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精选8篇)
北京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森鑫森林公园 鹫峰森林公园
天津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北
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 磬棰峰国家森林公园 金银滩国家森林公园 石佛国家森林公园 清东陵国家森林公园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 天生桥国家森林公园 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
山西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岗国家森林公园 龙泉国家森林公园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交城国家森林公园 太岳国家森林公园 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
棋子山森林公园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寨森林公园
内蒙古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察尔森国家森林公园 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 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 兴隆国家森林公园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古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板森林公园
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嘎仙洞森林公园
红花尔基森林公园
黑龙江
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 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乌龙国家森林公园 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齐齐哈尔国家森林公园 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 大庆国家森林公园 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 一面坡国家森林公园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金泉国家森林公园 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 桃山国家森林公园 驿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 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 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 鹤岗国家森林公园 汤南森林公园 廻龙湾国家森林公园 青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天桥森林公园 太平森林公园 小龙山森林公园 迎宾山森林公园 兴隆国家森林公园 石林森林公园 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仙翁山森林公园 金山森林公园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 八里湾国家森林公园 天然鹿场
吉林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玉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三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 白鸡腰国家森林公园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半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 大安国家森林公园 白山市国家森林公园 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 延边仙峰国家森林公园
辽宁
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 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孤山国家森林公园 首山国家森林公园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库区国家森林公园 本溪国家森林公园 陨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 臣县国家森林公园 元帅林国家森林公园 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 大连国家森林公园 长山群岛国家森林公园 普兰店国家森林公园 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
本溪环城国家森林公园 猴石国家森林公园 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 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 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 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宁夏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
甘肃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 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 麦积国家森林公园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青海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青海大通国家森林公园
新疆
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 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 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
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 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 双桂山国家森林公园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高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岭国家森林公园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寨国家森林公园 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 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
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 措普国家森林公园 华蓥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双挂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金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桥口坝国家森林公园 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贵州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 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 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
云南
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星国家森林公园 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 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泉国家森林公园 菜阳河 国家森林公园 金殿国家森林公园 章凤国家森林公园 十八连国家森林公园 鲁布格国家森林公园 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 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 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飞来寺国家森林公园 圭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藏
巴松湖国家森林公园
河南
嵩山国家森林公园 寺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 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 薄山国家森林公园 开封国家森林公园 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南湾国家森林公园 甘山国家森林公园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郁山国家森林公园 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 淮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安徽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 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 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 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神山国家森林公园 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 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 浮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 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江西
三瓜仑国家森林公园 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 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 马祖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 翠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泰和国家森林公园 鹅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龟峰国家森林公园 上清国家森林公园 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 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疑山国家森林公园 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 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 河伏国家森林公园 峋嵝峰国家森林公园 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宕溪国家森林公园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坡国家森林公园 云阳国家森林公园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幕阜山森林公园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湖北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 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 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薤山国家森林公园 清江国家森林公园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洈水国家森林公园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塞森林公园 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
山东
崂山国家森林公园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岛国家森林公园 沂山国家森林公园 尼山国家森林公园 泰山国家森 林公园 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 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 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 柳埠国家森林公园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槎山国家森林公园 药乡国家森林公园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 双岛国家森林公园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伟德山国家森林公园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岠嵎山国家森林公园 牛山国家森林公园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江苏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 宜兴国家森林公园 惠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吴国家森林公园 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海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浙江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 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 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 宁波天童森林公园 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 溪口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双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华顶国家森林公园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岩国家森林公园 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 竹乡国家森林公园
福建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华安国家森林公园 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岩国家森林公园 旗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元国家森林公园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万育国家森林公园 小坑国家森林公园 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 东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圭蜂山国家森林公园 英德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宝山森林公园 金山森林公园 黄岐山森林公园 王子山森林公园 笔架山森林公园 天湖森林公园 北峰山森林公园
广西
桂林国家森林公园 良风江国家森林公园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 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海口火山国家森林公园
1. 国家公园的起源
1832年, 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在旅行的路上, 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动物的影响深表忧虑, 随后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 只要政府通过对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 其中有人也有野兽, 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 体现着自然之美。”这是国家公园产生的思想萌芽, 体现了最朴素的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 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
