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精选12篇)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1

一、引入物理概念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初中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时候, 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有直观形象作基础的特征。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内容时, 最容易接受的是像人拉车那样沿着力的方面运动着的物体受到的力, 但对缺少直观形象作基础知识的, 如车也在拉人这一反作用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典型的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抽象的概念。例如, 最好利用弹簧吊着物体 (弹簧被拉长、物体不下落) 、手提水桶等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车也拉人”这一不太直观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 甚至让他们亲身体验人拉车时, 当绳子突然断开, 人会向前倾倒这一事实, 从而知道车的确也在通过绳子向后拉人。所以, 在讲过一个物体概念时, 就应尽可能借助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形象化的语言等形式进行实践。

在概念教学中, 要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有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共同因素很多, 此时在复习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就能帮助理解新概念。如功率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但都是表示快慢, 因而在引入功率概念之前回忆复习速度概念, 功率概念的建立和学习就不会费太大力气了。又如在学习比热概念时可以先复习一下密度概念, 这样既巩固了知识, 又使新概念的引入有一定的基础, 使学生既不感到新概念来得突然, 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对新概念的理解。

又如, 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可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浸没水中。学习观察到铁块下沉, 木块上浮, 却解释不了原因, 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材, 不同程度的学生, 不同环境下学生熟悉的不同事例, 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使概念的引入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 概念的引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对探索新的概念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思维就能集中, 学习积极性就高。 (2) 提出的问题必须和引入的新概念密切相关, 学生在生活中既熟悉又不能解决,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强烈愿望。 (3) 用实验引入新概念, 既生动又形象, 可以使学生获得与概念有联系的感性认识, 此时又不能解释原因, 学生必然会兴致勃勃地去探索新知识。

二、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关系的, 具体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 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通过演示, 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也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 做好演示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惯性的演示实验。实验如下:杯子上放着塑料板, 塑料板上放着鸡蛋。当用小棒猛击杯子上的塑料板, 塑料板离杯飞出, 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通过此现象, 使学生获得“惯性”的感性知识, 从而为惯性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

演示实验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形成观察的习惯, 并具有进行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对比观察和动态观察的能力。 (2) 每个演示实验都必须突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 抓住主要因素, 使它鲜明、形象,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必须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什么, 思考什么,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知识, 打好建立概念的基础。 (4) 演示实验必须尽可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 同时演示实验必须达到实验要求达到的目的。

三、学生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 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 在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之后,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提高到理性认识, 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一步。

例1:压强概念的形成。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已获得以下感性认识: (1) 受力面积相同,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 (2) 压力相同时, 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小, 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成正比, 跟受力面积成反比。由此引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压强的定义, 启发学生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表示这一概念。

例2:比热概念的形成。

学生从演示实验中已经获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要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热是否相同?再进一步思考, 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 升高1℃时吸热是否相同?单位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热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 反映出来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学性质。为了反映这种性质, 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比热容的定义, 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反映这个概念。

对初中学生来说, 从感性认识到形成概念是比较抽象, 比较困难的一步, 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量, 它是用来说明或解决哪类问题的? (2) 如何定义这个物理量?建立这个物理量的方法怎样? (3) 它的定义公式如何?有何物理意义?它的单位是什么? (4)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 往往存在某些妨碍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以排除。a.日常生活中的直观错觉:如物体匀速上升时, 向上拉力大于向下的重力,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物体作变速运动时, 没有惯性等。b.邻近概念容易混淆。如:质量和重量、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功和工作、惯性和惯性定律等。

在概念形成后,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研究概念的定义。要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示概念的物理意义。

四、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概念

学生在概念形成的初期, 对概念的掌握是不巩固、不完全、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 理性到实践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因此, 在概念建立后作些简单的概念练习, 对学生正确地建立概念是有益的。学生学完一个概念后往往重视记忆而不重视理解, 所以教师切勿以为已讲清了概念, 学生认为已经听懂了便万事大吉。如不及时练习, 过时就忘, 很难收到正确地巩固掌握概念的实效。因此, 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去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 做实验等等, 使概念得到深化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学完密度要领之后,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水和冰的密度是否一样? (2) 由ρ=m/v能否说明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通过以上练习, 使学生明确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密度的大小将发生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从而使学生对密度概念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五、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系统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的。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 知识水平较差, 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学时, 不能一味追求概念的“严谨性”, 毕其功于一役, 而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逐渐加深加宽, 不能好高骛远, 加重学生负担。如:质量概念在初中只作定性的粗略的解释, 指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显然这不是质量的严格定义。又如:在讲功的概念时, 在初中只能讲到对物体施加一个力, 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沿力的方向前进一段距离, 在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从而引入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生能够判断:做功没有、谁做功、做多少功、什么单位就行了。知道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对物体不做功。如果作用力既不垂直于运动方向, 也不和运动方向一致, 做功没有, 要到高中才讲。如果讲死了, 说明作用力必须和运动方向一致才能算做功, 学生到高中就会认为作用力和位移成角度时, 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所以, 在初中把概念讲到什么程度, 和学生到高中怎样进一步衔接, 教师必须要作深入考虑。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既要注意其阶段性, 要求每个阶段必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 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注意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测量后, 一定要复习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以便在解密度、压强等有关练习题时有个良好的基础;又如:在讲到电功时, 可以先复习机械功的定义, 明确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从而进一步明确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使学生对电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2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前概念称之为“日常概念”或“自发概念”。 Good (1991) 等主张用“前科学概念”, 简称“前概念” (pre-concepts) 。他认为, “前科学概念”和“错误概念”相比, 否定的意味要少些;“前科学概念”是特定的科学;学习者拥有的前科学概念最终会把学习者引导到当前的科学概念上来。他还认为, “前科学概念”最好地表达了科学教育研究者想要表达的意思[1]。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物理学习的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 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 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2]。

在本文中, 笔者沿用“前科学概念”的定义, 对诸如错误概念、前概念、相异构想等其他概念不进行详细区分, 由于都是在教学之前就存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 所以统称为前科学概念, 它是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按照自己的习惯、经验、思维方式对问题、现象进行主观判断的一种心理趋向性, 包含学生在日常交往、个人生活、各种活动中的所有经验。

