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示范课

2022-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骨干教师示范课

基于中职示范校建设背景下的骨干教师有效培养研究

摘 要: 2012年6月,我校被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在此背景下,骨干教师培养成为我校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我校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为例,从骨干教师的定位及培养目标、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培养过程的反思等方面对骨干教师的有效培养进行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 中职示范校建设 骨干教师 数控加工专业

2010年9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指出2010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2012年6月14日,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已经通过评审复核,正式获得批准立项。

被列入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计划是机遇也是挑战。示范校建设明确了七项重点任务,即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改革评价模式。其第五项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纵观示范校建设七项重点任务,无论是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还是改革办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都必须通过教师完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示范校建设的整体水平,骨干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定位及培养目标

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是在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师群体中,师德修养、职业素质相对优异,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认的、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对一般教师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能够支撑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优秀专业理论或实习指导教师。这个群体可以说是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起到专业支撑的作用,既是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又是专业带头人的后备力量。

作为专业教师队伍中的优秀群体,数控加工专业的骨干教师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以下作用:

轴心作用。骨干教师不仅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品德,而且有着追求事业成功与成就的强烈欲望,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成熟的特征,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轴心作用,在学校舆论上占主导地位。通过骨干教师的表现,学校在全体成员中维持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面貌与态势。

驱动作用。一般教师普遍认为,骨干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往往会成为同行努力发展的坐标,使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敢于把自己的工作提至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起到驱动作用,推动学校工作。

辐射作用。骨干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水平起着示范作用,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转化为学校中其他教师成员的态度与水平。当然,榜样的质与量决定了其产生影响的力度、速度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全校每一个人。

促进作用。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群体越来越依赖于其间骨干力量的群体不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起到促进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骨干教师培养要实现以下目标:(1)使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2)使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了解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本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初步的本专业课程开发能力;(3)使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比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4)进一步丰富骨干教师的实践经验,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和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加深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

二、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的有效培养途径

1.通过师资基地培训,拓宽骨干教师职业视野。

所谓“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是指依托国内外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等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的职业、专业培训。据调查,来自教学一线的中职教师对职业教育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前沿技术等方面了解都是局部、狭窄的,特别是数控加工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更新较快。师资基地培训的授课教师多是有着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培训经验的教育科研和技术技能专家,他们能够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需要和专业技术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对中职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集中培训,师资基地培训的培训内容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紧密。

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来说,通过国际、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让长期在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走出校门,拓宽视野。通过培训、学习和相互交流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前技术,有效提高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2.通过校企合作培训,丰富骨干教师实践经验。

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被称为“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方式。在校企合作中加强中职骨干教师与企业的结合,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理论,企业的工程、技师与中职学校的骨干教师相互交流,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实现双向互动合作,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校企合作的培训方式包括企业行业专家对骨干教师的指导和教师到企业的观摩学习、顶岗实践。

校企合作的培训方式可以有效使中职骨干教师的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高素质、双师型骨干教师的要求。校企合作作为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由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又可以让教师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专业新动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和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以及生产劳动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中职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知识的教学,使毕业之后的学生较快适应企业的岗位,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为企业创造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使中职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的职业教育中职骨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校企合作师资培训是教师与生产技术的亲密接触,有利于教师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更新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本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而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有效促进其专业发展。

随着国家级示范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的深入开展,我校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知名度在徐州机械制造行业不断提升,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徐州科源液压有限公司等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与我校数控工程系的校企合作形式进一步深化,企业为骨干教师的企业培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采取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弟等方式,安排教师进入生产一线,为教师提供一定的产品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为提高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提供可靠保障。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培训是骨干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效果显著。

3.通过校本培训,满足骨干教师的发展需求。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立足于教师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学校的工作实践,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职业修养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课程。

校本培训的开展方式灵活多样,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师徒结对、专题培训、观摩交流、反思性教学、课题驱动、教学研讨等,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来说更有针对性。

我校在示范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期间,通过师德教育,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校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强化骨干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骨干教师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政治学习,骨干教师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自觉性。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公开课、示范课和技能竞赛,使骨干教师能够借鉴学习、取长补短,为骨干教师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特别是2012年12月江苏省技工院校数控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我校的召开,为骨干教师提供了与全省数控加工专业教育教学专家交流研讨的机会。通过专题讲座和学习汇报,安排参加国际、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教师向全体教师进修交流,做到一人学习、全体受益。通过课题驱动,“结对子、引路子、压担子、架梯子”安排专业带头人指导培养对象全部参加示范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或课程体系建设或教师工作室建设中,全面提高其专业课程开发能力。一系列校本培训的开展无疑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宽敞的展示平台,提供了广阔的提升空间。

