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21课教案

2023-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包含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做好准备按照教案进行有序、有质量的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第21课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六年级上册第21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风筝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风筝(鲁迅)

教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会分析、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句子。

2、体会作者用词达意准确、形象地来描写人物在活动中的动作、神态特点。

3、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学习作者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难句,对“精神的虐杀”的深刻理解。

2、掌握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介绍作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想以此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二、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 丫杈yā chà 可鄙kě bǐ • 虐杀nüâ shā

• 笑柄xiào bǐng 瑟缩 sâ suō • 点缀diǎn zhuì 宽恕kuān shù • 嫌恶xián wù 什物shí wù

• 苦心孤诣kǔ xīn gū yì 自学指导

(一)(时间6分钟) 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概括故事。

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2、略说人物

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可见小弟走出户外去活动,对健康有多重要。)

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

从“伸手抓断”、“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3、理清课文脉胳

明确: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11)回忆“我”毁坏小兄弟风筝的前后情景。

第三部分(12)由故乡的春天,回到现实的冬天,结束回忆。

三、探究文本

自学指导

(二)(时间10分钟)

1、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应该怎样理解?

3、“我”懂得了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了什么?

4、“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沉重?

1、明确:鲁迅不是天生的智者,也受过传统观念的影响,但当他接受了新思想后是知错能改的,文中充满了自省的精神,同时他也感叹了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剖析了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虐的原因。

2、明确:“虐杀”原指“虐待人直至死亡”,在这里是指禁锢儿童的天性使其完全泯灭。 从这一幕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兄长权力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鲁,字里行间透露着自责之情。而弟弟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放,只得偷偷做,一旦被发现惊慌失措毫不抗争,风筝被毁坏,觉得理所应当,除了绝望,毫无辩言。

3、明确:一旦接受了新思想,就认识了错误,设法补过。不因为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是受了旧思想的影响而宽恕自己,更不因为时间久远了而不了了之。心情的沉重说明是在严厉的解剖自己,说明他的为人严肃认真。

4、明确:这是又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是被虐杀,对兄长的行为感到合情合理。 2

偷偷的做风筝说明自己也认为游戏是“不正当的行为”,被发现后自认该罚。他的麻木令虐杀者更加的肆虐,这令作者觉得“悲哀”。所以鲁迅觉得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四、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动态》基础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补充资料:

周家在绍兴生根七百年,早已是巨姓望族,占地1万米,房屋上百间。

1893年,在北京任小京官的(周树人的)祖父周福清因考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判了死刑。(周树人的)父亲周风仪变卖家产,保下祖父,却使周家极速败落。周风仪怕连累孩子,便把周树人兄弟安排到离绍兴城不远的大舅家。半年后,周风仪死,周氏三兄弟成了孤儿,孤儿寡母不久就受到同宗长辈的欺压。(鲁迅时年12岁)

——郭谦《绍兴周氏三兄弟》,海南出版社

二、探究文本

自学指导

(一)小组讨论探究(时间10分钟)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前后是否矛盾?

3、“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4、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又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1、明确: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然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我”看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了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 ,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起下文。

2、明确:不矛盾。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侯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的气息,所以又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明确: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弟弟管的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了精神的惩罚,良心的谴责,可谓“不幸”。

4、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为无法补过而一直沉重下去,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三、分析语言 学习文章用词准确、形象的表达方法。

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希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明确:“瘦得不堪”形象地勾勒出小兄弟多病的身体形态。 “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显出了小兄弟聚精会神、仰着长时间看放风筝的神态。 “惊呼、跳跃”更逼真地写出了小兄弟喜欢风筝到极点。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的形象。

在课文当中找出一些语句品味一下。

四、合作探究

自由发言:你与家人有过误解与冲突吗?你如何看待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

五、作业

1、《随作》题目:这是一只________的风筝

2、《动态》拓展阅读题。

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在故乡童年时 我: 践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精神的虐杀) 悲哀(基调) 弟弟: 绝望 (被虐杀)

第2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素材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其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同时减轻凡尔登方向德军对法军的压力。当时战线由南向北,在亚眠以东50多公里的地方穿过索姆河。德军在该地区构筑了号称“最坚强的”防线,其第一线为9个师,预备队4个师。以后兵力增加到67个师。英、法方面原计划以法军担任主攻,但因凡尔登战役动用了法军大量兵力,改以英军为主。最初投入兵力为39个师(战役过程中增加到86个师),其中英军25个师,法军14个师。英、法军炮兵和空军都占优势。采取对有限目标逐次攻击战法,企图通过消耗德军兵力达到突破的目的。为协调两军行动,规定每次进攻到达线不能自行超越。从6月24日起,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7月1日晨7时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发起进攻。当天法军和主攻方向上的英军都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则毫无进展。英军以密集队形前进,遭到德军机枪和炮兵火力的严重杀伤,第一天即伤亡近6万人。7月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占领了德军第二道阵地。德军利用对方进攻的间歇,迅速调集兵力,加强纵深防御,并在一些地段上实施反击。英、法军于7月中、下旬再度发起进攻,南岸法军占领了第三道阵地,但未能发展为战役突破。9月3日,英军32个师、法军26个师第三次发起进攻,截至12日向德军纵深只推进了2~4公里。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18辆(被德军击毁10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在战争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坦克。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中,英军又两次使用坦克,但数量较少,收效不大。