二、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功能

前科学概念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的、片面的、有缺陷的认识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延缓学生对概念的接受速度, 误导学生走向狭隘偏执的思路, 束缚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而且纠正的难度很大, 甚至在学习了正确的科学概念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对学习存在干扰。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 造成对概念理解的片面性;二是阻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造成认知过程与运用过程的脱节[3]。这些错误的想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 极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 必将影响物理概念的顺应。可见, 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对新的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的功能, 主要是:

1.形成思维障碍

初中生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来考虑问题, 不良的思维定式总是干扰科学概念的建构。如他们常常认为下滑的物体受到一个下滑的力, 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一个推力,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等等。学生短时间内很难接受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因此, 初中学生执著的自以为是的不良思维惯性是根深蒂固的一个障碍。

2.片面掩盖全面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的片面性思维方式, 常常导致以偏概全的错误。如用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大箱子时没有推动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等。前科学概念造成学生只在自己狭隘的一个角度看问题, 像是刻舟求剑, 妨碍着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

3.干扰思维方法

在数学中形成的求平均值的方法, 对于求平均速度、合金密度、混合液体的密度等问题往往误导为求几个速度或密度的平均值, 初中学生会轻易地按照这个方法去所谓顺理成章地解题, 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内涵的理解。

4.阻碍概念顺应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4], 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如风扇本来是加速空气流动, 加快身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从而达到蒸发制冷的。然而初中学生却认为电风扇吹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和扇子扇来的风是冷的, 阻碍了对液体蒸发制冷的顺应。

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 使得学生难以用科学的思维去看问题, 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重大障碍,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初中物理教学的任务是转化学生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 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概念。

三、转化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的策略

1.设疑引发冲突, 克服经验错误

认知冲突是指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5]。教师有意创设使学生产生矛盾想法的问题情境, 能让学生充分暴露他们自己不正确的想法, 与科学观点对照后意识到自己原有经验认识中的不足和思考方向、思维方法的错误, 促进学生放弃旧想法。

如, 学生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或重量, 向学生设疑:假设把我们教室里的空气压缩装入一个口袋中, 你能否提起来?多数学生的想法是单纯的, 认为会轻松地提起来。然后引导学生测量空气的体积即教室的容积, 用尺测出教室的长、宽、高即可, 空气的密度从教材的密度表中查找, 当他们根据公式m=ρV算出教室里的空气质量为几百千克 (即几百公斤) 时, 他们自己也非常惊讶, 我们看似轻飘飘的空气竟也有如此大的质量!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尽管空气密度小, 但是体积很大时, 质量仍然很大, 从而摒弃空气没有质量或重量的前科学概念。

2.加强变式教学, 把握概念关键

变式练习是在不同情境中练习使用同一概念原理或程序[6], 所以举一反三地变式练习可提供大量包含某一物理概念的正面和反面事例, 突出概念事例的关键特征, 舍弃其无关本质的特征, 因而容易习得科学概念, 有助于转变错误的认识。

例如, 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判定问题, 由于学生受前科学概念的影响, 忽视对两个接触物体的相对运动的理解, 初中学生容易认为摩擦力的方向必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尤其是有关静摩擦力方向的问题。为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个概念, 变式情境设计如下:

(1) 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滑动, 木块不久会停下。分析可知, 木块停止的原因是木块受到了反方向的摩擦力作用, 即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

(2) 在桌面上放一长方形薄纸壳, 在长方形薄纸壳上仍然平放上该木块, 并拖动长方形薄纸壳, 使木块跟着长方形薄纸壳一起向前缓慢加速运动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木块随长方形薄纸壳一起向前运动, 木块相对长方形薄纸壳静止, 可是木块由于惯性时时刻刻相对于长方形薄纸壳要发生向后的运动, 所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跟要发生的相对向后的运动方向相反, 因此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跟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 也正是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 使它不断加速。由此得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间已经发生的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 当你用双手握紧前后轮的手闸使车轮不能转动, 用适当的力试着推自行车, 自行车没有滑动时, 此时你感觉到的阻力就是静摩擦力;继续增大推力, 让自行车刚好开始运动, 此时感觉到就是“最大静摩擦力”;继续增大推力, 使自行车能够做匀速滑动 (就是平动) , 此时你感觉到的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以上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后的。

3.注重探究实验, 否定错误概念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所以丰富感性认识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手段, 而感性认识要在实践中获得, 所以探究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用真实的探究结果否定原来错误的认识。维果斯基指出:“科学概念的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 而且也是没有效果的。一位试图如此做的教师, 除了空洞的言辞和儿童鹦鹉似地背诵外, 一无所成。虽然模仿了相应概念的知识, 但实际上是一片空白。”[7]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必须依赖探究实验转化。

例如, 许多学生总是错误地认为, 物体与物体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会有力的作用。可以设计探究实验如下:

准备一个大磁针、一个大铁钉。把大磁针放在顶针轴上, 手拿大铁钉的一端, 垂直靠近大磁针的一个磁极, 观察到一定距离时, 大磁针可以被手拿的大铁钉控制, 任意摆布它的转动, 这个吸引力不是由接触产生的。再把一个大铁钉放在桌面上, 取下大磁针, 手拿着大磁针去靠近大铁钉, 观察大铁钉被吸引上来的距离, 还会看到没有接触就产生了吸引力。通过这样的探究实验, 学生既体验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又否定了物体与物体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会有力的作用这个前科学概念。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既让学生“自己”信服地否定了自己的错误认识, 又对物理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4.加强正误对比, 理解科学概念

对比运用于两个或多个相似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通过提供对比, 寻找差异, 可以牢固掌握知识。[8]正误对比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新旧概念的异同, 可使学生找出错误之处以及错误的成因, 理解错误观念与科学概念的本质区别, 进而阻碍负迁移。

例如, 初中学生受数学思维定式影响总是认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可以如下设计问题, 加强对比克服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给出两个对比的思考题:

(1) 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16 m/s的速度运动8 s后再以10 m/s速度沿原方向继续运动了8 s, 求甲物体在这16 s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乙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16 m/s的速度运动128 m后再以10 m/s速度沿原方向继续运动128 m, 求乙物体在256 m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在 (1) 中, 甲物体在16 s内的平均速度应该是:

undefined

学生运用undefined运算也会得到13 m/s, 尤其是在选择题时可以选对就自以为是, 忽视了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并在此观念上受到负迁移作用影响, 认为在问题 (2) 中 (1) 也有undefined。实际上, 问题 (2) 中, 乙物体在256 m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undefined。

