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精选10篇)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 篇1

教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杭城小学六年级上册写字课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第6课

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

教学要求: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

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

二 新授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

教师讲解:

(1)要尽量做到熟练。

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而变形。

(2)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

楷书笔画凡是转折连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顿动作,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3)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4)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5)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

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4 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

三 练习

写一写。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7课

呼应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

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课题

呼应

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 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出示例字“小”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出示“心”字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上册)

杭城小学

《写字》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通过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并对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较强,通过集体演示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三、教学目的:

1、继续规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 篇2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读一读、认一认。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3.重点字词读正确并理解词语意思。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4.交流找到哪些朋友。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5.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默读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

──“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二、研读与赏析

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和他一起会晤我们的好朋友。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再回答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精读段落:

1、古桥: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抓住“德高望重”一词)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自己意见。)师: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师小结: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树林里: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抓住:“知己”“人树相融”来理解)

师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奇特的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这句话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3)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4)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

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3)文中用了不少的修辞,找出相关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妙用.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 篇3

第14课 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画图”中的铅笔、笔刷、橡皮、喷枪等工具的功能。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运用电脑“画图”中图像菜单中的“反色”功能,借助画图工具创作出仿版画效果的有趣图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3.感受鼠标作画带来的快乐,体验电脑“画图”造型表现的乐趣。【教学重点】用鼠标结合“画图”中的工具画出各种图形。

【教学难点】利用“反色处理”功能,借助画图工具制作出仿版画的美术作品。【教学准备】学校电脑教师的硬件,确保能够正常上课。【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引出课题。

1.图片导入,师: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这幅版画作品,清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说版画的制作过程。

2.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3.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二、分析作品、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1.你喜欢那些作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体验电脑“画图’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3.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打开图画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4.介绍“画图”工具 橡皮的大小 笔刷的大小 喷点的大小

5.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勾画的草图。

欣赏课本上几种不同类型的版画,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如同样是黑白的木刻版画与纸版画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的区别,我们应选择相应的工具去表现。

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

1.欣赏老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想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 2.教师示范讲解。

3.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 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 4.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指导学生创作练习:

1.用“橡皮工具”、“笔刷工具”等手绘时,主要是靠鼠标的控制来完成的,因此建议要反复多练,才能得心应手。

2.要按部就班地作画,并熟悉工具、运用工具,如“笔刷工具”中的子菜单,选择笔的大小、笔势(方向)等。作画练习:以仿纸版画为例:

1.用铅笔工具勾画草图,构图要饱满; 2.用笔刷工具勾线,注意选择好笔刷的大小; 3.反色处理;

4.外轮廓用橡皮工具“擦”白,可留下一些痕迹,作为仿版画中“刀痕”; 5.画五官部分用喷枪工具,画出仿版画的效果。

六、作业展示

1.在多媒体上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谈学习体会;并介绍自己最得意之处。2.教师点评或评语式点评。

3、选出优秀作业打印,布置在橱窗中或走廊上既作交流又美化环境。

七、课后拓展:

1.用“仿版画”之法,制作 “图案”印章、生肖印章等,与版画有异曲同工的“刀味”。2.头像创作,为自己或者为同学制作一幅版画肖像作品。3.尝试用其他的软件制作版画。【课后反思】

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仍然延续了全套教材的电脑美术课程追求明确特色、简单有效的思路。和前五个年级比较,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侧重特色和实用。本册电脑美术追求的是“特色”——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 篇4

课 型:

精讲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沙漠玫瑰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对沙漠玫瑰复活过程的细致描写以及“我们”和邻居对沙漠玫瑰这一特别事物的美不同理解的对比,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学习全面地看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对沙漠玫瑰很不了解,对于全面理解问题的实质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学习本文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抓住作者对沙漠玫瑰绽放过程的细致描绘,引领学生认真体会,从而感受沙漠玫瑰绽放的过程,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2、品味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字词,理解词意。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讨论交流沙漠玫瑰绽放的过程。第一循环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沙漠玫瑰的资料和图片。

2、展示沙漠玫瑰在无水和有水浸泡的情况下的样子(可以是多媒体,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片等),用饱满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3、揭示课题,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简介沙漠玫瑰的资料。

4、出示作者的资料: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理解词意。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讨论交流沙漠玫瑰绽放的过程。第二循环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义。(6分钟后,比一比谁掌握得好。)