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第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 风筝》

第21课

风筝

学习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课文导人:

岁月的书签一页页翻过,我们的年龄虽早已离开了童年的范围,但那些关于童年的零零碎碎,总会在空闲时候,或睡梦中,一幕幕重现脑海,即便霎那的遐思,也每每咀嚼出甜蜜,快乐。风筝给单纯的童年带来了别样的快乐,这快乐化成一段长久记忆铭刻于我们的脑海中,同时也铭刻于鲁迅的心中……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课文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

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1、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3、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4、通过

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2、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3、而我明白了儿童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4、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

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2、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意想不到,又“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拓展延伸: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教师小结]

《风筝》这篇文章不仅表现出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能够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本文深刻的主题,令读者读后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课后记:本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多角度阅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能够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板书设计:

第4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教案 岳麓版

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历史故事演讲比赛、历史故事表演赛、历史人物辩论会等形式,调动学生阅读史籍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使原本平面的、干瘪的、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立体、充盈、具体起来,把知识传播、智能培养、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

1.通过对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2.通过讲述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3.通过擂台赛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畏对手、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对所讲故事提出、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搜集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们在那动荡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智慧、计谋、胆识和思想,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与不朽。以史鉴今,从古人优秀的品质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同时教给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论历史人物,尽量做到全面严谨、公正客观。

二、教学重点

组织指导学生课下准备。

三、教学难点

课堂秩序的维护,课堂气氛的营造。

爱心

用心

专心

方案一

演说式故事会

活动准备

一、学生搜集故事。

1.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从长辈或民间说唱艺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编写故事演讲稿,熟悉故事内容,使用普通话,要声情并茂,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二、布置教室,营造气氛。

1.在黑板上画一些三国时期的特征性的图案,如画一尊象征“三国鼎立”的三足鼎,写上本期话题:“故事会”或“故事擂台赛”等字眼。

2.张贴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像、故事图景,如“三顾茅庐”、“单刀赴会”等。

3.准备一两盘古筝、古琴类的经典磁带,让古典音乐行云流水般的在教室里静静流淌。

三、参赛规则

1.六人组成一个小组,自由组合,通力合作。

2.先在小组讲,然后由小组擂主参加班级擂台赛,得主既代表个人又代表本组。

四、评分标准

1.选材符合要求,只能是三国时期的人和事。内容故事性强,可以充实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力,但不能不符合事理与历史。

2.讲述时语言活泼、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观点鲜明,有自己独立看法和见解。

4.各小组选出一个人当评委,评比时要客观公正。评委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

五、从学生中挑选一位合适的人选担任主持人。

开始挑战

一、主持人宣布擂台赛开始,介绍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比赛规则。

目的: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三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展示同学们的智慧与才华,表现出我们独到的

爱心

用心

专心

- 2

大家参与、群众发言

把机会留给观众,让台下的同学发言,对整个表演过程作一个全面的评价,并给出建议,主持人可适时地插入一些问题。如:

1.你觉得我们的比赛怎样?为什么?

2.这则故事流传至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

肯定学生的表演,赞赏学生的参与和协作,让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味成功的喜悦。

方案三

“我说三国人物”辩论会

活动准备

一、查查找找

1.布置学生寻找一位搭档,两人合作查找感兴趣的三国历史人物资料,可以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借鉴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但必须符合史实。

2.根据所查资料评论该三国历史人物,注意全面详实、合情合理,两人共识。

3.尽量找到该人物的图像资料,备用。

二、布置教室,营造气氛。

1.在黑板上写上本期话题:“我说三国人物”辩论会等字眼。

2.准备一盘《三国演义》的CD。

教学过程

一、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引出本期话题。

教师导语:俗话说:“理不辩不明,话不说不清”,今天举行这个辩论会,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对自己感兴趣的三国历史人物尽情评论,但要注意有理有据,尊重历史真相。在一位同学发言的时候,搭档可予以补充,其他同学可随时举手提出不同意见,多方辩论,讨论越热烈越说明同学们真的动了脑筋。

二、学生代表发言,辩论开始。

爱心

用心

专心

- 4

由于并不限定历史人物,有时会出现人物多而散的现象,不利于深入评论,这时需要教师稍作点拨。

参考人物和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衣带里的密诏》。

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策》、《赤壁之战》、六出祁山、草船借箭、失街亭、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出师表、五丈原、缓兵之计。