通过正误对比, 让学生意识到:在变速运动中, 平均速度的物理含义是在某段路程中或某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反映的是在某段路程中或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绝不是几个速度相加后运用数学方法去求平均值。

采用“正误对比”, 用科学的结论和他们所谓的想法对比, 让正确与错误通过学生头脑进行思维加工后, 自己去否定错误, 理解科学概念。

5.适当进行比喻, 抽象化为形象

用学生经历过的体验设计比喻, 是为了再现物理概念的内涵, 可以使无法感知的抽象概念化为比较形象的物理图像, 容易被学生想象而认可。

例如, 在热传递过程中, 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了,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了, 有些学生认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而不是内能。针对这种错误认识, 我们用一盛水的横截面积不同的连通器来比喻热传递过程。当水从液面较高的容器流向液面较低的容器中时, 原来水位高的容器里的水位降低了, 原来水位低的容器里的水位升高了。这样比喻, 在热传递过程中, 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温度, 就好像在连同器之间流动的是水而不是水位 (液面高度) 一样, 内能可以在物体间转移, 而温度 (水位) 不会转移, 只能升高或降低。

6.进行逻辑归谬, 转化错误概念

归谬法就是首先假设原概念正确, 然后利用其所谓的想法或思路归纳出与事实或已知的定律原理相悖的结论, 进而引发学生在该问题的认知冲突, 让学生在冲突中自己发现原有前科学概念的错误之处, 以达到对科学概念的正确顺应。[9]归谬法容易引起学生的自相矛盾, 从而能诊断出学生原有的错误想法和不足之处,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归谬法否定学生的错误认识, 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概念。

如起重机吊着一重物匀速直线上升时, 学生经常认为起重机的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甚至在学习二力平衡条件后还会犯如此的错误。在初中阶段因为不涉及加速度问题, 只要求学生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 所以都强调是匀速上升或下降, 学生的这个答案在物体由静止到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的起始阶段是对的, 但是问题并没有问起始阶段。

教师:假设重物匀速直线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请大家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受力?

学生:钢丝绳对重物竖直向上的拉力, 地球对物体竖直向下的重力。

教师:忽略空气的阻力和浮力, 那么拉力大于重力时这两个力平衡吗?

学生:不平衡。

教师:重物还会匀速上升吗?

学生:不会。

教师:既然不会匀速上升, 与题意矛盾, 怎么回事?

学生:重物匀速直线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跟物体的重力平衡, 二者大小相等。

这样归谬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只管从自己原来的想法出发考虑问题, 并没有根据新学习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 依据科学概念 (二力平衡条件) 思考问题。

7.开展合作学习, 加强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 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10]。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可以展示出学生不同的看法与经验, 从而有助于对现象或事物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 补充扩展学生自己原来肤浅片面的认识。

例如学习浮力时, 学生存在诸多的前科学概念: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且物体浸没得越深浮力越大;在足够深的水中投入大石块和小木块后大石块因为下沉受到的浮力小, 小木块因为上浮受到的浮力大, 进一步发展成上浮或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为此, 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利用实验在强化感性认识的情境中展开讨论, 克服错误认识中的不足、片面。

(1) 用二次称重法测浮力, 即用细线系好一个小石块 (或铁块)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在空气中测出小石块的重力后再把测力计下的小石块全部没入水中, 记下测力计示数 (也叫视重) , 结果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明显变小。

教师:你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小组讨论:前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 实验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并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教师:你还能通过怎样的经验证明这个观点正确?

小组讨论:在游泳池的底部搬起一块石块, 要比在岸上时搬起同一石块轻松得多;在水中捞物体时当物体离开水面后用的力变大, 等等。

(2) 使测力计下吊着的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 小组成员观察测力计示数, 发现示数不变。

教师:你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小组讨论:说明浮力跟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教师:浮力跟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根据F浮=G排=ρ液gV排可知,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又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常数g三者的乘积, 由于V排不变, 液体密度不变, 故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变, 即浮力大小不变。

(3) 用二次称重法分别测出一个小木块和一个比木块体积大的石块的浮力。

教师:小木块在足够深的水中会是什么状态?

小组讨论:漂浮。

教师: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什么?

小组讨论:物体本身的重力, 只要测出木块的重力就知道了浮力。

教师:大石块下沉了, 为什么?

小组讨论:大石块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力。

教师:你们的结果是什么?

小组讨论:大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教师:为什么?

小组讨论:根据阿基米得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 大石块的V排大, 而液体密度一定, 所以它受到的浮力大。

因此, 通过讨论, 克服每个人狭隘的理解, 在运用中加深了对阿基米得原理的理解, 转化了本身错误的认识。

8.相似概念归类, 运用促进理解

概念归类练习的目的在于:一是改正理解中的错误, 达成充分理解;二是促进对概念与原理的保持。[11]在初中物理中产生负迁移可以归类的前科学概念零散分布于各个章节中, 不是一个课节全出现, 教师的归类, 就是为突出概念的共性特征, 帮助学生克服由于过分相信“生活经验”的那些“形似而神不是”的问题, 并强化记忆。

如锅里的水沸腾时会冒出大量的“白气”, 大部分学生认为水中冒出的是白色气体, 或认为家里厨房做饭时腾腾的“热气”就是“水蒸气”。为转化这个错误概念, 把这样的现象进行归类:冬天湖面上冒“白气”, 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 冬天口中呼出“白气”, 烧水时壶嘴冒“白气”, 夏天向地面泼水时有时也会冒“白气”, 打开易拉罐时有时会冒“白气”, 热的饭菜冒“白气”, 等等, 其实质都是水蒸气遇冷降低温度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聚集在一起就叫“白气”, 所谓的“白气”也叫“白雾”“白烟”或“雾”, 是大量的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雾状物,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是看不见的。还要引导学生懂得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冬天湖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湖水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湖面上方冷空气降低温度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人体内呼出来的水蒸气遇到体外冷空气降低温度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雾”是水壶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壶嘴上方冷空气降低温度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夏天向地面泼水时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地面附近的冷空气 (因地面上的水快速蒸发制冷导致地面短时间降低温度从而有短时的冷空气) 降低温度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打开易拉罐时会冒出“白气”是因为罐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气体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 其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热的饭菜冒出的“白气”同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原理相同。

总之, 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使原有的概念同新学习的概念密切联系起来, 通过同化来扩充自己的图式, 丰富发展正确的科学概念, 通过顺应来转变错误的认识, 转化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 形成对概念多维的全面理解, 促进物理概念的习得。

摘要: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 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 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 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 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 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 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 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 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 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 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 运用促进理解。

关键词:前科学概念,初中物理,负迁移,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1]James H Wandersee, Joel J Mintzes, Joseph D Novak.Research on alternative concepts in science[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Macrn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4:177-210.