1、生自学。

2、各小组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出示生字、词语,集体订正易错的字。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所要表达什么?(5分钟后,比一比谁学得好。)

1、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3反馈。

主要内容:全文以“一把枯萎了的干草”写起,写了自己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用八天的时间观察到了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

作者要表达的是:以朴实的语言,明快的节奏,从观察生活具体的事件开始,穿透事件表象,归纳其中反映的问题,再深入分析问题的形成,由此告诉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全面理解问题是多么重要。

五、巩固本课生字。

1、自己书写生字。

2、给生字组词造句。

六、作业布置

1、所画词语各写两遍。

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23、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 绽放? 不同? 美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沙漠玫瑰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学习全面地看问题。第一循环

一、复习到人。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沙漠玫瑰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学习全面地看问题。第二循环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写沙漠玫瑰样子的语句,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8分钟后,比一比谁理解得好。)

1、生自读。

2、小组内交流。

3、反馈。

(1)勾画出描写沙漠玫瑰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指导朗读重点句子“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朋友拿给我时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时的心情如何?说说在朗读时应该如何表现。

(2)从“我”观察沙漠玫瑰的变化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勾画出描写沙漠玫瑰变化的词语:“一把枯草”“中心有一点绿”“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真有玫瑰形的图案”“绿色层层舒展”“延伸到它所有的枝丫”“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读句子,谈体会,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与形象的描述。

(3)你怎样看待“我们”和邻居的不同态度?

在小组学习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谈感受,说体会。从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自由读第4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3分钟后,比一比谁了解得好。)

1、生自由读。

2、反馈。

(1)抓住重点句子“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当你目睹了沙漠玫瑰由“一把枯草”到“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的变化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在邻居眼中,很难把沙漠玫瑰与美联系起来,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生命的倔强。理解词语“倔强”,并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沙漠玫瑰的倔强。

五、有感情地朗读,赞美沙漠玫瑰的美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热情赞美了沙漠玫瑰的美。

(1)回忆上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沙漠玫瑰惊人的美?(2)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仿照课文写法,写两句话抒发自己的情感。

(3)说说在朗读时,应该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学生采取自由读、分组读等形式朗读最后一段,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六、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留心观察周围一种事物的生长过程,并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

23、沙漠玫瑰 枯萎——————复活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情感目标: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些分数你们见过吗?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

327459

31: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三份。分数单位是。442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五份,取其中的二份。分数单位是,它有2 个55这样的分数单位。

71:把单位“1”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七份。分数单位是,它有7 个99这样的分数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分数

二、新课

1、出示图片

①这些数你们见过吗?(课本97的图片)

②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数?

③你能给图片上这些数取个名字吗?

学生回答:百分数

教师:对!像18%、49%、64.2%98%......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①你知道这些百分数所代表的意义吗?(图片上的百分数)

18%:小学生近视人数是小学生总人数的18%。

49%:初中生近视人数是初中生总人数的49%。

64.2%:高中生近视人数是高中生总人数的64.2%。

60%:

......②你能说出刚才那些百分数的共同点吗?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③百分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吗?后项是多少? 60后项是100 100

„„ 35 后项是100 100

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百分数的读法

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那么百分数的读法你知道吗? 教师: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学生练习读)

教师: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总结出: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②注意:读百分数的分母时,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只能读成“百分之” ③练习,读出你看到的分数。

4、百分数的写法

①你们自己先试着写写百分数,看看百分数应该怎么写?(学生自由练习)②教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学生: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③练习

5、下面的正方形表示“1”,涂色部分先用分数表示,再用百分数表示。

6、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下面我们来看看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①学生自己先思考,百分数与普通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②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A.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一切不为0的自然数。

B.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百分数为能带计量单位。

C.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通常要写成最简分数;用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能约分的也不能约分。

D.分数与百分数的书写形式也不同。

E.分数与百分数表示的意义不同。

③练习

下面哪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

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2、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一、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学生边观看,边小声议论。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谈话揭题。同学们,从图片上我们看到了我国海岛战士不辞辛苦守卫着祖国的边疆的英姿,看到了海岛战士认真学习文化的热情。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岛战士身上的故事。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了解故事大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读给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3、提问: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介绍了有关海岛的哪些事?(故事发生在去宝石岛的路上及岛上。介绍了两件事,一是战士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二是岛上战士开尝瓜会。)