美国于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即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历经130多年的发展, 到2003年全世界共有225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园, 总面积达4413142平方公里, 占全球保护地面积的23.6%。国家公园已经由最初单一的形式发展成为今天具备了完善的保障体系和管理形式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其内在的保护理念、价值、管理和经营方式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拓展。目前国家公园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资源禀赋最高、旅游体验最佳、保护与发展关系处理得最好的地理空间。
3. 国家公园体系的内涵
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构建一套可以广泛被各国所接受和使用的术语和标准体系, 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这套体系于1994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会上出版并得到推广。其中对于国家公园的定义为:“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娱乐活动的保护地——天然的陆地或海洋, 即为现代人和后代提供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排除任何形式的有损于保护管理目的的开发或占用;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其基本管理目标为保护生态系统并提供游憩机会。这一概念被各个国家所接受并在本国加以使用, 其演化出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究其根本都是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开发为基本策略, 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 排除了保护和开发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 达到生态体系完整性的目的, 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和娱乐的主要场所, 是一种有效实现生态环境开发和资源保护的管理和开发模式。
二、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公园管理共性分析
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型, 以德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型, 加拿大、日本等国为代表的综合管理型三种模式。虽然从宏观体制上来看, 这三种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其中也不乏共性。在我国目前国家公园建设经验不足及建设需求强烈的背景下, 研究世界国家公园的共性, 对于我国国家公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都很具借鉴意义。
1. 保护为主的管理理念
管理者不再将经济利益看成是国家公园经营的主要目标, 而更加重视国家公园在传承自然和文化资源方面的价值, 为国民提供游憩场所教育国民等方面的意义, 更多的体现了国家公园的公益性。美国《国家公园组织法》 (1916) 明确规定“保存风景、自然、历史遗迹和野生生命, 并且将它们以一种能不受损害地传给后代的方式提供给人们来欣赏”。1992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其发布的《美国国家公园21世纪议程》中进一步明确, 我们国家的历史遗迹、文化特征和自然环境有助于人们形成共同国家意识的能力, 这应是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核心目。根据1988年加拿大国家公园修正法的规定, 维护生态完整性是加拿大国家公园的首要管理目标。该管理计划明确了加拿大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的水平和类型, 旅游者的来源、类型、及特征等, 每一个国家公园所扮演的角色等。该法规经过国会批准之后, 具备法律效力, 确保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实现。
2. 高效的单一管理主体
虽然三种类型的国家公园, 在管理体制和管理部门上各有差异, 有以美国为首的中央直属管理, 德国为首的地方自治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中央和地方结合型。管理部门也多种多样, 如美国的专门的隶属国会的国家公园管理局, 德国的州林业部门和日本的环境厅。但总体来说, 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单一的管理主体。
3. 有力的资金保障体系
国外国家公园的运作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政府拨款, 并不单纯的依赖门票和公园内商业活动的收入。在美国, 联邦政府每年对国家公园的拨款占整个公园运作资金的70%, 加拿大曾经有一度实行以效率为中心的新管理改革体系, 对国家公园的拨款一度减少, 但自1999年之后, 这一比重又上升到75%。在澳大利亚, 每年都由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的建设, 公园经营不以赢利为目的。公园内的一切设施, 包括道路、野营地和游客中心等都由国家投资建设。在维多利亚州, 国家公园管理局每年的预算为1.15亿, 美元, 而门票的收入仅为1000澳元。这些国家公园的门票普遍很低, 有的甚至完全免费, 如加拿大国家公园的门票大约8.8加币, 七天之内可以往返出入, 美国黄石公园的门票为20美元, 日本的国家公园实行免票制度。
4. 法律保障体系
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起, 美国就颁布了《黄石公园法》, 以确保国家公园的管理公园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有序的进行。一百多年过去了, 美国国家公园的发展始终与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同步进行。自《黄石公园法》颁布起, 美国又相继颁布了《组织法》、《历史纪念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美国国家公园的任何决策, 从发展目标及规划的确定, 小到建设醒目的审批和经营行为的规范, 无一不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的。即使连国家公园管理局, 也只有依法保护国家资源和权力的义务, 没有不受法律限制开发的权力。加拿大于1930年颁布了《国家公园管理法》, 其后加拿大政府又相继颁布了《历史古迹与纪念物行动章程》、《文化资源管理政府》、《国家公园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规。上述法规经过国会批准之后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公园的一些事物都必须按照上述准则来进行。日本高度重视自然风景和国家公园的保护, 颁布了以《自然保护法》、《自然公园法》、《文化财产保护法》为代表的16项国家法律, 形成了日本自然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从而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了日本优美的自然风景区, 在提高日本国民的健康、修养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特许经营制度
美国国会于1965年通过了《特许经营法》, 该法律规定在国家公园内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即国家公园的餐饮, 住宿等旅游服务设施向全社会公开招标, 经济上与国家公园无关,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是纯属联邦政府的非盈利机构。与美国类似, 在澳大利亚, 国家公园的经营也采取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方式。一个企业若想取得国家公园内某个景点或活动的经营权必须要通过当地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审核和授权。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制定规划、对外宣传和监督经营, 经营者只能在不违背管理办法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服务, 二者分工明确又相辅相成。加拿大基层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按照成本补偿的定价原则确定宿营地和小木屋的价格, 收取一定费用, 另一些项目通过特许经营的形式由承租人经营。总之, 从经营机制看, 部分国家的国家公园不存在赢利性的经营活动, 但只要存在经营活动的, 大都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三、中国国家公园现状研究
1. 我国对国家公园的认识
我国国家公园的内在含义一直都存在争议。我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科技名词中对于国家公园的定义: (1) 一种面积巨大的由中央政府划定并建立的, 并且通过立法形式对其内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进行保护的特殊自然保护区。既有保护或恢复自然综合体的作用, 又兼有园林性的经营与管理。 (2) 国家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的陆地或海洋保护区域。其功能是当代人或子孙后代保护一个或者多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 排除与保护目标向地处的开采或占有行为;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 (3) 政府对某些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自然环境趋于划出一定范围而建立的术语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辖的公园。
建设部曾宣称其管理的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建立的一批以资源保护为中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是我国的国家公园, 这些国家公园在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下逐步演变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七种类型。据环保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757处自然保护区、1658处森林国家公园和677处风景名胜区, 保护面积超过1.33亿公顷,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2%以上。但这中说法在学术界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一大批学者认为不论是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者自然保护区与国际标准的国家公园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不论是哪种开发方式都没有将开发和保护这两个目标很好的统一起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公共资源依托型景区的经营方式一直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争论最激烈的两个派系为“产权转移派”和“国家公园派”。“产权转移派”主张以市场经营方式来带动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 而“国家公园派”则推崇仿效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建立中国自己的国家公园, 将自然和文化资源背后的非经济价值彰显出来。世纪之交之际, 我国有一大批学者阐述了在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并且倡导尽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公园体系。罗勇兵以新西兰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为例, 分析了该公园在建设及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并指出其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启示作用。唐芳林指出引进国际理念, 建立我国的国家公园体系, 是完善我国保护区体系的必然。
2. 我国构建国家公园的实践
我国构建国家公园实践的第一步开始于2006年8月, 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国家公园挂牌成立。紧随其后, 云南省开始着手建设“云南省国家公园体系”, 提出了构建“老君山国家公园”,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等一系列相关国家公园, 旨在将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国家公园试点省份的先行者。同年, 9月份成立了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 挂靠在林业厅。2008年10月8号,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批准建设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接着2009年3月在陕西省人大代表徐正明又在两会上正式提出建设秦岭国家公园的议案, 一经提出这一提案就备受关注。今年, 贵州黄果树景区立足本省旅游业发展特点, 与美国纽约城市设计有限公司合作, 编制了《黄果树国家公园远景规划》, 提出建设广义“黄果树国家公园”的规划。中国国家公园从无到有, 从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到以国家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参与, 从单一的省试点到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表明了我国构建高标准国家公园需求越来越强烈。
(1) 普达措国家公园
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城以北22公里, 由碧塔海、硕都湖和藏族村寨等主要景区构成, 总面积300平方公里。从1984年到2004年, 其旅游管理机制经历了社区共管、自主开发、国企垄断和民营租赁经营四个阶段的变迁, 直到2006年才以国家公园的形式出现, 目前其所有权威迪庆州政府、香格里拉县、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共有, 其日常事务则有迪庆州政府委托的迪庆州旅游发展管理公司来经营, 而日常管理部门则有建设部门、林业部门及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和旅游部门等
(2) 老君山国家公园涉及的区域是“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老君山片区, 同时, 与老君山国家级地质公园的范围重叠, 总面积为1084.5km2, 其中用于游憩和传统利用的区域占公园面积的4.1%。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建设工作启动后, 丽江市政府拟依托2000年成立的三江并流区丽江老君山保护管理委员会对老君山国家公园进行管理。国家公园的开发和经营活动将由管委会下设的丽江三江并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隶属于市政府的丽江市旅游
(3)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
拟依托“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梅里雪山景区建设, 也包括飞来寺国家级森林公园, 总面积961.3 km2。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目前仍由梅里雪山景区管理局负责经营和管理。森林保护主要依靠德钦县林业局开发投资管理公司负责。
(4) 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
地处小兴安岭南麓, 范围包括汤旺河原始森林区和汤旺河石林区。此区域是松花江一级支流汤旺河的源头, 植被覆盖率99.8%以上。区域内自然景观独特, 百余座花岗岩石峰构成了奇特的地质地貌,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造型丰富, 类型齐全, 特征典型的印支期花岗岩地质遗迹。但范围与国家林业局的黑龙江小兴安岭石林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土资源部的黑龙江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有交叉重合。
四、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突破和存在问题
1.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突破
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在本区域经济不发达, 发展压力巨大的环境下, 为了规避自然保护区对旅游开发的限制, 塑造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 扩大旅游市场, 带动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的结果, 其立足点并不在保护全民共享的自然文化遗产, 为全民提供游憩和体验的场所, 以云南省政府牵头的普达措国家公园为首。另一类是我国有关部门为了引入世界先进国家公园管理理念和模式, 以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体制为目的的结果, 以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为例。从普达措到汤旺河, 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理念, 由经济发展主导到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之路的探索, 主导部门由地方政府上升到国家层面, 这是我国国家公园构建之路的重大突破。