[2]赵强, 刘炳升.建构与前概念[J].物理教师, 2001 (7) :3.

[3]李静.初中力学教学促进概念转变的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7.

[4]周国韬, 杨学梅, 王淑娟.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153.

[5]蔡铁权, 姜旭英, 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220.

[6]王小明.学习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140.

[7]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94.

[8]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74.

[9]李续.前概念纠正方法浅谈[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6 (8) :143.

[10]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 (1) :62-64.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 篇3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义,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但感性认识较多,不能将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分析、概括成理性认识,而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学时,则要将众多的感性材料提炼成理性材料,使物理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概念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顺利完成学生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做好概念的教学呢?

一、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概念

物理学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生活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技能,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学即使范围广阔,但是大部分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释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对生活常用物理知识的应用。

许多物理概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实例,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利用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密度概念时,比较同样体积的一担棉花和石块用同一人担,石块重得多,学生便能直观地知道不同物质体积相同,其质量不一样,能直观地引入密度的概念。

二、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

课堂演示实验对概念起到直觀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一目了然地观察到。

例如:在讲述磁现象时,教师将小铁片放在薄木板上,用一只手在木板下面来回动,小铁片便在木板上来回运动,同学觉得奇怪,当老师把手伸出来时,原来手里有一磁铁。再如摩擦起电的教学中,老师顺手从口袋里拿出笔在一同学头发摩擦,吸引桌上的纸屑。

直观的演示实验,学生能尽快理解概念。初中的物理课程中,很多内容都超出了初中生的思维接受能力之外,为了使学生理解并吸收知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懂得运用物理科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

三、重视应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不能深入理解其本质含义,教师要从各方面启发学生思维,在学习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有机结合,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如:光的折射,可让学生解释水塘中的水看起来浅,实际却深,水中筷子为什么会上折。

四、运用类比,进行比较

在物理学中,有些概念是类似的,在讲述新的概念时,同前面得到类似概念比较,学生更易接受。

如: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在讲授时,可比较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再比如: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P流gV排,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pgh,两公式及其像是,V排与h是不同的物理量,通过比较,学生能认识两式的区别,不易混淆。

五、分析概念的相互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单个概念能够理解,却不善于把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的概念网络,就不能将它们熟练运用,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

如:电功与电流产生热量的公式分别是W=UIt,Q=IRt,两式形式相似,将R= UI 代入后可得Q= UIt,这时两式是相同的,两式有什么区别呢,联系到能的转化及守恒定律,向学生说明:是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Q=W,如电炉,当电能不完全转化为内能时,Q≠W,如电动机。

通过概念间的联系,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显得轻松。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浅见 篇4

周银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不好教,学生普遍感觉不好学。在教师方面,往往存在着不能让学生领会概念的内涵,不能教给学生物理概念的产生背景;在学生层面,往往只满足于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对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因此,让学生掌握并理解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向学生阐述概念,怎样引导学生领会概念的本质?本文略谈几点做法,与同行商榷。

一、让学生明确概念引入的内在需要

物理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总是伴随着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需要。如“速度”概念的引入是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密度”是为了说明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等的这一实际问题;比热容是为了体现我们身边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后温度变化的难易程度;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而引入“压强”的概念等。教师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产生必须引入新的概念才能准确表达现实问题的需要,从而让学生从心理上接纳物理概念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和现象引入物理概念,学生会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学习物理有用。因此,教师要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同时为他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如在教学“比热容”的概念时,引入海边浴场游泳的情境,中午发现沙子很热而海水很凉,傍晚时再去海边,却发现海水相对热而沙子却很凉,提出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和放热降温都比海水快的缘故,然后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通过从学生感同深受的现象入手,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迫切探究的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的逐步的建立物理概念。

三、给学生展现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方法

物理概念是为了说明或解决某一问题而引入和建立的。教师在课堂上,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不知所以然,就很难接受。而教师如果在实验教学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或模拟实验,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抓住现象的本质从而抽象出概念,就会使学生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如“速度”概念的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列举一些事例,说明物体运动有快慢之分,进而提出问题: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然后,再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图片,问:作为观众,你如何来判断哪个运动员跑得最快?而最终的胜利由裁判员来决定,他又是如何判断的?从而逐渐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和相同路程比时间”,进而启发学生得出物理学中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从而逐步给出速度的概念。

四、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概念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物理概念,学生如果不能结合概念生成的背景,领会概念的本质,更会觉得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在教学概念时,要尽量采用形象鲜活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运用贴近学生心理的方法来启迪学生。例如:“密度”概念一直是物理教学的难点,学生对此往往一知半解或领会不透,不得要领。教师在“密度”概念教学时,应着力让学生比较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进而得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等,而只要是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进一步让学生领会“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属性,这个属性就用“密度”来表示。又如在讲解“电阻”这一概念时,除了让学生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还让学生明确电阻还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段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大小和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只决定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导体的温度,学生理解了这样的本质,就不会犯“电压为零时电阻为零”的错误了。

五、在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向学生初步进行了概念教学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通过习题计算、自然现象的解释等促进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还可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欧姆定律”后,我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题:某导体两端加上6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A,则导体的电阻是多少Ω?若导体两端电压再增加3V,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多少A?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零,则导体的电阻变为多少Ω?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多少A?在练习这个问题时,不少同学前面两个问题都能做对,但做第三个问题很容易得出电阻为零的错误结论。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强化对电阻本质的渗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电阻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领会物理公式要结合物理量的意义才能领会准确的含义。

六、运用公式,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由概念推导出的公式,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公式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建立。以密度公式的引入为例,在学生知道了“1m3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之后,就可得出,要计算某种物质的密度就要求1m3的体积的质量,如2m3体积的质量是1600Kg,学生很自然的就想到“密度=质量/体积”即“ρ=m/V”,从而计算出1m3体积的质量是多少,所以,公式“ρ=m/V”的意义就是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初中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策略 篇5