三、骨干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

1.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倡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由于我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师或毕业于工科院校,或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在骨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开展这类课程的培训。针对我校教师教育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应鼓励骨干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及时掌握教育动态,领会教育新观念,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提升。

2.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加强科研指导,提高教师的内涵素质。

对中等职业教师来说,科研意识的强化,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内涵素质。指导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是实践教育理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其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中除平时的教育教学论文外,还要积极创造机会使其参与到国家、省市、学校等各级课题的研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

3.骨干教师的培养要从专业发展需求出发,实施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的培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人的最高需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为骨干教师的发展铺设道路,为骨干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搭建平台。骨干教师的培养必须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根据各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开展外出培训、专家讲座、专业带头人指导、企业顶岗实习等,为其专业发展铺设道路、搭建平台,有利于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提高培养效率。

在过去的两年里,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形成了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骨干教师队伍,成了数控加工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在我校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在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中,从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师工作室建设到校企合作的开展,都发挥了骨干、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杜鹃.我国职业教师培训的现状与需求述评[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3).

[2]杨同杰,王玉明,殷虹.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师资培训体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3]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07]4号.

[4]曹晔,刘宏杰.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主要政策60年演变进程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5]苗长兵.稳定的校企合作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2).

项目来源:本文系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数控重点建设专业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编号:xz010202)案例研究成果。

作者:王卉娟

第2篇:在国家示范性(骨干)职业院建设过程中学院“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科学定位与建设途径

摘要: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学院实施国家示范性(骨干)职业院校建设中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科学定位与评定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等开展相关探讨,为高校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双师型;定位;评定标准;建设途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有较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即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重塑与定位,提出建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效的建设途径指明方向,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的科学定位

(一)“双师型”教师的来历

“双师型”概念是由时任上海冶金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王义澄先生在1990年第一次提出,之后便引起了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0年教高[200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并把“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为“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由此,便拉开了高等院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序幕[1]。

(二)“双师型”教师的分类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的专家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类[2]:

1.从教师的外在条件来划分,可界定为持“双职称”或“双证”的教师。

2.从教师的实际能力来划分,可界定为“双能”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既有相当于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有相当于技师(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3.前两类条件的“叠加”来划分,既要有“证”,又要有“能力”的“双师型”,即所谓“证能”统一的教师。

(三)“双师型”教师的定位

“双师型”教师的定位应首先明确身份问题,即是高校教师、高职教师的有机统一。作为高职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经历,即“职业性”。其次,对“双师型”教师提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经历的要求,不针对基础理论课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指向性”。最后,“双师型”教师应依据专业区别对待,不同专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其专业职业能力规定和要求应有所不同。应根据其从事专业领域的职业能力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二、“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

(一)教育行政部门标准

教育部教高厅[2004]16号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规定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标准:(1)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的专任教师;(2)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3)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5)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3]。

(二)学院应采用的评定标准

1.初级“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

必备条件:承担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教学教师,具有助教的教师职称,并具备本行业专业领域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的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

充分条件:能熟练地讲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指导实验,并能辅助别的教师指导实训、实习,且圆满完成承担的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年度考核合格。

选择条件(其中,①为必选,其余再具備下列条件之一):①近一年内累计有两个月以上企业或基层相关岗位工作实践;②近一年主要参与一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或技术改造工作,使用效果良好;③近一年主要参与一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采用,效益较好;④近一年主要参与一项本专业实践性课题研究,成果经行业专家认定,有实际借鉴意义;⑤近一年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获校级以上奖项。

2.中级“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

必备条件:承担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教学教师,具有讲师的教师职称,并具备本行业专业领域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的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证。

充分条件:能熟练地讲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指导实验,并能辅助别的教师指导实训、实习,且圆满完成承担的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年度考核有1次优秀。在此期间对本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等有一定的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相关的文章1篇以上。

选择条件(其中,①为必选,其余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近两年内累计有半年以上的企业或基层相关岗位工作实践;②近两年主要参与(或主持)一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技术改造,且使用效果良好;③近两年主要参与(或主持)一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采用,效益良好;④近两年主要参与(或主持)一项本专业实践性课题研究,成果经行业专家认定,有实际借鉴意义;⑤近两年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市级以上奖项。

