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的活动,认识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计算及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用具:

自主探究法、抽象概括法、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二、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三、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张大爷是一个孤寡老人,他打算把自己多年来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两年,由于他行动不便,你能帮助他进行储蓄吗?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师:同学们,为了保证储蓄的安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办法呢?

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可以设置密码。

师:设置什么样的密码比较好呢?

(学生热烈进行讨论)

生1:可以用存款人的生日。

2、可以用有纪念意义的日期。

生3:比较容易记的数字。

师:设置密码时,一般设置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字,可以用某人的生日或与他有关系的一些数字。

师:请你们给张大妈设置一个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生1:1000×2.43%×2=58.6(元)

生2:1000×2.43%×2=58.6(元)58.6×20%=11.72(元)58.6-11.72=46.88(元)生3:1000×2.43%×2=58.6(元)58.6×(1-20%)=46.88(元)师生集体讨论订正,教师强调利息的计算方法。师:储蓄到期时,张大妈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000+46.88=1046.88(元)

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2、巩固新知 学生进行练习

五、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板书设计:

利率

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篇2

浙江诸暨市天马实验小学任建洪:

我们在教学人教版《詹天佑》这篇课文时, 发现与浙教版有些出入。浙教版《詹天佑》 (第十二册第20课) 介绍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 是“打两口直井”, 而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是“打一口直井”。到底该以哪种说法为准呢?望专家给予答复。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张立霞:对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两个问题的解释

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 有两个问题比较受广大教师关注。一个是对《少年闰土》一课里“项带银圈”“希罕”“月亮地下”等词语的疑问;另外一个是关于《詹天佑》一课的: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打了几口竖井?

先来谈谈关于《詹天佑》一课的问题。

本册教材正式印制前, 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发现《詹天佑》这一课有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对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时有打了一口井和两口井这样两种说法。我们想, 这是个史实问题, 来不得半点马虎。

关于“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打了几口竖井”这个问题, 我们曾专门请教过詹天佑纪念馆的专家。纪念馆的专家给我们传真了相关资料, 并耐心地作了解释:八达岭隧道在开凿时曾挖大小二井。大井在隧道中部, 就像教材中所说的那样, “从山顶打一口竖井”;小井比较特别, 它其实不在隧道上, 而是在隧道外。这里引用詹同济 (詹天佑之孙) 的一段话来做一下说明:“小井位置不在洞中, 应为洞口外直井。八达岭山洞康庄一侧洞口外, 有一段深挖路堑 (青龙桥一侧洞口处为陡峻山坡) , 小井当位于康庄一侧洞口外。当洞口外深挖路堑完工后, 作为加快隧道和深路堑开挖措施之小井, 随之自然消失。”詹同济先生所说的“洞”就是隧道。从这段文字中, 我们可以清楚, 小井并不在这段“长一千一百多米”的八达岭隧道上, 而是在隧道外。课文《詹天佑》在讲到八达岭工程时, 并不是讲八达岭这段铁路如何修筑的, 而是专门谈的如何开凿“八达岭隧道”, 所以, “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这一说法是对的。为了保证教材的科学性, 我们随后把《詹天佑》这篇课文传真给了詹天佑纪念馆的专家, 请他们审阅, 得到了他们的肯定答复。

问题讨论到这里, 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为什么会有“两口井”这样的说法存在。詹同济曾为詹天佑留下的许多文字材料作注释, 他发现“八达岭山洞……洞内有几座直井, 一时颇有争议。有的书籍中, 绘图示意在八达岭山洞中部并排挖两座直井;而实地考察, 洞内现只有一座直井, 位于洞之中心里程附近。”为弄清楚真相, 他研究了许多史料, 并拜访了参加修筑京张铁路的一些工人的后人。他在詹天佑的三篇文章中找到了关于开凿直井的文字:“上列申报邮传部文中为:‘由山岭打通大小二井。’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山洞’一章内记述:‘八达岭山洞, 因洞身过长, 仅恃两端开凿之法, 费时必久, 故于洞身之中部开辟大井, 与两端同时并进……是井之深为八十四尺, 井径为十尺。’在京张铁路通车典礼上的英文致辞中提到, 在修筑八达岭山洞时, 曾开挖了二井。”

由此, 詹同济推断, 八达岭隧道中只有一座直井, 位于“洞之中心里程附近”, 另有一小井“位置不在洞中, 应为洞口外直井”。他就自己的推断请教了有关专家, “认为上述之断定是符合各项史料和实际情况的”。我们可以据詹同济的研究推测:因詹天佑提到八达岭工程时, 有“打通大小二井”“开挖二井”等说法, 可能有的研究受这样的说法影响, 没有深究其实质, 有的书籍又绘制了并排挖两座直井的示意图, 以致以讹传讹, 有了“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的说法。

顺便说一下, 从全文来讲, “打了几口井”这个问题并不是教学中值得花大力气的问题。课文第一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随后全文从多个方面讲了这么说的原因, 八达岭隧道工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学生能读懂这部分内容, 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并能回到全文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即可。铁道工程是复杂的学问, 八达岭隧道到底是怎样开凿的, 其中定然有许多我们无法了解的复杂因素。我们要尊重史实, 不能主观臆断,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揪着到底是一口井还是两口井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去做离题万里的分析、辩论。网络发达了, 学生查资料方便了, 但哪些资料是课堂上可以采用的, 哪些资料只需要一带而过, 还是要服从于语文教学的真正需要。

