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职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对于能否更好的适应高校越来越繁重的教学任务, 能否更好的承担各种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谓教职工课外体育锻炼, 是指教职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体育活动。它能够合理调节教职工的工作节奏, 提高体质状况, 缓解心理疲劳, 因此, 增强教职工的体育锻炼意识,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意义重大。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 查阅了相关资料, 对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 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调查材料运用归纳、判断、综合、分类、比较、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 并对取得的各种信息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论证有关结论和建议。

1.2.3 访谈法

对文理学院部分教师及辅导员进行访谈, 了解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分析

2.1.1 教职工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认识

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对教职工从事体育锻炼有促进和支持作用,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 多数的教工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还是积极的, 他们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但是实际参加率远低于认识程度。

2.1.2 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工作之外的余暇时间, 能够反映出教职工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许多教职工由于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等事物的繁忙, 日常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工作之余, 选择读书、上网、看电视的也占不小数, 所以多数参与体育锻炼的教职工通常将时间安排在了周末以及节假日。

2.1.3 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及场所

随着全民健身的发展, 体育锻炼已经深入到每个老师的心中, 很多老师即使很忙, 也会定期进行锻炼。选择校内场馆和校其他场馆的教职工占大多数, 同时, 部分教职工选择在公园进行晨练, 下班后在社区和家里进行锻炼。

2.1.4 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目的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 教职工健身的目的是体育锻炼行为的核心。多数教师参与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认为锻炼能起到休闲娱乐、调节情绪的功效, 是一种主动性调整方式, 通过锻炼来缓解工作压力, 使锻炼功效更具有了广泛性。锻炼逐渐成为人们心中防病、治病甚至是减肥的手段。

2.2 教职工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懂得了“身心健康是人体生命的根本, 运动是保证人体身心健康的前提”的科学道理。但在付诸行动时, 结果不令人满意, 总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2.2.1 工作因素

现在高校对教职工的考核标准都比较严格。上好课, 搞好科研, 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以至于大多数的教职工不得不把大量的空余时间放到工作上面。时刻的充电, 学习本专业最新的知识, 让许多高校的教职工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但是, 仍然有部分教职工, 在工作上并没有沉重的教学任务, 课时少, 拥有了相对更多的余暇时间, 因此有的人会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提高生活品味和情趣。

2.2.2 家庭因素

高校女教师, 除了日常工作外, 还要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培养子女与照顾老人的生活重担, 纯粹的休息时间则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也导致了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2.3 个人内在因素

受传统“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 有些教职工锻炼意识不够, 没有体育兴趣和爱好, 他们觉得身体素质是天生的, 后天的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大。还有些高校教师刚开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但是由于惰性, 或是缺乏体育常识, 锻炼计划大多数也是无计划性、无针对性、不科学的。这样过度的、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和选择不适合的体育项目等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甚至造成伤害事故。由于这些负面因素的存在, 大大的折损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热情。

2.2.4 场地设施因素

近年来, 随着国家所提倡的“全民健身”思想的深入人心, 政府拿出一大笔钱修建了许多的社区健身器材, 而学校也加大体育投资力度, 修建了许多新的体育场地, 但是这些体育设施仍然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 更谈不上教师的需求了。而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首要基本条件, 因此高校体育场地的短缺严重影响着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 高校的体育场地资源相对社会还是比较宽松的, 教职工在避开学生锻炼的高峰期进行锻炼, 将会极大地缓解教师健身场地不足的缺陷。此外, 校园内多样的体育设施资源, 篮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室等, 无不吸引着一些老师前来参观运动, 极大的丰富了教职工的课外生活。

2.2.5 体育氛围

从心理学角度讲, 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在进行社会活动时都具有从众性, 这是个体安全的需要, 也是人主动社会化的过程。在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中很需要找到一个同龄群体, 找到一种归属感, 这样有助于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提高生活质量, 可见有体育锻炼爱好的同事或朋友对个体参与锻炼的影响真的很大。此外, 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很难调动大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没有环境氛围就很难有兴趣。

2.2.6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媒体在体育和大众之间筑起了桥梁, 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 多数社会成员通过体育宣传、体育科普介绍、体育赛事转播、体育新闻报道认识体育, 热爱体育, 关心体育, 进而增强体育参与意识, 纷纷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来。许多的教职工也是在大众传播媒体的潜移默化中走上体育道路的。

但是, 传播媒体对人们的体育参与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过多的收看体育电视节目, 就会挤占人们的体育参与的时间。同时, 大量的体育竞赛节目也会造成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偏差, 麻痹一部分观众的体育意识。

2.2.7 身体健康状况

教师少坐多站的这一工作性质, 再加上繁忙的教学任务, 导致许多教师的身体已经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但是一些教师没有把自己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当回事, 总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 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 进行体育锻炼。还有一些真的很健康的教职工, 更认为参与体育锻炼是没必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部分中老年教职工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 身体机能出现下降状态, 体力、精力、记忆、反应、疾病等等方面力不从心, 迫切需要运动健身。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脂、减少肥胖, 增加血管弹性, 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还可以调节情绪, 促进精神健康。

3 建议

3.1 增强教职工健身意识

高校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教师体育锻炼的力度, 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体育锻炼的健身意识。增加学校群众体育经费的投入, 修建更多健身场所, 开发简单易学、有趣、适合教职工特点的健身项目, 倡导以康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促进高校教师群体健身活动的发展。

3.2 加强教职工体育锻炼专业指导

开展高校教师体育俱乐部制度, 向教师传授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指导高校教师制订有科学性的、有计划性的锻炼计划。

3.3 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量, 鼓励锻炼

在各方的压力下, 致使教职工们每天都是在疲劳的状态下工作着, 因此, 高校应适当为教师减缓压力, 使其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 并鼓励教师多进行体育锻炼, 这样才能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身到学校发展建设中。

3.4 举办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锻炼活动, 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体育健身

高校应经常举办有教师参与的体育活动, 多搞一些简单易学、普及程度高的项目, 吸引教师参与, 同时发挥竞赛杠杆的作用, 来引导、促进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教职工健身活动习惯化, 健身环境场馆化, 最终营造出广大教职工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利用体育手段增加健康资本、提升人力资本, 是一条科学、经济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 有质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高校教职工脑力劳动不断增强, 体力劳动不断减少, 因此, 社会、单位要帮助教职工树立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观, 自觉地、有规律地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并享受体育带来的生活乐趣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要为教职工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创造环境和条件, 以此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访谈法对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教职工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 旨在分析教职工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 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以此增进教职工的健康, 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结果表明:工作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体育场地设施较少;缺乏兴趣;没有科学指导;身体健康状况;大众传媒等是影响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教职工,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黄丽芳.高校教师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7年第6期.

[2] 关道权.高校教师业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 2011年第6期.

[3] 李莉.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 2013年第2期.

[4] 吴志勇, 承建春.高职院校女教职工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年第2期.

[5] 刘旭等.西南交通大学教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上一篇: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试下一篇:旋喷桩在基础托换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