2. 主要存在问题
(1) 从政策层面看, 相关法律法规和协调机制相对滞后
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自然保护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保护地模式, 目前尚未制定出台专项法律法规, 在各地建立国家公园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形势下, 出台管理法规迫在眉睫。使得国家公园在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都无法可依, 基于现有的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和政策, 执行起来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
(2) 从管理层面来看主要存在, 条块分割, 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单一的国家公园体制, 却同时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层级, 不同的管理机构公关的现象。经常造成的现象2007年普达措国家公园发生大火后各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3) 从经营体制来看, 政企不分, 两权相连
政府在构建管理局的同时, 有构建旅游经营公司。它们既负责景区的规划、开发、保护与监督工作, 又负责景区的日常经营和服务。易造成经营质量下降, 景区监管工作不到位, 监管力度不够等现象。
(4) 从经济层面来看, 国家对国家公园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足
目前, 拟建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区, 各级政府已将人员公资、公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这些投入虽然不能满足需求, 但为维持保护区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以普达措为例, 景区每年门票的收入约为5000万, 但用于日常维护的费用不超过200万。而从1985年到2004年, 迪庆州政府根据林业部门的标准, 共向普达措国家公园下拨350万维护经费, 但这些费用尚不够人员工资的支出。
五、发展我国国家公园的对策及建议
纵观世界国家公园的建设之路, 并不都是一帆风顺, 即使是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先驱者在国家公园构建的初期也出现过严重错误。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初创阶段, 以注重生态保护为主的发展阶段到以生态完整性为目标的完善阶段。综合我国目前国家公园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我国目前国家公园处在由经济发展向生态保护转变的过渡阶段, 问题不可避免。但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际国家公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充分发挥本国特色, 避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也走向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 具体建议如下。
1. 规范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自上而下, 逐步改善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 确保国家公园的管理工作可以高效而有序的进行。我国的国家公园, 名义上是国家名片, 自然资源为全民共享, 但其所有权并不明确, 管理主体也十分混乱, 造成了国家级的风景区却只有县一级的管理水平。在这一点上, 我国可以引进与我国国情比较类似的加拿大和日本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由国家部门牵头, 整合地方政府职能比较相近的部门, 尽快设立单一的国家公园管理部门。
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 结合我国国情, 尽快的出台相关的国家公园管理办法, 可先在试点单位试行, 不断在实践中完善, 由点及面向全国推广, 逐步构建我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和保障法律体系。IUCN和我国对保护区都有—个基本共同的定义, 即:“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进行管理的, 对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及文化资源能够起巨大作用的一片陆地或海洋”。
2. 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 使国家公园经营逐步回归公益
我国目前对于国家公园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 公园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以自给自养为主, 出现了高门票高服务费的经营方式, 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也难免发生。自“十五”以来我国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单纯的追逐经济利益向全面追求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转变, 在对公共设施构建方面的财力支持也在逐步扩大, 对于公共游憩产品的投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虽然在短期内, 我国国家公园购票制仍然会存在, 但公园的公益性建设仍然是不可动摇的根本。
3. 实行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
合理分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 准确定位政府、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国家公园经营机构各自的职能与任务。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指导、支持作用, 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上, 有效的监督经营机构的管理。
4. 全民推广国家公园理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基于地缘战略、意识形态、文明形态、历史记忆等因素考虑,对中国在发展中世界的软实力提高备感失落和忧虑,并通过国际舆论、智库的调查报告等,炮制了诸如“新殖民主义论”,“支持独裁者论”等言论,以干扰和影响中国在发展中世界的软实力提高。这些言论有的已经对发展中世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制约了中国在这些地区的软实力进一步提高。
1.经济方面的“新殖民主义论”
西方世界认为,中国今天与发展中世界的经济贸易,主要是中国向发展中世界输出高附加值的工业品,而从发展中世界获得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其他原料。因此,中国在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关系与历史上西方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所作所为并无本质区别,是一种新的历史时期的“殖民掠夺”,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政策。①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Studies.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Report of CSIS Smart Power Initiative:84.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90403_mcgiffert_chinesesoftpower_web.pdf
2.政治方面的“支持独裁者论”
中国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中,较少考虑政治因素,“在商言商”,这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认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的贸易往来——不考虑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和人权状况,是一种变相的对独裁者的支持。西方把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关系建立在这些国家是否接受西方提出的政治条件,如“良政”、“透明政府”、“腐败治理”等,它们很难在西方获得更多的经济援助。因此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由此遭到了西方社会的指责。西方甚至把中国与苏丹关系视为导致达尔富尔危机的重要因素,指责正是中国对巴希尔政府的支持导致了达尔富尔危机的蔓延。
针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美国对外关系协会的普林斯顿·利曼(Princeton Lyman)就认为,中国对非洲的兴趣有积极和消极的后果,“对这个大陆的有利的一面就是有新的行为者愿意投资,但是不利的一面就是,它使得这些国家偏离了正在进行的国内政治经济改革”②Hanson S.China,Africa,and Oil.http://www.cfr.org/publication/9557/china_africa_and_oil.html?breadcrumb=%2Fpublication%2Fpublication_list%3Fgroupby%3D3%26type%3Dbackgrounder%26filter%3D2008%26page%3D3。一些国际观察家甚至指责“中国在非洲从事的商业行为依靠“贿赂”(根据“透明国际”的信息)以及无条件的援助,削弱了这些地区要求提高“善治”的努力、也削弱了像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这些地区进行宏观经济改革的努力。”①Hanson S.China,Africa,and Oil.http://www.cfr.org/publication/9557/china_africa_and_oil.html?breadcrumb=%2Fpublication%2Fpublication_list%3Fgroupby%3D3%26type%3Dbackgrounder%26filter%3D2008%26page%3D3同样的指责也发生在在东南亚,许多观察家担忧,中国对东南亚地区无条件的、非透明的援助,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不断深化的经济一体化,将阻碍西方国家在大陆东南亚国家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减少腐败和保护环境的努力。②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Soft Power”in the South America,Asia and Africa.Washington: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April 2008:98
3.社会方面的环境和劳动力问题
西方指责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往来时不考虑环境代价,特别是在资源开发时,只追求索取和经济效益。另外,劳动力雇佣的本土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雇佣非洲当地工人意味着,有中国投资项目的国家难以从技术转移中得到好处,而技术转移被普遍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同时中国的方式也意味着非洲当地工人的收入并没有因为中国的投资而得到相应提高”③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2006 Report to Congress of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mmission:68.http://www.uscc.gov/annual_report/2006/annual_report_full_06.pdf。西方更有学者危言耸听,“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投资使得)非洲工业受到削弱,因此美国和其他国家必须担心非洲经济衰退而带来的高风险,包括政治的不稳定、人道主义危机和为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温床”④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Hearing on 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and U.S.Export Controls,Testimony of Jacqueline Newmyer,March 16,2006.http://www.uscc.gov/annual_report/2006/annual_report_full_06.pdf。
西方基于自身战略利益和价值观对中国的过度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发展中国家社会甚至政府对中国的态度。
受西方世界的影响,以及基于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历史记忆、对中国现实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认同、政府和社会对中国的不同认知和对中国不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政策变化的担忧,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也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担忧。
1.对中国的历史记忆
正如前文已经阐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总体上与广大发展中世界有共同的反殖、反帝、反霸的历史,双方具有大致共同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记忆。但是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对于中国的历史认知并不完全一致的。这种历史认知来源之一是历史上的朝贡体系,以及伴随着朝贡体系而来的东南亚国家对大中华帝国的“扩张”的担心。在历史上,中国曾经依靠“朝贡”体系主导过东亚地区,包括东南亚,而这一地区的民族主义和主权观念非常浓厚,因此导致东南亚地区诸多小国对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忧虑,这种忧虑使得在任何历史时期,这一地区都希望借助外部力量平衡中国的崛起。针对中国崛起,东南亚地区小国更有一种本能的威胁感,“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地区一直有基础。历史记忆来源之二是东南亚地区担心中国在本地区意识形态的“扩张”,华族问题也不容忽视。另外,1979年的中越冲突以及“美济礁”事件,也给东南亚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留下了深刻记忆。这些历史记忆制约了中国在本地区的软实力提高。
2.对中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认同
二战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新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部分选择了走上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所以他们一开始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认同就比较低。冷战结束后,在西方民主化浪潮推动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接受了西方所要求的民主化改造,至少形式上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当前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多党民主化建设已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进程,无论是非洲各国的宪法,还是非洲联盟宪章,扩大“民主”和“自由”,改善“人权”和实行“良政”已成为非洲自主追求的发展目标。相反,由于在政治、思想和传媒领域深受西方的影响,它们对中国探索和实施中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及人权进步的状况还存在某些不理解和困惑。①贺文萍.从中非关系看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战略.亚非纵横,2008(3):27
尽管有些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经济困境,特别是西方在冷战后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导致经济失败时感到沮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比较有兴趣,但他们对中国的社会制度认同感还是很低的,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尽管相对于西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此方面的矛盾并不突出,但这并不等于问题不存在。
3.政府和社会对中国的不同认知
