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篇1

一、抓好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较多,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论, 使他们的思维能逐渐摆脱具体个别的现象。但初中生在分析和判断的思维活动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具体性和片面性。所以, 应着手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做好思路训练的培养

学生刚拿到化学课本时, 第一节课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化学。虽然“化学”的定义只有几个字“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但是往往教学中容易忽略这个内容与往后的教学内容的联系, 最主要的原因是此处的内容并非很重要, 其在化学课程标准体现在一级主题中, 而非中考的重要内容, 也因而受到教学人员的忽视。本人却比较重视此定义与后面每个单元的联系。比如, 每学到每种物质:空气中的氧气、水、碳及碳的化合物时, 都会提醒学生, 我们要研究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思路也不过是:我们所学的每一节化学课都是围绕“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来学的。每学一种物质就是这个定义的一个具体例子。化学的定义就像一个总菜单, 这就为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作了潜移默化的思路培养。

2. 提倡学生发展发散思维

化学知识的有趣性与烦琐性共存, 而要求学生记忆性的知识较多而且烦锁, 初中生他们的记忆方法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识记忆的过渡时期。这时期初中生记忆的特点是———通常采用逐字逐句的背诵概念的机械方法。他们多数人还没有完全形成对所学概念进行系统加工归纳的能力, 学习时往往死记硬背, 因而遗忘率较高。因此,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习人教版第六单元的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 里面有两个重要的装置选择信息是: (1) 确定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2) 收集气体的装置。当让学生明确了发生装置一般有:固—固加热装置和固—液加热装置后, 就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思维, 回顾所学的知识, 能够用到固—固加热装置的有: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用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能用固—液加热装置的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又通过练习:

(1) 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来制取甲烷; (2) 用稀硫酸和锌粒在常温下制取氢气。通过这两道练习, 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让学生明确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后, 除了让学生了解在课本P111页所提供的两种装置外, 还要让学生针对教材所提供的仪器进行组装, 如此一来, 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 并对这些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而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3. 逆向思维不可忽视

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做与思维方向完全不同的探索。

教师要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发展逆向思维, 使课堂教学不再沉闷, 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可以更加厚实, 既增加理解知识的深广度, 又让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更浓厚。

二、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

正确地使用化学语言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 随时随地为学生灌输化学思想, 让学生能在化学氛围中感受, 在潜移默化中及时纠正他们出现的错误。

三、巧用记忆方法

1. 编顺口溜法

记忆化学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性表、溶解性表是学生最心烦的事情。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寻找巧妙的记忆方法, 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 可以这么记住金属活动顺序表:借给那美女 (钾钙钠镁铝) , 锌铁七千斤 (锌铁锡铅氢) , 铜汞银百斤 (铜汞银铂金) 等有趣味的顺口溜, 让学生百读不厌, 就容易背下来了。

2. 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 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 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广, 内在联系千丝万缕, 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 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 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 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 表现出记忆效果不佳。要帮助学提高记忆效果, 应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 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

3. 分析对比, 综合归纳, 简化记忆

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 应用分析对比, 综合归纳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

四、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依此规律, 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1. 组织有效地复习

(1) 及时复习。教师要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减少学生的遗忘, 巩固学生的记忆, 尤其是对新课扫平道路。 (2) 分散复习。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 (3) 注意复习方法。复习要避免机械重复, 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 提出新的理解要求。

2. 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由于干扰而产生的临时遗忘是常见的。为了排除一些干扰, 平时要注意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指导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 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

在教学中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如有代表性的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习题, 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题, 可多次刺激, 强化记忆, 减少遗忘。

五、注意实验操作的培养

实验操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 因此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教师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尽可能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既能让学生看清楚实验现象, 又能让学生锻炼操作能力, 也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总之, 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是抓好化学启蒙教学的关键。

上一篇:体育用品博览会下一篇:中国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