三、重点研读语句,感悟战士爱岛建岛的爱国精神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研究:战士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

2、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交流的重点是:

(1)小高为什么上岛时把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2)在尝瓜会战士们是怎么吃瓜的,作者为什么描写得那么详细?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战士尝瓜的那两个句子,体会战士的心情,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引导学生考虑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揭示课题含义

1、质疑: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岛上战士为第一个西瓜开尝瓜会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小高探亲回来时把小昆虫带上岛,小昆虫在海岛安家落户后,蔬菜瓜果就能长得更好,战士们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设美好的海岛的理想就能实现。)

2、读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写看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点明了课题。)

四、朗读课文

板书

彩色的翅膀

传授结识小高

热爱海岛

热爱祖国

参加尝瓜会

课后反思:

发现蝴蝶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 篇7

面具

内容

辽海版六年上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

目标

1、学习面具艺术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认识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2、学习利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面具,训练学生的综合表现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立体构思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面具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了解面具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

重点

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难点

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具的特点及材料的运用。

学法

观察、探究式学习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面具示范作品

学生

色卡纸,废旧物品(毛线、羽毛、亮片、黏土)双面胶、皮筋、绳

教材分析

我国传统面具具有着丰富的种类和鲜明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成为一种文化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本能体现。最早出现在原始乐舞、无数、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美人泪的进步以及低于、种类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争奇斗艳。有的滑稽怪诞、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狰狞恐怖,有的质朴天真,充分体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

本课的设置,就是通过面具的历史演变,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感受民间美术的丰富内涵,了解各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同事让学生感受到面具与生活密切的联系。用各种材料制作组合成开展游戏活动用的面具,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又能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情景

讲授

新课

创作

表现

作品

展示

课堂

小结

1、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

2、“大家好,我是多多岛的胖总管,马上就要过圣诞节了,多多岛迎来了许多客人,请大家跟我来吧。”

二、新课

1、多多岛的漫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是的,他们都带了一个面具,他们要参加多多岛的圣诞嘉年华,同学们想参加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面具,然后我们一起去参加圣诞嘉年华活动。(板书)

2、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想提问同学们两个问题:

你见过什么样的面具?

你想了解面具的哪些知识?

为了让大家学习地更愉快,我为大家请来了两位小向导——庄,她们将带领大家去咱参观有趣的多多岛的面具博物馆。

3、参观博物馆

你知道面具的来历吗?

我国的面具艺术。



贵州傩戏面具,nuÓ即驱逐鬼怪的仪式。傩戏面具的设计有什么特点?五官特点?

古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恐怖的面具?

‚

藏戏面具

1)

你能看出这些面具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吗?

2)颜色的象征意义

我们来欣赏一下世界的面具艺术。



非洲面具和前面看到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

其它各国面具。

面具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不同地区的面具特点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介绍生活中的面具形式特点。

4、欣赏了这么多作品,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设计一个面具呢?我们先去小小工作室参观一下。

单独思考:这两个面具是怎么做成的?

观看教师视频演示。

分组探究:



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面具?为谁设计一个面具?

‚

怎样用夸张的手法创作面具?

注意事项:安全

结构:面部、透视、耳翼、箍带(实物用手指)

三、创作

下面就请大家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自己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与众不同的面具。也可多人合作。

四、展示

1、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你独特的构思和做法。

2、请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来,戴上面具,即兴表演一番或说上几句话。

3、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他的什么装饰方法是你没有想到的,值得你学习。

拓展:我国不仅有傩、藏戏面具,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面具。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圣诞嘉年华活动就到此结束,但是请大家不要失望,因为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制作一个喜庆的面具迎接新年的到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扮演胖总管

带了面具

看视频资料

祭祀震慑

原始、狰狞、恐怖

夸张

祭祀祈愿

学生念涵义

母亲、父亲

仙翁、猩猩、狮子,角色性格鲜明、造型夸张

色彩朴素、图案简单

思考

小组讨论

自评

互评

教师补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面具文化

感受面具的表情特征

感受不同地域面具的不同特点,体验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及多种表现形式。

解决教学重点

探究式学习,利用欣赏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教案 篇8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遇险自救牺牲)

二、精读训练

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意思?

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

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

(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

指名再读,及时鼓励。

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

3、朗读理解第二段。

(1)速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3)出示挂图。

(4)图文结合,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看图说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板书: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读这段话。

看图听老师背这一段话。

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

(5)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6)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

小组交流,讨论。

(7)出示: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指名读。

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

“伟大的灵魂”指什么?

