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音乐会

2023-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森林里的音乐会

“小”子集里的音乐“大”世界

摘要:音乐作业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开放。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显著的变化,其中之一是课堂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开放。但目前关于音乐作业的设计或布置一直被忽略,或是没有音乐作业或是布置的作业简单枯燥,唯技能练习。事实上音乐是人类情感共同的桥梁,它跨越语言的障碍,直击人类内心的最深处。因此对于音乐教育者来说,通过音乐的共同平台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感悟、学会创造才是重中之重。而音乐作业是将封闭的课堂拓展至课外、将封闭的教学时间延伸至课后,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从建立“音乐作业集”为切入口,谈目前音乐作业设计的缺口及其今后的延伸和突破方向。

关键词:音乐作业集;小学音乐作业设计;小学音乐作业评价

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他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如何巩固消化?教师布置学生做作业即为最好的形式。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课程改革蔚然成风。与此同时,环顾我们的日常生活,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学生课间做“能量”“剪刀石头布”等极富节奏感的游戏时,乐此不疲、神情专注;哼唱流行歌曲及民间曲调时有板有眼;听到富有动感美妙的音乐时,欢乐地扭动着身躯……这些都给了我一个深深的启示,我们的孩子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愿意在课余的生活中与音乐交朋友,让音乐来伴随他们快乐地成长。思忖现今的音乐教育课堂,我们提供给孩子们的却只是课堂内短短几十分钟的音乐交流,这对于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何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利用音乐课程的资源,变狭隘、封闭的课堂为开阔、开放的音乐学习格局,把音乐教学生活化,真正做到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呢?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目前的小学音乐作业现状要有具体、富有针对性地了解与分析,进而探讨从建立“音乐作业集”来谈小学音乐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一、小学音乐作业的现状

(一)情况调查

2009年3月我曾对所在的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四个班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发放了《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研究的现状调查》共210份。本次抽查数据真实有效,具有代表性。调查中,平均每班只有17.33%的同学接触过音乐作业。从学生完成过的为数不多的音乐作业情况来看,形式过于单一,选择的基本都是唱熟课堂中所学的歌曲,其次是节奏练习,其他形式是寥寥无几。在问到“你希望在课余时间再接触音乐吗?”中,每个班级都有86%以上的同学希望在课余時间与音乐接触、与音乐亲近。在调查中回答“你喜欢在课余时间接触哪些跟音乐有关的事物”时,80%的学生选择了听歌曲。68.73%的回答有过想让歌声表达自己情绪、想法的经历。

(二)结论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过去的“应试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是有所印记的,大家认为音乐就是“小三样”,尽管现在大呼素质教育,但在呼吁的同时,学业成绩还是很重要。要想音乐作业成功落实,一定要好好把握音乐作业设计的学科特点——少、精、活。

2.作业设计或无或单

我们发现,在为数不多的接触过音乐作业的学生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抄谱练习、背唱歌曲,形式单调、乏味,以至于很多的孩子不去理会,缺乏对音乐作业的兴趣。

3.学生饱含音乐热情

调查中,面对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有责任让孩子们在课外把这份热情进行下去。音乐作业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只是语数学科的事情。相反,这正说明了中国教育存在的缺陷,需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注意改进的地方,更是需要改革的地方。

如何突破传统的模式,让学生在音乐的大世界中不断地获得感悟,收获融会贯通的知识陶冶情操,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业集是我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所尝试的一种有结构、有组织地搜集儿童音乐作业的方法。它可以显现学生在音乐作业中所投注的努力、进步与成就,捕捉学生智能的演进过程,详细记录了他们一年甚至几年里学习任务完成的经历。这种不同于“成绩报告册”的系统化记录模式对学生的作业及作业的特性与品质,提供深入的描绘。

二、小学音乐作业集的建立

(一)音乐作业集的建立原则

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音乐作业集就必然成为教学过程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能提供信息、容易搜集、能反映有意义的音乐教学课堂。

1.提供信息

“能提供信息”,指的是音乐作业能透露出学生在学习、思考与表现上的多个层面。例如,布置孩子对所学歌曲进行歌词创编、动作表演;通过录音收集生活中的音乐;听音乐画一幅意象画等。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方位地开发对音乐的认识。

2.易搜集

音乐作业集内的项目是要“容易搜集的”,在音乐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或产生的,而不应是为了作业集的别致而特别强加的。

3.有意义

音乐作业集内的项目应是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对学生有意义的。当学生的音乐作业融于日常进行的学习环境中,以及当学生了解作业的目的时,他们就会投注精力与创作更高品质的作业。

(二)音乐作业集设计的特点

音乐作业设计是艺术教育的范畴,着力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与学习兴趣。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应立足于学科的特色,结合少、精、活的特点来设计。

1.科学性、实效性

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作业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作业设计的研究目标,在作业完成中取得音乐作业学习的实效。

2.激趣性、层次性

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作业还要有一定层次性,便于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自由选择,寻找思考的空间。

3.学用结合、因地制宜

即要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学科知识,解决作业中所涉及的问题,做到学促进用,用促进学,学用结合。并且,要考虑到学生自身及环境的因素,做到因地制宜,才能保证作业研究顺利进行下去,作业意义得到真正落实。

4.开放性、灵活性

即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为学生开辟更大的活动空间。

三、小学音乐作业的设计

(一)练习型作业

音乐课本身是一种技能课,所以课后作业必定包含练习型作业。练习型作业是最简单的一种作业类型,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研究表明,这类课后作业必须与先前的学习材料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在课外的强化中得到技能的锻炼、技巧的巩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学生的音乐特长。低年级的孩子特别适合这项作业。

例1:人音版一年级第二册《两只小象》中,学习认识新朋友四分休止符“0”后,在作业本上完成一道填空题:0()分音符停()拍。

例2:学了《拉勾勾》《母鸡叫咯咯》等一些有趣的歌曲,让学生回家边唱边演给家长看,让家长加入到学习评价中。也可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回家把自己的歌声录制下来,学生可以对比自己的歌声,合理评价自己。

这一类型的作业是目前很多音乐老师普遍采用的作业设计方式。不可否认它是整个音乐作业环节中的基础,但作业集更需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升华或锦上添花的其他方式。

(二)体验型作业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而音乐课后作业也应该从单纯的练习型作业中走出来,体验型作业就是加深学生的音乐感悟和体验。现今传播媒介很多,信息科技很发达,学生接触面也比较广。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平常生活中的音乐。

布置这一类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音乐感受,增加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如何了解学生体验完音乐之后的反馈?这种反馈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文字、绘画或者音乐,哪种方式能最直接、最真实地表达他们内心最大的震撼就选用哪种方式。事实上,不同表达方式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例1:上完欣赏课,教师可让学生回家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一来可以强化课堂的有序性,二来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体验得更深刻、更具体,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音乐情感的培养得到更大的提高。如在欣赏完《黄河大合唱》后,让学生写一篇听后感。

例2:在低年级《龙咚锵》《小青蛙找家》等歌曲中,让学生学完后,把自己所理解的歌曲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创造型作业

新课标教材在每一课都安排了“编创与活动”这一块内容,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基础上更要学会创造美。音乐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們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借助身边鲜活的课程资源设计出创造性的作业,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作业的快乐;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升华了知识的覆盖面,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

例如:学完《音的高低》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乐器,为歌曲伴奏,乐器的材料是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是一些废旧的东西。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活动型作业

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增强,音乐课后作业也应该向活动化发展。例如,可以布置学生参加音乐会,利用音乐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参加班队活动、社会公益演出等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增进交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扩大音乐视野,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例1:教学完《乃呦乃》这首歌曲后,布置学生回去加强表演,有的孩子表演得很好,在良好的评价下,孩子们表演的兴趣很浓厚,个个下苦功努力练习,在校“庆元旦”文艺晚会上,孩子们认真地表演了舞蹈《打老鼠》,并获得了好评。

例2:学了《郊游》这首歌曲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经历过的旅行,以小组的形式编排音乐情景剧,在班队活动课上表演。

(五)研究型作业

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就要提倡研究性学习。布置音乐课后研究型作业是在音乐课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尝试布置研究型作业,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体现了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设计一些稍简单的,方便询问、查找、积累的研究型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消除对作业的恐惧,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轻松查找问题中得以提高、进步。

例1:通过上网查询,收集一些关于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歌曲、歌谱和歌词,为学校“百歌颂中华”活动做准备。

例2:教唱《翅膀》一课时,针对曲中的休止符,可布置学生课后思考休止符有哪些作用,分别举例说明。

在布置研究型音乐作业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并且要有意识地将教材中同一性质的歌曲集中在一起教授。这种教授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歌唱,而是让学生学会感悟,学会用心去领会。

四、小学音乐作业的评价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就兴起了另类评价改革,新的评价方法中就有一个亮点:作品集评价法。根据美国西北评价协会的定义:“作品集是有目的地收集能够反映和证明学生的努力、进步、成就的作业。学生应参与到作品的选择、价值判断等活动中。要求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说明选择该作品的理由。”作品集用系统的方法去收集和评论学生的作业样本,打破了传统的“量化”考试或纸笔测验方式,属于真实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音乐作业评价是对音乐作业课堂教学实现任务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要选择不同时机、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有利于优化实现任务的方案和过程。

(一)根据评价作业对象的不同,音乐作业评价的分类型:

1.教师导评

所谓导,即为抛砖引玉。此方法常用于研究前期,学生还不知从哪方面评价作品,不清楚如何评价作品的情况下,教师作适当的提示。如在评价《动物说话》的反馈作业时,选上几位学生表演,然后问:“你喜欢哪一位同学的演唱?为什么?”有的回答:“因为他回家时仔细琢磨,在演唱时加上了小鸡、小鸭的动作,唱得时候声音也很甜美。”有的则说:“因为他边唱边演达到了演唱的水平,其他同学没有动作表演,我就觉得还是他的好。”……有的班级好的学生非常多,而且个个表演得匠心独运,其他学生一时想不出来,教师就进一步地提醒:你们听听哪位同学的歌声是你最喜欢的?哪位同学的表演是最让你记忆犹新的?尽量导出学生的评价方法与独到的见解。

2.学生自评

增强学生自评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评价工作,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如,布置学生回家制作能产生音的高低效果的乐器后,请学生介绍制作后最得意和不足的地方,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作业打分。

