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毕业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外文毕业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曹雪芹撰著的《红楼梦》不仅在中国被奉为圭臬、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学之林,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一代代“红迷”译者穷毕生之力,使《红楼梦》的美名传扬于海外。英国人将《红楼梦》视为“世界文学的财富”,认为它的出现“给世界文学增加了荣誉”,法国人更将曹雪芹与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并称。

第一篇:外文毕业论文

政府网站外文版建设探讨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将实施对外开放先导战略摆到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政府网站外文版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本文详细探讨了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背景下.其省政府网站门户外文版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外宣平台的作用。

【关键词】外文版 对外宣传 外宣平台 内陆开放新高地 对外服务 多语种平台

湖北,九省通衢,人杰地灵。今天的湖北,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高效创新的政策优势,正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在湖北打造内陆开放的背景下,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作为省内最大的外宣平台。一直将讲好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形成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开放地位相称的对外宣传力量作为自己建设的重点。
一、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发展概况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现有英、法文两个外语版本。英文版于2012年5月开通,作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对外宣传的主流媒体,英文版以“沟通湖北与世界、服务企业与公众”为宗旨,多方位、多角度展示湖北形象和发展前景,促进全世界了解湖北、认识湖北、关注湖北、投资湖北。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对外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来鄂投资者全面的资讯服务平台、湖北风貌的展示平台和细致全面的对外服务平台。

在认真总结英文版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法文版于2014年6月开通。外文版切实履行省政府赋予的湖北省对外宣传主流媒体、对外交流重要渠道、湖北国际化重要窗口、让世界了解湖北和让湖北走向世界重要抓手、与外国人沟通、为外国人办事服务重要平台等职责,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网站建设初具规模,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建设方向和重点

1.将湖北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宣传作为工作重点

经济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外展现湖北的快速发展一直是外文版的工作重点。外文版一直致力于通过用文字、图片、表格、可视化的语言等多种方式持续向世界宣传湖北经济发展的新成就。6年来,外文版精心挑选并准确编译了湖北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数据图解、外贸、外资、外经等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世界500强在湖北等方面的稿件近3000条,既有实时动态经济新闻,又与静态经济栏目展现的投资政策等相结合,全方位的发布政府信息,也使得英文版网站成为外商人士把握湖北省经济、政治导向的重要信息渠道。

同時,不放松湖北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新政策、新举措、新成就等方面的内容。英文和法文版都设置了商务板块,全面介绍湖北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为有意来鄂投资的外国人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平台,发布政务、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及在鄂投资指南等,促进了湖北对外经济交流发展。

从资本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开发本土市场到开发全球市场,从利用本地资源到利用全球资源,湖北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湖北对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侨务和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华创会”、“湖北美国周”、武汉中法生态示范城、全球产能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武汉)交流会、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中法文化之春、武汉荷兰日、湖北新西兰文化周等重要对外商务和文化活动影响巨大,外文版通过双语专题、图解整合等方式编译制作了相关内容,向世界宣传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湖北。

2.讲好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

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一直是外文版工作的突破口和创新点。讲好湖北故事就是要润物无声地推介湖北文化,积极传播湖北对外开放的形象,不断创新传播方式。

2014年至2016年,外文版联合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外国人看湖北湖北人看世界”英法文征文活动。活动分两组,分别面向外国人和湖北人,旨在通过外国友人在湖北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切感受,多角度向世界展示湖北,增进沟通与交流友谊,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来鄂旅游、生活、工作和投资;同时通过湖北人开放的视野、友善的情怀,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故事。在长达1年多的时间中,编辑部共收到2000多篇来稿,加拿大籍外教讲述了自己在武汉的故事、武大学生分享了参加菲律宾APEC峰会的经历等,语言生动又贴近生活,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更容易激发没有隔阂的心灵共鸣。

创新讲故事模式。策划了《湖北,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湖北这五年》系列采访,采访数10位在湖北生活超过5年的外国人,通过讲述他们的湖北故事,展现5年来湖北的变迁,其中《七年坚守见证武汉日新月异》和《腾飞的武汉:法航飞机维修师眼中的5年变迁》两篇获得了广泛好评,多篇采访深入精准,被多家本地外国人社区转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语稿件《当一天武汉人:匈牙利小伙子的汉味生活体验》跟随来武汉参加国际友城青少年艺术夏令营的匈牙利人,体验他的生活,有力的传播了中国文化尤其是荆楚文化。《武汉“老外”们的朋友圈》多角度展现了在汉外国人的生活,翔实生动。

结合热点讲故事。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时,外文版推出英法文专题《一带一路上的湖北故事》,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用英法文聚焦湖北深入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主动作为,主题鲜明,意义重大,英法文语言准确、生动,直击传播对象。专题脉络清晰,综合运用了可视化的图表、数据等多种新媒体元素,页面设计简洁美观,逻辑清晰,布局合理,具有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