冷战结束后,发展中世界很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动荡、种族矛盾甚至国内冲突。中国与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关系,包括对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援助、人道主义援助,往往受到这些国家的政府的支持,因为经济援助、通过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增强这些国家政府的执政能力,提高他们执政的合法性。但是在广大社会层面,特别是反政府势力,并不完全理解中国的援助。这里面涉及到发展中世界复杂的国内政治原因。冷战结束后,由于政局动荡,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合法性出现危机,再加上不同种族、部族的矛盾,中国推动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项目,往往导致反对派的反感。这对于中国在发展中世界软实力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因为软实力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中世界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度。
4.中国软实力推进政策的“两难困境”
后冷战时代由于发展中世界的战略地位下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发展中世界政治期望上升,希冀把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模式移植到发展中世界,要求发展中世界实行“良治”,提高政府执政的“透明度”,并把这些政治诉求和对发展中世界的援助和贸易挂钩起来。而这些势必与发展中世界产生一定的矛盾。在矛盾比较激化的国家,西方往往以民主、人权为口号,大肆攻击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独裁”,并在国内冲突犯下了“种族屠杀”、“反人类罪”、“战争罪”等,造成这些国家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员,一直坚持“不干涉内政”基本原则,强调尊重发展中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完整。由于中国对待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刺激了西方对中国的攻击,也使得我们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问题上不自觉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中国要做到完全的“不干涉内政”,置身世外,往往受到西方的指责;但中国要改变现行外交原则,有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可能也会有变化。因此这样的情势是对中国外交的考验,也是对我软实力提高的挑战。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人权的态度,迫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如何修正自己过于强调的“不干涉内政政策”,而这也将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担心,由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着挑战,中国的软实力提高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不过,到目前,中国都是在联合国框架内寻求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的处理,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寻求单边或者多边制裁。
应该说,中国长期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把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视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进程加快,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导致中国软实力提高也存在一定的制约。
1.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一定冲突
由于同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同或者相似经济结构,所以这就导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存在竞争甚至冲突性一面。这一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显突出。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尽可能多的占有西方国家市场,但由于中国有大量劳动力资源,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更高。另外一方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还存在一定顺差。这样就导致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日趋激烈的贸易摩擦。以中非经济合作为例,由于中非在低端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纺织品领域存在竞争,中非贸易摩擦和经济利益冲突不仅在非洲本土出现,而且扩及第三国市场。一些非洲国家舆论,甚至包括主要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也担忧这种经济贸易结构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的不平等。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国产品所遭遇的贸易摩擦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并不突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截至2005年底,在世贸组织成立后的11年里,针对中国的469起反倾销案件中,发达国家发起165起,发展中国家发起304起,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占总数的64.8%。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5年,中国遭遇各类贸易救济措施64起,其中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案件超过60%。2006年,欧盟和美国之外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或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总共有19个,其中发达国家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16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39起。使中国出口屡屡受挫的反倾销壁垒主要不是来自发达国家,而是来自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南非、秘鲁、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①李廷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分析.对外经济关系和贸易实践,2007(9):36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贸易摩擦,而且在具体经营方式上也存在一定冲突。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政府控制的国有大公司,另外还有一些私人企业。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由于语言、生活方式或者工作习惯等因素,很多企业并不习惯雇佣当地员工,结果中国企业在发展中世界的投资就没有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这样就可能形成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所做的投资没有惠及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就业需求,导致他们对中国企业的看法不好。近年来由于中非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开发呈快速发展态势,出现了有关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重视资源产地的民生问题和如何“让利于民”。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中国企业、国家形象的维护都非常重要。
从中国本身看,这里还有一个中国国内的体制性性问题。在非洲投资的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其对外业务开展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由于行政级别问题,国内的能源管理部门往往不能有效管理这些公司的海外行为,外交部、商务部这些涉外部委也无法对之进行干预。因此,中国企业的海外行为有时候更多考虑经济因素,而较少从中国总体的公共外交、国家形象上去考虑问题。现在由于国内外的呼吁,中国企业的海外行为也在不断调整和规范。
2.“不干涉内政”外交原则面临的挑战
“不干涉内政”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一般性原则,反映了当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的基础,成为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兴起的冷战时期,还是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甚嚣尘上的后冷战时期,“不干涉内政”原则都没有过时。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且需要思考的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的冲突主要是来源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或者发展中国家内部,且这些冲突所酿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也是我们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这些事实导致的理论上、观念上的争论还没有停止,但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多的共识是,面对日趋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如果要在“不干涉内政原则”下继续置身度外,同样也是值得怀疑的。1994年卢旺达种族冲突导致短时间内大量人员死亡,而国际社会反应迟钝,几乎无所作为。国际社会正是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卢旺达大屠杀的态度中,对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一直竭力兜售和标榜的人道主义干预理论和实践的真实性、公正性产生了怀疑①魏宗雷,邱桂荣,孙茹等.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与实践.时事出版社,2003:142。现在问题不在于国际社会是否要进行人道主义干预,而在于国际社会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干预。
从发展中世界内部来看,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很多时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受到欢迎,而民众更希望外部力量介入,对他们政府施压,迫使他们政府在治理腐败、提高透明度、改善民生等方面做更多努力。因此,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干涉内政”并不都一概反对,甚至在一些地区国家的政府,如非洲,由于他们的主权观念并没有东南亚地区那么强烈,很多西方所谓的“失败国家”强烈要求外部力量的及时干预以稳定国内形势。这些形势的变化和观念的变革,都对中国“不干涉内政”原则构成了多重挑战。
3.中国崛起的复杂效应
冷战结束后,关于中国的发展走向有诸多争论。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东亚地区对崛起后中国的国际行为颇为关注,这些关注总是把中国的对外政策与东亚地区的未来走向联系在一起。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崛起,不仅对亚洲、而且在整个世界都已经并将继续引起巨大政治和战略效应,对现有的国际体系产生冲击是必然的。包括亚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固然希望中国的崛起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带来积极影响,但基于上面的分析,发展中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担心中国崛起后是否加强军事实力,扩大其军事影响。特别在与中国有领海争端的东南亚地区国家,更是担心中国政府的战略意图。根据美国芝加哥国际事务协会和韩国东亚研究院2008年的调查报告,韩国有74%、日本有74%、美国有70%、印度尼西亚有47%的受访者担心中国未来具有军事威胁,并且认为美国的军事存在是维护亚洲稳定的力量,可以防止日本和中国走向军备竞赛。②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in Partnership with EAI.Soft Power in Asia: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http://www.thechicagocouncil.org/UserFiles/File/POS_Topline%20Reports/Asia%20Soft%20Power%202008/Chicago%20Council%20Soft%20Power%20Report-%20Final%206-11-08.pdf这说明即使是印度尼西亚这样的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崛起对东亚国际结构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担心。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提高不如在非洲那样的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的政策本身有问题,而是中国崛起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冲击力可能更明显。
综上所述,中国在发展中世界的软实力建设面临着多重制约。面对这些制约因素,如何有效提高中国在发展中世界的软实力,为中国与发展中世界的关系的发展提供动力,需要我们在以下领域展开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尽可能降低中国崛起对发展中世界的冲击效应。伴随着中国崛起进程的加速,崛起的中国对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政治甚至安全领域都将产生复杂的效应,“中国威胁论”在发展中世界、特别是在周边的发展中世界不同程度存在。如何逐步缓解“中国威胁论”,我想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在对外宣传时要淡化中国崛起,同时在处理对外关系的敏感问题时,在话语表达上要注意分寸,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其次,面对发展中世界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照顾发展中世界权益,担负起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对于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存在的的利益冲突,我们需要从经济与政治、短期与长期角度,综合、全面、战略地考虑。最后,对于西方世界的指责,我们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认为都是西方的别有用心和阴谋。这需要我们在具体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情势,在恪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自身利益而不是某一任政府的利益的基础上,改进我们的发展中国家政策。
《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在短短60秒钟时间内,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该片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陈凯歌
邰丽华
李云迪
袁隆平
金晶
周迅
刘欢
谭晶
陈鲁豫
马云
甄子丹
郎平
厉以宁
宋祖英
丁磊
吴宇森
郎朗
张梓琳
姚明和丁俊晖
谭盾
水均益
邓亚萍
郭晶晶
马艳丽
张永和
李彦宏
《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China on the way
当中国人开始欢度农历新年时,一部长17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自3日起将陆续在亚洲、欧美等地的多家电视台播出。通过探索频道的亚洲电视网,该片收视人群将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新加坡、韩国、泰国、印尼、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此前,60秒长、展示59个中国人形象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已于1月17日在纽约时报广场向世界首播。此次即将亮相探索频道的《角度篇》是前者的姐妹篇,采用英语旁白、中文字幕。