3.学生互评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发现并学习他人的长处。如,在上地方课程优质课《家乡的鱼灯》前,我布置了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制作一个简易的鱼灯道具,回来后很多同学都带回了自己的杰作,可效果大不一样。有的两边的鱼错开了,有的两张薄薄的纸片上夹着一跟筷子,还没等拿出来鱼的形象已经消失了……其中有位同学制作鱼的道具非常精致,硬纸板上有他精心绘制的鱼的图案,一根不粗不细的小棒子把画面牢牢地立起来,正符合我接下来上的舞蹈课使用。于是我让同学们找找“海洋”中谁的鱼最美,答案很快揭晓了,大家公认那位同学做得最漂亮、最逼真,大家也纷纷邀请他将制作秘诀告诉自己,就这样大家仿制开了,无须老师再一步一步地引领、讲解。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美德。在小组集体创作中,我们还可以进行小组间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取长补短、以求共同发展。

4.多向评价

对于一个音乐作业的评价,往往是可以采用教师导评、学生互评、小组间互评、学生自评、以及小组内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双向或多向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地评价。当学生评价成为评价主体时,也就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气氛,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更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信心。

(二)根据完成作业动态的生成,音乐作业评价的分类型:

1.完成过程的评价

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注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即只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学习过程、完成过程的评价,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随便交一份作业就了事,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评价是面向“昨天”的终结性评价,没有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在研究实践中,我随时检查学生学习过程,反馈作业完成过程,对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评价,并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或措施,使学生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作业情况,成为学习的主人。

2.作业亮点的评价

作业亮点的评价旨在鼓励所有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提升。在反馈中,常会发现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闪光点,即便是一个不成功的作业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亮点。有一次,我让学生回家制作沙锤,并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奏课后的一条节奏。回来交作业时,学生们个个兴奋不已,你看我的作品,我打量你的成果,对沙锤制作的好坏个个意见纷呈。可在最后的成绩上我却给一个制作平平的学生一个高分,大家惊奇极了,诧异地互相谈论。于是,我讲了自己的理由:这位同学虽然制作一般,但他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乐器是用来演奏的,而不是来比外表美的。他的沙锤非常实用,而且他自己演奏时节奏也完全正确,毫无取巧之意。大家听了信服得点点头,课后都按实用的方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作品。

3.作业结果的评价

音乐作业是学生智慧、能力与劳动的结晶,作业结果的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发挥肯定昨天、展望未来的作用。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往往会感到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通过作业结果的及时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常通过多媒体演示功能,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还把学生成功的作业收录到自己的博客上,这无形中的肯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努力完成音乐作业的欲望。

在小学建构音乐作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着明显的学科特色,这无疑会对音乐教學产生不凡的影响与促进,是值得所有音乐教师深思的问题。在音乐作业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地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习内容或感兴趣的事物,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去应用知识、懂得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是对开放式学习、创新性教育的一种突破与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林幼春.如何改进作业设计[N].三明日报,2004(8).

[3]王敬玲.自主性作业设计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7.

[4]刘庆晶.作业设计的艺术与能力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1(2).

[5]蕉叶白.作业设计新探[J].教育研究,2001(3).

[6]侯继华.快乐的家庭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2002(3).

(作者单位 浙江省玉环县楚门镇中心小学)

作者:金春晓

第2篇:86版《西游记》里的音乐美

1.音乐美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很自然地,就想起86版《西游记》。

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能看到这部经久不衰的《西游记》,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片中曲,要感谢杨洁导演和许镜清。

在《计收猪八戒》那一集,有一首插曲,叫《猪八戒背媳妇》。在手机彩铃风靡的年代,这首曲子可是被无数人设成了手机铃声。你可能不知道,《猪八戒背媳妇》其实是有歌词的。只不过,它在剧中只有纯音乐。它以板胡为主旋律,加入扬琴、响板、锣鼓等元素,同时还加入架子鼓和大管等西洋乐,中西结合,又不失民族味道,歌词诙谐,曲调优美。

“噢……沙里瓦沙里瓦,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这首歌是玉兔精化身的天竺少女与唐僧成亲时的插曲,也是《西游记》中最为人熟知的歌曲之一,朗朗上口,热情奔放,又充满了少女怀春的情怀,还很有异域风情。歌词的意境相当美好,可以和《女儿情》媲美,借明月、星光、泉水、花瓣和蓝天等来抒情,情意绵绵。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曾每年暑假都聚在黑白电视机前看86版《西游记》的小孩子,现如今都开始成家立业了,有些人的小孩都会打酱油了。现在的你,再次重温李玲玉的这首《天竺少女》,心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

许多年以后,我们还是忘不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在黑白电视机前追看86版《西游记》的日子。

暑假一起看“西游”。如今86版《西游记》仍然是不少孩子每年夏天必看的电视剧。西洋电声配上“咚咚,咚咚咚咚”的鼓点,让人一听就心潮澎湃,观众的心就如东海一样激荡起来,感受《西游记》中那魔幻的宽广世界。

我们在看86版《西游记》时,能真正感受到:这才是中国古代的神话,而不是现在的魔幻神剧。

音乐可以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和书一样,因为融入了作者感情,而变得有生命。86版《西游记》里的音乐很动听。一首《女儿情》唱出了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一片痴心;《敢问路在何方》则用音乐诠释出西天取经的艰辛;伴着《晴天月儿明》的歌声,我们感受到的是师徒二人扫塔时的那份虔诚心。

《何必西天万里遥》,是《误入小雷音》那一集中的一首插曲,为杏仙而写。古典味十足,歌手清脆透明的声音,让歌曲显得更为梦幻。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芍药婀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润红姿娇/雨润红姿娇/香茶一盏迎君到/星儿摇摇 云儿飘飘/何必西天万里遥/欢乐就在今朝 欢乐就在今宵。”

每每听到那熟悉的音乐,就会唤醒我们童年“有86版《西游记》陪伴”的日子:那是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非现代科技化手段能够比拟。也正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童年也多了很多欢乐。

在《三打白骨精》那一集中,孙悟空因三次打死白骨精而激怒唐僧,被唐僧冤枉,《吹不散这点点愁》应声响起,深刻表现出了孙悟空内心的悲愤与凄凉。“就这样蓦然分手/就这样一去不回头/临行方知情深厚,多少往事在心头/啊,山悠悠,水悠悠/一路上秋风,吹不散这点点愁。”

唐僧念紧箍咒赶走孙悟空,表面上看,未免太绝情。要知道,取经路上有了悟空的保护,才能驱除妖魔鬼怪,一路畅行。猪八戒虽时常在唐僧的面前说悟空的坏话,悟空的被迫离开,少不了他的添油加醋,和他脱不了干系;而且,猪八戒平时好吃懒做,经常说些散伙的话。可是,真正遇到危机时,他也会奋不顾身,保护师父,厚着脸皮去花果山求悟空。

悟空身在花果山,心却在取经路上。当悟空答应前去营救唐僧时,八戒感动地说:“猴哥,仁义呀!”是啊,就是这份仁义,兄弟情深,其利断金,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西天取经的豪情壮志。

86版《西游记》还留了一个“千古之谜”,那就是——老實巴交的沙僧(沙和尚),他挑的担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取经路上,跋山涉水,沙僧担不离肩,可似乎也没见他从中取过什么。那么,他的担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有人还在“知乎”上煞有介事地问,有人认认真真地答。

关于沙和尚的那首插曲,也道出了这个老实人的性格——

一辈子老实巴交,挑重担不辞辛劳

从来是埋头苦干,哪管他水远山高

啊!沙和尚,沙和尚

任别人议论,任别人嘲笑,我自有我的目标

一辈子忠实厚道,从不会投机取巧

只追求尽力奉献,哪计较报酬多少

啊!沙和尚,沙和尚

任别人抢夺,任别人争吵,我自有我的目标

有人夸我崇高

啊,有人骂我草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依然是老样子,不屈不挠

一辈子老实巴交,挑重担不辞辛劳

从来是埋头苦干,哪管他水远山遥

每一个长在20世纪80年代的孩子,都曾有过能飞天打妖怪的“西游梦”,不信回家翻翻你的玩具箱,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个你儿时玩过的、粗糙的孙猴子塑料面具,或一根红黄相间、用它打过小伙伴的“金箍棒”!

电视剧《西游记》就像“奥特曼”,每一集都是一个完整的“打怪游戏”,无论你看哪一集,都能享受一次愉快的“西游之旅”,不需要追寻前因后果。几十年以后,一听到“吃俺老孙一棒”,那个时而狡猾时而暴躁时而幽默的孙悟空形象,就浮现在脑海之中;一说到“不好了,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必定是沙和尚的台词。

每个孩子都有个“西游梦”,其实更多的是“大圣梦”。孙悟空疾恶如仇、古道热肠、铁肩担道义,七十二变,招招用来除恶锄奸,遇鬼杀鬼、遇妖杀妖,从不手软。可以说,孙悟空的形象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承载着中国人的是非观与英雄观。

1986年,《西游记》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就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追剧热潮,时至今日,该剧播出整整35年,播出3000多次,如此反复播出而观众依然爱看,堪称电视剧的一个“神话”。

虽然这35年来,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但很多只是昙花一现,和86版的《西游记》无法比。还是86版的《西游记》最为经典,即使这么多年过去,这部电视剧依旧每年活跃在荧屏上,收视率居高不下。

致敬经典,永不落幕!