3.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对外服务

和国际政府门户网站接轨,外文版一直注重对在鄂外国人士提供公共服务,在仔细研究分析了其在湖北学习、旅游、工作、投资以及等方面的需求后,加强服务信息的采集编译,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着力打造高效、便捷、国际化的服务型政府门户外文版。

提供外国人在本地生活指南。外文编辑部将从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人手,做深做透服务,更好的整合信息,更及时的推出交通、旅游、留学、就医等方面的服务专题。外文版积极探索,以服务为突破口,自主策划了在鄂留学生全服务、武汉国际直航和武汉国际医院三个以服务在鄂外国人为出发点的系列外采。其中《从这里通向世界:武汉直航一览》网络专题,具有创新意识,以直观而又清晰的图册滚动形式的页面设计,展现出40多条武汉通往各地区的国际直飞航线,详细罗列了航线的时间、周期、航班后等;武汉国际医院系列外采通过采访协和国际门诊部。详细探究了武汉涉外医院的医疗条件、水平和医护人员的外语水平。以及外国人在汉就医的流程:留学生服务外采历时4个多月,共采访了来自20余个国家、在汉10个学校的80余名留学生,从入学、就读、奖学金、学术研究、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人手,并联系了5个高校的留学生会,共形成文章52篇,让留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总结经验和教训,提供了详尽的服务信息。

从小处人手分项做服务。收集人才需求、优惠政策、引进流程、出入境新政等相关资料,推出湖北吸引外籍人才的信息和湖北海外高层次人才解读、湖北对外开放及外资政策解读等相关政策内容也填补了外文版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政策性内容的空白。编辑到武汉T3新航站楼实地体验,整理了英法文武汉T3航站楼乘机指南,指南简明实用,服务性强;推出外国人在武汉申请驾照攻略,原创实用,内容详实。
三、多语种平台建设探讨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不断增加,上海、北京、湖南等全国许多省市政府门户网站都开始筹建外文平台。目前,全国31个省级政府网站中,18个已开通英文版,其中同处中部的湖南省政府网站开通了英、法、日、韩版本,吉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现有英、日、韩、俄版本,浙江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英、日、法、韩版本,都为当地的对外宣传和经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也一直不断完善省政府门户网站英文和法文版,并计划逐步开展全省各部门、各市州政府网站英文平台同步建设工作,再分步筹建省政府门户网站多语种平台,旨在建设一个集英、法、韩、日、德、俄、西班牙等语言的多语种、综合性、全媒体的对外宣传平台,通过平台加强湖北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更好的向世界发出湖北声音,致力于打造湖北省最具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

构筑大平台,打通大通道,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湖北,正由内陆腹地,跃上开放前沿,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将始终致力于发挥多语种优势,为开放的湖北提供一个特色鲜明的对外宣传平台。

作者:罗杰 彭艳红

第二篇: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活动现状分析与湖北省图书馆外文阅读推广新探索

摘要:外文文献使用率低一直是公共图书馆的业内痛点。多家省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外文读者活动。本文调研国内多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外文读者活动现状,分析目前外文阅读推广活动的优势及难点,并介绍湖北省图书馆开展外文阅读推广活动的新探索。

关键词:外文文献 阅读推广 全媒体

一 引言

外文文献是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优化外文资源建设、结合全媒体技术与宣传渠道,融合社会力量,开展符合新时代读者阅读需求的外文阅读推广工作成为当下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二 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活动现状分析

2.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笔者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调研,收集了30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活动开展数据。基于时效性与完善性考虑,最终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外文读者活动数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类,笔者将调研内容设计为活动名称、活动类型或阅读推广形式、服务对象、开展频率、单场人次、合作对象、语种7个栏目。

2.2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活动现状与问题

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活动大概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国际文化交流类的讲座及展览,其中多以以海外高知、留学生、外籍人士担任主讲嘉宾,分享异国文化、习俗、创業、学习等见闻、经历等;二是语言学习类外语角及英语课堂,多以邀请口语较好的主讲人或英语教师,提供外语口语交流平台,或组织英语语言学习课堂,为读者提供社会教育服务;三是阅读推广类活动,以承办书展、新书讲座、绘本演绎、公众号荐书等模式,推荐外文文献及资源。

基于调研数据,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活动较为丰富,但仍存在模式守旧、资源单一等问题。

2.2.1 外文文献阅读推广活动占比低

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活动中,主要以语言学习、文化分享类活动为主,以馆内文献为推荐主题的外文阅读推广活动较少。调查28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中,仅有8所图书馆开展了针对外文馆藏推送的活动,并且以英文绘本分享、公众号推文为主。在公众号新书推荐中,以书目和书单的形式进行展示为主,缺乏生动详细的内容介绍与馆员述评,难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2.2.2 宣传手段单一

