样,很难形成合理的权力分配。此外,国有公司中的监事会成员与董事会统一由政府委派,因此实际上往往形同虚设,甚至可能成为与董事会“串谋”的伙伴。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企业中,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往往被原来企业中的“三驾马车”分摊,党委书记担任董事长,厂长担任总经理,而工会主席则担任监事会主席。设想的制衡格局很容易被内部控制格局所替代。说到底,许多国有公司出现的问题都源于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所致。

其次是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阻碍问题。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对国有企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对国有企业产权让渡的认识上。早在8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国有小型企业进行出售和拍卖的尝试。但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产权让渡仍然处在举步维艰的状态。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障碍是来自于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第一个观念障碍是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和坐失的关系问题。保护国有资产的基本方式应该是运动,而不应该不动;不动的国有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和增值,实际上就意味着损失。在运动的过程中,国有资产也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只要流动的收益大于流失的收益,流动就是必要的。因为害怕流失而不敢流动,结果反而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坐失。坐失的损失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第二个观念障碍是只转让亏损企业,不转让盈利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策只允许转让一些微利亏损的国有企业产权。而对于盈利的企业,一是政策没有表示允许,二是即使政策允许也不会被转让。因为政府还指望它为其创造收益。在这种条件下,国有企业没有抓住市场需求较强、企业价格较高的出售时机。而当市场需求降低,企业又出现大面积亏损的时候,想出售也卖不出去了。与上述主流的政策导向相反,一些省政府抓住十四大以后经济高涨,外企、私企兼并收购国有企业的需求上升时机,及时地将较好的国有企业出售变现。一方面,将国有企业转变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政府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又卖了个好价钱,实现了国有经济的保值增值。第三个观念障碍,是一种“唯评估论”。国有资产在市场的转让中,如果交易价格低于评估价格,是否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评估价格往往是资产供给方的一种预期价格,或者叫做供给参考价。它必须在市场上与资产的需求方洽谈,方能达成双方认可的市场价格实现交易。搞市场经济就要遵循市场规则,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中。交易价格是公平而且合理的。把评估价格作为衡量国有资产是否流失显然是不恰当的。市场价格是受供求规律影响的。在当前国有资产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中,经济越是不景气,国有资产越是亏损,企业的价值就会越低,市场价格也会越低。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

三、所有权结构改革深化的对策选择

继续深化所有权结构的改革是解决国有企业现存问题的主要课题。但要完成这一步骤仍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安排,以期通过依赖性路径取得报酬递增的结果,并藉此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继续降低进入国有企业的门槛。国家所有权结构的根本改变要有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进入。因此,继续降低国有企业的进入门槛应是一个可行的对策。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已经跌到底线,几乎无利可图,因而无人会问津。但其实问题不在于外部进入者,而在于人们的观念。最近发生的东方资产经营公司以500万元盘活6000万元不良银行资产的案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国有经济的决策层所给出的政策制度,是影响进入者数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对于不同的投资环境以及优质快捷的服务是较之税收优惠更为重要的条件;对于国内民间资本来说,价格和税收的减让还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者和职工来说,则可以以干股和期股等形式将其逐渐培养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也不失为可供选择的途径。降低国有企业的进入门槛是为了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的多元化,而股权的多元化除了融资的目的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股权的结构多元化来解决国有企业的责任主体、科学决策和风险分担等一系列制度性和机制性问题。