3.高级“双师型”评定标准

必备条件:承担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教学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的教师职称,并具备本行业专业领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的一级国家职业资格证。

充分条件:能熟练地讲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及时将行业发展信息和本专业最新理念、知识传授给学生;能独立指导实验和实训、实习,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对本专业的发展提出意見;年度考核有2次优秀;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相关的文章5篇以上。

选择条件(其中,①为必选,其余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近五年内累计有8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基层相关岗位工作实践;②近五年主持一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技术改造工作,使用效果良好;③近五年主持一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采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一项本专业实践性课题研究,成果经行业专家认定有实际借鉴意义;⑤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

三、“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途径

(一)变革实践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变革。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变革,使实践技能培养系统化,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

2.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教师培养应遵循“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可效仿实施“三贴近、三结合、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其中三贴近,即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水平相贴近、教学内容与基层专业岗位相贴近、实践教学与基层专业技能相贴近;三结合,即教学与岗位相结合、教学与考证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层次,即按照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二)创新激励机制

1.培训与考证制度化。

2.访问与交流常态化。

3.师资培养科学化。

4.技能竞赛水平化。

(三)增强校企融合

1.企业实践锻炼。学院对于年轻教师,尤其是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新教师,应继续贯彻执行到企业和行业一线挂职锻炼,了解生产前沿的科技动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掌握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技能,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引人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产学研结合。学院应实施校企合作战略,继续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基地和实验实训基地。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将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联系,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较好地带动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训工作,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扩大学生就业渠道,为学院发展增添动力。

随着国家骨干性示范院校建设的全面推进,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修德弘毅励学尚能”的校训、“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的校风、“厚德垂范博学济农”的教风、“诚信立德勤学致用”的学风,积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浓、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力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开仕.“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与评定标准[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4:40-43

[2]兰杏芳.高职“双师型”教师内涵解读[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94-96

[3]刘韵琴,文红.国内“双师型”教师概念及资格认证标准研究述评[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134-137

作者:孙国波

第3篇: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骨干示范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的宗旨,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及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分配制度的学科建设策略。

关键词:示范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分配制度

2006年11月,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包括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等。2010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回顾高职院校的示范性建设成果让我们看到,不光是2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在财力上获得了支持,实训实验条件都上了新的台阶,教师队伍也得到了1—2轮的教学改革的培训与实践,在教育质量上有了较大提升。现在摆在骨干示范院校面前的命题是,在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完成建设项目验收以后,如何继续做优做强,继续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上绝大多数为专科,且大多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其“科学研究”功能相对薄弱,在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方面强调其“职业性”,忽略“学科性”。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办学层次上移也是现代职教的需求,目前已有高职院校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与本科进行合作试办“3+2”专业办学模式。因此这时需要审视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者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 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1]。

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

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需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侧重不同。学科建设并不局限于学科带头人建设、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 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2]。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及问题

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 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建设是基础, 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

而职业院校尚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这是因为其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科学研究的基础非常薄弱,是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是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围绕着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进行教师的引进、实验设备的采购。在专业建设中强调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围绕工作实践与应用整合教学内容。而学科建设仅仅是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学科带头人、锻炼科研梯队雏形、申报院级、市级科研课题等。

因此,本科院校和职业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形成过程中实为互逆。像高等职业教育这样以专业建设为基础进行的学科建设会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

(一)转型带来的问题

现今的骨干示范职业院校都面临着由教育教学型院校向产业应用性院校的转变,但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首要的工作仍是教学,教学工作量占到了职业时间的大多半。这样的情况在本科院校里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科研型院校转变时也曾出现,随着高校师资的增加和院校自身向科研倾斜的政策,大部分教授、副教授的年教学工作量可以降低到80—150个学时以下,使这些人员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纯教学很难在本科院校的大环境下提升教师自身职称水平。

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东部沿海省份的高考升学率已快接近100%,例如江苏省拥有7920万人口总量和高等教育47.5%的毛入学率。2013年江苏省参与高职自主招生的学校增加到26所,还有37所高职院校实行了之前争议颇大的“注册入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期望高职院校采用同样的办法放开引进师资(不久的将来学生人数必然下降,如我国台湾省现在面临的情况),让更多的教师把职业时间投入到科研、工程应用上,对院校本身也存在内生的阻力。但即使有再多的困难也要转型,因为要继续发展就要进行创新性的学科建设,没有科研工作哪里有学科建设?

