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毛泽东思想对拉美地区文化政治的影响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拉丁美洲,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跨越了文化差异而得到广泛传播。本文从政治学、军事学、传播学等角度深入分析毛泽东思想在拉美地区的传播轨迹,总结其发展规律,追溯成因。同时,结合拉美地区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从思想理论、政策主张、组织状况和地域特色等方面对以秘鲁“光辉道路”为代表的拉美毛主义政党与组织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毛泽东思想在拉美地区的本土构建,并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虽然冷战结束后拉美毛主义浪潮回落,但是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兴左翼力量的强势崛起,毛泽东思想作为最具有革命性的伟大思想体系又重新回到拉美政治精英的视野里,为他们争取民族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引。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论著拉美毛主义秘鲁“光辉道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理论成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致力于实现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一种精神象征,具有长久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跨越了文化差异而在拉丁美洲得到广泛传播。目前,学界对毛泽东思想在拉美地区传播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是以该地区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演变作为分期依据,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拉美共产党以及文艺界左翼知识分子对毛泽东思想的逐步引入以及广泛宣传;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拉美地区毛主义政党与组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至今,拉美地区左翼浪潮回落,各界人士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趋于理性。

一、毛泽东思想的逐步引入以及广泛宣传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些无产阶级形成比较早的拉美国家,不少进步人士主动向本国人民介绍毛泽东思想并宣传其世界意义。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西文版毛泽东论著多为单篇著作的汇编本,或者作为节选出现在国际共产主义思想理论的“文选”以及“文库”里。拉美地区最早译介的毛泽东著作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于1938年由智利出版社“莱夫扎茹”(Lautaro)编译出版。1949年之前,在拉美地区流传的毛泽东论著品种不多,几乎没有详细的译注、解说和评价,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者寥若晨星。由于对中国缺乏充分了解,加之当时难以掌握完整的文献资料,这一时期拉美地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关于毛泽东的研究都缺少深入透彻的分析,大部分是经验性的直观判断,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是拉美地区政局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二战后世界形成新的格局,拉美各国政府在冷战的东西方冲突中也开始探寻本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的地位和出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是拉美地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高峰时期。为了从根本上挑战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强国的意识形态霸权,拉美各界进步人士将目光投向了红色中国。在看到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拉美共产党员和思想界、文艺界、左翼知识分子期望在毛泽东思想里获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灵感和启发,为本国革命实践提供明确的方向性指导。在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过程中,阿根廷和哥伦比亚两国的共产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拉美地区,这两个国家的共产党员最早接触到毛泽东论著,并尝试将其与本国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指导革命斗争。

阿根廷是拉美地区最早成立共产党的国家。1918年1月,该国社会党左翼力量成立了阿根廷国际社会党,并于两年之后正式更名为“阿根廷共产党”(PartidoComunistadeArgentina)。1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因相同的政治立场,阿根廷共产党(以下简称“阿共”)就对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关注。1945年阿共的领导层利用党报《方向》(Orientación)向阿根廷民众介绍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同时斥责美帝国主义对中共采取的敌视态度,并预言中共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2抗日战争胜利后,阿共对中共和毛泽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新中国的成立使阿根廷的共产党员们激动不已,他们表示“10月1日将永远铭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上,这是伟大的一天,意味着自由、进步和社会主义的到来”。11949年1月至10月期间,阿根廷国内关于中国革命的胜利经验、中共领导人生平及其政治理念等方面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达到一个小“高潮”。

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建立10周年,阿共积极策划和组织了相关的纪念性活动,并将毛泽东论著的宣传介绍列为活动的重点。阿共扶持的左翼报刊《时间》和《文化笔记》以全党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为契机,分别采用纪念特辑的宣传报道方式来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梳理毛泽东政治生涯经历的风风雨雨、宣扬毛泽东思想,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意义和普适价值。2

毛泽东思想被正式引入阿共的标志是1960年《向新中国致以问候》一文在《新时代》月刊上的发表,作者是阿根廷著名的政治家维克多•科多维拉(VictorioCodovilla)。《新时代》杂志是阿根廷20世纪50、60年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权威理论杂志,大量登载有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文章,被公认为拉美地区左翼力量的文化阵地。3在这篇文章里,科多维拉表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壮大了国际共运的力量,鼓舞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争取民族解放。他特别指出,毛泽东思想对拉美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创造性解决在拉丁美洲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革命斗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4《向新中国致以问候》一文在阿根廷共产党员以及党外同情人士之间引起很大反响,点燃了他们研读毛泽东论著的热情。

在这一时期,大批访华的阿根廷左翼知识分子也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主力军。时任中阿友好之家会长的现实主义作家贝尔纳多•科登(BernardoKordon)先后8次造访中国进行考察,此外,他还多次协助本国的艺术家、科研工作者和宗教人士访华。1958年科登出版了第一本访华回忆录《六亿零一》(600millonesyuno),详细地记叙了其游历苏联和中国的经历。在这本书里他热情洋溢地介绍了中国文艺界的新气象,并对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建设大为赞叹。5