借此机会, 我再来谈谈大家较为关注的《少年闰土》一课的问题。

众所周知, 《少年闰土》一课由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节选而来。《故乡》写于1921年, 用的是当时大力倡导的白话文。但当时白话文初兴, 鲁迅写作所用语汇的书面形式还保留着古汉语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鲁迅原文的语言特点, 包括前面提到的几个词语, 我们在教材中都将其原貌保留了下来。

其中, “月亮地下”这个词语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有老师认为, 该词是“月亮底下”一词之误, 其实不然。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原文:“月亮地下, 你听, 啦啦地响了, 猹在咬瓜了。”整段文字所讲的是有月亮的晚上, 地里传来猹咬瓜的声音, “月亮地下”大致等同于“月亮地里”;如果改为“月亮底下”, 则好像刻意强调“有月亮”这样一个背景, 从整段文字来看是不合情理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词语外, 《少年闰土》一课中还有“素不知道”“无端”“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等词句, 表达上与当下使用的白话文有不同之处。教学这样的课文, 不妨先向学生简单交代一下相关背景知识。这样做,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另一方面, 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以至阅读能力的形成也是有帮助的。

教材中这样的课文虽然不多, 但并不是仅此一篇。如四年级上册编选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 其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也有出入, 但表现力相当强, 只要引导有方, 孩子读起来就会饶有趣味。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的作品语言相当有特色, 到了高年级, 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 课本之外, 他们也会读到各种各样的读物, 其中自然不乏这样的作品。拿人教材版语文教材的配套读物《同步阅读》来说, 随便翻开高年级的任何一本都能看到这样的作品, 如叶圣陶的《藕与莼菜》 (五年级上册) 、冰心的《和小鸟最相亲爱》 (六年级上册) 、冯亦代的《我的母亲》 (六年级下册) 。语文教材的学习, 根本目的在于阅读能力的形成, 教学中应时刻不忘这一点, 立足于课文又不囿于课文。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背景知识, 可以为他们能够更好地自主读书搭建桥梁。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自测题 篇3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jing mi

ning juzhen zhibao qianxiang ying

()

()

()

()

()

二、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3分)

耳畔(pan ban)

食不下咽(yan y6n ye)

藐视(miao mao)

魁梧(wu wu)

瘦削(xiao xue)

归宿(su shu)

三、抄写下面一段话,要注意字迹工整、行款整齐以及标点符号的位置。(3分)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完全正确的一组在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请在下面画“—”,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4分)

意味深长兴高彩烈司空见惯宠然大物()

寝不安席张冠李带心惊肉跳世外桃园()

天涯海角滔滔不绝悬崖峭壁波涛起伏()

濒来入梦碧空如洗顶天立地同心胁力()

五、联系下面句子,用“阻”字组四个词,再选词填空。(3.5分)阻()

()

()

()

1.詹天佑不顾帝国主义的(),亲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2.惰性是我们前进的()。

3.小红太任性了,妈妈无论怎么说,也()不了她出去。

六、按要求答题。(5分)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

2.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

(填关联词)

3.冬天到了,所有的树木都落光了叶子。(修改病句)

4.按照不同的意思造句。

(1)温和(表示气候)__________

(2)温和(表示态度)__________

七、根据“日积月累”和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拯救地球_____。

2.落红不是____,化作____。

3.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____,我_________。

4.不是花中____,此花____。

5.李铁经常说话不算话,我们可以用一句名言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在第15课中反复出现,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____之情,他们热爱大地,就像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和运用

一、阅读《詹天佑》,回答问题。(2+3.5+2+2+4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密周密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鼓舞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正确的词语。

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3.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

()——()

4.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

5.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

我们从詹天佑的说、做、想中体会到他是一个_____的人。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2+2+2+3+3分)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e)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an)痪(hua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a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剌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u)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a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e)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i)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否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

契机: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示注释,②表示语意转换,③表示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

(1)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2)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3.你对“生之喜忧”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一句摘抄下来。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_____

第三部分习作

根据下面的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40分)

在小学生活、学习中,你一定遇到过各种选择:面对困难时,你是迎难而上,还是退缩、逃避?面对失败、挫折,你是选择坚强,还是痛苦?面对诱惑,你又是怎么选择呢?……请以“选择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如:勇气、逃避、诚实、坚强、善良……

(2)事情要写具体,能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篇4

1.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的计算存款利息。

2.使学生初步认识储蓄的含义,感受到储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及益处。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2.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

1.谈话。

大家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为什么把钱存入银行?

2.导入。

把钱存入银行,会获取一部分利息,怎么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探究有关储蓄的知识。

(1)储蓄的好处。

(2)储蓄的方式。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深入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课件出示:小红20xx年9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9月1日,小红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元,共103元。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本金和利息。

3.探究利息、利息与本金和的计算方法。

(1)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尝试解题,交流汇报。

巩固实践爸爸妈妈给贝贝存了2万元教育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时凭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可以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1)贝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钱?