该片总制片人、上海灵狮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赞臣说,《角度篇》实现了创作团队在《人物篇》中“未了的心愿”,向世界展现“一个更丰富、多元的中国”。 《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分为“开放而有自信”“增长而可持续”“发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荣”“自由而有秩序”“民主而有法制”“贫富而能互尊”“富裕而能节俭”8个章节。起始部分以“从太空俯瞰中国”为引子,提出了“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等问题,结尾部分则传递出中国普通民众的声音,如“中国,加油!”“世界,你好!”等。
值得一提的.是,《角度篇》没有回避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生存现状在片中多次出现,其中包括北京市石景山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课堂教学场景。在片中“贫富而能互尊”的章节,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郎咸平表达了“藏富于民”的观点,他在片中说:“藏富于民的思维,我们不但要落到实处,也要成为我们执政追求的目标。”
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低下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最后,大范围的贫困。所谓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3。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同时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传染病的控制,两类国家在死亡率上的差别要小得多,这便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结果是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比率较高,因此从业劳动力抚养的儿童和老人的数目也多,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未得其用。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非常低,甚至接近于0。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从生产结构看,低收入国家(中国和印度除外)农业在GDP中份额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从就业结构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多达50%~70%左右;从城市化水平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要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贸易的类型,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规则和形势。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低,国内储蓄不足,经济建设只能靠出口初级产品取得外汇。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引进必要的技术、外援和外资,而这些资源的国际转移条件也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支配,依附于发达国家。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干预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行不灵且受到严重扭曲,无法发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能.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指原来经济落后,正处在由传统的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数过去都是受帝国主义直接统治或控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当前正在为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努力。
广义上发展中国家是指除经济发达国家之外的世界上其余一切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成员国。OECD是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组织。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一般又通称为南方国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分组
发展中国家独立有先后,各国国内外条件和独立后实行的经济政策不同,发展速度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一些国际机构往往按照自己的任务和需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组统计。
世界银行每年发表《世界发展报告》。1989年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世界发展指标的国家分类在1988年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主要变化是,1988年版中的“发展中国家”组由现在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替代。现在,发展中国家是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方便起见,也包括从中央计划经济转轨的国家。
世界银行对世界各经济体分类的主要标准是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每一个经济体被列入低收入、中等收入或高收入三组,中等收入的经济体又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两个亚组。根据收入作出的分类并不一定反映发展的状况。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组别的国别构成会发生变化。
由于情况变化,《世界发展报告》不同年份对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
2002年,各收入组别按照200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划分,使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各组为
低收入国家:755美元及以下
下中等收入国家:756美元至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2996美元至9265美元 高收入国家:9266美元及以上
1997年中国人均GNI为86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1998年中国人均GNI为75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同年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人均GNI为3051美元。1999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80美元,属下中等收入国家。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1100美元,现在,中国仍然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点
对于发展中国家中资本主义的特点,国内外学者都有研究。有人强调民族主义,称把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为民族主义的资本主义。有人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二元性”出发,把它称之为“二元性资本主义”;有人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着眼,把它称之为“依附性资本主义”等。我们把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概括为“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以与发达资本主义相区别,而把上述各种特点,包容在“不发达”的概念之中。
一.生产力不发达。
(一)农业在国民收入中占很大比重或主要地位,生产技术原始落后,生产率低。
(二)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现代工业不发达,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增长幅度不大。
(三)科技水平较低,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研经费很少。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份多种多样,形成沿海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内陆、边远农村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存的二元结构。
三.市场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市场机制不健全,甚至经常被扭曲。
1.就市场要素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已有一定发展,但尚未形成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发育水平更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几乎是空白,对经济发展造成“金融抑制”。
2.不少发展中国家过份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国营经济的垄断地位,不仅影响了其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完善,而且扭曲了市场运行机制,使市场无法发挥其自身扩张、收缩和协调的功能。
四.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占重要地位,官僚性、垄断性相结合的国家资本主义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于发达国家具有依附性。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的依附性
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围:发展中国家 “中心”对“外围”进行剥削,“外围”成为“中心”资本积累的源泉 第三节 各类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条件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十分突出,在战后几十年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战后初期,在发展中国家中,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最发达,非洲国家的资本主义最落后,亚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刚刚起步,处在中间状态。
现在,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依然落后,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危机重重,亚洲国家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最兴旺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最不发达国家越来越多,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中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一.“亚洲四小”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迈进。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特别是亚洲已出现了四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国家和地区),即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省和香港,它们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的国家和地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79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冲击》的报告,提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的概念,当时是泛指亚洲的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南斯拉夫。
后来,由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发展迅速,成就突出,并且其中并非全都是独立国家,因此,在1988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使用了”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的概念,以取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概念。在许多场合,NIES特指习惯上所称的“四小龙”。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实践看,亚洲“四小龙”(除中国香港地区外),首先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而后则逐渐转向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取得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总体目标、实行目标的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它对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方向性、长远性和总体性的指导作用。从经济发展战略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战略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即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内向型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和本地区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外国经济依附性的目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主要措施:
对需要替代的工业品主要是消费用工业品和奢侈品,实行保护关税和进口限额。实行外汇管制。
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
对实行进口替代的新兴工业给予各种优惠,如减免生产设备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发放低息贷款,一定时期的所得税减免等。进口替代政策实行的效果
使各经济体的民族工业均有较快发展。
但由于保护程度过高,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急剧膨胀,本地市场狭小,开工不足,难以获得规模经济;而由于技术落后,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汇率高估使农产品出口受阻,外汇收入减少。
发展工业的设备、技术、零部件需要进口,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
进口替代战略的效果不理想,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转向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为外向型发展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和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整体或地区经济整体的发展。
实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
(1)普遍放松贸易保护,提供出口信贷和补贴,减少关税和外汇管制,由保护国内市场转向开拓国际市场。
(2)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起步,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和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拳头产品”出口,逐渐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
(3)实行由政府指导管理、民间组织负责联系、协调企业直接经营的外贸体制,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销售体系,建立海外情报网和推销网,以美国市场为主要目标,努力开拓国际市场。(4)开辟出口加工区,利用境外资金,技术、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与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有效结合和合理配置,从事委托加工制造业,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5)提高银行利率,吸引国民储蓄,保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