《西游记》想必是绝大多数人儿时的回忆。不少人,从十来岁看到三十多岁,每次一打开电视,看到熟悉的画面,不管这个故事看过了多少遍,总能又一次兴致勃勃地投入情节中去。

有个70后的男性朋友这样对我说:“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很多版本的《西游记》,但最喜爱的还是86央视版。这不是因为先入为主,也不是因为念旧情怀,而是因为它真的好看,而且也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里不可磨灭的记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我的中小学时代,虽然一再蹲在电视机前把《西游记》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当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响起‘噔噔~噔噔~噔噔~噔噔~’这一前奏的时候,我还是会飞快地跑回家,再次津津有味地看起那些烂熟于心的情节。这部《西游记》贯穿了我整个小学阶段,以至于我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暑假,总仿佛能听到那个主题曲,仿佛能看到自己歪倒在沙发上,一边舔着冰棍一边看电视剧的情形。电风扇在一旁呼呼地吹出带着热气的风,窗外的知了在拼命地叫,一声声拖得很长。记忆中,似乎每一年暑假都是这样过去的。虽然三十多年前还没有今天电影大片的特技效果,但戏中的腾云驾雾、变化多端依然让我看得如痴如醉,一度幻想如果自己也会七十二般变化,该如何好好利用这个本事——肯定要学着孙悟空的样子,给自己变出一大堆的零食和玩具。”

对很多人来说,《西游记》不仅给他们带来过童年时的欢乐时光,还是一部爱情启蒙电视剧。另一个30多岁的女性朋友这样对我说:“‘说什么皇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在我不懂爱情却向往爱情的少女时代,这样的旋律,被我哼了一遍又一遍。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别想‘懂’和‘不懂’的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传达心灵的语言。只有充分享受音乐,才能体会到美好生活的真谛。本来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应该让人高兴的,但舒缓的旋律,却让人生出几丝惆怅。好像看见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举手投足之间,尽是动人诗句,但一曲终了,却红颜凋零。临别时,女儿国国王眼波里闪动着泪光,唐长老却决绝而去,只有在马上的微微一回首,看出了他心里刹那的迟疑。这首歌听了这么多年,总觉得吴静老师唱得最好听,深情、纯粹。后来看电影《后会无期》,听了万晓利唱的《女儿情》,竟也觉得很动人,这部电影上映于2014年,我已年过三十,再听这首童年和少年里耳熟能详的歌,人到中年的我更多了些感慨。”

女儿国国王,可以说是86版《西游记》里最深情的女子。她对唐僧一往情深,宁愿舍弃一切荣华富贵,只愿与心中的意中人双宿双飞。《女儿情》这首歌就是她唱给唐僧听的——“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愿今生常相随,常相随。”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女儿情》的旋律无比优美,充满古典韵味。一曲女儿情,一句若有来生,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蝶双飞、女儿美,人虽醉、心却碎,情已久、梦未圆……流动的音符里,不时传来鸟语花香,小溪潺潺的声音。一首情真意切的歌词,许镜清用最简单的音符,写出了观众最易接受、最易传唱的歌曲。

这让我想起凌叔华和徐志摩的隐秘恋情,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无奈。人们都知道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关系,但却不知道徐志摩还有一个私交甚密的红颜知己——凌叔华。

风流才子徐志摩,他跟张幼仪在一起,才真正具有传统意义上“家”的概念: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有世人的普遍的认可。从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俩的婚姻应该算是美满的。虽说是包办婚姻,可他们的关系却非同寻常。徐志摩和张幼仪,最终,还是离婚了,因为徐志摩的理想是:“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訪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觉得这个婚姻,虽然是个好婚姻,却仅仅是个婚姻而已,而不是他想要的爱情。这在今天讲实惠的人看来,有点“作”了。不知足,太不知足了。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才女林徽因,二人交往甚密。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1922年3月,徐志摩向张幼仪提出离婚。

林徽因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诗《偶然》,是体现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表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四年之后,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

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不幸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1922年,徐志摩回到北京,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热恋之时,徐志摩写下了《爱眉小札》。

在男欢女爱里,大凡信誓旦旦的一方,往往靠不住。正如俗语所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这是我在当学生时就明白的一个道理。后来,工作多年,才明白经常“严禁”如何如何的,往往风头一过,就可以“解禁”。社会如此,个人的婚恋也如此。凡人的生活免不了吵吵闹闹,免不了烦恼哀愁。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吵架,不是为了吃饭,不是为了争斗,而是为了超越——人生总有那么一刹那,你超越了你自己——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再有。有那么一刹那,你留住了,也就够了。就是这样。其实,幸福的婚姻就是平常人的平常事,什么光环啦崇拜啦地位啦或者公众场合的作秀啦,都是不正常的。

在徐志摩和陆小曼刚结婚的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是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加上鸦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不再是一個有灵性的女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无法再从父亲处拿钱,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钱贴补家用。仅1931年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陆小曼之所以养成这样大手大脚的毛病,是因为她出身名门,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而患有“公主病”,大小姐脾气,动不动就耍性子。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她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真可谓一言难尽。

徐志摩突然意外去世后,凌叔华与林徽因,为他留下的“八宝箱”而闹得满城风雨,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凌叔华与徐志摩的关系,不可等闲视之。

凌叔华是民国时期不折不扣的一代名媛。在当时,她的名气甚至比林徽因还大。慈禧太后的御用画师、一代怪杰辜鸿铭等文化名人,都做过她的老师。老北京一套有着28个房间还带花园的四合院,是父亲给她的陪嫁。

有名的“凌小姐的大书房”就曾招待过大诗人泰戈尔。也是因为泰戈尔,她结识了一生的挚爱徐志摩,和以后的丈夫陈西滢。徐志摩对凌叔华的才貌很欣赏,为凌叔华的第一部小说《花之寺》作序,是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人作序。半年时间里,两人书信就“不下七八十封信”。徐志摩在1925年赴欧前,将一只藏有记载他与林徽因、陆小曼关系的日记及文稿的“八宝箱”交给凌叔华保管,并戏言他出国若有不测,让凌以此为他写传,这恰恰表明凌徐俩人已相知极深。

凌叔华曾说过,那时,她爱上了诗人徐志摩。徐志摩意外去世后,一直默许他们俩关系的徐父就请她为徐志摩再题一块碑文,凌叔华欣然应允。但是凌叔华在各种场合都一再否认她与徐志摩的情感。在她去世后,后人没有找到一丝一毫她与徐志摩的东西,就连那些徐志摩寄来的明信片,也不翼而飞了。

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说:“母亲在弥留之际,一遍遍念叨的是诗人徐志摩的名字,而不是父亲陈西滢或者其他什么人。”

凌叔华、徐志摩的这段隐情本可以由徐志摩的“八宝箱”来解开谜底,可是,迄今为止“八宝箱”下落不明。他们的关系,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徐志摩,也许是凌叔华心中永远的秘密。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女儿情》的优美旋律,竟让我想起凌叔华、徐志摩的这段隐情,不能不说,这要归功于音乐的魅力。

人注定是孤独的,正如歌词所说,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尼采说得好:“在人群中比独自一人更孤独。”寂寞是月亮的存在方式,燃烧是火焰的存在方式,孤独是尼采的存在方式。

孤独不是无聊,也不是寂寞。孤独是思想家的宿命。就像真正的生命必定与痛苦相伴、真正的爱必定与死相伴一样,真正的哲学家必定与孤独相伴。人与人之间,只有礼节的相对交流,绝对交流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至亲的人之间也不例外。

幸好还有音乐,还有韵律。

每一个城市,都会有它的韵律。一首“莫愁湖”,美丽了一座南京城;一曲“信天游”,雄浑了一片黄土地;一管“雨打芭蕉”,湿润了岭南之春。人生当中,应该要有那么一些音乐,它们能够直指人心,让你感动得热泪盈眶。比如,我至今难以忘怀的童年时代喜欢听的歌曲《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

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

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还记得一起捉泥鳅的童年岁月吗?我们一起在田边的小沟里筑堤,一起拿着瓢盆将小沟里的水倒干,一起用那双小手翻开小沟里的泥土,去抓那泥里滑溜溜的泥鳅。也许曾经的那些画面不再,不过我们可以一边听着《捉泥鳅》这首歌,一边回味那曾经一起捉泥鳅的岁月。若干年后,仍可清晰地背记那些歌词。在情绪不安、彷徨或烦躁时它们安抚了我们的内心,平息了骚乱焦虑。对我而言,唱歌可以说是管理情绪的有效手段。欢快的旋律中,又隐隐约约地带着那么一点小惆怅、小哀愁,仿佛有风在召唤。正如厦门华厦学院教授刘海翔所说:“读到过一句英文诗,说‘风之生,乃因树木在互相挥手召唤’(The wind was once created by the trees waving back and forth to one another),那么,同样,每一段音乐,其实就是一个孤寂的心灵在对另一个心灵的呼唤。人生中,总应该有那么一些时候,让自己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让一个个音符掠过自己的心弦,奏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鸣。”比如,我喜欢听的《伦敦德里小调》,就仿佛有风在召唤。《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历史悠久的世界名曲,又名《伦敦德里之歌》《丹尼男孩》等,由流传于北爱尔兰伦敦德里郡的一种小调改编而成,早期只有曲调没有歌词,后来有人开始为它填词,有多种版本,其中以费德里克·魏舍利于1913年的填词《丹尼男孩》比较出名。也曾有一首中文填词写得非常棒,名为《秋夜吟》:“月亮当空,照射大地明亮如镜。云淡风轻,秋高又气爽。在这个优美撩人的秋夜里,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家乡的母亲。啊,母亲呀!我最爱的母亲,您爱家乡,却更爱着我们,为了我们明天有光荣的前程,引导着我们奔向旅程。”

咱们说回唐僧。

唐僧并非铁石心肠,不懂这片深情。怎奈,他已是佛家之人,心无红尘。送别之时,佳人望着这湖面中的一对鸳鸯,看着心爱之人,策马扬鞭,绝尘而去,一声声“御弟哥哥”,怎不令人潸然淚下。

此时音乐响起——“相见难,别亦难,怎诉这胸中语万千/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只怨今生无缘/道不尽声声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远去矣,远去矣,从今后梦萦魂牵。”

唯美的曲调,道尽了有缘无分的悲情与无奈,悠扬感人,再配上国王那哀怨苦楚的神情,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此曲也因此成为经典,传唱数十载。虽然此情节与原著不太符,但为《西游记》平添了一份色彩,令人难以忘怀……

另一个“80后”的教师朋友则这样对我说:我2003年参加工作时候,教的第一届学生是“90后”。当时我和他们聊86版《西游记》并无代沟,这是同属于“80后”和“90后”的文化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教的学生也渐渐从“90后”变成了“00后”。现在的一年级学生,已经是“10后”。“90后”的那届学生,有些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家长。而《西游记》的影视版本,也推出了一版又一版,张纪中版、张卫健版、程力栋版、张建亚版,层出不穷。影视资源相比于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显得空前丰富,学生可选择的作品更多了。虽然86版《西游记》不再有当年那种深入每个儿童心中的流行程度,但每每和如今这代儿童谈到孙悟空,还是会有学生眉飞色舞,讲得津津有味。那一刻,我有些恍惚,仿佛隔着漫长的三十年时光,我们的童年在此时重叠了。感谢杨洁导演,感谢为这部电视剧兢兢业业工作过的人们,因为你们,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时代回忆,为我们这些陌生人的童年留下了温馨美好的一笔。