图书馆读者活动效果与宣传推广力度直接相关。读者活动宣传简要分为活动预告与活动回顾。据调查,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外文活动预告宣传方式上主要以官网、官微、本地媒体、海报、宣传页发布预告信息为主。而外文读者活动的回顾性报道则数量极少切缺乏延续性。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活动宣传缺乏广泛性、互动性与及时性。而外文读者活动由于其多数属于语言课堂、口语沙龙,导致活动模式单一,回顾性报道缺乏吸引力,进而缺乏延续性。

2.2.3 外文阅读推广模式与资源局限性

据调查,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阅读推广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书展与新书讲座:主要以联合书店、出版社或进出口公司联合不定期举办;二是馆员荐书:以官网或官微为展示平台,发布新书书单、馆员推荐阅读等书目;三是绘本分享:针对低幼、少儿读者,生动演绎英语绘本。外文阅读推广资源仍以馆藏纸质文献为主,仅有少数几家公共图书馆长期持续性推荐数字资源。

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馆藏资源仍以纸质馆藏为主,数字资源占比较低。因此外文阅读推广模式与资源较为传统,受时空限制较多。

三.湖北省图书馆外文文献阅读推广的新探索

湖北省图书馆外文文献阅读推广活动主要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主。从2005年至今,湖北省图书馆定期开展英语沙龙、英文原著零距离系列讲座、国际图书交流展览活动,并且于2020年6月以每月2次的频率在微信公众号进行详细的英文原著图书推送。在举办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外文阅读推广活动仍存在一些问题与难点:语言与文化障碍导致外文文献使用率低、外文文献深度阅读与推荐严重依赖社会资源、长期开展的品牌活动回顾与报道流于形式、难呈亮点,电子资源建设与推广步履维艰,但总体来说湖北省图书馆外文文献阅读推广活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复制性。

3.1区分读者群体 开展针对性阅读推广活动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到,“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从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培养读者的阅读能力,养成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而真正做到使每本书有其读者。不同的读者群体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活动开展直接影响阅读推广的实际效能,因此要求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策划前,充分考虑到阅读群体的差异性,制定不同阅读需求的推广方案。

目前,湖北省图书馆外文文献使用群体主要有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学生和其他年龄段英语学习者及科技文献使用者。基本读者年龄、阅读需求不同,湖北省图书馆外文文献阅读推广主要有:面对学龄前儿童及家长的英文绘本分享;针对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的英文原著零距离深度文学阅读讲座;针对有口语交流和文化交流需求的英文学习爱好者。根据读者活动的类别组建不同的微信群,用以发布信息、互动交流和活动反馈等等。

3.2 推荐电子资源 多媒体客户端快捷阅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图书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呈上升态势。数字化阅读是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外文文献建设中,国内不少公共图书馆也采购了一些使用率高和口碑好的英文数据库。以湖北省图书馆为例,省馆的英文数字资源有:OverDrive赛阅数字图书馆和中国与现代世界:中国旧海关档案,1865-1949。前者包含一万多种高质量中英文电子图书及有声读物,以小说、文学、传记、励志、科普、职业成长、健康、儿童配音电子书、双语读物等类别为主。后者收录了来自中国旧海关包括1912年以前清朝海关为主的官僚机构共计27万余页的文献,适合历史研究和爱好者。

建设英文数字资源过程中,湖北省图书馆长期挑选市场口碑好,普适性强的大众读物、儿童读物、科普读物等资源。在英文数字资源阅读推广工作中,除了在宫中微信号上关联电子数据库,让读者扫码访问,数据库概况简介推送外,还长期挑选故事性强,适合少儿读者阅读的英文绘本、有声读物和配音电子书,编辑成图文并茂、声影结合的详细推文,以每月2期,节假日特刊等频率推送,并长期跟踪其借阅数据,观察官微推文对读者借阅量的影响。

3.3 加强社会合作 优质活动可视化留存

社会力量是阅读推广的重要辅助力量。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由于经费、地域、政策等资源的限制,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有限,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201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的“全民阅读”通知中指出,要“积极开展图书馆与学校、社区、医疗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的合作,让图书馆的阅读活动遍地开花。”

在外文文献阅读推广实践中,湖北省图书馆积极开展与武汉各大高校、知名中学加强合作,于2017年暑期创办“英文原著零距离阅读推广系列讲座”,以每月一次的频率,由高校教授或中学教师精选适读的英文文学作品,以背景与内容为主体,结合文学分析法与阅读技巧,针对广大有英语学习需求的青少年和英语文学爱好者,力求将英文佳作带到读者身边,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与阅读习惯。

在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上,湖北省图书馆联动楚天传媒、湖北日报、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以媒体报道、短视频、名师采访、观众互动及直播等形式,在多家媒体传统渠道与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除了普通的活动宣传与报道,由于英文原著零距离阅读推广讲座属于名师精讲和深度阅读,讲座内容更为充实和丰富,在兼顾趣味性与读者参与度的前提下,讲座性质也具有一定学术性与文学性,因此保留了讲座的整场声像视频,并在图书馆官网上建立栏目,作为图书馆数据资源,便于读者反复观看。作为常规性开展的品牌活动,由于其内容涉及不同作家作品,使得活动报道每次都有丰富的文学内涵挖掘,因此活动报道上能兼顾连续性与可读性,活动回顾除了宣传和留存作用外,内容上保留了大量的作品信息和人文情怀,使得回顾性报道具有图书述评的作用,在官网和官微推文时起到推荐作品的作用。