(二)学科带头人匮乏

在很多本科院校初创时期,往往一个海归强人就能撑起一个院系,而现今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能招聘到教授、博士、高工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但这些人往往因为刚到新的环境,科研氛围、资源、日常事务等和以往的情况相差很多,很难马上进入先前的工作状态。同时现在高校间人事流动性也很大,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也往往考虑到自身发展的原因转投科研型本科院校。再者高职院校中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其他能力也较为突出,大都被组织部门普遍撒网成为各级部门的领导或干部后备力量。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期望有效的学科建设常缺乏人这个关键因素。

(三)缺少学科人才梯队

与本科院校基本上已形成“导师—年轻教师—博士(硕士)—本科生”这样一个研究梯队相比,高职院校教师之间的业务联系大多在教学层面,产业应用、科研研究层面往往独来独往,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纵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主要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工程应用型问题。这些与企业的横向型课题往往涉及人脉、知识产权、商业价值等很多问题,因此很难形成类似基础研究的人才梯队的传承。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基础知识薄弱,且在学校的时间仅两三年,往往在实验室刚刚能上手,就要毕业了。这些问题都限制了高职院校人才梯队的形成。

三、基于分配制度的学科建设策略

上述三个问题在外因内因上都制约着骨干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如何破解最终落脚到一个问题的解决上,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一)合理分析师资

哪里都有人才,但全才太少,太辛苦。笔者曾与一个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交流最近的工作生活情况,不乏抱怨之词。主要是工作(杂务太多)—学习(压力太大)—家庭(小孩难管),其中他的一句话概括了全部:“一天下来,往往坐下来静心干点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其实人才、全才也都是普通人,若他适合教学,就多上些课;若他适合科研就多些研究;若喜欢和学生打交道,则多当几个班的班主任,而不是样样都要干,都要干好。这样也许能少些辛苦,多些创造。但为什么更多的教师愿意选择行政管理岗,大多的教师愿意多上课,没有多少教师愿意多带几个班的班主任,这都是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分配体制尚没有理顺造成的。

因此高职院校要真正进行学科建设,由教学型院校转型为产业应用型院校为以后的升本做准备,则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分配制度改革,真正打通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工作量计算方式、调整模式和人员内部择岗,限制管理人员的数量,限制双肩挑的人数。

(二)学科带头人——外引内生

现阶段很多示范高职院校都在校内进行遴选学科带头人,往往是专业带头人同时也成了学科带头人,这样会导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混淆。因此首先要理清具体的管理部门: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从上到下分别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学校教务处,这一块不是问题。而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按层次分别是国务院学位办、省学位办和本科院校的研究生院(部、处)或学科发展规划处,高职院校则没有对应的管理部门,因为高职学院大多没有学科发展规划处和学位委员会。学科建设大多是由教务处组织申报,人事处负责管理。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中,可以考虑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的副学士学位授予,以此归口来负责学科建设事宜。

学科带头人初期可以从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引进, 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学院提供相关资源和扶持,后期则从本校中青年教师中培养。当然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想留得住人才,不能靠给位子(当领导)而是要靠给条件、资源,所以关键还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三)以市场手段形成学科团队

高职学院有别于本科院校内生的“师生”关系作为学科团队,科研团队的纽带,在引进或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学科团队的形成无法靠简单的行政手段解决,这需要给教师合作创造一个共赢的环境。现阶段高职院校下大力气进行的科创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为这样的环境提供了载体。江苏省南京市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这也得益于2010年出台的《省政府关于支持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为南京科技九条,这九条里有八条是涉及对高校教职工科研创业制度的指导政策。有了这样的政策指导,就有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科技创业园这样的越来越多的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

产业园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也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依托这些产业园区和高新科技产业,能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市场手段形成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的学科团队。

只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找准有别于本科院校的自己的学科方向和目标,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平台, 在学科布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定位。

参考文献:

[1]陆军,宋筱平.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茌家飚等.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

收稿日期:2013-09-17

作者简介:胡虹(1977—),女,四川广安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工业催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作者:胡虹

第4篇:骨干教师示范课感想

心动不如行动

——骨干教师示范课感想

新学期,学校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看到各位老师侃侃而谈,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我非常的羡慕。