一、从“特殊”到“一般”,应用归纳法建构物理概念

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许多物理概念都可以采用归纳法建立。如“力”的概念的建立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请学生在所给的两组“人或物”与一组“动词”中选择适当的人或物与动词组成句子。第一组人或物是“人、脚、马、磁铁、推土机”;动词是“踢、推、拉、吸、举”;第二组物体是“足球、土、杠铃、铁钉、车”(教师故意打乱它们的顺序)。学生组成了以下的句子(如图1),进而请学生归纳这些事例的共性特征。这两组的人或物可归纳为“物体”,中间的一组动词可归纳为“作用”,于是力的定义便跃然纸上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如“杠杆”概念的建立也是如此:首先给出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三个事例,如图2所示,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特点:1.有一个固定点;2.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3.必须是硬棒。由此,杠杆的定义就可以归纳为: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

二、化“抽象”为“形象”,应用类比法建构新的概念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的另一类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初中物理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电流、电压、电阻等,而初中学生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起抽象的物理概念呢?运用类比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类比成水管中的水流。而电压更为抽象,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采用如图3的方式进行类比,图甲采用动画演示,用抽水机把B容器中的水源源不断地向A容器中抽,保持A容器中的水位始终比B容器中高,打开阀门,在水压的作用下,水管中形成了水流,水轮机在水流作用下转动起来,非常形象直观。图乙是一个简单的电路,也采用动画演示,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图丙把图甲和图乙中的各部分进行类比,图丁作进一步类比。这样把电源类比成抽水机,由于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地,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由于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似地,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这样化抽象难懂为形象直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电压的概念。

甲乙丙丁

三、在“任务驱动”下,从相关联的物理量中构建新的概念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以百米赛跑为例,如图4a,观众是根据谁跑在前面,就认为谁快。其本质是方法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如图4b,裁判是根据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快,其本质是方法2: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时间、路程都不同,又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继续以赛跑为例,甲运动员跑100米用时10秒,乙运动员跑200米用时25秒,谁更快?这是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通常我们比较他们平均1秒钟跑的路程,分别用他们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得到:甲每秒跑10米,乙每秒跑8米。即比较他们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这就是速度,所以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其本质还是方法1,不过这里的“相同时间”规定为“单位时间”。这样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从学生已经掌握的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中构建了速度的概念。初中物理中还有不少概念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构建,如密度、压强等。

a.观 众b.裁 判

四、利用实验建构概念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进行建构。如响度概念的建立:教师用木槌敲鼓,一次轻敲,一次重敲,让学生比较声音的强弱。再让一名学生小声说话、大声说话进行对比,这样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活动,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响度的概念。再如大气压的概念,由于人们生活在大气层中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很难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如图5,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覆杯实验来帮助学生构建大气压的概念。在杯中加满水,在杯口盖一张纸片,注意要盖严,不能漏气,然后用手压着纸片将杯口倒置过来,这时教师问学生:如果将压着纸片的手松开,纸片和水是否会落下来?学生可能异口同声地回答:会。接着教师将压着纸片的手松开,奇迹发生了,纸片和水竟然没有落下来,还可以把杯口朝向各个方向,纸片和水竟然都没有落下来,学生们都惊呆了。此时教师追问:是什么力量托住了它们呢?纸片周围有什么?学生回答:空气。教师说:对,就是空气托住了它们,空气对纸片有压强。接着再让学生们做“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6所示,把两个吸盘橡皮碗相对,排尽里面的空气,用力向外拉,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它们拉开。这样通过学生的演示和学生的活动,大气压的概念便呼之欲出了。还有一些,如升华、凝华、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等概念也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来建构。

五、创设生动的情境,构建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创设一些生动的物理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能水到渠成地构建相关概念。如音调的概念,不少学生把音调和响度混为一谈,错误地认为嗓门喊得大就是音调高。在音调概念的引入时,可先让学生演唱《青藏高原》这首歌,特别是最后一句“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绝大多数学生是唱不上去的。接着播放韩红的演唱。然后再播放一首著名男低音杨洪基老师的歌曲《不怕不怕》,让学生们在欣赏美妙歌声,感受女高音的清脆嘹亮、男低音的宽广浑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建构音调的概念,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这样既纠正了学生原先的错误认识,又形成了音调的正确概念。再如比热容也是初中物理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海边沙滩的照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接着教师提问:看到这幅画面及文字提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请就可能的原因作出猜想与假设。生: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的缘故……然后再结合相关实验逐步建构比热容的概念。

六、运用比较法,加强概念的辨析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于有些相似的概念,要加强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对蒸发和沸腾这两个概念可作如下的比较:

还有学生容易混淆的重力与压力的概念等,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加以辨析。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6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 科学探究学习方式已经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但物理概念教学依旧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难点所在

初中阶段学生具备了学习物理概念的生理基础和知识贮备, 但是从简单的、朴素的认识到比较系统、相对严密的科学概念观的形成, 是一个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这既能使学生初步领略到科学世界的宏大深邃, 也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

二、重视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

(一) 把概念的产生作为问题来呈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有积极的学习情绪时才能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 因此,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要重视引入这一环节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提出概念, 解释概念, 举例说明。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被动学习, 对概念的理解自然不透彻。概念的引入不能拘泥于课本点状的呈现方式, 而应该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处理, 我们要设法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概念, 让概念的引入有宽度, 这样, 才能避免概念教学的枯燥性,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 把概念的本质作为一种思维来历练

在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之后, 应及时帮助学生把物理概念转化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也是强化概念的过程, 需要学生的思维历练。其中, 加强联系是认识、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异同, 从而加深和扩展对所学概念的认识。在初中物理中, 许多概念之间本质有不同的一面, 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 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意某一概念本身, 又要注意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采取找联系、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区别异同, 防止概念的模糊和混淆。

三、利用生活, 让学生理解、领会,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概念

(一) 创设情境, 从生活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 (表象) 容易为学生理解, 尤其对于初中学生, 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 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 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在压强的教学中, 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 (1) 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 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何? (2) 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 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 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强烈欲望,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

(二) 强调应用, 在实践中认识概念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 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 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 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 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 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 学会对比, 在分析中理清概念

关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等这一类概念的教学, 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的概念, 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而这种变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规律进行的。如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 在一定条件下, 电能、热能、机械能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 但在转化过程中都遵循一个规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 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 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理解了, 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

四、进行思维加工, 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思维习惯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7