四.结语:

外文阅读推广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复杂工作。国内多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外文文献阅读推广工作付出了长久努力。其中湖北省图书馆在外文阅读推广工作中,从文献建设到活动开展都具有一定创新性.新时代背景下,省级公共图书館应继续努力,结合新技术与新平台,充分发挥文化宣传阵地的优势,建设优质特色外文文献资源、组织丰富的读者活动,并提高读者的感知参与度,建立长效社会合作机制,深化外文阅读推广的广度与深度,适应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解读[J]. 柯平,刘旭青,柴赟. 图书馆. 2017(06)

[2]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推广活动[J]. 范并思.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9(01)

[3]服务活动化:图书馆服务新趋势[J]. 范并思. 图书馆学刊. 2017(12)

[4]中国国家图书馆基藏外文图书外借服务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刘霡.图书馆界. 2017,(06)

[5]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J]. 王翠萍,刘通. 情报资料工作. 2012(05)

作者:徐韵涵

第三篇:《红楼梦》外文版译者有多拼

曹雪芹撰著的《红楼梦》不仅在中国被奉为圭臬、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学之林,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一代代“红迷”译者穷毕生之力,使《红楼梦》的美名传扬于海外。英国人将《红楼梦》视为“世界文学的财富”,认为它的出现“给世界文学增加了荣誉”,法国人更将曹雪芹与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并称。

《红楼梦》迄今为止外语翻译一共有20多种,加上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一共译人30多种語言。外语版《红楼梦》里,有节译本、摘译本和全译本,以全译本最为重要。在全译本里影响力最大的,又分别为朝鲜文版、文版、法文版和英文版。

在各国译者里,日本译者对待《红楼梦》的翻译最为兢兢业业。日文版《红楼梦》的标题直接用汉字‘红楼梦’,译者是松枝茂夫先生,他是日本早期比较有影响的一个汉学家。这个译本一共14册,虽然每一本都比较小,但是放在一起还是很有规模的。这个文本是从1940年~1952年,大概花费12年时间,由东京的岩波书店陆陆续续出齐。后来反反复复修订,出版很多次。

从1971年开始,松枝茂夫又将日语版《红楼梦》重新修订出版。根据统计,他最后的修订版,从1972年到1985年,历时13年,出了最后的版本。从1940年~1985年,松枝茂夫先生花在《红楼梦》翻译上的时间前后将近50年。

在英语世界里,《红楼梦》的两个影响最大的全译本分别是杨译本和霍译本。1978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宪益和他的英国夫人戴乃迭先生翻译的《红楼梦》英译的第一卷、第二卷出版,1980年第三卷出版,通常称为“杨译本”。牛津大学教授霍克思先生翻译的第一卷1973年出版,第二卷1977年出版,又称为“霍译本”,这也是在英文世界里流传最广的《红楼梦》译本。

事实上,正如“杨译本”实际由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一样,“霍译本”亦是由霍克思先生和他在牛津大学的学生闵福德先生共同翻译完成,只是霍克思先生翻译了前八十回,闵福德先生翻译了后四十回。

不同的译者,在译法上亦有所区分。譬如《红楼梦》的英文书名,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翻译成《ADreamofRedMansions》。霍克思先生把它翻译成《TheStoryoftheStone》;但在英文世界广为人知的、约定俗成的、大家知道最多的,还是早期翻译的《DreamoftheRedChamber》。

学术界之前对《红楼梦》里人物的译名有一些争议。1929年版的王际真节译本《红楼梦》里,将黛玉的名字翻译成音译和意译两种,音译Tai一yu不必说,意译则是BlackJade(黑色的玉石)。在英文读者的认知里,黛玉是“一位任性的、孤芳自赏的、才华横溢的美人”。这个虽然不是特别符合原著中的形象,但是也相距不远。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李晶说:“汉语言作为一门外语,对母语为其他民族语言的学者来说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学到能够做长篇文学翻译的程度更要付出格外艰辛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梦》的译者乃至研究者都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深爱好者,也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20年4月19日

作者:黄茜

第四篇:外文电子资源使用效益及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的采购经费逐年增长。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提升外文电子资源的保障率是各高校图书馆应该思考的问题。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外文电子资源使用成本、利用效率以及核心期刊保障率的分析,提出优化外文电子资源配置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外文数据库;电子资源;资源配置