语文老师的课,有种徜徉在语言之海的感觉,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学生和听课教师的丰富体验;数学老师的课,思维缜密,一步步,像是引导者你在迷宫中穿梭,最终有豁然开朗之感;英语老师的课,活泼生动,紧随时尚潮流,课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物理、化学、生物老师的课,实验设计精巧,学生展示自如,趣味横生的同时,又引人思考;历史、思品课,纵观古今、热议时政,碰撞思维的火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地理课堂,如背上背包去旅游,天气变化,慢慢捉摸,风土人情,一一感受;信息课上与科技对话,一点点把心中的梦想变成屏幕上的图画;音乐课上,音符飞扬,就像春日里暖暖的阳光,让人通体舒泰;体育教师要求严格,学生身姿矫健,游戏中学会动作,配合默契,加深友谊。老师们针对学生的情况,量体裁衣,优选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变得异常精彩。

闲暇之余,也思考自己的教学,对比之下,发现我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要吃透课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融入整个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很重要。在平时的备课中,我比较关注的是课堂过程的设置,怎样才能有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殊不知,这一切的设计都要以课标为前提,把课标弄透了,才能真正的有的放矢,把握住一堂课的主动权,加上自己的加工,课堂才能有独特性。此外,上课之前还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足够的准备,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其次,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孩子,课堂上孩子们的语言和思维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作为,教师,要敢于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并且要有一定的调控课堂的能力,把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恰当的整合,让学生不“跑题”。另外,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磨砺,在尝试中积累有效的经验。

在我们全区思品老师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也提到在教的培养和训练下,让学生获得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琢磨方法,如何让每节课发挥最大的效用,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都将是我以后要重点琢磨的内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羡慕骨干教师们对课堂的整合、驾驭能力,钦佩于他们把难点知识的简单化的信手拈来。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的风采,心动不已,我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5篇:骨干教师示范课记录

“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5年4月8日 地点:四年级教室 主讲:盛国军 内容:《乘法分配律》

为了引领数学教学,给教师们一个良好的课堂示范,我校举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盛国军老师主讲了四年级数学课《乘法分配律》,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巧妙渗透德育教育,注重抓住训练重点有效训练,使学生获得新知,提升技能。盛国军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课《用除法解决问题》,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在数学中发展学生智慧、形成学习能力,

听课教师通过填写“评课记录”的形式,细致地总结出课堂上的亮点。

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骨干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好的示范和意义引领作用,其他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校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长 发 小 学

“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记录

2013年4月18日

第6篇: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红鹰小学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达到了预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也帮助教师们消除了许多困惑,对课标的理解,又有了质的飞跃。教师们从教学理念到目标要求,从新教材的特点到教学活动的设计,都给听课者留下的很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不再停留在最初的无所适从,而是得心应手教学环节设计流畅,思路清晰,教师能够自如地驾驭课堂。我们可喜地发现新的教学理念也已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的变化。课堂呈现的是真实、自然的状态。更让我感动的是每位教师在课后主动找我们交流,虚心听取意见,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不完美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我们也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以此来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听课中我们也看到学生素质在稳步提高,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师生双方都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这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如此良性循环不愁我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教师们在校长的倡导下,无论年龄大小,无论何时何地,自发自觉的教研已蔚然成风。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活动做以总结:

一、教学设计以生为本,开放多变,让学生有灵活感

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做到了以学定教。通过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葛娜老师的课深入研究的对象,给予每位学生能有尝试的机会,保证了学习资源均等和学习机会的均等。无论从课前悬念质疑,还是从实验中猜疑、解疑,既有效的学习了本节内容,学生参与面广。

二、教学环节以生为本,师生互动,让学生有成就感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主人的感觉,他的学习必将是主动的。何静老师在师生互动、有效组织教学上,是表现得非常突出的。教师满怀激情,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课堂上从她那潇洒自如的教态中可以看出她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案。她还善于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录音图片等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的用形象的版画及表格的方式板书,娴熟的教学基本功也是他的一大亮点。

三、教学实施以生为本,注重生成,让学生有体悟感

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所以,有了好的设计和创意,还要教师精心组织实施,既要重预设,更不能忽视生成。