2、健全和深化国有企业的退出制度。目前在国有企业退出问题上,需要有一定的观念突破和制度创新。首先是退出的范围的领域。按照一般的认识,在公共物品生产领域,如国防设施、邮电、铁路、道路桥梁等;特殊产品生产领域,如稀有金属的开采及冶炼,造币以及涉及国家机密的高科技等,还需要通过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产权形式来予以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整体的有效运作。除此之外的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都应该在竞争中自由进出。在现实的运作中,一些曾经被认为关系国计民生而必须国家垄断的领域已发生了改变。在通讯、道路桥梁等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在基础产业如钢铁、石油探采等,都已开始有国外投资者进入。实践证明,国家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有效控制,应主要以政策引导为主,并不一定由国家直接经营国有企业。一个有效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可能会产生比直接经营国有企业更大的效果。其次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战略步骤选择。传统的思路往往是等到国有企业不行了才想到退出,而“靓女”是舍不得“先嫁”出去的。这种等苹果烂了才想到处理的思维方式,只会使国有企业处于一个被动的不可把握的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一般是由政府决策进行投资和扩张的,而相对较高的赋税又使国有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这种两头做不了主的情况下,企业既无法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又无法决定自己的退出战略。此外还有国有企业职工的职业转换的下岗安置问题。由于国有企业一般都是处于传统的大工业领域,吸纳国有企业职工的数量多,工人专业化分工细,对于大工业的依赖性强。一旦下岗,转换职业的能力较弱,安置起来也困难更大。当前,一些资源型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企业衰落的特定阶段。有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口都依赖煤炭资源生存,而一旦资源枯竭,整个城市的产业和人口都会面临生存危机。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在国有企业的退出过程中更要注重策略的选择。应在企业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包含对企业或产业生命周期的预测,及预防衰退,强化竞争能力的战略安排,包括退出时的资金储备。

3、建立相对稳定的国有财产代理人队伍。在董事会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很大而同时董事会又由非所有权人代理的国有公司中,董事会和经理人同样处在被激励和监督的地位上。这会使激励和约束制度的安排增加了难度。其中,对国有财产代理人稳定性的激励尤为必要。一个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长期保持一致,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有可能把优秀的经营者培育成为国有企业的新股东。我国自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激励手段——年薪制和期股期权激励的思路,对于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的扩大来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相对于我国不够完善的资本市场来说,这些激励手段的推行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实践过程。当前由于国有企业退休制度带来的制约,使一些颇有成就的经营者往往会在临退休的前夕产生“壮志未酬”的心理失衡,进而产生将个人对企业的贡献转化为各种个人现期收益的灰色倾向。如果改变一下国有公司经营者的任期制度,就可在相当程度上避免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换取经营者的专心努力工作,这对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国有财产代理人队伍是很有利的。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激励制度。同时,通过期股或期权可以使一些优秀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转变成为企业新的重要股东,从而又可使他的经营才华更主动地倾注于企业的成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稳定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不仅是国有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国有企业永续发展的需要。世界上的大企业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拥有一批坚定不移的经营者股东。对此我们还应提高认识,并选择针对性的对策。

国有企业的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改革的政策措施之外,政府的宽松环境,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国际的和平环境等都必须要配套进行。为此,我们必须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全方位地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7篇:对党加强反腐败能力建设的回顾与思考2

当前我党反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宋成果枣庄市民政局山东枣庄)

摘要:

当前,我党和我国的反腐败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反腐理论创新有待深化、

反腐的监督和执行力疲软、纪检监察队伍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活

动的空间严重不足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腐败的预防能力、发现能力、打击能力、加强反腐败队伍的战斗力和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能力。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非常注重加强反腐败能力建设,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群众

的监督与腐败现象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把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代表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并在每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都告诫全党要避免出现腐败,注重加强反腐败能力建设,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一、当前反腐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尽管我党的反腐败能力有了重大提高,但是在层出不穷的腐败大案面前,与严峻

的反腐败形势相比,我党反腐败能力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反腐理论创新有待深化

近些年来,我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反腐败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

大的理论成果:行政许可法、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稳步实施;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经

过理论创新首次提出的建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体系也得以

全面部署。在反腐败领域正在形成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促进政府廉政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良好局面。虽是这样,在反腐败理论创新上我们依然有许多路要走。特别

是当前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在党风廉政建设领域会出现许多新情况,需要用创新的理论予以

分析,许多深层次的腐败现象需要用创新的理论予以明辨,许多认识上的困惑需要用创新的

理论予以阐明,反腐制度建设中手段与目的的矛盾还需要用创新的理论去解决。我们

必须紧紧抓住反腐败斗争的新课题,切实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作为理论创新的重点,继续