随着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电子资源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其中外文数据库经费占据很大比例,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如笔者所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 2016年中文数据库投入109.7万元,外文数据库投入321.3万元。2017年中文数据库投入115万元,外文数据库投入377.8万元。由此可见,外文电子资源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为了分析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建设投入的有效性,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从电子资源的使用成本、期刊下载量、期刊引用量、核心期刊保障率等评价期刊使用效率的基础指标入手,对图书馆已购外文电子资源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挖掘能满足本馆读者需求而未被采购的资源,为以后制定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采购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1外文电子资源使用成本分析

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采购方案大多采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简称DRAA)的集团采购方案。集团采购方案最大特点就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全国各高校划分等级,同一等级的院校采购价格相同。划分等级的依据主要有两种,一是数据库商家依据学校规模、学科专业水平等定级,规模和学科专业水平相近的学校会划分在同一等级;二是数据库商依据各学校读者对数据库使用量的高低定级,使用量高则采购价高,使用量少则采购价低。因此,各學校对数据库的使用成本(全文下载成本)就有一定的可比性。以笔者所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通过访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网站,对我馆2017年已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内容包括单篇全文下载量、单篇全文下载成本、平均全文下载成本、用户总数及本年度全文下载成本排名等,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2017年外文电子资源使用统计可以看出,我馆已购外文电子资源单篇全文下载成本与全国用户平均全文下载成本相比差距很大。多数数据库的单篇全文下载成本均高于全国用户平均全文下载成本,最高的竟超出20倍,且数据库的全文下载成本在全国购买用户中的排名均比较靠后,由此可见,我馆2017年外文电子资源的使用成本较高,但使用效益比较低下。

2外文电子资源利用分析

2017年我馆采购的7个外文数据库中,共计外文期刊数量15 720种,去重后净刊量为14 341种,全年下载量为259 195次,引用量(发文的参考文献频次)为12 366次。引用情况分为有馆藏引用与无馆藏引用,有馆藏是指已被图书馆购买,拥有了使用权的电子期刊或数据库。无馆藏是指图书馆未购买使用权的电子期刊或数据库。具体情况见表2。

2.1期刊下载量分析

2017年有3 265种外文期刊被下载过,下载量为259 195次。对于这3 265种期刊的下载量数据进行区间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1 000次以上的高下载量期刊数量为42种,占全部所购期刊的0.29%,这部分期刊产生的下载量为127 868次,占总下载量的49.33%。由此可见,我馆大量的下载量集中在少量期刊上。数据库下载量排名情况见表4。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馆已购数据库中下载量最多的是Elsevier ScienceDirect,其次是ASCE数据库。下载量最少的是EBSCOhost Electronic Journals Service。

2.2期刊引用量分析

2017年被引用期刊数量为1 841种,引用量为12 366次。对于这1 841种期刊的引用量数据进行区间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从表5来看,引用量100次以上的期刊数量为14种,占总引用期刊数量的0.76%,这部分期刊共计引用量为2 717次,占总引用量的21.97%,平均每本期刊的引用量为194次,同样少部分期刊提供了我校发文的大部分的引用。全年12 366次引用量来自1 841种期刊,其中仅有907种期刊被图书馆购买,占引用期刊的49.27%,还有超过一半的被引用期刊未被图书馆购买。引用量统计见表6。

从表6可见,引用率最高的仍然是Elsevier ScienceDirect、ASCE数据库,引用率最低的还是EBSCOhost Electronic Journals Service。

2017年,我校有引用的无馆藏期刊数量为934种,引用量为3 843次。对于这部分期刊所在数据库情况进行分析,截取排名前10的数据库,见表7。

从表7来看,未被图书馆采购的ACS数据库被读者广泛使用,图书馆应给予重视;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图书馆只订购了西部方案中的工程学和基础科学两个学科包,有引用的期刊中有156种期刊不在订购范围内,说明目前图书馆的订购内容覆盖不够,应予以关注,在适当时候可考虑扩大采购内容。

3外文核心期刊保障率分析

通过把已购数据库中的14 353种期刊与国际上普遍公认的四种外文核心期刊列表(JCR-2016、ESI-2017、SNIP-2017、SJR-2017)进行匹配。匹配率分别为44.64%、44.72%、33.72%、31.57%,如表8所示。

馆藏核心期刊保障率以JCR为例,2016年JCR来源期刊数量为11 453种,其中本校保障期刊数量为5 113种,保障率为44.64%,这部分期刊共计下载量为205 197次,共计引用量为8 409次。进一步分析JCR的分区(JCR分区是根据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1],具体情况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我校外文核心期刊保障率比较低,保障率有待提高。

4资源配置优化建议

通过对我馆已购数据库电子资源的使用成本、下载量、引用量及核心期刊保障率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外文电子资源存在使用成本高、已购期刊引用率占比不足50%、核心期刊保障率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外文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益,必须进行采购资源的筛选工作,加强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确保采购到适合本校读者需求、利用率高的资源。