(2)如果是普通三年期存款,应缴纳利息税多元?

板书设计

利率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075)

=5000×1.075

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经历信息搜集的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经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难 点: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一、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生活中离不开百分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生活与百分数。(板书:生活与百分数)

昨天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近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教材上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向学生介绍: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随时调整利率。)

二、活动二

(1)调查理财方式。

师:除了以上关于利率的事情,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

(2)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请你帮李阿姨设计一下,黑板上的三种理财方式哪种的收益更高?

(3)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三种方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先让学生讨论清楚三种储蓄方式,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再列式计算,最后通过对比发现本金和存期相同时,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数和万分数

(1)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千分数也叫千分率。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千分号具有一切百分数的特点。例如:某市20xx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该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xx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6‰。

(2)万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和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数也具有一切百分数和千分数的特点。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不能超过1?,即该书的差错数不能超过10个。

三、全课总结

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6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月光曲》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

《同步阅读》教材《贝多芬》《齐白石画虾三变》反映艺术的成就需要孜孜不倦的追求;《街头艺术家》诠释了艺术就在身边,重要的是我们勇于展示;《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以散文的笔调写出季先生亲游泰姬陵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不论是课文还是同步阅读的课文,都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进而感受艺术的魅力,得到鼓舞和力量,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1册第八单元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贝多芬》《齐白石画虾三变》《街头艺术家》《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教学重点

走进艺术的百花坛,感受艺术的魅力,得到鼓舞和力量,受到美的熏陶。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步骤:

1.导入谈话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美,走向艺术所传递的美(板书:艺术)。

这节课,我们将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走进艺术(出示课件)。艺术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对艺术有不同的感受,更会让这棵艺术之树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2.主题回顾

走进第八单元的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学生自主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明确本组单元文章的主题:《伯牙绝弦》:知音(艺术因为知音而迸发更多的灵感。)《月光曲》:情感(真正的艺术创作除了艺术的天分和执着的精神,更需要高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魅力(艺术的美在于它有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我的舞台》:神奇《艺术的神奇吸引着我走进艺术的舞台》)

3.片断分享:

(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八篇以艺术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通过知识树出示课件四篇文章题目)。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同步阅读卡片》。请孩子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4.学生汇报:

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说主要内容。(注: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发现艺术的本质特点: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板书))

5.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出主题(相机出示课件,完成知识树)

《贝多芬》:执著──(预想引导方式:贝多芬一生经历命运的磨难,成就他成为最著名的音乐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齐白石画虾三变》:创新──(预想引导方式:从62岁到80岁,齐白石画虾的三变,让你体会到什么?)

《街头艺术家》:展示──(预想引导方式:艺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街头艺术家们以其不拘一格的表演方式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真理,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敢于──)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感受──(预想引导方式:正如季老先生所说:“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你才会真正感受到,没有任何的照片和绘画能真正照出、画出泰姬陵的气势来。”而一切的关键在于我们能用心──)

6.片断赏析与精彩展示:

(过渡)读了《同步阅读》教材中的这四篇关于艺术的文章,老师相信总有一些地方能打动你们的心,能读一读或者讲一讲,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吗?提个小小的要求,在汇报之前,请你先说说是哪篇文章的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按课交流)

结合朗读重点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走进艺术:

在分享中预想可能出现下面问题,重点关注其中的两至三个问题。

《贝多芬》:经历如此磨难,会何贝多芬选择勇往直前?

呈现方式:辩论──如果你是贝多芬,你会选择退却吗?(让孩子结合文本进行交流)

知难而退:人生苦短,应该安于现状。

勇往直前:执著于艺术的人,必要时要甘心交会出个人的生命。

辩论核心:对音乐的执著的爱,因为这样的爱才成就了艺术最可宝贵的执着之美。

《齐白石画虾三变》:对于齐白石老人,为何在62时还要对艺术进行孜孜不倦的创新?

引发矛盾交点:生活中62岁的老人,应该是安享晚年,对于62岁的齐白石老人,为何仍一直寻求画虾的创新?(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交流)

核心关注:艺术的不朽魅力,让不满足成为进步的车轮。

《街头艺术家》:当我羞涩于展示自我的才能这时,这些街头泊艺术家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片断分享:爱音乐的人,不一定非得穿得正正式式,规规矩矩坐在剧院里才能欣赏,这样的艺术环境,多令人称羡!

质疑:面对行人的挑剔,你会感觉怎样?(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交流。)

想象: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情景描述,学生情感朗读(音乐起):

当晨光曦微时,匆匆而走的上班的人,你优美的音乐让他们一天的工作都充满力量──

当暮色降临时,面对匆匆而行的回家的人,你静静地奏起一曲回家的歌谣──

夜色已深,整座城市开始安睡,你的音乐与这静寂的城市一样缓缓流淌──

分享:情感朗读片断。

核心关注: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爱,哪里就有艺术。

7.主题拓展

(音乐继续)通过刚才的阅读与展示,我们一起诠释了艺术特有的魅力,再看看这棵知识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中向我们传递着另一美的艺术。

亲爱的孩子,回到课前的那个问题,在你心中,你觉得艺术是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写出心中的艺术。(学生写完后自由交流,板书学生描写的关键词)

8.小结(结合学生回答及板书以散文诗的方式进行)

艺术在我们身边,

它是一种力量

需要我们用心发现

艺术在我们身边

它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

我们静静欣赏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等待我们创造

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篇7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篇8

ji? y? g b n sh? sh? ku? w?