创造性的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

2、反腐的监督和执行力疲软

从监督层面上看,离权力得到全面、强有力的监督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地方对“一把

手”监督相当薄弱;监督缺乏环境和法律保障,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监督大多是单方面的监

督,未形成监督的合力;同时,监督在环节上有脱节现象,未形成更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从制度建设执行层面上看,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至今,我国已有预

防腐败的地方性法规13部。1997年9月以来,全国省部级以上机关制定党风廉政方面的法

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000多项。但是,不少法规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包括2004年初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那么,是什么让制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呢?除了制度自身不完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在执行环节出了问题。我们的反腐制度建设与执行之间还存在一些手段与目的的矛盾、良好的初衷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误差,我们的制度还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着即使有人明明违背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也无人举报、不敢举报、无组织过问、充当老好人的现象。

3、纪检监察队伍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不少纪检监察人员综合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知识更新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执纪办案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创新工作的能力、沟通亲和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不重视提高利用学习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能用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来审视和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工作预见性、前瞻性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方法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敢去大胆尝试,不愿意去总结经验,在调查案件实践中,还存在着本领不强,技术不硬,方法不多,调查不全的现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群众观念不够、公仆意识淡漠,对腐败现象发现不力、查证不力、处理不及时,办事拖拉,效率低,责任心不强。特别是调查有一定影响的人的案件,逃避矛盾,想当老好人,更有甚者为腐败分子通风报信。

4、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活动的空间严重不足

人民群众是防腐治腐的主要力量,群众作用发挥的好,腐败分子就难有藏身之地,然而现实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群众作用的发挥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依赖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案件的查处,把反腐败斗争看成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把反腐败的希望寄托在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行为的打击上。二是没有健全的反腐败保护机制。由于保障举报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不完备,有的举报人害怕被打击报复,担心触犯权势难逃掣肘。对贪污犯罪知情不举,不愿作证或不敢作证,使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热情受到一定的限制。三是还没有找到一种让人民群众充分地积极地参与反腐败的更有效的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难有大的作为。

二、加强反腐败能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1、提高群众对反腐败的公信力

反腐败的公信力就是公众对反腐败价值、效果的认同和信心的普遍确立。近些年来,随着我党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批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的落网,我党反腐败的公信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还有相当比例的群众对我党的反腐败成效认可程度不高,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一部分群众看得见的腐败现象还在制约着人民对我党反腐败公信力的进一步提升,个别性质恶劣的腐败案件更是导致了部分群众对政府官员的不信任以及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的认同程度降低,使一部分群众产生了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失衡往往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和扩散性,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社会动荡。因此,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大力提升人民对反腐败的公信力,从治理群众看得见的腐败现象入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惩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理顺群众情绪,抑制社会心理失衡,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2、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筑牢反腐“防火墙”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反腐败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当尽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把它作为一个系统,通盘考虑,长远安排,实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通过编制严密的体制、制度之网,减少一些人想钻的空子,使漏网之鱼越来越少。2005年新年伊始,中央下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这一体系,有利于打造合力,把各种反腐败措施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取得“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反腐效果。为此,我们应当深入加强对反腐败的理论包括体制和制度研究,遵循反腐倡廉教育的规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遵循制度建设的规律,构筑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并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破除阻力,选择合适的时机尽快启动;遵循监督的规律,始终保持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同时,把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实施,使它们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

3、紧紧依靠群众,打造发现腐败现象的“火眼金睛”

发现腐败也有个能力问题。近年来,全国加大了反腐败力度,揪出了不少贪官。可令人吃惊的是许多高官的腐败问题多是被其他案件牵连意外暴露的。反腐靠“意外”发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说明我们的体制还有待完善,从体制内发现腐败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一方面,要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走群众路线,使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反腐败的意识和主动性。人民群众是发现腐败,推动反腐败运动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多年的实践证明,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多数是由人民群众举报后经侦察而成案的。因此,要把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贯穿反腐败的全过程,增强群众参与的意识,给予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立法畅通群众举报途径,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的激励机制,对阻挠群众参与,打击报复、威胁和恫吓群众反映问题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的责任。另一方面,要提高纪检、监察等反腐部门反腐败的发现能力。时下贪官搞腐败,除了少数“隐形”贪官外,大多数贪官均有腐败的先兆和迹象。例如,“吃”、“嫖”、“赌”、插手工程等,这些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重大的经济犯罪问题。而当这些问题反映到有关部门时,往往就事论事处理,而不去通过现象洞察问题,分析问题,向深处追究,到最后被发现时,已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新的条件下,腐败分子会以更以隐蔽的形势出现,加强对腐败的发现能力刻不容缓。