关于概念图的定义, 国内外研究者说法不一, 但一致认为:概念图是以图解的方式, 直观地结构化地描述概念、规律等相关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图。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

随着对概念图的不断深入研究, 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概念图。笔者通过大量资料的阅读, 并结合多年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概念图的应用。

一、利用概念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概念

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 通常是教师顺着章节匆忙赶进度, 学生拿着试卷反复做习题。题目做了万千条, 很多物理概念仍然似是而非, 物理知识无清晰条理。笔者曾在班中作了一段时间的尝试, 利用概念图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 取得了一些效果。概念图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及知识构建的过程, 这就帮助了学生学会学习。研究发现, 利用概念图学习的学生, 知识面比用死记硬背来学习的学生宽, 更能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概念图是把大量的课程内容浓缩到一个小小空间, 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知识缺陷。它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很有帮助。

在收集和整理物理知识的过程中, 运用概念图可将多个零散知识点集中在一起, 帮助学生从纷繁的物理概念中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例如在《力》的章节教学中, 选取“力”、“重力”“摩擦力”等为关键概念, 以便围绕这些概念组织该章节中的其他概念, 并通过关键概念把知识点联结起来。实践表明, 经常制作概念图一方面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体现了知识的传承关系, 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概念图清晰地展现了概念间的关系,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 当学生试图用概念图来表示对知识的理解时, 他们最肯动脑筋, 对学习物理也最感兴趣, 效果也最好。

二、运用概念图可以完善教学设计过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概念图, 可将教师头脑中的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和教学步骤以可视化、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当于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了一次教学过程, 教师能更有效地完善教学设计过程。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概念图的形式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看到概念之间的关系, 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将更善于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解某个物理概念的含义, 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 感到物理听得懂、做不来,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头脑中不能形成物理知识有序的结构, 找不出概念与问题解决间的关系, 从而造成难以“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如能把概念图用于完善教学设计, 并在课堂中用作一种教学策略, 而且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去尝试画概念图, 这样不仅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控, 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思维工具, 使学生成为学习物理知识的主人, 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三、运用概念图可以较好的进行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 注重教师教的行为, 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的行为, 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新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以学论教, 而概念图较好的教学评价功能恰能满足新课程评价新理念。概念图可以检测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有效的评价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评价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通过让学生制作概念图, 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进展、困难, 诊断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改进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概念图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有用工具, 学生在制作自己的概念图时遇到了困难, 他就会联系自己在物理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学生利用概念图的反馈信息, 能清晰感觉到自己的关键的概念或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否被遗漏, 自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状况是否有欠缺, 这样就会激励学生努力去弥补不足。因此, 概念图不仅可以反映学生搜索已有概念、把握知识特点、联系的能力, 还可获知学生对物理知识意义理解的清晰性和广阔性。

浅探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措施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教学 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发展,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概念教学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一、重视概念的引入

概念引入的方法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常感到概念抽象难懂,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与物理概念有关的现象感性认识不足,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为此,首先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符合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学习情境。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合理选择概念引入的方法,准确把握教学节奏,找准建立概念时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概念的常用方法有:设计新颖、有趣的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运用有关物理的小故事、科学发明、诗句歌词等,在情节所造成的悬念中引入新概念;搜集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自然实例及其产生的矛盾冲突,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突破时空限制,借助多媒体唤起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等。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概念特点,以“为什么要引入物理概念”为出发点,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科学地提出问题,在分析、探索中发现并提取概念。如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引入李白的诗歌“朝辞白帝彩云间”,描述了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的情景,诗人离开白帝城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再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使用模型和挂图;在讲解天平时,由于讲台上示范用的天平太小,整体结构也比较复杂,我运用天平的投影片,从底座开始,逐步复合再逐步分解。这样,通过各种事例,必要的实验,图表、电视、参观等方法,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并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二、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

若只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不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尽管教师将概念讲得很清楚,但对学生来说,表面现象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在分离状态。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形成概念最关键的一步。教师多角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后,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对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观察、比较与分析,明确建立概念的科学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了解所学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全面掌握概念。强调学生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形成概念的思维和方法。例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将两本书的纸张相互交错夹在一起,学生发现要使两本书分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从而引入“摩擦力”概念。

三、强化概念的应用

当初步形成物理概念以后,必须给学生提供运用物理概念的舞台,学生在运用概念理解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和活化概念,认识到“利用此概念干什么”。如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学生运用概念解释生活现象:牛奶喷出的原因是内部压强大造成的。运用概念解答悬而未解的问题和相关的物理习题,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低,导致水的沸点较低的缘故。还有“冰棍冒气现象”:冰棍从冷藏箱里拿出来往往还冒“汽”!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反复应用和不断实践,学生掌握了正确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思维从理性到感性,再一次实现认识的飞跃,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老师应充分重视概念教学,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运用过程,明确概念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逐步优化学习概念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柱明.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状况分析综述[J]. 中学物理,2005(1).

[2] 兰得志、曾一洁. 重视概念教学,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J]. 教育界,2004 (4).

[3] 徐锦芬、彭德忠、幸卫平. 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 教学与研究,2004(1).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9

《力》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的重点内容。本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1)力的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3)三要素以及力的单位。但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完整的建立起来,要有一个逐步加深和拓展的过程。因此,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动的情景图片,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领悟到力的存在,并引起学生对其共性的思考,通过分析、归纳、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从而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找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进而通过各种熟悉的体育项目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逐渐地认识力。但是学生真正建立其物理学中关于力的概念教学绝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要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力的概念绝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还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在过程和方法方面,通过对力的逐渐认识,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目标定位

本节教材中知识的获得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体育项目为基础,这种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课标中从生活到物理,再认识社会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并加强实验和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形成必要的体验,学生形成力的概念就会水到渠成。基于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理解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方法阐释

本节课我们应重视力的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伴随的科学方法,以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及情景作为知识背景,通过归纳和简单的分析、推理,从而引出概念和规律。

因此,教学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边活动(举例、讨论、实验、阅读等)边分析、边归纳,层层深入,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设计时注重情景设置生动、设问方向明确、互动目标鲜明、演示实验清晰等教

学环节,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引导。同时通过设问、安排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大量的实际现象中进行提炼,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使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体会学习的经历。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关注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验、阅读、设计等活动,不仅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互助意识,独立进行探究、创新的能力。

教学流程

环节一

生活情境,激趣导入

本节课的导入主要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示一些生活情景,再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提问进行,具体过程如下:

多媒体画面1:多媒体上展示小树被风吹后弯曲的画面。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1:小树被风吹弯了腰? 师:为什么会被吹弯了腰?