( ) ( ) ( ) ( )

y? s? l g

( ) 式 严( ) 忧( ) ( )舍

j鵱:( )俏 ( )工

二、选择正确的音或字,打上“√”。(4分)

瞥见(pi pi ) 瘦削(xu xi o) 魁梧(w w∏闾╭ ng q n)

(报 抱)歉 羞(愧 槐) 一如(既 即)往 刻骨(铭 明)心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张:A.陈设、铺排;B.商店开业;C.姓;D.量词。

1.桑娜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 )

2.我家附近的马家板鸭店开张了。 ( )

3.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 ( )

4.我们讲故事时不要张冠李戴。 ( )

四、用“静”字组词填空,请不要重复使用。(4分)

1.黄昏的森林里一片昏暗,( )极了。

2.小外孙吵闹了一个下午,吃晚饭时终于( )下来。

3.遇事要沉着( ),不要慌张。

4.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 )的湖面上,美不胜收。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兴高( )烈 怒目圆( ) 十指( )心 泰然( )之

流连( )返 ( )之大吉 心( )肉( ) 自( )自( )

六、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精不诚, 。

,天之道也;诚之者, 。

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

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小红学习努力。小红体育锻炼也很积极。

3.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音乐教授。

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4.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5.我为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缩句:

七、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穷人》一课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中表现了桑娜和渔夫 、 、 的品质。

2.林子里 。 ,听起来像 。(选自《唯一的听众》)

3.屋外 ,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 。(选自《穷人》)

4.读了《用心灵去倾听》一文,你的感受是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一)唯一的听众(节选)(8分)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用横线画出“我”刻苦练琴的句子。(1分)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一句既说明了 ,又说明 。(2分)

3.文中多次写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2分)

4.生活中有许多善意的谎言,带给了人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请列举一例。(3分)

(二)捐 诚(15分)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着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个,b? y髐 f n shu ( )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鞋来,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姐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在你们国家有没有小孩患小儿麻痹?……”一连串的问题把我这个头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从近乎狼狈的窘态中摆脱出来。擦完鞋,我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给多少都行。”当我把5加元放到布袋里时,他俩用稚嫩优美的童音微笑着大声说:“非常感谢您!”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个路口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老式军装,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勋章、奖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鲜花。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然后向他们深深鞠躬,并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纪念二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济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孀,每年一次。募捐的人相当踊跃,而且zh? x? j ng r醤( ),气氛庄严。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1分)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②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 ( )

3.文中写了两件事:一是 ;二是 。(2分)

4. 文章最后一句“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只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中的“捧”字换成“递”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2分)

5. “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4分)

九、习作园地。(30分)

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篇9

西高皇小学杜云峰

一、熨衣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电熨斗的特点、构造和使用的一般知识。

过程与方法:了解所熨衣服的纤维特点,掌握熨烫衣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熨衣服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所熨烫衣服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蒸汽电熨斗一个,各种布料的衣物若干。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明年你们就将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到时候你们将吃、住都在学校。你们将要自己洗衣服,当衣服不平整、起了褶子或者是穿久了,都需要熨一熨,这样看起来才会更加好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熨衣服。(板书课题:熨衣服)

2、学习新知: ⑴在熨衣服之前,我们先要做好以下的熨烫准备: ①了解所熨衣物的纤维特性; ②了解熨烫的温度;

③在桌面上铺一层棉毯,再铺一块洁净的白布;

④准备干、湿两块布;

⑤在电熨斗的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凉开水或纯净水;

⑥根据熨烫衣物的种类将喷雾按钮调温旋钮转到对应的位置;

⑦插上电源,当指示灯熄灭时即可进行熨烫。

⑵练习熨衣服:

①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读课文,小组内讨论、合作理解课文;

②老师拿起一件衣服,边熨边讲解步骤:

单衣服: a、先将衣服翻过来; b、把衣缝熨平整; c、再熨衣服的正面; d、要压,不要拉来拉去; e、边喷水边熨; f、衣服熨好后,用衣架挂起晾干。

普通衣物: a、晒半干时垫上干布熨; b、顺布纹熨; c、顺逢平行推动;

熨焦衣物的处理; a、棉织品:在焦处用盐面轻揉一下就可 b、丝织品:用小 苏打掺水调成糊状涂于焦处

注意事项:

a、衣物干后才能熨烫

b、衣物有破洞时,先补后洗熨 c、一般的衣物,熨前不必晾干透

d、夏日,洗的不干净的或末干就收好的衣物,日久会出现小霉点,先放在含醋的水里涮洗干净,再熨 一下,霉渍就可除去。⑶课堂训练: 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熨衣服的训练。