4、加大腐败成本,增强打击腐败能力

从经济学角度讲,人的活动有一个收益和成本的问题,腐败成本越小于腐败收益,越容易使人产生腐败的动机。如果对腐败的查处及时而且严厉,就会使一些潜在的腐败动机和腐败行为夭折,因为腐败是赔本的买卖。因此,要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赃款、脏物追

缴力度,加大对携赃款外逃人员的追逃力度。要让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心理上后悔莫及。通过让贪官自己真正感受到搞腐败的高成本、高风险来遏制腐败,打击腐败。我们的反腐败工作当前亟须大幅度提高腐败的各种成本,包括被查处的概率、法律处置程度、经济惩罚程度、精神或名誉损失,使腐败行为高风险低收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5、加强纪检监察机关队伍建设,提高反腐战斗力

一是要加强学习。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提高政治素质;适应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现代科学知识,增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防范和打击腐败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和政策理论研究,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开展培训工作,适应岗位的需要。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发扬“五种作风”,即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勤于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以民为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作风,努力塑造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真正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三是增强创新能力。要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实现新发展。要学会用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全新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四是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分工、制约体系。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反腐组织体系,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检察机构和纪委。但在实践中,两套系统互不统属,各自为战,削弱了反腐机制的作用和威力。应考虑整合二者资源,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统一的反腐机构,并通过法律规定其设置、权限、程序、各种保障手段等问题,增强反腐败的战斗力。

6、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增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力

民主和法治是腐败的天敌,是防腐治腐的重要法宝,只有在实施民主法治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才能降到最低点。如果只讲反腐,却没有民主的参与、法治的保障,反腐败就不可能成功。为此,一是要通过发展党内和基层民主,强化党组织和群众对权利运行的监督制约。包括: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发展民主形式,使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内和国家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保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实施和坚持人民决定官员的制度,由人民来选举管理国家事务的人,由人民通过选举、监督管理国家事务的人实现民主和反腐。二是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制定、修改和完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法制化水平,从而将反腐败纳入民主宪政的轨道。

第8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市监察局课题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是中央统一部署、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把握转型工作重点,是促进我市“十二五”规划落实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五月制发的《宜宾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水利改革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七个方面开展监督检查。一年来,宜宾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落实责任,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市政府督查目标办和市监察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监察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审计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宜宾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监察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各成员单位均确定一名中层干部担任联络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细化任务,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宜宾市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任务分解、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各牵头部门研究制定了监督检查具体方案和监督检查计划,明确目标、细化分工、落实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协调配合,有序推进工作。一是建立情况报告制度。各牵头单位定期向市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每次检查结束后提交检查报告。二是建立协调联系会议制度。各牵头单位切实发挥主抓责任,加强与配合单位联系沟通,推进监督检查协调开展。三是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影响科学发展的违法违纪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予以处理和纠正。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力确保了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组织,全面开展检查。2011年6月以来,市级各责任部门按照分工,共组织开展监督检查94 次,检查项目615个,发现问题30个,提出整改建议56条。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通过对监督检查工作开展调研,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今年4月底,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召集联席会议安排部署了对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专项检查。

通过监督检查,从整体情况看,我市转型发展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了正确的发展导向。市委前瞻性地提出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指导思想,明确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以“两化互动”为重要抓手,“高位求进”为基调要求, “转型工作”为工作主题, “民生优先”为价值取向,努力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四位,总体上迈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县域经济活力迸发,实现突破性发展,市县经济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变化明显,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三)转型工作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结合宜宾实际制定《宜宾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五个坚持”。体现在:三产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科技和创新对发展的促进作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有序推进;严格执行科学的用地政策,严肃查处违法供地用地;水利改革发展政策落实全面推进;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房建设基本达到上级指标要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通胀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中、省要求,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与困难。表现在:

