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提高孩子全面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了学习钢琴来培养兴趣、锻炼意志, 一些孩子一学就是七、八年, 有的还以钢琴为主修专业。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对于钢琴练习曾说道:“练习习惯是比练琴本身更重要的素养。“笔者对此深有体会。从事钢琴教学十一年来, 笔者越来越觉得学琴初期的良好习惯培养非常重要, 在这里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1 重视坐姿及手型

弹琴本身就是一种优雅的享受, 坐姿一定要舒展、优美。有些孩子平时习惯弯腰驼背, 往琴凳上一坐也显得无精打采。弹琴时, 座位与钢琴距离一定要远近合适, 高低适中。上身坐直, 用双臂轻轻提起双手并将其至于钢琴键盘上, 右脚在前, 左脚稍后, 两条腿放在踏板两旁。身体要处在积极的、利于运动的状态, 不要弯腰驼背, 耸肩缩脖。臀部要稳定地坐在琴凳上, 最多坐琴凳的一半即可, 便于灵活用力。幼童学琴脚够不着地的, 应有一个脚踏凳, 给身体一个稳定的支撑。

坐姿是基础, 手型则是弹好琴的关键。手型必须臂腕放松, 掌关节和两个指关节立起, 整个人处于放松状态。这些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是有困难的。不同孩子会出现不同的错误, 对于错误要及时改正, 学琴进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常见的诸如折指, 出现了折指的音必须重弹, 刚开始力度轻一点没关系, 再折再弹, 纠正后保持不住就再纠正。再如放松的问题, 有些孩子手一放到键盘上就全身使劲, 弹不了几行就臂腕酸困, 那就要反复找放松的感觉, 等弹下一个键放松后, 再弹第二个。在教学的过程中, 有的孩子因为4、5指立不起来, 笔者就要求学生手指站立坚持几分钟, 回家后也要求反复练习, 常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只有打好初级手指的基础, 到高级阶段才能弹出好的乐曲。

2 眼、手、耳、口、脑的训练

在练琴时, 眼、手、耳、口、脑的配合极为重要。初学钢琴的孩子, 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即:眼看谱、少看手、先试唱、用耳听、勤思考。初学钢琴的孩子由于不熟练键盘, 往往是顾了手就顾不了看谱, 有的干脆把曲子背会再弹, 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多看谱, 少看手, 甚至不看手, 最后养成看谱弹奏的习惯。另外可以边弹边唱, 极富有情趣, 又锻炼了孩子的视唱能力。遇到曲子中的难点要勤思考, 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这个音用哪个手弹, 用几指, 弹几拍, 是什么节奏, 两个手之间是怎么配合的。弹会后多聆听, 听乐曲是否顺耳, 自己弹得好不好听, 曲子所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没有, 还可以把自己弹的乐曲录下来, 回放, 反复听, 找找自己的问题。弹琴时的眼、手、耳、口、脑的配合需要积极主动性, 也需要反复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 学生的弹奏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当拿到一个新乐谱, 视奏水平也会相应力高。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得到别人的肯定, 练琴就会越来越积极。

3 重视慢速练习

慢练指速度放慢, 而学生的状态应积极、主动, 思想集中。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的障碍之本, 慢速练习能让乐曲更准确完整: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放松:能加强手指的力度、独立性及灵活性。慢速练琴就像我们小时候走路, 只有把每一步站稳、走好, 将来才能跑得顺畅。

初学钢琴的学生, 手上没有完善的控制能力。练一首曲子一定要先左右手分开慢速地弹, 熟悉之后再双手配合, 配合时也一定要多用慢速。慢练是钢琴演奏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也可以说起到了地基的作用。地基不深, 高楼也建不起来, 即使搭起来了也一定是一个豆腐渣工程, 早晚会倒塌。虽然慢练的意义和方法非常的明确, 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不按照慢练的要求去练习, 其弹奏出来的音乐一定是粗糙的音乐。慢练是钢琴演奏的根基, 是贯穿钢琴练习的全过程、保证练琴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因此, 在钢琴练习的过程当中, 要由慢逐渐过渡到快, 循序渐进, 完美的诠释出原作品的内涵, 最终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4 重视兴趣的培养

笔者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因为孩子练琴被动唉声叹气, 也见过有些孩子坐在琴凳上掉眼泪。学琴初期的孩子大多积极主动, 因为钢琴对于他们还很新鲜。可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新鲜感没了, 尤其看到别人在玩, 自己还得练琴, 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 应多表扬、鼓励。每次少学一些内容, 这样他们就可以较轻松的完成一周的内容家长和老师这时应及时的给予表扬:给弹得好的曲谱上贴个“你真棒”;给孩子录一段视频传到网上;在孩子愿意的前提下, 给客人、朋友演奏一曲……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除了上述的方法外, 还应做及时的心理疏导, 发现他们最近练琴发愁被动, 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 找找问题在哪?是因为曲子难、功课多, 还是有其他原因。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有几个钢琴学生, 小时候也不是很出色, 上了初中后, 对流行钢琴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自己从网上下载的很多好听的乐谱并自己练习。每次听完他们的弹奏笔者都非常惊讶。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对乐曲的感情都表达得越来越好, 弹琴也成了他们互相交流、竞技的一个平台, 这都源于快乐的氛围和浓厚的兴趣。

学习钢琴有助于开发孩子智力, 培养孩子毅力, 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如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来渡过练琴的每一个难关这非常重要。如果钢琴老师普遍认识到好的练琴方法和习惯的建立的重要性, 并在孩子学琴的一开始就实施长期的指导和监督的话, 一定会有更多的演奏家涌现出来。

上一篇: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机制建设的思考下一篇:基于火反应谈建筑材料应用特征及其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