⑷巩固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熨衣服,知道了熨衣服是要根据不同衣服的种类选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归纳一下衬衫的熨烫顺序是:衣缝

袖子

衣领

后身

前身

前肩;裤子的 熨烫顺序是:腰部

裤缝

裤脚

裤身,这些我们今后在熨衣物时要注意。

⑸拓展活动:

先小组(或个人)熨烫一件衣服,再讨论:你在熨烫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⑹作业布置: 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亲手熨烫衣物。

二、布艺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制作布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2、学习设计作品以及制作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和简单图样表达设计的意图。

难点:进一步掌握作品制作的多种技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ppt、图片、固定工具(大头针、双面胶、夹子、针线)、学具:针(一板针)、线(练习用线和与色布同色的线)、布料、装饰品、填塞材料、固定工具(大头针、双面胶、夹子、针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新授

1、交流一下你打算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做了哪些准备了(画、剪、装饰、准备塞入的东西)?

学生交流设计思路

2、你们很了不起,虽然是第一次制作小布艺,但是大家设计的都很合理,设想的都很周到,给我的感觉是,万事俱备就差一缝了!

3、能告诉我你们打算用什么针法来缝制?理由?(复习针法)

学生交流针法要点

三、师教学指导:

1、同学们喜不喜欢作“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呢?

2、这里我给大家看一段视频,这里有一个和你们一样的孩子,他也在做小制作,可是他在制作的过程中错误百出,我要请同学们给他找找茬,同时说出你的理由哦。

学生观看视频

3、整理思路

(1)布料正反面区分

(2)布料固定

(3)针法选择

(4)针距大小

4、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设计表给自己的作品制作设计一下相关事宜,避免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手忙脚乱。学生进行制作,巩固两种针法

四、交流评价

1、同学交流评价表评价

2、同学推荐优秀作品展示

3、交流同学作品的优秀之处

4、同学交流作品制作中的心得体会

五、小结与拓展

1、我们给小玩偶下面留了一个口子,我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分析老鼠制作的过程,以及方法,其中应该注意的技巧。

三、学篆刻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肖形印的篆刻艺术,了解掌握肖形印的篆刻方法、步骤和刻制要点。

2、感受篆刻传统艺术的魅力,体验篆刻乐趣,增强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篆刻示范作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展示肖形印图片,并播放中国古典音乐,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

二、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用一段《老鼠嫁女》剪纸动画视频,感受动物形象的可爱,体会动物形象的特点。并展示课题:《篆刻体验——肖形印》

三、具体授课:

1、肖形印的概念与分类。

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

据肖形印的不同花纹图案,可分为 5类:

① 人物类。有狩猎、生产、畜牧、车骑、舞蹈、杂技、音乐、戏剧、官吏、神话等。

② 飞禽类。有鸽、鸡、鸭、鸠、雁、孔雀、鹤、鹦鹉、鸾、凤、鹳、鹭鹚、鹈鹕、鸳鸯、啄木鸟、鹅等。

③ 走兽类。有马、牛、羊、骆驼、驴、骡、狗、猫、兔、鼠、猿、鹿、麋、驯鹿、狮、虎、熊、象、犀等。

④ 虫鱼类。有鱼、龟、蛇、蜥蜴、蛙、蟾蜍、蝎、蜘蛛、甲虫等。

⑤其他类。有瓶、壶、香炉、琵琶等生活器皿,以及树木、亭台、宫阙等。

2、肖形印的技法特点。肖形印的图案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异常简练,寥寥数笔,足传神会意。制作可分为铸、凿 2种,早期的多为铸制,东汉时有凿刻者,多属线刻。

【导语】同学们想不想刻出属于自己的一枚印章啊?好!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刻制印章需要哪一写工具材料?(教师展示实物介绍:篆刻刀、石料、砂纸、印泥等)

3、教学重点——动物肖形印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示范作品——各种动物肖形印章,阳刻、阴刻都有。

【导语】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几方印方印章有什么不一样?(白色字的印章叫阴刻;红色字的印章叫阳刻。这是篆刻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

4、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肖形印章,充分感受其中特色。

【导语】大家现在请拿起篆刻刀。这把刀拿在手上要怎么用呢?同学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我们要学会刻印,怎样用刀是关键。用刀的方法就叫做刀法,篆刻的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冲刀法,一种是切刀法。

5、展示多媒体课件(视频)——刀法:冲刀法、切刀法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两种刀法。(播放专家有关刀法的讲课录像)

6、让学生运用篆刻刀尝试切刀及冲刀的篆刻技法。

7、学生讨论两种刀法的不同之处。后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大家现在对于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用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冲刀法的时候,用力不能太猛,不要石头没有被冲破,你的手却被冲破了。所以我们在初次尝试刻印时请尽量使用切刀法,切刀法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更具有安全性。【导语】好了,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刻印了,现在就让我们来尝试刻制一方肖形印章,也就是刻制图形章。那么刻制一方肖形章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8、肖形印章的刻制方法步骤: ①打磨石料。②印稿上石。③镌刻。④修改。⑤钤印。

四、学习活动:(并轻声播放古乐)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根据教师事先准备的复印材料或者请同学们临刻课本上和其他资料上的肖形章作品,刻完后把印章盖在纸张上交。(鼓励创作)

辅导要点:

(1)、章法、刀法

(2)、刻印步骤

(3)、提示安全问题

五、作业评价:

1、学生展示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归纳肯定后当场奖励书签。

四、做西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做几种热西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家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什么是西菜?