86版《西游记》距今已经有35个年头了,它如今早已不是单单的一部电视剧,更是老一辈穷尽的心血。剧中很多优秀的演员都已经离世,杨洁导演、“沙僧”闫怀礼等永远离开了我们。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为了艺术燃烧着自己,这种奉献精神将永驻观众的心中,不会随着时光消失。

老一辈留下的东西,永远不会衰。

但经典的诞生,并非偶然,这部电视剧背后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也让人感动不已。

导演杨洁生前曾在节目中说:“《西游记》为什么受大家喜爱呢?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没有为奖状。我们这些主演,一个月80块钱、90块钱,甚至一个月只有15块钱补助,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过苦。我们6年拍了25集了,不是按月给钱,而是每拍完一集之后才给钱的,可是这一集得拍多久呢?最底层的工作人员才30块钱,他们也跟我们一样,用性命在拼搏,用心血在创造。所以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热泪盈眶。为什么我们能够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拼搏出这样一个30年不衰的电视剧,就是因为我们有那种精神。”[1]

如果艺术作品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又哪里会有真正的情感在里面呢?没有真正的情感就不会有血有肉,何谈经典呢!

杨洁导演虽然离开了,但她在当今文艺界留下了四个字:“工匠精神”。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荧屏上,正热播《霍元甲》《上海滩》和《加里森敢死队》等中国香港和国外电视连续剧,内地电视剧少得可怜。86版《西游记》于1981年立项,于1982年开拍,前25集陆陆续续拍摄到1986年才正式上映,后面15集于1998年立项开拍。从1982年开拍到1999年结束,《西游记》拍摄时间长达近20年,剧组全体演职员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这部巨著的拍摄,真可谓是六年磨一剑。剧组也聚齐了当时戏曲、话剧界的一众大咖,几位主演自不必说,像扮演太上老君的郑榕、扮演车迟国王后的赵丽蓉、扮演老和尚的程之、扮演女儿国国王的朱琳、扮演观音菩萨的左大玢……这些艺术家皆是当时话剧界、戏曲界的一流演员。“六年磨一剑,与一年磨六剑,比的是敬业精神,是大浪淘沙般的艺术沉淀。只有留下的才是精品。”这是网友向86版《西游记》致敬,怀念。

总是被模仿,难以被超越。86版《西游记》自播出至今已有35年,重播3000余次,似乎已经被人民视为恒定的“正版”。也有网友指出,86版事实上并不符合《西游记》原著,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

不要以为所有的东西都能被时光所加冕。86版《西游记》如果还会热下去,说到底,也只因中国人心里生长的“西游”,大概就是这么个样子吧。

总有人在问:当我们在讨论86版《西游记》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这35年来,86版《西游记》是如何成为长演不衰的经典的?

回顾86版《西游记》自1986年播出以来的这35年,我们不得不客观说一句,该剧的成功更多是口碑的成功,而不是市场的成功。

《西游记》原著作为一个大IP,四大名著之一,几百年来集聚了足够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里面的素材可谓浩如烟海,随便取一瓢饮都可解半生困厄。在这个“西游”泛滥的年代,86版《西游记》仍叫人记挂着,个中的原由,大概是因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86版《西游记》,没有打怪没有虐恋,甚至也没有关于生命的终极思考,却自有那种“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大气与从容。

那个年代国内没有什么特效可言,杨洁带领着大家几乎走遍了全国的每一个景点,当时很多景点都还没得到开发,周围的环境很艰苦,并不像现在交通便利,他们带着沉重的设备和道具,经过一个个危险的小道,杨洁有一次还险些命丧悬崖。

86版《西游记》的每一个画面,都在向观众传达:他们尊重所有的职业,尊重观众,为此他们拼尽全力。这就是86版《西游记》之所以深入人心、百看不厌的原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中,我们之所以怀恋86版《西游记》,确实有“曾经沧海”的那份情怀在,不过,杨洁导演“我们是在搞艺术”的态度,亦在技术层面释放出强大的经得住岁月考验的气场。那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却洋溢着最好的情怀,甚至,理想主义还不是个贬义词,青年们还会靠着诗歌与摇滚取暖。那样的《西游记》像一棵花树,摇曳在那样的土壤里。你看过,你必记得。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设备、技术都不过关,剧组克服万难,一边想尽各种方法实现拍摄效果,一边应付资金和其他各种阻力。到了后期自筹资金进行拍摄,基本上是这些人的创业,诚如杨导所言:“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而当年参演的演员们,拍剧之时是受工作单位调遣,属于正常的工作调动,拍戏于他们而言就是日常生活,对比现在拍戏就是走过场的一些明星,戏比天大的他们,很难有什么炒作的心思。86版《西游记》固然是杨洁导演用尽洪荒之力才完成的人生大作,亦充满着各种妥协与无奈。因为不完美,更叫人惦记。说到底,所谓经典,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终究要归于文化内核的考量。

“‘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敬畏之心,决定了所有主创诠释名著审慎、认真的态度,使‘86版’《西游记》成为名著二度艺术创作的一个标志。

“正是凭着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实践,加上电视艺术手段的运用,中国电视剧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古典名著改编成功者,不仅有86版《西游记》,还有87版《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世同堂》《上海屋檐下》《围城》等现代名著成功搬上荧屏;反映当代生活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播出时万人空巷、轰动一时……

“而今,人们对86版《西游记》的回望、对杨洁的怀念,代表了对一个时代的追忆,也折射出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再思考。

“30多年过去,中国电视剧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然而,巨大的资本注入、庞大的立项剧目、优裕的摄制条件、丰厚的工作报酬,与精品佳作产出并不成正比,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要。”[2]

有人说,一生都带有西游情结的周星驰,总算以西游亚文化在构筑另类的戏剧风景和哲学洞穴——这话也许是对的,如果你恰好只看过春光旖旎的《大话西游》或者《西游降魔篇》。但是,在《西游伏妖篇》里,支离破碎的故事和华丽震撼的特效,叫人越发感怀86版《西游记》那种“人生如初见”的单纯与傻气。在缺少崇高与真诚的后现代语境中,观众一再选择86版《西游记》,就是想缅怀那份“敢问路在何方”的浪漫情怀。

如今,杨洁导演走了。张国荣、梅艳芳、沈殿霞、陈晓旭,那些曾在我们眼前风华绝代的人,都一个个离去了。无可奈何花落去,这真真是无可奈何之事,就如同要正视自己不再是个少年,我们终将也要正视偶像们的衰老。

《人民日报》的评论这样说:“要论中国电视剧的经典之作,1986年版《西游记》、1987年版《红楼梦》、1994年版《三国演义》、1998年版《水浒传》——这四部改编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由中國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中央电视台首播的剧作一定会名列其中。被观众称作‘老版四大名著剧’的它们,是几代人心中美好的回忆,也是国产电视剧重播次数很多的剧集。至今,观众说起剧情、演员和场景来,依然如数家珍,视频网站上播放量也依然很高,弹幕留言赞叹:‘果然是经典。’

“老版四大名著剧之所以魅力不减且历久弥新,与其原著的经典性和普及度分不开,也与影视创作过程中下的功夫、注入的智慧和艺术含量分不开。

“相较于原著,电视剧《西游记》就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一是戏曲风的引入。在这之前,动画片《大闹天宫》就大胆借用传统戏曲中的脸谱和锣鼓点,形成独特的民族美学风格。《西游记》的导演杨洁是戏曲节目导演出身,她请各地方剧种的优秀演员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来自‘猴王’世家、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是昆曲演员、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是京剧演员……他们的一招一式充满戏曲韵味,为作品增色不少。二是童趣化的呈现。《西游记》魔幻色彩较浓,但也有很强的现实色彩。电视剧将其轻喜剧化,使之富有童趣,呈现一种合家欢的风格,所以受到各个年龄层观众的欢迎。”[3]

2.混沌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诗,点明了整部小说的心脉,也是作者给《西游记》写下的根本性的纲要。

所谓“造化弄人”,这个成语大约就是从这里来的。造化,就是命运。要想知道神话传说中的那些超级大神怎样玩弄人的命运,就要看看《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魔章回体小说,它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讲述了师徒五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共五圣。一百回“五圣成真”讲五圣得道归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历经十四年(贞观十三年~二十七年),途经十一国,行程十万八千里(刚好是孙悟空翻一个筋斗云的路程,也就是中医把脉的六部十八候诊法),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得成正果的故事。

经者,径也,即通向真理的通道或方法之意。有人看了《西游记》之后,很不耐烦地说:取经既然那般辛苦,如来佛祖为何不一次性降一部真经给东土呢?或者,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就让孙悟空翻一个筋斗云,刚好十万八千里,直接拿回来得了,干嘛这么麻烦?