生2:由于风的作用,所以小树被吹弯了腰。

多媒体画面2:2008年中国奥运年会男子举重冠军廖辉挺举的画面。

师:奥运会男子举重冠军廖辉挺举瞬间手臂情况? 生3:举重冠军肌肉紧张,用力把杠铃兴起。

师:这两个画面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实在在有“力”的存在,你还能例举生活中有力的存在的例子吗?

生4:车坏了,我们用力可以把车推到修理厂;用力踢足球,可

以把足球踢得很远。

生5:------师:同学们例举了这么多力,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多的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力”作用于物体后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环节二

生活感知,分析归纳,建立概念

1、课件、实验、举例生活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1)小实验日常生活中:学生实验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举例人推车------(2)课件展示体育运动中: 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

(3)课件展示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4)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地球吸引篮球。举例飞

机出事故坠地、带电的塑料尺对纸屑的吸引------

2、归纳总结归纳

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

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后,我又创设了一系列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列举他们自己感受、思索的事例,从学生的经验、感受出发,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内隐到外显地认识、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通过抽象概括建立力的概念,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认识过程。

环节三 实验“超市”——探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1、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

2、自选器材,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分析刚才这些“力”的现象,你还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让学生利用台上器材或自选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力作用是相互的”。

3、小组展示,各展风采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用投影仪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现象表明了,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2)两只弹簧互相拉伸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3)手压笔尖,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4、归纳总结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设计意图】实验“超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更深入的分析,更深刻的思考,会让学生体验到在简单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便于学生归纳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理解。

环节四 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展示下列图片:

1、用投影仪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

2、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掷出,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3、射箭运动员用力将弓拉弯。

4、跳水奥运会冠军伏明霞站在跳板上。

4、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提出问题:在图示情景中,有没有力的作用?你看到力了吗?你是怎样判断有没有力的呢?

引出讨论的问题: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得出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深化认识、加深理解,让学生“思而得之”、“学而得之”。

环节五

变革练习方式,学习兴趣延伸,加强概念巩固 巧借视频画面、实验、游戏进行训练:请学生看下列生活中的情景,涉及到哪些有关力的知识。

1、视频画面:汽车撞到树后汽车受损的画面、矿泉水瓶手用力后变形的画面、人游泳的画面、火箭点火发射神州7号航天器上天的画面。

2、演示实验:两个学生在讲台穿旱冰鞋互推的现象。

3、小游戏:将气球扎口松开,气球反冲游戏。

【设计意图】适时创设情景,可以延长学生积极学习时间。脑科

学研究表明,人在注意一件事物长达20分钟或更多的时间,不管我们是否想要大脑这么做,大脑都会自然地转移注意力。当学生探究完成力的作用效果后,上课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学生学习开始呈现疲惫状态,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减弱,学习的兴趣开始低落。如果此时进行文字形式的训练题,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为低下。而采用上述视频画面、实验、游戏进行训练,在课堂的结尾又激发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更高潮,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概念的巩固,延长学生积极的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有所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在学生具有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对力的存在以及力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因此在设计中着重考虑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学生的活动、实验、体验为主线,力求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等主动发现问题。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体验物理的应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通过探索

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回顾整堂课,我认为在课前的导入,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几个方面做得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面就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做进一步的分析、反思:

一、教师预设的反思:为了让学生在生动活波、乐观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在导课的设计当中,本来设计了一个模仿“卖拐”中的一个活动表演“脚离地面迅速下跺”然后让学生谈体会。意图通过表演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有所感悟。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学生在笑过之后会真正地去思考吗?其他学生只是观众,没有体验,不一定达到预想的效果,于是重新设计,采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都有所体验的一些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从引入效果来看,生活化问题情景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悦学生心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气球小游戏,个别同学在实验前没有弄清楚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做好,如果我在大屏幕上预先打出一幅实验时的图片,就会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物理概念教学的三个“度” 篇10

一、联系生活——引入概念求“亮度”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灵活处理教材, 给物理概念找到生活原型, 要紧密联系生活, 引入物理概念, 这样才能体现概念的生活“亮度”,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感知生活现象的基础上, 去接触“摩擦力”, 可这样引入概念。

给学生播放体操运动员做单杠的视频。当学生观看视频以后, 教师提问:同学们, 刚才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时两只手上擦了一点东西, 这个细节你们看到了没有?

生:看到了。

师:那么运动员擦了什么呢?

生: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擦一些镁粉。

师:他为什么要擦镁粉呢?

生:在手上擦镁粉, 是为了能做好上单杠这个动作。

生:是的。这样他的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力就会比较大, 能够更好地上杠。

生: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他上杠就会更省力。

师:看来摩擦力对体操运动员完成相关的技术动作很重要。其实, 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这样引入概念,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摩擦力的真实存在, 而且让学生对摩擦力的性质有了初步的感知,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观察实验——形成概念求“效度”

概念的形成是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部分, 给学生呈现概念以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 让概念的形成更具效度。

课堂上, 给学生分步骤做演示实验。

第一步:在装满水的水槽中放入一块塑料片。再放入一块铁块。

师:同学们,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塑料片浮在了水上。

生:铁块沉到了水里。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塑料片受到了水的浮力的作用, 所以塑料片浮在了水面上。

生:是的。但是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所以没有浮到水上。

生:不对。铁块虽然沉下去了。但是, 还是受到浮力作用的。

师:铁块有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呢?请同学们再看教师的演示实验。

第二步:先用弹簧秤称出铁块的重量。再用弹簧秤称出铁块浸在水中的重量。

师:同学们, 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次读数大, 第二次读数小。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第二次铁块是在水中。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所以弹簧秤的读数变小了。

师:从这个实验中, 你有什么启示?