2、板书课题:做西菜。

二、学习新课。

1、学技能。

⑴先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上介绍的“汤羹” “蛋类西菜” 和“土豆蛋饼”的做法。

⑵小组讨论:

①这三种热西菜的原料和配料各需要哪些?

②小组内介绍这三种热西菜。

③小组内讨论自己还会做哪些热西菜。

2、班内讨论交流:

①在制作热西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②在制作过程中,你是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的?

五、包饺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包饺子的相关知识,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劳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 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

课前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拌好的饺子馅和饧好的面团、面粉适量,擀面杖每个小组一个,盛放饺子的盘子每组两块,筷子或勺子每人一双(一个),面板每组一个,围裙每人一条、湿巾、盛饺子的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课题图片:包饺子 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饺子怎么样? 那你会包饺子吗?

2、介绍经验 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述,谁会包饺子了?

看来,光听同学说,就如同“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一样,自然是学不会包饺子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懂得得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行。)

3、做准备 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做好准备,包饺子也是同样如此。现在就请大家将包饺子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二)、包饺子

1、师生共同学习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包饺子的简单的方法,不过我知道有的同学会包饺子,那你看我我们的方法一样吗?

(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3)由两边向中间封口,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边。

2、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包

3、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4、师强调小结:

(1)由于技术不熟练,放馅不能过多;

(2)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5、学生再尝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饺子。

6、学生欣赏 其实,包饺子的方法还不止这一种,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花样饺子,想不想看啊?(出示课件:各种花样的饺子)

7、自主尝试 这么好看的饺子,其实方法也是很简单的,老师这里有每一种饺子的制作步骤,你想不想动手做一做呢?(尝试着包不同造型的饺子。)也可提示学生尝试着根据自己的想象包出各种各样的饺子,包出自己的创意来。

(三)、成果展示(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同学们看,将自己的创意说给大家听。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你觉得有意义吗?其实,每一次的劳动都有好多乐趣,只要我们能积极的在劳动中寻找、体味。对于今天包饺子来说,我想,如果我们再能亲口品尝到自己包的饺子,是不是更快乐的事情呢?我希望同学把包的饺子带到家里煮熟后和家人一起尝尝,让家也共同来分享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

六、彩绘泥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做彩绘泥塑。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材料工具: 泥土,泥工板,泥箆,水粉颜料或广告色,毛笔,砂纸,布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彩绘泥塑形象生动,惹人喜爱。现在我们就学做彩绘泥塑。板书课题:彩绘泥塑。

二、学习新课。

1、动手制作。⑴炼泥。⑵定形体。

⑶着色。俗话说“三分塑,七分彩”可见着色是很重要的一步。着色的步骤有: ①上底色。②涂肤色。③画眉、眼、发。④画外部、衣着服饰。⑤休整加工。

(2、“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了,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

3、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

提醒督促学生,保持桌面,地面与衣服的整洁。

4、活动小结:

1、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说说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视频展示台)

2、评选优秀作品,教师加以讲评。

七、小木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学生:角尺、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锤子、大头针、木块、砂纸、乳胶等。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形状,结构„„)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 连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 胶合 ② 钉钉 ③ 榫接

3、制作角尺。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交流 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从旁指导

4、学生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 同组间互相评价自己组内组员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组织自评 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需改进的地方

八、扎彩灯

教学目标:

1、了解彩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2、了解扎彩灯的制作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学准备:

竹条24根,纸绳、彩纸、胶水、铁丝、电工钳、剪刀 活动过程:

1、师讲解彩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并由此导入课题。

2、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交流制作方法。

3、教师介绍彩灯的一般制作流程:(1)扎骨架。(2)做灯衣(3)装灯钩,加彩穗

4、师边讲便带领学生操作。

5、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具体做法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交流欣赏作品。

7、课外拓展: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选择不同的材料,精心设计制作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彩灯。

九、秋冬树木的养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秋冬树木的养护的方法,及这样做的好处。

2、从小养成爱护树木,养护树木的习惯。

3、做一个树木卫士,为绿化做贡献。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我们怎么做才能使树木温暖过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冬树木的养护。

二、学习树木在秋冬季节交替时的养护方法。

1、秋后施肥 2、11月初浇水培土

3、修剪整枝

4、用草绳包裹或用石灰水涂白树木

5、防治病虫害。

三、课外实践

与老师一起,对校园的树木做实地养护,并记录自己的实践体会。

十、纸桥模型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

(1)班内分小组动手寻找资料,收集和了解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车辆不断增多,交通越来越拥挤的有关信息。有条件的小组可以自己拍照或摄像,拍摄没有建造立交桥的四岔路口拥挤情况以及造成的安全隐患和建造立交桥的四岔路口车辆的分流情况。上网查找各种各样的立交桥的图片。