(8)指导朗读第二段。

指导:读哈尔威船长的命令时应凝重有力,作者的议论应读得稍慢、庄重,对话部分应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六年级上册第五课詹天佑教案 篇9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至结束。《詹天佑》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本设计力求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勘测线路这段,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通过研读品味去理解课文内容,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及‚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两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研讨,自行理解画出示意图,教师适时运用课件演示,促进学生对詹天佑这种创新思维的理解。

教材简析:

本文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有代表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感悟课文内容,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了解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开凿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情怀。教法:

激情导入、引导点拨、自主讨论 学法:

诵读领悟、圈画批注、合作探究、练习演示 课前准备

课件: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纪念活动资料;开凿方法和设计线路的动感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理清层次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了100多年前中国人自己修筑第一条铁路的情形!知道了(出示图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詹天佑顶住一切压力,克服一切困难毅然接受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修筑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啊!无论历史的车轮走多远,这个名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请再响亮地呼唤一遍这个名字。(师板书:詹天佑)

谁还记得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让我们饱含深情地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请读出关键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自读自悟,提纲挈领

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快速默读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路线)

三、品读感悟,体会爱国

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去领会)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施工现场。

1、学习第4自然段:勘测线路

读读第4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圈画出关键词句)(1)交流品读以下几句:

句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a.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你从哪儿体会到他工作严谨的?

谁能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读出来?

b.同学们,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程人员这样说的吗?(不是)

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请男生读)

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请女生读)

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肃地勉励工程人员——(请男女生齐读)

过渡:同学们能想像出詹天佑工作之前的动员大会,工作中对工人的严格要求,真不简单!詹天佑是这样要求他的工程人员的,那作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句2:‚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a.指名几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扣住‚亲自、始终、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等词句来谈体会。)

b.作为总工程师,身体力行,夜以继日和工人一起战斗在第一线,多么让人敬佩!来,我们一起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融入我们的情感想像一下,你仿佛看到什么?(我们仿佛看到了他跋山涉水的身影;看到他油灯下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到他冒着满天的黄沙,顶着呼啸的寒风一边测绘定点,一边勉励工程人员。)

过渡:是啊!怒号的狂风掀起了漫天的黄沙,但掀不动詹天佑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詹天佑前进的步伐。这样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源于詹天佑在遇到困难时心中有着怎样的信念? 句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a.指名交流。(这是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修筑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如果修得不好,帝国主义国家看中国人笑话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

b.小结:正是因为詹天佑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所以他才这样说,这样做。过渡: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把一腔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行动,詹天佑深深感动了我们,那么,他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2、自学5、6自然段(开凿随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A.默读5-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借助课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陡坡的方法。(在小组交流)(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

B.全班交流反馈。(师板画2幅图)(1)两条隧道各有什么特点?

(2)(生上台画表示工作面的箭头)这样两端凿进施工会有什么困难?难怪詹天佑他要在峭壁上定点、测绘,难怪他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师:非常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件的动画演示4个工作面的施工。既然中部凿井法能缩短了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4).火车经过青龙桥时,詹天佑又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那火车是怎么爬陡(生对照插图读课文,指名学生说,师边动车演示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凿隧道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的聪明智慧,但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设计‚人‛字形线路时的奇思妙想。(请6个同学上台演示火车爬坡)

C、那么,詹天佑在铁路修筑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学生从书上找句子回答。)教师追问: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仅仅遇到这些困难吗?我相信同学们在课前的资料查阅中已有所了解。(学生举手说)

生1: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又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生2: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

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生3: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落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 生4: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遭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师:大屏出示学生说的内容

D、同学们,听完这些介绍,看看这些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生畅谈。

师:大家都谈得很好,了解到了这些,你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来,自己读读,读出心中的感受。指名读(齐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E、詹天佑不但自己经常这样想,他也经常这样勉励他身旁的工作人员: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引读:詹天佑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来自哪里呢?(来自于他对祖国深深的爱)

师小结:是啊!詹天佑真了不起!正是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新,用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请同学们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如何?

小结:詹天佑让所有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面对詹天佑的伟大创举,我们由衷地说,詹天佑是一位——(生: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呼唤这个永世流芳的名字——(生:詹天佑!),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呼唤这个流光溢彩的名字——(生:詹天佑!)