(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标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发展压力不断增大。 一是投资拉动力有较大幅度下降。我市经济增长对投资拉动的依赖程度较高,随着国家较大规模投资拉动结束,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难度加大。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使依靠出让土地筹集发展资金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受资金落实、土地供应、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一批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无法顺利实施,争取开工项目进展严重滞后。二是需求拉动不振。通胀已造成普通群众在同等收入情况下实际购买力的较大幅度下降,内需拉动受到很大制约,增加群众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等问题也应引起高度关注。此外,作为重要的煤和电力输出地,因经济发展速度下降造成能源消耗下降,也可能给我市能源产业带来不利影响。三是要素保障困难加大。天然气供应缺口增大,相关部门预计我市进入冬季后,随着民用气的大幅增长,工业用气形势也较严峻。用地持续紧张。今明两年我市在建和即将开工工业项目用地需求约2万亩,而用地缺口达1 万亩。企业融资困难。原材料、人工工资上涨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中小企业实际贷款利率超过13%,甚至更高。

(二)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多种原因,水利改革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表现在骨干水利工程严重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滞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江河湖库水质受到污染。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1580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蓄引提水总量7.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4%,水利用系数0.4。在水利项目建设中,因种种因素影响了工程进度:一是部分项目受前期准备不足、招投标工作环节耗用大量时间、征地赔偿耗费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较多等因素影响,工程进度推进缓慢。二是区县财政资金困难,项目配套资金不能到位或不能足额到位,或到位较迟。三是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开展现场指导和监督检查,有的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较差,监理单位也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工程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落实进展缓慢。

截至5月底,全市保障性住房开工7066套,占任务数的42.5%,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710套,占任务的16.5%,11个区县中,除3个区县外,其余8个区县开工率未达到30%,更有5个区县开工率未达到10%,离省上“6月底完成开工任务”的工作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究其原因,一是土地政策与供给制度设计滞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通常涉及征地或拆迁问题,实施难度较大,一些项目虽然有了用地指标,但很难落实到具体地块,致使建设进展缓慢。二是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大。保障性住房建安成本约1800元/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成本市本级在4500元/平方米,各区县建设成本在2800元/平方米,而中央(省拨)补助资金在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中所占比例不到成本价的三分之一。三是分配及管理中的问题逐步凸显。首先是收入核定难。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收入核对机制,收入证明一般由工作单位或社区单独出具,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加上收入来源及组成方面本身就比较复杂,具体界定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同时,在财产收入的具体核实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障碍。其次是退出保障难。由于现行规章制度在廉租住房退出机制方面没有硬性措施,住房保障对象不再符合保障条件后,退出廉租住房执行的难度大。其三是举报查证难。虽然各地建立了三级审核公示制度,以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但面对举报,保障部门查证起来非常困难。其四是处罚“成本”低。由于对象的特殊性,相关政策对弄虚作假等违规方面的处罚规定就较为宽松,处罚手段间既无严厉的法律也无罚款等经济制裁,难以起到有效扼制违规行为的作用。

(四)部分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振兴项目推进缓慢。

受资金短缺、招投标工作周期长等因素影响,个别项目不能按期竣工;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进展缓慢,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科技创新项目资金划拨程序较为复杂,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展;科技创新项项目单位缺乏专职管理人员,部分会计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账务处理不够规范;科技创新资金缺口仍较大,全市八县二区,几百上千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项目量大,国、省项目配套量大。要更加有效的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研发,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还需要更多的资金倾斜。