(6)努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7)实行政府主导型的管理体制,在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不必要的干预的同时,利用银行、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经济的调控,经济活动法律化、规范化,保证外向型经济迅速而协调地发展。
(8)强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合理分配相结合,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以保持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
“东亚模式”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强调内部积累。东亚地区的总储蓄率一直保持在30-40%的高水平上,高储蓄率导致高投资,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进而可以保持高储蓄率,形成良性循环。
2 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整宏观经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为东亚经济腾飞提供了巨大动力。随市场力量发展,政府逐步减少干预,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3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4 各国和地区都努力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从发展传统产业开始,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逐步向高科技信息产业发展。
5 努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停滞不前,贫困落后
最不发达国家是某些国际机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所划分的发展中国家类型之一,指经济上最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77国集团”通过的阿尔及尔宪章。1971年,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拟定了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和名单。
2001年召开联合国第三次最不发达国家会议。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包括:低国民收入(年人均国民收入低于300美元),人力资源很虚弱,经济不稳定。1981年规定的标准是:(1)按1976到1978年间平均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2)在GDP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低于10%,(3)人口识字率在20%以下。
1990年,42个国家被联合国划为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人口接近4.4亿人。在世界上最穷的这些国家里,2/3的人口仍然是文盲,1/10的孩子在一周岁前死去,1/10的人得不到安全的饮水。
现在,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目上升到49个,人口近7亿。
最不发达国家是阿富汗、安哥拉,孟加拉国、贝宁、不丹、布基拉法索、布隆迪、柬埔寨、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里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海地、基里巴斯、老挝、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尔代夫、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尼日尔、卢旺达、西萨摩亚、圣地多姆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所罗门群岛、索马里、苏丹、多哥、图瓦卢、坦桑尼亚、多哥、瓦鲁阿图、乌干达、也门、赞比亚。塞内加尔2001年4月12日被列入此类国家中。如此算来,则有50个最不发达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所以落后、贫困,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1 前资本主义经济成份仍占统治地位。2 内向封闭,商品经济不发达。3 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不断。
4 出口产品单一,容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和影响。5 资金严重不足。
三.中等收入国家的不平衡发展
中等收入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国家。
进入80年代,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中等收入国家发生出现分化。
最为突出的是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利用亚洲四小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作为中等收入国家主体的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在80年代以来陷入困境。
第四节 转型国家经济
70年代末开始,苏联、东欧国家、中国等一些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先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取向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虽然各国改革的具体模式不同,但目前一般把这类国家统称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或简称为“转型国家”。一 经济转型的含义
经济转型是指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转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
计划经济曾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50年代和60年代,苏联和东欧取得较高经济增长率。60年代,苏联平均年度增长率为7%。社会指标如健康状况,预期寿命等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70年代后,经济增长率放慢,社会指标恶化。1966到1980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减少2年。同期工业化国家人口预期寿命增加3-4年。70年代末,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即开始“转型‘的进程。二 经济转型的不同模式
(一)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杰弗里 萨克斯创立的用来治理通货膨胀的一种激进的方法。后来,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中采用了这种方法。休克疗法的具体措施
通过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达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通过全面的自由化来实现整体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大规模地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变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休克疗法的理论依据
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货币学派的思想。
(二)渐进式改革模式 中国采用了渐进式改革模式 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内容
改革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的、渐进式的过程,以防止经济的激烈震荡。因为突然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将产生较大负作用。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首先不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旧体制的废弃上,而要放在培育和引进市场经济体制的要素,使之成长,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三 两种改革模式之比较
(一)改革的动因不同
(二)改革的性质不同
(三)改革的目标不同
(四)改革的方式不同
(五)改革的成效不同
第五节 南北经济关系与南南经济合作 一 南北之间不平等的旧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国际经济关系领域里各种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对占世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与剥削的体系。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 垄断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
2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基础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建立的各种国际经济机构和签订的专门协定是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工具
二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1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发展历程
2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1)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在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互相合作,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
(2)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维护对资源的主权与争取海运权
改善国际贸易与技术转让条件
国际货币从事领域的改革
改革世界经济结构
三 南北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 1 南北关系中的冲突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历史上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经济发展的目标
2 南北关系中的合作 经济 技术
四 南南经济合作
1 南南经济合作的发展 共同的利益 存在互补关系
2 南南经济合作的内容
南南合作倡导发展中国家进行更紧密的技术和经济合作,聘请南部国家的专家,分享南部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同时在南部国家中培养对于发展的自觉性。南南合作也鼓励发展中国拓宽发展的思路和经济合作的渠道,促进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设,在全球合作和全球管理方面创建了更加民主、更加公平的模式。
本节重要概念: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最不发达国家 转型国家
国际经济秩序 思考题
1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2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3 试比较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 4 试比较经济转型的不同模式
5 试论南北经济关系的对抗与合作 5 南南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
(二)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百年记忆—中国国家图书馆
姓名 杨鹏 班级 0809072 学号 080907237 专业 城市规划
百年记忆——中国国家图书馆
摘要:中国的建筑史,就是中华民族建筑风格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中国国家图书馆除了具有它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中国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在时空性、地域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上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长达百年的岁月时空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包含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也包含了民族性建筑文化与世界性建筑文化的转变。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文化 历史
1.京师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一年后回到北京,慈禧大受刺激,她被迫开始推行新政改革。大清国从血泊和耻辱中逐渐明白政治变革才是强国富民的关键所在。到了1909年春天,宪政已经成为社会历史上最热门的谈资。民间报刊入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此时无论是朝廷,一般大臣还是知识分子对图书馆这一名词和它所代表的一整套现代理念已经不再陌生。1909年9月,朝廷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洋务派首领张之洞的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建立公共性的现代化图书馆,才能既保了国粹、又进了新学,从而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
京师图书馆成立后,缪荃荪首任监督。江翰、夏曾佑、梁启超等先后任馆长。鲁迅等知名学者为它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从1909年国立图书馆诞生的时候,那时国家是积贫积弱,建馆的时候连馆所都没有,很长一段时间四处漂泊,没有经费。梁启超担任馆长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还是梁启超用他的人寿保险做抵押,在银行贷来钱给员工发工资。这是旧中国在国家很贫困的情况下,图书馆的发展也是非常受限的。尽管清政府及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国库空虚,无力维持图书馆的经费,但京师图书馆古籍馆藏丰富,同时因接受全国缴送而具有国家馆地位,所以它的成立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直到清帝逊位之日,京师图书馆始终没有正式接待过读者。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于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标志着它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
京师图书馆的建立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结点。相对于日本,法国,英国,中国图书馆的建立晚了半个世纪之久。它的建立背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近半个世纪被压迫的耻辱,它的建立标志着国人的觉醒和传承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决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向现代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2.国立北平图书馆
1928年7月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隶属大学院。为解决经费问题,经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谈判并签定协议,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基会属下的北海图书馆于1929年8月合并。合并后,馆名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
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耗费皆来自退还的庚子赔款。图书馆占地面积七十六亩,建筑外观是华丽的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陈垣、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和李四光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是免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市民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只需每次在图书馆入口处领取具有借书证性质的门牌就可以在图书馆中任意借书阅览,但并不提供外借。另外,图书馆对进馆读者的衣着有
着严格的要求,读者必须着中式长衫或者西式衬衫西裤并衣着整洁方可入内,否则就要被挡在图书馆的大门之外,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1931年6月25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典礼纪念摄影
