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企业应收账款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收账款多年挂账, 各种坏账难以核销。一是在企业转制重组过程中, 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 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企业在选择坏账损的核算方法时存在偏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普遍采用直接转销核算坏账损失, 对企业长期挂账应收账款中的坏账部分不作坏账处理, 形成巨额潜专。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 又对现行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太低, 计提金额与应收账款的账龄不挂钩, 不能满足会议核算实际工作的需要;其次, 核算坏账损失的限制性条件太多, 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三是应收账款发生必须按产品销售收入交纳17%的增值税, 但此项税额无法收回, 需以自有资金支付, 扩大了资金占用范围。第三, 企业付现成本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由此而派生的各期利息支出增大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降低了企业经营业绩。第四, 盈利企业要对这些未变现销售所形成的利润上交33%的所得税, 这无疑是一项企业自有资金的流出。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一)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 发出商品, 开出销售发票, 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 而销售已告成立, 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 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 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 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 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 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 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 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二) 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应收应付制) , 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 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 (特殊企业除外) 。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坏账准备, 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 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 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三) 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 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 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 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四) 对企业营业周期的影响。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 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 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 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 使营业周期延长, 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 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 致使企业现金短缺, 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 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公司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办法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做得好,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部分, 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 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予赊销, 则会减少坏账损失, 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 甚至是销售量减少;反之, 如果信用标准交款, 虽然会增加销售, 但会相应的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 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 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 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固款是给予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中销售量, 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等额外负担。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 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 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 减少坏账收款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 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 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根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 解决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出现的问题, 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一)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1. 做好基础记录, 了解用户 (包括子公司) 付款的及时程度, 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 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 用户付款的时部, 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 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 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2. 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 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 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 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 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4. 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 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 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 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 并修正信用条件。

5. 考察拒付状况, 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 即坏账损失率, 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 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 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 从而修正修正信用标准。

6. 编制账龄分析表, 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 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 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 据此了解, 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 应及时监督, 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 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 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 如有大部分超期, 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二)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减少企业资金损失

1. 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1) 制定信用政策。

(1) 设立相应的信用标准。如果客户达不到企业的信用标准, 则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 或只能享受带有条件的信用。

(2) 规定恰当的信用期间。确定信用期间的方法主要是分析法, 即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间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

(3) 选择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选择现金折扣政策时, 要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孰高孰低, 最终选择出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

(4) 进行信用评估。信用政策确定后, 企业要做的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对企业所收集的客户各种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信用标准作出信用决策, 确定客户的等级和相应信用额度、期限, 从而纳入应收账款发生前管理的正常渠道。

2. 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1) 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 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起诉: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 超诉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超诉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

(2) 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 经努力可东山再起, 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 以便收回账款, 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客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 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 延长付款期, 甚至减少本金, 促动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 将债权转变对用户的“长期投资”, 协助启动亏损企业, 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

3. 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 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 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 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 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 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 以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在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的探究下一篇:早期试井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