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试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护理职业教育应如何顺应潮流、抢抓机遇, 积极开创新局面, 是有待研究的一大课题。我校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确定了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临床第一线的护理岗位群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笔者对中职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中《计划生育与妇女保健》一课进行了创新设计, 应用“任务引领型课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教学成果展示如下:

1 设计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 学生听”,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的讲述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的角色, 教师这种特有的权威性, 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始终处于被动和依赖状态, 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任务引领型课程”, 又称为“任务驱动”课程, 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主旨课程内容, 用任务引领知识, 技能和学习态度, 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得知识, 发展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体现出教研教改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内涵, 展现教学的新颖性和实效性。

2 教材分析

选用教材为《妇产科护理学》 (夏海鸥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其中第二十一章《计划生育与妇女保健》。传统教学时间为3学时。根据典型任务将教学时间扩展到6学时, 在传统教科书材料上, 给学生布置引导任务: (1) 妇女内、外生殖器解剖位置。 (2) 受孕基本条件。 (3) 收集避孕、绝育的方式。 (4) 说明其原理。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学习相关知识点。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其它方式, 比如说网络下载相关科学新进展等热点素材, 用以补充和扩展知识点, 更好的完成典型任务。

3 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目标:掌握避孕方法及护理, 熟悉妇女保健的工作任务。能为育龄期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指导和各项计划生育手术的护理。新教学目标: (1) 说出妇女内、外生殖器正常解剖位置及受孕基本条件。 (2) 能对妇女身心状况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估, 协助医生指导妇女选用最适宜的避孕方法。 (3) 有观察, 判断避孕后常见副反应能力, 及时报告医生。 (4) 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医护、护护、护患沟通) 。 (5) 正确地依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护理病人。新的教学目标中加强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

4 教学难点与重点

传统教学重点为节育措施的选择及避孕的护理, 难点为工具避孕的护理措施。新课程的教学重点任然依照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设立, 但不再明确设定教学的难点, 而是通过后期学生完成典型任务时, 由学生自己总结在本次学习中难以通过自我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来设定教学难点, 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5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任务引领法 (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 有目的性的问题和任务, 由学生边完成、边学习) , 迁移法 (场地迁移、跨学科迁移、思维发散空间迁移、角色迁移) 、课件引导法等综合教学。

6 教学过程

传统授课为讲授型。新的教学流程为:

6.1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以任务引导阶段教学为主, 小组学习, 独立与合作学习相辅, 三种方式交替进行。任务引导驱动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

6.2 教学流程

教师设置第一个学习任务:避孕绝育种类及其原理, 讲述妇女内、外生殖器解剖位置, 受孕基本条件 (40分钟) ;分组收集避孕绝育种类及其原理等相关信息 (60分钟) ;各小组展示收集信息, 说出各种避孕绝育方式及其原理。 (40分钟) ;教师评价和总结。 (15分钟) ;教师再次设置任务 (给出病例) 赵某, 女, 35岁, 第一胎顺产, 产后7个月, 现来妇科门诊向护士咨询避孕方法, 请你做好该妇女的护理。引导问题: (1) 产后妇女与经后妇女避孕不同处? (2) 如何做好不同状况妇女护理评估? (3) 通过已对妇女的评估, 如何实施避孕护理? (4) 、妇女避孕护理包括哪些项目?请你列出。 (5分钟) ;各小组讨论 (40分钟) ;自我评价, 提出在完成任务时的难点 (30分钟) ;教师总结, 解决学习难点, 总结各班教学难点。 (10分钟) 。

6.3 制定计划的要求

全面复习几种常用避孕方法, 收集妇女常用避孕的相关资料, 通过独立或合作收集的相关资料, 各小组对其讨论分析整理, 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完成对妇女避孕护理计划的制定。要求能对妇女进行宣教。

6.4 学业评价

(1) 准确叙述避孕绝育种类及其原理。 (自评) ; (2) 能正确对妇女进行避孕指导 (小组评价) ; (3) 避孕绝育种类、原理、适应症及禁忌症.妇女避孕指导注意事项 (老师评价) 。

7 教学总结

7.1 收获

(1) 本次课程改革运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 将计划生育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融汇到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工作任务中, 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的工作任务来学习避孕绝育种类及其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护理计划制定学会将知识点运用到现实工作生活中来。课后学生反馈本次课较传统授课课程有趣, 更容易投入其中, 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本次课能提起学生的兴趣, 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来, 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好。 (2) 扩展知识点, 使授课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的知识点上, 学生在收集的避孕方式各式各样如:电子避孕、脉冲避孕等, 超出了课本提供的有限的几种。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帮助学生分析其原理、实际的实用性。体现了理论和临床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上的统一。

7.2 暴露问题

(1) 基础薄弱:以往妇产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 她们有相应的医学理论基础, 专业性强, 在学习避孕的原理时理解得更透彻。本次课改后, 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 完全没有任何专业基础, 学习妊娠原理和避孕原理时非常困难;在完成工作任务时, 专业术语不会使用、对解剖知识理解能力很差。 (2) 增长了某些学生的学习惰性:在分组完成工作任务时,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配合, 主动学习, 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作为, 等待同伴完成任务。 (3) 场地问题:现有的传统教学场地局限, 不利于分组讨论。

7.3 改进意见

(1) 授课时强化解剖知识, 运用骨盆模型, 使知识点具体化, 加深印象。 (2) 分组细化, 分组内小组, 将任务细化, 具体化到组内组, 减少依赖性。 (3) 场地建议:采用阶梯式教室, 以展示板为中心, 将桌椅摆成半圆形, 曾加凝聚力。

以上是我校课改第一阶段中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成果, 请各位老师指导。

摘要:分析了目前南宁卫生学校在《妇产科护理学》, 《计划生育与妇女保健》的课改教学现状, 及其所存在的弊端, 并对今后妇产科课程改革方向及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教职工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