国立图书馆中海居仁堂为一馆,北海庆霄楼为二馆。这一时期,由于经费有了保障,馆藏丰富,关心图书馆建设的各界知名人士众多,又聘用了大批高水平的馆员,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并于1931年在文津街建成了新馆舍。这一切,使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出现了飞跃。
抗日战争期间,国立北平图书馆部分馆藏和馆员南迁,并陆续在上海、香港、昆明、重庆等地建立了办事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平图书馆驻各地办事处及藏书,除存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善本书和自南京运台北的18箱内阁大库舆图外,陆续运回北平。在此时期内,国立北平图书馆多次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直到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才重获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6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先后任馆长。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仍不敷使用。
从毛泽东主席的第1号借书证,到周恩来总理新馆建设的批复体现了党和国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预示着中国图书馆事业在21世纪将有辉煌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也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每一次发展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1951年9月5日文津街馆主楼
3.国家图书馆
3.1国家图书馆一期
1975年3月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馆址设在北京西郊白石桥,1987年落成,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
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
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群楼地上5层地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3.2 国家图书馆二期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3~2007年间建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位于国家图书馆北侧,原预留用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建筑面积79899平方米,工程分为地下三层和地上五层,内部没有阅览室,全部是开放式阅读空间,读者座位2700余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6000-8000人次。扩建完成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舍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资源基地和中国最先进的网络服务基地。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
国家图书馆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自身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型,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枢纽和信息基地。数字图书馆是当今世界各国视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一个热点。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的进展情况表明,国家图书馆作为一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国家图书馆从1995年起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1998年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
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同时着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已建成相当规模的数字资源量,其中部分已经为社会提供服务。2002年起,国家图书馆还承担了二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工程进展顺利,很好地发挥了国家图书馆建设先进文化、传播知识的职能。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一切文明成果将跨越时空,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国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4.结束语
国家图书馆先后经历了京师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国家图书馆都承载着中国文化发展过程,记载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建筑文化都一一记载在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上。
国家图书馆作为一种能亲眼目睹、长期保存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历史的延续和民族的特征,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中国文化的变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在时空性、地域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上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长达百年的岁月时空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包含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也包含了民族性建筑文化与世界性建筑文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J].华中建筑,1996(6)[2]王昕.江苏近代建筑文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1 我国汽车进军发展中国家的积极表现
(1) 汽车出口额上升, 出口市场范围扩大。
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贸易国已涉及100多个国家 (地区) , 且多集中在中东、东南亚、非洲等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06年1月至10月, 我国汽车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121个, 按出口金额统计比2005年同期增长3.5倍。与此同时出口到欧洲、南美的金额也增长迅速。从出口国家看, 此期间共出口汽车762辆, 金额305万美元。轿车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是比利时、俄罗斯、意大利、马来西亚和叙利亚。
亚洲、北美和欧洲是我国三大主要汽车出口市场。2007年三大市场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额的90%。由于我国汽车规模的扩大及技术含量的提高, 比2006年增加了13个国家, 进一步向哈萨克斯塔、乌克兰、墨西哥、中东、东南亚、东欧前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我国汽车。
1.2 我国汽车出口在发展中国家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地域范围大, 人口多较集中, 汽车市场前景可观, 消费群体潜力巨大。如埃及是地区人口大国, 人口总数已超过7000万, 对中低档经济型轿车需求量大。近年来, 埃及经济发展呈现回升趋势, 人们收入陆续提高, 加之政府对汽油消费给予补贴, 道路收费标准较低, 大大降低了购车后的使用成本, 地区出口潜力巨大。如将埃及作为我汽车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建厂的基地, 辐射到周边国家, 则可有效推动我国汽车开拓中东、北非地区甚至欧美市场。
从2006年三季度出口前10名的国家来看, 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地区集中在中东地区 (叙利亚、伊朗、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非洲 (阿尔及利亚、利比亚) , 东南亚地区 (马来西亚) 和俄罗斯联邦国家等。前10国的出口量占到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62%, 这些国家多为欠发达国家, 汽车工业非常薄弱或者没有汽车工业, 汽车准入门槛低, 比较容易进入, 这也适合我国当前汽车工业的发展, 在叙利亚, 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中国的汽车产品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被当地人认可。
2 我国汽车进军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
2.1 低价竞争不是最佳手段
据了解, 大多数国内出口的汽车在国外的售价都很低。在俄罗斯, 长城塞弗SUV (运动型多用途车) 售价比同类亚洲产品要低35%左右。我国汽车出口的主攻方向集中在中东、北非、拉丁美洲等世界汽车市场的“第三世界”。由于当地汽车制造业欠发达, 消费水平有限, 价格低廉的中国经济性汽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国内部分出口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汽车出口存在短视, 片面强调把车卖到国外去, 注重眼前利益, 缺乏相应的前期市场研究, 销售网络以及售后服务的建设, 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开拓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计划。不但售后环节的利润赚不到, 而且也会使客户逐渐丧失对我国汽车出口品牌的信心,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持续发展。
2.2 品牌建设是盲点
我国自主品牌出口的主攻方向是非洲、中东等进入门槛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据悉, 奇瑞2006年出口的汽车有90%以上都集中在这些地区, 吉利则占到将近93%。
虽然中国正在逐渐向世界汽车主要出口国转变, 但是在国际车展上仍然难以见到中国车商的影子。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在海外场上是“价格热点, 品牌盲点”。随着对国际化经营重要性认识的急剧提高, 对国内企业来说, 赴国外参展是一条非常有效和实用的拓展市场的途径。直接的产品形象、完善的介绍手册和高水准的展台是弥补交流不足和国际上固有偏见的最好武器。
中国目前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普遍存在着技术标准不高、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金融跟不上的问题, 这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 长此以往会使我国出口处于竞争的劣势。
2.3 质量不稳定成为出口的障碍
在近年的汽车国际贸易活动中, 很多的事实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如2005年法兰克福国际车展期间, 一家德国独立测试机构曾发布了江铃陆风越野车碰撞试验不合格的新闻。对于国内汽车企业出口屡屡受挫的遭遇,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 我国汽车普遍存在的技术标准不高、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对国外政策法规不熟悉等问题, 正成为国内汽车企业走出去的障碍。
中国汽车企业长期受到竞争对手的侵权指责等等, 这些事件不是孤立的。依照我国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实力, 在海外市场上发展, 真正大批量走出国门, 特别是进入且占据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还需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面对激烈严峻的国际竞争, 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 必须讲究策略。提高我国汽车的质量, 排除进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一个个障碍。
3 提高中国汽车产业进军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措施
3.1 提高汽车技术含量, 增强质量竞争力
中国汽车出口要结合国际市场需求以及造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首先, 要加快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速度, 加速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进一步实现自主创新, 让我们自己的汽车凭以更强的竞争力进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其次, 要改变我国汽车产品构成与能源使用构成, 更多地采用当今世界燃油经济性最佳发动机一直喷式柴油机;另一方面, 从宏观上说, 政府的扶植和推动汽车产品的出口, 推动解决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通过加大对外汽车技术交流等途径开阔汽车技术人员的眼界和丰富汽车开发人员的知识技能, 积累和培养有自己特色汽车产品的核心能力。培养一批汽车技术带头人, 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 迎接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利于我国汽车凭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占据一定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3.2 走品牌战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 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技术、装备和服务等等的价值。品牌形象来源于消费者对它的认同, 如果不建立起消费者沟通的渠道, 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品牌价值就等于零。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归宿是用户满意度。汽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它具有高价格、重复使用、多次投入的特点。因此, 用户满意度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驱动因素是服务水平和功能多样化, 也就是说, 还应该具备市场开发、备件供应、维修保养、车辆美容、保险上牌、融资租赁、分期付款、旧车整备再交易、信息反馈等许多功能。无品牌或多品牌销售的结果必然是向横向发展, 功能单一化, 这样一来, 风险大, 难管理, 无形象。所以说, 只有更好的满足大众消费群体使用汽车产品的最终满意度, 才能更好的推广汽车产品的品牌形象。
3.3 做好发展中国家的汽车营销活动
中国汽车进军发展中国家必须认清市场形势, 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制定长期战略, 稳步发展, 必须提高产品的品牌服务。在价格优势之后, 以品牌赢得尊重并守住国际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我国汽车企业重点是诚心做售后服务和品牌。做好金融及政府的扶持, 推广品牌建设及利用媒体加大汽车品牌宣传。
满足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政策、法规, 符合国外消费者的需求。要在产品技术、设计、质量、服务、品牌上下足功夫, 同时要做好汽车商品销售后维修保养等配套服务, 避免“重销售、轻服务”的倾向。汽车产品在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之前就需要先做好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 做好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及交流。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应采取不同的拓展策略。
3.4 调整思路,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我国汽车出口已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我们没有哪个出口企业的客服系统设置了中东、非洲等国家语言的专职服务人员。当我们的汽车挤入到这里有广阔前景的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上, 更应培育及加强售后服务体系, 稳定消费群体、零配件、汽车保养及新车上市的推广、销售和汽车美容等服务。