1958—1985年期间,他总共出版了5部与中国之行有关的回忆录,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共中央

执政策略的演进历程以及中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6在科登的带领下,阿根廷文艺界的左翼知识分子以《摩羯座》(Capricornio)杂志为思想阵地,开始大量撰写与中国有关的文章,除了毛泽东,对中共其他重要领导人和政治家,如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也有所涉及。

除了阿根廷,哥伦比亚也是同时期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传播国家之一。早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哥伦比亚共产党(以下简称“哥共”)的党报《人民报》(DiarioPopular)《人民先锋报》(VanguardiadelPueblo)《民主之声》(VozdelaDemocracia)和《工人之声》(VozProletaria)就陆续刊登了许多关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文章,为拉美民众了解毛泽东思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与此同时,哥伦比亚左翼出版社也积极将毛泽东著作、公开讲演和诗词作品译成西班牙语,介绍给本国民众。

目前,拉美学界对于“毛著”传入哥伦比亚的时间、版本和译者有不同说法。有学者认为,1948年左右一名水手出身的美国共产党员将“毛著”秘密带到哥伦比亚并进行传播,但是相关著作的题目、出版社、版本已无从考证。2但是,哥伦比亚著名历史学家富兰克•莫拉诺(FrankMolano)否认了这个说法,2004年他撰文表示,毛泽东著作最早是由一名叫安泰•金巴亚(AnteoQuimbaya)的哥共党员率先翻译介绍给民众。3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的研究员鲁道夫•安东尼奥•埃尔南德斯(RodolfoAntonioHernández)对本国历史档案馆进行详细调查后表示,目前可以找到的最早的西文版毛泽东论著是由先锋出版社于1948年发行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不过其译者已无从考证。4在这个版本的前言里,编辑明确表示引进毛泽东论著的目的是从这位伟大中国领袖的思想中寻找解决拉美社会问题的范例,因为“我们的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极为相似”,“在这本著作里可以找到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5

自1948年起,毛泽东论著在哥伦比亚的译介工作主要是由哥共党员主导。在这一时期,哥伦比亚国内党派斗争激烈,哥共领导层急需从中国革命胜利成果中汲取宝贵经验,为国内的意识形态斗争提供参考借鉴,为党内成员和支持者指明斗争方向。他们认为能够更好地指导拉美地区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军事思想不是见诸苏联专家的著作,而是见诸毛泽东的著作。哥共党员对毛泽东思想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使毛泽东论著在本国得到大规模的出版发行。此外,哥共扶持的各大左翼出版社在推广毛泽东思想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人头马”(Centuaro)、“和平与社会主义”(PazySocialismo)和“南美”(Suramérica)表现尤为突出。由这三个出版社发行的毛泽东论著西文版逐渐传播至拉美其他国家,成为拉美各国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1952年8月“人头马”出版社编译了《毛泽东论中国革命》。1一个月之后,该出版社又发行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2同年,哥共党员胡安•弗朗西斯科•穆希卡(JuanFranciscoMujica)从法国共产党那里得到了《矛盾论》的法语版,并迅速将其译成西班牙语,由“人头马”以《中国革命的本质》为题编译出版。3“和平与社会主义”出版社于1959年开始编译毛泽东论著,先后出版了《中共党史问题》(1959)、《中国共产党的经验》(1960)、《中国革命斗争的启示》(1960)和《毛泽东文艺理论思想》(1960)等。该出版社发行的大多根据特定主题自主选择篇目合编,与中国国内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篇目不一致。例如,《中共党史问题》其实是毛泽东两篇公开讲演的合集,分别是1936年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1944年在延安高干会议上的讲演《学习和时局》。4“南美”出版社除了译介“毛著”外,也编译出版中国其他领导人的著作文章和公开演讲,例如,刘少奇于1941年7月2日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作的演讲《党内斗争》(1960)5,以及收录周恩来演讲的文集《大跃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研究》(1960)6等。

除了积极扶持左翼出版社外,哥共领导层在其党报上也持续登载毛泽东论著的摘抄以及节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毛著”进行多角度解读,号召全体党员和革命群众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哥共领导者卡洛斯•科雷亚(CarlosCorrea)在其关于《新民主主义论》的书评中写到:“毛泽东思想将有助于哥伦比亚的革命积极分子理解中国革命的本质,同时,也将帮助我们拓展本土革命斗争的视角。”7

在西文版《新民主主义论》出版不久,哥共领导层就将其当作理论教材进行内部传阅,党内经常组织毛泽东思想学习会和座谈会等。8哥共骨干成员吉尔伯托•维埃拉(GilbertoVieira)曾专门发表号召书表示“中国共产党为我们提供了革命的范例。全党应该积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9在哥共看来,中共已经发展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共产主义,与苏联形成鲜明的对照。

上一篇:商业银行青年管理干部培训中人才测评行动学习模式的应用下一篇:共同学习建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