(五)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大。 一是医疗废物收集范围不够。只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废物进行收集处理,镇乡村和个体医疗单位的废物收集工作还未全面开展。二是农村整治亟需加强。乡镇和集中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达标排放率较低,农村面源污染较重,连片整治难度较大。三是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仍是薄弱环节。近年来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有所加快,但仍未摆脱作为资源富集城市的很多粗放型发展特点,依靠资源开发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在工业中占相当大比重,高耗能产业能源消费以石化能源为主,其中煤炭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费量的70%以上,且年消费比例逐年增加。资源、能源供求矛盾凸显,支撑发展的环境容量不足。随着八县二区城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展,工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势设备和设施投入的不足,势必给环境保护造成更大压力。

(六)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有待加强。

一是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耕地保护措施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难以在经济上予以激励补偿。二是“金土地工程”实施同当地农业产业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结合不够。一方面是因为项目区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工作跟不上,影响了整理后的农村土地效益发挥,另一方面,农村村民集中居住的愿望不高,新村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三是受区位影响和招商引资的迫切需求,产业用地土地价格和投资强度普遍较低。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还比较粗放,节约集约用地的机制还没有全面形成。

以上种种,反映出我市转型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发展不足的现实矛盾。宜宾处于内陆欠发达地区,尽管近年来奋进直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帐,经济总量仍然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与发达地区相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会存在因经济量的不足造成质的转变困难,转型发展面临很大的具体困难和压力。二是现行以GDP评价经济发展成绩的目标考核体制与转型发展要求的矛盾。地方在考核压力下,过分重视GDP总量,忽视转型发展,忽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反映在具体工作中,是一些区县和部门贯彻转型发展的意识不强,工作不主动,一旦发展指标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约束性要求相冲突,选择的往往是踩政策红线甚至突破政策,转型发展还没有成为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三是发展理念与发展要求的矛盾。部分干部对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仍不到位,直接体现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不重视。有的部门仍片面地认为监督检查只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摆位不正,积极性不高;有的单位行动迟缓,整体工作推进比较滞后;个别牵头部门工作机构不健全,在组织推动方面存在着人员不足、保障不力、协调不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转变思想。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教育,把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转型工作年”主题上来,要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形成一个共识:在传统发展模式已造成目前高通胀居高不下、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再依靠以大量投资项目,以高耗能、高资源消耗产业拉动GDP发展的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只有充分依靠改革创新、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工作,才能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引导。国务院已将2012年经济预期增长率调低到7.5%,减轻了各地的GDP增长压力,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我市也应进一步强化转型引导,提高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在目标管理中所占的考核比重。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短期效应与长期发展目标的关系,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才是经济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从而改变单纯追求高速发展的想法和做法,自觉推动转型发展工作。

(三)提供保障。从调研情况看,涉及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技术、专业人员、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问题,除去客观原因,部分干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的不重视有直接的关系。应按照中、省要求,结合宜宾实际,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资金配套、土地供应、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加强监督。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区县要认真履职,按照职能分工和中、省、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实施意见要求,切实推进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确保监督检查重点工作顺利推进。要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奖优罚差。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督促牵头部门切实承担牵头责任,注重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对行政审批改革和行政效能的监督,促进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促进重点项目高效推进;要加强对国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民生工程等政策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依法行政;要加强对招标投标、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金真正用到实处,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9篇: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及安徽50年高考作文题回顾

大考2013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及安徽50年高考作文题回顾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回顾

1953年高考作文题目: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母亲

1958年高考作文题目: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1959年高考作文题目: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1961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高考作文题目: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高考作文题目: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高考作文题目: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高考作文题目:谈革命与学习/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高考作文题目: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高考作文题目: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高考作文题目: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高考作文题目: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高考作文题目: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高考作文题目: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高考作文题目:“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高考作文题目:“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习惯

1989年高考作文题目:“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高考作文题目: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高考作文题目: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高考作文题目: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尝试

1995年高考作文题目: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高考作文题目: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

乐”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

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以“诚信”为话题

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

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

(注:从2006年起,安徽实行语数外自主命题)

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读(从2006年开始安徽省独立命题)

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提篮春光看妈妈

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

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弯道超越的联想或感悟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吴兴杂诗的思考或联想

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上一篇:中考时政补充内容下一篇:工商银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