陆逊:《陆逊火烧连营》。

刘禅:《乐不思蜀》。

曹操:《捉放曹》、《官渡之战》、《割须断袍》、《青梅煮酒论英雄》。

邓艾:《邓艾偷渡剑阁》。

司马昭:《司马昭的野心》。

曹植:《曹植七步成诗》。

吕蒙:《吕蒙白衣渡江》。

关羽:《关公刮骨疗伤》、桃园三结义、大意失荆州、“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

周瑜:草船借箭、赤壁大战、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

赵云:“虎威将军”、“赵云截江夺阿斗”、“长坂坡之战”、“步步为营”。

张飞:“蜀汉五虎大将”、“义释彦颜”、“长坂桥吓退曹军”。

爱心

用心

专心

第5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曹刿论战》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新)

21《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背景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用诸葛亮和毛泽东有关战争的名言,导入新课。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诵读课文的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左传》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许多篇目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2)春秋三传:

《公羊传》,作者公羊高;《谷梁传》,作者谷梁赤;《左传》,作者左丘明。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关于历史散文的体例 历史散文有三种体例: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叙写史实.。《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如《史记》。 (4)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

1 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5)解题

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是什么“战”?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他“论” 的是 春秋时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 齐鲁长勺之战。

三、诵读课文,感知文本 1.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2.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

3.联系课下注释和有关材料,解释重点词语,翻译句子。不理解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来,提交给老师,最后进行解决。

4. 小知识(1): 春秋时代的战争

春秋时代大多没有常备军,有战事时,国君亲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集工作来说。 5.难句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此)一战。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可以”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 6.小知识(2): 春秋时代的战争

春秋时代的作战方式是车战:一车四马,上乘三个甲士(一人驾车,左右各一),车后还有72步卒。击鼓是进攻的信号。进攻时战车冲锋在前,步卒紧跟其后。打败的一方往往离开车辙,人仰马翻,落荒而逃。所以本文有“公与之乘”“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等语。 7. 难句翻译: 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打仗,是靠勇气的。打仗,靠的是勇气。 8. 结构层次

一、写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详写)

(1)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2)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二、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略写)

三、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详写) (1)论述反攻敌人的有利时机。 (2)论述追击敌人的有利时机。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哪句话体现了曹刿的政治主张?政治主张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2、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庄公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什么上面? 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3.“忠之属也”指的是哪一类事情?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战略思想?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4、根据第一段课文说说庄公和曹刿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庄公:目光短浅,勇于纳谏。

曹刿:热爱国家、深谋远虑、重视人民的力量。 5.讨论:第二段

本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怎样的人?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6.讨论:第三段

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取信于民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7. 以弱胜强的原因:

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3 (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8. 成语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彼竭我盈: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辙乱旗靡: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9.本文线索

事件发展:战前——战中——战后 曹刿活动 :请见——参战——论战 10. 鲁国取胜的原因 政治上: 取信于民。

军事上: 正确的指挥和灵活的战略战术。 11. 详略安排原因

有利于展现曹刿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战前论战 (详写)从战克敌 (略写)战后论战 (详写)

五、人物分析

1.曹刿:以国事为重,深谋远虑,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庄公:政治上平庸,不懂军事,但善于纳谏,能用贤。

2.请以“我喜欢曹刿_______,因为______”,“我喜欢(不喜欢)鲁庄公______,因为________”,作出评价。

3.本文作者的观点与哪篇文章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取信于民= 人和

六、达标检测

七、作业

搜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并讲给大家听。

第6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山雨》教案

山雨

课前作业预设及处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

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以下读音: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雨前(1-4)雨中(5-7)雨后(8-10)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感受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音韵美)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色彩美)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多媒体展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山雨》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也是新入选的一篇文章。作者赵丽宏寄情于景,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般的梦境,看似一场普通的山雨在作者笔下却变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山雨是那么的美,宛如一缕缕轻丝,又像一支支婉转优美的乐曲,在山中回荡,读后令人心旷神怡。

本文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因此,我认为重点应放在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上,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以读代讲,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山林中雨来时──雨中──雨后的声音变化,我在读上大做文章,让学生先联系生活实际想象“风声”、“雨声”、“鸟叫声”以及“雨滴落在小水洼里的声音”等等,然后再把这种感受带入文本,让学生生情并茂地朗读。

在本课中,我没有大段的分析、讲解,而是鼓励学生自主练读,读中自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部分读?为什么这么读?这样进行平等、轻松的阅读感受交流,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展示机会,使学生能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交流和赏析,这对学生是很有益的。

上一篇:在端午节的主题演讲稿下一篇:失物寻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