他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形式了自己独特的模式。总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创设的情景,并灌穿于教学实施的始终。这是她们平时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听课的老师也都能感受到,她们上课轻松利落,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很自然,无论题型的设计还是问题的导入都很有层次性,即抓基础训练,又注重拓展延伸尝试。知识的呈现,是感知、体验、思维的过程,做到稳抓稳打、真正达到了游刃有余。

总之,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是非常成功的,许多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讲课,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这次学习的机会。特别有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听课,他们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无形中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督促年轻人更加发奋努力。

第7篇: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达到了预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也帮助教师们消除了许多困惑,对课标的理解,又有了质的飞跃。教师们从教学理念到目标要求,从新教材的特点到教学活动的设计,都给听课者留下的很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不再停留在最初的无所适从,而是得心应手教学环节设计流畅,思路清晰,教师能够自如地驾驭课堂。我们可喜地发现新的教学理念也已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的变化。课堂呈现的是真实、自然的状态。更让我感动的是每位教师在课后主动找我们交流,虚心听取意见,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不完美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我们也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以此来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听课中我们也看到学生素质在稳步提高,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师生双方都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这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如此良性循环不愁我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教师们在校长的倡导下,无论年龄大小,无论何时何地,自发自觉的教研已蔚然成风。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活动做以总结:

一、教学设计以生为本,开放多变,让学生有灵活感

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做到了以学定教。通过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刘佳老师的音乐课,听课的老师都能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的、活跃的、快乐的,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同时,郭亚波老师的英语课的设计别有新意。教学创意的积淀离不开虚心好学的美德。她设计的这节课既注重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之间的整合,又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教者为了营造一种美的境界利用的课件这一独具特色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入情入境,极富感召力。教学环节形式多样,邢杰老师的课深入研究的对象,给予每位学生能有尝试的机会,保证了学习资源均等和学习机会的均等。无论从课前悬念质疑,还是从实验中猜疑、解疑,既有效的学习了本节内容,学生参与面广。

二、教学环节以生为本,师生互动,让学生有成就感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主人的感觉,他的学习必将是主动的。郭亚波老师在师生互动、有效组织教学上,是表现得非常突出的。教

师满怀激情,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课堂上从她那潇洒自如的教态中可以看出他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案。他还善于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录音图片等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的用形象的版画及表格的方式板书,娴熟的教学基本功也是他的一大亮点。

教新教材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从旧教材跨越到新教材。无论教与学,都具有挑战性的。如果能把握好新旧教材过渡及整合,学生就会有质的飞跃!在这一点,我们从学生的课堂反馈上,可以看出两位教师都做得尤为突出。他们在教学中注意挖掘知识的内涵,根据学生认知打破了教材的编排层次,增加了“装”(融入了旧教材的内容)的方法。加上教者的教学机智,更使教学景上添花。

三、教学实施以生为本,注重生成,让学生有体悟感

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所以,有了好的设计和创意,还要教师精心组织实施,既要重预设,更不能忽视生成。

邢杰老师的历史课从问题入手,用"激疑"方法,使学生很

快明确学习方向与重点,然后在读中抓住情感这条中心,在感悟中来挖掘文本的含义。她的最大亮点是以学为主,以导为辅,

随着教学的流程及学生的生成而生成,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气氛的调节展开联想,感知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他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形式了自己独特的模式。总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创设的情景,并灌穿于教学实施的始终。这是她们平时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听课的老师也都能感受到,她们上课轻松利落,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很自然,无论题型的设计还是问题的导入都很有层次性,即抓基础训练,又注重拓展延伸尝试。知识的呈现,是感知、体验、思维的过程,做到稳抓稳打、真正达到了游刃有余。

总之,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是非常成功的,许多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讲课,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这次学习的机会。特别有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听课,他们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无形中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督促年轻人更加发奋努力。

最后,我还有几点建议想和大家交流:

1、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低年的重点是识字,那么我们到底怎么上? 在新教材中,我们看到知识的灵活性、趣味性、时代性都有很大的改观,当静下来想想,只是书上介绍的各种方法之外,是否能把我们以往的教学在实践当中已经总结了

很多的识字方法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因这些方法毕竟是多年教学的精华。我想:如果我们能就地取材,将原有的好的识字方法与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2、关于预习。实践证明预习是一中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中、高年级,预习可以节省时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上下功夫。

3、关于后进生,后进生属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师关注的不够,长此以往会产生恶性循环。希望教师们能对这部分学生给于更多的关心,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

4、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或重组的能力还不够强,有的甚至就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来组织教学,缺乏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只有具备了扎进书本的基础,才能有释放出来的教学机智与激情。

5、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应变调控的能力不强。希望同年组的加大教研力度,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才更值得我们向着完美的境界不懈地追求。相信有了领导的支持,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定会让遗憾的不再遗憾,让完美的更加完美!