(1)调查、分析本校师生,特别是教师、博士生對外文电子资源的需求情况。调研方法可采取常用的调查问卷、座谈会、电话回访等。其中,电话回访方式更有针对性。如:2016年12月,本馆就选取了109位学科带头人、教授开展了一次有针对性的电话回访调研工作,回访的主要内容一是了解他们对图书馆已购外文数据库是否满意,二是让他们向图书馆推荐外文数据库。回访结果:他们对图书馆已购数据库基本满意;另提出6种外文数据库建议图书馆购买。

(2)调研同类院校相关外文数据库的采购情况。调查同类院校外文电子资源采购情况,找出同类院校资源采购品种的交集,这些被多个学校认可采购的品种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2016年下半年,我们对建筑 “老八校”即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新八校”即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后起之秀的建筑“新四军”即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湖南大学外文数据库的采购情况做了调研,重点关注了与我校教学规模与教学水平相当的6所大学的外文数据库采购状况,通过分析对比,发现有21种数据库得到了各个院校的广泛认可。其中有16种数据库我校还未曾购买,我校教师向图书馆荐购的外文数据库就包含在这16种数据库之列。

(3)进行数据库利用分析,评估数据库的使用效益。数据库利用分析与使用效益评估是决定图书馆资源配置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2]。数据库利用分析应借助电子资源使用分析软件,从数据库使用成本、期刊论文下载量、引文分析、核心刊保障率等多方面分析评估已购数据库,以确定购买的数据库品种是否满足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对那些利用率低,已不能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数据库品种要适时予以停订。同时,通过数据库试用分析,在未购买数据库中找出那些预期使用效益高的品种纳入采购计划并及时采购。

参考文献

[1]谷玉荣. 图书馆外文电子核心期刊保障研究——以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5):43-48.

[2]韩佳. 基于用户使用行为分析的数字资源管理评估系统[J]. 图书馆学研究,2016(3):19-23.

作者简介:陈艳茹(1967-),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

Research on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Foreign Electronic Resources

Chen Yan-ru

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Database; Electronic Resource; Resource Allocation

作者:陈艳茹

第五篇:企业过度投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摘要: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突出,由此引发的过度投资现象也很多。本文通过对过度投资行为的产生、制约因素、计量方法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过度投资 制约因素 计量方法 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债务软约束、治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管滞后等原因,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过度投资现象也很普遍。过度投资行为表现为将资金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新投资项目, 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 甚至盲目的进行多元化投资。过度投资行为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加大了企业的风险,损坏企业的价值,因此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进行系统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从过度投资产生、过度投资制约因素、过度投资计量方法三个角度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并进一步提出过度投资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一、过度投资行为的产生

对于过度投资行为的产生,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公司财务角度进行分析。首次提出过度投资问题的是Jensen(1986),他从委托代理理论入手分析,认为当企业存在高自由现金流量时,可以增加管理者直接控制的资源,并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或者更多的威望,所以管理者出于最大化自己利益的目标会倾向于去扩大企业的规模,进而导致过度投资,这便是管理层“帝国建设”一说。这一解释不但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即股东——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是也表明过多的自由现金流量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接下来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后一点。如Bate(2005)选取了1990-1998年的400起出售子公司的样本,发现与同行业中其他的公司相比,那些通过出售子公司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自由资金的公司更倾向于过度投资。Narayanan(1988)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探讨了过度投资的产生。他认为在一个不对称信息环境下,内部人拥有比外部人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时,企业可能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国内关于过度投资的存在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主要是始于何金耿和丁加华(2001)借鉴Fazzari(1988)等、Vogit(1993)计量方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委托代理理论下产生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普遍存在过度投资。潘敏(2003)将我国股权融资下的过度投资行为归结于信息不对称因素,以及我国上市企业同股不同权、流通股比例偏低的股权制度安排。张功富,宋献中(2009)、李青原(2009)通过实证方法对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均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等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类型的虽然比投资不足比重更小,但是公司过度投资类型中投资非效率现象更严重。以上证据表明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人、经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等原因,使得过度投资问题普遍存在。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1988)发现在控制增长机会后公司投资对现金流敏感,他们将其归因于融资约束。而对于融资约束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国内学者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伍利娜,陆正飞(2005)发现融资约束越重的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过度投资。而连玉君,程建(2007)却发现了相反的证据:融资约束程度轻的公司反而表现出更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即更有可能发生过度投资。对此“反常”现象的动因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程度轻的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代理问题是导致现金流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而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公司则表现为投资不足,信息不对称是导致现金流敏感性的主要原因。不同于以上两者的研究,王彦超(2009)则发现当存在超额持有现金的情况时,融资无约束的企业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而融资受到约束的企业,这种过度投资倾向不明显。