生:铁块虽然沉在水底, 但也受到浮力作用。

生:物体在水中, 不管是浮在水面, 还是沉在水底。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以上案例中,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对浮力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有了深入的认识, 从刚开始的表面理解到后来的深刻理解, 他们经历了有效的思维过程, 使概念形成更有效度。

三、对比辨析——强化概念求“深度”

强化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学生即使通过学习形成概念以后, 他们对概念的本质属性、内涵和外延, 还不是很清楚的。特别是对一些相似概念或者是同类概念,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辨析, 这样, 才能深刻理解。

在液体的汽化中, 有蒸发与沸腾这两种现象。因此蒸发与沸腾是两个同类概念, 在概念强化的环节, 可引导学生辨析。

师:同学们, 蒸发与沸腾是两种液体的汽化现象。那么,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这一点是相同的。

生:蒸发与沸腾发生时, 都需要吸热。

生: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 而沸腾就不一样。

生: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都会发生, 而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生:蒸发比较缓和, 而沸腾比较剧烈。

……

通过对比辨析, 学生对蒸发与沸腾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物理概念教学的经验与思考 篇11

一、反复运用基础概念, 保持用脑的状态

案例1: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关系这一节, 难点在极限思想, 为突破难点, 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中等以上学生, 可直接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来引入, 让基本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升温)

这种运动速度是无规律变化吗?速度和时间是什么关系?板书公式后, 对公式中每个符号的含义让学生说一遍 (对于刚学的公式, 尽量重复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

过渡到“位移”, 让学生回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节, 观察打的纸带:每相邻两点的距离怎样变化?说明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如果减速呢?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怎样的? (对于简单的问题, 尽量用提问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呈现, 学生在一问一答中保持动脑和注意力)

二、铺垫多一些, 注重知识连贯和联系

呈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做什么运动?能把这个图像转换成位移时间图像吗?画出位移时间图像后, 怎样找到0到t时刻物体的位移?学生边说老师边操作, 位移图像中有位移的信息, 速度时间图像会不会也包含位移的信息?在速度时间图像上用有颜色的粉笔分别标出矩形的长和宽并问什么含义? (若没分别说出长和宽的意义这一步, 直接问面积是什么, 学生反应不过来。)

三、把知识揉碎、细化、渗透, 决不整体塞给学生

呈现: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做什么运动? (反复训练从图像获取信息)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 是否也可以读出位移的信息?

呈现:两个圆, 分别内接正六边形和正十二边形, 哪个正多边形的周长接近圆的周长?里面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 周长就越接近。画出你能达到的最多的正多边形 (画图帮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 体验到非常接近的感觉) 。通过画图, 体会到徒手画到十二边已经很困难, 正好引入魏晋刘徽已割到三千多边的资料。

四、台阶低一些, 细微的地方往往是必需的逻辑拐点

画出一条弧线和相应的切线, 让学生理解割的越小, 两线的差距就越小, 人实际能割的条数是有限的, 但有没有正一万边形?它存在吗?虽然做不到, 但大脑能想到, 这就是思想的魅力, 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得到发展 (学生不仅体会“做得到”和“想得到”的区别, 也明白学物理在于锻炼思维能力。)

板书:极限思想, 无限分割逼近。我们刚无限分割了什么? (立刻反回去理解极限思想) 前面我们用过这个方法吗? (让学生联想到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我们又无限分割什么, 逼近什么?

五、多一些参与体验, 由具体到抽象

看必修 (1) P37的表, 师生一起把表中数据转化成速度时间图像。把学生A估测位移的第一项0.38×0.1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答0.38和0.1分别是什么。在图像上用有颜色的粉笔画出。由于前面铺垫, 学生很快明白面积是位移。这是物体真实运动的位移吗?同样的时间, 一个以0.38m/s做匀速直线运动, 另一个由0.38m/s加速到0.63m/s, 哪个位移大呢?让俩学生现场模拟情景。明白求出的位移和实际位移的关系。让学生说第二项, 最后五项相加。怎样才能估算更准确一些?有学生讨论, 有学生取中间值匀速直线运动, 有学生看书, 因此过渡到书上的方法, 把图像上五个矩形画成十个, 位移就?画出比五项多出部分, 通过动画分割, 让学生看到面积逼近, 为更形象说明, 设真实位移是10米, 五项之和是9米, 10项之和是9.99米, 20项之和就是9.999米, 40项之和是?后面学生自动接上。

思考:看起来是技术, 实际上是耐心。备课中步步体会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和思维障碍, 搭好台阶铺垫。

六、游戏不仅调动学生兴趣, 更要层层递进激发思考

案例2:自由落体这一节引入:准备好一支漂亮短笔, 老师抓住笔的上端, 请一位学生把手放在笔的中间, 说明:若老师放手他能抓住, 笔就归他, 学生们笑。松手, 他差点抓住, 再来一次, 还是没抓住, 其他学生要求上来, 结果仍失败, 为什么抓不住呢?

思考:能用游戏方式引入就不用演示, 能用演示就不用讲述。

案例3:说明加速度可变, 举例:小猪生下来第一天增重1000克, 第二天增重900克, 第三天增重400克, 说明了什么?第一天之内每秒增重快慢是多少?若 (1000+900+400) /3, 又是什么意思?

建立变化率后, 提问:高军10岁时身高是1米, 现在16岁, 身高是1.7米, 用 (1.7-1.0) /6是什么的变化率?

七、用类比法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 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此法去理解所学的知识 (迁移)

物理概念教学, 要做到细化知识点, 渗透物理思维方法, 反复运用, 学会类比。概念的学习既是目地, 更是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玉英.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原则 篇12

一、生活化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在初步掌握物理概念后,还要通过迁移将概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于新的物理情景中,来完善对概念认识的深度。

二、多样化原则

物理概念的教学不仅仅只使用一种或两种教法,可能本身会包含好几种教法,我们在让学生体会生活实践的同时又可以用实验加深印象从而应用抽象、归纳等多种方法全面、客观的理解某一概念教学,以期得到最佳教学效果。当然,我们也不必哗众取宠,把一个简单、明白的概念复杂化。物理概念教学应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教学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在教学中选择好恰当的教法,或者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综合应用必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引导性原则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若只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而不同时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尽管教师在作出概念的文字或数学表达时讲得很清楚,但对学生来说,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在分离的状态。因此,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就必须在他们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进而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使他们形成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表达出来,对于物理量,还应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得到它的量度公式,进而分析、比较它的量度公式与物理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

四、探究性原则

一是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现有概念知识的局限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二是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创设物理环境,展现被研究的物理现象。通过让学生接触实验器材、观摩实验装置模型、动手操作,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

五、合作性原则。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往往需要分组实验,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问题进行认识,从而构建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上一篇:劳动剩余控制权下一篇: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