本来,如来佛想送给东土就算了,但他担心“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伽之正宗”,所以想“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也就是说,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太轻易得到的也会轻易失去,所以,如来佛要给人真经,同时又设下千难万险,要让取经人度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取得真经,这样才能格外珍惜。这就好像一个人去找医生看病,医生就在饭桌上,或者,通过微信视频望诊之后,直接开了方。过了几天,医生见了他,问:药吃了之后感觉好点了吗?他回答:这几天忙,还没顾得上去抓药呢。你看看,人家医生连诊费都没要,给他开了方,他丝毫不珍惜,根本不去抓药。如果他花了2000元的挂号费、排了几天的队,终于找到医生开了方,他还会这么怠慢吗?作为医生,我就遇到这么一个患者,她爱人找我看病,说我看得准,总之,吃药之后感觉比较好。她也想找我看看,说自己患腰疼多年,电疗、推拿、针灸……都试了,看了很多医生,效果均不明显。我当天不上班,她好说歹说,非要央求到家里来。无奈,答应了。我说:“像你这种情况,我在医院治疗时,四诊之后,通常先让患者喝一付颗粒,然后辅助于理疗,效果就比较好。因为我家里没有颗粒,你明天早上来之前,先煮一服中药(微信上给她发了方),然后再过来。”她看我发了药方,说:“要煮是吗?收到。好的。”十分钟之后,她又回信息:“你好,陈医生,我刚刚想到明早我要去上课。我们改天再约,不好意思哦。中午忘记了。有学生暑假补课。明天上午不能过去了。”之后,很多天,直到今天,也没有再联系我。

我当时一听,就想:谢天谢地,多亏她没有来,多亏我没有接诊这个患者。难怪她的腰疼那么多年,都没有治好。原来,她有比较严重的心病呀。“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啊。她的腰疼这个老毛病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心病引起的,我也许能治好她的腰疼,但很难治好她的心病。你说,她,一个老师,难道不知道咱们教育部门的“双减”政策?“双减”政策下,还敢声称去“补课”?拜托,能不能找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她大概觉得:我既然已经得到了医生的方,又何必再浪费时间上门诊断呢?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计较?犯不着。其实,我应该感谢她:她让我明白,有些人的病,是心病,医生也不好办。她让我明白,有些人,就是那么不靠谱。

人啊,说来说去,很难摆脱名利的困境,正如《西游记》中那首诗所写:“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的事)。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

《西游记》中的师徒五人就是“五行”的代表:唐僧为水(江流、玄奘,是金蝉子转世。取经有功)、孙悟空为金(金公、心猿、心主、心君、行者。护驾有功)、猪八戒为木(木母、悟能、木龙,天河水神临凡为猪妖。牵马有功)、沙僧为土(悟净、弱水河神、刀圭、黄婆。挑担有功)、白龙马为火(白龙、意马。负人有功。在化龙池化回真身,水火既济之意)。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西游记》自有其多角度解读的可能。好的作品不是给作者提供某“一个”主题,而是提供多种“可能”的阅读,“接受美学”有一个观点,认为“阅读是作品的再创作过程”。一部 《西游记》,法学家从中读出了那个时代的法律知识;诗人从中读出了那个时代的诗和远方;历史学家从中读出了那个时代官场争斗的“阴谋”;医生,则从中读出了吴承恩妙传中华医学之道、济世之仁的良苦用心。

有人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只是一个“牌位”,取经也不过是一个噱头。吴承恩真正描写的,是如来佛祖跟孙悟空的一場游戏、一场梦。这话,也并非没有道理。你看《西游记》的结尾,取经成功,唐僧功封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功封斗战胜佛,排名都在观音菩萨前。唐僧、孙悟空应该是在如来授意之下,由观音一手培养提拔的。佛是比菩萨境界高的一个层次,而观音之所以心甘情愿当菩萨,而不愿意成佛,自有其深层次的道理,就像地藏菩萨许下宏愿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取完经后,大家虽然成佛的成佛,成菩萨的成菩萨,但五位汉子的秉性脾气似乎也没有根本的变化。像唐僧、沙僧、白龙马这几位,安守本分,待在自己的道场里继续修行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那两位专爱无事生非的专业户——猪八戒和孙悟空。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净坛使者的美差使,让猪八戒没了衣食温饱之忧,他的高老庄情结恐怕只会更严重。他会回高老庄吗?即使不回,相信他也绝不会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再说佛界仙界的美人可是多得很呢。不过,话再说回来,即使猪八戒回到高老庄,过了这么多年,当年的高小姐此时大概也已成为膝下子女成群的高大嫂了。佛界的清规又这么严,恐怕还是凶多吉少。那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虽然成佛,但少了紧箍咒的约束,自然也未必肯安安分分地待在花果山,不知道这位侠肝义胆的猴佛爷又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人生之路总有一些岔路口,命运的转折就从这些岔路口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不公,孙悟空持什么态度呢?“我操你八辈祖宗”之类的叫骂,或者破口大骂“老子信了你的邪,你个糟老头,坏得很”,或是沉默,麻木?都不是,他的态度是挥舞如意金箍棒,“先吃俺老孙一棒”,就是说,他不服输,他喜欢赢。

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大显神通、无所畏惧,十万天兵天将都对他无可奈何,而在后面取经的路上,经常被山野中的几个妖精搞得狼狈不堪,动辄到天上搬救兵。原因是这样的:首先,孙悟空长大了,长学问了,成熟了,棱角磨平了,不再天真了,慢慢懂得了一些规矩,学会“听话”了。也学了一些鸡汤文字,诸如“长得那么美那么帅气,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气质;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别人却不知道,这就是修养”“做人,要有一份内心的不声不响,有一份急迫中的不紧不慢,还有一份尴尬中的不卑不亢。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等等。总觉得,孙悟空应该是待在花果山时最开心,像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不过,人总要长大……

其次,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跟如来佛祖一样,也居住在“西牛贺洲”。从孙悟空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兼有释、道两家之法术,所以孙悟空“学贯东西”,本事自然也就了得。等到孙悟空被菩萨威逼,皈依了佛祖,智商和本领就明显下降。《红楼梦》中的一等丫头花袭人是什么性格?“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个大扫帚也得在肩膀上走”。到最后,孙悟空简直都有了花袭人的性格了。

看过很多“鸡汤”文字,说成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如水,是淡定,是从容,是随遇而安。孙悟空这性格,即使最后成了佛,他也不会“心静如水”,他的基因里就没这性格。再说了,“心静如水”,这话也缺乏逻辑。如水,如什么样的水?湖水是水,海水不是水吗?天上下的暴雨不是水吗?大浪淘沙的江水不是水吗?北极圈的寒冰不是水吗?沸腾的水冒出的蒸气不是水吗?

3.孙悟空

“腾云驾雾,追风逐电/一个跟头,十万八千/火眼金睛,铜头铁肩/威风凛凛,大圣齐天/说什么艰险磨难,怕什么鬼怪神仙/掣开如意金箍棒,打他个地覆天也翻/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一腔热血一身胆,不知退后总向前/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至此敢争先。”

这是86版《西游记》中大家都熟悉的《大圣歌》。《大圣歌》是孙悟空跳出八卦炉后的插曲。配乐十分热血动感,节奏感和气势相当强大,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歌词也霸气。

我喜欢不合群,讨厌光鲜的赞美。于是,我特别喜欢看孙悟空。

世间皆羡猴王勇,无人知晓悟空难。其实,他的高光时刻,很短。两界山下五百年终于让老孙“认怂”。生而为人,在成长这条路上,兜兜转转,坎坷不断,龃龉前行。

孙悟空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这么说吧,《西游记》中的第一主角不是唐僧,而是孙悟空。孙悟空功夫确实高,在取经队伍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恃才傲物。论能力,唐僧不如孙悟空,师不如徒,而徒弟的功夫又非唐僧传授,要摆正师徒关系,对唐僧而言压力很大,对孙悟空来说也是很别扭的。所以,孙悟空刚从两界山放出来,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说了几句,他便不服管教,一个筋斗跑到东海龙宫玩去了。孙悟空起初并不服唐僧管束,当被骗戴上了紧箍咒后,才不得不服管。紧箍咒这一段描写非常有趣,是孙悟空本人喜欢那花帽子,自己伸着脑袋往里钻,自己给自己戴上的紧箍咒,并非外人强加的。也就是说,孙悟空的“把柄”被唐僧抓在了手里,也被观音抓在手里。孙悟空这才死心塌地,答應听唐僧教诲。

说起孙悟空的身份,大家都知道,他出生于东胜神州“傲来小国”的一个岛上,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生地养的石猴一个。生出孙悟空的那块石头,不是一般的石头,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仙石。

我们来看书中怎么说的。《西游记》第一回,作者讲完花果山的来历,继续写道:“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4]

按照《西游记》原著中的说法,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这块石头不仅有九窍八孔,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排列,天生便能修仙。而且身高三丈六尺五寸,暗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周长两丈四尺,暗合二十四节气。另外,这石头所处位置刚好在山顶上,四周没有树木遮挡,可以最大程度吸收日精月华。旁边生长着芝兰仙草,可以为它提供灵气。

孙悟空是个石猴。“石头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因人类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人类与石头年复一年,相互磨砺,渐渐地,‘人猿相揖别’,人和动物分野了。‘人猿揖别’后,人类并没有忘记与石头的旧交:西方人喜用石头给自己盖房子,东方人喜在石头上给佛爷凿房子,并题记,并造像。”[5]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酷爱收藏各种不同类型的石头。古人有“时来运转”一说,现代人喜欢谐音成“石来运转”。咱们河南的黄石砚非常出名,非常珍贵。黄石砚种类很多,大致说来,有紫石、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等五大类。紫石为标准马肝色,湿润后呈正紫,纹理细腻,温润如玉,米芾所喜的正紫石砚,正是这一种。而凤眼石十分少见,石中有呈圆点者,像大小不等的眼睛,有的有眼有珠,有的眼中有瞳孔,外层有晕。正圆形的眼睛明媚如画,称作“活眼”,极为难得。2012年,黄石砚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代书画家米芾在《砚史》中论及全国26种砚石,他在《砚史》中讲道:“唐州方城葛仙公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稍磨之,墨已下……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也,岁久不乏,常如新成,色紫可爱,声平有韵。”大意是黄石砚材对着太阳照像玉石和镜子般光洁,着墨像澄泥砚发墨,稍研磨墨汁就出来了,墨汁如漆如油,光彩艳丽,时间再长,也如新磨一般。磨墨发出的声音,平和而有韵。米芾收藏诸多名砚,黄石山的正紫石砚,是他至爱。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在《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一诗中写道:“探囊赠砚颇宜墨,近出黄山非远求。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当穷搜。”明代书画家马愈著《方城石》称其为“石中上品”。

石猴所化的孙悟空,名头比较多,比如他经常这样介绍自己:“我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却只字不提他另一个实质性的官衔——弼马温。孙悟空的口头禅是“老孙”。“妖怪,你往哪里逃?吃俺老孙一棒!”

