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问题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问题连续体的初中化学问题式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宗旨之一就是要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逐步具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是“问题导学法”,就目前新课改而言,其在实际课堂中,还尚存较多的问题。“问题导学法”的创新使用对象就是“问题连续体”。它倡导使用层次感分明,结构性突出的一系列问题去促使学生将琐碎的知识点或者是单独的问题等学习情况转变成一种对整体性知识的感悟、钻研和概念建构的有限学习过程,这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有序进行的一种重要“工具”。本论文尝试将问题连续体理论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个人教学实践,分析论证该理论的有效性。首先,本研究在仔细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后,对问题连续体进行文献综述,认为将其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开拓学生思维,逐步提升学生认知层,有利于学生学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在第二部分解释并辨析本论文涉及的“问题”、“连续体”、“问题式教学”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并阐述“建构主义—客观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基础,为本文寻求理论支撑;接着调查和分析阿拉善地区初中化学问题式教学现状后,依据问题连续体理论提出五种问题类型的设计思路,编制概念原理和实验探究2种类型的教学课例,同时应用于初三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本研究的实践对象为实习学校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一个班级由笔者进行授课,另一个班级由新入职教师授课。通过“溶液”访谈和考试成绩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评价运用此理论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将问题连续体理论应用于初三化学实际教学,能够激发师生多元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同时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问题连续体;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研究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辨析与理论依据

2.1 问题连续体概念辨析

2.1.1 问题和问题连续统

2.1.2 问题连续体

2.1.3 问题连续体教学与问题式教学

2.1.4 问题连续体与问题解决

2.2 理论依据

2.2.1 客观主义—建构主义连续统

2.2.2 多元智能理论

3 初中化学问题式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设计、实施与分析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结构

3.3.2 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3.4 调查结果及思考

4 “问题连续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4.1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连续体”

4.1.1 考虑“问题连续体”的特征

4.1.2 考虑“问题连续体”的三要素

4.2 基于“问题连续体”优化教学设计的设计思路

4.2.1 第一类问题:感知层次

4.2.2 第二类问题:理解层次

4.2.3 第三类问题:综合层次

4.2.4 第四类问题:应用层次

4.2.5 第五类问题:探究层次

4.3 教学案例设计

4.3.1 《分子、原子》的教学设计

4.3.2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

4.3.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教学设计

4.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学课前、课后访谈分析

4.5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初中化学问题式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附录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访谈提纲

致谢

上一篇: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商务外语教学论文提纲