我国汽车出口抓住了向发展中国家市场转移的有利时机, 应采取措施充分延伸汽车出口产业链, 形成一个世界规模的汽车出口产业集群, 构筑强势的汽车出口竞争力, 发展和壮大自己, 进一步的在发展中国家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宏玉.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N].世界汽车报, 2007, (6) .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对“国家公园”的命名也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指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风景资源(山岳、岩溶、江河、湖泊、海洋、生物、沙漠、冰川、特殊地质地貌等)和人文景观资源(名胜古迹、人类遗址、陵园、园林艺术、社会风情、城乡风貌、现代工程等),目的都是使风景资源免遭破坏,让本国人民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和辉煌的历史古迹。[1]
1.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1.1 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自1979年开始成立,标志性事件是国家建设总局的《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見》文件的发出,发展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曲折。自1979年以来国务院、建设部门、旅游局等部门多次讨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保护问题。1985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6月,建设部发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条
例实施办法》;最新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于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对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2]至今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已达18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共计667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并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行业。
1.2 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同时也是世界首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于1872年,当时美国国会划出200万公顷作为“为人民福利和快乐提供公共场所和娱乐活动的场地”。通过立法指定这个新的国家公园由内政部部长控制,并负责签署规定,达到“保护并防止破坏和破损,保护所有林木、矿藏、自然遗产,保护公园里的奇景,保持公园的自然状态”的目的。1916年国会通过在内政部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决定,旨在“改善和规范作为国家公园、国家纪念地、国家保护区的联邦土地的利用方法和手段”。
1.2.1 美国国家公园建立标准
美国国家公园有严格的评定标准,在美国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公园必须满足“全国性意义”、“适宜性”和“可行性”的标准。国家公园系统只是广泛的重要地点保护系统的一小部分。被评定为国家公园只是多种选择的一种,国家公园管理局还通过实施一系列计划来帮助国家公园系统以外的其它保护区。
(1)全国性:申请地区如全部符合以下4个标准,则被认为具有全国意义
A:它是一个持殊类型资源的著名范例。
B:它在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特性。
C:它能为休闲、娱乐或科学研究提供机会。
D: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实的、完整的、朱被破坏的资源类型。
(2)适宜性:指一个区域必须能代表一个自然或者文化主题,或一种娱乐资源,而这些在现在的国家公园系统中代表性不足,或没有被其它土地经营实体充分保护起来用于公众娱乐。
(3)可行性:指作为一个新建的国家公园、一个地区的自然系统或历史遗迹,一定要有足够的规模和相宜的结构,以确保资源的长期保护和供公众使用。
1.2.2 美国国家公园类别
现在,美国的国家公园是由大约390个区域组成,覆盖了49个州超过40万英亩的土地,它们被界定为国家战场、国家战争公园、国家军事公园、国家战争地、国家历史公园、国家历史地、国际历史地、国家湖岸、国家纪念碑、国家纪念地、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路、国家保护地、国家保留地、国家娱乐区、国家河流、国家风景河流及航道、国家风景小径、国家海岸及其他等20类。它们都具有国家级的重要意义,受美国法律保护。
2.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比较
2.1 管理机构与管理主体比较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一般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它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性质是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一般由公务员、风景区的雇佣员工、企业经营者等几部分组成。其内部机构的设置,一般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级别、规模、管理内容和承担任务的多少,由所属的人民政府进行设置。《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2]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主体是建设部城建司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并没有直接管辖风景区的国家直属单位,同时其它部分要分工合作,共同对景区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除建设部门有管理权力以外,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内,文物部门、林业部门、宗教部门等很多部门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虽然表面上各个部门管理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很多争议,造成了多头管理,决策时容易发生偏差。
虽然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骨架已经形成,但是缺乏至上而下的直属的、系统的、实质性(财政和人才资源管理权)的上级权威管理机构和基层务实管理机构。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显得杂乱而繁琐,好多应该建立的基层管理机构基本上没有。突出的问题是政出多门,让具体执行管理的部门领导很难办事,不知道该按谁的办。
美国于1916年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揭开了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篇章。国家公园系统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管理。克林顿政府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的公园管理体制于1995年开始实施。新的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公园管理局华盛顿总部领导下,全国设7个地区局。7个地区分局是以州界来划分管理范围的。[3]地区局下面再设16个公园组与l6个支持系统。一般是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类似的公园组成一个公园组,以便按其资源类型和特色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由上面两个图表可以看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虽然有自上而下的机构设置,但其职能与管理方法与一般事业单位没有根本区别,造成工作没有针对性,效率低下。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根据公园管理的具体情况分工合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公园的长远发展。
2.2 经营权比较
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风景名胜区内的交通、服务等项目,应当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风景名胜区规划,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经营者”。可见,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国家已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了,《风景名胜区条例》中虽未明确提出景区经营权可以转让,但也承认了景区经营权的合法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利用大规模集中的资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企业拥有经营权提供了可能,且不影响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性质。
但在实际的风景区中,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顾环境保护与承载力,对景区大肆开发,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效益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放任的态度,使得景区内的经营者完全游离于政府管理之外,而管理机构的冗繁复杂又使得真正需要管理的时候,管理力度跟不上,各部门扯皮现象比较严重。
反观美国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公园内通过特许经营合同向游客提供必要和适当的商业服务。核准特许经营权的决定将根据如下条件作出:(1)确定设施和服务对其所在公园的公共使用和享受是必要和适当的,并且能够确定公园外的需求未能也不可能予以满足;(2)设施或服务的提供方式能够进一步推动对环境、公园资源和价值的保护、保持和保存;(3) 在规划、设计、选址、施工、公共设施系统、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回收及废弃物管理中具体体现可持续原则和做法;(4) 提高游客对公园的使用率和享受度,而不会造成对公园资源或价值的不可接受的影响。
特许经营实现了对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由于经营项目都是由管理局授权的,经营者的行为都处于公园管理范围内,如有违反,公园管理局可以撤銷其特许经营权。与我国相比,美国国家公园的经营权在法律条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阐述,而我国只是用模糊的语言带过,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法律漏洞,这也造成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人钻空子,使得管理力度大打折扣。[4]
2.3 规划设计比较
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独家垄断操作。这一方面保证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又阻止了违反规划的事情发生。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主要有四个阶段:(1)公园总体管理规划;(2)公园战略规划;(3补充规划;(4)年度实施规划。公园总体管理规划是公园规划和决策序列中的第一步,它将关注为什么建立公园,在规划实施期间,什么样的管理内容应该完成。总体规划每10至15年修改一次,如果条件突然发生变化,这个时间还会缩短。战略规划是针对更短期的框架,更具有量化的目标和结果,通过战略规划,公园决定主要目标的调整和强调的重点,进而确定是否需要重新编制新的总体管理规划,确认是否需要编制更具体的补充规划。实施规划则针对总体管理规划确定的管理内容和战略规划进一步确定长期目标的具体实施行动和项目,为复杂的、技术的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提供细节和分析。同时每个公园都要编制年度规划,阐明每个财政年度的目标和包含实施这些目标程序的年度工作报告。
与美国相比,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缺乏国家宏观的规范管理。由于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没有明确的要求,造成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单位五花八门,大致有各级城市规划院、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的有关院系等等。这些规划设计单位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中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是规划设计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并不是任何人、任何设计机构都能规划设计得合理的。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包括:(1)风景资源评价;(2)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3)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4)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5)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详细规划根据核心景区和其他景区的不同要求编制,确定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并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5]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总体规划期限较长,20年后景区的规划是要彻底废除原有规划,重新编写,还是在原有基础上修改并没有说明,这就不利于景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而详细规划也没有规定有效期限,只是简要说明规划的内容,对于一些具体的实施行动以及技术等问题并无规划,更没有年度工作报告来反应一年中景区的管理情况,及下一年景区规划细节和方向的调整等问题。规划编写不够细致深入,是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主要问题。
3.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美国国家公园除了建设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设施以外,没有什么开发项目在国家公园内来建设,更没有豪华度假村、旅游城镇、高层豪华酒店等,只允许建造少量的、小型的、朴素的、分散的旅游生活服务设施。国家公园内的建筑,其外形原始、粗犷,富有野趣,色彩淡雅,形式多采用地方风格。在国家公园内,游人住宿的旅馆床位和野营地床位都是严格控制的。这些生活服务设施都必须远离重点景观的保护地,国家公园内不许建造索道缆车,公园内车道选线十分慎重,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开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只重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国民旅游兴趣的高涨,野外旅游人数猛增,对风景名胜资源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风景区内高档别墅、高级宾馆比比皆是,不仅与当地自然环境不协调,也对生态造成了破坏。
参考文献
[1].李如生.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8-111.
[2].风景名胜区条例[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4号.
[3].李景奇,秦小平.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比较研究[J].科技导报.1998/12,55-58
[4].赵吉芳.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8/6,14-19.
[5].庞婷.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8/4,20-23.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推荐阅读: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助学贷款展期协议09-06
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北京国家税务局09-10
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指南07-11
安徽国家地质公园07-01
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09-24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总结09-15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标语09-30
报效国家讲稿06-19
国家信访局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