孙悟空到底多大?老不老?我们需要看看他的经历。

孙悟空主要有四段经历:第一段是出世;第二段是拜师、学艺;第三段是被道家招安,遭算计后“起义”,失败后被镇压,被流放到五指山思过,打磨棱角;第四段是“刑满释放”,被佛家招安,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经受历练。取经结束,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

先说第一段经历,出世。孙悟空生在什么朝代?《西游记》原书中第一回有一句交代:“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这里说了一个大概的时间,就是三五百年,不够精确。

《西游记》开篇,悟空跃入瀑布之中,发现一座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那么问题来了,楷书最早出现在汉末三国时期(历来公认钟繇是这种字体的创始人),也就是在公元220年到280年间。孙悟空(猴哥)是哪个年代的人呢?《西游记》里面没有明确记载,但是通过前后文的印证,我们还是能够计算出来的。

先说猴哥上天之前,经历了许多事情,不过都没有数字呈现。在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中,直到猴哥寿命终结时,阎王派小鬼拿孙悟空的魂,孙悟空因此大闹地府,阎王只得拿出生死簿,让他观看,原文是这么说的:“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就是说,孙悟空现在的年龄是三百四十二岁。但是他一生气,把生死簿上的自己除名了。那年代又没有电脑备份,所以,从此,他想死都死不了。如果死了,只能当做孤魂野鬼了。

这之后孙悟空被招安,当了弼马温。他发现官职太小,便“小闹天宫”,闹了一阵,又回到花果山,原文写道:“一群猴都来叩头,迎接进洞天深处,请猴王高登宝位,一壁厢办酒接风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馀,那里有十数年?’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请问大王,官居何职?’”

这时候又过了十五年以上。

再次被招安担任齐天大圣期间,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因为发现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没有请他,一怒之下偷吃了仙品、仙酒和金丹,后再次返回花果山。原文写道:“四健将打扫安歇叩头礼拜毕。俱道:‘大圣在天这百十年,实受何职?’大圣笑道:‘我记得才半年光景,怎么就说百十年话?’健将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半年时间,也就是一百八十年左右。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他天生就属于广袤无垠的天地,不属于某个人,而这个阶段的孙悟空,就是那样的一只鸟。

孙悟空闹了蟠桃会以后,玉帝派各路神兵擒拿,最后被二郎神捉住,被封在八卦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也就是地下的四十九年。

大闹天宫以后,玉帝请来佛祖,把猴哥压在了两界山下五百年。

前后相加,到了唐僧取经的时候,孙悟空的年龄大概就在一千一百岁左右。

唐僧取经是在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向前推一千一百年,孙悟空出世应在公元前461年左右,也就是战国初期。

悟空本当生于战国初期,这时候还没有楷书这种字体。这是作者的失誤吗?其实呀,作者故意用这么明显的一个错误,可能是为了告诉读者:《西游记》里面发生的事,不是发生在距离战国初期一千多年以后的唐朝,而是发生在距离楷书成型一千多年以后的明朝。这也有可能是为了告诉读者:其实书里面的时间并不重要。封建时代,官场黑暗,自唐至明,历来如是。《西游记》里面说,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灵山脚下,公然索贿。不给好处,就送出去一份无字真经。难道讲的不是当时的官场潜规则?

与其说,《西游记》是在讲神魔志怪,倒不如说,讲的是明朝的官场百态,讲的是明朝的权力斗争之下,取经五人组悲催的“棋子”命运。

孙悟空的第二段经历,拜师、学艺。孙悟空,起初不叫孙悟空,叫石猴。“孙悟空”这个名字是他的师父起的。为什么悟空学完艺以后,他的师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为什么师父那么轻易就教给悟空那么大的本领?为什么师父在徒弟临走前交代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如果你惹了祸,不要说出谁是自己的师父。如果悟空说出师父是谁,师父会让悟空永世不得超生。原话是“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孙悟空的第三段经历,被招安、“起义”、被镇压、被流放。首先是被招安,先是做了弼马温,做了多长时间呢?“半月有余”。然后,嫌官太小,不干了,回到花果山。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如愿以偿,当了“齐天大圣”——这么个好听的虚职,实际上只是负责掌管蟠桃园。但这厮,野性不改,肆意偷吃蟠桃与仙丹,然后逃到下界。

这个阶段的孙悟空,如同86版《西游记》的插曲《逍遥自在的孙大圣》所唱的那样—— “齐天大圣就是我/无拘无束无烦恼/自由自在多快活/天不怕来地不怕/嘿……嘿……/谁想逍遥自在(嘿)就学我/齐天大圣就是我/无拘无束无烦恼/自由自在多快活/齐天大圣就是我/嘿……就是我/哈哈……”后来,这首插曲也被导演用来讽刺猪八戒娶媳妇。

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接下来就是孙悟空的“知难”经历,以及他津津乐道的“大闹天宫”这段历史。孙悟空被捉,在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相当于人间的四十九年),换句话说,他被惩罚、被折磨了差不多五十年。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还很有些江湖气,他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要教玉帝将天宫让与他。如来佛祖却解释说,玉帝之所以能在此位,是因为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西游记》里面最精彩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段。这段故事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个阶段的孙悟空是个不折不扣的“顶级网红”,无论天上,还是地下,甚至海里,没有人不认识他。你现在要说“不想当网红”,马上就有人说,你的话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凡尔赛”味道。有流量,便有利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江湖大了什么鱼都游。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社会上涌现出一种“骨骼清奇”的审美套路——审丑。多年前貌不惊人、舞不动人、才不过人的芙蓉姐姐居然一度大火,把《知音》《故事会》奉为“文学经典”的凤姐也成为网红,连音都发不准的庞麦郎居然能把一首《我的滑板鞋》唱成洗脑神曲,网上到处都是“摩擦,摩擦”的声音。曾经,有个哗众取宠的马某某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言,“马某某”们爆火的背后,“不是你喜欢他,而是你需要他”。

说回“顶级网红”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武力超强,能征服时空,是个大英雄。英雄就一定要有麻烦,不能让他总是为所欲为。

“大闹天宫”之后,孙悟空因“起义”失败被镇压。被压在两界山下,思过。整整压了五百年。这个数字《西游记》书中交代了一句“料凡间有半千年矣”。另外,观世音菩萨路过两界山时,孙悟空对菩萨说:“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

孙悟空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两界山下。对他而言,这需要经受怎样的苦痛与折磨?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坚守的力量,又怎么能支撑他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

到底是不是五百年?我们也可以大致算一下。唐僧经过两界山时,碰到猎户刘伯钦。刘伯钦告诉唐僧:“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大家可以算一下,王莽篡汉是公元八年,一般这种改朝换代都会有异常的天象,这次是猴子从天而降。唐僧取经是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这样一算,孙悟空被压在山下不止五百年,而是六百三十一年,多“服刑”了一百三十一年啊。写到这里,耳边响起86版《西游记》那首熟悉的歌曲《五百年桑田沧海》:“五百年桑田沧海/顽石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逍遥自在/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蹉跎了岁月/激荡着情怀/为什么,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五百年的桑田沧海,真的可以还保留那份最初的情怀吗?五百年的风霜雨雪,或许真的可以学到很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像我们每个人,初出茅庐时也许锋芒毕露,历经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有多少人还能一如既往地留存当初的锐气?成熟抑或世故,冷暖自知,但愿岁月流逝,此心不老。

孙悟空的第四段经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之所以要进入取经队伍,第一个想法可能是重获自由;第二个想法可能是不再受“饥吃铁渴饮铜”的惩罚,更高的理想估计也没有。

整个取经过程,经历了多久呢?书中说得很明确:“却说八大金刚使第二阵香风,把他四众,不一日送至东土,渐渐望见长安。原来那太宗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关外起建了望经楼接经,太宗年年亲至其地。恰好那一日出驾复到楼上,忽见正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金刚停在空中叫道:圣僧,此间乃长安城了。我们不好下去,这里人伶俐,恐泄漏吾像。孙大圣三位也不消去,汝自去传了经与汝主,即便回来。我在霄汉中等你,与你一同缴旨。”[6]

大家看到了吧,是十六年,其实呢,真正的玄奘取经是十七年(这里按《西游记》的说法来算)。

结尾处,唐僧能成佛,猪八戒成不了佛,这个不难理解。比较难理解的是,孙悟空拜师是为了“保师取经”,从来没见他与师父一起念经拜佛,为什么也能成佛呢?唐僧有一句话,道出了孙悟空成佛的根据:“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在谈到《心经》,孙悟空非常肯定地说了“我解得,我解得”。唐僧更是心领神会。

这样说吧,孙悟空成佛,那是天赋,就是属于“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那种。

在孙悟空学艺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膽径拜老爷榻下。’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7]

从前,有句俗语“法不传六耳”。也就是说,两人说话四只耳朵,多一个人多两只,可能会泄密。所以菩提祖师和孙悟空之间打了哑谜。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

[1] 杨洁.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06.

[2] 廖翊.观众怀念“86版”《西游记》是最权威的评价[N].新华社,2017-04-19.

[3] 李星文.老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为何经典[N].人民日报,2021-03-30.

[4] [6] [7]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3:19,89,105.

[5]于茂世.“永远的龙门”系列之七 大美无言卢舍那[N].大河报,2003-07-19.