第8篇:骨干教师示范课报道

骨干展风采,引领促成长

——我校语文组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报道:于春华

为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高寺巷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树立新的文体教学理念,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探索、实践语文学科“和雅课堂”教学课型,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市区级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本次活动是语文组文体教学研究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教研主题为记叙文。7位语文骨干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分别做了精彩的教学展示。

刘文杰老师执教的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刘老师在课堂上善于把握课堂节奏,衔接自如,时而疾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如磁石一样引得学生饶有兴趣地品味语言,使得学生得到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充分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探究三个核心问题时,刘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抓住了关键的语段,还关注了标点符号,使得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体会司马迁的发愤图强,忍辱负重,学生学得比较扎实有效。

于春华老师是一位热情阳光、教态亲切、语言简洁、富有童趣、很具亲和力的教师,她执教的《难忘的泼水节》轻松明快,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是一堂自然清新、本色的语文课。课堂上时时迸发出的惊喜,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钱慧老师的《第八次》引导学生抓住“空白”进行角色体验。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的表演、个性化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钱老师机智的课堂点拨、巧妙的引导、及时的鼓励使整堂课环环相扣,精彩不断。

姜红霞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姜老师善于把握故事结构和学生的情感变化,没有从传统的为什么盗火、怎么盗火、盗火结果如何导入新课,而是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普罗米修斯的机智勇敢、坚强、极富同情心的英雄形象,在一个一个教学环节中越来越丰满,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激发起了学生的正义感,深化了主题。

罗小平老师的《秋天》,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用自己独到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知识内涵,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教师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

李茂老师文化底蕴深厚,每个教学环节都在设计与非设计之间,课堂上教师的收放自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都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特别在不同程度的阅读指导下,让每个学生逐步悟出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回顾刘晶老师《詹天佑》的教学过程,那是一种“耐心等待、自然绽放、不加雕琢”的美。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得体。整节课娓娓道来,犹如一条潺潺的小溪静静地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不会感到任何压力,自然能够畅所欲言。

这次语文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既充分体现了骨干教师的教学、教研实力,又为全体语文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促进了年轻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语文组后续的文体教学研讨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9篇: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苇莲苏中学------韩丽英

一.成功之处 (1)紧扣语言展开教学

本文之美莫过于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的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范读与学生齐读,让学生鲜明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而象征手法和句子修辞手法的探究,则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主人公急风骤雨般的爱憎情感,在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情境中,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抒情的技能。

(2)教师感情充沛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屈原同化。我以读为旋律,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造成一种热烈的氛围,作用于学生行为,飞扬学生的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取得最佳示范效果。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分层教学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提问,让好、中、差三类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机会,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成就感。特别是对学困生,当他们回答不下去时,我及时给予适当点拨与有效引导,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可能与信心。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不够优化 指导学生分析完几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后,我接着让学生找出一些句子具体说说课文使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结果前后句子多有重合,因为表达效果大同小异,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有重复之感,这是我教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这可能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了。

(2)没有注重生成

当我提问一位学生“本文既是雷电颂,那么‘光明呀,我敬仰你’一节是否多余?”时,学生说:“多余。”再问原因,答曰:“与主题无关。”我说了一句:“ 言之有理。”就让学生坐下了。现在想想,我浪费了多么宝贵的生成资源啊,如果我能启发学生光明是风雷电的最高形式,赞美风雷电就是歌颂光明,那么他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更进一步。

(3)教学带有功利性

本文体裁为戏剧,上课前我一直纠结于要不要给学生介绍点戏剧知识,介绍吧至少需要五六分钟,不介绍吧又担心有碍学生理解课文,到后来一想反正考试又不考什么戏剧,干脆不讲。等到分析课文,我就后悔了,但如果学生能明了文章开头的舞台说明,知道屈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战斗,该是多么受鼓舞呀!

三.今后教学策略

(1)备课要更加仔细,考虑问题要周全。

(2)一切从学生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鼠目寸光。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上一篇:新时代的合格党员下一篇:通信维护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