(2)教师将学生拍摄的照片或录像整理。

2.教师准备:录像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剪刀、胶水、刻刀、直尺、投影仪、证书。3.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剪刀、胶水、刻刀、直尺。教学过程

1.放映同学们拍摄的录像或照片,比较一下,说说交通拥挤带来的隐患以及建造立交桥后交通的顺畅,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的方便。

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拿出同学们拍摄的照片观看,加深印象。2.学生设计制作立交桥。

(1)复习山线、谷线、剪切线的折剪方法。

(2)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出草图来,教师展示一组同学们收集来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3)让学生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好作品。

3.举办一次招标会。将学生制作的立交桥纸模型展示出来,每一组分别介绍自己设计的立交桥的特点,选出优胜的一组招标成功。

十一、橡筋动力模型赛车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橡筋赛车的简单工作原理,懂得橡筋、螺旋桨等零部件在小车行进中所起的作用。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科学知识,提高技术意识。教学重点:赛车的制作与安装。教学难点:配套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二、做一做

下面是一辆橡筋赛车。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这橡筋赛车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让我们动手一起做个橡筋赛车吧。制作过程:

1.橡筋赛车的连接步骤(1)准备一辆旧的玩具汽车(2)削一根木棍(3)准备一根橡筋 2.橡筋赛车的制作

(1)将木棍截成30厘米长的一根。(2)在木棍上挂一个勾,再把皮筋固定好。把大家做好的木棍挂起来,评一评谁的木棍做得更漂亮。

运用学过的基本方法还能制作处其他更新颖的木棍吗?动手试一试。

3.把螺旋桨装好

比比谁的木棍部件设计、下料尺寸精确,插接牢靠,拉线距离间隔相等,车体平稳,整体效果好。

三、评一评

四、想一想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十二、制作衣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金属衣架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学习金属衣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独立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金属衣架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能独 立制作。

【教学准备】 金属丝,细铁丝,塑料吸管,钳子。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你们已经学会自己洗衣服,衣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物,衣架有着轻巧、牢固、光滑的特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金属制作一个衣架。(板书课题:制作衣架)

2、探究新知:

⑴如果我们要制作衣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① 要做什么式样的衣架?

② 用哪些材料做衣架既好用又方便加工? ③ 要挂多大的衣服?在室内还是室外使用?

⑵练习制作衣架:

①设计:我准备制作一个金属丝“8”字形衣架,在室外使用。这种衣架通风好,易晾干。

②制作,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a、给金属丝安装塑料套管。b、先握出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圈,像个“

8”字形。c、再握出挂钩。d、用细铁丝将“8”字形交叉处缠扎结实。

⑶课堂训练: a、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制作金属衣架,有不懂的地方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指导。b、指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做讲解员为大家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c、同桌互相讲解制作的步骤。

⑷评比展示: 展示学生制作的衣架,由学生、老师进行充分的评价,以肯定学生的成果为主。通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制作和创造热情,为继续开展学生的制作和创新活动激发兴趣。评比可以从外形的美观程度;各处结合的严密性;作品的牢固性及作品的创造性等方面进行。

⑸拓展活动: 观察老师手中拿的“W”型衣架,说一说,它的制作方法有那几步?它给晒鞋带来了什么 方便?你能设计出其他造型的衣架来吗?画出 简要的设计图并动手试一试。⑹作业布置: 回家后自己制作一个衣架,再把它送给自己的妈妈

十三、节约能源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3.能坚持对家中用电量进行观测,利用图表记录自己家中用电情况。

4、能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教学重点:

1、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教学难点:

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午好!我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你知道我国的资源分布吗?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我国现有资源的状况。

二、学习新课:

1、我国的能源问题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3)、能把本组的方案与其他组交流。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最占世界的66.8%,石油居世界第5位。但我国仍面临众多的能源问题,谁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阅读资料,出示阅读提示: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是什么,用数字进行说明。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提出的问题。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着“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些能源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第69页的记录表中。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等办法来解决能源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节约能源可能更贴近他们的认知水平,怎样节约能源是学生设计解决方案的内容,当然学生提到开发新能源会更好。鼓励学生能够针对发现的某一具体的能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交流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和讨论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能源问题,必须从节能开始。

(5)、进一步设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节能意识是什么样的呢?过渡到下而的活动。

2、生活中的能源浪费

活动目标:

(1)、找出人们日常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

(2)、能针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一些人认为能源是自己或单位花钱买来的,使用多少是自已的事,由此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

(2)、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浪费能源的。提示学生,浪费能源的现象有两种情况:

a.像运行着的车辆、电器、燃烧的炉火没有得到及时的利用就是浪费

能源 b.像冰糕、饼干、衣物、学习用品等在生产过程中曾经消耗过能源,这些物品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也是能源浪费。

(3)、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

如不能随手关灯、浪费学习用品和食物等,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4)、组织学生针对能源浪费现象找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全班同学共同出谋划策,针对不同小组学生发现的每一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节能措施,并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作业:调查自己家中的用电量:

1.提问:你知道自己家中每周用多少度电,每天什么时间用电最多,什么时间最少吗?