作者:陈清华

第3篇:浅谈数字化音乐在音乐治疗领域里的应用

摘 要:数字化时代,是一个真正走向开放和自由的时代,它彻底冲破一切封闭的牢笼,使人们能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向地球的各个角落,向宇宙的星空去搜寻知识和传送信息。随着电子合成器等音频设备普及与电脑音乐应用软件的不断完善, 数字化音乐教育模式开始逐步渗透到艺术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及音乐治疗领域中。本文主要侧重于对数字化音乐在当今音乐治疗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它的与时俱进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音乐治疗领域;应用

前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音乐极大拓展了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它在音乐行业中的引进、开发和利用,给音乐创作同样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给看似无关的边缘学科、其他学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带来意想不到的提升。如今的中国,数字化高科技产品十分丰富,电脑、调音台、音响等一系列电子设备早已进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为建立数字化音乐治疗室,深化数字化音乐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千年累积的实践经验是我国数字化音乐治疗有可能走到世界前列的重要因素。

1. 音乐治疗的由来和发展

在古希腊时代,音乐疗法被认为是“把灵魂作为媒介来给予肉体以影响的一种心理疗法”。由于当时对于疾病的医学治疗方法还非常贫乏,所以使用音乐进行治疗与宗教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被普及,特别是作为精神方面的治疗方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医学得到了迅速的进步,音乐疗法也在关于音色、节奏、音程使人产生紧张和松弛上,以及由演奏乐器,演奏者的不同所引起的差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广泛的应用。到了 18 世纪,基本确立了音乐疗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音乐疗法包括演奏、唱、听三种方法。在具体进行治疗时,选用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医生要把握好患者的生活态度、性格、生活方式、日常习惯、情感变化等等,以确定是否适用音乐疗法,适用时还必须规定具体的曲目、适用的时期、音量的控制与调节,及长时间所应采取的方法。音乐疗法应用的轮廓已经在中世纪到 19 世纪期间得以确立。进入 20 世纪,音乐疗法不仅被医生,也被心理学家、教育家、音乐家们所研究和实践着,并被确认作为医疗中的辅助治疗手段。特别是由于留声机的诞生,使得人们可以把音乐录制下来并反复播放,从而促使音乐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很方便地使用。于是一些医院开始使用音乐来帮助病人睡眠、减少外科手术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并帮助麻醉和止痛。

2. 数字化音乐技术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

2.1 数字化音乐治疗的特点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治疗也逐渐的走入数字化,数字化让传统的音乐治疗插上飞翔的翅膀。数字化让传统的音乐治疗过程更加具有人性化,为治疗的过程提供更多的便捷性。在传统的音乐治疗过程中,音乐治疗师是将原有学习、实践过程中积攒、购买的 CD 碟整理起来,在治疗时根据被治疗者的病情来播放不同种类的音乐。但是在数字音乐治疗的过程中,音乐治疗师可以根据被治疗者的不同病情,随时调用数字音乐数据库中的音乐资料、音乐素材,甚至可以实际情况,随时重组那些音乐,以适应不同被治疗者的病情需要。另外,优秀的音乐治疗师还可以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根据被治疗者治疗的进度和需求,一边调用电脑和多媒体数字库中的文件,一边即兴创作被治疗者特有的、个性的治疗音乐。对于被治疗者来说,数字化让治疗的过程更加具有人性化和唯一性,也让治疗的进度更加科学和便捷。对于一个音乐治疗师来说,建立一个科学的、数字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数字音乐治疗工作室是十分必须的。

2.2 个性化的数字化的音乐治疗方法

个性化的数字化的音乐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音乐药房,作为音乐治疗师要及时的搜集并整理具有地域风格、特色的音乐,将它们分门别类,建立和存储地域音乐数字库,以满足不同地域被治疗者的需求。2)文化音乐药房,音乐治疗师应该在了解不同文化群体音乐偏好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的设备分类、编码,建立适合于不同文化层次的被治疗者的“文化音乐药房”。3)情感音乐药房,音乐治疗师可以根据被治疗者欣赏音乐的心理过程,将音乐分别从感性(即主观体验)、感情和理性三种层次分门别类的建立文档,建立不同程度的音乐体验数据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患者体验音乐的个体差异进行音乐治疗。

3. 建立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音乐治疗音响资源数据库

3.1 因地制宜的选择音乐处方

对病人不但要进行“人性化”的音乐治疗,而且,音乐治疗师还要在全面了解被治疗者的年龄、文化、性别、职业、成长过程等基本状况以后,在“音乐药房”中选择与其个性相适应的音乐,建立个人治疗档案,使治疗直接关注病患本身,运用数字化设备为音乐治疗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音乐“药方”,并使每一个音乐药方具有唯一性,真正的实现治疗的个性化。

3.2 要建立一个非常“人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

音乐治疗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将音乐的众多信息加以记录、存储、分析和运用。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以病患的生理律动为基础,将已储存的原始音乐数据调出并重新编辑,以创造一个适合于患者自身生理律动的“和谐”声场,使之从生理的和谐逐步过渡到心理的和谐,逐渐建立健康的活动序列。这种治疗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治疗方式,通过调节人的心理、情绪等内在因素,缓解近而治愈患者。音乐治疗师要善于通过观察被治疗者在音乐活动中的节奏特点,及时捕捉和分析被治疗者的心理特点,为确定用于音乐治疗的音乐“药方”提供依据。

3.3 音乐治疗师要做到真正的个性化治疗

数字化音乐治疗要立足于“以人为本”,关注个体本身的特点,是走向高级音乐治疗的桥梁。数字化音乐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的四个物理属性,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不断变化音乐的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或在此基础上,加入快速或慢速的另一轨的音乐,慢慢的激越或抑制被治疗者已紊乱的生理时序,不断触动、激发、调节治疗对象身体的“序”,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在 21 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音乐,重视它的科学性,运用数字化的科技手段,把音乐真正的运用于医学临床中去,在音乐治疗的领域里再开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的领地。让我们中西合并,让数字化音乐插上飞翔的翅膀,为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疗法而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世斌.从音乐治疗学科建设谈音乐治疗工作者素质与能力培养,[S]首都师范大学.

[2] 梅塞得斯·帕夫利切维奇.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M] 世界图书出版社.

作者:薛睿韬

第4篇: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1

太阳把最后一缕阳光洒了下来,把红袍递给了晚霞。今天,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又开始了。

燕子主持人宣布:“第13届20xx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音乐会拉开了幕布,首先登场的喜鹊合唱团,一阵阵优美动听的歌声,传遍了整个舞台。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男主唱,因为他的声音优美而且铿锵有力。

接着是小猴的钢琴独奏,“叮叮,咚咚”,动听的琴声参伴着孔雀优美的舞蹈,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观众陶醉在这美妙的表演当中,都跟着一起翩翩起舞。表演完后,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瞧!青蛙蹦蹦跳跳地走上了舞台,他的独唱最吸引人。“呱——呱,呱呱呱,呱——”他的歌声,好像天籁之音,下面的观众实在是太幸福了!

蜜蜂表演舞蹈,小兔乐器独奏……所有的表演都十分精彩,演员们都很认真,观众们也特别投入,台下座无虚席,大家对精彩的演出都赞不绝口。

恍恍惚惚之间,月亮已经高高地挂在了柳树梢。音乐会结束了,大家还在谈论着音乐会上的精彩。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2

听!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干什么?原来它们是在开音乐会啊!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一号选手百灵鸟站在小杨树上欢乐得歌唱着,“啾啾啾”,好动听的声音啊!忽然来了一头大狮子,只听它“嗷”的一声大吼,吓得小动物们四处奔逃。啊,好恐怖啊,小松鼠被吓得直往妈妈肚子下钻。

狮子笑着说:“大家不要怕,我是二号选手,和大家一样,我也是来参加音乐会的。我不会伤害你们的。”

大家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最精彩的“晚餐大合奏”开始了。小老鼠咯吱咯吱地吃着花生米。小花还以为这是为她伴奏呢。小羊咩咩地吃着青草。小青蛙身着绿军衣吃着蚊子,咔擦、哼哼、呼噜,大家吃东西的声音,此起披伏,汇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

音乐会在动物们的欢呼下,结束了。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3

茂密的森林里,动物们在玩游戏,玩着玩着,平时凶恶的狮子大王威武地说:“不如我们在森林里举办音乐会吧?”动物们听完后惊讶地说:“啊,我们怎么会唱歌呢?”狮子大王哈哈大笑说:“你们现在能说话,就能唱歌,你们每个人的.声音都很优美。”

狮子见它们不想唱歌,愤怒地说:“我们来练习一下吧?”动物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说:“那好吧。”狮子大王做起指挥,小狗唱一声,鸭子也唱一声,羊也唱一声,动物们不断地练习,声音好听极了,不过狮子大王发现了一只羊学鸭子的叫声,就叫它唐老羊;还有一只小狗喜欢趴在地上被叫做趴趴狗。后来,动物们越唱越好,都很喜欢唱歌了。

音乐会开始了,动物们打扮得很漂亮,兴高采烈地参加音乐会。狮子指挥着小动物们唱歌。它们唱得很动听,大家都被吸引了,不断地欢呼。音乐会举办得很成功,狮子兴奋地说:“你们真棒!”

虽然音乐会结束了,但动物们已爱上了唱歌。森林里经常传出优美的歌声。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4

森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羊、狗、鸭、还有一只威武的狮子。有一天森林之王狮子说:“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好了,我们要参加音乐会。”小动物们不禁地“啊”了一声。小动物们想:“我们哪会唱歌啊?”

狮子又说:“我们练习不就可以了吗?”大家听了点点头。忽然大家叫了起来,狮子听了后发火说:“你……你们有这样唱歌吗?我把手指指到哪一组,哪一组就唱一声,谁唱错了,我就咬它一口。”

然后大家唱得很好,忽然狮子指到小狗那里,有一只小狗趴在地上一声也没唱,狮子大声叫他一声:“懒狗”。然后是鸭子唱,最后是羊唱,羊那组忽然有一只羊学了鸭子唱,狮子也是大声叫他:“唐老羊,给你一次机会,下次还这样就咬你一口。”之后大家唱得很好。

大家在音乐会上得了第一名。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5

小黄鹂想举行一场森林音乐会,便找来了小乌鸦,小鹿儿和小山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我要参加音乐会!”

“我也要参加音乐会!”

“我也要参加音乐会!”