另外,也有的学者从行为公司财务这一角度探讨过度投资产生的机理。R.Roll于1986年首次把管理层“过分自信”这一概念引入到投资理论的研究中,他认为,管理层的过分自信可以用来解释收购公司过度支付给被收购公司这一过度投资的特殊形式,这一理论被其称之为“狂妄假说”。Ulrike,Geoffrey(2004)验证了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这一假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回报,并认为外部资金的成本非常高昂。因此,管理层在内部资金充裕的时候进行了过度投资,但在在外部资金紧缺的时候又缩减投资额度。姜付秀等(2009)研究发现,管理层的教育水平、管理层平均年龄与过度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长个人的背景特征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历、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上。在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中,管理层以及董事长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卞江,李鑫(2009)认为决策主体的认知偏差会直接影响决策过程和结果,对企业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行为给出了更为符合现实、也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二、过度投资行为的制约因素

国外学者分别从公司治理因素、债务、会计信息质量等角度探讨过度投资的制约因素。(1)公司治理。Goergen和Renneboog(2001)从投资对现金流的关联角度入手,研究发现所有权结构影响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性:即当实业公司在公司的所有权比例很大时,过度投资增加。但是,Pindado和Torre(2002)认为Goergen和Renneboog(2001)的研究中没有考虑内部所有权可能会引起经理层防御这一效应。所以,Pindado和Torre(2002)同时考虑了经理人防御和侵占效应在所有权结构对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中的作用。他们发现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不同。当所有者和经理人利益一致,以及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到足以鼓励股东监督经理人的决策制定时,可以对过度投资起到制约作用。然而,当经理人采取防御时内部人所有权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不大。所有权集中度过高甚至会加大过度投资。Richardson(2003)从公司治理结构与自由现金流的关系入手,发现治理结构有效地减少了过度投资,其中具有独立董事的大公司的经理较少可能过度投资。在此基础上,Richardson(2006)研究企业层面过度投资的自由现金流量程度,使用会计基础框架来衡量过度投资和自由现金流量,发现过度投资与高水平的自由现金流量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某些治理结构,如活跃股东的存在有助于抑制过度投资。国内学者从公司治理机制的多个角度探讨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于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唐雪松等(2007)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在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中基本有效,但是,独立董事并未发挥作用。魏明海,柳建华(2007)发现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会制约国企的过度投资行为。魏明海,柳建华(2007)、唐雪松(2007)均发现现金股利是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辛清泉等(2007)检验了经理薪酬在企业资本投资决策方面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当薪酬契约无法对经理的工作努力和经营才能作出补偿和激励时,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着因薪酬契约失效导致的投资过度现象。(2)债务。较早讨论负债在限制过度投资中的作用的学者是Jensen(1986)。他认为负债可作为支付现金股利的替代措施,通过减少经理人可以自主控制使用的现金流而减少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具体而言,可采取增加短期负债的办法。短期负债不仅有利于经常性地削减企业的现金收益,从而经常性地减少自由现金流,而且还增加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而这将激励管理者做出更为有效的投资决策,也就是更为有效地去使用企业资金。唐雪松等(2007)研究发现举借债务是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3)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国内外已经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如Biddle、 Hilary(2006),Watts(2003)认为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来提高公司运作效率。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来探讨其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Biddle,Hilary,Verdi (2009)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来提高投资的效率。此外,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企业也发现偏离预期投资水平的程度更低,对于宏观环境的变化敏感性较小。这些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联导致了降低投资效率的摩擦减少,如道德障碍、逆向选择。近两年,国内也开始有学者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来研究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普遍发现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拟制过度投资。张纯,吕伟(2009)研究发现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和信息中介的发展, 将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 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 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同时还发现上述机制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李青原(2009)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负相关,同时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性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更明显。

国外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会计稳健性具有经济后果,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因此将会计稳健性从会计信息质量独立出来,单独研究其对过度投资的拟制作用。Ball、Shivakumar(2005)认为,由于会计稳健性要求及时的确认损失,这就使得经理层不能将由于投资决策带来的损失转嫁到下一届的经理层。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稳健性可以在事前限制经理层投资于NPV为负的项目,同时也可以加大事后经理层从不利的项目中及时撤出的程度,从而达到拟制过度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的目的。Bushman,Piotroski,Smith(2006)通过利用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发现在及时确认损失程度较高国家的经理层,在面对下降的投资机会时更倾向于缩减投资支出。这一结果在控制住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的那些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数据后仍然成立。因此,他们认为当企业面临下降的投资机会时,损失及时确认有助于抑制经理层的过度投资。Garcia Lara(2010)等人认为稳健性有助于监督经理层的投资决策,降低经理层过度投资行为。越稳健的公司,经理层发生过度投资行为的可能性越低。