2.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的用电量,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在一周内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查看、记录家中电表的数值。查看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接触电表、开关等,最好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

(2)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统计图,观察一周内用电量的变化。学生练习如何绘制统计图,并通过分析统计图解释统计结果。

(3)统计家中常用电器的瓦数、使用时间.计算消耗的电量。

3.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提出自家节约用电或其他能源的措施。

四、总结: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讨论,明白了我国虽然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我国面临着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再者有很多能源是只要使用完了就再也没有了。因此,除了可以开发新能源外,节约能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十四、电脑制作贺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电脑制作贺卡。

2、让学生了解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节日的时候总要给身边的同学或远方的亲人朋友送张贺卡,以此来表达诚挚的祝福。用电脑制作贺卡,不仅新颖别致,色彩艳丽,而且还富有个性。今天我们学习怎样用电脑制作贺卡。板书课题:用电脑制作贺卡

二、学习新课。

1、方法指导。

⑴打开电脑,认识画图版。

⑵在画板上绘制贺卡。

⑶步骤:

按照课本第33页—34页的制作步骤学生操作。(4)做完后利用电子邮件发给同学或朋友。

2、讨论交流。

⑴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你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⑵你能使贺卡更美观吗?

3、举办“小小贺卡传真情”交流展示会,展示自己制作的电子贺卡。

十五、联想发明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初步了解联想发明法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激励学生动手设计作品,并克服困难完成作品。教学重点:

1、联想发明法的基本思路。

2、学生设计并展示作品。

教学难点:搜寻联想发明法和生产、生产的结合点。教具:灯片一张,录相带一段。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通过学创课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创造发明的知识技能;制作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作品。今天,老师再教给同学们一种发明创造的方法。板书课题--联想发明法。

二、新授

(一)联系

1、出示灯片。师:请同学们观察,一条游动的鱼;一种叶缘有齿的草;一条木船;一把锯子。

2、思考: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若有联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学生回答。

4、教师:人在造船时借鉴了鱼的外形和运行原理;鲁班由草齿划破皮肤而受启发,发明锯子。

(二)联想

1、师:请同学们观看录像。思考,它们能给你什么启示?

2、放录像。(仅有图象,教师作解说,重点地方使用暂停键,让学生注意观察)

3、学生谈联想 师:看了这些生物或物体在外形、运动姿势、结构、原理上的特点之后,你能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物品?为什么? 学生谈联想。

(1)鸟 → 飞机。师:鸟的哪些特点使你联想到飞机?师:飞机既仿了鸟的外形又仿鸟的飞行原理,人们造出了比鸟飞行性能更佳的飞 机。

(2)蝙蝠 → 雷达。师:蝙蝠为什么能在空中自由飞行?(3)蜂鸟 → 直升飞机。师:蜂鸟悬停空中采花粉有什么特点? 师:人们受此启发而发明直升飞机,悬停时,机翼不停地转动。(4)鸡蛋 → 薄壳结构的屋顶。师:若把蛋壳扩大,你想它有什么用途?

4、学生观看实物录像片。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生物(或物体)的外、运动特点、结构而受启发联 想到生活中的物品,这些物品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你们想看一看吗? 教师放录相片,学生观看。(A:飞机;B:雷达;C:薄壳屋顶。)

5、总结发明技法

(1)师:通过上述事例,说明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可以让人们获得启发,发明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需要的新产品或新技术。你认为这种发明技法,它的主要思考过程是怎么样的?(教师可以提示: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最后做什么?)(2)学生回答。

(3)教师板书。(观察 思考 仿造)

(4)师:观察:指察物体的外形、运动特点、结构,认识其原理;思考:这些特点在生产生活上能派上什么用途?称为寻找启示点; 仿造:构思,设计,制作物品。

(5)师:这种发明方法称为(板书)联想发明法。

(三)举例

1、师:模仿生物或物体的特点,人们已经发明了许多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的、适用的产品。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哪些物品是利用这种方法发明研制成的?

2、学生举例。

三、创新

师:回忆你身边的生物或你认识的生物,它们哪些方面的特点能启发你。请你试着利用它的一些特点,设计出一件或两件人们在生产生活上需要的产品。(教师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把设计图用彩笔画在纸上,并给它取一个名字。)比一比谁的设计更适用、合理、新颖、独特?

1、学生设计,教师巡视,发现好的设计者。

2、请部分学生上台介绍作品的特点。

A:教师先在黑板上贴一条双面胶带,用来粘贴学生的设计图。B:学生依次用教鞭笔指着设计图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特点、用途。C:请学生拿起设计图在座位上向同学介绍。

D:请还未介绍作品的同学把作品图向周围同学介绍,让他们了解你的作品。

3、学生评议作品。

A:师:听了同学们设计作品的介绍,老师很受启发,深受鼓舞。在此,老师对同学们取得的成绩致以热烈的祝贺!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 B:学生评议。

四、小结:

模仿不是人类最终的目的。模仿自然只是为了获取启发,生产出比自然界生物或物品性能更加优越的产品,但要把设计变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挫折。这就需要同学们发扬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老师相信:胜利是属于你们的!

五、作业。

上一篇:快乐的跳蚤市场小学生作文下一篇:部编三年级语文各单元作文指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