四、倾诉情怀,升华爱国

1、想象写话: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已过去了一百多年了,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感和非凡的创造才能仍激励着我们。当你站在青龙桥车站的塑像下,会想些什么?来,拿起我们的比,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选用上课文中学过的一些词语,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但是,一定要表达出此时此刻你内心中最真挚的情感,)

(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2、学生交流,点评。

3、师: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肃然起敬的名字,让我们再一次崇敬地呼唤他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完善小练笔,抒发真情,写出你心中的詹天佑。

詹天佑

杰出 爱国

勘测线路: 高度负责、一丝不苟、身先士卒

开凿隧道 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爱国 杰出

八达岭 :中部 凿井法

设计路线

‚人‛字形线路

纪念一位伟人 传承一种精神

六年级新课标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篇10

1、学习行文紧扣美丽两字由表及里揭示其深刻的内涵运用名人轶事和名言烘托主人的写作方法。

2、学习居里夫人追求科学的执着精神和具有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

作者对美丽进行的哲理性阐述。

教学设想:

以“问题讨论法”引发师生互动。

学前预习:

网上查找有关居里夫人的信息,总结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设问题,阅读全文(动笔、圈划)

问题:以文本信息的资料,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具有哪些方面的含义?

二、结合学前预习,课堂阅读,进行问题的讨论

第一个问题:居里夫人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问题的归纳

1、学识基础

1893年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

1894年获得教学硕士学位,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2、品质基础

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了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为人类的科学发展愿意牺牲的品质。

3、家庭基础

1895年与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结为夫妇。

一个科学家如果具备了某个研究领域坚实的科学知识,具备了坚忍不拔,顽强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具备了充分运用一切有利于研究的客观因素的能力,那么他一定能获得成功。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具有哪些方面的含义?(文本摘句或概括)

问题的归纳

1、居里夫人的形象之类

年轻漂亮,神色庄重,美丽庄重。

居里夫人属于“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一类很漂亮的女子。

巴黎求学之际,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漂亮,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得到许多追慕者的青睐。

2、居里夫人刻苦求知品质之美

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

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心无旁鹜,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

3、居里夫人追求科学的执着精神之类

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美丽健康容貌的隐退,丈夫早逝,社会的歧视,全然不顾,只是默默地工作。

凭谁论短长,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

4、居里夫人科学成果的价值之美

居里夫人发现发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探密,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作者通过居里夫人形象、品质、精神以及科学价值等诸方面的描绘与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美丽”所富有的深刻内涵。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在解读全文的第一教时的基础上,朗读全文,整体体悟“美丽”的内涵

二、重点突破课文的难点

1、文本重笔多次描绘居里夫人的形象之美,其用意何在?

突出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居里夫人不以外表的美丽作为资本去追求一种平庸无为的物质生活。她都追求的是永恒不败的美丽即: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不开败的美丽。

2、想一想,居里夫人毕生献身于科学的坚定信念是什么?

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不开败的美丽。

3、依据第6段的文本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苏东坡富有哲理的含义?

作者借助东坡的这段话,评价了居里夫人:科学的探索,使居里夫人的青春、美丽不断的消逝,镭射线侵蚀着她的肌体,危害着她的健康(变)。但是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乃至为科学愿意牺牲一切的精神和她的科学的重大贡献将永远载入人类文化的史册(永恒的不变)。换言之居里夫人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的美将是永恒的。

4、理解“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驶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居里夫人就是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伟人就是能超形脱俗,不被人世名利所累,他们为了事业,为了目标,专心致志地、默默地努力着,运用人类所创造的智慧,去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去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就是一种理性的美丽,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

5、请结合上面这些问题的讨论,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超越百年的美丽”含义的。

三、落实基础知识

名人轶事和名言对主人公的烘托作用。

莫泊桑《项链》中的一段话。

宋玉、范仲淹苦读的轶事。

斯佗夫人《汤母叔叔的小屋》引发的革命。

苏东坡《前赤壁赋》中一段话。

诸葛亮、毛泽东。

具体作用见前面的问题讨论,~突出居里夫人的美丽与伟大。

四、解疑

让学生提出不解的问题,师生互动予以解答

五、主旨的探究

作者赞美了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的探索,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从而揭示了为了人类的进步而有所作为,这才是永恒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六、引申拓展

上一篇:关于《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下一篇:小学生作文三年级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