三、过度投资行为的计量方法

最早系统提出过度投资计量方法的是Fazzari,Hubbard, Petersen(1988),他们使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度量过度投资。他们设计了一个公司在不同融资领域下的投融资决策模型,并将现金流结合进投资q方程。其模型预测,对那些外部融资能力受限的公司而言,现金流的运动可能是其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这一方法,有学者对这一方法的基本假设,即“投资- 现金流敏感性随融资约束程度单调增加”这一点并不认同,因为没有广泛接受的理论模型支持这一观点。之后Vogt(1994)从资本支出的角度来考察投资与自由现金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包含投资机会、现金流及其交互项在内的计量模型,根据估计得到的交互系数的符号来判断样本公司整体为过度投资还是投资不足。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Richardson(2006)提出的非效率投资计量方法。Richardson(2006)认为:企业的新增投资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预期的投资支出,与企业的成长机会、融资约束、上一年投资支出、行业和其他因素相关,另一部分为企业的非正常投资支出,正的代表过度投资,负的代表投资不足。该模型首先估计出公司正常投资水平,然后用公司实际投资水平与估算的预期投资水平之差大于0的部分代表过度投资,残差越大,公司过度投资程度越大。

我国对于过度投资的计量方法主要是借鉴国外。在以上关于过度投资计量方法中,由于Richardson(2006)能够计量特定一公司在特定一年度的过度投资程度,能够很好的量化非效率投资的程度,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使用,如辛清泉(2007)、魏明海(2007)、李清原(2009)、姜付秀(2009)、王彦超(2009)。但是对于这一方法,预期的投资水平能否代表最优的投资水平还值得斟酌。

四、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评述及发展趋势

国外的文献主要以成熟的资本市场为研究背景,基于资本市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性理论对过度投资的解释,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背景下更有力度。此外,关于过度投资的计量方法在近几年也逐渐创新和完善,使得关于过度投资的研究更加丰富。而如何制约过度投资是亟待解决、且难度较大的问题,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于过度投资的制约因素。

国内关于过度投资的研究主要始于何金耿和丁加华(2001)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由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普遍存在过度投资。接下来主要集中于过度投资的各类制约因素,如从薪酬契约、债务契约、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来考察,基本发展脉络沿袭国外研究的发展。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融资约束是否是导致我国过度投资产生的原因,国内学者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如伍利娜,陆正飞(2005)发现融资约束越重的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过度投资。而连玉君,程建(2007)却发现了相反的证据;王彦超(2009)则得出了第三种观点;2.对于各类公司治理机制对过度投资制约作用,国内也未达成一致的意见;3.对于过度投资的计量,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参考国外的计量方法,由于国内的制度环境于国外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这些计量方法的适用性还有待考察。如国内近期对过度投资进行计量,主要借鉴Richardson(2006)的方法,因为这一方法可以计量特定公司特定年度过度投资的程度。但是这一计量方法中估计出的预期值是否就是最优的投资水平这一点还是值得质疑的。计量方法的不同及不准确有可能是产生前两点问题的原因,即由于学者计量方法的不同导致在前两点上研究结果不能达成一致。所以国内学者对于过度投资未来的研究,可以主要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纯、吕伟:《信息披露、信息中介与企业过度投资》,《会计研究》2009年第1期。

[2]姜付秀等:《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3]伍利娜、陆正飞:《企业投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的关系》,《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

[4]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5]辛清泉、郑国坚、杨德明:《企业集团、政府控制、投资效率》,《金融研究》2007年第10期。

[6]连玉君、程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财经研究》2007年第2期。

[7]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审计研究》2009年第4期。

[8]唐雪松、周晓苏、马如静:《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9]王彦超:《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10]潘敏:《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过度投资》,《金融研究》2003年第1期。

[11]卞江、李鑫:《非理性状态下的企业投资决策——行为公司金融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解释》,《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7期。

[12]何金耿、丁加华:《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第9期。

[13]Bates, T. W. Asset sales,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nd The Use of Proceeds. Journal of Finance, 2005;60: 105-135

[14]Bushman, R.M., Piotroski, J.D., Smith, A.J. Capital Allocation and Timely Accounting Recognition of Economic Losse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6

[15]Fazzari, Steven, R. Glenn Hubbard and Bruce Petersen.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

[16]Garcia Lara, J.M., Garcia Osma, B., Penalva, F.,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Firm Investment Efficiency,Working Paper,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2010.

[17]Gary Biddle, Gilles Hilary, Accounting Quality and Firm-Level Capital Investment, Accounting Review, 2006.

[18]Gary C.Biddle , Gilles Hilary,RodrigoS.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9.

[19]Goergen, M. and L. Renneboog, Investment policy, Internal Financing and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in the U.K..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1.

[20]Jensen, M.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21]LaFond, R. and R.L. Watts. The Information Role of Conservatism. 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8.

[22]Narayanan, M. Debt vs. Equit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88.

[23]Pindado, J. and C. Torre. The Effect of Ownership Structure on Under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Processes,Working paper, Universidad de Salamanca. 2002.

[24]Robert M.Bushman,Joseph D.Piotroski,Abbie J.Smith,Capital Allocation and Timely Accounting Recognition of Economic Losses,Working Paper,2005.

[25]S. Richardson, “Over - 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

[26]S. Richardson, 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03

( 编辑 聂慧丽 )

作者:梁光红 龚蜜

上一篇:文化传播论文下一篇:卫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