“好的,你们都可以参加!”小黄鹂说。

过了几天,森林音乐会隆重开始了。各种动物都来了,有森林歌唱之王——百灵鸟、有大嗓门——-和马大叔、百兽之王——虎大爷……。小黄鹂请百灵鸟当裁判,虎大爷当保安,维护秩序。

首先登场的是小黄鹂,她用委婉悦耳的歌声打动了全场观众;八哥鹦鹉,也登场了,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接下来轮到小乌鸦出场了,观众席上传来了一片嘘声,并且鼓着倒掌。虎大爷出面制止了。此时,小乌鸦并没有紧张,反而心平气和地唱了起来,她的歌声虽然没有百灵鸟的动听,也没有小黄鹂的委婉,但也有独到之处,也赢来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场的所有观众沸腾了,小乌鸦也能唱出悦耳的歌声,真让人佩服。

有一只小松鼠那录音机录下了小乌鸦的歌曲,每天聆听着小乌鸦的歌曲,好像在找森么秘密。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6

夜晚,天上挂着一轮明月,茂密的大森林里传来一阵阵的音乐声。咦,这音乐声是在做啥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原来,森林里正在举办音乐会。动物们高高兴兴地来到音乐会场。舞台可漂亮啦!树藤上的彩灯五颜六色,舞台上铺着鲜红的地毯,观众席上摆着一张张鲜红的桌椅,红艳艳的花朵摆在舞台四周,一串五彩斑斓的烟花升上天空……

音乐会开始了,主持人长颈鹿说:“各位动物朋友们好!很荣幸能给大家当主持人,下面让小兔子为我们吹一首《鲁冰花》,大家掌声欢迎!”小兔子轻轻地跳上舞台,拿起一支笛子,吹起了《鲁冰花》。她的笛声既轻柔又动听,把大家都陶醉了。

接着,长颈鹿亲切地说:“下面可爱的小猫和小老鼠将一起合作,为我们献上一支舞蹈。”只见小老鼠穿着绅士的燕尾服,坐在钢琴前弹奏着优美的乐曲。小猫穿着漂亮的芭蕾舞裙,随着动听的音乐旋律翩翩起舞。漂亮的芭蕾舞裙徐徐张开,像一把把小花伞。观众们看了,禁不住鼓起掌来。

最精彩的表演非“大合奏”莫属了!小黄莺弹着钢琴,老虎和小鹿拉小提琴,小羊和小狗吹着小号……悠扬的乐曲响彻云霄,森林里的所有动物们似乎都陶醉了,连大树听了也频频点头叫好!

你们说,这场音乐会好听吗?

第5篇:音乐教案-森林里的故事-教学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猜一猜》

一、大森林的早晨背景音乐《快乐的小熊猫》,教师边描述,边给学生戴上头饰:经过了一个长长的夜晚,森林爷爷终于睡醒了,它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理了理它那长长的胡子,觉得该叫小动物们起床了,于是,它对着周围大声喊:孩子们,该起床了,孩子们,该起床了!这下,森林里可就热闹起来了。听:(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叫声)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和动作。并将小动物图片贴上黑板。师:小动物们今天都特别高兴,因为,有三位小客人要来到大森林里作客。

二、客人一:《狮王进行曲》

1、听赏《狮王进行曲》

2、教师引导学生猜一猜:从动物的大小,以及活动的地方及特点来引导

3、再次听赏,学生跟随音乐表现动作。

4、给音乐起名。

三、客人二:《猜一猜》

1、教师跟节奏读歌谣,边将歌词贴在黑板上。(歌词贴成蘑菇形)学生猜一猜,教师将歌词连线成蘑菇状。

2、感受歌曲:播放歌曲,学生画蘑菇。

3、红绿灯辨节奏:在弱起部位加红绿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节奏。跟节奏齐读歌词。

4、欣赏范唱

5、学唱歌曲:分句学唱跟琴齐唱跟伴奏演唱。

四、客人三:《蓝猫》

1、师改编歌词:有一个小客人坐在飞船上,他身上穿着一件蓝大衣,你可知道他是谁,聪明勇敢又机灵,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淘气。

2、播放蓝猫画面,学生欣赏主题曲,并跟唱。

五、美丽的大森林无边无际,前面,还有很多的奥秘在等待着它们。

第6篇:森林里的故事

森林里的故事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 、讲授新课:

1、好热闹的聚会啊!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并进行交流

2、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让小朋友相互讨论,发表自己发现的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发现的问题

3、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小组讨论,交流分法

4、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5、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让同学展示一下是怎样分的?

教师板书并总结学生的分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他们摘到的桃子吗?

小组讨论,展示小组的不同分法

三、巩固练习

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结合主题图,用平均分解决其他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呀?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延伸拓展: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告诉父母你是怎样进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1个1个分的, 2个2个分的, 3个3个分的, 4个4个分的,

5个5个分的,

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教学反思:

在教学“平均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并加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牢固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

第7篇:黑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境中,充分感受与理解乐曲,尝试听辨每一乐句后的强音。(重点)

2、进一步了解动物躲避危险,自我保护的方法。(难点)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对森林、动物的已有经验。

(材料准备)音乐、PPT、狼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环节

《小鸟小鸟》两声部演唱。

二、引出黑森林

简单介绍故事:黑森林里住着一只年纪很大很大的老狼,小动物想悄悄的跟着老狼到黑森林。(讨论什么叫做黑森林?)

讨论:如果这件事情被老狼发现了会怎么样?

三、听听想想

1、幼儿欣赏音乐。

一天,小动物们想悄悄地跟着老狼进森林,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赶快来听听音乐。

你觉得黑森林里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你觉得老狼在森林里走路时会是怎么样的?

老狼会用什么方法对付身后的小动物们?

3、幼儿动作自由表现音乐中老狼的样子。

现在请你们学学看音乐中老狼在森林里的样子吧!

四、听辨强音(重点)

小动物们悄悄地跟着老狼进入森林,仔细听听老狼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朝前走?什么地方停下来对付小动物?(欣赏音乐)

现在我来做做老狼,请你们来看看老狼到底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停了下来。

老狼停下来的时候小动物们要想办法告诉小伙伴们,但又不能发出声音让老狼发现,请你们动动脑筋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小动物们?

小结:我们可以帮助小动物设计各种信号,在老狼停下来的时候可以给它们发射信号,这样一来小动物们就可以尽快地躲避了。

五、游戏

1、幼儿扮演老狼,边走边用自己的方法对付身后的小动物。边走边想:老狼每次走路的长短一样吗?

2、当老狼停下来时,小动物们会怎样躲避老狼、躲避危险?(迁移主题经验)

个别幼儿扮演老狼,其他幼儿扮演小动物,用各自的方法躲避老狼。(难点)

3、小动物终于走进了黑森林,他们大声地对老狼唱起了歌。(欣赏音乐)

第8篇:《黑森林里的故事》教学反思

上周我们小博士幼儿园的名师--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对于音乐课幼儿都比较感兴趣。但这次的是音乐欣赏课是让幼儿听、来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森里背景图(阴森森的),使幼儿深深融入到音乐的环境氛围中。使孩子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习重音乐句中,教师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法与幼儿一起互动,开始是教师拍铃鼓幼儿听音乐拍手,接着是用小脚印的图谱方式进一步熟悉乐句中的重音,再是分角色表演,在“身体小路”上走,最后利用故事情节设计了游戏,让一名幼儿扮演大灰狼,并戴上头饰,其余幼儿一起体验,给幼儿提供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机会。每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使幼儿深深投入到角色中,让人意犹未尽。最后我总结出三点:

1、教具的准备很重要,只有吸引了幼儿,才能一步步上下去,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抓住幼儿的心。

2、教师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一堂平平淡淡的课程是上不出精彩的内容来的,只有教师用关心去设计、精心去准备了,才能为教学过程奠定基础。

3、在教学中,教师在碰到幼儿出乎意料的问题时,应有敏锐的应变能力,要回应幼儿的回答,不偏离话题。通过“学中教,教中学”的方式,反馈教学时遇到的问题。相信这样定会提高教学。

第9篇:小学生原创故事——森林里的选美大赛

森林里的选美大赛

早晨,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阳光透过树叶照进森林,在草地上落成星星点点的影子,美极了。狮子大王最先起床,发出雄壮的吼声,紧接着,其他的动物也都迅速起床了。小溪边的草坪上,长颈鹿叔叔的一声口哨,大家都在这里集中,从小到大,排得整整齐齐的。大象伯伯先让大家洗脸刷牙,提提精神。咦?今天的森林里怎么那么热闹,原来呀,是要举行选美大赛。

主持人孔雀穿着美丽的蓝裙子,来到草坪中央:“亲爱的小伙伴儿们,今天是我们森林家园的第一届选美比赛,参加比赛的选手都盛装打扮等待闪亮登场,请每一位参赛选手各自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狮子大王、老虎大哥和大象伯伯会给大家评分,选出今天的选美冠军,接下来就请选手依次上场”。

小兔妮妮穿上了最喜欢的雪白毛衣,戴上美丽的花冠,蹦蹦跳跳来到舞台,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舞蹈;布谷鸟拉拉今天可不得了,羽毛梳理的闪闪发亮,还批上了七彩美丽的披风,它的歌声更是让小伙伴们连连鼓掌;小乌龟的个子虽然小,动作慢,但是它的广播操动作却做得很标准,别看小熊贝贝那么笨重,但表演武术可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怎么会做得差呢!只见贝贝神采奕奕,又蹦又跳,看起来威武极了。看着大家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猴子丁丁再也坐不住了,他着急的一蹦到舞台中间,表演着各种杂技动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在大家的欢笑声中,选美比赛就要结束了,主持人孔雀说:“下面,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位参赛选手,小马成成,有请成成闪亮登场。”大家都安静下来,等待着成成上台,可是主持人喊了好几遍也没看见成成的身影,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长颈鹿叔叔才想起来:“糟糕,早上集合的时候,好像都没看见成成啊,它去哪里了呢?”这时,远处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我来啦,我来啦……”大家循声望去,只见小马成成满身稀泥,一瘸一拐朝舞台走来。大家小声议论起来“他怎么不洗澡就来了啊,那么丑怎么选美嘛”、“对呀对呀,听说成成表演的节目是跳火圈,他走路都走不好怎么表演啊?”成成来到舞台中间,接过孔雀手中的话筒,向大家深深的鞠躬,说到:“对不起,我来晚了,相信其他伙伴的表演都很精彩,今天的比赛我就不参加了……”叮铃铃……,这时,狮子评委的电话响了,他接完电话沉默了,突然上台宣布:“今天的选美比赛,冠军是小马成成。”原来,成成早上也盛装打扮,准备来参加选美比赛的,跳火圈的节目,成成都练习了一个月了,接过路过小河时,听到有人喊救命,成成连忙跑过去,发现松鼠婆婆掉进了河里,小马成成想都没想,立即跳进河里,救起松鼠婆婆,还驮她过河,送回家里,所以才会满身是稀泥,因为着急,脚还受伤了。狮子大王接着说到:“成成为了救别人,不顾自己的美丽衣服,不顾自己的安全,完全忘记了今天是要来参加选美比赛,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说完,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只有小马成成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原来,再多美丽的衣服,再多华丽的配饰,也比不上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心灵美啊!

上一篇:放射工作人员制度下一篇:产品创作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